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9446A - 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9446A CN108029446A CN201711218252.1A CN201711218252A CN108029446A CN 108029446 A CN108029446 A CN 108029446A CN 201711218252 A CN201711218252 A CN 201711218252A CN 108029446 A CN108029446 A CN 1080294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hroom
- bottle
- temperature
- agriculture
- waste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生产的方法,选用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包括原材料收集与选用、搅拌装瓶、高温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搔菌、催蕾出芽、卷纸、出菇、采收、包装、冷藏、陶瓶、菌渣循环利用步骤。本发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生物转化率高,A级品菇率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生产领域,具体为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菌类,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之一,整体市场消耗量大,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能够大量生产金针菇,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工厂化生产的产品质量高,为提高金针菇质量水平有重要作用。
目前,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生物转化率以及A级菇率并不高。申请号为CN201210330526.7的发明专利所述的生产方法,该发明的所用原材料较少,步骤简便,生产周期较短。但是生物转化率仅为90%,A级菇率仅为85%。而且该生产方法的资源利用率不高,许多资源没有循环利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生物转化率以及A级菇率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收集与选用:选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米糠、麸皮、生石灰、甜菜粕作为原材料;所述原材料选用要求为棉籽壳含水率≤15%,pH值≥5.5;玉米芯颗粒大小5-6mm,含水率≤15%,pH值≥5.5;玉米粉含水率≤15%,pH值≥6;米糠含水率≤15%,pH值≥6;麸皮含水率≤14.5%,pH值≥6;甜菜粕麸皮含水率≤14%;
步骤二搅拌装瓶:将步骤一中的原材料搅拌混合,边搅拌边加水,水加完后,继续搅拌30分钟后运输至装瓶车间自动装瓶;
步骤三高温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装入育菇框,将装满育菇框的装车推入蒸汽灭菌柜里,首先一边加热一边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55Mpa,温度升至105℃后保温30分钟;再次加热,温度升至115℃后保温10分钟;继续加热,温度升至121℃后保温90分钟;杀菌完成后焖置30分钟,自然冷却,排气至常压后开炉出料;开启冷却室通排风,将灭菌后的培养基转移至冷却室,使用制冷机冷却培养基至15-18℃;
步骤四接种:保持接种室温度在16-18℃,对接种机喷头经过蒸汽灭菌后,保持接种机罐压0.16-0.20Mpa;通过接种机控制每瓶接种菌种液的量为23-27ml;
步骤五菌丝培养:接好种的栽培种放在专门固定的培养室进行前期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17-19℃,放置6天后转移其他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3-15℃,湿度控制在70%-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ppm以下,无需光照,直至白色菌丝渗透满瓶;
步骤六搔菌:将育菇瓶放入生产线,设定设备的喷头压力在0.32-0.35Mpa,喷头搔去老菌皮,搔平料面,搔菌深度以料面在瓶肩以上5-8毫米,倒置水洗料面后进入菇房;
步骤七催蕾出芽:机械将搔完菌的育菇瓶放入育菇框并装载至移动式育菇车上,推入菇房进行催蕾出芽,芽体长至3-4cm高;
步骤八卷纸:将芽体长至3-4cm高的育菇瓶放上生产线进行卷纸,促使金针菇菇体向上生长不开叉;
步骤九出菇:金针菇卷完纸后,育菇瓶经过生产线自动装载至移动式育菇车上,进入菇房继续吸收养料生长,菇房保持温度在4-8℃,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下,菇体长至采收标准及时采收;
步骤十采收:金针菇长至菇柄15-17厘米长,菇盖直径0.8-1厘米时,进行采收;
步骤十一包装:将采收的金针菇进行包装;
步骤十二冷藏:将包装好的产品进入0℃保鲜冷藏库分类集中存放;
步骤十三挖瓶:育菇瓶经输送带自动运送到挖瓶车间,进行废料掏挖处理,空瓶由输送带运输到装瓶车间循环使用;
步骤十四菌渣循环利用:将掏挖出来的菌渣一部分用作生物有机肥料,另一部分烘干干燥处理后用作生物质燃料,为所述步骤三培养基灭菌提供热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催蕾出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芽出期:菇房控制温度14-16℃,湿度90%-100%,调节通排风时间,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在3000ppm以下;
阶段二适应期:当菇盖分化完全菇蕾长至0.4-0.6cm,逐渐降低菇房温度至4-6℃,每次降温不超过2℃,逐渐降低湿度至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以下;
阶段三抑制期:菌盖分化完成至小菇长出瓶口1.5-2.5cm,菇房控制温度在3-5℃,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下,用风机进行吹风抑制及光抑制;所述光抑制的光照强度798-1147 lx,每天光照时间为3-7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十采收具体流程为用机械臂将育菇车上的育菇框抓取至流水线,由人工撕去卷纸。
优选的,所述步骤十一包装具体流程为包装车间流水线员工将采摘下来的金针菇切去根头,根据品质分为A级品、A-级品、B级品和C级品,然后进行称重,真空包装,最后形成200g、300g以及2500g规格的包装产品。
优选的,所述卷纸被撕下后,将卷纸进行集中的擦洗和晾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主要原材料是农林废弃物,解决了农林废弃物燃烧处理后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使用农林废弃物的成本较低。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中,培养瓶制备、运输以及培育均由机械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大量节约人力成本。采收后的菌渣用作生物肥料,重新用于农业生产,用作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热量用于培养基的灭菌以及菌渣的干燥。资源循环利用,利用率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约了生产的成本和增加创收项。本发明培养得到的金针菇能达到单产328克,较国内同行业平均单产量提高9.33%;平均A级品菇率为91.35%,较同行业的均A级品菇率大大提升;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112.3%,较国内同行业平均生物转化率提高22.3%。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生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收集与选用:选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米糠、麸皮、生石灰、甜菜粕;所述原材料选用要求为棉籽壳含水率≤15%,pH值≥5.5;玉米芯颗粒大小5-6mm,含水率≤15%,pH值≥5.5;玉米粉含水率≤15%,pH值≥6;米糠含水率≤15%,pH值≥6;麸皮含水率≤14.5%,pH值≥6;甜菜粕麸皮含水率≤14%;
步骤二搅拌装瓶:将步骤一中原材料搅拌混合,边搅拌边加水,水加完后,继续搅拌30分钟后运输至装瓶车间自动装瓶;
步骤三高温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装入育菇框,将装满育菇框的装车推入蒸汽灭菌柜里,首先一边加热一边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55Mpa,温度升至105℃后保温30分钟;再次加热,温度升至115℃后保温10分钟;继续加热,温度升至121℃后保温90分钟;杀菌完成后焖置30分钟,自然冷却,排气至常压后开炉出料;开启冷却室通排风,将灭菌后的培养基转移至冷却室,使用制冷机冷却培养基至18℃;
步骤四接种:保持接种室温度在17℃,对接种机喷头经过蒸汽灭菌后,保持接种机罐压0.18Mpa;通过接种机控制每瓶接种菌种液的量为25ml;
步骤五菌丝培养:接好种的栽培种放在专门固定的培养室进行前期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18℃,放置6天后转移其他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4℃,湿度控制在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ppm,无需光照,直至白色菌丝渗透满瓶;
步骤六搔菌:将育菇瓶放入生产线,设定设备的喷头压力在0.33Mpa,喷头搔去老菌皮,搔平料面,搔菌深度以料面在瓶肩以上5-8毫米为宜,倒置水洗料面后进入生育室;
步骤七催蕾出芽:机械将搔完菌的培养瓶装载至移动式育菇车上,推入菇房进行催蕾出芽,芽体长至3-4cm高;
步骤八卷纸:将芽体长至3-4cm高的育菇瓶放上生产线进行卷纸,促使金针菇菇体向上生长不开叉;
步骤九出菇:金针菇卷完纸后,育菇瓶进过生产线自动装载至移动式育菇车上,进入菇房继续吸收养料生长,菇房保持温度在6℃,湿度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菇体长至采收标准及时采收;
步骤十采收:金针菇长至菇柄15-17厘米长,菇盖直径0.8-1厘米时,进行采收;
步骤十一包装:将采收的金针菇进行包装;
步骤十二冷藏:将包装好的产品进入0℃保鲜冷藏库分类集中存放;
步骤十三挖瓶:育菇瓶经输送带自动运送到挖瓶车间,进行废料掏挖处理,空瓶由输送带运输到装瓶车间循环使用;
步骤十四菌渣循环利用:将掏挖出来的菌渣一部分用作生物有机肥料,另一部分烘干干燥处理后用作生物质燃料,为所述步骤三培养基灭菌提供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七催蕾出芽分为以下3个阶段:
阶段一芽出期:菇房控制温度15℃,湿度95%,调节通排风时间,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在3000ppm;
阶段二适应期:当菇盖分化完全菇蕾长至0.4-0.6cm,逐渐降低菇房温度至5℃,每次降温不超过2℃,逐渐降低湿度至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
阶段三抑制期:菌盖分化完成至小菇长出瓶口1.5-2.5cm,菇房控制温度在4℃,湿度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用风机进行吹风抑制及光抑制,所述光抑制的光照强度97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5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十采收具体流程为用机械臂将育菇车上的育菇框抓取至流水线,由人工撕去卷纸。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十一包装具体流程为包装车间流水线员工将采摘下来的金针菇切去根头,根据品质分为A级品、A-级品、B级品和C级品,然后进行称重,真空包装,最后形成200g、300g以及2500g规格的包装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卷纸被撕下后,将卷纸进行集中的擦洗和晾干。卷纸能够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本发明培养得到的金针菇能达到单产328克,平均A级品菇率为91.35%,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112.3%;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产过程中,原料以及生产用具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成本支出以及增加创收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收集与选用:选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米糠、麸皮、生石灰、甜菜粕作为原材料;所述原材料选用要求为棉籽壳含水率≤15%,pH值≥5.5;玉米芯颗粒大小5-6mm,含水率≤15%,pH值≥5.5;玉米粉含水率≤15%,pH值≥6;米糠含水率≤15%,pH值≥6;麸皮含水率≤14.5%,pH值≥6;甜菜粕麸皮含水率≤14%;
步骤二搅拌装瓶:将步骤一中的原材料搅拌混合,边搅拌边加水,水加完后,继续搅拌30分钟后运输至装瓶车间自动装瓶;
步骤三高温灭菌、冷却:将培养瓶装入育菇框,将装满育菇框的装车推入蒸汽灭菌柜里,首先一边加热一边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55Mpa,温度升至105℃后保温30分钟;再次加热,温度升至115℃后保温10分钟;继续加热,温度升至121℃后保温90分钟;杀菌完成后焖置30分钟,自然冷却,排气至常压后开炉出料;开启冷却室通排风,将灭菌后的培养基转移至冷却室,使用制冷机冷却培养基至15-18℃;
步骤四接种:保持接种室温度在16-18℃,对接种机喷头经过蒸汽灭菌后,保持接种机罐压0.16-0.20Mpa;通过接种机控制每瓶接种菌种液的量为23-27ml;
步骤五菌丝培养:接好种的栽培种放在专门固定的培养室进行前期发菌培养,温度控制在17-19℃,放置6天后转移其他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3-15℃,湿度控制在70%-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ppm以下,无需光照,直至白色菌丝渗透满瓶;
步骤六搔菌:将育菇瓶放入生产线,设定设备的喷头压力在0.32-0.35Mpa,喷头搔去老菌皮,搔平料面,搔菌深度以料面在瓶肩以上5-8毫米,倒置水洗料面后进入菇房;
步骤七催蕾出芽:机械将搔完菌的育菇瓶放入育菇框并装载至移动式育菇车上,推入菇房进行催蕾出芽,芽体长至3-4cm高;
步骤八卷纸:将芽体长至3-4cm高的育菇瓶放上生产线进行卷纸,促使金针菇菇体向上生长不开叉;
步骤九出菇:金针菇卷完纸后,育菇瓶经过生产线自动装载至移动式育菇车上,进入菇房继续吸收养料生长,菇房保持温度在4-8℃,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下,菇体长至采收标准及时采收;
步骤十采收:金针菇长至菇柄15-17厘米长,菇盖直径0.8-1厘米时,进行采收;
步骤十一包装:将采收的金针菇进行包装;
步骤十二冷藏:将包装好的产品进入0℃保鲜冷藏库分类集中存放;
步骤十三挖瓶:育菇瓶经输送带自动运送到挖瓶车间,进行废料掏挖处理,空瓶由输送带运输到装瓶车间循环使用;
步骤十四菌渣循环利用:将掏挖出来的菌渣一部分用作生物有机肥料,另一部分烘干干燥处理后用作生物质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催蕾出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芽出期:菇房控制温度14-16℃,湿度90%-100%,调节通排风时间,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在3000ppm以下;
阶段二适应期:当菇盖分化完全菇蕾长至0.4-0.6cm,逐渐降低菇房温度至4-6℃,每次降温不超过2℃,逐渐降低湿度至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以下;
阶段三抑制期:菌盖分化完成至小菇长出瓶口1.5-2.5cm,菇房控制温度在3-5℃,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0000ppm以下,用风机进行吹风抑制及光抑制;所述光抑制的光照强度798-1147 lx,每天光照时间为3-7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采收具体流程为用机械臂将育菇车上的育菇框抓取至流水线,由人工撕去卷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一包装具体流程为包装车间流水线员工将采摘下来的金针菇切去根头,根据品质分为A级品、A-级品、B级品和C级品,然后进行称重,真空包装,最后形成200g、300g以及2500g规格的包装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纸被撕下后,将卷纸进行集中的擦洗和晾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8252.1A CN108029446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8252.1A CN108029446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9446A true CN108029446A (zh) | 2018-05-15 |
Family
ID=6209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18252.1A Pending CN108029446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2944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941A (zh) * | 2018-07-04 | 2018-09-25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一种以甜菜渣和食用真菌菌渣循环制肥的方法和应用 |
CN113678688A (zh) * | 2021-08-03 | 2021-11-23 | 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液体菌种培育的金针菇培养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3937A (zh) * | 2012-03-12 | 2012-07-04 |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
CN102668878A (zh) * | 2012-05-08 | 2012-09-19 |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 以莞香木屑食用菌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
CN104871824A (zh) * | 2015-06-05 | 2015-09-02 | 电白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 |
CN105557297A (zh) * | 2015-08-31 | 2016-05-11 | 福建省裕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基本工艺流程 |
CN106187396A (zh) * | 2016-08-26 | 2016-12-07 | 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CN107306668A (zh) * | 2017-08-15 | 2017-11-03 | 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黄色金针菇工厂化袋栽方法 |
-
2017
- 2017-11-28 CN CN201711218252.1A patent/CN10802944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3937A (zh) * | 2012-03-12 | 2012-07-04 |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
CN102668878A (zh) * | 2012-05-08 | 2012-09-19 | 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 以莞香木屑食用菌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
CN104871824A (zh) * | 2015-06-05 | 2015-09-02 | 电白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方法 |
CN105557297A (zh) * | 2015-08-31 | 2016-05-11 | 福建省裕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基本工艺流程 |
CN106187396A (zh) * | 2016-08-26 | 2016-12-07 | 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 |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CN107306668A (zh) * | 2017-08-15 | 2017-11-03 | 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黄色金针菇工厂化袋栽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941A (zh) * | 2018-07-04 | 2018-09-25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一种以甜菜渣和食用真菌菌渣循环制肥的方法和应用 |
CN113875500A (zh) * | 2018-07-04 | 2022-01-04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一种制备食用真菌培养基料的方法及在培育食用真菌中的应用 |
CN113956115A (zh) * | 2018-07-04 | 2022-01-21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一种以食用真菌菌渣制备甜菜有机肥的方法及在培育甜菜中的应用 |
CN113678688A (zh) * | 2021-08-03 | 2021-11-23 | 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液体菌种培育的金针菇培养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7858B (zh) | 一种利用豆秸秆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 |
CN101684054A (zh) | 一种高产真姬菇培养基配方及生产工艺 | |
CN102577840B (zh) | 一种使用醋糟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
CN106613355A (zh) | 一种平菇生态种植方法 | |
CN104541987A (zh) | 一种利用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 |
CN110226453A (zh) | 一种花生壳复合培养基及其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应用 | |
CN104798602B (zh) |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 |
CN101919338A (zh) | 一种猴头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
CN102273378A (zh) |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 |
CN106187396A (zh) |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 | |
CN107094498A (zh) | 一种平菇的工厂化袋式栽培方法 | |
CN103858673B (zh) | 用啤酒渣种植蛹虫草的方法 | |
CN104541938A (zh) | 一种灵芝融合培养方法 | |
CN103503694B (zh) | 一种棕色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
CN110651666B (zh) | 一种培养基压缩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培养方法 | |
CN102845225A (zh) | 海鲜菇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方法 | |
CN102047813A (zh) | 食用菌培养料灭菌和接种工艺 | |
CN103109678A (zh) | 白色金针菇原种的生产方法 | |
CN106856984A (zh) |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4285677B (zh) | 一种食用菌木签菌种的制作方法 | |
CN101720626B (zh) | 一种食用菌二级种(原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 | |
CN108029446A (zh) | 农林废弃物用于金针菇工厂化循环的生产方法 | |
CN107853071A (zh) | 一种利用狼尾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 |
CN105238699A (zh) | 一种茶树菇工厂化栽培液体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 | |
CN103918481B (zh) | 黄伞液体菌种拌菌栽培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