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9448A -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9448A
CN106579448A CN201611205389.9A CN201611205389A CN106579448A CN 106579448 A CN106579448 A CN 106579448A CN 201611205389 A CN201611205389 A CN 201611205389A CN 106579448 A CN106579448 A CN 106579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oil
preparation
microcapsule
groundcherry
calyx physal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53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舵
翟丽萍
孙天颖
许英
许英一
王晓杰
林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qiha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qiha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2053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94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9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9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酸浆籽油在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生理活性降低,贮藏稳定性下降,产品货架期缩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二、壁材溶液的制备;三、芯材溶液的制备;四、微胶囊乳化液的制备;五、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成功地对酸浆籽油实现了微胶囊化包埋,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72.1%;本发明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能够有效地保护酸浆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持了其特有的营养生理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的一种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脂肪酸。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调整胆固醇、降低血液粘度、提高脑细胞活性等作用。人体内如果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将会导致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胆固醇增加,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病;影响记忆力和思维力,婴幼儿智力发育会受到影响,老年人易患老年痴呆症。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从膳食中补充。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和鱼油,研究从各种天然植物食材中提取植物油,添加到食品中,开发功能性食品,调整膳食结构,成为众多食品专家和食品加工行业的热门研究课题。
酸浆果实红似玛瑙,甘酸味美,鲜嫩多汁,主要用其制作果汁、果酒、罐头等产品,在产品制作过程中会将其果籽剔除。然而酸浆果籽遍布于果实中,在果实中所占比重很大,酸浆果籽的籽油中富含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将提取的酸浆籽油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原料中,提高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已成为新兴的研究课题。油脂的氧化是食品工业中的重要问题,因为氧化可降低油脂的营养品质,导致食品产生令人厌恶的酸败气味,直接影响了食品的质量和储存期限。因此,油脂产品的氧化稳定性是决定其货架寿命的关键参数。过氧化值(POV)是一个用来检测油脂中氧化产物的指标,也是一个重要的用来衡量油脂质量的参数,油脂的POV越大,说明其中的过氧化物含量越高,油脂的氧化变质情况越严重。酸浆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性质不稳定,极易被氧化,在食品加工、储藏和使用过程中易受空气、光照、酸碱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自动氧化反应,从而导致酸浆籽油发生酸败,生理活性降低,贮藏稳定性下降,产品货架期缩短。
所以,如何防止酸浆籽油在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发生氧化酸败,保持酸浆籽油赋予食品的特殊价值和功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酸浆籽油在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生理活性降低,贮藏稳定性下降,产品货架期缩短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将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均匀混合,得到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所述的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0~36);
二、壁材溶液的制备:
将β-环糊精溶于步骤一制备的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在60℃~70℃温度下磁力搅拌15min~20min,得到壁材溶液;所述的β-环糊精的质量和步骤一制备的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7.5mL~45mL);
三、芯材溶液的制备:
将酸浆籽油溶解于无水乙醚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芯材溶液;
四、微胶囊乳化液的制备:
将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与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均匀混合,在超声温度为50℃~70℃和超声功率为264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min~20min,再于温度为50℃~70℃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70min~80min,然后以50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得到微胶囊乳化液;所述的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中的酸浆籽油与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中的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8);
五、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将步骤四制备的微胶囊乳化液在进口温度为160℃~180℃和进料速度为5mL/min~15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酸浆籽油微胶囊。
本发明中的酸浆籽油是在酸浆籽中提取得到的,提取方法是索氏抽提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酸浆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酸浆籽油作为芯材被包裹在壁材中,能有效保护酸浆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使其在食品加工、储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受空气、光照、酸碱度等因素的作用而氧化变质,保持其特有的营养生理功能,同时提高食品的生产、储存及方便性,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本发明成功地对酸浆籽油实现了微胶囊化包埋,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72.1%;
用Schaal烘箱法对酸浆籽油和本发明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分别进行了10d的贮藏稳定性实验,处理10d后,酸浆籽油的过氧化值POV从4.12meq/kg逐渐增大到22.67meq/kg,而酸浆籽油微胶囊的过氧化值POV仅从4.06meq/kg增加到6.83meq/kg,显然,本发明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能够有效地保护酸浆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持了其特有的营养生理功能。Schaal烘箱法的1d相当于室温下1个月的货架期,10d则相当于10个月的货架期,可见,本发明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贮藏10个月不发生酸败变质,延长了食品的货架期,提高了使用及储存的便宜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将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均匀混合,得到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所述的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0~36);
二、壁材溶液的制备:
将β-环糊精溶于步骤一制备的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在60℃~70℃温度下磁力搅拌15min~20min,得到壁材溶液;所述的β-环糊精的质量和步骤一制备的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7.5mL~45mL);
三、芯材溶液的制备:
将酸浆籽油溶解于无水乙醚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芯材溶液;
四、微胶囊乳化液的制备:
将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与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均匀混合,在超声温度为50℃~70℃和超声功率为264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min~20min,再于温度为50℃~70℃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70min~80min,然后以50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得到微胶囊乳化液;所述的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中的酸浆籽油与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中的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8);
五、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将步骤四制备的微胶囊乳化液在进口温度为160℃~180℃和进料速度为5mL/min~15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酸浆籽油微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均匀混合,得到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5.36。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β-环糊精溶于步骤一制备的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在60℃温度下磁力搅拌15min,得到壁材溶液;所述的β-环糊精的质量和步骤一制备的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19mL。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五中将步骤四制备的微胶囊乳化液在进口温度为170℃和进料速度为10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酸浆籽油微胶囊。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为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将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均匀混合,得到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所述的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5.36;
二、壁材溶液的制备:
将β-环糊精溶于步骤一制备的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在60℃温度下磁力搅拌15min,得到壁材溶液;所述的β-环糊精的质量和步骤一制备的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19mL;
三、芯材溶液的制备:
将酸浆籽油溶解于无水乙醚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芯材溶液;
四、微胶囊乳化液的制备:
将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与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均匀混合,在超声温度为60℃和超声功率为264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5min,再于温度为60℃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75min,然后以50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得到微胶囊乳化液;所述的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中的酸浆籽油与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中的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6;
五、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将步骤四制备的微胶囊乳化液在进口温度为170℃和进料速度为10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酸浆籽油微胶囊。
对试验一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进行包埋率的测定,酸浆籽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72.1%。
采用Schaal烘箱法测定酸浆籽油的过氧化值(POV),取酸浆籽油与试验一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样品各10份于称量瓶中,每份样品各2g,敞口放于烘箱内,于(62±1)℃恒温加热,每隔1d取出一份样品,测定过氧化值,通过过氧化值的变化考察其稳定性。Schaal烘箱法的1d相当于室温下1个月的货架期,10d则相当于10个月的货架期,因此可利用此方法评定酸浆籽油及酸浆籽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测试数据见表1。
表1 稳定性实验酸价测定结果
由表1中数据可见,随着Schaal烘箱法处理时间的增加,酸浆籽油的POV在前5d的变化幅度很小,从第6d开始变化幅度迅速增大,说明开始时酸浆籽油中的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对防止油脂的氧化起到了保护作用,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油脂的自动氧化反应加剧,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已完全被氧化,就失去了对油脂的保护作用,所以油脂迅速氧化变质;
本试验一制备的酸浆籽油微胶囊的POV变化幅度一直不大,说明微胶囊的壁材对作为芯材的酸浆籽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大了酸浆籽油的贮藏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

Claims (5)

1.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制备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将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均匀混合,得到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所述的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0~36);
二、壁材溶液的制备:
将β-环糊精溶于步骤一制备的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在60℃~70℃温度下磁力搅拌15min~20min,得到壁材溶液;所述的β-环糊精的质量和步骤一制备的pH为7.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7.5mL~45mL);
三、芯材溶液的制备:
将酸浆籽油溶解于无水乙醚中,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芯材溶液;
四、微胶囊乳化液的制备:
将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与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均匀混合,在超声温度为50℃~70℃和超声功率为264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10min~20min,再于温度为50℃~70℃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振荡70min~80min,然后以50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得到微胶囊乳化液;所述的步骤三配制的芯材溶液中的酸浆籽油与步骤二配制的壁材溶液中的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8);
五、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将步骤四制备的微胶囊乳化液在进口温度为160℃~180℃和进料速度为5mL/min~15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酸浆籽油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均匀混合,得到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浓度为0.1mol/L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35.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β-环糊精溶于步骤一制备的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在60℃温度下磁力搅拌15min,得到壁材溶液;所述的β-环糊精的质量和步骤一制备的pH为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19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将步骤四制备的微胶囊乳化液在进口温度为170℃和进料速度为10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得酸浆籽油微胶囊。
CN201611205389.9A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5794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389.9A CN106579448A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389.9A CN106579448A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9448A true CN106579448A (zh) 2017-04-26

Family

ID=58603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5389.9A Pending CN106579448A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7944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373A (zh) * 2011-11-21 2012-06-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罗汉果籽油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2921A (zh) * 2015-01-27 2015-05-20 广州佳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榴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石榴籽油微胶囊
CN104982558A (zh) * 2015-06-24 2015-10-21 芦冰 一种新型山茶籽油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3808A (zh) * 2016-02-26 2016-07-06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一种香料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604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373A (zh) * 2011-11-21 2012-06-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罗汉果籽油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22921A (zh) * 2015-01-27 2015-05-20 广州佳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石榴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石榴籽油微胶囊
CN104982558A (zh) * 2015-06-24 2015-10-21 芦冰 一种新型山茶籽油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3808A (zh) * 2016-02-26 2016-07-06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一种香料纳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604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0209B (zh) 奇雅子酸奶和酸奶复合稳定剂及其配制方法
CN103621763B (zh) 一种复合蛋白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4560402A (zh) 一种松茸提取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1137A (zh) 鸡蛋或巧克力布丁果冻及其制作方法
CN106666315A (zh) 一种肉汁饮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3263038A (zh) 一种包装鱼杂的制作方法
CN107811297A (zh) 一种黄秋葵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9448A (zh) 一种酸浆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4450170A (zh) 一种营养保健抗癌菜籽油
CN103444874B (zh) 杏鲍菇花生复合植物蛋白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360361A (zh) 一种发酵鱼肉黄豆酱
CN109480156A (zh) 一种藜麦谷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4773A (zh) 一种香菇素蹄的制作方法
CN104982538B (zh) 一种玛咖核桃乳的生产方法
CN108056173A (zh) 一种核桃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8219A (zh) 一种用作制备原料的牛油的处理方法
CN106172887A (zh) 月子用山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1170A (zh) 一种健胃抗氧化芝麻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868B (zh) 一种五香豆渣油茶冲调粉
CN106551278A (zh) 一种茶油蒸鸡制备方法
CN103999896B (zh) 一种芝麻保健型糯米饼
CN106072308A (zh) 强体健脑的包膜核桃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1396A (zh) 一种高蛋白粉肚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7667A (zh) 一种调和型动植物混合食用油
CN101647494A (zh) 普洱茶乳饼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