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1591A -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81591A CN106981591A CN201710029888.5A CN201710029888A CN106981591A CN 106981591 A CN106981591 A CN 106981591A CN 201710029888 A CN201710029888 A CN 201710029888A CN 106981591 A CN106981591 A CN 1069815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erior body
- connection terminals
- external connection
- conductive member
- storag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55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994 photoredox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25 Makro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0—Multiple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e.g. arrays 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01G11/76—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multiple or stacked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提高蓄电装置的防水性以及绝缘性。蓄电装置(1)具备蓄电元件(100)与外装体(10)。蓄电装置(1)具备:外部连接端子(131),其具有供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部(1311);以及导电构件(132),其组装于外部连接端子(131)而与蓄电元件(100)电连接。组装后的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被外装体(10)密封,外部连接端子(131)的连接部(1311)从外装体(10)露出,外部连接端子(131)中的连接部(1311)以外的部分被外装体(10)密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蓄电元件与外装体的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外装体内收容有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装置。供外部设备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从外装体突出,外部连接端子与外装体一体成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849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蓄电装置中,由于外部连接端子的一部分在外装体的内部露出,因此来自外部的水有可能沿着外部连接端子与外装体的边界侵入。另外,外部连接端子露出,由此有可能以该露出的部分为起因而产生意外的短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防水性以及绝缘性的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与外装体,其中,蓄电装置具备:外部连接端子,其具有供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导电构件,其组装于外部连接端子而与蓄电元件电连接,组装后的外部连接端子和导电构件被外装体密封,外部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从外装体露出,且外部连接端子中的连接部以外的部分被外装体密封。
根据该结构,外部连接端子与导电构件在组装后的状态下被外装体密封,外部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从该外装体露出,外部连接端子的连接部以外的部分被外装体密封。由此,能够堵塞流经外部连接端子以及导电构件的水的侵入路径,也能够确保绝缘性。
另外,也可以是,导电构件中的与蓄电元件连接的部分从外装体露出。
根据该结构,由于导电构件中的与蓄电元件连接的部分从外装体露出,因此能够容易进行蓄电元件与导电构件的连接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蓄电装置还具有固定外部连接端子和导电构件的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在固定了外部连接端子与导电构件的状态下被外装体密封。
根据该结构,由于固定构件在固定了外部连接端子与导电构件的状态下被外装体密封,因此能够利用固定构件稳固地组装外部连接端子与导电构件。另外,通过进行密封,能够抑制固定构件的松动。
另外,也可以是,导电构件中的与蓄电元件电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供外部连接端子组装的组装位置的中途路径具有弯折、弯曲以及折曲中的至少一个形状。
根据该结构,由于导电构件中的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的中途路径具有弯折、弯曲以及折曲中的至少一个形状,因此导电构件形成比将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呈直线状连结而成的形状长的形状。由此,能够延长水的侵入路径,即使万一水侵入,也能够使其难以到达至外装体内。
另外,由于导电构件采用比将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呈直线状连结而成的形状长的形状,因此能够增大被外装体密封的面积。因而,能够提高连接部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作业时的耐转矩性。
另外,也可以是,导电构件具有从连接位置至组装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比组装位置靠上方的形状,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立起部分被外装体密封。
根据该结构,导电构件的从连接位置至组装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组装位置靠上方的位置,该一部分的立起部分的一部分被外装体密封,因此,即使万一水侵入,也可以使水难以到达至连接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在导电构件的周缘部形成有凹部以及凸部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导电构件的周缘部形成有凹部以及凸部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进一步延长水的侵入路径。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是上述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在组装了外部连接端子和导电构件的状态下,利用树脂材料进行插入成形,由此形成外装体。
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与上述的蓄电装置同等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蓄电装置的防水性以及绝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分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情况下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分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单元的情况下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正极外部端子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正极外部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外装体的正极外部端子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外装体的正极外部端附近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8是以包含图6中的VIII-VIII线的ZX平面剖开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蓄电装置;
10 外装体;
11 第一外装体;
12 第二外装体;
13 正极外部端子;
14 负极外部端子;
20 蓄电单元;
30 保持构件;
41、42、200 汇流条;
50 热敏电阻;
80 收容突起部;
81 第一开口;
82 第二开口;
83、84 闭塞构件;
100 蓄电元件;
110 容器;
117 鼓起部;
118 突起;
120 正极端子;
130 负极端子;
131 外部连接端子;
132 导电构件;
133 固定构件;
300 隔离件;
310 第一隔离件;
320 第二隔离件;
330 第三隔离件;
400 夹持构件;
500 限制构件;
600 汇流条框;
700 隔热板;
1311 连接部;
1312 旋转限制部;
1313 突起部;
1314 螺孔;
1321 主体部;
1322 突出部;
1323、1325 贯通孔;
1324 扩宽部;
1328 立起部分;
1329 凹部;
1331 固定轴;
1332 螺钉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态等仅是一例,并非意在限定本发明。另外,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未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并没有严格图示尺寸等。
(实施方式)
首先,对蓄电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表示分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情况下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附图中,将Z轴方向表示为上下方向,以下将Z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但根据使用方式也考虑Z轴方向不成为上下方向的情况,因此Z轴方向不限于成为上下方向。在以下的附图中也是相同的。
蓄电装置1是能够充入来自外部的电、并且向外部放电的装置。例如,蓄电装置1是在电力储藏用途、电源用途等中使用的电池模块。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1优选用作例如机动车、机动两轮车、水上摩托艇(watercraft)、雪地摩托车、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等移动体的发动机启动用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蓄电装置1例如为了容易进行维护、更换作业等而以在该移动体的机罩或行李厢内等能够容易触碰的部位处露出的状态进行设置。另外,蓄电装置1能够单独(以单体)向外部负载供电,或者能够单独(以单体)从外部电源充电。换句话说,作为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的动力用电源,也具有连接多个电池模块(蓄电装置)而收容于壳体并设为电池组的结构,但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装置1与这样的结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根据外部负载或者外部电源,将多个蓄电装置1电连结而构成电池组。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蓄电装置1具备由第一外装体11和第二外装体12构成的外装体10。另外,蓄电装置1具备收容于外装体10内侧的蓄电单元20、保持构件30、汇流条41、42与热敏电阻50等。
外装体10是构成蓄电装置1的外装体的矩形(箱状)的容器(模块壳体),仅在一部分能够与外部连通,在几乎闭塞的状态(准闭塞状态)下使用。换句话说,外装体10配置在蓄电单元20、保持构件30、汇流条41、42以及热敏电阻50的外侧,将该蓄电单元20等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保护蓄电单元20等免受冲击等。另外,外装体10由例如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硫醚树脂(PP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者ABS树脂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由此,外装体10避免蓄电单元20等与外部的金属构件等接触。
在此,外装体10具有构成外装体10的盖体的第一外装体11以及构成外装体10的主体的第二外装体12。第一外装体11是闭塞第二外装体12的开口的扁平矩形的罩构件,在该第一外装体11上设有正极外部端子13与负极外部端子14。蓄电装置1经由该正极外部端子13与负极外部端子14从外部充电,并且向外部放电。另外,第二外装体12是形成有开口的有底矩形筒状的壳体,并收容蓄电单元20、保持构件30、汇流条41、42以及热敏电阻50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装体11与第二外装体12可以由相同材质的构件形成,也可以由不同材质的构件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外装体11的具体结构见后述。
蓄电单元20具有多个蓄电元件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蓄电元件100)与多个汇流条200,并与设于第一外装体11的正极外部端子13和负极外部端子14电连接。换句话说,多个蓄电元件100中的任一个蓄电元件100的正极端子经由汇流条200与正极外部端子13电连接。另外,多个蓄电元件100中的任一个蓄电元件100的负极端子经由汇流条200与负极外部端子14电连接。
另外,蓄电单元20的多个蓄电元件100以成为纵向放置的状态沿X轴方向排列,并配置在第二外装体12内。然后,蓄电单元20从上方被第一外装体11覆盖而收容于外装体1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蓄电单元20的详细结构的说明见后述。
保持构件30是保持汇流条41、42并且能够进行汇流条41、42与其他构件的绝缘以及汇流条41、42的位置限制的构件。特别是,保持构件30相对于蓄电单元20内的汇流条200、正极外部端子13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4而对汇流条41、42进行定位。
具体来说,保持构件30载置于蓄电单元20的上方(Z轴方向正侧),并相对于蓄电单元20定位。另外,汇流条41、42载置于保持构件30上并被定位。另外,第一外装体11配置在保持构件30上。由此,汇流条41、42相对于蓄电单元20内的汇流条200、设于第一外装体11的正极外部端子13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4而被定位。
另外,保持构件30也具有保持热敏电阻50的功能。换句话说,保持构件30通过供热敏电阻50安装,将热敏电阻50相对于蓄电元件100定位,并且以相对于蓄电元件100按压的状态固定该热敏电阻50。
需要说明的是,保持构件30例如由PC、PP、PE、PPS、PBT或者ABS树脂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但只要是具有绝缘性的构件,也可以由任意的材质形成。
汇流条41、42将蓄电单元20内的汇流条200与设于第一外装体11的正极外部端子13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4电连接。换句话说,汇流条41是将正极外部端子13与在蓄电单元20内的一端配置的汇流条200电连接的导电性的构件,汇流条42是将负极外部端子14与在蓄电单元20内的另一端配置的汇流条200电连接的导电性的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汇流条41、42作为导电性的构件而例如由铜形成,但汇流条41、42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汇流条41、42可以由相同材质的构件形成,也可以由不同材质的构件形成。
热敏电阻50是相对于蓄电元件100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换句话说,热敏电阻50安装于蓄电元件100,并测量蓄电元件100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两个蓄电元件100配置有两个热敏电阻50。
接下来,详细说明蓄电单元20的结构。
图3是表示分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单元20的情况下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那样,蓄电单元20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0、多个汇流条200、多个隔离件300(多个第一隔离件310、一对第二隔离件320以及一对第三隔离件330)、一对夹持构件400、多个限制构件500、汇流条框600、以及隔热板700。
蓄电元件100是能够充电或者放电的充电电池(单电池),更具体来说,是锂离子充电电池等非水电解质充电电池。蓄电元件100具有扁平矩形,与第一隔离件310邻接配置。换句话说,多个蓄电元件100各自与多个第一隔离件310各自交替配置,并沿X轴方向并排。在本实施方式中,12个蓄电元件100与11个第一隔离件310交替地邻接配置。需要说明的是,蓄电元件100不限于非水电解质充电电池,可以是非水电解质充电电池以外的充电电池,也可以是电容器。
另外,如该图所示,蓄电元件100具备容器110、正极端子120以及负极端子130。需要说明的是,在容器110内侧配置电极体(发电要素)以及集电体(正极集电体以及负极集电体)等,并且封入有电解液(非水电解质)等液体,但省略详细说明。
容器110包括由金属构成的矩形筒状且具备底部的壳体主体和闭塞该壳体主体的开口的金属制的盖部。另外,容器110成为如下结构:在将电极体等收容于内部之后,对盖部与壳体主体进行焊接等,由此能够密封内部。这样,容器110成为在该图的Z轴方向正侧具有盖部、在X轴方向两侧的侧面具有长侧面、在Y轴方向两侧的侧面具有短侧面、在Z轴方向负侧具有底面的立方体形状的容器。需要说明的是,容器11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例如不锈钢、铝、铝合金等能够焊接的金属。
正极端子120是经由正极集电体与电极体的正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负极端子130是经由负极集电体与电极体的负极电连接的电极端子,均安装于容器110的盖部。换句话说,正极端子120以及负极端子130是用于将电极体所储存的电向蓄电元件100的外部空间导出、并且为了向电极体储存电而向蓄电元件100的内部空间导入电的金属制的电极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元件100以使正极端子120以及负极端子130朝向上方的状态进行配置。
汇流条200是与蓄电单元20内的多个蓄电元件100分别电连接的汇流条。换句话说,汇流条200是与多个蓄电元件100具有的各个电极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性的构件,将该多个蓄电元件100具有的任意的电极端子彼此电连接。具体来说,汇流条200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100具有的各个电极端子的表面上,并与该电极端子连接(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5条汇流条200,12个蓄电元件100借助该5条汇流条200成为将以并联的方式连接而成的每3个蓄电元件100的组串联连接4组而成的结构。另外,配置于端部的汇流条200与上述的汇流条41、42连接,由此,与正极外部端子13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4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汇流条200作为导电性的构件例如由铝形成,但汇流条20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汇流条200可以全部由相同材质的构件形成,也可以使任一条汇流条由不同材质的构件形成。
隔离件300具有多个第一隔离件310、一对第二隔离件320、一对第三隔离件330,例如由PC、PP、PE、PPS、PBT或者ABS树脂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离件310、第二隔离件320以及第三隔离件330只要是具有绝缘性的构件,可以由任意的材质形成,并且可以全部由相同材质的构件形成,也可以使任一个隔离件由不同材质的构件形成。
第一隔离件310是配置在蓄电元件100的侧方(X轴方向正侧或者负侧)的、对该蓄电元件100与其他构件进行绝缘的板状构件。换句话说,第一隔离件310配置在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100之间,对该两个蓄电元件100间进行绝缘。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2个蓄电元件100各自的蓄电元件100之间配置有11片第一隔离件310。
另外,第一隔离件310形成为覆盖蓄电元件100的正面侧或者背面侧的大致一半(沿X轴方向分成两部分的情况下的大致一半)。换句话说,在第一隔离件310的正面侧或者背面侧的两面(X轴方向的两面)形成有凹部,向该凹部插入上述的蓄电元件100的大致一半。利用这样的结构,蓄电元件100的侧方的第一隔离件310覆盖蓄电元件100的绝大部分,因此能够利用第一隔离件310使蓄电元件100与其他导电性构件之间的绝缘性提高。
第二隔离件320是配置在后述的夹持构件400与外装体10之间且对夹持构件400与外装体10之间进行绝缘的板状构件。另外,第二隔离件320在从外部向外装体10施加冲击的情况等,也具有作为保护蓄电单元20的缓冲构件的功能。换句话说,一对第二隔离件320从两侧夹住一对夹持构件400而配置在该一对夹持构件400与外装体10之间,对蓄电单元20内的蓄电元件100等进行绝缘,并且保护其免受来自外部的冲击。
第三隔离件330是对多个蓄电元件100中的配置于X轴方向的最外侧的多个蓄电元件100与其他构件进行绝缘的板状构件。具体来说,多个蓄电元件100中的、位于最外侧的一对蓄电元件100的外侧面没有被第一隔离件310覆盖,因此利用该一对第三隔离件330来覆盖该蓄电元件100的外侧面。由此,一对第三隔离件330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100与夹持构件400之间,对多个蓄电元件100与夹持构件400进行绝缘。
夹持构件400以及限制构件500是在蓄电元件100的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从外侧压迫蓄电元件100的构件。换句话说,夹持构件400以及限制构件500通过从该层叠方向的两侧夹住多个蓄电元件100,由此从两侧压迫多个蓄电元件100所含的各个蓄电元件100。需要说明的是,蓄电元件100的电极体的层叠方向是指,电极体的正极、负极以及隔板层叠的方向,且是与多个蓄电元件100并排的方向(X轴方向)相同的方向。换句话说,多个蓄电元件100在该层叠方向上进行排列。
具体来说,夹持构件400是在多个蓄电元件100的X轴方向两侧配置的平板状构件(端板),从多个蓄电元件100、多个第一隔离件310以及第三隔离件330的并排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夹住并保持该多个蓄电元件100、多个第一隔离件310以及第三隔离件330。需要说明的是,从强度的观点等出发,夹持构件400例如由钢或不锈钢等金属制(导电性)的构件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由强度高的绝缘性的构件形成。
限制构件500是两端安装于夹持构件400而限制多个蓄电元件100的长条状且平板状的构件(限制杆)。换句话说,限制构件500配置为跨越该多个蓄电元件100、多个第一隔离件310以及一对第三隔离件330,相对于该多个蓄电元件100、多个第一隔离件310以及第三隔离件330而赋予它们的并排方向(X轴方向)上的限制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蓄电元件100的两侧方(Y轴方向两侧)配置有两个限制构件500,利用该两个限制构件500从该两侧方夹住并限制该多个蓄电元件100。需要说明的是,限制构件500与夹持构件400同样地优选例如由钢或不锈钢等金属制的构件形成,但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构件形成。
汇流条框600是能够进行汇流条200与其他构件之间的绝缘、以及汇流条200的位置限制的构件。特别是,汇流条框600将汇流条200相对于蓄电单元20内的多个蓄电元件100进行定位。
具体来说,汇流条框600载置于多个蓄电元件100的上方(Z轴方向正侧),相对于多个蓄电元件100而被定位。另外,汇流条200载置在汇流条框600上并被定位。由此,汇流条200相对于多个蓄电元件100而被定位,而且与该多个蓄电元件100具有的各个电极端子接合。需要说明的是,汇流条框600例如由PC、PP、PE、PPS、PBT或者ABS树脂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但只要是具有绝缘性的构件,也可以由任意的材质形成。
隔热板700是配置在蓄电元件100的安全阀的排气的流路的内侧的具有隔热性的板状的构件。具体来说,隔热板700配置在汇流条框600的上方,以便位于蓄电元件100的安全阀的上方。换句话说,隔热板700在异常时等从蓄电元件100的安全阀排出气体的情况下,保护在蓄电单元20的上方配置的电路基板等电气设备免受该气体的热量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板700由热传导性低的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耐热性高且热传导性低的材料,例如也可以由被玻璃纤维强化的PPS、PBT等树脂或者陶瓷等形成。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蓄电装置1中,针对第一外装体1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外装体11是闭塞第二外装体12的开口的盖体。在第一外装体11中形成呈俯视大致T字状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的收容突起部80,在该收容突起部80的内部空间收容有电路基板(省略图示)或继电器(省略图示)等电气设备、以及用于连接它们与蓄电单元20内的蓄电元件100的配线(省略图示)。
在此,在电路基板上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例如用于取得、监视、控制蓄电元件100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电压值、电流值、温度等各种信息、控制继电器的接通、断开、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另外,在收容突起部80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使正极外部端子13和汇流条41的连接部分露出的第一开口81、以及用于使负极外部端子14与汇流条42的连接部分露出的第二开口82。在通常时,第一开口81以及第二开口82通过安装于收容突起部80的闭塞构件83、84进行闭塞。另外,在组装时或者维护时,将闭塞构件83、84从收容突起部80拆卸,使第一开口81以及第二开口82露出。
然后,第一外装体11一体地具备正极外部端子13与负极外部端子14。具体来说,通过利用形成第一外装体11的树脂材料插入成形正极外部端子13与负极外部端子14,从而一体成形第一外装体11、正极外部端子13以及负极外部端子14。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正极外部端子13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正极外部端子13的分解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负极外部端子14处也采用与正极外部端子13大体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负极外部端子14的说明。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正极外部端子13具备外部连接端子131、导电构件132以及固定构件133。
外部连接端子131一体地具备供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连接部1311与限制外部连接端子131自身的旋转的旋转限制部1312。
连接部1311形成为大致圆锥台状,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
旋转限制部1312是从连接部1311的基端部连续形成的二级圆板状的部位。在旋转限制部1312的上级部,形成有沿着周向形成的多个突起部1313。多个突起部1313埋设于第一外装体11,由此与第一外装体11卡定,并限制外部连接端子131自身的旋转。另外,在旋转限制部1312的下级部的底面,形成有供固定构件133卡合的螺孔1314(参照图8)。螺孔1314形成为其中心轴与连接部1311的中心轴C1重叠。
导电构件132是组装于外部连接端子131而与蓄电元件100电连接的俯视观察呈大致L字状的板体。具体来说,导电构件132具备长条的主体部1321、以及从主体部1321的基端部向与该主体部132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322。
在突出部1322的前端部形成有贯通孔1323。若向该贯通孔1323插入固定构件133而将该固定构件133紧固于外部连接端子131,则向外部连接端子131组装导电构件132。换句话说,贯通孔1323是导电构件132中的供外部连接端子131组装的组装位置。
另外,在主体部1321的两侧部设有呈半圆状切口的多个凹部1329(参照图6)。
主体部1321的前端部是宽度比其他部分宽的扩宽部1324。在主体部1321中的扩宽部1324与其他部分之间,以使扩宽部1324高一级的方式形成台阶状的立起部分1328。另外,在扩宽部1324形成有贯通孔1325。若向贯通孔1325插入未图示的固定构件而将该固定构件紧固于汇流条41,则将扩宽部1324组装于汇流条41。由此,导电构件132借助汇流条41与蓄电元件100电连接。换句话说,扩宽部1324是与蓄电元件100电连接的部分。另外,贯通孔1325是导电构件132中的与蓄电元件100连接的连接位置。由于从主体部1321突出有扩宽部1324以及突出部1322,因此该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的中途路径具有两个弯曲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中途路径中,具有弯折、弯曲以及折曲中的至少一个形状即可。由此,导电构件132成为比将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呈直线状连结而成的形状长的形状。另外,借助立起部分1328,将扩宽部1324配置在比组装位置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汇流条41的组装后,汇流条41配置在扩宽部1324的下方,因此收纳于导电构件132的台阶内。
固定构件133是固定组装后的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的螺钉,具有固定轴1331(螺钉轴)与螺钉头1332。通过将固定构件133的固定轴1331(螺钉轴)插入导电构件132的贯通孔1323,并与外部连接端子131的螺孔1314螺合,由此固定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在固定时,固定构件133的螺钉头1332与外部连接端子131夹持着导电构件132。此时,固定构件133的螺钉头1332从导电构件132突出,固定构件133的固定轴1331相对于外部连接端子131的中心轴C1配置在同轴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固定构件133为螺钉的情况,但固定构件也可以利用铆接来紧固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的构件。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固定构件,将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通过焊接、粘合或者钎焊等而形成为一体。
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分别由适当的导电材料一体成形。具体来说,作为适用于外部连接端子131的导电材料,例如举出黄铜、铝、铝合金等。另外,作为适用于导电构件132的导电材料,例如举出铜、铜合金等。另外,固定构件133优选由能够可靠地紧固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的金属一体成型。然后,正极外部端子13在外部连接端子131、导电构件132与固定构件133被组装好的状态下借助形成第一外装体11的树脂材料来插入成形。
接下来,对插入成形后的正极外部端子13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外装体11的正极外部端子13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一外装体11的正极外部端子13附近的结构的仰视图。图8是以包含图6中的VIII-VIII线的ZX平面剖开的剖视图。
如图6~图8所示,正极外部端子13中的外部连接端子131的连接部1311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连接部1311以外的部分(旋转限制部1312)埋设于第一外装体11并被密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旋转限制部1312的与连接部1311接近的部分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限制部1312中的多个突起部1313的上表面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在第一外装体11的上表面,设有以包围旋转限制部1312中的多个突起部1313的整周的方式鼓起的俯视观察呈圆形的鼓起部117。
导电构件132配置在比外部连接端子131靠第一外装体11的内侧。导电构件132的扩宽部1324借助第一外装体11的第一开口81而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换句话说,在导电构件132中,扩宽部1324以外的部分埋设在第一外装体11内并被密封。然后,通过经由第一开口81能够进行汇流条41与扩宽部1324的装卸。
固定构件133的从导电构件132突出的螺钉头1332埋设于第一外装体11并被密封。
然后,正极外部端子13的除了连接部1311与扩宽部1324以外的部分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因此堵塞流经外部连接端子131以及导电构件132的水的侵入路径。另外,除了连接部1311与扩宽部1324以外的部分被密封,由此该部分被第一外装体11覆盖,因此能够确保绝缘性。
在此,如图7以及图8所示,在第一外装体11的下表面,与固定构件133的螺钉头1332对应的部分成为从该下表面中的其他部分突出的圆板状的突起118。从确保外装体10的内部空间的观点出发,期望该突起118的突出量极其小。换句话说,在第一外装体11的下表面,与正极外部端子13对应的部分优选整体为平面。另外,该部分的壁厚优选在不会阻碍防水性以及绝缘性中的至少一方的范围内薄壁化。
接下来,对蓄电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一工序即第一外装体11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组装图5所示的外部连接端子131、导电构件132与固定构件133。具体来说,将固定构件133的固定轴1331穿过导电构件132的贯通孔1323并与外部连接端子131的螺孔1314螺合,由此将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固定。由此,组装出图6所示的正极外部端子13。在负极外部端子14处也以同样的工序组装。
利用形成第一外装体11的树脂材料对组装后的状态的正极外部端子13与负极外部端子14进行插入成形,由此形成第一外装体11。由此,正极外部端子13的连接部1311与扩宽部1324露出,并且其他的部分被密封,与第一外装体11形成为一体。在负极外部端子14处也成为相同的状态。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以组装的状态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在该状态下,外部连接端子131的连接部1311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外部连接端子131的连接部1311以外的部分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由此,能够堵塞流经外部连接端子131以及导电构件132的水的侵入路径,也能够确保绝缘性。
另外,在密封前,由于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分体形成,因此能够分别选择适当材料来形成。
此外,由于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以组装的状态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因此能够抑制它们的组装松动。而且,由于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因此能够使从外部作用的应力向第一外装体11分散。因而,能够提高耐转矩性、耐拉拨强度。
另外,由于导电构件132中的与蓄电元件100连接的部分(扩宽部1324)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蓄电元件100与导电构件132的连接作业。
另外,由于固定构件133在固定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的状态下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因此能够将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导电构件132更稳固地组装于固定构件133。另外,通过进行密封,能够抑制固定构件133的松动。
另外,由于导电构件132中的连接位置(贯通孔1325)与组装位置(贯通孔1323)的中途路径具有弯折、弯曲以及折曲中的至少一个形状,因此导电构件132形成比将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呈直线状连结而成的形状长的形状。由此,能够延长水的侵入路径,即便万一水侵入,也能够使其难以到达至第一外装体11内。
另外,由于导电构件132采用比将连接位置与组装位置呈直线状连结而成的形状长的形状,因此能够增大由第一外装体11密封的面积。因而,能够提高连接部1311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作业时的耐转矩性。
另外,由于利用立起部分1328将连接位置配置在比其他部分靠上方的位置且使该立起部分1328被第一外装体11密封,因此即便万一水侵入,也使水难以到达至连接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立起部分1328设置在从导电构件132的连接位置至组装位置中的任意位置即可。
另外,由于在导电构件132的两侧部设置凹部1329,因此能够进一步延长水的侵入路径。
需要是说明的是,通过在导电构件132的周缘部设置凸部也能够延长侵入路径。另外,也可以在导电构件132的周缘部形成凹部与凸部这两者。另外,凹部或者凸部的设置个数是任意的。
另外,由于将固定构件133的固定轴1331与外部连接端子131的中心轴C1配置在同轴上,因此能够利用一个固定构件133稳定地固定外部连接端子131。
另外,由于导电构件132在比外部连接端子131靠第一外装体11的内侧被外部连接端子131与固定构件133夹持而形成为一体,因此即使作用压入或拉拨外部连接端子131的力,也能够抑制外部连接端子131从导电构件132脱离。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换句话说,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均为例示,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技术方案表示而非上述的说明,并意图包含与技术方案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导电构件132的扩宽部1324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的情况。但是,电可以将导电构件132的整体埋设于第一外装体11并进行密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预先确保导电构件132与汇流条41的电连接。作为用于实现该情况的方法,例如举出也包含导电构件132与汇流条41的连接部分进行插入成形的方法、使与导电构件132连接的其他导电构件从第一外装体11露出并经由该露出部分与汇流条41连接的方法等。
另外,例示并说明了导电构件132的突出部1322与主体部1321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情况,但导电构件的突出部向与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即可。这样,若相对于向与主体部1321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322组装有外部连接端子131,则能够通过调整突出部1322的突出量来调整其与外部连接端子131的组装位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蓄电元件与外装体的蓄电装置。
Claims (9)
1.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外装体,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
外部连接端子,其具有供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部;以及
导电构件,其组装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而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
组装后的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外装体露出,且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中的所述连接部以外的部分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导电构件中的与所述蓄电元件连接的部分从所述外装体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还具有固定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的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在固定了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的状态下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导电构件中的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供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组装的组装位置的中途路径具有弯折、弯曲以及折曲中的至少一个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导电构件具有从所述连接位置至所述组装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比所述组装位置靠上方的形状,
所述导电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立起部分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导电构件的周缘部形成有凹部以及凸部中的至少一方。
7.一种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该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组装有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的状态下,利用树脂材料进行插入成形,由此形成所述外装体。
8.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与外装体,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
外部连接端子,其具有供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部;以及
导电构件,其组装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而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
组装后的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外装体露出,且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中的所述连接部以外的部分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由黄铜、铝或铝合金形成,所述导电构件由铜或铜合金形成。
9.一种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外装体,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具备:
外部连接端子,其具有供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部;
导电构件,其组装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而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以及
固定部,其固定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
组装后的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外装体露出,且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中的所述连接部以外的部分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所述导电构件中的与所述蓄电元件连接的部分从所述外装体露出,
所述固定构件在固定了所述外部连接端子和所述导电构件的状态下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所述导电构件中的与所述蓄电元件电连接的连接位置和供所述外部连接端子组装的组装位置的中途路径具有弯折、弯曲以及折曲中的至少一个形状,
所述导电构件具有从所述连接位置至所述组装位置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比所述组装位置靠上方的形状,
所述导电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立起部分被所述外装体密封,
在所述导电构件的周缘部形成有凹部以及凸部中的至少一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07448A JP6720547B2 (ja) | 2016-01-18 | 2016-01-18 | 蓄電装置 |
JP2016-007448 | 2016-01-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81591A true CN106981591A (zh) | 2017-07-25 |
CN106981591B CN106981591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5925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29888.5A Active CN106981591B (zh) | 2016-01-18 | 2017-01-16 |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76840B2 (zh) |
JP (1) | JP6720547B2 (zh) |
CN (1) | CN106981591B (zh) |
DE (1) | DE1020172007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50912B2 (en) | 2017-06-14 | 2021-03-16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Arrangements for inhibiting intrusion into battery pack electrical components |
JP7077592B2 (ja) * | 2017-11-29 | 2022-05-31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N110379975B (zh) * | 2019-09-04 | 2024-02-09 | 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防护的新能源电池 |
CN210110912U (zh) * | 2019-09-11 | 2020-02-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输出极底座及电池模组 |
WO2021079595A1 (ja) * | 2019-10-24 | 2021-04-2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
WO2024018797A1 (ja) * | 2022-07-19 | 2024-01-25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WO2024166735A1 (ja) * | 2023-02-06 | 2024-08-15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37615A (ja) * | 1996-02-28 | 1997-09-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密閉型鉛蓄電池 |
JP2010118199A (ja) * | 2008-11-12 | 2010-05-27 | Gs Yuasa Corporation | 蓄電池 |
CN101834306A (zh) * | 2009-03-10 | 2010-09-15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密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20264007A1 (en) * | 2011-04-14 | 2012-10-18 |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88661U (zh) | 1990-12-19 | 1992-07-31 | ||
JP3622259B2 (ja) | 1995-03-30 | 2005-02-23 | 日本電池株式会社 | ボルト端子を備えた蓄電池用蓋 |
JP3705901B2 (ja) | 1997-07-28 | 2005-10-12 |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 密閉形鉛蓄電池 |
JP2000195497A (ja) | 1998-12-25 | 2000-07-14 | Yuasa Corp | 鉛蓄電池用樹脂巻き端子 |
JP2000228183A (ja) | 1999-02-04 | 2000-08-15 |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 鉛蓄電池 |
JP3913107B2 (ja) * | 2002-05-22 | 2007-05-09 |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 鉛蓄電池のボルト端子装置 |
JP4626184B2 (ja) | 2004-05-26 | 2011-02-02 |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 鉛蓄電池 |
JP5561848B2 (ja) | 2009-07-13 | 2014-07-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車両及び電池使用機器 |
JP2012009319A (ja) | 2010-06-25 | 2012-01-12 |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 二次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
JP2012099253A (ja) * | 2010-10-29 | 2012-05-24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単電池 |
JP2012138202A (ja) | 2010-12-24 | 2012-07-19 | Toyota Motor Corp | 電池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EP2752919B1 (en) * | 2011-08-30 | 2017-03-0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assembled battery, and mounting device |
JP2013143395A (ja) * | 2012-01-06 | 2013-07-22 |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WO2013138380A2 (en) | 2012-03-13 | 2013-09-19 | Maxwell Technologies, Inc. | Capacitor and battery combination |
JP2015011849A (ja) | 2013-06-28 | 2015-01-19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補助バッテリを備えるバッテリ |
JP5999078B2 (ja) | 2013-12-12 | 2016-09-28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電池 |
-
2016
- 2016-01-18 JP JP2016007448A patent/JP67205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2-23 US US15/390,167 patent/US102768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1-16 CN CN201710029888.5A patent/CN106981591B/zh active Active
- 2017-01-18 DE DE102017200720.6A patent/DE102017200720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37615A (ja) * | 1996-02-28 | 1997-09-0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密閉型鉛蓄電池 |
JP2010118199A (ja) * | 2008-11-12 | 2010-05-27 | Gs Yuasa Corporation | 蓄電池 |
CN101834306A (zh) * | 2009-03-10 | 2010-09-15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密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20264007A1 (en) * | 2011-04-14 | 2012-10-18 |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7200720A1 (de) | 2017-07-20 |
CN106981591B (zh) | 2021-09-10 |
US20170207428A1 (en) | 2017-07-20 |
US10276840B2 (en) | 2019-04-30 |
JP6720547B2 (ja) | 2020-07-08 |
JP2017130289A (ja) | 2017-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81591A (zh) |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322110B (zh) | 电源组件 | |
KR102340898B1 (ko) | 조립성이 향상된 버스바 프레임을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 |
KR101320283B1 (ko) | 적층형 전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CN103380512B (zh) | 二次电池装置 | |
KR102335021B1 (ko) |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 |
WO2014156580A1 (ja) | 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06941138A (zh) | 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 |
US2020028719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ing member housing case and battery module | |
WO2014156576A1 (ja) | 配線モジュール | |
CN107946502A (zh) | 蓄电装置 | |
US20170005314A1 (en) |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 |
JP5606480B2 (ja) | 電池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 |
US10158204B2 (en) | Fixing structure of conductor unit | |
US20170054182A1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cell | |
US8673482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an extension wall | |
JP2020522861A (ja) | 電装アセンブリー及び前記電装アセンブリー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CN106953116B (zh) | 带有金属壳体的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池 | |
JP2017152161A (ja) | 蓄電装置 | |
CN110140232B (zh) | 蓄电装置 | |
JP2017152165A (ja) | 蓄電装置 | |
CN105226227B (zh) | 用于量取在电池单体中的电压和温度的装置 | |
JP7077592B2 (ja) | 蓄電装置 | |
WO2017141887A1 (ja) | 絶縁プロテクタ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 |
CN117397104A (zh) | 蓄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