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1236A -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1236A
CN107771236A CN201680029848.4A CN201680029848A CN107771236A CN 107771236 A CN107771236 A CN 107771236A CN 201680029848 A CN201680029848 A CN 201680029848A CN 107771236 A CN107771236 A CN 107771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ndle
bearing
retaining element
fixed
handl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98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1236B (zh
Inventor
安德里亚斯·贝克
乌尔丽克·菲谢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7771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1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6Use of special materials for parts of locks
    • E05B15/1635Use of special materials for parts of locks of plastics materi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6Lock cylinder arrang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4Mounting of lock casings to the vehicle, e.g.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53Mounting and attach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64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车辆(100)的活动部件(101)、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或类似物的门把手系统(10),门把手系统具有:能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内侧(101.1)上的支座(11);能通过支座设置在活动部件的外侧(101.2)上的门把手(12),门把手在其纵向延伸(18)上具有两个端部(12.2),其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支座上的连接机构(12.3);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的固定元件(15),其中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释放位置(I)和至少一个固定位置(II);以及用于在释放位置(I)和固定位置(II)之间调节固定元件的调节元件(16)。根据本发明设定,固定元件在其固定位置(II)中通过两个连接机构将门把手保持在支座上。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操作车辆的活动部件、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或类似物的门把手系统。这里在门把手系统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能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内侧上。此外所述门把手系统还具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能通过支座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外侧上,并且所述门把手在其纵向延伸上具有两个端部,在所述端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支座上的连接机构。此外,所述门把手系统设有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释放位置和至少一个固定位置,以及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用于在释放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调节固定元件。固定元件在其固定位置中通过两个连接机构将门把手保持在支座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的方法,所述门把手系统用于操作车辆的活动部件。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 10 2007 027 845 A1已知一种用于操作机动车辆的活动部件、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的门把手系统,其中,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内侧上设置支座,并且所述支座用于将门把手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外侧上。这里,门把手具有第一把手端部和第二把手端部,所述第一和第二把手端部通过复杂的结构固定在门把手系统的支座上。门把手在支座上的安装需要多个复杂的安装步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把手系统和一种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的方法,所述门把手系统和所述方法至少部分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简化用于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的门把手系统的机械结构以及简化在所述活动部件上的安装。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特别是特征部分的特征的门把手系统来实现。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还提出一种具有权利要求20的特征、特别是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的安装方法。在从属的装置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中列举出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针对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公开的特征这里同样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反之亦然。此外,权利要求20中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来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车辆的活动部件、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或类似物的门把手系统设有支座,所述支座能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内侧上。所述门把手系统还具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能通过支座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外侧上。所述门把手在其纵向延伸上具有两个端部,在所述端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支座上的连接机构。这种门把手例如设计成拉动式把手。为了使连接机构能够以机械方式与支座配合作用以实现固定,可以在活动部件中设有相应的开口,连接机构穿过所述开口伸出。此外,所述门把手系统装备有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将门把手特别是形锁合地固定在支座上。这里,所述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释放位置和至少一个固定位置。在释放位置中,门把手被释放并且因此没有直接或间接地与支座固定。相反,在固定位置中,门把手通过固定元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支座上。此外,所述门把手系统还具有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用于在释放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调节固定元件。因此,固定元件通过所述调节元件在释放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固定元件在其固定位置中通过两个连接机构或者门把手上所存在的连接机构将门把手保持在支座上。这里,固定元件同时将门把手的所存在的连接元件固定在支座上。根据本发明设定,固定元件构造成两部分的,其中,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相互接合。就是说,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在其特别是防脱离地安装在门把手系统的支座上之后相互接合。第一部分优选构造成夹子,所述夹子用于容纳和固定锁芯,而第二部分优选构造成锁定板。通过这种两部分的构成,固定元件可以特别简单和可靠地、特别是防脱离地安装在门把手系统的支座或门把手上。由此,门把手能特别简单和可靠地通过门把手系统的当前设计固定或安装在所述活动部件上。就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而言,可以通过固定元件两部分式地构成,对于各部分可以使用固定元件的不同的材料或材料厚度。这样,例如固定元件的第一部分可以由铸件、特别是金属铸件或轻金属铸件制成。相反,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可以由锻造件或辊轧板件制成。固定元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接合、即机械连接可以通过连接件实现。这里,在理想情况下,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至少形锁合地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当所述两个部分在设置在支座上之后才相互接合时,特别是由此简化了两部分式的固定元件的安装。
在所述门把手系统中特别优选地设定,所述门把手系统这样构造而成,使得当固定元件的至少一个所述部分特别是防脱离地保持在门把手系统的支座上时,才能实现固定元件的所述两个部分的接合。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定,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而第二部分具有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形锁合地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上。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优选构成一个插接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为了构成接合相互插接、特别是相互卡接。这样,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可以构造成插接突起,而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可以构造成互补的插接容纳部。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在形成接合连接之后形锁合地相互连接,从而一个部分的运动导致另一个部分进行相同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在门把手系统中可以设定,所述第二部分在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上构造成能弹性变形的。这意味着,所述第二部分的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这样构造而成,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在受载之后重新回复变形到初始状态。就是说,在相应的载荷作用的时间内发生所述弹性变形。这样构成的第二部分使得可以在固定元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实现特别可靠和持久的接合。为了将两个部分相互接合,所述第二部分能弹性变形的端部可以在较短的持续时间内变形,以便此时在确定的位置中与所述第一部分发生形锁合的接合。第二部分朝向第一部分的端部的弹性可变形性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在于,在将第二部分安装到支座上以及在与此相关联地接着将第二部分保持在支座上期间,所述能弹性变形的端部可以柔性地屈服,以便在接下来的接合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二部分朝第一部分的方向直线移动时,与第一部分建立不再能松开的插接连接或卡接连接。门把手系统、特别是支座,以及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在结构上这样构造而成,使得在将第一部分安装到支座上之后以及在将第二部分安装到支座上时这两个部分不发生接合,但能弹性变形的端部在安装第二部分期间由于挡靠到第一部分上、特别是挡靠到第一部分的接合元件上而弹性变形。只有在第二部分沿支座的移动过程和与此相关联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相向运动之后,这两个部分才这样相对于彼此定向,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特别是接合元件和配合接合元件相互发生持久的、形锁合的连接,在所述移动过程中第二部分仅能直线移动地保持在支座上。所述第一部分的构造成卡接突起的接合元件例如可以卡接到第二部分的构造成卡接容纳部的配合接合元件中。当然,如果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而不是第二部分的端部构造成能弹性变形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此视为等同的。对此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这两个部分的材料选择。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样可以设想的是,第一部分构造成环状的。由此可以得到多个优点。一方面,所述第一部分构成用于锁芯的容纳部。可以在将第一部分安装并最终定位在门把手系统的支座上之后将所述锁芯导入构造成环状的第一部分的内部并通过第一部分的移动将其可靠地固定在门把手系统的门把手上。另一方面,第一部分的这种形状实现了,在端侧、即在第一部分背向第二部分的侧面上可以设置调节元件、特别是螺钉,所述螺钉用于改变第一部分的位置并由此在释放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改变固定元件的位置。构造成环状的所述第一部分特别是在其壁部中具有螺纹孔,用于容纳螺钉。所述螺钉优选与第一部分或所述固定元件的移动方向同轴地能旋转地支承在第一部分上。由此,第一部分可以单独地或在接合之后与第二部分一起简单地直线移动。通过在第一部分中在端侧设置螺纹孔,用于安装固定元件、特别是用于将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接合的螺钉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易于接近。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定,所述门把手能刚性地且不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上。这里,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门把手刚性地设置在支座上。由此,门把手本身不可运动地固定在支座上并且由此也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上。正是对于设计成刚性的门把手,整个门把手系统的结构设计得特别简单。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样可以设想的是,所述门把手系统的门把手能够可运动地,即能旋转或摆动地或能拉出地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上。为此,门把手通过支承块间接地由固定元件固定在支座上。为了固定可运动的门把手,可以通过支承块将门把手的一个或全部存在的连接机构固定在支座上。带有可运动的门把手的门把手系统的结构通过附加地使用至少一个支承块构造得比设计成刚性的门把手的情况略微复杂。附加地,可以在具有活动的门把手的门把手系统中设有平衡配种以及撞击锁和止动爪,以便提高安全性,特别是在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活动的门把手也适宜地用于机械地操作用于闭锁所述活动部件的锁。
如前面已经说明的那样,优选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中设定,所述固定元件能移动地支承在支座上,特别是能在释放位置和固定位置之间移动地支承在支座上。因此,只有通过固定元件从释放位置到固定位置中的移动才能形锁合地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为此,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可以通过导向机构保持在支座上。为此目的,支座上的导向机构可以设计成翼状的或T形的,并且与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上相应的配合导向机构、如翼状的突起或长孔形锁合地配合作用,以便构成对固定元件、至少对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构成导向作用。在理想情况下,固定元件中的长孔设有扩展部,以便固定元件能够通过T形的导向机构的头部导入。适宜的是,长孔的扩展部的间距与支座上的T形的导向机构的间距相协调,这是指,所述间距分别是等长的。在将固定元件以其长孔的扩展部引导到支座上的导向机构的T形头部上之后,只需要略微沿纵向移动固定元件,由此,在固定元件与支座之间实现了形锁合的导向。优选导向机构构造成翼状的。就是说,支座可以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置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内侧上分别相互隔开间距地设有多个翼状的突起。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在其两个纵向侧面上具有相应的缺口(Aussparung),从而第二部分经由支座的构造成翼状的导向机构能套插到支座上。支座上的这种构造成翼状的导向机构和第二部分上相应的翼状的突起、即配合导向机构在第二部分相对于支座相对移动之后相互搭接,从而第二部分在反向于其向支座上的套插方向移动之后保持在支座上,所述翼状的突起在侧面限定第二部分上的缺口。
在门把手系统中优选可以设定,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具有长孔/缺口,其中所述长孔/缺口、支座上的导向机构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这样构造和相互协调,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在长孔/缺口与支座的导向机构对齐布置时能够套插到支座上并且所述第二部分通过配合接合元件在所述第二部分沿支座上的导向机构移动之后才能与所述第一部分的接合元件形锁合地接合,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导向机构中能移动地支承在支座上。通过门把手系统的这种设计方案,在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设置在支座上之后才能实现这两个部分之间的接合,在所述两个部分发生形锁合的连接的接合位置中,至少第二部分反向于其套插方向保持在支座上。特别是这样来限制第一部分在支座上的可移动性,使得在第二部分接合到第一部分上之后,第二部分不再能移动返回到第二部分套插到支座上的位置中,就是说第一部分通过其缺口/长孔越过导向机构套插到支座上的位置。由此,在门把手系统中确保了,固定元件的各部分一经相互接合就防脱离地保持在支座上。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为了至少固定支座或门把手,在所述活动部件上设有开口。门把手的连接机构穿过所述开口,以便将其与支座固定。支座本身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优选多个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上。为此,可能设计成钩状的保持机构可以至少形锁合地从后面搭接活动部件中的开口的开口边缘。这里,在理想情况下,在活动部件中使用这样的开口,所述开口也设定为用于引导门把手通过。为了尽可能实现活动部件的高稳定性,用于门把手的所述开口设计成与门把手的贯穿的连接机构是几何互补的。之前提到的支座保持机构从活动部件的内侧穿过开口并从后面搭接开口边缘的外侧。
为了将支座位置上可靠地固定在活动部件上,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紧固元件,所述紧固元件将支座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上。这里可以设想,紧固元件设计成螺钉并且在活动部件上的安装位置中与支座上的螺纹配合作用。因此,在支座通过其保持机构首先形锁合地设置在活动部件上之后,所述支座通过紧固元件固定在其在活动部件上的位置中。由此确保了,支座不变地保持其在活动部件上的希望的位置。在理想情况下,紧固元件这样设置在门把手系统中,使得紧固元件在外侧由门把手遮掩。紧固元件本身通常从外侧通过活动部件中的开口导入支座中并且与支座连接,例如通过所述螺纹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设想,在固定元件上设置至少一个预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在固定位置中与门把手以机械方式配合作用。当固定元件占据其固定位置时,门把手能通过预紧机构压紧到活动部件的外侧上。由此,固定元件不仅实现了将门把手保持和固定在支座或活动部件上,而且还同时确保足够的防倾斜稳定性,因为门把手通过支座无间隙地并且由此无晃动地固定在活动部件上。固定元件上的所述预紧机构优选可以设计成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特别是材料一致地由固定元件构成。由此,预紧机构类似于设计成固定元件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具有倒圆或斜面。在理想情况下,对于门把手的每个连接机构都在固定元件上设置一个预紧机构,以便确保特别可靠地保持门把手。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有锁芯,所述锁芯用于机械地触发车辆的安全系统中的功能。车辆的安全系统可以是进入系统,例如中央门锁。也可以是报警设备或防盗锁,所述报警系统或防盗锁可以通过机械的锁芯操作或操纵。这里,所述锁芯能通过支座固定在活动部件上。这里所述固定元件可以将所述锁芯特别是形锁合地固定在支座上。锁芯可以至少部分地穿过固定元件的优选构造成环状或夹子式的第一部分,从而固定元件不仅用于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而且还同时用于将锁芯固定在支座上。通过第一部分的特殊形状,可以在锁芯的至少一部分穿过之后以及接下来移动第一部分并由此移动固定元件之后,以简单和可靠的方式和形式将锁芯固定在支座上并由此固定在门把手系统的活动部件上。
为了防止水分通过活动部件中的开口进入,可以设定,在门把手与活动部件的外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元件。通过所存在的密封元件,在安装门把手时封闭活动部件中的所述开口,因为门把手从外面压紧到密封件上,所述密封件又被压向活动部件的外侧,以便对活动部件中的开口周围的区域进行密封。此外,所述密封件还使得门把手不会损伤活动部件外侧的涂漆表面。
为了实现提高所安装的门把手在活动部件上的防倾斜稳定性而设定,伸入支座中的连接机构通过支座中设计成互补的导向面包围。为此,有利的是,连接机构具有一定的长度,因为由此连接机构与支座上设计成互补的导向面之间的接触面加大。
根据本发明设定,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部分。这里,第二部分可以设定为用于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而第一部分设定为用于固定锁芯。由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对应固定元件的单独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至少在固定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上设有配合导向机构,所述配合导向机构与支座上的导向机构特别是形锁合地配合作用。由此,固定元件至少还在第二部分上保持在支座上并且必要时在支座上被引导。附加地,所述第二部分还用于将门把手固定在支座上。
固定元件例如可以设计成滑块的形式,但所述滑块可以具有高度上错落的轮廓,这种轮廓在理想情况下设计成与支座的轮廓在几何上互补,以便在引导时、特别是直线引导过程中与所述支座的轮廓能够配合作用。这里也可以设想,固定元件的材料厚度是变化的,其中固定元件特别关键的位置设计成具有较大的材料厚度。这些关键位置例如可以是固定元件的固定机构周围的区域。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的可弹性变形的端部为了形成所述弹性可变形性特别是可以具有与第一固定元件的其余部分不同的、特别是较薄的材料厚度。
在另一个改进本发明的措施中可以设定,所述调节元件在容纳部中特别是直接地支承在支座上并且使固定元件在所述释放位置与所述固定位置之间纵向移动。这里,调节元件类似于用作固定元件的驱动装置。所述调节元件本身可以设计成螺钉或弹簧元件,特别是具有卡锁机构的弹簧元件。设计成螺钉的调节元件这里以其螺钉头可旋转但位置固定地支承在支座的容纳部中。相反,螺钉的螺纹旋入固定元件的螺纹中,特别是旋入构造成环状或夹子状的第一部分的端侧上的螺纹孔中。支承在支座容纳部中的螺钉的旋转现在使得第一部分并且由此整个固定元件能够沿螺钉的螺纹纵向移动。如果调节元件设计成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可以支承在支座上的容纳部中并且压向可移动的固定元件,以便由此使固定元件从释放位置转移到固定位置。在理想情况下,设计成弹簧元件的调节元件具有卡锁机构,由此能够将弹簧元件保持在初始位置中,在所述初始位置中,固定元件处于其释放位置。通过使支座上的容纳部中的弹簧元件的卡锁机构松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自动将固定元件推压到固定位置中。由于弹簧元件的弹簧力持续地作用到固定元件上,能够将固定元件可靠地保持在固定位置中。固定元件从固定位置到释放位置的移动可以例如通过设计成螺钉的调节元件反向旋转来实现或者通过作用到固定元件上的反向于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的反作用压力来实现。
为了避免对已安装的门把手的操作,调节元件可以是通过活动部件中的通孔能触及和能调整的。但这里适宜的是,调节元件不能从活动部件的外侧触及。相反,可以将活动部件中的活动通孔设置在端侧上,只有当活动部件至少部分打开,由此释放端侧时,才能接近所述端侧。为了改善门把手系统在活动部件上的安装,可以设定的是,调节元件形锁合地与固定元件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的是,调节元件直接与固定元件连接并且调节元件的运动直接作用到固定元件上。为此目的,调节元件可以直接通过螺纹与固定元件、特别是固定元件的构造成环状或夹子式的第一部分的螺纹孔连接或者调节元件材料锁合地与固定元件连接,或者另外调节元件例如铆接、熔焊、钎焊或粘合到固定元件上。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门把手的至少一个连接机构可以与所述门把手构造成至少一件式的、材料一致的或一体的。由此,连接机构类似于通过门把手本身构成。所述连接机构也可以焊接或注塑在门把手上或者与门把手螺纹连接。适宜的是,所述连接机构杆状地从门把手的端部伸出,并且特别是基本上垂直于门把手的纵向延伸定向。通过垂直于门把手的纵向延伸设置连接机构可以实现的是,可以通过基本上垂直地引入到活动部件上来安装门把手。
根据本发明也可以设定,门把手的两个连接机构相互平行地定向。这里可以设想,这两个连接机构具有不同的长度。特别是在门把手具有不对称的外部轮廓时,适宜的是,对连接机构进行与活动部件或设置在活动部件上的支座的几何形状相适配的截断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设想的是,在固定元件上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特别是设置在第二部分上。这里,在固定元件的固定位置中,固定机构以机械方式与门把手的连接机构上的配合固定机构配合作用。这种机械方式的配合作用通常形锁合地发生,从而固定元件的固定机构类似于借助连接机构上的配合固定机构锁定连接机构。为此,连接机构上的配合固定机构可以设计成槽,固定元件的固定机构通过移动到固定位置中而移入所述槽中。为了使得这种移入变得容易,可以至少在所述固定机构或配合固定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个接近斜面。如果门把手的连接机构上的配合固定机构设计成槽,则由此在配合固定机构上可以存在导入斜面。也可以同时在固定元件的固定机构上设有导入斜面,所述导入斜面与门把手上的以机械方式配合作用的导入斜面在几何上相协调。这里还要提到的是,连接机构上的配合固定机构不是必须由槽或凹部构成,而是所述配合固定机构也可以是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可以形锁合地与固定元件的固定机构配合作用。在理想情况下,固定元件的固定机构包围门把手的连接机构上的配合固定机构,由此形成特别可靠的形锁合,用以将门把手保持在活动部件上。附加地可以在固定机构上还设有已经提及的预紧机构,由此能够实现进一步改进门把手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可以可选地装备有至少一个电子单元,所述电子单元能够在技术上或者通过电缆或者利用无线电与车辆数据的安全系统连接。这里可以设想,至少一部分或整个电子装置也可以设置在门把手中。由此,例如在门把手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接近传感器、用于与外部的移动式ID发射器通信的天线或开关元件,由此能够改进门把手系统的便利性。由此例如可以实现无源无钥匙进入系统或有源无钥匙进入系统以及无源无钥匙启动系统。为此目的可以设定,在门把手中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容纳电子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将电子单元的一部分布置在门把手中还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在测量技术上可以在操作者向车辆接近和操作者握入由门把手和活动部件形成的把手凹坑之间进行区分。由此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明显改善在进入车辆时的舒适性。
也可以设想的是,前面提及的电子单元也可以具有优选能设置在门把手中的发光模块,以便实现前部区域照明。同样还可以在门把手中存在数据接口,即蓝牙接口或NFC(近场通讯)接口形式的数据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形式在安全系统或车辆电子装置与外部设备之间实现外部数据交换,而不必进入车辆。
为了能够通过数据线路将门把手与安全系统或车辆侧的电子装置连接,可以设定,在门把手的至少一个连接机构上设置有电气插接连接结构,所述插接连接结构与支座上的配合插接连接结构以电气方式配合作用。在理想情况下,门把手的连接机构上的电气插接连接结构设计成,使得当门把手通过活动部件上的开口导入支座时,所述插接连接结构自动地与支座上的配合插接连接结构连接。通过固定元件的移动对门把手的锁定或固定同时实现了插接连接结构与配合插接连接结构的锁定。以这种方式和形式,可以进一步简化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安装。连接机构上的电气插接连接结构的这种设计方案具有这样的优点,插头不必再由活动部件的内侧出发与配合插接连接结构手动连接。但也可以设想,在连接机构与电气插接连接结构之间还设有导线,由此,门把手的插接连接结构能在几何上灵活设置地在支座上或在活动部件的内侧上实现。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至少门把手或支座可以作为注塑件特别是由塑料制成。由塑料制成的门把手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电子单元在没有其他耗费的情况下也可以部分地设置在门把手中。这里,塑料有利地不会屏蔽电磁场。为了获得门把手系统的特别稳定的设计方案,所述支座可以至少部分地由金属铸件、特别是轻金属铸件构成。当支座具有蜂窝状的加强筋时,这也是有利的,所述加强筋提高了支座的稳定性并且同时降低了重量。在理想情况下也可以一并在支座上注塑用于固定机构的导向机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至少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或根据本发明的安全系统的车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0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的方法,所述门把手系统用于操作车辆的活动部件、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或类似物。根据本发明在这种安装方法中设定,为了将门把手系统安装在车辆的所述活动部件上执行以下步骤:
a)将固定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安装到支座上并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互接合,其中在将各部分相互接合期间,至少将所述第二部分防脱离地保持在支座上,
b)将支座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的内侧上,
c)通过所述活动部件中的开口将门把手的连接机构从外侧直线地导入支座中,
d)通过将固定元件从释放位置调节到固定位置形锁合地固定门把手。
关于步骤a)、b)、c)和d)要说明的是,这些步骤在时间上可以按顺序a)、b)、c)、d)的顺序执行。也可以对前面所述步骤进行再划分。这样,例如可以设想,在步骤d)中通过将固定元件调节到固定位置中来固定两个连接机构。这里,固定元件仅能直线地移动。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当例如调节元件具有施加必要的调节力的弹簧时,也可以自动地执行调节。
固定元件的两个部分相互分开地安装在支座上。两个部分特别是这样设置在支座上,这两个部分在安装之后分别仅能以一个自由度运动,特别是直线地相对于支座运动。在两个部分真正安装到支座上之后,就是说,当这两部分已经可引导移动地保持在支座上时,才实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互接合。
此外,在步骤b)中可以首先将支座安插到所述活动部件上,接着利用紧固元件将支座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上。支座在活动部件上的安插可以通过支座上的已经提及的保持机构实现。
此外还可以设置步骤c1),在该步骤中,将锁芯从活动部件的内侧插入支座中,以便固定在支座上。此外,步骤d)可以用于通过将固定元件调节到固定位置中同时也通过固定元件将锁芯固定在支座上。由此,锁芯以及门把手同时在步骤d)中通过固定元件形锁合地保持在固定位置中。
特别优选在一种方法中可以设定的是,为了将第一部分、特别是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个接合元件接合到第二部分上、特别是接合到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上,使所述第二部分在朝向第一部分的端部上弹性变形。由此可以确保,在两个部分相互接合之后,这两个部分不再能自行松开。第二部分的能弹性变形的端部弹性变形时,以确定的力使能弹性变形的端部预紧。在接合期间,这种预紧作用确保将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接合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上。这样,这种预紧确保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可靠地卡入或从后面卡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上。在接合或卡接之后,所述预紧作用确保,所述第二部分不再能从第一部分上松开,特别是当门把手系统完整地组装完成之后不再能松开。
这样,在一种安装方法中优选可以设定,为了将固定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安装到支座上,使固定元件的长孔/缺口、即配合导向机构与支座的导向机构对齐地定向,并接着使所述第二部分经过支座的导向机构而套插到支座上,其中在将所述第二部分套插到支座上期间,所述第二部分在朝向第一部分的端部上弹性变形,接着,通过沿支座的导向机构朝第一部分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部分而使所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接合,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弹性的端部复位变形到其弹性变形之前的初始位置或基本上复位变形到其初始位置。就是说,首先将第二部分套插到支座上,其中只有当支座的导向机构和第二部分的配合导向机构这样相互定向时,使得它们能够被引导在彼此上经过时,才能实现将第二部分套插到支座上。第二部分的长孔/缺口和支座的导向机构优选这样设计尺寸,使得导向机构在将第二部分套插到支座上时恰好可以被引导穿过长孔/缺口。在这个套插位置中,第二部分的可弹性变形的端部分别这样压向第一部分、特别是压向第一部分的优选构造成突起的接合元件,使得能弹性变形的端部在形成预紧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弹性变形。在两个部分相向运动时,第一部分的接合元件和第二部分的配合接合元件才这样相对于彼此定向,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发生希望的接合。通过第二部分朝第一部分的方向移动,通过支座的导向机构或第二部分的配合导向机构确保了第二部分防脱离地保持在支座上。
同样,在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方法中,可以使用如前面结合全部技术特征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由权利要求、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得出。由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公开的特征同样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反之亦然。在附图中以不同的实施例示出本发明。这里在权利要求书中和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可以分别本身单独地或相互组合地构成本发明的重要内容。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连同其安装在活动部件内侧上的支座的门把手系统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2a示出图1中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调节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b示出图2a的类似的局部放大图,但带有不同地设计的调节元件,
图2c示出图1中门把手在支座上的右侧固定区域的示例性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在固定元件的释放位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4示出图3中的门把手的右侧固定区域的放大图,
图5示出图3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类似的剖视图,但处于固定元件的固定位置,
图6示出类似于图4的右侧固定区域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车辆的示意图,所述车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
图8示意性示出固定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安装到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支座上期间的透视图,
图9示意性示出根据图8的固定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相互接合期间的透视图,
图10示意性示出根据图9的已经接合的固定元件在固定位置中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后面的附图中,即使是不同的实施例,对于相同的技术特征使用同一附图标记。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10的后视图,所述门把手系统在内侧101.1安装在车辆100的活动部件101上。因此在已安装的门把手12中仅能看到连接机构12.3,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将门把手12固定在支座11上。为此目的,在支座11上设置固定元件15,所述固定元件设计成滑块的形式。固定元件15本身通过导向机构11.1形锁合地保持在支座11上,为此,在固定元件15上设有长孔形式的、带有扩展部的配合导向机构8。在图1中示出的固定元件15具有第一部段15.3和第二部段15.4,其中第一部段15.3基本上对应于固定元件15的第一部分15.5,而第二部段15.4基本上对应于固定元件的第二部分15.6。这里,第一部段15.3用于将必要时存在的锁芯17形锁合地固定在支座11上。在该图1中只能看到锁芯17的背面,这个背面与用于传递锁芯的机械旋转运动的杠杆连接。第二部段15.4用于固定门把手12,特别是通过门把手的连接机构12.3进行固定。具体的作用原理还将由图3、4以及5和6详细说明。如另外还能根据图1看出的那样,固定元件15在当前情况下构造成两部分15.5和15.6,其中这两个部分通过两个所示出的连接件15.7形锁合地相互连接。这个连接件15.7可以由销构成,所述销从固定元件15的第一部分15.5伸出并与固定元件15的第二部分15.6中的孔形锁合地配合作用。调节元件16也可以设计成铆钉或螺钉。也可以设想,两个部分15.5和15.6以材料锁合方式相互连接。但如前面说明的那样,也可以设想的是,整个固定元件15可以设计成一件式的。
在图1中还在支座11的左边缘上示出用于调节元件16的容纳部11.3,所述调节元件以螺钉16.1的形式示出。同样可以很好地看出支座11的带有其加强筋11.4的蜂窝状结构。
在图2a中示出支座11带有调节元件16的左侧区域的局部放大图。这里很清楚的是,调节元件16设计成调节螺钉16.1。这里,螺钉头形锁合但能旋转地支承在支座11的容纳部11.3中。由此实现了,调节元件16位置固定地保持在支座11上。螺钉16.1的螺纹与固定元件15中的螺纹、特别是第一部段15.3中的螺纹配合作用。这里,螺钉的旋转通过支座11中所存在的通孔导致整个固定元件15沿所示箭头25方向的纵向移动。由此,固定元件15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钉16.1从释放位置I运动进入固定位置II,并且必要时还能反向运动。由此很清楚的是,整个门把手12只有通过操作调节元件16才能在其释放位置I和固定位置II之间运动。
在另一图2b中,与图2a中局部放大图类似地示出了调节元件16的一种可选设计方案。这里,调节元件16设计成弹簧16.2,所述弹簧适宜地具有卡锁机构16.3。如可以很好地看到的那样,调节元件16也支承在支座11的容纳部11.3中。这里,首先通过所存在的卡锁机构16.3将调节元件16支承在容纳部11.3中的凹部中。如果现在通过车辆钥匙凸缘在头部区域中旋转螺钉状的调节元件16,则卡锁机构16.3从凹部中脱出并且弹簧16.2沿所示箭头方向推压整个调节元件16,由此固定元件15从其释放位置I转移到固定位置II。为此目的,调节元件16固定地与固定元件15连接。这样设计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的安装特别简单,因为仅通过轻易扭转调节元件16就能实现对门把手12的锁定。
在另一个图2c中以示例性的形式示出图1的门把手12右侧的连接机构12.3的放大图。这里,连接机构12.3的端面具有插接连接结构19的触点,所述插接连接结构能与支座11上的配合插接连接结构电气连接。因此,门把手12在支座11中的固定同时实现了电子单元13设置在门把手中的部分与支座11或机动车辆侧的电子装置的电气连接。可选地可以从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2.3中引出带有插接连接结构19的电缆,如图1中示出的那样。
在图3中用在纵向延伸18上的部分横截面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10。固定元件15这里处于其释放位置I中,其中支座11已经占据了其在活动部件101上的安装位置III。如可以很好地看出的那样,固定元件15构造成两部分15.5和15.6。所述第一部分15.5这里可以设计成铸件,以便实现特别可靠地将锁芯17固定在支座11上。所述锁芯17同样通过固定元件15从释放位置I进入固定位置II的移动而形锁合地固定。为此,固定元件15以其第一部段15.3在锁芯17的凸台的后面移动,由此构成形锁合。固定元件15的第二部分15.6设计成板状的并且具有两个用于门把手12的连接机构12.3的通孔。在支座11的安装位置III中以及固定元件15的释放位置I中,门把手12穿过活动部件100中的开口101.3,其中连接机构12.3也同时被引导部分穿过支座11。如进一步在图3中可见的那样,门把手12具有纵向延伸18,这里门把手具有两个端部12.2。在这两个端部12.2上伸出杆状的连接机构12.3,所述连接机构基本上垂直于门把手12的纵向延伸18定向。之前提及的密封件可以被推移到所述杆状的连接机构12.3上。
根据图4首先可以很好地看出,支座11如何利用钩状的保持机构11.2保持在活动部件101上的安装位置III中。附加地,设有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14,以便使支座11在活动部件101上精确地定向和保持。紧固元件14设计成螺钉的形式并且在外侧101.2被引导穿过活动部件101,并与支座11的螺纹配合作用,所述螺纹在图4中相应地示出。此外,在门把手12与活动部件101之间,围绕开口101.3设有密封件20。
现在由另外的图5和6给出门把手12在支座11上的锁定。为此目的,固定元件15通过操作调节元件16从其释放位置I转移到其固定位置II。这种转移在当前情况下通过固定元件15单纯的直线运动来实现。这里,整个固定元件15都沿支座11上的导向机构11.1移动。为此,在固定元件15中设有相应的长孔15.9。
在图6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固定元件15与门把手12之间所形成的形锁合。为此目的,在固定元件15上设有设计成突起的固定机构15.1,所述固定机构移入连接机构12.3中的凹部或槽中。所述凹部或槽构成用于固定机构15.1的配合固定机构12.4。为了便于使固定机构15.1移入配合固定机构12.4,在配合固定机构12.4以及固定机构15.1上设有导入斜面12.5。附加地,固定机构15.1具有作为弹簧片的预紧机构15.2,由此,实现了提高门把手12向活动部件100外侧101.2上的压紧力。所述预紧机构15.2构造成固定机构15.1的梯形的成形部,其中这些斜面同时还构成用于门把手12的配合固定机构12.4的导入斜面。固定机构15.1在两侧伸入连接机构12.3的配合固定机构12.4中。因此,可以避免出现门把手12的点状锁定,由此同样可以明显提高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图8用透视图示意性示出在将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10安装在支座11上期间固定元件15的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40。第二部分40优选构造成锁定板并在其朝向第一部分30的端部42上具有能弹性变形的区域。在这个能弹性变形的端部42上,所述第二部分具有配合接合元件41,这里其形式为矩形缺口。支座11具有导向机构11.1,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引导已安装的第二部分40。导向机构11.1在支座11的两个相对置的侧面上作为翼状的突起构成。第二部分40在其侧面上具有缺口/长孔15.9,所述缺口/长孔用于使得第二部分40能经由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套插到支座11上。这种套插在图8中示出。第二部分40到支座11上的套插方向用附图标记44标示。第二部分40、支座11或第二部分40中的缺口/长孔15.9与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这样来设计和确定尺寸,使得在将第二部分40套插到支座11上期间,第二部分40的能弹性变形的端部42发生变形。
图9示意性示出根据图8的固定元件15的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40在相互接合期间的透视图。就是说,在第二部分40安装到支座11上之后以及第二部分40的能弹性变形的端部42与此相关地变形之后,第二部分40从安装位置III沿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直线地向释放位置I移动,直到这里为矩形缺口形式的配合接合元件41由于其在变形时产生的预紧作用而卡接到第一部分30的接合元件31上。在配合接合元件41卡接到构造成突起的接合元件31上之后,第二部分40形锁合地且防脱离地接合在第一部分30上。
图10用透视图示意性示出根据图9的处于固定位置II中的已接合的固定元件15。固定元件15的构造成环状的第一部分30具有用于容纳设置在支座11上的调节元件16的螺纹孔32。为此,调节元件16用于通过扭转使第一部分30拉近或离开。在图10中,第一部分30通过构造成螺钉的调节元件16的扭转已经从释放位置I转移到固定位置II。在这个固定位置II中,第一部分30可以将至少部分地穿过支座11和第一部分30的内部的锁芯锁定在支座11上并由此锁定在门把手系统10的活动部件101上。
在图7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安全系统103的车辆100。这里,示出在活动部件101上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系统,所述活动部件表示为车门。
附图标记列表
10 门把手系统
11 支座
11.1 用于15的导向机构
11.2 用于101的保持机构
11.3 用于16的容纳部
11.4 加强筋
12 门把手,特别是固定的门把手
12.1 手柄
12.2 端部
12.3 连接机构
12.4 用于15的配合固定机构
12.5 导入斜面
13 10/12的电子单元
13.1 12中的电子单元的一部分
14 用于11的紧固元件,特别是螺钉
15 固定元件
15.1 用于12的固定机构
15.2 预紧机构
15.5 第一部分
15.6 第二部分
15.7 连接件
15.8 配合导向机构
15.9 用于11.1的长孔/缺口
16 调节元件
16.1 螺钉
16.2 弹簧
16.3 卡锁机构
17 锁芯
18 12的纵向延伸
19 插接连接结构
20 用于12的密封件
30 第一部分/夹子
31 接合元件
32 螺纹孔
40 第二部分/锁定板
41 配合接合元件
42 能弹性变形的端部
43 40或15的移动方向
44 40到11上的套插方向
100 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
101 活动部件
101.1 内侧
101.2 外侧
101.3 开口
102 锁,特别是机电锁
103 安全系统
I 15的释放位置
II 15的固定位置
III 11的安装位置

Claims (26)

1.用于操作车辆(100)的活动部件(101)、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或类似物的门把手系统(10),所述门把手系统具有:
支座(11),所述支座能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101)的内侧(101.1)上,
门把手(12),所述门把手能通过支座(11)设置在活动部件(101)的外侧(101.2)上,以及所述门把手(12)在其纵向延伸(18)上具有两个端部(12.2),在所述端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支座(11)上的连接机构(12.3),
固定元件(15),所述固定元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2.3)将门把手(12)固定在支座(11)上,其中所述固定元件(15)具有至少一个释放位置(I)和至少一个固定位置(II),以及
调节元件(16),所述调节元件用于在释放位置(I)和固定位置(II)之间调节固定元件(15),
其中固定元件(15)在其固定位置(II)中通过两个连接机构(12.3)将门把手(12)保持在支座(11)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元件(15)构造成两部分的,其中固定元件(15)的两个部分(30、40)相互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30)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31),而第二部分(40)具有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4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31)形锁合地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40)在朝向所述第一部分(30)的端部(42)上构造成能弹性变形的。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0)构造成环状的。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12)能刚性地且不可运动地、特别是通过固定元件(15)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101)上。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5)能移动地支承在支座(11)上,其中特别是所述固定元件(15)通过导向机构(11.1)保持在支座(11)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15)的所述第二部分(40)具有长孔/缺口(15.9),其中所述长孔/缺口(15.9)、支座(11)上的导向机构(11.1)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接合元件(31)和所述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41)被构造和相互协调,使得所述第二部分(40)在长孔/缺口(15.9)与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对齐布置时能够套插到支座(11)上并且所述第二部分(40)通过配合接合元件(41)在所述第二部分(40)沿支座(11)上的导向机构(11.1)移动之后才能与所述第一部分(30)的接合元件(31)形锁合地接合,所述第二部分(40)在所述导向机构中能移动地支承在支座(11)上。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为了至少固定所述支座(11)或所述门把手(12),在所述活动部件(101)上设有开口(101.3),并且
所述支座(11)能通过至少一个、优选多个保持机构(11.2)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件(101)上,
其中特别是所述保持机构(11.2)至少形锁合地从后面搭接所述活动部件(101)中的开口(101.3)的开口边缘。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能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元件(14)固定在活动部件(101)上,
其中特别是所述紧固元件(14)设计成螺钉(14.1)并且在所述活动部件(101)上的安装位置(III)中与支座(11)上的螺纹配合作用。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元件(15)上设置至少一个预紧机构(15.2),所述预紧机构在固定位置(II)中与门把手(12)以机械方式配合作用,由此,门把手(12)能压紧到活动部件(101)的外侧(101.2)上,
其中特别是所述预紧机构(15.2)设计成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特别是材料一致地由固定元件(15)构成。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设有锁芯(17),所述锁芯用于机械地触发车辆(100)的安全系统(103)中的功能,
其中所述锁芯(17)通过支座(11)固定在活动部件(101)上,并且
固定元件(15)的所述第一部分(30)将所述锁芯(17)特别是形锁合地固定在支座(11)上。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固定元件(15)的所述第二部分(40)上还设有配合导向机构(15.8),所述配合导向机构与支座(11)上的导向机构(11.1)特别是以形锁合方式配合作用。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16)特别是在容纳部(11.3)中直接地支承在支座(11)上并且使固定元件(15)在所述释放位置(I)和所述固定位置(II)之间纵向移动,
其中特别是所述调节元件(16)构造成螺钉(16.1)或弹簧元件(16.2),特别是具有卡锁机构(16.3)的弹簧元件。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活动部件(101)中的通孔能触及和能调节所述调节元件(16)。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0)具有用于容纳构造成螺钉(16.1)的调节元件(16)的螺纹孔(32)。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门把手(12)的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2.3)与所述门把手(12)构造成至少一件式的、材料一致的或一体的,
其中特别是所述连接机构(12.3)杆状地从门把手(12)的各端部(12.2)伸出,并且特别是基本上垂直于门把手(12)的纵向延伸(18)定向。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门把手(12)的两个连接机构(12.3)相互平行地定向,其中特别是所述连接机构(12.3)具有不同的长度。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电子单元(13),所述电子单元能够利用数据技术与车辆(100)的安全系统(103)连接,其中特别是所述电子单元(13)的一部分(13.1)能设置在门把手(12)中。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其特征在于,在门把手(12)上,特别是在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2.3)上设置有电气插接连接结构(19),所述插接连接结构与支座(11)上的配合插接连接结构以电气方式配合作用。
20.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方法,所述门把手系统用于操作车辆(100)的活动部件(101)、特别是门或行李舱盖或类似物,所述门把手系统具有:
支座(11),所述支座能固定在活动部件(101)的内侧(101.1)上,
门把手(12),所述门把手能通过支座(11)设置在活动部件(101)的外侧(101.2)上,并且所述门把手(12)在其纵向延伸(18)上具有两个端部,在所述端部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在支座(11)上的连接机构(12.3),
构造成两部分的固定元件(15),所述固定元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2.3)将门把手(12)固定在支座(11)上,其中所述固定元件(15)具有至少一个释放位置(I)和至少一个固定位置(II),
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门把手系统(10)安装在车辆(100)的所述活动部件(101)上执行以下步骤:
a)将固定元件(15)的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40)安装到支座(11)上并将所述第一部分(30)与第二部分(40)相互接合,其中在将各部分(30、40)相互接合期间,至少将所述第二部分(40)防脱离地保持在支座(11)上,
b)将支座(11)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101)的内侧(101.1)上,
c)通过所述活动部件(101)中的开口(101.3)将门把手(12)的连接机构(12.3)从外侧(101.2)直线地导入支座(11)中,
d)通过将固定元件(15)从释放位置(I)调节到固定位置(II)形锁合地固定门把手(1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通过将固定元件(15)调节到固定位置(II)中来固定两个连接机构(12.3),其中特别是固定元件(15)仅直线地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首先将支座(11)安插到所述活动部件(101)上,并接着利用紧固元件(14)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活动部件(101)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之一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步骤c1)中,从所述活动部件(101)的内侧(101.1)将锁芯(17)推入支座(11)中,并且
通过步骤d),通过将固定元件(15)调节到固定位置(II)中,同时通过固定元件(15)的第一部分(30)将锁芯固定在支座(11)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之一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第一部分(30)、特别是第一部分(30)的至少一个接合元件(31)接合到第二部分(40)上、特别是接合到第二部分(40)的至少一个配合接合元件(41)上,使所述第二部分(40)在朝向第一部分(30)的端部上弹性变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之一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固定元件(15)的所述第二部分(40)安装到支座(11)上,使固定元件(15)的长孔/缺口(15.9)与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对齐地定向,并接着使所述第二部分(40)经过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套插到支座(11)上,其中在将所述第二部分(40)套插到支座(11)上期间,所述第二部分(40)在朝向第一部分(30)的端部上弹性变形,并接着通过沿支座(11)的导向机构(11.1)朝第一部分(3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部分(40)而使所述第二部分(40)与第一部分(30)接合,其中所述第二部分(40)的弹性的端部复位变形到其弹性变形之前的初始位置或基本上复位变形到其初始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之一所述的用于安装门把手系统(10)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门把手系统(10)。
CN201680029848.4A 2015-06-30 2016-05-31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Active CN1077712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10531.4 2015-06-30
DE102015110531.4A DE102015110531A1 (de) 2015-06-30 2015-06-30 Türgriffsystem für Fahrzeuge
PCT/EP2016/062218 WO2017001130A1 (de) 2015-06-30 2016-05-31 Türgriffsystem für fahrzeu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1236A true CN107771236A (zh) 2018-03-06
CN107771236B CN107771236B (zh) 2020-06-02

Family

ID=56098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9848.4A Active CN107771236B (zh) 2015-06-30 2016-05-31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4475B2 (zh)
EP (1) EP3317481A1 (zh)
CN (1) CN107771236B (zh)
DE (1) DE102015110531A1 (zh)
WO (1) WO20170011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1441A (zh) * 2018-03-28 2020-11-20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门或罩盖的把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04870A1 (de) * 2015-03-30 2016-10-0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7103961A1 (de) * 2017-02-24 2018-08-30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Handhabe mit einem Sicherungselement
US10967714B2 (en) * 2017-09-25 2021-04-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llapsible side door latch module
DE102018107504A1 (de) * 2018-03-28 2019-10-0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vorrichtung
CN112384670B (zh) * 2018-07-09 2022-01-18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门把手组件及相关方法
DE102018220205A1 (de) * 2018-11-23 2020-05-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chließsystem für eine Tür oder 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Tür oder 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Kraftfahrzeug
US11913261B2 (en) * 2019-02-01 2024-02-27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assembly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door handle
DE102019005564B3 (de) * 2019-05-10 2020-09-17 Emz-Hanauer Gmbh & Co. Kgaa Türverschluss für ein elektrisches Haushaltsgerät
EP4108865A1 (en) * 2021-06-24 2022-12-28 U-Shin France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attachment unit
EP4108867A1 (en) * 2021-06-24 2022-12-28 U-Shin France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EP4108866B1 (en) * 2021-06-24 2023-11-08 U-Shin France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attachment uni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9329A (en) * 1998-03-13 2000-05-09 Adac Plastics Inc.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self-actuated mounting
DE102007027845A1 (de) * 2007-06-13 2008-12-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CN204112941U (zh) * 2014-10-11 2015-01-21 天津敏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把手
CN104417327A (zh) * 2013-09-02 2015-03-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外把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819472U1 (de) * 1998-10-31 1999-02-18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mit Ziehgriff
FR2789429B1 (fr) 1999-02-05 2001-04-13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Poignee d'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perfectionnes de montage d'un levier de prehension
DE19950172B4 (de) * 1999-10-19 2009-02-1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beschla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US6594861B2 (en) * 2001-07-20 2003-07-22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door handl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DE10151862A1 (de) * 2001-10-24 2003-05-15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Verschlusses von Türen oder Klappen,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DE10151870B4 (de) * 2001-10-24 2005-06-1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r Betätigung eines Verschlusses von Türen oder Klappen,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DE10217488B4 (de) * 2002-04-19 2005-06-2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von Türen, Klappen od.dgl., insbesondere an Fahrzeugen
DE10319153B3 (de) * 2003-04-29 2004-11-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e
WO2006009205A1 (ja) * 2004-07-23 2006-01-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US7344168B2 (en) * 2004-10-14 2008-03-18 U-Shin Ltd.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s
JP5162617B2 (ja) * 2010-04-15 2013-03-13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12104889A1 (de) 2012-06-05 2013-12-0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vorrichtung
DE102013102105A1 (de) * 2013-03-04 2014-09-04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anordnung
DE102015102638A1 (de) 2014-02-28 2015-09-0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system für Fahrzeuge
DE102018107503A1 (de) * 2018-03-28 2019-10-0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Tür oder eine Klapp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9329A (en) * 1998-03-13 2000-05-09 Adac Plastics Inc.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self-actuated mounting
DE102007027845A1 (de) * 2007-06-13 2008-12-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CN104417327A (zh) * 2013-09-02 2015-03-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外把手
CN204112941U (zh) * 2014-10-11 2015-01-21 天津敏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把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1441A (zh) * 2018-03-28 2020-11-20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门或罩盖的把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17481A1 (de) 2018-05-09
WO2017001130A1 (de) 2017-01-05
DE102015110531A1 (de) 2017-01-05
US11274475B2 (en) 2022-03-15
CN107771236B (zh) 2020-06-02
US20180187458A1 (en)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1236A (zh)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CN105960498B (zh) 用于车辆的门把手系统
US6602077B2 (en) Handle assembly for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US10087657B2 (en)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US8459603B2 (en) On board screen device
WO2006086277A3 (en) Power linear displacement striker
DE102006029774A9 (de) Griffvorrichtung
KR20180118772A (ko) 자동차의 도어 또는 플랩을 열기 위한 장치
CN104641060A (zh) 具有门操作件和锁芯的系统
EP2946050B1 (de) Vorrichtung zur drahtlosen übertrag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
JP6763005B2 (ja) ドアグリップユニット
CN105781281B (zh) 车辆门锁装置的开关组件
CN103878752B (zh) 具有开关装置的工具机
CN201210112Y (zh) 汽车开闭门试验装置
US20210095497A1 (en) Handle Device for a Door or a Lid
CN104716502B (zh) 杠杆致动的电气中心组合件
US20220185081A1 (en)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oving a Cover
CN210455178U (zh) 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的无人机
US10644442B2 (en) Plug connector part with strain relief
CN109153319B (zh) 用于使车顶的顶盖运动的组件,用于两个车顶的系统和用于制造组件的方法
CN103329357B (zh) 连接模块及连接模块系统
CN210152459U (zh) 车用门锁装置
CN114080326A (zh) 用于装配在机动车门处的装配模块
US20200408006A1 (en) Handle Device
EP3037611A1 (de) Elektrische komponente für ein verschlusselement eines kraftfahrzeu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