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01714A -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01714A
CN107901714A CN201711101300.9A CN201711101300A CN107901714A CN 107901714 A CN107901714 A CN 107901714A CN 201711101300 A CN201711101300 A CN 201711101300A CN 107901714 A CN107901714 A CN 107901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longeron
draw hook
lower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13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厚立
曾蔚
唐春柳
刘烨
曾庆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013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01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01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01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48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 B60D1/483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adapted for being mounted to the side of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牵引装置及汽车,其中,该后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后地板横梁、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纵梁、牵引钩下安装板和牵引钩上安装板,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与纵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牵引钩上安装板连接的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两侧,且第三连接部显露于后地板横梁远离纵梁的一侧;牵引钩上安装板包括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以及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第五连接部,牵引钩上安装板和牵引钩下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牵引钩螺母的空间。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当螺母承受牵引力时,可以将牵引力传递给后地板横梁和纵梁,分散应力,焊点也不易剥离。

Description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传统乘用车的后牵引装置是将牵引钩螺母8穿过后防撞梁1焊接在牵引钩安装支架2上,该牵引钩安装支架2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的后端板3上,这种后牵引装置存在抗拉性差、支架开裂、焊点失效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牵引装置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后牵引装置抗拉性差、支架开裂、焊点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后牵引装置包括:
后地板横梁,其设置于车架上;
纵梁,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
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与所述纵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牵引钩上安装板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三连接部显露于所述后地板横梁远离所述纵梁的一侧;
所述牵引钩上安装板,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第五连接部,所述牵引钩上安装板和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牵引钩螺母的空间;
所述牵引钩螺母,其固定于所述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纵梁包括纵梁底部以及与所述纵梁底部的相对两边缘连接的两纵梁侧部,两个所述纵梁侧部均向外延伸出纵梁翻边,所述纵梁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纵梁侧部上开设有漏液孔。
优选地,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下安装板底部以及与所述下安装板底部的相对两边缘连接的两下安装板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两个所述下安装板侧部向外延伸出的下安装板翻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翻边的面向所述纵梁底部的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同样为两个所述下安装板侧部向外延伸出的下安装板翻边,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依次变低的台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后地板横梁的面向地面的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半圆面形状的第一螺母安装部,所述第一螺母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下安装板底部上,且所述第一螺母安装部朝向所述后地板横梁;所述牵引钩上安装板包括半圆面形状的第二螺母安装部,所述第一螺母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螺母安装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母安装部两侧的上安装板翻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母部上开设有漏液孔。
优选地,所述纵梁和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工装定位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架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牵引装置,所述后地板横梁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尾端。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车架上设置有与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纵梁,牵引钩下安装板作为桥梁将牵引钩上安装板、后地板横梁和纵梁连接在一起,由于牵引钩螺母焊接在牵引钩上安装板和牵引钩下安装板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当螺母承受牵引力时,可以将牵引力传递给后地板横梁和纵梁,分散应力,消除局部高应力,焊点也不易剥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乘用车的后牵引装置;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牵引钩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牵引钩上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后防撞梁 63 第三连接部
2 牵引钩安装支架 64 下安装板底部
3 后端板 65 下安装板侧部
4 后地板横梁 66 第一螺母安装部
5 纵梁 67 工装定位孔
51 纵梁底部 7 牵引钩上安装板
52 纵梁侧部 71 第四连接部
53 纵梁翻边 72 第五连接部
54 第一漏液孔 73 第二螺母安装部
6 牵引钩下安装板 74 第二漏液孔
61 第一连接部 8 牵引钩螺母
62 第二连接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后牵引装置。
请参照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后牵引装置包括后地板横梁4、纵梁5、牵引钩下安装板6、牵引钩上安装板7和牵引钩螺母8;后地板横梁4设置于车架上;纵梁5与后地板横梁4连接;牵引钩下安装板6包括与纵梁5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1、与后地板横梁4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2以及与牵引钩上安装板7连接的第三连接部63,第一连接部61和第三连接部63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62的两侧,且第三连接部63显露于后地板横梁4远离纵梁5的一侧;牵引钩上安装板7包括与第三连接部63连接的第四连接部71以及与后地板横梁4连接的第五连接部72,牵引钩上安装板7和牵引钩下安装板6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牵引钩螺母8的空间;牵引钩螺母8固定于空间中。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车架上设置有与后地板横梁4连接的纵梁5,牵引钩下安装板6作为桥梁将牵引钩上安装板7、后地板横梁4和纵梁5连接在一起,由于牵引钩螺母8焊接在牵引钩上安装板7和牵引钩下安装板6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当螺母承受牵引力时,可以将牵引力传递给后地板横梁4和纵梁5,分散应力,消除局部高应力,焊点也不易剥离。可以理解,由于在车架中增加了纵梁5这一零件,在保证后牵引装置的强度的同时加强了车体低速后碰的可靠性。
在安装后牵引装置时,先利用工装吊起牵引钩下安装板6,将牵引钩下安装板6焊接在车架上的后地板横梁4上;然后再利用工装将纵梁5吊起,纵梁5的一端与牵引钩下安装板6焊接,另一端与车架焊接;牵引钩上安装板7部分与后地板横梁4焊接,部分与牵引钩上安装板7焊接。为了将牵引钩下安装板6和纵梁5准确固定在工装上,在牵引钩下安装板6和纵梁5上开设有工装定位孔67。可以理解,将纵梁5、牵引钩下安装板6和牵引钩上安装板7整合为一个部件,再焊接在车架上同样也可以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牵引钩与牵引钩螺母8螺纹连接,通过将牵引绳索固定在牵引钩上来实现车辆的牵引。
请再次参照图3,纵梁5包括纵梁底部51以及与纵梁底部51的相对两边缘连接的两纵梁侧部52,两个纵梁侧部52均向外延伸出纵梁翻边53,纵梁翻边53与第一连接部61连接。通过将纵梁5两端的纵梁翻边53分别与车架上的后地板和牵引钩下安装板6焊接,可以提高牵引力的传递,分散应力。纵梁侧部52与纵梁底部51呈钝角,由于零件拔模角度变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提升零件成型性、减小零件回弹、提高零件合格率。另外,在纵梁侧部52上开设有第一漏液孔54,不但可以减轻零件重量,而且可以提高涂装进液、漏液速度。
请再次参照图4,牵引钩下安装板6包括下安装板底部64以及与下安装板底部64的相对两边缘连接的两下安装板侧部65,第一连接部61为两个下安装板侧部65向外延伸出的下安装板翻边,第一连接部61与纵梁翻边53的面向纵梁底部51的一侧连接。通过焊接纵梁翻边53和下安装版翻边,实现下牵引钩下安装板6和纵梁5,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二连接部62和第三连接部63均同样为两个下安装板侧部65向外延伸出的下安装板翻边,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和第三连接部63之间形成依次变低的台阶,且第二连接部62与后地板横梁4的面向地面的一侧连接。具体地,第二连接部62与后地板横梁4的翻边相焊接。通过台阶式的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和第三连接部63可以十分容易地实现牵引钩下安装板6在后牵引装置中的桥梁作用,整个牵引钩下安装板6结构简单,尺寸也容易控制。
请参照图4和图5,牵引钩下安装板6包括半圆面形状的第一螺母安装部66,第一螺母安装部66位于第三连接部63之间的下安装板底部64上,且第一螺母安装部66朝向后地板横梁4;牵引钩上安装板7包括半圆面形状的第二螺母安装部73,第一螺母安装部66和第二螺母安装部73之间形成空间。牵引钩螺母8通过塞焊方式焊接固定于半圆面形状的螺母安装部中,消除了制造误差,优化了焊接方式,保证了零件的装配可行性。
进一步地,第四连接部71为设置于第二螺母安装部73两侧的上安装板翻边。通过上安装板翻边与下安装板翻边的焊接,实现牵引钩上安装板7和牵引钩下安装板6之间的固定。第五连接部72为垂直于上安装板翻边的搭接边,搭接边与后地板横梁4的侧边焊接,可以优化牵引力的传递与分散,降低零件的局部应力,提高牵引可靠性。另外,为了涂装进液和漏液,第二螺母部上开设有第二漏液孔74。优选地,牵引钩上安装板7的第二螺母安装部73两侧还设置有用于供螺母部抵接的翻边,其中,螺母部为设置于牵引钩螺母8端部的环状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架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后牵引装置,后地板横梁4设置于车架的尾端。该后牵引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地板横梁,其设置于车架上;
纵梁,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
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与所述纵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牵引钩上安装板连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三连接部显露于所述后地板横梁远离所述纵梁的一侧;
所述牵引钩上安装板,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的第五连接部,所述牵引钩上安装板和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牵引钩螺母的空间;
所述牵引钩螺母,其固定于所述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纵梁底部以及与所述纵梁底部的相对两边缘连接的两纵梁侧部,两个所述纵梁侧部均向外延伸出纵梁翻边,所述纵梁翻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侧部上开设有漏液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下安装板底部以及与所述下安装板底部的相对两边缘连接的两下安装板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两个所述下安装板侧部向外延伸出的下安装板翻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纵梁翻边的面向所述纵梁底部的一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均同样为两个所述下安装板侧部向外延伸出的下安装板翻边,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形成依次变低的台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后地板横梁的面向地面的一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包括半圆面形状的第一螺母安装部,所述第一螺母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下安装板底部上,且所述第一螺母安装部朝向所述后地板横梁;所述牵引钩上安装板包括半圆面形状的第二螺母安装部,所述第一螺母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螺母安装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间。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螺母安装部两侧的上安装板翻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部上开设有漏液孔。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所述牵引钩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工装定位孔。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牵引装置,所述后地板横梁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尾端。
CN201711101300.9A 2017-11-09 2017-11-09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Pending CN107901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1300.9A CN107901714A (zh) 2017-11-09 2017-11-09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1300.9A CN107901714A (zh) 2017-11-09 2017-11-09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01714A true CN107901714A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4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1300.9A Pending CN107901714A (zh) 2017-11-09 2017-11-09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017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1161A (zh) * 2020-06-08 2020-09-15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CN113147289A (zh) * 2021-05-25 2021-07-23 泰安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牵引钩座和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0848U (zh) * 2013-02-18 2013-08-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拖钩结构
CN104228499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钩的安装结构
CN204309539U (zh) * 2014-11-26 2015-05-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拖钩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10848U (zh) * 2013-02-18 2013-08-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拖钩结构
CN104228499A (zh) * 2013-06-21 2014-12-2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钩的安装结构
CN204309539U (zh) * 2014-11-26 2015-05-0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拖钩固定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1161A (zh) * 2020-06-08 2020-09-15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CN111661161B (zh) * 2020-06-08 2021-06-08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WO2021249148A1 (zh) * 2020-06-08 2021-12-16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CN113147289A (zh) * 2021-05-25 2021-07-23 泰安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牵引钩座和制造方法
CN113147289B (zh) * 2021-05-25 2023-08-18 泰安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牵引钩座和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79088U (zh) 汽车后侧围总成及车身后部结构
CN104787123B (zh) 一种换电式电动汽车车身前地板下横梁连接结构
CN107235082B (zh) 车辆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车辆侧围结构
CN106004911A (zh) 一种地铁列车车体无枕梁底架结构
CN107901714A (zh)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CN105128940B (zh) 一种拖曳臂后悬架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06307111U (zh) 一种副车架和车身连接结构
CN206155222U (zh) 汽车座椅安装结构总成
CN106553705B (zh) 车体及其翼子板支架
CN104999928B (zh)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加强结构
CN202358175U (zh) 承载式车身前置前驱副车架总成
CN204222983U (zh) 汽车前罩铰链加强件总成
CN204197057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
CN203254917U (zh) 汽车后悬架安装板总成
CN205769619U (zh) 连接件及车身纵梁及轮罩组件
CN106240636B (zh) 一种重型车用后尾梁总成
CN206749899U (zh) 一种后大梁与尾端梁接头结构
CN206749937U (zh) 一种横梁接头结构
CN205327070U (zh) 防脱装置及应用该防脱装置的转向架
CN205574056U (zh) 汽车的底盘骨架
CN205168505U (zh) 裙板连接结构及车体结构
CN204587045U (zh) 汽车后地板纵梁和汽车后部结构
CN204020609U (zh) 一种座椅安装支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3439133U (zh) 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
CN204055239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