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3942A -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3942A
CN107333942A CN201710487985.9A CN201710487985A CN107333942A CN 107333942 A CN107333942 A CN 107333942A CN 201710487985 A CN201710487985 A CN 201710487985A CN 107333942 A CN107333942 A CN 107333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ose
ginseng
matrimony vine
milli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79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帅领
刘文超
郭优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zhou Dingx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zhou Dingx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zhou Dingx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zhou Dingx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79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39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3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39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人参7‑9份、玫瑰花7‑9份、山药7‑9份、黄精7‑9份、龙眼肉7‑9份、佛手7‑9份、甘草17‑19份、百合7‑9份、枸杞7‑9份、玉竹7‑9份、蒲公英7‑9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环境的污染,人类的生活悄然改变,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过大、体育活动缺乏、饮食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长期不良情绪等等都会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从而引发很多疾病,所以,在工作时间或日常生活中用代用茶调理身体状态形成了主流,代用茶是指将药食同源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按一定比例拼配加工,通过小袋包装,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其长期食用无毒副作用,且浓度低、刺激性小,口感好,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生活习惯,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代用茶,但是配方和制备方法不尽相同,其所要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可适用的人群也不尽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人参玫瑰代用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人参7-9份、玫瑰花7-9份、山药7-9份、黄精7-9份、龙眼肉7-9份、佛手7-9份、甘草17-19份、百合7-9份、枸杞7-9份、玉竹7-9份、蒲公英7-9份。
所述的人参、玫瑰花、山药、黄精、龙眼肉、佛手、甘草、百合、枸杞、玉竹和蒲公英采用低温干燥技术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37-40℃,干燥时间为20-24h。
所述的人参、玫瑰花、山药、黄精、龙眼肉、佛手、甘草、百合、枸杞、玉竹和蒲公英采用瞬间紫外线照射设备进行灭菌,其中灭菌时间为25-35s。
所述的人参、玫瑰花、山药、黄精、龙眼肉、佛手、甘草、百合、枸杞、玉竹和蒲公英按照比例混合均匀以12g/袋的重量进行袋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热水泡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优点。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1)玫瑰花:玫瑰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玫瑰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种蔷薇科蔷薇属灌木(Rosa rugosa),在日常生活中是蔷薇属一系列花大艳丽的栽培品种的统称,这些栽培品种亦可称做月季或蔷薇,玫瑰果实可食,无糖,富含维他命C,常用於香草茶、果酱、果冻、果汁和麪包等,亦有瑞典汤(Nyponsoppa)、蜂蜜酒(Rhodomel),灌木小枝,密被针刺,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2)黄精:根状茎圆柱状,由于结节膨大,因此“节间”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头有短分枝(中药志称这种根状茎类型所制成的药材为鸡头黄精),直径1-2厘米,茎高50-90厘米,或可达1米以上,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6-16毫米,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伞形状,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2.5-)4-10毫米,俯垂;苞片位于花梗基部,膜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5毫米,具1脉;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缢缩,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长0.5-1毫米,花药长2-3毫米;子房长约3毫米,花柱长5-7毫米,浆果直径7-10毫米,黑色,具4-7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3)龙眼肉: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此外,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归心、脾经。
功能主治: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之功效;可治疗贫血和因缺乏尼克酸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同时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佛手: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之一,是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刺长达4厘米,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2厘米;雄蕊30-50枚;花柱粗长,柱头头状,子房在花住脱落后即行分裂,在果的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果实手指状肉条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果皮甚厚,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通常无种子。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性味归经: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5)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6)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受区域气候特征、地质特点、生长习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产地特征,山药主产地河南博爱、武陟、温县等地,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也有栽培,以广西、河北、河南等地为主的几大产地构成了国内主要山药栽培区。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7)甘草: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4毫米,褐色,膜质,外面被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花萼钟状,长7-14毫米,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上部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黄色,长10-24毫米,旗瓣长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短于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密集成球,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种子暗绿色,圆形或肾形,长约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直立属,叶互生,奇数现状复叶,小叶7~17枚,椭圆形卵状,总状花序腋生,淡紫红色,蝶形花,长圆形夹果,有时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密被棕色刺毛状腺毛,扁圆形种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8)百合: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种子多数,卵形,扁平,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果期7-10月。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9)蒲公英: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10)枸杞:枸杞为人们对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下物种的统称,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子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而且宁夏枸杞是唯一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品种,与琼珍灵芝、长白山人参,东阿阿胶并称为中药四宝,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最大,宁夏枸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而其它地区常见的为中华枸杞及其变种,如果"枸杞"指的是商品"枸杞子",则基本是指来源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如果"枸杞"指的是除西北以外地区的野生枸杞植物,则基本是植物枸杞或者北方枸杞。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11)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茎高20-50厘米,具7 12叶,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花序具1-4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花时为花梗)长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如下原料制成:人参8g、玫瑰花8g、山药8g、黄精8g、龙眼肉8g、佛手8g、甘草19g、百合8g、枸杞8g、玉竹8g、蒲公英9g。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热水泡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优点。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如下原料制成:人参7g、玫瑰花8g、山药8g、黄精8g、龙眼肉9g、佛手9g、甘草18g、百合8g、枸杞8g、玉竹9g、蒲公英8g。
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中药配伍原则加热水泡制而成,采用口服的方式饮用,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优点。

Claims (4)

1.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人参7-9份、玫瑰花7-9份、山药7-9份、黄精7-9份、龙眼肉7-9份、佛手7-9份、甘草17-19份、百合7-9份、枸杞7-9份、玉竹7-9份、蒲公英7-9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参、玫瑰花、山药、黄精、龙眼肉、佛手、甘草、百合、枸杞、玉竹和蒲公英采用低温干燥技术进行干燥,且干燥温度为37-40℃,干燥时间为20-2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参、玫瑰花、山药、黄精、龙眼肉、佛手、甘草、百合、枸杞、玉竹和蒲公英采用瞬间紫外线照射设备进行灭菌,其中灭菌时间为25-35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参、玫瑰花、山药、黄精、龙眼肉、佛手、甘草、百合、枸杞、玉竹和蒲公英按照比例混合均匀以12g/袋的重量进行袋装。
CN201710487985.9A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Pending CN1073339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7985.9A CN107333942A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7985.9A CN107333942A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3942A true CN107333942A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2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7985.9A Pending CN107333942A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39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9550A (zh) * 2018-07-28 2018-11-02 张丰国 一种用于调理身体的保健茶及制备方法
CN109182006A (zh) * 2018-10-31 2019-01-11 无锡悦禧玫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玫瑰清酒的制作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675A (zh) * 2008-09-26 2009-02-25 廖洁华 一种快速冲泡花茶的方法
CN103109955A (zh) * 2012-12-01 2013-05-22 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经低温干燥处理的菊花茶制备工艺
CN104186838A (zh) * 2014-08-19 2014-12-10 安徽孟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五色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5335A (zh) * 2016-01-29 2016-06-22 成都体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6387158A (zh) * 2016-08-19 2017-02-15 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3099A (zh) * 2016-10-12 2017-03-08 钟术光 功效改善的功能性食品或代用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675A (zh) * 2008-09-26 2009-02-25 廖洁华 一种快速冲泡花茶的方法
CN103109955A (zh) * 2012-12-01 2013-05-22 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经低温干燥处理的菊花茶制备工艺
CN104186838A (zh) * 2014-08-19 2014-12-10 安徽孟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五色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5335A (zh) * 2016-01-29 2016-06-22 成都体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6387158A (zh) * 2016-08-19 2017-02-15 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73099A (zh) * 2016-10-12 2017-03-08 钟术光 功效改善的功能性食品或代用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9550A (zh) * 2018-07-28 2018-11-02 张丰国 一种用于调理身体的保健茶及制备方法
CN109182006A (zh) * 2018-10-31 2019-01-11 无锡悦禧玫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玫瑰清酒的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8392A (zh) 一种玛咖虫草人参代用茶
CN107308314A (zh) 一种酸枣核桃百合代用茶
CN105918984A (zh) 一种睡菜根风味龙贡果酱及制作方法
CN106173049A (zh) 一种马兰风味罗勒保健茶
CN105963559A (zh) 明目中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3276A (zh) 一种覆盆黄精代用茶
CN107333942A (zh)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CN106805235A (zh) 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CN107308376A (zh) 一种芡实茯苓代用茶
CN106701410A (zh) 健胃益气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5918392A (zh) 一种地枇杷风味甜槠糕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79107A (zh) 一种参鹿酥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016684A (ko) 기능성 다류 액상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과 그 제조방법으로추출물로 액상다류를 만드는 방법
CN111449156B (zh) 铁皮石斛花茶及其冷冻干燥制备方法
CN107307139A (zh) 一种红豆薏米代用茶
CN107242333A (zh) 一种人参桂枣八宝茶
CN104996659A (zh)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7372949A (zh) 一种黄精牛蒡代用茶
CN107432352A (zh) 一种玫瑰香橼代用茶
CN108893222A (zh) 一种壮乡露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1742A (zh) 一种护肝养胃饮品的制备
CN107375803A (zh) 一种枣仁短梗五加代用茶
CN107232362A (zh) 一种黄精百合代用茶
CN107232364A (zh) 一种猴菇丁香沙棘代用茶
CN107333944A (zh) 一种牛蒡玉米须苦荞代用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