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0833A -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0833A
CN106770833A CN201710018303.XA CN201710018303A CN106770833A CN 106770833 A CN106770833 A CN 106770833A CN 201710018303 A CN201710018303 A CN 201710018303A CN 106770833 A CN106770833 A CN 106770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ile
aromatic amine
temperature
solutio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83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武名
周业华
刘军
胡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 Ce Detection Technique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Bei Ce Detection Technique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 Ce Detection Technique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Bei Ce Detection Technique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7100183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0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0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0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01N2030/062Preparation extracting sample from raw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把柠檬酸缓冲溶液放入具塞锥形瓶中,预热;然后加入纺织品样品,放入水浴锅中,保持30min;2)加入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和磁性氧化石墨烯,摇匀;放入水浴锅内,超声30min;接着冷却至室温,得第一悬浊液;3)取第一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4)取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二氯甲烷,超声处理得第二悬浊液;5)取第二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过滤,滤液用GC‑MS测试芳香胺类物质的含量。该方法利用磁性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芳香胺类物质的富集效率高;同时,测定过程操作简单,经济环保,绿色无污染,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偶氮染料(AZO)指的是化学结构式中至少含有一个偶氛基结构(一N=N—),与其连接部分至少含一个芳香族结构的染料。禁用偶氮染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也称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目前,法规规定的致癌芳香胺共有24种。
对偶氮染料及其中间体的危害性认识起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发现溶剂黄对老鼠的干细胞有致癌作用。之后德国卫生部口在1905年确认了染料品红,苯胺和萘胺中一些芳香胺的致癌作用。到20世纪60年代,各国因从事染料化工工作而患上膀脱癌的病例超过了3000例。
自1958年以来,每年由德国联邦健康总署MAK(MaximumArbeitpiazKonzentrations)委员会发布MAK表,表共分为三组:MAK(Ⅲ)A1组:根据实验可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的物质:MAK(Ⅲ)A2,动物实验表明有明显致癌可能的物质,若工作环境条件相似,则类似结果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MAK(Ⅲ)A3,被怀疑具有明显致癌可能的物质,需对这类物质做进一步研究。MAK表还指出以致癌芳香胺为原料合成的偶氮染料,在人体某些作用下容易发生偶氮还原裂解,重新释放出致癌芳香胺,从而产生致癌危害。紧接着20世纪70年代,以联苯胺为母体的偶氮染料开始全面停止销售。
这些禁用偶氮染料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偶氮染料经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水、土壤中后,其毒理学特征和各种生态化学行为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髙的相似性,因此,一旦进入环境,就不容易得到巧速有效的去除,对环境的破坏是长期性的。
1994年7月15日,德国颁布首个禁用部分染料的法令。此后,许多国家相继纷纷立法,对禁用偶氮染料的使用做了严格的规定。如:2002年9月11日,欧盟正式通过了指令2002/61/EC,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纺织品、服装等,并禁止从第三国进口。我国也相继出台了GB18401和GB/T 17592等标准,禁用偶氛染料的检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最新的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的测试方法主要参照GB 17592;样品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分解,经净化,萃取,浓缩后,采用有机溶剂定容,用气质联用法(GC-MSD或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气质联用法对偶氮染料的检测限为5mg/kg。
国内外现有的有关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标准,第1步样品前处理一般采用还原、过柱分离、浓缩、定容等手段,第2步测定采用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或液相色谱仪等测定芳香胺。此类方法虽然准确、可靠,但前处理复杂,需要配备精密仪器,检验周期较长、检验费用髙。
固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固相萃取技术一般具有以下优势:1.目标物的高回收率;2.降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更加绿色污染;3.能够处理小体积样品;4.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基于此,本工作利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对禁用偶氮染料产生的芳香胺物质进行样品前处理。
磁性固相萃取(M-SPE)是以磁性或可磁化的材料作为吸附剂的一种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在M-SPE过程中,磁性吸附剂不直接填充到吸附柱中,而是被添加到样品的溶液或者悬浮液中,将目标分析物吸附到分散的磁性吸附剂表面,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目标分析物随吸附剂一起迁移,最终通过合适的溶剂洗脱被测物质,从而与样品的基质分离开来。
氧化石墨烯表面拥有大量环氧基、酚羟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因此可广泛用于接枝不同类型化合物,从而生成不同功能性的复合材料;同时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机械强度高等性质,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大前景的固相萃取吸附剂。近年来,氧化石墨烯已被用作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密度非常低,比表面积非常大的材料,导致在同样品溶液分离的时候,无法使用离心进行固液分离,同时直接用石墨烯作为固相萃取填料造成柱压过大,固相萃取小柱破损,同时氧化石墨烯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团聚,影响分析物的吸附和解吸。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磁性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以磁性氧化石墨烯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简单,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回收率好,能够有效地富集样品中的芳香胺类物质;同时,测定过程操作简单,并且能够极大减少有机溶剂的用量,经济环保,绿色无污染,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把15-19ml的柠檬酸缓冲溶液放入具塞锥形瓶中,预热至67-73℃;然后加入0.8-1.2g纺织品样品,盖上塞子,晃动后,将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2℃的水浴锅中,保持25-35min;
2)加入2-4ml的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和1.0g-1.5g磁性氧化石墨烯至所述具塞锥形瓶内,摇匀;然后把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2℃的水浴锅内,超声25-35min,取出;接着把所述具塞锥形瓶内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得第一悬浊液;
3)取所述第一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弃去上层清液,留用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
4)取所述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1-4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0±5min,得到第二悬浊液;
5)取所述第二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利用有机系过滤头进行过滤,滤液用GC-MS测试芳香胺类物质的含量。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的pH=6.0;所述纺织品样品为剪碎后的样品;加入所述纺织品样品至所述具塞锥形瓶后,盖上塞子,晃动至纺织品样品完全被柠檬酸缓冲溶液浸湿;所述具塞锥形瓶置于水浴锅内的期间,需要不时地进行振荡。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0mg/L;超声后,在2-3min内把所述具塞锥形瓶内的溶液冷却至20-25℃。
优选的,在步骤2)中,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溶解在乙二醇溶液中,超声处理,然后加入FeCl3·6H2O和C2H9NaO5,机械搅拌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2-2)把所述第一混合液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后,得到第二混合液;2-3)取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过滤处理,留用固态分离物,并依次用水和乙醇冲洗,得到半成品;2-4)把所述半成品置于烘箱中,烘干后,获取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
优选的,在步骤2-1)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1h;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3):(4-5.5),乙二醇溶液的用量为150±20ml,机械搅拌60±10min;在步骤2-2)中,所述反应釜为200±3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200±10℃,反应时间为5.5-6.5h;在步骤2-3)中,水的用量为100±20ml,乙醇的用量为50±10ml;在步骤2-4)中,设定所述烘箱的温度为45±5℃,烘烤时间为3.5-4.5h。
优选的,在步骤2-1)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h;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5:5,乙二醇溶液的用量为150ml,机械搅拌60min;在步骤2-2)中,所述反应釜为20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h;在步骤2-3)中,水的用量为100ml,乙醇的用量为50ml;在步骤2-4)中,设定所述烘箱的温度为45℃,烘烤时间为4h。
优选的,在步骤5)中,GC-MS的工作条件为:
a)色谱柱: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b)程序升温: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40℃保持5min,再以10℃/min升至300℃保持2min;
c)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
d)进样口温度:280℃;
e)进样量:1μL;
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
g)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80℃;
h)离子源:电子电离源,温度:230℃;
i)电子能量:70eV;
j)质量分析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7ml,预热至70℃;所述纺织品样品为1g;水浴温度为70℃,保持30min;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3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g;水浴温度为72℃,超声30min;在步骤4)中,加入2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0min;在步骤5)中,所述有机系过滤头的孔径为0.45μm。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9ml,预热至73℃;所述纺织品样品为1.2g;水浴温度为72℃,保持25min;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3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5g;水浴温度为70℃,超声35min;在步骤4)中,加入3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5min;在步骤5)中,所述有机系过滤头的孔径为0.45μm。
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5ml,预热至67℃;所述纺织品样品为0.8g;水浴温度为68℃,保持25min;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2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2g;水浴温度为70℃,超声35min;在步骤4)中,加入4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25min;在步骤5)中,所述有机系过滤头的孔径为0.45μ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提供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操作简单,利用磁性固相萃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磁性氧化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对芳香胺类物质吸附能力强等优势,克服了传统的固相萃取方式柱压大,两相不易分离等缺陷,使用磁性氧化石墨烯材料对水体中的芳香胺进行磁性固相萃取,固液分离快速,且固相吸附剂可以被反复充分利用,极大的减少了有机溶剂的用量,经济环保,绿色无污染,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所提供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基于磁性固相萃取技术,能够满足禁用偶氮染料产生的芳香胺物质含量检测限,且在2.5-20mg/L浓度范围中呈非常好的线性。
(3)本发明所提供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以磁性氧化石墨烯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回收率好,能够有效地富集分解在水体中芳香胺类物质。并且,磁性氧化石墨烯能够有效地利用磁性设备进行回收,克服了氧化石墨烯在固相萃取上的缺陷,同时保留了氧化石墨烯的优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的GO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的T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4,4’-亚甲基双(2-氯苯胺)加标溶液的分离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把15-19ml pH=6.0的柠檬酸缓冲溶液放入具塞锥形瓶中,预热至67-73℃;然后加入0.8-1.2g剪碎后的纺织品样品,盖上塞子,晃动至纺织品样品完全被柠檬酸缓冲溶液浸湿;接着,将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2℃的水浴锅中,保持25-35min,期间不时振荡使纺织品样品完全溶解;
2)加入2-4ml浓度为200mg/L的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和1.0g-1.5g的磁性氧化石墨烯至所述具塞锥形瓶内,摇匀;然后马上把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2℃的水浴锅内,超声25-35min,使溶液充分还原,取出;接着在2-3min内把所述具塞锥形瓶内的溶液冷却至室温(20-25℃),得第一悬浊液;
3)取所述第一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弃去上层清液,留用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
4)取所述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1-4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0±5min,得到第二悬浊液;
5)取所述第二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利用有机系过滤头进行过滤,滤液用GC-MS测试芳香胺类物质的含量;其中,GC-MS的工作条件为:
a)色谱柱: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b)程序升温: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40℃保持5min,再以10℃/min升至300℃保持2min;
c)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
d)进样口温度:280℃;
e)进样量:1μL;
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
g)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80℃;
h)离子源:电子电离源,温度:230℃;
i)电子能量:70eV;
j)质量分析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2-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溶解在150±20ml的乙二醇溶液中,超声处理3±1h,然后加入FeCl3·6H2O和C2H9NaO5,机械搅拌60±10min至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3):(4-5.5);
2-2)把所述第一混合液放入200±3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200±10℃,反应时间为5.5-6.5h;反应后,得到第二混合液;
2-3)取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过滤处理,留用固态分离物,并依次用100±20ml的水和50±10ml的乙醇冲洗,得到半成品;
2-4)把所述半成品置于烘箱中,设定烘箱的温度为45±5℃,烘烤时间为3.5-4.5h,烘干后,获取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
实施例1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把17ml pH=6.0的柠檬酸缓冲溶液放入具塞锥形瓶中,预热至70℃;然后加入1g剪碎后的纺织品样品,盖上塞子,晃动至纺织品样品完全被柠檬酸缓冲溶液浸湿;接着,将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的水浴锅中,保持30min,期间不时振荡,使纺织品样品完全溶解;
2)加入3ml浓度为200mg/L的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和1g的磁性氧化石墨烯至所述具塞锥形瓶内,摇匀;然后马上把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2℃的水浴锅内,超声30min,使溶液充分还原,取出;接着在2min内把所述具塞锥形瓶内的溶液冷却至20℃,得第一悬浊液;
3)取所述第一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弃去上层清液,留用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
4)取所述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2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0min,得到第二悬浊液;
5)取所述第二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利用有机系过滤头(孔径为0.45μm)进行过滤,滤液用GC-MS测试芳香胺类物质的含量;其中,GC-MS的工作条件为:
a)色谱柱: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b)程序升温: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40℃保持5min,再以10℃/min升至300℃保持2min;
c)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
d)进样口温度:280℃;
e)进样量:1μL;
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
g)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80℃;
h)离子源:电子电离源,温度:230℃;
i)电子能量:70eV;
j)质量分析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并且,在步骤2)中,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2-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溶解在150ml乙二醇溶液中,超声处理3h,然后加入FeCl3·6H2O和C2H9NaO5,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5:5,机械搅拌60min后,得到第一混合液;
2-2)把所述第一混合液放入20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200℃,反应6h,得到第二混合液;
2-3)取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过滤处理,留用固态分离物,并依次用100ml水和50ml乙醇冲洗,得到半成品;
2-4)把所述半成品置于45℃的烘箱中,烘烤4h后,获取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
实施例1所获取的磁性氧化石墨烯,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表面积大,见图1-2。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9ml,预热至73℃;所述纺织品样品为1.2g;水浴温度为72℃,保持25min;
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3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5g;水浴温度为70℃,超声35min;
在步骤4)中,加入3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5min。
并且,在步骤2)中,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步骤存有以下区别:
2-1)所述乙二醇溶液为130ml,超声处理2h;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3:5.5,机械搅拌50min;
2)所述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为170ml,设定反应温度为210℃,反应6.5h;
3)用120ml水和40ml乙醇进行冲洗;
4)烘箱的温度为40℃,烘烤4.5h。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5ml,预热至67℃;所述纺织品样品为0.8g;水浴温度为68℃,保持25min;
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2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2g;水浴温度为70℃,超声35min;
在步骤4)中,加入4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25min;
并且,在步骤2)中,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步骤存有以下区别:
2-1)所述乙二醇溶液为170ml,超声处理4h;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4,机械搅拌70min;
2)所述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为230ml,设定反应温度为190℃,反应5.5h;
3)用80ml水和60ml乙醇进行冲洗;
4)烘箱的温度为50℃,烘烤3.5h。
加标回收试验
分别根据实施例1-3的方法,对实施例1-3的待测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中:
实施例1的待测样品中添加了2.5mg/L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和4,4’-亚甲基双(2-氯苯胺);
实施例2的待测样品中添加了5mg/L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和4,4’-亚甲基双(2-氯苯胺);
实施例3的待测样品中添加了20mg/L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和4,4’-亚甲基双(2-氯苯胺)。
测试结果详见下表1。
表1实施例1-3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
从上表1可得,不同浓度的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4,4’-亚甲基双(2-氯苯胺)标准溶液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标准中对回收率的要求。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磁性氧化石墨烯性能稳定,回收率好;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采用磁性氧化石墨烯作为吸附剂对禁用偶氮染料产生的芳香胺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分析测量误差小,测定结果可靠真实。
线性测试试验
制备浓度分别为2.5mg/L、5.0mg/L、10.0mg/L、15.0mg/L和20.0mg/L的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4,4’-亚甲基双(2-氯苯胺)标准工作溶液,进行线性回归测试,上述各物质的标准液浓度详见表2-5,测试方法根据实施例1中的GC-MS测试条件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2-5。
表2邻甲苯胺相关数据指标
表3 2,4-二甲基苯胺相关数据指标
表4 4-氯苯胺相关数据指标
表5 4,4’-亚甲基双(2-氯苯胺)相关数据指标
从表2-5可得,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和4,4’-亚甲基双(2-氯苯胺)在2.5-20.0mg/L的浓度范围内,均呈非常好的线性。
另外,在加标回收实验中,实施例1的待测样品中添加了2.5mg/L的邻甲苯胺、2,4-二甲基苯胺、4-氯苯胺和4,4’-亚甲基双(2-氯苯胺);利用实施例1的测试方法,能够快速地分离上述样品中的上述4种物质,测试结果见图3。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把15-19ml的柠檬酸缓冲溶液放入具塞锥形瓶中,预热至67-73℃;然后加入0.8-1.2g纺织品样品,盖上塞子,晃动后,将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2℃的水浴锅中,保持25-35min;
2)加入2-4ml的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和1.0g-1.5g磁性氧化石墨烯至所述具塞锥形瓶内,摇匀;然后把所述具塞锥形瓶放入70±2℃的水浴锅内,超声25-35min,取出;接着把所述具塞锥形瓶内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得第一悬浊液;
3)取所述第一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弃去上层清液,留用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
4)取所述下层磁性氧化石墨烯粉末,加入1-4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0±5min,得到第二悬浊液;
5)取所述第二悬浊液,进行磁铁分离操作,利用有机系过滤头进行过滤,滤液用GC-MS测试芳香胺类物质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的pH=6.0;所述纺织品样品为剪碎后的样品;加入所述纺织品样品至所述具塞锥形瓶后,盖上塞子,晃动至纺织品样品完全被柠檬酸缓冲溶液浸湿;所述具塞锥形瓶置于水浴锅内的期间,需要不时地进行振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200mg/L;超声后,在2-3min内把所述具塞锥形瓶内的溶液冷却至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溶解在乙二醇溶液中,超声处理,然后加入FeCl3·6H2O和C2H9NaO5,机械搅拌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液;
2-2)把所述第一混合液放入反应釜中,反应后,得到第二混合液;
2-3)取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过滤处理,留用固态分离物,并依次用水和乙醇冲洗,得到半成品;
2-4)把所述半成品置于烘箱中,烘干后,获取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1)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1h;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3):(4-5.5),乙二醇溶液的用量为150±20ml,机械搅拌60±10min;
在步骤2-2)中,所述反应釜为200±3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200±10℃,反应时间为5.5-6.5h;
在步骤2-3)中,水的用量为100±20ml,乙醇的用量为50±10ml;
在步骤2-4)中,设定所述烘箱的温度为45±5℃,烘烤时间为3.5-4.5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1)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h;所述氧化石墨烯、FeCl3·6H2O和C2H9NaO5三者的质量比为1:2.5:5,乙二醇溶液的用量为150ml,机械搅拌60min;
在步骤2-2)中,所述反应釜为200ml的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h;
在步骤2-3)中,水的用量为100ml,乙醇的用量为50ml;
在步骤2-4)中,设定所述烘箱的温度为45℃,烘烤时间为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GC-MS的工作条件为:
a)色谱柱: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b)程序升温: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40℃保持5min,再以10℃/min升至300℃保持2min;
c)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
d)进样口温度:280℃;
e)进样量:1μL;
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1;
g)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80℃;
h)离子源:电子电离源,温度:230℃;
i)电子能量:70eV;
j)质量分析器: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7ml,预热至70℃;所述纺织品样品为1g;水浴温度为70℃,保持30min;
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3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g;水浴温度为72℃,超声30min;
在步骤4)中,加入2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0min;
在步骤5)中,所述有机系过滤头的孔径为0.4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9ml,预热至73℃;所述纺织品样品为1.2g;水浴温度为72℃,保持25min;
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3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5g;水浴温度为70℃,超声35min;
在步骤4)中,加入3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35min;
在步骤5)中,所述有机系过滤头的孔径为0.45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柠檬酸缓冲溶液为15ml,预热至67℃;所述纺织品样品为0.8g;水浴温度为68℃,保持25min;
在步骤2)中,所述连二亚硫酸钠溶液为2ml;所述磁性氧化石墨烯为1.2g;水浴温度为70℃,超声35min;
在步骤4)中,加入4mL二氯甲烷,超声处理25min;
在步骤5)中,所述有机系过滤头的孔径为0.45μm。
CN201710018303.XA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Pending CN106770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303.XA CN106770833A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303.XA CN106770833A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0833A true CN106770833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49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8303.XA Pending CN106770833A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08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7564A (zh) * 2017-08-22 2018-02-09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纺织品中石墨烯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0672760A (zh) * 2019-11-18 2020-01-10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一种纺织品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检测方法
CN114152693A (zh) * 2021-11-29 2022-03-08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纺织衣物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定性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4274A (ja) * 2003-10-31 2005-05-26 Jfe Steel Kk 固体試料中のアルデヒド類の定量分析法
CN103983717A (zh) * 2014-05-21 2014-08-13 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一种快速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CN104860303A (zh) * 2015-04-27 2015-08-26 安徽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41860A (zh) * 2015-11-20 2016-01-13 济南大学 一种磁性荧光石墨烯复合纳米离子探针的制备方法
CN105597763A (zh) * 2015-12-21 2016-05-25 天津工业大学 磁性石墨烯基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362692A (zh) * 2016-11-07 2017-02-01 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4274A (ja) * 2003-10-31 2005-05-26 Jfe Steel Kk 固体試料中のアルデヒド類の定量分析法
CN103983717A (zh) * 2014-05-21 2014-08-13 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一种快速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CN103983717B (zh) * 2014-05-21 2015-11-18 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一种快速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CN104860303A (zh) * 2015-04-27 2015-08-26 安徽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41860A (zh) * 2015-11-20 2016-01-13 济南大学 一种磁性荧光石墨烯复合纳米离子探针的制备方法
CN105597763A (zh) * 2015-12-21 2016-05-25 天津工业大学 磁性石墨烯基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362692A (zh) * 2016-11-07 2017-02-01 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INA WANG等: "Magnetic microsphere-confined graphene for the extrac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coupl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analysi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592-2011》", 30 December 2011 *
刘晓菲等: "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磁固相萃取-HPLC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芳香胺", 《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7564A (zh) * 2017-08-22 2018-02-09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纺织品中石墨烯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07677564B (zh) * 2017-08-22 2022-03-29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纺织品中石墨烯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CN110672760A (zh) * 2019-11-18 2020-01-10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一种纺织品中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检测方法
CN114152693A (zh) * 2021-11-29 2022-03-08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纺织衣物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定性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9520B (zh) 一种改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89931A (zh) 一种磁性共价有机骨架化合物固相萃取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6770833A (zh) 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方法
CN102680591A (zh) 依托碳纳米管改性技术实现快速检测痕量多氯联苯的方法
CN103033579A (zh) 一种禁用偶氮染料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CN101664668A (zh) 核壳式Fe3O4/C磁性纳米固相萃取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0975808A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磁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802223A (zh) 一种测定瓜果中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
CN106310710A (zh) 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取及利用磁性氧化石墨烯固相萃取法检测水体中萘含量的方法
CN109459506B (zh) 一种用于茶叶中多氯联苯检测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方法
CN108414637B (zh) 一种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水中挥发性消毒副产物的方法
CN107966521A (zh) 一种利用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检测烟嘧磺隆回收废水中二甲胺的定量方法
WO2023284346A1 (zh) 一种检测水体中多环麝香的方法
CN101811032B (zh) 一种Cd(Ⅱ)印迹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CN113514590A (zh) 一种检测水果中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低毒化分散固相萃取方法
CN108593792A (zh) 水样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磁固相萃取-hplc-紫外检测方法
CN209570424U (zh) 一步式样品净化管
CN110672774B (zh) 一种便于快速检测水源中嗅味物质土臭素及二甲基异冰片的方法
CN107589198A (zh) 一种测定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
CN104353441A (zh) 一种用于富集水体中超痕量甲基汞的离子印迹材料
CN106362692A (zh) 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
CN103901140B (zh) 一种用于生物染毒后粪便中四溴双酚a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CN108355614A (zh) 一种选择性固相萃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26990A (zh) 一种甲基汞离子印迹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00062A (zh) 一种皮革中四乙二醇二甲醚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