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6223B - 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6223B
CN106966223B CN201710065143.4A CN201710065143A CN106966223B CN 106966223 B CN106966223 B CN 106966223B CN 201710065143 A CN201710065143 A CN 201710065143A CN 106966223 B CN106966223 B CN 106966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cose glue
sheet material
sheet
action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5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6223A (zh
Inventor
田口浩之
土桥翔
土桥翔一
寺尾康伸
山本干夫
石井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66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6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6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6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9/00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 B42C19/02Multi-step processes for making books starting with single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4/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by discontinuous stitching with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9/00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 B42C9/0081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applying adhesive to individual sheets for binding them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该片材装订装置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其具备:粘胶部,选择性地对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互不相同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至少任一粘胶对象区进行粘胶;控制部,控制粘胶部进行粘胶;以及张数信息获取部,用于获取表示构成通过粘胶装订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的信息,在张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信息表示的片材张数在规定张数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将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任意页的两面接触的粘胶位置被设定成在片材的面方向上多页多页地改变粘胶位置,即以在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的方式允许粘胶位置部分重叠。

Description

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30日、申请号为201410371646.0、发明名称为“片材装订装置、片材装订方法、片材后处理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的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对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进行各种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
在上述现有的后处理装置中也存在具有利用订书钉对由多张片材构成的片材摞进行装订的功能的装置。
但是,利用订书钉装订的片材摞不能直接放入碎纸机。并且,即使从钉装好的片材摞上取出订书钉,当要作为纸张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进行再利用时,由订书钉所开的孔也有可能对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片材输送造成不利影响,成为卡纸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时防止被装订后的片材摞的粘胶部位由于胶本身的厚度而比其它部位更厚的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其具备:粘胶部,选择性地对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互不相同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至少任一粘胶对象区进行粘胶;控制部,控制粘胶部进行粘胶;以及张数信息获取部,用于获取表示构成通过粘胶装订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的信息,在张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信息表示的片材张数在规定张数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将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任意页的两面接触的粘胶位置被设定成在片材的面方向上多页多页地改变粘胶位置,即以在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的方式允许粘胶位置部分重叠。
根据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方法是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的片材装订装置中的片材装订方法,所述片材装订装置具备选择性地对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互不相同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至少任一粘胶对象区进行粘胶的粘胶部,所述片材装订方法包括:获取表示构成通过粘胶装订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的信息,在表示的片材张数在规定张数以下的情况下,将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任意页的两面接触的粘胶位置被设定成在片材的面方向上多页多页地改变粘胶位置,即以在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的方式允许所述粘胶位置部分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的概略纵截面图。
图2是表示装订处理部T周边的概略构成的纵截面图。
图3是表示粘胶后的纸摞被堆叠在处理托盘102上的状态图。
图4是表示粘胶后的片材摞在处理托盘102上被按压的状态图。
图5是说明按压机构D进行的一系列按压动作的演变图。
图6是表示从处理托盘102侧观察装订处理部T周边时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说明装订处理部T中的粘胶部101的构成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1的一例控制块的图。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进行装订处理部T中的粘胶处理时对片材定义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说明以图10所示的模式进行粘胶时的粘胶位置的图。
图12是表示按照上述顺序对六张片材进行了粘胶处理时的装订后的片材摞的截面的样子图。
图13是表示以粘胶部分稍微重叠的状态进行粘胶后的片材摞的截面的样子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粘胶方法的图。
图15是说明根据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改变粘胶位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按照图15所示的程序进行的粘胶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说明根据对片材摞实施装订处理的位置改变粘胶位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对片材的角部进行装订时的粘胶模式的图。
图19是表示按照图18所示的规则一面错开粘胶位置一面进行六张片材的装订处理时的粘胶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可使粘胶头101a在y轴方向移动的机构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每多页改变粘胶位置时的粘胶位置的一例的图。
图22是按照图21所示的规则一面错开粘胶位置一面进行装订处理时的片材摞的截面图。
图23是说明装订处理部中的粘胶部的其它构成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涂胶单元601的装卸机构的图。
图25是表示可使涂胶单元601在y轴方向移动的一例机构的图。
图26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后的概略图。
图27是表示在图26的显示部显示的后处理器选择画面的图。
图28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胶装部所进行的胶带粘贴动作的说明图。
图2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胶带压贴装置的图,图29的(a)表示待机位置,图29的(b)表示压贴状态。
图30是表示图29所示的胶带压贴装置的压贴动作的图,图30的(a)表示胶带头的待机位置,图30的(b)表示开始胶带头的压贴动作,为了进行压贴而向着纸张移动,将胶带头的双面粘结片以规定的宽度粘贴在纸张上后进行加压的状态,图30的(c)表示粘贴了双面粘结片之后,回到原来的待机位置的状态,图30的(d)表示将胶带头的双面粘结片抽出到转移抵接面的状态,图30的(e)表示配置在胶装部的胶带压贴装置的倾斜姿势。
图31是进行图26所示的后处理动作的后处理器控制部的控制模块图。
图32是说明通过图31的后处理器控制部进行的胶装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胶带压贴装置的图,图33的(a)是俯视图,图33的(b)是图33的(a)的A向视图。
图3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35是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6是表示粘结剂的涂布位置与位于涂布用压涂机的输送方向下游的各从动辊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7是表示打孔单元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驱动机构的驱动构成的立体图。
图39是用于说明第一凸轮的旋转角度与冲孔头和涂布用压涂机的状态的关系的图,图39的(a)表示中立状态时的关系,图39的(b)表示打孔时的关系,图39的(c)表示中立状态时的关系,图39的(d)表示粘接剂涂布时的关系。
图40是表示第一凸轮的作用轴的旋转角度与冲孔头和涂布用压涂机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41是片材后处理装置进行的作业处理的流程图。
图4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3是表示压敏粘接剂的涂布位置与从动辊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片材后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5是表示压敏粘接剂的涂布位置的图。
图46是表示片材折返辊的图。
图47是表示折叠增强辊的图。
图48是用于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动作(片材装订方法)的流程图。
图49是表示禁止抽出卷式胶带33的动作的图。
图50是表示不粘贴双面粘结片31的情况下进行按压的动作的图。
图51是第九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器所具有的片材装订装置的说明图。
图52是用于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动作(片材装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就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所谓的后处理器(finisher))进行说明。
<整体装置的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的概略纵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接收例如从可与后处理装置1通信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7输出的片材,并对该片材实施装订处理、折叠处理、打孔处理等各种处理。
后处理装置1大致具有例如装订处理部T、折叠处理部B、订书机W、打孔部109等作为处理功能。
在图像形成装置7中形成有图像的片材首先通过打孔部109。如果对片材进行打孔,则在此时通过打孔部109对片材进行打孔。
利用挡板117将通过了打孔部109的片材的输送目的地切换为输送路径110和输送路径108中任一。
如果只想对片材进行打孔处理、或想将通过了打孔部109的片材直接向装置外部排出,则片材被挡板117导向输送路径108,然后被挡板107导向输送路径119,向第一排出托盘106上排出。
另一方面,如果想用装订处理部T对片材进行装订处理,则通过挡板107将被引导到输送路径108的片材进一步导向输送路径120,向缓冲盘104上排出。图2是表示装订处理部T周边的概略构成的纵截面图。
随后,排出到缓冲盘104上的片材一面被在图1的纸面上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叶片103拍打,一面被堆叠在处理托盘102上。
装订处理部T具有在堆叠于处理托盘102上的片材的上表面进行粘胶的粘胶部101。每当片材被堆叠在处理托盘102上时,装订处理部T就用粘胶部101在该片材的上表面进行粘胶。例如,要装订十张片材的片材摞时,在第十张片材的上表面不进行粘胶。图3是表示粘胶后的片材摞被堆叠在处理托盘102上的状态图。
一旦完成了对所有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多张片材在处理托盘102上的粘胶,则各自的上表面被粘胶的多张片材在重叠状态下被按压机构D朝着处理托盘102按压。这里的粘胶部101是向片材上喷射液状胶的部件,通过按压机构D的按压,多张片材被胶牢固地粘接,结束片材装订处理(参照图4)。
如果想对通过了打孔部109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订书钉装订处理,则通过挡板117将片材导向输送路径110,对排出到堆叠器111上的片材实施订书机W的订书钉装订处理、折叠处理部B的折叠处理。具体是,折叠处理部B例如通过折刀112和折返辊113使由订书机W进行过订书钉装订处理的片材摞折曲,在通过折叠增强辊114进一步形成折痕之后,通过排出辊115将折曲的片材摞排出到第三排出托盘116上。
图5是用于说明按压机构D进行的一系列按压动作的演变图。如同图所示,按压机构D例如可具备按压部件101r、引导部件101g、电机101z、凸轮101x、齿条101y、电机101m、小齿轮101f、被引导部件101n、销钉101q等。
以下就按压机构D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机101z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101x,通过旋转驱动电机101z,从而凸轮101x进行旋转。在凸轮101x上设有销钉101q,该销钉101q在形成于按压部件101r上的导槽101t内滑动。
另外,在按压部件101r上还设置有被引导部件101n,该被引导部件101n通过引导部件101g的导槽而能往复移动地被引导。
因此,一旦旋转驱动电机101z,则凸轮101x的销钉101q也进行旋转,驱动力通过移动的销钉101q经由导槽101t传递到按压部件101r,按压部件101r沿着引导部件101g的导槽进行往复移动。
另外,在按压部件101r的端部形成有齿条101y,该齿条101y向与引导部件101g的导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方向)延伸。安装于电机101m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101f与该齿条101y啮合,通过旋转驱动电机101m,可使按压部件101r与引导部件101g一起在齿条101y的延伸方向进行往复移动。
随后,由通过装订处理装订好的多张片材形成的片材摞例如通过设置于处理托盘102上的未图示的排出部件而被排出到第二排出托盘105上。图6是表示从处理托盘102侧观察装订处理部T周边时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装订处理部T中的粘胶部101的构成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如同图所示,粘胶部101具有粘胶头101a(粘胶单元)、供应管101d、轴101c、以及电机101b等。通过在外表面形成有蜗杆的轴101c,将粘胶头101a支撑为可向图7所示的箭头方向往复移动。轴101c与电机101c的输出轴连接,通过电机101c的旋转驱动进行旋转。由此,如果电机101正转,则粘胶头101a因轴101c的蜗轮的作用向一方移动,如果电机101反转,则粘胶头101a因轴101c的蜗轮的作用向另一方移动。
通过未图示的泵,将液状胶经由供应管101d供应到像这样地可往复移动地被支撑的粘胶头101a上。供应到粘胶头101a的液状胶从设置于粘胶头101a的喷嘴101an向堆叠在处理托盘102上的片材的上表面的期望区域喷射。在此,例如电机101b、轴101c等相当于“移动机构”。
这样,在装订处理部T(粘胶部)中,可选择性地在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彼此不同的多个“规定粘胶对象区”中至少任一上形成粘胶。该多个“规定粘胶对象区”是事先对片材设定的位置,例如后述的图10所示的G11~G15那样的区域。
在此,作为一个例子,例示了装订处理部T被配置在后处理装置1内的图1所示的位置上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打孔部109、折叠处理部B等装置内的其它部位。
图8是表示具有根据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1的一例控制块的图。
如图8所示,局部地说,后处理装置1例如具备CPU801、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802、存储器(MEMORY)803、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804、粘胶头101a、电机101m、电机101z、电机101b、通信接口805等。
ASIC 802、存储器803、HDD 804、电机101m、电机101b以及通信接口805等设在后处理装置1中的各种执行机构、传感器类等可通过并行总线、串行总线等通信线而与CPU 801通信连接。
CPU 801例如通过将从HDD 804或装置外下载的程序加载到存储器803中并运行,从而控制例如粘胶头101a、电机101m、电机101z、电机101b、通信接口805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1中,CPU801发挥进行片材装订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1中的各种处理的作用,并且还发挥通过运行存储于存储器803、HDD 804等中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作用。并且,CPU 801当然也可以由可执行同等的运算处理的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替代。另外,HDD 804也同样可以由例如闪存等存储装置替代。
存储器803例如可以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VRAM(Video RAM: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等组成,发挥存储片材装订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1中使用的各种信息和程序的作用。
<片材装订装置的详细说明>
以下,就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CPU 801(张数信息获取部)从图像形成装置7等获取表示从其开始成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是否是第一张片材的信息(用于识别各片材的信息),如果该片材是片材摞中的第一张片材(动作ACT101,是),则判断粘胶头101a是否位于左端(装置背面侧,图1中的纸面内侧)(动作ACT102)。这里的粘胶头101a的位置判断既可以根据过去的控制历史通过CPU801进行判断,也可以在HDD 804等中随时记录当前位置,通过将其读出来进行判断。另外,也可以通过传感器等检测粘胶头101a的位置。
如果粘胶头101a不位于左端(装置背面侧)(动作ACT102,否),则使粘胶头101a向左端(装置背面侧)移动,返回到靠近片材的角部的初始位置(动作ACT103)。然后,CPU801将存储于HDD 804中的粘胶头101a的移动方向标记设定成“从左端侧向着右端侧”(动作ACT104),使粘胶头101a对片材上表面进行粘胶处理(动作ACT105)。
另一方面,如果CPU 801(张数信息获取部)判断从其开始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不是第一张片材(动作ACT101,否),则判断粘胶头101a是否位于左端(装置背面侧)(动作ACT106)。
在粘胶头101a位于左端(装置背面侧)的情况下(动作ACT106,是),CPU 801则将存储于HDD 804中的粘胶头101a的移动方向标记设定成“从左端侧向着右端侧”(动作ACT107),使粘胶头101a向右端侧(装置正面侧)移动一级(动作ACT108),并使粘胶头101a对片材上表面进行粘胶处理(动作ACT105)。
CPU 801判断粘胶头101a是否到达了“最大移动位置”(装置正面侧的极限移动位置)(动作ACT109)。
在粘胶头101a到达了上述“最大移动位置”的情况下(动作ACT109,是),则CPU 801将存储于HDD 804中的粘胶头101a的移动方向标记设定成“从右端侧向着左端侧”(动作ACT110),使粘胶头101a向左端侧(装置背面侧)移动一级(动作ACT111),并使粘胶头101a对片材上表面进行粘胶处理(动作ACT105)。
在粘胶头101a的移动方向标记为“从左向右”的情况下(动作ACT112,是),则CPU801使粘胶头101a向右端侧(装置正面侧)移动一级(动作ACT113),并使粘胶头101a对片材上表面进行粘胶处理(动作ACT105)。
另一方面,在粘胶头101a的移动方向标记不是“从左向右”的情况下(动作ACT112,否),则CPU 801使粘胶头101a向左端侧(装置背面侧)移动一级(动作ACT114),并使粘胶头101a对片材上表面进行粘胶处理(动作ACT105)。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中的CPU 801(控制部)通过使粘胶头101a移动,从而以在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多张片材的片材摞中的“第一片材(例如第一页的片材)”和与第一片材不同的“第二片材(例如第二页的、除第一页以外的其它页的片材)”之间粘胶区域不同(转变)的方式使粘胶头101a进行粘胶。
在此,CPU 801驱动控制粘胶头101a,以便在相邻的片材之间(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粘胶位置不同。这样,通过在相邻的片材之间使粘胶部位错开,从而在相邻重叠的片材之间不会连续地在片材上的相同位置累积粘胶的厚度,可以分散因粘胶而厚度增加的部位。
图10是表示进行装订处理部T中的粘胶处理时对片材定义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的一例的图。
如图10所示,这里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被分成三个组G1~G3。组G1具有多个粘胶对象区G11~G15,组G2具有多个粘胶对象区G21~G25,组G3具有多个粘胶对象区G31~G35。
如图11所示,CPU 801在一面驱动控制电机101b,一面装订例如共六张片材的情况下,针对第一张片材,在组G1~G3中的区域G11、G21及G31进行粘胶,针对第二张片材,在组G1~G3中的区域G12、G22及G32进行粘胶,针对第三张片材,在组G1~G3的区域G13、G23及G33进行粘胶,针对第四张片材,在组G1~G3中的区域G14、G24及G34进行粘胶,针对第五张片材,在组G1~G3中的区域G15、G25及G35进行粘胶。CPU 801对最后的第六张片材不进行粘胶,向被粘胶的第五张片材上排出第六张片材之后,针对这六张片材,利用按压机构D对粘胶部分进行按压。
图12是表示按照上述的程序对六张片材进行了粘胶处理时的装订好的片材摞的截面的样子的图。通过该图可以明确,在片材的面方向上,位于任意片材的两面的粘胶区处于不同位置,不重叠。
在这里,每当改变作为粘胶处理的对象的页时,CPU 801就按照规定的顺序选择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任一个区域。由此,可以使装订位置处的粘胶部位具有周期性(规则性),有助于提高装订位置的美观性和装订强度的稳定化。
这样,通过在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中,使片材上的粘胶位置与其它片材不同,从而与在形成片材摞的所有片材上的相同位置进行粘胶的方法相比,可以抑制因粘胶位置重叠而导致由于胶本身的厚度而使粘胶位置附近的厚度增加。
这里的“使粘胶区域不同”是指,第一片材上的粘胶位置与第二片材上的粘胶位置不“完全相同”,例如图13所示,第一片材上的一部分粘胶区域与第二片材上的粘胶区域局部重叠的情况也属于“使粘胶区域不同”。即,尽管粘胶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重叠,但作为装订的整个片材摞来看,与在相同位置重叠粘胶部分的方式相比能降低厚度即可。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粘胶方法的图。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CPU 801使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多张片材中的“作为最上头的第一封皮页的第一规定片材(图14所示的页面1)”和“最后的第二封皮页前一页的第二规定片材(图14所示的页面5)”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离片材的角部最近的至少任一个粘胶对象区(在这里是用虚线的圆圈U圈起的粘胶对象区G35)总是被粘胶。
作为封皮和封底的片材一般容易从易受到应力的角部分剥离。因此,对于封皮和封底,始终在片材的角部进行粘胶,从而防止从封皮和封底的角部剥离。
图15是说明根据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改变粘胶位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CPU 801(张数信息获取部)从图像形成装置7等获取表示构成用粘胶装订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的信息(动作ACT201)。
CPU 801在所获取的张数信息所表示的片材张数为规定张数(这里为四张)以下的情况下(动作ACT202,否),使第一片材(例如第一页的片材)上的进行粘胶的粘胶对象区与第二片材(例如第二页或除第一页以外的其它页的片材)上的进行粘胶的粘胶对象区形成在片材上的相同位置(动作ACT203)。
这样,在装订可以忽略粘胶导致的厚度增加的影响的少量张数的文件时,为了进行稳定的装订处理和提高美观性,也可以在片材的相同部位进行粘胶。
另外,在所获取的张数信息表示的片材张数越多,CPU 801越发增加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的区域数量。具体是,例如在构成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是4张或5张时(动作ACT204,否),如图16所示,对各组G1’~G5’中的3种粘胶对象区按照规定的顺序轮流地粘胶(动作ACT205)。
另外,例如在构成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为6张以上时(动作ACT204,是),CPU 801如图11所示,对各组G1~G3中的5种粘胶对象区按照规定的顺序轮流地粘胶(动作ACT206)。
资料的装订张数越多,在相同部位进行粘胶对厚度的影响程度越高。
因此,构成为在装订张数多的情况下,允许增加粘胶对象部位,以便尽量使粘胶位置不重叠,而在装订张数少的情况下则允许减少粘胶对象部位的数量。
图17是说明根据对片材摞实施装订处理的位置来改变粘胶位置的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17所示,CPU 801(装订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从图像形成装置7获取的“表示将片材上的哪个位置作为装订位置的装订位置信息”(动作ACT301)。该信息由用户在例如图像形成装置7的控制面板上、或向图像形成装置7发送印刷指令的PC等外部设备上的打印机驱动器上等进行设定。
这里,作为装订位置的种类,例如可以举出以下几种。
(1)沿着长边或短边在多个部位进行装订
(2)对片材的角部进行装订
(3)沿着通过片材中央的与任一边平行的线进行装订
CPU 801基于所获取的装订位置信息,在沿着片材的任一边(例如长边)在多个部位进行装订的情况下(动作ACT302,是),使粘胶以第一片材(例如第一页的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相对第二片材(例如第二页或除第一页以外的其它页的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在该边(例如长边)的方向上不同的方式进行(动作ACT303)。
如果在沿着任一边的多个部位装订片材摞,则根据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资料的种类不同,会存在设置在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边附近的空白少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第一片材上的粘胶位置与第二片材上的粘胶位置在与该边正交的方向上错开,则有可能胶超出空白而附着在资料的内容部分。
因此,在沿着任一边的多个部位装订片材摞的情况下,通过在该边的方向错开粘胶对象区,从而可以避免超出资料的空白粘胶的情况。
另外,CPU 801基于所获取的装订位置信息,根据将片材上的哪个位置作为装订位置来改变使第一片材(例如第一页的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相对第二片材(例如第二页或除第一页以外的其它页的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错开的方向。
具体是,根据所获取的装订位置信息判断对片材的角部分进行装订时(动作ACT304,是),CPU 801将粘胶对象位置在正交的两条边(短边和长边)各自的方向上错开(动作ACT305)。具体是,如图18所示,CPU 801按页错开粘胶位置,使在正交的两个轴方向上错开了位置的粘胶对象区Gs1~Gs4依次轮流地被粘胶。图19示出了一面按图18所示的规则错开粘胶位置、一面进行了六张片材的装订处理时的粘胶例子。
这样,在对沿着片材的边排列的多个粘胶对象区进行粘胶时、以及对片材的角部附近进行粘胶时,通过改变第一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相对于第二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的错开方式,可以对应其装订方式实现适当的粘胶。
即,例如如果用户指定在片材的角部附近进行装订,则可以认为该用户在阅览这样装订的片材时,通常是一面斜着翻页一面阅读。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第一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相对于第二片材上的粘胶对象区向边方向错开,则沿着边方向在长的区域内被粘胶的部分恐怕会妨碍斜着翻页。因此,例如在片材的角部附近进行装订时,避免错开粘胶对象区的方向偏向特定的边方向,当在排列于特定的边方向的多个装订位置进行装订时,使粘胶对象区在该特定的边方向上错开,从而用户在阅览装订处理好的片材摞时不会觉得不方便。
另外,如果根据获取的装订位置信息,既不是沿着片材的边方向在多个部位进行装订的装订方式,也不是在角部分进行装订的装订方式时(动作ACT304,否),例如,CPU 801判断为是上述(3)的装订方式,从而以在通过片材中央且与任一边平行的方向上错开粘胶位置的方式进行粘胶。
另外,以图18和图19所示这样的模式进行粘胶时的机构可以考虑例如如图20所示这样增加了与粘胶头101a一体移动的粘胶头101a’的机构等。因此,根据需要,不仅是在轴101c延伸的滑动方向,而且还可以在与该轴101c正交的方向(图20中的y方向)上使粘胶位置对应片材而错开。
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后述的图25所示,构成为利用齿条和小齿轮机构而使粘胶部101本身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粘胶位置在y轴方向上的转移。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与任意页的两面接触的粘胶位置被设定成在片材的面方向上位置不同,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如图21所示,构成为每多页地(将多页作为整体,多页多页地)改变粘胶位置,从而既允许粘胶位置在某种程度上重叠,又能在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即便是按这样的规则改变粘胶位置,也能在片材摞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因此,可以减轻粘胶部分的厚度的不利影响。图22是边按照图21所示的规则错开粘胶位置边进行装订处理时的片材摞的截面。
通过使CPU 801执行存储于存储器802中的片材装订程序来实现上述片材装订装置的处理中的各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多个粘胶头。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23是说明装订处理部中的粘胶部的其它构成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中,分别对应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配置有多个粘胶单元601本身。这样,通过构成为从头配备多个粘胶单元,从而可以提高在片材上的多个部位进行粘胶时的作业效率。
另外,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胶单元601构成为相对于设有卡合部601x的底座是可装卸的,在维护时更容易进行更换作业。
而且,通过固定在壳体606上的轴602,设有卡合部601x的底座可在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的排列方向上滑动。通过架设在滑轮603上的带604,像这样地被可滑动地支撑的粘胶单元601能够在轴602的延伸方向上往复移动,其中,滑轮603安装于电机605的驱动轴上。
当然,利用本实施方式所示构成的片材装订装置也可以进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由CPU 801进行的装订位置控制。
作为以图18和图19所示这样的模式进行粘胶时的机构,例如可以举出图25所示的例子。在图25中,作为一个例子形成下述这样的构成:即、在壳体606的侧面(与y轴平行的侧面)上形成齿条,通过安装于电机607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607P而使壳体606本身向y轴方向移动。电机607例如可以由CPU 801进行驱动控制。
因此,根据需要,不仅可以在轴602延伸的滑动方向,而且还可以在与该轴602正交的方向(图25中的y方向)上使粘胶位置按片材错开。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片材进行粘胶的粘胶单元并不局限于喷射液状胶的方式,也可以举出以下的几个其它形式。
(1)两面带胶的双面胶的粘贴
(2)涂布膏状胶
(3)涂布液状胶
(4)涂布条状的胶
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根据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进行装订处理时的片材上的装订位置等来改变粘胶部位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当然也可以根据通过图像形成装置7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的内容(空白的设定信息等)来改变粘胶的对象区域的错开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部分相同功能的部分,有时会标注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的标记或名称,但对于根据实施方式的描述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即便标记或名称不同,也应解释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部分相同。因此,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排出托盘6与出现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排出托盘105相同。
一般地,提议了将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多张纸张装订成一摞后排出的纸张后处理装置。这样的后处理装置例如也称为后处理器(フィニッシャ:整理器),使用金属订书钉在规定的位置进行订书钉装订。
但是,使用订书钉进行订书钉装订处理时,在拆下订书钉后的纸张上产生钉孔,往往会影响之后的纸张的使用。另外,拆掉的金属订书钉有可能混杂到某处。
因此,提议了一种配置成可切换为使用订书钉的订书钉装订处理部和使用胶的胶装部中任一的装订装置。
但是,上述现有的装订装置没有考虑粘胶强度。尤其是从所谓的再利用复印纸的观点出发,也考虑到如果粘胶强度强,则即便想逐一剥离纸张也无法剥离,纸张会被撕裂。另外,如果粘胶强度弱,则会很快脱落,不能起到装订纸张的功能。
另外,上述现有的装订装置在从订书钉的装订方式变换到粘胶的装订方式时,需要进行单元的更换,使用起来不方便。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能够容易进行纸摞的胶装、且能够根据纸张的厚度等进行适当粘胶强度的粘胶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并且,提供可以有选择地实施利用订书钉的装订方式和利用胶的装订方式中任何一种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以下,根据附图,就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图26是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安装了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状态的正视图,图27是图26的后处理器的放大图。
在图26中,后处理器1具有:使用订书钉装订多张纸张P的订书钉装订部2、不使用订书钉而使用胶进行装订的胶装部3、将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纸张P输送到胶装部3的第一输送部4、从第一输送部4分支、并将纸张P输送到订书钉装订部2的第二输送部5、以及配置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多个排出托盘6的排出托盘部7。另外,在订书钉装订部2和胶装部3进行了装订处理后的纸摞被排出到排出托盘部7的排出托盘6。
MFP 100在装置主体101内具有供纸盒部102、图像形成处理部(未图示)、定影部(未图示)、排出辊部103。在从供纸盒部102供应的纸张P上转移由图像形成处理部形成的例如色调剂图像。然后,通过定影部对转移于纸张P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并通过排出辊部103将定影了色调剂图像的纸张P向装置外部排出。从排出辊部103排出的纸张P被供应到后处理器1。
MFP 100具有自动原稿进纸装置(ADF)104。放置在送稿台104A上的片状原稿被逐张供应到扫描部(未图示),被读取的原稿信息暂时保存在存储部105中。存储部105例如存储从未图示的个人电脑等发送的原稿信息、通过ADF 104在扫描部读入的原稿信息、印刷纸张P的印刷张数、印刷纸张P的厚度等纸张信息。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操作部106能够边观看显示于显示部107的显示画面、边进行各种操作。控制部108进行MFP整体的控制,将存储在存储部105中的印刷张数、印刷厚度等纸张信息发送到后处理器控制部15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后处理器控制部150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侧,但也可以配置在后处理器1侧。
操作部106在后处理器1中选择利用订书钉装订部2或胶装部3的纸张P的装订方式。并且,当选择了胶装时,可以选择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和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和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设定有标准强度、装订强度高于标准强度的第一装订强度、以及装订强度高于第一装订强度的第二装订强度,可供使用者选择。如图27所示,这些模式和强度的选择被显示于操作部106的例如触屏式的显示部107,操作者按下相应的显示即被选择。
图27示出显示部107的后处理器选择画面。在后处理器选择画面中显示有:选择订书钉装订部2的装订方式的订书钉显示部131、选择胶装方式的胶装显示部132、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显示部133、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显示部134、标准强度显示部135、第一装订强度显示部(强1显示)136、以及第二装订强度显示部(强2显示)137。
在此,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通过改变胶的粘胶次数(涂布次数)来调节装订强度。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通过改变胶的粘胶宽度(涂布宽度)来调节装订强度。之后将就各模式中的装订强度调节进行说明。
在后处理器1中,胶装部3在配置于第一输送部4的输送端部的供纸辊301的排出侧附近具有旋转叶片部302和在规定范围内往复转动的杆状的夹持部305,利用旋转叶片部302的第一叶片302A和夹持部305从两面侧把持排出的纸张P的输送后端部。另外,排出的纸张P在待机托盘303上待机。在此,将纸张P的输送方向作为纵对齐方向,将与纵对齐方向正交的纸面的方向作为横对齐方向。
待机托盘303朝着纵对齐方向的前方朝上倾斜地配置,一旦一张纸张P被供应到待机托盘303,则其朝着横对齐方向的外侧左右打开,使载置的纸张P落到下方的处理托盘304上。此时,所述夹持部的把持动作被解除,大致同时地旋转叶片部302开始旋转,在旋转一圈的期间,多个其它叶片302B、302C依次朝着下方拍打纸张P的后端部,强制性地使纸张P落下到处理托盘304上。此时,腿长的叶片边与纸张P的表面接触、边朝纵对齐方向的后方压入纸张P。在处理托盘304的纵对齐方向的后方配置有定位部306,纸张P的后端抵到定位部306,从而进行纸张P的纵对齐方向的定位,纸张P的后端被对齐。
在胶装部3中,在纸张P的纵对齐方向的后端部的表面如后所述地粘贴有强粘结性的双面粘结带,但即使下一张装订纸张边与其上接触边进行移动,该下一张纸张也不会立即粘贴在双面粘结带上,该下一张纸张的后端将顺利到达定位部306。该双面粘结带是通过向纸张施加压力而进行粘接的。
另外,订书钉装订部2也具有与胶装部3的纸张P输送系统相同的构成,因此省略其说明。
胶装部3配置有胶带压贴装置50,用于以强粘结性的粘结带对后端在定位部306被对齐的纸张逐张地进行胶装,将多张纸张装订成一摞。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胶带压贴装置50可以在横对齐方向移动,间歇地在横对齐方向移动,并以规定宽度(宽度方向为纵对齐方向)粘贴双面粘结片。将粘贴的双面粘结片称为切割粘结片部G。
图29示出胶带压贴装置50。
胶带压贴装置50靠近定位部306安装,纸张P的纵对齐方向的后端抵到所述定位部306,使纸张P的前端对齐。
胶带压贴装置50具有胶带头52和将胶带头52保持为能够倾动的压贴台53。胶带头52能够在图29的(a)所示的待机姿势和图29的(b)所示的按压姿势之间倾动,待机姿势如图29的(a)所示,相对于定位部306的纸张载置面306A朝上方具有角度θ(0度<θ<90度),按压姿势如图29的(b)所示,是与纸张载置面306A平行的姿势。胶带头52在待机位置处上升到将纸张P堆叠于纸张载置面306A的最大高度的上方并倾斜,从而落下供应到处理托盘304的纸张P容易被定位部306接收。当然,胶带头52也可以在待机位置不倾斜。
将使胶带头52从待机位置倾动到按压姿势并施加压力F而使纸张P与切割粘结片部G相粘接后重新回到待机位置的一系列动作称为胶带头压贴动作。
进行胶带头压贴动作的机构具有:形成于压贴台53的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第一长孔54、上端低于第一长孔54的第二长孔55、与第一长孔54卡合的第一卡合销钉56以及与第二长孔55卡合的第二卡合销钉57,在胶带头52的侧面安装第一卡合销钉56和第二卡合销钉57。第一卡合销钉56在胶带头52的侧面与在长度方向上长的辅助长孔(未图示)卡合。这是为了当第二卡合销钉57到达第二长孔55的上端之后,第一卡合销钉56可以移动到第一长孔54的上端,通过上述第一卡合销钉56在辅助长孔内移动,从而胶带头52可以将第二卡合销钉57作为支点开始倾动。
另外,通过弹簧等第一弹性体58朝着下方对胶带头52施加由未图示的压力施加部产生的压力F。一旦向胶带头52施加压力F,则胶带头52抵抗弹簧等第二弹性体59的弹力而向下方移动。一旦第一卡合销钉56到达第二长孔55的上端位置,则胶带头52成为图30的水平姿势,保持该水平姿势地下降,后述的胶带的转移抵接面与纸张P的表面抵接。在该状态下,即使向第一弹性体58施加压力F,胶带头52也不再下降,压缩第一弹性体58,将双面粘结片粘贴于纸张P。
然后,一旦解除压力F,则蓄积在第二弹性体59上的弹力被释放,使胶带头52回到待机位置。此时,粘贴在纸张P上的双面粘结片的粘贴部分作为切割粘结片部G被留下。
在胶带头52内配置有卷式胶带33,所述卷式胶带33是通过将带状的双面粘结片31可剥离地粘贴在以虚线所示的帯状的衬纸带32的单面并在规定的卷轴(第一卷轴)上卷绕成卷筒形而成,卷式胶带33的起始端侧被卷绕在卷轴34上。另外,如图30所示,卷式胶带33被绕在两处的折返辊35和沿着纵对齐方向分离且相对的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37上。另外,卷轴34(第二卷轴)被由电机M等构成的卷式胶带绕机构所旋转驱动,进行卷式胶带的卷绕。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和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从胶带头5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将纵对齐方向上的辊间作为转移抵接面38。另外,在胶带头52的下表面52A处,与转移抵接面38对应的部分形成为壁面,衬纸带32与其相接触。
在沿着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和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之间的方向(以下作为宽度方向)上,通过控制电机M的旋转来调节卷式胶带33的放出量,从而可以调节从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在宽度方向上放出的双面粘结片31的宽度。如果双面粘结片31的宽度短,则纸张P之间的粘接力弱。例如,如果纸张P是厚纸,则纸张P比较挺,因此在纸摞翻页时,容易在剥离粘接的方向施加大的剥离力。此时,如果双面粘结片31的宽度宽,则相应地粘接力增强。另外,如果纸张P薄,则向粘接部施加的剥离力弱。
因此,通过调节向转移抵接面38放出的双面粘结片31的宽度,从而可以调节粘接强度。
例如,将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与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之间的长度三等分,将从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放出了三分之一长度的双面粘结片31的状态设定为标准装订强度,将放出了三分之二长度的双面粘结片31的状态设定为第一装订强度,将放出了从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到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的长度的状态设定为第二装订强度,通过使用者手动设定该放出量或者根据纸张的厚度等纸张信息自动设定该放出量,从而可以得到不会发生纸张剥离的纸摞。
在这种情况下,与选择了图27所示的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的情况相对应。于是,如果进行了标准显示部135的显示选择,则按从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放出三分之一的双面粘结片31的状态进行双面粘结片31的放出,如果进行了强1显示部136的显示选择,则按放出三分之二的双面粘结片31的状态进行双面粘结片31的放出,如果进行了强2显示部137的显示选择,则按放出到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的状态进行双面粘结片31的放出。
双面粘结片31例如通过使以衬纸带32侧为凹部、以非粘贴面侧为凸部的点部形成为矩阵形,从而可在粘贴部分与非粘贴部分的交界部分裂开。因此,如果将双面粘结片31压向纸张P的装订部分处的粘贴面进行粘贴并向按压方向的反方向返回时,在粘贴区域和非粘贴区域的交界位置处,双面粘结片31与点部之间分离,可以将双面粘结片31按要粘贴的长度粘贴在纸张P的装订区域。
另外,通过使切割粘结片部G形成为多层而不是一层,从而可以增强装订强度。这与图27的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切割粘结片部G,可以将一层作为标准装订强度,两层作为第一装订强度,三层作为第二装订强度。
另外,上述的进行胶带头压贴动作的机构和卷式胶带的构成只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此。
图30是用于说明例如选择了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且选择了第二装订强度时的胶带压贴动作的图。
在图30中,图30的(a)示出胶带头52上升到待机位置,等待纸张P供应到处理托盘304。图30的(b)示出纸张供应到处理托盘304,在纸张后端与定位部306抵接的状态下,开始胶带头52的胶带压贴动作,如果粘贴了一层切割粘结片部G,则如图30的(c)所示,胶带头52返回到初始待机位置,结束对一张纸张P的胶带压贴动作。然后,如图30的(d)所示,开始放出卷式胶带33,一旦双面粘结片31被放出到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则停止放出卷式胶带33。上述的图30的(a)~图30的(d)描述了胶带压贴装置50在水平姿势的状态下,但实际上如图30的(e)所示,其被倾斜配置。
图31是进行图26所示的后处理动作的后处理器控制部的控制模块图。后处理器控制的控制模块由后处理器控制部150、MFP 100的存储部105、操作部106、第一输送部4、第二输送部5、订书钉装订部2、以及胶装部3等构成,这些组成成分通过总线140连接。
后处理器控制部150具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者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构成的处理器151、存储器152。后处理器控制部150控制整个后处理器1,以便根据操作部106的操作信息、来自存储部105的纸张信息,通过第一输送部4将纸张输送到胶装部3,进行胶装后处理,或者通过第二输送部5将纸张输送到订书钉装订部2,进行用订书钉的后处理。
存储器152例如是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53和向处理器151提供临时工作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54。例如,ROM153存储一摞纸摞的纸张张数等。
一旦在操作部106选择了胶装显示部132,则进行第一输送部4和胶装部3的驱动。例如,也可以在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下通常设定为标准装订强度。一旦从存储部105取得厚纸的信息,则根据厚度信息设定为第一装订强度或第二装订强度。当然,可以在操作部106通过手动操作进行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显示部133的开启操作(ON操作)或者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134的开启操作(ON操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标准装订强度、第一装订强度、第二装订强度。
根据图32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选择了胶装的情况下将切割粘结片部G粘贴于一张纸张P的动作。另外,如图28所示,当在横对齐方向的多处粘贴切割粘结片部G时,间歇地在横对齐方向驱动胶带压贴装置50。
在动作Act1中判断是否是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如果是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则进入动作Act2,如果是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则进入动作Act13。
在动作Act2中判断是否是标准装订强度,如果是标准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3,如果不是(是第一装订强度或第二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4。
在动作Act3中只进行一次胶带头52的胶带压贴动作就结束。
在动作Act4中判断是否是第一装订强度,如果是第一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5,如果是第二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8。
在动作Act5中,进行胶带头52的第一次胶带压贴动作,在纸张P上的规定位置粘贴切割粘结片部G,进入动作Act6。
在动作Act6中,放出与切割粘结片部G的宽度相应的规定量的卷式胶带33的双面粘结片31,并进入动作Act7。
在动作Act7中,进行胶带头52的第二次胶带压贴动作,将第二层的切割粘结片部G粘贴在之前粘贴于纸张P上的切割粘结片部G上,结束。
如果在动作Act4中判断是第二装订强度,则为了重叠三层切割粘结片部G,在动作Act8至动作Act10中进行与动作Act5至动作Act7相同的动作,为了重叠第三层的切割粘结片部G,在动作Act11中放出与切割粘结片部G的宽度相应的规定量的卷式胶带33的双面粘结片31,并进入动作Act12。
在动作Act12中,进行胶带头52的第三次胶带压贴动作,将第三层的切割粘结片部G粘贴在之前粘贴于纸张P上的两层切割粘结片部G上,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动作Act1中判断选择了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则在动作Act13中与动作Act2一样地判断是否是标准装订强度,如果是标准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14,如果不是(为第一装订强度或第二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16。
在动作Act14中,放出标准量的卷式胶带33,进入动作Act15。
在动作Act15中,进行胶带头52的胶带压贴动作,在纸张P上的规定位置粘贴标准宽度的切割粘结片部G,结束。
在动作Act16中,与动作Act4相同地判断是否是第一装订强度,如果是第一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17,如果是第二装订强度则进入动作Act18。
在动作Act17中,放出两倍于标准量的卷式胶带,并进入动作Act15,进行胶带头52的胶带压贴动作,在纸张P上的规定位置粘贴两倍于标准宽度的切割粘结片部G,结束。
在动作Act18中,放出三倍于标准量的卷式胶带,并进入动作Act15,进行胶带头52的胶带压贴动作,在纸张P上的规定位置粘贴三倍于标准宽度的切割粘结片部G,结束。
这样,一旦选择了第一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则可以在容许粘胶的地方小的情况下提高粘胶密度,从而能够增强粘胶强度,是有利的。一旦选择了第二装订强度调节模式,则可以降低纸摞的装订部分的厚度。
在图29中,卷式胶带33的送出方向设为了从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朝着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的方向,但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三实施方式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33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胶带压贴装置,图33的(a)是俯视图,图33的(b)是图33的(a)的A向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胶带压贴装置70将卷式胶带33的输送方向作为横对齐方向,在可于横对齐方向移动的移动体71上安装有压贴支撑台72,胶带头73与图29一样地安装在设于压贴支撑台72的压贴台53上。
胶带头73在壳体74内配置有与图2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卷式胶带33,卷式胶带33的起始端侧卷绕在卷轴34上。另外,卷式胶带33如图33的(b)所示地绕在两处的折返辊35和在纵对齐方向具有旋转轴的转移辊75上。转移辊75从壳体7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将双面粘结带31按在纸张P的容许装订部分。
另外,在移动体71上,支撑纸张P的后端部的底座部件76沿着横对齐方向配置在与转移辊75相对的位置,在压贴时支撑纸张P。
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移动体71在横对齐方向上移动。此时,胶带头73维持通过转移辊75向纸张P上施加压力、将双面粘结带31按压在纸张P上的状态。
这样,当随着移动体71的移动、胶带头73移动时,通过转移辊75的按压力,卷式胶带33的双面粘结带31边从衬纸带32上剥离、边粘贴于纸张P上,衬纸带32随着双面粘结带31的拉出而移动放出,帯状的粘结片部B粘贴在纸张P上。此时,虽然可以利用电机驱动而使卷轴34进行卷绕,但也可以利用胶带头73向横对齐方向的移动力,使卷轴同步旋转而进行衬纸带的卷绕。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向横对齐方向的移动距离,可以调节装订强度。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通过调节双面粘结带的粘贴面积或进行层叠,可以考虑纸张的厚度等而在不破坏纸张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剥离,可以实现复印纸等的循环使用。
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例如可提供以下构成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1)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托盘,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被依次供应并堆叠在所述处理托盘上,并且,所述处理托盘将经后处理而装订成一摞的片材摞输送到排出部;定位部,堆叠在所述处理托盘上的片材的输送方向后端抵接于所述定位部而进行定位;以及胶装部,所述胶装部对与所述定位部抵接的片材的后端部进行胶装,其中,所述胶装部具有粘胶部,所述粘胶部能够按供应到所述处理托盘上的每一张片材调节胶装强度来进行粘胶。
(2)根据(1)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部具有:通过在衬纸带上粘贴粘结剂而成的卷筒形的卷式胶带、将所述卷式胶带保持为能够卷绕的胶带头、将所述胶带头保持为能升降的胶带头保持部、将所述胶带头压向所述处理托盘上的片材而使放出规定长度的粘结剂粘贴在所述片材上的胶带头动作机构、以及调节所述粘结剂的放出量的放出量调节部。
(3)根据(2)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部以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作为所述卷式胶带的放出方向。
(4)根据(2)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部以与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所述卷式胶带的放出方向。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使用订书钉的订书钉装订部,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能够选择通过所述胶装部进行的片材后处理和通过所述订书钉装订部进行的片材后处理。
(6)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托盘,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被依次供应并堆叠在所述处理托盘上,并且,所述处理托盘将经后处理而装订成一摞的片材摞输送到排出部;定位部,堆叠在所述处理托盘上的片材的输送方向后端抵接于所述定位部而进行定位;胶装部,所述胶装部对与所述定位部抵接的片材的后端部进行胶装;移动体,所述移动体使所述胶装部沿着与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片材宽度方向移动;以及粘胶部,通过所述移动体向所述片材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粘胶部能够按供应到所述处理托盘的每一张片材调节胶装强度来进行粘胶。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部分相同功能的部分,有时会标注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的标记或名称,但对于根据实施方式的描述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即便标记或名称不同,也应解释为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部分相同。因此,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排出托盘213与出现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排出托盘105以及出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排出托盘6相同。
目前,作为对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多张片材进行装订的方法,已知有将金属丝穿进片材摞并将金属丝的前端折弯来装订片材摞的方法。
但是,在使用金属丝的现有方法中,当从片材摞上拆下金属丝后对片材进行再利用时,从片材摞上拆下金属丝时产生在片材上的孔、划痕有可能造成片材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输送不畅。
本实施方式提供以便于重复使用片材的方式装订片材的技术。
图34是表示片材后处理装置100以及图像形成装置500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所谓的后处理器)进行书籍装帧处理、对片材进行打孔处理等后处理,在书籍装帧处理中,利用压敏粘接剂对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500排出的片材摞进行端部装订。压敏粘接剂是受到规定以上的压力便产生粘接力的粘接剂。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具备打孔单元1、片材装订部21、控制部31、通信I/F32、操作面板33。上述各单元通过总线34连接。
打孔单元1进行开孔处理以及压敏粘接剂的涂布処理。
片材装订部21对片材进行端部装订来进行装帧处理。
控制部31控制整个片材后处理装置100。控制部31具有进行各种运算的处理器311、存储读入处理器311的程序等的存储器312。通信I/F32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通信I/F32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图像形成装置500等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操作面板33是触摸面板,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操作面板33显示片材后处理装置100的设定信息、运行状态、日志信息、给用户的通知。
图像形成装置500具有扫描部51、打印机部52、控制部53、存储装置54、通信I/F55、操作面板56。上述各部通过总线57连接。扫描部51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等的片材上的图像。打印机部52根据扫描部51读取的画像数据等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控制部53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500。控制部53具有进行各种运算的处理器531、存储读入处理器531的程序等的存储器532。存储装置54存储各种程序和任务等。通信I/F55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通信I/F55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外部设备、片材后处理装置100等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操作面板56是触摸面板,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操作面板56显示图像形成装置500的设定信息、运行状态、日志信息、给用户的通知。
图35是片材后处理装置100的概略构成图。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具有打孔单元1和片材装订部21。
从打孔单元1直到片材装订部21具有将图像形成装置500排出的片材向打孔单元1和片材装订部21输送的输送路径4。在输送路径4的各部分具有输送辊41。
输送辊41具有驱动辊411和隔着片材与驱动辊411相对的从动辊412。驱动辊411形成为高刚性,摩擦系数被设定成足以能够输送片材。从动辊412为树脂制或在外周侧具有橡胶等弹性层,从动于驱动辊411。从动辊412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500进行单面印刷时形成有图像的片材的背面侧、即、通过涂布用压涂机13涂布压敏粘接剂的片材面侧。从动辊412在表层上层叠有氟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树脂等),摩擦系数被设定成低于驱动辊411。
打孔单元1位于图像形成装置500与片材装订部21之间。
打孔单元1具有电机11、驱动机构6、冲孔头12、涂布用压涂机13(涂布部)、引导架14、集尘盒15。在图35中,为清楚起见,将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在片材输送方向上错开来进行描述,但实际上,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在片材输送方向上设置在相同位置。即,并排设置在图35的纸面垂直方向。
冲孔头12在片材上打孔。通过将涂布用压涂机13压向片材,从而在片材上涂布规定量的压敏粘接剂。当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对片材进行打孔处理和粘接剂涂布处理时,片材在这些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正下方,处于被输送辊41夹持等且被停止输送的状态。
涂布用压涂机13例如具有随着按压而被卷绕规定量的粘附物。在粘附物上层压压敏粘接剂。一旦涂布用压涂机13被压向片材,则粘附物上的压敏粘接剂就从粘附物剥离,转移到片材侧。这种情况下,例如可采用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所示构成的涂胶单元。
驱动机构6基于电机11的旋转,使冲孔头12在对片材进行打孔的位置(图35中的下方位置)与从片材退避的位置(图35中的上方位置)之间上下往复移动,并使涂布用压涂机13在向片材涂布粘接剂的位置(图35中的下方位置)与从片材退避的位置(图35中的上方位置)之间以与冲孔头12不同的相位往复移动。在冲孔头12进行打孔时,涂布用压涂机13向上方退避,在涂布用压涂机13涂布粘接剂时,冲孔头12向上方退避。
图36是表示粘接剂的涂布位置与位于涂布用压涂机13的输送方向下游的各从动辊412的位置关系的图。
涂布用压涂机13在沿着与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片材的部位,对除从动辊412接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涂布粘接剂。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避免压敏粘接剂附着在从动辊412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涂布用压涂机13构成为用于端部装订。当在片材后处理装置100上输入有通过端部装订进行装帧处理的作业时,将片材定位于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到达涂布用压涂机13正下方的位置。涂布用压涂机13被压向在该位置停止的状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端部,向该位置涂布压敏粘接剂。涂布有压敏粘接剂的片材向片材装订部21(参照图35)输送。
片材装订部21具有传送带211、加圧部212、和排出托盘213。从输送路径4排出并层压在未图示的待机托盘上的片材落到传送带211上。加圧部212按住堆叠在传送带211上并被对齐的片材摞的输送方向下游端部进行加压。由此,使片材端部的压敏粘接剂产生粘接力,对片材的下游端部进行装订。经过了装帧处理的片材通过传送带211排出到排出托盘213。
图37是表示打孔单元1的立体图。另外,图37右侧的冲孔头12的右侧也设有涂布用压涂机13,在此省略了图示。
如上所述,打孔单元1具有电机11、驱动机构6、冲孔头12、涂布用压涂机13、引导架14、集尘盒15。片材通过集尘盒15和引导架14之间的输送路径4,并被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进行打孔处理和粘接剂涂布处理。电机11无论是在正转方向上还是在反转方向上都能进行旋转控制。
引导架14是在截面观察中形成为倒U字形的长条形状,在内部收容有后述的驱动架64(图5)。在引导架14的顶面141具有用于插入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导向孔142、143。引导架14通过导向孔142、143将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移动限制在上下方向。
以下,就驱动机构6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说明。
图38是表示驱动机构6的驱动构成的立体图。在图38中,为了可以在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侧面看到不与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卡合侧的面(驱动架64内的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图38中内侧的面),以该面在图38中到近前侧的姿势也在驱动架64的外侧描绘了第二、第三凸轮62、63。
驱动机构6具有第一至第三驱动凸轮61~63、未图示的角度传感器、以及驱动架64,将电机11的旋转转换成驱动架64的水平方向的滑动运动,并通过第二、第三凸轮62、63将驱动架64的该滑动运动转换成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上下运动。
电机11的旋转被传递到第一凸轮61。在第一凸轮61上立设有作用轴611(图39)。该作用轴611被收容在位于驱动架64的端部的收容部641内。驱动架64的移动方向受到限制,只能在与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图38的左右方向)上滑动移动。一旦第一凸轮61旋转,作用轴611就作用于收容部641,使驱动架64沿着片材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第一凸轮61随着电机11的正向和反向旋转进行正向和反向旋转。即,一旦电机11的旋转方向不同,第一凸轮61的旋转方向也不同,进而,驱动架64的往复移动的相位以及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向上下方向移动的相位也变得不同。
在第一凸轮61的外周部以规定间隔形成有缺口部。未图示的角度传感器检测第一凸轮61的缺口部的通过。根据未图示的角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部31可以检测第一凸轮61的旋转状态,进而可以检测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状态(向片材侧的突出状态、退避状态)。
驱动架64形成为长框形,在内侧配置有第二、第三凸轮62、63。在驱动架64的前端形成有上述收容部641。
第二、第三凸轮62、63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621、631。旋转轴621、631插入形成于引导架14的两侧面146的孔144、145而被支撑(在图5中,只图示了单侧的孔144、145)。第二、第三凸轮62、63构成为可向驱动架64的滑动方向转动。例如,在位于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一侧面(驱动架64内的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图38中内侧的面)的槽部623、633中配置有从驱动架64的内面突出的未图示的突起部,从而构成为对应于驱动架64的滑动方向,第二、第三凸轮62、63进行转动。也可以在第二、第三凸轮62、63侧具有突起部,在驱动架64侧具有槽部。
图39是说明第一凸轮61的旋转角度与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状态的关系的图。
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一侧面(驱动架64内的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图38中内侧的面)与驱动架64卡合,第二凸轮62的另一侧面(驱动架64内的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图38中近前侧的面)与冲孔头12卡合,第三凸轮63的另一侧面与涂布用压涂机13卡合。具体是,在第二、第三凸轮62、63的另一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在外周侧弯曲的槽部622、632(参照图39),在该槽部622、632配置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突起部121、131。
这样,一旦驱动架64在水平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则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被引导架14限制为只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对应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位置上的槽部622、632与旋转轴621、631的距离,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进行上下运动。槽部622、632的形状构成为与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上下运动的相位错开180度。
以下参照图39和图40说明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的位置与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位置的关系。
如果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在图39的(a)的位置,则打孔单元1的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都处于与片材分离的中立状态。
如果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从中立状态向图39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9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270°),则如图39的(b)所示,冲孔头12被定位在打孔位置,涂布用压涂机13被定位在退避位置。
因此,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接收到打孔作业的情况下控制电机11,使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从中立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90°。
如果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从中立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则如图39的(c)所示,冲孔头12从打孔位置上升到退避位置侧,打孔单元1重新处于中立状态。
如果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从中立状态向顺时针方向转动9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270°),则如图39的(d)所示,冲孔头12被定位在退避位置的同时,涂布用压涂机13向片材侧突出,被定位在粘接剂的涂布位置。
因此,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接收到粘接剂涂布作业的情况下,控制电机11,使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从中立状态向顺时针方向转动90°,即,在与接收到打孔作业时相反的方向驱动电机11。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接收到对一张片材进行打孔处理和粘接剂涂布处理两者的作业的情况下,控制电机11,使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从中立状态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360°。这样,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分别向片材侧各突出一次地被定位在打孔位置和涂布位置,因此,可以一同进行打孔处理和粘接剂涂布处理。
以下,参照图41的流程图,就片材后处理装置100的作业处理进行说明。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从图像形成装置500接收作业(动作Act1)。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不需要进行打孔处理、粘接剂涂布处理的情况下(动作Act2:否),直接向排出托盘213排出片材(动作Act3)。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需要进行打孔处理、粘接剂涂布处理的情况下(动作Act2:是),将从图像形成装置500输送的片材输送到配置有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的位置并使其停止在该位置(动作Act4)。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输入的作业是打孔处理的情况下(动作Act5:打孔),在涂布用压涂机13不经过粘接剂涂布位置的方向、即在打孔方向上驱动电机11,使冲孔头12下降到打孔位置,从而对片材进行打孔(动作Act6)。图39的例子中,如果打孔单元1是图39的(a)的中立状态,则打孔方向是使第一凸轮61的作用軸61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90°的方向。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将打孔后的片材向排出托盘213排出(动作Act3)。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所输入的作业是粘接剂涂布处理的情况下(动作Act5:涂布),在冲孔头12不经过打孔位置的方向、即在粘接剂涂布方向上驱动电机11,使涂布用压涂机13下降到粘接剂涂布位置,从而在片材上涂布压敏粘接剂(动作Act7)。当打孔单元1是图39的(a)的中立状态时,粘接剂涂布方向是使第一凸轮61的作用轴61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90°的方向。此时,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沿着与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涂布压敏粘接剂。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将涂布了压敏粘接剂的片材向传送带211上排出(动作Act8)。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达到由作业指定的张数的情况下(动作Act9:是),通过加压部212对传送带211上的片材摞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加压,从而对片材进行端部装订(动作Act10)。然后,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将经过了端部装订的片材摞向排出托盘213排出(动作Act3)。如果在动作Act9中判断未达到作业所指定的设定张数(动作Act9:否),则返回动作Act5的处理,再次进行动作Act5之后的处理。
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在所输入的作业是既进行打孔处理又进行粘接剂涂布处理的情况下(动作Act5:两者),驱动电机11,使冲孔头12和涂布用压涂机13进行一周期的上下运动。这种情况下,如果打孔单元1处于图39的(a)的中立状态,则第一凸轮61的作用轴611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360°。由此,在片材上进行打孔处理并进行粘接剂涂布处理(动作Act11)。
一旦片材后处理装置100对作业所指定的张数的片材进行了该处理(动作Act9:是),则对片材摞进行端部装订(动作Act10)后排出(动作Act3)。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42是片材后处理装置100A的概略构成图。图43是压敏粘接剂的涂布位置与从动辊412的位置关系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孔单元1中,与冲孔头12分开地单独设置对片材涂布压敏粘接剂的涂布部13A。另外,如图43所示,涂布部13A在沿着与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片材的部位,在从动辊412接触的区域内涂布压敏粘接剂。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加圧部212的上游预先向压敏粘接剂加压,可以在加圧部212更牢固地粘接片材彼此。另外,涂布部13A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层压有压敏粘接剂的卷绕式粘附物,在使该粘附物与片材接触的状态下移动涂布部13A,从而可以使粘附物上的压敏粘接剂从粘附物上剥离而转移到片材侧,且压敏粘接剂被剥离后的薄片部分随着涂布部13A的移动而卷绕在卷轴上。即,涂布部13A也可以具有类似于所谓的涂改带的构成。具体是,可以采用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所示那样的构成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涂布部。
(第七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七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44是片材后处理装置100B的概略构成图。图45是表示压敏粘接剂的涂布位置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冲孔头12分开地单独设置向片材上涂布压敏粘接剂的涂布部13B。另外,除了片材装订部21之外,还设置了骑马订(中綴じ)部22。输送路径4以挡板42为起点分成两条输送路径。在从输送路径4分支的一条输送路径上配置有片材装订部21,在另一条输送路径上配置有骑马订部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片材后处理装置100B为了对片材进行骑马订装订,在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中央部分沿与上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涂布压敏粘接剂。涂布部13B可以使用这样的涂布部:其构成为与上述一样地具有类似于所谓的涂改带的构成,在使层压有压敏粘接剂的粘附物与片材接触的状态下移动涂布部13B,从而可以将压敏粘接剂涂布在片材上。另外,假设涂布部13B与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同样,构成并被驱动控制为可以在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端部且沿着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将压敏粘接剂涂布在片材上。涂布部13B例如可以采用第三和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构成的粘胶结构。
在涂布部13B中压敏粘接剂被涂布成骑马订用的片材向骑马订部22输送。
骑马订部22具有堆叠器221、片材折叠辊对223、折刀224、折叠增强辊对227、输送辊225以及排出托盘226。
在堆叠器221上堆叠片材。此时,片材以压敏粘接剂的涂布区域在折刀224侧的朝向进行重叠。
图46是表示片材折叠辊对223的图,图47是表示折叠增强辊对227的图。
片材折叠辊对223位于隔着堆叠器221与折刀224相对的位置(参照图44)。在片材折叠辊对223之间形成有间隙N1。
折叠增强辊对227位于片材折叠辊对223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折叠增强辊对227之间的间隙N2小于片材折叠辊对223之间的间隙N1。
折刀224与片材的涂布有压敏粘接剂的对折部位抵接,将堆叠器221上的片材摞顶入片材折叠辊对223的间隙N1,将片材摞对折。此时,片材折叠辊对223的按压不足以使压敏粘接剂产生充分的粘接力。
通过了片材折叠辊对223并被对折的片材摞通过折叠增强辊对227,从而对折部位被充分加压。由此,使压敏粘接剂产生充分的粘接力,片材在对折部位被彼此牢固地粘接而被骑马订装订。
像这样地被对折进行骑马订装订的片材摞通过输送辊225向排出托盘226排出。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压敏粘接剂的涂布区域不正确,也可以只牢固地粘接折痕部。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压敏式粘接剂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粘接剂也可以是因接受了高热或低热而粘结力降低或几乎消失的适合再利用的粘接剂。另外,涂布部使用的粘接剂也可以是因接收光而粘结力降低或几乎消失的粘接剂。
在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中,通过具有类似于涂改带的构成的涂布用压涂机13和涂布部13A、13B涂布压敏粘接剂,但也可以将借助压电元件、热敏元件的驱动而喷出压敏粘接剂的喷墨方式的打印头用作涂布部。作为这种情况下的具体构成,也可以采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粘胶头101a的构成。
这样,根据第五至第七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提供以下构成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1)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在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来的片材上涂布粘接剂的涂布部、以及对通过所述涂布部涂布有粘接剂的片材摞进行加压而使片材彼此粘接的加圧部。
(2)根据(1)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在片材上进行打孔的冲孔头、电机、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基于所述电机的旋转,使所述冲孔头在对片材进行打孔的位置与从片材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并使所述涂布部在对片材涂布粘接剂的位置与从片材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以与所述冲孔头不同的相位进行往复移动。
(3)根据(1)或(2)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位于所述涂布部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的输送辊,所述涂布部在沿着与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片材的部位,向除所述输送辊接触的区域以外的区域涂布所述粘接剂。
(4)根据(1)或(2)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位于所述涂布部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的输送辊,所述涂布部在沿着与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片材的部位,在所述输送辊接触的区域内涂布粘接剂。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后处理装置,所述粘接剂是压敏粘接剂,所述涂布部在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中央部分,沿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涂布粘接剂,所述片材后处理装置具备:堆叠涂布有粘接剂的片材的堆叠器、位于所述堆叠器的片材的输送方向下游的片材折叠辊对、将堆叠于所述堆叠器的片材顶入所述片材折叠辊对的间隙而折叠片材的折刀、以及作为所述加圧部的折叠增强辊对,所述折叠增强辊对对通过所述片材折叠辊对的被折弯的片材摞进行狭压,使涂布在片材的折痕部的粘接剂产生粘接力,使片材的折痕部彼此粘接。
(第八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八实施方式是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第八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硬件构成,其控制方法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
在从衬纸带32(基材带)的未承载第三实施方式中所示那样的双面粘结片31的一面侧将载于衬纸带32的带面上的双面粘结片31(粘接剂)与基材带一起压向对象片材而使双面粘结片31附着在对象片材上的粘接剂供应方式中,需要用于使双面粘结片31附着在片材面上的按压机构。
因此,如果可以实现下述的两种功能的话就也可以有助于整个装置的小型化,即、(1)在使双面粘结片31粘接于对象片材时,将承载双面粘结片31的衬纸带32压向对象片材,(2)在不想粘接双面粘结片31而只想单纯地按压片材的情况下,将衬纸带32中的未承载双面粘结片31的部分(已经剥离了双面粘结片31的部位)压抵于对象片材。
以下,就实现这样的供应粘接剂和只进行按压这两种功能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在第三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控制电机M的旋转,可以调节卷式胶带33的放出量,调节从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在宽度方向上放出的双面粘结片31的长度。
图48是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动作(片材装订方法)的流程图。
处理器151(是否需要粘接剂的信息的获取部)(参照图31)从连接于后处理器1的MFP100获取构成作为装订对象的片材摞的各片材(对象片材)的页面信息、表示有无发生卡纸的信息等作为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向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供应粘接剂的信息(是否需要粘接剂的信息)(动作ACT801)。另外,处理器151也可以获取表示要向后处理器1供应的片材是否按计划到达处理托盘304上(例如在后处理器1内是否发生了卡纸等)等的信息作为是否需要粘接剂的信息。这里的在后处理器1内的卡纸的发生可以根据作为后处理装置的后处理器通常配备的片材通过检测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处理器151在所获取的是否需要粘接剂的信息例如表示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参照图26)的片材不是构成片材摞的片材中的要在处理托盘304上堆叠在最上面的片材(例如封皮部分)的页面位置的情况下(动作ACT802:是),判断需要供应粘接剂,并如图30的(d)所示,通过控制电机M的旋转来开始卷式胶带33的放出,将双面粘结片31放出到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动作ACT803)。由此,可以将双面粘结片31送到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与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之间(规定区域)。
然后,如图30的(b)所示,处理器151使胶带头52开始胶带压贴动作,向下压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对象片材)的上表面(动作ACT804)。由此,承载于衬纸带32上的双面粘结片31的与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作为切割粘结片部G粘贴在对象片材上表面的规定位置。
相反,处理器151在所获取的是否需要粘接剂的信息是例如表示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是构成片材摞的多张片材中的在处理托盘304上要堆叠在最上面的片材(例如封皮部分)的信息的情况下(动作ACT802:否),判断不需要供应粘接剂,如图49所示,通过使电机M停止旋转,不进行卷式胶带33的放出(动作ACT805)。由此,双面粘结片31不送到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与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之间(规定区域),成为通过上一次的粘接剂供应动作而被剥离了双面粘结片31的衬纸带32的表面部分露出的状态。
然后,如图50所示,处理器151使胶带头52开始胶带压贴动作,向下压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PL(对象片材)的上表面(动作ACT804)。由此,可以不对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PL(对象片材)的上表面粘贴双面粘结片31而只进行按压动作。
处理器151根据从MFP100等获取的页面信息判断在处理托盘304上被按压的最上面的片材之后是否还有堆叠的片材(要在被按压了的最上面片材的上表面进一步粘接的片材)(动作ACT806)。这里,如果还有要粘接的下一张片材(动作ACT806:是),则返回到动作ACT801的处理,如果没有要粘接的下一张片材(动作ACT806:否),则判断刚按压的最上面片材是作为装订对象的片材摞的封皮,并结束处理。
像作为装订对象的片材摞的封皮那样,如果在其上表面供应粘接剂,则具有以下问题,即、成为在片材装订处理已经结束的状态下、粘接剂露在片材摞的封皮的表面的状态。这个问题在以下情况下也会发生,即、尽管应被继续堆叠在对象片材上的下一张片材由于卡纸等而未被堆叠,但还是向对象片材供应了粘接剂。根据第八实施方式,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并且通过构成为使用于供应粘接剂的机构兼用于不进行粘接剂供应的按压动作,从而有助于整个装置明显的小型化。
这样,根据第八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提供以下构成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1)一种片材装订装置,利用粘接剂装订片材摞,其具备:第一卷轴;第二卷轴;胶带,所述胶带通过将粘接剂承载于基材带上而成,其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另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压抵于对象片材,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基材带剥离而附着在所述对象片材上;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通过使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使自所述第一卷轴送出的所述胶带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位于所述胶带的不与所述对象片材相对的一侧,将所述胶带的与所述对象片材相对的规定区域压向所述对象片材;是否需要粘接剂信息获取部,所述是否需要粘接剂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要被所述按压机构按压的片材是应供给粘接剂的片材还是不应供给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的信息;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是否需要粘接剂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信息,针对应供给粘接剂的片材,在将所述胶带的载有所述粘接剂的部分送到所述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使所述按压机构进行按压,针对不应供给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在未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将所述胶带的载有所述粘接剂的部分送到所述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使所述按压机构进行按压。
这里,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各自的“第一旋转方向”是指,将基材带上的载有粘接剂的部位向规定区域送出的旋转方向。
因此,从结果上看,无论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是否是以相同旋转方向旋转,只要能将基材带上的载有粘接剂的部位向规定区域送出即可。
(2)根据(1)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不应供给所述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是相当于作为装订对象的片材摞中的封皮的片材。
(3)根据(1)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不应供给所述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是判明不再被供给应重叠积压在计划要供给粘接剂的片材面上的下一片材的片材。
(第九实施方式)
以下,就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九实施方式是上述第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与第八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第九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器所配备的片材装订装置除了具有为了向规定区域放出双面粘结片31而在图29的(a)所示的方向上输送衬纸带32的电机M以外,还具有为了使已放出到规定区域的双面粘结片31从规定区域退避而反送衬纸带32的电机M2(图51)。当然,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分别设置衬纸带32的送出和反送专用的电机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例如离合器、齿轮组来只利用单个电机实现上述衬纸带32的送出和反送。
图52是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装置的动作(片材装订方法)的流程图。第九实施方式的片材装订动作的动作ACT902至动作ACT904以及动作ACT906实际上与第八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处理。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每完成对片材的下压处理,就准备对下一张片材供给粘接剂,通过处理器151自动地实施向规定区域放出双面粘结片31的动作。
一旦开始片材装订处理,处理器151首先旋转驱动电机M,实施向规定区域放出双面粘结片31的动作(动作ACT901)。具体是,处理器151使电机M旋转,从而使卷轴34和卷式胶带33的卷轴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从卷式胶带33的卷轴送出的胶带绕在卷轴34上(图29的(a))。
处理器151与第八实施方式同样地获取是否需要供给粘接剂的信息(动作ACT902)。当在动作ACT902获取的是否需要供给粘接剂的信息例如表示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不是构成片材摞的片材中的要在处理托盘304上堆叠在最上面的片材(例如封皮部分)的页面位置(动作ACT903:是)时,如图30的(b)所示,使胶带头52开始胶带压贴动作,下压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对象片材)的上表面(动作ACT904)。由此,被承载在衬纸带32上的双面粘结片31的与规定区域对应的部分(上一次片材按压处理后被自动放出的双面粘结片)作为切割粘结片部G粘贴在对象片材上表面的规定位置。
另一方面,处理器151在所获取的是否需要粘接剂的信息是例如表示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是构成片材摞的多张片材中的要在处理托盘304上堆叠在最上面的片材(例如封皮部分)的信息的情况下(动作ACT902:否),如图51所示,使电机M2旋转,使卷轴34和卷式胶带33的卷轴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从卷轴34送出的胶带绕在卷式胶带33的卷轴上。通过这样,被放出的衬纸带32上的双面粘结片31被从规定区域送回(退避)(动作ACT905)。由此,成为双面粘结片31未放出到第一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6与第二转移抵接面形成辊37之间(规定区域)的状态,处于使剥离了双面粘结片31的衬纸带32的表面露出的状态。
然后,如图50所示,处理器151使胶带头52开始胶带压贴动作,向下压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PL(对象片材)的上表面(动作ACT904)。由此,可以不对堆叠在处理托盘304上的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PL(对象片材)的上表面粘贴双面粘结片31而只进行按压动作。
处理器151根据从MFP100等获取的页面信息判断在处理托盘304上被按压的最上面的片材之后是否还有堆叠的片材(要在被按压了的最上面片材的上表面进一步粘接的片材)(动作ACT906)。这里,如果还有要粘接的下一张片材(动作ACT906:是),则返回到动作ACT901的处理,如果没有要粘接的下一张片材(动作ACT906:否),则判断刚按压的最上面片材是作为装订对象的片材摞的封皮,并结束处理。
这样,根据第九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提供以下构成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1)一种片材装订装置,利用粘接剂装订片材摞,其具备:第一卷轴;第二卷轴;胶带,所述胶带通过将粘接剂承载于基材带上而成,其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另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通过将所述粘接剂压抵于对象片材,使所述粘接剂从所述基材带剥离而附着在所述对象片材上;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中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卷轴旋转,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中,通过使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使自所述第一卷轴送出的所述胶带绕在所述第二卷轴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中,通过使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使自所述第二卷轴送出的所述胶带绕在所述第一卷轴上;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位于所述胶带的不与所述对象片材相对的一侧,将所述胶带的与所述对象片材相对的规定区域压向所述对象片材;是否需要粘接剂信息获取部,所述是否需要粘接剂信息获取部获取表示要被所述按压机构按压的片材是应供给粘接剂的片材还是不应供给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的信息;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是否需要粘接剂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信息,针对应供给粘接剂的片材,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将所述胶带的载有所述粘接剂的部分送到所述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使所述按压机构进行按压,针对不应供给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模式将所述胶带的没有所述粘接剂的部分送到所述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使所述按压机构进行按压。
(2)根据(1)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不应供给所述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是相当于作为装订对象的片材摞中的封皮的片材。
(3)根据(1)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不应供给所述粘接剂而只进行按压的片材是判明不再被供给应重叠积压在计划要供给粘接剂的片材面上的下一片材的片材。
另外,分别说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不仅仅是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单独构成,在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的范围内,当然可以组合这些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实施方式来加以实施。
例如,也可以将在第三至第七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粘胶头构成为像例如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所示那样可以移动,从而实现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粘胶位置的控制。
另外,第五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使与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片材上的粘胶位置退避到不与片材输送辊接触的位置的构成当然也可以应用于除第五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实施方式。
另外,通过采用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粘胶头的构成,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五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当然也可以进行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基于粘胶方式的装订强度的调节。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粘胶头的构成并不局限于所示出的具体构成,例如,如第四实施方式所示那样采用相对纸面可在纸面方向移动的机构,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五至第七实施方式中也当然可以通过调节所粘胶的区域(面积或形状)来控制装订强度、装订位置。
这样,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的范围内可以相互自由组合任意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对片材的上表面进行粘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结果是在作为装订处理对象的片材摞的各片材之间按照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规则进行粘胶即可,不局限于在片材的上表面进行粘胶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在片材的下表面进行粘胶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即使描述的是“涂布”胶(浆糊),但不仅仅指的是在片材上“涂”胶(浆糊)的情况,当然也指喷那样的喷涂的情况,例如粘贴带式胶的情况、进行盖章式的粘胶的情况也包含在“涂布”胶(浆糊)的意思之内。即,作为其处理结果,在片材表面上附有胶(浆糊)即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片材”并不局限于纸张,例如像OHP用的薄膜片材等这样的、可用胶装订的片材状的介质均可以采用。
而且,也可以提供在构成片材装订装置和具有片材装订装置的后处理装置的计算机中执行上述各动作的程序作为片材装订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用于实现实施发明的功能的该程序被事先存储在设于装置内部的存储区域内的情况,但不局限于此,既可以从网络将同样的程序下载到装置上,也可以在装置上安装使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了同样的程序的部件。作为记录介质,只要能够存储程序且是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形式可以是任何形式。具体地,作为记录介质,例如可列举ROM、RAM等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内部存储装置、CD-ROM、软盘、DVD盘、磁光盘、IC卡等便携式记录介质、保存计算机程序的数据库或者其它计算机及其数据库、线路上的传送介质等。另外,像这样地通过事先安装或下载得到的功能也可以与装置内部的OS(操作系统)等协动来实现其功能。
另外,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是动态生成的执行模块。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CPU或MPU执行程序实现的各种处理当然也可以通过ASIC802以电路的形式执行其至少一部分。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其它各种形式进行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各个方面仅仅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示,不受本说明书正文限制。属于权利要求书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形、各种改进、替换和改造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符号说明
T装订处理部;B折叠处理部;W订书机;109打孔部;801CPU;802ASIC;803存储器;804HDD;101m电机;101b电机;805通信接口;1后处理装置。

Claims (8)

1.一种片材装订装置,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其特征在于,具备:
粘胶部,选择性地对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互不相同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至少任一粘胶对象区进行粘胶;
控制部,控制所述粘胶部进行粘胶;以及
张数信息获取部,用于获取表示构成通过粘胶装订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的信息,
在所述张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信息表示的片材张数在规定张数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任意页的两面接触的粘胶位置被设定成在片材的面方向上多页多页地改变粘胶位置,即以在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的方式允许所述粘胶位置部分重叠;
如果所述张数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信息表示的片材张数越多,则所述控制部增加越多的所述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的区域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中的第一片材上的进行粘胶的粘胶对象区和第二片材上的进行粘胶的粘胶对象区位于片材上的相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是相邻的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粘胶部以第一区域的粘胶对象区相对于第二区域的粘胶对象区在所述片材的任一边的方向上不同的方式进行粘胶。
5.一种片材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装订装置。
6.一种片材装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装订方法是通过粘胶对多张片材进行装订的片材装订装置中的片材装订方法,所述片材装订装置具备选择性地对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互不相同的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中的至少任一粘胶对象区进行粘胶的粘胶部,
所述片材装订方法包括:
获取表示构成通过粘胶装订的片材摞的片材张数的信息,
在表示的片材张数在规定张数以下的情况下,将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上的任意页的两面接触的粘胶位置被设定成在片材的面方向上多页多页地改变粘胶位置,即以在整体上分散粘胶位置的方式允许所述粘胶位置部分重叠;
获取的信息表示的片材张数越多,则增加越多的所述多个规定的粘胶对象区的区域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装订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作为粘胶对象的片材中的第一片材上的进行粘胶的粘胶对象区和第二片材上的进行粘胶的粘胶对象区位于片材上的相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装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是相邻的片材。
CN201710065143.4A 2013-08-30 2014-07-30 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Active CN1069662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0289 2013-08-30
JP2013180289 2013-08-30
JP2014102632A JP6227478B2 (ja) 2013-08-30 2014-05-16 シート綴じ装置、シート綴じ方法、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14-102632 2014-05-16
CN201410371646.0A CN104418151B (zh) 2013-08-30 2014-07-30 片材装订装置、片材装订方法、片材后处理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646.0A Division CN104418151B (zh) 2013-08-30 2014-07-30 片材装订装置、片材装订方法、片材后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6223A CN106966223A (zh) 2017-07-21
CN106966223B true CN106966223B (zh) 2018-09-28

Family

ID=5258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5143.4A Active CN106966223B (zh) 2013-08-30 2014-07-30 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CN201410371646.0A Active CN104418151B (zh) 2013-08-30 2014-07-30 片材装订装置、片材装订方法、片材后处理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646.0A Active CN104418151B (zh) 2013-08-30 2014-07-30 片材装订装置、片材装订方法、片材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69644B2 (zh)
JP (1) JP6227478B2 (zh)
CN (2) CN106966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57971B2 (en) * 2013-12-20 2017-09-12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lural bonding units with shifted timing
JP6338483B2 (ja) * 2014-07-29 2018-06-06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綴じ装置
JP6320221B2 (ja) 2014-07-29 2018-05-09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綴じ装置
US9962986B2 (en) * 2015-01-15 2018-05-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os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688089B2 (en) 2015-02-11 2017-06-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glue bind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179539B2 (ja) * 2015-03-04 2017-08-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724954B2 (en) * 2015-03-27 2017-08-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asting and bind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9713933B2 (en) * 2015-04-15 2017-07-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9823611B2 (en) * 2015-04-23 2017-11-21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6573155B2 (ja) * 2015-06-04 2019-09-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758082B2 (ja) 2016-04-28 2020-09-23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SE542358C2 (en) * 2017-09-05 2020-04-14 Plockmatic Int Ab Device for binding sheets comprising a mechanism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a heating element
JP7334404B2 (ja) * 2018-09-25 2023-08-2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束
CN109605975A (zh) * 2019-02-18 2019-04-12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过胶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74240B (zh) * 2019-02-19 2020-07-07 厦门聚荣兴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敷带机装置
CN109774341B (zh) * 2019-03-12 2023-11-03 杭州彩正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式冷胶粘书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4640B1 (en) * 1998-02-03 2003-04-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rticle assembly stacks
US6616135B1 (en) * 1999-11-08 2003-09-09 Konica Corporation Bookbinding apparatus using pasting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9388B4 (de) 1992-11-24 2004-07-29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von einseitig mit Schmelzkleber beschichteten Bändern zu einer weiterführenden Transportvorrichtung
US5437476A (en) * 1993-04-13 1995-08-01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Multipage bound booklet having pressure sealed binding
JP3645355B2 (ja) * 1996-03-30 2005-05-11 トッパン・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連続用紙処理装置
JP2001171258A (ja) * 1999-12-16 2001-06-26 Konica Corp 糊塗布方法、糊塗布装置、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UPR157300A0 (en) 2000-11-20 2000-12-1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bin03)
US6592056B2 (en) * 2000-07-04 2003-07-15 Konica Corporation Gluing device, bookbinding apparatus with the glu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bookbinding apparatus
AUPR157500A0 (en) * 2000-11-20 2000-12-14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bin02)
JP2002211163A (ja) * 2001-01-12 2002-07-31 Konica Corp 糊付け製本方法、糊付け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31772A (ja) * 2001-05-09 2002-11-19 Konica Corp 糊付け製本方法及び糊付け製本装置
JP2004212855A (ja) * 2003-01-08 2004-07-29 Canon Inc シート材接着装置
JP4179011B2 (ja) 2003-03-24 2008-1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9202485A (ja) * 2008-02-28 2009-09-10 Duplo Corp 糊付け装置
JP5168474B2 (ja) 2008-03-06 2013-03-21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製本装置
EP2159070B2 (de) * 2008-08-29 2017-10-11 Hunkeler AG Vera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Buchblöcke bildenden Stapeln
WO2010067587A1 (ja) * 2008-12-08 2010-06-17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製本システム、製本用の糊付け装置および糊シート
JP5370280B2 (ja) * 2010-06-14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貼付け装置およびテープ貼付け方法
JP5742266B2 (ja) * 2011-02-07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接着剤塗布装置および接着剤塗布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742273B2 (ja) * 2011-02-15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接着剤塗布装置および接着剤塗布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30133837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Tatsuhisa Naraok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GB2509695A (en) * 2012-11-09 2014-07-16 Mcdonald George W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f an article
US9757971B2 (en) 2013-12-20 2017-09-12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lural bonding units with shifted timing
US9346648B2 (en) 2014-01-27 2016-05-24 Nisca Corporation Adhesive bonding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15168142A (ja) 2014-03-06 201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綴じ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5168141A (ja) 2014-03-06 201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綴じ装置、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US9962986B2 (en) 2015-01-15 2018-05-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os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9724954B2 (en) 2015-03-27 2017-08-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asting and bind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4640B1 (en) * 1998-02-03 2003-04-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rticle assembly stacks
US6616135B1 (en) * 1999-11-08 2003-09-09 Konica Corporation Bookbinding apparatus using pasting pro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69644B2 (en) 2017-06-06
US20160339731A1 (en) 2016-11-24
CN106966223A (zh) 2017-07-21
US9827801B2 (en) 2017-11-28
JP6227478B2 (ja) 2017-11-08
US20150063953A1 (en) 2015-03-05
JP2015063394A (ja) 2015-04-09
CN104418151A (zh) 2015-03-18
CN104418151B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6223B (zh) 片材装订装置以及片材装订方法
CN106315291B (zh) 薄片后处理装置及薄片后处理方法
JP4659033B2 (ja) 製本システム及び製本方法
JP4424362B2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725274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sheets with an adhesive
US20180029401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binds sheets with an adhesive
JP4855910B2 (ja) 製本機
JP4609538B2 (ja) 切欠き形成装置、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WO2010016339A1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4418152A (zh) 薄片后处理装置及薄片后处理方法
JP4349404B2 (ja) 製本システム、製本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185B2 (ja) 切欠き形成装置、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5169524B2 (ja) 切欠き形成装置、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2009292036A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240518B2 (ja) 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シート処理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53005A (ja) 枚葉シートの集積方法及び装置
JP2015120564A (ja) 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シート処理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66474A (ja) 接着剤塗布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23994A (ja) 切欠き形成装置、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2015120560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13265A (ja) 切欠き形成装置、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