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157A -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3157A
CN105283157A CN201480033037.2A CN201480033037A CN105283157A CN 105283157 A CN105283157 A CN 105283157A CN 201480033037 A CN201480033037 A CN 201480033037A CN 105283157 A CN105283157 A CN 105283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t
nappe
absorber
outer peripheral
rotar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30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3157B (zh
Inventor
石川慎一
小笠原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83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3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804Plant, e.g. involving several ste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66Wrapping formed fibrous webs or pads, e.g. the pads being formed by uniting pad pieces cut from fibrous we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99Forming webs by bringing together several webs, e.g. by laminating or folding several webs, with or without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we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31Treating webs, e.g. for giving them a fibrelike appearance, e.g. by embo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2013/534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being a tissue-wrapped co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层叠体的覆盖体;使覆盖体通过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覆盖体;通过设于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覆盖体。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突部的长边方向沿着CD方向。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吸收从人体排泄的液体等液体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一次性尿布具有吸收上述液体的吸收体1k。作为该吸收体1k的一例,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以提高吸收体1k的刚性为目的而在皮肤侧面压缩形成压花E、E…而构成的多个凹部E、E…(下文将称为凹部E、E…)的吸收体1k(图2B)。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0017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吸收体1k例如如下制造。图1A是表示吸收体1k的制造过程的概要俯视图。图1B、图1C和图1D分别表示沿图1A中的B-B线、C-C线以及D-D线的剖视图。
首先,利用积纤装置10将作为液体吸收性材料的纸浆纤维等堆叠成预定形状,以形成在传送方向连续的层叠体3。接下来,覆盖装置20用薄纸等透液性覆盖片5覆盖该层叠体3的外周,以生成覆盖体1r。接下来,压花装置40对所述覆盖体1r实施压花。最后切割装置50将覆盖体1r切断成与尿布的吸收体1k对应的长度,由此生成单片状的上述吸收体1k。
在此,例如,如图2A所示,压花装置40具有旋转的一对辊41a、41b,在至少一个辊41a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突部42、42。并且,在覆盖体1r通过一对辊41b、41b之间时,通过设置于辊41a的外周面的多个突部42、42…在该覆盖体1r的厚度方向一起压缩覆盖片5和层叠体3,由此,在覆盖体1r形成多个凹部E、E…(图2B)。
另外,如图2B所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吸收体1k,具有形成为长方形的多个凹部E、E…的平面形状。并且,凹部E、E…的长边方向与传送方向平行,形成所述凹部E、E…的辊41a的突部42、42…被配置成图2A所示的状态。换言之,突部42、42…被配置成使得辊41a的外周面的突部42、42…的长边方向与辊41a的旋转方向Dc41a一致。
在此,微观地观察所述突部42、42…的压缩动作的话,最初通过各突部42的旋转方向Dc41a的下游侧部分与覆盖体1r接触而开始该压缩动作,此时,在突部42、42…配置成图2A的状态的情况下,突部42的CD方向的尺寸L42、即与上辊41a的旋转方向Dc41a正交的方向的尺寸L42小,因此当该下游侧部分与覆盖体1r接触时能够对覆盖体1r作用大的压力(N/mm2)。因此,存在着使覆盖体1r的覆盖片5破损、从而内部的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材料从该破损的部分漏出到外部的问题。
因此,从防止该覆盖片5的破损的观点出发,如图2C那样的配置被认为是优选的。换言之,当突部42被配置成突部42的长度方向沿CD方向时,突部42的CD方向的尺寸L42比较大。由此,能够将突部42的下游侧部分与覆盖体1r接触所施加的压力分散到CD方向来进行缓和,其结果是,认为能够防止覆盖片5的破损。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防止当以提高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刚性的目的而通过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多个突部压缩该覆盖体时用于形成覆盖体的外周部的覆盖片的破损。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在于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所述层叠体的覆盖体;
使所述覆盖体通过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所述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所述覆盖体;
在所述覆盖体通过时,通过设于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所述覆盖体;
所述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
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沿着所述CD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有:
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所述层叠体的覆盖体的装置;
通过装置,使所述覆盖体通过其外周面之间,以及
具备一对旋转部件的装置,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所述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所述覆盖体,并且,所述装置在使所述覆盖体通过所述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时,通过设于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所述覆盖体;
其中,所述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
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沿着所述CD方向。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及其附图的记载而得以明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当以提高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刚性的目的通过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多个突部压缩该覆盖体时形成覆盖体的外周部的覆盖片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吸收体1k的制造过程的概要俯视图。
图1B是沿图1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C是沿图1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D是沿图1A的D-D线的剖视图。
图2A是在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具有多个突部42、42…的压花装置40的说明图。
图2B是由图2A的压花装置40在吸收体1k形成的凹部E、E…的说明图。
图2C是压花装置40的上辊41a的突部42、42…的优选配置的说明图。
图3A是吸收体1k的概要俯视图。
图3B是沿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A是吸收体1k的制造过程的俯视的概要图。
图4B是沿图4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C是沿图4A的C-C线的剖视图。
图4D是沿图4A的D-D线的剖视图。
图4E是沿图4A的E-E线的剖视图。
图5是吸收体1k的制造生产线的概要侧视图。
图6是将积纤装置10的旋转鼓11的外周面11s展开成平面状态的展开图。
图7A是将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展开成平面状态的展开图。
图7B是图7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8A是顶面42t为椭圆形状的突部42的概要图。
图8B是顶面42t为菱形的突部42的概要图。
图8C是顶面42t为矩形形状的突部42的概要图。
图9A是顶面42t的四个角的角部42tc、42tc…为倒圆角的突部42的概要图。
图9B是顶面42t的四个角的角部42tc、42tc…为倒平角的突部42的概要图。
图9C是具有不属于矩形形状的概念的长圆形状的顶面42t的突部42的概要图。
图9D是由图9C的长圆形状的顶面42t的突部42在覆盖体1r形成的凹部E的概要图。
图9E是由图9A的角部42tc、42tc…为倒圆角的顶面42t的突部42在覆盖体1r形成的凹部E的概要图。
图10是组合两枚覆盖片5、5w来覆盖层叠体3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得以明确。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所述层叠体的覆盖体;
使所述覆盖体通过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所述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所述覆盖体;
在所述覆盖体通过时,通过设于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所述覆盖体;
所述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
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沿着所述CD方向。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由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部压缩覆盖体来提高该覆盖体的刚性。
而且,该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并且,该长边方向沿着与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由此,突部的CD方向的尺寸更大。因而,能够使在覆盖体嵌入一对旋转部件之间时可作用于该覆盖体的压缩的压力(N/mm2)在CD方向分散而缓和,由此,能够防止形成覆盖体的外周部的覆盖片的破损。并且,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液体吸收性材料从覆盖体露出到外部。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将所述外周面在所述旋转方向分为多个区域、并且以多个所述突部的顶面的面积占所述外周面的单位面积的比例作为突部形成密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第一区域以第一突部形成密度形成所述突部,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以与所述第一突部形成密度不同的第二突部形成密度形成所述突部。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在覆盖体形成刚性彼此不同的多个部分。并且,由此能够提高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外周面在所述旋转方向具有多个突部列,所述突部列包括沿所述CD方向以预定的形成间隔排成一列的多个突部;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突部列沿所述旋转方向并列配置的第一配置间隔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突部列沿所述旋转方向并列配置的第二配置间隔不同。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第一区域的突部列的第一配置间隔与第二区域的突部列的第二配置间隔彼此不同。因而,能够使覆盖体中与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的刚性跟该覆盖体中与第二区域对应的部分的刚性彼此不同。并且,由此能够提高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每个所述突部与位于该突部的所述旋转方向相邻的位置的突部在所述CD方向没有重叠。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在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彼此在CD方向没有重叠,因此能够适度地保留覆盖体的CD方向的弯曲容易度且提高该覆盖体的刚性。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每个所述突部与位于该突部的所述CD方向相邻的位置的突部在所述旋转方向没有重叠。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在CD方向相邻的突部彼此在旋转方向没有重叠,因此能够适度地保留覆盖体的旋转方向的弯曲容易度且提高该覆盖体的刚性。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与所述CD方向平行。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突部的长边方向与跟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平行,因此能够使在覆盖体嵌入一对旋转部件之间时可作用于该覆盖体的压缩的压力(N/mm2)在CD方向分散而缓和。并且,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形成覆盖体的外周部的覆盖片的破损。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多个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多个突部的形状为彼此相同的形状,因此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以使在旋转方向或CD方向相邻的突部没有重叠。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突部的顶面的形状为矩形形状。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突部的顶面的形状为矩形形状,因此当突部开始嵌入覆盖体时,容易相对于覆盖体以线接触而非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换言之,当突部开始嵌入时,该顶面的矩形形状的四边中的一边易于与覆盖体接触并在CD方向大致均匀地按压。因而,能够可靠地将压缩的压力分散在CD方向,其结果是,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形成覆盖体的外周部的覆盖片的破损。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层叠体为在所述传送方向连续的连续体;
所述层叠体在所述传送方向反复具有所述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预定形状的部分;
所述预定形状的部分具有在所述传送方向连续并列的腹侧部、裆下部和背侧部;
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周面具有与所述预定形状的部分对应的区域;
所述区域具有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旋转方向并列的腹侧部对应区域、裆下部对应区域和背侧部对应区域;
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利用所述腹侧部对应区域压缩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腹侧部,利用所述裆下部对应区域压缩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裆下部,利用所述背侧部对应区域压缩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背侧部。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能够分别用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彼此不同的区域(对应于腹侧部的区域、对应于裆下部的区域、对应于背侧部的区域)压缩层叠体的腹侧部、裆下部和背侧部。因而,能够分别独立地调整层叠体的腹侧部、裆下部和背侧部的刚性。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设所述覆盖体中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一对面中的一个面为第一面而另一个面为第二面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面存在所述覆盖片重叠的重叠部,在所述第二面不存在所述重叠部;
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在所述外周面具有所述突部的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二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外周面没有所述突部的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旋转部件的突部压缩上述没有重叠部的第二面。因而,防止了该重叠部引起的、在第二面形成刚性大幅地不同的部分的情况,由此,能够使第二面为刚性大致均匀的面。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有:
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所述层叠体的覆盖体的装置;
通过装置,使所述覆盖体通过其外周面之间,以及
具备一对旋转部件的装置,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所述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所述覆盖体,并且,所述装置在使所述覆盖体通过所述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时,通过设于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所述覆盖体;
其中,所述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
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沿着所述CD方向。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装置,能够通过由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突部压缩覆盖体来提高该覆盖体的刚性。
而且,该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并且,该长边方向沿着与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由此,突部的CD方向的尺寸更大。因而,能够使在覆盖体嵌入一对旋转部件之间时可作用于该覆盖体的压缩的压力(N/mm2)在CD方向分散而缓和,由此,能够防止形成覆盖体的外周部的覆盖片的破损。并且,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液体吸收性材料从覆盖体露出到外部。
===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1k的覆盖体1r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被提供给作为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1k的制造。
图3A是吸收体1k的概要俯视图,图3B为沿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应注意的是,在图3A的右部示出了放大图,而且在图3B的上部也示出了放大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吸收体1k具有:层叠体3k,通过将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成俯视大致沙漏形状而成;以及无纺布等透液性的覆盖片5k,覆盖所述层叠体3k的大致整个外周。另外,在液体吸收性材料中,除了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物以外也可以混合高吸收性聚合体(所谓SAP)等液体吸收性粒状物,也可以混合这些以外的液体吸收性材料。而且,层叠体3k的基重例如被设定在150~300(g/m2)的范围。
并且,在本例中,无纺布被用于覆盖片5k,但覆盖片5k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薄纸等其他透液性片。另外,作为无纺布,可以举例示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等。另外,在薄纸以及无纺布的情况下,作为优选的基重的范围均可以举例示出10~30(g/m2)。
而且,所述吸收体1k具有通过在吸收体1k的皮肤侧面(尿布穿用时与穿用者的皮肤侧相对的面)压缩而形成的多个凹部E、E…。并且,由此,适度提高了吸收体1k的刚性。
这样的吸收体1k如下制造。图4A至图4D是吸收体1k的制造过程的示意图。另外,图4A是概要俯视图,图4B、图4C、图4D和图4E分别为沿图4A的B-B线、C-C线、D-D线以及E-E线的剖视图。而且,图5是制造生产线的概要侧视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制造生产线上,将吸收体1k的中间产品1m的传送方向也称为“MD方向”,将与所述MD方向正交的方向也称为“CD方向”。在这一点上,由后述可以理解,在该制造过程的大部分中,该中间产品1m是在MD方向连续的连续体的状态。并且,该中间产品1m的宽度方向与CD方向大致平行,而且,该中间产品1m的厚度方向与MD方向和CD方向两者正交。另外,中间产品1m的厚度方向与吸收体1k的厚度方向含义相同。
如图4A和图5所示,制造生产线具有积纤装置10、覆盖装置20、上下翻转装置30、压花装置40和切割装置50。在各装置10、20…之间根据需要配置有传送带、传送辊等传送机构60、60…,所述传送机构60、60被提供用于在各装置10、20…之间传递中间产品1m。所述传送机构60、60…的传送带(未图示)的基本结构为以驱动回转的环状带的外周面作为传送面。然而,也可以通过使该传送面附带吸附功能而使得吸附中间产品1m在被吸附的同时被传送,或者也可以使两个环状带上下相对配置并由所述环状带稍稍夹压中间产品1m地传送中间产品1m。
积纤装置10是将在MD方向连续的层叠体3的连续体(以下,也简称为层叠体3)作为最初的中间产品1m生成的装置10。如图5所示,该装置10具有:旋转鼓11,绕朝着CD方向的旋转轴C11连续旋转;以及供给管道13,朝向旋转鼓11的外周面11s散布液体吸收性材料。供给管道13配置在旋转鼓11的旋转方向Dc11的预定位置。而且,在旋转鼓11的外周面11s,沿旋转方向Dc11在该旋转方向Dc11的全长形成有环状的槽部11t。图6是将外周面11s展开成平面状态的展开图。如图6所示,该槽部11t是多个(在图6的例子中为三个)上述吸收体1k的平面形状即大致沙漏形状的部分11tk在旋转方向Dc11连续反复排列而成的。而且,该槽部11t的底面11tb沿旋转方向Dc11的全长设有用于吸附液体吸收性材料的多个吸气孔(未图示)。
如图5所示,当槽部11t的各部分11tk、11tk…通过供给管道13的位置时,在这些部分11tk、11tk…依次层叠液体吸收性材料,由此,生成在MD方向连续的层叠体3。另外,由上述可以明确,生成的层叠体3是多个大致沙漏形状的部分(相当于预定形状的部分)在MD方向反复排列而成的。并且,所述层叠体3以旋转方向Dc11的预定位置P11out作为脱模位置P11out从槽部11t脱模。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该脱模位置P11out,以MD方向为传送方向,以在MD方向连续的连续片的状态供给承载片5。因而,从旋转鼓11脱模的层叠体3被载置在所述承载片5的上面,在所述载置后,层叠体3与承载片5成为一体地被送至MD方向的下游的覆盖装置20。应当注意,该承载片5成为图3B的吸收体1k的覆盖片5。另外,在上述的脱模位置P11out处的层叠体3的脱模例如通过槽部11t的底面11tb的吸气孔的吸气停止以及从吸气孔喷射空气来完成。
如图4A至图4C所示,覆盖装置20是将承载片5的CD方向的端部5e、5e向层叠体3方向、向层叠体3的上方折叠并将端部5e、5e再向CD方向、向层叠体3的内侧折回的装置20。并且,如图4B和图4C所示,承载片5折回的端部5e、5e即CD方向的两端部5e、5e彼此重叠而形成重叠部5p,由此,层叠体3的外周面由承载片5覆盖。
详细来说,覆盖装置20将在MD方向上的积纤装置10的下游的位置处在CD方向设置的一对折回引导部件(未图示)作为主体。并且,在该承载片5通过该折回引导部件的位置时,通过该引导部件使承载片5的CD方向的各端部5e、5e逐渐向上方抬起同时向CD方向的内侧折叠,由此,如图4C所示,在MD方向连续的层叠体3的上面成为由该片5的CD方向的各端部5e、5e覆盖的状态,即,层叠体3成为由承载片5覆盖的状态。并且,由此,生成在MD方向连续的覆盖体1r(图4A、图4B和图5)。另外,生成的覆盖体1r被送至MD方向的下游的上下翻转装置30。
上下翻转装置30是使覆盖体1r上下翻转的装置30,具有被驱动沿预定的回转轨道回转的一条未图示的环状带。环状带以该带的一对的部分从上下方向的两侧夹持覆盖体1r的同时进行传送,在该传送过程中,在维持该夹持状态的同时上述一对的部分一齐绕沿MD方向的轴扭转,由此,覆盖体1r与该一对部分一起被上下翻转。其结果是,如图4C和图4D所示,承载片5的上述重叠部5p从上面的位置移动到下面的位置。
更为详细地来说,在环状带的回转轨道上设定上述一对的部分开始夹持覆盖体1r的夹持开始位置P30st(图4A、图5),在该位置,一对的部分中上侧的部分和下侧的部分彼此相对以夹持覆盖体1r。并且,在该夹持状态下,上侧的部分和下侧的部分扭转成上下位置交换,由此,覆盖体1r的上下位置也翻转。并且,在所述上下翻转后,一对的部分彼此分离,解除覆盖体1r的夹持状态,并且该一对的部分的上侧的部分从上侧回到上述的夹持开始位置P30st,而下侧的部分同样地从下侧回到该夹持开始位置P30st,此后,彼此协作反复上述夹持动作和扭转动作。另外,被从一对的部分放开的覆盖体1r在上下翻转的状态下被送至MD方向的下游的压花装置40。另外,使覆盖体1r上下翻转是出于此后说明的压花装置40的上下的辊配置的原因,对此在后面叙述。
压花装置40是在覆盖体1r的皮肤侧面即上面压缩形成多个凹部E、E…(参照图3A和图3B)的装置40。并且,如图5所示,该装置40具有:上下一对辊41a、41b,作为一对旋转部件的一例;以及壳体43,用于承受在压缩覆盖体1r时作用于所述辊41a、41b的压缩力的反作用力。
上下一对辊41a、41b分别由设于壳体43的未图示的轴承支承,由此,能够绕与CD方向平行的旋转轴C41a、C41b旋转。而且,通过经由上述轴承支承于壳体43,上下一对辊41a、41b的外周面41as、41bs之间的间隔G41的大小被固定为大致预定值。并且,由作为驱动源的伺服电机驱动各辊41a、41b绕上述旋转轴C41a、C41b旋转。换言之,以与所述旋转轴C41a、C41b正交的方向为旋转方向Dc41a、Dc41b驱动各辊41a、41b旋转。因而,被送入上下一对辊41a、41b的外周面41as、41bs之间的间隔G41中的覆盖体1r通过该间隔G41被送出到MD方向的下游。
在此,在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设有多个突部42、42…(例如,参照图7B),而下辊41b的外周面41bs为没有任何突部42、42…的平坦平滑表面。因而,在使覆盖体1r通过所述一对辊41a、41b的外周面41as、41bs之间时,该覆盖体1r由上辊41a的突部42、42…从上方局部地压缩,被压缩的部分成为所述的凹部E、E…。并且,通过该凹部E、E…的形成,提高了覆盖体1r的刚性。
图7A是将上辊41a的外周面41s展开成平面状态的展开图。而且,图7B是图7A中的B部的放大图。应注意的是,在图7B中的右部也示出了进一步放大的图。
如图7B所示,各突部42、42…的三维形状为所谓的截头四棱锥状。换言之,突部42的顶面42t和底面42b均为矩形形状,且是顶面42t比底面42b小的末端变细形状。由此,顶面42t和底面42b的形状均为具有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的横长形状。而且,所述长边方向沿CD方向,更为具体地来说,该长边方向与CD方向平行地配设。由此,突部42的CD方向的尺寸L42t1、L42b1形成得长。
因而,能够将在覆盖体1r嵌入一对辊41a、41b之间时可作用于该覆盖体1r的压缩的压力(N/mm2)在CD方向分散而缓和,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形成覆盖体1r的外周部的覆盖片5(承载片5)的破损。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材料从覆盖体1r露出到外部。
另外,在上述的压缩时,主要是突部42中的顶面42t与覆盖体1r抵接作为压缩面发挥作用,所述顶面42t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42t1例如被设定为1.0mm~4.0mm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的是,设定为1.2mm~1.6mm的范围的任意值。而且,所述顶面42t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42t1被设定为该顶面42t的短边方向的尺寸L42t2的1.5倍~3.0倍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设定为2.0倍~2.5倍的范围的任意值。并且,设定为所述范围的话,能够可靠地起到由上述压缩带来的压力的缓和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当形成于覆盖体1r的凹部E在CD方向上超过必要的长度时使该覆盖体1r难以在CD方向弯曲的情况。
而且,突部42的底面42b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42b1在不比顶面42t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42t1小的条件下,被设定为例如1.2mm~6.0mm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设定为1.4mm~1.8mm的范围的任意值。而且,所述底面42b的长边方向的尺寸L42b1被设定为该底面42b的短边方向的尺寸L42b2的1.1倍~2.1倍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设定为1.3倍~1.8倍的范围的任意值。
并且,突部42的高度被设定为例如0.2mm~2.0mm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设定为0.4mm~0.6mm的范围的任意值。
如图7B所示,所述突部42、42…基于预定的配置图案整齐配置。作为配置图案,可以举例示出格子图案、犬牙图案等,在此,采用犬牙图案。详细来说,上辊41a在旋转方向Dc41a具有多个突部列L42,所述突部列L42是由多个突部42、42…沿着CD方向以预定的形成间隔P42cd(以下,称为CD方向形成间隔P42cd)排成一列而成的,并且,旋转方向Dc41a相邻的突部列L42、L42彼此的相对位置以与上述CD方向形成间隔P42cd的一半的尺寸在CD方向错开。并且,根据这样的犬牙配置,能够在覆盖体1r的整个顶面大致均匀地形成凹部E、E…,因而能够大致均匀地提高覆盖体1r的刚性。另外,CD方向形成间隔P42cd被设定为例如1.5mm~3.5mm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设定为2.0mm~3.0mm的范围的任意值。而且,突部列L42的旋转方向Dc41a的配置间隔PL42被设定为例如2.0mm~6.0mm的范围的任意值,优选设定为3.0mm~5.0mm的范围的任意值。
在此,优选的是,突部42与在该突部42的旋转方向Dc41a的相邻位置的突部42在CD方向上没有重叠。换言之,在图7B的例子中,突部42的顶面42t、42t和底面42b、42b均没有重叠。并且,这样形成的话,能够适度地保留覆盖体1r的CD方向的弯曲容易度且适度地提高该覆盖体1r的刚性。换言之,在利用突部42在旋转方向Dc41a排列形成的凹部E、E之间,能够可靠地确保未形成凹部E的未形成部分在CD方向有预定的大小。并且,所述未形成部分由于比凹部E低的刚性而能够比较柔软地弯曲变形,其结果是能够适度地保留覆盖体1r的CD方向的弯曲容易度。
同样地,优选的是,突部42与在该突部42的CD方向的相邻位置的突部42在旋转方向上没有重叠。换言之,在图7B的例子中,突部42的顶面42t、42t和底面42b、42b均没有重叠。并且,这样形成的话,能够适度地保留覆盖体1r的旋转方向Dc41a的弯曲容易度且适度地提高该覆盖体1r的刚性。换言之,在利用突部42在CD方向排列形成的凹部E、E之间,能够可靠地确保未形成凹部E的未形成部分在旋转方向Dc41a有预定的大小。并且,所述未形成部分由于比凹部E低的刚性而能够比较柔软地弯曲变形,其结果是能够适度地保留覆盖体1r的旋转方向的弯曲容易度。
而且,在本例中,设于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的所有突部42、42…的形状都是相同形状的截头四棱锥形,当所述形状都是这样相同形状时,增加了突部42、42设计的灵活性以使在旋转方向Dc41a或者CD方向相邻的突部42、42没有重叠。然而,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上辊41a具备的多个突部42、42…的形状不同。另外,此处所谓“突部的形状不同”的概念包括突部42的形状为相似形状的情况。换言之,仅突部42、42彼此尺寸不同的情况也包括在该“突部的形状不同”的概念中。
并且,在此,作为突部42的形状的一例示出了截头四棱锥形,换言之,突部42具有矩形的顶面42t和底面42b,不过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突部的顶面42t和底面42b也可以是椭圆形状,还可以是菱形,还可以是除了这些以外的形状。换言之,只要突部42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且该长边方向沿CD方向,就能够用其他形状的突部42来替代上述的截头四棱锥形的突部42。然而,顶面42t为椭圆形的突部42或顶面42t为为菱形的突部42与上述顶面42t为矩形的突部42相比,覆盖片5(承载片5)更容易破损,因此优选顶面42t为矩形的突部42。应注意的是,对于所述突部42的顶面42t的形状在后面详细叙述。
此外,在本例中,如图4A所示,覆盖体1r被以所谓纵流传送。换言之,覆盖体1r以吸收体1k的长边方向朝着MD方向即传送方向的状态被传送。并且,当上辊41a旋转一圈时,在覆盖体1r在多个(作为一例,两个)与吸收体1k相当的部分压缩形成凹部E、E…。换言之,如图7A所示,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的周长L41a具有大致等于吸收体1k的长边方向的全长L1k的大致两倍的长度。另外,在以下,将覆盖体1r中与一个吸收体1k相当的长度L1k的部分1ru也称为“单位覆盖体1ru”。
更为详细地来说,如图7A所示,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在旋转方向Dc41a被分成多个(作为一例,两个),换言之,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具有两个区域A41、A41。并且,各区域A41分别相对于一个单位覆盖体1ru形成有凹部E、E,换言之,两个区域A41、A41以相同的配置图案配设有多个突部42、42…。在以下,将该区域A41,即与单位覆盖体1ru对应的区域A41称为“单位区域A41”。
如图7B所示,所述单位区域A41进一步在旋转方向Dc41a被分成多个区域A41a、A41c、A41b。在本例中,单位区域A41被分为多个区域(作为一例,分为三个区域A41a、A41c、A41b)。三个区域A41a、A41c、A41b分别对应单位覆盖体1ru的腹侧部1rua、裆下部1ruc以及背侧部1rub(图3A)。另外,腹侧部1rua、裆下部1ruc和背侧部1rub在尿布的穿用时与穿用者的下腹部、裆下部和臀部相对。在以下,将所述三个区域A41a、A41c、A41b分别称为“腹侧部对应区域A41a”、“裆下部对应区域A41c”以及“背侧部对应区域A41b”。
一般地,覆盖体1r中凹部E、E…的密度(凹部E、E…的面积占覆盖体1r的上面的单位面积的比例)越高则覆盖体1r的刚性越高。另一方面,对于吸收体1k的刚性,相对于追求整个区域均匀的刚性,大多要使吸收体1k的各部分所需的刚性不同。例如,图3A所示的吸收体1k的裆下部1kc需要在穿用者的裆下部产生力的作用时向CD方向柔软地变形、因而要求不高不低的适度的刚性,另一方面,对于吸收体1k的腹侧部1ka和背侧部1kb,出于对穿用者的皮肤的合身性改善和防漏性改善的观点出发,优选没有褶皱的平坦的面,因此要求高刚性。因此,如图3A的右部的放大图所示,吸收体1k的裆下部1kc的凹部E、E…的密度以及该腹侧部1ka和背侧部1kb的凹部E、E…的密度彼此不同。
为了应对该要求,如图7B所示,在压花装置40,通过使在裆下部对应区域A41c(与第一区域相当)的密度不同于腹侧部对应区域A41a和背侧部对应区域A41b(与第二区域相当)的密度而使得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的突部42、42…的密度不同。换言之,使腹侧部对应区域A41a和背侧部对应区域A41b的密度比裆下部对应区域A41c的密度大。此处所谓“密度”指的是突部42、42…的顶面42t、42t…的面积占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的单位面积的比例。并且,在以下,将该密度也称为“突部形成密度”。
例如存在两种使各区域A41a、A41c、A41b的所述突部形成密度不同的方法。即,在第一种方法中,使沿CD方向的突部列L41的旋转方向Dc41a的配置间隔PL42在各区域A41a、A41c、A41b不同。并且,根据该方法,能够使突部列L42的突部42、42…的CD方向形成间隔P42cd在所有区域A41a、A41c、A41b相同。另一方面,在第二方法中,使突部列L42的突部42、42…的CD方向形成间隔P42cd在各区域A41a、A41c、A41b不同。并且,根据该方法,能够使突部列L42的旋转方向Dc41a的配置间隔PL42在所有区域A41a、A41c、A41b相同。另外,在该图7B的例子中,采用前者的方法。更具体地说,使属于腹侧部对应区域A41a或背侧部对应区域A41b的突部列L42的旋转方向Dc41a的配置间隔PL42(与第二配置间隔相当)比属于裆下部对应区域A41c的突部列L42的旋转方向Dc41a的配置间隔PL42(与第一配置间隔相当)小。例如,前者的配置间隔PL42从1.5mm~2.5mm的范围选择,后者的配置间隔PL42从3mm~6mm的范围选择。由此,单位覆盖体1ru的腹侧部1rua和背侧部1rub的刚性比裆下部1ruc的刚性高。
大致沙漏形状的覆盖体1r主要通过积纤装置10的旋转鼓11的旋转动作来生成,在图4A的层叠体3的状态下依次反复连续形成腹侧部3a、裆下部3c和背侧部3b而成的。更具体地说,层叠体3上的腹侧部3a、裆下部3c和背侧部3b分别成为覆盖体1r的单位覆盖体1ru上的腹侧部1rua、裆下部1ruc、背侧部1rub。由此,在压花装置40中,覆盖体1r的腹侧部1rua由腹侧部对应区域A41a压缩,裆下部1ruc由裆下部对应区域A41c压缩,背侧部1rub由背侧部对应区域A41b压缩,若非如此,无法得到预期的刚性图案的吸收体1k。
为了获得上述的对应关系,压花装置40的上辊41a的旋转动作需要与积纤装置10的旋转鼓11的旋转动作连动,在此,通过使用同步信号实现了该连动。
例如,在该制造生产线中,以能够使各装置10、30、40、50对中间产品1m的与吸收体1k相当的每个部分反复进行自身的处理为目的,生成同步信号。换言之,各装置10、30、40、50的处理动作通过同步信号而彼此关联。并且,作为所述同步信号的一例,可以列举出以0°~360°的旋转角度值为一个循环,反复输出该0°~360°的旋转角度值而成的信号。对每个与吸收体1k相当的部分输出该一个循环的旋转角度值。并且,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控制器控制各装置10、30、40、50,从而以该同步信号为基准使包括传送带等传送机构60的大致所有装置10、30、40、50彼此连动进行处理动作。
因而,这在图5的压花装置40的上下辊41a、41b和积纤装置10的旋转鼓11也没有例外,即,驱动该上下辊41a、41b旋转用的伺服电机(未图示)和驱动旋转鼓11旋转用的伺服电机(未图示)均基于同步信号被控制位置,由此,积纤装置10的旋转鼓11的旋转动作与压花装置40的上下辊41a、41b的旋转动作取得同步。
例如,在本例中,如图6的展开图所示,在积纤装置10的旋转鼓11的外周面11s形成的环状的槽部11t具有三个大致沙漏形状的部分11tk、11tk…,因此以在同步信号的一个循环中旋转三分之一的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位置控制。另一方面,如图7A所示,压花装置40的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具有两个单位区域A41、A41,因此以在同步信号的一个循环中旋转二分之一的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位置控制。由此,在图7B的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的腹侧部对应区域A41a、裆下部对应区域A41c和背侧部对应区域A41b分别对应于图3A的覆盖体1r的单位覆盖体1ru的腹侧部1rua、裆下部1ruc和背侧部1rub,的同时,压缩覆盖体1r。
即使在如此以同步信号取得各装置10、30、40…的同步的情况下,仍然偶尔会发生通过压花装置40时的覆盖体1r的MD方向的实际的位置相对于同步信号所示的MD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情况。因此,优选的是,在覆盖体1r即将通过压花装置40之前的位置,计量实际的位置的偏移量Δ,对压花装置40的上下辊41a、41b的旋转动作修正计量的偏移量Δ,然后使上下辊41a、41b旋转。在此,示出该偏移量Δ的信息可以如下取得:由适当的传感器检测覆盖体1r的作为标记的部分的通过,并通过该检测时同步信号所示的旋转角度值与标记通过时应输出的同步信号的旋转角度值(已知值)的差值来取得。另外,传感器可以是光电管,也可以是摄像机,还可以是除此以外的结构。在光电管的情况下,基于受光量的变化检测上述作为标记的部分的通过。另一方面,在摄像机的情况下,例如以同步信号中的预定的旋转角度值的输出为触发条件而对覆盖体1r的顶面或底面摄像,基于得到的图像数据所示的预定的基准位置与作为标记的部分的位置的差,能够取得示出上述偏移量Δ的信息。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的MD方向的位置被设置于上下翻转装置30和压花装置40之间的位置,且设于比上下翻转装置30靠压花装置40的位置,不过位置并不限定于此。
而且,上下辊41a、41b的旋转动作的修正是如下进行的:在向用于控制上下辊41a、41b的伺服电机的位置的该电机的控制器输入同步信号时,对该同步信号进行修正。例如,通过将使修正前的同步信号的旋转角度值的相位偏移与上述的偏移量Δ相当的量后的信号作为新的同步信号输入上述控制器,从而实现修正。
另外,以前,需要上下翻转装置30的理由是由于压花装置40的辊位置的原因,在此,对该理由详细说明。
首先,从尿布产品的设计的观点出发,优选在覆盖体1r的要形成凹部E的面不存在覆盖片5(承载片5)的端部5e、5e彼此重叠的重叠部5p。换言之,优选成为图3B的状态。这也是因为通常要形成凹部E的面位于穿用者的皮肤侧,不过除此以外,在该重叠部5p形成凹部E的情况下的刚性的增加量与在没有重叠部5p的部分形成凹部E的情况下的刚性的增加量较大地不同。其结果是,覆盖体1r的上面的刚性的不均过度,会使穿用尿布时的不适感增加。
鉴于这样的情况,再次审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制造生产线的结构的话,在本例中,如图4A和图4C所示,首先,通过覆盖装置20生成的覆盖体1r在其顶面具有覆盖片5的重叠部5p。而且,在压花装置40,在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设有用于形成凹部E的突部42,换言之,在覆盖体1r的上面形成有凹部E。因此,在该状态下,会在存在重叠部5p的上表面形成凹部E,这由于上述的理由而并不优选。
为了避免该情况,在覆盖装置20和压花装置40之间的位置设置上下翻转装置30,并且在利用该上下翻转装置30使覆盖体1r上下翻转后将该覆盖体1r向压花装置40送出。并且,能够对覆盖体1r的没有重叠部5p的面(与第二面相当)形成凹部E。
如图4A和图5所示,切割装置50是将从压花装置40送来的形成有凹部E的覆盖体1r以与吸收体1k对应的长度切断的装置50。该装置50例如具有旋转的上下一对辊51a、51b。上辊51a为在外周面51as具有切割刃52的切割辊51a。而且,下辊51b为承托切割刃52的砧座辊51b,具有平滑的外周面51bs。并且,所述切割辊51a和砧座辊51b也由作为驱动源的伺服电机驱动旋转,且该电极基于上述的同步信号被控制位置。因而,当覆盖体1r的与吸收体1k、1k之间的交界位置BL1k相当的位置通过切割装置50时,切割辊51a被驱动旋转以使得切割刃52与该交界位置BL1k接触,由此,覆盖体1r的下游端部分被切断而生成吸收体1k。并且,生成的吸收体1k被送至MD方向的下游以组装到尿布的其他部件上。
另外,在本例中,突部42的顶面42t的形状为矩形形状,以前,简单地触及了其作用效果,在此,对该作用效果详细说明。首先,如上所述,作为矩形以外的顶面42t的形状,可以列举出图8A那样的椭圆形状和图8B那样的菱形等。然而,在这些情况下,在突部42开始嵌入覆盖体1r时,突部42的顶面42t均相对于覆盖体1r以点接触而非线接触地接触。换言之,在突部42开始嵌入时,突部42的顶面42t中旋转方向Dc41a的下游端部42tp开始以一点与覆盖体1r接触。因而,该下游端部42tp压缩的压力集中于覆盖体1r,覆盖体1r容易破损。另一方面,如图8C所示,在突部42的顶面42t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在突部42开始嵌入时,顶面42t的下游端部42tp相对于覆盖体1r以线接触而非点接触地接触。换言之,当突部42开始嵌入时,该顶面42t的矩形形状的四边中下游侧的一边42tp与覆盖体1r接触,由此在CD方向大致均匀地按压覆盖体1r。因而,能够可靠地将压缩的压力分散在CD方向,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成为覆盖体1r的外周部的承载片5的破损。
而且,在此处所谓矩形形状的概念中,如图9A和图9B所示,也包括将突部42的顶面42t的四个角42tc、42tc…分别进行倒圆角、倒平角(45°倒角)等适当的倒角而成的形状。换言之,在此定义矩形形状的话,具有沿CD方向彼此平行的两条直线部42tL1、42tL1和用于连接该两条直线部42tL1、42tL1且在与所述直线部42tL1、42tL1正交的方向彼此平行的两条直线部42tL2、42tL2的形状被认为是矩形形状。
并且,根据所述定义,图9C所示的顶面42t的形状不包含在矩形形状的概念中。换言之,图9C所示的形状虽然具有沿CD方向彼此平行的两条直线部42tL1、42tL1,但是所述两条直线部42tL1、42tL1以两条圆弧部42tR、42tR相连,并且所述两条圆弧部42tR、42tR均没有直线状部分。并且,出于该圆弧部42tR、42tR完全没有直线状部分这一点,该形状不属于矩形形状。以下,将图9C的顶面42t的形状称为“长圆形状”。
当以这样的长圆形状的突部42压缩覆盖体1r时,将形成图9D那样的平面形状的压花凹部E,但在压花凹部E的CD方向的两端部Ee、Ee根本没有形成沿旋转方向Dc41a的直线部。另一方面,在如图9A(或图9B)所示顶面42t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基于突部42的CD方向的两侧的直线部42tL2、42tL2,如图9E所示,在压花凹部E的CD方向的两端部Ee、Ee分别形成直线部。并且,所述直线部在覆盖体1r向CD方向弯曲时作为弯曲起点用的折线发挥作用。
详细来说,由于由具有图9C的长圆形状的顶面42t的突部42形成的图9D的压花凹部E在CD方向的两端部Ee、Ee为圆弧状,因此所述两端部Ee、Ee无法在覆盖体1r向CD方向弯曲时作为弯曲起点用的折线有效地发挥作用。然而,相反的是,在由具有图9A(或图9B)的矩形形状的顶面42t的突部42形成压花凹部E的情况下,基于该压花凹部E的两端部Ee、Ee的直线部,覆盖体1r容易向CD方向弯曲。
而且,本例的突部42的长边方向沿CD方向,因此压花凹部E的长边方向也沿CD方向形成,由此,在覆盖体1r向旋转方向Dc41a弯曲时,所述压花凹部E自身容易成为弯曲起点。
因此,具有由所述矩形形状的突部42形成的凹部E、E…的覆盖体1r在旋转方向Dc41a和CD方向这两个方向弯曲性均优良。换言之,根据所述矩形形状的突部42,能够制造吸收体1k的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的弯曲性优良的覆盖体1r。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的解释。而且,应当理解,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主旨地进行变更和改良,并且理所当然地,在本发明中包括其等价物。例如,以下所示的变型是可能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压花装置40的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的突部42的长边方向与CD方向平行,不过长边方向并不限定于此。换言之,“突部的长边方向平行于CD方向”的概念也包括了突部42的长边方向相对于CD方向稍稍倾斜的情况。换言之,狭义地来说,上述的概念包含突部42的长边方向相对于CD方向的倾斜角度在±5°的范围内,广义地来说,上述的概念包含突部42的长边方向相对于CD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的范围内,更为广义地来说,上述的概念包含突部42的长边方向相对于CD方向的倾斜角度在±30°的范围内。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压花装置40的一对旋转部件的一例举例示出了一对辊41a、41b。换言之,举例示出了一对辊41a、41b在铅直方向上并列而成的铅直配置,不过所述一对辊41a、41b的配置并不限定于铅直配置。例如,也可以采用一对辊41a、41b在水平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的水平配置。应注意的是,在该情况下,吸收体1k的中间产品1m即覆盖体1r在被沿上下的铅直方向传送的同时,通过一对辊41a、41b的外周面41as、41bs彼此之间。
进一步来说,上述一对旋转部件并不限定于一对辊41a、41b。例如,上述一对旋转部件可以是环状带(未图示)。详细来说,各环状带挂在绕平行于CD方向的旋转轴被驱动旋转的至少一对辊上,由此,各环状带分别在预定的回转轨道被驱动回转。并且,将这些环状带之间作为传送路径来沿MD方向传送覆盖体1r,进而,在传送该覆盖体1r的过程中,例如由设置在上侧的环状带的外周面的多个突部42、42…从覆盖体1r的上方压缩来形成凹部E、E…。因而,当使所述突部42的长边方向沿CD方向时,在该一对环状带的结构中,也能够起到与上述一对辊41a、41b的结构的情况相同的压缩的压力的缓和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压花装置40的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设有突部42,使下辊41b的外周面41bs为没有突部42的平坦的平滑面,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换言之,也可以是,在下辊41b的外周面41bs设有突部42,使上辊41a的外周面41as为没有突部42的平坦的平滑面。而且,存在在上辊41a和下辊41b双方的各外周面41as、41bs分别设置突部42的情况。另外,在该情况下,上辊41a的各突部42和下辊41b的各突部42当然是以在压缩时使各自的顶面42t、42t彼此相对的方式对应地配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覆盖层叠体3的覆盖片5仅由一张承载片5构成的情况,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0的剖视图所示,在将承载片5的CD方向的各端部5e、5e折叠而折叠的端部5e、5e无法完全覆盖层叠体3的情况下,也可以另行设置第二覆盖片5w以覆盖层叠体3的顶面未由承载片5覆盖的部分。应注意的是,在该情况下,在层叠体3的顶面的CD方向的各端部3e、3e形成覆盖片5与第二覆盖片5w的重叠部5pw。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积纤装置10生成在MD方向连续的连续层叠体3,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换言之,也可以是,在旋转鼓11的外周面11s,沿旋转方向Dc11并列设置与吸收体1k对应的平面形状为大致沙漏形状的多个凹部(未图示),且在各凹部的底面设置多个吸气孔,由此,在积纤装置10的阶段生成与吸收体1k对应的单片状的层叠体3。并且,在该情况下,上述的切割装置50仅切断覆盖片5(承载片5)。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同步信号的一例,举例示出了反复输出0°~360°的旋转角度值而成的信号,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反复输出从0到8191的8192个数值而成的数字信号,或者,同步信号可以是反复输出多个脉冲构成的脉冲信号而成的信号。附带一提,在所述同步信号为上述旋转角度值的信号或上述数值信号的情况下,使用该同步信号的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是通过控制伺服电机来执行的,以使伺服电机的实际位置与同步信号所示的指令位置之间的偏差减小。伺服电机的实际位置由编码器等适当的旋转位置检测器计量。另一方面,在同步信号为上述脉冲信号的情况下,控制伺服电机的控制器具有对输入的同步信号的脉冲数和从伺服马达的上述旋转位置检测器输出的脉冲数之间的偏差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并且,通过该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驱动旋转以使该偏差减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作为吸收排泄液等液体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尿布,对该尿布的吸收体1k的覆盖体1r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进行了叙述,不过吸收性物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卫生巾或者隔尿垫作为吸收性物品。
符号说明
1k:吸收体;1ka:腹侧部;1kb:背侧部;1kc:裆下部;
1m:中间产品;
1r:覆盖体;
1ru:单位覆盖体;1rua:腹侧部;1rub:背侧部;1ruc:裆下部;
3:层叠体;3k:层叠体;
3a:腹侧部;3b:背侧部;3c:裆下部;
3e:端部;
5:承载片(覆盖片);5k:承载片(覆盖片);
5e:端部;
5p:重叠部;5pw:重叠部;
5w:第二覆盖片;
10:积纤装置;11:旋转鼓;
11s:外周面;11t:槽部;11tb:底面;11tk:大致沙漏形状的部分;
13:供给管道;
20:覆盖装置;
30:上下翻转装置;
40:压花装置;
41a:上辊(旋转部件);41as:外周面;
41b:下辊(旋转部件);41bs:外周面;
42:突部;42t:顶面;42tp:下游端部;42tc:角部;
42tL1:直线部;42tL2:直线部;42tR:圆弧部;
42b:底面;
43:壳体;
50:切割装置;
51a:上辊;51as:外周面;51b:下辊;51bs:外周面;
52:切割刃;
60:传送机构;
E:凹部;Ee:端部;
A41:单位区域;
A41a:腹侧部对应区域(第二区域);A41b:背侧部对应区域(第二区域);
A41c:裆下部对应区域(第一区域);
C11:旋转轴;C41a:旋转轴;G41间隔;
L42:突部列;
BL1k:交界位置;P11out:脱模位置;P30st:夹持开始位置。

Claims (11)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所述层叠体的覆盖体;
使所述覆盖体通过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所述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所述覆盖体;
在所述覆盖体通过时,通过设于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所述覆盖体;
所述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
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沿着所述CD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外周面在所述旋转方向分为多个区域、并且以多个所述突部的顶面的面积占所述外周面的单位面积的比例作为突部形成密度的情况下,
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第一区域以第一突部形成密度形成所述突部,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以与所述第一突部形成密度不同的第二突部形成密度形成所述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面在所述旋转方向具有多个突部列,所述突部列包括沿所述CD方向以预定的形成间隔排成一列的多个突部;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突部列沿所述旋转方向并列配置的第一配置间隔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突部列沿所述旋转方向并列配置的第二配置间隔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突部与位于该突部的所述旋转方向相邻的位置的突部在所述CD方向没有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突部与位于该突部的所述CD方向相邻的位置的突部在所述旋转方向没有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与所述CD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彼此相同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部的顶面的形状为矩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体为在所述传送方向连续的连续体;
所述层叠体在所述传送方向反复具有所述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预定形状的部分;
所述预定形状的部分具有在所述传送方向连续并列的腹侧部、裆下部和背侧部;
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周面具有与所述预定形状的部分对应的区域;
所述区域具有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旋转方向并列的腹侧部对应区域、裆下部对应区域和背侧部对应区域;
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利用所述腹侧部对应区域压缩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腹侧部,利用所述裆下部对应区域压缩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裆下部,利用所述背侧部对应区域压缩所述层叠体的所述背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所述覆盖体中与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一对面中的一个面为第一面而另一个面为第二面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一面存在所述覆盖片重叠的重叠部,在所述第二面不存在所述重叠部;
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在所述外周面具有所述突部的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二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外周面没有所述突部的旋转部件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1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有:
通过用透液性的覆盖片覆盖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来生成所述层叠体的覆盖体的装置;
通过装置,使所述覆盖体通过其外周面之间,以及
具备一对旋转部件的装置,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沿生成的所述覆盖体的传送方向送出所述覆盖体,并且,所述装置在使所述覆盖体通过所述一对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之间时,通过设于所述一对旋转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部压缩所述覆盖体;
其中,所述多个突部的每一个被设置成跟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相邻的突部和在与所述旋转方向正交的CD方向相邻的突部隔开间隔;
所述突部的形状为具有长边方向的横长形状;
所述突部的所述长边方向沿着所述CD方向。
CN201480033037.2A 2013-08-20 2014-07-23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05283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0201 2013-08-20
JP2013170201A JP6372980B2 (ja) 2013-08-20 2013-08-20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体に係る被覆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CT/JP2014/069409 WO2014192983A1 (ja) 2013-08-20 2014-07-23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体に係る被覆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157A true CN105283157A (zh) 2016-01-27
CN105283157B CN105283157B (zh) 2019-07-09

Family

ID=51988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3037.2A Active CN105283157B (zh) 2013-08-20 2014-07-23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72980B2 (zh)
CN (1) CN105283157B (zh)
WO (1) WO20141929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1150A (zh) * 2018-12-05 2019-03-19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3d压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3132B2 (ja) * 2016-04-28 2019-10-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583133B2 (ja) * 2016-04-28 2019-10-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8173118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1A (zh) * 1993-04-27 1994-12-21 优你·娇美股份有限公司 体液吸收制品的覆盖层及其制造方法
CN1471380A (zh) * 2000-09-22 2004-01-28 ���¼ӱ�Ĥ��Ʒ�ɷ����޹�˾ 吸收制品用的具有空隙的收集分布层
JP3545210B2 (ja) * 1998-07-09 2004-07-21 花王株式会社 伸縮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050224171A1 (en) * 2004-04-07 2005-10-13 Uni-Char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making disposable diaper
CN103052369A (zh) * 2010-08-02 2013-04-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WO2013108864A1 (ja) * 2012-01-19 2013-07-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131A1 (en) * 2001-01-09 2002-09-19 Krishnakumar Rangachari Absorbent material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fiber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material
JP4808003B2 (ja) * 2005-10-24 2011-11-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1A (zh) * 1993-04-27 1994-12-21 优你·娇美股份有限公司 体液吸收制品的覆盖层及其制造方法
JP3545210B2 (ja) * 1998-07-09 2004-07-21 花王株式会社 伸縮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471380A (zh) * 2000-09-22 2004-01-28 ���¼ӱ�Ĥ��Ʒ�ɷ����޹�˾ 吸收制品用的具有空隙的收集分布层
US20050224171A1 (en) * 2004-04-07 2005-10-13 Uni-Char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making disposable diaper
CN103052369A (zh) * 2010-08-02 2013-04-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WO2013108864A1 (ja) * 2012-01-19 2013-07-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吸収性物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1150A (zh) * 2018-12-05 2019-03-19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3d压花装置
CN109481150B (zh) * 2018-12-05 2021-09-10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3d压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72980B2 (ja) 2018-08-15
JP2015039385A (ja) 2015-03-02
WO2014192983A1 (ja) 2014-12-04
CN105283157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362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bricating an elastic nonwoven material
CN105283157A (zh) 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覆盖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EP39040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elastic nonwoven material
KR101174996B1 (ko) 복합 시트
CN104602903B (zh) 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
CN105705124A (zh) 吸收体及其制造设备
US11254066B2 (en)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an elastic nonwoven material
JP7029997B2 (ja)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2014510591A (ja) 吸収性衛生用品のパッド部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ユニット
CN107106345A (zh) 吸收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及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US1120721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article
JP5745268B2 (ja) 体液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063185U (zh) 一种湿巾包装机
CN106829016A (zh) 纱布扎带机构和配置该机构的纱布叠块扎带一体机
JPWO2019069385A1 (ja) 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収体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4809888B2 (ja) 竹綿混合シート製造方法及び竹綿混合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1685935B (zh) 一种高透气性医用敷料芯体及其生产设备
JP6255232B2 (ja)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CN206766415U (zh) 纱布扎带机构和配置该机构的纱布叠块扎带一体机
JP2020168130A (ja) シート片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JPS63139741A (ja) 吸水シ−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