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9103B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卷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09103B CN107709103B CN201680035223.9A CN201680035223A CN107709103B CN 107709103 B CN107709103 B CN 107709103B CN 201680035223 A CN201680035223 A CN 201680035223A CN 107709103 B CN107709103 B CN 1077091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lutch
- stopper
- gear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71—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spring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6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 actua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clutching means between actuator and belt r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022/4685—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with means to adjust or regulate the tensioning force in relation to external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带轴,其卷取乘坐者所佩戴的安全带;基体(118),其被传递旋转力而旋转;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0、172),其支承于基体(118)并且具有卡合部(184、186),该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由于基体(118)旋转而向旋转径向外侧移动,输入至基体(118)的旋转力能够向带轴传递。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止动件(200),该止动件(200)能够相对于基体(118)相对旋转并且具备被卡合孔(204、206),该被卡合孔(204、206)具有:允许部(212),其在基体(118)向一侧旋转时允许卡合部(184、186)向旋转径向外侧移动;限制部(208),其在基体(118)向另一侧旋转时限制卡合部(184、186)向旋转径向外侧移动,并且与允许部(212)一体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4-4852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即:设置于马达与带轴之间的离合器通过马达而旋转,从而能够将马达的旋转传递至带轴。另外,离合器构成为包括:基体、支承于基体的一对配重件、以及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基体的止动件。而且,在离合器借助马达而向一侧旋转时,配重件向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从而向马达的一侧的旋转被传递至带轴。另外,在离合器借助马达而向另一侧旋转时,配重件向旋转径向外侧的移动被止动件限制,从而向马达的另一侧的旋转不向带轴传递。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4-4852号公报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通过使止动件相对于基体大致旋转180°,从而该止动件从允许配重件向径向外侧移动的位置移动至限制的位置。即,日本特开2014-4852号公报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从减小止动件相对于基体的旋转角(工作角)的观点出发,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情况,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减小止动件相对于基体的旋转角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带轴,其卷取乘坐者所佩戴的安全带;基体,其被传递旋转力而旋转;配重件,其支承于所述基体并且具有卡合部,该配重件由于所述基体旋转而向该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输入至该基体的旋转力能够向所述带轴传递;以及止动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相对旋转并且具备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具有:允许部,其在所述基体向一侧旋转时允许所述卡合部向所述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限制部,其在所述基体向另一侧旋转时限制所述卡合部向所述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并且该限制部与所述允许部一体形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第一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径向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能够沿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径向弹性变形,在所述抵接部沿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径向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该被抵接部设置于配置有所述止动件的部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卡合部为所述允许部与所述限制部在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周向上相邻配置而成的被卡合孔,构成为所述止动件相对于所述基体的旋转角度被限制为规定的旋转角度,从而所述卡合部不与所述被卡合孔的内周缘部的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周向的端部抵接。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第一~第三中的任一个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配置在所述基体与所述止动件之间,从而限制所述配重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而沿旋转轴方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乘坐者所佩戴的安全带卷取于带轴,通过将安全带从带轴拉出,从而能够使该安全带佩戴于车辆的乘坐者。在此在本发明中,支承于基体的配重件的卡合部与设置于止动件的被卡合部卡合。而且,在基体向一侧旋转时,被卡合部的允许部允许配重件向卡合部的径向外侧(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由此,配重件向径向外侧(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输入至基体的旋转力向带轴传递。另一方面,在基体向另一侧旋转时,被卡合部的限制部限制配重件向卡合部的径向外侧移动。由此,配重件向径向外侧移动被限制,输入至基体的旋转力不向带轴传递。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使配重件的卡合部卡合于允许部以及限制部一体构成的被卡合部。由此,能够抑制止动件相对于基体的转动角(工作角)增加,并且能够允许或者限制配重件向径向外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止动件的抵接部在沿该止动件的径向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被抵接部抵接,该被抵接部设置于配置有止动件的部件。由此,在止动件的抵接部与被抵接部之间产生摩擦力,在基体旋转时,能够使止动件相对于基体更可靠地相对旋转。另外与止动件的抵接部能够沿该止动件的旋转轴方向弹性变形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中能够实现止动件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小型化。由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实现安全带卷取装置的轴向上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止动件相对于基体的旋转角度被限制为规定的旋转角度。由此,配重件的卡合部不与止动件的被卡合孔的内周缘部的周向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不受配重件的卡合部与止动件的被卡合孔的内周缘部的旋转周向的端部的摩擦力的影响,而允许或者限制配重件向卡合部的径向外侧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使止动件具有限制配重件相对于基体沿轴向移动的功能。由此,和将限制配重件相对于基体沿轴向移动的部件与止动件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构成安全带卷取装置的部件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框架的腿一侧观察第一离合器的侧视图,示出锁定杆与棘轮卡合的状态。
图3是从框架的腿一侧观察第一离合器的与图2对应的侧视图,示出锁定杆未卡合于棘轮的状态。
图4是将OL齿轮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径向切断OL齿轮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将第二离合器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将第二离合器分解示出的从与图6相反的一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沿着轴向切断第二离合器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9A是表示第二离合器的局部的结构,且表示离合器弹簧的通常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B是表示第二离合器的局部的结构,且表示将离合器弹簧的卷绕部的外径尺寸扩大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A是表示作为安全带卷取装置的构成部件的第二离合器的局部的结构,且表示一对离合器配重件向基体的径向外侧扩展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B是表示作为安全带卷取装置的构成部件的第二离合器的局部的结构,且表示一对离合器配重件被保持于基体的径向内侧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佩戴辅助时以及预紧时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的第一传递路径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卷取辅助时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的第二传递路径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卷取辅助时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的第一传递路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框架12。框架12具备近似板状的背板14,该背板14通过螺栓等未图示的紧固单元而固定于车身,从而将本安全带卷取装置10固定于车身。一对腿片16、18从背板14的宽度方向两端相互平行地延伸,通过压铸等制造的带轴20能够旋转地配置在上述腿片16、18之间。另外,在腿片16与腿片18之间架设有连接片32。
带轴2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该带轴20固定有以长条带状形成的未图示的安全带的基端部,若使带轴20绕其轴线向一方(以下,将该方向称为“卷取方向”)旋转,则安全带从其基端侧以层状卷取在带轴20的外周部。另外,若将安全带从其前端侧拉伸,则卷取于带轴20的外周部的安全带被拉出,伴随于此,带轴20与卷取安全带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地旋转(以下,将拉出安全带时带轴20的旋转方向称为“拉出方向”)。
另外,在带轴20的腿片16侧的端部的轴心部立设有支承轴部29。支承轴部29大致同轴地贯通形成于腿片16的圆孔30且向框架12的外部突出。另外,在支承轴部29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侧固定有后述的棘轮64。由此棘轮64能够与带轴20一起旋转。
另外,在后述的齿轮壳体52经由马达罩34以及螺钉36而固定有马达38。马达38配置于框架12的一对腿片16、18之间的带轴20的下方。在该马达38的输出轴固定有在外周部形成有多个外齿41的A齿轮40。
另一方面,在带轴20的腿片18侧的端部立设有未图示的支承轴部。该支承轴部将形成于腿片18的未图示的棘轮孔大致同轴地贯通,并向框架12的外部突出。另外,在支承轴部固定有对构成锁定机构的一部分的锁定板进行支承的锁定基体。而且,在车辆的紧急情况时(车辆急剧减速时等),锁定板从锁定基体突出而与形成于腿片18的棘轮孔的内周部啮合,以便阻止带轴20的拉出方向的旋转。另外,在腿片18固定有覆盖上述锁定机构等的罩42。
在腿片16经由螺钉54而固定有收容第一离合器44、B齿轮46、OL齿轮48以及C齿轮50的齿轮壳体52。
如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44构成为包括:以环状形成的离合器齿轮56、安装于离合器齿轮56的锁定杆58以及复位弹簧60、摩擦弹簧62、以及固定于带轴20的棘轮64。
具体而言,在离合器齿轮56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外齿57,如图1所示,在离合器齿轮56的内周部形成有供带轴20的支承轴部29插通的圆形的插通孔56A。另外,如图2所示,在离合器齿轮56的径向的中间部立设有锁定杆支承轴56B以及复位弹簧支承轴56C,它们朝向腿片16侧突出并且在该离合器齿轮56的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此外,在离合器齿轮56的周向的中间部形成有供摩擦弹簧62的一部分插通的摩擦弹簧插通孔56D。如图1所示,以上说明的离合器齿轮56收容于在齿轮壳体52的腿片16侧形成的收容凹部内。另外,第一片材66安装于齿轮壳体52,以便抑制离合器齿轮56向腿片16侧移动。
如图2所示,从离合器齿轮56的轴向观察时,锁定杆58形成为近似半月形,该锁定杆58通过被设置于离合器齿轮56的锁定杆支承轴56B支承从而能够倾转。另外,锁定杆58的一端部成为与棘轮64卡合的棘轮卡合部58A,锁定杆58的另一端部成为供复位弹簧60抵接的复位弹簧抵接部58B。
复位弹簧60具备卷绕部60A,该卷绕部60A以环状卷绕并且支承于在离合器齿轮56设置的复位弹簧支承轴56C。另外,复位弹簧60的一端部成为从卷绕部60A延伸并且卡止于离合器齿轮56的一部分的卡止部60B。此外,复位弹簧60的另一端部成为从卷绕部60A延伸并且与锁定杆58的复位弹簧抵接部58B抵接的抵接部60C。而且,复位弹簧60的作用力输入至锁定杆58的复位弹簧抵接部58B,从而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与棘轮64分离。
如图1所示,摩擦弹簧62设置于离合器齿轮56与齿轮壳体52之间,该摩擦弹簧62具备:滑动接触部62A,其在离合器齿轮56旋转时与齿轮壳体52滑动接触;按压部62B,其从滑动接触部62A朝向离合器齿轮56侧延伸,并且插通于在该离合器齿轮56形成的摩擦弹簧插通孔56D。而且如图2所示,在离合器齿轮56向轴向一侧(箭头E1方向侧)旋转时,摩擦弹簧62的按压部62B按压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而且进一步,若从摩擦弹簧62的按压部62B输入至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的力超过复位弹簧60的作用力,则锁定杆58倾转,该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与棘轮64卡合。由此,输入至离合器齿轮56的旋转力经由锁定杆58输入至棘轮64,带轴20与棘轮64一起向卷取方向旋转。与此相对,如图3所示,在离合器齿轮56向轴向另一侧(箭头E2方向侧)旋转时,从摩擦弹簧62的按压部62B输入至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的力未超过复位弹簧60的作用力,因此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未卡合于棘轮64。由此,输入至离合器齿轮56的旋转力不会经由锁定杆58而输入至棘轮64。
棘轮64形成为圆板状,在其外周部形成有供锁定杆58的棘轮卡合部58A卡合的多个被卡合外齿64A。而且如图1所示,棘轮64通过压入等而固定于带轴20的支承轴部29。
B齿轮46具备:大径部46T,其在外周部形成有供A齿轮40的外齿41啮合的多个外齿47T;小径部46S,其与该大径部46T配置在同轴上并且与该大径部46T一体形成。另外,将小径部46S的外径设定为比大径部46T的外径小的小径,另外在小径部46S的外周部形成有供后述的OL齿轮48啮合的多个外齿47S。
如图4所示,OL齿轮48构成为包括:通过B齿轮46(参照图1)的旋转力传递而旋转的输入齿轮68、与输入齿轮68配置在同轴上的转子70、设置在输入齿轮68与转子70之间的离合器弹簧72、以及以能够与转子70一体旋转的方式卡合于该转子70的输出齿轮74。
输入齿轮68形成为圆板状,在其外周部形成有供形成于B齿轮46的小径部46S的外齿47S啮合的多个外齿69。另外,如图5所示,在输入齿轮68形成有凹陷部68A,该凹陷部68A的转子70侧开放并且供后述的离合器弹簧72以及转子70的卷绕部70B配置。此外,在该凹陷部68A的输入齿轮68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沿着输入齿轮68的周向形成有多个离合器弹簧卡合凹部68B。
如图4所示,转子70具备:以圆板状形成的圆板部70A、从圆板部70A的径向内侧的部位朝向输入齿轮68侧突出的以圆柱状形成的卷绕部70B。另外,在转子70的轴心部、即在卷绕部70B的轴心部形成有供输出齿轮74卡合的花键状的卡合孔70C。
离合器弹簧72具备以环状弯曲的弯曲部72A。另外,在离合器弹簧72安装于转子70的卷绕部70B前的状态下,弯曲部72A的内径成为比转子70的卷绕部70B的外径稍小的直径。而且,弯曲部72A的内径扩径,从而该弯曲部72A卡合于转子70的卷绕部70B的外周面,从而弯曲部72A压接于转子70的卷绕部70B。另外,如图5所示,离合器弹簧72的一端部成为与输入齿轮68的离合器弹簧卡合凹部68B卡合的卡合部72B。而且,输入齿轮68向一侧(向箭头C1方向)旋转,从而该输入齿轮68的离合器弹簧卡合凹部68B的一部分按压卡合部72B的端部72C。由此,输入至输入齿轮68的旋转力经由离合器弹簧72向转子70以及输出齿轮74传递。与此相对,若对该输入齿轮68作用朝向使输入齿轮68向另一侧(向箭头C2方向)旋转的方向的旋转力,则该输入齿轮68的离合器弹簧卡合凹部68B的另一部分,将离合器弹簧72的卡合部72B朝向转子70的卷绕部70B侧按压。由此离合器弹簧72的卡合部72B与离合器弹簧卡合凹部68B的卡合变浅。而且,若作用于输入齿轮68的朝向箭头C2方向的旋转力超过规定值,则离合器弹簧72的卡合部72B与离合器弹簧卡合凹部68B的卡合解除。其结果,OL齿轮48不传递超过规定值的朝向箭头C2方向的旋转力。由此,在后述的预紧时,能够抑制安全带所产生的张力成为规定值以上。
输出齿轮74具备:输出齿轮主体部74A,其在外周部形成有与C齿轮50啮合的多个外齿76;花键状的卡合部74B,其与输出齿轮主体部74A一体形成并且与形成于转子70的卡合孔70C卡合。而且,输出齿轮74的卡合部74B与形成于转子70的卡合孔70C卡合,从而输出齿轮74与转子70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结合。
如图1所示,C齿轮50形成为形成有多个外齿51的圆板状,多个外齿51与构成OL齿轮48的一部分的输出齿轮74的外齿76(参照图4)以及构成第一离合器44的一部分的离合器齿轮56的外齿57啮合。而且,C齿轮50通过OL齿轮48的输出齿轮74而旋转,从而C齿轮50使离合器齿轮56旋转。
以上说明的B齿轮46、OL齿轮48以及C齿轮50在收容于形成在齿轮壳体52的收容凹部52A内的状态下,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该收容凹部52A内立设的轴部。
另外,在齿轮壳体52固定有弹簧支架84,用于支承空转齿轮78、带轴齿轮80、牵引弹簧82以及第二离合器116。
空转齿轮78形成为圆板状,在其外周部形成有与后述的带轴齿轮80以及第二离合器116啮合的多个外齿79。该空转齿轮78在收容于在弹簧支架84的齿轮壳体52侧的部位形成的收容凹部内的状态下,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该收容凹部内立设的轴部。另外,第二片86安装于弹簧支架84,从而限制空转齿轮78向齿轮壳体52侧的移动。
带轴齿轮80形成为圆板状,在其外周部形成有与空转齿轮78的外齿79啮合的多个外齿81,并且设定为比空转齿轮78大径。另外,在带轴齿轮80的轴心部形成有朝向牵引弹簧82侧突出的接头固定部80A。此外,在带轴齿轮80的轴心部的带轴20侧的部位,形成有与带轴20的支承轴部29卡合的未图示的卡合孔。而且,通过带轴齿轮80的卡合孔与带轴20的支承轴部29卡合,从而带轴齿轮80与带轴20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结合。另外,带轴齿轮80收容在弹簧支架84的齿轮壳体52侧的部位形成的收容凹部内。而且,在带轴齿轮80收容在该收容凹部内的状态下,带轴齿轮80的接头固定部80A穿过形成于该收容凹部的底壁的插通孔84A而向牵引弹簧82侧突出。
牵引弹簧82形成为漩涡状,该牵引弹簧82收纳在弹簧支架84中在与收容带轴齿轮8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的弹簧收容部84B内。另外,牵引弹簧82的内端部与固定于带轴齿轮80的接头固定部80A的接头88卡止,牵引弹簧82的外端部与形成于弹簧收容部84B内的未图示的卡止部卡止。而且,该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经由接头88以及带轴齿轮80而传递于带轴20,从而将带轴20向卷取方向旋转施力。另外,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而产生的安全带的卷取力)以消除乘坐者所安装的安全带的松动的程度比较弱地设定。换言之,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设定为在安全带的佩戴状态下与乘坐者非压迫性对应的强度,使从带轴20拉出的安全带抵抗作用于该安全带的摩擦力等而卷取至最后的强度未要求。
另外,在弹簧支架84安装有弹簧罩90。由此收容在弹簧收容部84B内的牵引弹簧82被弹簧罩90覆盖。
在此,在图6以及图7中用分解立体图示出第二离合器116的结构。另外,在图8中用剖视图示出第二离合器116的结构。如该图所示,第二离合器116具备:基体118、和通过安装于该基体118而与该基体118一体旋转的转子128。另外,第二离合器116具备:离合器齿轮136、设置在基体118与离合器齿轮136之间的离合器弹簧140、以及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基体118的杆148。此外,第二离合器116具备:被基体118支承的作为配重件的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基体118的止动件200。另外,以下在仅表示轴向、径向、周向的情况下,只要未特殊说明,则表示第二离合器116的旋转轴方向、旋转径向、旋转周向。另外,第二离合器116的旋转轴方向、旋转径向、旋转周向与基体118、转子128、离合器齿轮136、杆148、止动件200的旋转轴方向、旋转径向、旋转周向一致。
基体118具备:形成为圆盘状的圆盘部120、在圆盘部120的轴心部朝向圆盘部120的轴线方向一侧突出设置的圆柱状的支承轴部122、以及在支承轴部122的周围同轴地形成的剖面近似C字形的侧壁部124。另外,基体118具备块状的第一弹簧卡止部125,该第一弹簧卡止部125形成有供离合器弹簧140的一侧的端部卡止的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并且向与支承轴部122的突出方向相同方向突出设置。该第一弹簧卡止部125的径向外侧的面形成为与侧壁部124的外周面相同的曲率变形的圆筒面状。
此处,如图9A所示,形成于第一弹簧卡止部125的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形成为基体118的径向外侧以及轴向一侧(转子128侧)开放的槽状。该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构成为具有:相互隔开间隔而平行配置的侧壁部K1、K2、和形成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的深度方向的终端面的底壁部K3。另外,在从基体118的轴向观察时,侧壁部K1、K2随着绕基体118的轴线向另一侧(箭头F2方向)而向基体118的径向内侧倾斜。另外,将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的槽宽W1即侧壁部K1与侧壁部K2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比后述的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一卡止部142的线径稍大的宽度。另外,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在基体118的轴向一侧的开放端由后述的转子128的圆盘部130封闭。
另外,如图6以及图7所示,基体118具备圆筒状的支承轴部123,其在圆盘部120中朝向与设置有支承部1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设置。此外,基体118具备:在圆盘部120的支承轴部123的径向外侧朝向离合器配重件170、172侧突出的支承轴176、178。该支承轴176、178沿着基体118的周向以等间隔配置。另外,在基体118的圆盘部120的支承部122、123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沿着基体118的周向形成有一对长孔160、162。在该长孔160、162卡合有后述的杆148的连结突起156、158,该连结突起156、158能够沿着圆盘部120的周向而在各长孔160、162内移动。另外,在圆盘部120立设有供后述的复位弹簧164的一端部抵接的卡止壁127。
如图8所示,以上说明的基体118配置于形成在弹簧支架84的收容凹部84C内,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该收容凹部84C立设的轴部84D。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基体118的支承轴部122的轴线方向一端侧(图6以及图7中的右侧)设置有转子128。该转子128具备:形成为圆板状的圆盘部130、和从圆盘部130的轴心部朝向与基体118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131。另外,转子128通过设置于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爪部与圆盘部130卡合,从而以能够与基体118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此外,在筒状部131的外周部形成有正齿轮的外齿132,该外齿132与构成上述的OL齿轮48的一部分的输入齿轮68的外齿69(参照图4)啮合。
在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径向外侧,离合器齿轮136相对于基体118以同轴并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在离合器齿轮136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外齿138,该外齿138与上述的空转齿轮78的外齿79(参照图1)啮合。另外,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径尺寸比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外径尺寸充分大,在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与侧壁部124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缝隙。在该环状的缝隙同轴地配置有作为扭转螺旋弹簧的离合器弹簧140。
离合器弹簧140具备卷绕部141,该卷绕部141在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外周面与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之间以环状卷绕。另外,离合器弹簧140的一侧的端部成为朝向卷绕部141的径向内侧折曲的第一卡止部142。另外,如图9A所示,第一卡止部142与上述的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对应而相对于卷绕部141的径向倾斜。离合器弹簧140的另一侧的端部成为朝向卷绕部141的径向内侧折曲的第二卡止部146。另外,第二卡止部146与形成于后述的杆148的第二弹簧卡止槽153A对应而沿着卷绕部141的径向延伸。此外,第一卡止部142与第二卡止部146沿着卷绕部141的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另外,将自然状态的卷绕部141的内径尺寸设定为小于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外径尺寸的尺寸。由此在卷绕部141组装于基体118的侧壁部124时,该卷绕部141由于自身的弹力而向缩径的方向施力。另外,由此在卷绕部141组装于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状态下,该卷绕部141与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外周面紧贴。此外,在卷绕部141组装于基体118的侧壁部124的状态下,在该卷绕部141与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另外,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一卡止部142嵌入并卡止于在基体118的第一弹簧卡止部125形成的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此外,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二卡止部146嵌入并卡止于在后述的杆148的第二弹簧卡止部153形成的第二弹簧卡止槽153A。
杆148具备圆筒状的轴承部150。在轴承部150的筒内贯通有基体118的支承轴部122,由此,杆148被支承为相对于支承轴部122(基体118)能够绕轴线相对旋转。另外,在轴承部150的外周部,沿着径向突出的一对连结部152以及连结部154彼此沿着周向设置于相反侧(180度相反的一侧)。
如图7所示,在上述一对连结部152、154分别突出地设置有朝向基体118的圆盘部120侧突出的圆柱状的连结突起156以及连结突起158。另外,各连结突起156、158分别卡合有啮合爪180、182,该啮合爪180、182设置于后述的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
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杆148的一方的连结部152抵接有作为扭转螺旋弹簧的复位弹簧164的一端部,该复位弹簧164的另一端部抵接于在基体118的圆盘部120立设的卡止壁127。该复位弹簧164总是将杆148绕基体118的轴线向一侧(在图6以及图7中为箭头F1方向)施力,杆148通常保持为一对连结突起156、158与主体部120的一对长孔160、162的各长边方向一端部(图6以及图7中箭头F1方向侧的端部)抵接的状态。
另外,如图9A所示,杆148的另一方的连结部154成为供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二卡止部146卡止的第二弹簧卡止部153。在该第二弹簧卡止部153形成有供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二卡止部146嵌入的第二弹簧卡止槽153A。由此,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若杆148抵抗复位弹簧164的弹力而相对于基体118绕轴线向另一侧(在图9A以及图9B中为箭头F2方向)转动,则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二卡止部146向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方向一侧(图9A以及图9B中箭头F2方向)移动,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部141的外径尺寸扩大。另外,第二弹簧卡止槽153A与上述的第一弹簧卡止槽125A同样构成为具有侧壁部K4、K5、和底壁部K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148支承于基体118的状态下,侧壁部K4、K5与基体118的径向大致平行。另外,将第二弹簧卡止槽153A的槽宽W2即侧壁部K4与侧壁部K5之间的间隙设定为:相对于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二卡止部146的线径足够宽的宽度。由此,离合器弹簧140相对于基体118以及杆148的组装性良好。
而且,若像这样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部141的外径尺寸扩大,则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部141压接于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在该状态下,在离合器弹簧140的外周部与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之间产生规定的摩擦力,因此离合器弹簧140与离合器齿轮136因该摩擦力而一体地连结。
另一方面,如图6~图8所示,在基体118的轴线方向另一侧(与转子128相反的一侧)分别配置有形成为近似半圆形的板状的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上述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设定为相同重量,且彼此沿着圆盘部120的周向设置于相反侧(180度相反的一侧)。在上述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各周向一端侧,形成有圆形的轴承孔174、175。在上述轴承孔174、175旋转自如地嵌合有在基体118的圆盘部120突出设置的圆柱状的支承轴176或者支承轴178。由此,各离合器配重件170、172分别被基体118支承为能够绕支承轴176、178(轴承孔174、175)在基体118的径向上转动(倾转)。
另外,一个离合器配重件170具备:与上述的杆148的连结突起158卡合的近似U字形的啮合爪180,另一个离合器配重件172同样具备:与杆148的连结突起156卡合的近似U字形的啮合爪182。由此,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经由杆148而同步(联动),通常借助作用于杆148的复位弹簧164的作用力而被保持于基体118的径向内侧。
另外,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具备朝向后述的止动件200侧突出的圆柱状的卡合部184、186。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隔着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而与基体118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形成为圆盘状的止动件200。另外,在该止动件200的轴心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202,该开口部202供在形成于弹簧支架84的收容凹部84C立设的轴部84D(参照图8)插通,并且与基体118的支承轴部123的外周部嵌合。该止动件200防止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从基体118的脱落,并且也作为防止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与形成于弹簧支架84的收容凹部84C的底壁干涉的隔离件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止动件200的径向的中间部形成有作为一对被卡合部的被卡合孔204、206,它们分别供离合器配重件170的卡合部184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的卡合部186卡合。被卡合孔204和被卡合孔206沿着止动件200的周向以等间隔配置。
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被卡合孔204、206在止动件200的周向一侧(箭头F2方向侧)的部位成为限制部208,该限制部208成为宽度尺寸W1(在止动件200的径向上的尺寸)比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的外径稍大的尺寸。而且,如图10B所示,在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位于被卡合孔204、206内的限制部208内时,卡合部184、186与限制部208的内周缘部210的径向外侧的部位210B抵接,从而限制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从被保持于基体118的径向内侧的状态向径向外侧移动。
另外,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被卡合孔204、206在止动件200的周向另一侧(箭头F1方向)的部位成为允许部212,该允许部212成为宽度尺寸W2(在止动件200的径向上的尺寸)比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的外径足够大的尺寸。该允许部212的内周缘部214的径向内侧的部位214A位于与限制部208的内周缘部210的径向内侧的部位210A在径向上的相同位置。另外,允许部212的内周缘部214的径向外侧的部位214B位于比限制部208的内周缘部210的径向外侧的部位210B靠径向外侧。而且如图10A所示,在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位于被卡合孔204、206内的允许部212内时,卡合部184、186能够移动至与允许部212的内周缘部214的径向外侧的部位214B抵接的位置。即,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能够从被保持于基体118的径向内侧的状态向径向外侧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将止动件200相对于基体118的旋转角限制为规定的角度的未图示的限制部。由此,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不与被卡合孔204、206的内周缘部的周向的两端抵接。即,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不与限制部208的内周缘部210的箭头F2方向侧的端部210C抵接,并且不与允许部212的内周缘部214的箭头F1方向侧的端部214C抵接。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止动件200的外周部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以凸状形成的四个抵接部216,该四个抵接部216沿着周向以等间隔配置。该抵接部216通过在其径向内侧的部位形成减重孔从而能够朝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另外,如图8所示,在止动件200配置在形成于弹簧支架84的收容凹部84C内的状态下,且该止动件200的抵接部216在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后的状态下,与作为收容凹部84C的被抵接部的内周面84E抵接。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离合器116中,若转子128绕其轴线向另一侧(图6以及图7的箭头F1方向)旋转,则和转子128一体地连结的基体118与转子128一起绕其轴线向另一侧旋转。因此,被基体118支承的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追随基体118而绕基体118的轴线旋转。此时,对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作用离心力,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作用绕支承轴176的旋转扭矩,并且对离合器配重件172作用绕支承轴178的旋转扭矩。
因此,在上述旋转扭矩的大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的旋转速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一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抵抗作用于杆148的复位弹簧164的作用力,绕支承轴176或者支承轴178而向基体118的径向外侧转动。由此,在离合器配重件170的啮合爪180卡合有连结突起158,并且在离合器配重件172的啮合爪182卡合有连结突起156的杆148,成为相对于基体118绕轴线向另一侧(图9A以及图9B中箭头F2方向)转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马达38的输出轴的旋转力经由A齿轮40、B齿轮46以及OL齿轮48而向转子128传递。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上述结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在安全带以层状卷取于带轴20的收纳状态下,若拉伸未图示的舌板并且拉伸安全带,则一边抵抗将带轴20向卷取方向施力的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使带轴20向拉出方向旋转,一边将安全带拉出。
这样,在拉出安全带的状态下,将安全带挂绕于就坐于座位的乘坐者的身体的前方,并且将舌板插入带扣装置,使带扣装置保持舌板,从而将安全带佩戴于乘坐者的身体。
此处,若由未图示的开关等检测出舌板插入至带扣装置,则未图示的马达控制装置使马达38的输出轴向正方向旋转。而且,该马达38的输出轴的旋转经由图11所示的第一传递路径向带轴20传递。具体而言,马达38的输出轴使A齿轮40向箭头A1方向旋转。另外,若A齿轮40向箭头A1方向旋转,则通过该A齿轮40使B齿轮46向箭头B1方向旋转,进而通过B齿轮46使OL齿轮48向箭头C1方向旋转。此外,通过OL齿轮48使C齿轮50向箭头D1方向旋转,而且通过C齿轮50使第一离合器44的离合器齿轮56向箭头E1方向旋转。此处,在离合器齿轮56向箭头E1方向旋转时,锁定杆58与棘轮64卡合。其结果,离合器齿轮56的旋转传递于棘轮64,带轴20与棘轮64一起向卷取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卷取于带轴20,乘坐者所佩戴的安全带的松动被消除(所谓“佩戴辅助”)。而且,在马达38的输出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安全带通过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而以比较弱的力约束乘坐者。
另一方面,若在车辆行驶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检测装置而检测出车辆急剧减速等,则未图示的马达控制装置使马达38的输出轴向正方向旋转。另外,此时马达38的输出轴的旋转力设定为高于上述佩戴辅助时的旋转力。而且,马达38的输出轴向正方向的旋转,经由图11所示的第一传递路径向带轴20传递,从而安全带卷取于带轴20,乘坐者所佩戴的安全带的松动被消除(所谓“预紧”)。
另一方面,若乘坐者使车辆停车而从带扣装置取下舌板,则带轴20由于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而向卷取方向旋转。但由于该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设定得比较弱,因此带轴20以与该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对应的比较弱的旋转力向卷取方向旋转。
另外此时,未图示的马达控制装置使马达38的输出轴向相反方向旋转。而且,该马达38的输出轴的旋转经由图12所示的第二传递路径向带轴20传递。另外,第二传递路径的减速比被设定为比上述第一传递路径的减速比高。
若马达38的输出轴向相反方向旋转,则马达38的输出轴使A齿轮40向箭头A2方向旋转。另外,若A齿轮40向箭头A2方向旋转,则通过该A齿轮40使B齿轮46向箭头B2方向旋转,进一步通过B齿轮46使OL齿轮48向箭头C2方向旋转。而且,通过OL齿轮48使第二离合器116的基体118经由转子128向箭头F1方向旋转。
然而,如图8所示,止动件200在该止动件200的抵接部216与收容凹部84C的内周面84E抵接的状态下,配置于该收容凹部84C内。因此基体118在开始向箭头F1方向旋转时,止动件200晚于基体118开始旋转。即,止动件200相对于基体118向箭头F2方向相对旋转。由此如图10A所示,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配置于止动件200的被卡合孔204、206的允许部212内。
另外,基体118的旋转经由支承轴176以及轴承孔174而向离合器配重件170传递,并且经由支承轴178以及轴承孔175而向离合器配重件172传递,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追随基体118而绕该基体118的轴线旋转。由此,对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作用离心力。其结果,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抵抗作用于杆148的复位弹簧164的作用力,而绕支承轴176、178向基体118的径向外侧转动(倾转)。
因此,在离合器配重件170的卡止爪180卡合有连结突起158并且在离合器配重件172的卡止爪182卡合有连结突起156的杆148,相对于基体118绕轴线向另一侧(图9A以及图9B的箭头F1方向)转动。
若杆148相对于基体118绕轴线向另一侧转动,则离合器弹簧140的第二卡止部146借助杆148而向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方向的一侧(图9A以及图9B的箭头F2方向)移动。其结果,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部141的外径尺寸扩大,离合器弹簧140的卷绕部141的外周部与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紧贴。由此,离合器弹簧140的旋转传递于离合器齿轮136,离合器齿轮136向箭头F1方向旋转。在该离合器齿轮136的外齿138,如图12所示,啮合有空转齿轮78的外齿79,因此空转齿轮78向箭头G1方向旋转。另外,通过空转齿轮78使带轴齿轮80向箭头H1方向旋转,带轴20与带轴齿轮80一起向卷取方向旋转。通过该带轴20的旋转,弥补牵引弹簧82的作用力不足,使安全带以层状卷取于带轴20而被收纳(所谓“卷取辅助”)。
而且在该情况下,带轴20以比上述佩戴辅助时低的扭矩旋转,因此能够将安全带安全地卷取于带轴20而收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进行上述卷取辅助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安全带从带轴20拉出。即,能够抵抗卷取辅助扭矩而使带轴20容易地向拉出方向旋转。
若安全带卷取于带轴20直至最后,则通过马达控制装置阻断朝马达38的供电,从而马达38输出轴的旋转停止。
若马达38的旋转停止,则离合器配重件170以及离合器配重件172因作用于杆148的离合器弹簧140的弹力以及复位弹簧164的弹力而朝基体118的径向内侧转动。因此离合器弹簧140再次恢复至自然状态,卷绕部141的外周部从离合器齿轮136的内周面分离,上述的离合器弹簧140与离合器齿轮136的连结立即被解除。由此,将基于第二离合器116的带轴20与马达38的输出轴的连结解除,能够进行卷取于带轴20的安全带的再次拉出。
然而,如图13所示,卷取辅助时马达38的输出轴向相反方向的旋转,经由A齿轮40、B齿轮46、OL齿轮48以及C齿轮50而传递于第一离合器44的离合器齿轮56,从而离合器齿轮56向箭头E2方向旋转。在该情况下,支承于离合器齿轮56的锁定杆58不与棘轮64卡合。其结果,卷取辅助时的马达38的输出轴向相反方向的旋转,经由第一传递路径(经由A齿轮40、B齿轮46、OL齿轮48、C齿轮50以及第一离合器44)而向带轴20传递。
另外,如图12所示,佩戴辅助时以及预紧时马达38的输出轴向正方向的旋转,经由A齿轮40,B齿轮46以及OL齿轮48而向第二离合器116的基体118传递,该基体118向箭头F2方向旋转。另外,基体118开始向箭头F2旋转时,止动件200晚于基体118开始旋转。即,止动件200相对于基体118向箭头F1方向相对旋转。由此如图10B所示,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配置于止动件200的被卡合孔204、206的限制部208内,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朝向径向外侧的移动被限制。因此在马达38的输出轴向正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构成第二离合器116的离合器齿轮136与离合器弹簧140不卡合。其结果,构成第二离合器116的离合器齿轮136与离合器弹簧140的卡合的次数减少,进而能够提高第二离合器116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卡合于允许部212以及限制部208成为一体的被卡合孔204、206。由此,能够抑制止动件200相对于基体118的转动角(工作角)增加,并且能够允许或者限制离合器配重件170、172向径向外侧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止动件200在该止动件200的抵接部216与收容凹部84C的内周面84E抵接的状态下,配置于该收容凹部84C内。由此,在止动件200的抵接部216与收容凹部84C的内周面84E之间产生摩擦力,在基体118旋转时,能够使止动件200相对于基体118可靠地相对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止动件200的抵接部能够沿该止动件200的轴向弹性变形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止动件200的轴向上的尺寸的小型化。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轴向上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有将止动件200相对于基体118的旋转角限制为规定的角度的未图示的限制部,从而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不与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被卡合孔204、206的内周缘部的周向的两端抵接。由此,能够不受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与止动件200的被卡合孔204、206的内周缘部的周向的两端的摩擦力的影响,而允许或者限制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向径向外侧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止动件200具有限制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相对于基体118沿轴向移动的功能。由此,与将限制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相对于基体118沿轴向移动的部件同止动件200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构成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部件的数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止动件200具有限制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相对于基体118沿轴向移动的功能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对于是否使止动件200具有限制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相对于基体118沿轴向移动的功能而言,考虑供止动件200配置的空间等而适当地设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不与被卡合孔204、206的内周缘部的周向的两端抵接的结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离合器配重件170、172的卡合部184、186与被卡合孔204、206的内周缘部的周向的两端抵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止动件200的抵接部216沿径向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收容凹部84C的内周面84E抵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成为将能够沿轴向弹性变形的抵接部设置于止动件200的结构。另外,也能够成为不将与抵接部216对应的部分设置于止动件200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内容,除上述以外,当然也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2015年7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36272号公开的整体内容,通过参照而被引入本说明书。
Claims (3)
1.一种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带轴,其卷取乘坐者所佩戴的安全带;
基体,其被传递旋转力而旋转;
配重件,其支承于所述基体并且具有卡合部,该配重件由于所述基体旋转而向该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输入至该基体的旋转力能够向所述带轴传递;以及
止动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相对旋转并且具备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具有:允许部,其在所述基体向一侧旋转时允许所述卡合部向所述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限制部,其在所述基体向另一侧旋转时限制所述卡合部向所述基体的旋转径向外侧移动,并且该限制部与所述允许部一体形成,
所述被卡合部为所述允许部与所述限制部在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周向上相邻配置而成的被卡合孔,
构成为所述止动件相对于所述基体的旋转角度被限制为规定的旋转角度,从而所述卡合部不与所述被卡合孔的内周缘部的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周向的端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径向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抵接部,该抵接部能够沿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径向弹性变形,
在所述抵接部沿所述止动件的旋转径向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所述抵接部与被抵接部抵接,该被抵接部设置于配置有所述止动件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件配置在所述基体与所述止动件之间,从而限制所述配重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而沿旋转轴方向的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36272A JP6555951B2 (ja) | 2015-07-07 | 2015-07-07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2015-136272 | 2015-07-07 | ||
PCT/JP2016/068907 WO2017006788A1 (ja) | 2015-07-07 | 2016-06-24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09103A CN107709103A (zh) | 2018-02-16 |
CN107709103B true CN107709103B (zh) | 2020-04-17 |
Family
ID=5768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52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09103B (zh) | 2015-07-07 | 2016-06-24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54443B2 (zh) |
JP (1) | JP6555951B2 (zh) |
CN (1) | CN107709103B (zh) |
WO (1) | WO20170067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81703B2 (ja) * | 2018-04-20 | 2022-12-01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回転規制機構、回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ロボット |
CN110466474B (zh) * | 2018-05-09 | 2023-05-12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离合装置、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组件 |
JP2020083147A (ja) * | 2018-11-28 | 2020-06-04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7339177B2 (ja) * | 2020-02-07 | 2023-09-05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CN113291252A (zh) * | 2020-02-21 | 2021-08-24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离合装置 |
JP7297711B2 (ja) * | 2020-03-26 | 2023-06-26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2021154862A (ja) * | 2020-03-26 | 2021-10-07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2021178567A (ja) * | 2020-05-13 | 2021-11-18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18946A (ja) * | 2010-04-08 | 2011-11-04 | Tokai Rika Co Ltd |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
CN103183001A (zh) * | 2011-12-27 | 2013-07-03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CN103507748A (zh) * | 2012-06-21 | 2014-01-1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WO2014148491A1 (ja) * | 2013-03-22 | 2014-09-25 | アイシン精機 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6531A (en) * | 1987-06-29 | 1989-01-11 |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 | One-way acting friction rotary body |
JP4699725B2 (ja) * | 2004-04-13 | 2011-06-15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モータリトラクタ |
JP5823355B2 (ja) * | 2012-06-21 | 2015-11-25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5872390B2 (ja) * | 2012-06-21 | 2016-03-0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6278916B2 (ja) * | 2015-02-24 | 2018-02-14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JP6312626B2 (ja) * | 2015-04-24 | 2018-04-18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6175099B2 (ja) * | 2015-05-27 | 2017-08-02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JP6211136B1 (ja) * | 2016-05-26 | 2017-10-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制御装置 |
JP6211142B1 (ja) * | 2016-06-24 | 2017-10-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2015
- 2015-07-07 JP JP2015136272A patent/JP655595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06-24 US US15/738,345 patent/US1065444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6-24 CN CN201680035223.9A patent/CN1077091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6-24 WO PCT/JP2016/068907 patent/WO201700678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218946A (ja) * | 2010-04-08 | 2011-11-04 | Tokai Rika Co Ltd |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
CN103183001A (zh) * | 2011-12-27 | 2013-07-03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CN103507748A (zh) * | 2012-06-21 | 2014-01-15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WO2014148491A1 (ja) * | 2013-03-22 | 2014-09-25 | アイシン精機 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7019309A (ja) | 2017-01-26 |
WO2017006788A1 (ja) | 2017-01-12 |
US10654443B2 (en) | 2020-05-19 |
JP6555951B2 (ja) | 2019-08-07 |
US20180215343A1 (en) | 2018-08-02 |
CN107709103A (zh) | 2018-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9103B (zh) | 安全带卷取装置 | |
EP2676851B1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JP4699725B2 (ja) | モータリトラクタ | |
JP4630181B2 (ja) | モータリトラクタ | |
JP3924213B2 (ja) |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及びクラッチ機構 | |
EP3098121B1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EP2497693B1 (en) | Seatbelt retractor | |
JP5872390B2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CN111231886A (zh) | 安全带卷绕装置 | |
JP6208295B1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CN107444335B (zh) | 安全带织带卷绕控制装置 | |
EP1531099A1 (en) | Seat belt retractor | |
JP6211140B1 (ja)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
US10434979B2 (en) | Webbing take-up device | |
KR100835940B1 (ko) | 안전 벨트용 리트랙터의 긴급 록킹 기구 | |
JP2004314744A (ja) |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
JP2024127327A (ja) |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 |
JP5448891B2 (ja) |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 |
JP2005096728A (ja) |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 |
JP2005329797A (ja) |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