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6659A -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6659A
CN104996659A CN201510370673.0A CN201510370673A CN104996659A CN 104996659 A CN104996659 A CN 104996659A CN 201510370673 A CN201510370673 A CN 201510370673A CN 104996659 A CN104996659 A CN 104996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arts
health
cup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06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大高
谢宏华
谢慧叶
覃心怡
闭燕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xian Southern Tea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Hengxian Southern Tea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xian Southern Tea Factory filed Critical Hengxian Southern Tea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5103706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6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6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罗汉果15-20份,菊花10-15份,相思藤叶2-5份,桑叶2-5份,茉莉花1-3份,栀子叶1-3份,艾叶1-3份,满树星根1-3份,首乌1-3份,山豆根1-3份,按常规工艺生产而成,保健凉茶装在茶杯底并用滤膜纸将杯底封好,该发明在冲水泡茶饮茶时既可防止茶叶上浮,又可以起到过滤,清洗茶叶的作用,提高饮茶质量,包装时茶叶已事先放入茶杯的过滤层内,不要在泡茶时用手抓取,使用卫生方便。本发明的保健茶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经常适量饮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减缓疲劳、清心宁神、疏风明目。

Description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保健茶是指那些以自然无污染的有保健作用的中草药为基料,强化某些营养成份,或根据中医理论,加入某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天然食物,或经过安全性评价,具有滋补保健功能或特殊疗效成分中草药,经制作而成的成品。这里所说的保健茶强调要有茶的成份,与非茶之茶是另外一回事。保健茶中所加入的成份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保健茶作为饮料,它所面对的是各种不同年龄、性别、工作、体质的人群,其饮用量的多少是无法框定的。作为保健茶,人们可为解渴的需要,给人体补充水份,还应提供有用的营养物质,起到保健的作用。保健茶的剂型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卫生、安全;其次是营养保健。因此,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必须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用茶治病的记载,对茶的保健知识,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期,早在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初期,已把茶叶作为药用。唐代以后,以茶配伍中药有所发展,宋代有药茶专著,近代保健茶更为普遍。对药茶的研究和应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医书中记载的单味茶和含有茶的药茶就有100多种,如《直至方论》的姜茶饮、《局方》的以川萼调散、《经验百病良方》的午时茶、《医学心悟》的治痫散等。值得—提的是著名医学家王焘的《外治将要》在第三十一卷设有“袋荼新饮方”一节,详细地记述了药茶的制作、使用方法和主冶疾病。药王孙思邈,编著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书中载有药茶方十首.如“浩哕逆竹茹芦根茶”。到了宋代的药茶又有了发展,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收载了许多民间的药方。明代开始,保健茶的运用更加广泛,由米棣等人编著的《普济方》专辟药茶一篇,收有药茶八首,并详细地介绍了适应症和饮用方法;《永乐大典医药集》亦有五加代茶饮的记载;李时珍《本革纲目》中附录药茶方十余首,对药茶的功用作了全面的论述。清代,药茶方的著作日益增多,如张璐的《本草逢原》、赵学敏的《本草纲日抬遗》录有药茶多首,尤以沈金鳌的《天中茶》景为著名,迄今一直运用于临床。
保健茶因富含茶叶营养成分、药效成分,加以配佐原料特定成分相结合,又同现今国际上回归大自然的思潮吻合,因而受到相当人群的欢迎。保健茶的研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提高,各种保健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纵观目前保健茶制造,不少都停留在照搬古方,或以某一茶类为原料,简单用药拼成,缺乏科学实验、检测分析,致使保健茶的声誉受到影响。
目前,国内生产的保健茶产品已有数百种,有几百个生产厂家,保健茶产品繁多;根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开发的保健茶有350多种,历史遗留下来有1000多种。对预防动脉硬化、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血脂、保护肝脏、促进发育,抗老防衰、益智健脑,健美减肥、预防三高、明目增视等有特殊的保健效果。特别对当今时代人们用心,用脑过度,过度疲劳,体力透支等出现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例如:绞股蓝茶主要成分为绞股蓝皂苷、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钾和钙含量甚高,在对高血脂、高血压、保护肝脏方面,绞股蓝奇特的功能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我国近20 - 30年来,在茶学、医学、药学、卫生、食品以及轻工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实了茶叶与中草药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很有成效,尤其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中国茶叶和中草药的营养成份和药效成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开发保健茶提供了理论依据。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保健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保健茶已成为我国一个有一定影响的产业。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快捷、方便、卫生是人们的普遍要求,纸制或塑料制成的一次性口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一次性口杯作为茶杯使用时,通常用手将茶叶放入杯中,既不卫生又不方便,引用时还容易将茶叶喝入口中,降低饮茶质量,同时现在的保健茶添加了太多的化学成分,不适合长期饮用。
发明内容
基于目前存在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冲水泡茶饮茶时既可防止茶叶上浮,又可以起到过滤,清洗茶叶的作用,提高饮茶质量,包装时茶叶已事先放入茶杯的过滤层内,不要在泡茶时用手抓取,使用卫生方便。本发明的保健茶具有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经常适量饮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减缓疲劳、清心宁神、疏风明目。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罗汉果15-20份,菊花10-15份,相思藤叶2-5份,桑叶2-5份,茉莉花1-3份,栀子叶1-3份,艾叶1-3份,满树星根1-3份,首乌1-3份,山豆根1-3份。
优选地,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罗汉果15份,菊花10份,相思藤叶2份,桑叶2份,茉莉花1份,栀子叶1份,艾叶1份,满树星根1份,首乌1份,山豆根1份。
优选地,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罗汉果17份,菊花12份,相思藤叶3份,桑叶3份,茉莉花2份,栀子叶2份,艾叶2份,满树星根2份,首乌2份,山豆根2份。
优选地,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罗汉果20份,菊花15份,相思藤叶5份,桑叶5份,茉莉花3份,栀子叶3份,艾叶3份,满树星根3份,首乌3份,山豆根3份。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将菊花,相思藤叶,桑叶,茉莉花,栀子叶,艾叶份混合清洗后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混合的原料输入蒸汽杀青机中,用300℃的过热蒸汽对原料进行杀青,然后用150℃的热风进行热风脱失水,得到初茶;
步骤2)按重量份数将罗汉果、满树星根、首乌和山豆根打碎加水煎煮,按重量加入5-8倍清水慢火煎煮1-2小时后过滤药液,药渣再加水3-5倍慢火煎煮2-3小时,再过滤,合并得到煎煮液;
步骤3)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干燥后得到保健凉茶;
步骤4)将步骤3所得保健凉茶装在茶杯底,然后用滤膜纸将杯底封好即得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成品。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在煎煮液加入到所述初茶中之前,应将初茶揉捻成长条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步骤3中: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后,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0.6-0.8 小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所述的茶杯为一次性茶杯。
本发明选取的中药原料中,各药有效成份分析:
罗汉果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 的干燥果实。别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金不换、罗汉表、裸龟巴,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主要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龙江乡、龙胜和百寿等镇,永福县和龙胜县是罗汉果之乡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其中永福种植罗汉果已经有300多年历史,龙胜县种植罗汉果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中国百分之九十罗汉果产于永福县和龙胜县,罗汉果是桂林名贵的土特产,也是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材料之一,罗汉果的果实和和叶均含有罗汉果三萜皂苷,还有大量的果糖、十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酸、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罗汉果皂苷作为罗汉果甜味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具有甜味的三萜烯葡萄糖苷,其配糖苷元是三萜烯醇。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常与琼珍灵芝配伍,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热伤津口渴等,此外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秋季果实由嫩绿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来源】 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其加工法因各产地的药材种类而不同。白菊:割下花枝,捆成小把,倒挂阴干。然后摘取花序。滁菊:摘取花序。经硫黄熏过,晒至六成干时,用筛子筛成球状,晒干。贡菊:摘取花序,烘干。杭菊:有杭白菊、杭黄菊两种,杭白菊摘取花序,蒸后晒干;杭黄菊则用炭火烘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4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绒毛。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紫红色,幼枝略具棱。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心形或阔楔形,边缘通常羽状深裂,裂片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两面密被白绒毛;叶柄有浅槽。头状花序顶生成腋生,直径2.5~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3~4层,绿色,被毛,边缘膜质透明,淡棕色,外层苞片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第二层苞片阔卵形,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托小,凸出,半球形;舌状花雌性,位于边缘,舌片线状长圆形,长可至3厘米,先端钝圆,白色、黄色、淡红色或淡紫色,无雄蕊,雌蕊1,花柱短,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位于中央,黄色,每花外具1卵状膜质鳞片,花冠管长约4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5,聚药,花丝极短,分离,雌蕊1,子房下位,矩圆形,花柱线形,柱头2裂。瘦果矩圆形,具4棱,顶端平截,光滑无毛。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生境分布】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性状】 干燥头状花序,外层为数层舌状花,呈扁平花瓣状,中心由多数管状花聚合而成,基部有总苞,系由3~4层苞片组成。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朵完整、颜色鲜艳、气清香、无杂质者为佳。【性味】 甘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天宝单方图》:"白菊:味辛,平,无毒。" ④《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 入肺、肝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肝、肾四经。"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相思藤,【别名】 土甘草、相思子藤、山甘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rus precatorius L. 采收和储藏:5-10月茎叶生长旺盛时,割取带叶幼藤(除净荚果),切成小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相思子 攀援灌木。枝细弱,有平伏短刚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8-15对,具短柄,长圆形,两端圆形,先端有极小尖头,长1-2cm,宽0.3-0.3cm,上面无乞求,下面被稀疏的伏贴细毛。总状花序很小,长3-6cm,成头状,生在短枝上,无总花梗,花序轴短而粗,肉质。花小,排列紧密,长约9mm,具短梗;花萼黄绿色,钟形,长约3mm,先端有4短齿,外侧被毛;花冠淡紫色,旗瓣阔卵形,基部有三角状的爪,翼瓣与龙骨瓣狭窄;雄蕊9,成1束;子房上位,被毛,花柱无毛,柱头具细乳头。荚果黄绿色,革质,菱状长圆形,扁平或膨胀,长2-4.5cm,宽1.2-1.4cm,先端有弯曲的喙,被刚毛状细毛。种子4-6颗,椭圆形,在脐的一端黑色,上端朱红色,长6.5mm,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9-10月。【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地带或山间、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性味】 甘;凉;无毒【归经】 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
桑叶,中药名,英文名:Mulberry Leaf,药材学名 :Folium Mori,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主要功能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1993年卫生部确定桑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桑椹儿果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 桑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茉莉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ambac(L.) Ait.【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1.《本经逢原》:茉莉花,古方罕用,近世白痢药中用之,取其芳香散陈气也。2.《本草正义》:茉莉,今人多以和入茶茗,取其芳香,功用殆与玫瑰花、代代花相似,然辛热之品,不可恒用。【别名】 白末利;小南强;奈花;鬘华、末梨花【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采收和储藏:夏季花初开时采收,立即晒干或烘干。【原形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m。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柄长2-6mm,被短柔毛:具关节。叶片纸质,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2.5cm,宽2-7.5cm,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通常有花3朵,有时单花或多达5朵;花序梗长1-4.5cm,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锥形;花梗长0.3-2cm;花极芳香;花萼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线形;花冠白色,花冠管长0.7-1.5cm,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果球形,径约1cm,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生境分布】 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原产印度。【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以富含腐殖质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为好。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7~8月栽种,截取长15~20cm,带有2~3个芽的枝条,斜插于苗床,保持苗床湿润,温度在25 ~35℃,约1个月生根。按行、株距1m×1m定植。【性状】 性状鉴别 花多呈扁缩团状,长1.5-2cm,直径约1cm。花萼管状,有细长的裂齿8-10个。花瓣展平后呈椭圆形,长约1cm,宽约5mm,黄棕色至棕褐色,表面光滑无毛,基部连合成管状;质脆。气芳香,味涩。以朵大、色黄白、气香浓者为佳。【化学成份】 花香成分主要有芳樟醇(linalool),乙酸苯甲酯(benzyl acetate)须式-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乙酸3-己烯酯(3-hyexenyl acetate),苯甲酸甲酯(methyl benzoate),顺-3-苯甲酸己烯酯(cis-3-hexenyl benzoate),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anthranilate),吲哚(indole),顺式-茉莉酮(cis-jasmone),素馨内酯(jasminelactone)及茉莉酸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等数十种。从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9’-去氧迎春花甙元(9’-deoxyjasminigenin),迎春花甙(jasminin)和8,9-二氢迎春花甙(8,9-dihydrojasminin)。【性味】 辛;微甘;性温【归经】 脾;胃;肝经【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辟秽开郁。主湿法中阻;胸膈不舒;泻痢腹痛;头晕头痛;目赤;疮毒。
栀子叶为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叶子,具药用价值。栀子又名水横枝、黄果子、黄叶下、山黄枝、黄栀子,黄栀,山栀子,山栀,水栀子,林兰,越桃,木丹,山黄栀。【栀子叶的功效介绍】:栀子叶 (《本草求原》) 【异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 【化学成分】叶、叶柄含栀子甙、去羟栀子甙。 【性味】苦涩,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劫,性平。 ②《本草求原》:涩,寒。 ③《岭南采药录》:味涩苦,性寒。 【功用主治-栀子叶的功效】①《生草药性备要》:消肿,理跌打伤。 ②《本草求原》:洗疳痔疔,散毒疮;同鸡煮,则祛风。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单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即枯萎;中部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暗绿色,稀被白色软毛,并密布腺点,下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无柄,叶片有时全缘完全不分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序总状,顶生,由多数头状花序集合而成;总苞苞片4~5层,外层较小,卵状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较大,广椭圆形,边缘膜质,密被绵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两性花10余朵;雌花不甚发育,长约1厘米,无明显的花冠;两性花与雌花等长,花冠筒状,红色,顶端5裂;雄蕊5枚,聚药,花丝短,着生于花冠基部;花柱细长,顶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长圆形。花期7~10月。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艾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降湿杀虫的功效。
满树星(学名:Ilex aculcolata Nakai),别名: 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栗褐色,有长枝和短枝,长枝纤细,被基部增粗的短柔毛,具多而显著的皮孔,短枝长约3-5毫米,多皱,具宿存的芽鳞和叶痕。生于海拔100-1200米的山谷、路旁的疏林中或灌丛中。满树星以根皮入药。性味: 微苦、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咳嗽,烧烫伤,牙痛。
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多年生缠绕藤本。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叶互生;具长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叶片狭卵形或心形,长 4-8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或微带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光滑无毛。圆锥花序。小花梗具节,基都具膜质苞片;花小,花被绿白色,5裂,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不等长,短于花被;雌蕊1,柱头3裂,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具明显的3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生态环境:生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中国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采收和储藏:培育3~4年即可收获,但以4年收产量较高,在秋季落叶后或早春萌发前采挖。除去茎藤,将根挖出,洗净泥土,大的切成2cm左右的厚片,小的不切。晒干或烘干即成。性味: 苦;甘;涩;性微温。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山豆根(拉丁学名:Euchresta japonica),别名:三小叶山豆根、胡豆莲,豆科、山豆根属植物,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1.5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本发明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的保健凉茶按中医理论,根据罗汉果、菊花、相思藤叶、桑叶、茉莉花、栀子叶、艾叶、满树星根、首乌和山豆根的药性特点按常规工艺生产而成,其参考了古今中医学药理研究成就,基于中医学对保健养生的理论基础,可减轻甚至治愈头痛、痰热、宿食、消渴、小便不通、大小便出血等病症,经常适量饮用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减缓疲劳、清心宁神、疏风明目的养生效果;
2、本发明的保健凉茶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天然、安全、无毒、高效、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优点,可以调整人体的失衡状态,达到养生的功效;
3、本发明的保健凉茶,其采用纯天然中草药配方,饮用后无残留药物,保障了保健茶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
4、本发明的保健凉茶加入了罗汉果,令其口感甘甜,沁人心脾,老小佳宜;
5、本发明的保健凉茶成本低,容易吸收,见效快;
6、本发明的保健凉茶,采用了杯中含茶的技术,在冲水泡茶饮茶时既可防止茶叶上浮,又可以起到过滤,清洗茶叶的作用,提高饮茶质量,包装时茶叶已事先放入茶杯的过滤层内,不要在泡茶时用手抓取,使用卫生方便;
7、本发明的保健凉茶,具有效果显著、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罗汉果15份,菊花10份,相思藤叶2份,桑叶2份,茉莉花1份,栀子叶1份,艾叶1份,满树星根1份,首乌1份,山豆根1份。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包含了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将菊花,相思藤叶,桑叶,茉莉花,栀子叶,艾叶份混合清洗后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混合的原料输入蒸汽杀青机中,用300℃的过热蒸汽对原料进行杀青,然后用150℃的热风进行热风脱失水,得到初茶;
步骤2)按重量份数将罗汉果、满树星根、首乌和山豆根打碎加水煎煮,按重量加入5-8倍清水慢火煎煮1-2小时后过滤药液,药渣再加水3-5倍慢火煎煮2-3小时,再过滤,合并得到煎煮液;
步骤3)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干燥后得到保健凉茶;
步骤4)将步骤3所得保健凉茶装在茶杯底,然后用滤膜纸将杯底封好即得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成品。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在煎煮液加入到所述初茶中之前,应将初茶揉捻成长条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步骤3中: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后,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0.6-0.8 小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所述的茶杯为一次性茶杯。
实施例2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罗汉果17份,菊花12份,相思藤叶3份,桑叶3份,茉莉花2份,栀子叶2份,艾叶2份,满树星根2份,首乌2份,山豆根2份。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包含了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将菊花,相思藤叶,桑叶,茉莉花,栀子叶,艾叶份混合清洗后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混合的原料输入蒸汽杀青机中,用300℃的过热蒸汽对原料进行杀青,然后用150℃的热风进行热风脱失水,得到初茶;
步骤2)按重量份数将罗汉果、满树星根、首乌和山豆根打碎加水煎煮,按重量加入5-8倍清水慢火煎煮1-2小时后过滤药液,药渣再加水3-5倍慢火煎煮2-3小时,再过滤,合并得到煎煮液;
步骤3)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干燥后得到保健凉茶;
步骤4)将步骤3所得保健凉茶装在茶杯底,然后用滤膜纸将杯底封好即得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成品。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在煎煮液加入到所述初茶中之前,应将初茶揉捻成长条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步骤3中: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后,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0.6-0.8 小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所述的茶杯为一次性茶杯。           
实施例3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罗汉果20份,菊花15份,相思藤叶5份,桑叶5份,茉莉花3份,栀子叶3份,艾叶3份,满树星根3份,首乌3份,山豆根3份。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包含了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将菊花,相思藤叶,桑叶,茉莉花,栀子叶,艾叶份混合清洗后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混合的原料输入蒸汽杀青机中,用300℃的过热蒸汽对原料进行杀青,然后用150℃的热风进行热风脱失水,得到初茶;
步骤2)按重量份数将罗汉果、满树星根、首乌和山豆根打碎加水煎煮,按重量加入5-8倍清水慢火煎煮1-2小时后过滤药液,药渣再加水3-5倍慢火煎煮2-3小时,再过滤,合并得到煎煮液;
步骤3)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干燥后得到保健凉茶;
步骤4)将步骤3所得保健凉茶装在茶杯底,然后用滤膜纸将杯底封好即得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成品。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在煎煮液加入到所述初茶中之前,应将初茶揉捻成长条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步骤3中: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后,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0.6-0.8 小时。
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所述的茶杯为一次性茶杯。
本发明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于2013年研究并试制出来的产品给部分人群进行服用,志愿者296名,每日饮用2次,结果患者服用后有效率达到95%以上,一个礼拜左右症状大为减轻,1个月基本痊愈,除了9名症状较严重者需要到医院治疗以外,287名均不用去医院,也不服用西药。
典型病例
案例一:张某某,男,35岁,公司职员,由于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常常感到胃部疼,胀满食少,精神不振,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一日两次。患者次日的症状减轻,嘱继续饮用,用药一个礼拜后,患者所有症状消失。其后一个月内未有再复发。
案例二:李某某,女,26岁,公司职员,经常感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身体沉重、手足冰冷、畏寒怕风,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一日两次。三天后感觉症状减轻,继续饮用,一个礼拜后,所有症状消失。
案例三:梁某某,男,28岁,公司职员,体温正常,腹痛不明显,腹泻每日3~5次,大便为黄色糊状或水样,带有少量粘液,偶有呕吐,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三天后感觉症状减轻,继续饮用,五天后,所有症状消失。
案例四:覃某某,女,36岁,教师,由于发热、咳嗽,出现扁桃体及舌腭弓、咽腭弓充血、水肿,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患者第二天即感咽喉部疼痛减轻,吞咽疼痛亦有减轻,继续饮用,三天后,所有症状消失。
案例五:李某某,男,30岁,公司职员,精神不振,伴有头痛、恶心、出虚汗、四肢乏力,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一日两次。三天后感觉症状减轻,继续饮用,一个礼拜后,所有症状消失。
案例六:张某某,男,63岁,因年老体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致使膀胱气化无权,小便不能出而成。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一日两次。三天后感觉症状减轻,继续饮用,半个月后,所有症状消失。
案例七:骆某某,男,45岁,公司职员,出现了肛部潮湿、坠胀,后来开始便血。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一日两次。三天后感觉症状减轻,继续饮用,一个月后,所有症状消失。
案例八:谭某某,女,32岁,司机,经常咳嗽,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度增加,喝了本发明的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一日两次。三天后感觉症状减轻,继续饮用,半个月后,所有症状消失。

Claims (8)

1.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罗汉果15-20份,菊花10-15份,相思藤叶2-5份,桑叶2-5份,茉莉花1-3份,栀子叶1-3份,艾叶1-3份,满树星根1-3份,首乌1-3份,山豆根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罗汉果15份,菊花10份,相思藤叶2份,桑叶2份,茉莉花1份,栀子叶1份,艾叶1份,满树星根1份,首乌1份,山豆根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罗汉果17份,菊花12份,相思藤叶3份,桑叶3份,茉莉花2份,栀子叶2份,艾叶2份,满树星根2份,首乌2份,山豆根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罗汉果20份,菊花15份,相思藤叶5份,桑叶5份,茉莉花3份,栀子叶3份,艾叶3份,满树星根3份,首乌3份,山豆根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数将菊花,相思藤叶,桑叶,茉莉花,栀子叶,艾叶份混合清洗后杀青,采用蒸汽杀青,将混合的原料输入蒸汽杀青机中,用300℃的过热蒸汽对原料进行杀青,然后用150℃的热风进行热风脱失水,得到初茶;
步骤2)按重量份数将罗汉果、满树星根、首乌和山豆根打碎加水煎煮,按重量加入5-8倍清水慢火煎煮1-2小时后过滤药液,药渣再加水3-5倍慢火煎煮2-3小时,再过滤,合并得到煎煮液;
步骤3)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干燥后得到保健凉茶;
步骤4)将步骤3所得保健凉茶装在茶杯底,然后用滤膜纸将杯底封好即得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煎煮液加入到所述初茶中之前,应将初茶揉捻成长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的煎煮液加入到步骤1的初茶中后,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0.6-0.8 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杯为一次性茶杯。
CN201510370673.0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4996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0673.0A CN104996659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0673.0A CN104996659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6659A true CN104996659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6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0673.0A Pending CN104996659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66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0893A (zh) * 2016-07-04 2016-11-09 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凉茶的制作方法
CN106173067A (zh) * 2016-07-20 2016-12-07 柳州永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栀子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0340Y (zh) * 2007-07-20 2008-07-02 蔡邦红 方便型含茶包的一次性纸杯
CN101773180A (zh) * 2010-02-10 2010-07-14 周君雄 一种相思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3137828U (zh) * 2013-02-28 2013-08-21 湖北昊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易泡茶杯
CN103478367A (zh) * 2013-10-08 2014-01-01 广西马山县姑娘江农产品加工厂 一种养生茶
CN104171116A (zh) * 2014-07-29 2014-12-03 宁国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毒养生沫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0340Y (zh) * 2007-07-20 2008-07-02 蔡邦红 方便型含茶包的一次性纸杯
CN101773180A (zh) * 2010-02-10 2010-07-14 周君雄 一种相思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3137828U (zh) * 2013-02-28 2013-08-21 湖北昊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性易泡茶杯
CN103478367A (zh) * 2013-10-08 2014-01-01 广西马山县姑娘江农产品加工厂 一种养生茶
CN104171116A (zh) * 2014-07-29 2014-12-03 宁国中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毒养生沫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0893A (zh) * 2016-07-04 2016-11-09 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凉茶的制作方法
CN106173067A (zh) * 2016-07-20 2016-12-07 柳州永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栀子花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5429B1 (ko) 야생초 화장품
KR101868050B1 (ko) 약용 꽃을 활용한 쌈 발효법 및 이를 활용한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JP2011519850A (ja) 炮製を活用した薬用植物抽出物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組成物
KR20140054620A (ko) 야생초 식품첨가제
KR20130086682A (ko) 골장회복 하수오와 홍삼녹용과 오가피등 100가지한약재 추출물 드링크제 및제조 방법
KR20110129673A (ko) 숙취 해소용 한약 조성물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음료
KR101424858B1 (ko) 간기능 및 혈액순환에 효과가 있는 건강기능식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308392A (zh) 一种玛咖虫草人参代用茶
CN105918984A (zh) 一种睡菜根风味龙贡果酱及制作方法
KR20200060598A (ko) 쌍화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010669A (zh) 一种清润保健茉莉花茶及其生产方法
KR101658618B1 (ko) 연잎을 이용한 다이어트 식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449156B (zh) 铁皮石斛花茶及其冷冻干燥制备方法
KR101676603B1 (ko) 천연재료를 이용한 발모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106752A (zh) 防治蛇感冒、肺炎的蛇用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KR20180089696A (ko) 천연식물 추출물의 잔류농약 제거방법
CN104996659A (zh) 一种杯中含茶的保健凉茶及其生产方法
KR102415159B1 (ko) 혼합 벌꿀 제조 시스템
KR102487450B1 (ko) 츄잉검
CN107333942A (zh) 一种人参玫瑰代用茶
KR20140052586A (ko) 잡초(야생초)밥
KR100894284B1 (ko) 머위, 매실 및 함초를 함유하는 침출차와 액상추출차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한 침출차와 액상추출차
KR20090014254A (ko) 달콤한 미나리 침출 및 액상 차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4872331A (zh) 野艾茶的生产方法
CN112514851B (zh) 一种香河狸品种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