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54267A -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54267A
CN106654267A CN201610963618.7A CN201610963618A CN106654267A CN 106654267 A CN106654267 A CN 106654267A CN 201610963618 A CN201610963618 A CN 201610963618A CN 106654267 A CN106654267 A CN 106654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battery
fiber
sodium
carbon element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36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浩
熊嘉雯
熊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109636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54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54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54267A/zh
Priority to US16/315,149 priority patent/US2019031227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13058 priority patent/WO201812681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4Accumulators with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of metals other than lithium, e.g. with magnesium or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植物纤维浸入造孔剂硝酸盐溶液中,恒温浸润,烘干后在保护气氛中煅烧、磨粉,经盐酸与去离子水洗涤后,烘干。所述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呈三维多孔薄片状与长隧道结构,薄片厚度为5‑30nm。该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构建优异的导电网络,结合多孔,长隧道结构有利于电极材料离子的快速扩散,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该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用原材料来源丰富,具有环保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 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纤维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材料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原料。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具有广泛用途的功能型材料之一。
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锂资源面临逐步枯竭,为了缓解资源约束,钠离子电池开发和应用的需求逐步增加。钠离子具有原料丰富,比容量和效率较高,成本低等优点,在规模化储能及智能电网中有望实现广泛应用。由于钠与锂属于同一主族,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基本一致,在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经过电解液嵌入到负极材料,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脱出,经过电解液嵌入到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一,本发明使用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为制备负极材料的原材料,其微观结构呈三维多孔薄片状与长隧道结构,片状厚度为5-30nm。三维多孔的碳材料构建优异的导电网络,结合多孔隧道结构有利于电极材料离子的快速扩散,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其容量、循环寿命及倍率性能。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本发明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植物纤维及其废弃物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原材料,此类原材料来源丰富,如一次性竹筷子之类,能重复利用,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且廉价,具有环保特性。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合成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其结构呈三维多孔薄片状与长隧道结构,片状材料厚度为5-30nm。该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能构建优异的导电网络,结合多孔道结构,有利于电极材料离子的快速扩散,提高电极材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电极材料的容量、循环寿命及倍率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植物纤维材料于硝酸盐溶液中密封浸润;
(2)密封浸润后,取出植物纤维材料,烘干;
(3)烘干的植物纤维材料在保护气氛下保温煅烧;
(4)取出已碳化的植物纤维材料,压碎研磨至粉末状;
(5)依次用0.5-3mol/L的盐酸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烘干,得到干燥的黑色粉末状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植物纤维材料包括种子纤维系列、韧皮纤维系列、叶纤维系列、果实纤维系列或植物废弃纤维系列;所述种子纤维系列包括棉纤维或木棉纤维,所述韧皮纤维系列包括亚麻或竹纤维,所述叶纤维系列包括剑麻、菠萝纤维或蕉麻,所述果实纤维系列包括椰子纤维或菠萝果肉纤维,所述植物废弃纤维系列包括咖啡渣或使用后的一次性竹筷子。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镁、硝酸钠和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硝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10mol/L。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密封浸润的温度为60~100℃,密封浸润的时间为4-24h。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保护气氛为惰性气氛、还原气氛或混合气氛;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所述还原气氛指氢气;所述混合气氛为氮气-氢气混合气体或氩气-氢气混合气体,其中氢气的体积比例为0%-10%。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保温煅烧过程的升温速率为5-10℃/min,保温煅烧的温度为600-900℃,保温煅烧的时间为1-6h。
进一步地,步骤(2)、(5)中,所述烘干是在烘箱60-100℃下干燥6-24h。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与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用途,所述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用于制备钠离子二次电池与锂离子二次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发明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为无定型碳材料,加入的造孔剂硝酸盐含量越多,棒状纤维越少,三维多孔薄片碳越多,片状材料厚度为5-30nm;
(2)本发明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构建优异的导电网络,结合多孔,长隧道结构有利于电极材料离子的快速扩散,提高电极材料的利用率;
(3)本发明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所用原料来源丰富,具有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分别为0mol/L、0.25mol/L、0.5mol/L、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XRD图谱;
图2a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SEM图;
图2b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2.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SEM图;
图2c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SEM图;
图2d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SEM图;
图2e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SEM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分别为0mol/L、0.25mol/L、0.5mol/L、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容量图;
图4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分别为0mol/L、0.25mol/L、0.5mol/L、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0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容量图;
图5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分别为0mol/L、0.25mol/L、0.5mol/L、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图;
图6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7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0A/g电流密度下循环140次容量图;
图8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0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容量图;
图9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棉花纤维材料三维结构碳材料:
(1)配制0mol/L、0.25mol/L、0.5mol/L、0.75mol/L硝酸镁溶液各20mL,取1.5g脱脂棉花纤维充分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2)完全浸润并密封保存于60℃烘箱内24h后,取出,将脱脂棉花纤维置于80℃烘箱内干燥24h;
(3)烘干的脱脂棉花纤维在氮气气氛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800℃保温煅烧3h;
(4)待材料自然冷却后,压碎研磨得到黑色粉末状材料;
(5)所得黑色粉末状材料依次分别用3mol/L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后,置于60℃下烘箱干燥12h,得到干燥的黑色粉末状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
1、结构分析:
得到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XRD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所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为无定型碳材料。
所得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分别为0mol/L、0.25mol/L、0.5mol/L、0.75mol/L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SEM图分别如图2a、图2b、图2c、图2d所示,由图2a、图2b、图2c、图2d可以看出,加入的造孔剂硝酸镁含量越多,棒状棉花纤维越少,三维多孔薄片碳越多;图2e为实施例1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SEM截面图,由图2e可以看出片状材料厚度为5-30nm。
2、电化学性能(首次效率、循环性能、倍率性能)测试:
将制备所得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制成负极片,在手套箱中组装得到CR2032型钠离子扣式电池与CR2032型锂离子扣式电池。制得的电池在恒温条件25℃下,在0.01V-3V电压范围内进行充放电测试。
(1)制备得到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将以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分别为0mmol/L、0.25mmol/L、0.5mmol/L、0.75mmol/L(即硝酸镁分别为0mmol、5mmol、10mmol、15mmol)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制成的钠离子电池分别在电流为100mAh/g和1A/g电流密度下分别进行50次与100次充放电循环,所得曲线如图3、图4所示。
由图3可知,在100mAh/g电流密度下,首次充放电及经过50次循环比容量如表1所示:
表1在100mAh/g电流密度下首次充放电及50次循环比容量
由图4可知,在1A·g-1电流密度下,首次充放电及经过100次循环比容量如表2所示:
表2在1A·g-1电流密度下首次充放电及经过100次循环比容量
由以上结果可知,硝酸镁加入量为0.25mol/L、0.5mol/L、0.75mol/L造孔高温碳化后所制备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提高电池比容量,体现更加优异的循环性能。
将所得实施以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mmol/L、0.25mmol/L、0.5mmol/L、0.75mmol/L(即硝酸镁分别为0mmol、5mmol、10mmol、15mmol)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制成的钠离子电池分别在倍率为100mA/g、250mA/g、500mA/g、1.0A/g、2.0A/g、5.0A/g、10.0A/g、100mA/g电流密度下分别进行充放电循环以测试电池倍率性能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0.5mol/L、0.75mol/L造孔剂硝酸镁溶液制得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制成的钠离子电池经过大电流充放电后,再进行100mA/g充放电,其容量高于初始100mA/g电流密度下容量,体现了更加优异倍率性能。
(2)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将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即硝酸镁为15mmol)造孔高温碳化后所制备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所得实施锂离子在100mA/g电流密度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如图6所示,首次库伦效率为53.47%。
所实施以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即硝酸镁为15mmol)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分别在倍率为1.0A/g和2.0A/g电流密度下分别进行140次与200次充放电循环,所得曲线如图7、图8所示。
由图7可知,在1.0A/g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904.0mAh/g,经过14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为689.3mAh/g,循环保持率为76.25%。
由图8可知,在2.0A/g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590.4mAh/g,经过20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为439.3mAh/g,循环保持率为74.44%。
由以上结果可知,相比常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碳材料,加入硝酸镁高温造孔碳化后所制备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提高电池比容量,体现较为优异的循环性能。
将所得实施以造孔剂硝酸镁溶液浓度为0.75mol/L(即硝酸镁为15mmol)的棉花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分别在倍率为100mA/g、500mA/g、1.0A/g、2.0A/g、5.0A/g、10.0A/g电流密度下分别进行充放电循环以测试电池倍率性能如图9所示。由图9可知锂离子电池经过大电流充放电后,再进行2.0A/g充放电,其容量高于初始2.0A/g电流密度下容量,体现了更加优异倍率性能。
实施例2
制备竹纤维材料三维结构碳材料:
(1)取一次性竹筷子,物理粉碎至粉末状,得竹纤维粉末;配制7.5mol/L硝酸镁溶液20mL,取1.5g竹纤维粉末充分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2)完全浸润并密封保存于60℃烘箱内24h后,取出,将竹纤维置于80℃烘箱内干燥12h;
(3)烘干的竹纤维在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900℃保温煅烧2h。
(4)待材料自然冷却后,研磨得到黑色粉末状材料。
(5)所得材料分别用0.5mol/L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然后将洗涤后的材料置于80℃下干燥24h,得到干燥的黑色粉末状竹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
制得的竹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为无定型碳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
实施例3
制备剑麻纤维材料三维结构碳材料:
(1)取剑麻材质麻布袋,物理粉碎至粉末状,得剑麻纤维粉末;配制10mol/L硝酸钠溶液10mL,取1.5g剑麻纤维粉末充分浸入硝酸钠溶液中;
(2)完全浸润并密封保存于80℃烘箱内12h后,取出,将剑麻纤维置于80℃烘箱内干燥12h;
(3)烘干的剑麻纤维在氩气与5%氢气混合气氛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750℃保温煅烧4h;
(4)待材料自然冷却后,研磨得到黑色粉末状材料;
(5)所得材料分别用3mol/L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然后将洗涤后的材料置于100℃下干燥6h,得到干燥的黑色粉末状剑麻纤维粉三维结构碳材料。
制得的剑麻纤维粉三维结构碳材料为无定型碳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
实施例4
制备菠萝果肉纤维材料三维结构碳材料:
(1)配制2.5mol/L硝酸钾溶液20mL,取1.5g干燥的菠萝果肉纤维充分浸入硝酸钾溶液中;
(2)完全浸润并密封保存于85℃烘箱内15h,取出,将菠萝果肉纤维置于80℃烘箱内干燥12h;
(3)烘干的菠萝果肉纤维在氮气与5%氢气混合气氛下以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600℃保温煅烧6h;
(4)待材料自然冷却后,研磨得到黑色粉末状材料;
(5)所得材料分别用3mol/L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然后将洗涤后的材料置于80℃下干燥12h,得到干燥的黑色粉末状菠萝果肉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
制得的菠萝果肉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为无定型碳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
实施例5
制备咖啡渣纤维材料三维结构碳材料:
(1)取咖啡渣,风干后物理粉碎至粉末状,得到咖啡渣纤维粉末;配制5mol/L硝酸钠溶液20mL,取2g咖啡渣纤维粉末充分浸入溶液中;
(2)完全浸润并密封保存于100℃烘箱内4h,取出,将咖啡渣纤维置于80℃烘箱内干燥12h;
(3)烘干的咖啡渣纤维粉末在氩气与10%氢气混合气氛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900℃保温煅烧1h;
(4)待材料自然冷却后,研磨得到黑色粉末状材料;
(5)所得材料分别用1mol/L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然后将洗涤后的材料置于80℃下干燥24h,得到干燥的咖啡渣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
制得的咖啡渣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为无定型碳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

Claims (8)

1.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微观结构呈三维多孔薄片状与长隧道结构,片状材料厚度为5-30nm。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植物纤维材料于硝酸盐溶液中密封浸润;
(2)密封浸润后,取出植物纤维材料,烘干;
(3)烘干的植物纤维材料在保护气氛下保温煅烧;
(4)取出已碳化的植物纤维材料,压碎研磨至粉末状;
(5)依次用0.5-3mol/L的盐酸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烘干,得到干燥的黑色粉末状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植物纤维材料包括种子纤维系列、韧皮纤维系列、叶纤维系列、果实纤维系列或植物废弃纤维系列;所述种子纤维系列包括棉纤维或木棉纤维,所述韧皮纤维系列包括亚麻或竹纤维,所述叶纤维系列包括剑麻、菠萝纤维或蕉麻,所述果实纤维系列包括椰子纤维或菠萝果肉纤维,所述植物废弃纤维系列包括咖啡渣或使用后的一次性竹筷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镁、硝酸钠和硝酸钾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硝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1-10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密封浸润的温度为60~100℃,密封浸润的时间为4-24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保护气氛为惰性气氛、还原气氛或混合气氛;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所述还原气氛指氢气;所述混合气氛为氮气-氢气混合气体或氩气-氢气混合气体,其中氢气的体积比例为0%-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保温煅烧过程的升温速率为5-10℃/min,保温煅烧的温度为600-900℃,保温煅烧的时间为1-6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5)中,所述烘干是在烘箱60-100℃下干燥6-24h。
CN201610963618.7A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654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3618.7A CN106654267A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16/315,149 US20190312277A1 (en) 2017-01-04 2017-11-27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d plant-fiber carbon material for use as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y and lithium-ion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PCT/CN2017/113058 WO2018126818A1 (zh) 2017-01-04 2017-11-27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3618.7A CN106654267A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54267A true CN106654267A (zh) 2017-05-10

Family

ID=5882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3618.7A Pending CN106654267A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12277A1 (zh)
CN (1) CN106654267A (zh)
WO (1) WO201812681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4222A (zh) * 2017-12-06 2018-05-04 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三明治结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126818A1 (zh) * 2017-01-04 2018-07-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2877A (zh) * 2018-04-09 2018-10-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孔构造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23047A (zh) * 2018-06-29 2018-11-3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中空炭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92942A (zh) * 2018-08-15 2019-01-11 中原工学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87293A (zh) * 2019-05-21 2020-11-2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硝酸和/或硝酸盐改性的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599752A (zh) * 2021-01-06 2021-04-0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碳包覆中空木棉纤维承载花状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36123A (zh) * 2021-03-09 2021-06-2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碳材料的应用及其模拟仿真方法
CN114177884A (zh) * 2021-11-19 2022-03-15 天津工业大学 三维整体型纤维状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3140A1 (zh) * 2018-11-23 2020-05-28 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质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36073B (zh) * 2019-12-09 2022-07-1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用于固态锂硫电池的一种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5250A (zh) * 2020-08-26 2020-11-17 西南交通大学 生物质多孔碳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180571B (zh) * 2020-09-14 2023-06-1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氮掺杂碳基储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10371A (zh) * 2020-10-19 2021-02-0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羟基氧化铁/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53524B (zh) * 2021-04-23 2022-11-1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竹木材三维孔框架的磁性金属复合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63452B (zh) * 2021-05-10 2023-08-01 武汉理工大学 自支撑磷/碳三维导电网络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6866B (zh) * 2021-06-28 2023-11-14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的Fe2O3/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6865B (zh) * 2021-06-28 2024-03-22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35201A (zh) * 2022-01-29 2022-06-17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蝉衣热解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15882B (zh) * 2022-03-15 2023-08-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绒毛状碳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7279B (zh) * 2022-03-25 2023-02-2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质中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电极材料、电池
CN116395670A (zh) * 2023-04-24 2023-07-07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242A (zh) * 2013-09-13 2013-12-11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化学活化的剑麻炭纤维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6356517A (zh) * 2016-10-28 2017-0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植物生物质碳掺杂硫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5163A (zh) * 2016-08-23 2017-02-01 中南大学 一种剑麻纤维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该剑麻纤维活性炭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7505B1 (en) * 1995-10-03 1999-05-12 Kureha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bonaceous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3066294B (zh) * 2013-01-28 2015-02-04 福州大学 一种由植物纤维制备锂电材料的方法
CN104701498B (zh) * 2015-03-27 2016-11-1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生物碳/钒酸铵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42571B (zh) * 2016-03-30 2018-12-25 陕西科技大学 空心管状结构的生物碳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207188A (zh) * 2016-08-16 2016-12-07 安徽师范大学 三维超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99384B (zh) * 2016-10-14 2020-01-1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炭的锂空电池正极电极片
CN106654267A (zh) * 2017-01-04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242A (zh) * 2013-09-13 2013-12-11 桂林理工大学 基于化学活化的剑麻炭纤维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6365163A (zh) * 2016-08-23 2017-02-01 中南大学 一种剑麻纤维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该剑麻纤维活性炭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
CN106356517A (zh) * 2016-10-28 2017-01-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植物生物质碳掺杂硫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6818A1 (zh) * 2017-01-04 2018-07-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4222B (zh) * 2017-12-06 2020-06-09 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三明治结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94222A (zh) * 2017-12-06 2018-05-04 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三明治结构碳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22877A (zh) * 2018-04-09 2018-10-0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具有多级孔构造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23047B (zh) * 2018-06-29 2020-09-2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中空炭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3047A (zh) * 2018-06-29 2018-11-3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中空炭纤维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92942A (zh) * 2018-08-15 2019-01-11 中原工学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92942B (zh) * 2018-08-15 2021-10-15 中原工学院 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87293A (zh) * 2019-05-21 2020-11-2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硝酸和/或硝酸盐改性的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599752A (zh) * 2021-01-06 2021-04-0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碳包覆中空木棉纤维承载花状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599752B (zh) * 2021-01-06 2023-07-18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碳包覆中空木棉纤维承载花状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36123A (zh) * 2021-03-09 2021-06-25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碳材料的应用及其模拟仿真方法
CN113036123B (zh) * 2021-03-09 2022-04-12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碳材料的应用及其模拟仿真方法
CN114177884A (zh) * 2021-11-19 2022-03-15 天津工业大学 三维整体型纤维状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6818A1 (zh) 2018-07-12
US20190312277A1 (en)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4267A (zh) 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植物纤维三维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6517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植物生物质碳掺杂硫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1229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08321366A (zh) 一种提高高镍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包覆方法
CN109004199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用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86300B (zh)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981644A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的多孔碳/硫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69759A (zh)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硅-多孔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5552369B (zh) 利用模板法制备三维多孔铌酸钛氧化物的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2324513A (zh) 一种锂镍锰氧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8681B (zh) 一种生物质基硬碳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943213A (zh) 一种MOF衍生多孔碳盒负载Co3V2O8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17923A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29447B (zh) 一种碳纳米管-碳-多孔硅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286002B (zh) 一种千层树皮生物质碳负载红磷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2335A (zh) 一种两步焙烧制备碳包覆磷酸锰铁锂材料的方法
CN105702956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509A (zh) 一种阴离子共掺杂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98303A (zh) 一种电子导电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锂硫电池涂层隔膜中的应用
CN105185978A (zh) 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锰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41628A (zh) 一种二氧化钛修饰的三氧化二铁微球的制法及其制得的产品和用途
CN107946548A (zh) 储锂铁氧化物与碳复合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12998B (zh)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KOH修饰的TiO2/V2O5/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50235B (zh) 一种自组装纳米片状多孔结构四氧化三钴-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78355A (zh) 碱金属二次电池及其用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负极和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