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07C - 纱线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07C
CN1076707C CN95104097A CN95104097A CN1076707C CN 1076707 C CN1076707 C CN 1076707C CN 95104097 A CN95104097 A CN 95104097A CN 95104097 A CN95104097 A CN 95104097A CN 1076707 C CN1076707 C CN 10767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raking element
yarn brake
bearing se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4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08A (zh
Inventor
A·霍瓦思
E·莱恩斯
H·施莫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mminger IRO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emminger IRO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mminger IRO GmbH filed Critical Memminger IRO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6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7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1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material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B65H59/20Co-operating surfaces mounted for relative movement
    • B65H59/26Co-operating surfaces mounted for relative movement and arranged to deflect material from straight path
    • B65H59/28Co-operating surfaces mounted for relative movement and arranged to deflect material from straight path the surfaces being urged towards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65H59/1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by devices acting on running material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supply or take-up devices
    • B65H59/20Co-operating surfaces mounted for relative movement
    • B65H59/22Co-operating surfaces mounted for relative movement and arranged to apply pressure to material
    • B65H59/225Tension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5/00Actuating means
    • B65H2555/10Actuating means linear
    • B65H2555/13Actuating means linear magnetic, e.g. induction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Abstract

一纱线制动器有二制动盘,以轴向间隙保持在一支承装置中,借助一如永久磁铁的可弹性屈服装置将二制动盘保持在一起,制动盘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支承装置中,经由一如电磁铁、机械或其它装置的振动发生装置使支承装置产生机械振动,振动沿制动盘轴向进行,即与制动盘的旋转轴方向平行。支承装置及振动发生装置只很少或完全不携带制动盘。支承装置的振动不仅克服制动盘与支承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还避免制动盘与支承装置之间的接触表面的污染。

Description

纱线制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形或板形纱线制动器。在这类制动器中,构成制动元件的制动盘或制动板通常可以在一根导引销轴上旋转,而导引销轴的一端保持一种静止状态。销轴的另一端带有螺纹,一个调节螺母拧在该螺纹上,该螺母构成了一压力弹簧的反压元件,而压力弹簧的作用是将二个制动圆盘弹性地压合在一起,从二制动盘之前穿过的纱线受到制动盘线制动板的摩擦而被制动,由于制动盘线板相互靠压,从而使纱线运行中的节段受到稍微有限的张力。
业已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即使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粘附在运行纱线表面的润滑物质(石蜡、锭子油等)就会沉积到制动圆盘上。如果尘埃的颗粒或绒毛混入这些沉积物中,将会形成一种粘稠的糊状物,它们逐渐侵入二个制动盘或板之间的区域。在操作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逐渐增加的沉积物会使制动盘或板局部分离开,从而使之对从中穿过纱线的制动功能越来越小。同时还导致了制动作用的不规律性,致使纱线的张力产生不希望有的波动,制动盘或板的灵活性受阻从而使从中穿过的纱线开始切入制动盘或板的制动表面内,对于合成纱线来说,这一危险尤其显著。制动表面的损坏将影响从中穿过的纱线的质量。
这些困难的存在就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必须对纱线制动品进行清洁,或者完全更换。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人们已经考虑了一种纱线制动器,它们采用了一种带电磁铁的制动盘,用交流电对电磁铁进行控制,即如在德国公开专利DE3029509A1中所描述的那样。所采用的电磁铁可以使制动盘产生振动。
根据DE30,29,509A1,所产生的问题是采用调整交流电的方式来改变制动力时,对于制动力来说,只能达到非常窄的控制范围。
在工业生产中已经采用了一种纱线制动器,它带有二个制动板,每个板都带有一中心开口,它们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一竖直放置的陶瓷销轴上。该陶瓷销轴的一端牢牢地连接在一块电磁铁上,用一脉冲电流对电磁铁进行激励、远离电磁铁的制动板是强磁性的钢,它们被放置在陶瓷销轴上以便可进行轴向位移。该制动板以脉冲状态受到电磁铁吸引,从而使从制动板之间经过的纱线在其间受到制动。
位于电磁铁上的制动板停靠在一个挡块上,上制动板,由于它受到脉冲力的作用,将发生轻微的振动,从施加到运行纱线上的制动力的稳定性来看,这将是一个缺点。
另一种纱线制动器公开于Wilson等人的美国专利US4,313,578中。它带有二个制动板,同时坐落在一根轴上,其中的一个板是磁性的,另一个是非磁性的。与携带该制动板的轴共轴安装着一块供非磁性制动板用的电磁铁,它能够吸引外部的磁性制动板,使之朝向非磁性的制动板。有一块PTFE(特富隆)的塑料盘放置在电磁铁和非磁性制动板之间,以便减小这二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电磁铁通过一种控制回路进行启动,该回路根据纱线所需的张力而产生或高或低的电流流入电磁铁中。为避免剩磁效应,尤其是当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减弱时,施加到电磁铁上的电压在负极性时是脉冲式的。其目的是在电磁铁的激励作用变小时将磁性力减至一个理想状态。
借助于电流脉冲施加给电磁铁的作用仅仅是为了退磁以及避免剩磁效应。在先前的例子中,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同样也只作用在制动板上,所以至少在由于脉冲电压而使磁力变小的过程中,制动板的轴向振动是会再次出现的,这对于稳定纱线的张力来说是很不利的。
最后,享有优先权的、相应于欧洲专利公开物EP-0499218Al的德国专利DE4104663C1中公开了一种纱线制动器,其中的二个制动盘带有一个中心开口,它们被放置在一个支承装置内,而且相向地弹性挤压着。在其一系列的实施例中,制动盘都在该支承装置中被可转动地支承着,并带有一径向的间隙、支承装置受到径向振动,该振动产生一个驱动制动盘的力矩,这是由于在制动盘与支承装置之间存在着间隙。在另一组实施例中,通过振动发生装置产生的径向振动直接带动了制动盘。在上述二种模式中,它们的支承装置和制动盘都发生径向振动,因此所带来的不仅是前面所述的驱动效果。同时还有一种对制动盘的清洁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制动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具有良好的自清洁作用,而且可以确保经过一段长时间运转之后,纱线制动作用仍是十分均匀的。
概括地说,一纱线制动器首先仅仅使其支承装置发生振动。其制动元件,具体说即制动盘或板在支承装置中既可转动又可产生轴向位移。支承装置施加给制动元件的轴向振动即使存在也是非常微弱的。其制动元件事实上具有一定的质量惯性,与支承装置相比,其振幅要小得多。这样,在支承装置与制动元件之间便产生了一种相对运动。这一相对运动在纱线制动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由于存在着这种相对运动,制动元件与支承装置之间的静摩擦力得以克服。然而,将制动元件压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却并没因为这种振动而改变。由于这一振动仅仅施加给支承装置,制动元件在支承装置中可以产生轴向位移,所以即使使用比较大的振幅,制动元件之间的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明显的转变。从而使纱线受到的制动相当均匀。
经验证明,即使借助支承装置的一种基本的轴向振动,制动元件的旋转也是能够产生或被强化的。
由于支承装置的振动,在支承装置中,尤其在支承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的石蜡、锭子油,尘埃颗粒,绒毛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粘稠糊状的沉积物都能够得以避免。而且,受到清洁的制动元件不仅仅是与支承装置相接触的点,而且还包括纱线运动所通过的相夹的表面。制动元件的自由旋转性对此有特殊贡献,而支承装置的振动又强化了这种旋转运动。这样,不仅避免了制动元件的污染,而且防止了纱线切入制动元件的内部,后者具有相当大的危害。
如果制动元件相对于力的传递来说,能够不随支承装置一起沿轴向运动,则可以达到上述的那些优点。如果在制动元件与支承装置之间不存在力传递元件,例如弹簧等,即可达到上述目的。在此情况下,制动元件在支承装置中的就位带有相当的轴向间隙。不需要使制动元件产生明显振动即可实现支承装置与制动元件之间的清洁作用。如果制动元件的质量惯性以及支承装置的振动频率相互协调适当进行选择,确保制动元件基本不发生振动,或者与支承装置相比,其振动幅度相当小,则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将变得更容易理解。
图1是带有本发明纱线制动器的喂纱器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喂纱器的放大平面图,在其纱线制动器的区域被切开,或者说描述了其局部的状态;
图3是该纱线制动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4A和4B是另一个纱线制动器实施例的相应剖面的局部侧视图和平面视图;
图5A和5B是又一个纱线制动器实施例的相应剖面的局部侧视图和平面视图;
图6A和6B也是另一个纱线制动器实施例的相应剖面的局部侧视图和平面视图;
图7是一纱线制动器的局部平面视图,其一部分被切开,该制动器带有一个中心导引销轴和与纱线制动元件中心对正的磁铁;
图8是另一纱线制动器的局部平面视图,其一部分被切开,该制动器带有一个中心导引销,还带有一些弹性元件,以便对制动元件进行中心支承。
图1所示的纱线喂入装置就其基本设计而言是众所周知的。该导纱线喂入装置具有一个支架1,借助于一个夹持螺丝2将紧固到一个支撑环上,对于一台圆形针织机来说,即假定将其紧固到位置3处,支架中还旋转支承着一根连续轴4,当该支架1被安装在其操作位置上时,该轴呈竖直排布。轴4的一端与一纱线鼓轮相连接,它们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该鼓轮形似笼式滚筒,它位于支架1的下方。轴4的上端带有一个带齿的皮带轮7,借助于一个联轴器6,该皮带轮可以以一种固定的防止相对旋转的方式实现连接。借助于该皮带轮5,在一环形带齿皮带(未示出)的驱动下可以使纱线鼓轮5旋转。
在支架1的端面,即与夹持螺丝2相对置的一侧设有一个纱线制动器,它带有二个形状相同的如同圆盘一样的制动板9,一根纱线10则从二个制动板之间通过。纱线的运行路线在图中未详细示出,该路线从一筒管开始,穿过一个固定在支架1上的导纱器11,再经过清纱器12,纱线制动器8而到达一纱线入口孔眼14,该孔眼14通过一个带有一定角度的元件13而被紧固在支架1上。纱线10穿过孔眼14而缠绕到纱线鼓轮5上,在鼓轮上,纱线形成一贮存卷装15,此后,纱线再经过一个纱线出口孔眼16而到达用纱场所,所述的孔眼16也被配置在支架1上。
通过图2可以清楚看到,纱线制动器8具有一个支承装置20,通过该装置将制动板9固定并支承住。支承装置20依次被固接到一销轴21上,销轴21被支承在轴瓦22内,并可沿轴向作小范围的移动,而轴瓦22则被静止装配在该纱线喂入装置中。支承装置20具有一块底板23,它直接与销轴21相连接,二根支承销轴24及一根纱线偏转销轴26从该底板23中伸出,它们平行于销轴21,但延伸方向却与之相反。支承销轴24的直径比制动板9的直接要小得多,二销轴24在底板23上相互隔开一定间距,该间距小于制动板9的直径。底板23牢牢地连接着支承销轴24、销轴21以及纱线偏转销轴26,从而使整个支承装置20成为一个单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
每个制动板9都具有一个中心开孔27,纱线偏转销轴26从中穿过。制动板9呈圆环形,它们相互贴近的支承面被制成近似圆弧形,它们的外圆周面都涂有耐磨涂层,并停靠在支承销轴24上。制动板9的侧部,沿相互背离的方向设有凹槽,即环形凹陷部,具有相似形状的环形永久磁铁29置于其中。这些磁铁与制动板同心排布并沿轴向极化,选择这种极化作用以使制动板9相互吸引。
依靠一横梁28将制动板9以一种被俘获的状态保持在支承装置20中,所述的横梁28静止地装配在支架1上,它平行于底板23,并与之相隔一定距离。横梁28与底板23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用于制动板9,使制动板9以一定轴向间隙被保持。
借助于销轴21,将支承装置20以可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在轴瓦22内,该支承装置是经由一根螺旋形弹簧31而使其底板23支承在轴瓦22之中的。在销轴21的另一侧设有另一根螺旋形弹簧32,该弹簧的一端也抵靠着轴瓦22,另一端则支承在一磁舌33上,该磁舌的一侧与销轴21相连。
磁舌33是一块扁平的圆形碟状体,当处于静止位置时,它与电磁铁35的一个磁极34相隔一定距离。该磁铁相对于纱线喂入装置以及轴瓦22都呈静止关系。磁舌33是一块软磁体,它与磁极片34一起形成一个空气间隔区。当电磁铁35被激励时,磁舌33不管电流激化的极性如何都会被吸引。
作为一台纱线喂入装置中使用的纱线制动器,其他方式的操作都是很普通的,以下所描述的是该纱线制动器的运行方式:
在所述的纱线行程中运行的纱线现位于二制动板9之间,在永久磁铁29的作用下,二块制动板相互吸引。在纱线朝着纱线偏转销轴26,沿第一割线的方向进入制动板9之间时,纱线将会在纱线偏转器26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之从制动板9中脱离出来而朝着纱线喂入孔眼14,即沿第二割线的方向运行。纱线被夹持在二制动板9之间,在其喂入点及脱离点的位置上,都存在着一个径向的运动分量和一个圆周方向的运动分量。
在运行过程中,电磁铁35受到一脉冲电压,例如一交流电压的连续作用,从而使磁舌33受到周期性的吸引,从而导致整个支承装置20大约沿支承销轴24的纵向振动,其振幅约为0.1-0.3mm。其振动频率的选定应能确保制动板9不会随之发生明显振动,与之相反,由于其在轴向上的质量惯性而基本保持静止。采用一种100Hz到1KHz,典型的是500Hz的频率就可以实现上述目的。此时由于制动板9基本保持静止,而支承装置20却沿轴向进行振动,从而使支承装置20与制动板9之间产生一种连续的相对运动,这一运动已经抵消了制动板9的外部圆形表面与支承销轴24之间的静摩擦力。由于进入及离开纱线存在着圆周方向的运动分量,制动板9会产生一种旋转运动,其结果是从中穿越的纱线清洁了制动板9,换句话说,将制动板中的沉积物清除掉。由于存在着振动,附着在各制动板9的圆周表面上的沉积物也被去除掉了。人们还进一步发现,由于支承装置20的振动作用,还可以产生一定的转矩,该转矩强化了制动板9沿着(穿越其中运行着的)纱线10的方向所产生的转动。
对纱线起制动作用的制动板9相对于支承装置20的轴向位置受到穿越其中的纱线10的调节。此时不存在任何方式可以使振动由支承装置20传递到制动板9上,因此,制动板9与支承装置20之间的相对运动,实际上等同于支承装置20的运动幅度。因此,最大值为1mm的微小振幅即可以满足激化的目的。这样,电磁铁35的尺寸就可以制造得非常小。
如果由螺旋弹簧31,32以及支承装置20构成的弹簧—质量系统具有一种共振能力,该共振大致相当于经由电磁铁35和磁舌33而施加的激发频率,则该操作模式可以获得进一步改进。也即使激发输出量很微弱,也可以使其振幅达到最大值。
图3表示了一种略有变化的方式,它可减弱支承装置20中的振动,其他方式都与结合附图2所描述的情形一样,只是支承装置20被保持在一根支承臂40上,该支承臂从底板23中延伸出来,与支承销轴24成直角关系。该支承臂40借助于一片弹簧41弹性支承着,即弹簧片41固定在支承臂的另一端。支承臂40成肘形弯曲,从而使支承装置20中处于静止状态的弹簧片41大致位于穿越该制动板9的纱线所在的平面内。
在支承臂40与弹簧片41之间相连接的部位,具有一个起到磁舌33作用的节段42,它与以上结合图2所描述的电磁铁35保持一定距离。在电磁铁35的磁极片34与节段42之间,存在一层空气间隙,随着支承臂40的回转,该间隙的尺寸可增大或减小。
在纱线制动器8的这一实施例中,随着电磁铁35的操作,同样可产生一种使支承装置20振动的作用,然而,此时该支承装置并不是执行一种纯粹的轴向振动,而是一种随支承臂40一起进行的回转运动,即伴随着所产生的振动,它们将环绕着由弹簧片41所限定的回转轴产生回转。这一运动兼具轴向和径向运动的分量。除了前面所述的由轴向振动而带来的效果之外,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内容在于:由于振动中存在径向分量,可以产生一个更强大的力矩来驱动制动板9。
图5A和5B表示了纱线制动器8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对支承销轴24及纱线偏转销轴26的位置进行了改进;除此之外,该制动器可以借助于前面所述的二种方式进行轴向振动。在图4a和4b所示的纱线制动器8中,仅设置了一种支承销轴24,该销轴紧贴着制动板9的相应的外圆周表面。纱线偏转销轴26构成了制动板9的第二支承点,该销轴26与相应制动板9的开口27中的边缘相接触。
该实施例的其他操作模式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其优点是纱线偏转销轴26以及开口27都带有耐磨涂层,而且也能有效地进行清除工作。借助于电磁铁所导致的振动以及制动板9的旋转运动,石蜡、油以及绒毛沉积物都可以被转移掉或去除掉。
在图6a和6b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承销轴24及纱线偏转销轴26都位于制动板9的开口27内部,但是仅有支承销轴24与开口27的内侧壁相接触。除此之外,制动板9被更自由的悬挂着,通过纱线10对它们的精确位置进行调控。同样,该制动板9的开口区27也设有耐磨涂层。
图7示出了内纱线制动器8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其制动板9被支承在导引销轴43上可同时作旋转运动和轴向移动,而导引销轴43构成该振动支承装置20的一部分,导引轴销43以及开口27的各自直径应作适当选择,以便能使制动板9坐落在导行销轴43上,并且没有多余的间隙。本实施例中纱线制动器8的导引销轴43起到了二种作用,一是对制动板9起支承作用,二是起到了纱线偏转销轴26的作用。
为了使制动板9在导引销轴43上更能找正中心,在导引销轴的二端设置了磁铁44,这些磁铁可制成棒状、碟状或环状,并且沿轴向磁化。导引螺栓43的自由端所设置的磁铁44带有一隆起的螺母,该螺母被拧在导引销轴43端部的螺纹上。
由于磁铁44被磁化,从轴线方向上看,无论哪个制动板9位于它们的前方,它们都要对之产生斥力,这种斥力进一步将二制动板9压合在一起。此外,制动板90也由此而位于二磁铁44之间的中心位置,将二块制动板压合在一起的压力的大小可以随着螺母拧在导引销轴43上的具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除此之外,该纱线制动器8具有与上述纱线制动器大致相似的功能,也就是说,由于支承装置20的轴向振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引销轴43的振动,在制动板9与导引销轴43之间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其中制动板9除缓慢地转动外基本是静止的,其结果是将静摩擦力克服掉了而且避免了沉积物的产生。如果制动板的固有频率小于激发频率,制动板本身的振动可以维持在很弱的状态,上述固有频率主要取决于永久磁铁29与磁铁44之间磁场运行的弹性以及制动盘9的质量。
图8所示的是纱线制动器8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永久磁铁29及磁铁22被螺旋弹簧45,46所取代,螺旋弹簧45的一端支承在隆起的螺母上,另一端支承在制动板9上。螺旋弹簧46则位于另一侧,它被紧固在另一个制动板9和支承装置20之间。弹簧45和46都与导引销轴43同心设置,从而将制动板9压合在一起并同时使之处于中心位置。如果将螺旋弹簧45,46设计得相当软,则由螺旋弹簧45,46及制动板9组成的弹簧一质量振动系统将具有一个共振频率,该频率明显低于支承装置20振动时的激发频率,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制动板9同样保持大致静止的状态,只是缓慢地转动。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同样地具有以上所述的由支承装置20的轴向振动所产生的那些优点。
如果尺寸选择得当,确保制动元件9相互之间基本保持静止,纱线运行部分可以获得一种非常均匀的张力,这样,在任何时间纱线10所受到的制动力将不会产生任何波动。
制动元件9可以制成盘状或板状,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将其制成连续状态的,换句话说即不带任何中心开口。纱线10被夹持在二制动元件9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当纱线从中通过时便受到一种制动力。但是,如果制动元件9具有一个中心开口27则更为优越,该开口被一环形表面环绕着,而制动元件9则通过该环形表面而依靠在相应的另一个制动元件9上。这样,纱线便被夹持在该环形表面之间,该环形表面以大致均匀的圆周速度旋转。然而在具体情况下,中心开口27为延伸的导引元件24,26或43提供了一个空间,使导引元件从其中穿过,纱线10在该元件的周围被导引。这样,纱线的运行被局部限定了,其结果是在纱线制动器8上可以对施加在纱线10上的制动力产生一种有限的调节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元件9可以被保持在该支承装置20中至少一个细长的导引元件24上。该导引元件24穿过制动元件9的中心开口中,从而起到了一种双重作用。首先,该导引元件24支承了制动元件9,其次,它被用来导引纱线。在该实施例中,所克服的制动元件9与导引元件24之间的有效静摩擦力从一开始就是相当小的,因此,即使一种非常轻微的振动足以克服之。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引元件26的直径可以比中心开口27的直径小得多,而且该导引元件26所处的位置可以使之偏心地穿过中心开口27,这时,该导引元件26仅仅起到导引纱线的作用。由于存在着相当大的径向空间,故还需设置其它装置来提供旋转支承或维持住制动元件9。作为这些装置的实例可以是二个相互间隔开的平行支承销24,使制动元件9与该销轴的相应外圆周面相接触,这样,支承销轴24便用其外圆周面支承着相接触的制动元件9,而且制动元件9是以相当舒松的方式依靠在支承销轴24上,它们即可以进行倾斜运动,又可以被从支承销轴24上提升起来。然而,由于它们可以沿着支承销轴24进行滑动,所以轴向的运动间隙同样也是存在的。在操作过程中,制动元件9一方面进行转动,一方面用它们的外圆周面沿支承销轴24滑动,为了克服在这些点上可能产生的其它静摩擦力,支承装置20要沿轴向,或者说沿纵向振动,二个支承销轴24也以相同的方式作类似的振动。
如果制动元件9的外圆周在涂有耐磨涂层则更佳,这样便可防止该制动元件9的外周面的磨损。
由于存在着轴向运动空间,该制动元件9在支承装置20中的导引和轴向定位便仅仅取决于被制动的纱线10。
原则上说,为制动元件9所设置的弹性元件及永久磁铁都可以作为负荷装置,如果一块永久磁铁沿如下的方向进行轴向磁化,即当制动元件9的二个支承面相向放置时,这二块制动元件9是相互吸引的,将该磁铁放入每个制动元件9中,此时制动元件9便会受到一种相向的弹性预应力,这时不需配合任何其他传力方式,仅仅依靠支承装置20即可。该实施例中,制动元件9对于来自于支承装置20中的振动可以非常好的分离开,所以在支承装置20发生振动时,它们可以基本保持静止状态。
如果需要,可以在支承装置20中,相互接触的制动元件9的每一都设置磁铁44,从而进一步强化制动元件9的中心定位。如果为了促进它们的相互吸引,该制动元件已含有了磁铁44,要作到上述一点则是十分简单的,如果这些磁铁4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沿着制动元件9对称轴的方向进行轴向调节,则这种中心对正的制动盘便可在其制动力的作用下进行调节。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制动元件9在弹性装置45,46的作用下也可以在支承装置20中位于中心位置。该弹性装置45,46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一些螺旋弹簧,它们的价格相对较低,如果它们具有适当的长度,而且相当柔软,则在受到振动时,同样可以使制动元件9相对于支承装置20具有良好的退耦性。
要想产生振动,采用多个能产生振动的装置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是,最好采用一种与一软磁铁或永久磁铁磁舌33相配合的电磁铁35。如果采用一块永久磁铁磁舌33,其振频率相当于电磁铁35的激励频率,一块软磁铁磁舌33的振动频率则为其二倍,而且振幅可能稍小。
磁舌33和与之相连的支承装置20可以被弹性的悬挂着,这种弹性悬挂可以确保一种静止状态的实现,而且避免磁舌33与电磁铁35发生碰撞。此外,通过选择适当的弹簧长度,可以将由弹簧的弹性与支承装置20的质量所形成的振动系统的机械共振频率,在激励频率的附近进行改变。这样,该振动便具有一个比较高的振幅,即使激励能量很小也可以满足要求。所以电磁铁的尺寸便可选择得很小。
如果支承装置20是经由一根臂杆被一弹簧片悬挂着,这时它便执行一种旋臂运动,支承装置20的振动含有二种分量,即主要为轴向分量一径向分量,尽管其径向分量是相当小的。在这种情况下,支承装置20的二种运动分量对纱线制动器都起到了清洁及驱动作用。
在本发明的原理范围内,还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变化和改进,在上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所表达的那些特征,都可以与其他的任何一个特征结合进行利用。

Claims (23)

1.一种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部件:
一个第一制动元件(9)和一个旋转支承的第二制动元件(9),与被制动的纱线(10)相接触的制动元件的表面是旋转对称的,二制动元件(9)相互之间具有共轴定位的关系;
一个支承装置(20),借助于该支承装置,二制动元件(9)保持相互之间共轴的关系,并且在受到支承的同时还可以沿着它们共同的对称轴进行旋转以及自由地作轴向位移;
一个负荷装置(29),借助于该装置二制动元件(9)相互之间弹性地挤压在一起;以及
一个振动发生装置(33,35),该装置与所述的支承装置(20)相配合并且使所述的支承装置(20)产生振动,其振动方向大致与该支承装置(20)上保持的制动元件(9)的对称轴相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力的传递而言,制动元件(9)可在轴向方向上从支承装置(20)解除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9)的质量惯性与支承装置(20)的振动频率相互参照进行选择,从而使该制动元件(9)不产生振动,或者与支承装置(20)相比,其振幅要明显减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二制动元件(9)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9)是圆盘形或板形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9)具有一中心开口(27),该开口被一环形表面围住,借助于该环形表面,制动元件(9)坐落在相应的另一个制动元件(9)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9)被保持在支承装置(20)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细长的导引元件(26)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导引元件(26)穿过中心开口(2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导引元件(26)的直径大致小于开口(27)的孔径,而且导引元件(26)的位置可以使其偏心地穿过中心开口(27)。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导引元件(43)沿中心穿过制动元件(9)的开口(27),其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制动元件(9)支承在该导引元件(43)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支承装置(20)具有二个相分离的平行设置的支承销轴(24),制动元件(9)的各自的外圆周表面与该销轴相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9)的各自的外圆周表面上涂有耐磨涂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制动元件(9)被导向着并被定位,其在支承装置(20)中所处的轴向位置仅受要被制动的纱线(10)的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装置(29)是设置在制动元件(9)上的永久磁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永久磁铁(29)被沿轴向极化。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为了改变制动元件(9)的制动力,在支承装置(20)中设置磁铁(44),它们分别位于相互接触的二个制动元件(9)的二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磁铁(44)是沿轴各极化的。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块磁铁(44)可沿制动元件(9)的对称轴的方向作轴向调节。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可用支承装置(20)中的弹簧装置(45,46)代替负荷装置(29),在受到弹簧装置(45,46)的作用,制动元件(9)被迫相互靠拢。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振动发生装置(33,35)是一块与软磁铁或永久磁铁磁舌(33)相配合的电磁铁(35)。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磁舌(33)经由弹簧装置(31,32,41)而被弹性支承着,该磁舌携带着支承装置(20)。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经由一个可在轴瓦(22)内滑动导向的销轴(21),磁舌(33)与支承装置(20)实现连接,该磁舌不由螺旋弹簧(31,32)支承着。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纱线制动器,其特征在于:磁舌(33)的一端支承在一个弹簧片(41)上,另一端携带着支承装置(20),它们进行旋臂式振动,该振动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轴向分量以及一种明显微弱的径向分量。
CN95104097A 1994-03-18 1995-03-17 纱线制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7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4409450A DE4409450C2 (de) 1994-03-18 1994-03-18 Fadenbremseinrichtung
DEP4409450.7 1994-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8A CN1116608A (zh) 1996-02-14
CN1076707C true CN1076707C (zh) 2001-12-26

Family

ID=651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4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707C (zh) 1994-03-18 1995-03-17 纱线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5560557A (zh)
JP (1) JP2721316B2 (zh)
KR (1) KR100218561B1 (zh)
CN (1) CN1076707C (zh)
CZ (1) CZ284672B6 (zh)
DE (1) DE4409450C2 (zh)
GB (1) GB2287254B (zh)
IT (1) IT1278992B1 (zh)
PE (1) PE2095A1 (zh)
RU (1) RU2093450C1 (zh)
TR (1) TR285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1579C1 (de) * 1995-08-28 1997-01-23 Barth Tex Instr & Software Gmb Fadenbremse
DE19538138A1 (de) * 1995-10-13 1997-07-03 Beck Textilmaschinen Fadenbremse
DE19720795A1 (de) * 1997-05-16 1998-11-19 Sipra Patent Beteiligung Fadenbrems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Textilmaschine und Fadenliefervorrichtung
DE19743573A1 (de) * 1997-10-02 1999-04-15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bremse
EP0961393A1 (de) * 1998-05-28 1999-12-01 Sulzer Rüti Ag Linearmotor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sowie Vorrichtung mit einem Linearmotor und Webmaschine mit dieser Vorrichtung
DE19919122A1 (de) * 1999-04-27 2000-11-02 Iro Patent Ag Baar Aktuator und Fadenbremse mit einem Aktuator
US6439488B1 (en) * 2000-11-27 2002-08-27 Bobby Hunter Tensioning device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DE10150504A1 (de) * 2001-10-12 2003-04-17 Iropa Ag Fadenbremse
DE10214325A1 (de) * 2002-03-28 2003-10-16 Zf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Hydrolagers und hierfür ausgebildetes Lager
DE10361773A1 (de) * 2003-12-31 2005-07-28 Iro Ab Fadenbremse
WO2006074674A1 (de) * 2004-12-23 2006-07-20 Memminger-Iro Gmbh Fadenbremse mit einstellbarer bremskraft
US7325766B1 (en) * 2005-06-24 2008-02-05 Schunck Robert J Automatic bobbin winder system
KR200447258Y1 (ko) * 2007-11-09 2010-01-12 (주)세아메탈 와이어용 보빈
CN102691163A (zh) * 2012-06-08 2012-09-26 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针织输纱装置
DE102012104976B4 (de) * 2012-06-08 2015-11-05 Memminger-Iro Gmbh Fadenliefergerät
CN108931839B (zh) * 2018-09-03 2020-03-03 杭州金龙光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配线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2760A (en) * 1984-02-21 1985-08-06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D. C. Yarn tension control
EP0499218A1 (de) * 1991-02-15 1992-08-19 Memminger-Iro Gmbh Fadenbrem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3578A (en) * 1978-07-27 1982-02-02 Appalachian Electronic Instruments, Inc. Yarn tension control apparatus
DE3029509A1 (de) * 1980-08-04 1982-03-25 Gütermann & Co, 7809 Gutach Fadenbremse
DE4301507C2 (de) * 1993-01-21 1995-01-26 Memminger Iro Gmbh Fadenbrems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2760A (en) * 1984-02-21 1985-08-06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D. C. Yarn tension control
EP0499218A1 (de) * 1991-02-15 1992-08-19 Memminger-Iro Gmbh Fadenbrem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950202A1 (it) 1996-09-17
IT1278992B1 (it) 1997-12-02
GB9505444D0 (en) 1995-05-03
ITTO950202A0 (it) 1995-03-17
PE2095A1 (es) 1995-02-28
GB2287254B (en) 1996-02-21
CZ62995A3 (en) 1995-10-18
JP2721316B2 (ja) 1998-03-04
CZ284672B6 (cs) 1999-01-13
CN1116608A (zh) 1996-02-14
US5560557A (en) 1996-10-01
GB2287254A (en) 1995-09-13
JPH07267497A (ja) 1995-10-17
KR950031848A (ko) 1995-12-20
DE4409450A1 (de) 1995-09-21
RU2093450C1 (ru) 1997-10-20
RU95103731A (ru) 1996-11-27
TR28545A (tr) 1996-09-30
DE4409450C2 (de) 1996-12-05
KR100218561B1 (ko) 199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07C (zh) 纱线制动装置
RU2070863C1 (ru) Тормоз для нит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нитеподачи текстильной машины
US5394991A (en) Conductive material sorting device
CN101039859A (zh) 线张紧装置
US4451360A (en) Device for removal of magnetic particles from a magnetic separator
KR20010082052A (ko) 진동 발생장치를 구비한 마찰 이송 휠 기구
KR0154892B1 (ko) 실 브레이크
MX2015007826A (es) Un dispositivo de devanado para material devanado en forma de hebra.
KR19990044283A (ko) 실 제동장치 및 그 이용
JP4951561B2 (ja) 磁気選別装置
US2713980A (en) Traverse mechanism
JPS59227618A (ja) 粉粒体用の搬送装置
CN109315821B (zh) 一种新型烟丝松散弹丝辊装置
TW201711942A (zh) 具制動件及可替換件之儲紗饋送器
WO2015062395A1 (zh) 驱动传送带的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导纱器
SU1705206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конвейерной ленты от ферромагнит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US3951305A (en) Magnetic feeder and method of feeding magnetic parts
LT3387B (en) A brake of thread
SU1636488A1 (ru) Нитепо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машин
SU185779A1 (ru) Магнитный барабан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UA127978U (uk) Роликовий магнітний сепаратор
SU962830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носител изображени
SU1049377A1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привод конвейера
SU619407A1 (ru)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питатель
EA000426B1 (ru) Тормоз нити и нитепо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этим тормозом ни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