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3566A -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3566A
CN107753566A CN201711265565.2A CN201711265565A CN107753566A CN 107753566 A CN107753566 A CN 107753566A CN 201711265565 A CN201711265565 A CN 201711265565A CN 107753566 A CN107753566 A CN 107753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ive
leaf
preparation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55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瑾艳
郑竟成
田华
胡传荣
赵翼铭
何东平
罗质
雷芬芬
吴建宝
贺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 Lam Source Olive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n Lam Source Olive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n Lam Source Olive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Xin Lam Source Ol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655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53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53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3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橄榄叶进行杀青处理,得到橄榄蒸青叶;对所述橄榄蒸青叶依次进行一次干燥、二次干燥和三次干燥处理,得到橄榄干燥叶;将由枸杞、白芍、龙胆草、五味子、生地和天冬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混合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得到橄榄叶原露;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该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工艺安全、风味较佳、制备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橄榄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橄榄,木犀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含丰富优质食用植物油——橄榄油。长期以来,人们对油橄榄的利用都只限于橄榄果,而忽略了油橄榄叶的巨大价值。研究表明,油橄榄叶中含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远远多于油橄榄果实。橄榄苦苷和类黄酮等多酚类物质是油橄榄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橄榄苦苷具有广普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人体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增强心血管功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护肝抗炎、抗过敏、抑菌、抗病毒等重要生理保健功效。而类黄酮在抗氧化方面效果显著,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用橄榄叶制作一种橄榄叶药露,刚好可以使橄榄叶中的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利用,实现油橄榄叶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油橄榄叶独特的保健作用,也符合现代人所提倡的保健理念。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安全、制备便捷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橄榄蒸青叶的制备:对橄榄叶进行杀青处理,得到橄榄蒸青叶;步骤二、橄榄干燥叶的制备:对所述橄榄蒸青叶依次进行一次干燥、二次干燥和三次干燥处理,得到橄榄干燥叶;步骤三、中草药基液的制备:将由枸杞、白芍、龙胆草、五味子、生地和天冬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步骤四、药液橄榄叶的制备: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步骤五、橄榄叶原露的析取: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混合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得到橄榄叶原露;步骤六、橄榄叶药露的制备: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橄榄蒸青叶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采摘的橄榄叶摊开放置2~3小时,再将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第一阶段,以投叶量20~25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蒸青湿度为50~55%,蒸青温度为140~150℃,蒸青时间为8~12s,待蒸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使其冷却降温至45~55℃;第二阶段,以投叶量5~10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湿度为45~50%,杀青温度为60~70℃,杀青时间为20~30s,待杀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并采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15~25℃,冷却时间为180~200s,即得到橄榄蒸青叶,所述橄榄蒸青叶的含水量为50~55%。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一次干燥的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蒸青叶置于干燥机中进行一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2~2.5kPa,干燥温度为120~150℃,干燥时间90~120s,得到橄榄一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30~40%。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二次干燥的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进行二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1~1.5kPa,干燥温度为90~100℃,干燥时间250~300s,得到橄榄二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10~20%。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三次干燥的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进行三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0.2~0.8kPa,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180~240s,得到橄榄干燥叶,所述橄榄干燥叶的含水量为4~6%。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草药基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由重量份枸杞4~6份、白芍2~4份、龙胆草2~4份、五味子1~3份、生地4~6份和天冬2~4份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40~60分钟,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所述混合中草药与反渗透水的料液比为1:8~12。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药液橄榄叶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将橄榄干燥叶置于温度为20~30℃的中草药基液中浸泡30~40分钟;第二阶段,以20~3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50~60℃,并保持浸泡20~30分钟;第三阶段,以10~2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80~90℃,继续浸泡10~20分钟,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橄榄叶原露的析取过程如下: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按重量比3:1混合,再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析取温度为60~120℃,析取时间为100~150分钟,得到橄榄叶原露。
优选的,所述复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为橄榄叶原露的0.04 ~0.06%,所述复合稳定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酸钠占10~15%、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占15~25%、卡拉胶占5~15%、CMC占15~25%、单甘脂占30~40%,上述组分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优选的,所述复合稳定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酸钠占15%、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占20%、卡拉胶占10%、CMC占20%、单甘脂占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后分两阶段杀青替代传统的阳光晒制和连续高温杀青方式制备橄榄蒸青叶,并通过控制其投叶量、湿度等工艺参数,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橄榄叶中的有效成分。
(2)通过对橄榄蒸青叶进行三次减压干燥处理,并通过控制其干燥压力、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及每阶段干燥后的含水量,使得橄榄干燥叶更加柔软松脆,且可减少空气对橄榄干燥叶的氧化。
(3)通过将橄榄干燥叶置于中草药基液中进行分阶段浸泡处理,可使橄榄干燥叶充分吸收中草药基液的有效成分,利于后续提取更多物质活性成分。
(4)通过采用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橄榄叶原露,可使其营养素、矿物质以及黄酮等物质被充分高效提取,显著提高后续制得的橄榄叶药露的保健效果。
(5)通过向橄榄叶原露中加入由海藻酸钠、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卡拉胶、CMC、单甘脂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可使后续橄榄叶药露迅速成形并保持其形态,且该复合稳定剂可赋予橄榄叶药露黏润、适宜的口感。
(6)该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工艺安全、风味较佳、制备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橄榄蒸青叶的制备:将采摘的橄榄叶摊开放置2~3小时,再将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第一阶段,以投叶量20~25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蒸青湿度为50~55%,蒸青温度为140~150℃,蒸青时间为8~12s,待蒸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使其冷却降温至45~55℃;第二阶段,以投叶量5~10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湿度为45~50%,杀青温度为60~70℃,杀青时间为20~30s,待杀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并采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15~25℃,冷却时间为180~200s,即得到橄榄蒸青叶,所述橄榄蒸青叶的含水量为50~55%。
步骤二、橄榄干燥叶的制备:将所述橄榄蒸青叶置于干燥机中进行一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2~2.5kPa,干燥温度为120~150℃,干燥时间90~120s,得到橄榄一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30~40%;将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进行二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1~1.5kPa,干燥温度为90~100℃,干燥时间250~300s,得到橄榄二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10~20%;将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进行三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0.2~0.8kPa,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180~240s,得到橄榄干燥叶,所述橄榄干燥叶的含水量为4~6%。
步骤三、中草药基液的制备:将由重量份枸杞4~6份、白芍2~4份、龙胆草2~4份、五味子1~3份、生地4~6份和天冬2~4份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40~60分钟,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所述混合中草药与反渗透水的料液比为1:8~12。
步骤四、药液橄榄叶的制备: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将橄榄干燥叶置于温度为20~30℃的中草药基液中浸泡30~40分钟;第二阶段,以20~3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50~60℃,并保持浸泡20~30分钟;第三阶段,以10~2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80~90℃,继续浸泡10~20分钟,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
步骤五、橄榄叶原露的析取: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按重量比3:1混合,再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析取温度为60~120℃,析取时间为100~150分钟,得到橄榄叶原露。
步骤六、橄榄叶药露的制备: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所述复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为橄榄叶原露的0.04 ~0.06%,所述复合稳定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酸钠占10~15%、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占15~25%、卡拉胶占5~15%、CMC占15~25%、单甘脂占30~40%,上述组分的百分比之和为100%;优选的,所述复合稳定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酸钠占15%、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占20%、卡拉胶占10%、CMC占20%、单甘脂占35%,再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
实施例1:
将采摘的橄榄叶摊开放置2小时,再将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第一阶段,以投叶量20kg/h投入到杀青机中,蒸青湿度为50%,蒸青温度为140℃,蒸青时间为8s,待蒸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使其冷却降温至45℃;第二阶段,以投叶量5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湿度为45%,杀青温度为60℃,杀青时间为20s,待杀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并采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15℃,冷却时间为180s,即得到橄榄蒸青叶,所述橄榄蒸青叶的含水量为50%;将所述橄榄蒸青叶置于干燥机中进行一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2kPa,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90s,得到橄榄一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30%;将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进行二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1kPa,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250s,得到橄榄二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10%;将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进行三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0.2kPa,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180s,得到橄榄干燥叶,所述橄榄干燥叶的含水量为4%;将由重量份枸杞4份、白芍2份、龙胆草2份、五味子1份、生地4份和天冬2份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40分钟,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所述混合中草药与反渗透水的料液比为1:8;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将橄榄干燥叶置于温度为20℃的中草药基液中浸泡30分钟;第二阶段,以2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50℃,并保持浸泡20分钟;第三阶段,以1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80℃,继续浸泡10分钟,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按重量比3:1混合,再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析取温度为60~120℃,析取时间为100分钟,得到橄榄叶原露;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所述复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为橄榄叶原露的0.04 %,再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
实施例2:
将采摘的橄榄叶摊开放置3小时,再将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第一阶段,以投叶量25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蒸青湿度为55%,蒸青温度为150℃,蒸青时间为12s,待蒸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使其冷却降温至55℃;第二阶段,以投叶量10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湿度为50%,杀青温度为70℃,杀青时间为30s,待杀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并采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25℃,冷却时间为200s,即得到橄榄蒸青叶,所述橄榄蒸青叶的含水量为55%;将所述橄榄蒸青叶置于干燥机中进行一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2.5kPa,干燥温度为150℃,干燥时间120s,得到橄榄一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40%;将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进行二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1.5kPa,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300s,得到橄榄二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20%;将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进行三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0.8kPa,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240s,得到橄榄干燥叶,所述橄榄干燥叶的含水量为6%;将由重量份枸杞6份、白芍4份、龙胆草4份、五味子3份、生地6份和天冬4份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60分钟,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所述混合中草药与反渗透水的料液比为1:12;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将橄榄干燥叶置于温度为30℃的中草药基液中浸泡40分钟;第二阶段,以3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60℃,并保持浸泡30分钟;第三阶段,以2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90℃,继续浸泡20分钟,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按重量比3:1混合,再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析取温度为60~120℃,析取时间为150分钟,得到橄榄叶原露;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所述复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为橄榄叶原露的0.06%,再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
实施例3:
将采摘的橄榄叶摊开放置2.5小时,再将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第一阶段,以投叶量22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蒸青湿度为52%,蒸青温度为145℃,蒸青时间为10s,待蒸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使其冷却降温至50℃;第二阶段,以投叶量8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湿度为48%,杀青温度为65℃,杀青时间为25s,待杀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并采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20℃,冷却时间为190s,即得到橄榄蒸青叶,所述橄榄蒸青叶的含水量为52%;将所述橄榄蒸青叶置于干燥机中进行一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2.2kPa,干燥温度为135℃,干燥时间105s,得到橄榄一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35%;将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进行二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1.2kPa,干燥温度为95℃,干燥时间275s,得到橄榄二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15%;将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进行三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0.5kPa,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210s,得到橄榄干燥叶,所述橄榄干燥叶的含水量为5%;将由重量份枸杞5份、白芍3份、龙胆草3份、五味子2份、生地5份和天冬3份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50分钟,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所述混合中草药与反渗透水的料液比为1:10;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将橄榄干燥叶置于温度为25℃的中草药基液中浸泡35分钟;第二阶段,以25°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55℃,并保持浸泡25分钟;第三阶段,以15°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85℃,继续浸泡15分钟,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按重量比3:1混合,再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析取温度为60~120℃,析取时间为125分钟,得到橄榄叶原露;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所述复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为橄榄叶原露的0.05%,再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橄榄蒸青叶的制备:对橄榄叶进行杀青处理,得到橄榄蒸青叶;
步骤二、橄榄干燥叶的制备:对所述橄榄蒸青叶依次进行一次干燥、二次干燥和三次干燥处理,得到橄榄干燥叶;
步骤三、中草药基液的制备:将由枸杞、白芍、龙胆草、五味子、生地和天冬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
步骤四、药液橄榄叶的制备: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
步骤五、橄榄叶原露的析取: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混合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得到橄榄叶原露;
步骤六、橄榄叶药露的制备:将所述橄榄叶原露与复合稳定剂搅拌混匀,依次经均质、杀菌、冷却和灌装处理,即得成品的橄榄叶药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橄榄蒸青叶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采摘的橄榄叶摊开放置2~3小时,再将其置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第一阶段,以投叶量20~25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蒸青湿度为50~55%,蒸青温度为140~150℃,蒸青时间为8~12s,待蒸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使其冷却降温至45~55℃;第二阶段,以投叶量5~10 kg/h投入到杀青机中,杀青湿度为45~50%,杀青温度为60~70℃,杀青时间为20~30s,待杀青结束后迅速倒出摊开,并采用冷却装置将其冷却至15~25℃,冷却时间为180~200s,即得到橄榄蒸青叶,所述橄榄蒸青叶的含水量为50~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一次干燥的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蒸青叶置于干燥机中进行一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2~2.5kPa,干燥温度为120~150℃,干燥时间90~120s,得到橄榄一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30~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二次干燥的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一次干燥叶进行二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1~1.5kPa,干燥温度为90~100℃,干燥时间250~300s,得到橄榄二次干燥叶,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的含水量为10~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三次干燥的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二次干燥叶进行三次干燥处理,设置干燥压力为0.2~0.8kPa,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180~240s,得到橄榄干燥叶,所述橄榄干燥叶的含水量为4~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草药基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由重量份枸杞4~6份、白芍2~4份、龙胆草2~4份、五味子1~3份、生地4~6份和天冬2~4份组成的混合中草药放入反渗透水中熬煮40~60分钟,过滤即得中草药基液;所述混合中草药与反渗透水的料液比为1:8~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药液橄榄叶的制备过程如下:将所述橄榄干燥叶置于所述中草药基液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将橄榄干燥叶置于温度为20~30℃的中草药基液中浸泡30~40分钟;第二阶段,以20~3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50~60℃,并保持浸泡20~30分钟;第三阶段,以10~20°C/min的速度将中草药基液继续加热至80~90℃,继续浸泡10~20分钟,待浸泡结束即得药液橄榄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橄榄叶原露的析取过程如下:将所述药液橄榄叶与陈皮按重量比3:1混合,再进行异相液态超微原露析取处理,析取温度为60~120℃,析取时间为100~150分钟,得到橄榄叶原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为橄榄叶原露的0.04 ~0.06%,所述复合稳定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酸钠占10~15%、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占15~25%、卡拉胶占5~15%、CMC占15~25%、单甘脂占30~40%,上述组分的百分比之和为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稳定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海藻酸钠占15%、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占20%、卡拉胶占10%、CMC占20%、单甘脂占35%。
CN201711265565.2A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753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5565.2A CN107753566A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5565.2A CN107753566A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3566A true CN107753566A (zh) 2018-03-06

Family

ID=6127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5565.2A Pending CN107753566A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53566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1180A (zh) * 2014-12-15 2015-03-25 青川县青源林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去除苦涩的橄榄茶
CN105614873A (zh) * 2016-03-07 2016-06-01 内蒙古牧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秋葵原露的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1180A (zh) * 2014-12-15 2015-03-25 青川县青源林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去除苦涩的橄榄茶
CN105614873A (zh) * 2016-03-07 2016-06-01 内蒙古牧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秋葵原露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4907A (zh) 一种香辣味雪花花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3165A (zh) 一种仙人掌味牛奶花生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2088A (zh) 一种花生桑枣麦芽糖与大豆组合营养腐皮及制备方法
CN104068149A (zh) 一种保健型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18911A (zh) 一种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4068183A (zh) 一种芳香浓郁型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054054A (ko) 한약재를 포함하는 편강 및 생강차 제조방법
CN103380825A (zh) 一种保健卤味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8693B (zh) 一种橘子果茶及制备方法
CN104106612A (zh) 一种营养瓜蒌籽酥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88181A (zh) 一种橄榄叶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53566A (zh) 一种橄榄叶药露的制备方法
De et al. Nutrient rich foods in human diet as immunity boosters
CN103947797A (zh) 一种发酵型牡丹嫩芽茶复合饮品的制备方法
CN103461998A (zh) 一种利肝保健枸杞果蔬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4730A (zh) 一种爆椒驴肉酱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53395B1 (ko) 단호박을 함유한 솔잎 소금의 제조방법
CN107125387B (zh) 一种富硒辣木茶的制作方法
KR101628538B1 (ko) 기능성 김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73003A (ko) 댕댕이 열매를 이용한 기능성 건강 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212124A (zh) 金铃子夏枯草保健茶晶的制作方法
Hong et al. Healing Orchids
CN106509037A (zh) 一种千日红风味方便面绿豆糕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20642A (zh) 一种柠檬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2087A (zh) 一种花生百合麦芽糖与大豆组合营养腐皮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