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6371A -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6371A
CN107636371A CN201680027671.4A CN201680027671A CN107636371A CN 107636371 A CN107636371 A CN 107636371A CN 201680027671 A CN201680027671 A CN 201680027671A CN 107636371 A CN107636371 A CN 107636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hole
oil circuit
valve
valve body
arr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76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6371B (zh
Inventor
上杉达也
上田和彦
镰田真也
永井祥太郎
佐治恒士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36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6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3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6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15B13/08Assemblies of units, each fo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 servomotor only
    • F15B13/0803Modular units
    • F15B13/0807Manifolds
    • F15B13/0814Monoblock manifo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41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solid materials
    • B29C64/153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solid materials using layers of powder being selectively joined, e.g. by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or me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70/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6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15B13/08Assemblies of units, each fo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 servomotor only
    • F15B13/0803Modular units
    • F15B13/0832Modular valves
    • F15B13/0835Cartridge type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6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15B13/08Assemblies of units, each for the control of a single servomotor only
    • F15B13/0803Modular units
    • F15B13/0871Channels for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ments of the control apparatus, e.g. valve assemblies or snapfittings of valves; Arrangements of the control unit on or in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 F16H61/0009Hydraulic control unit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e.g. assembly of valve plates or valve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03Housing formed from a plurality of the same val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10Formation of a green body
    • B22F10/14Formation of a green body by jetting of binder onto a bed of metal pow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20Direct sintering or me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 B22F10/60Treatment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after build-up
    • B22F10/66Treatment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after build-up by mechan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301/00Metallic composition of the powder or its coating
    • B22F2301/05Light metals
    • B22F2301/052Alumi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5/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shape of the product
    • B22F5/1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shape of the product of articles with cavities or ho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sub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48Machine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9L2031/7506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013/002Modular valves, i.e. consisting of an assembly of interchangeable components
    • F15B2013/004Cartridge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10)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33、34)和多条油路(69)。多个阀插入孔(33、34)中的每个阀插入孔内都插入有多个阀中的一个阀,该多条油路(69)与该多个阀插入孔(33、34)中的至少一个插入孔连通。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10)包括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阀体(10)上的阀插入孔(33、34)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该油路配设部件(12)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叠合且阀体(10)上的油路(69)集中配设在该油路配设部件(12)上。

Description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用于控制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等的油压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安装在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包括控制机油供、排的油压控制装置,该油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而将接合用液压油供向构成变速机构的多个摩擦接合件的油压室或者将接合用液压油从该油压室排出;该油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而将润滑用机油供向变速器壳内的各被润滑部;该油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而将机油供向液力变矩器等。
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现有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是被单元化了的一种部件:在将多个阀体构成部件层状地叠层起来且将隔板夹在彼此相邻的阀体构成部件的接触面之间的状态下,用多个螺栓将所述多个阀体构成部件和隔板紧固在一起,即构成该阀体。各层阀体构成部件是通过用模具对铝进行压铸加工等而成型的。这样一来,就能够进行高精度且高效率的大量生产。
在所述阀体上安装有电磁阀、滑阀等,至少在一层阀体构成部件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供从电磁阀的电磁部开始延伸的小径部、滑阀的阀柱等插入。这些阀插入孔,通过对用模具成型的阀体构成部件进行加工(特别是切削加工)而形成为沿着与所述接触面平行的方向延伸。
在各层阀体构成部件上形成有多条油路,该多条油路与所述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这些油路形成为沿着阀体构成部件的接触面延伸,但因为这些油路是由于通过用模具成型阀体构成部件而形成的,所以设计油路时,需要考虑拔模和拔模倾斜度问题。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为能够朝着箭头方向对模具901进行拔模,阀体构成部件800上所有的油路801在全长范围内都要形成为朝着接触面811开放。这样一来,各油路801的断面就呈槽状,该槽从接触面811开始朝着与该接触面811正交的方向(阀体构成部件800的厚度方向)具有规定的深度。而且,考虑到拔模倾斜度问题,各油路801的断面呈底部逐渐变窄的形状。
在各层阀体构成部件中,所述接触面上的油路开放部被所述隔板堵住,夹着该隔板彼此相邻的阀体构成部件上的油路彼此经形成在该隔板上的连通孔连通。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3-2536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图16所示,在所述现有阀体中,油路801的断面呈底部逐渐变窄的形状。这样一来,如果要让油路801的最深部具有规定的宽度,接触面811上油路801开口部的宽度L1就会增大,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接触面811的面积增大,最终导致阀体的大型化。相反,为了使接触面811上油路801开口部的宽度L1为规定宽度,则需要使比它还深的部分的宽度较窄。这样一来,与油路801的宽度在整个深度方向上一定不变的阀体构成部件的重量相比,形成有这样宽度变窄的油路801的阀体构成部件的重量增加。其结果是,整个阀体的重量增加。
现有阀体中,所有油路801都形成为朝着接触面811开放,故无法在各阀体构成部件800上沿着其厚度方向形成三条以上的油路的801。也就是说,如图16所示,在仅有阀体构成部件800的一个面是接触面811的情况下,在阀体构成部件800的厚度方向上仅能形成一条油路801。如图17所示,阀体构成部件800的两个面是接触面811、812的情况下,在阀体构成部件800的厚度方向上仅能形成两条油路801、802。因此无法采用以下油路结构:在最多只能形成两个接触面811、812的各阀体构成部件800的厚度方向上,并排着布置三条以上的油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对现有技术进行了专心致志的研发,但都是以为了实现高效率的大量生产而用模具成型阀体构成部件为前提的,因此受到了上述各种各样的限制,故现状是没能获得划时代性的成果。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既能够实现阀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又能够提高油路的设计自由度。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成方式如下。即,以一种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为对象。在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和多条油路,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每个阀插入孔内都插入有多个阀中的一个阀,该多条油路与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包括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所述阀体上的阀插入孔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与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叠合,且所述阀体上的油路集中配设在该油路配设部件上。
根据上述构成方式,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包括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阀体上的阀插入孔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上,阀体上的油路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上,故能够用与插入孔配设部件不同的制造方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例如,用模具成型插入孔配设部件,并且,为免受上述各种限制而能够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特别是,在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模具的拔模问题。因此,可以不受必须让所有油路在全长范围内都在油路配设部件上的与插入孔配设部件接合的接触面上敞开等这样的限制,从而油路的形状设计自由度、布置状态的设计自由度都会提高。而且,因为油路的设计自由度很高,所以能够很容易地改变油路的设计。再者,在改变设计之际,不需要重新制作模具,故改变对油路的设计时,时间短且成本低。
在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模具的拔模和拔模倾斜度问题。因此,能够自由地设计油路配设部件上油路的断面形状。因此,不需要让油路配设部件上的油路的断面在全长范围内都呈在油路配设部件的所述接触面上敞开的形状。而且,油路配设部件中为了与阀插入孔连通、连接而在所述接触面上敞开的连通口的断面也不需要呈以下逐渐变窄的形状,即让该接触面上的该连通口的开口部增大,或者让该连通口的与该接触面相反的那一侧变窄。因此,能够避免该接触面整体由于油路配设部件的所述接触面上的所述连通口的开口部增大而增大,油路配设部件的重量因该连通口的与该接触面相反的那一侧变窄而增加。结果是,能够实现阀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形成在油路配设部件上的油路,只要仅在油路配设部件的所述接触面上且需要与阀插入孔连通、连接的的部分敞开即可,故能够省略现有阀体中所使用的隔板,该隔板用于将油路在全长范围内都在接触面上敞开的阀体构成部件中油路的开口部的大部分都堵起来。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是利用压铸成型的部件。
这样一来,因为插入孔配设部件是利用现有技术中通常进行的压铸加工成型的,所以能够利用长期以来培养起来的技术得到具有足够刚性的高质量插入孔配设部件。特别是,在成型插入孔配设部件以后对该插入孔配设部件进行加工(特别是切削加工)而形成阀插入孔的情况下,通过对高刚性的插入孔配设部件进行加工,就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形成阀插入孔。高刚性的插入孔配设部件在加工完阀插入孔以后,也难以变形,故特别是阀柱能够在滑阀用阀插入孔中平滑地移动。
现有阀体存在以下情况:在对已形成有油路的部件进行加工(切削加工)而形成阀插入孔,在该情况下,加工阀插入孔时所产生的切屑有可能进入油路中。如果切屑进入宽度很窄的油路中,该切屑就难以排出去。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无需在插入孔配设部件上形成油路,或者即使形成油路,所需要的油路的数量也不多。故能够抑制加工阀插入孔时所产生的切屑进入油路中。通常情况下,阀插入孔的直径比油路的宽度大或者比油路的直径大,并且为了在将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彼此叠合起来以后能够将阀插入,而让阀插入孔在插入孔配设部件的侧面上敞开。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从插入孔配设部件的侧面的开口部将阀插入孔内的切屑排出去。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路配设部件由树脂形成。
也就是说,不要求不需要加工出阀插入孔的油路配设部件具有插入孔配设部件那样高的刚性,故能够用树脂形成油路配设部件。因此,能够实现油路配设部件的轻量化。
与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由金属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的情况相比,在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由树脂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打印方式很多。故容易形成具有所需要的质量的油路配设部件。在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造型)由金属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将用于从下侧支承造型中的油路配设部件的产品部分的支承部与所述产品部分造型为一体,而且在对油路配设部件进行完造型以后要去除支承部且对该产品部分的与该支承部接触的部分进行精加工。相对于此,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由树脂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的情况下,根据所采用的打印方式(例如粉末烧结叠层造型法)的不同,不需要形成支承部。其结果是,不用再去除支承部,也无需对该产品部分的与该支承部接触的部分进行精加工。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所述油路配设部件,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交替着叠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用于让油路配设部件上的油路与插入孔配设部件上的阀插入孔连通的油路结构的自由度就会提高。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多个连通口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的与所述油路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上敞开,该多个连通口分别与所述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多个连通口在所述油路配设部件的与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上敞开,该多个连通口分别与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的多个连通口连接;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所述油路配设部件彼此连接的连通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口的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有对两个连通口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这样一来,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上的彼此相连接的连通口的连接部分便被密封部件密封好。因此,例如,只要用螺栓将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的接触面的四个角部紧固起来,即使不用很多螺栓进行紧固而将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的接触面在整个面范围彼此都牢固地紧贴在一起,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性。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将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紧固在一起的螺栓,并且,因为伴随于此而减少了用于形成螺栓孔和螺栓孔周围的凸缘部的空间,所以又能够使阀体更加小型化和轻量化。
现有阀体存在以下情况:将片状垫圈放在该接触面之间,以便在整个面范围内都将多个阀体构成部件的接触面的间隙埋起来。相对于此,通过设置所述密封部件,就能够废除上述垫圈。其结果是,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现有阀体结构上存在以下情况:为防止从多个阀体构成部件的接触面上某一油路的开口部泄漏出来的机油流入与该油路相邻的其它油路中,在彼此相邻的油路之间形成专用于排油的油路,而主动地将泄漏出来的机油引向该专用于排油的油路中。相对于此,通过设置所述密封部件,即使不在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的接触面上形成现有阀体一样的专用于排油的油路,也能够防止来自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的接触面间的某一油路的机油流入其它油路中。因此,通过废除专用于排油的油路,就能够使油路配设部件更加小型化。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油路配设部件的连通口的开口部的周围;所述油路配设部件是所述密封部件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本体部形成为一体的部件;所述密封部件由比所述本体部软的合成树脂形成。
这样一来,既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和安装工时,还能够获得良好的密封性。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再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上形成有节流孔部件插入口,供与该插入孔配设部件和该油路配设部件非为一体的节流孔部件插入该节流孔部件插入口中。
在所述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上形成有检验阀插入口,与该插入孔配设部件和该油路配设部件非为一体的检验阀插入该检验阀插入口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制造方法。在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和多条油路,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每个阀插入孔内都插入有多个阀中的一个阀,该多条油路与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该发明中包括以下工序:用模具成型插入孔配设部件的工序,其中,所述阀体的阀插入孔会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的工序,其中,所述阀体的油路会集中配设在该油路配设部件上;以及在成型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以后且成型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以所述油路配设部件彼此叠合并紧固在一起的工序。
这样一来,能够很容易地制造包括上述那样的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的阀体。阀体上的阀插入孔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该阀体的油路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上。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阀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还能够提高油路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从阀插入孔的轴心方向看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侧视图。
图2是侧视图,将图1所示的阀体的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分开示出。
图3是图1所示的阀体的俯视图。
图4(a)示出插入孔配设部件的与油路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图4(b)示出油路配设部件的与插入孔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
图5是沿图3中的V-V线剖开并示出的阀体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1中的VI-VI线剖开并示出的阀体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1中的VII-VII线剖开并示出的阀体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油路的变形例且相当于图6的图。
图9是示出密封部件之一例的、该密封部件周边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密封部件的第1变形例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11是示出密封部件的第2变形例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12是示出密封部件的第3变形例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相当于图1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相当于图1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相当于图1的图。
图16是示意地示出现有阀体的阀体构成部件和模具之一例的剖视图。
图17是示意地示出现有阀体的阀体构成部件和模具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10。该油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供向安装在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和液力变矩器的油压,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10安装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器壳(未图示)上。具体而言,阀体10安装在变速器壳的下表面上。不过,阀体10的安装位置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阀体10安装在所述变速器壳的上表面或侧面上。
如图1到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体10大致呈扁平状,在规定方向(图1到图4的方向D2)上延伸,且在与方向D2垂直的方向D3上的长度较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这样说,方向D2是阀体10的长边方向,方向D3是阀体10的厚度方向。而且,还可以这样说,与方向D2和方向D3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D1是阀体10的宽度方向。在阀体10已被安装到所述自动变速器上的安装状态下,方向D3就是上下方向。以下,说明阀体10的结构时所说的上和下都是该安装状态下的上和下。
如图5到图7所示,在阀体构成部件10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31、33和多条油路69,该多条油路69与该多个阀插入孔31、33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31或33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有多个阀插入孔31,也有多个阀插入孔33。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电磁阀2中的后述小径部2b插入各阀插入孔33中。如图1和图7所示,滑阀4插入各阀插入孔34中。这些阀2、4与所述多条油路69共同构成油压控制回路(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插入阀体10上的阀插入孔内的阀的种类并不限于两种,一种可以,三种以上也可以。
所述油压控制回路,经形成在所述变速器壳的壁部内的多条油路,与油压供给源(机械式油泵和电动式油泵)、构成变速机构的多个摩擦接合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压室、所述变速器壳内的各被润滑部、液力变矩器中的各被润滑部、锁止离合器的油压室等相连接。控制阀2、4分别受到控制来将接合用液压油供向各摩擦接合件的油压室,或者将紧固用液压油从各摩擦接合件的油压室排出;将润滑用机油供向所述变速器壳内的各被润滑部;将机油供向液力变矩器等。
如图7所示,滑阀4包括插入并收纳在阀插入孔34内的阀柱4a,该阀柱4a能够沿着该阀柱4a的轴向(阀插入孔34的轴心方向)移动。滑阀4还包括挡块4b和复位弹簧4c。该挡块4b被固定在阀插入孔34内的规定位置(阀插入孔34的开口部附近)处;该复位弹簧4c位于挡块4b和阀柱4a之间且能够沿着阀柱4a的轴向伸缩。
阀柱4a根据输入该滑阀4中的省略图示的控制通口的油压沿着轴向移动,该滑阀4据此来调节来自后述的连通口40的喷油压,或者据此来切换油压供给路径。具体而言,滑阀4作为具有各种功能的切换阀起作用,例如,将机械式油泵的喷油压调节为主压力(linepressure)的调压阀、与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对变速杆的操作联动而切换油压供给路径的手动阀、以及当电磁阀2出现故障时切换油压供给路径以实现规定的变速挡的安全阀。
如图6所示,电磁阀2包括圆筒状电磁部2a和圆筒状小径部2b。其中,该电磁部2a中收纳有线圈,该小径部2b从电磁部2a开始沿电磁部2a的轴向(阀插入孔33的轴心方向)同轴延伸,且其直径比电磁部2a小。电磁阀2以小径部2b已插入阀插入孔33内的状态安装在阀体10(详细而言,后述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在电磁部2a的外周面设置有连接器2c,用于向所述线圈供电的电缆连接在该连接器2c上。
电磁阀2使用的是线性电磁阀或开关电磁阀。线性电磁阀,例如作直接控制供向所述摩擦接合件的油压室内的油压的阀用;开关电磁阀,例如作打开和关闭通往滑阀4的所述控制通口的油压供给路径的阀用。
需要说明的是,检验阀、节流孔部件(具有节流孔的部分)等构成所述油压控制回路的其它的构成要素,还可以与阀体10形成为一体。检验阀、节流孔部件等构成要素,可以由与阀体10(后述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非为一体的部件构成。在该情况下,只要将该非为一体的部件插入并安装在形成于阀体10(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或油路配设部件12)上的插入口即可。在表示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14中有这样的记载:在油路配设部件613上,形成有已插入有节流孔部件14的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和已插入检验阀17的检验阀插入口16。
如图2所示,阀体10包括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所述多个阀插入孔33、34(阀体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集中配设(形成)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所述多条油路(阀体10上所有的油路69)集中配设(形成)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这些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以在方向D3上彼此重叠的状态紧固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阀体10已被安装到所述自动变速器上的安装状态下,插入孔配设部件11位于油路配设部件12的上侧。
插入孔配设部件11是用模具成型出的金属部件。具体而言,插入孔配设部件11是通过压铸加工成型出的铝件。插入孔配设部件11例如具有扁平框状的本体部20、和从该本体部20的方向D2的两端面的上部朝着方向D2外侧突出的一对凸缘部21、22。本体部20具有上表面20a和下表面20b,该下表面20b会成为与油路配设部件12接触的接触面。上表面20a(后述的鼓出部32和突出部26到31除外)和下表面20b彼此平行。凸缘部21、22上形成有螺栓孔23、24,供用于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一起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的螺栓88插入其中。下面,将本体部20的下表面20b叫做接触面20b。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本体部20的上表面20a上,形成有朝着上方突出的多个突出部26~31。这些突出部26~31的上表面26a~31a例如位于同一表面上,且顶在所述变速器壳的下表面上。
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形成有多个螺栓孔36,供用于将阀体10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的螺栓插入其中。各螺栓孔36形成为沿着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厚度方向(方向D3)贯穿该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且在接触面20b、突出部26~31的上表面26a~31a中任一个面上敞开。
分别与所述变速器壳上的所述多条油路中相对应的油路连通、连接的多个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在突出部26~31的上表面26a~31a上敞开。这些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分别与所述多条油路69中特定的油路69连接。这些特定的油路69分别经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与所述变速器壳上的所述多条油路中相对应的油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各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还在接触面20b上敞开,在该接触面20b上与油路配设部件12上的所述特定的油路69相连接,或者经所述多个阀插入孔33、34中特定的阀插入孔和与该特定的阀插入孔连通的后述的连通口42、72;40、70与所述特定的油路69相连接。
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经所述变速器壳上的所述多条油路,与所述油压供给源、所述摩擦接合件的油压室、所述变速器壳内的各被润滑部、液力变矩器中的各被润滑部以及锁止离合器的油压室连接。例如,连通口46a与机械式油泵的进油口相连接;连通口46b与该机械式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连通口47a与电动式油泵的进油口相连接;连通口47b与该电动式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连通口48与所述摩擦接合件的油压室相连接;连通口49与所述变速器壳内的各被润滑部相连接。连通口50与液力变矩器内的各被润滑部和锁止离合器的油压室相连接。
阀插入孔33、34,是通过对利用压铸加工成型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进行加工(切削加工)而形成的。阀插入孔33、34形成为沿着与接触面20b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阀插入孔33、34(阀体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形成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并保证该阀插入孔33、34的轴心沿着方向D1延伸且彼此平行。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都在方向D1的同一侧(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方向D1的另一侧的侧面)敞开。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从同一方向进行加工而形成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这样说,方向D1就是阀插入孔33、34的轴心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可以不都在方向D1的同一侧敞开,而且,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其轴心方向可以不都与方向D1相同。
电磁阀2用阀插入孔33的直径比滑阀4用阀插入孔34的直径大。布置阀插入孔34,并保证该阀插入孔34落在本体部20的上表面20a和接触面20b之间。另一方面,阀插入孔33被布置成:朝着上方突出,且比本体部20的上表面20a还靠上,相当于该阀插入孔33的该突出部分的周壁部由从本体部20的上表面20a开始朝着上方鼓出的鼓出部32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阀2用阀插入孔33和滑阀4用阀插入孔34交替着排列在方向D2上。让直径较小的阀插入孔34夹在直径较大的阀插入孔33之间,就能够在方向D2上将这些阀插入孔33、34布置得很密,从而能够缩短插入孔配设部件11在方向D2上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阀插入孔33、34并不限于上述的交替排列方式。
如图5到图7所示,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形成有连通口42和连通口40,该连通口42从电磁阀2用阀插入孔33朝着下方延伸到接触面20b,该连通口40从滑阀4用阀插入孔34朝着下方延伸到接触面20b。
如图4(a)所示,在接触面20b上,形成有与阀插入孔33连通的连通口42的开口部43、和与阀插入孔34连通的连通口40的开口部41。在方向D2上与各阀插入孔34相同的位置处,对应于各滑阀4沿方向D1排列着布置有多个开口部41。在方向D2上与各阀插入孔33相同的位置处,对应于各滑阀2沿方向D1排列着布置有多个开口部43。各开口部41、43的形状并无限定,例如,为方向D2上长度较长的扁圆状。
需要说明的是,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除了形成有所述螺栓孔36以外,还形成有螺栓孔38,供用于固定阀2、4的构成部件、支架等的螺栓插入。该螺栓孔38也在接触面20b上敞开。而且,如上所述,在各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也在接触面20b敞开的情况下,其开口部(图4(a)中省略记载)也会形成在接触面20b上。
另一方面,油路配设部件12是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部件。油路配设部件12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树脂(合成树脂)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油路配设部件12的轻量化。
如图2所示,油路配设部件12具有本体部60、一对定位部61、64以及一对凸缘部62、65。其中,该本体部60呈扁平框状,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接触面20b重叠;该一对定位部61、64从本体部60的方向D2的两端立起来;该一对凸缘部62、65从定位部61、64的上端开始朝着方向D2的外侧延伸。本体部60的上表面60a是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接触面20b接触的接触面。下面,称本体部60的上表面60a为接触面60a。
一对定位部61、64被布置成以下状态:当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叠合起来时,该一对定位部61、64会从方向D2的两侧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本体部20夹住。这样一来,油路配设部件12就被沿着方向D2相对于插入孔配设部件11定好位。凸缘部62、65分别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凸缘部21、22的下侧重叠着布置好。凸缘部62、65上分别形成有螺栓孔63、66,该螺栓孔63、66的位置分别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的凸缘部21、22的螺栓孔23、24相对应。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都是利用从下侧插入这些螺栓孔23、63;24、66内的所述螺栓88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上的。这样一来,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也被彼此紧固在一起了。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紧固好以后,再通过紧固的方式将该已紧固好的阀体10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
如图5到图7所示,所述多条油路69形成为: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本体部60内,基本上沿与接触面60a平行的方向延伸。不过,还可以让油路69沿着倾斜于接触面60a的方向延伸,油路69的具体构成要素,例如油路69的朝向、长短、布置状态、断面形状等并无限定。
在图6和图7所示之例中,所述多条油路69被布置成沿方向D2延伸且彼此平行,油路69的断面呈方向D1上长度较长的扁圆状。各油路69在方向D2上具有根据需要而定的长度。可以让所述多条油路69中的一部分油路69并排着布置在方向D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油路69排列着布置在方向D1上和油路配设部件12的厚度方向(方向D3)上。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很多排流路,每排流路由沿着油路配设部件12的厚度方向排列着的油路69构成。这些多排油路中的一部分沿油路配设部件12的厚度方向排列的油路69的条数比其他部分少,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下侧部分未形成有油路69。在本体部60的下表面60b上与油路69条数较少的那些排油路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凹部68a、68b。通过适当地形成这样的凹部68a、68b,就能够实现油路配设部件12的轻量化。
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本体部60上,形成有多个连结用油路80,将油路69彼此连接起来。连结用油路80,例如为了将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油路69连接起来而形成为沿着该厚度方向延伸。或者,为了将在方向D1上彼此相邻的油路69彼此连接起来而形成为沿着方向D1延伸。
在本体部60上形成有连通口70和连通口72。其中,该连通口70从所述多条油路中的一部分油路69(既位于接触面60a附近又位于阀插入孔34附近的油路69)开始朝着上方延伸到接触面60a并经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连通口40与阀插入孔34连通;该连通口72从另一部分油路69(既位于接触面60a又位于阀插入孔33附近的油路69)开始朝着上方延伸到接触面60a并经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的连通口42与阀插入孔33连通。
如图4(b)所示,在接触面60a上形成有连通口70的开口部71和连通口72的开口部73。这些开口部71、73的形状分别与形成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接触面20b上的所述开口部41、43(参照图4(a))相对应,并且分别与这些开口部41、43相连接。这样一来,油路配设部件12的所述一部分油路69和所述另一部分油路69就会经连通口40、70;42、72分别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的阀插入孔34、33连通。其它油路69经连结用油路80与所述一部分油路69和所述另一部分油路69中的至少一条油路连通。因此,其它油路69也会与阀插入孔33、34中的至少阀插入孔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各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在接触面20b上敞开的情况下,与该开口部连接且与所述特定的油路69连通的连通口就会在接触面60a上敞开。图4(b)中,省略记载该连通口的开口部。
如图6和图7所示,例如,从某一滑阀4(或电磁阀2)喷出的机油,先被送往经与供该滑阀4(或该电磁阀2)插入的阀插入孔34(或阀插入孔33)连通的连通口40、70(或连通口42、72)连接起来的所述一部分油路69(或所述另一部分油路69)中。之后,根据需要,经连结用油路80送往所述其它一部分油路69中。最后,被引入与喷出所述机油的阀不同的阀中或者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中。通过与供该不同的阀插入的阀插入孔连通的连通口、和经该连通口连通的油路69,将机油引入所述不同的阀中。通过所述特定的油路69将机油引入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内。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形成与设置在贮存机油的油底壳内的机油粗滤器的出油口连通、连接的连通口。在该情况下,该连通口例如形成为在本体部60的下表面60b上敞开。
螺栓孔76、78分别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的螺栓孔36、38相对应,所述螺栓孔76、78形成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本体部60上且沿着油路配设部件12的厚度方向(方向D3)贯穿该油路配设部件12。这些螺栓孔76、78在本体部60的接触面60a和下表面60b上敞开。
在接触面20b、60a彼此接触的状态下,利用插入凸缘部21、62;22、65上的螺栓孔23、63;24、66内的螺栓88、和插入螺栓孔36、76内的螺栓(未图示)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由此而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紧固在一起。
为制造具有所述结构的阀体10,用模具对插入孔配设部件11进行成型加工(压铸成型),并且用三维叠层造型机和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造型)油路配设部件12。阀体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阀体10上所有的油路69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
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成型阶段,未形成阀插入孔33、34。因此,是通过对该成型后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进行加工(切削加工)来形成阀插入孔33、34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成型阶段形成阀插入孔33、34。在该情况下,只要根据需要,对成型后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阀插入孔33、34进行精加工即可。
在用于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的三维叠层造型法下,具体的打印方式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材料为铝等金属的情况下,可采用重复以下动作的粉末烧结叠层造型法:用电子束或者激光照射已铺设好的金属粉末层的相当于除所述空洞部以外的部分,由此对该被照射部分进行烧结而造型后,再铺设好下一层金属粉末层这样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精加工,优选对这样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12(这里,金属制)进行喷丸硬化等镜面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油路配设部件12的材料为树脂,所以与材料为金属的情况相比,能够采用更多的打印方式。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材料为树脂的情况下,能够采用粉末烧结叠层造型法,除此以外,例如还能够采用喷墨方式等。只要采用满足需要的打印方式即可。
以已将所述成型且加工好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所述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叠合在一起的状态,将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所述油路配设部件12通过紧固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
之后,将电磁阀2和滑阀4分别插入并安装到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阀插入孔33、34内,并且,将其它所需部件安装到插入孔配设部件11或油路配设部件12上。
需要说明的是,还能够在通过紧固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以前,将电磁阀2和滑阀4插入阀插入孔33、34内,或安装上所述所需部件。
如果构成为在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以前,就能够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紧固在一起,那么,就先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紧固起来,之后再将该已紧固好的阀体10通过紧固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上。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10,能够收到以下各种效果。
首先,因为插入孔配设部件11是利用现有技术中通常进行的压铸加工成型的,所以能够利用长期以来培养起来的技术得到具有足够刚性的高质量插入孔配设部件11(这里,尚未形成阀插入孔33、34)。通过对刚性很高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进行加工(切削加工),就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形成阀插入孔33、34。而且,刚性很高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在加工完阀插入孔33、34后也难以变形。因此,特别是,阀柱4a能够在滑阀4用阀插入孔31中平滑地移动。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响应性优良的油压控制。
因为阀体10上所有的油路69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且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未形成有油路69,所以能够防止在加工阀插入孔33、34时产生的切屑进入油路69中。
让阀插入孔33、34比油路的宽度宽或者比油路的直径大,并且,让阀插入孔33、34在本体部20的方向D1的另一侧的侧面上敞开。分别与阀插入孔33、34连通的连通口42、40在接触面20b上敞开。因此,阀插入孔33、34内的切屑很容易从阀插入孔33、34的所述侧面的开口部或者连通口40、42的开口部41、43排出去。
另一方面,油路配设部件12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在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模具的拔模问题。因此,不会受必须让所有油路69在全长范围内在接触面60a上敞开等这样的限制,油路69的形状设计自由度、油路69的布置状态设计自由度都很高。因此,能够实现用模具成型的现有阀体所无法实现的油路结构。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能够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厚度方向(方向D3)上并排着布置三条以上的油路69。
因为油路69的设计自由度很高,所以很容易改变油路69的设计。而且,在改变该设计之际,不需要重新制作模具,故改变油路69的设计时,时间短且成本低。
在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模具的拔模和拔模倾斜度问题。因此,能够自由地设计油路配设部件12中油路69的断面形状。因此,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中,除了用于与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阀插入孔33、34连通的连通口70、72以外,不需要形成从各油路69延伸到接触面60a那样的空洞部。
不需要让连通口70、72的断面形状,伴随着远离接触面60a而逐渐变细。因此,能够避免该接触面60a整体由于接触面60a上的连通口70、72的开口部71、73增大而增大,还能够避免油路配设部件12的重量由于该连通口70、72的与该接触面60a相反的那一侧变窄而增加。因此,不仅能够实现油路配设部件12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甚至能够实现阀体10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油路69的断面形状就这样能够自由地设计,故能够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形成具有各种断面形状的油路来取代断面为扁圆形的油路69。例如,可以形成断面为图8所示的圆形的油路169。在图8所示之例中,也能够自由地设计油路169的朝向、长短、布置状态、将油路169彼此连接起来的连结用油路180的结构等,并根据它来适当地设计油路配设部件12的形状,从而能够实现油路配设部件12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不需要让油路69在全长范围内都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接触面60上敞开,故能够省略现有阀体中所使用的隔板,该隔板用于将油路在全长范围内都在接触面上敞开的阀体构成部件上的油路的开口部的大部分堵起来。
不要求不需要加工出阀插入孔33、34的油路配设部件12具有插入孔配设部件11那样高的刚性,故通过用树脂构成油路配设部件12,就能够使油路配设部件12更加轻量化。
与使用金属的情况相比,在三维叠层造型法下的材料为树脂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打印方式较多。因此,能够很容易地形成具有所需要的品质的油路配设部件12。在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由树脂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的情况下,根据所采用的打印方式(例如粉末烧结叠层造型法)的不同,不需要用于从下侧支承造型中的油路配设部件12的产品部分的支承部。其结果是,就不用再去除支承部,也无需对该产品部分的与该支承部接触的部分进行精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全部或大部分油路69被布置成平行延伸的情况下,优选,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时的叠层方向与这些油路69的长度方向一致。这样一来,就能够抑制油路69的内周面在对油路配设部件12进行造型的过程中变形,从而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形成油路69。
通过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牢固地紧固在一起,来良好地确保所述两部件11、12的接触面20b、60a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如果将片状垫圈放在接触面20b、60a之间,就既能够减少用于紧固两个部件11、12的的螺栓的个数,又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性。
例如,还可以如图9到图12所示之例那样,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的彼此连接的连通口40、70(连通口42、72)中的至少一连通口的开口部的周围(开口部41和/或开口部71的周围、开口部43和/或开口部73的周围),形成对两个连通口40、70(两个连通口42、72)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260、364、462、522,来取代将垫圈放在接触面20b、60a之间。采用上述做法后,也是既能够减少用于紧固两个部件11、12的的螺栓的个数,又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9到图12示出的是,用密封部件260、364、462、522对使滑阀4用阀插入孔34与油路69连通的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结构。但是,对使电磁阀2用阀插入孔33与油路69连通的连通口42、72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结构,与对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结构相同。下面,详细地说明对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结构。
在图9所示之例中,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接触面60a上的开口部71的周围(图9之例中,开口部71的周缘部)设置有环状的密封部件260。密封部件260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本体部60形成为一体。形成密封部件260的树脂比形成本体部60的树脂软。油路配设部件12是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故能够像图9所示之例那样,使由不同材质形成的本体部60和密封部件260形成为一体。
根据图9所示之例,通过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紧固在一起,密封部件260就被夹在上述两个部件11、12的接触面20b、60a之间的连通口40、70的开口部41、71的周缘部之间,该密封部件260就会在它的厚度方向上发生压缩变形。这样一来,就能够对接触面20b、60a上的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开口部41、71的周缘部)进行良好的密封。
其结果是,即使不用很多螺栓紧固而让接触面20b、60a彼此间在整个面上都牢固地紧贴在一起,例如仅将接触面20b、60a的四个角部用螺栓紧固在一起,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性。因此,能够减少用于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紧固在一起的螺栓,并且,因为伴随于此而减少了用于形成螺栓孔和螺栓孔周围的凸缘部的空间,故又能够使阀体10更加小型化和轻量化。不仅不需要垫圈,而且油路配设部件12上密封部件260与本体部60形成为一体,故既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和安装工时,还能够获得良好的密封性。
接触面20b、60a上的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这样分别被密封以后,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机油往接触面20b、60a之间泄漏。因此,即使不在接触面20b、60a形成现有阀体那样的专门用于排油的油路,也能够防止来自接触面20b、60a间某油路的机油流入其它油路中。因此,通过废除专用于排油的油路,就能够使油路配设部件12更加小型化。
图10到图12示出对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密封结构(密封部件)的变形例。
在图10所示的第1变形例中,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设置有筒状的突出部360,接触面60a上连通口70周围的部分朝着插入孔配设部件11侧突出而形成该突出部360。在该突出部360的突出端形成有连通口70的开口部71。突出部360嵌合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连通口40内。在突出部360的外周面(油路配设部件12的连通口70的开口部71的周围)上形成有环状的槽部362,该槽部362内装有例如橡胶O型环364,该橡胶O型环364作密封部件用。
根据图10所示的第1变形例,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突出部360和连通口40嵌合的嵌合部分),利用被夹在槽部362的底部和连通口40的内周面之间而沿径向发生压缩变形的O型环364,可实现图9所示之例一样的良好的密封。
在图11所示的第2变形例中,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形成有筒状的突出部460,该突出部460与所述第1形例中的突出部360相同。在该突出部360的突出端形成有连通口70的开口部71。突出部360嵌合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连通口40内。在突出部460的外周面(油路配设部件12上连通口70的开口部71的周围)上,环状的密封部件462与突出部460形成为一体。突出部460与本体部60用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为一体。另一方面,密封部件462用比本体部60和突出部460都软的合成树脂形成。油路配设部件12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故能够使这样由不同材质形成的突出部460和密封部件462形成为一体。
根据图11所示的第2变形例,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突出部460和连通口40嵌合的嵌合部分),利用被夹在突出部460的外周面和连通口40的内周面之间而沿径向发生压缩变形的密封部件462,像图9和图10所示之例一样,密封良好。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密封部462与本体部60和突出部460形成为一体,故与图9所示之例一样,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和安装工时。
在图12所示的第3变形例中,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接触面20b上的开口部41的周围,形成有将开口部41围起来的环状槽部520,该槽部520内装有例如橡胶O型环522,该橡胶O型环522作密封部件用。
根据图12所示的第3变形例,通过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彼此紧固在一起,密封部件522就被夹在上述两个部件11、12的接触面20b、60a之间的连通口40、70的开口部41、71的周围,该密封部件522沿它的厚度方向发生压缩变形。这样一来,就能够与图9到图11之例一样,对接触面20b、60a上的连通口40、70的连接部分(开口部41、71的周围)进行良好的密封。
(第二实施方式)
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600。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图13中,用同一符号表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已将阀体600安装到自动变速器上的安装状态下,插入孔配设部件11叠合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下侧并紧固在一起,其中,阀体60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34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阀体600上所有的油路69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12上。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大致具有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应部件全部上下颠倒过来后的构造。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的阀插入孔33、34和油路配设部件12上的油路69的连接关系,除了上下相反这一点以外,其它方面都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阀体600的其它结构和阀体600的制造方法也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与变速器壳的壁部内的多条油路连通的连通口(相当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通口46a、46b、47a、47b、48、49、50(参照图3)的连通口)位于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下表面上。阀体600通过将插入孔配设部件11的下表面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的上表面上而被安装到该变速器壳上。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让所述连通口在油路配设部件12的上表面敞开,将油路配设部件12的上表面固定到所述变速器壳的下表面上。
根据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阀体600,也能够收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作用和效果。
例如,在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未形成有油路69,故当在利用压铸成形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上加工阀插入孔33、34时,能够防止切屑进入油路69内;能够很容易地通过阀插入孔33、34的开口部等将阀插入孔33、34内的切屑排出去;对高刚性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进行加工(切削加工),所以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形成阀插入孔33、34。针对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油路配设部件12,能够自由地设计油路69的形状、油路的布置状态等,故与现有阀体的阀体构成部件相比,能够有效地将油路配设部件12小型化和轻量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插入孔配设部件11和油路配设部件12的接触面20b、60a采用例如图9到图12所示的密封结构,这样做以后,便能够省去垫圈,并且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性。特别是,如图9或图11所示之例那样,在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与油路配设部件12为一体的密封部件260、462的情况下,既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又能够得到良好的密封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610。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图14中,用同一符号表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并省略说明。
阀体610包括彼此上下叠合起来的两个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阀体6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电磁阀2用)集中配设在位于上侧的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上。阀体6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4(滑阀4用)集中配设在位于下侧的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这些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都是利用压铸成型的铝部件,通过对成形后的插入孔配设部件611进行加工(切削加工),而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上形成阀插入孔33;通过对成形后的插入孔配设部件612进行加工(切削加工)而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形成阀插入孔34。
阀体610还包括油路配设部件613,阀体610上所有的油路69集中配设在该油路配设部件613上。油路配设部件61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是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树脂(合成树脂)部件。
插入孔配设部件611、插入孔配设部件612和油路配设部件613叠合着彼此紧固在一起,并保证三者按照该顺序从上往下排列。这样一来,阀体610即具有三层结构。
在该阀体610中,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的阀插入孔34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经连通口40与所述多条油路69中的一部分油路69连通。
另一方面,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上的阀插入孔33经与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连为一体而延伸的连通口42与另一部分油路69连通。连通口42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上从阀插入孔33延伸到插入孔配设部件611的下表面,并且沿插入孔配设部件612的厚度方向贯穿该插入孔配设部件6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油路配设部件613上形成有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和检验阀插入口16。与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和油路配设部件613非为一体的节流孔部件14插入该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中;与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和油路配设部件613非为一体的检验阀17插入该检验阀插入口16中。
已插入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内的节流孔部件14进入规定的油路69内,在该油路69上形成节流孔。已插入检验阀插入口16内的检验阀17会防止在其它的规定油路69(还可以是所述规定的油路69)中机油逆向流动。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和/或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形成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节流孔部件14)来取代在油路配设部件613上形成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节流孔部件14),在连通口42上形成节流孔,或者能够不仅在油路配设部件613上形成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节流孔部件14)还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和/或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形成节流孔部件插入口13(节流孔部件14),在连通口42上形成节流孔。同样,能够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和/或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形成检验阀插入口16(检验阀17)来取代在油路配设部件613上形成检验阀插入口16(检验阀17),或者,能够不仅在油路配设部件613上形成检验阀插入口16(检验阀17),还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和/或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形成检验阀插入口16(检验阀17)。
根据具有上述三层结构的阀体610,也能够收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作用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阀体610上所有的插入孔33集中配置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上,阀体6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4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但是,阀体610上所有阀插入孔33的大部分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上,少数的阀插入孔33与阀体6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4一起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也是可以的。
阀体610上所有阀插入孔34的大部分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2上,少数的阀插入孔34与阀体6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一起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也是可以的。
阀插入孔33、34可以分别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上。例如,还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插入孔配设部件11一样,阀插入孔33、34交替着排列在插入孔配设部件611、612上。
(第四实施方式)
图15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710。在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图15中,用同一符号表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并省略说明。
阀体710包括两个插入孔配设部件711、713和一个油路配设部件712且具有三层结构这一点,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一样。但是,在该阀体710中,两个插入孔配设部件711、713和油路配设部件712的排列方法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孔配设部件711和油路配设部件712叠合着彼此紧固在一起,并保证插入孔配设部件711和油路配设部件712按照该顺序从上往下排列,阀体7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711上;阀体710上所有的油路69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712上。
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一样,插入孔配设部件711、713都是利用压铸成型的铝部件,通过对成型后的插入孔配设部件711进行加工(切削加工)而形成阀插入孔33;通过对成型后的插入孔配设部件713进行加工(切削加工)而形成阀插入孔34。而且,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一样,油路配设部件712是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树脂(合成树脂)部件。
阀体710中,油路配设部件712的上表面就是与插入孔配设部件711接触的接触面,油路配设部件712的下表面就是与插入孔配设部件713接触的接触面。插入孔配设部件711的下表面就是与油路配设部件712接触的接触面,插入孔配设部件713的上表面就是与油路配设部件712接触的接触面。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该阀体710中,插入孔配设部件713上的阀插入孔34经连通口40与所述多条油路69中的一部分油路69连通。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插入孔配设部件711上的阀插入孔33经连通口42与另外一部分油路69连通。连通口40在插入孔配设部件713和油路配设部件712的接触面上敞开;连通口42在插入孔配设部件711和油路配设部件712的接触面上敞开。
根据按以上所述构成的阀体710,也能够收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将插入孔配设部件711、713分开设置在油路配设部件712的上下,用于使阀插入孔33、34与油路69连通的连通口40、42就会分开形成在油路配设部件712的上表面一侧和下表面一侧。这样一来,这些连通口40、42的平面布置自由度就会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一样,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阀体7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3都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711上,阀体710上所有的阀插入孔34都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713上,但并不限于上述配设方式,还能够像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进行变更。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采用其它替代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插入孔配设部件为用模具成型的铝部件之例。但插入孔配设部件还可以由铝以外的金属、或者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树脂)形成。插入孔配设部件并非一定需要用模具成型,例如,插入孔配设部件还可以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油路配设部件是树脂部件之例,但油路配设部件还可以由树脂以外的材料形成,例如铝等金属。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阀体上所有的阀插入孔都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上,阀体上所有的油路都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上之例,但阀体上所有的阀插入孔中的大部分阀插入孔都集中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上,剩下的少数阀插入孔与阀体上所有的油路或者大部分油路一起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上也是可以的。在就这样将阀插入孔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上的情况下,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也能够形成阀插入孔,从而不需要为形成阀插入孔而进行切削加工。不过,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阀插入孔进行精加工。
还可以这样做,阀体上所有的油路中的大部分油路都集中配设在油路配设部件上,剩下的少数的油路与阀体上所有的阀插入孔或者大部分阀插入孔一起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上。在就这样将油路配设在插入孔配设部件上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其油路条数较少,而可以在插入孔配设部件的与油路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上形成油路,用模具成型该插入孔配设部件。当在插入孔配设部件的内部形成油路的情况下,优选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插入孔配设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阀体包括一个或者两个插入孔配设部件和一个油路配设部件之例,但还可以形成三个以上的插入孔配设部件,或者形成两个以上的油路配设部件。在形成有多个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油路配设部件的情况下,优选像上述第四实施方式那样,将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交替着叠合起来。通过让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交替着叠合起来,让插入孔配设部件上的阀插入孔和油路配设部件上的油路连通的结构的自由度就会上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将本发明应用到用于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油压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上之例,但是本发明对于任何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都适用,特别是对于设置有很多阀的阀体最适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示例而已,不得对本发明的范围做出限定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决定,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和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对于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有用。特别是,对于像用于控制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油压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那样设置有很多阀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很有用。
-符号说明-
2 电磁阀
4 滑阀
10 阀体
11 插入孔配设部件
12 油路配设部件
13 节流孔部件插入口
14 节流孔部件
16 检验阀插入口
17 检验阀
33 电磁阀用阀插入孔
34 滑阀用阀插入孔
69 油路
260 密封部件
364 O型环(密封部件)
462 密封部件
522 O型环(密封部件)
600 阀体
611 插入孔配设部件
612 插入孔配设部件
613 油路配设部件
710 阀体
711 插入孔配设部件
712 油路配设部件
713 插入孔配设部件

Claims (10)

1.一种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在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和多条油路,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每个阀插入孔内都插入有多个阀中的一个阀,该多条油路与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其特征在于:
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包括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油路配设部件,
所述阀体上的阀插入孔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与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叠合,且所述阀体上的油路集中配设在该油路配设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配设部件是利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是利用压铸成型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配设部件由树脂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所述油路配设部件,
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交替着叠合在一起。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多个连通口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的与所述油路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上敞开,该多个连通口分别与所述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
多个连通口在所述油路配设部件的与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上敞开,该多个连通口分别与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的多个连通口连接;
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所述油路配设部件彼此连接的连通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口的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有对两个连通口的连接部分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油路配设部件的连通口的开口部的周围;
所述油路配设部件是所述密封部件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本体部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所述密封部件由比所述本体部软的合成树脂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上形成有节流孔部件插入口,供与该插入孔配设部件和该油路配设部件非为一体的节流孔部件插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和/或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上形成有检验阀插入口,与该插入孔配设部件和该油路配设部件非为一体的检验阀插入该检验阀插入口中。
10.一种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的制造方法,在该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上形成有多个阀插入孔和多条油路,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每个阀插入孔内都插入有多个阀中的一个阀,该多条油路与该多个阀插入孔中的至少一个阀插入孔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用模具成型插入孔配设部件的工序,其中,所述阀体的阀插入孔集中配设在该插入孔配设部件上;
用三维叠层造型法形成油路配设部件的工序,其中,所述阀体的油路集中配设在该油路配设部件上;以及
在成型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以后且成型所述油路配设部件以后使所述插入孔配设部件与所述油路配设部件彼此叠合并紧固在一起的工序。
CN201680027671.4A 2015-06-23 2016-06-21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63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5947A JP6350410B2 (ja) 2015-06-23 2015-06-23 油圧制御装置のバルブボディ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25947 2015-06-23
PCT/JP2016/002992 WO2016208186A1 (ja) 2015-06-23 2016-06-21 油圧制御装置のバルブボディ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371A true CN107636371A (zh) 2018-01-26
CN107636371B CN107636371B (zh) 2019-10-08

Family

ID=5758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67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636371B (zh) 2015-06-23 2016-06-21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80070A1 (zh)
JP (1) JP6350410B2 (zh)
CN (1) CN107636371B (zh)
DE (1) DE112016002546T5 (zh)
MX (1) MX2017015477A (zh)
WO (1) WO20162081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19594B2 (ja) 2017-01-16 2020-07-08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変速機
DE102018216271A1 (de) * 2018-09-25 2020-03-26 Robert Bosch Gmbh Gehäuseblock,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häuseblocks und Kern
DE102019203238A1 (de) * 2019-03-11 2020-09-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ksteuergerät für ein Getriebe
DE102019214857A1 (de) * 2019-09-27 2021-04-01 Robert Bosch Gmbh Bauteil der Hydraulik, Anordnung mit einem Abschnitt des Bauteils, und Verfahren zum Fügen des Bauteils
DE102021111839A1 (de) 2021-03-26 2022-09-29 ECO Holding 1 GmbH Vor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Fluid eines zumindest teilweis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n Fahrzeugs
US11644116B1 (en) * 2021-12-15 2023-05-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nitized valve body having flow passag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3239A (ja) * 1995-11-08 1997-05-20 Daikin Ind Ltd 分配弁のスタック構造
JP2000028049A (ja) * 1998-07-15 2000-01-25 Hitachi Ltd 合成樹脂製流路部材
JP2001263466A (ja) * 2000-03-15 2001-09-26 Unisia Jecs Corp 自動変速機用油圧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JP2002295651A (ja) * 2001-03-30 2002-10-09 Denso Corp 流体圧力制御装置
CN101694244A (zh) * 2009-10-15 2010-04-14 深圳市凯特生物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流路分配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389A (en) * 1973-09-26 1975-05-27 Melvin Corp Manifold with internal filter
US4449426A (en) * 1977-08-15 1984-05-22 Younger Gilbert W Laminated separator plate means for recalibrat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US4262554A (en) * 1978-08-18 1981-04-21 S.R.M. Hydromekanik Aktiebolag Hydraulic valve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ly a vehicle gearbox
US4456168A (en) * 1981-01-22 1984-06-26 Johnson Controls, Inc. Modular fluid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JPS58113604A (ja) * 1981-12-25 1983-07-06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多連コントロ−ルバルブ
DE3447263A1 (de) * 1984-12-22 1986-06-26 Festo KG, 7300 Esslingen Anschlussplatte
US4726393A (en) * 1986-07-31 1988-02-23 Mosier Industries, Inc. Power valve assembly
JP2714381B2 (ja) * 1987-09-14 1998-02-1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セパレートプレ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031656A (en) * 1988-04-29 1991-07-16 Chrysler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valves in a fluid system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5768953A (en) * 1996-08-28 1998-06-23 Younger; Gilbert W.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transmissions for motor vehicles
US5823071A (en) * 1996-10-31 1998-10-20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JP2993445B2 (ja) * 1996-11-18 1999-12-20 国産部品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構造
US6213915B1 (en) * 1999-01-29 2001-04-10 Lentec Automat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an overdriv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6155137A (en) * 1999-04-21 2000-12-05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olenoid assembly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O2002083201A1 (fr) * 2001-04-10 2002-10-24 Teijin Seiki Co., Ltd. Dialyse artificielle
US6544138B2 (en) * 2001-05-08 2003-04-08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Electro-hydraulic modul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ntrol
JP2003120615A (ja) * 2001-10-12 2003-04-23 Honda Motor Co Ltd 油通路のオリフィスとオリフィス穴詰まり防止機構
US7100753B1 (en) * 2003-07-25 2006-09-05 Sonnax Industries, Inc. Torque converter clutch apply valve
US8047807B2 (en) * 2008-10-14 2011-1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transmission with jet pump
JP5342415B2 (ja) * 2009-11-24 2013-11-1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磁弁装置
JP5365552B2 (ja) * 2010-03-09 2013-12-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11236466A (ja) * 2010-05-10 2011-11-24 Sharp Corp 気体製造装置
JP5494277B2 (ja) * 2010-06-22 2014-05-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油圧回路装置
CA2827626C (en) * 2011-02-17 2018-05-15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odul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ybrid transmission
US20140110620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plit and brazed powdered metal valve body
US8747270B1 (en) * 2012-12-06 2014-06-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nsmission with MEMS-based hydraulic circuit
US20160061381A1 (en) * 2014-03-17 2016-03-03 Igor K. Kotliar Pressure Vessels, Desig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ing Additive Printing
US9452840B2 (en) * 2014-04-15 2016-09-27 The Boeing Company Monolithic part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monolithic part
EP3277926B1 (en) * 2015-04-01 2020-09-16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Control unit for mining machine
US10267515B2 (en) * 2016-09-08 2019-04-23 Additive Rocket Corporation Fractal fluid passages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33239A (ja) * 1995-11-08 1997-05-20 Daikin Ind Ltd 分配弁のスタック構造
JP2000028049A (ja) * 1998-07-15 2000-01-25 Hitachi Ltd 合成樹脂製流路部材
JP2001263466A (ja) * 2000-03-15 2001-09-26 Unisia Jecs Corp 自動変速機用油圧コントロールバルブ
JP2002295651A (ja) * 2001-03-30 2002-10-09 Denso Corp 流体圧力制御装置
CN101694244A (zh) * 2009-10-15 2010-04-14 深圳市凯特生物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流路分配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208186A1 (ja) 2016-12-29
US20180180070A1 (en) 2018-06-28
MX2017015477A (es) 2018-02-19
JP2017009058A (ja) 2017-01-12
JP6350410B2 (ja) 2018-07-04
CN107636371B (zh) 2019-10-08
DE112016002546T5 (de)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371A (zh)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
US7146998B2 (en) Hydraulic valve
EP3356120B1 (en) Valv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valve housing
CN107636361A (zh) 油压控制装置的阀体及该阀体的制造方法
CN1864975A (zh) 模具的毛刺截除阱,及所采用的工艺方法和所制造的零件
CN111779724B (zh) 一种航空电静液作动系统用液压集成阀块
CN101418903B (zh) 单管路分配器
CN108700213A (zh) 阀部件以及阀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448641A (zh) 调温阀
CN103363135A (zh) 整流座圈和具有整流座圈的控制阀
CN101718337A (zh)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集成控制装置
KR20020021147A (ko) 유압 집합체
US20190154142A1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8100800B2 (en) Integrated motor cooling/clutch backfill system for use in a hybrid transmission
CN1532383B (zh) 多气缸发动机及交替地制造多气缸发动机的方法
CN210799066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润滑油路的布置结构
CN101052811B (zh) 分流器
CN103154533B (zh) 用于制造液压装置的方法
DE112017000708T5 (de) Hydrauliksteuer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antriebsvorrichtung
CN100575747C (zh)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装置
CN109027216B (zh)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
CN114206523A (zh) 用于阀的壳体的型芯和用于制造该型芯的方法
CN213145111U (zh) 液静压线性滑轨
CN112219051B (zh) 制造液压控制阀的阀壳体的基体的方法和有基体的阀壳体
WO2018061689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の油圧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