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8973A - 滑阀 - Google Patents

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8973A
CN108138973A CN201680058059.3A CN201680058059A CN108138973A CN 108138973 A CN108138973 A CN 108138973A CN 201680058059 A CN201680058059 A CN 201680058059A CN 108138973 A CN108138973 A CN 108138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end wall
shoulder
piston
should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80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8973B (zh
Inventor
宫添真司
野口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38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8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30Details
    • F16K3/314Forms or constructions of slides; Attachment of the slide to the spind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4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 F16K31/423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the actuated members consisting of multiple 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4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 F16K31/423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the actuated members consisting of multiple way valves
    • F16K31/42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actuated members in the supply or discharge conduits of the fluid motor the actuated members consisting of multiple way valves the actuated valves being cylindrical slid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与公知的滑阀相比不用增大板宽度,而通过扩大阀孔以及阀芯的截面积来扩大阀芯的轴部周围的截面积。阀孔(8)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壳体(7)的高度方向的长轴X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Y的细长形状,并具有:沿所述长轴X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左右的孔侧壁(8a、8a)、将该左右的孔侧壁(8a、8a)的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一孔端壁(8b)、以及将所述左右的孔侧壁(8a、8a)的另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二孔端壁(8c),阀芯(10)的台肩部(11‑13)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的长轴X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Y的细长形状,并具有:沿所述长轴X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将该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的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一台肩端壁(25b)、以及将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二台肩端壁(25c)。

Description

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在阀孔内滑动的阀芯对多个端口间的流路进行开闭的滑阀。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利用在阀孔内滑动的阀芯对多个端口间的流路进行开闭的滑阀是众所周知的。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以往一般的滑阀60构成为:在具有多个端口P、A1、A2、E1、E2的壳体61的内部具有圆形截面的阀孔62,所述圆形截面的阀孔62与所述端口P、A1、A2、E1、E2连通,阀芯63在轴线L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收容在该阀孔62内,在所述壳体61的端部设置有先导阀部67,在该先导阀部67设置有先导活塞69和使先导流体作用于该先导活塞69的先导阀68,利用该先导阀68经由所述先导活塞69对所述阀芯63进行切换。
所述阀芯63具有在外周安装有密封构件65的圆形截面的台肩部64、和将相邻的台肩部64彼此相连的圆形截面的、且直径比该台肩部64小的轴部66,通过在所述阀孔62内滑动,使所述台肩部64落座在形成于所述阀孔62的一部分的阀座部62a或从该阀座部62a离开,从而对将相邻的所述端口P、A1、A2、E1、E2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
在这样的滑阀中,为了使能够控制的压力流体的流量增大,需要扩大流路的有效截面积。作为其方法,例如有使所述阀孔62以及阀芯63(台肩部64)的直径增大、或使所述阀芯63的行程、所述端口P、A1、A2、E1、E2的开口宽度增大等方法。
其中,前者的使阀孔62以及阀芯63的直径增大的方法能够简单且可靠地扩大流路的有效截面积,但与之相伴地壳体61的横向宽度即阀宽度会变大,所以会导致滑阀的大型化,在需要尽可能小型且大流量的滑阀的状况下,并不是优选的方法。
另一方面,对于使所述阀芯63的行程、端口P、A1、A2、E1、E2的开口宽度增大的方法,由于不需要增大所述壳体61的横向宽度,所以有不易导致滑阀的大型化这样的优点,但由于所述阀孔62以及阀芯63的直径没有变化,所以该阀芯63的轴部66的周围的流路的截面积、即所述阀孔62的内周与所述轴部66的外周之间的流路的截面积S0没有被扩大,因此,无法避免会较大地受到由该轴部的周围的流路的截面积引起的限制,难以使流路整体的有效截面积大幅扩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登记第2606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如下具有小型且合理的设计构造滑阀,该滑阀与阀孔以及阀芯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公知的滑阀相比,不用增大阀宽度,而通过扩大所述阀孔的截面积来扩大该阀孔与所述阀芯的轴部之间的流路的截面积,由此能够高效地扩大流路整体的有效截面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滑阀具有主阀部和先导阀部,所述主阀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阀孔,所述阀孔在该壳体的内部沿该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输入用、输出用及排气用的端口,所述输入用、输出用及排气用的端口以分别与该阀孔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以及阀芯,所述阀芯在该阀孔的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插入到所述阀孔内,所述先导阀部使由先导流体产生的一方向上的推进力和相反方向上的恢复力作用于所述阀芯。
所述阀孔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具有:左右的孔侧壁,所述左右的孔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孔端壁,所述第一孔端壁将该左右的孔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孔端壁,所述第二孔端壁将所述左右的孔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另外,所述阀芯具有:台肩部,所述台肩部对所述流路进行开闭;以及轴部,所述轴部将相邻的台肩部彼此相连且直径比该台肩部小,所述台肩部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且与所述阀孔的截面形状为相同形状且相同大小,并具有:左右的台肩侧壁,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台肩端壁,所述第一台肩端壁将该左右的台肩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台肩端壁,所述第二台肩端壁将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在本发明中,所述先导阀部具有:先导活塞,所述先导活塞使推进力作用于所述阀芯;以及电磁先导阀,所述电磁先导阀使先导流体作用于该先导活塞,所述先导活塞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具有:左右的活塞侧壁,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活塞端壁,所述第一活塞端壁将该左右的活塞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活塞端壁,所述第二活塞端壁将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先导活塞的长轴方向上的直径比所述阀芯的台肩部的长轴方向上的直径大,所述先导活塞的短轴方向上的直径与所述台肩部的短轴方向上的直径相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轴部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结构形态,所述阀孔的第一孔端壁和第二孔端壁以及所述台肩部的第一台肩端壁和第二台肩端壁分别为半圆状,且各自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结构形态,所述阀孔的第一孔端壁和第二孔端壁由与所述阀孔的孔侧壁正交的直线部和将该直线部与所述孔侧壁平滑地连接的圆弧状的角部构成,所述台肩部的第一台肩端壁和第二台肩端壁由与所述台肩部的台肩侧壁正交的直线部和将该直线部与台肩侧壁的端部平滑地连接的圆弧状的角部构成。
根据本发明,在一个歧管上形成有歧管阀,所述歧管阀搭载有具有相同的阀宽度的多个滑阀,所述多个滑阀中的至少一个为本发明的滑阀。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滑阀通过使阀孔以及阀芯的台肩部的截面形状为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长轴的细长形状,从而与所述阀孔以及阀芯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公知的滑阀相比,能够不用增大阀宽度而通过扩大所述阀孔的截面积来扩大该阀孔与阀芯的轴部之间的流路的截面积,由此,能够大幅且高效地扩大流路整体的有效截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的立体图。
图2是将组装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沿着阀孔的轴线切开得到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主阀部的仰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滑阀的阀孔以及阀芯的截面形状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通过将本发明的滑阀搭载在歧管上而形成的歧管阀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左侧视图。
图9是沿着图7的IX-IX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分解地示出公知的滑阀的立体图。
图11是组装后的公知的滑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滑阀的第一实施方式。该滑阀1A是具有一个先导阀4的单先导式的滑阀,具有主阀部2和先导阀部3,所述主阀部2具有作为五端口阀的阀构造,所述先导阀部3设置于该主阀部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由该滑阀1A控制的压力流体为压缩空气。
所述主阀部2的壳体7为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矩形的块形,在其下表面沿该壳体7的长度方向排列地形成有输入用、输出用、排气用的五个端口P、A1、A2、E1、E2。该五个端口的配置为如下配置:第一以及第二输出用端口A1、A2位于中央的输入用端口P的两侧,第一以及第二排气用端口E1、E2位于该第一以及第二输出用端口A1、A2的两外侧。
如图3所示,所述输入用端口P以及输出用端口A1、A2的主视形状为在所述壳体7的宽度方向上细长的长方形,该端口P、A1、A2的所述壳体7的宽度方向上的开口宽度m比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宽度n大。另一方面,所述排气用的端口E1、E2的主视形状大致为凸字形,在该端口E1、E2的所述输出用端口A1、A2侧的一半部和该一半部的相反侧的另一半部,所述壳体7的宽度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不同,所述一半部侧的开口宽度m1比另一半部侧的开口宽度m2大。
在所述壳体7的内部以沿长度方向贯通该壳体7的方式形成有与所述五个端口P、A1、A2、E1、E2连通的阀孔8。从图4可知,该阀孔8的与所述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在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上细长的轨道形。即,所述阀孔8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的长轴X和朝向该壳体7的宽度方向的短轴Y这样的细长形状,并由左右的孔侧壁8a、8a、上方的第一孔端壁8b以及下方的第二孔端壁8c包围,所述左右的孔侧壁8a、8a沿所述长轴X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上方的第一孔端壁8b将该左右的孔侧壁8a、8a的一端彼此连结,所述下方的第二孔端壁8c将所述左右的孔侧壁8a、8a的另一端彼此连结。所述第一孔端壁8b和第二孔端壁8c分别为半圆状,且各自的曲率半径r彼此相等。
所述阀孔8的内径构成为在与所述端口P、A1、A2、E1、E2连通的位置被扩大,在后述的阀芯10的密封构件18-21从所述阀孔8离开而将流路开放时,使该密封构件18-21位于所述阀孔8被扩大的部分、即扩大部8A内。
在图示的例子中,呈直线的所述左右的孔侧壁8a、8a的所述长轴X方向上的长度t彼此相等,且比所述阀孔8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小。但是,所述长度t也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相等或比所述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大。
对将相邻的所述端口彼此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的阀芯10沿该阀孔8的轴线L方向滑动自如地插入到所述阀孔8的内部。该阀芯10具有位于所述轴线L方向上的中央的第一台肩部11、位于该第一台肩部11的两侧的第二台肩部12以及第三台肩部13、位于该第二台肩部12以及第三台肩部13各自的外侧的第四台肩部14以及第五台肩部15、以及将相邻的所述台肩部彼此相连的轴部16。该轴部16的直径比所述台肩部11-15小。另外,所述台肩部11-15和轴部16既可以相互一体地形成,或者也可以分体地形成并相互连结。
在所述第一台肩部11的外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构件18和第二密封构件19,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8通过落座在形成于所述阀孔8的一部分的阀座部9或从该阀座部9离开,从而对将所述输入用端口P与第一输出用端口A1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所述第二密封构件19同样地对将所述输入用端口P与第二输出用端口A2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在所述第二台肩部12的外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构件20,所述第三密封构件20同样地对将所述第一输出用端口A1与第一排气用端口E1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在所述第三台肩部13的外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四密封构件21,所述第四密封构件21同样地对将所述第二输出用端口A2与第二排气用端口E2连结的流路进行开闭。另外,在所述第四台肩部14的外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五密封构件22,所述第五密封构件22始终封闭所述阀孔8的第一端侧的孔端,在所述第五台肩部15的外周的凹槽内安装有第六密封构件23,所述第六密封构件23始终封闭所述阀孔8的第二端侧的孔端。
所述第一~第四密封构件18-21由具有在该密封构件的半径方向上细长的截面形状的密封件形成,所述第五密封构件22以及第六密封构件23由O型环形成。
所述第一~第五台肩部11-15的与所述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彼此为同一形状且同一大小,并且与所述阀孔8的截面形状实质上也为同一形状且同一大小,因此,以图4所示的第一台肩部11为代表说明其具体的形状。
即,所述台肩部11的截面形状为在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上细长的轨道形,具有朝向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的长轴X和朝向该壳体7的宽度方向的短轴Y。并且,该台肩部11具有:沿所述长轴X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的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将该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的一端彼此连结的上方的第一台肩端壁25b、以及将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的另一端彼此连结的下方的第二台肩端壁25c。所述第一台肩端壁25b和第二台肩端壁25c分别为半圆状,且各自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
所述台肩部11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与所述阀孔8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相等,所述台肩部11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与所述阀孔8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相等。另外,所述台肩部11的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的长度彼此相等,且与所述阀孔8的所述左右的孔侧壁8a、8a的长度t相等。而且,所述台肩部11的第一台肩端壁25b以及第二台肩端壁25c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且与所述阀孔8的第一孔端壁8b以及第二孔端壁8c的曲率半径r相等。
此外,所述台肩部11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以及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是指与所述阀孔8的内表面接触的密封构件18或19的位置处的直径(密封直径)。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25a、25a的所述长轴X方向上的长度t形成为比所述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小,但与所述阀孔8同样地,该长度t也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相同或比所述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大。
也可以将所述阀芯10的所述第一台肩部11分割为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8的部分和安装有所述第二密封构件19的部分。
此外,由于所述多个台肩部11-15中的第四以及第五台肩部14、15始终封闭所述阀孔8的孔端,并不对流路进行开闭,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对该第四以及第五台肩部14、15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有时也会仅对所述第一~第三台肩部11-13进行标注,而省略该台肩部14、15的标注。
另一方面,将相邻的所述台肩部11-13彼此相连的所述轴部16的与所述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该轴部16的直径d比所述台肩部11-13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小即可,但优选为该直径y的2/3以下,更优选为1/2,在图示的例子中,形成为该直径y的约1/3左右。
在所述壳体7的内部与所述阀孔8平行地形成有与所述输入用端口P连通的先导供给孔28,该先导供给孔28的第一端28a在作为所述壳体7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第一端7a开口,该先导供给孔28的第二端28b在作为所述壳体7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反端的第二端7b开口。
在所述壳体7的所述第一端7a设置有所述先导阀部3,所述先导阀部3使由先导气体产生的一方向上的推进力和相反方向上的恢复力作用于所述阀芯10,在该壳体7的所述第二端7b安装有端块29。
在所述端块29形成有面对所述阀芯10的一端的受压面10a的恢复用的压力室30,并且形成有将该恢复用的压力室30与所述先导供给孔28的第二端28b连结的连通孔31,通过该连通孔31和所述先导供给孔28从所述输入用端口P始终向所述恢复用的压力室30供给先导气体。也可以在所述压力室30内配设恢复用的弹簧,从而利用该弹簧对由先导气体产生的恢复力进行辅助。
另一方面,所述先导阀部3具有与所述壳体7连接的活塞箱34和与该活塞箱34连结的电磁式的所述先导阀4。
在所述活塞箱34的内部形成有通往所述阀孔8的端部的活塞室35,使推进力作用于所述阀芯10的先导活塞36沿轴线L方向滑动自如地收容在该活塞室35的内部。在该先导活塞36的与所述阀芯10相向的一侧的面形成有嵌合在所述阀孔8内的活塞轴36a,该活塞轴36a的前端与所述阀芯10的端面抵接。
在所述先导活塞36的外周安装有将该先导活塞36的外周与所述活塞室35的内周之间密封的活塞密封件37,利用上述先导活塞36和活塞密封件37,在该先导活塞36的一侧划分出推进用的压力室38。该推进用的压力室38从先导供给排出孔38a经由手动操作部39和所述先导阀4借助连通孔32与所述先导供给孔28的第一端28a连通,通过对所述手动操作部39或先导阀4进行操作,从而从所述输入用端口P向该推进用的压力室38供给先导气体或将先导气体排出。
所述活塞密封件37是对密封具有方向性的唇型的活塞密封件,该活塞密封件37的唇部朝向所述压力室38侧。
另外,在所述先导活塞36的背面与所述阀芯10之间形成的开放室40向大气开放。
所述活塞室35和所述先导活塞36的与所述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彼此相同,从图1可知,为在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上细长的轨道形。针对所述先导活塞36对其截面形状进行说明,该先导活塞36具有如下细长的截面形状,所述细长的截面形状具有朝向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的长轴X和朝向该壳体7的宽度方向的短轴Y,该先导活塞36具有:在所述长轴X方向上为直线且相互平行的左右的活塞侧壁41a、41a、将该左右的活塞侧壁41a、41a的一端彼此连结的上方的第一活塞端壁41b、以及将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41a、41a的另一端彼此连结的下方的第二活塞端壁41c。所述第一活塞端壁41b和第二活塞端壁41c分别为半圆状,且各自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
另外,所述先导活塞36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p与所述阀芯10的台肩部11-15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相等,所述先导活塞36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p比所述台肩部11-15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大。因此,该先导活塞36的截面积比所述阀芯10的台肩部11-15的截面积大,因此,所述先导活塞36的受压面36b的受压面积比所述阀芯10的台肩部15的端面的受压面10a的受压面积大。
此外,所述先导活塞36的所述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p以及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p是指与所述活塞室35的内表面接触的活塞密封件37的位置处的直径(密封直径),且与所述活塞室35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以及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相等。
与所述先导活塞36同样地,所述活塞轴36a也为在所述壳体7的高度方向上细长的截面形状,但其形状以及大小是任意的,只要是能够在所述阀孔8内自由出入这样的形状以及大小即可。
所述先导阀4是三端口式的电磁阀,构成为:在使该先导阀4通电时,经由该先导阀4从所述输入用端口P通过所述先导供给排出孔38a向所述推进用的压力室38供给先导气体,在不使所述先导阀4通电时,经由该先导阀4从所述推进用的压力室38向大气排出先导气体。
所述手动操作部39是在停电时、维护时等利用操作件39a的手动操作来实现与使所述先导阀4通电时相同的动作状态的部件,但由于其结构以及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此处的说明。
在具有所述结构的滑阀1A中,图2是所述先导阀4断开时的切换状态。此时,利用所述先导阀4将所述推进用的压力室38内的先导气体排出,并向所述恢复用的压力室30内供给先导气体,因此,所述阀芯10和先导活塞36借助作用于所述阀芯10的受压面10a的先导气体向恢复位置移动。因此,所述第一台肩部11的第一密封构件18封闭将输入用端口P与第一输出用端口A1连结的流路,并且,所述第三台肩部13的第四密封构件21封闭将第二输出用端口A2与第二排气用端口E2连结的流路,使所述输入用端口P与第二输出用端口A2连通,并使第一输出用端口A1与第一排气用端口E1连通。
在所述先导阀4从该状态起变为接通时,利用该先导阀4向所述推进用的压力室38供给先导气体,由于该先导气体作用于所述先导活塞36的受压面36b并朝向图的右方按压该先导活塞36,因此,该先导活塞36利用基于所述受压面36b与所述阀芯10的受压面10a的面积差的作用力前进,使所述阀芯10位移至前进位置。因此,所述第一台肩部11的第二密封构件19封闭将输入用端口P与第二输出用端口A2连结的流路,并且所述第二台肩部12的第三密封构件20封闭将第一输出用端口A1与第一排气用端口E1连结的流路,使所述输入用端口P与第一输出用端口A1连通,并使第二输出用端口A2与第二排气用端口E2连通。
具有所述结构的滑阀1A通过使所述阀孔8以及阀芯10的各台肩部11-15的截面形状为细长形状,从而与图10以及图11所示那样的阀孔62以及阀芯6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公知的滑阀60相比,能够扩大所述阀孔8的截面积而不用增大滑阀的横向宽度即阀宽度,由此,扩大在该阀孔8的内周与所述阀芯10的轴部16的外周之间形成的流路的截面积(轴部周围的流路的截面积)S,并大幅且高效地扩大流路整体的有效截面积。
即,在所述公知的滑阀60中,在将阀孔62的直径设为y(=2r)并将阀芯63的轴部66的直径设为d时,所述轴部66周围的流路的截面积S0用π×(y2-d2)/4进行表示。
与此相对,在图1~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滑阀1A中,所述阀芯10的轴部16周围的流路的截面积S为(π×(y2-d2)/4)+(t×y),相比所述公知的滑阀60的截面积S0增大了t×y的量。
在本发明中,如在图4中用点划线示出的那样,所述轴部16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与所述台肩部11同样的细长形状,在该情况下,由于该轴部16的呈直线的左右的轴侧壁16a的长轴X方向上的长度为t,该轴部16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为d,第一轴端壁16b以及第二轴端壁16c的曲率半径为d/2,所以所述阀芯10的轴部周围的流路的截面积S为(π×(y2-d2)/4)+(t×(y-d)),比公知的滑阀60的截面积S0大t×(y-d)的量。
此外,也可以考虑使所述阀孔8以及台肩部11-15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但椭圆形的阀孔以及台肩部由于不易确保精度,所以不仅难以加工,而且例如在形成具有与本发明的阀孔8相同的截面积的椭圆形的阀孔的情况下,在使两者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为相同直径时,由于椭圆形的阀孔的X轴方向上的直径比本发明的阀孔8的X轴方向上的直径x大,因此,与本发明相比效率较低。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先导阀部3的先导活塞36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阀芯10的台肩部11-15同样的细长形状,虽然其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p比所述阀芯10的台肩部11-15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大,但由于该先导活塞36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p与所述台肩部11-15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相同,所以所述活塞箱34的横向宽度即滑阀1A的横向宽度没有被扩大。
图5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滑阀1B的主要部分切开而示出的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滑阀1B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1A不同的方面为如下方面:阀孔8的第一孔端壁8b及第二孔端壁8c、和阀芯10的各台肩部11-15的第一台肩端壁25b及第二台肩端壁25c不为半圆状。
即,所述阀孔8的第一孔端壁8b以及第二孔端壁8c具有直线部8d和圆弧状的角部8e,所述直线部8d与孔侧壁8a正交,所述圆弧状的角部8e将该直线部8d的两端与所述左右的孔侧壁8a的端部平滑地连接,所述台肩部11-15的第一台肩端壁25b以及第二台肩端壁25c具有直线部25d和圆弧状的角部25e,所述直线部25d与台肩侧壁25a正交,所述圆弧状的角部25e将该直线部25d的两端与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25a的端部平滑地连接。
如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滑阀1B所示,通过在所述阀孔8的第一孔端壁8b以及第二孔端壁8c形成所述直线部8d,在所述台肩部11-15的第一台肩端壁25b以及第二台肩端壁25c形成所述直线部25d,从而与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1A那样将所述阀孔8的第一孔端壁8b以及第二孔端壁8c和台肩部11-15的第一台肩端壁25b以及第二台肩端壁25c分别形成为半圆状的结构相比,在使两者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以及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彼此相等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增大所述阀孔8的截面积。
此外,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滑阀1B中,未图示的先导活塞也具有与所述阀孔8以及台肩部11-15类似的纵长形状,虽然其长轴方向上的直径比所述阀孔8以及台肩部11-15的长轴X方向上的直径x大,但短轴方向上的直径形成为与所述阀孔8以及台肩部11-15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相同的直径。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滑阀1B的前述结构以外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1A实质上相同。
在图6~图9中示出了在一个单体型的歧管50上搭载多个(在图中为三个)滑阀V1、V2、V3而形成的歧管阀。
在该歧管阀中,所述歧管50具有:向多个滑阀V1、V2、V3供给压缩空气的共用的供气通孔51、和将从多个滑阀V1、V2、V3排出的压缩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共用的排气通孔52,并且具有与所述滑阀V1、V2、V3的数量相同的组数的两个一组的输出通孔53A、53B,所述两个一组的输出通孔53A、53B与各滑阀V1、V2、V3的两个输出端口连通。
所述供气通孔51和排气通孔52形成为在所述歧管5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输出通孔53A、53B形成在所述歧管50的侧面的与各滑阀V1、V2、V3相对应的位置。
从图9可知,所述三个滑阀V1、V2、V3中的位于最右侧的第一滑阀V1为阀孔以及阀芯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所述公知的滑阀60,剩余的第二以及第三滑阀V2、V3为阀孔8以及阀芯10的截面形状呈细长形状的本发明的滑阀。
本发明的所述第二以及第三滑阀V2、V3这两个滑阀中的位于图9的中央的第二滑阀V2为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1A,从图4可知,阀芯10的台肩部11-15的左右的台肩侧壁25d、25d的长度t形成为比该台肩部11-13的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小,与此相对,位于图9的左端的第三滑阀V3的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25d、25d的长度t形成为比短轴Y方向上的直径y大。
因此,若对所述三个滑阀V1、V2、V3中的壳体7、61的高度进行比较,则第一滑阀V1的壳体7的高度最低,所述第三滑阀V3的壳体7的高度最高,所述第二滑阀V2的壳体7的高度在两者之间。但是,包括先导阀部3、67在内的滑阀整体的高度彼此相等。另外,所述三个滑阀V1、V2、V3的阀宽度W彼此相等。
像这样,本发明的滑阀V2、V3与阀孔62以及阀芯63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所述公知的滑阀V1(60)相比,不仅能够扩大所述阀孔8以及阀芯10的截面形状,而且能够保持与所述公知的滑阀60相同的阀宽度,因此,能够与该公知的滑阀60混合地搭载在可搭载该公知的滑阀60的以往的歧管50上。
此外,也能够在所述歧管50上仅搭载本发明的滑阀V2、V3。
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滑阀1A、1B为具有一个先导阀4的单先导式的滑阀,但本发明的滑阀1A、1B也可以是具有两个先导阀4的双先导式的滑阀。该双先导式的滑阀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在图2所示的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1A中,在所述先导阀部3设置区别于所述先导阀4以及手动操作部39的别的第二先导阀以及第二手动操作部,使该第二先导阀的输出口经由所述第二手动操作部,通过在所述壳体7以及端块29的内部延伸的先导通路,与所述恢复用的压力室30连通。并且,通过使两个所述先导阀交替地接通、断开而向推进用的压力室38和恢复用的压力室30交替地供给或排出先导气体,从而将所述阀芯10切换到推进位置或恢复位置。
也可以代替设置于所述先导阀部3,将新设置的所述第二先导阀以及第二手动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端块29侧。
另外,在如前述那样使图2的滑阀1A为双先导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端块29设置恢复用的先导活塞,利用该恢复用的先导活塞使所述阀芯10恢复。在该情况下,所述恢复用的先导活塞的形状形成为与所述推进用的先导活塞36同样的细长形状,但其受压面积既可以与该先导活塞36的受压面积相同,也可以比该先导活塞36的受压面积小。
此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滑阀1A中,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端块29设置恢复用的先导活塞,利用该恢复用的先导活塞使所述阀芯10恢复。在该情况下,该恢复用的先导活塞形成为与所述推进用的先导活塞36同样的细长形状,但其大小即受压面积比该推进用的先导活塞36的受压面积小,且形成为与所述阀芯10的受压面10a的受压面积实质上相同的大小。
所述实施方式的滑阀在阀芯10的台肩部11-15的外周安装有由橡胶、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弹性体的密封构件18-23,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在台肩部的外周没有安装这样的密封构件的金属密封类型的滑阀。
另外,图示的各实施方式为五端口式的滑阀,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三端口式或四端口式等其他端口数量的滑阀。
附图标记说明
1A、1B、V1、V2、V3 滑阀
2 主阀部
3 先导阀部
4 先导阀
7 壳体
8 阀孔
8a 孔侧壁
8b 第一孔端壁
8c 第二孔端壁
8d 直线部
8e 角部
10 阀芯
11、12、13、14、15 台肩部
25a 台肩侧壁
25b 第一台肩端壁
25c 第二台肩端壁
25d 直线部
25e 角部
36 先导活塞
41a 活塞侧壁
41b 第一活塞端壁
41c 第二活塞端壁
P、A1、A2、E1、E2 端口
L 轴线
X 长轴
Y 短轴
x、xp 长轴方向上的直径
y、yp 短轴方向上的直径
d 轴部的直径
t 长度
W 阀宽度。

Claims (12)

1.一种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阀具有主阀部和先导阀部,所述主阀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阀孔,所述阀孔在该壳体的内部沿该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输入用、输出用及排气用的端口,所述输入用、输出用及排气用的端口以分别与该阀孔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以及阀芯,所述阀芯在该阀孔的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插入到所述阀孔内,所述先导阀部使由先导流体产生的一方向上的推进力和相反方向上的恢复力作用于所述阀芯,
所述阀孔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具有:左右的孔侧壁,所述左右的孔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孔端壁,所述第一孔端壁将该左右的孔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孔端壁,所述第二孔端壁将所述左右的孔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所述阀芯具有:台肩部,所述台肩部对所述流路进行开闭;以及轴部,所述轴部将相邻的台肩部彼此相连且直径比该台肩部小,所述台肩部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且与所述阀孔的截面形状为相同形状且相同大小,并具有:左右的台肩侧壁,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台肩端壁,所述第一台肩端壁将该左右的台肩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台肩端壁,所述第二台肩端壁将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导阀部具有:先导活塞,所述先导活塞使推进力作用于所述阀芯;以及电磁先导阀,所述电磁先导阀使先导流体作用于该先导活塞,
所述先导活塞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具有:左右的活塞侧壁,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活塞端壁,所述第一活塞端壁将该左右的活塞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活塞端壁,所述第二活塞端壁将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导活塞的长轴方向上的直径比所述阀芯的台肩部的长轴方向上的直径大,所述先导活塞的短轴方向上的直径与所述台肩部的短轴方向上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孔的第一孔端壁和第二孔端壁、以及所述台肩部的第一台肩端壁和第二台肩端壁分别为半圆状,且各自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孔的第一孔端壁和第二孔端壁由与所述阀孔的孔侧壁正交的直线部和将该直线部与所述孔侧壁平滑地连接的圆弧状的角部构成,所述台肩部的第一台肩端壁和第二台肩端壁由与所述台肩部的台肩侧壁正交的直线部和将该直线部与台肩侧壁的端部平滑地连接的圆弧状的角部构成。
7.一种歧管阀,所述歧管阀是在一个歧管上搭载具有相同阀宽度的多个滑阀的歧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滑阀中的至少一个滑阀具有主阀部和先导阀部,所述主阀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阀孔,所述阀孔在该壳体的内部沿该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输入用、输出用及排气用的端口,所述输入用、输出用及排气用的端口以分别与该阀孔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以及阀芯,所述阀芯在该阀孔的轴线方向上滑动自如地插入到所述阀孔内,所述先导阀部使由先导流体产生的一方向上的推进力和相反方向上的恢复力作用于所述阀芯,
所述阀孔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具有:左右的孔侧壁,所述左右的孔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孔端壁,所述第一孔端壁将该左右的孔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孔端壁,所述第二孔端壁将所述左右的孔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所述阀芯具有:台肩部,所述台肩部对所述流路进行开闭;以及轴部,所述轴部将相邻的台肩部彼此相连且直径比该台肩部小,所述台肩部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且与所述阀孔的截面形状为相同形状且相同大小,并具有:左右的台肩侧壁,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台肩端壁,所述第一台肩端壁将该左右的台肩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台肩端壁,所述第二台肩端壁将所述左右的台肩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歧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导阀部具有:先导活塞,所述先导活塞使推进力作用于所述阀芯;以及电磁先导阀,所述电磁先导阀使先导流体作用于该先导活塞,
所述先导活塞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并具有:左右的活塞侧壁,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沿所述长轴方向呈直线地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活塞端壁,所述第一活塞端壁将该左右的活塞侧壁的一端彼此连结;以及第二活塞端壁,所述第二活塞端壁将所述左右的活塞侧壁的另一端彼此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歧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导活塞的长轴方向上的直径比所述阀芯的台肩部的长轴方向上的直径大,所述先导活塞的短轴方向上的直径与所述台肩部的短轴方向上的直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歧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具有朝向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的长轴和朝向宽度方向的短轴的细长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歧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孔的第一孔端壁和第二孔端壁、以及所述台肩部的第一台肩端壁和第二台肩端壁分别为半圆状,且各自的曲率半径彼此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歧管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孔的第一孔端壁和第二孔端壁由与所述阀孔的孔侧壁正交的直线部和将该直线部与所述孔侧壁平滑地连接的圆弧状的角部构成,所述台肩部的第一台肩端壁和第二台肩端壁由与所述台肩部的台肩侧壁正交的直线部和将该直线部与台肩侧壁的端部平滑地连接的圆弧状的角部构成。
CN201680058059.3A 2015-10-05 2016-10-04 滑阀 Active CN108138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7931A JP6544640B2 (ja) 2015-10-05 2015-10-05 スプール弁
JP2015-197931 2015-10-05
PCT/JP2016/079383 WO2017061400A1 (ja) 2015-10-05 2016-10-04 スプール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8973A true CN108138973A (zh) 2018-06-08
CN108138973B CN108138973B (zh) 2019-10-11

Family

ID=58487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8059.3A Active CN108138973B (zh) 2015-10-05 2016-10-04 滑阀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0902B2 (zh)
JP (1) JP6544640B2 (zh)
KR (1) KR102601408B1 (zh)
CN (1) CN108138973B (zh)
BR (1) BR112018006200A2 (zh)
DE (1) DE112016004541B4 (zh)
MX (1) MX2018004044A (zh)
RU (1) RU2707687C2 (zh)
TW (1) TWI695947B (zh)
WO (1) WO201706140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376A (zh) * 2019-03-13 2020-09-22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CN111795201A (zh) * 2019-04-05 2020-10-20 Ckd株式会社 流体控制阀
CN112673202A (zh) * 2018-09-07 2021-04-16 Smc株式会社 滑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53727S (zh) 2018-11-22 2020-02-25
DE102018221689B4 (de) * 2018-12-13 2022-05-12 Hawe Hydraulik Se Hydraulikventilsystem mit einem Ventilgehäuse
IT201900004781A1 (it) * 2019-03-29 2020-09-29 Mauro Bozzolan Valvola deviatrice per fluidi
JP1722617S (ja) * 2020-11-13 2022-08-17 電磁駆動パイロット弁
DE102021208493A1 (de) 2021-08-05 2023-02-09 Festo Se & Co. Kg Mehrwegeventil
DE102021209809A1 (de) 2021-09-06 2023-03-09 Festo Se & Co. Kg Mehrwegeventil
DE102021214056A1 (de) 2021-12-09 2023-06-15 Festo Se & Co. Kg Wegeventil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9800A (en) * 1964-01-15 1967-10-31 Herion Multi-way changeover valve in the form of a flat slide valve with servo drive
JPH07119852A (ja) * 1993-10-26 1995-05-12 Konan Denki Kk スライド弁
CN1167887A (zh) * 1996-04-03 1997-12-17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液控式电磁阀
CN1209517A (zh) * 1997-08-21 1999-03-03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5端口电磁阀阀体的3端口电磁阀
CN1916462A (zh) * 2005-08-19 2007-02-21 伊顿公司 减压阀
DE10304608B4 (de) * 2003-02-05 2007-05-03 Festo Ag & Co. Mehrwegeventil mit Mitteln zur Schaltstellungserfassung
CN104832700A (zh) * 2014-02-10 2015-08-12 Smc株式会社 电磁先导式滑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6483B2 (ja) 1991-06-11 1997-05-07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シート寸法測定装置
JP3059612B2 (ja) * 1993-10-26 2000-07-04 甲南電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弁
US5996629A (en) * 1996-04-03 1999-12-07 Smc Corporation Pilot solenoid valve
JP3530775B2 (ja) * 1999-07-16 2004-05-24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の動作管理装置
JP4919002B2 (ja) * 2005-06-20 2012-04-18 Smc株式会社 マニホールド形電磁弁集合体
JP4697672B2 (ja) * 2007-06-15 2011-06-08 Smc株式会社 ストップ弁付きマニホールド形電磁弁装置
CN202017792U (zh) * 2011-04-28 2011-10-26 浙江欧瑞泰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变速箱用气控换向阀
JP5463593B2 (ja) * 2011-07-22 2014-04-09 Smc株式会社 省エネバルブ
JP2013083323A (ja) * 2011-10-11 2013-05-09 Ckd Corp 電磁弁マニホールド
US9625043B2 (en) * 2013-11-08 2017-04-18 Fishe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Apparatus to bias spool valves using supply pressur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9800A (en) * 1964-01-15 1967-10-31 Herion Multi-way changeover valve in the form of a flat slide valve with servo drive
JPH07119852A (ja) * 1993-10-26 1995-05-12 Konan Denki Kk スライド弁
CN1167887A (zh) * 1996-04-03 1997-12-17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液控式电磁阀
CN1209517A (zh) * 1997-08-21 1999-03-03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5端口电磁阀阀体的3端口电磁阀
DE10304608B4 (de) * 2003-02-05 2007-05-03 Festo Ag & Co. Mehrwegeventil mit Mitteln zur Schaltstellungserfassung
CN1916462A (zh) * 2005-08-19 2007-02-21 伊顿公司 减压阀
CN104832700A (zh) * 2014-02-10 2015-08-12 Smc株式会社 电磁先导式滑阀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3202A (zh) * 2018-09-07 2021-04-16 Smc株式会社 滑阀
CN111692376A (zh) * 2019-03-13 2020-09-22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CN111692376B (zh) * 2019-03-13 2024-03-29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CN111795201A (zh) * 2019-04-05 2020-10-20 Ckd株式会社 流体控制阀
CN111795201B (zh) * 2019-04-05 2022-05-10 Ckd株式会社 流体控制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01408B1 (ko) 2023-11-13
US20180274687A1 (en) 2018-09-27
RU2018116419A3 (zh) 2019-11-07
US10400902B2 (en) 2019-09-03
TWI695947B (zh) 2020-06-11
DE112016004541B4 (de) 2023-12-28
BR112018006200A2 (pt) 2018-10-09
TW201727107A (zh) 2017-08-01
JP6544640B2 (ja) 2019-07-17
KR20180055825A (ko) 2018-05-25
WO2017061400A1 (ja) 2017-04-13
DE112016004541T5 (de) 2018-06-14
MX2018004044A (es) 2018-08-01
CN108138973B (zh) 2019-10-11
JP2017072162A (ja) 2017-04-13
RU2018116419A (ru) 2019-11-07
RU2707687C2 (ru)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8973B (zh) 滑阀
CN101542173B (zh) 用于流体控制装置的排放物排放
CN102588633A (zh) 一种高可靠单向阀
CN108350909A (zh) 流体控制阀
CN106678424A (zh) 气动电磁阀以及气动电磁阀组
CN106286892A (zh) 三通电磁阀
CN2911353Y (zh) 微型二位五通手动阀
CN203442207U (zh) 一种电磁流量换向阀
CN206608597U (zh) 气动电磁阀以及气动电磁阀组
CN215257910U (zh) 一种全封闭的插板阀
CN205859246U (zh) 一种双路电磁阀
CN101660577A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装置
CN103016785B (zh) 一种对称式二位五通阀
CN205173581U (zh) 一种弹性单向阀
CN101956841B (zh) 一种使用气筒结构的两位四通气阀
CN205260906U (zh) 一种先导压力控制阀
CN206409681U (zh) 一种多向转换单向输送截止复合阀
CN201475422U (zh) 具有新型呼吸口的气动控制阀
CN106402078B (zh) 顺序油缸控制阀
CN217482036U (zh) 一种旋转流量控制阀
CN202719196U (zh) 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用放气控制阀
CN202483819U (zh) 一种气动双液注浆泵
CN211975913U (zh) 截止阀
CN202451491U (zh) 一种气缸机控换向阀
CN101660576A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