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1524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1524B
CN107241524B CN201710616825.XA CN201710616825A CN107241524B CN 107241524 B CN107241524 B CN 107241524B CN 201710616825 A CN201710616825 A CN 201710616825A CN 107241524 B CN107241524 B CN 107241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user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describe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68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1524A (zh
Inventor
林友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241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1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1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1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9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 H04N1/00514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for individual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提高了用于进行与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的操作的用户友好性。存储控制部针对各个应用将个人设置存储在HDD中。认证部对用户进行认证。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认证部认证的用户对应用的选择,从所述HDD中读取与所述应用相关联的个人设置,并且将所述个人设置显示在控制台部上。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8日、申请号为201410138177.8、发明名称为“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配备了各种功能,并且要由用户执行的操作变得复杂。通常,经常由多个用户共享的图像形成装置配设有自动清除功能,该自动清除功能用于在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后,自动地清除由用户改变的设置,以防止下一用户在不知道设置被改变的情况下使用设置。
当使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时,每当各用户开始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用户都需要从为图像形成装置配设的初始菜单中,选择期望的设置画面。
为此,即使用户通常使用的设置是预定的或固定的,用户也必须进行相同的设置,这对用户是繁琐的。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提出了自定义功能,该自定义功能允许各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初始设置。然而,在该自定义功能中,用户自身必须执行用于自定义设置的操作,因此,如果用户对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没有经验,则用户在自定义操作中会遇到困难。
为克服该问题,已公开了如下技术:当用户在用户认证之后的预定时间段内依次选择多个功能时,与用户相关联地存储详情以及选择的优先顺序(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8-273126号公报)。
在该技术中,当显示控制部从自定义信息存储部中读出与用户相关联的自定义信息时,显示控制部读出与多个功能中的最初选择的功能(优先顺序为第一)相关联的初始显示画面,并且在触摸屏上显示该初始显示画面。
利用该技术,针对多个用户中的各个考虑功能的选择优先顺序,由此,能够提供针对不同的用户适当自定义的初始显示画面。
然而,在传统技术中,各初始显示画面与紧接图像形成装置的上次使用中最初选择的功能相关联。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个应用的设置画面的情况下,如果在与一个应用相关联的初始设置画面被显示之后,应用被切换到另一应用,则需要在切换应用之后显示的画面上进行设置。这意味着上述传统技术并不总是有助于提高用户友好性。
此外,当最初选择的功能未被设置为能够正常终止时,或者当进行错误操作时,显示画面被再现为初始显示画面。这导致了如下不便:用户在下次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必须再次进行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提高了用于进行与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的操作的用户友好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针对各个应用存储个人设置;认证单元,其被配置为对用户进行认证;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认证单元认证的用户对应用的选择,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取与所述应用相关联的个人设置,并且将所述个人设置显示在显示部上。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安装有多个应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各个应用,将与各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作为个人设置,与表示对该应用进行了所述设置的用户的用户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中;利用所述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认证;以及当响应于由所述认证步骤认证的用户的操作而在显示部上显示所述多个应用中的一个的设置画面时,从所述存储部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相关联的设置,并且根据所获取的设置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设置画面。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用于执行安装有多个应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程序,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各个应用,将与各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作为个人设置,与表示对该应用进行了所述设置的用户的用户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中;利用所述用户信息对用户进行认证;以及当响应于由所述认证步骤认证的用户的操作而在显示部上显示所述多个应用中的一个的设置画面时,从所述存储部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相关联的设置,并且根据所获取的设置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设置画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针对各个应用存储应用的设置,因此,当用户使得显示期望应用的设置画面时,显示反映了存储的设置的设置画面。这使得用户不必再次进行设置操作,因此,能够提高用于进行与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的操作的用户友好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存储在图1中出现的HDD中的个人设置的数据库的示例的图。
图4是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上显示的主菜单画面的图。
图5是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上显示的复印画面的图。
图6是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上显示的发送画面的图。
图7是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上显示的存储画面的图。
图8是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上显示的打印设置画面的图。
图9是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上显示的存储定时设置画面的图。
图10是由图1中出现的CPU执行的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由图1中出现的CPU执行的存储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2是在图10中的存储处理的步骤中执行的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在图11中的存储处理的变形例的步骤中执行的再现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4是主菜单画面的变形例的图。
图15是当图14中的主菜单画面中的“用户自己的设置”按钮被按下时显示的、用于登记个人设置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面参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控制器单元100、控制台部106、扫描器108及打印机109。
控制器单元1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111互连的CPU 101、RAM 102、控制台部接口105、网络接口110、ROM 103、HDD 104及设备接口107。
CPU 101以集中的方式控制连接到系统总线111的各部件,从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总体操作。
RAM 102存储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等程序以及数据。存储在RAM 102中的程序分别由CPU 101执行。CPU 101处理存储在RAM102、ROM 103及HDD 104中的诸如图像数据等的数据。
ROM 103存储系统的引导程序、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诸如字体信息等图像形成装置所需的信息。
作为存储部的HDD 104存储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图像数据、以及与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数据。通过由CPU 101将存储在HDD104中的程序中的相关联的程序加载到RAM 102中并且执行该程序,来分别实现稍后描述的流程图中的处理。请注意,在小型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等存储在ROM 103中,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不配设HDD 104。HDD 104可以用SSD(固态驱动器)来替代。
控制台部接口105提供包括未示出的触摸屏的控制台部106与控制器单元100之间的接口。控制台部接口105将要在控制台部106上显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台部106,并且将用户经由控制台部106输入的信息传送到CPU 101。作为显示部的控制台部106显示使得用户能够给出例如开始打印的指令的画面、以及使得用户能够进行打印设置的画面,所述打印设置包括片材上的页面布局的设置、诸如装订等的整理器操作的设置、以及诸如浓度等的图像质量的设置。
设备接口107提供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108与控制器单元100之间的接口,并且还提供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109与控制器单元100之间的接口。
在RAM 102或HDD 104中存储有从扫描器108经由设备接口107输入的图像数据。由存储在RAM 102中的应用程序,根据需要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等。
另外,经由设备接口107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109。
网络接口110被连接到网络,以在与外部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以及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信息等。
除了上述部件之外,图像形成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于实现传真功能的设备、图像形成装置1与存储卡之间的接口、以及USB接口等。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存储控制部204、复印作业控制部205、存储作业控制部206、认证部207、网络控制部210、操作控制部201、图像读取控制部202、图像输出控制部203、图像处理部208、以及发送作业控制部209。
存储控制部204进行与RAM 102及HDD 104的存储有关的控制。复印作业控制部205进行与复印设置及复印操作有关的控制。存储作业控制部206进行与例如存储在HDD 104中的打印数据有关的控制。
认证部207进行与用于允许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的认证有关的控制。具体而言,例如,认证部207在控制台部106上显示画面,以提示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当在控制台部106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经由控制台部接口105被发送到认证部207。认证部207根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HDD 104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组合的用户数据库来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并且在该用户数据库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相同组合时,对用户进行认证。
请注意,替代上述认证方法,可以采用诸如使用非接触式IC卡的方法等的其他认证方法。另外,可以不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配设认证所需的用户数据库,而是使用诸如Active Directory(活动目录)等的外部认证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
网络控制部210进行与网络有关的控制。操作控制部201进行与控制台部106有关的控制。图像读取控制部202进行与原稿的读取有关的控制。图像输出控制部203进行与打印有关的控制。
图像处理部208将图像数据处理为用于打印的数据,并且根据用户的例如聚合打印(aggregation printing)的设置,来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发送作业控制部209进行与用于作业的执行的数据的发送有关的控制。
下面,将描述利用上述结构进行复印打印时执行的操作。首先,操作控制部201生成复印打印所需的画面,并且在控制台部106上显示该画面。此时,用户能够进行打印设置。
当用户将原稿放置在未示出的压板或者未示出的ADF(自动原稿给送器)上、并且从控制台部106给出开始读取原稿的指令时,操作控制部201将控制转变到复印作业控制部205。由于首先要执行的操作是读取原稿,因此,复印作业控制部205指示图像读取控制部202读取原稿。
图像读取控制部202经由设备接口107控制扫描器108,从而对放置在压板或ADF上的原稿进行光学读取,并生成图像数据。
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设备接口107及系统总线111被存储控制部204存储在RAM102和HDD 104中的、由图像读取控制部202确定的一者中。
接下来,为了打印图像数据,复印作业控制部205指示图像输出控制部203打印由存储控制部204存储的图像数据。
图像输出控制部203指示图像处理部208根据由用户进行的打印设置,对由存储控制部204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当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完成时,图像处理部208使存储控制部204存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图像输出控制部203读出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经由系统总线111及设备接口107发送到打印机109。打印机109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依次打印在片材上。
在以下的描述中,复印作业控制部205、存储作业控制部206及发送作业控制部209有时也被统称为作业控制部。
图3是存储在图1中出现的HDD 104中的与个人设置有关的数据库的示例的图。
图3中的数据库由复印设置信息502、发送设置信息505、存储设置信息508及注销前状态511构成,与各用户标识符相关联地存储这些信息。
作为用户信息的用户标识符501是用于唯一地识别登录用户的信息,针对各个用户,该用户标识符501被设置为不同的值。
复印设置信息502由复印应用的个人设置503、以及表示设置是否要被存储为个人设置的存储设置504构成。
在图3中,双面打印模式及整理器模式被存储为与用户标识符A00001相关联的个人设置503,并且存储设置504被设置为表示设置要被存储的“开”(ON)。
另一方面,虽然与用户标识符A00002相关联的存储设置504被设置为“开”,但是与用户标识符A00002相关联的设置尚未被存储为个人设置503。
发送设置信息505由发送应用的个人设置506、以及表示设置是否要被存储为个人设置的存储设置507构成。
在图3中,双面打印模式及地址已被存储为与用户标识符A00002相关联的个人设置506,并且存储设置507被设置为“开”。
存储设置信息508由存储应用的个人设置509、以及表示设置是否要被存储为个人设置的存储设置510构成。
在图3中,在与用户标识符A00001相关联的个人设置509中,针对由文档ID:01标识的打印数据而设置的双面打印模式及整理器模式已被存储为个人设置,并且存储设置510被设置为“开”。
请注意,虽然各组个人设置503、506及509被配置为仅存储关于与初始设置不同的信息,但是也可以被配置为存储包括初始设置的全部信息。
此外,用户能够改变存储设置504、507及510中的各个。
能够针对各个应用设置存储设置504、507及510。因此,即使用户始终在不改变一度对某些特定应用中的各个进行的设置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特定应用,而在每次改变设置的情况下使用其他应用,也能够在开始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时,使得在过去进行的设置被适当地反映在所述各特定应用的设置上。这有助于提高操作的用户友好性。
注销前状态511是表示登录用户紧接在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图3示出了由用户标识符A00001标识的用户紧接在注销之前使用了复印应用,并且由用户标识符A00002标识的用户紧接在注销之前使用了发送应用。
如上所述,个人设置与用户信息相关联,所述用户信息表示进行与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的用户。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上至少安装有上述三个应用,即复印应用、发送应用及存储应用。
在下文中,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用户界面。在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与本实施例不直接相关的按键、按钮、模式等的描述。
图4和图5是分别示出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106上显示的主菜单画面301和复印画面310的图。
图4示出了当图像形成装置1通电时被显示作为初始画面的主菜单画面301。
复印应用选择按钮302用来转变到复印画面310。发送应用选择按钮303用来转变到发送画面320。术语“发送”在这里旨在代表如下处理:通过电子邮件来发送由图像形成装置1的扫描器108读取的图像数据,或是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文件服务器。
存储应用选择按钮304A和304B分别用来转变到存储画面330和存储文件使用画面340。术语“存储”在这里旨在代表两种处理,一种处理是使存储控制部204将由图像形成装置1的扫描器108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04中(由304A表示的“扫描存储”的处理),另一种处理是打印输出存储的图像数据(由304B表示的“使用存储文件”的处理)。
图5示出了当复印应用选择按钮302被触摸时显示的复印画面310。
用户能够使用复印画面310,来指定打印输出的打印设置,包括片材上的页面布局的设置、诸如装订等整理器操作的设置、以及诸如浓度等图像质量的设置。在复印画面310上,被选择用于设置的按钮被反色显示。
双面打印按钮312用来设置双面打印模式。在图5中,示出了已设置双面打印模式。
整理器按钮311用来设置与排序或装订有关的模式。在图5中,示出了已设置整理器模式。当在该状态下操作用于给出开始指令的开始按钮(未示出)时,复印作业控制部205根据打印设置来执行打印。
图6和图7是分别示出当在图4中所示的主菜单画面301上触摸了发送应用选择按钮303和存储应用选择按钮304A时、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106上显示的发送画面320和存储画面330的图。
参照图6,用户能够使用发送画面320,来设置目的地并进行原稿读取的设置。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发送画面320显示双面打印模式设置323、彩色/单色读取模式设置322以及混合原稿尺寸模式设置324,作为原稿读取的设置。
双面打印模式设置323是关于是否需要进行原稿的双面读取的设置。彩色/单色读取模式设置322是如下设置:在读取原稿之前在彩色原稿与单色原稿之间自动判别该原稿,并且使得根据该判别来读取该原稿。混合原稿尺寸模式设置324是当原稿尺寸不同时使用的设置。
参照图7,用户能够通过使用存储画面330,从箱(box)331中选择要用以存储图像数据的箱。当用户在选择箱之后给出读取指令时,显示后述的、包括打印设置的存储文件使用画面340。
图8和图9是分别示出在图1中出现的控制台部106上显示的存储文件使用画面340和存储定时设置画面350的图。
参照图8,在打印存储的打印数据的情况下,用户选择存储在箱中的用于打印的打印数据,并且在存储文件使用画面340上进行打印设置。此外,用户能够在存储文件使用画面340上,进行打印输出的打印设置,包括片材上的页面布局的设置、诸如装订等整理器操作的设置、以及诸如浓度等图像质量的设置。
在存储文件使用画面340上,被选择用于设置的按钮被反色显示。双面打印按钮342用来设置双面打印模式。在图8中,示出了已设置双面打印模式。
整理器按钮341用来设置与排序或装订有关的模式。在图8中,示出了已设置整理器模式。如果在该状态下触摸了打印开始按钮343,则存储作业控制部206根据打印设置,读出由存储控制部204存储的图像数据并执行打印。
参照图9,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能够设置存储个人设置的定时,并且存储定时设置画面350用来进行存储个人设置的定时的设置。用户能够通过选择被提供用于选择期望的存储定时的设置项目的复选框,来改变存储定时。
用户不允许同时选择多个设置项目,并且操作控制部201进行控制,使得始终只有一个项目被选择。
复选框601被选中,以用于选择作业开始时间作为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作业开始时间被默认选择作为存储定时。
复选框602被选中,以用于选择画面切换到另一应用的画面的画面转变时间,作为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
例如,假设复选框602已被选中,如果在未由复印应用执行作业的情况下,画面从复印画面310切换到发送应用的发送画面320,则将画面切换之前的复印应用的设置信息存储作为复印应用的个人设置。
复选框603被选中,以用于选择取消按钮操作时间作为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
假设该复选框603已被选中,当操作取消按钮时,在操作取消按钮之前进行的、正在工作中的应用的设置被存储为个人设置。
复选框604被选中,以用于选择执行自动清除操作的自动清除时间,作为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
假设复选框604已被选中,在通过执行自动清除功能清除正在工作中的应用的设置之前,被清除之前的这些设置被存储为该应用的个人设置。
取消按钮605被用于取消复选框的选择(去除复选框中的选中)。更新执行按钮606被用于最终确定如下设置:在与选中的复选框相关联的存储定时存储个人设置。
由存储控制部204将在存储定时设置画面350上进行的设置存储在HDD 104中。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能够由用户来设置用于将个人设置存储在HDD 104中的定时。
图10是由图1中出现的CPU 101执行的存储处理的流程图。
参照图10,当认证部207使用用户标识符对用户进行了认证、从而允许用户登录时(步骤S401:是),执行后述的再现处理,以用于显示再现菜单或主菜单等(步骤S402)。步骤S401对应于被配置为对用户进行认证的认证单元的操作。
然后,操作控制部201经由上述的复印画面310、发送画面320及存储画面330中的一者,来接收打印设置及原稿读取设置(步骤S403)。
然后,当发出了开始作业的指令时(步骤S404:是),操作控制部201识别被指定开始作业的应用,并且确定是否能够开始作业(步骤S405)。在步骤S405中,如果识别的应用的设置信息是使得能够开始作业的设置的信息,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能够开始作业。
如果在步骤S405中确定不能开始作业(步骤S405:否),则CPU 101返回到步骤S404。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5中确定能够开始作业(步骤S405:是),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应用是否被配置为使得存储该应用的个人设置(步骤S406)。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针对各个应用来设置是否将应用的个人设置存储在HDD 104中,并且能够根据该设置来存储个人设置。
如果在步骤S406中确定应用未被配置为使得要存储个人设置(步骤S406:否),则CPU 101进入到步骤S409。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6中确定应用被配置为使得要存储个人设置(步骤S406:是),则存储控制部204将应用的个人设置存储在HDD 104中(步骤S407)。
此外,存储控制部204将个人设置与用户标识符相关联(步骤S408)。例如,在复印应用的情况下,假设设置如图5所示,则将通过双面打印按钮312设置的双面打印模式以及通过整理器按钮311设置的整理器模式,存储为个人设置。这使得个人设置被添加到在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数据库。可以进行如下配置使得能够针对各个用户来设置是否重新存储个人设置。
接下来,作业控制部使得根据个人设置来执行作业(步骤S409),并且用户注销(步骤S410),而后终止本处理。
虽然在上述的存储处理中,根据图9中例示的示例,将存储个人设置的值的定时设置为作业开始时间,但是,如参照图9对存储定时设置画面350的描述,所述定时可以是除作业开始时间之外的定时,并且,所述定时可以允许针对各个用户进行设置。
请注意,在操作控制部201被预先配置为使得无法设置不能执行作业的设置的任何组合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发出开始作业的指令,则能够无例外地执行作业,因而可以将步骤S405省去。
作为另一选择,作业控制部可以根据关于已进行的设置的信息,来确定是否能够开始作业。
图11是由图1中出现的CPU 101执行的存储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11,当认证部207使用用户标识符对用户进行了认证、从而允许用户登录时(步骤S701:是),执行后述的再现处理,以用于显示再现菜单或主菜单等(步骤S702)。
然后,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从当前显示的画面转变到其他画面的指令(步骤S703)。
如果在步骤S703中,确定未发出从当前显示的画面转变到其他画面的指令(步骤S703:否),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取消的指令(步骤S704)。
如果在步骤S704中确定未发出取消的指令(步骤S704:否),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进行自动清除操作的指令(步骤S705)。
如果在步骤S705中确定未发出进行自动清除操作的指令(步骤S705:否),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开始作业的指令(步骤S706)。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703、S704及S705中的任何一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是),则CPU101直接进入到步骤S707。
如果在步骤S706中确定未发出开始作业的指令(步骤S706:否),则CPU 101返回到步骤S7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6中确定发出了开始作业的指令(步骤S706:是),则CPU101进入到步骤S707。在步骤S707中,操作控制部201进行如下确定:在步骤S703至S706中的任何一个步骤被确定为已发出的指令的定时,是否与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相匹配。
具体而言,操作控制部201进行如下确定:在步骤S703至S706中的任何一个步骤指示的操作,是否匹配由存储控制部204存储在HDD 104中的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如上所述,从图9中所示的画面,用户能够设置存储定时。例如,假设存储定时已被设置为通过复选框602设置的、画面切换到其他应用的画面的画面转变定时,如果通过步骤S703的问题的肯定回答(是)而到达步骤S707,则该步骤S707的回答是肯定的(是)。
如果在步骤S707中确定指示的操作的定时与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相匹配(步骤S707:是),则操作控制部201识别当步骤S703至S706中的相关联的一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是)时针对其发出的上述指令中的一者的应用,并且确定识别的应用的设置信息是否为使得能够执行作业的设置的信息(步骤S708)。
如果在步骤S707中,确定指示的操作的定时与个人设置的存储定时不匹配(步骤S707:否),则CPU 101进入到步骤S709。
如果在步骤S708中,确定识别的应用的设置信息不是使得能够执行作业的设置的信息,则CPU 101也进入到步骤S709。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8中,确定识别的应用的设置信息是使得能够执行作业的设置的信息(步骤S708:是),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应用是否被配置为使得存储该应用的个人设置(步骤S712)。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针对各个应用设置是否将应用的个人设置存储在HDD 104中,并且,能够根据该设置来存储个人设置。
如果在步骤S712中,确定应用未被配置为使得要存储个人设置(步骤S712:否),则CPU 101进入到步骤S709。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12中,确定应用被配置为使得要存储个人设置(步骤S712:是),则存储控制部204将应用的个人设置存储在HDD104中(步骤S713)。
此外,存储控制部204将个人设置与用户标识符相关联(步骤S714)。这使得个人设置被添加到在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数据库。可以进行如下配置:使得能够针对各个用户,设置是否重新存储个人设置。然后,CPU 101进入到步骤S709。
在步骤S709中,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开始作业的指令(步骤S709)。之所以执行该确定,是因为存在不经过步骤S706而到达该步骤的情况,在步骤S706中,已确定是否发出了开始作业的指令。
如果在步骤S709中确定未发出开始作业的指令(步骤S709:否),则CPU 101进入到步骤S716。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9中确定发出了开始作业的指令(步骤S709:是),则操作控制部201识别被指定开始作业的应用,并且确定是否能够开始作业(步骤S710)。
如果在步骤S710中确定不能开始作业(步骤S710:否),则CPU 101返回到步骤S703,而如果在步骤S710中确定能够开始作业(步骤S710:是),则CPU 101进入到步骤S715。
在步骤S715中,作业控制部使得根据应用的设置来执行作业,然后在步骤S716中,用户注销,而后终止本处理。
图12是图10中的存储处理的步骤S402中的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参照图12,操作控制部201显示参照图4描述的主菜单画面301(步骤S802)。
然后,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转变到应用画面的指令(步骤S803)。
如果在步骤S803中确定未发出转变到应用画面的指令(步骤S803:否),则CPU 101返回到步骤S80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3中,确定发出了转变到应用画面的指令(步骤S803:是),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存在如下个人设置组,该个人设置组包括与已登录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匹配的用户标识符,并且存储控制部204将该个人设置组与配设应用画面的应用相关联地存储在HDD 104中(步骤S804)。
如果在步骤S804中确定存在个人设置组(步骤S804:是),则操作控制部201使用存储控制部204从HDD 104中获取个人设置组,并且在应用画面上显示再现的设置,作为反映了获取到的个人设置的应用的设置(步骤S805),而后终止本处理。这使得能够自动地再现用户上次使用的应用画面,而无需给出任何指令。步骤S805对应于显示控制单元的操作,该显示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由通过认证单元认证的用户对应用的选择,来进行控制,使得从存储单元中读取与所述应用相关联的个人设置,并且将这些个人设置显示在显示部上。
如果在步骤S804中,确定不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组(步骤S804:否),则操作控制部201以默认设置来显示应用画面(步骤S806),而后终止本处理。
在存储了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个人设置的情况下的、如上所述在应用画面上显示的再现的设置的示例如下所述。
假设与用户标识符A00001相对应的用户已登录,并且在步骤S803中发出了转变到复印画面的指令,则再现图5中所示的、选择双面打印模式及整理器模式的复印画面。
图13是图11中的存储处理的变形例的步骤S702中的再现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3与图1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2示出了紧接在登录之后显示主菜单画面的再现处理,而图13示出了如下再现处理:紧接在登录之后显示最后使用的应用画面,而不显示主菜单画面。
参照图13,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存在关于已登录的用户使用的最后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步骤S902)。通过在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数据库中搜索用户的个人设置,并且在查找到个人设置时参照注销前状态511,能够获取到关于最后使用的应用的信息。
如果在步骤S902中,确定存在关于用户使用的最后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步骤S902:是),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存在由存储控制部204存储在HDD 104中的如下个人设置组,该个人设置组与最后使用的应用相关联,并且包括与已登录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匹配的用户标识符(步骤S906)。例如,在图3中,与用户标识符A00002相关联的注销前状态511是发送应用,因此,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存在与发送设置信息505相关联的个人设置组506。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存在与最后使用的应用相关联的个人设置组。
如果在步骤S906中,确定不存在与最后使用的应用相关联的个人设置组(步骤S906:否),则CPU 101进入到步骤S908。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6中,确定存在与最后使用的应用相关联的个人设置组(步骤S906:是),则操作控制部201使用存储控制部204从HDD 104中获取个人设置组,并且在应用画面上显示再现的设置,作为反映了获取到的个人设置的该应用的设置(步骤S907),而后终止本处理。因此,当用户已登录时,从HDD 104中获取表示在前次的场合中、用户紧接在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并且使得在控制台部106上,显示反映了获取到的设置的应用的设置画面。
再次参照步骤S902,如果在步骤S902中,确定不存在关于用户使用的最后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步骤S902:否),则操作控制部201显示图4中所示的主菜单画面301(步骤S903)。
接下来,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发出了转变到应用画面的指令(步骤S904)。
如果在步骤S904中确定未发出转变到应用画面的指令(步骤S904:否),则CPU 101返回到步骤S9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4中确定发出了转变到应用画面的指令(步骤S904:是),则操作控制部201确定是否存在由存储控制部204存储在HDD 104中的如下个人设置组,该个人设置组包括与已登录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匹配的用户标识符(步骤S905)。
如果在步骤S905中确定存在个人设置组(步骤S905:是),则CPU101进入到步骤S907。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5中,确定不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组(步骤S905:否),则操作控制部201以默认设置来显示应用画面(步骤S908),而后终止本处理。
在上述的再现处理中,假设与用户标识符A00002相对应的用户已登录,并且确定发送为最后使用的应用,再现图6中所示的、设置了双面打印模式及地址信息的发送画面。
根据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再现处理,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适当地再现各用户期望的设置,这有助于提高用户友好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针对各个应用存储个人设置,并且当应用切换到另一个时,或者当最初选择的功能未配设有使得功能正常终止的设置,或者进一步地当进行了错误操作时,显示反映了个人设置的设置画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针对各个应用存储个人设置,因此,当用户使得显示期望的应用的设置画面时,该设置画面显示反映了个人设置的设置。这使得用户不必再次进行设置操作,因此,能够提高用于进行与应用的操作有关的设置的操作的用户友好性。
虽然描述了复印应用、发送应用及存储应用作为应用软件的示例(参见图4中出现的按钮302至304B以及图3),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当图像形成装置1配设有传真功能时,也能够将本实施例应用于传真应用。
虽然在上面的描述中,将个人设置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HDD 104中,但是,本实施例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将个人设置存储在SSD(固态驱动器)、CD(压缩盘)、DVD(数字通用光盘)、蓝光光盘、快闪存储器及存储卡等中。另外,能够采用如下方法:将个人设置存储在提供存储服务作为云服务的一个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中。
虽然在上面的描述中,假设存储个人设置的定时是作业开始时间、画面转变时间、取消按钮操作时间或者自动清除时间(参见图8),但是,本实施例不局限于此。例如,在用户在步骤S701中的登录之后,可以显示用于提示登录用户进行个人设置的设置画面(未示出)。具体而言,作为在图12中的再现处理的步骤S802中或者在图13中的再现处理的变形例的步骤S903中显示的主菜单画面,CPU 101在控制台部106上显示图14中所示的主菜单画面,来替代图4中所示的主菜单画面。另外,在检测到用户触摸图14中的主菜单画面的左侧部分出现的“用户自己的设置”时,CPU 101显示图15中所示的画面,并且,经由该画面而输入的各应用的个人设置被存储在HDD 104中,作为登录用户的个人设置。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3中所示的数据库中的信息的示例,描述了个人设置,但是,除了该描述中提到的信息之外,还存在后述的个人设置。
<显示语言>
为了实现个性化,提供了如下功能:针对各个用户进行在控制台部106的触摸屏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的显示语言设置。显示语言设置是语言及键盘布局的设置。假设能够由登录用户设置的语言及键盘布局的类型与能够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的语言及键盘布局相同。在用户通过认证并且被允许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时间点,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示语言设置被切换到由该登录用户进行的显示语言设置,并且在用户从图像形成装置1注销的时间点,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示语言设置被从个人设置切换到由系统管理员预先设定的共享语言设置(以下称为“设备设置”)。
在HDD 104的数据库中未存储登录用户的显示语言的个人设置的情况下,应用不根据个人设置而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此外,当个性化的功能为“关”(OFF)时,应用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初始安装时,或者按照需要,由系统管理员来设置个性化的功能的“开/关”(ON/OFF)的设置。
<辅助功能设置>
为了实现个性化,提供了用于针对各个用户进行辅助功能设置的功能。辅助功能设置是按键重复、画面颜色反转、语音输入模式的设置。作为语音输入模式的设置,设置了装置启动时的语音输入模式、语音提示(voice guide)的类型、语音提示的音量、语音提示的速度、语音输入的超时时间、以及通过语音输入而指示的操作的执行确认显示。在用户通过认证并且被允许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时间点,图像形成装置1的辅助功能设置被切换到由该登录用户进行的辅助功能设置,并且在用户从图像形成装置1注销的时间点,图像形成装置1的辅助功能设置被切换到辅助功能的设备设置。通过长按控制台部106的复位键(未示出),或者通过长按按键通话(Push-to-Talk)按钮(未示出),来指示语音输入模式的启动。
请注意,作为限制,当语音输入模式在使用中时,如果显示语言被切换,则语音输入模式终止,因此,在当个人设置的显示语言被切换到另一种之后、用户期望使用语音输入模式的情况下,需要再次启动语音输入模式。
当不存在辅助功能的个人设置时,各应用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此外,当个性化的功能为“关”时,应用也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
<登录后的初始画面>
为了实现个性化,提供了如下功能:针对各个用户来设置在登录后要首先显示的初始画面。可以从图4中所示的主菜单画面、与主菜单画面上显示的各个按钮相关联的操作画面、自定义菜单画面(未示出)以及状况确认画面(未示出)中,来选择要被显示作为初始画面的画面。在用户通过认证并且被允许登录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时间点,图像形成装置1的画面被切换到用户设置的初始画面。
然而,当图像形成装置1正在按功能区分的认证模式(用于在由用户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的定时对用户进行认证的认证模式)下工作时,在画面从主菜单画面转变到与指定功能相关联的画面的时间点,来执行用户认证,因此,即使已设置了在登录后要显示的初始画面,该设置也是无效的。
通过与服务器的协作,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与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同步,从而针对各个用户共享初始画面设置。如果同步的初始画面设置是不能被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的功能的画面的设置,则使画面转变到图4中的主菜单画面。
如果不存在登录后的初始画面的个人设置,则应用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此外,如果个性化的功能为“关”,则应用根据由系统管理员预先进行的设置来工作。
<默认画面>
对于各应用,能够设置当应用启动时显示的默认画面。对于复印应用,能够选择“快速”和“正常”中的任意一者的画面,作为该应用的默认画面。对于传输应用,能够选择“地址簿”、“常用设置”、“一键式”及“正常”的画面中的一者,作为该应用的默认画面。对于传真应用,能够选择“地址簿”、“常用设置”及“正常”的画面中的一者,作为该应用的默认画面。对于作业状况及历史的管理应用,能够选择“复印/打印”、“发送/接收”、“存储”及“耗材/其他”的画面中的一者,作为该应用的默认画面。
如果不存在默认画面的个人设置,则应用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此外,如果个性化的功能为“关”,则应用根据由系统管理员预先进行的设备设置来工作。
<设置的历史(调用)>
设置的历史(调用)是如下功能:记忆通过复印功能、扫描发送功能及传真功能执行的作业的设置,从而使得能够容易地恢复作业的设置。为了实现个性化,提供了如下功能:针对各个用户,针对上述各功能来记忆过去的最多3个作业的设置的历史。
在与服务器的协作期间,不使设置的历史与其他设备的同步。这是因为,设置的历史(调用)是由系统自动存储的,因而,如果使设置的历史与其他设备的同步,则用户难以理解调用的内容。
如果不存在设置的历史的个人设置,则应用在没有过去的作业的设置的历史的情况下工作。此外,如果个性化的功能为“关”,则应用针对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记忆最多3个作业。
<默认作业设置>
在复印功能(复印应用)、扫描发送功能(发送应用)、使用存储文件功能或扫描存储功能(存储应用)及传真功能(传真应用)中,能够改变作业设置画面上的默认作业设置。为了实现个性化,提供了用于针对各个用户记忆各应用的默认作业设置的功能。在画面转变到应用的作业设置画面时,由用户进行的默认作业设置被反映在关联的各应用的设置上。
如果不存在默认作业设置的个人设置,则应用根据出厂设置来工作。此外,如果个性化的功能为“关”,则应用根据设备设置来工作。
通过与服务器的协作,能够使默认作业设置与其他设备同步,并且在针对各个用户共享默认作业设置。
<自定义菜单>
自定义菜单是用于提供存储设置的快捷按钮的功能。由快捷菜单提供的快捷按钮包括能够由所有用户使用的共享按钮、以及能够针对各个用户使用的我的按钮。
通过使自定义菜单与个性化兼容,能够通过与服务器的协作,来使共享按钮及我的按钮与其他设备同步,从而共享这些按钮。请注意,当没有用户登录时,不能使用我的按钮。
<地址簿>
地址簿是用于登记地址以发送通过使用发送应用或传真应用进行扫描而获得的图像的功能。作为地址簿,提供了所有用户都能够使用的共享地址簿。通过使地址簿与个性化兼容,提供了能够针对各个用户使用的我的地址簿、以及能够针对各组使用的组地址簿。
通过与服务器的协作,能够使共享地址簿、我的地址簿及组地址簿与其他设备同步,并且针对各个用户共享这些地址簿。
此外,如果个性化的功能为“关”,则应用能够使用共享地址簿,但是无法使用我的地址簿或组地址簿。
<报告输出>
根据登录用户的显示语言,输出手动输出的报告。此外,根据在进行输出时已登录的用户的显示语言,来输出自动输出的报告。如果个性化的功能为“关”,则根据显示语言的设备设置来输出报告。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等的设备),来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利用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程序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从而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为此,例如经由网络或从充当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所述范围涵盖所有的此类变型例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3年4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80388号以及2014年2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34161号的优先权,并且在此通过引用将这两者整体并入本文。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登录处理单元,其被构造为执行登录处理,以允许用户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的操作来进行控制,以针对多个应用中的各个应用来显示用于接收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为将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和通过针对该应用的设置画面而设置的作业的设置,与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以及
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当用户在用户的上次注销之后再次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是否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针对由所存储的信息表示的应用显示用于接收作业的设置的、反映有存储的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并且
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未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显示用于从所述多个应用中选择要使用的应用的选择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所述第一设置单元被构造为针对各个应用设置是否存储作业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所述第二设置单元被构造为设置存储作业的设置的预定定时,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在由所述第二设置单元设置的预定定时,存储通过设置画面设置的作业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预定定时包括作业开始时间、画面转变时间、取消按钮操作时间和自动清除时间中的至少任意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应用至少包括基于通过读取原稿上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来执行打印的复印应用、以及发送通过读取原稿上的图像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发送应用。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登录处理,以允许用户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基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的操作来进行控制,以针对多个应用中的各个应用来显示用于接收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
将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和通过针对该应用的设置画面而设置的作业的设置,与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以及
当用户在用户的上次注销之后再次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是否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
其中,在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针对由所存储的信息表示的应用显示用于接收作业的设置的、反映有存储的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并且
在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未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显示用于从所述多个应用中选择要使用的应用的选择画面。
7.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程序,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的操作来进行控制,以针对多个应用中的各个应用来显示用于接收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
将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和通过针对该应用的设置画面而设置的作业的设置,与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以及
当用户在用户的上次注销之后再次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是否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
其中,在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针对由所存储的信息表示的应用显示用于接收作业的设置的、反映有存储的作业的设置的设置画面,并且
在确定表示用户紧接在上次注销之前使用的应用的信息未被与已登录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登录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显示用于从所述多个应用中选择要使用的应用的选择画面。
CN201710616825.XA 2013-04-08 2014-04-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241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0388 2013-04-08
JP2013080388 2013-04-08
JP2014-034161 2014-02-25
JP2014034161A JP6335544B2 (ja) 2013-04-08 2014-02-25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201410138177.8A CN104104819B (zh) 2013-04-08 2014-04-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8177.8A Division CN104104819B (zh) 2013-04-08 2014-04-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1524A CN107241524A (zh) 2017-10-10
CN107241524B true CN107241524B (zh) 2019-07-26

Family

ID=5047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8177.8A Active CN104104819B (zh) 2013-04-08 2014-04-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10616825.XA Active CN107241524B (zh) 2013-04-08 2014-04-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8177.8A Active CN104104819B (zh) 2013-04-08 2014-04-08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710201B2 (zh)
EP (1) EP2790395B1 (zh)
JP (1) JP6335544B2 (zh)
KR (1) KR101699317B1 (zh)
CN (2) CN1041048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5544B2 (ja) * 2013-04-08 2018-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85158B2 (ja) * 2014-06-24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6019184A (ja) * 2014-07-09 201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02637B2 (ja) * 2014-09-05 2019-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6499423B2 (ja) 2014-11-18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JP6460760B2 (ja) * 2014-12-03 2019-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15337A (ja) 2014-12-15 2016-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600961B2 (ja) * 2015-03-30 2019-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575214B2 (ja) * 2015-08-11 2019-09-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00541B2 (ja) * 2016-03-17 2021-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700881B2 (ja) 2016-03-17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379798B2 (en) * 2017-03-21 2019-08-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obtains and displays synchronized setting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JP6690595B2 (ja) * 2017-04-28 2020-04-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JP6882936B2 (ja) * 2017-05-26 2021-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939442B2 (ja) * 2017-11-09 2021-09-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47250B2 (ja) * 2018-05-09 2022-10-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47592B2 (ja) * 2018-05-22 2022-04-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操作画面の表示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08982A (ja) * 2018-07-04 2020-01-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監視装置
JP7404716B2 (ja) * 2019-08-30 2023-1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358219B2 (ja) * 2019-12-02 2023-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71493B2 (ja) * 2019-12-27 2023-10-3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2145185A (ja) * 2021-03-19 202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グラム、設定方法、電子機器、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440A (zh) * 2007-12-26 2010-01-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处理流程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JP2010157890A (ja) * 2008-12-26 2010-07-15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045479A (zh) * 2009-10-22 2011-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方法以及功能单元的动作条件的设定装置
CN102170503A (zh) * 2010-02-12 2011-08-3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设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8560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Ferlitsch Andrew R. Providing application specific printing with an arbitrary printing device
JP2008273126A (ja) 2007-05-07 2008-11-1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913168B2 (en) * 2007-05-25 2011-03-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US20090024950A1 (en) * 2007-07-17 2009-01-22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Driver Interface and Methods
EP2075692A1 (en) * 2007-12-26 2009-07-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ersonalis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workflows
JP4670907B2 (ja) * 2008-06-13 2011-04-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741634B2 (ja) * 2008-06-20 2011-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送信装置
EP2075693A1 (de) * 2008-07-22 2009-07-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utomatisier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Aktualisierung von Daten eines Automatisierungsgeräts
JP2010033182A (ja) * 2008-07-25 2010-02-12 Kyocera Mita Corp 印刷設定プログラム
US8681355B2 (en) * 2008-10-18 2014-03-25 Xerox Corporation Printer driver with context based restrictions
JP2010231406A (ja) * 2009-03-26 2010-10-14 Canon Inc 情報配信装置、インストールプログラム配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78937B2 (ja) * 2009-05-19 2014-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068677B2 (en) 2009-08-25 2011-11-29 Satyam Computer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erarchical image processing
JP4914469B2 (ja) * 2009-08-27 2012-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複合機、及び認証サーバ
JP2011237875A (ja) * 2010-05-06 2011-11-2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インストール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インストール方法
JP5195861B2 (ja) * 2010-09-30 2013-05-1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8773676B2 (en) * 2011-03-07 2014-07-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control system, and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control method for preparing information display screen including changing default conditions
JP5259769B2 (ja) 2011-04-13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
JP5864887B2 (ja) * 2011-04-21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管理方法
US20120281251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printer drivers for multiple printing devices
JP5528511B2 (ja) * 2012-07-30 2014-06-25 株式会社 ディー・エヌ・エー ゲームを提供するサーバ装置及び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JP6335544B2 (ja) * 2013-04-08 2018-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00500B2 (ja) * 2013-11-29 2018-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338470B2 (ja) * 2014-06-24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84195B2 (ja) * 2015-07-30 2019-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440A (zh) * 2007-12-26 2010-01-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处理流程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JP2010157890A (ja) * 2008-12-26 2010-07-15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045479A (zh) * 2009-10-22 2011-05-0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方法以及功能单元的动作条件的设定装置
CN102170503A (zh) * 2010-02-12 2011-08-3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的设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0920A1 (en) 2014-10-09
KR101699317B1 (ko) 2017-01-24
JP2014218075A (ja) 2014-11-20
US9710201B2 (en) 2017-07-18
CN107241524A (zh) 2017-10-10
CN104104819B (zh) 2017-08-08
JP6335544B2 (ja) 2018-05-30
KR20140121784A (ko) 2014-10-16
EP2790395A2 (en) 2014-10-15
CN104104819A (zh) 2014-10-15
EP2790395A3 (en) 2015-04-01
EP2790395B1 (en) 2021-08-04
US20170269880A1 (en) 2017-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152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5016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中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4917917B (zh) 图像形成装置、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404440B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1841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認証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6055283B (zh) 图像输出系统、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输出装置及其方法
CN107092448A (zh) 图像形成装置、服务器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CN1049179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4144271B (zh) 进行用户认证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认证方法
CN104683638B (zh) 能够再现用户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85349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0284748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N10633961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406274A (zh) 执行打印作业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872597A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方法
CN104519226B (zh) 能够设置初始显示画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18621A (zh) 具有报告打印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88464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11002295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87074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618846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認証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7073713A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71308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0502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240308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