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2901A -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72901A CN107372901A CN201710828982.7A CN201710828982A CN107372901A CN 107372901 A CN107372901 A CN 107372901A CN 201710828982 A CN201710828982 A CN 201710828982A CN 107372901 A CN107372901 A CN 1073729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leaves
- green
- tea
- blue
- green t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的步骤有:采青、摊青、杀青、冷却、回潮、揉捻、烘干、烘焙提香、筛选。该发明提升杀青温度,清除茶青中的苦涩味,显著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在杀青后,通过冷却室来使茶叶快速冷却,保证了绿茶的颜色和湿度。在密闭容器中回潮,让茶叶香气融入茶叶中,提香茶叶的香气品质,由于采用轻压以及不加压的方式,茶叶不会结块,在揉捻后就无需解块,可直接进行烘干,减少了解块的操作步骤,可大幅节省加工时间和人工投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根据百度文科的记载,绿化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采青、萎凋、杀青、揉捻和干燥。其中采青是指采摘茶青的过程。茶青的采摘有严格的标准,芽叶的老嫩程度熟、匀整程度,以及采摘的时间等,都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萎凋:鲜叶采摘回来后,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O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70%时、叶质变软、发出清香时,即可进入杀青阶段。其中含水量必须把握适量:含水量太低导致失水,叶子晒干晒死,会造成茶叶成品味薄;含水量太高,没有搅拌,造成鲜叶积水,会导致茶叶味道苦涩。
杀青: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采取高温措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保持茶叶色泽和风味。杀青过程中若温度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相反,如果温度过高,叶绿素破坏太多,会导制叶色泛黄,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降低绿茶品质。正因如此,现在绿茶的杀青温度一般都在180~220℃之间。
揉捻:杀青过后,采用揉捻机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揉捻的压力,揉捻力度可以分为: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干燥: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然后再进行炒干。干燥工序的主要目的有:1、使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2、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3、排出过多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最后经干燥后的茶叶,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即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上述方法是最为传统的绿茶加工方法,具有以下问题:1、杀青温度在180~220℃太过保守,虽然不会产生焦边或斑点的现象,但是常常会导致杀青得不透,茶叶苦涩味偏重。2、杀青后一般都是摊放在常温下,使其自然冷却后再去揉捻,冷却速度过慢,茶叶会在摊放冷却的过程中,发生轻微的发酵,使茶叶变黄或变红。3、揉捻的压力一般是采用轻—重—轻的原则,导致茶叶易结块,在揉捻结束后,常常还需要加入解块的步骤,增加人力和时间的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目前传统的绿茶加工方法常需要增加解块的步骤以及制出的绿茶苦涩味偏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青: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青;
S2、摊青:将茶青均匀的摊放在摊青槽上,摊放的厚度为4~6cm,摊青时的室温控制在22~28℃,摊青时间为6~8h;
S3、杀青:采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待筒内温度达到230~250℃时,将摊青叶投入滚筒内,滚筒的转速为90~100r/min,杀青时间为30~40s;
S4、冷却:将杀青叶放入冷却室中,由螺旋形振动提升机将杀青叶从底部逐渐提升到顶部,冷却时间为8~12min,冷却输送距离为20~25m,冷却室的温度为-5℃~0℃;
S5、回潮:冷却后的茶叶从冷却室的顶部转出,然后堆积于容器内,堆积的茶叶厚度为5~8cm,将容器密封,放置1.5~2h,回潮时的室温控制在15~28℃;
S6、揉捻:将回潮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20min,其压力控制为: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所述轻压的操作为:使用压盘将茶叶的厚度压缩至原厚度的4/5;
S7、烘干:将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茶叶的摊放厚度为3~4cm,烘干温度为110~120℃,烘干时间为15~20min。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采青时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青,是因为这样的茶青比较嫩,营养物质丰富,而且口感香甜,无明显苦涩味,这是制作绿茶最佳的原料原则。
摊青时,将茶青摊放在室内的摊青槽上,避免阳光的直射,摊放的厚度太薄会让摊放的面积过大,影响加工效率,太厚会失水较慢,而且中心处的茶叶会温度过高,让茶叶变黄,以4~6cm为宜。摊放时的室温控制在22~28℃,这样能保持一个均匀的失水速度,并让茶青缓慢的消失原有的青气,根据室温的高低,摊青时间控制在6~8h。伴随着茶青的失水,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浴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茶青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转暗绿,青气消失,清香显露,摊青结束时,茶青的失重在8-10%之间。
杀青为本申请所做的第一个创新之处,其与传统技术中的杀青相比,区别在于:杀青时,滚筒内的温度达到了230~250℃,而传统技术中的杀青温度为180~220℃。杀青的温度高了,可能导致叶绿素被破坏太多,让茶叶泛黄,甚至产生焦边的现象,这是传统技术中的顾虑。本申请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将滚筒的转速调高,达到了90~100r/min,当茶叶在滚筒内高速旋转时,就能避免被杀黄或杀焦。由于杀青温度高了,杀青的时间也会明显降低,本申请中的杀青时间仅为30~40s。而高温杀青的好处在于,可以快速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让茶叶“杀透”,茶叶中的青气就会彻底消失,清除其中的苦涩味,让茶叶的香气和口感都显著提升。杀青结束后的茶叶状态为:叶质变软,手握成团,略有粘性,无生青、焦边、爆点,芽叶完整,清香显露。
杀青之后,本申请不选择传统的常温冷却,将茶叶放入冷却室中,冷却室内的温度为-5℃~0℃,再通过螺旋形振动提升机将杀青叶从底部逐渐提升到顶部,在茶叶提升的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而且茶叶在不断振动时,也能提高冷却的速度。采用本方法,8~12min就可完成冷却。而传统技术中需要40~60min才行。除此之外,茶叶得到快速的冷却,避免其在冷却的过程中产生轻微发酵的现象,防止茶叶变黄变红。相比于传统的常温处理,能明显改善茶叶品质,同时杀青叶在冷却期间,其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水平。经冷却的茶叶颜色色泽翠绿,茶叶湿润,从而保证了绿茶的颜色和湿度,对提高绿茶的颜色效果很明显,并对茶叶的下一道工序“回潮”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现在传统技术中的回潮就是把茶叶摊放在室内,使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但是问题在于,此过程中,茶叶也会发生缓慢的化学变化,产生香气,如果放在空气中,会让香气流失严重。本申请独特设计的回潮步骤,是将茶叶堆积在容器中,堆积厚度要控制在5~8cm,并且要将容器密封,让茶叶在容器中缓慢的进行回潮,吸收容器内空气中的水分。并且在回潮时,茶叶不断产生的香气会一直停留在容器中,然后缓慢的随着回潮的水分附着在茶叶表面以及融入茶叶内部,让茶叶的香气有散发和回收的一个循环过程,此步骤对于茶叶的香气品质有显著的提升。
在揉捻时,本申请采用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的方法,以往揉捻时的压力控制都是通过工人的经验判断,没有准确的界定,本申请将轻压的定义具体化,即为使用压盘将茶叶的厚度压缩至原厚度的4/5,这样能保证每个工人操作的一致性。轻压以及不加压揉捻,让茶叶保证完整的外形,不会被揉碎,并且不会结块。而茶叶又会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使茶叶细胞组织破坏,茶汁溢出,粘附于叶表,由于揉出的茶汁凝于叶表,在茶叶冲泡时,可溶性物质易溶于茶汤。
由于茶叶不结块,也就节省了解块的步骤,之后就直接进行烘干,烘干可降低茶叶中的水分,再提升茶叶的香气以及让茶叶定形。烘干完成所得到的茶叶即为成品绿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相对于传统的绿茶加工技术来说,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
1、提升杀青温度的同时又调高了滚筒的转速,避免茶叶被“杀黄”或“杀焦”,此方法可让茶叶杀得更透,清除茶青中的苦涩味,显著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2、在杀青后,通过冷却室来使茶叶快速冷却,防止茶叶产生轻微发酵以至于变黄或变红,而且此方法快速冷却的茶叶,色泽翠绿,茶叶湿润,保证了绿茶的颜色和湿度,对提高绿茶的颜色效果很明显,并对茶叶的下一道工序“回潮”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3、由于快速冷却让茶叶迅速提高了湿度,因此在回潮时,将茶叶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回潮也能满足湿度要求;并且,在密封容器中回潮,茶叶不断产生的香气会一直停留在容器中,然后缓慢的随着回潮的水分附着在茶叶表面以及融入茶叶内部,让茶叶的香气有散发和回收的一个循环过程,显著的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品质。
4、由于揉捻时采用轻压以及不加压的方式,茶叶不会结块,在揉捻后就无需解块,可直接进行烘干,减少了解块的操作步骤,可大幅节省加工时间和人工投入。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的方法所制作出的绿茶,外形圆直光滑,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肥壮,鲜活明亮。冲泡后茶叶展开,直立在水中,茶色碧绿、清澈。具备“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大特点。品味独特,回味香醇。
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
优化方案一:在烘干步骤之后,还包括有烘焙提香:将茶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温度为90~110℃,烘焙时间为35~40min。通过烘焙提香,可进一步降低茶叶中的水分,并提升茶叶的香气,烘焙提香之后,茶叶的外形匀整,圆直,黄绿润滑,香气显露。
优化方案二,基于优化方案一:在烘焙提香之后,还包括有筛选:用孔径为1.6~2.3mm的筛子来筛除茶叶中的碎末。通过此筛选步骤,可使茶叶的净度、匀度及色泽一致。
优化方案三,基于优化方案一和二:在采青步骤中,芽叶的长度为2~2.5cm,是为了更好的保证茶青的质量,当芽叶长度大于2.5cm时,其茶叶中的苦涩味较浓,做出来的茶叶口味会受到影响。
优化方案四,基于优化方案三:摊青步骤中,茶青在摊放于摊青槽上时,先开鼓风机鼓风1h,此方法可快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加快散失水分的速率。
优化方案五,基于优化方案四:在杀青的过程中,开启排湿风机,将茶青机内的湿气排出,以保证杀青叶不产生水闷味。
优化方案六,基于优化方案五:在回潮步骤中,堆积茶叶的容器选用不锈钢槽,使用食品塑料袋密封不锈钢槽。不锈钢槽保温性好,让茶叶在其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进行缓慢回潮并散发香气,而且不锈钢槽更加干净卫生,清洗起来也方便。食品塑料袋的密封性好,而且价格低廉,性价比更高。
优化方案七,基于优化方案六:在烘干和烘焙提香的步骤完毕后,均先将茶叶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下一步骤的制作。由于烘干和烘焙提香后,茶叶的温度较高,需要使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并且在冷却时,茶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回软,便于后续的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青:在清明节前15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青,芽叶长度为2cm。
S2、摊青:将茶青均匀的摊放在摊青槽上,摊青槽长6m、宽1m,盛叶框边高20cm,有效摊叶面积6m2。摊叶量为60kg,摊放的厚度为4cm,摊放时把茶青抖散摊平,使叶子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以利于通风均匀。由于摊青时的室温无法稳定的控制在某一个固定数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控制室温在22~28℃即可。茶青在摊放到摊青槽上时,开启鼓风机鼓风1h,以降低茶青叶温,并散失部分水分,尽量少翻或不翻以免茶青嫩芽机械损伤,影响外观。这个摊青时间为6h。
S3、杀青:采用80型电加热式滚筒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待滚筒内温度达到230℃时,将摊青叶投入滚筒内,同时开启排湿风机,将杀青机内产生的水蒸汽快速排出,以保证杀青叶不产生水闷味,滚筒的转速为90r/min,杀青时间为40s。
S4、冷却:将杀青叶放入冷却室中,由螺旋形振动提升机将杀青叶从底部逐渐提升到顶部,冷却时间为8min,冷却输送距离为20m,冷却室的温度为-5℃,使茶叶得到快速的冷却。
S5、回潮:冷却后的茶叶从冷却室的顶部转出,然后堆积于容器内,本实施例的容器选用不锈钢槽,堆积的茶叶厚度为5cm,然后用食品塑料袋密封不锈钢槽,放置1.5h,由于回潮时的室温无法稳定的控制在某一个固定数值,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只需控制室温在15~28℃即可。
S6、揉捻:采将回潮后的茶叶放入55型自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20min,投叶量23KG,其压力控制为: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轻压的操作为:使用压盘将茶叶的厚度压缩至原厚度的4/5。
S7、烘干:将茶叶放入6CH-16型自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机的转速为80r/min,茶叶的摊放厚度为3cm,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20min,烘干后,将茶叶摊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烘干完毕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8、烘焙提香:将茶叶放入热风循环旋转式烘培机中,均匀摊平,烘焙温度为90℃,烘焙时间为40min,烘焙提香完毕后,将茶叶摊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烘焙提香完毕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9、筛选:用孔径为1.6mm的筛子来筛除茶叶中的碎末。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S1、采青:芽叶的的长度为2.2cm。
S2、摊青:茶叶摊放的厚度为5cm,摊青的时间为7h。
S3、杀青:滚筒内的温度为240℃,滚筒的转速为95r/min,杀青时间为35s。
S4、冷却:冷却时间为10min,冷却输送距离为23m,冷却室的温度为-3℃。
S5、回潮:茶叶堆积厚度为6cm,放置时间为1.8h。
S7、烘干:茶叶的摊放厚度为3,烘干温度为115℃,烘干时间为18min。
S8、烘焙提香:烘焙温度为100℃,烘焙时间38min。
S9、筛选:用孔径为2mm的筛子来筛除茶叶中的碎末。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S1、采青:芽叶的的长度为2.5cm。
S2、摊青:茶叶摊放的厚度为6cm,摊青的时间为8h。
S3、杀青:滚筒内的温度为250℃,滚筒的转速为100r/min,杀青时间为30s。
S4、冷却:冷却时间为12min,冷却输送距离为25m,冷却室的温度为0℃。
S5、回潮:茶叶堆积厚度为8cm,放置时间为2h。
S7、烘干:茶叶的摊放厚度为4,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15min。
S8、烘焙提香:烘焙温度为110℃,烘焙时间35min。
S9、筛选:用孔径为2.3mm的筛子来筛除茶叶中的碎末。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S5、回潮:堆积茶叶的容器选用木质槽框,并且用木质盖板来密封该槽框。
对比例:
采用现在常规的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青:采摘新鲜的茶青。
S2、萎凋:将茶青摊放在萎凋槽上,摊放厚度为8cm,摊放时的室温为25~30℃,萎凋时间为10h。
S3、杀青:将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中,滚筒内的温度为190℃,杀青时间为50s。
S4、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的施加为25min,揉捻的具体操作为:不加压5min→轻压揉5min→重压揉5min→轻压揉5min→不加压揉5min。
S5、干燥:将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干燥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干燥完毕即可绿茶成品。
试验:
(一)香气试验:
茶叶的香气是由茶叶中所含的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碳氢类、酚类和酸类物质混合而成的特别气味,因此茶叶的香气品质取决于上述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VDE)来分析茶叶中的香气,具体操作为:将10g茶叶与20ml蒸馏水一同放入烧瓶中,然后将烧瓶与旋转蒸发仪连接,用电热套加热至微沸,撤掉加热套,打开真空泵和循环冷却水(4℃),使茶液在真空条件下保持微沸,最后将烧瓶保留在50℃水浴中,减压蒸馏40min,收集冷凝液,用重蒸乙醚萃取2次,每次25mL,合并萃取乙醚,低温冷冻去除水分,浓缩至30μL,低温保存在玻璃毛细管内供色谱分析检测。
表1
本次香气试验是将实施例1~6及对比例的7份茶叶通过减压蒸馏萃取法(VDE)制得香精油,然后用色谱分析其中的香气成分的含量(以100%计),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1~6)所制得的绿茶,其中的香气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方法(对比例)所加工的绿茶,因此香气更为浓郁持久。而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实施例2相比于实施例1增加了烘焙提香的步骤,香气成分的总含量有明显的增加。而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再增加了筛选的步骤,将碎末和杂质去除,茶叶更纯净,因此香气成分也有所增加。实施例4与实施例5相比于实施例3是在各步骤的加工参数进行变化,从数据可知,实施例4所制出的茶叶香气最佳,因此为最佳方案。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是采用了木质槽框和木质盖板来进行回潮,从数据上来看,还是不锈钢槽的效果更好,香气更为浓郁。
(二)口感试验:
茶叶的口感取决于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水浸出物是茶叶在浸泡时所析出的物质总和,反应了茶汤的整体味道,而在这些水浸出物之中,茶多酚的析出量最多,是茶汤味道的决定性因素。决定茶叶鲜度的是茶叶中的氨基酸,茶中氨基酸含量越高,就越能够降低苦涩味,提升茶汤的鲜甜度。咖啡碱会阻止茶叶中其他物质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有利于提升茶汤的醇厚感,降低苦涩味。因此,检测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就能反映出茶叶的口感。
采用GB/T8305-2002的方法来测定水浸出物含量,采用GB/T8313-2002的方法来测定茶多酚的含量,采用GB/T8314-2002的方法来测定游离氨基酸的总量,采用GB/T8312-2002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具体的试验操作可见相应的操作标准中,在本发明中不做重复性叙述。利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定实施例1~6及对比例所得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得到数据如下:
表2
从表2中的数据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1~6)所制得的绿茶,其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与咖啡碱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对比例)所加工的绿茶。因此口感更加香醇,回味甘甜。而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实施例2相比于实施例1增加了烘焙提香的步骤,水浸出物的总含量有明显的增加。而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再增加了筛选的步骤,将碎末和杂质去除,茶叶更纯净,因此水浸出物含量也有所增加。实施例4与实施例5相比于实施例3是在各步骤的加工参数进行变化,从数据可知,实施例4所制出的茶叶口感最佳,因此为最佳方案。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是采用了木质槽框和木质盖板来进行回潮,从数据上来看,还是不锈钢槽的效果更好,口感更加香醇。
Claims (8)
1.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青: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青;
S2、摊青:将茶青均匀的摊放在摊青槽上,摊放的厚度为4~6cm,摊青时的室温控制在22~28℃,摊青时间为6~8h;
S3、杀青:采用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待筒内温度达到230~250℃时,将摊青叶投入滚筒内,滚筒的转速为90~100r/min,杀青时间为30~40s;
S4、冷却:将杀青叶放入冷却室中,由螺旋形振动提升机将杀青叶从底部逐渐提升到顶部,冷却时间为8~12min,冷却输送距离为20~25m,冷却室的温度为-5℃~0℃;
S5、回潮:冷却后的茶叶从冷却室的顶部转出,然后堆积于容器内,堆积的茶叶厚度为5~8cm,将容器密封,放置1.5~2h,回潮时的室温控制在15~28℃;
S6、揉捻:将回潮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20min,其压力控制为: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不加压揉5min→轻压揉5min,所述轻压的操作为:使用压盘将茶叶的厚度压缩至原厚度的4/5;
S7、烘干:将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茶叶的摊放厚度为3~4cm,烘干温度为110~120℃,烘干时间为15~2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烘干步骤之后,还包括有烘焙提香:将茶叶放入烘焙机中,烘焙温度为90~110℃,烘焙时间为35~4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烘焙提香之后,还包括有筛选:用孔径为1.6~2.3mm的筛子来筛除茶叶中的碎末。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青步骤中,芽叶的长度为2~2.5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摊青步骤中,茶青在摊放于摊青槽上时,先开鼓风机鼓风1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杀青的过程中,开启排湿风机,将茶青机内的湿气排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潮步骤中,堆积茶叶的容器选用不锈钢槽,使用食品塑料袋密封不锈钢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烘干和烘焙提香的步骤完毕后,均先将茶叶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下一步骤的制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8982.7A CN107372901A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8982.7A CN107372901A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72901A true CN107372901A (zh) | 2017-11-24 |
Family
ID=60349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28982.7A Pending CN107372901A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72901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0001A (zh) * | 2018-11-17 | 2019-01-11 | 长沙浩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
CN109275760A (zh) * | 2018-10-23 | 2019-01-29 | 长春大学 | 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 |
CN110679678A (zh) * | 2019-11-13 | 2020-01-14 | 常思桂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CN111587931A (zh) * | 2020-05-11 | 2020-08-28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梵净山茶业协会 | 一种秀眉茶的生产加工方法以及定型设备 |
CN111685204A (zh) * | 2019-03-12 | 2020-09-22 | 常德中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草本咖啡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704130A (zh) * | 2020-12-23 | 2021-04-27 | 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12753789A (zh) * | 2021-01-18 | 2021-05-07 |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251185A (zh) * | 2022-07-22 | 2022-11-01 | 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 | 绵茶杀青快速冷却回润装置及方法 |
CN115349559A (zh) * | 2022-07-21 | 2022-11-18 | 汉中市泓润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浓香型耐冲泡绿茶的制备方法 |
CN115380973A (zh) * | 2022-08-16 | 2022-11-25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
CN116406712A (zh) * | 2023-04-03 | 2023-07-11 | 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杀青工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7714A (zh) * | 2008-12-17 | 2009-05-13 | 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1946837A (zh) * | 2010-09-30 | 2011-01-19 | 都匀供销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毛尖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940053A (zh) * | 2012-11-02 | 2013-02-27 | 婺源县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夏秋茶叶苦涩味的绿茶加工方法 |
CN105104600A (zh) * | 2015-09-21 | 2015-12-02 |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 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
CN206078892U (zh) * | 2016-07-13 | 2017-04-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叶杀青工序后的密闭回潮装置 |
-
2017
- 2017-09-14 CN CN201710828982.7A patent/CN1073729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7714A (zh) * | 2008-12-17 | 2009-05-13 | 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1946837A (zh) * | 2010-09-30 | 2011-01-19 | 都匀供销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毛尖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940053A (zh) * | 2012-11-02 | 2013-02-27 | 婺源县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夏秋茶叶苦涩味的绿茶加工方法 |
CN105104600A (zh) * | 2015-09-21 | 2015-12-02 |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 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
CN206078892U (zh) * | 2016-07-13 | 2017-04-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叶杀青工序后的密闭回潮装置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5760A (zh) * | 2018-10-23 | 2019-01-29 | 长春大学 | 蒲公英功能茶的制备方法 |
CN109170001A (zh) * | 2018-11-17 | 2019-01-11 | 长沙浩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
CN111685204A (zh) * | 2019-03-12 | 2020-09-22 | 常德中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富硒草本咖啡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679678A (zh) * | 2019-11-13 | 2020-01-14 | 常思桂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CN111587931A (zh) * | 2020-05-11 | 2020-08-28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梵净山茶业协会 | 一种秀眉茶的生产加工方法以及定型设备 |
CN112704130A (zh) * | 2020-12-23 | 2021-04-27 | 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野生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12753789A (zh) * | 2021-01-18 | 2021-05-07 |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 一种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349559A (zh) * | 2022-07-21 | 2022-11-18 | 汉中市泓润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浓香型耐冲泡绿茶的制备方法 |
CN115251185A (zh) * | 2022-07-22 | 2022-11-01 | 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 | 绵茶杀青快速冷却回润装置及方法 |
CN115380973A (zh) * | 2022-08-16 | 2022-11-25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
CN115380973B (zh) * | 2022-08-16 | 2023-10-27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原叶形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
CN116406712A (zh) * | 2023-04-03 | 2023-07-11 | 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杀青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72901A (zh) |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6172905B (zh) | 一种栗香型炒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941679A (zh) | 一种高品质茶叶的生产方法 | |
CN103262916B (zh) | 一种毛峰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171075A (zh) | 一种高香型黑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5053363B (zh) |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4605043A (zh) | 一种条形红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6578162A (zh) | 一种崂山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583720A (zh) |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 |
CN105124007A (zh) | 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7019063A (zh) | 一种高品质茶叶的生产方法 | |
CN107518097A (zh) | 一种白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3250839A (zh) | 一种水芹绿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4186728A (zh) | 一种纯正花香甘甜柔和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285197A (zh) | 一种茶树花绿茶的拼配方法 | |
CN108634029A (zh) | 一种桂热2号黑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6472746A (zh) |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8402242A (zh) | 一种老鹰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7467227A (zh) | 一种珠形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146084B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532934A (zh) | 客家绿茶加工工艺 | |
CN109007119A (zh) |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 |
CN106578198A (zh) |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 |
CN114304304B (zh) | 一种提高夏秋季绿茶色香味品质的加工方法 | |
CN105533054A (zh) | 一种松针形蒸青石榴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