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9971B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49971B CN107249971B CN201680010160.1A CN201680010160A CN107249971B CN 107249971 B CN107249971 B CN 107249971B CN 201680010160 A CN201680010160 A CN 201680010160A CN 107249971 B CN107249971 B CN 1072499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channel
- crossbeam
- pair
- back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车身重量轻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耐追尾性能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1)具有:左右一对的车架(2);底板(3),其具有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向上呈凸状的底板通道(31)、和比底板通道(31)高的高底板部(43);后横梁(50),其在高底板部(43)的下侧与左右一对的车架(2)连接,在俯视观察时呈在车身前侧具有顶点(50x)的V字形;和通道连接部(60),其将底板通道(31)与后横梁(50)的顶点(50x)连接,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通道连接部(60)的底面(61)及横梁(50)的顶点(50x)处的底面(50a)在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车身的耐追尾性能提高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后部车身构造,其包括具有与左右的后侧车架连接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的车宽方向中央向前方延伸的前方延伸部的后横梁,且前方延伸部在底板的通道部内延伸并与底横梁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751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后部车身构造由于后横梁的前方延伸部从通道部内通过并与底横梁连接,所以存在前方延伸部变长而导致车身重量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车身重量轻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耐追尾性能的车身后部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左右一对的车架,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底板,其设在上述左右一对的车架之间,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向上呈凸状的底板通道、和形成在上述底板通道的车身后方且比上述底板通道高的高底板部;横梁,其在上述高底板部的下侧与上述左右一对的车架连接,在俯视观察时呈在车身前侧具有顶点的V字形;和通道连接部,其将上述底板通道与上述横梁的上述顶点连接,上述底板通道的顶面、上述通道连接部的底面及上述横梁的上述顶点处的底面在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配置。
在本发明中,呈大致直线状配置除了邻接的面呈一条直线状配置的情况以外,还包括邻接的面以将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而成为大致一条直线状的情况。由于邻接的面呈大致直线状配置,所以在沿着一个面的方向上输入的载荷向沿着邻接的另一面的方向传递。
根据该结构,由于底板通道的顶面、通道连接部的底面及横梁的顶点处的底面在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配置,所以能够通过比较短的通道连接部将碰撞载荷的分力从横梁向底板通道传递。因此,能够使车身重量轻型化并且实现良好的耐追尾性能。
另外,由于通过通道连接部对在俯视观察时呈V字形的横梁的顶点与底板通道进行了连接,所以能够防止追尾时车架横倒,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也分担追尾载荷。
另外,由于通道连接部并未设在底板通道内,所以能够通过将排气管、燃油管、四轮驱动车的情况下的传动轴配置在底板通道内等来有效活用底板通道内的空间。
另外,由于能够将基于路面输入和发动机输入产生的底板的振动经由通道连接部向横梁分散,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优选地,上述通道连接部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在其与上述底板之间构成闭合截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通道连接部的刚性来防止底面的向前后方向的位移即面外变形,从而将追尾载荷向底板通道恰当传递。
优选地,上述横梁具有从上述顶点侧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槽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加棱线来促进经由后横梁的载荷(追尾载荷、从底板经由通道连接部的载荷)传递。
优选地,在上述横梁中的上述通道连接部附近安装有下臂。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作为车身回转时的主输入的横向力载荷施加于利用横梁轴向力的车架的弯曲变形,并经由通道连接部向底板分散,因此能够使横梁轻型化。
优选地,上述车架具有弯曲部,上述横梁的端部与上述弯曲部连接。
根据该结构,由于车架的弯曲部通过横梁进行加强而提高了刚性,所以能够促进从车架20的弯曲部的后部向前部的载荷传递。
优选地,上述底板具有形成于上述高底板部且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向下呈凸状的底板凹部,在上述底板凹部的下侧具有设在车身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件,上述加强件与上述横梁连接。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在例如当牵引车身时对加强件施加载荷的情况下使该载荷向横梁分散,所以能够使加强件轻型化。
优选地,上述横梁具有:主体部件,其具有从上述顶点侧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切缺部;和槽构成部件,其具有从上述顶点侧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槽部,且安装于上述切缺部,上述通道连接部的凸缘部与上述槽构成部件的凸缘部夹着上述主体部件而接合。
根据该结构,由于槽构成部件与通道连接部以夹着主体部件的状态重叠接合,所以能够促进追尾载荷的传递。
优选地,在上述底板通道的上述顶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与在上述通道连接部的上述底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在左右分别连续。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追尾载荷从通道连接部向底板通道恰当传递。
优选地,在上述横梁的前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与在上述通道连接部的上述底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在左右分别连续。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追尾载荷从横梁向通道连接部恰当传递。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车身重量轻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耐追尾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仰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向视断面图。
图4是图1的IV-IV线向视断面图。
图5是图1的V-V线向视断面图。
图6是图1的VI-VI线向视断面图。
图7是图1的VII-VII线向视断面图。
图8是图1的VII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在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标记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箭头所示的“前后”表示车身车辆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身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到的左右方向(车身宽度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1具有左右一对的车架2、设在左右一对的车架2之间的底板3、后横梁50、通道连接部60、和后加强件70。
<车架>
左右一对的车架2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车架2是在从正面观察时构成闭合截面的金属制部件。车架2通过将前部的底板架10与后部的后车架20利用焊接等进行接合而构成。
<后车架>
如图3及图4所示,后车架20通过将构成上表面的后车架上部21与构成底面及左右侧面的后车架下部22以夹着后述的后底板40的状态利用焊接等进行接合而构成。在后车架20的外侧形成有轮罩,在轮罩内配置有车轮。后车架20中与后横梁50连接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弯曲部20a中的后车架下部22的底面)与后述的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及通道连接部60的底面61为大致相同的高度。关于弯曲部20a将在后说明。
<底板>
如图1及图2所示,底板3是设在左右一对的车架2之间并构成车身底面的金属制的平板状部件。底板3通过将前部的前底板30与后部的后底板40利用焊接等进行接合而构成。
<前底板>
前底板3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利用焊接等与底板架10接合。前底板30具有底板通道31。
《底板通道》
底板通道31在前底板3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底板通道31由顶面31a及左右一对的侧面31b构成,在从正面观察时(即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向上呈凸状。在底板通道31的左右一对的侧面31b与顶面31a之间分别形成有棱线31m。底板通道31的后端部在前底板30的后端部开放。
<后底板>
后底板4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利用焊接等与后车架20接合。后底板40从前侧起依次具有接合部41、层差部42、高底板部43、和底板凹部44。
接合部41是后底板40的前端部,与前底板30的后端部的下表面重叠并利用焊接等接合。层差部42形成在接合部41后方,比接合部41略高。这些接合部41及层差部42根据底板通道31左右分割。
高底板部43形成在层差部42后方,比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高。底板凹部44形成在高底板部43的从层差部42向后方远离的部位。底板凹部44由侧面44a及底面44b构成,在从正面观察时向下呈凸状。底板凹部44的底面44b以与前底板30的除底板通道31以外的部位大致相同的高度形成。底板凹部44例如被利用为备用轮胎、充电电池等的收纳部。
<后横梁>
后横梁50在高底板部43的下侧架设于左右一对的车架2(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一对的后车架20)上,是在俯视观察时呈在车身前侧具有顶点50x的V字形的金属制部件。换言之,后横梁50以中央的顶点50x位于最前方、且随着从顶点50x趋向于左右端部而成为后方的方式延伸设置。后横梁50的左右端部分别与左右一对的后车架20连接。后横梁50具有底面50a、左右一对的槽部50b、前侧面50c、和凸缘部50d、50e。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底面50a是相对于高底板部43向下方远离且相对的部位。左右一对的槽部50b从底面50a的顶点50x侧朝向端部侧延伸设置,且在从侧面观察时向上呈凸状。槽部50b以随着从顶点50x侧趋向于端部侧而成为后方的方式延伸设置。在槽部50b的前后侧面与底面50a之间分别形成有棱线50p、50q(参照图5),在槽部50b的前后侧面与顶面之间分别形成有棱线50r、50s(参照图5)。前侧面50c从底面50a的前端部朝向上侧延伸设置。在底面50a与前侧面50c之间形成有棱线50n。
凸缘部50d从前侧面部50c的前端部延伸设置,并利用焊接等与后底板40的高底板部43的下表面接合。凸缘部50e从底面50a的后端部延伸设置,并利用焊接等与后底板40的底板凹部44的侧面(前侧面)44a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横梁50通过将中央部件51、左右一对的端部件52和左右一对的槽构成部件53利用焊接等进行接合而构成。
中央部件51是V字形的具有顶点50x的主体部件,在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从顶点50x侧朝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切缺部51a(图5参照)。
左右一对的端部件52是与中央部件51的左右两端部接合的部件,具有构成槽部50b的一部分的槽部52b。左右一对的槽构成部件53是安装于左右一对的切缺部51a的部件,具有构成槽部50b的其他部分的槽部53b、和从槽部53b的除外侧端部以外的周缘部延伸设置的凸缘部53c。通过将槽部52b及槽部53b连接而构成槽部50b。
如图5所示,在后横梁50中的通道连接部60(参照图1)附近安装有下臂103。具体来说,在中央部件51与槽构成部件53的凸缘部53c的接合部位,通过螺栓B紧固固定有车轮悬架的轴101。螺栓B穿插于分别形成在中央部件51及槽构成部件的凸缘部53c上的孔部,是通过与固定在凸缘部53c上表面的螺母N螺合而将轴101紧固在上述接合部位的紧固部件。下臂103经由套筒(bush)102固定在轴101上。需要说明的是,在除图5以外的附图中省略了轴101、套筒102、下臂103、螺栓B及螺母N。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后车架20具有随着从后方趋向于前方而向下侧弯曲的弯曲部20a。后横梁50的左右方向端部与弯曲部20a、更具体来说为弯曲部20a的后端部连接。
另外,在后横梁50的左右两端部利用焊接等分别接合有弹簧安装部111。弹簧安装部111是安装车轮悬架的弹簧的金属制部件。
<通道连接部>
如图1及图2所示,通道连接部60是将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与后横梁50的顶点50x处的底面50a进行连接的金属制部件。通道连接部60一体地具有:底面61;从底面61的左右两端部向上侧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的侧面62;和从左右一对的侧面62的上端部分别延伸设置、且利用焊接等与后底板40的高底板部43的下表面接合的左右一对的凸缘部63。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61的后端部为呈左右延伸的形状的凸缘部64,左右一对的侧面62根据底面61的形状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形。即,在底面61与左右一对的侧面62之间,分别以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形的方式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棱线60m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棱线60n。棱线60m与底板通道31的棱线31m连续,棱线60n与后横梁50的棱线50n连续。
如图6所示,通道连接部60在从正面观察时在其与后底板40的高底板部43之间构成闭合截面。
如图7所示,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通道连接部60的底面部61及后横梁50的顶点50x处的底面50a在从侧面观察时(即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配置。
另外,如图8所示,通道连接部60的凸缘部64与槽构成部件63的凸缘部53b夹着中央部件51利用焊接等进行接合。在此,图8中的附图标记P表示点焊的焊接点的例子。
<后加强件>
如图1及图2所示,后加强件70是在底板凹部44的底面44b下侧设于车身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金属制部件。如图7所示,后加强件70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后加强件70的前端部利用焊接等与底板凹部44的前侧面接合,后加强件70的后端部利用焊接等与底板凹部44的后端部即底板3的后端部接合。在后加强件70的后端部安装有在将车身向后方牵引时使用的车身侧牵引钩131。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1中,当有来自车身后部的碰撞即追尾时,向左右一对的后车架20输入碰撞载荷F1。碰撞载荷F1在后车架20的弯曲部20a(参照图3)分力成从后横梁50的端部朝向顶点50x的载荷F2、从后车架20朝向车架10的载荷F3、和从角撑板121朝向下纵梁122的载荷F3。从后横梁50的左右一对的端部朝向顶点50x的载荷F2成为合成的载荷F5,并经由通道连接部60传递至底板通道3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通道连接部60的底面61及后横梁50的顶点50x处的底面50a在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配置,所以能够通过比较短的通道连接部60将碰撞载荷的分力从后横梁50向底板通道31传递。因此,能够使车身重量轻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耐追尾性能。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通过通道连接部60对在俯视观察时呈V字形的后横梁50的顶点50x与底板通道31进行了连接,所以能够防止追尾时后车架20横倒,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也分担追尾载荷。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通道连接部60并未设在底板通道31内,所以能够通过将排气管、燃油管、四轮驱动车的情况下的传动轴配置在底板通道31内等来有效活用底板通道31内的空间。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能够将基于路面输入和发动机输入产生的底板3的振动经由通道连接部60向后横梁50分散,所以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通道连接部60在从正面观察时在其与底板3的高底板部43之间构成闭合截面,所以能够提高通道连接部60的刚性来防止底面61的向前后方向的位移即面外变形,从而将追尾载荷向底板通道31恰当传递。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在后横梁50上设有槽部50b,所以能够增加棱线来促进经由后横梁50的载荷(追尾载荷、从底板30经由通道连接部60的载荷)传递。
另外,如图8所示,在车身后部构造1中,当车身回转时,作为主输入的横向力载荷F11输入至下臂113(参照图5)。
横向力载荷F11分力成从下臂113的安装部位朝向后横梁50横向的载荷F12、和朝向通道连接部60的载荷F13。
另外,载荷F13分力成在底板通道31的顶面31a传递的载荷F14、和朝向底板3横向的载荷F15。
车身后部构造1中,能够将作为车身回转时的主输入的横向力载荷F11施加于利用后横梁50轴向力的后车架20的弯曲变形,并经由通道连接部60向前底板30分散,因此能够使后横梁50轻型化。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后车架20的弯曲部20a通过后横梁50进行加强而提高了刚性,所以能够促进从后车架20向底板架30的载荷传递。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能够在例如当牵引车身时对后加强件70施加载荷的情况下使该载荷向后横梁50分散,所以能够使后加强件70轻型化。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槽构成部件53与通道连接部60以夹着中央部件51的状态重叠接合,所以能够促进追尾载荷的传递。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通道连接部60的棱线60m与底板通道31的棱线31m在左右分别连续,所以能够将追尾载荷从通道连接部60向底板通道31恰当传递。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中,由于后横梁50的棱线50n与通道连接部60的棱线60n在左右分别连续,所以能够将追尾载荷从后横梁50向通道连接部60恰当传递。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例如,后横梁50也可以不分割成五个部件而是一体成形,后横梁50与通道连接部60也可以一体成形。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后部构造
2 车架
3 底板
10 底板架
20 后车架
30 前底板
31 底板通道
31a 顶面
31m 棱线
40 后底板
41 接合部
42 层差部
43 高底板部
44 底板凹部
50 后横梁(横梁)
50a 槽部
50b 凸缘部
50n 棱线
50p、50q、50r、50s 棱线
51 中央部(主体部)
51a 切缺部
51b、51c 凸缘部
53 槽构成部件
53b 凸缘部
60 通道连接部
61 底面
63 凸缘部
60m、60n 棱线
70 后加强件(加强件)
103 下臂
Claims (8)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
左右一对的车架,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底板,其设在所述左右一对的车架之间,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向上呈凸状的底板通道、和形成在所述底板通道的车身后方且比所述底板通道高的高底板部;
横梁,其在所述高底板部的下侧与所述左右一对的车架连接,在俯视观察时呈在车身前侧具有顶点的V字形;和
通道连接部,其将所述底板通道与所述横梁的所述顶点连接,
所述底板通道的顶面、所述通道连接部的底面及所述横梁的所述顶点处的底面在从车身侧方观察时呈大致直线状配置,
所述横梁具有:
主体部件,其具有从所述顶点侧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切缺部;和
槽构成部件,其具有从所述顶点侧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槽部,且安装于所述切缺部,
所述通道连接部的凸缘部与所述槽构成部件的凸缘部夹着所述主体部件而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连接部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在其与所述底板之间构成闭合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具有从所述顶点侧向端部侧延伸设置的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梁中的所述通道连接部的附近安装有下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具有弯曲部,
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弯曲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具有形成于所述高底板部且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向下呈凸状的底板凹部,
在所述底板凹部的下侧具有设在车身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加强件,
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通道的所述顶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与在所述通道连接部的所述底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在左右分别连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横梁的前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与在所述通道连接部的所述底面的左右两端部形成的左右一对的棱线在左右分别连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29568 | 2015-02-18 | ||
JP2015-029568 | 2015-02-18 | ||
PCT/JP2016/054578 WO2016133120A1 (ja) | 2015-02-18 | 2016-02-17 | 車体後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49971A CN107249971A (zh) | 2017-10-13 |
CN107249971B true CN107249971B (zh) | 2019-05-28 |
Family
ID=5668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10160.1A Active CN107249971B (zh) | 2015-02-18 | 2016-02-17 | 车身后部构造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14444B2 (zh) |
JP (1) | JP6340132B2 (zh) |
CN (1) | CN107249971B (zh) |
BR (1) | BR112017016770A2 (zh) |
MY (1) | MY188484A (zh) |
WO (1) | WO20161331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88069B2 (ja) * | 2015-12-25 | 2018-03-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EP3401193B1 (en) * | 2016-01-06 | 2020-08-12 |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 Vehicle rear structure |
JP7040469B2 (ja) * | 2019-01-23 | 2022-03-2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7519A (en) * | 1982-01-27 | 1985-12-1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Automobile body structure |
JPH02121382U (zh) * | 1989-03-14 | 1990-10-02 | ||
EP0931716B1 (de) * | 1998-01-22 | 2002-05-15 | MAN Nutzfahrzeuge Aktiengesellschaft | Boden-Konstruktion am kippbaren Fahrerhaus eines Lastkraftwagen |
CN1865063A (zh) * | 2005-05-18 | 2006-11-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地板结构 |
JP2007320341A (ja) * | 2006-05-30 | 2007-12-13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フロア構造 |
CN101746420A (zh) * | 2008-12-19 | 2010-06-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底板构造 |
JP2010195257A (ja) * | 2009-02-26 | 2010-09-09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CN102574552A (zh) * | 2009-11-05 | 2012-07-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构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6794Y2 (zh) * | 1987-09-25 | 1993-09-17 | ||
JPH06115460A (ja) * | 1992-10-07 | 1994-04-26 | Toyot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
JPH0976946A (ja) * | 1995-09-11 | 1997-03-25 | Nissan Motor Co Ltd |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
JP4571340B2 (ja) * | 2001-06-15 | 2010-10-27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4045778B2 (ja) * | 2001-10-31 | 2008-02-1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JP4388306B2 (ja) * | 2003-05-20 | 2009-12-24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の保護構造 |
JP4290133B2 (ja) * | 2005-03-10 | 2009-07-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フロアパネル |
US8020924B2 (en) | 2007-12-26 | 2011-09-20 | Sika Technology Ag | Integrated reinforcing crossmember |
JP5837913B2 (ja) * | 2013-11-22 | 2015-1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
2016
- 2016-02-17 CN CN201680010160.1A patent/CN10724997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2-17 WO PCT/JP2016/054578 patent/WO20161331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2-17 BR BR112017016770-0A patent/BR112017016770A2/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6-02-17 US US15/551,506 patent/US1041444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2-17 JP JP2017500711A patent/JP634013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2-17 MY MYPI2017703022A patent/MY188484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7519A (en) * | 1982-01-27 | 1985-12-1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Automobile body structure |
JPH02121382U (zh) * | 1989-03-14 | 1990-10-02 | ||
EP0931716B1 (de) * | 1998-01-22 | 2002-05-15 | MAN Nutzfahrzeuge Aktiengesellschaft | Boden-Konstruktion am kippbaren Fahrerhaus eines Lastkraftwagen |
CN1865063A (zh) * | 2005-05-18 | 2006-11-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地板结构 |
JP2007320341A (ja) * | 2006-05-30 | 2007-12-13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フロア構造 |
CN101746420A (zh) * | 2008-12-19 | 2010-06-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底板构造 |
JP2010195257A (ja) * | 2009-02-26 | 2010-09-09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CN102574552A (zh) * | 2009-11-05 | 2012-07-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33120A1 (ja) | 2016-08-25 |
CN107249971A (zh) | 2017-10-13 |
JP6340132B2 (ja) | 2018-06-06 |
JPWO2016133120A1 (ja) | 2017-07-27 |
BR112017016770A2 (pt) | 2018-04-10 |
US10414444B2 (en) | 2019-09-17 |
US20180037270A1 (en) | 2018-02-08 |
MY188484A (en) | 202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58646B2 (en) | Vehicle body forming structure and vehicle body using the same | |
JP4459984B2 (ja) | 車体フロア構造 | |
CN105143020B (zh) | 车辆用副车架 | |
US20160121829A1 (en) | Vehicle connecting member and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 |
CN107249971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JP6119720B2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CN103661621B (zh) | 车辆后部结构 | |
JP6299486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US20180022396A1 (en) |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101863288A (zh) | 一种汽车前轮罩侧板总成 | |
CN209126830U (zh) | 一种后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 |
KR101786665B1 (ko) | 자동차용 리어 플로어 보강 구조 | |
EP1600363A1 (en) | Floor panel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body provided therewith | |
WO2015076124A1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CN210258578U (zh) | 前车体加强结构 | |
JP6611773B2 (ja) |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 |
JP2019098917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CN109941096A (zh) | 燃料箱的固定结构 | |
WO2016080193A1 (ja) | 車両用フロントピラー | |
KR20120126906A (ko) | 차체의 전방 연결구조 | |
JP7285618B2 (ja) | 自動車のルーフ | |
JP5846095B2 (ja) | カウル構造 | |
CN111907283A (zh) | 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 |
CN105745140A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CN208498221U (zh) | 一种汽车悬置支架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