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6345A -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6345A
CN107106345A CN201580068929.0A CN201580068929A CN107106345A CN 107106345 A CN107106345 A CN 107106345A CN 201580068929 A CN201580068929 A CN 201580068929A CN 107106345 A CN107106345 A CN 107106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r
fibrous material
per square
square metre
grammes 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89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6345B (zh
Inventor
横堀男
横堀一男
中岛武士
外崎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65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597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06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6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6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6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对外周面形成有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筒(2)以飞散状态供给纤维材料(31),通过吸引使该纤维材料(31)堆积在集聚用凹部(22)内而得到规定形状的吸收体(3),并且通过使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依照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移动周期而周期性地变化,来得到具有纤维材料(31)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3)。

Description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已知有如下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包括在外周面具有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一面使该旋转筒旋转一面对该外周面以飞散状态供给纸浆等吸收体材料,通过从包含形成有多个吸引孔的多孔性部件的该集聚用凹部的底面进行吸引,而使吸收体材料堆积于该集聚用凹部内,从该集聚用凹部内将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堆积物脱模而获得吸收体。该吸收体是保持原状或者用纸或通气性的无纺布等覆盖片覆盖后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另外,作为这种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也提出有如下的装置:其在集聚用凹部的底面,设置开口面积率较高的第1吸引区域和开口面积率低于第1吸引区域的第2吸引区域,来制造具有将吸收容量设计为局部较高的部位的吸收体(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65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将纤维材料以飞散状态供给到在外周面形成有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通过吸引使该纤维材料堆积在上述集聚用凹部内来得到规定的形状的吸收体,并且通过使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而得到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
另外,本发明提供能够通过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或制造装置制造的新的结构的吸收体。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体,其包含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者,并且满足下述条件A~C。
条件A: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和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分别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化。条件B: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一致。条件C:在上述纤维材料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中,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比即不均匀率不同。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包括: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向该旋转筒的外周面以飞散状态供给作为吸收体材料的纤维材料的输送管;对该输送管内供给纤维材料的纤维材料供给部;和使纤维材料堆积于集聚用凹部内而产生的堆积物作为吸收体从该集聚用凹部脱模的脱模装置。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通过使所述纤维材料向所述输送管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来制造在各个吸收体中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和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另外,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供给量控制部,该供给量控制部测量所述吸收体或所述堆积物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并基于所测量的不均匀状态,使由纤维材料供给部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供给量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优选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造装置中的集聚用凹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表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纤维材料的供给量的变化方式的图表,图3(b)是表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到达筒外周面的纤维材料的量的变化的图表,图3(c)是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等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得的吸收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6(a)~图6(c)是表示实施例和比较例所使用的另一形状的输送管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5所制造的各吸收体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的图表。
图8是表示实施例2~5所制造的各吸收体的纤维材料的克重变化率的每5%的频率的图表。
图9是表示实施例6和实施例7所制造的各吸收体的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各自的不均匀状态的图表。
图10是表示实施例6和实施例7所制造的各吸收体的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变化率的每5%的频率的图表。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图12(a)是表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的纤维材料的供给量的变化方式的图表,图12(b)是表示与图12(a)对应的集聚用凹部的周期的图表,图12(c)是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等的说明图。
图13(a)~图13(c)是表示判断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的适当与否时使用的吸收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的位移的图表。
图14是表示依照吸收体的不均匀状态的模式使供给量的相位变化的例的图12(a)对应图。
图15(a)和图15(b)是表示本发明所得的吸收体的其他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能够局部地调整集聚用凹部内的吸收体材料的堆积量,虽然能够制造吸收体材料的克重局部不同的吸收体,但在改变克重不同的区域的面积比率等规格时,必须改造集聚用凹部本身,而需要大量的劳力。
本发明是关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技术问题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另外,本发明是关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吸收体。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首先,对优选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和作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是优选用于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图11所示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A是作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以下也称为“制造装置1”)包括: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筒2;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2f以飞散状态供给作为吸收体材料的纤维材料31和吸水性聚合物32的输送管4;对输送管4内供给纤维材料31的纤维材料供给部5;脱模用鼓风装置6,其使纤维材料31和吸水性聚合物32堆积于集聚用凹部22内而产生的堆积物作为吸收体3从该集聚用凹部22脱模;和配置于旋转筒2的下方的作为输送装置的真空输送机7。
如图11所示,图11所示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A(以下也称为“制造装置1A”)包括: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筒2;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2f以飞散状态供给作为吸收体材料的纤维材料31的输送管4;向输送管4内供给纤维材料31的纤维材料供给部5;和作为脱模装置的脱模用鼓风装置6,其使纤维材料31和吸水性聚合物32堆积于集聚用凹部22内而产生的堆积物作为吸收体3从该集聚用凹部22脱模,并且还包括:配置于旋转筒2的下方的作为输送装置的真空输送机7;和控制从纤维材料供给部5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量的供给量控制部8A。
制造装置1、1A的旋转筒2构成为包括:由金属制的刚体形成的圆筒状的筒主体20;和重叠配置于该筒主体20的外周部的、形成旋转筒2的外周面2f的外周部件21。外周部件21受到来自电动机等原动机(未图示)的动力,绕水平轴在箭头R方向上旋转,另一方面,筒主体20固定不旋转。
如图2所示,外周部件21在其外周部具有多孔性板27(多孔性部件),和重叠固定于该多孔性板27的外表面27a侧的图案形成板28。集聚用凹部22的底面由多孔性板27形成。
图案形成板28具有形成旋转筒2的外周面2f的外表面28a,和朝向旋转筒2的旋转轴侧的内表面28b,并且在外表面28a与内表面28b之间,具有与集聚用凹部22内的立体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空间部280。该空间部280的轮廓线22L与集聚用凹部22的轮廓线一致。作为图案形成板28,例如能够使用对不锈钢或铝等的金属或树脂制的板实施机械加工而形成有开口部(与集聚用凹部22内的立体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空间部280)的板、或使用模具一体成形有该开口部的板、或经穿孔、蚀刻形成的板、重合这些板而形成的板等。
多孔性板27是通气性的板,其将通过从筒主体20侧的吸引产生的空气流传送至旋转筒2的外部,使乘着该空气流运送来的吸收体材料不通过而将其保持,仅使空气通过。在多孔性板27,在该板27的整体均匀分布地形成有多个(大量)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板27的吸引孔(细孔),在集聚用凹部22通过旋转筒2内的维持为负压的空间A上期间,该吸引孔作为空气流的通气孔发挥功能。在该制造装置1中的多孔性板27在整个区域中开口率一定,另外,在多孔性板27的下侧也没有配置使吸引力局部不同的吸引力控制板等。即,该制造装置1中的集聚用凹部22是在底面整体产生均匀的吸引力的部分。
作为多孔性板27,例如能够使用金属或树脂制网板、或在金属或树脂制的板通过蚀刻、冲孔来形成多个(大量)细孔的板等。
如图1和图11所示,筒主体20具有通过从旋转筒2的中心轴侧向外周面2f侧去设置的分隔板20p来分隔出的相互独立的多个空间A、B、C、D。在筒主体20的中心轴部222,连接有吸气风扇(未图示)。在制造装置1中,通过吸气风扇的驱动来调整旋转筒2内的所分隔的空间A~D的压力。另外,在制造装置1A中,在中心轴部222与各空间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调整开口面积的闸板、阀等,通过闸板的开口面积的增减,能够调整旋转筒2内的所分隔的空间A~D的压力。
在制造装置1、1A的任一者中,位于由输送管4覆盖外周面2f的区域的空间A的区域的吸引力比空间B~D的区域的吸引力强。另外,由于空间C和D为包含集聚用凹部22内的吸收体3的转印位置及其前后的区域,因此优选压力为零或为正压。
如图1和图11所示,制造装置1、1A的输送管4从纤维材料供给部5延伸至旋转筒2,输送管4的下游侧的开口部覆盖位于维持为负压的旋转筒2内的空间A上的外周面2f。纤维材料供给部5具有粉碎机51作为解纤机,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木材纸浆片等纤维材料的原料片31A通过原料供给辊52被导入粉碎机51,通过粉碎机51被解纤而产生的纤维材料31被供给至输送管4内。
在输送管4中的旋转筒2与纤维材料供给部5之间,设置有将作为另一种吸收体材料的吸水性聚合物32供给至输送管4的喷散管55。通过旋转筒2的吸气风扇(未图示)的动作,在输送管4内的空间中,产生使吸收体材料(纤维材料31和吸水性聚合物32)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2f流动的空气流。
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1A的按压带24为环状的通气性或非通气性的带,架设于辊25、辊26和未图示的其他辊,与旋转筒2的旋转共同带动着旋转。在按压带24为通气性的带的情况下,优选使集聚用凹部22内的吸收体材料(纤维材料31和吸水性聚合物32)不通过。通过按压带24,即使将空间B的压力设定为大气压,也能够在将集聚用凹部22内的堆积物转印至真空输送机7上之前,将其保持于集聚用凹部22内。
制造装置1、1A的真空输送机7(输送装置)配置于旋转筒2的下方,与旋转筒2的位于设定为弱正压或压力为零(大气压)的空间C的外周面2f接近地配置。真空输送机7具有环状的通气性带73,和隔着通气性带73配置于与旋转筒2的外周面2f相对的位置的真空箱74。在真空输送机7上,被导入包括薄片纸(薄纸(tissue paper))或无纺布等通气性覆盖片35。该通气性的覆盖片35也为透液性的覆盖片。
制造装置1、1A的脱模用鼓风装置6作为脱模装置发挥功能,使在集聚用凹部22内堆积吸收体材料(纤维材料31和吸水性聚合物32)而获得的堆积物从该集聚用凹部22脱模。脱模用鼓风装置6在空间C内配置于比外周部件21靠内侧,能够从形成供吸收体材料堆积的集聚用凹部22的底面的多孔性板等多孔性部件的内表面侧向外表面27a侧吹送空气,通过该空气来促进堆积物从集聚用凹部22的脱模。
另外,如图1所示,制造装置1具有供给量控制部8,该供给量控制部8控制从纤维材料供给部5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量。另外,如图11所示,制造装置1A具有供给量控制部8A,该供给量控制部8A控制从纤维材料供给部5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量。供给量控制部8、8A的详细情况未图示,包括具有显示部的计算机、将该计算机与其他装置等电连接的接口和安装于计算机的规定程序等。
另外,制造装置1A具有表面位移测量器82,对供给量控制部8A的计算机输入来自表面位移测量器82的信号,沿着在输送装置7A上输送的吸收体3的流动方向X的、吸收体3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变化是记录于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内存)、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磁盘)等存储装置中并且在显示部中显示。
另外,供给量控制部8、8A的计算机通过对驱动电动机53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电动机53的旋转,从而能够控制原料片31A的向粉碎机51的供给量,并且能够控制纤维材料31的向输送管4内的供给量。也可代替计算机,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
驱动电动机53使将纤维材料31的原料片31A送入粉碎机51的一对供给辊52、52旋转驱动。通过提升驱动电动机53的转速,使原料片31A的对粉碎机51的供给量增加,从而使纸浆纤维等纤维材料对输送管4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通过降低驱动电动机53的转速,使原料片31A的对粉碎机51的供给量减少,从而使纸浆纤维等纤维材料对输送管4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减少。
另外,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1A具有通过覆盖片35、36覆盖从集聚用凹部22脱模了的吸收体3的上下表面,来得到吸收体连续体30A的机构。覆盖吸收体3中的与供给至真空输送机7上的覆盖片35侧相反一侧的面的覆盖片36,能够是将吸收体3载置在覆盖片35的一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后,翻折至另一面侧的该覆盖片35的两侧部,也能够是供给至真空输送机7上的覆盖片35以外另外的覆盖片36。作为覆盖片36,能够与覆盖片35同样地使用薄片纸(薄纸)或无纺布等,优选为具有通气性。该通气性的覆盖片36也是透液性的覆盖片。
另外,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1A具有切断装置9,该切断装置9将该吸收体连续体30A切断为要在各个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长度(以下也称为单片吸收性物品的长度)的吸收体30。作为切断装置9,能够使用用于吸收性物品或吸收体的制造中的各种公知的切断装置,例如,如图1和图11所示,可使用如下装置:包括具有切断刀92的切刀辊91与承受该刀的砧辊93,通过两辊的旋转以一定的周期依序切断吸收体连续体30A。
对使用上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连续地制造吸收体3的方法、即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也将该实施方式称为第1实施方式。
为了使用上述制造装置1制造吸收体3,使旋转筒2旋转,并且使上述吸气风扇进行工作来将空间A设为负压。另外,使脱模用鼓风装置6、真空输送机7、与真空输送机7相邻地配置的带式输送机7A和切断装置9工作。
通过吸气风扇的工作,对位于空间A上的集聚用凹部22的底面,在底面的整个区域产生均匀的吸引力,并且在输送管4内,产生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流动的空气流。
然后,使纤维材料供给部5的供给辊52工作,当将纤维材料31的原料片31A导入粉碎机51时,通过粉碎机51被解纤而产生的纤维材料31被供给至输送管4内。被供给至输送管4内的纤维材料31成为飞散状态,乘载于在输送管4内流动的空气流被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供给。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对旋转筒2以飞散状态供给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详细而言,使供给至输送管4内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更具体而言,通过供给量控制部8所包括的计算机,使原料供给用供给辊52的旋转速度周期性地变化,使将纤维材料的原料片31A供给至作为解纤机的粉碎机51的速度周期性地变化,由此使供给至输送管4内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在供给量控制部8的计算机中,预先安装有用以产生这种变化的程序。也能够使用可编程计算机来使供给辊52的旋转速度周期性地变化。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供给量控制部8使向输送管4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质量以图3(a)所示的模式周期性地变化,由此,使到达旋转筒2的外周面的纤维材料31的质量以图3(b)所示的模式周期性地变化。
通过利用粉碎机51将原料片31A解纤而获得纤维材料31,但是在使用纸浆片作为原料片31A时,难以将该纸浆片解纤至纸浆纤维分别独立的状态,纤维材料31的形态成为纸浆纤维以粗糙的状态相互缠绕的绵状的形态。因此,纤维材料31与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32相比,表观密度较小,容易受空气流的影响。结果为,图3(a)与图3(b)的波形和振幅不一致,相对于供给至输送管4的纤维材料的变化量,到达筒外周面的纤维材料的变化量变小。即,图3(a)与图3(b)的差异的原因在于:当纤维材料31通过输送管4内时,通过空气流所产生的扩散效果使纤维材料分布均一化。扩散效果难以准确预测,在完全均一化的情况下,制造的吸收体无法获得作为目标的纤维材料的分布。为了保持图3(b)的状态,制造纤维材料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优选使供给至输送管4的纤维材料的变化量充分变大,并且降低输送管4中的扩散效果。
图3(a)所示的模式是交替地反复进行对输送管4供给相对少量的纤维材料31的步骤、与对输送管4供给相对多量的纤维材料31的步骤的模式,改变供给量地连续地供给纤维材料31。也可代替该方式,以交替地反复进行不对输送管4供给纤维材料31的步骤、与对输送管4供给纤维材料31的步骤的模式对输送管4供给纤维材料31。
制造装置1、1A中的供给辊52例如经由齿轮等连结而连动,通过一个驱动电动机53以同一圆周速度相互向反方向旋转。作为驱动电动机53,优选使用伺服电动机。在驱动电动机53与供给量控制部8、8A之间,根据从供给量控制部8、8A输出的旋转控制信号的种类和电动机的种类等,配置输入输出接口和伺服放大器等公知的装置。
在使原料片31A向粉碎机51的供给量以如图3(a)所示的模式变化时,为了保证供给辊52的响应性,优选驱动电动机53和用于连结的齿轮的传动比为响应性优异的性能、设定。
图3(a)的图表中的纵轴为对输送管4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质量a),图3(b)的图表中的纵轴为到达筒2的外周面的纤维材料31的量(质量b)。另外,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长度T是伴随旋转筒2的旋转通过被输送管4覆盖的部分的集聚用凹部22的间隔,并且是表示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移动周期的一个周期的长度。详细而言,如图3(c)所示,对应于一个集聚用凹部22a的特定位置P1、例如旋转方向R的前端通过输送管4的沿旋转筒2的周向的方向上的特定位置P2后,至下一个集聚用凹部22b的同样的特定位置P1通过该特定位置P2的时间。
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配合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移动周期而周期性地变化。
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而能够在堆积于集聚用凹部22的堆积物形成纤维材料31的堆积量较少的部位与纤维材料31的堆积量较多的部位,从而在从集聚用凹部22脱模而得到的吸收体3中,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吸收体3的生产速度变化时,也能够通过适当地调整周期与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供给量,来得到同样的吸收体3。
图4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的方法制造的吸收体3的一例的立体图。
在图4所示的吸收体3中,在与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方向前端f对应的一端3a侧,形成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33,在与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方向后端r对应的另一端3b侧,形成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34。吸收体3具有与旋转筒2的周向对应的长度方向3X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3Y。吸收体3在通过作为输送装置的真空输送机7或带式输送机7A被输送时,如图1所示,长度方向3X沿着输送方向X,具有高克重部33的一端3a侧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如图1所示,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吸收体3被覆盖片35、36覆盖而成为吸收体连续体30A后,通过切断装置9被切断为规定长度,作为被覆盖片覆盖了的吸收体30组装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吸收体3或芯部包括吸收体3的吸收体30优选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吸收性物品主要是用以吸收保持尿、经血等从身体排泄的体液。吸收性物品例如包括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护垫、卫生护垫等,但不限定于此,广泛包括用以吸收从人体排出的液体的物品。
另外,吸收体3或芯部包含吸收体3的吸收体30中,吸收体3包含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33与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34,吸收体材料的堆积量局部不同。因此,从最大限度发挥吸收体的性能的方面而言,尤其优选作为用于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以高克重部33成为腹侧(前侧)、低克重部34成为背侧(后侧)的方式组装在吸收性物品中使用。
另外,例如从容易在必要的部分确保高吸收容量,而减少必要性较低的部分的吸收容量,从而减轻作为整体的原料的使用量的观点而言,也优选在吸收体3内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不同的高克重部和低克重部。而且,吸收体3也可不用覆盖片35、36覆盖而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用。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和制造方法的任一者中,从使纤维材料31的供给量的变化与吸收体3中的纤维材料的克重差相关的观点而言,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上的长度相对于集聚用凹部22的筒周向上的长度之比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另外,从纤维材料的堆积速度与输送管4内的该材料的空气输送速度的大小关系的观点而言,上述比优选为大于0,更优选为0.1以上。
如图3(c)和图12(c)所示,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上的长度为输送管4的旋转筒侧的开口部4e的沿旋转筒的周向的方向上的两端4f、4r间的长度,沿旋转筒的外周面来测定。集聚用凹部22的筒周向的长度是集聚用凹部22的沿旋转筒的周向的方向上的两端f、r间的长度,沿旋转筒的外周面来测定。
另外,为了使纤维材料31向输送管4内的供给量变化,制造纤维材料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优选纤维材料的浓度较高的部分与浓度较低的部分呈波状地到达旋转筒2的外周面。另外,优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高克重部)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低克重部)呈波状地形成于旋转筒2的外周面。
另外,本发明所制造的吸收体中,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相对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之比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以上,优选为30以下。另外,从吸收体强度的观点而言,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且3000g/m2以下。
各个吸收体中所包含的纤维材料的含量(质量)根据吸收性物品的用途决定,根据各个吸收体中所包含的纤维材料的含量、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和优选的克重比,决定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
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按下述方式求得。即,如图5所示,从吸收体3的长度方向3X的一端3a起以30mm间隔画出沿宽度方向3Y的直线C,以该直线C为边界将吸收体3分割为多个部分3A~3F,对该分割部分的各自求出面积和所包含的纤维材料的质量。然后,根据所求的质量及面积计算出克重,将所计算出的克重最高的分割部分的克重作为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将所计算出的克重最低的分割部分的克重作为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此外,如图5中虚线所示,在吸收体3具有自最后画出的直线Ce延出未达30mm的长度的部分3G的情况下,不用该直线Ce分割,而将该部分3G作为前一部分3F的一部分,计算出该部分3F的克重。在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收体3的长度方向3X的一端3a设为接近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腹侧(前侧)的一端。在与穿着者的前后的关系不明确的情况下,设为与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方向前端f对应的一端,在其也不明确的情况下,将长度方向的任意的一端设为上述一端3a。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及制造方法的任一者中,优选对输送管4不仅供给纤维材料31,还优选以一定的供给量连续地供给吸水性聚合物32。吸水性聚合物32例如从上述喷散管55投入,供给至输送纤维材料31的空气流中。
即使以一定的供给量连续地供给吸水性聚合物32,输送纤维材料31的空气流中,纤维材料浓度较高的部分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32比浓度较低的部分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32相对较多。其原因在于:在纤维材料的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纤维材料31作为吸水性聚合物32的输送介质发挥功能。因此,作为吸收体3,得到在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比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具有更多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即使在吸水性聚合物32的供给装置没有设置使其供给量变化的部件,也能够得到吸水性聚合物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
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方法,即使在吸水性聚合物32的供给装置没有设置使其供给量变化的部件,也能够得到吸水性聚合物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且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分布的相位一致。
另外,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变化依赖于如图3(b)所示的纤维材料量的变化,因此能够得到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连续地且平缓地变化的吸收体。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供给吸水性聚合物而得到吸收体的情况下,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均不均匀分布,并且不均匀分布的相位一致(参照图9)。另外,能够得到连续地且平缓地变化的克重分布。
因此,在组装到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情况下,即使在吸收量较多的情况下穿着感也无不适感。另外,在不供给吸水性聚合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获得穿着感无不适感的吸收性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的吸收体:其包含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且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和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分别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化,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一致,上述纤维材料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比即不均匀率不同。在该吸收体中,优选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率比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率高。
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率为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该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该纤维材料的克重之比,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率为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该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相对于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该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之比。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率相对于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率之比优选为1.05以上,进而优选为1.1以上,另外,优选为10以下,进而优选为5以下。
接着,对使用作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上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1A,连续地制造吸收体的方法进行说明。通过该方法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图4所示的吸收体3。
为了使用上述制造装置1A制造吸收体3,使旋转筒2旋转,并且使上述吸气风扇工作来将空间A设为负压。另外,使脱模用鼓风装置6、真空输送机7、与真空输送机7相邻地配置的带式输送机7A和切断装置9工作。通过吸气风扇的工作,在位于空间A上的集聚用凹部22的底面,在底面的整个区域产生均匀的吸引力,并且在输送管4内,产生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流动的空气流。然后,当使纤维材料供给部5的供给辊52、52工作,将纤维材料31的原料片31A导入粉碎机51时,通过粉碎机51解纤而产生的纤维材料31被供给至输送管4内。供给至输送管4内的纤维材料31成为飞散状态,乘载于在输送管4内流动的空气流,向旋转筒2的外周面供给。
在制造装置1A中,供给量控制部8A使对旋转筒2以飞散状态供给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详细而言,使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更具体而言,通过供给量控制部8A所包含的计算机,使原料供给用供给辊52、52的旋转速度周期性地变化,由此使将纤维材料的原料片31A供给至作为解纤机的粉碎机51的速度周期性地变化,由此,使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在供给量控制部8A的计算机中,预安装有用以产生这种变化的程序。也能够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供给辊52、52的旋转速度周期性地变化。
举出一例,供给量控制部8A使原料供给用供给辊52、52的旋转速度按图12(a)所示的模式周期性地变化,由此,通过供给量控制部8A使对输送管4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质量a以同样的模式周期性地变化。
图12(a)所示的模式是交替地反复进行对输送管4供给相对少量的纤维材料31的步骤、与对输送管4供给相对多量的纤维材料31的步骤的模式,改变供给量地连续地供给纤维材料31。也能够代替该方式,以交替地反复进行不对输送管4供给纤维材料31的步骤、与对输送管4供给纤维材料31的步骤的模式,对输送管4供给纤维材料31。
图12(a)的图表中的纵轴为通过供给辊52、52将纤维材料31的原料片31A导入粉碎机51的速度,供给到输送管4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质量a)也同样地变化。图12(b)的图表表示通过被输送管4覆盖的部分的集聚用凹部22的周期,如图3(c)和图12(c)所示,一周期例如对应于一个集聚用凹部22a的特定位置P1例如旋转方向R的前端通过输送管4的沿旋转筒2的周向的方向上的特定位置P2后,至下一个集聚用凹部22b的相同的特定位置P1通过该特定位置P2的时间。
在制造装置1A运转时,如图12(a)和图12(b)所示,通过供给量控制部8A使将纤维材料的原料片3A供给至粉碎机51的速度变化的周期、与集聚用凹部22通过被输送管4覆盖的部分的周期一致。
然后,供给量控制部8A使对输送管4内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由此能够在堆积于集聚用凹部22的堆积物,形成纤维材料31的堆积量较少的部位与纤维材料31的堆积量较多的部位,从而在从集聚用凹部22脱模而得到的各个吸收体中,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图4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装置1制造的吸收体3的一例的立体图。
在图4所示的吸收体3中,在与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方向前端f对应的一端3a侧,形成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33,在与集聚用凹部22的旋转方向后端r对应的另一端3b侧,形成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34。吸收体3具有与旋转筒2的周向对应的长度方向3X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3Y。吸收体3在通过作为输送装置的真空输送机7或带式输送机7A被输送时,如图11所示,长度方向3X沿着输送方向X,具有高克重部33的一端3a侧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如图11所示,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吸收体3在被覆盖片35、36覆盖而成为吸收体连续体30A后,通过切断装置9切断为规定长度,作为被覆盖片覆盖了的吸收体30组装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
供给量控制部8A根据从表面位移测量器82输入的信号,记录通过输送装置输送的吸收体3的上表面的高度的位移。图13(a)是将记录在供给量控制部8A的存储部中的吸收体3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的位移图表化来表示的图。图13(a)的横轴的0至360是将利用切刀辊91的切断周期的1个周期或上述集聚用凹部的1个周期的时间长度360等分来表示,横轴的各0点是来自检测设置于切刀辊或旋转筒的基准位置的检测器的检测信号的输入时刻。也可以代替此,在切断装置的切刀辊91的轴部安装旋转编码器83,将从旋转编码器83输出的对应于切刀辊91的一次旋转量的脉冲的长度设为横轴的0至360的长度。
在供给量控制部8A的存储部中,根据要制造的目标吸收体,预先记录有横轴的0至360的长度中多个部位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的优选范围,根据在吸收体3的制造时实际测量的关于吸收体的各值是否满足该优选范围的值,能够判断所制造的吸收体3是否具有目标吸收体3的形态。作为表面位移测量计82,能够使用激光位移计等。
然后,无论例如要制造的吸收体3是否为图13(a)所示的形态,在根据来自表面位移测量器82的输入值来判断的吸收体3的形态是图13(b)所示的形态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配合吸收体的不均匀状态的图案使供给量的相位变化。相位的移动方向设为使制造的吸收体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接近目标吸收体的该不均匀状态的方向。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A,仅使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便可制造在1个吸收体中的所期望的部位使吸收体材料较多地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另外,使用表面位移测量计82等,监视所制造的吸收体3的不均匀状态,并基于该不均匀状态,使通过纤维材料供给部对输送管供给的纤维材料的供给量变化,由此能够稳定地连续生产纤维材料按所期望的状态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
吸收体3或芯部包含吸收体3的吸收体30优选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用。另外,通过制造装置1A所制造的吸收体3或芯部包含吸收体3的吸收体30中,吸收体3也包含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33与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34,吸收体材料的堆积量局部不同。另外,吸收体3也可以不被覆盖片35、36覆盖地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要制造的吸收体3也可以为图13(b)或图13(c)所示的形态。另外,也可以为图15(a)或图15(b)所示的形态。
图13(b)所示的吸收体在与旋转筒2的周向对应的长度方向3X的中央部,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高克重部33,在长度方向3X上的高克重部33,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低克重部34。
图13(a)所示的吸收体在与旋转筒2的周向对应的长度方向3X的中央部,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高克重部33,在长度方向3X的一端侧,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低克重部34,在长度方向3X的另一端侧,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少于高克重部33且多于低克重部34的中间克重部38。
图15(b)所示的吸收体,在与旋转筒2的周向对应的长度方向3X,以相互隔开间隔的状态形成有多个高克重部33。图15(b)所示的吸收体中,2个高克重部33以外的3个部位均成为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低克重部34,但也可以将3个部位中的1个或2个部位形成为纤维材料的克重少于高克重部33且高于低克重部34的中间克重部38。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或制造装置所制造的吸收体或在将本发明的吸收体组装在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典型而言,其具有正面片、背面片和设置在这两片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吸收体的上下表面也能够由一片或多片覆盖片覆盖。背面片可以具有水蒸气透过性也可以不具有水蒸气透过性。吸收性物品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具体用途具有各种构件。这样的部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例如在将吸收性物品应用于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的情况下,可以在吸收体的立起的两侧部的更外侧配置一对或两对以上的立体护围。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现有技术中用于生理用卫生巾或卫生护垫、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各种材料。例如使用纸浆纤维、人造丝纤维、棉纤维等纤维素类纤维的短纤维、或聚乙烯等合成纤维的短纤维等。这些纤维可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纤维材料优选整体或一部分为纸浆纤维,并且优选纤维材料中的纸浆纤维的比率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80~100质量%,进而优选为100质量%。此外,在输送管内,除纤维材料以外,可根据需要供给除臭剂或抗菌剂等。另外,吸水性聚合物可以供给也可以不供给。
作为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异丁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及其皂化物、聚天冬胺酸等。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吸收体和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各自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制,分别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也可以使通过供给量控制部8向输送管4供给的纤维材料31的量的变化方式是与图3(a)所示的模式不同的模式,由此制造与图4所示的吸收体的高克重部的部位不同的吸收体。另外,也可以代替使原料片31A向粉碎机51的供给量变化,而通过其他方法使纤维材料31向输送管4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例如,可在紧接粉碎机51之后设置闸板,通过进行开闭操作使纤维材料31向输送管4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在图1所示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旋转筒中,形成对应于1个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集聚用凹部在旋转筒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但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或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旋转筒也可以具有在周向上连续的集聚用凹部,来形成对应于多个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相连的连续吸收体。
另外,也可以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组合。也可以在集聚用凹部22的底面,设置开口面积率较高的第1吸引区域和开口面积率低于第1吸引区域的第2吸引区域,使上述纤维材料堆积在这两吸引区域中。
另外,也可以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另一方面,不供给吸水性聚合物而制造不包含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A中,吸收体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的测量是使用表面位移测量器,也可代替该表面位移测量器而使用图像处理或静电电容传感器。
图像处理例如能够根据通过摄像装置所拍摄的图像中的吸收体的浓淡来判断纤维材料的克重的量。从适合于用作吸收性物品的材料的纸浆纤维、人造丝纤维、棉纤维等纤维素类纤维、或聚乙烯等合成纤维等绝缘体的测定方面而言,优选为静电电容传感器。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而公开了以下的内容(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等)。
<1>
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将纤维材料以飞散状态供给到外周面形成有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通过吸引使该纤维材料堆积于上述集聚用凹部内来获得规定形状的吸收体,
通过使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依照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移动周期而周期性地变化,来获得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和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
<2>
如<1>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集聚用凹部在整个底面产生均匀的吸引力。
<3>
如上述<1>或<2>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纤维材料的原料片供给至解纤机来产生要以飞散状态供给至上述旋转筒的纤维材料,并且通过使该原料片对于解纤机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来使以飞散状态供给至上述旋转筒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使原料供给用的供给辊的旋转速度周期性地变化,并且使对解纤机供给纤维材料的原料片的速度周期性地变化,来使供给至输送管内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供给量控制部以交替地反复进行对输送管供给相对少量的纤维材料的步骤和对输送管供给相对多量的纤维材料的步骤的模式,使向输送管供给的纤维材料的质量周期性地变化,改变供给量地连续地供给纤维材料,使到达旋转筒的外周面的纤维材料的质量周期性地变化。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以交替地反复进行不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步骤和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步骤的模式周期性地变化,来使到达旋转筒的外周面的纤维材料的质量周期性地变化。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伺服电动机作为供给辊的驱动电动机。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在堆积于集聚用凹部的堆积物形成纤维材料的堆积量较少的部位与纤维材料的堆积量较多的部位,而在从集聚用凹部脱模得到的吸收体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和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与集聚用凹部的旋转方向前端对应的一端侧,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在与集聚用凹部的旋转方向后端对应的另一端侧,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真空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输送吸收体时,使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沿着输送方向,并且具有高克重部的一端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吸收体包含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与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相对于集聚用凹部的筒周向的长度之比优选为2.0以下,进而优选为1.5以下,并且,优选为大于0,进而优选为0.1以上。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旋转筒的外周面,呈波状地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高克重部)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低克重部)。
<14>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吸收体中,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相对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之比优选为1.5以上,进而优选为2以上,并且,优选为30以下。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吸收体中,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并且,优选为3000g/m2以下。
<16>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纤维材料优选整体或一部分为纸浆纤维,并且纤维材料中的纸浆纤维的比率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8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0质量%。
<17>
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对输送上述纤维材料的空气流中供给吸水性聚合物,得到具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
<18>
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对输送上述纤维材料的空气流中,以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一定的方式供给吸水性聚合物,作为上述吸收体得到在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具有的吸水性聚合物比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具有的吸水性聚合物多的吸收体。
<19>
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吸水性聚合物,使用选自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异丁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及其皂化物、聚天冬胺酸的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20>
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紧跟粉碎机后设置闸板,并通过进行开闭操作来使纤维材料向输送管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21>
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集聚用凹部的底面,设置开口面积率较高的第1吸引区域和开口面积率比第1吸引区域低的第2吸引区域,使上述纤维材料堆积于该两吸引区域。
<22>
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吸收体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吸收性物品是用于吸收从人体排出的液体的物品。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护垫和卫生护垫中的任一者。
<24>
如上述<1>至<2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用于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以高克重部成为腹侧(前侧)、低克重部成为背侧(后侧)的方式组装在吸收性物品中使用。
<25>
一种吸收体,其包含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
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和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分别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化,
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一致,
上述纤维材料与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作为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比的不均匀率不同。
<26>
如上述<25>所记载的吸收体,其中上述纤维材料的上述不均匀率比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上述不均匀率高。
<27>
如上述<25>或<26>所记载的吸收体,其中在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平缓地变化。
<28>
一种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包括:
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
向该旋转筒的外周面以飞散状态供给作为吸收体材料的纤维材料的输送管;
对该输送管内供给纤维材料的纤维材料供给部;和
使纤维材料堆积于集聚用凹部内而产生的堆积物作为吸收体从该集聚用凹部脱模的脱模装置,
通过使上述纤维材料向上述输送管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来制造在各个吸收体中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和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
上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供给量控制部,该供给量控制部测量上述吸收体或上述堆积物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并基于所测量的不均匀状态,使由纤维材料供给部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供给量变化。
<29>
如上述<28>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在旋转筒侧开口的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相对于上述集聚用凹部的筒周向的长度之比为2.0以下。
<30>
如上述<28>或<29>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供给量控制部使纤维材料的供给量变化,来制造与预先登录在存储部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相一致的不均匀状态的吸收体。
<31>
如上述<28>至<3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吸收体或上述堆积物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的测量使用表面位移测量器、图像处理或静电电容传感器。
<32>
如上述<1>至<3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旋转筒构成为包括:圆筒状的筒主体;和重叠配置于该筒主体的外周部的、形成旋转筒的外周面的外周部件,
上述外周部件在其外周部具有多孔性板和重叠固定于该多孔性板的外表面侧的图案形成板,并且上述集聚用凹部的底面由该多孔性板形成。
<33>
如上述<32>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多孔性板是使通过从上述筒主体侧的吸引而产生的空气流流通至旋转筒的外部,并且使乘载于该空气流输送来的吸收体材料不透过而将其保持,仅使空气透过的通气性的板。
<34>
如上述<28>至<3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输送管从上述纤维材料供给部延伸至上述旋转筒,
上述纤维材料供给部具有粉碎机作为解纤机,纤维材料的原料片通过原料供给辊被导入粉碎机,通过粉碎机解纤而产生的纤维材料被供给至上述输送管内。
<35>
如上述<34>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上述纤维材料供给部包括:将上述原料片送入上述粉碎机的一对供给辊;和使该供给辊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
<36>
如上述<35>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通过提高上述驱动电动机的转速来增加对上述输送管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供给量,通过降低该驱动电动机的转速来减少对上述输送管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供给量。
<37>
如上述<28>至<3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上述供给量控制部包括:具有显示部和输入部的计算机;将该计算机与其他装置等电连接的接口;和安装于该计算机中的规定的程序等。
<38>
如上述<34>至<3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计算机,该计算机通过对上述驱动电动机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电动机的旋转,由此控制上述原料片向上述粉碎机的供给量,并控制上述纤维材料向上述输送管内的供给量。
<39>
如上述<28>至<3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用覆盖片覆盖从上述集聚用凹部脱模了的吸收体的上下表面来获得吸收体连续体的机构;和将该吸收体连续体切断为用于各个吸收性物品的长度的吸收体的切断装置。
<40>
如上述<34>至<3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通过上述供给量控制部,使将上述原料片供给至上述粉碎机的速度变化的周期、与上述集聚用凹部通过被上述输送管覆盖的部分的周期一致。
<41>
如上述<28>至<4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中在上述输送管的上述旋转筒与上述纤维材料供给部之间,设置有喷散管,上述喷散管用于将作为另一种吸收体材料的吸水性聚合物供给至该输送管。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该实施例限制。
[实施例1]
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造吸收体。使用木材纸浆片作为原料片31A,使其供给量如图3(a)所示那样变化,制造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较高的部分与较低的部分的如图4所示的吸收体3。在吸收体3的制造中,在集聚用凹部的底面,在整个区域中产生均匀的吸引力。另外,没有进行吸水性聚合物32的供给。
[实施例2~5、比较例1~3]
将输送管4的旋转筒2附近的形态变更为表1中的「输送管形状」所示的形态,并且将集聚用凹部的筒长度方向的长度变更为如表1中所示的长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吸收体。集聚用凹部的筒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制造的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一致。比较例1~3是将木材纸浆片以一定的速度导入到粉碎机,使对输送管的供给量不变化。
表1中的「输送管形状」的栏所示的输送管即形状1~4如下所述。
形状1:图1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940mm
形状2:图6(a)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520mm
形状3:图6(b)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346mm
形状4:图6(c)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173mm
此外,实施例1~4、比较例1~3的制造速度是以10m/min进行。仅实施例5以制造速度10、50、100、150m/min进行,表1的评价结果表示速度的4个条件的平均值。制造速度是旋转筒的圆周速度或输送机7、7A的输送速度。
[表1]
(评价)
对于实施例1~5和比较例1~3中所获得的各吸收体,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比(以下也称为不均匀率)并示于表1中。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5所得的吸收体的不均匀率为1.5以上,形成有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另一方面,比较例1~3所得的吸收体的不均匀率为1.2以下。
另外,对于实施例2~5,沿与制造时的输送方向对应的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以30mm间隔测定纤维材料的克重,将结果示于图7中。图7中,为了与图3(b)对应,不以1片吸收体为单位,而将依序形成的吸收体视为一个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后端的分割部分与下一个吸收体的前端的分割部分相邻地连续的吸收体,将关于多个吸收体的结果表示为连续的测定结果。测定是对将每片吸收体的长度设为333mm的情况下的对应于3~4片的量进行测定的。输送方向后方侧的最后的分割部分(图5所示的吸收体3的对应于将部分3F与部分3G相加的部分的部分)的长度是设为33mm。图7中箭头所示的范围是与一个吸收体对应的范围。
另外,为了评价克重变化的平缓度而求出30mm间隔的克重变化率,在图8中表示其频率分布。克重变化率是使用相邻的分割部分的克重差与以1片吸收体为单位的平均克重而求出。以图5为例,以3A与3B的差、3B与3C的差这样的方式依序求出差,分别除以平均克重得到的值设为克重变化率。在克重差成为负值的情况下,将其绝对值设为克重变化率。排除测定上的误差,则克重变化率为35%/30mm以下。
沿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以30mm间隔调查纤维材料的克重变化率时,在最大的克重变化率为35%/30mm以下情况下,设为吸收体在其长度方向(一方向)上,「纤维材料的克重平缓地变化」。此外,图8所示的图表的横轴的数值意为:记载有该数值的范围是大于比该数值低百分之五的数值的该数值以下的范围。例如,实施例5的图表的横轴上所示的数值为35的范围是指,克重变化率超过30%且为35%以下的范围,克重变化率为该范围内的部分在所测定的区间内存在1个部位。
[实施例6、7]
在吸收体的制造中,自喷散管55连续地供给吸水性聚合物3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或4同样地制造吸收体。
(评价1)
对于实施例6、7中所获得的各吸收体,测定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聚合物的克重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聚合物的克重的聚合物彼此的克重比(以下也称为聚合物第2不均匀率),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根据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即使不在吸水性聚合物32的供给装置设置使供给量变化的装置,也能够得到吸水性聚合物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
(评价2)
另外,对在实施例6、7中获得的各吸收体,沿与制造时的输送方向对应的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以30mm间隔测定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将其结果表示在图9中。通过与上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变化率的测定方法同样的方法测定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变化率,在图10中表示关于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各自的克重变化率及其频度。
分割为30mm间隔的每个部分的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是如以下所示进行测定的。
首先,不区分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求出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合计克重。然后,通过软X射线摄影装置(SOFTEX公司EMT-J),得到吸水性聚合物的浓淡图像。根据浓淡图像的浓淡程度与另外测定的吸水性聚合物克重的校准曲线来求出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通过从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合计克重减去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而求出纤维材料的克重。
根据图9所示的结果可知,在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分布的相位一致。即,在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中,将横轴设为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将纵轴设为克重的图表的曲线的顶部与谷部的位置大致一致。另外,两者的相位差相对于吸收体长度(表2的集聚用凹部的筒周向的长度b)为1/4周期以下。另外,克重变化率分别为50%/30mm以下。
具体说明,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6及实施例7中,均在与333mm的长度的一个吸收体对应的范围内,纤维材料的克重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分别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化。
而且,关于实施例6,在与一个吸收体对应的范围内,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为距基准位置0mm的距离为450~480mm的部分,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为距基准位置0的距离为390~420mm的部分,位置的差(绝对值)是从480减去420为60,是吸收体的长度333mm的1/4以下。另外,关于实施例7,在与一个吸收体对应的范围内,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为距基准位置0mm的距离为480~510mm的部分,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为距基准位置0mm的距离为420~450mm的部分,位置的差(绝对值)是从510减去450为60,是吸收体的长度333mm的1/4以下。
像这样,在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位置之差(绝对值)为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1/4以下的情况下,形成为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一致。关于本发明所制造的吸收体和本发明的吸收体,优选当将吸收体从长度方向的一端以30mm间隔依序分割时,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为同一部分,或为相邻的部分,或为在其间夹着一个或两个部分的2个部分,更优选为同一部分,或为相邻的部分,或为在其间夹着一个部分的2个部分。
另外,本发明所制造的吸收体和本发明的吸收体中,对于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分别计算出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最高克重)与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最低克重)之克重比(最高克重/最低克重)即不均匀率时,从吸水性能的方面而言,优选纤维材料与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率不同,从吸收体强度的方面而言,更优选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率高于吸水性聚合物的不均匀率。
[实施例11]
使用图11所示的装置制造吸收体。作为原料片31A,使用木材纸浆片,使其对该粉碎机51的供给量如图12(a)所示变化,制造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较高的部分与较低的部分的图4所示的形态的吸收体3。在吸收体3的制造中,在集聚用凹部的底面,在整个区域产生均匀的吸引力。另外,没有进行吸水性聚合物32的供给。另外,在制造中,使用表面位移测量器监视吸收体3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结果为该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始终稳定。
[实施例12~15、比较例11~13]
将输送管4的旋转筒2附近的形态变更为表3中的「输送管形状」所示的形态,并且将集聚用凹部的筒长度方向的长度变更为如表3中所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造吸收体。集聚用凹部的筒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所制造的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一致。对于比较例11~13,对粉碎机51以始终一定的速度供给木材纸浆片。表3中的「纸浆供给量控制」的栏的「有」是指使木材纸浆片的供给量进行了周期性变化。
表3中的「输送管形状」的栏所示的输送管即形状1~4如下所述。
形状1:图11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940mm
形状2:图6(a)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520mm
形状3:图6(b)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346mm
形状4:图6(c)所示的形状,输送管开口部的长度173mm
[表3]
[参考例11~14]
将输送管4的旋转筒2附近的形态变更为表4中的「输送管形状」所示的形态,并将集聚用凹部的筒长度方向的长度变更为如表4中所示,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造吸收体。对于参考例11~14,虽然进行了纸浆供给量的控制,但在旋转筒侧开口的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a相对于上述集聚用凹部的筒周向的长度b之比超过了3.0。
[表4]
(评价)
对于实施例11~15、比较例11~13及参考例11~14中获得的各吸收体,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比(以下也称为不均匀率),表示在表3和表4中。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15所得的吸收体的不均匀率为1.5以上,形成有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另一方面,比较例11~13所得的吸收体的不均匀率为1.2以下,克重大致一定。
[产业上的利用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仅使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便可容易地制造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能够制造在所期望的部位使吸收体材料较多地不均匀分布的吸收体,另外,可稳定地连续生产该吸收体。

Claims (38)

1.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纤维材料以飞散状态供给到外周面形成有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通过吸引使该纤维材料堆积于所述集聚用凹部内来获得规定形状的吸收体,
通过使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依照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移动周期而周期性地变化,来获得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和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聚用凹部在整个底面产生均匀的吸引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纤维材料的原料片供给至解纤机来产生要以飞散状态供给至所述旋转筒的纤维材料,并且通过使该原料片对于解纤机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来使以飞散状态供给至所述旋转筒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原料供给用的供给辊的旋转速度周期性地变化,并且使对解纤机供给纤维材料的原料片的速度周期性地变化,来使供给至输送管内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供给量控制部以交替地反复进行对输送管供给相对少量的纤维材料的步骤和对输送管供给相对多量的纤维材料的步骤的模式,使向输送管供给的纤维材料的质量周期性地变化,改变供给量地连续地供给纤维材料,使到达旋转筒的外周面的纤维材料的质量周期性地变化。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交替地反复进行不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步骤和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步骤的模式周期性地变化,来使到达旋转筒的外周面的纤维材料的质量周期性地变化。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伺服电动机作为原料供给用的供给辊的驱动电动机。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集聚用凹部的旋转方向前端对应的一端侧,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高克重部,在与集聚用凹部的旋转方向后端对应的另一端侧,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真空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作为输送装置来输送吸收体时,使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沿着输送方向,并且具有高克重部的一端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相对于集聚用凹部的筒周向的长度之比大于0并且为2.0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筒的外周面,呈波状地形成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高克重部)与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低克重部)。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吸收体中,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相对于纤维材料的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之比为1.5以上且30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吸收体中,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的克重为100g/m2以上且3000g/m2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纤维材料的整体或一部分为纸浆纤维,并且纤维材料中的纸浆纤维的比率为5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输送所述纤维材料的空气流中供给吸水性聚合物,得到具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输送所述纤维材料的空气流中,以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一定的方式供给吸水性聚合物,作为所述吸收体得到在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具有的吸水性聚合物比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具有的吸水性聚合物多的吸收体。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紧跟粉碎机后设置闸板,并通过进行开闭操作来使纤维材料向输送管的供给量周期性地变化。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聚用凹部的底面,设置开口面积率较高的第1吸引区域和开口面积率比第1吸引区域低的第2吸引区域,使所述纤维材料堆积于该两吸引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吸收体用作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吸收性物品是用于吸收从人体排出的液体的物品。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吸收性物品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护垫和卫生护垫中的任一者。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是用于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体,以高克重部成为腹侧(前侧)、低克重部成为背侧(后侧)的方式组装在吸收性物品中使用。
22.一种吸收体,其包含纤维材料和吸水性聚合物,所述吸收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和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分别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变化,
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纤维材料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最高的部分一致,
所述纤维材料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作为克重最高的部分与克重最低的部分的克重比的不均匀率不同。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材料的所述不均匀率高于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的所述不均匀率。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纤维材料的克重平缓地变化。
25.一种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外周面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集聚用凹部的旋转筒;
向该旋转筒的外周面以飞散状态供给作为吸收体材料的纤维材料的输送管;
对该输送管内供给纤维材料的纤维材料供给部;和
使纤维材料堆积于集聚用凹部内而产生的堆积物作为吸收体从该集聚用凹部脱模的脱模装置,
通过使所述纤维材料向所述输送管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变化,来制造在各个吸收体中具有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高的部分和纤维材料的克重相对较低的部分的吸收体,
所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供给量控制部,该供给量控制部测量所述吸收体或所述堆积物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并基于所测量的不均匀状态,使由纤维材料供给部对输送管供给纤维材料的供给量变化。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筒侧开口的输送管开口部的筒周向的长度相对于所述集聚用凹部的筒周向的长度之比为2.0以下。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量控制部使纤维材料的供给量变化,来制造与预先登录在存储部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相一致的不均匀状态的吸收体。
28.如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或所述堆积物中的纤维材料的不均匀状态的测量使用表面位移测量器、图像处理或静电电容传感器。
29.如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筒构成为包括:圆筒状的筒主体;和重叠配置于该筒主体的外周部的、形成旋转筒的外周面的外周部件,
所述外周部件在其外周部具有多孔性板和重叠固定于该多孔性板的外表面侧的图案形成板,并且所述集聚用凹部的底面由该多孔性板形成。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板是使通过从所述筒主体侧的吸引而产生的空气流流通至旋转筒的外部,并且使乘载于该空气流输送来的吸收体材料不透过而将其保持,仅使空气透过的通气性的板。
31.如权利要求25~3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管从所述纤维材料供给部延伸至所述旋转筒,
所述纤维材料供给部具有粉碎机作为解纤机,纤维材料的原料片通过原料供给辊被导入粉碎机,通过粉碎机解纤而产生的纤维材料被供给至所述输送管内。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材料供给部包括:将所述原料片送入所述粉碎机的一对供给辊;和使该供给辊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提高所述驱动电动机的转速来增加对所述输送管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供给量,通过降低该驱动电动机的转速来减少对所述输送管的纤维材料的每单位时间供给量。
34.如权利要求25~3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量控制部包括:具有显示部和输入部的计算机;将该计算机与其他装置等电连接的接口;和安装于该计算机中的规定的程序等。
35.如权利要求31~3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计算机,该计算机通过对所述驱动电动机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电动机的旋转,由此控制所述原料片向所述粉碎机的供给量,并控制所述纤维材料向所述输送管内的供给量。
36.如权利要求25~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覆盖片覆盖从所述集聚用凹部脱模了的吸收体的上下表面来获得吸收体连续体的机构;和
将该吸收体连续体切断为用于各个吸收性物品的长度的吸收体的切断装置。
37.如权利要求3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供给量控制部,使将所述原料片供给至所述粉碎机的速度变化的周期、与所述集聚用凹部通过被所述输送管覆盖的部分的周期一致。
38.如权利要求25~3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管的所述旋转筒与所述纤维材料供给部之间,设置有喷散管,所述喷散管用于将作为另一种吸收体材料的吸水性聚合物供给至该输送管。
CN201580068929.0A 2014-12-18 2015-12-17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Active CN1071063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6526 2014-12-18
JP2014256527A JP5965979B2 (ja) 2014-12-18 2014-12-18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14-256527 2014-12-18
JP2014256526 2014-12-18
PCT/JP2015/085407 WO2016098867A1 (ja) 2014-12-18 2015-12-17 吸収体、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6345A true CN107106345A (zh) 2017-08-29
CN107106345B CN107106345B (zh) 2021-04-20

Family

ID=5612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8929.0A Active CN107106345B (zh) 2014-12-18 2015-12-17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06345B (zh)
BR (1) BR112017013115A2 (zh)
RU (1) RU2664339C1 (zh)
TW (1) TWI710365B (zh)
WO (1) WO20160988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1606A (zh) * 2017-03-07 2017-06-13 广东鑫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生用品芯体材料木浆纤维施加装置
CN107522159A (zh) * 2017-09-30 2017-12-29 安徽珂力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多供料高克重高速床垫成型机
JP7289193B2 (ja) * 2018-10-01 2023-06-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23089738A (ja) * 2021-12-16 2023-06-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5176A1 (en) * 2002-01-16 2003-07-17 Troy Delz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ositing particulate matter in absorbent cores
WO2003064060A1 (en) * 2002-01-25 2003-08-07 Paragon Trade Brand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edback control of an absorbent cor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470226A (zh) * 2002-06-10 2004-01-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54964A (ja) * 2006-12-26 2008-07-10 Kao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011235A (ja) * 2011-10-17 2012-01-19 Kao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03732193A (zh) * 2011-08-30 2014-04-1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吸收性片状构件的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1629B2 (ja) * 2008-08-01 2013-08-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7906065B1 (en) * 2009-08-18 2011-03-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att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for use as a component in an absorbent core assembly
JP5358467B2 (ja) * 2010-01-28 2013-12-0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5703043B2 (ja) * 2011-01-31 2015-04-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構造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着用物品
JP5753757B2 (ja) * 2011-10-11 2015-07-2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ル部の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JP5457506B2 (ja) * 2012-06-11 2014-04-02 花王株式会社 積繊装置
CN104244889B (zh) * 2012-06-11 2017-03-01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使用其的吸收性物品
JP2014014667A (ja) * 2012-06-11 2014-01-30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5723859B2 (ja) * 2012-11-22 2015-05-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5667154B2 (ja) * 2012-12-04 2015-02-12 花王株式会社 積繊体の製造方法
JP6170308B2 (ja) * 2013-02-13 2017-07-2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5176A1 (en) * 2002-01-16 2003-07-17 Troy Delz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ositing particulate matter in absorbent cores
WO2003064060A1 (en) * 2002-01-25 2003-08-07 Paragon Trade Brand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eedback control of an absorbent cor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470226A (zh) * 2002-06-10 2004-01-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54964A (ja) * 2006-12-26 2008-07-10 Kao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03732193A (zh) * 2011-08-30 2014-04-1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吸收性片状构件的检查装置和检查方法
JP2012011235A (ja) * 2011-10-17 2012-01-19 Kao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8867A1 (ja) 2016-06-23
TWI710365B (zh) 2020-11-21
RU2664339C1 (ru) 2018-08-16
BR112017013115A2 (pt) 2018-01-02
TW201626968A (zh) 2016-08-01
CN107106345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53358B2 (en) Absorbent core comprising a high loft central layer and channels
CN107106345A (zh)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CN104523370B (zh) 用于转移颗粒材料的设备及方法
RU2570496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глощающего элемента
JP5191564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03381114B (zh) 一种卫生制品护理垫吸收体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KR102507704B1 (ko) 흡수성 코어 및 흡수성 코어를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JP2008154964A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07411886B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系统及其方法
US20040087928A1 (en) Method of making preformed absorbent cores and absorbent cores produced thereby
CN108684774A (zh) 面条切断搬运装置
JP5965979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6774308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7804485U (zh) 一种吸收芯体成型装置
JP5759701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CN105283157A (zh)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JP6647009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598906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6620271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207804495U (zh)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系统
JP6421024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6764643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6770417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7033437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6583250A (zh) 包括高蓬松中间层和两种不同的超吸收聚合物的吸收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