CN113179854B -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79854B CN113179854B CN202110612649.9A CN202110612649A CN113179854B CN 113179854 B CN113179854 B CN 113179854B CN 202110612649 A CN202110612649 A CN 202110612649A CN 113179854 B CN113179854 B CN 1131798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 morchella
- furrow
- layer
- alkal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包括秸秆发酵处理、土地整理与处理、菌种预处理、播种与覆土、浇水、放置外源营养袋、发菌期管理、催菇管理、出菇管理等步骤;主要通过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隔盐供水作用,在利用了盐碱地土壤的水分的同时抑制了盐碱向生菌土层的溶渗,保证了畦面生菌土层的适宜湿度和低含盐量,对生菌土层湿度、盐碱的控制程度稳定,羊肚菌产量较高、质量较好,易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羊肚菌是一种珍惜名贵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糖、生物酶类、钙、锌、铁等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抑制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功效。羊肚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因其菌盖表面呈蜂窝状,外观很像羊肚而得名。
在世界范围内,食用菌科研工作者一直积极探索羊肚菌的人工驯化栽培研究。文献最早记载是法国人Roze于1883年在室外成功培育出羊肚菌子实体。其后100年中,虽然栽培实例较多,但没有解决人工栽培出菇的可重复性。1980年,美国学者D.Ower在人工气候室内培育出了羊肚菌子实体。
我国研究羊肚菌栽培研究起步比较晚,遇到的困难比较多,一直在探索中,其中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94年申请获得了我国第一个羊肚菌大田栽培技术专利,该专利存在重复性差和产量不高的问题,商业价值比较低。1998年至2003年,用两种单孢菌株,以倒扣瓶的方式栽培获得羊肚菌子实体,有可重复性。2003年,发现了羊肚菌外营养袋的独特作用,以后的七年间,通过不懈研究完善了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体系。2013年,将外营养袋立袋倒扣式改为横袋方式,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操作也更方便。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的推广带动了羊肚菌产业的发展。
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生产实践,日臻完善,相比其他食用菌栽培方法来说,具有操作方便,节省劳力等特点。羊肚菌种植面积从几百亩发展到现在超过十万亩;产量水平一般处于亩产鲜菇150-300kg;主要栽培菌株是梯棱、六妹、七妹等品种。目前,羊肚菌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盐碱地面积达9.5亿hm2;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3600万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的今天,盐碱地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渤海湾周边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可利用而未利用的盐碱地,虽然盐碱地物理化学性状恶劣,生产力低下,但通过农业技术措施,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一般情况下,羊肚菌不适宜在盐碱地上种植,很难成功,必须通过农业措施改良才能种植羊肚菌。
CN110036824A提供一种盐碱地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选育:在添加一定盐浓度的PDA培养基上接种羊肚菌菌种,选择生长良好的菌株用于生产;
(2)菌种制作:按照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备原则,制作羊肚菌栽培种:
(3)栽培设施:镀锌管钢架结构温室大棚,采用三层棚模式,其中棚面覆盖材料为两层,内层为透明无滴膜,外层上部为黑白膜,下部为遮阳网,播种以后在棚内搭建小拱棚;
(4)地面处理:棚内地面提前整平,先除去杂草和碎石,然后封棚灌水2次,待地表水自然下渗后施用钾肥,旋耕起垄,垄宽0.5-0.6m,垄之间挖排水沟,宽度为20-30cm,深度30-40cm;
(5)播种与营养补充:在垄上开沟条播,沟深5cm,间隔约15-20cm,播种时将菌种捏碎,然后用0.2%KH2PO4溶液拌湿,先在沟中撒一层底料,再将菌种均匀撒到料上,然后覆土3-5cm,最后将营养袋划口后放于播种沟上;视土壤湿度做喷水处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18-20%;
(6)搭建小拱棚:跨垄搭建小拱棚,覆盖半透黑地膜,棚内铺设2条滴灌带,棚外设雾化装置,控制地面温度10-16℃,维持30-40d;
(7)出菇与采收管理:当地温稳定在4℃以上时畦面灌一次大水,早晚换气通风,温度控制在5-16℃,保持土壤湿度达20-25%,空气湿度85-90%,7-10d出现原基,待羊肚菌子实体长至9-13cm时适时采收;
(8)菌渣还田:采收完成后旋耕土地,将营养袋内菌渣还田。
所述CN110036824A盐碱地羊肚菌的栽培方法,步骤(5)中栽培底料的一种配方为:香菇下脚料50%,谷壳10%,牛粪10%,腐殖土27%,石灰3%;营养袋的一种配方为:麦粒25%,木屑25%,玉米芯30%,谷壳10%,腐殖土8%,石膏2%,营养袋每亩摆放量为1800-2000袋。其栽培底料的补充有利于菌丝迅速恢复生长;通过灌水、滴灌和雾化供水降低土壤的含盐量,通过菌丝生长改善土壤结构、pH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防止返盐。但该方法存在出菇和羊肚菌产量不稳定、受土壤盐碱条件影响较大等问题,原因主要是其通过灌水、滴灌和雾化供水降低土壤含盐量,对土壤盐碱尤其是返碱的控制程度不够确定,在温度5-16℃的出菇期,虽然可控制空气湿度85-90%,但滴灌和雾化供水的水量不易掌握,早晚换气通风和棚内土温、气温回升导致棚内地面土壤的水分蒸发量较大时,尤其在温度相对较高如10-16℃时,易产生土壤返盐碱问题,从而导致原基形成不稳定和大量原基萎缩、枯萎和子实体生长过慢,使羊肚菌质量和产量降低,不易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秸秆发酵处理
在种植羊肚菌前的15-20天,发酵处理玉米秸秆;把玉米秸秆切成长度2-5cm的长段,适当淋水浸泡或用水浸泡12-24小时后捞出,加玉米秸秆干重的4-6%的麦麸、0.8-1.2%的石灰,混匀后堆置,进行有氧发酵,得发酵玉米秸秆;
二、土地整理与处理
10月中下旬将盐碱地棚室内的土地清理干净,浇大水使50-60cm深的表层土壤排盐后,晾晒1-2天后每亩地均匀撒施75-100kg的生石灰,立即用旋耕机翻地2-3次,旋耕深度25-30cm,晾晒1-3天后做畦;畦宽50-60cm,畦间过道地面宽40-50cm;畦面上均匀平铺2-3cm厚、预切成长0.5-1cm小段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平铺3-5cm厚的步骤一发酵玉米秸秆,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再覆盖10-15cm厚的畦间过道表土层;再在棚室内架设遮阳网,高度50-180cm;
三、菌种预处理
将包装剖去的羊肚菌菌种,揉碎至0.5-1.0cm粒径的颗粒后立即用于步骤四的播种;菌种水分在55%以下时用0.2-0.5%的KH2PO4水溶液预湿菌种至含水量65-70%;
四、播种与覆土、浇水
羊肚菌菌种的播种方式为沟播或撒播,每亩畦面的用种量200-225kg;沟播时,先在畦面上间隔15-20cm开出深4-5cm的小沟,然后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开好的小沟内,之后平整畦面,使覆土厚度3-4cm;撒播时,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畦面上,用小型旋耕机在畦面上旋土6-8cm深,将菌种与土壤混匀,并使覆土厚度3-5cm;播种后,采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使畦面10-15cm厚的表土层湿透、之下的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
五、放置外源营养袋
播种后5-7天菌丝量增大后摆放外源营养袋,每亩畦面放置1100-1300个,之后用黑色地膜将畦面进行覆盖;外源营养袋侧面用刀划口,划口朝下与畦面即菌床紧密接触;播种后1-2天,菌种表面菌丝开始萌动萌发;2-3天,部分菌种之间的菌丝可连接成稀疏的网络状,土壤表面可见有稀疏的菌丝;外源营养袋侧面划口的长度为侧面长度的80-100%;
六、发菌期管理
一般情况下,发菌期不进行特殊管理;若发现缺水,在土壤上冻前,向畦床过道内灌水,进行补水;播种后到出菇前的这段时期为发菌期,一般是从播种到翌年3月初;
七、催菇管理
翌年3月初前后,采取微喷或喷灌浇水,将畦面10-15cm厚的生菌土层完全湿透、之下的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把覆盖的黑色地膜掀起,改做成小拱棚;通过棚室保温层掀盖和/或通风措施,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13℃,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当通风增加氧气量,促使羊肚菌菌丝扭结形成原基;
八、出菇管理
幼菇期间,尽量保持近出菇环境的稳定性,温度6-15℃,湿度85-95%,土壤含水量26-28%,避免温湿度变化过大,不要直接向原基或幼菇上直接喷水;羊肚菌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空气流通,促进羊肚菌生长;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采收。
以上步骤一中,玉米秸秆堆置发酵的方法是,将水浸玉米秸秆、麦麸、石灰的混匀料,做成底宽1.5-2m,顶宽1-1.5m,高1-1.2m,呈梯形状,长度不限的料堆,用直径5-10cm的木棍或铁棍在料堆打上深0.8-1m,间距40-60cm的透气孔,进行有氧发酵;当堆温达到55-65℃时进行翻堆,将堆温控制到不超过70℃,翻料时做到内外置换,使发酵均匀,2-5天翻堆一次,翻堆3-4次后发酵完成。通过发酵杀灭秸秆中大部分的病菌、害虫、虫卵等,同时有利于秸秆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解,施入畦床后为羊肚菌的生长包括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提供部分营养。发酵好的秸秆颜色变成褐色,手抓较柔软,有酸味。
步骤二中,畦床底层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主要起到隔离盐碱的作用,用以隔断之下土层所含盐碱物质向发酵玉米秸秆层、羊肚菌种植土层即生菌土层的输送,从而减少盐碱物质的向上聚集,为羊肚菌的生长提供一个低盐碱条件,同时又能保证下面含盐碱土壤中的水,通过气化、蒸腾作用透过末发酵玉米秸秆层输送到发酵玉米秸秆层和生菌土层,供水隔盐作用显著,尤其在羿年2月、3月春天日照变强、气温回升后,生菌土层的水分蒸发显著旺盛时的春季易返盐时段。同时,发酵玉米秸秆层还对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卵虫孵化滋生问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基本杜绝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卵虫孵化滋生对生菌土层羊肚菌的生长,及保证外源营养袋配料中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
末发酵玉米秸秆层铺好后,可按每亩畦面10-15kg的量向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均匀撒施生石灰,之后立即平铺发酵玉米秸秆层和所述10-15cm土层,这部分生石灰数量较少,在步骤四羊肚菌菌种播种和步骤五浇水后生成的氢氧化钙可将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杂菌、病毒、虫卵基本全部杀死,但无法穿过发酵玉米秸秆层进入生菌土层,对羊肚菌菌种和菌丝生长不产生影响,数日后吸收流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中性的碳酸钙。步骤二土地整理与处理时排盐后表层土壤撒施的较大量生石灰,吸水生成的氢氧化钙也可将表层土壤中的杂菌、病毒、虫卵基本全部杀死,但数日后吸收流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中性的碳酸钙,除了可提供羊肚菌生长所需的部分钙质,还能维持土层的pH值,对提高菌丝发育和羊肚菌产量有一定贡献。
步骤二中,畦床底层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和铺塑料膜隔盐的方法相比,其优点包括:透气,隔盐作用不弱,供水能力强,又避免了步骤四播种、覆土过程中塑料膜的局部破损所造成的局部隔盐失效。铺塑料膜隔盐的缺点包括:不透气,不能供水,畦面易缺水,需增加浇水次数,步骤四播种、覆土过程中塑料膜的局部破损所造成的局部隔盐失效,步骤五浇水时局部低处易积水;菌丝发育一般,不均匀,羊肚菌产量低。虽然也有隔盐透水的塑料膜,但其成本很高,又易破损,没有一次性应用的价值。
步骤三中,羊肚菌菌种的适宜品种包括六妹系列的G8、G5、205、保兴101、高原红;其它品种如梯棱或七妹系列的生长与产量表现不如六妹羊肚菌系列品种,不适合北方地区。
步骤五中,外源营养袋的配料为麦粒30-60%,棉籽壳0-25%,玉米芯10-55%,麦麸10-20%,玉米面0-5%,木屑或稻壳0-20%,石灰0.8-1.2%,石膏0.8-1.2%;外源营养袋的所述配料混匀后在通过如100-120℃x10-30分钟蒸汽灭菌消毒后装袋封口,每袋700-800g。因发酵玉米秸秆层,和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逐渐腐化,可为生菌土层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所述外源营养袋的放置数量和用料总量可大幅减少,约为一般用量的三分之二即可保证羊肚菌的较好生长包括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的部分营养供应,显著降低了种植成本。
步骤七催菇管理期间,所述浇水和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13℃,是促使羊肚菌菌丝稳定扭结形成原基和保证羊肚菌最终产量的一个关键。现有技术的步骤(7)出菇初期,仅在地温稳定在4℃以上时畦面灌一次大水,进行了早晚换气通风、温度控制在5-16℃、保持土壤湿度、空气湿度,但末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13℃,易造成出菇和羊肚菌产量的不稳定。
步骤四、七中,所述采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使畦面生菌土层湿透、之下的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可为发酵玉米秸秆层营养成分向生菌土层的转移提供湿度条件,减少发酵玉米秸秆层、生菌土层营养成分的向下渗漏量,和控制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以下土层中盐碱成分的向上溶渗量,为生菌土层中羊肚菌的较好生长包括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提供低盐碱条件。
本发明中,所述盐碱地具有适当的可种植性,表层土壤含水的pH6-9、含盐量≤0.8%,优选pH6-8、含盐量≤0.4%。种植前具有适当的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或在第一次种植过程中即可形成适当的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若所述棚室内外的土地含盐量过高或表层可见盐碱时应在步骤二土地整理与处理之前适当进行大水灌溉,使80-100cm深的土层排盐碱至所含水的pH≤9、含盐量≤0.8%。步骤四菌种播种至步骤八出菇期间,生菌土层含水可维持pH6-8,含盐量≤0.3%。步骤六-八的发菌期、催菇、出菇期中,棚室内土地若发生影响羊肚菌生长的盐碱上返,则可在畦间过道灌大水压制、排除盐碱。
本发明中,所述百分含量,都是质量百分含量。
通过本发明的措施和方法,在不适宜生产羊肚菌的盐碱地上生产出羊肚菌,一般每亩羊肚菌产量在150-250kg,能够稳产高产,且通过技术优化还有望进一步提高产量。
和CN110036824A等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中,主要通过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所述隔盐供水作用,在利用了盐碱地土壤的水分的同时抑制了盐碱向生菌土层的溶渗,保证了畦面生菌土层的适宜湿度和低含盐量,尤其在羊肚菌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最快和需水量较大的春季易返碱阶段,对生菌土层湿度、盐碱的控制程度稳定,尤其在温度相对较高如10-16℃时,不会发生缺水和返盐碱问题,羊肚菌生长正常,原基形成稳定,原基萎缩、枯萎较少发生,出菇无异常,菌菇即子实体生长较快,羊肚菌产量较高、质量较好,易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栽培经验表明,在轻度、中度盐碱土壤中,羊肚菌菌丝的生长受盐碱情况的影响较小,甚至生长情况更好,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阶段才是盐碱地羊肚菌栽培的不确定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对比例中的盐碱地棚室羊肚菌栽培试验,在河北省东南部渤海湾某黏土质盐碱地和某年10月到羿年3月期间进行;该盐碱地已种植高粱、向日葵等作物多年,有适当的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深度80cm以上表层土壤的含水在10-11月为pH7.5-7.8、含盐碱量0.3-0.4%,在3-4月为pH8.0-8.3、含盐量0.4-0.5%,具有一定的可种植性,已在试验前一周翻耕深度50cm,清理原有植物的叶枝根及碎石等杂物,整平地面并建立长宽为40x30m的棚室,棚室内不同位置地块土壤在作物种植方面的条件基本一致;各实施例或对比例的试验地块面积都是20x5m。各实施例、对比例的各步骤操作,并不是机械实施,而是根据需要适当安排,使各步操作能合理衔接;各相应步骤,在进行对比时尽量采取有对比意义的操作时间和条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秸秆发酵处理
10月5日即在种植羊肚菌前的18天,发酵处理玉米秸秆;把玉米秸秆切成长度4-5cm的长段,用水浸泡15小时后捞出,加玉米秸秆干重的5%的麦麸、1%的石灰,混匀后堆置,进行有氧发酵,得发酵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混匀料做成底宽1.5-1.6m,顶宽1.2m,高1m的梯形状长料堆,用直径8cm的铁棍在料堆打上深0.8-1m,间距50cm的透气孔,进行有氧发酵;当堆温达到55-65℃时进行翻堆,将堆温控制到不超过70℃,翻料时做到内外置换,使发酵均匀,3天翻堆一次,翻堆4次后发酵完成;发酵好的秸秆颜色变成褐色,手抓较柔软,有酸味;共制备发酵玉米秸秆约50立方;
二、土地整理与处理
10月20日将盐碱地棚室内的土地清理干净,浇大水使60cm深的表层土壤排盐后,晾晒2天后每亩地均匀撒施85kg的生石灰,立即用旋耕机翻地3次,旋耕深度25-30cm,晾晒2天后做畦;畦长20m,宽60cm,畦间过道地面宽40cm;畦面上均匀平铺3cm厚、预切成长0.5-0.8cm小段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平铺4-5cm厚的步骤一发酵玉米秸秆,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再覆盖14-15cm厚的畦间过道表土层;再在棚室内架设遮阳网,高度180cm,棚室各周边悬挂垂直遮阳网至地面。
三、菌种预处理
10月23日将包装剖去的羊肚菌六妹G8菌种,揉碎至0.5-0.8cm粒径的颗粒后立即用于步骤四的播种;菌种水分65%左右;
四、播种与覆土、浇水
羊肚菌菌种的播种方式为沟播,每亩畦面的用种量220kg;先在畦面上间隔15cm开出深4-5cm的小沟,然后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开好的小沟内,之后平整畦面,使覆土厚度3-4cm;播种后,采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使畦面表土层湿透、之下的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
五、放置外源营养袋
播种后6天菌丝量增大后摆放外源营养袋,每亩畦面放置1200个,之后用黑色地膜将畦面进行覆盖;外源营养袋侧面用刀划口,划口朝下与畦面即菌床紧密接触;播种后1天,菌种表面菌丝开始萌动萌发;3天,部分菌种之间的菌丝可连接成稀疏的网络状,土壤表面可见有稀疏的菌丝;外源营养袋侧面划口的长度为侧面长度的80-90%;外源营养袋的配料为麦粒50%,棉籽壳20%,玉米芯18%,麦麸10%,石灰1%,石膏1%;外源营养袋的所述配料混匀后在通过100℃x30分钟蒸汽灭菌消毒后装袋封口,每袋730-750g;
六、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不进行特殊管理,一直末发现缺水;
七、催菇管理
翌年3月10日,采取微喷或喷灌浇水,将畦面10-15cm厚的生菌土层完全湿透、之下的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把覆盖的黑色地膜掀起,改做成小拱棚;通过棚室保温层掀盖和/或通风措施,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12℃,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当通风增加氧气量,促使羊肚菌菌丝扭结形成原基;
八、出菇管理
幼菇期间,尽量保持近出菇环境的稳定性,温度8-15℃,湿度85-95%,土壤含水量26-28%,避免温湿度变化过大,不要直接向原基或幼菇上直接喷水;羊肚菌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空气流通,促进羊肚菌生长;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采收。
实施例2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二中,末发酵玉米秸秆层铺好后,按每亩畦面12kg的量向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均匀撒施生石灰,之后立即平铺发酵玉米秸秆层和所述14-15cm土层。
实施例3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五中,外源营养袋的配料为麦粒60%,棉籽壳18%,玉米芯10%,麦麸10%,石灰1%,石膏1%;外源营养袋的所述配料混匀后在通过100℃x30分钟蒸汽灭菌消毒后装袋封口,每袋730-750g。
实施例4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五中,外源营养袋的配料为麦粒30%,玉米芯55%,稻壳10%。玉米面3%,石灰1%,石膏1%;外源营养袋的所述配料混匀后在通过120℃x15分钟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后装袋封口,每袋730-750g。
实施例5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三中,羊肚菌菌种的品种改为六妹保兴10。
实施例6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二中,末发酵玉米秸秆层铺好后,按每亩畦面12kg的量向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均匀撒施生石灰,之后立即平铺发酵玉米秸秆层和所述10-15cm土层。
以上实施例的种植过程中,羊肚菌的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都稳定、正常,末发生缺水和返盐碱问题,羊肚菌生长正常,原基形成稳定,原基萎缩、枯萎较少发生,出菇无异常,菌菇即子实体生长较快;羊肚菌产量较高、质量较好,颜色、质地、口感、香味方面都较好,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较好,普遍较为强壮,实现了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羊肚菌的产量及质量情况如下表1所列。
对比例1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二不铺设所述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直接在畦面上均匀平铺8cm厚的步骤一发酵玉米秸秆,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再覆盖14-15cm厚的畦间过道表土层。发现效果一般,盐碱上返较难控制,菌丝扭结较差,原基形成一般,原基萎缩、枯萎发生较多,出菇一般;羊肚菌产量较低、质量一般,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较差,无法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对比例2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二不铺设所述发酵玉米秸秆层,直接在畦面上均匀平铺8cm厚的所述末发酵玉米秸秆,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再覆盖14-15cm厚的畦间过道表土层。发现效果一般,基本不返盐,菌丝扭结和原基形成一般;羊肚菌产量较低、质量一般,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一般,无法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对比例3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四播种后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时,将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也浇透。结果发现发酵玉米秸秆层的营养损失较多,菌丝扭结和原基形成一般;羊肚菌产量较低、质量一般,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较差,无法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对比例4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五中每亩畦面放置外源营养袋1800个。结果发现羊肚菌产量和质量提高不明显。
对比例5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步骤七催菇时,通过棚室保温层掀盖和/或通风措施,控制棚室日夜温差7-9℃。发现羊肚菌菌丝扭结形成原基的情况变差,羊肚菌产量较低、质量一般,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一般,无法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对比例6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基本按照CN110036824A的步骤(5)-(7),进行实施例1步骤二至八的部分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二、土地整理与处理
10月20日将盐碱地棚室内的土地清理干净,浇大水使60cm深的表层土壤排盐后,晾晒2天后每亩地均匀撒施85kg的生石灰,立即用旋耕机翻地3次,旋耕深度25-30cm,晾晒2天后做畦;畦长20m,宽60cm,畦间过道地面宽40cm;畦面上均匀覆盖14-15cm厚的畦间过道表土层;
三、菌种预处理
10月23日将包装剖去的羊肚菌六妹菌种,揉碎至0.5-0.8cm粒径的颗粒后立即用于步骤四的播种;菌种水分65%左右;
四、播种与覆土、浇水
羊肚菌菌种的播种方式为沟播,每亩畦面的用种量220kg;先在畦面上间隔15cm开出深4-5cm的小沟,然后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开好的小沟内,之后平整畦面,使覆土厚度3-4cm;播种后,采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使畦面表土层湿透22-25cm;
五、放置外源营养袋
播种后7天菌丝量增大后摆放外源营养袋,每亩畦面放置2000个,之后用黑色地膜将畦面进行覆盖;外源营养袋侧面用刀划口,划口朝下与畦面即菌床紧密接触;播种后2天,菌种表面菌丝开始萌动萌发;4天,部分菌种之间的菌丝可连接成稀疏的网络状,土壤表面可见有稀疏的菌丝;外源营养袋侧面划口的长度为侧面长度的80-90%;外源营养袋的配料为麦粒50%,棉籽壳20%,玉米芯18%,麦麸10%,石灰1%,石膏1%;外源营养袋的所述配料混匀后在通过100℃x30分钟蒸汽灭菌消毒后装袋封口,每袋730-750g;
六、发菌期管理
发菌期不进行特殊管理,一直末发现缺水;
七、催菇管理
翌年3月12日,采取微喷或喷灌浇水,将畦面土层湿透22-25cm;把覆盖的黑色地膜掀起,改做成小拱棚;通过棚室保温层掀盖和/或通风措施,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12℃,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当通风增加氧气量,促使羊肚菌菌丝扭结形成原基;
八、出菇管理
幼菇期间,尽量保持近出菇环境的稳定性,温度8-15℃,湿度85-95%,土壤含水量26-28%,避免温湿度变化过大,不要直接向原基或幼菇上直接喷水;羊肚菌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空气流通,促进羊肚菌生长;当羊肚菌成熟时,及时采收。
结果发现发菌期末、催菇、出菇期间盐碱上返较难控制,菌丝扭结和原基形成情况一般,有原基萎缩、枯萎发生,出菇一般;羊肚菌产量、质量一般,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一般,不易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对比例7
在一个20x5m试验地块,重复对比例6步骤二至八的操作,区别在于七催菇管理时,通过棚室保温层掀盖和/或通风措施,控制棚室日夜温差7-9℃。结果发现发菌期末、催菇、出菇期间盐碱上返较难控制,菌丝扭结和原基形成较差,原基萎缩、枯萎发生较多,出菇较差;羊肚菌产量较低、质量较差,菌体尺寸和单重一致性较差,无法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
以上对比例羊肚菌的产量及质量情况如下表1所列,其中羊肚菌的尺寸、单重一致性情况反映在质量考评结果中。
以上试验过程及结果情况表明了本发明方法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隔盐供水作用显著,在利用了盐碱地土壤的水分的同时抑制了盐碱向生菌土层的溶渗,保证了畦面生菌土层的适宜湿度和低含盐量,尤其在羊肚菌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最快和需水量较大的春季易返碱阶段,对生菌土层湿度、盐碱的控制程度稳定,尤其在温度相对较高如10-16℃时,不会发生缺水和返盐碱问题,使羊肚菌生长正常,原基形成稳定,原基萎缩、枯萎较少发生,出菇无异常,菌菇即子实体生长较快,羊肚菌产量较高、质量较好,易实现稳产高产的基本种植要求。试验表明,在所述盐碱土壤中,羊肚菌菌丝的生长受盐碱情况的影响较小,甚至生长情况更好,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才是盐碱地羊肚菌栽培的难题和瓶颈。
2.发酵玉米秸秆层的使用,和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逐渐腐化,为生菌土层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使外源营养袋的放置数量和用料总量可大幅减少,约为一般用量的三分之二时即可保证羊肚菌的较好生长包括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的营养供应,显著降低了种植成本。
3.步骤七催菇管理期间,所述浇水和控制棚室日夜温差达10℃以上,是促使羊肚菌菌丝稳定扭结形成原基和保证羊肚菌最终稳产高产的一个关键。现有技术的步骤(7)出菇初期,仅在地温稳定在4℃以上时畦面灌一次大水,进行了早晚换气通风、温度控制在5-16℃、保持土壤湿度、空气湿度,但末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以上,易造成出菇和羊肚菌产量的不稳定。
4.步骤四、七中,所述采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使畦面生菌土层湿透、之下的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可为发酵玉米秸秆层营养成分向生菌土层的转移提供湿度条件,减少发酵玉米秸秆层、生菌土层营养成分的向下渗漏量,和控制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以下土层中盐碱成分的向上溶渗量,为生菌土层中羊肚菌的较好生长包括菌丝发育、扭结、出菇、菌菇生长提供低盐碱条件。
5.发酵玉米秸秆层对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卵虫孵化滋生问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基本杜绝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卵虫孵化滋生对生菌土层羊肚菌的生长。末发酵玉米秸秆层铺好后撒施的生石灰,对末发酵玉米秸秆层的杂菌、病毒、虫卵除杀有一定作用。
表1各实施例、对比例羊肚菌的产量及质量情况
Claims (4)
1.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秸秆发酵处理
在种植羊肚菌前的15-20天,发酵处理玉米秸秆;把玉米秸秆切成长度2-5cm的长段,适当淋水浸泡或用水浸泡12-24小时后捞出,加玉米秸秆干重的4-6%的麦麸、0.8-1.2%的生石灰,混匀后堆置,进行有氧发酵,得发酵玉米秸秆;
二、土地整理与处理
10月中下旬将盐碱地棚室内的土地清理干净,浇大水使50-60cm深的表层土壤排盐后,晾晒1-2天后每亩地均匀撒施75-100kg的生石灰,立即用旋耕机翻地2-3次,旋耕深度25-30cm,晾晒1-3天后做畦;畦宽50-60cm,畦间过道地面宽40-50cm;畦面上均匀平铺2-3cm厚、预切成长0.5-1cm小段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平铺3-5cm厚的步骤一所制备发酵玉米秸秆层,发酵玉米秸秆层之上再覆盖10-15cm厚的畦间过道表土层;再在棚室内架设遮阳网,高度50-180cm;
三、菌种预处理
将包装剖去的羊肚菌菌种,揉碎至0.5-1.0cm粒径的颗粒后立即用于步骤四的播种;菌种水分在55%以下时用0.2-0.5%的KH2PO4水溶液预湿菌种至含水量65-70%;
四、播种与覆土、浇水
通过沟播或撒播方式进行菌种的播种,每亩畦面的用种量200-225kg;沟播时,先在畦面上间隔15-20cm开出深4-5cm的小沟,然后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开好的小沟内,之后平整畦面,使覆土厚度3-4cm;撒播时,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畦面上,用小型旋耕机在畦面上旋土6-8cm深,将菌种与土壤混匀,并使覆土厚度3-5cm;播种后,采用微喷带进行畦面浇水,使畦面10-15cm厚的表土层湿透、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
五、放置外源营养袋
播种后5-7天菌丝量增大后摆放外源营养袋,每亩畦面放置1100-1300个,每袋700-800g,之后用黑色地膜将畦面覆盖;外源营养袋侧面用刀划口,划口朝下与畦面即菌床紧密接触,划口长度为外源营养袋侧面长度的80-100%;
六、发菌期管理
一般情况下,发菌期不进行特殊管理;若发现缺水,在土壤上冻前,向畦床过道内灌水,进行补水;
七、催菇管理
翌年3月初前后,用微喷带浇水,将畦面10-15cm厚的生菌土层完全湿透、发酵玉米秸秆层浇透,但之下的末发酵玉米秸秆层不浇透;把覆盖的黑色地膜掀起,改做成小拱棚;通过棚室保温层掀盖和/或通风措施,控制棚室日夜温差10-13℃,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适当通风增加氧气量,促使羊肚菌菌丝扭结形成原基;
八、出菇管理
幼菇期间尽量保持近出菇环境的稳定性,温度6-15℃,湿度85-95%,土壤含水量26-28%;之后的菌菇生长期,适当增加空气流通;菌菇成熟时及时采收;
步骤一中,玉米秸秆堆置发酵的方法是:将水浸玉米秸秆、麦麸、石灰的混匀料,做成底宽1.5-2m,顶宽1-1.5m,高1-1.2m,呈梯形状,长度不限的料堆,用直径5-10cm的木棍或铁棍在料堆打上深0.8-1m,间距40-60cm的透气孔,进行有氧发酵;当堆温达到55-65℃时进行翻堆,将堆温控制到不超过70℃,翻料时做到内外置换,使发酵均匀,2-5天翻堆一次,翻堆3-4次后发酵完成;
步骤三中,羊肚菌菌种的品种包括六妹系列的G8、G5、205、保兴101、高原红;
步骤五中,外源营养袋的配料为麦粒30-60%,棉籽壳0-25%,玉米芯10-55%,麦麸10-20%,玉米面0-5%,木屑或稻壳0-20%,石灰0.8-1.2%,石膏0.8-1.2%;外源营养袋的所述配料混匀后再通过100-120℃x10-30分钟蒸汽灭菌消毒后装袋封口;
步骤四菌种播种至步骤八出菇期间,生菌土层含水维持pH6-8,含盐量≤0.3%;
步骤六-八的发菌期、催菇、出菇期中,棚室内土地若发生影响羊肚菌生长的盐碱上返,则在畦间过道灌大水压制、排除盐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末发酵玉米秸秆层铺好后,按每亩畦面10-15kg的量向末发酵玉米秸秆层均匀撒施生石灰,之后立即平铺发酵玉米秸秆层和所述10-15cm土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具有适当的可种植性,表层土壤含水的pH6-8、含盐量≤0.4%;种植前具有适当的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或在第一次种植过程中形成适当的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土地整理与处理之前进行大水灌溉,使80-100cm深的土层排盐碱至所含水的pH6-9、含盐量≤0.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12649.9A CN113179854B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12649.9A CN113179854B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79854A CN113179854A (zh) | 2021-07-30 |
CN113179854B true CN113179854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7698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12649.9A Active CN113179854B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798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98504A (zh) * | 2022-01-06 | 2022-07-05 | 杨缤 | 一种羊肚菌栽培方法 |
CN116530361B (zh) * | 2023-07-03 | 2023-09-15 | 内蒙古绿新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羊肚菌冬春季设施大棚种植生产方法 |
CN118177009A (zh) * | 2024-05-14 | 2024-06-14 | 东营河口杰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盐碱地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64710A (zh) * | 2006-10-18 | 2008-04-23 | 张强 |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
CN102037805A (zh) * | 2010-09-29 | 2011-05-04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滩涂盐碱地种植作物的营养型土壤控盐节水方法 |
CN102612882A (zh) * | 2012-03-26 | 2012-08-01 | 苏州绿世界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沟埋植物秸秆改良沿海滩涂地的方法及其淋盐抑盐系统 |
CN103329658A (zh) * | 2013-06-21 | 2013-10-02 | 河海大学 | 一种海涂新垦区盐碱地快速脱盐改土剖面立体结构 |
CN107155790A (zh) * | 2017-07-01 | 2017-09-15 |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秸秆改良盐碱土质的方法 |
CN107371767A (zh) * | 2017-09-11 | 2017-11-24 | 滨州学院 | 一种滨海盐渍化地区冬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
CN107852881A (zh) * | 2017-12-06 | 2018-03-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一种改良土壤盐碱化的方法 |
CN108077088A (zh) * | 2018-02-07 | 2018-05-29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发酵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96453A (zh) * | 2018-03-19 | 2018-09-0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盐碱地农作物秸秆双层还田改良方法 |
CN110036824A (zh) * | 2019-04-09 | 2019-07-23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盐碱地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
CN110122201A (zh) * | 2018-02-02 | 2019-08-1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一种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高寒山地草原保护方法 |
CN110326486A (zh) * | 2019-08-05 | 2019-10-15 |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沿江平原地区基于小拱棚的羊肚菌栽培方法 |
CN111869508A (zh) * | 2020-07-20 | 2020-11-03 | 新乡市达威智能门窗实用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玉米秸秆平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12487133U (zh) * | 2020-04-30 | 2021-02-09 | 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 |
-
2021
- 2021-06-02 CN CN202110612649.9A patent/CN1131798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64710A (zh) * | 2006-10-18 | 2008-04-23 | 张强 |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
CN102037805A (zh) * | 2010-09-29 | 2011-05-04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滩涂盐碱地种植作物的营养型土壤控盐节水方法 |
CN102612882A (zh) * | 2012-03-26 | 2012-08-01 | 苏州绿世界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沟埋植物秸秆改良沿海滩涂地的方法及其淋盐抑盐系统 |
CN103329658A (zh) * | 2013-06-21 | 2013-10-02 | 河海大学 | 一种海涂新垦区盐碱地快速脱盐改土剖面立体结构 |
CN107155790A (zh) * | 2017-07-01 | 2017-09-15 |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秸秆改良盐碱土质的方法 |
CN107371767A (zh) * | 2017-09-11 | 2017-11-24 | 滨州学院 | 一种滨海盐渍化地区冬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
CN107852881A (zh) * | 2017-12-06 | 2018-03-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一种改良土壤盐碱化的方法 |
CN110122201A (zh) * | 2018-02-02 | 2019-08-16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一种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高寒山地草原保护方法 |
CN108077088A (zh) * | 2018-02-07 | 2018-05-29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发酵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96453A (zh) * | 2018-03-19 | 2018-09-07 | 山东农业大学 | 一种盐碱地农作物秸秆双层还田改良方法 |
CN110036824A (zh) * | 2019-04-09 | 2019-07-23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盐碱地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
CN110326486A (zh) * | 2019-08-05 | 2019-10-15 | 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沿江平原地区基于小拱棚的羊肚菌栽培方法 |
CN212487133U (zh) * | 2020-04-30 | 2021-02-09 | 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轮作植物秸秆双层覆盖盐碱地系统 |
CN111869508A (zh) * | 2020-07-20 | 2020-11-03 | 新乡市达威智能门窗实用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玉米秸秆平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燕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卢培娜等;《中国农学通报》;20180525(第15期);全文 * |
盐碱地植树适用方法与栽培管理;马宁等;《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310(第02期);全文 * |
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丁亚通等;《食药用菌》;20200519(第03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79854A (zh) | 2021-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79854B (zh) | 一种盐碱地棚室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 |
CN108432596B (zh) | 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抗病虫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 |
CN103210825B (zh) | 山药基质横向栽培方法 | |
CN101125773B (zh) | 一种利用沼液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 |
CN105145094A (zh) | 一种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番茄一体化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7396751B (zh) | 草原黑蘑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5145309A (zh) | 一种减少土传病害、提高果实品质的草莓一体化生态栽培方法 | |
CN106576918A (zh) |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 | |
CN108990703B (zh) | 一种大球盖菇设施化栽培方法 | |
CN102613000A (zh) | 以油茶果壳为主要原料在油茶树底栽培平菇的方法 | |
CN109997607B (zh) | 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 | |
CN111788989A (zh) | 苹果林下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3503696A (zh) | 以整棒玉米芯生料为基质栽培草菇的方法 | |
CN104541969A (zh) |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 |
CN110679389B (zh) |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 |
CN112640637A (zh) | 一种红壤蜜柚园周年生态套种绿肥的栽培方法 | |
CN108990702B (zh) | 一种大球盖菇与豇豆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方法 | |
CN110896782A (zh) | 茅窝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 |
CN108990699A (zh) | 一种大球盖菇与辣椒轮作的设施化栽培技术 | |
CN111887098A (zh) | 一种富硒钙dnj的桑枝黑木耳生产方法 | |
CN111771608A (zh) | 一种林下散料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 |
CN102379206A (zh) | 一种紫茸制种、栽培方法 | |
CN103548568A (zh) | 一种秀珍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7980521A (zh) | 一种半夏u型槽浅层栽培方法 | |
CN108293579A (zh) | 桑园套种竹荪的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