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4710A - 线圈单元 - Google Patents

线圈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4710A
CN108074710A CN201710887587.6A CN201710887587A CN108074710A CN 108074710 A CN108074710 A CN 108074710A CN 201710887587 A CN201710887587 A CN 201710887587A CN 108074710 A CN108074710 A CN 108074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se
peripheral wall
bonding surfac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75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4710B (zh
Inventor
土井大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07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4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4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4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07Measures or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attenuating collisions
    • B60L3/0015Prevention of 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4Leading of conductors or axles through casings, e.g. for tap-chang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6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01F27/363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made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gulation Of General Use Transform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圈单元,具备:第1壳体部以及第2壳体部;铁氧体板、线圈以及屏蔽部件,其配置于收纳空间内;以及密封部件,第1壳体部包括第1板状部、第1周壁部以及第1接合面,第2壳体部包括第2板状部、第2周壁部、第2接合面、突出部以及贯通孔,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铁氧体板靠第2板状部的位置,形成贯通孔的第2壳体部的内周面包括设置于端部的大径部、和小径部,密封部件配置于大径部。

Description

线圈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铁氧体板以及线圈的线圈单元,尤其涉及用于非接触充电系统的线圈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对非接触充电系统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日本特开2013-154815、日本特开2013-146154、日本特开2013-146148、日本特开2013-110822、日本特开2013-126327)。并且,作为公开了以往的线圈单元的文献,可列举例如日本特开2016-103589。
在日本特开2016-103589所公开的受电装置以及送电装置中,在屏蔽由线圈生成的电磁波的屏蔽部件,以离开铁氧体板的方式设有台阶部(日文:段差部)。由此,铁氧体板的外周侧向线圈单元内的空间露出,能够从该露出了的铁氧体板的外周侧将磁通引导到铁氧体板。结果,能够抑制来自于线圈的磁通与屏蔽部件交链,能够使涡流损耗减少。
发明内容
但是,在线圈单元中,为了从收纳线圈等的收纳壳体内向外部取出配线部件,在收纳壳体形成有贯通孔。收纳壳体由朝向一侧开口的箱型的壳体(第2壳体部)、和将该壳体的开口部密封的树脂盖(第1壳体部)构成,上述贯通孔形成于壳体的周壁部。
一般而言,壳体通过对以铝以及铝合金等为代表那样地屏蔽磁通的材料进行铸造来形成。壳体在周壁部的顶端具有与树脂盖配合的接合面,该接合面为了确保收纳壳体内的密闭性而被磨削加工。另外,在贯通孔插入有作为密封部件的护孔环(英文:grommet)。为了确保该护孔环与规定贯通孔的壳体的内周面的密闭性,壳体的内周面也被磨削加工。
因此,当在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将接合面与护孔环插入部重叠地设置的情况下,成为从壳体的上述内周面侧以及接合面侧双方对壳体进行磨削。由此,需要在相当程度上确保壳体的周壁部的厚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壳体的周壁部会覆盖铁氧体板的侧方,欲从铁氧体板的侧方进入到铁氧体板的磁通由周壁部屏蔽。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一边抑制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下降一边将配线部件取出的线圈单元。
本公开的线圈单元具备:第1壳体部以及第2壳体部,其在预定的方向上互相相对,通过互相接合而在内侧形成收纳空间;铁氧体板、线圈、以及屏蔽部件,其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内;以及密封部件,其安装于上述第2壳体部,用于将电连接于上述线圈的配线部件从上述收纳空间的内部向外部取出。上述第1壳体部包括:第1板状部;第1周壁部,其设置成从上述第1板状部的周缘立起;以及第1接合面,其位于上述第1周壁部的立起方向上的上述第1周壁部的顶端,且上述第1壳体部使磁通透过。上述第2壳体部包括:第2板状部,其与上述第1板状部相对而配置;第2周壁部,其设置成从上述第2板状部的周缘立起;以及第2接合面,其位于上述第2周壁部的立起方向上的上述第2周壁部的顶端,且上述第2壳体部屏蔽磁通。上述第1壳体部以及上述第2壳体部通过上述第1接合面与上述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而形成上述收纳空间。上述铁氧体板以上述铁氧体板的厚度方向与上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内,上述线圈以上述线圈的卷绕轴与上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第1板状部与上述铁氧体板之间,上述屏蔽部件以支承上述铁氧体板的方式配置于上述第2板状部与上述铁氧体板之间。上述第1接合面与上述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与上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比上述铁氧体板的位置靠上述第2板状部的位置。上述第2壳体部进一步包括:突出部,其在从与上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上述第2周壁部的位置向外侧突出;和贯通孔,其以与上述收纳空间连通的方式贯通上述突出部以及上述第2周壁部,在内部配置有上述配线部件以及上述密封部件。规定上述贯通孔的上述第2壳体部的内周面包括:大径部,其在从与上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与上述第2接合面重叠的位置设置于与上述收纳空间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小径部,其连接上述大径部与上述收纳空间,具有比上述大径部的内径小的内径。上述密封部件配置于上述大径部内。
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线圈单元中,设有在从第1壳体部与第2壳体部相对的方向(预定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第2壳体部的第2周壁部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通过以贯通突出部以及第2周壁部的方式设置贯通孔、在该贯通孔配置用于取出配线部件的密封部件,从而能够通过贯通孔以及密封部件地从第1壳体部以及第2壳体部的内侧向外侧取出配线部件。
在贯通孔中配置有密封部件的大径部,在不和第1壳体部的第1接合面与第2壳体部的第2接合面接合的部分重叠的位置设置于位于与收纳空间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的端部。
在此,大径部通过在第2壳体部设置将突出部以及第2周壁部贯通的孔部、并对规定该孔部的第2壳体部的内周面进行磨削来形成。另一方面,第2接合面也通过对位于第2周壁部的顶端的端面进行磨削来形成。
如上所述,通过将大径部与第2接合面设置成在从上述预定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重叠,从而能够避免从第2壳体部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双方对第2壳体部的同一部位进行磨削,能够从第2壳体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任一单侧进行磨削。
一般而言,在第2壳体部的内部,有时在制造时的过程中在内部形成有空腔部。在从第2壳体部的内侧以及外侧双方对第2壳体部进行了磨削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第2接合面与大径部通过空腔部相连的情况,但在本公开的线圈单元中,如上述那样从第2壳体部的内侧以及外侧的任一单侧进行磨削。因此,只要能够在第2壳体部中、在与磨削侧相反的一侧相对于空腔部确保所期望的厚度,则即使在磨削侧到达了空腔部的情况下,与磨削侧相反的一侧也不会与空腔部相连。由此,能够减薄第2接合面所位于的部分的第2壳体部的厚度。结果,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第1壳体部与第2壳体部相对的预定的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的位置。
由此,与上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应的铁氧体板的侧方不是由屏蔽磁通的第2周壁部覆盖,而是由使磁通透过的第1周壁部覆盖,上述部分是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通过了第1周壁部的磁通向铁氧体板输入,能够抑制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下降。
如上所述,在上述线圈单元中,能够一边抑制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下降一边将配线部件取出。
在上述本公开的线圈单元中,也可以是,上述第1接合面与上述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上述部分的全部,在与上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比上述铁氧体板的位置靠上述第2板状部的位置。
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与上述部分的全部相对应的铁氧体板的侧方不是由屏蔽磁通的第2周壁部覆盖,而是由使磁通透过的第1周壁部覆盖,上述部分是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结果,能够使更多的磁通向铁氧体板输入,能够进一步抑制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下降。
在上述公开的线圈单元中,也可以是,上述突出部包括第1筒状部和第2筒状部,所述第2筒状部在从上述预定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位于上述第1筒状部的外侧,具有比上述第1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外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连接于上述第2接合面的上述第1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第2接合面共面,且位于比连接于上述第1筒状部的上述外周面的上述一部分的上述第2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靠上述第2板状部的位置,也可以在上述第2筒状部的内侧形成有上述大径部。
如上所述,通过使连接于第2接合面的第1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构成为与第2接合面共面,从而能够在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连接的部分的外侧确保更宽广的空间。由此,能够使通过该空间以及第1周壁部的磁通向铁氧体板的侧方输入。结果,能够使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增加。
在上述公开的线圈单元中,也可以是,形成上述小径部的上述第2壳体部的上述内周面具有随着从上述收纳空间侧朝向上述第2壳体部的外部侧而周长变长的锥形状部。
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能够在与第2接合面相对应的位置处的贯通孔的周围加厚第2壳体部的厚度。在通过碰撞物等向第1壳体部侧施加了负荷的情况下,经由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的接合部分向第2壳体部的第2周壁部传递负荷。通过如上述那样在贯通孔的周围加厚第2壳体部的厚度,能够提高第2壳体部的强度,由此,能够提高耐冲击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一边抑制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下降一边将配线部件取出的线圈单元。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并且附图中: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系统的电路。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中配线部件所通过的贯通孔周边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比较例的线圈单元中配线部件所通过的贯通孔周边的构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或共同的部分图中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系统的电路。参照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充电系统1进行说明。
在图1中,箭头U表示重力方向上的上方向,箭头D表示重力方向上的下方向。箭头L、R表示车辆2的车宽方向,箭头F、B表示车辆2的车辆前后方向。对于这些箭头的意义在图3至图5中也是通用的。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非接触充电系统1具备车辆2以及作为送电装置的线圈单元3。在车辆2,搭载有作为受电装置的线圈单元4以及电池7,线圈单元4设置于车辆2的地板面板15的下表面。线圈单元3设置于作为车辆2的外部的地面上,线圈单元4通过非接触从线圈单元3接受电力。
线圈单元4包括谐振器5与整流器6。谐振器5包括受电线圈8和电容器9,由受电线圈8以及电容器9形成LC谐振电路。整流器6连接于谐振器5,将谐振器5接受了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向电池7供给。
线圈单元3包括谐振器14和变换器11。谐振器14包括送电线圈12与电容器13,由送电线圈12以及电容器13形成LC谐振电路。变换器11连接于电源10,对从电源10供给的交流电流的频率进行调整,并且调整电压,并向谐振器14供给。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对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4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线圈单元4具备收纳壳体20、受电线圈8、线圈架80、铁氧体板70、屏蔽部件60、基板50以及密封部件90。收纳壳体20包括第1壳体部40以及第2壳体部30。第1壳体部40以及第2壳体部30例如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互相相对,通过互相接合而在内侧形成收纳空间。在该收纳空间内,收纳有受电线圈8、线圈架80、铁氧体板70、屏蔽部件60以及基板50。
第2壳体部30是通过使用多个螺栓(未图示)而固定于地板面板15(图1)的下表面等的部件。第2壳体部30由例如铝和/或铝合金形成。
第2壳体部30具有朝向第1壳体部40侧开口的箱型形状。第2壳体部30包括第2板状部31、第2周壁部32、第2接合面33以及多个支承壁37(参照图4)。第2壳体部30进一步包括突出部35以及贯通孔36。
第2板状部31具有大致平板形状。多个支承壁37从朝向第1壳体部40侧的第2板状部31的主面朝向第1壳体部40侧突出。多个支承壁37贯通基板50而支承屏蔽部件60。第2周壁部32设置成从第2板状部31的周缘部立起。第2接合面33设置于第2周壁部32的立起方向上的第2周壁部32的顶端。第2接合面33遍及周向地构成为共面。
突出部35,在从第2壳体部30与第1壳体部40相对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第2周壁部32的位置向外侧突出。突出部35例如从位于车辆的后方侧的第2周壁部32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
贯通孔36设置成贯通突出部35以及第2周壁部32。此外,对于贯通孔36的详情,使用图4在后叙述。
密封部件90配置于位于与第1壳体部40以及第2壳体部30内的收纳空间相反的一侧的上述贯通孔36的一端侧。密封部件90构成为能够一边将贯通孔36密封一边供电连接于受电线圈8的配线部件插通。作为密封部件90,例如可以采用护孔环等。
第1壳体部40具有朝向第2壳体部30侧开口的箱型形状。第1壳体部40从下方覆盖第2壳体部30。第1壳体部40包括第1板状部41、第1周壁部42以及第1接合面43。
第1板状部41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第1板状部41配置成与第2板状部31相对。第1周壁部42设置成从第1板状部41的周缘立起。第1接合面43设置于第1周壁部42的立起方向上的第1周壁部42的顶端。第1接合面43遍及周向地构成为共面。
第1壳体部40以及第2壳体部30通过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互相接合而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
基板50配置于第2壳体部30的第2板状部31与屏蔽部件60之间。在基板50的表面,安装有电容器9和/或整流器6等进行电力变换和/或低压控制等的电子元件。在基板50设有缝隙51。设置于第2壳体部30的支承壁37(参照图4)贯通于该缝隙51。
铁氧体板70,以其厚度方向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的方式收纳于上述收纳空间。铁氧体板70配置于受电线圈8与屏蔽部件60之间。铁氧体板70由屏蔽部件60支承。在铁氧体板70的中央部形成有中空部。铁氧体板70包括多个角部73。在铁氧体板70的位于互相相邻的角部73之间的边部,形成有缺口部74。
铁氧体板70包括多个分割铁氧体71。多个分割铁氧体71以包围上述中空部的方式配置成辐射状。互相相邻的分割铁氧体71配置成在中间隔有空隙。
屏蔽部件60配置于第2板状部31与铁氧体板70之间。屏蔽部件60支承铁氧体板70。屏蔽部件60的中央部向与基板50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屏蔽部件60由例如铝或铝合金形成。
线圈架80具有互相相对的主面81、82。主面81朝向屏蔽部件60。在主面81,设有对用于将多个分割铁氧体71分别收纳的收纳部84进行区划的肋83。由此,线圈架80相对于屏蔽部件60从与基板50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覆盖多个分割铁氧体71。
主面82朝向第1壳体部40的第1板状部41。主面82具有用于收纳受电线圈8的线圈槽85。
受电线圈8以其卷绕轴O1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的方式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内。受电线圈8配置于线圈槽85内。
受电线圈8以包围卷绕轴O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卷绕轴O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受电线圈8为所谓的螺旋型线圈,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8R。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中配线部件所通过的贯通孔附近的构成的剖视图。参照图4,对配线部件所通过的贯通孔附近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线圈单元4中,如上所述,设有在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第2周壁部32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5,以贯通该突出部35以及第2周壁部32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36。
规定该贯通孔36的第2壳体部30的内周面具有大径部361以及小径部362。大径部361在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与第2接合面33重叠的位置设置于与上述收纳空间S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突出部35的端部。小径部362连接大径部361与收纳空间S,具有比大径部361的内径小的内径。
在该贯通孔36,插通有电连接于受电线圈8的配线部件(未图示)。在上述大径部361配置有上述的密封部件90。通过该密封部件90的开口部(未图示)地将配线部件向外部拉出。
突出部35包括第1筒状部351与第2筒状部352。第1筒状部351以内部与收纳空间连通的方式连接于第2周壁部32。第2筒状部352在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排列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位于第1筒状部351的外侧。
连接于第2接合面33的第1筒状部35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第2接合面33共面,且位于比连接于第1筒状部351的外周面的上述一部分的第2筒状部3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靠第2板状部31的位置。
连接于第1筒状部351的外周面的上述一部分的第2筒状部3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31侧的位置。
第2壳体部30的第2接合面33与第1壳体部40的第1接合面43接合了的部分,在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31的位置。具体而言,第2接合面33与第1接合面43接合了的部分位于比朝向第2板状部31的铁氧体板70的主面的位置VL靠上方的位置。
在此,在非接触充电系统1中,在从线圈单元3向线圈单元4供给电力时,向送电线圈12供给交流电力,在送电线圈12的周围形成有很多的磁通。通过该磁通的一部分与受电线圈8交链,从而在受电线圈8产生感应电动势。由此,在受电线圈8也流有交流电流,由此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8供给交流电力。因此,优选的是,由送电线圈12形成的磁通的多数由铁氧体板70捕捉。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4中,如上所述,设有在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而配置的预定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第2壳体部30的第2周壁部32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5。以贯通突出部35以及第2周壁部32的方式设有贯通孔36。
在贯通孔36中配置有密封部件90的大径部361,在不和第1壳体部40的第1接合面43与第2壳体部30的第2接合面33接合的部分重叠的位置设置于位于与收纳空间S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的突出部35的端部。
大径部361通过在第2壳体部30设置将突出部35以及第2周壁部32贯通的孔部、并对规定该孔部的第2壳体部30的内周面进行磨削来形成。另一方面,第2接合面33也通过对位于第2周壁部32的顶端的位置的端面进行磨削来形成。
通过将大径部361与第2接合面33设置成在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重叠,从而能够避免从第2壳体部30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双方对第2壳体部30的同一部位进行磨削,能够从第2壳体部30的内周侧或外周侧的任一单侧进行磨削。
第2壳体部30通过对以铝以及铝合金等为代表那样地屏蔽磁通的材料进行铸造来形成。根据铸造的条件,有时在第2壳体部30形成有空腔。
在从第2壳体部30的内侧以及外侧双方对第2壳体部30进行了磨削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第2接合面33与大径部通过空腔部相连的情况,但在本公开的线圈单元4中,成为如上述那样从第2壳体部30的内侧以及外侧的任一单侧进行磨削。
因此,只要能够在与磨削侧相反的一侧相对于空腔部确保所期望的厚度M1,则即使在磨削侧到达了空腔部的情况下,与磨削侧相反的一侧也不会与空腔部相连。由此,能够减薄第2接合面33所位于的部分的第2壳体部30的厚度。结果,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的全部,在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预定的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的位置。
由此,与上述部分的全部相对应的铁氧体板70的侧方不是由屏蔽磁通的第2周壁部32覆盖,而是由使磁通透过的第1周壁部42覆盖,上述部分是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互相接合着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通过了第1周壁部42的磁通向铁氧体板70输入,能够抑制向铁氧体板70输入的磁通下降。
另外,在线圈单元4中,连接于第2接合面33的第1筒状部35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351a与第2接合面33共面,且位于比连接于第1筒状部351的外周面的上述一部分351a的第2筒状部3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352a靠上述第2板状部31的位置。并且,在第2筒状部352的内侧形成有大径部361。
由此,能够在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连接的部分的外侧确保更宽广的空间,能够使通过该空间以及第1周壁部42的磁通向铁氧体板70的侧方输入。结果,能够使向铁氧体板70输入的磁通增加。
进而,在线圈单元4中,形成小径部362的第2壳体部30的内周面具有随着从上述收纳空间S侧朝向第2壳体部30的外部侧而周长变长的锥形状部。
由此,能够在与第2接合面3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贯通孔36的周围加厚第2壳体部30的厚度。在通过碰撞物等向第1壳体部40侧施加了负荷的情况下,经由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的接合部分将负荷向第2壳体部30的第2周壁部32传递。通过在上述贯通孔36的周围加厚第2壳体部30的厚度,从而能够提高第2壳体部30的强度,由此,能够提高耐冲击性。
另外,能够通过上述贯通孔36以及密封部件90地从第1壳体部40以及第2壳体部30的内侧向外侧取出配线部件。
如上所述,在上述线圈单元4中,能够一边抑制向铁氧体板70输入的磁通下降一边将配线部件取出。
此外,作为送电装置的线圈单元3为与使后述的线圈单元4在上下方向上反转了的构成大致同样的构成,当然也能够将与上述线圈单元4有关的技术思想适用于线圈单元3。由此,在线圈单元3中,与线圈单元4同样地,也能够一边抑制向铁氧体板70输入的磁通下降一边将配线部件取出。
(比较例)
图5是示出在比较例的线圈单元中配线部件所通过的贯通孔周边的构成的剖视图。参照图5,对比较例的线圈单元4X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比较例的线圈单元4X,在与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4比较了的情况下,在第2壳体部30X的构成以及第1壳体部40X的第1周壁部42X的厚度变薄的这一点上不同。关于其他的构成大致同样。
第2壳体部30X包括第2板状部31、第2周壁部32X、第2接合面33以及贯通孔36X。在第2壳体部30X,没有设置实施方式的突出部35。
第2板状部31具有大致平板形状。第2周壁部32X设置成从第2板状部31的周缘立起。第2接合面33设置于第2周壁部32X的立起方向上的第2周壁部32X的顶端。
贯通孔36X形成为贯通第2周壁部32X。规定贯通孔36X的第2周壁部32X的内周面包括:设置于与收纳空间S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大径部361、以及连接大径部361与收纳空间的小径部362。
大径部361在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上设置于与第2接合面33重叠的位置。
大径部361以及第2接合面33,与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对规定设置于第2周壁部32的孔部的第2壳体部30的内周面以及位于第2周壁部32的顶端的端面进行磨削来形成。因此,在比较例中,成为从第2壳体部30的内周面侧与外周面侧双方对壳体进行磨削。
第2壳体部30通过对以铝以及铝合金等为代表那样地屏蔽磁通的材料进行铸造来形成。根据铸造的条件,有时在第2壳体部30形成有空腔部V。
如果通过磨削、形成第2接合面33的第2壳体部30的端面或形成大径部361的第2壳体部30的内周面到达了空腔部V,则有时水等会从外侧通过空腔部V而进入到第1壳体部40以及第2壳体部30的内部。
因此,如图5所示,需要相对于空腔部V确保例如M1、M2所示那样的厚度的边缘(英文:margin),第2周壁部32X的厚度在相当程度上变厚。由此,与第2周壁部32X配合的第1周壁部42X的厚度变薄,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的接合着的部分的全部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1板状部41的位置。即,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的接合着的部分的全部位于比朝向第1板状部41的铁氧体板70的主面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与上述部分的全部相对应的铁氧体板70的侧方由屏蔽磁通的第2周壁部32覆盖,上述部分是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由此,与实施方式的磁通MF1相对应的图5的磁通MF2由第2周壁部32X反射,不会向铁氧体板70输入。结果,向铁氧体板70输入的磁通下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接合着的部分的全部在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31的位置的情况进行了例示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接合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31的位置即可。
在该情况下,与上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应的铁氧体板的侧方不是由屏蔽磁通的第2周壁部覆盖,而是由使磁通透过的第1周壁部覆盖,上述部分是第1接合面43与第2接合面33互相接合着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通过了第1周壁部的磁通向铁氧体板输入,能够抑制向铁氧体板输入的磁通下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2筒状部3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352a在平行于第1壳体部40与第2壳体部30相对的方向的方向上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31侧的位置的情况进行了例示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第2接合面33以及连接于该第2接合面33的第1筒状部35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351a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2板状部31的位置,则第2筒状部352的外周面的上述一部分也可以位于比铁氧体板70的位置靠第1板状部41的位置。
以上,本次公开了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Claims (4)

1.一种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壳体部以及第2壳体部,其在预定的方向上互相相对,通过互相接合而在内侧形成收纳空间;
铁氧体板、线圈、以及屏蔽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以及
密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第2壳体部,用于将电连接于所述线圈的配线部件从所述收纳空间的内部向外部取出,
其中,
所述第1壳体部包括:第1板状部;第1周壁部,其设置成从所述第1板状部的周缘立起;以及第1接合面,其位于所述第1周壁部的立起方向上的所述第1周壁部的顶端,且所述第1壳体部使磁通透过,
所述第2壳体部包括:第2板状部,其与所述第1板状部相对而配置;第2周壁部,其设置成从所述第2板状部的周缘立起;以及第2接合面,其位于所述第2周壁部的立起方向上的所述第2周壁部的顶端,且所述第2壳体部屏蔽磁通,
所述第1壳体部以及所述第2壳体部,通过所述第1接合面与所述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而形成所述收纳空间,
所述铁氧体板,以所述铁氧体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所述线圈,以所述线圈的卷绕轴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1板状部与所述铁氧体板之间,
所述屏蔽部件,以支承所述铁氧体板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第2板状部与所述铁氧体板之间,
所述第1接合面与所述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铁氧体板的位置靠所述第2板状部的位置,
所述第2壳体部进一步包括:突出部,其在从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从所述第2周壁部的位置向外侧突出;和贯通孔,其以与所述收纳空间连通的方式贯通所述突出部以及所述第2周壁部,在内部配置有所述配线部件以及所述密封部件,
规定所述贯通孔的所述第2壳体部的内周面包括:大径部,其在从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与所述第2接合面重叠的位置设置于与所述收纳空间所位于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小径部,其连接所述大径部与所述收纳空间,具有比所述大径部的内径小的内径,
所述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大径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
所述第1接合面与所述第2接合面互相接合着的所述部分的全部,在与所述预定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比所述铁氧体板的位置靠所述第2板状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
所述突出部包括第1筒状部和第2筒状部,所述第2筒状部在从所述预定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位于所述第1筒状部的外侧,具有比所述第1筒状部的外径大的外径,
连接于所述第2接合面的所述第1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接合面共面,且位于比连接于所述第1筒状部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一部分的所述第2筒状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靠所述第2板状部的位置,
在所述第2筒状部的内侧形成有所述大径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单元,其中,
形成所述小径部的所述第2壳体部的所述内周面具有随着从所述收纳空间侧朝向所述第2壳体部的外部侧而周长变长的锥形状部。
CN201710887587.6A 2016-11-17 2017-09-27 线圈单元 Active CN108074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4195 2016-11-17
JP2016224195A JP6477671B2 (ja) 2016-11-17 2016-11-17 コイル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4710A true CN108074710A (zh) 2018-05-25
CN108074710B CN108074710B (zh) 2019-09-17

Family

ID=62108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7587.6A Active CN108074710B (zh) 2016-11-17 2017-09-27 线圈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0236B2 (zh)
JP (1) JP6477671B2 (zh)
CN (1) CN1080747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8276A (zh) * 2018-10-12 2020-04-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3187B2 (ja) * 2017-06-14 2022-03-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部材及び電力伝送ユニット
US11309125B2 (en) * 2017-06-14 2022-04-19 Yazaki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and power transmission coil
JP2019179907A (ja) * 2018-03-30 2019-10-1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KR102565040B1 (ko) 2019-12-06 2023-08-09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JP7330348B1 (ja) 2022-07-01 2023-08-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
KR20240114336A (ko) * 2023-01-16 2024-07-24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0812A (ja) * 1984-04-04 1985-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コイル
JPH03290911A (ja) * 1990-04-07 1991-12-20 Ishizaki Kogyo Kk 電磁コイル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H11297538A (ja) * 1998-04-09 1999-10-29 Toyo Denso Co Ltd 樹脂モールド型電気ユニット
CN1577467A (zh) * 2003-07-01 2005-02-09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表面安装用感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6402A (en) * 1992-01-22 1993-06-01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Separable inductive coupler
EP0823716A3 (en) * 1996-08-07 1998-04-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Magnetic coupling device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EP0982832A3 (en) * 1996-08-07 2000-08-0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JP3652936B2 (ja) * 1999-10-12 2005-05-2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充電用給電パドル及び充電用給電パドルの製造方法
CN102741954B (zh) * 2010-02-05 2014-09-0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电装置用的磁气回路、供电装置、受电装置、及非接触充电装置
WO2012039077A1 (ja) * 2010-09-21 2012-03-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5740687B2 (ja) * 2011-01-18 2015-06-24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地上設置型変圧器装置
US20120218068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Equos Research Co., Ltd. Antenna
JP5772535B2 (ja) 2011-11-18 2015-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JP5668676B2 (ja) 2011-12-15 2015-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送電装置、ならびに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5825108B2 (ja) 2012-01-16 2015-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送電装置
JP5718830B2 (ja) 2012-01-16 2015-05-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5810944B2 (ja) 2012-01-31 2015-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973023B2 (en) * 2012-11-29 2018-05-15 Provenance Asset Group Llc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coil structure
DE102013010695B4 (de) * 2013-02-11 2022-09-29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mit Wicklungsanordnung und Anordnung, insbesondere Ladestation, zur berührungs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an ein Elektro-Fahrzeug, mit einer Wicklungsanordnung
JP6280698B2 (ja) * 2013-05-28 2018-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イルユニット
JP6370558B2 (ja) * 2014-02-14 2018-08-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給電システム
JP6392649B2 (ja) 2014-11-28 2018-09-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送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0812A (ja) * 1984-04-04 1985-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高周波コイル
JPH03290911A (ja) * 1990-04-07 1991-12-20 Ishizaki Kogyo Kk 電磁コイル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H11297538A (ja) * 1998-04-09 1999-10-29 Toyo Denso Co Ltd 樹脂モールド型電気ユニット
CN1577467A (zh) * 2003-07-01 2005-02-09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表面安装用感应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8276A (zh) * 2018-10-12 2020-04-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
CN111048276B (zh) * 2018-10-12 2021-12-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线圈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77671B2 (ja) 2019-03-06
US20180137970A1 (en) 2018-05-17
US10170236B2 (en) 2019-01-01
JP2018082088A (ja) 2018-05-24
CN108074710B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4710B (zh) 线圈单元
KR101750149B1 (ko) 차량
WO2017159167A1 (ja) コイル装置
KR20150006874A (ko) 차량
WO2013046366A1 (ja)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EP3224843B1 (en) Power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20150003894A (ko) 수전 장치, 송전 장치 및 차량
US11355280B2 (en) Coil unit
JP6617682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CN104335450A (zh) 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接受电力的车辆
US20130021771A1 (en) Power converter
JP5858018B2 (ja)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KR101655515B1 (ko) 자동차의 통합형 전력변환장치
CN116134561A (zh) 感应充电装置的感应组件
KR101049265B1 (ko) 수납 케이스
JP5277932B2 (ja) 電磁機器
JP6257924B2 (ja) 給電コイルユニット
US10737579B2 (en) Coil unit
JP6519546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WO2014192817A1 (ja) 給電コイルユニット
JP6717158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JP2016139684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JP2016010171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における受電側ユニット
JP2020098879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
JP2020058162A (ja) 送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