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3502A -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3502A
CN107173502A CN201710608926.2A CN201710608926A CN107173502A CN 107173502 A CN107173502 A CN 107173502A CN 201710608926 A CN201710608926 A CN 201710608926A CN 107173502 A CN107173502 A CN 107173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smine
tea
flower
snake
bas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89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鑫
黄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Xiaoyan Snak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Xiaoyan Snak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Xiaoyan Snak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Xiaoyan Snak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089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3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3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3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58Reptiles
    • A61K35/583Snakes; Lizards, e.g. chamele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3Oleaceae (Olive family), e.g. jasmine, lilac or ash tr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2Theaceae (Tea family), e.g. camell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30~40min或100℃热水浸泡4~5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3)按一个蛇胆配10~50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茉莉花茶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2~3小时;再用烘干机烘15~20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本发明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具有降脂、减肥、降压、舒缓神经、抗衰老功效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饮料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饮品,在世界上也颇受亲睐。其中花茶以其茶液浓醇,香气果腹而备受欢迎,花茶中又以茉莉花茶及其饮料最为畅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制茶技术有了飞快的提高和进步。
茉莉花茶是用茉莉花窨制的高档茶叶;茉莉花,学名为Jasmine officinale,科名是木犀科,是人们最喜欢的鲜花,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茉莉花茶是我国十大花茶之一,是摘自春天里的盛开的茉莉花和茶叶一起搭配成花茶,具有春天花朵的香气又有茶叶的清新之气,是口感香甜的很受大家欢迎的花茶。常喝茉莉花茶对于女性来说不仅可以美容养颜、净白皮肤还能够抵抗衰老留住青春的尾巴。还能疏通人体肠胃可以排宿便、顺气清脑、降低血压和血脂,还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治疗癌症的巨大的作用和功效。
茉莉花茶,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质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因此它是我国乃至全球现代最佳天然保健饮品。
茉莉花的功效为理气开郁、辟秽和中,并对痢疾、腹痛和结膜炎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降血压、强心、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通常的花茶生产工艺是将茶坯与鲜花拼合、窨制,该生产过程中,鲜花是限制花茶生产和产能的主要因素,原因主要为:花茶生产受鲜花花期影响大;鲜花产量波动大,产花旺季,花茶加工时鲜花处理能力有限;加工过程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损耗;花渣的附加值低,处理不当造成局部空气和水土污染;鲜花不易保存;花茶加工过程场地面积大,需要在鲜花产区进行;上述因素均制约了花茶的加工,能耗高。
现有的茉莉花茶的制备工艺通常是将茶坯与茉莉鲜花进行拼合、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该种方式加工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均存在共同的问题,鲜花与茶叶在窨制时,茶叶在吸收了鲜花的大量香气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茶的含水率大大增加;为了降低茶的含水量,传统的做法是采用炒制的方式对花进行烘干,但是这种烘干方法使花的色泽褐变严重,同时香气丧失厉害,进而导致制出的花茶营养成分损失多,色泽暗淡,口感差,品质大大降低。
而莱莉花茶的连窨加工工艺是建立在“湿坯”窨制理论基础之上,在该工艺中,茶坯在第一害前无须复火,以精制好的茶坯直接进行加工,与传统工艺相比,连窨工艺节省时间4~5天左右,减少了两次复火干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莱莉花茶的质量,发挥出茉莉花的最大功效。
蛇胆(Snake gall),是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蛇胆性凉,味苦微甘;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所有的蛇胆都可入药,特别是金环蛇、银环蛇、棋盘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蝮蛇的胆,更是入药的宝贵原料。但因生蛇胆中可能含有寄生虫,人在食用后极易造成身体损害,如果要服用,需将蛇胆蒸食。
蛇胆性凉,味苦微甘,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对神经衰弱、高热神昏和小儿惊风等症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调解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
经检索到有关茉莉花茶、蛇胆茶的专利文献,列举一些如下:
1、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910114501.l<发明名称>一种茉莉花茶<申请人>广西强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543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发明人>李浪辉<摘要>本发明一种茉莉花茶,其茶胚是六堡茶。本发明的茉莉花茶一改以往一直采用绿茶或青茶作原料的传统做法,以六堡黑茶作主要原料,以其本质的平性温性和经发酵以后变性的特点,使原茶叶中的植物蛋白及茶碱变性或减少,而起到中和的作用,配窨茉莉花,得出既具茉莉花原有的特有香味,又具保健功能的茉莉花茶。对长期喜爱饮茶的人群非常适宜,既饮茶又保健,对睡眠又不影响。
2、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010147994.l<发明名称>茉莉花茶的制造工艺<申请人>常州开古茶叶食品有限公司<地址>213012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新闸镇新昌路166 8号<发明人>许荣<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花茶的制造工艺,茉莉花茶以茉莉花和银毫绿茶为原料,清洗干净的茉莉花和银毫绿茶切碎后按照6~8:2~4的比例混合均匀,两者的混合物置于烘烤炉中烘烤,烘烤后装袋即得茉莉花茶。本发明的茉莉花茶的制造工艺简单,茉莉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疏胃、止痢等作用。
3、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410556404.9<发明名称>一种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申请人>犍为清溪秋月茉莉花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地址>614404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镇三山村四组<发明人>彭延中,赵军<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采用冻干工艺将采摘成熟期的茉莉花花蕾制成茉莉花干花;采用冻干工艺将采摘的鲜柠檬果制成柠檬冻干片;将茉莉花干花与茶坯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多次窨制,得到多次窨制茉莉花茶;将柠檬冻干片与多次窨制茉莉花茶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多次窨制,制得茉莉花茶。本发明将茉莉花干花、柠檬冻干片与茶坯采用特定的比例及特定的窨制工艺进行窨制,制得的茉莉花茶水分含量在6-7%,并且制得的茉莉花茶口感好,质量稳定,均匀性好,产品汤色透亮,花香鲜灵度高,品质高。
4、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710007010.1<发明名称>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冯德进<地址>535400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县城广场路28号<发明人>冯德进,杨光幸,滕家枢<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料;2)提取蛇胆汁;3)蛇胆汁的处理;4)将步骤3)得到蛇胆汁均匀喷洒到步骤1)得到的茶叶上,待茶叶充分吸收胆汁后再进行烘干,得成品,得到蛇胆茶,不合有毒素及寄生虫。
5、中国专利 <申请号> 201510730593.1<发明名称>茉莉普洱茶制作方法<申请人>广西誉槿缘茶业有限公司<地址>53030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镇镇西南茶城成品茶市场中南10号商铺<发明人>张少容<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茉莉普洱茶制作方法;步骤1:选5年以上普洱生茶,除去茶沫茶粉,然后用手工剪掉茶梗,完成净茶的程序;步骤2:选取新鲜含苞待放且饱满的茉莉鲜花,去除茉莉花的花籽;步骤3:取100斤普洱生茶用2两玉兰花打底,再取茉莉鲜花120斤;步骤4:将原料进行窨制,即将茉莉鲜花与普洱生茶互相隔层,茉莉鲜花在最底层,再在茉莉鲜花上撒上普洱生茶,然后又再在普洱生茶上撒上茉莉鲜花,依次类推,窨制持续10-12小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通风,最后取出普洱茶并烘干;步骤5:取出茉莉鲜花100斤、普洱生茶100斤然后再进行步骤4;步骤6:取出茉莉鲜花80斤、普洱生茶100斤然后再进行步骤4;步骤7:除掉茉莉花及玉兰花,取普洱生茶制成成品。
从检索到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茉莉花茶制备所得茶质不佳,蛇胆茶功效较低;但是,如何将茉莉花与蛇胆结合制备成优质茶,使之产生最大的功效,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至今仍是制茶的主攻方向。
申请人在此声明:我们是一家蛇类养殖和对农业投资与开发的企业,几年来在研究和开发蛇类产品方面做出了很多产品,目前有的产品已经经过试验和检验,即将投入市场,同日申请的有几个专利申请文件都是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本发明与《一种茉莉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一种蛇胆茉莉花茶的制备方法》的原料和工艺有类似之处,但是,这是我们的系列产品,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系列产品,而不是为了其它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制得的茉莉普洱蛇胆茶具有普洱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而且具有茉莉花馥郁芬芳;具有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治痢、舒缓神经、抗衰老等功效,配以具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可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等功效的蛇胆,搭配饮用,方便日常冲泡,综合二者功效,达到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
(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30~40min或100℃热水浸泡4~5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
(3)按一个蛇胆配5~50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
(4)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2~3小时;再用烘干机烘15~20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
以上所述蛇胆为乌梢蛇或眼镜蛇的蛇胆,所述乌梢蛇、眼镜蛇均为人工养殖。
以上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10℃~130℃。
以上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2.5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以上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3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将茉莉鲜花按三次窨花量1:1:1分配,并将每次窨花量记录,为后续的二次、三次窨花所需茉莉花量作为参考,后续的二次、三次窨花所需茉莉花均为采摘新鲜茉莉鲜花蕾,每步在窨花之前,均需提前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5~35℃的室内进行养花1~2小时;窨花所需的茉莉花量对照先前记录的分配量,采用连续窨花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
以上所述连续窨花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5~35℃的室内进行养花1~2小时;
第二步:将普洱茶叶打散,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14层进行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38℃,经8~16小时吸香吸湿至含水量为10~15%;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窨花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在空调房内快速除湿摊晾,至水分含量为9~12%;
第四步:将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14层进行再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38℃,经8~14小时再次吸香;
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进行烘焙,温度95℃~120℃,控制茶叶水分含量为6.5~7%;
第六步:将烘焙后的普洱茶叶冷却,再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14层进行第三次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38℃,经8~12小时吸香吸湿含水量为8~8.5%;
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筛选分离,去除茉莉花,保留普洱茶叶,即得新鲜的茉莉普洱茶。
以上所述普洱茶的含水量5~6%。
以上所述茉莉鲜花蕾为摘拆新鲜广西横县特级茉莉鲜花蕾制得;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基地位于广西南宁市横县,全县种植面积达10万亩,花农33万人,年产鲜花8万吨,茉莉鲜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量60%以上。该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相传有六七百年历史,横县茉莉花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而著名。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相传有六七百年历史。在横县民间,祖祖辈辈流传着有关茉莉仙子的美丽传说,但真正有文字可考,始于明代。明代横州州判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写道:"(横县)茉莉花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在明版《横州志·物产》中也能找到类似记载。明朝诗人陈奎写了这样一首诗:“异域移来种可夸,爱馨何独鬓云斜;幽斋数朵香时泌,文思诗怀妙变花。”咏的就是茉莉花。
上述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可以从《中国药典》和其它中药手册中查到其别名、拉丁名以及产地、用法、为了了解本发明抑止疾病的机理,现对上述各味原药的功效和药理性简述如下:
(1)蛇胆,外文名称:Snake bile,是蛇体内贮存胆汁的胆囊。别名有寸白蛇胆、竹节蛇胆、白花蛇胆等。【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微甘。【功能与主治】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所有的蛇胆都可入药,特别是金环蛇、银环蛇、棋盘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蝮蛇的胆,更是入药的宝贵原料。但因生蛇胆中可能含有寄生虫,人在食用后极易造成身体损害,如果要服用,需将蛇胆蒸食;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的功效。
(2)茉莉花,拉丁名:Jasminum sambac (L.) Ait,别名有茉莉、香魂、莫利花、没丽、没利、抹厉、末莉、末利、木梨花;为木犀科、素馨属直立或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圆柱形或稍压扁状,有时中空,疏被柔毛。叶对生,单叶,叶片纸质,圆形、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两端圆或钝,基部有时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常明显,微凸起,除下面脉腋间常具簇毛外,其余无毛;裂片长圆形至近圆形,先端圆或钝。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茉莉的花极香,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叶药用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根(茉莉根):苦,温。有毒。麻醉,止痛。用于跌损筋骨,龋齿,头痛,失眠。 叶(茉莉叶):辛,凉。清热解表。用于外感发热,腹胀泻泻。花(茉莉花):辛、甘,温。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用于下痢腹痛,目赤红肿,疮毒。茉莉花可提取茉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碱、甾醇。动物实验表明茉莉根醇浸液可使小白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可延长环已巴比妥纳所引起小白鼠的睡眠时间;可降低小白鼠被动活动的能力。因此,可认为茉莉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一般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备用;夏秋采花,晒干备用。具有辛、甘、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3)普洱茶,拉丁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合理留叶。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手工采摘要提手采;机采要保证鲜叶质量,保证无害化,防止污染。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有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茵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抗衰老。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丰富的茶多酚帮助肌肤抵抗衰老。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使肠胃恢复正常功能,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口臭问题。
本发明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中各成分的药理功能是:
蛇胆具有祛风除湿、清凉明目、解毒去痱功效,还有可调补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延缓机体衰老;茉莉花具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茉莉花还能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还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清胃生津、消食化痰、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功效;通过窨花,普洱茶吸收茉莉花的特性,使得普洱茶带有茉莉花的药理特性和特有香气,即为茉莉普洱茶;又将蛇胆的胆汁和茉莉普洱茶拌匀,烘干,茉莉普洱茶吸收胆汁的药性,使得蛇胆、茉莉和普洱茶三者所具有的功效进行综合利用,药性相辅相成从而发挥出茉莉普洱蛇胆茶的最大功效;通过制成袋泡茶内服的形式,使得药性在内脏内被吸收,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腑脏,从而消除初期的病状,防治疾病进一步加重,达到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治痢、舒缓神经、抗衰老等功效,配以具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可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等功效的蛇胆,搭配饮用,方便日常冲泡,综合二者功效,达到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功效的目的。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利用具有原产地优势的横县茉莉花茶,此茶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防癌防辐射等功效,配以具有行气祛痰,祛风去湿,可治疗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皮肤热毒、口眼生疮、肺热咳嗽、胃热疼痛、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痔疮等功效的蛇胆,搭配饮用,方便日常冲泡,综合二者功效,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目的。
2、本发明所采用的蛇胆均为从人工养殖的乌梢蛇或眼镜蛇上取来的,没有对自然界中的乌梢蛇或眼镜蛇进行捕杀,没有破坏自然界物种的平衡,保护自然环境。
3、本发明所采用的茉莉花茶叶为二窨以上的特级横县茉莉花茶,具有含有横县特有的香气和营养成分;且横县茉莉花种植地有富硒,而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硒的作用 硒能提高人体免疫,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硒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防护的作用,其在机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甲基烯醇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硒具有减轻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作用。
4、本发明采用连续窨花的方法取得二窨以上的特级横县茉莉花茶,能最大保留茉莉花的药理特性和特有香气,将蛇胆内的胆汁均匀滴于茉莉花茶叶上时,能被茉莉花茶叶有效吸收,蛇胆胆汁的腥味被有效掩盖,泡茶时,茶入口醇香,口感虽带有腥味,但不留腥。
5、本发明经常冲泡饮用,还能起到美容养颜,补血补气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
(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30min或100℃热水浸泡4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
(3)按一个蛇胆配5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
(4)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2小时;再用烘干机烘15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
以上所述蛇胆为乌梢蛇或眼镜蛇的蛇胆,所述乌梢蛇、眼镜蛇均为人工养殖。
以上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10℃。
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3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将茉莉鲜花按三次窨花量1:1:1分配,并将每次窨花量记录,为后续的二次、三次窨花所需茉莉花量作为参考,采用连续窨花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
所述的窨花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5℃的室内进行养花1小时;
第二步:将普洱茶叶打散,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层进行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经8小时吸香吸湿至含水量为10%;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窨花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在空调房内快速除湿摊晾,至水分含量为9%;
第四步:将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层进行再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经8小时再次吸香;
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进行烘焙,温度95℃,控制茶叶水分含量为6.5%;
第六步:将烘焙后的普洱茶叶冷却,再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层进行第三次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经8小时吸香吸湿含水量为8%;
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筛选分离,去除茉莉花,保留普洱茶叶,即得新鲜的茉莉普洱茶。
实施例2: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
(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40min或100℃热水浸泡5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
(3)按一个蛇胆配50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
(4)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3小时;再用烘干机烘20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
以上所述蛇胆为乌梢蛇或眼镜蛇的蛇胆,所述乌梢蛇、眼镜蛇均为人工养殖。
以上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30℃。
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3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将茉莉鲜花按三次窨花量1:1:1分配,并将每次窨花量记录,为后续的二次、三次窨花所需茉莉花量作为参考,采用连续窨花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
所述窨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35℃的室内进行养花2小时;
第二步:将普洱茶叶打散,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4层进行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8℃,经16小时吸香吸湿至含水量为15%;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窨花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在空调房内快速除湿摊晾,至水分含量为12%;
第四步:将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4层进行再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8℃,经14小时再次吸香;
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进行烘焙,温度120℃,控制茶叶水分含量为7%;
第六步:将烘焙后的普洱茶叶冷却,再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4层进行第三次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8℃,经12小时吸香吸湿含水量为8.5%;
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筛选分离,去除茉莉花,保留普洱茶叶,即得新鲜的茉莉普洱茶。
实施例3: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
(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35min或100℃热水浸泡5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
(3)按一个蛇胆配27.5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
(4)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2.5小时;再用烘干机烘17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
以上所述蛇胆为乌梢蛇或眼镜蛇的蛇胆,所述乌梢蛇、眼镜蛇均为人工养殖。
以上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15℃。
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3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将茉莉鲜花按三次窨花量1:1:1分配,并将每次窨花量记录,为后续的二次、三次窨花所需茉莉花量作为参考,采用连续窨花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
所述窨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30℃的室内进行养花1.5小时;
第二步:将普洱茶叶打散,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3层进行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4℃,经12小时吸香吸湿至含水量为12%;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窨花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在空调房内快速除湿摊晾,至水分含量为10%;
第四步:将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3层进行再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4℃,经11小时再次吸香;
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进行烘焙,温度107℃,控制茶叶水分在6.7%;
第六步:将烘焙后的普洱茶叶冷却,再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3层进行第三次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4℃,经10小时吸香吸湿含水量为8.2%;
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筛选分离,去除茉莉花,保留普洱茶叶,即得新鲜的茉莉普洱茶。
实施例4: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
(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38min或100℃热水浸泡4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
(3)按一个蛇胆配28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
(4)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3小时;再用烘干机烘18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
以上所述蛇胆为乌梢蛇或眼镜蛇的蛇胆,所述乌梢蛇、眼镜蛇均为人工养殖。
以上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25℃。
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3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将茉莉鲜花按三次窨花量1:1:1分配,并将每次窨花量记录,为后续的二次、三次窨花所需茉莉花量作为参考,采用连续窨花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
所述窨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32℃的室内进行养花2小时;
第二步:将普洱茶叶打散,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3层进行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6℃,经13小时吸香吸湿至含水量为13%;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窨花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在空调房内快速除湿摊晾,至水分含量为11%;
第四步:将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3层进行再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5℃,经10小时再次吸香;
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进行烘焙,温度110℃,控制茶叶水分在6.8%;
第六步:将烘焙后的普洱茶叶冷却,再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3层进行第三次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4℃,经11小时吸香吸湿含水量为8.3%;
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筛选分离,去除茉莉花,保留普洱茶叶,即得新鲜的茉莉普洱茶。
上述实施例使用效果
病例1
韦XX,男,62岁,横县人,血压偏高,服用药物,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经他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茉莉普洱蛇胆茶,每天冲泡三小包,早中晚各冲泡一包,坚持冲泡三个月后,血压在正常值上浮动;继续冲泡半个月,测量血压恢复正常,继续冲服两个月,这段时间在饮食上,也没有刻意节制,比如,他本人喜欢吃的五花肉,隔三差五,就吃,去测量血压,血压保持正常;说明本发明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病例2
彭XX,女,24岁,横县人,在校大学生,即将准备考研,学习任务重,考试又降临,神经较为紧张,后经他人介绍冲服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得的茉莉普洱蛇胆茶;每天冲泡三小包,早中晚各冲泡一包,坚持冲泡7天后,迎考那种紧张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复习能力提高,再继续冲泡至考研结束,整个阶段没有出现烦躁、焦虑不安或紧张等症状,而且睡眠良好;也就说明本发明能有效舒缓神经、安神。
病例3
李XX,男,40岁,横县人,生意人,刚借资进一批货物,但市场需求量不大,造成货物积压,心里压力大,头上长出一些白头发,人显得苍老,后经人介绍冲泡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得的茉莉普洱蛇胆茶,每天冲泡三小包,早中晚各冲泡一包,坚持冲泡一个月后,心里那种烦躁感消除,紧张感压迫感得到有效缓解,能用较为客观开朗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意;再继续冲泡半个月后,头上的白头发相对减少,脸色红润,生意也跟着好转;他本人较为喜欢,坚持再继续冲泡。
病例4
罗XX,男,25岁,横县人,业务员,经常咳嗽,且多痰,吃药得到控制一段时间,又复发,冲泡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得的茉莉普洱蛇胆茶,每天冲泡三小包,早中晚各冲泡一包,坚持冲泡一个月后,咳嗽次数明显变少,痰也变少很多;他本人经冲泡服用有疗效,又继续冲泡服用一个月后,咳嗽多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因本发明口感滋味浓厚回甘,他继续冲泡两个月,这期间,咳嗽多痰都没有复发过。
病例5
黄XX,女,36岁,横县人,有胃病,虽吃药能得到暂时的控制,但一不注意就犯病;后经人介绍冲服本发明实施例5所制得的茉莉普洱蛇胆茶,连续冲服3个月,未使用本发明之前,饭后,总感觉肚子胀胀,冲服这段时间里,这种感觉得到逐渐缓解,继续冲服一个月后,饭后肚胀感消除,以前肚子一挨饿就犯病,现在有时早餐或中餐不吃,都不会犯病;故她的胃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本发明的口感好,她本人也较为喜欢这种口感,坚持继续冲泡。
以上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蛇中取出蛇胆,洗净,放于阴凉处,避光,自然阴干;备用;
(2)取阴干后的蛇胆,用冷水浸泡30~40min或100℃热水浸泡4~5min,蛇胆膨胀后取出;备用;
(3)按一个蛇胆配5~50g茶叶进行备好茉莉普洱茶,备用;
(4)将步骤(2)中膨胀后的蛇胆放置于步骤(3)中按指定比例配制的茉莉普洱茶上方进行刺破,并将流出的胆汁均匀滴至茉莉普洱茶中;拌匀后静置到2~3小时;再用烘干机烘15~20min,装入立体茶包内,封合,再按外包装规格数量装袋、入盒即得茉莉普洱蛇胆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胆为乌梢蛇或眼镜蛇的蛇胆,所述乌梢蛇、眼镜蛇均为人工养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为110℃~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普洱茶以重量比1.5~2:3的普洱茶和茉莉鲜花蕾为原料制得,将茉莉鲜花按三次窨花量1:1:1分配,采用连续窨花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窨花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茉莉鲜花蕾放置在25~35℃的室内进行养花1~2小时;
第二步:将普洱茶叶打散,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14层进行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38℃,经8~16小时吸香吸湿至含水量为10~15%;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窨花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在空调房内快速除湿摊晾,至水分含量为9~12%;
第四步:将经第三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14层进行再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38℃,经8~14小时再次吸香;
第五步:将经第四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筛选出来进行烘焙,温度95℃~120℃,控制茶叶水分含量为6.5~7%;
第六步:将烘焙后的普洱茶叶冷却,再采用一层茉莉花一层普洱茶叶的堆放方式,循环堆放12~14层进行第三次次窨花;控制窨花温度30~38℃,经8~12小时吸香吸湿含水量为8~8.5%;
第七步:将经第六步处理后的普洱茶叶与茉莉花筛选分离,去除茉莉花,保留普洱茶叶,即得新鲜的茉莉普洱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鲜花蕾为摘拆新鲜广西横县特级茉莉鲜花蕾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普洱茶的含水量5~6%。
CN201710608926.2A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173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8926.2A CN107173502A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8926.2A CN107173502A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3502A true CN107173502A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3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8926.2A Pending CN107173502A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350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7023A (zh) * 2017-10-27 2018-02-02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枫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68246A (zh) * 2017-10-27 2018-02-09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68293A (zh) * 2017-10-27 2018-02-09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枫叶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91695A (zh) * 2017-10-27 2018-02-16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黄皮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12148A (zh) * 2017-10-27 2018-02-2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黄皮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88153A (zh) * 2017-10-27 2018-03-1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黄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7912554A (zh) * 2017-10-27 2018-04-17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枫叶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912555A (zh) * 2017-10-27 2018-04-17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10050860A (zh) * 2019-05-16 2019-07-26 黄文枝 一种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7598A (zh) * 2019-09-29 2019-12-06 横县南方茶厂 一种冬虫夏草茉莉普洱茶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605A (zh) * 1999-11-27 2001-07-18 陈广淦 蛇胆茶
CN101473878A (zh) * 2008-11-18 2009-07-08 谢成国 一种茉莉花香普洱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247A (zh) * 2017-01-05 2017-03-15 冯德进 一种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1059A (zh) * 2015-11-02 2017-04-05 广西誉槿缘茶业有限公司 茉莉普洱茶制作方法
CN106665953A (zh) * 2017-01-05 2017-05-17 冯德进 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3605A (zh) * 1999-11-27 2001-07-18 陈广淦 蛇胆茶
CN101473878A (zh) * 2008-11-18 2009-07-08 谢成国 一种茉莉花香普洱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1059A (zh) * 2015-11-02 2017-04-05 广西誉槿缘茶业有限公司 茉莉普洱茶制作方法
CN106490247A (zh) * 2017-01-05 2017-03-15 冯德进 一种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65953A (zh) * 2017-01-05 2017-05-17 冯德进 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骆锡全等: "蛇胆保健茶疗效观察",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7023A (zh) * 2017-10-27 2018-02-02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枫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68246A (zh) * 2017-10-27 2018-02-09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68293A (zh) * 2017-10-27 2018-02-09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枫叶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7691695A (zh) * 2017-10-27 2018-02-16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黄皮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12148A (zh) * 2017-10-27 2018-02-2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黄皮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88153A (zh) * 2017-10-27 2018-03-13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山黄皮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07912554A (zh) * 2017-10-27 2018-04-17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枫叶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07912555A (zh) * 2017-10-27 2018-04-17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桑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10050860A (zh) * 2019-05-16 2019-07-26 黄文枝 一种蛇胆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7598A (zh) * 2019-09-29 2019-12-06 横县南方茶厂 一种冬虫夏草茉莉普洱茶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3502A (zh) 一种茉莉普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JP5864252B2 (ja) 炮製を活用した薬用植物抽出物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組成物
KR101090284B1 (ko) 홍삼과 녹용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드링크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274254B1 (ko) 황토지장수를 이용한 삼계탕용 육수 및 삼계탕의 제조방법
CN103211251A (zh) 霍山石斛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273A (zh) 铁皮石斛的用途及其茶叶制品
CN107691695A (zh) 一种山黄皮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286272A (zh) 铁皮石斛花的用途及其茶叶制品
CN108077477A (zh) 一种保健普洱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07691718A (zh) 一种竹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701410A (zh) 健胃益气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38003A (zh) 一种能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412A (zh) 解郁养生中药酒及制备方法
KR20140137155A (ko) 원적외선수가 포함되는 발효 흑한방약재 제조방법
KR102452902B1 (ko) 한약재 토종 약술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80104221A (ko) 순간발포(瞬間發泡)에 의한 달콤한 옥수수수염 침출 및 액상 차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7232370A (zh) 一种茉莉花蛇胆茶的制备方法
CN107384680A (zh) 一种百香果龙眼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KR20190003876A (ko) 능이버섯을 주로하는 건강음료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건강음료의 제조방법
CN107047877A (zh) 一种复方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2783A (zh)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CN103181431A (zh) 一种养肝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0491A (zh)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KR102015369B1 (ko) 녹차 생엽을 이용한 숙성차의 제조방법
CN110804518A (zh) 一种茉莉花香酒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