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407A -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407A
CN107615407A CN201680029763.6A CN201680029763A CN107615407A CN 107615407 A CN107615407 A CN 107615407A CN 201680029763 A CN201680029763 A CN 201680029763A CN 107615407 A CN107615407 A CN 107615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terminal
terminal wires
band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97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15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3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rk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2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feeding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6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具备服务器和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所述服务器存储将电线类型以及端子类型与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各种类相关联起来的带端子电线信息;以及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具备:电线供给机构;端子压接机构;电线搬送机构,其将从电线供给机构供给的电线经由端子压接机构搬送;以及切断压力控制单元,其根据从服务器所发送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对电线供给机构所供给的电线的类型以及端子压接机构所压接的端子的类型进行控制。在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切断压力控制单元从服务器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

Description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具备:多个杆支承部,其能够沿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弯曲路径的循环路径循环移动,且能够以从循环路径朝外方延伸的姿势对各个电线保持杆进行支承;以及循环旋转驱动机构,其沿循环路径对多个杆支承部进行循环旋转驱动。
在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中,通过端子压接装置所制造的带端子电线被保持于沿循环路径移动的电线保持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73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作为端子压接装置,能够采用具备电线长度测量切断部和端子压接部的装置,电线长度测量切断部能够选择性地供给不同类型的电线给并测量长度及切断,以及能够选择性地对多种端子进行压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电线以及端子的至少一方不同的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以每个批量数汇总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制造,或者使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混在一起的方式进行制造。
然而,在上述构成中,在对带端子电线的类型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电线长度测量切断部的电线供给卷筒进行更换,或者对端子压接部的端子以及压接模具进行更换。因此,当对带端子电线的类型进行变更时,将导致无法制造带端子电线的时间变长。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式涉及一种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所述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具备服务器和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所述服务器存储将电线类型以及端子类型与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各种类相关联起来的带端子电线信息,所述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具备:电线供给机构,其选择性地供给多种电线并测量长度及切断;端子压接机构,其将多种端子选择性地压接于从所述电线供给机构侧搬送来的电线的端部;电线搬送机构,其将由所述电线供给机构所供给的电线经由所述端子压接机构向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搬送;以及切断压力控制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带端子电线信息对由所述电线供给机构所供给的电线的类型以及由所述端子压接机构所压接的端子的类型进行控制,其中,在所述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所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
第2方式是第1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在所述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所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执行通过所述电线供给机构进行的电线类型的更换动作,以及通过所述端子压接机构进行的端子及压接模具的更换动作中的至少一方。
第3方式是第1或者第2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进一步具备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其沿经由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路径搬送多个电线保持杆,所述电线搬送机构使多个带端子电线保持于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电线保持杆。
第4方式是第3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所述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依次制造多个多种类型带端子电线中的各类型带端子电线,所述电线搬送机构使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保持于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电线保持杆。
发明效果
根据第1方式,由于在所述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所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所以能够迅速地切换到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从而能够有效地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
根据第2方式,由于在所述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所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执行通过所述电线供给机构进行的电线类型的更换以及通过所述端子压接机构进行的端子以及压接模具的更换中的至少一方,所以能够有效地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
根据第3方式,能够制造将被制造出的带端子电线保持于电线保持杆的产品。
根据第4方式,有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将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保持于电线保持杆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从正面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电线保持杆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电线保持杆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带端子电线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的类型以及数量的接收信息的示例。
图7是示出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切断压力控制单元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批量生产中的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之间的信号的收发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批量生产切换时的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批量生产切换时的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组合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图2是从正面看该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用于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在此,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能够制造使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按类别保持于电线保持杆20的产品。也就是说,按照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数量,制造1个或者多个保持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保持杆20。
在此,事先对带端子电线10以及电线保持杆20进行说明。
带端子电线10具备电线12以及被压接于电线12的两端部的端子14。
电线12是在芯线的周围形成有包覆部的一般电线。芯线是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构成。芯线可以是单芯线,也可以是绞合线。包覆部是通过在芯线的周围挤出树脂并将芯线的周围包覆等方式而形成。
包覆部在电线12的两端部被去除规定的量从而露出芯线。在电线12的两端部压接有端子14。端子14是通过对铜、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等而形成。端子14一般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内,作为连接器端子而使用。端子14也可以是接地端子等。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电线12的一端作为A端,以另一端作为B端进行区别。
带端子电线10根据以下的某个参数不同而被区分为多种类型。首先,电线12根据电线直径(芯线的直径或者包覆部的直径)、芯线的线材(铜系或铝系等)、包覆部的颜色、电线的长度等不同而被区别。另外,端子14根据是阳端子还是阴端子、端子的大小等被区别。
上述带端子电线10构成作为车辆等的布线材料使用的线束等,各个带端子电线10的布线路径、连接对象等已确定。因此,带端子电线10按类型区别制造并被编入到线束。
图3是示出电线保持杆20的主视图,图4是示出电线保持杆20的俯视图。另外,在图3以及图4中图示出电线把持部87,电线把持部87使电线端部保持于带端子电线10以及电线保持杆20。
电线保持杆20构成为以直线状排列设置有多个能够对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进行保持的电线保持部22,并能够将电线端部保持为并列状。在此,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指的是电线中的芯线被包覆部包覆的部分的端部。
更具体地讲,电线保持杆20整体形成为长条状,电线保持杆20具备多个电线保持部22和杆主体部25。
电线保持部22是对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进行保持的部分,电线保持部22具有一对弹性夹持片23以及夹持片固定部24。
弹性夹持片23是通过将杆状金属材料进行冲裁以及折弯等而形成的部件,弹性夹持片23具有基端部和顶端侧的弯曲部。更进一步具体地讲,基端部形成为平板状,弯曲部形成为从所述基端部连续并弯曲成平稳的S字状的形状。
夹持片固定部24是对一对弹性夹持片23进行支承的部分,夹持片固定部24由合成树脂等形成为整体呈大致长方体状。夹持片固定部24构成为能够将一对弹性夹持片23的基端部以重叠状态支承。在该状态下,一对弹性夹持片23的顶端部朝夹持片固定部24的上侧突出,且被保持为一对弯曲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部的弯曲部分对抵的状态。一对弯曲部的顶端部以朝上侧逐渐变宽的方式开口。
接着,通过在一对弹性夹持片23的顶端部之间压入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从而该电线端部被保持于一对弹性夹持片23的靠近弯曲部的部位与夹持片固定部24的上侧端面之间。
杆主体部25具有主体基部26和一对端部部件28。
主体基部26形成为棒状(在此为方柱形棒状),在主体基部26的沿长边方向的一面以并列状支承有上述多个电线保持部22。更进一步具体地讲,主体基部26以一对弹性夹持片23排列成直线状的方式对多个电线保持部22进行支承。例如,多个电线保持部22通过凹凸嵌合方式被支承于主体基部26。另外,也可以采用通过螺纹固定件等将电线保持部22逐个固定于主体基部26的构成等。
一对端部部件28通过螺纹固定件等固定于主体基部26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一对端部部件28是以从排列方向两侧将主体基部26所支承的多个电线保持部22夹住的方式进行防脱固定的部分。
接着,通过带端子电线10的两电线端部的各个端部分别被一对弹性夹持片23保持,从而带端子电线10以U字状悬吊的状态被保持于电线保持杆20。优选为带端子电线10的两电线端部被相邻的一对弹性夹持片23保持。多个带端子电线10通过以同样的方式被保持从而以排列的状态被电线保持杆20保持。
另外,对于短的带端子电线10等,也可以只有一侧的电线端部被一对弹性夹持片保持。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具备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和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
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由CPU、ROM、RAM、存储装置34等经由总线相互连接而成的一般的计算机构成。存储装置34由闪存或硬盘装置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构成。该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通过通信回路与后述的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是对被制造的带端子电线10进行制造管理等的制造管理服务器。如图5所示,在存储装置34存储有带端子电线信息,在带端子电线信息中将电线类型以及端子类型与带端子电线10的各种类型相关联。在图5所示的带端子电线信息的例子中,将电线类型、电线长度、A端侧端子类型、B端侧端子类型与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相关联。例如,在带端子电线(TW0001)中关联有电线类型(W001)、电线长度(50mm)、A端侧端子类型(T003)、B端侧端子类型(T001)。带端子电线所关联的TW0001等的符号是根据带端子电线10的各种类型以固有的方式被分配的识别符号。电线类型所关联的W001等符号是以固有的方式被分配给电线12的各种类型的识别符号,电线12的种类根据芯线材质、芯线径、电线径、包覆部颜色等被区别。A端侧端子类型、B端侧端子类型所关联的T001、T003是以固有的方式被分配给端子14的各种类型的识别符号,端子14的种类根据阳端子、阴端子、大小等被区别。
若在后述的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中,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被特定,则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与带端子电线10进行通信并获取用于制造该带端子电线10所需的电线类型、A端侧端子类型、B端侧端子类型等信息。
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具备电线供给机构50、电线剥皮机构60、端子压接机构70、电线搬送机构80以及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
电线供给机构50构成为能够选择性地供给多种电线12并测量长度以及切断,电线供给机构50具备电线供给部52、长度测量部56以及切断机构58。
电线供给部52具备多个电线缠绕卷筒53以及电线送出机构54,电线送出机构54选择性地将多个电线12送出。
在多个电线缠绕卷筒53分别缠绕收纳有不同类型的电线12。电线送出机构54构成为能够对多个电线缠绕卷筒53所缠绕收纳的电线12进行更换并能够选择性地送出。这种带有电线更换功能的电线送出机构54例如已在日本特开2011-054391号公报中公开,已是公知。
长度测量部56计测从电线供给部52送出的电线12的长度,也就是说,长度测量部56以能够测量长度的方式构成。例如,通过用一对辊等夹住所送出的电线12,检测随着电线12的送出而从动旋转的辊的旋转数、旋转角度等,从而计测电线12的长度。
切断机构58以能够将经由长度测量部56而送出的电线12切断的方式构成。例如,切断机构58包含一对切断刀,一对切断刀能够将经由长度测量部56被送出的电线12夹住并切断。接着,若根据来自长度测量部56的输出信号,电线12被送出与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12对应的长度的量,则一对切断刀将电线12切断。由此,能够连续地制造具有目标长度的电线12。
被电线供给机构50切断成规定的长度的电线12以两端部被把持且弯曲成U字状的状态被电线搬送机构80搬送。
电线剥皮机构60设置于电线供给机构50的下游侧,电线剥皮机构60构成为能够将电线12的两端部的包覆部剥离。电线剥皮机构60例如具备一对剥皮刀,电线剥皮机构60通过以使一对剥皮刀切入到电线12的包覆部的状态沿电线12的延伸方向使一对剥皮刀向端部侧移动,从而对电线12的端部进行剥皮。通过电线剥皮机构60从而在电线12的两端部露出具有规定的长度的芯线。另外,也可以通过上述电线供给机构50的一对切断刀对电线12的端部进行剥皮。
端子压接机构70构成为能够选择性地将多种端子14压接于从电线供给机构50侧被搬送的电线12的端部。作为端子压接机构70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具有多对端子压接模具、且能够从多对端子压接模具中选择一对端子压接模具设置于共同的端子压接位置的压接装置72中,适用了能够将多种端子选择性地供给到所述端子压接位置的端子供给装置74。
接着,被上述电线剥皮机构60剥皮的电线12的端部若被该端子压接机构70搬送,则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用的端子14被选择并被供给,同时对应于规定的端子14的一对端子压接模被选择且被设置于端子压接位置,由此,规定的端子14被压接于电线12的端部。通过在电线12的两端部执行上述工序从而能够获得带端子电线10。
这样的端子压接机构本身例如能够采用在日本特开2005-135822号公报等中所公开的公知的构成。作为端子压接机构,如日本特开2013-171755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也能够采用根据作为压接对象的端子而更换端子成形模具装置和端子卷筒的构成。
电线搬送机构80构成为能够将从电线供给机构50所供给的电线12经由端子压接机构70向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在此为接受位置)搬送。在此,电线搬送机构80具备加工用搬送机构82以及移载机构86。
加工用搬送机构82构成为能够将从电线供给机构50所供给的电线12经由电线剥皮机构60、端子压接机构70搬送到交接给移载机构86的位置(参照图2的P1)。加工用搬送机构82具备多个电线把持部84以及将多个电线把持部84循环移动的移动机构85。电线把持部84构成为分别能够将电线12的端部把持。作为移动机构85,例如能够采用以下构成:将环状带卷挂在一对滑轮上,以恒定间隔将多个电线把持部84安装于所述环状带,用电动机等使其中一个滑轮驱动旋转。接着,通过电动机等驱动使环状带间歇地循环旋转,从而能够使多个电线把持部84一边在与电线供给机构50、电线剥皮机构60、端子压接机构70对应的各个位置、相对于移载机构86的交接位置临时停止一边搬送。
另外,移载机构86构成为能够将位于交接位置的2个电线把持部84所保持的带端子电线10的两端部移载到电线保持杆20。
移载机构86具备一对电线把持部87以及移动驱动部88(参照图2)。电线把持部87构成为能够将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把持。移动驱动部88以使一对电线把持部87分别在上述交接位置以及与后述的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100所保持的电线保持杆20的某一个的电线保持部22对应的位置(参照图2的位置P2)之间往复移动的方式构成。接着,在通过移动驱动部88使一对电线把持部87移动到交接位置侧的状态下,通过一对电线把持部87对处于该交接位置的电线把持部84所保持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进行把持。之后,通过移动驱动部88使一对电线把持部87移动到电线保持杆20的某一个的电线保持部22侧,之后,使一对电线把持部87所保持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端部保持于电线保持杆20。通过这样的方式,带端子电线10从加工用搬送机构82被移载到电线保持杆20。
根据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所发送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电线供给机构50所供给的电线12的类型以及端子压接机构70所压接的端子14的类型进行控制,并且对上述电线供给机构50、电线剥皮机构60、端子压接机构70、电线搬送机构80等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由CPU、ROM、RAM、存储装置等经由总线相互连接而成的一般的计算机构成。该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通过通信回路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进行通信。
另外,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构成为通过接受部90a能够接受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以及数量。在图6中示出了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与制造数量相关联并被接受的例子。在该图6中,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从上方朝下方排列的顺序示出了制造顺序。能够通过作为接受部90a的条形码读取器依次读取被称为标签的纸张上所印刷的条形码进行输入,或者经由作为接受部90a的键盘、触摸面板等进行输入。
接着,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确定成为被接受的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并请求该带端子电线10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响应于该请求,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将所特定的带端子电线10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由此,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由带端子电线信息所特定的电线12的类型以及端子14的类型进行控制,并对电线供给机构50、端子压接机构70等进行控制。
另外,所制造的带端子电线10被电线保持杆20回收。电线保持杆20被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100循环搬送。
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100具备多个杆支承部102以及循环驱动机构104。更具体地讲,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100通过循环驱动机构104使分别对多个电线保持杆20进行支承的多个杆支承部102沿循环路径循环移动。
杆支承部102是分别支承多个电线保持杆20的部分,杆支承部102设置为能够沿环状的循环路径循环移动。在此,循环路径包含朝外侧凸出的弯曲路径以及直线路径,在此,循环路径包含半圆弧状的一对弯曲路径以及将一对弯曲路径连接的一对直线路径。循环路径设定为经由带端子电线10被电线搬送机构80移载到电线保持杆20的接受位置(参照附图的P3)的路径。
杆支承部102构成为以悬梁状能够对电线保持杆20的一个端部进行支承。
循环驱动机构104是使多个杆支承部102沿循环路径循环移动的部分。作为循环驱动机构104,能够采用具备一对齿轮105以及循环链条106的构成。
一对齿轮105是能够分别绕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的直齿轮,一对齿轮105在同一平面上隔开间隔的位置被机架等支承。一对齿轮105中的一个齿轮被电动机等驱动部旋转驱动。另外,环状的循环链条106被卷挂在一对齿轮105上并在循环路径上(在此,循环路径在与水平面平行的面上)延伸。于是,通过驱动部的旋转驱动,从而一对齿轮105被旋转,且循环链条106沿循环路径被循环旋转。
但是,循环驱动机构104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只要是能够使多个杆支承部102沿循环路径循环移动的构成即可,可以是例如具有一对滑轮和驱动带的组合的构成等。
上述多个杆支承部102被循环链条106支承。更加具体地讲,多个杆支承部102设置为能够将多个电线保持杆20以分别朝循环路径的外方延伸出的姿势支承。另外,多个杆支承部102在循环链条106的延伸方向以等间隔设置。于是,伴随着循环链条106的旋转,多个杆支承部102沿上述循环路径循环移动,伴随于此,在杆支承部102所支承的电线保持杆20也沿循环路径循环移动。
通过当制造一个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时,事先使电线保持杆20停止于上述接受位置从而能够使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该电线保持杆20。由此,能够准备通过使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相同的电线保持杆20而成的产品。另外,使多个电线保持杆20循环移动,每次当电线保持杆20位于接受位置时,能够保持不同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由此,能够准备使多个不同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相同的电线保持杆20的产品。
保持有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保持杆20在上述循环路径的接受位置以外的位置被取出并被运到下一个线束制造工序等。
该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能够对带端子电线10进行批量生产,也可以进行成套生产。批量生产指的是多个多个地制造各类带端子电线10(通常,以10个单位生产多个),再生产将多个各类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1个或者多个电线保持杆20的产品的手法。将成为生产对象的各类带端子电线10的生产单位称为批。成套生产指的是生产1套或多套使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1个电线保持杆20的成套产品的手法。成套生产例如可以考虑将构成1个线束的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汇集于1个电线保持杆20的手法。
以下设想为批量生产,对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的动作等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在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的批量生产中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
在批量生产中,如步骤S1所示,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判断有无来自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的批量数据的请求。若判断为有批量数据的请求,则接着进入到步骤S2。
在步骤S2中,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根据来自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所发送的批量数据的请求信号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特定信息,将存储于存储装置34的带端子电线信息中的包含与该特定信息对应的电线类型、长度、A端侧端子类型、B端侧端子类型在内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通过步骤S1、S2,与最初成为生产对象的批量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被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
接着,如步骤S3所示,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判断有无来自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的批量数据的请求。若判断为有批量数据的请求,则接着进入到步骤S4。
接着,在步骤S4中,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根据从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发送的批量数据的请求信号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特定信息,将存储于存储装置34的带端子电线信息中的包含与该特定信息对应的电线类型、长度、A端侧端子类型、B端侧端子类型在内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通过步骤S3、S4,第二次之后与成为生产对象的批量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被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
其次,在步骤S5,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判断有无从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接收到生产完成信号。若接收到生产完成信号,则接着进行到步骤S6。
在步骤S6,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根据从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发送的生产完成信号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进行批量生产完成处理。例如,记录所特定的带端子电线10的批量生产完成的要旨。
之后,返回到步骤S3,反复进行上述处理。
图8是示出在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的批量生产中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1中判断有无生产批量信息的输入(图6参照)以及生产开始指令,若判断为“是”,则接着进入到步骤S12。在此的生产批量信息的输入、生产开始指令例如通过条形码读取器、键盘、触摸面板等执行。
在步骤S12中,请求最初成为生产对象的批量数据。也就是说,将包含最初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在内的批量数据请求信号向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发送。
接着,在步骤S13中,判断是否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接收到了批量数据、即与最初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若判断为“是”,则接着进入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将生产准备指令赋予给电线供给机构50、端子压接机构70等。特别是,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12的类型进行特定并将生产准备指令赋予给电线供给机构50。由此,电线供给机构50切换为能够供给所指定的类型的电线12的状态。另外,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A端以及B端的各个端子14的类型进行特定并将生产准备指令赋予给端子压接机构70。由此,端子压接机构70能够进行压接用模具的更换、应供给的端子14的更换等。
接着,若在电线供给机构50、端子压接机构70等完成生产准备,则接着进入到步骤S15,将生产开始指令赋予给电线供给机构50、电线剥皮机构60、端子压接机构70、电线搬送机构80等。由此,依次连续生产带端子电线10。
接着,在步骤S16中,根据在步骤S1所输入的生产批量信息来判断下一步应生产的批量的有无。接着判定为没有应生产的批量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25,在被判断为有的情况下,接着进入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接着,对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请求下一步应生产的批量数据。也就是说,向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发送包含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在内的批量数据请求信号。
接着,在步骤S18中,判断是否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接收到了批量数据、即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若判断为“是”,接着进入到步骤S19。
通过这些步骤S17以及S18,在1种带端子电线10中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前,接着进行以下处理: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
在步骤S19中,判断在生产中的批量中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是否处理完成(在此,电线12是否被测量了尺寸且被切断等)。若判断为“是”,则接着进入到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将当前生产中的批量的电线12的类型与下一步生产予定的批量的电线12的类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必要更换电线12。在电线12的类型相同的情况下,电线12的更换被判断为不要,从而进入到步骤S22。在电线12的类型不同的情况下,电线12的更换被判断为必要,接着进入到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12的类型进行特定并将电线更换指令赋予给电线供给机构50。由此,电线供给机构50切换为能够供给所指定的类型的电线12的状态。
接着在步骤S22中,判断在生产中的批量中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是否处理完成(在此,端子14是否已被压接到电线12的两端等)。若判断为“是”,则接着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在A端以及B端的各端,对当前生产中的批量的端子14的类型与下一步生产予定的批量的端子14的类型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端子14的更换。在A端以及B端的各端,在端子14的类型相同的情况下,端子14的更换被判断为不要,进入到步骤S25。在A端以及B端的至少一方,端子14的类型不同的情况下,端子14的更换被判断为必要,接着进入到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带端子电线10的端子14的类型进行特定从而将模具以及端子更换指令赋予给端子压接机构70。另外,模具根据端子的类型而决定。由此,电线供给机构50在A端或者B端的至少一方切换为能够压接所指定的类型的端子14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成为1种带端子电线10的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前,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执行通过电线供给机构50对电线12的类型进行更换的动作,以及通过端子压接机构70对端子14及压接模具进行更换动作中的至少一方。
在步骤S25中,判断当前制造中的批量是否生产完成。例如当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时,被判断为生产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接着进入到步骤S26。
在步骤S26中,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对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进行特定并向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发送当前批量生产已完成的指令。
接着在步骤S27中,判断下一批量的生产的有无。若判断为有下一批量的生产,则返回到步骤S15,继续生产。若判断为没有下一批量的生产,则结束处理。
图9是示出在上述批量生产中的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之间的信号的收发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从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的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向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请求批量数据,根据该请求,批量数据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被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
之后,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开始批量生产,然后,在该批量生产完成之前,从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的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向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请求下一批量数据。根据该要求,批量数据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被发送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
由此,在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在当前生产中的批量的生产完成之前,进行下一批量的生产准备。
接着,在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若当前的批量生产完成,则完成信号被发送到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执行批量生产完成处理。
接着,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开始下一批量的生产,然后,请求下一批量数据,反复进行上述处理。
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批量生产被切换时的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示出当前生产中的批量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12从电线供给机构50被切断压接之后的状态。在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将该电线12切断之后,若接收与下一批量相关的电线12的类型,则能够使电线供给机构50进行电线12的更换处理。因此,如图11所示,在搬送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的电线12之后,能够以较短时间切换成下一类型的电线12B并进行供给。
关于端子压接机构70,也同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切换成下一端子14并进行压接。
因此,能够尽可能缩短批量切换时的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的空闲作业时间。
根据通过以上方式构成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在1种带端子电线10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作为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接受位置之前,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因此,接着能够迅速地进行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切换,并能够有效地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
并且,在1种带端子电线10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前,由于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执行通过电线供给机构50进行的电线12的类型的更换,以及通过端子压接机构70进行的端子14以及压接模具的更换,所以能够在较早的时机进行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的准备,并能够有效地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
另外,在1种带端子电线10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前,也可以仅执行通过电线供给机构50对电线12的类型进行的更换,以及通过端子压接机构70对端子14以及压接模具进行的更换中的一方。
另外,在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前,只要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在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后,与获取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迅速地进行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切换。因此,在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10被搬送到接受位置之前,没有必要事先执行通过电线供给机构50进行的电线12的类型的更换,以及通过端子压接机构70进行的端子14以及压接模具的更换。
另外,本发明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具备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100,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100沿经由接受位置的路径对多个电线保持杆20进行搬送,由于电线搬送机构80使多个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被搬送到接受位置的电线保持杆20,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将被制造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电线保持杆20的产品。
特别是,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将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的各种带端子电线以批量单位依次制造多个,由于电线搬送机构80使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被搬送到接受位置的电线保持杆20,所以能够效率良好地制造在电线保持杆20上保持有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的产品。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30中也可以采用使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电线保持杆20的工法,即、所谓的成套生产。这是因为,例如,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电线保持杆20循环搬送,从而每当电线保持杆20处于接受位置时,使不同的带端子电线10保持于电线保持杆20即可。
在进行成套生产的情况下,相对于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40,需要事先指定应成套的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10。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所示,在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的存储装置34中,事先存储将该成套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多种类型与应生产的成套的种类(例如,根据套号码进行识别)相关联起来的成套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输入应生产的成套的类型(例如,套号码)即可。该输入能够通过条形码读取器依次读取被称为标签的纸张上所印刷的条形码或者经由键盘、触摸面板等进行。
接着,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根据上述输入信息,对应生产的成套的类型(例如,套号码)进行特定,向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咨询该成套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即可。由此,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能够从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32接收该成套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并进行特定。之后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特定后的处理(电线12、端子14的类型的特定等)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
由此,在成套生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将该成套所包含的带端子电线10的类型逐个地输入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90,输入作业等的简化将变得可能。
另外,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个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各个构成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宜地进行组合。
如上所述那样,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说明在全部的局面仅是例示,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没有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是能够想到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 带端子电线
12、12B 电线
14 端子
20 电线保持杆
30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32 带端子电线制造管理服务器
34 存储装置
40 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
50 电线供给机构
52 电线供给部
53 电线缠绕卷筒
54 电线送出机构
56 长度测量部
58 切断机构
70 端子压接机构
80 电线搬送机构
82 加工用搬送机构
86 移载机构
90 切断压力控制单元
100 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

Claims (4)

1.一种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其制造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所述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具备服务器和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所述服务器存储将电线类型以及端子类型与多种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的各种类相关联起来的带端子电线信息;
所述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具备:电线供给机构,其选择性地供给多种电线并测量长度及切断;端子压接机构,其将多种端子选择性地压接于从所述电线供给机构侧搬送来的电线的端部;电线搬送机构,其将由所述电线供给机构所供给的电线经由所述端子压接机构向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搬送;以及切断压力控制单元,其根据从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所述带端子电线信息对由所述电线供给机构所供给的电线的类型以及由所述端子压接机构所压接的端子的类型进行控制,其中,
在所述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所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从所述服务器获取与下一步成为生产对象的类型的带端子电线相关的带端子电线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其中,
在所述1种带端子电线的成为最终制造物的带端子电线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之前,所述切断压力控制单元执行通过所述电线供给机构进行的电线类型的更换动作,以及通过所述端子压接机构进行的端子及压接模具的更换动作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其中,
进一步具备电线保持杆搬送装置,其沿经由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路径搬送多个电线保持杆,
所述电线搬送机构使多个带端子电线保持于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电线保持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所述带端子电线制造装置依次制造多个多种类型带端子电线中的各类型带端子电线,所述电线搬送机构使多个相同类型的带端子电线保持于被搬送到所述带端子电线回收位置的电线保持杆。
CN201680029763.6A 2015-05-26 2016-05-10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Pending CN1076154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6220 2015-05-26
JP2015106220A JP2016219364A (ja) 2015-05-26 2015-05-26 端子付電線製造システム
PCT/JP2016/063836 WO2016190079A1 (ja) 2015-05-26 2016-05-10 端子付電線製造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407A true CN107615407A (zh) 2018-01-19

Family

ID=5739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9763.6A Pending CN107615407A (zh) 2015-05-26 2016-05-10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219364A (zh)
CN (1) CN107615407A (zh)
TW (1) TW201707014A (zh)
WO (1) WO20161900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615B (zh) * 2020-12-18 2022-06-07 江苏恩达通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可变式压接端子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1A (zh) * 1987-11-20 1989-07-05 Amp公司 电缆制造设备
JPH11333673A (ja) * 1998-05-25 1999-12-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製造装置の作業配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011765A (ja) * 2003-06-20 2005-01-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自動切断圧着機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1048232Y (zh) * 2007-05-31 2008-04-16 天津市松正电子有限公司 全自动端子压接设备
CN101924314B (zh) * 2009-06-10 2013-01-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线保持杆搬运装置及电线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7648B2 (ja) * 1994-08-30 1999-05-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付電線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11A (zh) * 1987-11-20 1989-07-05 Amp公司 电缆制造设备
JPH11333673A (ja) * 1998-05-25 1999-12-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製造装置の作業配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011765A (ja) * 2003-06-20 2005-01-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自動切断圧着機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1048232Y (zh) * 2007-05-31 2008-04-16 天津市松正电子有限公司 全自动端子压接设备
CN101924314B (zh) * 2009-06-10 2013-01-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线保持杆搬运装置及电线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90079A1 (ja) 2016-12-01
JP2016219364A (ja) 2016-12-22
TW201707014A (zh)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6282B (zh) 一种全自动双头线束压接机及自动调速收料的控制方法
US4631822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ables fitted with electrical connectors
EP2418658B1 (en) Electric wire terminal treatment device and electric wire terminal treatment method
ATE494084T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produktion von dreidimensionalen produkten aus draht
CN103415898A (zh) 线束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635297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7615407A (zh)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US7251876B2 (en) Multiple wire feed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terminating electric cable
US20150246648A1 (en) Wiring Harnes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KR102156485B1 (ko) 스틸 코드를 내포하는 고무 시트의 제조 장치와 제조 방법
US20070017271A1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arallel production of similar products, through straightening and bending of wires, wire rods, metal tubes or other material of prismatic cross section
EP1509347B1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THE SIMULTANEOUS AND PARALLEL MANUFACTURE OF SIMILAR PRODUCTS, BY DIRECTIONS AND BENDINGS OF WIRES, BARS, METAL TUBES OR THE LIKE
KR101748862B1 (ko) 휴대전화용 내장안테나의 제조방법
JPH0696630A (ja) 電線の端末処理装置
CN102474062A (zh) 端子金属件制造装置和端子金属件制造方法
JP3608372B2 (ja) 棒型圧着端子の製造方法
EP1936705A3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HTS continuous conductor elements
JP6720442B2 (ja) 圧接方法、圧接装置
JP6656197B2 (ja) 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1535288B1 (ko) 다점 몰딩용 하네스의 자동화 생산시스템 및 이에 의한 다점 몰딩용 하네스의 제조방법
JP2920673B2 (ja) 線材加工方法
JP5827886B2 (ja) 電線搬送方法
JPS5847835B2 (ja) 圧着端子
JP2008027790A (ja) 電線供給装置
JP2024515231A (ja) ケーブル加工セ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