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7359A -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7359A
CN107487359A CN201710682256.9A CN201710682256A CN107487359A CN 107487359 A CN107487359 A CN 107487359A CN 201710682256 A CN201710682256 A CN 201710682256A CN 107487359 A CN107487359 A CN 107487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axle housing
knuckle
front axl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22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智明
陈开超
贾伟伟
牛营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6822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7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7/00Steering linkage; Stub axles or their mountings
    • B62D7/18Steering knuckles; King p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转向节、前桥壳、第一主销结构以及第二主销结构,所述转向节的第一侧设有第一销孔,所述转向节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前桥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桥壳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本发明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前桥壳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与转向节的两侧实现转动连接,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整体式的主销会对半轴产生干涉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方便地实现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前桥通常为转向前桥,其包括转向节和工字梁,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连接时,通过一个整体式的主销13依次穿过转向节11的上主销孔、工字梁12的销孔、转向节11的下主销孔,并用锁销14与主销13上的豁口15配合锁紧,转向节11绕主销13旋转,从而实现转向功能。
然而,目前转向驱动前桥被广泛应用,工字梁被前桥壳所取代,半轴需要穿过前桥壳,且在车辆行驶时半轴还需要能够转动,因此使得现有的整体式的主销不能满足其安装需求,如何实现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以方便地实现转向节和前桥壳的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转向节和前桥壳,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所述转向节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转向节的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前桥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桥壳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销、支撑圈以及第一外圈,所述第一连接销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小径段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支撑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大径段上,所述第一外圈套装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支撑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所述条形通孔中均设置有圆柱形销,所述圆柱形销与所述第一外圈的内壁和所述大径段均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外圈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限位翻边;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销孔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销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上靠近所述小径段的一端的所述环形限位翻边与所述支撑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第二连接销、安装圈、固定圈以及圆柱销,所述第二连接销包括同轴设置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小端远离所述柱形段;所述柱形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安装圈为与所述锥形段的锥面相配合的锥形圈,所述安装圈套装在所述锥形段上;所述固定圈的中心孔为与所述安装圈相配合的锥形孔,所述固定圈套装在所述安装圈的外侧;所述安装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过孔,各所述条形过孔中均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与所述锥形段和所述固定圈的内壁均滚动配合;所述固定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还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边缘向一侧翻边形成环形安装翻边,所述环形板的外边缘向另一侧翻边形成环形防护翻边;所述柱形段与所述锥形段之间具有阶梯段,所述环形安装翻边的内壁面与所述阶梯段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连接主销、塑料轴套外圈,所述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所述第一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形段的直径;所述塑料轴套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形段上,并与所述第一柱形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柱形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塑料轴套外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与转向驱动前桥的转向梯形臂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转向驱动前桥的盖板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前桥壳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与转向节的两侧实现转动连接,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整体式的主销会对半轴产生干涉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方便地实现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转向节与工字梁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主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桥壳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与转向节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与前桥壳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主销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主销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梯形臂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1、转向节 12、工字梁 13、主销 14、锁销 15、豁口
21、转向节 211、第一销孔 212、第二销孔 22、前桥壳
221、第一安装孔 222、第二安装孔 23、第一主销结构
24、第二主销结构 25、转向梯形臂 26、盖板 27、半轴
31、小径段 32、大径段 33、支撑圈 34、第一外圈
35、圆柱形销 36、密封圈 41、柱形段 42、锥形段
43、固定圈 44、安装圈 45、圆柱销 46、环形板
47、环形安装翻边 48、环形防护翻边 49、条形过孔
51、第一柱形段 52、第二柱形段 53、塑料轴套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转向节21和前桥壳22,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23和第二主销结构24,转向节21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211,转向节21的第二侧设置有与第一销孔211相对应的第二销孔212,前桥壳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销孔211和第二销孔212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21和第二安装孔222;前桥壳22的一侧通过第一主销结构23与第一侧转动连接,前桥壳22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主销结构24与第二侧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主销结构23和第二主销结构24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节21与前桥壳22的连接结构,其前桥壳22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主销结构23和第二主销结构24与转向节21的两侧实现转动连接,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整体式的主销会对半轴27产生干涉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方便地实现转向节21与前桥壳22的连接。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主销结构2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销、支撑圈33以及第一外圈34,第一连接销为T型结构,第一连接销的小径段31与第一安装孔221过盈配合,支撑圈33套装在第一连接销的大径段32上,第一外圈34套装在支撑圈33上;支撑圈33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通孔,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销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条形通孔中均设置有圆柱形销35,圆柱形销35与第一外圈34的内壁和大径段32均滚动配合;第一外圈34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限位翻边;第一外圈34的外壁与第一销孔211过盈配合,从而通过圆柱形销35与第一外圈34的内壁和大径段32均滚动配合,使得转向节21绕第一连接销旋转时的转向阻滞力较小,且能够使得其转动较为均匀顺滑。可以理解的是,圆柱形销35与第一外圈34的内壁和大径段32之间均具有润滑脂或润滑油,环形限位翻边可以防止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泄漏,还能够有效地避免灰尘进入其中;大径段32的直径大于小径段31的直径;第二主销结构24与第一主销结构23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主销结构23还可以包括密封圈36,密封圈36设置在第一外圈34上靠近小径段31的一端的环形限位翻边与支撑圈33之间,从而通过密封圈36的设置能够更好地防止第一连接销的大径段32与第一外圈34之间润滑油或润滑脂泄漏。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主销结构24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销、安装圈44、固定圈43以及圆柱销45,第二连接销包括同轴设置的柱形段41和锥形段42,锥形段42的小端远离柱形段41;柱形段41与第二安装孔222过盈配合;安装圈44为与锥形段42的锥面相配合的锥形圈,安装圈44套装在锥形段42上;固定圈43的中心孔为与安装圈44相配合的锥形孔,固定圈43套装在安装圈44的外侧;安装圈44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过孔49,各条形过孔49中均设置有圆柱销45,圆柱销45与锥形段42和固定圈43的内壁均滚动配合;固定圈43的外壁与第二销孔212过盈配合。通过此技术方案使得第二主销结构24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同时,圆柱销45与锥形段42和固定圈43的内壁均滚动配合能够使得转向节21绕第二连接销旋转时的转向阻滞力较小,且还能够使得其转动较为均匀顺滑。可以理解的是,条形过孔49的延伸方向是由安装圈44的小口径端向大口径端延伸;锥形段42的大端靠近柱形段41;第一主销结构23也可以采用该结构,以使得该转向节21与前桥壳22之间的连接能够更好地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大大地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该第二主销结构24还可以包括防护圈,防护圈包括环形板46,环形板46的内边缘向一侧翻边形成环形安装翻边47,环形板46的外边缘向另一侧翻边形成环形防护翻边48;柱形段41与锥形段42之间具有阶梯段,环形安装翻边47的内壁面与阶梯段过盈配合,从而通过环形安装翻边47的内壁面与阶梯段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了防护圈与第二连接销之间的连接,通过防护圈能够避免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泄漏,同时还能够防止雨水和灰尘的入侵。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主销结构24可以包括连接主销、塑料轴套外圈53,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形段51和第二柱形段52,第一柱形段51的直径大于第二柱形段52的直径;塑料轴套外圈53套装在第一柱形段51上,并与第一柱形段51转动配合;第二柱形段52与第二安装孔222过盈配合,塑料轴套外圈53的外壁面与第二销孔212过盈配合。此时由于塑料轴套外圈53表面光滑,耐磨性好,不易变形,保证其转动过程中转向顺畅,而无需加注润滑脂,实现了免维护,同时使得第二主销结构24的结构简单,其装配也较为方便。
如图3和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一侧与转向驱动前桥的转向梯形臂25可以螺栓连接,第二侧与转向驱动前桥的盖板26可以螺栓连接,从而能够方便地实现转向节21与转向梯形臂25和盖板26的拆卸,便于对第一主销结构23和第二主销结构24进行维修,同时,转向梯形臂25和盖板26还能够对第一主销结构23和第二主销结构24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润滑脂或润滑油外流,提高密封性,避免灰尘进入。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包括转向节和前桥壳,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主销结构和第二主销结构,所述转向节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转向节的第二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前桥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前桥壳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桥壳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主销结构与所述第二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销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销、支撑圈以及第一外圈,所述第一连接销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小径段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支撑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大径段上,所述第一外圈套装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支撑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销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所述条形通孔中均设置有圆柱形销,所述圆柱形销与所述第一外圈的内壁和所述大径段均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外圈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限位翻边;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销孔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销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上靠近所述小径段的一端的所述环形限位翻边与所述支撑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第二连接销、安装圈、固定圈以及圆柱销,所述第二连接销包括同轴设置的柱形段和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小端远离所述柱形段;所述柱形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安装圈为与所述锥形段的锥面相配合的锥形圈,所述安装圈套装在所述锥形段上;所述固定圈的中心孔为与所述安装圈相配合的锥形孔,所述固定圈套装在所述安装圈的外侧;所述安装圈的周向上均布有多个条形过孔,各所述条形过孔中均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与所述锥形段和所述固定圈的内壁均滚动配合;所述固定圈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销结构还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边缘向一侧翻边形成环形安装翻边,所述环形板的外边缘向另一侧翻边形成环形防护翻边;所述柱形段与所述锥形段之间具有阶梯段,所述环形安装翻边的内壁面与所述阶梯段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销结构包括连接主销、塑料轴套外圈,所述连接主销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柱形段和第二柱形段,所述第一柱形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形段的直径;所述塑料轴套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柱形段上,并与所述第一柱形段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柱形段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塑料轴套外圈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与转向驱动前桥的转向梯形臂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转向驱动前桥的盖板螺栓连接。
CN201710682256.9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Pending CN1074873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2256.9A CN107487359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2256.9A CN107487359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359A true CN107487359A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4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2256.9A Pending CN107487359A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73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561A (zh) * 2020-11-13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结构以及车辆前桥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916U (zh) * 1990-03-09 1990-09-12 王石麟 可调式汽车转向节主销结构
US20030075892A1 (en) * 2001-10-11 2003-04-24 Siegfried Tisch Front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steerable, driven or not driven wheels
DE10161207A1 (de) * 2001-12-13 2003-06-26 Daimler Chrysler Ag Achsschenkelbolzenlagerung
CN2712762Y (zh) * 2004-07-09 2005-07-27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转向节
CN201559702U (zh) * 2009-12-15 2010-08-25 龙岩市万腾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前轮转向销座结构
CN102351009A (zh) * 2011-08-29 2012-02-15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新型的前桥转向节总成装置
CN204236559U (zh) * 2014-12-04 2015-04-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中间转向摇臂总成
CN204623559U (zh) * 2015-04-24 2015-09-09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706851U (zh) * 2016-04-25 2016-11-23 南京东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转向驱动桥转向节密封结构
CN206012225U (zh) * 2016-08-22 2017-03-15 龙岩市万腾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车桥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916U (zh) * 1990-03-09 1990-09-12 王石麟 可调式汽车转向节主销结构
US20030075892A1 (en) * 2001-10-11 2003-04-24 Siegfried Tisch Front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steerable, driven or not driven wheels
DE10161207A1 (de) * 2001-12-13 2003-06-26 Daimler Chrysler Ag Achsschenkelbolzenlagerung
CN2712762Y (zh) * 2004-07-09 2005-07-27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转向节
CN201559702U (zh) * 2009-12-15 2010-08-25 龙岩市万腾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前轮转向销座结构
CN102351009A (zh) * 2011-08-29 2012-02-15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新型的前桥转向节总成装置
CN204236559U (zh) * 2014-12-04 2015-04-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中间转向摇臂总成
CN204623559U (zh) * 2015-04-24 2015-09-09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706851U (zh) * 2016-04-25 2016-11-23 南京东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转向驱动桥转向节密封结构
CN206012225U (zh) * 2016-08-22 2017-03-15 龙岩市万腾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车桥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3561A (zh) * 2020-11-13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节结构以及车辆前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8240B1 (en) Vehicle-lowering steering knuckle for “live” wheel hub
CN104309686A (zh) 转向桥总成
CN107487359A (zh) 一种转向节与前桥壳的连接结构
CN107140019A (zh) 一种转向副总成及其汽车
CN204587011U (zh) 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
CN104139800A (zh) 工程车用前桥左转向节
CN107444490A (zh) 一种转向驱动前桥
CN203318502U (zh) 工程车用前桥左转向节
CN205689585U (zh) 车辆悬挂球头销总成
CN206106811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半轴套管
CN207064431U (zh) 一种直销方管轴径双向锁定装置
CN209195992U (zh) 一种管道检测器用万向节
CN203543918U (zh) 汽车转向驱动桥轮边总成
CN206884904U (zh) 一种轮速传感器安装定位结构
CN105115300B (zh) 烧结台车、烧结台车的车轮安装组件及车轮组件
CN209511120U (zh) 车辆及轮毂轴承防尘密封结构
CN205298479U (zh) 一种电动叉车传动箱圆锥滚子轴承锁止装置
DE202019106058U1 (de) Nabeneinheit-Träger
CN208344329U (zh) 铝合金转向节及悬架系统
CN205816425U (zh) 线材侧活套起套辊的固定装置
CN205744563U (zh) 核电轴流风机高强度防护网
CN205098272U (zh) 一种汽车前转向驱动桥
CN210416530U (zh) 轮毂制动盘安装滑套
CN209581616U (zh) 一种用于麦弗逊式独立悬架a00级电动车型的转向节
CN204821694U (zh) 前转向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