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2783A -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 Google Patents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2783A
CN106212783A CN201610696859.XA CN201610696859A CN106212783A CN 106212783 A CN106212783 A CN 106212783A CN 201610696859 A CN201610696859 A CN 201610696859A CN 106212783 A CN106212783 A CN 106212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eaf
tea
pueraria lobata
pota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68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ulan Chunr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ulan Chunr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ulan Chunr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ulan Chunr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685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27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2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27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涉及红茶领域。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依次按萎凋、揉捻、发酵、与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干燥四个步骤生产。本发明克服了将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有机薯叶、有机生姜配制在一起制作红茶,苦涩味因叠加变浓、且姜辣味重的行业偏见;制得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无苦涩味、无姜辣味,各项感官品质好,且具有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有机薯叶和有机生姜独特混合清香和口感。

Description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背景技术
在我国加工制作后的茶叶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①基本茶类: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②再加工茶类:以基本茶类的茶叶为原料经再加工而成的茶叶产品;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保健茶等;茶叶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防辐射,提高免疫力,防龋齿,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杀菌抗病毒,瘦身减肥,生津止渴解暑,提神益思,美容养颜的功效。
葛藤,又名葛、野葛、粉葛,豆科蝶形花亚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植物,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茸毛,块根圆柱形,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主根深达3米以上,发达的侧根向四周伸展,在表土层形成稠密的根网;茎粗壮,顶端草质,基部木质,缠绕或攀缘他物;分支多羽状复叶,状宽卵形,长6~20厘米,宽7~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全缘或有时浅裂,侧生两小叶呈斜阔卵形,基部斜形,约有裂片,各小叶下面有粉霜,两面疏被平伏柔毛,具小托叶,盾形至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或数个花序簇生于枝顶,具延长的总花梗,花序轴上有稍突起的节,苞片和小苞片均小,早落,花大,数朵簇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花冠蓝色或紫色,蝶形,长约1.5厘米,伸出萼外,旗瓣圆形或倒卵形,基部有二耳及一黄色硬痂状附属体,具短瓣柄,翼瓣镰状,较龙骨瓣为狭,基部有线形向下的耳,龙骨瓣镰状长圆形,基部有极小极尖的耳;雄蕊十个,合生成一组;荚果狭长,多少扁平,种子多枚,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原产中国、日本琉球一带,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前苏联也有野生种分布。
葛藤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应性强,能耐寒、抗旱、耐瘠薄,但不耐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的红壤、黄壤,花岗石砾土、沙砾土及中性泥沙土、紫色土均可生长,也能生长于石质山地、光山秃地、石骨子地、砾石地及喀斯特砾岩上,只要有缝隙即可扎根,以深厚的腐殖壤土和沙质壤土栽培为佳;可在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23.1℃、年降水量329.4毫米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耐霜冻,遇霜冻地上部分死亡,次年依靠地下部分萌发再生,从分枝期到开花期生长较快;适宜生长温度22~26℃,以27~28℃生长最快,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800~1000mm的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对葛藤生长最有利,主茎每日可伸长3m以上,喜光,茎叶粗壮,长势好,分枝多,覆盖地面速度快;能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根系发达,入土深,且密生根瘤菌,固氮能力强,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当其他植物在酷旱时期发生萎蔫和停止生长时,葛藤仍可继续匍匐蔓延,枝条纵横交织而爬满山坡。
葛藤不仅对生长环境要求低,适应能力强,而且葛藤的根、茎、叶、花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有粗蛋白质20.89%~29.2%、粗脂肪2.45%~4.2%、粗纤维26.55%~34.189%、灰分5.91%~9.97%、钙2.11%、磷0.09%、无氮浸出物30.39%~40.7%,其中氨基酸含量占全氮的16%、精氨酸氮占8.8%、赖氨酸氮占2.0%、粗氨酸氮占4.63%,以及洋槐甙0.17%~0.35%和腺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刺槐甙、山奈酚、鼠李糖甙等,此外,葛藤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葛藤的茎、枝、叶中干物质含量为鲜草重量的22.3%,其中总能量为17.53MJ/kg~18.62MJ/kg、消化能11.51MJ/kg、可消化粗蛋白质209g/kg;由于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葛藤的潜在开发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葛根中含黄酮类化合物达12%,其中主要有黄豆苷(大豆黄酮甙)、黄豆苷原(7,4-二羟基异黄酮,大豆黄酮甙原)及葛根素;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预防心率失常的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有较为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人和动物血小板聚集,临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率失常、脑血栓形成、高脂血症及急性腹泻等。
葛根叶具有清热除火、生津止渴、祛脂降压、解酒、利尿消肿、壮阳壮腰、提高免疫力、健脾、养颜护肤的功效;能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对高血脂形成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对高血脂形成的脑动脉硬化,通过改善脑缺血状态,防治脑梗塞、偏瘫、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能调节内分泌,养颜抗衰,滋润肌肤,坚持还可以使原先的黄褐斑减退、消失、青春痘明显消退;对心情烦躁,心悸,潮热症状明显改善;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可解酒后头痛脑涨,脸红等症状,缓解酒精在胃内吸收,保护胃粘膜。
薯叶,即红薯地上秧茎顶端或两侧的嫩叶,在南方四季可采收;经测试表明,每百克鲜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薯叶具有排毒、提高免疫力、预防贫血、预防高血压、改善便秘、改善更年期症状、抗癌的功效。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淀粉、粘液等;生姜可使用部分达95%;生姜皮性辛凉,治皮肤浮肿,行皮水;生姜汁性辛温,辛散胃寒力量强,多用于呕吐;干姜辛温,温中煽动寒,回阳通脉,温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温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温,偏于温血分之寒;煨姜苦温,偏于温肠胃之寒;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此外,生姜还具有抑制肿瘤、开胃健脾、防暑降温提神、杀菌解毒、防晕车、防治偏头痛、消除酒醉、减轻面部暗疮、防治头皮屑、缓解腰肩疼痛、消除脚臭等功效;生姜还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由于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均有一种过重的苦涩味、传统有机生姜茶姜辣味重,因此,在制茶行业存在不能将四者混合制茶的偏见,人们偏见地认为,若将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有机薯叶、有机生姜配制在一起制作红茶,苦涩味更浓、且姜辣味重,会进一步影响红茶的品质,不能很好地被人接受,从而限制其销售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制茶行业的偏见,而提供一种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通过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的添加改善红茶苦涩味过重、且姜辣味过重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1:萎凋:将采摘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后,在温度为20~38℃的环境中萎凋,使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8%~20%;
步骤2:揉捻:将步骤1中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18~30℃,湿度为80~95%的揉捻室中进行揉捻,揉捻至条索紧卷,成条率达85~98%,细胞破坏率达75~85%;
步骤3:发酵:将步骤2揉捻后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25~28℃,湿度大于或等于95%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
步骤4:与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干燥:①初次干燥:将步骤3中发酵好的混合茶坯,和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在80~120℃条件下进行初次干燥;②将步骤①中干燥的混合茶坯摊凉;③再次干燥:将步骤②中摊凉的混合茶坯在60~100℃条件下再次干燥,达到保质干度,去除大块有机生姜片,即得成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4~6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2~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茶叶、所述有机葛藤叶和所述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2%~15%;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0~109℃;再次干燥的温度为65~7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茶叶、所述有机葛藤叶和所述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3.5%;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5℃;再次干燥的温度为7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揉捻过程持续至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叶子局部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清香。形成并增进色香味浓度;破坏叶细胞,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酵过程持续至发酵叶低沸点青草气味散失,激活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使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具有甜香特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克服了将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配制在一起制作红茶,苦涩味因叠加变浓、且姜辣味重的行业偏见;本发明制得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完全没有苦涩味、姜辣味;
(2)有机葛藤尖能抗病虫害,是一种绿色环保食品;
(3)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有机薯叶、有机生姜具有相同功效,又各自有独特的功效,通过一定反应,四者功效通过叠加,使本发明具有更优的保健效果;
(4)长期饮用降血压效果明显,且降血压效果明显高于单独饮用现有有机红茶效果;
(5)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现有的有机红茶叶因茶树种植管理、采摘人工成本高,使制茶的成本提高,价格较高,而有机葛藤叶、有机薯叶、有机生姜的种植管理、采摘人工成本低;
(6)长期饮用还具有可抗氧化、防衰老,提高免疫力,瘦身减肥,美容养颜的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饮用现有红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1:萎凋:将采摘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后,在温度为20~38℃的环境中萎凋,使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8%~20%;
步骤2:揉捻:将步骤1中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18~30℃,湿度为80~95%的揉捻室中进行揉捻,揉捻至条索紧卷,成条率达85~98%,细胞破坏率达75~85%;
步骤3:发酵:将步骤2揉捻后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25~28℃,湿度大于或等于95%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
步骤4:与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干燥:①初次干燥:将步骤3中发酵好的混合茶坯,和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在80~120℃条件下进行初次干燥;②将步骤①中干燥的混合茶坯摊凉;③再次干燥:将步骤②中摊凉的混合茶坯在60~100℃条件下再次干燥,达到保质干度,去除大块有机生姜片,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4~6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2~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茶叶、所述有机葛藤叶和所述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2%~15%;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0~109℃;再次干燥的温度为65~75℃。
更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茶叶、所述有机葛藤叶和所述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3.5%;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5℃;再次干燥的温度为72℃。
揉捻过程持续至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叶子局部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清香。
发酵过程持续至发酵叶低沸点青草气味散失,激活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
实施例1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4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1:萎凋:将采摘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后,在温度为20~38℃的环境中萎凋,使有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2%;
步骤2:揉捻:将步骤1中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18~30℃,湿度为80~95%的揉捻室中进行揉捻,揉捻至条索紧卷,成条率达85~98%,细胞破坏率达75~85%;
步骤3:发酵:将步骤2揉捻后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25~28℃,湿度大于或等于95%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
步骤4:与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干燥:①初次干燥:将步骤3中发酵好的混合茶坯,和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在100℃条件下进行初次干燥;②将步骤①中干燥的混合茶坯摊凉;③再次干燥:将步骤②中摊凉的混合茶坯在65℃条件下再次干燥,达到保质干度,去除大块有机生姜片,即得成品。
实施例2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3.5%;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5℃,③再次干燥温度为72℃。
实施例3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5%;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9℃,③再次干燥温度为75℃。
实施例4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4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8%;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20℃,③再次干燥温度为60℃。
实施例5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8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1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20%;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80℃,③再次干燥温度为100℃。
实施例6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5%;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0℃,③再次干燥温度为75℃。
实施例7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1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2%;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9℃,③再次干燥温度为65℃。
实施例8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2%;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0℃,③再次干燥温度为75℃。
实施例9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4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3.5%;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5℃,③再次干燥温度为72℃。
实施例10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6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每重量份为10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但其中步骤1中,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3.5%;步骤4中①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5℃,③再次干燥温度为72℃。
下面通过感官品质评定标准来评定本实施例制得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每项指标的评分的分值范围为0~10分)。
表1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感官品质评定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2制得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各指标的感官评分为最高,因此,实施例2为较优方案。
下面通过对比实验来说明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与传统红茶在萎凋工艺中含水量、干燥工艺中干燥温度与去除苦涩味效果比较,去除苦涩味效果如表2所示:
表2去除苦涩味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控制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在萎凋工艺中含水量在12~15%、干燥工艺中初次干燥温度在100~109℃、干燥工艺中再次干燥温度在65~75℃是去除苦涩味的关键,传统红茶和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在萎凋工艺中含水量小于10%、干燥工艺中初次干燥温度110~120℃、干燥工艺中再次干燥温度80℃,则不能去除红茶中的苦涩味。
下面通过对比实验来说明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与传统有机生姜茶的感官比较,结果如标3所示:
表3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与传统有机生姜茶的感官比较
种类 姜辣味
本发明配方红茶 无姜辣味
传统有机生姜茶 有姜辣味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没有姜辣味,而传统有机生姜茶有姜辣味,因此,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具有更好的感官品质。
下面通过对比试验来说明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与传统红茶、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在降血压方面的效果比较:
选取高血压病人15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32岁,男82人,女68人,按照高出国家血压的标准,将患者平均分配成三组,其中第一组50人,第二组50人,第三组50人。
其中,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值是90/60~139/89mmHg。
第一组(对照组):饮用传统红茶,每天三次,每次茶叶10g,早、中、晚三次开水冲泡饮用;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第二组(对照组):饮用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每天三次,每次茶叶10g,早、中、晚三次开水冲泡饮用;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第三组(实验组):饮用本发明以实施例2方案制得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每天三次,每次茶叶10g,早、中、晚三次开水冲泡饮用;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比较标准定为:(1)有显效:指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血压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已经接近、基本接近或达到了标准值。(2)有效:指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血压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有接近或达到标准值的发展趋势。(3)无效:指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小或基本无下降。
在降血压方面的效果比较如表4所示。
表4在降血压方面的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人) 有显效人数(人) 有效人数(人) 无效人数(人)
第一组(对照组) 50 7 9 34
第二组(对照组) 50 17 14 19
第三组(实验组) 50 30 15 5
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统计学分析,本发明实验组在有显效人数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有效人数上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在无效人数上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的差异;证明本发明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与传统红茶、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相比,在降血压方面有显著效果。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7)

1.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它由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组成,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1~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1:萎凋:将采摘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后,在温度为20~38℃的环境中萎凋,使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8%~20%;
步骤2:揉捻:将步骤1中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18~30℃,湿度为80~95%的揉捻室中进行揉捻,揉捻至条索紧卷,成条率达85~98%,细胞破坏率达75~85%;
步骤3:发酵:将步骤2揉捻后的有机茶叶、有机葛藤叶和有机薯叶混合物在温度为25~28℃,湿度大于或等于95%的发酵室中进行发酵;
步骤4:与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干燥:①初次干燥:将步骤3中发酵好的混合茶坯,和大块有机生姜片一起,在80~120℃条件下进行初次干燥;②将步骤①中干燥的混合茶坯摊凉;③再次干燥:将步骤②中摊凉的混合茶坯在60~100℃条件下再次干燥,达到保质干度,去除大块有机生姜片,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4~6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1~3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2~4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茶叶的用量为5重量份,所述有机葛藤叶的用量为2重量份,所述有机薯叶的用量为3重量份,总量为1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茶叶、所述有机葛藤叶和所述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2%~15%;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0~109℃;再次干燥的温度为65~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茶叶、所述有机葛藤叶和所述有机薯叶萎凋至含水量低至13.5%;初次干燥的温度为105℃;再次干燥的温度为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揉捻过程持续至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叶子局部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清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持续至发酵叶低沸点青草气味散失,激活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
CN201610696859.XA 2016-08-22 2016-08-22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Pending CN1062127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6859.XA CN106212783A (zh) 2016-08-22 2016-08-22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6859.XA CN106212783A (zh) 2016-08-22 2016-08-22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2783A true CN106212783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5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6859.XA Pending CN106212783A (zh) 2016-08-22 2016-08-22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278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965A (zh) * 2017-08-01 2017-10-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紫薯叶复合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CN109043000A (zh) * 2018-08-24 2018-12-21 沈慧红 一种清热解毒的红薯叶复合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650A (zh) * 2006-12-26 2007-06-0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香草兰姜红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2715317B (zh) * 2012-06-29 2013-10-02 达州市山参葛业有限责任公司 葛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8945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全发酵配方红茶
CN103988944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
CN103988927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配方绿茶
CN104855554A (zh) * 2015-04-28 2015-08-26 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黄魁茶残缺鲜叶制作茶包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650A (zh) * 2006-12-26 2007-06-0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香草兰姜红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2715317B (zh) * 2012-06-29 2013-10-02 达州市山参葛业有限责任公司 葛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8945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全发酵配方红茶
CN103988944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半发酵配方乌龙茶
CN103988927A (zh) * 2014-05-19 2014-08-20 武汉市木兰湖绿岛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薯尖配方绿茶
CN104855554A (zh) * 2015-04-28 2015-08-26 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黄魁茶残缺鲜叶制作茶包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全卫等: "生姜茶", 《中外技术情报》 *
邬开模等: "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制作工艺研究", 《农产品加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965A (zh) * 2017-08-01 2017-10-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紫薯叶复合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CN109043000A (zh) * 2018-08-24 2018-12-21 沈慧红 一种清热解毒的红薯叶复合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umar et al. Recent trends in potential traditional Indian herbs Emblica officinalis and its medicinal importance
KR101868050B1 (ko) 약용 꽃을 활용한 쌈 발효법 및 이를 활용한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101947786B1 (ko) 한약재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스트레스 완화, 피로회복 또는 운동수행능력 증강용 식품 조성물
CN103518911A (zh) 一种桃金娘叶绿茶的制备方法
US20110117263A1 (en) Health tea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KR20160087112A (ko) 꽃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230843A (zh) 黄芩混合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60598A (ko) 쌍화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156828A (zh) 一种适用于炎性肠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KR101751211B1 (ko) 남성 성기능 개선용 조성물, 이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남성 성기능 개선용 기능성 식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56903A (ko) 홍삼, 당귀, 천궁, 황기, 대추, 백출, 작약, 감초, 계피 및 숙지황으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66883B1 (ko) 당귀, 천궁, 갈근, 작약, 숙지황, 황기, 홍삼, 건강, 감초, 계피 및 대추로 이루어진 한방 혼합 침출차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64570A (zh) 一种沉香风味白酒配方及方法
KR101163564B1 (ko) 한방 보리 된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된장
CN106538786A (zh) 一种马兰风味罗勒茶及其生产方法
KR101148006B1 (ko) 인삼 및 해삼을 포함하는 양삼계탕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양삼계탕
CN105567501A (zh) 一种威灵仙风味荸荠果酒的酿制方法
KR20100095336A (ko) 한방국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국밥
CN106701410A (zh) 健胃益气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12783A (zh) 有机茶叶葛藤叶薯叶配方红茶
KR20180089696A (ko) 천연식물 추출물의 잔류농약 제거방법
CN106805235A (zh) 一种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全营养配方食品
KR101206009B1 (ko) 탈모 예방 및 발모 촉진용 헤어토닉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KR20100016684A (ko) 기능성 다류 액상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과 그 제조방법으로추출물로 액상다류를 만드는 방법
CN104013844A (zh) 一种促进生发中药制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