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4086A -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4086A
CN107164086A CN201710507614.2A CN201710507614A CN107164086A CN 107164086 A CN107164086 A CN 107164086A CN 201710507614 A CN201710507614 A CN 201710507614A CN 107164086 A CN107164086 A CN 107164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ecortication
crops
oil crops
hot mou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76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英政
董玲
宣朴
朱宇
梁强
林长彬
黎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as Agro-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aas Agro-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as Agro-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aas Agro-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5076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40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4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40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6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by pressing
    • C11B1/08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by pressing by hot pres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1/00Production of fats or fatty oils from raw materials
    • C11B1/02Pretreatment
    • C11B1/04Pretreatment of vegetable raw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涉及食品加工领域。一种脱皮热榨方法,包括将加热后的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压榨。其中,加热脱皮油料作物时的温度为110~130℃,加热时间为20~60分钟。加热后的每100份脱皮油料作物中水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份。采用脱皮后的油料作物作为原料,减少最终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脱皮后的油料作物进行加热处理后,油料作物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且热处理后的油料作物香气浓郁。经热处理后的油料作物在压榨过程中出油率较高,残油较少。该方法制得的食用油,其色泽良好、香气浓郁,产品中留存的残渣较少,容易保存。

Description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食用油必不可少,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人们在对食用油的选择上也是头疼不已。菜籽油作为世界最为重要的的食用油之一,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首先,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达到99%,且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抗衰老的功效,其次它所含的丰富的磷脂,对神经、大脑的发育非常重要。品质越高的油,其营养价值就越高,对其压榨流程的要求也越高。现在很多大的企业或者小的作坊对压榨流程的把关不到位,讲究了量的提升,没有注重质的提高,做工不够精细,使得菜籽油的品质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油的价值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采用此方法的油料作物出油率更高且有害物质较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油,该食用油香气浓郁、色泽良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脱皮热榨方法,包括将加热后的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压榨。其中,加热脱皮油料作物时的温度为110~130℃,加热时间为20~60分钟。加热后的每100份脱皮油料作物中水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份。
本发明提出一种食用油,其采用上述脱皮热榨方法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的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的有益效果是:
油料作物的皮中含有有害成分(例如:芥子碱、单宁、铅、镉、砷等),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脱皮后的油料作物作为原料,减少最终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脱皮后的油料作物进行加热处理后,油料作物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且热处理后的油料作物香气浓郁。在110~130℃下对脱皮油料作物加热20~60分钟,使每100份脱皮油料作物中的水分含量小于或等于5份。通过温度、时间以及水分含量的控制,能够使油料作物中的营养成分得到适当的保留,同时保证了终产品的香气。经热处理后的油料作物在压榨过程中出油率较高,残油较少。采用该脱皮热榨方法得到的食用油,其色泽良好、香气浓郁,因产品中留存的残渣较少,故容易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脱皮热榨方法和食用油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包括将加热后的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压榨。其中,加热脱皮油料作物时的温度为110~130℃,加热时间为20~60分钟。加热后的每100份脱皮油料作物中水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份。
其中,油料作物可选用菜籽、秋葵籽、萝卜籽、油茶籽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用其他的油料作物,例如大豆、棉花籽等。需要说明,不同的油料作物中,营养成分不同,因此其耐热程度也不同,需要筛选适合该脱皮热榨方法的油料作物。
菜籽所产出的菜籽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高达99%,其所含的亚油酸、磷脂以及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够很好地被机体吸收,且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其中磷脂对血管、神经、人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籽油中几乎不含胆固醇,适合需要控制胆固醇的人群食用。
研究证实:油茶籽油(也称茶油)的脂肪酸组分和高达98%的可消化性,是最适合作为婴儿食用的油类。有证据显示,在怀孕期间,如果母亲食用了油茶籽油,婴儿在出生后,无论是身高、体重、行为还是心理反应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孕妇在孕期食用油茶籽油不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十分有益。油茶籽油中高含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亚麻酸,有助于平衡新陈代谢,对增强儿童智力和记忆力、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促进神经系统、骨骼和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油茶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防止血胆甾醇过多症和动脉硬化症,它还对幼儿的骨质矿化和骨骼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是孕妇极佳的营养品和胎儿生长剂,对于产后和哺乳期是很好的滋补品。油茶籽油中的花生四烯酸(AA)和DHA对婴儿骨骼的生长及发育、大脑生长及发育、智力发育、视网膜发育和行为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DHA还可降低儿童哮喘的危险。油茶籽油中廿二碳五烯酸(NPA)可激活脑神经递质,使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大大加快,因而是决定大脑反应能力的关键。
优选地,对油料作物去杂后进行脱皮处理以及皮仁分离,即可得到脱皮油料作物。脱皮处理可以降低有害物质进入最终产品的几率,另外,大部分色素都存在皮中,脱皮处理可有效改善最终产品的色泽。较佳地,选用皮仁分离系统对油料作物进行皮仁分离,使脱皮油料作物中的带皮率小于5%(指皮在脱皮油料作物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尽可能减少终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油料作物本身若成熟度不同以及其他因素(如霉变)导致其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都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除杂对于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加热脱皮油料作物时,在110~130℃的温度下对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加热,加热时间20~60分钟,且加热后的每100份脱皮油料作物中水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份。加热可选用热炒,热炒温度过高容易将油料作物炒焦,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同时也会使大量的营养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丧失原有的营养价值。热炒温度过低则很难使油料作物散发出香气,且可能无法去除油料作物原有的一些有害物质(例如,霉变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和棉籽中的棉酚毒素)。加热时间上也应当注意,时间过短,香气不容易散发出来,时间过长可能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水分的控制也进一步提高了油的品质。为了使终产品的香气、营养成分同时得到更好的平衡,进一步可选用115~125℃进行热炒,时间30~50分钟。
热炒过程中,可使呈辛辣味的硫甙降解产物含量大大降低,减弱产品的不良气味,硫甙降解产物包括4-异硫氰基-1-丁烯、异硫氰酸烯丙酯等。热炒过程中,也会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具有浓郁香气的杂环化合物,例如:四氢-6-甲基-2H-吡喃-2-酮、2-吡咯烷酮、2,5-二甲基吡嗪等。
脱皮后的油料作物进行加热处理后,油料作物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脱皮热榨方法,在脱皮和热处理两个步骤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保持高出油率还能提高油的品质。
压榨脱皮油料作物时,使用预热后的压榨机对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压榨,具体地,压榨机可选用单螺杆压榨机或双螺杆压榨机。预热温度较佳地选用60℃以上100℃以下,压榨过程中无须再对机器或者油料作物进行加热。预热后再对油料作物进行压榨,能减少压榨过程对机器的损坏,同时也能使压榨过程的出油更顺利,压榨得到的油饼也能够呈片状、块状等比较容易搜集、比较容易脱离压榨机的形状。
较佳地,压榨脱皮油料作物后得到的毛油由于酸价较高,应将毛油精炼得到精炼油,以便于人们食用。酸价即酸值,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在一般情况下,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果酸价过高,则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用油,其采用上述脱皮热榨方法制得。较佳地,该食用油可同时包括菜油、秋葵油、萝卜籽油、油茶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调和油,其实就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
市面上调和油的种类有很多,根据不同的需求调和油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使用最为广泛的煎炸调和油。通常情况下这种调和油多半是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三种油脂调和而成,将这三种油脂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便可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的食用油。这种调和油相较于其他的食用油而言,具有平衡、起酥性好的特点,同时烟点还非常高。山茶油的耐高温特性是所有油品中最好的。因此在煎炸食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山茶油。
大部分的调和油,多半都是4:1的健康调和油,所谓的4:1其实就是指其中含有4份亚油酸、1份亚麻酸的天然植物食用油。这种食用油不仅可以从数量上保证人体每天对2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质量上达到均衡营养的目的。而且在这种调和油中还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麻酸,这些都是人体所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这些都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因此必须要依靠膳食补充。如果亚油酸摄取过量而亚麻酸摄入量不足的话,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籽油,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菜籽预先进行除杂,筛选品质均一的菜籽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菜籽,脱皮菜籽中带皮率为2%。
(3)脱皮菜籽在110℃下炒制20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5%。
(4)炒制后的脱皮菜籽送入单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其中,压榨之前,单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茶油,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选用脱皮油茶籽,其中脱皮油茶籽中带皮率为5%。
(2)脱皮油茶籽在120℃下炒制60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1%。
(3)炒制后的脱皮油茶籽直接送入双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
(4)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秋葵油和萝卜籽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选用加热炒制过的脱皮秋葵籽和脱皮萝卜籽为压榨原料,炒制后水分含量为3%。将加热炒制过的脱皮秋葵籽和脱皮萝卜籽直接加入双螺杆压榨机进行压榨。其中脱皮秋葵籽和脱皮萝卜籽的混合物中带皮率为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茶油和大豆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油茶籽和大豆的混合物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油茶籽与脱皮大豆的混合物。其中,脱皮油茶籽与脱皮大豆的混合物中带皮率为5%。
(3)脱皮油茶籽与脱皮大豆的混合物在130℃下炒制30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4%。
(4)炒制后的脱皮油茶籽与脱皮大豆的混合物送入单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其中,压榨之前,单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100℃。
(5)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油、茶油、秋葵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菜籽、油茶籽、秋葵籽预先进行除杂(除去某些非作物颗粒以及腐烂的作物颗粒),然后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混合油料,脱皮混合油料中带皮率为1%。
(3)脱皮混合油料在125℃下烘50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1%。
(4)烘烤后的脱皮混合油料送入双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其中,压榨之前,双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75℃。
(5)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油、秋葵油、萝卜籽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菜籽、秋葵籽、萝卜籽预先进行除杂(除去某些非作物颗粒以及腐烂的作物颗粒),然后将上述三种油料作物分别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混合油料,脱皮混合油料中带皮率为6%。
(3)脱皮混合油料在135℃下炒制25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5%。
(4)炒制后的脱皮混合油料送入双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
(5)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油、秋葵油、萝卜籽油、茶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菜籽、秋葵籽、萝卜籽、油茶籽预先进行除杂,筛选出质量均一(成熟度基本相同)的油料,再将四种油料作物分别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混合油料,脱皮混合油料中带皮率为2%。
(3)脱皮混合油料在115℃下炒制55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1.5%。
(4)炒制后的脱皮混合油料送入单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其中,压榨之前,单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120℃。
(5)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油、秋葵油、萝卜籽油、茶油、棉花籽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菜籽、秋葵籽、萝卜籽、油茶籽、棉花籽预先进行除杂,筛选出质量均一(成熟度基本相同)的油料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混合油料,脱皮混合油料中带皮率为4%。
(3)脱皮混合油料在128℃下炒制40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3.5%。
(5)炒制后的脱皮混合油料送入单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其中,压榨之前,单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60℃。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油、秋葵油、萝卜籽油、茶油、大豆油、棉花籽油的混合物,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菜籽、秋葵籽、萝卜籽、油茶籽、大豆、棉花籽预先进行除杂(除去某些非作物颗粒以及腐烂的作物颗粒),然后对上述六种油料作物分别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分别将六种油料作物的皮与仁分离,最后混合得到脱皮混合油料,脱皮混合油料中带皮率为5%。
(3)脱皮混合油料在118℃下炒制35分钟,炒制后水分含量为4.2%。
(4)炒制后的脱皮混合油料送入双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其中,压榨之前,双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80℃。
(5)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籽油,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的冷榨工艺,具体方法如下:
(1)将菜籽预先进行除杂,筛选品质均一的菜籽进行脱皮处理。
(2)脱皮处理后利用皮仁分离系统将皮与仁分离得到脱皮菜籽,脱皮菜籽中带皮率为2%。
(3)经85℃调温的脱皮菜籽送入单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其中,压榨之前,单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100℃。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食用油为菜籽油,该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的热榨工艺,具体如下:
(1)将菜籽预先进行除杂,筛选品质均一的菜籽。
(2)菜籽在110℃下炒制20分钟。
(3)炒制后的菜籽送入单螺杆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即可得到毛油。其中,压榨之前,单螺杆压榨机经事先预热至100℃。
(4)将毛油按照现有的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即可得到上述食用油。
试验例
对实施例1以及对比例1~2的食用油进行特征风味物质含量以及色度的测试,并对其感官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采用罗维朋比色计在25.4毫米的比色皿中进行色度的测试。
表1测试结果
对比表1中的数据可知,压榨前的热处理过程有利于最终产品提高香气,而压榨前的脱皮处理则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透明度,使产品的色泽好。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加热后的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压榨,其中,加热所述脱皮油料作物时的加热温度为110~130℃,加热时间为20~60分钟,加热后的每100份所述脱皮油料作物中水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皮油料作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油料作物依次进行脱皮处理、皮仁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皮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油料作物进行除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料作物包括菜籽、秋葵籽、萝卜籽、油茶籽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每100份所述脱皮油料作物中皮的含量小于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所述脱皮油料作物的方法包括,对所述脱皮油料作物进行热炒,热炒时间为30~5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所述脱皮油料作物的温度为115~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榨所述脱皮油料作物的方法包括,使用预热后的压榨机对所述脱皮油料作物进行压榨。
9.一种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由1~8任一项所述的脱皮热榨方法制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包括菜油、秋葵油、萝卜籽油、茶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710507614.2A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Pending CN1071640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7614.2A CN107164086A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7614.2A CN107164086A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4086A true CN107164086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2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7614.2A Pending CN107164086A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40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3979A (zh) * 2019-05-17 2019-07-12 卓士鸿 新鲜花椒提取纯花椒油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9351A (zh) * 2015-04-08 2015-07-22 江苏金太阳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浓香菜籽油生产方法
CN105038957A (zh) * 2015-08-09 2015-11-11 查光圣 脱皮亚麻籽油生产工艺
CN104012675B (zh) * 2013-03-29 2016-01-20 洛阳春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橄榄油和牡丹籽油的食用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06520363A (zh) * 2016-11-14 2017-03-22 湖北楚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皮冷榨菜籽芯油的二次压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2675B (zh) * 2013-03-29 2016-01-20 洛阳春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橄榄油和牡丹籽油的食用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04789351A (zh) * 2015-04-08 2015-07-22 江苏金太阳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浓香菜籽油生产方法
CN105038957A (zh) * 2015-08-09 2015-11-11 查光圣 脱皮亚麻籽油生产工艺
CN106520363A (zh) * 2016-11-14 2017-03-22 湖北楚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皮冷榨菜籽芯油的二次压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3979A (zh) * 2019-05-17 2019-07-12 卓士鸿 新鲜花椒提取纯花椒油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361B (zh) 豆渣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3342B (zh) 一种葛仙米营养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657265A (zh) 营养蛋五谷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10777A (zh) 一种铁核桃油制取及精炼的方法
CN101880594A (zh) 一种高油酸型初榨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CN102160574B (zh) 营养豆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69306A (zh) 一种富维生素e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8911A (zh) 一种海苔芝麻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09822A (zh) 一种孕妇专用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4086A (zh) 一种脱皮热榨方法、食用油
Durkee Soybean oil in the food industry
CN110663920A (zh) 一种榛子花生复合调味酱的制备方法
CN101223917B (zh) 核桃奶酪及其制造工艺
CN109315460A (zh) 一种木薯抹茶夹心蛋糕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231A (zh) 多仁奶
KR101691483B1 (ko) 효모수 발아 곡물을 포함하는 호박과자 제조방법
JP4454290B2 (ja) 調理方法、白米栄養付加材、米加工食品、および米調理セット
KR102354570B1 (ko) 감미 증진 부석태 한식 간장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14634840A (zh) 亚麻籽油脂的高值化纯天然制取工艺
CN112869099A (zh) 一种基于核桃和黑豆食品制备方法
CN111713565A (zh) 一种含有猴头菇的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CN216808722U (zh) 增香型冷榨亚麻籽油的制取设备
CN103404613A (zh) 一种葵花调和油及其加工工艺
CN110178905A (zh) 一种油莎豆植物蛋白饮料及制备方法
Otolowo Oil Seeds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