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8808B - 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8808B
CN106808808B CN201611070865.0A CN201611070865A CN106808808B CN 106808808 B CN106808808 B CN 106808808B CN 201611070865 A CN201611070865 A CN 201611070865A CN 106808808 B CN106808808 B CN 106808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vertical direction
storage room
detection target
liqui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08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8808A (zh
Inventor
林弘毅
高冈翼
吉居和哉
岛村亮
柴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 Corp filed Critical Kat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80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8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8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8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液体储存容器包括液体储存室、支承部和构造成以支承部作为支轴而摆动的摆动体。摆动体一方面具有浮子部并且另一方面具有检测目标部,浮子部根据液体储存室内液体的液面高度而移动,检测目标部用于检测液体储存室内的液体量,并且检测目标部经由臂部联接至被支承部。臂部和被支承部相连接处的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

Description

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储存容器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和安装了具有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的液体储存容器的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设备是已知的,其通过从液体喷射头将液体喷射到打印介质上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出图像、字符等。对于诸如这样的打印设备而言,通常安装有可以被附接和拆卸的液体储存容器,或者在安装于打印设备上时能够装填液体的液体储存容器。从方便使用者的观点来看,使用者期望能够在液体储存容器附接至打印设备上的情况下掌握该液体储存容器内部的剩余液体量。作为一种可以用来掌握液体储存容器内剩余液体量的构造,已经提出了日本专利第4595359号中所描述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讨论了日本专利第4595359号中描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并且已经发现暴露于大气的液滴倾向于变得具有粘附性或者固着性,液滴可能会引起轴部11的转动区域(轴孔15的区域,枢轴7附接至该轴孔上)的粘附或者固着。在转动区域中未去除的液滴变得具有粘附性或者固着性的情况下,可能会妨碍摆动体10的平稳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抑制摆动体中转动区域的粘附或者固着来使摆动体平稳地运转,并且使得打印设备能更可靠地检测液体储存容器内的剩余液体量。图1是日本专利第4595359号中所描述的具有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的液体储存容器的示意性剖视图。液体储存容器1具有摆动体10。随着液体储存容器内的液体被打印设备消耗掉,摆动体10按照检测目标部13、臂部14、轴部11和浮子部12的次序暴露到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大气空间A中。此时,剩余在检测目标部13的表面上的液滴由于重力而以箭头a的方向沿着臂部14流动。
本发明的液体储存容器包括:液体储存室,构造成储存液体;支承部,设置在液体储存室中;和摆动体,摆动体一方面具有浮子部并且另一方面具有检测目标部,浮子部借助于由支承部可旋转地支承的被支承部而根据液体储存室内液体的液面高度来移动,检测目标部用于检测液体储存室内的液体量,摆动体构造成以支承部作为支轴而摆动,并且检测目标部经由臂部联接至被支承部,并且臂部和被支承部相连接处的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
从(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中将清楚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液体储存容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液体储存容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组装之后的液体储存容器的透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的功能框图;
图5A到5C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细节的图解;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转动区域附近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变例中的液体储存容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例中的液体储存容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和
图9A到图9C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细节的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阐明用于体现本发明的方面。然而,这些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部件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这些实施例。
在阐明实施例之前,先讨论现有技术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如图1中所示,液体储存容器1包括构造成储存液体I的液体储存室2、与液体储存室2相连通的检测目标室3和构造成根据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中的剩余液体I的量而摆动的摆动体10。摆动体10包括轴部11、浮子部12、检测目标部13和臂部14,臂部将轴部11联接至检测目标部13。轴部11包括轴孔15,轴孔配合于从液体储存室2中延伸的枢轴7的外侧,并且摆动体10附接至液体储存容器1上,使得浮子部12和检测目标部13能够以轴部11作为中心而类似跷跷板式地摆动。
在打印设备主体中设置有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设置成使得光发射单元和光接收单元从液体储存容器1的外侧将检测目标室3夹在之间。参考字母P表示光学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较大的情况下,浮子部12由于浮力在液体储存室2内上升,而设置在浮子部12相对侧的检测目标部13以轴部11为中心在检测目标室3中下降。此时,检测目标部13最终位于检测目标室内的下侧,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被检测目标部13遮断。基于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处于遮断状态,打印设备通过设置在打印设备中的显示器等向使用者报告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较大。
随着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变少并且液面的高度从竖直方向上的上侧降低到竖直方向上的下侧,摆动体10从液体I露出到大气空间A中。浮子部12由于重力而在液体储存室2内下降,相反地检测目标部13在检测目标室3内上升。此时,检测目标部13最终位于检测目标室内的上侧,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开始穿过检测目标室3。基于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处于透光状态,打印设备通过设置在打印设备中的显示器等向使用者报告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变少。
在检测目标部13位于检测目标室3的上侧的情况下,剩余在检测目标部13的表面上的液滴因重力而以箭头a的方向沿着臂部14流动。暴露于大气的液滴倾向于变得具有粘附性或者固着性,因此可能会引起轴部11的转动区域(轴孔15的区域,枢轴7附接至该轴孔上)的粘附或者固着。在未去除的剩余液滴变得具有粘附性或者固着性的情况下,可能会妨碍摆动体10的平稳运转。在摆动体10的平稳运转被妨碍的情况下,光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可能会降低,不再能可靠地检测液体储存容器内的剩余液体量。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实施例中液体储存容器1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3是在组装之后的液体储存容器1的透视图。
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包括侧面开口的容器壳4和覆盖容器壳4侧面开口的容器盖8。为了组装容器壳4和容器盖8,可以使用诸如超声波焊接这样的方法,以防止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中的液体泄漏,但是组装方法并不限于此。容器壳4包括构造成储存液体的液体储存室2、液体供给口5和大气导入口6,储存在液体储存室2中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口供给至打印设备主体,大气通过大气导入口导入到液体储存容器1中。利用将在稍后描述的密封件密封液体供给口5和大气导入口6,以便在液体储存容器1的运输期间防止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液体泄漏。通过将提供给打印设备的管形液体供给管17(未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附接至液体供给口5,可以将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液体供给至打印设备主体。类似地,通过将提供给打印设备的管形大气导入管(未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附接至大气导入口6,可以将外部大气导入到液体储存容器1中。
容器壳4设置有液体储存室2和与液体储存室2相连通的检测目标室3,并且液体储存室2和检测目标室3设置成使得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液体能够进行相互分配。此外,液体储存室2设置有作为支承部的枢轴7,作为被支承部的摆动体轴部11被可旋转地支承。
用于检测液体储存容器液面的摆动体10根据液体储存容器1中所储存的剩余液体量而摆动。本实施例的摆动体10一方面具有浮子部12,另一方面具有检测目标部13,浮子部借助于轴部11而根据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高度来移动,检测目标部用于检测液体储存室内的液体量。此外,摆动体10被支承以使其能够以轴部11作为支轴而类似跷跷板式地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摆动,并且检测目标部13经由臂部14联接至轴部1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摆动体10平稳地摆动,在枢轴7和轴孔15之间设置有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太大的情况下,摆动体10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位置是不稳定的,因此光学传感器(将在稍后描述)的检测精度降低。相反地,在该间隙太小的情况下,枢轴7和轴孔15在转动时会出现摩擦阻力,因此摆动体10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运转变得不稳定。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枢轴7和轴孔15之间的间隙优选为大约0.2mm(不小于0.1mm且不超过0.3mm)。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储存容器1和摆动体10的材料,优选使用PP(聚丙烯)树脂。当然,液体储存容器1和摆动体10的材料不限于PP树脂,也可以使用诸如PE(聚乙烯)树脂或者金属这样的其它材料。此外,使摆动体10摆动的机构不限于容器壳4设置有枢轴7并且摆动体10设置有轴孔15这样的结构,只要摆动体10附接成使其能够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摆动即可。例如,也可以将枢轴7配置成作为与容器壳4分开的部件。可选地,容器壳4设置有轴承并且摆动体10的轴部11设置有枢轴这样的结构也是可以接受的。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的功能框图。在下文中,参考图4,阐明检测液体储存容器1内剩余液体量的方法。
图4以主视图示出了从外观察液体供给管17被插入到液体供给口5中一侧的表面的情况下液体储存容器1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对应于四种液体(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四个液体储存容器1,但是液体种类和对应液体储存容器1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使液体供给管17与液体喷射头103连通,并且液体供给管17配置成能够从液体储存容器1供给液体,液体喷射头是打印设备主体的打印头。当从打印设备主体的控制单元101接收到用于成像的控制信号时,液体喷射头103经由喷射口103a喷射液体并且执行打印操作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
另一方面,打印设备具有设置在液体储存容器1附近的光学传感器100,来自光学传感器100的电信号配置成能够输出到控制单元101。在本实施例中,光发射单元100a和光接收单元100b设置成从外侧将检测目标室3夹在之间,并且光发射单元100a可以向光接收单元100b输出光线。在光接收单元100b接收到光线的情况下,光学传感器100向控制单元101输出表示液体储存容器1的检测目标室3处于透光状态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光线被检测目标部13遮断并且光接收单元100b不可能接收到光线的情况下,光学传感器100暂停向控制单元101输出信号。
液体剩余量检测单元102基于有/无从光学传感器100收到信号来检测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如在现有技术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中的那样,随着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液面降低并且浮子部12在液体储存室2内下降,检测目标部13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上升。接下来,之前被检测目标部13遮断的光线开始被光接收单元100b接收到。然后,光学传感器100向控制单元101输出表示遮断状态已经变成透光状态的信号。
在确定已经接收到来自光学传感器100的信号的情况下,液体剩余量检测单元102检测到液体储存容器1内剩余液体量变少。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液体储存容器1内剩余液体量变少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1在设置于打印设备中的显示器上显示出提示用新液体储存容器来更换液体储存容器1的信息。
图5A到5C是示出本实施例中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细节的图解。在下文中,参考图5A到图5C,详细阐明本实施例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
打印设备主体设置有光学传感器100,光学传感器设置成使得由光发射单元100a和光接收单元100b(图4中示出)从液体储存容器1外侧将检测目标室3夹在之间。参考字母P表示光学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较大的情况下,浮子部12由于浮力在液体I中上升,而设置在浮子部12相对侧的检测目标部13以轴部11为中心在液体I中下降。此时,检测目标部13最终位于检测目标室3的下侧,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被检测目标部13遮断。打印设备可以基于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处于遮断状态来检测到液体储存容器1内剩余液体量较大。
随着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变小并且液面L的高度降低,摆动体10从液体I露出到大气空间A中。浮子部12由于重力而在液体中下降,相反地检测目标部13在检测目标室3内上升。在液面L的高度降低并且摆动体10的大部分从液体I露出到大气空间A中的情况下,检测目标部13最终位于检测目标室3的上侧,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开始穿过检测目标室3。打印设备可以基于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光线处于透光状态来检测到液体储存容器1内剩余液体量变少。
如前所述,液体储存容器1设置有液体供给口5和大气导入口6,储存在液体储存室2中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口供给至打印设备主体,大气通过大气导入口导入到液体储存容器1中。利用密封件9密封液体供给口5和大气导入口6,以便在液体储存容器1的运输期间防止储存在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液体泄漏。本实施例的密封件9由例如弹性构件(例如橡胶)构成。
在液体储存容器1安装于打印设备上的情况下(图5A),通过将提供给打印设备主体的液体供给管17穿透液体供给口5的密封件9a,可以将液体储存室2内的液体供给至打印设备。类似地,在液体储存容器1安装于打印设备上的情况下,通过将提供给打印设备主体的大气导入管18穿透大气导入口6的密封件9b,可以将大气导入到液体储存容器1中。
接下来,详细阐述摆动体10的运转,摆动体是本实施例的必要单元。图5A示出了在打印设备消耗液体之前的液体储存容器1的剖视图。摆动体10形成为在液体储存容器1中的液体I中建立以下关系:
施加于检测目标部13的浮力<施加于浮子部12的浮力,和
施加于浮子部12的重力<施加于浮子部12的浮力。
由于摆动体10的这种形状,在摆动体10浸没在液体I中的情况下,产生使浮子部12上升的作用力。
如前面所述,检测目标部13和浮子部12以轴部11作为支轴而类似跷跷板式地摆动。因此,在摆动体10浸没在液体I中的情况下,产生使检测目标部13下降的作用力。下降至检测目标室3下侧的检测目标部13遮断了从光发射单元100a输出的光线。
随着打印设备消耗液体储存容器1中的液体I,液体经由液体供给口5供给至打印设备,并且大气经由大气导入口6导入到液体储存容器1中。在液面L接近浮子部12的情况下,浮子部12处于大气空间A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而浮子部12处于液体I中的体积逐渐减小。这样,随着液面L下降,施加于浮子部12的浮力逐渐减小,因此浮子部12下降至液体储存室2的下侧。在浮子部12移动到液体储存室2下侧的情况下,检测目标部13相反地移动到检测目标室3的上侧。
图5B示出了浮子部12的位置正在下降的状态下液体储存容器1的剖视图。虚线部分表示摆动体10的初始位置(图5A)。根据液面L的下降,浮子部12已经从初始位置下降,并且相反地,检测目标部13已经从初始位置上升。在图5B中的状态下,检测目标部13的移动量不足够,并且设置于打印设备主体中的光学传感器的光线仍然被检测目标部13遮断。换句话说,在图5B中的状态下,确定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是较大的。
图5C示出了浮子部12的位置进一步下降的状态下液体储存容器1的剖视图。虚线部分分别表示摆动体10在图5A和图5B中的位置。根据液面L的进一步下降,浮子部12已经从图5B中的位置下降,并且相反地,检测目标部13已经从图5B中的位置上升。在图5C中的状态下,设置于打印设备主体中的光学传感器的光线没有被检测目标部13遮断。换句话说,在图5C中的状态下,确定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是少的。
图6是示出了摆动体10的转动区域附近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如图6中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摆动体10中,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LE与被支承部(轴部11)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TE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由于这样的构造,即使在液体储存容器1处于尽管液体I被消耗但确定剩余液体量是较大的状态(图5B中的状态)中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轴部11处的转动区域(轴孔15的区域,枢轴7附接至该轴孔上)的粘附或者固着。也就是说,即使在剩余在摆动体10的表面上的液滴以图5B中箭头a的方向沿着臂部14流动的情况下,液滴也倾向于流动到轴部11的下侧,因此可以抑制轴部11处转动区域的粘附或者固着。因此,可以使摆动体10平稳地运转,并且使打印设备可靠地检测液体储存容器1内的剩余液体量。优选的是: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LE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11'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此外,优选的是: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16'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TE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此外,优选的是: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16'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11'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连接部16是臂部14和被支承部(轴部11)相连接处的部分。在臂部是直线型的并且被支承部是圆形的情况下,连接部16是直线和圆相接触处的部分。此外,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LE是直线和曲线(被支承部的圆周部)相交处的点。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其中,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LE是从臂部14到被支承部途中斜率变化处的点。
在图5A到图5C和图6中示出的例子中,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与轴孔15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但是在可以将剩余在摆动体10上的液滴的至少一部分导引到比轴孔15低的更下侧的情况下,连接部16也可以处于其它位置。具体地说,通过将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设置在至少与轴孔15(其为转动区域)的顶端相比在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可以将剩余在摆动体10上的液滴的至少一部分导引到比轴孔15低的更下侧。利用该构造,也可以抑制轴部11处转动区域的粘附或者固着。此外,在容器壳4设置有轴承并且摆动体10的轴部11设置有枢轴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设置在至少与轴承的顶端相比在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图7是本实施例的变例中的液体储存容器1的示意性剖视图。
该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构造的不同在于:不仅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而且轴部11和浮子部12之间的连接部19,与轴部11的转动区域相比均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由于这样的构造,即使在剩余在浮子部12表面上的液滴沿朝向摆动体10的轴部11的方向流动的情况下,液滴也倾向于流动到比轴孔15低的更下侧,因此可以抑制轴部11的转动区域的粘附或者固着。
图8是本实施例的另一变例中的液体储存容器1的示意性剖视图。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例,进一步考虑如图8中的构造。图8是臂部厚度比图7中增大的实例。在图8中,例如,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16'与被支承部(轴部11)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上侧。然而,轴部11和臂部14之间的连接部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与被支承部(轴部11)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液体倾向于流过臂部的下端,因此,即使用这样的构造,也获得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9A到图9C是示出本实施例中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细节的图解。在下文中,参考图9A到图9C,详细阐明本实施例的液体剩余量检测机构。在本实施例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重复内容的说明。
图9A是在液体I被打印设备消耗之前的状态下液体储存容器1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9A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目标部13经由臂部14联接至轴部11,并且类似地,浮子部12经由臂部20联接至轴部11。在本实施例的摆动体10中,摆动体10的轴部11与浮子部12的顶端及检测目标部13的顶端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上侧,并且臂部14和20将检测目标部13和浮子部12分别从轴部11联接至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
图9B示出了液体I被打印设备消耗并且液面高度降低的状态下液体储存容器1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液面L的下降,摆动体10按照从位于最高水平处的轴部11的次序露出到大气空间A中。利用这样的构造,剩余在轴部11的表面上的液滴朝向图9B中箭头a的方向沿着臂部14、20流下。因此,可以迅速地将剩余在轴部11的表面上的液滴导引到下侧,因此可以抑制轴部11的转动区域的粘附或者固着。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方面中采用超声波焊接来组装容器壳4和容器盖8,但是也可以通过诸如振动焊接和粘接这样的其它方法来组装液体储存容器1。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膜热焊接到容器壳4上来代替容器盖8而形成液体储存室2,并且容器壳4成型为框架形状并且该成型框架两侧的开口由膜所覆盖这样的构造也是可接受的。在该情况下,优选将用于保护的盖部附接至容器壳4的外侧以防止对膜的损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说明的方面中,通过将液体供给管17插入到由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构件构成的密封件9中,可以将液体从液体储存容器1供给至打印设备主体。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它构造来实现液体供给机构,并且,例如利用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将阀压靠在密封件9上来将液体从液体储存容器1供给至打印设备主体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系统或者设备的计算机来实现,该计算机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和/或该计算机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由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者设备的计算机所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由各个计算机或者各个处理器组成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储存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者蓝光光盘(BD)TM)、闪存装置、存储卡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储存容器,通过抑制摆动体转动区域的粘附或者固着,可以使摆动体平稳地运转。因此,打印设备可以更可靠地检测液体储存容器内的剩余液体量。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头,通过喷射液体执行打印操作;
液体储存容器,液体储存容器包括:液体储存室,构造成储存液体;支承部,设置在液体储存室中;摆动体,摆动体一方面具有浮子部并且另一方面具有检测目标部,浮子部借助于由支承部可旋转地支承的被支承部而根据液体储存室内液体的液面高度来移动,检测目标部用于检测液体储存室内的液体量,摆动体构造成以支承部作为支轴而摆动,液体储存容器构造成储存要供给至打印头的液体;和检测目标室,其与液体储存室相连通;其中,检测目标部经由臂部联接至被支承部;并且,臂部和被支承部相连接处的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并且,臂部从连接部延伸到在竖直方向上比连接部低的更下侧;并且,液体储存室和检测目标室设置成使得液体储存容器内的液体能够在液体储存室和检测目标室之间进行相互分配,随着浮子部在液体储存室内移动,检测目标部在检测目标室内移动;
控制单元,构造成控制打印头的打印操作;
光发射单元;和
光接收单元;
其中,光发射单元和光接收单元布置成将检测目标室夹在二者之间,并且,随着储存在液体储存室内的液体的液面下降,布置成面对光发射单元并使检测目标室夹在二者之间的光接收单元能够接收光发射单元输出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打印设备,其中,
浮子部和被支承部相连接处的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下端与被支承部的转动区域在竖直方向上的顶端相比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更下侧。
CN201611070865.0A 2015-11-30 2016-11-28 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 Active CN106808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4247 2015-11-30
JP2015234247 2015-11-30
JP2016206064A JP7009054B2 (ja) 2015-11-30 2016-10-20 記録装置
JP2016-206064 2016-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8808A CN106808808A (zh) 2017-06-09
CN106808808B true CN106808808B (zh) 2019-11-05

Family

ID=5905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0865.0A Active CN106808808B (zh) 2015-11-30 2016-11-28 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7009054B2 (zh)
KR (1) KR102122783B1 (zh)
CN (1) CN106808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1124B2 (ja) * 2018-04-23 202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10077119A (zh) * 2019-05-20 2019-08-02 黄春燕 一种环保型供墨装置
JP7350648B2 (ja) 2019-12-20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貯蔵容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3022144A (zh) * 2021-03-05 2021-06-25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2397Y (zh) * 2007-02-28 2008-01-09 孙荣华 遮光式浮动显示装置
CN101274533A (zh) * 2007-03-28 2008-10-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101547793A (zh) * 2006-09-29 2009-09-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盒及液体吐出系统
CN101549587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在墨盒中形成沟槽的方法
CN203004524U (zh) * 2011-12-22 2013-06-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
JP2014188773A (ja) * 2013-03-27 2014-10-06 Kodenshi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6925Y2 (zh) * 1972-02-19 1977-06-18
JP4595359B2 (ja) 2003-09-30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4212286A (ja) * 2003-01-07 2004-07-29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タンク内の液体残量検出装置
TWI246465B (en) * 2003-09-30 2006-01-01 Brother Ind Ltd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printer
JP2005214523A (ja) * 2004-01-29 2005-08-11 Takasaki Seimitsu Kogyosha:Kk 液体燃料タンクの液面計
JP2005335422A (ja) * 2004-05-24 2005-12-08 Hitachi Ltd インタンクモジュール
CN200998938Y (zh) 2007-01-09 2008-01-02 孙荣华 带感应装置的墨盒
JP4563502B2 (ja) 2007-01-09 2010-10-13 ロンホァ ソン 浮動式表示装置
JP2009236797A (ja) * 2008-03-28 2009-10-15 Nippon Seiki Co Ltd 液面検出装置
CN201371625Y (zh) * 2009-02-23 2009-12-30 孟金明 插接式分体墨盒
JP2011201067A (ja) * 2010-03-24 2011-10-1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装置
JP4998584B2 (ja) 2010-04-26 2012-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CN201856447U (zh) * 2010-05-17 2011-06-08 广州麦普实业有限公司 打印机墨盒
CN202106680U (zh) * 2011-06-08 2012-01-11 宁波必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EP2607084B1 (en) * 2011-12-22 2014-09-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003054B2 (ja) * 2011-12-22 2016-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3182850B (zh) 2011-12-30 2015-09-30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喷墨打印机及两者组成的打印系统
JP5880336B2 (ja) * 2012-07-31 2016-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貯留装置
JP6080443B2 (ja) * 2012-09-07 2017-02-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ユニット
US20150346018A1 (en) * 2013-01-24 2015-12-03 Pricol Limited An apparatus for non-contact level sensing
CN203557846U (zh) * 2013-11-04 2014-04-2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墨盒
CN105619648B (zh) * 2014-11-28 2019-02-15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打印的自动供液设备及其液位感测装置
JP6497165B2 (ja) * 2015-03-27 2019-04-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JP6627371B2 (ja) * 2015-09-28 2020-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793A (zh) * 2006-09-29 2009-09-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盒及液体吐出系统
CN201002397Y (zh) * 2007-02-28 2008-01-09 孙荣华 遮光式浮动显示装置
CN101274533A (zh) * 2007-03-28 2008-10-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101549587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在墨盒中形成沟槽的方法
CN203004524U (zh) * 2011-12-22 2013-06-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
JP2014188773A (ja) * 2013-03-27 2014-10-06 Kodenshi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05169A (ja) 2017-06-15
JP7263488B2 (ja) 2023-04-24
KR20170063376A (ko) 2017-06-08
JP7009054B2 (ja) 2022-01-25
KR102122783B1 (ko) 2020-06-15
JP2022017563A (ja) 2022-01-25
CN106808808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8808B (zh) 液体储存容器和打印设备
US10391776B2 (en)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624905B2 (ja)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残量検出装置
US7798623B2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jet printer
US20050151764A1 (en) Liquid level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553369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流体レベル検知装置、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60298997A1 (en) Optical level sensor for reflective liquids
EP2990210A1 (en) Liquid cartridge
JP2010234615A (ja) 液体容器
JP200510402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の組
US20070070151A1 (en) Ink Cartridges
JP2011140128A (ja) 液体容器
JP4492161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16083914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US20070064071A1 (en) Ink Cartridges
US7287845B2 (en) Ink cartridges
JPS63158262A (ja) インク残量検知装置
JP2009132115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収容装置
JP2008006667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766469B2 (en) Ink cartridges
JP2022057613A (ja) 液体残量検知装置
US7284848B2 (en) Ink cartridges
US20190100017A1 (en) Liquid cartridge
JP7091124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18804766U (zh) 一种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