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8602B -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8602B
CN104798602B CN201510244724.5A CN201510244724A CN104798602B CN 104798602 B CN104798602 B CN 104798602B CN 201510244724 A CN201510244724 A CN 201510244724A CN 104798602 B CN104798602 B CN 104798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pleurotus eryngii
cultigen
production method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47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8602A (zh
Inventor
刘和平
柳宏均
秦路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p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p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p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p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447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8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8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8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8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杏鲍菇菌种制备、栽培基质的制备、接种与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菇、包装保藏步骤。其中,杏鲍菇菌种制备采用了固体‑液体结合育种技术制备菌种,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感染率低、并还原了液体菌种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及稳定性。培养料成本低,严格控制碳氮比在26:1‑30:1,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出菇房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及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使杏鲍菇的生长处于最佳状态。

Description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杏鲍菇生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年产值逐年增长,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国,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0%,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
其中,杏鲍菇是一种大型肉质伞菌,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由于其具有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易工厂化栽培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普遍欢迎,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对于杏鲍菇的生产多利用传统的方法,即在塑料大棚中培育,该方法对自然环境依赖高,产量低,品质无法保证,且不稳定。而我国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很低,且多为中小型工厂化栽培,由于受投资水平技术水平等限制,生产率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要求。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需自动化设备等,投资高,不适于国内大多数中小型工厂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生产周期短,投资低,杏鲍菇产量及品质高,适于中小型工厂使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种保藏菌种于平板培养基,培养并选择生长速度为6.0±0.5mm/d菌丝作为母种待用;
接种母种菌块距菌落边缘2.0±0.3mm的菌丝于液体培养基,静置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恒温培养,获得液体种;
接种所述液体种于含枝条和基质的栽培种袋,培养得固体的栽培种,即所述杏鲍菇菌种;
将所述栽培种接种于含有栽培基质的出菇袋中,菌丝培养;
培养至菌丝长满所述出菇袋,后熟并转移至出菇房,培养至子实体成熟。
较佳的,在无菌条件下转接菌种于平板培养基,培养至菌落生长至直径4.0±0.5cm,选择生长速度为6.0±0.5mm/d菌丝作为母种待用。
较佳的,所述液体种选取生物量为(2.00±0.50)×10-2 g/mL,菌球直径为1.00±0.10mm,菌球密度为122.00±1.50个/mL,pH为6.2±0.2的液体种。
较佳的,所述栽培种选取菌丝萌发时间为6.20±0.15h,菌丝盖面时间为24.50±0.25h,生长速度为11.5±0.30 mm/d,平均生长势数值为3.90±0.10的栽培种。
较佳的,所述栽培基质的碳氮比为26:1-30:1。
可选的,所述栽培基质包括木屑、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麸皮、豆粕、玉米粉、碳酸钙、石灰。
可选的,所述栽培种袋中包括枝条和基质,所述基质包括木屑、玉米粉、麸皮、石灰、碳酸钙,所述栽培种袋为双层的聚丙烯塑料袋。
较佳的,所述出菇袋中栽培基质的精料所占总干料的比例较所述栽培种袋中基质的精料所占总干料的比例高10%-15%。
较佳的,接种所述栽培种于所述出菇袋时,将所述栽培种袋内枝条插入所述出菇袋栽培基质内料孔中,所述栽培种袋内的培养料挑取接种至出菇袋的料面。
较佳的,所述出菇房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及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以控制所述出菇房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采用了固体-液体结合育种技术制备菌种,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感染率低、并还原了液体菌种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及稳定性。培养料成本低,并严格控制碳氮比在26:1-30:1,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出菇房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及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使杏鲍菇的生长处于最佳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杏鲍菇菌种制备
在本实施例中,杏鲍菇菌种制备采用固体-液体结合育种技术,该技术为菌种扩大培养的新方式,在平板培养基中培养的母种,直接接种至盛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成熟后转接至固体的栽培种袋中,长满的栽培种再接种至出菇袋。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母种(一级菌种)的制备
保藏菌种于22℃活化12-24h后,在无菌条件下转接保藏菌种于平板培养基,接种块大小尽量保持一致,尽量避免机械损伤,菌块直径6.0±1.0 mm,厚度0.05-0.15mm,接种于数个平板培养基中央,封口,22-24℃下黑暗恒温培养3-5天,菌落生长至直径4.0±0.5cm后待用。
较佳地,选择母种菌丝生长粗壮、气生菌丝旺盛、菌落边缘整齐度好,气生菌丝对,色面洁白有光泽,生长速度为6.0±0.5mm/d平板内的菌种作为一级菌种备用。
所述平板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马铃薯200g经清洗、去皮、去芽眼,切片0.2-0.3cm的厚度;
(2)将步骤(1)中所得马铃薯放置热水中,先用大火煮3-5分钟至软化,再改为文火煮8-12分钟,使马铃薯营养充分散发至水中;
(3)用6-8层纱布过滤,保留液体;
(4)将步骤(3)所得液体加入葡萄糖20g,琼脂20g,用水定容至1000mL;
(5)使用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
(6)倒平板,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中,121℃,0.12MPa灭菌30分钟,温度降至60℃,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基分装于平板培养皿中,保证每一个培养皿培养基的厚度为3.0±0.5mm,冷却后密封放置。
2. 液体种(二级菌种)的制备
上述制备所得母种菌块,每2-3块接种于一瓶液体培养基,22-24℃静置24-36小时,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22-24℃恒温培养,转速140-160r/min,培养5-7天,菌球长满液体,即为液体种。
上述制备所得的一级菌种,于无菌条件下,利用直径6.0mm的打孔器选取距菌落边缘2.0±0.3mm的菌丝,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尽量避免机械损伤,每瓶三角瓶液体培养基中接种3块菌种块,22-24℃静置24-36小时,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22-24℃恒温培养,转速140-160r/min,培养5-7天,菌球长满液体,即为液体种。
所述液体种需要达到以下参数指标:
菌种处于对数生长后期,生物量=(2.00±0.50)×10-2 g/mL(取部分菌液,经5000r/min离心5min,重复洗涤3次, -45℃、真空度为15Pa条件下冷冻干燥,48h后测定菌丝生物量);
菌球直径=1.00±0.10mm(通过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在同一样品中随机测量10个菌球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菌球的平均直径);
菌球密度=122.00±1.50个/mL(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mL发酵液于培养皿中进行计数,计算出每毫升中菌球的个数);
pH=6.2±0.2(采用pH测定仪进行测定);
较佳的,所述液体种的菌球生物量=2.00×10-2 g/mL,菌球直径=1.00mm,菌球密度=122.00个/mL,pH=6.2±0.2,且大小及分布均匀,不下沉,球面长满绒毛,培养基颜色较灭菌后明显变浅且透明,静置3-6小时后液面无白色絮状物。
所述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马铃薯200g经清洗、去皮、去芽眼,切片0.2-0.3cm的厚度;
(2)将步骤(1)中所得马铃薯放置热水中,先用大火煮3-5分钟至软化,再改为文火煮10分钟,使马铃薯营养充分散发至水中;
(3)用6-8层纱布过滤,保留液体;
(4)在步骤(3)所得液体中加入酵母膏1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 1g、七水硫酸镁0.5g、复合维生素B 1g、葡萄糖 20g,用水定容至1000mL;
(5)使用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
(6)分装于500mL三角瓶,每瓶250-300mL,灭菌,冷却后备用。
3. 栽培种(三级菌种)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上述液体种于栽培种袋中,20mL/袋,22-24℃暗培养15-18天,至菌丝长满栽培种袋,即为栽培种。
接种后每1h观察记录菌丝的萌发状况;每4h观察记录菌丝盖面状况;菌丝盖面后,每隔3天测定不同菌株的菌丝长速、长势,取平均值进行LSR测验,差异性达到极显著(P<0.01)为标准。菌丝生长势分为4级,分别用1、2、3、4四个数值表示,数值1表示菌丝较白、稀,2表示较白、较密,3表示洁白、浓密,4表示洁白、非常浓密。)
在本实施例中,选取所述栽培种菌丝萌发时间=6.20±0.15h,菌丝盖面时间=24.50±0.25h,生长速度=11.5±0.30 mm/d,平均生长势数值=3.90±0.10,无吐黄水现象。
较佳的,选取所述栽培种菌丝萌发时间=6.20h,菌丝盖面时间=24.50h,生长速度=11.5mm/d,平均生长势数值=3.90,无吐黄水现象。
所述栽培种袋内填充有枝条96根/袋、与基质(木屑72%、玉米粉5%、麸皮20%、石灰1%、碳酸钙2%)。
该栽培种袋制备步骤如下:
(1)将玉米粉5%、麸皮20%、两种精料与石灰1%和碳酸钙2%混匀;
(2)枝条用石灰水浸泡24h,晾干至枝条润而不湿;
(3)将上述枝条表面撒上上述混合料;
(4)每栽培种袋顺直装入96根枝条;
(5)精料与木屑按比例充分拌匀构成培养料,水分控制在56-58%,加入装有枝条的栽培种袋中,750g/袋,压紧,中间打孔,盖上套环与盖子;
(6)125℃,0.13MPa,灭菌200min,冷却备用。
其中,所述枝条培养后形成枝条种,所述基质培养后形成盖面种。所述栽培种袋为双层的聚丙烯塑料袋,使用18×35cm的聚丙烯塑料袋可增加容量,增加枝条存放数量,降低栽培种袋使用数量,进而降低人工消耗。并且该方法可同时培养枝条种和盖面种两类菌种,提高利用率。可直接破袋接种,方便接种操作,提高效率。
实施例2:栽培基质的制备
栽培基质配方:木屑5-20%、玉米芯25-50%、甘蔗渣10-25%、棉籽壳10-30%、麸皮10-25%、豆粕5-20%、玉米粉5-15%、碳酸钙0.5-2%、石灰0.5-2%。
可选地,所述栽培基质中碳氮比(C/N)控制在26:1-30:1之间。
较佳地,所述栽培基质中碳氮比(C/N)为28:1±0.5。该碳氮比协调生产成本与出菇产量,避免了营养物质的浪费,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出菇量,保证了较好的生物转化率。
较佳地,栽培基质配方为:玉米芯25%、木屑10%、棉籽壳10%、甘蔗渣10%、麸皮23%、豆粕5%、玉米粉15%、碳酸钙1%、石灰1%。栽培种袋中培养料的精料(玉米粉和麸皮)占总干料的25%,出菇袋中基质的精料占总干料的38%,出菇袋中基质的玉米粉与麸皮比例较栽培种袋培养料中的高10%-15%,使菌种营养逐级丰富,菌丝活力逐级增加,符合生物特性,否则容易发生菌种的退化现象。而且,麸皮、玉米粉与豆粕的选择和比例,协调了菌丝的营养需求和成本等而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木屑是以杨树木屑与杂木屑比例为1:1构成,经施水发酵1-3个月后使用。
所述棉籽壳与所述玉米芯使用前用石灰水浸泡一天。
所述出菇袋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栽培基质各组分按比例依次加入拌料机中搅拌均匀,其含水量控制在63-65%,分装于出菇袋,1.25-1.3kg/袋,干重为0.438-0.445kg/袋。出菇袋打孔后125℃,0.13MPa,灭菌200min,抽风冷却至60℃以下,强冷至25℃以下待用。
实施例3:接种与菌丝培养
待菌种长满后,在22-24℃,无菌净化室内,将所述栽培种袋内枝条插入所述出菇袋基质内的料孔中,所述栽培种内的培养料挑取接种至出菇袋的料面。此方法使栽培种可以多点萌发,即横向和纵向萌发,缩短养菌时间5天左右,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每个出菇袋插入一根栽培种袋枝条,每栽培种袋可接种96袋出菇袋。
接种后,将出菇袋转移至培养房进行菌丝培养。
所述培养房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二氧化碳浓度2000-2500ppm,通过内循环使室内环境保持一致,黑暗培养25天菌丝长满袋料,后熟10天后转移至出菇房。
实施例4:出菇管理
本发明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及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对杏鲍菇出菇各个时期内,出菇房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准确的调控、管理,以适应杏鲍菇各时期的生长条件。
其中,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外界空气经过滤引入新风机组,通过热交换器加热或制冷机组降温调控,再经离心风机轮流送入、各出菇房,缩小直接补新风与室内的温差。并且,采用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即外界空气经过预处理(初效过滤,降温或升温)后,通过温度传感器,送入出菇室,形成正压,使出菇室内废气从百叶排气窗排出,设备价格低,能耗小。
对所述出菇房的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时期:
1. 低温刺激催蕾期
菌丝培养结束后,将出菇袋转移至出菇房,去掉通气塞,12±1℃低温刺激24-36小时,自然回温至16±1℃,下拉半环。
较佳地,此阶段出菇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800ppm,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每天保持较强的光照450-550 lx,10-12小时。
较佳地,在此阶段,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间隔8小时通新风5分钟;间隔1小时内循环5分钟。
2. 原基分化期
出菇房内温度调节为15-16℃,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光照强度在500-1000 lx之间,保持一定的内循环,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5000ppm,5-6天内原基整齐发生,取环并拉开袋口。
较佳地,在此阶段,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间隔6小时通新风8分钟,间隔30分钟内循环10分钟。
3. 菇蕾期
出菇袋上料面产生子实体原基并分化发育至指头大小,菌盖和菌柄明显分化后,将出菇房内环境温度调节为13±1℃,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保持较强光照450-550 lx,8-12小时,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3-4天后子实体发育至3-5cm后进行疏蕾作业。
较佳地,在此阶段,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间隔3小时通新风10分钟,间隔30分钟内循环5分钟。
4. 子实体生长期
疏蕾作业后,将环境温度调节为15±1℃,减少通风换气次数,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0-8000ppm,并且每天保持250-350 lx的光照强度6-8小时,控制菌盖发育,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
较佳地,在此阶段,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间隔5小时通新风5分钟,间隔45分钟内循环5分钟。
5. 成熟期
待子实体发育至10cm以上,菌盖直径大于菌柄直径时,温度降至13-14℃,减缓菌柄生长速度,并加强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2000ppm,促使菌盖生长。当菌盖下方有菌褶出现,菌盖中部凸起,菌盖直径略大于菌柄直径时,子实体基本成熟。
较佳地,在此阶段,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间隔1小时通新风5分钟,间隔30分钟内循环5分钟。
可选地,由于食用菌的子实体生长阶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且每个阶段的呼吸量不同,上述通新风与内循环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可选地,所述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由浙江青风制冷公司提供,集新风、制冷、内循环功能一体化,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食用菌制冷风机(型号:QSB50SC-CG/R)。
实施例5:采菇
当菇房内成熟的子实体占总数的25-35%时,进行初采作业,采大留小,并避免中小姑刀伤,中小菇经过24-36小时生长后进行复采,并清库消毒。
实施例6:包装保藏
将杏鲍菇在预冷室预冷处理至2-4℃,修掉菇脚的基质及小姑等杂质,按大小分级后装入塑料袋内,抽真空后封口,放入2-4℃保鲜库保存。
经上述方法工业化生产的杏鲍菇,每袋出菇袋平均干重为0.438kg,单包平均成品菇产量为0.29kg,生物学转化效率为66.2%。
本发明杏鲍菇菌种制备采用固体-液体结合育种技术,该技术较现有技术中固体育种方法和液体育种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与发酵罐生产的液体菌种方法比较,本发明育种方法可单独剔杂,减少损失。本发明使用三角瓶液体菌种,扩接的栽培种,发现有污染的现象,可单独剔除,不会影响生产进度,并且无需无菌发酵罐等昂贵的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投资少,更适于中小型工厂使用。
2、生产周期较固体育种方法短:传统的固体菌种从母种扩大成二级菌种需要35-40天,二级菌种扩大至三级菌种需25-30天,共60-70天。而本发明所采用的固体-液体结合育种技术,利用三角瓶内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体种代替固体二级菌种,菌种长满三角瓶只需7-8天,较传统的固体菌种二级菌种培养缩短了28-32天。
3、本发明还原了液体菌种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杏鲍菇属于木腐菌类食用菌,在液体培养的培养基只是化学合成基质和少量的自然培养基(豆粕粉或玉米粉),只含少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未含木质素,若直接接种至栽培袋,降低了菌种对培养基质的分解能力。而本发明中,将液体种接种至固体栽培种袋获得固体栽培种(三级菌种),最大限度恢复了菌种的还原能力。
4、本发明投资小,采用抗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栽培,降低生产成本,操作简便,更适合中小工厂生产。
并且,本发明中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避免了室外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直接进入室内,制冷或加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会导致菇型和产量难以控制,并且不同季节仅能通过通风时间段进行控制等缺点。外界空气经过滤引入新风机组,通过热交换器加热或制冷机组降温调控,再经离心风机轮流送入各出菇房,极大的缩小了直接补新风导致的环境温度与室内的温差,并且内循环过程也会加热或制冷。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在菌种方面采用了固体-液体结合育种技术制备菌种,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投资,感染率低、并还原液体菌种对木质素、纤维素的分解能力,保证了菌种的质量及稳定性。在栽培基质的选用上,因地制宜,选择价格低廉的培养料,降低了投资成本,并且严格控制碳氮比在26:1-30:1间,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杏鲍菇的产量。在出菇管理方面,出菇房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及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缩小直接补新风与室内的温差对杏鲍菇的生产带来的影响,并且保持出菇房良好空气,能耗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保藏菌种于平板培养基,培养并选择生长速度为6.0±0.5mm/d菌丝作为母种待用;
接种母种菌块距菌落边缘2.0±0.3mm的菌丝于液体培养基,静置至菌丝块萌发,转至摇床恒温培养,获得液体种;
接种所述液体种于含枝条和基质的栽培种袋,培养得固体的栽培种,即所述杏鲍菇菌种;所述基质包括木屑、玉米粉、麸皮、石灰和碳酸钙;
将所述栽培种接种于含有栽培基质的出菇袋中,菌丝培养;将所述栽培种袋内的枝条插入所述出菇袋基质内,将所述栽培种袋内的基质挑取接种至所述出菇袋基质内;所述栽培基质的碳氮比为26:1~30:1;
培养至菌丝长满所述出菇袋,后熟并转移至出菇房,培养至子实体成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菌条件下转接菌种于平板培养基,培养至菌落生长至直径4.0±0.5cm,选择生长速度为6.0±0.5mm/d菌丝作为母种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种选取生物量为(2.00±0.50)×10-2g/mL,菌球直径为1.00±0.10mm,菌球密度为122.00±1.50个/mL,pH为6.2±0.2的液体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种选取菌丝萌发时间为6.20±0.15h,菌丝盖面时间为24.50±0.25h,生长速度为11.5±0.30mm/d,平均生长势数值为3.90±0.10的栽培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包括木屑、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麸皮、豆粕、玉米粉、碳酸钙和石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种袋中包括枝条和基质,所述栽培种袋为双层的聚丙烯塑料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袋中栽培基质的精料所占总干料的比例较所述栽培种袋中基质的精料所占总干料的比例高10%-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所述栽培种于所述出菇袋时,将所述栽培种袋内枝条插入所述出菇袋栽培基质内料孔中,所述栽培种袋内的培养料挑取接种至出菇袋的料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房采用一体式空调机组空调设备及主动式正压通风系统以控制所述出菇房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CN201510244724.5A 2015-05-14 2015-05-14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Active CN104798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4724.5A CN104798602B (zh) 2015-05-14 2015-05-14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44724.5A CN104798602B (zh) 2015-05-14 2015-05-14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8602A CN104798602A (zh) 2015-07-29
CN104798602B true CN104798602B (zh) 2017-10-27

Family

ID=5368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4724.5A Active CN104798602B (zh) 2015-05-14 2015-05-14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8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9556A (zh) * 2015-10-28 2016-03-09 江苏久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温控式出菇管理技术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5191670A (zh) * 2015-11-02 2015-12-30 江苏华苏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培育房
CN107586727B (zh) * 2017-10-26 2020-03-13 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菌丝体的发酵方法
CN107667782A (zh) * 2017-11-10 2018-02-09 陆良爨乡绿圆菇业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栽培方法及其菌包培养料
CN108040743A (zh) * 2017-12-29 2018-05-18 凤台县鼎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高效袋装栽培的方法
CN109964736A (zh) * 2019-04-30 2019-07-05 容益(海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混悬液菌种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N112166953B (zh) * 2020-10-26 2022-01-04 临沂大学 一种瓶内出菇培养观赏杏鲍菇的方法
CN115152532A (zh) * 2022-06-08 2022-10-11 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量化、可视化的杏鲍菇液体摇瓶原种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5755A (zh) * 1999-05-14 1999-11-24 安晨明 袋栽食用菌长枝条菌种制作工艺
CN101978814B (zh) * 2010-11-22 2011-11-3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缩短杏鲍菇出菇袋菌丝生长周期及提高产量的方法
CN102172170B (zh) * 2011-02-14 2013-12-25 天津鸿滨禾盛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杏鲍菇三级菌种的方法
CN102487727A (zh) * 2011-12-26 2012-06-13 湖南省春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菌种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8602A (zh) 2015-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8602B (zh)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2668878B (zh) 以莞香木屑食用菌培养基栽培金针菇的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4541987A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3210788A (zh)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2224792B (zh) 一种富硒猴头菇的水培方法
CN102273378A (zh)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CN102498937B (zh) 一种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4557244A (zh)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3004466A (zh) 一种金针菇栽培方法
CN101647370A (zh) 一种基于阿魏菇生物学特性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CN107996284A (zh) 一种海鲜菇生产方法
CN110226452A (zh) 一种干豆渣制备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5311A (zh) 一种姬松茸栽培种植方法
CN102612994A (zh) 一种直接用液体菌种拌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4303833A (zh) 一种台湾秀珍菇在皖北地区栽培的方法
CN108633614A (zh) 一种平菇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04285677B (zh) 一种食用菌木签菌种的制作方法
CN102405766B (zh) 一种野生硫磺菌的仿生栽培工艺
CN110214628A (zh) 一种平菇的大棚栽培方法
CN112568058A (zh) 一种绿洲一号巨菌草平菇培养基质及平菇栽培方法
CN107711424A (zh) 一种用于栽培铁皮石斛的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11587738A (zh) 一种姬菇打包压块生产方法
CN109089726B (zh) 一种富硒秀珍菇的栽培方法
KR20140127390A (ko) 유색팽이버섯 배지 조성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버섯 재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