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1807A - 头枕 - Google Patents

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1807A
CN107901807A CN201711277324.XA CN201711277324A CN107901807A CN 107901807 A CN107901807 A CN 107901807A CN 201711277324 A CN201711277324 A CN 201711277324A CN 107901807 A CN107901807 A CN 107901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eadrest
engaged
sidepiece part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7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01807B (zh
Inventor
石原和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73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1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1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1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01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1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65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providing a fore-and-aft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occupant's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12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 B60N2/815Release mechanisms, e.g. but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12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 B60N2/818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with stepwise pos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2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justing mechanisms, e.g. 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38Tiltable
    • B60N2/862Tiltable with means for maintaining a desired position when the seat-back is adjusted, e.g. parallelogram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94Head-rests with rods solidly attached to the back-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通常时能够将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阶段性地调整的头枕。头枕(1)具备: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固定侧部件(4),设置在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可动侧部件(5),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在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X形连杆机构,将固定侧部件(4)与可动侧部件(5)连结,并且具有经由中央的交叉连接部(8)可旋转地连接的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前后锁定机构,具有被卡合部(15)和与该被卡合部(15)卡合的锁定部件(16),并且将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固定侧部件(4)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定及解除锁定。

Description

头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76065.3、申请日为2012年9月26日,发明名称为“头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车辆用座椅上的头枕。
背景技术
车辆用座椅的头枕为了就座于座椅时的舒适性的提高、和由车辆碰撞时的头部支承带来的安全性的提高等而设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枕具备固定在头枕柱上的头枕的后部、和经由一对X形连杆连结在该后部上、在被追尾时向离开该后部的方向移动的头枕的前部。构成为,在被追尾时,螺线管工作而将锁定解除,由此,头枕的前部向离开后部的方向移动。
根据这样的头枕,由于X形连杆起到“斜支柱”的功能,所以相对于在头部接触时在将头枕的前部推回的方向上作用的应力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280589号公报。
可是,关于通过头枕得到的舒适性,头枕相对于成员头部处于适当的位置这一点很重要。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头枕是仅在被追尾时前部移动的结构,在通常时不能进行该前部(以下称作可动侧部件)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通常时能够将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阶段性地调整的头枕。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及第二头枕柱;固定侧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可动侧部件,能够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X形连杆机构,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并且具有经由中央的交叉连接部可旋转地连接的内侧连杆和外侧连杆;前后锁定机构,具有被卡合部和与该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部件,并且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定及解除锁定。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连杆和上述被卡合部一体形成。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连杆和上述被卡合部一体形成。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是具有多个齿的棘轮构造,上述多个齿与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旋转动作对应地以圆弧状排列。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配置在左侧或右侧。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在左右两侧配置有多个。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配置成,分别位于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X形连杆机构之间的左右两侧的间隙中。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来操作上述锁定部件的操作部;上述锁定部件对应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设有多个,上述操作部形成为,能够同时操作上述多个锁定部件。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来操作上述锁定部件的操作部;上述锁定部件对应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设有多个,该多个锁定部件通过用来使彼此的动作同步的连结部件连结。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构成为,随着上述可动侧部件在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的移动,比上述固定侧部件向后方突出;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设置在与上述被卡合部对应的位置处的避让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X形连杆机构能够使可动侧部件相对于固定侧部件在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进而,能够实现就座于座椅时的舒适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外侧连杆和被卡合部一体形成,所以能够随着外侧连杆的旋转使被卡合部动作。即,由于能够使X形连杆机构和前后锁定机构连动,所以容易将可动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内侧连杆和被卡合部一体形成,所以能够随着内侧连杆的旋转使被卡合部动作。即,由于能够使X形连杆机构和前后锁定机构连动,所以容易将可动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由于被卡合部是具有多个齿的棘轮构造,所以能够将可动侧部件的位置匹配于多个齿在前后方向上阶段性地调整。此外,由于被卡合部的多个齿对应于X形连杆机构的旋转动作以圆弧状排列,所以容易使由X形连杆机构实现的可动侧部件的前后移动和由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可动侧部件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连动。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由于在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配置有被卡合部,所以能够在头枕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平衡性良好地进行由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动作。此外,如果以被卡合部为中心在其左右两侧配置X形连杆机构,则能够使该X形连杆机构也顺畅地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由于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在左侧或右侧配置有被卡合部,所以能够将被卡合部向中央部的单侧错开地配置。由此,与使被卡合部向单侧偏靠的量相应地,能够将X形连杆机构的宽度尺寸扩大。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由于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在左右两侧配置有多个被卡合部,所以能够在头枕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平衡性良好地进行由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动作。此外,如果在多个被卡合部间配置X形连杆机构,则能够使该X形连杆机构靠近中央部而顺畅地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由于以分别位于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形成在固定侧部件与X形连杆机构之间的左右两侧的间隙中的方式,配置多个被卡合部,所以能够在头枕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平衡性良好地进行由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动作。此外,如果在多个被卡合部间配置X形连杆机构,则能够使该X形连杆机构靠近中央部而顺畅地动作。
进而,由于利用形成在固定侧部件与X形连杆机构之间的间隙配置多个被卡合部,所以在头枕形成时,该多个被卡合部不易成为妨碍,能够对紧凑化有所贡献。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由于操作部形成为能同时操作多个锁定部件,所以通过由操作部将多个锁定部件同时操作,能够将相对于多个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同时解除。即,能够将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分散在左右两侧的多个部位处的状态的锁定机构用一次的操作来解除锁定,所以效率较高。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由于通过用来使彼此的动作同步的连结部件将多个锁定部件连结,所以如果通过操作部将一方的锁定部件操作,则能够将相对于多个被卡合部的卡合状态同时解除。即,能够将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分散在左右两侧的多个部位处的状态的锁定机构通过一次的操作锁定解除,所以效率较高。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由于固定侧部件具有设置在与被卡合部对应的位置处的避让部,所以当可动侧部件在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时,能够利用该避让部使被卡合部比固定侧部件更向后方突出。由此,能够抑制比固定侧部件更向后方突出的被卡合部的动作被该固定侧部件妨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头枕的动作前的状态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头枕的动作前的状态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3是表示头枕的动作前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头枕的动作后的状态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头枕的动作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头枕的动作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前后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的动作方式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在头枕箱中收容着可动机构的状态的头枕的正面侧立体剖视图。
图9是表示头枕箱的移动前的状态的平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头枕箱的移动后的状态的平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的安装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前后锁定机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前后锁定机构的变形例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前后锁定机构的其他变形例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的安装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头枕1如图1~图11所示,具备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一对柱保持部3a、3b、固定侧部件4、可动侧部件5、可动机构、前后锁定机构、上下锁定机构和操作部9。此外,该头枕1包括能够收容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上部和其他各部件的头枕箱33、和设置在该头枕箱33的周围的缓冲垫及蒙皮而构成。
并且,该头枕1被装接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10的上端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为就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的方向而言的方向。
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向上述头枕1的下方伸出地设置,安装在作为上述座椅靠背10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10a上。即,上述头枕1经由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安装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上。
另外,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被设定为同径,在该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至少一方上,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构成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的多个缺口2c…。
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分别保持,并且能够沿着该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分别具备保持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筒状主体11、将上述筒状主体11遮盖的遮盖体12、和设置在上述筒状主体11的上端部的头部13a、13b。
在上述筒状主体11上,形成有将该筒状主体11在长度方向上贯通并被插入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贯通孔。
上述遮盖体12形成为方筒状,是保持上述筒状主体11的部件,通过将金属板弯折加工而形成。
上述头部13a、13b一体形成在上述筒状主体11的上端部。在中央部,形成有与上述筒状主体11的贯通孔连续的贯通孔。此外,在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中的上述第一头枕柱2a侧的头部13a上,设有构成后述上下锁定机构的锁定操作部14。
上述固定侧部件4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并且经由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设置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上。
此外,上述固定侧部件4能够沿着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上述可动侧部件5能够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经由上述可动机构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连结。
上述可动机构是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与上述可动侧部件5连结的机构,例如采用连杆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采用X形连杆机构。该X形连杆机构具有经由中央的交叉连接部8可旋转地连接的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
上述前后锁定机构是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定及锁定解除的机构,具有被卡合部15和与该被卡合部15卡合的锁定部件16。
上述上下锁定机构是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定及锁定解除的机构。该上下锁定机构如上述那样具有锁定操作部14。
上述操作部9将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和上述上下锁定机构沿着操作方向且同时操作。更具体地讲,进行用来将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锁定的状态下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锁定解除、并将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锁定的状态下的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锁定解除的操作。
另外,该操作部9的操作方向被设定为沿着左右宽度方向。此外,该操作部9自身的操作通过手动或自动进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手动操作的形态。
接着,对上述X形连杆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首先,对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结构详细地说明。
上述固定侧部件4如图1~图6、图8~图11所示,具有固定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上的板状的基体部件4a、和安装在上述基体部件4a的前表面上并连接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主体部4b。
上述基体部件4a是金属制,在背面观察形成为大致凸字型。
并且,形成为大致凸字型的左右两侧的部位被固定在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的上述遮盖体12、12的后表面侧。此外,在形成为大致凸字型的中央的部位固定着上述主体部4b。
此外,虽然后述,但在上述基体部件4a的后表面侧,如图2、图7所示那样安装着上述前后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16。
上述主体部4b是树脂制,具备板20、多个支承部21、22、多个固定部23…和多个加强肋板24、24。
上述板20是对上述基体部件4a的前表面侧抵接的板状体,经由上述多个固定部23…固定在上述基体部件4a上。
上述多个固定部23…以向该板20的左右方向突出的方式一体形成在上述板20的至少四角上。该多个固定部23…通过螺钉或铆钉等那样的紧固件固定在上述基体部件4a上。
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可旋转地连接构成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还支承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
此外,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向前方突出地一体形成在上述板20的前表面侧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及上下方向的两侧、即板20的四角上。进而,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中的多个支承部21、21配置在上侧,多个支承部22、22配置在下侧。
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的左右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前后厚度方向的长度(向前方的突出量)长而宽幅地形成。由此,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的刚性被提高。
此外,在上方的上述多个支承部21、21上,以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有后述的连接部件47被插入的贯通孔。另外,该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的贯通孔为圆孔。
此外,下方的上述多个支承部22、22相比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较长尺寸。
进而,在该多个下方的支承部22、22上,也以在左右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有后述的连接部件58被插入的贯通孔。另外,该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2、22的贯通孔沿着该多个支承部22、22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尺寸的长孔。
此外,在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与上述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2、22之间,一体形成有上述多个加强肋板24、24。该多个加强肋板24、24位于上述板20的左右侧端部,并且将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的左右侧端部与上述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2、22的左右侧端部连接,构成上述主体部4b的侧壁面。
此外,上述多个加强肋板24、24的后端一体形成在上述板20上,上端一体形成在上述上方的支承部21上,下端一体形成在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上。该多个加强肋板24、24的前端为以向后方后退的方式凹陷形成的凹部26。
另外,上述多个固定部23…中的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23配置在与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不同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23被配置在与上述多个加强肋板24、24大致相等的高度。即,在上述加强肋板24的上下端间的范围内,配置有该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将上述主体部4b向上述基体部件4a固定、或将后述的连接部件47向上述圆孔插入等时的组装性,上述固定部23、23配置在与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不同的高度,但并不限定于此。即,虽然没有图示,但考虑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刚性提高,也可以将上述位于上方的固定部23、23配置到与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大致相等的高度。
另一方面,上述多个固定部23…中的位于下方的固定部23、23配置在与上述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2、22大致相等的高度。即,在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的上下端间的范围内配置有该位于下方的固定部23。
此外,上述主体部4b及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配置在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轴心间连结的假想线V1的后方。
即,通过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相互隔开间隔配置,在该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产生空间。并且,由于上述基体部件4a固定在上述一致的柱保持部3a、3b的后表面侧,所以能够将上述主体部4b及上述多个支承部21、22收容到上述空间中。
此外,上述固定侧部件4具有设置在与上述被卡合部15对应的位置处的避让部17。即,在后面叙述,上述被卡合部15构成为,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更向后方突出。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设有用来容许这样后方突出的上述被卡合部15的移动的避让部17。
本实施方式的避让部17是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孔,由形成在上述基体部件4a上的基体侧孔部17a、和形成在上述主体部4b上的主体侧孔部17b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避让部17而采用孔状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向后方突出并且内部为避让部的凸型结构等。
进而,上述固定侧部件4具有将构成上述操作部9的第一轴部60可滑动地保持的保持部18。
此外,上述固定侧部件4具有限制上述锁定部件16的动作范围的限制部19。
接着,如图1~图6、图8~图11所示,上述可动侧部件5配置在乘员头部侧,如上述那样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前后移动。此外,该可动侧部件5是树脂性,具备凹状部30、多个支承部31、32和头枕箱33。
上述凹状部30是以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板20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板状体。此外,该凹状部3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及左右宽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与上述板20大致相等。
此外,上述凹状部30位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且以朝向后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形成。即,由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配置在乘员头部侧,所以上述凹状部30为考虑到乘员的后脑部的形状。
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可旋转地连接构成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进而将该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支承。
此外,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一体形成在上述凹状部30的后表面侧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及上下方向的两侧、即凹状部30的四角上。进而,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中的多个支承部31、31配置在上侧,多个支承部32、32配置在下侧。
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的左右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前后厚度方向的长度(向后方的突出量)长而宽幅地形成。由此,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被提高了刚性。
此外,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同样,在上方的上述多个支承部31、31上,形成有后述的连接部件57被插入的圆孔的贯通孔。此外,下方的上述多个支承部32、32,也形成为比上述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1、31在上下方向上尺寸长,进而形成有后述的连接部件48被插入的长孔的贯通孔。
另外,如上述那样,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向后方突出。上述凹状部30以朝向后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形成,其向后方的凹陷量(向后方的突出量)比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向后方的突出范围小。即,上述凹状部30的后表面配置成,收纳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的向后方突出的范围内。
此外,在上述上方的支承部31与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2之间,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不同,没有形成上述加强肋板24那样的肋板,而形成有空间。即,上述上方的支承部31与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2之间,为由该上方的支承部31及下方的支承部32和上述凹状部30形成为侧视大致凹状的凹部36。
上述头枕箱33如图8~图10所示,为在周围设有缓冲垫、并且将前侧箱部34与后侧箱部35组合而成的内部中空状部件。
上述前侧箱部34具备前表面部34a、和从该前表面部34a的上下左右的周围端部向后方设置的周侧面部34b。并且,上述前表面部34a与上述凹状部30一体形成。
上述后侧箱部35具备后表面部35a、和从该后表面部35a的上下左右的周围端部向前方设置的周侧面部35b。并且,通过将该后侧箱部35的周侧面部35b和上述前侧箱部34的周侧面部34b连接固定,构成上述头枕箱33。
另外,上述周侧面部34b与上述周侧面部35b的连接的实施方式没有特别限定,采用以往周知的技术。
此外,在上述周侧面部34b和上述周侧面部35b的下表面侧,分别形成有用来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插入的缺口部34c、35c。该缺口部34c、35c形成为将长孔所谓半切(半割り)的状态,通过将上述周侧面部34b和上述周侧面部35b连接,能够在上述头枕箱33的下表面上形成长孔。
该长孔在上述头枕箱33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两个,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方向的方式配置。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上述头枕箱33的侧面上,形成有用来使上述操作部9的一端向外方突出的狭缝。该狭缝也与上述缺口部34c、35c同样,通过将在上述前侧箱部34侧和上述后侧箱部35侧以半切状态形成的缺口部彼此组合而形成。
由此,在进行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时,是对从上述头枕箱33的侧面突出的部分直接操作。
接着,上述X形连杆机构中的上述内侧连杆6如图1~图6所示,是上端部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下端部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的连杆。
此外,上述外侧连杆7是上端部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下端部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的连杆。
另外,这些内侧连杆6和外侧连杆7的前后的朝向也可以相反。
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21、21间。
上述外侧连杆7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22、22间。
进而,上述内侧连杆6的下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下方的多个支承部32、32间。
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配置成,位于配置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左右两侧的上方的多个支承部31、31间。
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如图3、图5所示,在侧面观察为弯曲形状。进而,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以朝向前方隆起的方式弯曲。
如果在图3中更详细地说明,则上述内侧连杆6的比中央的交叉连接部8靠上方的部分以朝向后方隆起的方式弯曲,靠下方的部分以朝向前方隆起的方式弯曲。即,概括地讲,形成为侧视大致S字状。另外,上述内侧连杆6的比上述交叉连接部8靠下方的部位稍稍向下方延伸。
另一方面,上述外侧连杆7以中央的交叉连接部8附近为中心弯曲,整体上以向前方隆起的方式弯曲。即,概括地讲,形成为侧视大致L字状。
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及外侧连杆7如上述那样经由中央的上述交叉连接部8可旋转地连接。
另外,X形连杆机构必然产生一方的连杆与另一方的连杆重合的部位。因而,上述交叉连接部8被配置在为构成上述X形连杆机构而必然产生的上述内侧连杆6与上述外侧连杆7重合的部位。
此外,上述交叉连接部8如图3、图5所示,被配置在将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端部与下端部连结的假想线V2上和将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端部与下端部连结的假想线V3上。
进而,上述交叉连接部8被配置在由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的上述凹部26和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凹部36形成的空间内。即,为了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返回时避免与上述交叉连接部8的干涉,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分别具有上述凹部26、36。
此外,上述交叉连接部8被配置在相对于上述内侧连杆6向前方突出的位置处。进而,配置在相对于上述外侧连杆7向后方突出的位置处。
即,上述内侧连杆6具备形成在该内侧连杆6的中央部附近并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8a。此外,上述外侧连杆7具备形成在该外侧连杆7的中央部附近并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8b。更详细地讲,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突出部8a是指从后述的侧壁部43、43各自的中央部附近向前方突出而一体形成的部位。此外,上述外侧连杆7的突出部8b是指从后述的侧壁部53、53各自的中央部附近向后方突出而一体形成的部位。
并且,上述交叉连接部8是指包括上述内侧连杆6的后述侧壁部43、43和上述突出部8a、8a的部位,是指包括上述外侧连杆7的后述侧壁部53、53和上述突出部8b、8b的部位。
进而,在上述交叉连接部8,在后述侧壁部43、53上分别形成有将该侧壁部43、53左右贯通的圆孔。该圆孔相互对置。并且,在该圆孔中,作为连接部件8c而插入着金属制的轴。即,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以上述连接部件8c为旋转轴相互可旋转地连接。
另外,上述连接部件8c两端部比上述外侧连杆7的两侧面更向外侧突出,该连接部件8c的突出部分被配置在由上述凹部26和上述凹部36形成的上述空间内。
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连杆6具备第一臂40、第二臂41和多个连接部42…。即,本实施方式的内侧连杆6由两个臂40、41构成。
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左右对称地形成,相互隔开间隔并且朝向相同的方向配置。另外,在后面叙述,在该第一臂40与第二臂41之间的间隙中插入上述被卡合部15。此外,在和该第一臂40与第二臂41之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配置有构成上述避让部17的上述基体侧孔部17a及上述主体侧孔部17b。
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具有左右的侧壁部43、43、设置在这些左右的侧壁部43、43的中央的中央壁部44、和设置在上下方向的两侧端部的端壁部45、45。进而,具有与该第一臂40和第二臂4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作为加强部46的肋板。
并且,上述侧壁部43、43、上述中央壁部44、上述端壁部45、45和上述加强部46一体形成。
此外,上述中央壁部44设置在上述左右的侧壁部43、43和上述上下的端壁部45、45的后方侧端部上。
上述多个连接部42…是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各自的上下端部,是指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方的支承部21、21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下方的支承部32、32上、并且被该上方的支承部21、21及下方的支承部32、32支承的部分。
此外,在构成上述第一臂40与上述第二臂41的上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的上述左右的侧壁部43、43上形成有圆孔。该圆孔相互对置,进而,一方的圆孔与上述上方的支承部21的圆孔对置。
并且,在上述上方的支承部21、21的圆孔和上述上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的圆孔中,作为连接部件47而插入着金属制的轴。即,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以上述连接部件47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47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
进而,在构成上述第一臂40与上述第二臂41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的上述左右的侧壁部43、43上,也同样形成有圆孔。
并且,在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2、32的长孔和上述下端部侧的连接部42、42的圆孔中,作为连接部件48而插入着金属制的轴。即,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以上述连接部件48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48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
此外,上述连接部件48能够沿着上述长孔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的下端部能够对应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而沿着上述下方的支承部32、3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连杆7具有第一臂50、第二臂51和多个连接部52…。即,本实施方式的外侧连杆7由两个臂50、51构成。
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左右对称地形成,并且没有间隙地一体形成。
另外,在后面叙述,在该第一臂50与第二臂51连接的部位上一体形成有上述被卡合部15。即,上述外侧连杆7和上述被卡合部15一体形成。
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具有左右的侧壁部53、53、和设置在这些左右的侧壁部53、53的中央的中央壁部54。进而,具有与该第一臂50和第二臂5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作为加强部56的肋板。
并且,上述侧壁部53、53、上述中央壁部54和上述加强部56一体形成。
此外,上述中央壁部54设置在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3、53的后方侧端部。进而,该中央壁部54设置在比上述交叉连接部8靠上方处。
上述多个连接部52…是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各自的上下端部,是指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下方的支承部22、22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方的支承部31、31上、并且被该下方的支承部22、22及上方的支承部31、31支承的部分。
此外,在构成上述第一臂50与上述第二臂51的上端部侧的连接部52、52的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3、53上形成有圆孔。该圆孔相互对置,进而,一方的圆孔与上述上方的支承部31的圆孔对置。
并且,在上述上方的支承部31、31的圆孔和上述上端部侧的连接部52、52的圆孔中作为连接部件57而插入着金属制的轴。即,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以上述连接部件57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57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
进而,在构成上述第一臂50与上述第二臂51的下端部侧的连接部52、52的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3、53上,也同样形成有圆孔。
并且,在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22的长孔和上述下端部侧的连接部52、52的圆孔中,作为连接部件58而插入着金属制的轴。即,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以上述连接部件58为旋转轴,经由该连接部件58可旋转地连接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
此外,上述连接部件58能够沿着上述长孔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的下端部能够对应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而沿着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2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另外,与上述外侧连杆7一体形成的上述被卡合部15是构成后述前后锁定机构的部件,从上述外侧连杆7的后表面侧朝向后方突出地形成。
并且,为下述结构:当上述可动侧部件5朝向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后方返回时,上述被卡合部15穿过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第一臂40与上述第二臂41之间的间隙,进而穿过上述避让部17的上述主体侧孔部17b与上述基体侧孔部17a。
这样的被卡合部15被设置在上述交叉连接部8的上述连接部件8c支承。即,通过将上述交叉连接部8的圆孔的内径在能够使上述连接部件8c在该圆孔内旋转的范围内设定为与上述连接部件8c的外径大致相等,由上述连接部件8c支承上述被卡合部15。
另外,上述外侧连杆7的一体形成上述被卡合部15的侧壁部53、53的上端部如图6所示,为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上述凹状部30的后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9。即,上述X形连杆机构具有与上述凹状部30的后表面抵接的抵接部59。
此外,上述凹状部30的后表面如上述那样配置成,收纳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的向后方突出的范围内。因而,对上述凹状部30的后表面抵接的上述抵接部59也配置成,收纳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的向后方突出的范围内。
进而,如图1~图6所示,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侧的端部也配置成,收纳在上述多个支承部31、32的向后方突出的范围内。此外,关于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固定侧部件4侧的端部,配置成,收纳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多个支承部21、22的向前方突出的范围内。
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为截面大致コ字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内侧连杆6和上述外侧连杆7的双方具备上述第一臂40、50和上述第二臂41、51,所以为具有形成为上述截面大致コ字状的部位的状态。
进而,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第一臂50及第二臂51分别具有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3、53。即,在上述外侧连杆7自身的左右侧端部上,设有上述第一臂50的左侧的侧壁部53和上述第二臂51的右侧的侧壁部53。
上述第一臂50的左侧的侧壁部53与上述第二臂51的右侧的侧壁部53之间的间隔的长度,形成得比上述内侧连杆6的左右宽度方向的长度大。并且,上述内侧连杆6的至少一部分如图3所示,当上述可动侧部件5回到后方时,被收容到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第一臂50的左侧的侧壁部53与上述第二臂51的右侧的侧壁部53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加强部46、56配置成,和上述交叉连接部8、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连接部42、52、上述内侧连杆6及上述外侧连杆7的与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连接部42、52对置。
更具体地讲,上述加强部46、56面对上述多个连接部42…、52…配置。进而,上述加强部46、56与上述第一臂40、50及上述第二臂41、51的长度方向正交并沿着上述连接部件47、48、57、58的长度方向配置。
另外,上述加强部46、56如果如以上那样沿着上述多个连接部42…、52…配置,则能够将该加强部46、56更向上述多个连接部42…、52…接近而进行加强,所以是优选的。
接着,对上述前后锁定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上述前后锁定机构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空间中。即,能够将该前后锁定机构收容到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附近。
此外,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在后方侧配置有上述前后锁定机构的上述锁定部件16,在前方侧配置有上述X形连杆机构。
首先,对上述被卡合部15更详细地说明。
构成上述前后锁定机构的上述被卡合部15如上述那样一体形成在上述外侧连杆7上。并且,上述被卡合部15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进而,该被卡合部15与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第一臂50的右侧的侧壁部53的后端和上述第二臂51的左侧的侧壁部53的后端一体地、并且朝向后方突出地形成。
即,上述外侧连杆7自身也被配置到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随之,上述内侧连杆6、上述固定侧部件4和上述可动侧部件5也被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
此外,上述被卡合部15如图2、图3、图5所示那样构成为,随着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的移动,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更向后方突出。并且,当上述可动侧部件5完全回到后方时,上述被卡合部15成为配置在比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靠后方处的状态。
另外,为了这样将上述被卡合部15配置到比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靠后方处,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形成有上述避让部17。
上述被卡合部15是具有多个齿70…的棘轮构造,上述多个齿70…对应于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旋转动作而排列为圆弧状。此外,该多个齿70…与上述被卡合部15一体形成。
如图3、图5所示,上述被卡合部15的上表面部71以从一体形成的上述侧壁部53、53的上端部向上方(或后方)隆起的方式,以圆弧状且朝向后方设置。此外,下表面部72以从上述侧壁部53、53的下部的中央附近朝向上方凹陷的方式,以圆弧状且朝向后方设置。此外,上述上表面部71的圆弧比上述下表面部72的圆弧平缓,上述被卡合部15自身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方而末端变细,并且向下方延伸。即,上述被卡合部15在侧面观察形成为大致舌状。
由此,能够使上述被卡合部15随着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的移动而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更向后方突出。
并且,上述多个齿70…沿着上述被卡合部15的上表面部71形成。上述多个齿70…在侧面观察形成为大致三角形。
此外,形成为圆弧状的上述上表面部71被设定为与上述外侧连杆7的旋转动作对应的曲率。因而,形成在上述上表面部71上的上述多个齿70…的排列也对应于上述外侧连杆7的旋转动作。
即,上述多个齿70…沿着一定的轨道移动。因此,如果在该多个齿70…的轨道上配置上述锁定部件16,则能够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定。
接着,对上述锁定部件16更详细地说明。
构成上述前后锁定机构的上述锁定部件16安装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基体部件4a的后表面侧。
并且,上述锁定部件16如图2、图7所示构成为,能够借助上述操作部9沿着左右宽度方向动作,由此,能够相对于上述被卡合部15离开或卡合。
即,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基体部件4a的后表面中的位于上述避让部17上方的部位,向后方突出地设有一体地安装在该基体部件4a上的金属制的轴部75。上述锁定部件16被该轴部75可在左右方向上摆动地支承。
上述锁定部件16的操作如上述那样借助上述操作部9进行。特别地,上述锁定部件16的操作借助构成上述操作部9的上述第一轴部60进行。
上述锁定部件16如图7所示,具备上述第一轴部60的末端部抵接的抵接部76。该抵接部76配置在上述锁定部件16的上述操作部9侧的端部,与上述锁定部件16一体形成。
并且,随着上述第一轴部60的左右宽度方向的动作,上述抵接部76移动,由此,上述锁定部件16能够相对于上述被卡合部15离开。
上述锁定部件16的动作范围如上述那样被上述限制部19限制。即,上述固定侧部件4具有限制上述锁定部件16的动作范围的限制部19。此外,上述锁定部件16具备沿着上述限制部19并且仅在该限制部19的范围内移动的限制轴部77。
上述限制部19如图7所示,是形成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上述基体部件4a上的圆弧状的槽。上述限制轴部77一体形成在上述锁定部件16的前表面侧,被插入在作为上述限制部19的槽中。因而,上述锁定部件16能够在上述限制轴部77在上述限制部19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移动的范围内左右摆动。
此外,上述锁定部件16具备设置在该锁定部件16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与上述操作部9相反侧的端部上的凸缘部78。
上述凸缘部78为沿着上述锁定部件16的与上述操作部9相反侧的端部的形状,与上述锁定部件16一体形成。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凸缘部78相对于上述锁定部件16设置在特别容易作用各种方向的应力的上述轴部75附近的部位。
接着,关于上述上下锁定机构更详细地说明。
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设置,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定及解除锁定。
上述上下锁定机构具有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和形成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上的上述多个缺口2c…。
即,设置在上述柱保持部3a的头部13a上的上述锁定操作部14构成为,与形成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至少一方上的上述多个缺口2c…卡合。
上述多个缺口2c…形成在被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中的有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一个柱保持部3a保持的上述第一头枕柱2a上。
此外,该多个缺口2c…沿着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长度方向形成为多级状。进而,该多个缺口2c…配置在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外周面中的比中心轴靠右侧处。
上述锁定操作部14配置在上述头部13a的左侧。此外,上述锁定操作部14具备将构成上述操作部9的第二轴部61的末端保持的保持部14a,构成为,相对于上述头部13a,与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连动地在左右宽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上述锁定操作部14还具备在上述头部13a的内部对上述缺口2c卡合的卡合部(未图示)、和向使该卡合部对上述缺口2c卡合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未图示)。
上述卡合部虽然没有图示,但形成为环状,为在其中央孔部插入着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状态。此外,能够与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连动地在左右宽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上述卡合部在非操作时为在上述头部13a的内部借助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对上述缺口2c卡合的状态。此外,在操作时,相反为在上述头部13a的内部从上述缺口2c离开的状态。
即,在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非操作时,上述柱保持部3a的上下移动被锁定,如果上述锁定操作部14被朝向上述第一头枕柱2a推入,则锁定被解除。
作为上述施力部件,例如采用设定为对上述卡合部向离开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方)作用力的压缩弹簧等弹性部件。
通过上述施力部件,上述卡合部要从上述第一头枕柱2a离开,但上述卡合部为在上述中央孔部插入着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状态。因此,上述卡合部的位于上述中央孔部的右侧的部位与上述缺口2c卡合。
通过采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即形成有上述多个缺口2c…的位置锁定及解除锁定。
另外,上述锁定操作部14具备上述卡合部和上述施力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是能够与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连动地操作、能够将上述固定侧部件4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的多个位置锁定及解除锁定就可以。
接着,对上述操作部9更详细地说明。
上述操作部9如图2、图4、图6所示那样形成为大致J字状,具有上述第一轴部60、上述第二轴部61和连结部62。并且,上述第一轴部60及上述第二轴部61能够与上述连结部62连动并且沿着操作方向移动。
此外,上述第一轴部60、上述第二轴部61和上述连结部62一体形成。即,此外,上述操作部9通过将一根金属棒弯曲加工而形成。
上述第一轴部60是如上述那样通过进行上述锁定部件16的操作来将上述前后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的部分。即,末端部抵接在上述锁定部件16的上述抵接部76上,通过被沿着左右宽度方向操作,能够使上述锁定部件16左右摆动。
此外,上述第一轴部60与上述第二轴部61平行地配置,形成为比上述第二轴部61尺寸长。
进而,上述第一轴部60配置在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靠后方处。因此,能够抑制由该第一轴部60妨碍配置在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靠前方处的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动作的情况。
进而,上述固定侧部件4如上述那样,具有将上述第一轴部60可滑动地保持的保持部18。即,当上述第一轴部60沿着左右宽度方向移动时,能够通过上述保持部18抑制该第一轴部60的晃动。
更详细地讲,上述保持部18为形成有沿着左右宽度方向将该保持部18贯通的贯通孔的状态。并且,在该贯通孔中插入上述第一轴部60。此外,该贯通孔的内径设定为,在能够使上述第一轴部60在该贯通孔内左右滑动的范围内与上述第一轴部60的外径大致相等。
上述第二轴部61是通过如上述那样进行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操作而将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的部分。即,末端部被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保持部14a保持,通过被沿着左右宽度方向操作,能够将上述锁定操作部14左右移动。
此外,上述第二轴部61与上述第一轴部60大致平行地配置,形成为比上述第一轴部60尺寸短。
此外,上述前后锁定机构的上述锁定部件16与上述上下锁定机构中作为锁定部位的上述锁定操作部14配置在大致相等的高度。随之,上述第一轴部60和上述第二轴部61也配置在大致相等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部9配置成,上述第一轴部60和上述第二轴部61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
上述连结部62是将上述第一轴部60的一端与上述第二轴部61的一端连结的部分。通过使该连结部62在左右宽度方向上移动,能够使上述第一轴部60和上述第二轴部61连动地在左右宽度方向上移动。
因而,当进行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和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时,直接操作该连结部62。更具体地讲,通过将该连结部62朝向右方、即沿着上述第一轴部60及上述第二轴部61的轴向推入,能够将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和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
此外,在上述连结部62上,如图6所示,一体地设有比上述第一轴部60的轴心与上述第二轴部61的轴心的间隔宽幅的操作板63。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3是金属制的板材,形成为圆形。
通过将这样的操作板63一体地设置在上述连结部62上,当将操作部在上述第一轴部60及上述第二轴部61的轴向上推入时,容易将其推压力对上述第一轴部60及上述第二轴部61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比上述第一轴部60的轴心与上述第二轴部61的轴心的间隔宽幅的部件而采用上述操作板63,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比缓冲垫的表面向外侧突出的按钮等。
另外,当将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和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时,将上述连结部62朝向右方推入。另一方面,当将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和上述上下锁定机构的移动锁定时,将上述连结部62的向右方的推入动作停止,使上述操作部9自身回到原来的位置,由此能够进行锁定。
即,上述锁定操作部14如上述那样具备施力部件。上述操作部9设定为,借助该施力部件施加的力向原来的位置返回。
另外,除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施力部件以外,也可以采用用来将上述操作部9向原来的位置送回的施力部件。例如,也可以在保持上述第一轴部60的上述保持部18上设置施力部件,将上述第一轴部60向原来的位置送回。
接着,对将上述头枕1安装到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上的形态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的上端部,安装着一对保持器部80、80。该一对保持器部80、80是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保持的部件。
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能够相对于上述一对保持器部80、8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能够阶段性地进行位置调整。
上述保持器部80具备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保持的筒状主体81、将上述筒状主体81遮盖的遮盖体82、和一体形成在上述筒状主体81的上端部上的头部83。
此外,在上述头部83上,设有防止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脱出的锁定部84。
在上述筒状主体81上,形成有将该筒状主体81在长度方向上贯通并被插入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贯通孔。
上述遮盖体82形成为方筒状,是将上述筒状主体81保持的部件,通过将金属板弯折加工而形成。并且,该遮盖体82被相对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安装固定。
在上述头部83的中央部,形成有与上述筒状主体11的贯通孔连续的贯通孔。另外,上述头部83在上述座椅靠背10的上端部露出。
上述锁定部84具有与上述锁定操作部14同样的功能,通过将该锁定部84推入,锁定被解除。此外,通过停止推入动作而回到原来的位置,能够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向脱出方向的移动锁定。
此外,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上,形成有与上述锁定部84、84对应的多个缺口2d…。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能够进行与该多个缺口2d…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设有与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不同的上下可动机构,能够将上述头枕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更多阶段地进行。
上述一对保持器部80、80设置成,上述锁定部84、84朝向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
因而,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上述多个缺口2d…形成在该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外周面中的外侧。即,在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情况下,在外周面中的左侧形成有上述多个缺口2d…,在上述第二头枕柱2b的情况下在外周面中的右侧形成有上述多个缺口2d…。
由此,相对于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外周面,上述多个缺口2c…和上述多个缺口2d…以不同的朝向形成。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头枕1的动作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头枕1的动作,包括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朝前方离开的方向上移动的动作、以及在从朝前方离开的状态回到后方的方向上移动的动作。进而,包括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沿着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动作。
首先,对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动作进行说明。
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图9所示的状态是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最接近的状态。即,为上述那样的回到后方的状态。在上述操作部9的非操作时,上述锁定部件16的下端部为卡合在上述被卡合部15的齿70上的状态,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锁定。
为了从该状态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首先,如图7所示,通过将上述操作部9的上述连结部62向上述第一头枕柱2a侧推入,而使上述第一轴部60向右方移动,经由上述抵接部76使上述锁定部件16向右方摆动。
由此,上述锁定部件16的下端部从上述被卡合部15的齿70离开,所以能够将由上述锁定部件16进行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锁定解除。
然后,在维持使上述锁定部件16向右方倾斜的状态的同时,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上移动。
此时,上述被卡合部15随着上述外侧连杆7的旋转动作而向前方移动。此外,上述内侧连杆6也进行旋转动作,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连接部件48和上述外侧连杆7的上述连接部件58沿着上述下方的支承部22、32的长孔向上方移动。
然后,如果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则上述锁定部件16向左方摆动而向原来的位置返回,对上述被卡合部15的上述多个齿70…的某一个啮合。由此,如图10所示,能够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上移动,并在希望的位置施加锁定。
另外,此时有上述锁定部件16没有进入到相邻的齿70、70间的凹处而接触在上述齿70的侧面上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不操作上述操作部9的状态下,只要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后某一方移动,上述锁定部件16就进入到最近的上述凹处,能够施加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锁定。
在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送回时也同样,首先将上述操作部9的上述连结部62推入而操作上述第一轴部60,将由上述锁定部件16进行的锁定解除。
然后,只要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送回并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或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后方送回到图9所示的状态后停止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就可以。此时,上述被卡合部15及上述X形连杆机构进行与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向前方移动的情况相反的运动。
如以上这样,能够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进而进行与上述被卡合部15的上述多个齿70…的排列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能够阶段性地进行上述头枕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整。
接着,对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的动作进行说明。
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的图1所示的状态为位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下方侧的状态。在上述操作部9的非操作时,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为卡合在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下方侧的一个缺口2c中的状态,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锁定。
为了从该状态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沿着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向上方移动,首先,通过将上述操作部9的上述连结部62向上述第一头枕柱2a侧推入,使上述第二轴部61向右方移动,经由上述保持部14a使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向右方移动。
由此,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从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上述缺口2c离开,所以能够将由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进行的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向上下方向的移动的锁定解除。
然后,在维持使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向右方移动了的状态的同时,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沿着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向上方移动。
此时,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述X形连杆机构等随着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的移动向上方移动。
然后,如果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借助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左方移动而回到原来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上方侧的一个缺口2c卡合。由此,如图4所示,能够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沿着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向上方移动,在希望的位置施加锁定。
另外,此时有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对位于上下相邻的缺口2c、2c间的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在没有操作上述操作部9的状态下,如果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向上下某方移动,则上述卡合部与最近的上述缺口2c卡合,能够施加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的锁定。
在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向下方移动时也同样,首先将上述操作部9的上述连结部62推入而操作上述第二轴部61,将由上述锁定操作部14的上述卡合部进行的锁定解除。
然后,只要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向下方移动并在任意的位置停止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或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向下方移动到图1所示的状态后停止上述操作部9的操作就可以。此时,上述固定侧部件4及上述可动侧部件5、上述X形连杆机构等也随着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的移动而向下方移动。
如以上这样,能够使上述一对柱保持部3a、3b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进而进行与上述第一头枕柱2a的上述多个缺口2c…对应的阶段性的位置调整。即,能够阶段性地进行上述头枕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整。
另外,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变更。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上述被卡合部15如上述那样与上述外侧连杆7一体形成,但虽然没有图示,也可以与上述内侧连杆6一体形成。
在这样将上述被卡合部15与上述内侧连杆6一体形成的情况下,例如上述被卡合部15从上述内侧连杆6的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地设置。此外,上述被卡合部15的上述上表面部71及上述下表面部72的圆弧的曲率被变更,对应于此,上述多个齿70…的排列也被变更。即,例如上述多个齿70…设置在被设定为更平缓的曲率的上述上表面部71上。
并且,即使是这样上述被卡合部15与上述内侧连杆6一体形成的情况,也与和上述外侧连杆7一体形成的情况同样,能够随着上述内侧连杆6的旋转而使上述被卡合部15动作。即,由于能够使上述X形连杆机构与上述前后锁定机构连动,所以容易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
因而,对于想要使上述X形连杆机构与上述前后锁定机构连动、容易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变形例2〕
上述被卡合部15如上述那样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但虽然没有图示,也可以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配置在左侧或右侧。
在这样使上述被卡合部15靠向单侧配置的情况下,例如上述被卡合部15设置成,从构成上述内侧连杆6的上述第一臂40的后表面或上述第二臂41的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
并且,由于这样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在左侧或右侧配置有上述被卡合部15,所以能够将上述被卡合部15向中央部的单侧错开地配置。由此,与使上述被卡合部15向单侧偏靠的量相应地,能够扩大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宽度尺寸。
因而,对于想要与使上述被卡合部15向单侧偏靠的量相应地扩大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宽度尺寸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变形例3〕
上述被卡合部15如上述那样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但也可以如图12、图13所示那样,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在左右两侧配置多个。另外,将在左右两侧配置有多个的被卡合部以下称作被卡合部15A、15A。
此外,在这样使被卡合部为多个的情况下,上述内侧连杆6不再需要在中央使上述被卡合部15穿过,所以可以不采用上述第一臂40和上述第二臂41的结构。即,在本变形例中,构成为一个宽幅的内侧连杆6A,该内侧连杆6A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臂40、上述第二臂41及该臂40、41间的间隙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
进而,上述外侧连杆7也同样不需要在中央设置上述被卡合部15,所以构成为一个宽幅的外侧连杆7A,该外侧连杆7A被设定为与上述第一臂50和上述第二臂51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
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被设定成大致将上述被卡合部15左右各一半地分割的厚度。
此外,该多个被卡合部15A、15A配置成,分别位于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与上述X形连杆机构之间的左右两侧的间隙S、S中。上述间隙S、S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与上述外侧连杆7A的左右的侧壁部53A、53A的厚度大致相等,所述左右的侧壁部53A、53A设置在该外侧连杆7A的左右的侧端部处。
并且,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与上述外侧连杆7A的上述左右的侧壁部53A、53A的后端一体形成。
此外,该被卡合部15A的侧视的形状与上述被卡合部15的侧视的形状是同样的。因而,该多个被卡合部15A、15A具备多个齿70A…。
此外,本变形例的固定侧部件4A具有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对应的多个避让部17A、17A。该多个避让部17A、17A也与上述避让部17同样为形成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上的孔。
进而,在上述多个避让部17A、17A各自的上部,可左右摆动地安装着多个锁定部件16A、16A。即,该多个锁定部件16A、16A对应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设置。
并且,本变形例的操作部9A具备第一轴部60A,与上述多个锁定部件16A、16A中的一方设在左侧相对应地,第一轴部60A形成为比上述第一轴部60短的尺寸。
进而,该操作部9A还具备用来进行上述多个锁定部件16A、16A中设在右侧的另一个锁定部件16A的操作的延长轴部60Aa。此外,该延长轴部60Aa从上述第一轴部60A的末端部附近以避开上述左侧的锁定部件16A的方式弯曲,其末端部抵接在上述右侧的锁定部件16A上。
即,上述操作部9A形成为,能够将上述多个锁定部件16A、16A同时操作。由此,能够将相对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的卡合状态同时解除。即,能够将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分散在左右两侧的多个部位处的状态下的锁定机构用一次操作进行锁定解除,所以效率高。
并且,如本变形例那样,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在左右两侧配置有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所以能够在上述头枕1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平衡性良好地进行通过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动作。因而,对于想要在上述头枕1的宽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平衡性良好地进行通过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动作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如果在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间配置上述X形连杆机构,则能够使该X形连杆机构靠近中央部而顺畅地动作。
进而,由于利用形成在上述固定侧部件4A与上述X形连杆机构之间的上述间隙S、S配置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所以在形成上述头枕1时,该多个被卡合部15A、15A不易成为妨碍,能够对紧凑化有所贡献。
〔变形例4〕
在上述变形例3中,上述操作部9A具备上述延长轴部60Aa,但如图14所示,上述多个锁定部件16A、16A也可以通过用来使彼此的动作同步的连结部件16Aa连结。
上述连结部件16Aa能够发挥将上述多个锁定部件16A、16A可旋转地连结的连杆的功能。
并且,由于这样通过上述连结部件16Aa将上述多个锁定部件16A、16连结,所以如果通过上述操作部9A的第一轴部60A将上述一个锁定部件16A操作,则能够将对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15A、15A的卡合状态同时解除。即,能够将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分散在左右两侧的多个部位处的状态下的上述锁定机构通过一次操作解除锁定,所以效率较高。
因而,对于想要将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分散在左右两侧的多个部位处的状态下的上述锁定机构通过一次的操作解除锁定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变形例5〕
上述头枕1经由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下端部保持的上述一对保持器部80、80安装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上,但也可以如图15所示那样将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下端部直接固定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的上端部上。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下端部焊接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的上端部。
此外,在上述座椅靠背10的上端部,分别插入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并且设有将该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与上述座椅靠背10的边界部分装饰的套筒状的装饰帽85、85。即,该装饰帽85、85的凸缘状的部位在上述座椅靠背10的上端部露出。
并且,由于这样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的下端部直接固定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10a的上端部上,所以能够提高上述头枕1相对于上述座椅靠背10的安装稳定性。
因而,对于想要提高上述头枕1相对于上述座椅靠背10的安装稳定性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上述X形连杆机构使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进而,由于能够通过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的前后移动锁定及解除锁定,所以能够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阶段性地调整。由此,在通常时能够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相对于成员头部在前后方向上调整为适当的位置并保持该状态,所以能够实现就座于座椅时的舒适性的提高。
此外,由于上述外侧连杆7和上述被卡合部15一体形成,所以能够随着上述外侧连杆7的旋转而使上述被卡合部15动作。即,能够使上述X形连杆机构与上述前后锁定机构连动,所以容易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
因而,对于想要使上述X形连杆机构和上述前后锁定机构连动而易于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位置调整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上述被卡合部15是具有上述多个齿70…的棘轮构造,所以能够将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位置匹配于上述多个齿70…在前后方向上阶段性地调整。此外,由于上述被卡合部15的上述多个齿70…对应于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旋转动作排列为圆弧状,所以能够使由上述X形连杆机构实现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和由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连动。
因而,对于想要使由上述X形连杆机构实现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前后移动和由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上述可动侧部件5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连动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2a、2b间的中央部配置有上述被卡合部15,所以能够在上述头枕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平衡良好地进行由上述前后锁定机构实现的锁定及锁定解除的动作。此外,如果以上述被卡合部15为中心在其左右两侧配置上述X形连杆机构,则能够使该X形连杆机构也顺畅地动作。
因而,对于想要使上述X形连杆机构顺畅地动作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此外,由于上述固定侧部件4具有设置在与上述被卡合部15对应的位置处的避让部17,所以当上述可动侧部件5在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时,能够利用该避让部17使上述被卡合部15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后方突出。由此,能够抑制比上述固定侧部件4向后方突出的上述被卡合部15的动作被该固定侧部件4妨碍的情况。
因而,对于想要使得上述被卡合部15的动作不易被上述固定侧部件4妨碍的希望,能够适当地对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涉及头枕的本发明能够在搭载于车辆的座椅的头枕中应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头枕
2a 第一头枕柱
2b 第二头枕柱
3a 柱保持部
3b 柱保持部
4 固定侧部件
5 可动侧部件
6 内侧连杆
7 外侧连杆
8 交叉连接部
9 操作部
10 座椅靠背
10a 座椅靠背框架
14 锁定操作部
15 被卡合部
16 锁定部件
17 避让部
21 支承部
22 支承部
22a 长孔
30 凹状部
31 支承部
32 支承部
32a 长孔
33 头枕箱
40 第一臂
41 第二臂
42 连接部
50 第一臂
51 第二臂
52 连接部
60 第一轴部
61 第二轴部
62 连结部
70 齿。

Claims (11)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及第二头枕柱;
固定侧部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
可动侧部件,能够在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向前方离开的方向及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移动;
X形连杆机构,将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可动侧部件连结,并且具有经由中央的交叉连接部可旋转地连接的内侧连杆和外侧连杆;
前后锁定机构,具有被卡合部和与该被卡合部卡合的锁定部件,并且,将上述可动侧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侧部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锁定及解除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侧连杆和上述被卡合部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连杆和上述被卡合部一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是具有多个齿的棘轮构造,上述多个齿与上述X形连杆机构的旋转动作对应地以圆弧状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配置在左侧或右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头枕柱之间的中央部在左右两侧配置有多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被卡合部配置成,分别位于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形成在上述固定侧部件与上述X形连杆机构之间的左右两侧的间隙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来操作上述锁定部件的操作部;
上述锁定部件对应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设有多个,上述操作部形成为,能够同时操作上述多个锁定部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来操作上述锁定部件的操作部;
上述锁定部件对应于上述多个被卡合部设有多个,该多个锁定部件通过用来使彼此的动作同步的连结部件连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构成为,随着上述可动侧部件在向后方返回的方向上的移动,比上述固定侧部件向后方突出;
上述固定侧部件具有设置在与上述被卡合部对应的位置处的避让部。
CN201711277324.XA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Active CN107901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7324.XA CN107901807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80076065.3A CN104797171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CN201711277324.XA CN107901807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PCT/JP2012/074712 WO2014049722A1 (ja) 2012-09-26 2012-09-26 ヘッドレスト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065.3A Division CN104797171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1807A true CN107901807A (zh) 2018-04-13
CN107901807B CN107901807B (zh) 2020-04-24

Family

ID=503871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7324.XA Active CN107901807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CN201280076065.3A Active CN104797171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065.3A Active CN104797171B (zh) 2012-09-26 2012-09-26 头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789795B2 (zh)
EP (3) EP3235401A1 (zh)
JP (1) JP6038938B2 (zh)
CN (2) CN107901807B (zh)
WO (1) WO20140497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058A (zh) * 2012-12-28 2015-10-2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头枕
KR101576377B1 (ko) * 2014-07-01 2015-12-11 현대다이모스(주) 헤드레스트 리클라이닝 모듈
US9987958B2 (en) * 2015-10-26 2018-06-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Quick disconnect headrest
US10604049B2 (en) * 2016-02-03 2020-03-31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Vehicle seat headrest with lever release
US10654389B2 (en) * 2016-02-29 2020-05-19 Jifeng Automotive Interior Gmbh Headrest with an improved adjustment device
JP6711135B2 (ja) * 2016-05-24 2020-06-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EP3315355B1 (en) * 2016-10-26 2021-12-08 Volvo Car Corporation A vehicle seat and a head rest for a vehicle seat
DE102017104761B4 (de) * 2017-03-07 2022-09-22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und Fahrzeugsitz mit der Verstellvorrichtung
US10207617B1 (en) * 2018-03-23 2019-02-19 Michael P. Sosa Reduced-impact-and-recoil headrest
US10538186B2 (en) * 2018-03-23 2020-01-21 Michael P. Sosa Reduced-impact-and-recoil headrest
CN108790972B (zh) * 2018-06-22 2023-07-25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座椅头枕高度调节机构及使用其的儿童座椅
FR3099430B1 (fr) * 2019-08-02 2021-08-27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Dispositif d’appui-tête et siège de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appui-tête
KR20210048831A (ko) * 2019-10-24 2021-05-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슬림형 헤드레스트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4055U (ja) * 1983-05-08 1984-11-20 白木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レスト
JPH0558464U (ja) * 1991-11-21 1993-08-03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シートの格納式フットレスト構造
CN1576110A (zh) * 2003-06-27 2005-02-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座头枕装置
DE10137684B4 (de) * 2001-08-01 2005-06-23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Rückenlehne mit aktiver Kopfstütze
EP1584514A2 (en) * 2004-04-10 2005-10-12 ITW Automotive Products GmbH & Co. KG A neck rest for seats of automobiles
DE102005059693A1 (de) * 2005-04-27 2006-11-02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Kopfstütze eines Kfz-Sitzes mit einer Tragstruktur
CN101472763A (zh) * 2006-05-05 2009-07-01 孔斯贝格汽车公司 适合用于车座的可调节头靠的升降机构的托架系统
DE102011009659A1 (de) * 2010-09-24 2012-03-29 Johnson Controls Gmbh Kopfstütze mit einer verstellbaren Kopfanlagefläch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2153U (zh) * 1984-12-12 1986-06-30
US4674797A (en) * 1986-03-25 1987-06-23 Ikeda Bussan Co., Ltd. Angular position adjustable headrest
GB2194729B (en) * 1986-09-04 1990-03-14 Gen Motors Corp Improved vehicle headrest
US5020855A (en) * 1990-02-09 1991-06-04 Prince Corporation Adjustable headrest
DE19707998B4 (de) * 1997-02-27 2007-04-05 Inova Gmbh Technische Entwicklungen Kraftfahrzeugsitz
DE10047406A1 (de) * 2000-09-26 2002-04-11 Daimler Chrysler Ag Kopfstütze
KR100510152B1 (ko) * 2003-04-14 2005-08-26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자동차용 헤드레스트
JP4280589B2 (ja) 2003-09-19 2009-06-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US7618091B2 (en) * 2004-01-30 2009-11-17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Head rest control device and active head rest
JP4492439B2 (ja) * 2004-06-16 2010-06-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JP4436238B2 (ja) * 2004-11-26 2010-03-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JP4690085B2 (ja) * 2005-03-23 2011-06-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JP4294629B2 (ja) 2005-10-17 2009-07-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4018713B2 (ja) * 2005-11-17 2007-12-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4607070B2 (ja) 2006-08-03 2011-01-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ヘッドレスト
CN200977879Y (zh) 2006-10-18 2007-11-2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两翼可折座椅头枕
US7766423B2 (en) * 2007-04-12 2010-08-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ctive material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DE102007048151B3 (de) * 2007-09-04 2009-01-22 Lear Corporation, Southfield Einstellbare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5233525B2 (ja) 2008-09-02 2013-07-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DE102009019439B3 (de) * 2008-11-10 2010-06-24 Grammer Ag Kopfstütze für Fahrzeugsitze
CN101712290B (zh) 2009-08-18 2012-06-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JP5513203B2 (ja) * 2010-03-29 2014-06-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CN201798309U (zh) 2010-07-21 2011-04-20 张英 一种座椅靠枕
JP5296818B2 (ja) * 2011-02-18 2013-09-25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4055U (ja) * 1983-05-08 1984-11-20 白木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レスト
JPH0558464U (ja) * 1991-11-21 1993-08-03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シートの格納式フットレスト構造
DE10137684B4 (de) * 2001-08-01 2005-06-23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Rückenlehne mit aktiver Kopfstütze
CN1576110A (zh) * 2003-06-27 2005-02-09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座头枕装置
EP1584514A2 (en) * 2004-04-10 2005-10-12 ITW Automotive Products GmbH & Co. KG A neck rest for seats of automobiles
DE102005059693A1 (de) * 2005-04-27 2006-11-02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Kopfstütze eines Kfz-Sitzes mit einer Tragstruktur
CN101472763A (zh) * 2006-05-05 2009-07-01 孔斯贝格汽车公司 适合用于车座的可调节头靠的升降机构的托架系统
DE102011009659A1 (de) * 2010-09-24 2012-03-29 Johnson Controls Gmbh Kopfstütze mit einer verstellbaren Kopfanlagefläch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49722A1 (ja) 2016-08-22
US20180001803A1 (en) 2018-01-04
CN104797171A (zh) 2015-07-22
EP3378356A1 (en) 2018-09-26
US9789795B2 (en) 2017-10-17
WO2014049722A1 (ja) 2014-04-03
EP2901894B1 (en) 2017-06-21
EP3235401A1 (en) 2017-10-25
EP2901894A1 (en) 2015-08-05
JP6038938B2 (ja) 2016-12-07
EP2901894A4 (en) 2016-06-08
CN104797171B (zh) 2018-05-15
US10449881B2 (en) 2019-10-22
CN107901807B (zh) 2020-04-24
US20150251574A1 (en) 2015-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7171B (zh) 头枕
CN100558580C (zh) 儿童座椅
CN104884301B (zh) 头枕
CN104512293B (zh) 倾角调节器
CN104797170A (zh) 头枕
JP2005137893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278099B2 (ja) カップホルダ装置
CN104797455A (zh) 头枕
JP6196185B2 (ja)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38277B2 (ja) ブースタシート
CN104736386A (zh) 头枕
CN101602330B (zh) 车辆用座椅
CN104736385A (zh) 头枕
JP59847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60122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56982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484149B2 (ja) ストライカ
JP611701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75435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0472187B1 (ko) 고강성 차량용 리클라이너
JP2005000300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オットマン装置
KR100512879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장치
JP2006213122A (ja) シート構造
JP418486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アジャスタ
JP522342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