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3863A - 输送机装置及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送机装置及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3863A
CN106553863A CN201610726045.6A CN201610726045A CN106553863A CN 106553863 A CN106553863 A CN 106553863A CN 201610726045 A CN201610726045 A CN 201610726045A CN 106553863 A CN106553863 A CN 10655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unit
regulation
rotary part
outer periphera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60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3863B (zh
Inventor
藤尾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5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3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3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3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10Arrangemen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10Arrangements of rollers
    • B65G39/12Arrangements of rollers mounted on framework
    • B65G39/16Arrangements of rollers mounted on framework for aligning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 B65H5/021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by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2Bearings, e.g. magnetic or hydrostatic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Drives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皮带在皮带轮之间进行转动的输送机装置,其能够减少皮带的蛇行调整作业中所花费的功夫,并且,不需要为蛇行调整用的机构准备较大的空间。使调节筒部件(40)介于从动皮带轮(36)的轴承(38)与转轴(32)之间,该调节筒部件(40)包括相对于转轴(32)的基准轴(XB)倾斜的调节外周面(44),使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旋转,变更支撑轴承(38)的调节外周面(44)的倾斜,由此,变更卷绕有皮带(14)的从动皮带轮(36)的姿态。

Description

输送机装置及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卷绕部件在多个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的形式的输送机装置及该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用于输送物品的输送机装置,有通过将皮带卷绕在多个皮带轮(滑轮)上而使皮带在各皮带轮之间进行转动来输送皮带上的物品的形式的输送机装置(所谓的带式输送机)。
关于该形式的输送机装置,在皮带轮彼此的配置关系的精度(例如平行精度)、皮带轮自身的形状精度(例如直径尺寸精度)存在不均或者待输送的物品在皮带上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有时发生皮带轮外周面上的皮带位置从皮带轮外周面(圆柱侧面)的中央相对于输送方向左右偏离的情形、亦即所谓的蛇行。
在一般的带式输送机中,对皮带轮的表面实施加工(隆起加工),使得外周面中央部隆起,通过利用随着皮带在各皮带轮之间进行转动而靠近该隆起部分的现象(隆起效应),使得不易发生蛇行。另外,通过提高各种构成零件的配置精度、形状精度,也能够尽量防蛇行于未然。
但是,很难以完全理想的精度来形成、配置各种构成机器,另外,即便能够实现高精度,皮带轮或皮带在使用期间也会因摩擦、温度变化等影响而稍微发生变形,因此,很难长期完全防止蛇行。
因此,有时将能够在发生蛇行时修正皮带位置而消除蛇行的蛇行调整功能搭载于输送机装置。
例如图7所示的输送机装置90为用于输送物品93的2个皮带92左右排列而成的2个输送机,皮带92在将物品93架设于左右的皮带92彼此之间的状态下朝向输送方向移动,由此,朝向输送方向输送物品93。在该输送机装置90中,对分别卷绕有皮带92的左右的皮带轮94进行枢轴支撑的转轴96的两端被支撑于机架91,通过转动手柄98能够使该转轴96的两端分别沿着物品93的输送方向前后移动。
如果使该转轴96的两端均移动相同的量,则图示的皮带轮94与输送方向相反侧的未图示的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卷绕在该两个皮带轮之间的皮带92的张力进行调整。另外,如果仅使转轴96的一端移动,则皮带轮94的姿态倾斜,由此,皮带92在皮带轮94上的移动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能够调整蛇行。
另外,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将安装有配重块的张紧皮带轮配置于输送机装置的下方,还将皮带卷绕在该张紧皮带轮上,由此,利用配重块的载荷赋予皮带张力,并且,将载荷均等地分散在该张紧皮带轮的两侧来抑制张紧皮带轮上下运动的偏离,从而,防止皮带蛇行。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04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图7所示的现有方法中,在为了调整蛇行而仅使转轴96的一端移动的情况,皮带轮94的位置也沿着输送方向稍微发生变化,因此,皮带92的张力也将发生变化。另外,在调整张力时,如果使转轴96的两端均移动相同的量,则能够仅变更张力,而不会变更皮带轮94的姿态,但是,如果一端侧的移动量与另一端侧的移动量存在少许差异,则皮带轮94的姿态就会变化,发生蛇行。因为很难使转轴96的两端移动完全相同的量,所以在调整张力之后还必须首先可靠地调整蛇行。这样的话,蛇行调整和张力调整会相互带来影响,很难仅独立地进行蛇行调整和张力调整中的任一者,必须一边关注蛇行状态和张力状态这两者一边使转轴96的两端慎重地移动,作业困难,且花费功夫。
进而,在卷绕有皮带92的皮带轮9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机架91,因此,当更换皮带92时,如果不将左右两侧中外侧的机架91拆解,则无法将皮带92从皮带轮94上卸下。并且,在更换皮带92之后,需要将拆解的机架91再次组装起来,但是,在拆解机架91时,转轴96被从机架91上卸下,因此,重新组装后的机架91与转轴96的配置关系返回到了机架91的组装初期状态。因此,即便在拆下前适当地设定蛇行状态和张力状态,在重新组装后,也必须通过前述的困难且花费功夫的作业重新进行蛇行调整和张力调整。因此,在图7所示的现有的方法中,为了皮带91的更换作业,需要拆解和重新组装机架91,进而,必须从机架91的组装初期状态重新进行蛇行调整和张力调整,非常费事。
另外,由于使用配重块的方法需要用于将配重块配置于输送机装置的下方的空间,因此,无法适用于以设备的地板面附近为输送面来输送物品的输送机装置、亦即所谓的低地板输送机。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装置,其能够减少蛇行调整、皮带更换作业所花费的功夫,并且,不需要为蛇行调整用的机构准备较大的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包括:至少2个旋转部件,所述至少2个旋转部件分别被支撑于沿着互相平行的基准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2个基准轴体,并且能够进行旋转;和卷绕部件,所述卷绕部件卷绕在多个所述旋转部件之间,通过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来使所述卷绕部件在各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的至少1个借助轴承被支撑于所述基准轴体而能够进行旋转,另外,具备介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基准轴体之间的调节筒部件,所述调节筒部件包括筒部件主体部,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内周侧为所述基准轴体能够穿过的内周筒部,外周侧为能够支撑所述轴承的调节外周面,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所述调节外周面在通过所述基准轴体的基准轴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是倾斜的,通过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准轴体旋转,能够变更所述调节外周面的倾斜。
根据该结构,因为借助轴承支撑皮带轮等旋转部件的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的方向的倾斜是可以变更的,所以也可以变更借助轴承被支撑于该调节外周面的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倾斜。并且,如果变更旋转部件的外周面的倾斜,则卷绕在旋转部件上的卷绕部件在各旋转部件间转动的过程中在旋转部件外周面上的位置根据变更后的倾斜而发生变化。
另外,因为调节筒部件介于轴承与基准轴体之间,所以调节筒部件和旋转部件能够相互独立地进行旋转。亦即,在旋转部件旋转期间,即便使调节筒部件旋转,也不会妨碍旋转部件旋转,还不会使皮带等卷绕部件在各旋转部件之间停止转动。
在此,所谓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的方向是倾斜的,是指在通过基准轴的截面中基准轴与筒部件主体部的外周面不平行。应予说明,通过基准轴的截面(以下有时仅称为截面)可以设定为以基准轴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扩展的平面,但是,只要在其中任一方向的截面中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发生倾斜即可。亦即,即便在特定方向的截面中调节外周面与基准轴平行,如果在另一方向的截面中调节外周面与基准轴不平行,则也可以说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是倾斜的。另外,在规定方向的截面中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如果从该状态使调节筒部件绕基准轴体旋转,则该规定的截面内的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有时在为任一旋转角度时在该规定的截面内调节外周面和基准轴均平行,但是,此时,在另一方向的截面中调节外周面均相对于基准轴发生倾斜。所谓可以变更调节外周面的倾斜,也可以说:可以变更在规定的截面内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所成的角度(倾斜角度),或者,可以变更呈现基准轴和调节外周面倾斜的情形的截面的方向(倾斜的方向)。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除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是,在所述输送机装置上设置有产生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旋转部件的至少1个为从所述驱动源接受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驱动旋转部件,旋转部件的至少1个为随着所述驱动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借助卷绕部件进行旋转的从动旋转部件,在该从动旋转部件上具备调节筒部件,所述驱动旋转部件利用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使得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通过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基准轴体进行旋转而变更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体的基准轴的方向的倾斜,能够对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转动的过程中在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根据该结构,在从动旋转部件侧进行为了调整蛇行而使调节筒部件旋转的作业,因此,能够在驱动旋转部件利用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状态下调整蛇行。亦即,无需使皮带等卷绕部件在各旋转部件间停止转动,就能够调整蛇行。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除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是,调节筒部件的筒部件主体部为圆筒状的形状,当以贯穿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调节外周面的外接圆的中心的轴为外径轴,以贯穿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内周筒部的内切圆的中心的轴为内径轴时,所述外径轴的方向和内径轴的方向为不同的方向。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如下方法比较容易地制作调节筒部件:利用车床加工等由原料制作圆柱形部件后,相对于该圆柱倾斜地开孔;或者制作中空圆筒形部件后,切削外周面而赋予倾斜。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除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是,在调节筒部件的外周部设置有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通过从外部将棒状部件插入所述调节用孔或所述调节用切口中,并对该棒状部件进行操作,能够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旋转部件的基准轴体进行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从外部将六角扳手等棒状部件插入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中进行操作的简单方法使调节筒部件进行旋转,能够容易地调整蛇行。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除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是,旋转部件与卷绕部件的多组组合并列排列,能够在将物品架设于并列排列的卷绕部件彼此之间的状态下输送物品,在并列排列的旋转部件中,在该并列排列方向,外侧的旋转部件具有的调节筒部件的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设置在该调节筒部件的轴向一端侧,设置有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的该轴向一端侧朝向旋转部件的并列排列方向的外侧。
根据该结构,在包括并列配置的2根以上宽度窄的皮带(卷绕部件)的多条输送机装置中,为了调整蛇行而设置的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朝向输送机装置整体的侧方,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六角扳手等插入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进行操作的作业。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除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是,调节筒部件是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与第二调节筒部件片进行组合得到的,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彼此为相同形状,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分别包括:内周筒部,旋转部件的基准轴体能够穿过所述内周筒部;和调节外周面,所述调节外周面能够支撑所述旋转部件的轴承,另外,在轴向一端侧具备凸缘部,在轴向另一端侧具备啮合部,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以如下方式形成:在使所述基准轴体穿过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的啮合部与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的啮合部啮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的调节外周面和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的调节外周面这两者相对于所述基准轴体的基准轴的倾斜处于相同方向。
根据该结构,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组合而得到的调节筒部件在轴向的两端具有凸缘部。在基准轴体的轴向端部设置有铅直平面状的基础部(基部)或支撑基准轴体的支撑壳体(机架)的情况下,如果将调节筒部件安装于基准轴体(转轴),则调节筒部件的轴向端部与该铅直平面状的基础部或支撑壳体(的表面)等接触,但是,如果凸缘部处于轴向的两端,则该接触为面接触。因此,即便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体的基准轴发生倾斜,调节筒部件和基础部或支撑壳体在接触区域的轴向应力也不会集中于一点,能够防止以调节筒部件为代表的各种结构部件的破损、消耗。
进而,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分别仅在轴向一侧具有凸缘部,因此,在利用注塑成型、铸造等使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制作各调节筒部件片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容易从模具中取出完成品(容易脱模)的形状。并且,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为相同形状,因此,利用一种模具就能够制造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由此,能够利用注塑成型、铸造等使用模具的面向大量生产的方法容易地制造在轴向的两端具有凸缘的调节筒部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除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是,通过使至少1个旋转部件接近或远离其它旋转部件,能够对卷绕在旋转部件彼此之间的卷绕部件的张力进行调节。
根据该结构,相对于通过转动调节筒部件来进行蛇行调整,张力调整是通过变更旋转部件的位置(接近或远离其它旋转部件)来进行的。亦即,以不同的操作来进行蛇行调整和张力调整。并且,在变更旋转部件的位置时,调节筒部件的姿态(旋转角度)没有变化,因此,即使进行张力调整,卷绕部件在旋转部件表面上的位置也不发生变化。因此,在未发生蛇行的状态下进行张力调整之后,不需要追加进行蛇行调整作业。
另外,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通过将卷绕部件卷绕在驱动旋转部件与从动旋转部件之间,随着驱动旋转部件的旋转而使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能够输送所述卷绕部件上的物品,所述驱动旋转部件被支撑于沿着驱动基准轴的方向延伸的驱动基准轴体且利用来自产生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所述从动旋转部件被支撑于沿着与所述驱动基准轴平行的从动基准轴的方向延伸的从动基准轴体且借助轴承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使调节筒部件介于所述轴承与所述从动基准轴体之间,所述调节筒部件包括:内周筒部,所述从动基准轴体能够穿过所述内周筒部;和调节外周面,所述调节外周面能够支撑所述轴承,在所述卷绕部件于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的期间,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基准轴体进行旋转,变更通过所述从动基准轴的截面中的所述调节外周面相对于所述从动基准轴的方向的倾斜,由此,对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根据该结构,在卷绕部件于驱动旋转部件与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的期间,无需使其停止转动,就能够通过使调节筒部件旋转来进行卷绕部件的蛇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如果使调节筒部件相对于基准轴体进行旋转,则在各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的旋转部件外周面上的卷绕部件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能够利用使调节筒部件进行旋转的操作来进行蛇行调整作业。该操作仅稍微变更旋转部件的姿态,沿着输送方向的旋转部件的位置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便进行蛇行调整作业,卷绕在旋转部件上的卷绕部件的张力也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蛇行调整是与张力调整独立的作业,虽然说进行了蛇行调整作业,但是不需要追加进行张力调整作业,因此,作业省时省力。
另外,为了进行蛇行调整,可以采用固定基准轴体(固定在机架上的转轴等)的一端的位置且使另一端的位置前后移动的方法,因此,关于输送机装置的结构,无需采用对基准轴体的两端进行支撑的结构。因此,在本发明中,关于输送机装置的结构,可以采用仅对基准轴体的一端进行支撑的结构、亦即所谓的悬臂式输送机。在悬臂式输送机中,保持基准轴体的姿态且仅使一端前后移动,由此,无需变更被基准轴体枢轴支撑的皮带轮等旋转部件的姿态,就能够变更基准轴体整体的前后位置。因此,即便通过使基准轴体前后移动而变更旋转部件的前后位置来调整卷绕在旋转部件上的皮带等卷绕部件的张力,也不会对蛇行状态造成影响。亦即,张力调整是与蛇行调整独立的作业,不需要在张力调整作业时关注蛇行状态,作业容易,并且省事。
另外,如果是悬臂式输送机,则不需要在基准轴体的一端侧设置用于支撑基准轴体的机架,因此,无需从一端侧拆解机架,就能够接近卷绕部件。因此,在更换皮带等卷绕部件时不需要拆解机架,作业容易。进而,因为没有拆解机架,所以转轴这样的基准轴体的位置还保持在卷绕部件更换前的状态,即便更换了卷绕部件,蛇行状态及张力状态与更换前相比也没有较大变化。因此,卷绕部件更换后的蛇行调整及张力调整也很省事。并且,蛇行调整和张力调整是分别独立的作业,因此,在像更换卷绕部件之后调整张力,然后进行蛇行调整这样阶段性地进行各作业的情况下,不需要在蛇行调整后再次进行张力调整等,亦即,不会发生向之前阶段的返工,能够顺利地实施伴随卷绕部件更换而来的一系列作业。
另外,通过使调节筒部件介于轴承与基准轴体之间能够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因此,用于进行蛇行调整的机构所需要的机械空间非常小。特别是如果将调节筒部件设置在配置于输送路径的一端部的旋转部件上,则不需要在输送机装置下方追加设置用于蛇行调整的机构,即便在低地板输送机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在皮带等卷绕部件于各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的期间,无需使其停止转动就能够进行蛇行调整,因此,能够保持较高的输送机装置的运转率。进而,在进行蛇行调整作业时,能够立刻确认卷绕部件的位置是否准确地变为期望的位置(皮带轮的圆柱侧面中央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输送机装置所具备的调节筒部件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输送机装置中的基准轴体、轴承以及调节筒部件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输送机装置中的皮带位置调节情形的俯视图,(a)是表示调节前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调节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中所使用的调节筒部件片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输送机装置中的基准轴体、轴承以及调节筒部件片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输送机装置进行蛇行调整的情形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输送机装置;14-皮带;26-驱动皮带轮;32-转轴;36-从动皮带轮;38-轴承;40-调节筒部件;42-筒部件主体部;44-内周筒部;46-调节外周面;50a-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b-第二调节筒部件片;Xin-内径轴;Xout-外径轴。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输送机装置]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机装置10的示意立体图。该输送机装置10为装有用于支撑物品12并且沿着输送方向W输送的2条皮带14(卷绕部件的一个例子)的2个输送机。物品12以架设在2条皮带14之间的方式载置于两条皮带14的上表面,由此,在被支撑于两条皮带14上的状态下输送物品12。以下,将物品12的输送方向W称为前后方向,将与输送方向W垂直的方向(2条皮带14的排列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输送方向W方向的一侧视为前方,将另一侧视为后方,以前方为基准,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区别前后左右。
皮带14分别卷绕在沿着输送方向W前后设置的2个旋转部件亦即驱动皮带轮26及从动皮带轮36上,使驱动皮带轮26和从动皮带轮36旋转,使得皮带14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进行转动。
[驱动皮带轮]
驱动皮带轮26在皮带14的转动范围内配置于图1中前方侧的端部,该驱动皮带轮26与接受来自利用马达等产生旋转力的驱动源20的旋转驱动力而绕基准轴旋转的驱动轴体22(驱动皮带轮26侧的基准轴体)连接。在此,所谓基准轴,是作为驱动皮带轮26的旋转基准的轴,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水平方向(图1中为左右方向)为基准轴的方向。
驱动轴体22沿着基准轴的方向延伸,在图1中,与左侧的驱动皮带轮26和右侧的驱动皮带轮26这两者连接。2个驱动皮带轮26均与驱动轴体22一同旋转,由此,分别卷绕在左右的驱动皮带轮26上的2条皮带14进行转动。
[从动皮带轮]
从动皮带轮36在皮带14的转动范围内配置于图1中后方侧的端部,驱动皮带轮26的旋转借助皮带14传向该从动皮带轮36,由此,从动皮带轮36进行旋转。
从动皮带轮36借助轴承38被支撑于转轴32(从动皮带轮36侧的基准轴体),该转轴32安装在固定或稳定地配设于设备底面等的机架11上。并且,调节筒部件40介于轴承38与转轴32之间。
对转轴32、从动皮带轮36、轴承38、以及调节筒部件4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1中,沿着左右方向扩展的从动皮带轮36的外周面(卷绕有皮带14的表面)为圆柱侧面状的形状,在其内周侧开有沿着左右方向贯通的轴孔。在该轴孔内自内周侧起依次配置有转轴32、调节筒部件40、以及轴承38。
对该配置更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转轴32分别用于图1右侧的从动皮带轮36和左侧的从动皮带轮36,是分体的,这2个转轴32沿着共同的基准轴的方向延伸,这些转轴32的基准轴的方向与驱动轴体22的基准轴的方向平行。
并且,转轴32穿过后面详细说明的调节筒部件40的内周侧空腔部,成为调节筒部件40覆盖转轴32的轴周围的状态。在该调节筒部件40的外周侧配置有轴承38(例如球轴承、套筒轴承)。并且,在轴承38的外周侧配置有从动皮带轮36。
转轴32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进而,轴承38介于该转轴32(及调节筒部件40)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因此,即便从动皮带轮36随着皮带14的转动而旋转,转轴32及调节筒部件40也不会旋转。
[调节筒部件]
如图2所示,覆盖转轴32的轴周围的调节筒部件40整体呈接近圆筒型的形状,包括凸缘部41和筒部件主体部42。当以图2中的纸面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或轴向时,调节筒部件40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图2中为左侧)为凸缘部41,其它部分为筒部件主体部42。
关于凸缘部41和筒部件主体部42,在以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进行切割的情况下,截面均为二重圆。关于该二重圆中的内侧的圆(内切圆)的直径、亦即内径,在凸缘部41和筒部件主体部42中相等,但是,关于二重圆中的外侧的圆(外接圆)的直径、亦即外径,凸缘部41的外径大于筒部件主体部42的外径。
[[筒部件主体部]]
筒部件主体部42为沿着圆柱的长度方向(连结圆形面彼此的方向)开有贯通孔的形状亦即圆筒状,但是,与通常的圆筒稍微不同。在此,所谓“通常的圆筒”,是指直圆柱形的部件开有长度方向贯通孔的形状,该长度方向贯通孔是以与该直圆柱形的部件的圆形底面同心且半径较小的圆为底面的直圆柱状的贯通孔。
当对通常的圆筒和筒部件主体部42的不同点进行说明时,如下定义“内径轴”和“外径轴”。
-内径轴:在沿着部件长度方向排列多个内切圆时,贯穿这些多个内切圆的中心的轴
-外径轴:在沿着部件长度方向排列多个外接圆时,贯穿这些多个外接圆的中心的轴
如果是通常的圆筒,则内径轴和外径轴为同一个轴。但是,对于筒部件主体部42而言,内径轴的方向和外径轴的方向为不同的方向。亦即,如图2所示,筒部件主体部42的外径轴Xout相对于内径轴Xin倾斜角度α(例如1°)。
以下,将筒部件主体部42的内周面及由其内周面所包围的空腔部称为内周筒部44,将筒部件主体部42的外周面称为调节外周面46。内周筒部44不仅位于筒部件主体部42的内部,而且还延续至凸缘部41的内部,但是,调节外周面46仅指筒部件主体部42的外周面,凸缘部41的外周面不是调节外周面46。
如上所述,外径轴Xout相对于内径轴Xin倾斜,因此,也可以称为以外径轴Xout为中心的外接圆的集合体的调节外周面46在图2所示的截面(通过内径轴Xin和外径轴Xout这两者的截面)中相对于内径轴Xin倾斜角度α(在此,向纸面上方倾斜)。因此,筒部件主体部42的壁厚(内周面至外周面的距离)在周向上及长度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在图2所示的截面中,出现在纸面下侧的部分为朝向前端变薄的形状,亦即,随着远离凸缘部41,壁厚逐渐减小的形状,出现在纸面上侧的部分为朝向前端逐渐变厚的形状,亦即,随着远离凸缘部41,壁厚增大的形状。
应予说明,凸缘部41的外径形成为:以内径轴Xin为中心绘出圆形。因此,凸缘部41的外周面相对于调节外周面46倾斜,该倾斜角度为角度-α。亦即,以与外径轴Xout相对于内径轴Xin的倾斜相同的绝对值的角度反向倾斜。这也可以说是,从凸缘部41的外周面观察时,调节外周面46倾斜角度α。
这样的形状的筒部件主体部42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作:在制作直圆柱状的部件之后,在使该直圆柱状部件倾斜的姿态下对其进行支撑来开设贯通孔;或者,在制作呈通常的圆筒的形状的部件之后,进行切削,使得对其外周面赋予倾斜。在同时形成凸缘部41的情况下,只要在制作直圆柱状的部件或通常的圆筒形状的部件时,首先制作外径(凸缘部41的外径)较大的圆柱或圆筒,然后,切削成为筒部件主体部42的部分(成为凸缘部4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减小外径即可。另外,只要根据需要对成为角的部分进行倒角加工即可。
[[调节用孔]]
如图2所示,在凸缘部41上形成有调节用孔48。该调节用孔48为相对于凸缘部41的外周面垂直开设的贯通孔,成为在后述的蛇行调整作业时能够插入六角扳手等棒状部件的尺寸。例如如果插入对边尺寸4mm的六角扳手,则只要使调节用孔48的内径为4.8mm左右即可。
<转轴周围的各种部件的配置>
将相对于成为基准轴体的转轴32安装调节筒部件40、轴承38、以及从动皮带轮36的情形示于图3。图3表示图1所示的输送机装置10的左侧的从动皮带轮36,是从后方侧观察以通过转轴32的基准轴的铅直面切割从动皮带轮36而得到的截面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转轴32安装在机架11的直立面11a上,该机架11固定或稳定地配设在设置有输送机装置10的输送设备(商品配送中心等)的地板面亦即设置面上。机架11的直立面11a相对于输送机装置10的左侧的从动皮带轮36位于右侧,但是,相对于右侧的从动皮带轮36配置在左侧。亦即,以输送机装置10整体来看,机架11的直立面11a配置在2条皮带14及2个从动皮带轮36左右排列的排列方向的内侧。
转轴32被分为若干部分,包括:穿过调节筒部件40的筒部件主体部42的圆柱状的转轴主体部32a、用于将转轴主体部32a安装在机架11上的圆板状的转轴基础部32c、连接转轴主体部32a和转轴基础部32c的转轴颈部32b(外径大于转轴主体部32a且小于转轴基础部32c)、以及在将转轴32安装在机架11上时相对于机架11位于转轴基础部32c的相反侧的圆柱状的转轴柄部32d。
当将转轴32安装在机架11上时,使转轴柄部32d穿过设置在机架11上的转轴通孔11b(后面说明,这里是前后方向较长的长孔),在使机架11的直立面11a与转轴基础部32c的圆板面接触的状态下,使转轴安装螺栓19(在此,上下使用2根)穿过设置在机架11的直立面11a上的螺栓通孔19a(这里也是长孔),并拧入设置在转轴基础部32c上的螺栓用螺孔19b。在此,如果机架11的直立面11a与地板面垂直,且转轴主体部32a的延伸方向与转轴基础部32c的圆板面呈直角,则转轴主体部32a的延伸方向亦即转轴32的基准轴XB的方向与地板面平行,亦即水平。
在该转轴32上安装调节筒部件40,但是,在这之前预先在圆筒状的从动皮带轮36的轴孔中嵌合轴承38(在此,沿着轴向排列的2个球轴承),使调节筒部件40从该轴承38的内侧穿过,从而,成为轴承38的内周面与调节筒部件40的调节外周面46上相接的状态。使转轴主体部32a穿过像这样被从动皮带轮36及轴承38包围的状态的调节筒部件40的内周筒部44。此时,使调节筒部件40的凸缘部41朝向转轴基础部32c的相反侧、亦即以输送机装置10整体观察时的皮带14及从动皮带轮36的排列方向外侧。在此,如果内周筒部44的内径与转轴主体部32a的外径一致,则筒部件主体部42的内径轴与基准轴XB一致。
此时的状态为:在从动皮带轮36的轴孔内,自内周侧起依次配置有转轴32、调节筒部件40、轴承38,但是,还需要采取对策,以使调节筒部件40等不会简单地从转轴32上脱落下来。因此,使具有与调节筒部件40的凸缘部41相同程度的外径的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与凸缘部41接触,以使筒部件主体部42的长度方向端部(调节筒部件40的开口部)被封上,使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穿过设置在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上的螺栓通孔17a而拧入设置在转轴主体部32a的前端中央的螺栓用螺孔17b中。由此,调节筒部件40被夹在转轴颈部32b与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之间,使得调节筒部件40及包围它的轴承38和从动皮带轮36不会简单地从转轴32上脱落下来。
这样完成在转轴32上安装调节筒部件40、轴承38、从动皮带轮36之后,在从动皮带轮36的外周面上卷绕皮带14。
<蛇行调整>
将在从动皮带轮36的外周面上进行如以上那样卷绕在从动皮带轮36上的皮带14的位置调节、亦即蛇行调整时的情形示于图4。图4(a)表示进行蛇行调整前的状态,皮带14的左右位置稍微靠向机架11。
为了说明,在此,假定从动皮带轮36倾斜是蛇行的原因。亦即,因各种部件的尺寸精度不良、经年劣化等原因,作为从动皮带轮36的旋转运动中心的从动旋转轴XD相对于基准轴XB向前后方向倾斜。
在此,如果能够变更从动旋转轴XD的方向而使其与基准轴XB一致,则通过对从动皮带轮36外周面施加的隆起加工(未图示)的影响,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过程中的皮带14的左右位置向从动皮带轮36的中央变更。
在进行蛇行调整的情况下,作业者准备用于插入调节筒部件40的调节用孔48内的棒状部件、例如六角扳手49。并且,如图4(a)右侧的气球标注内所示,将该六角扳手49的一端侧插入调节用孔48内,并使另一端侧绕转轴32旋转,由此,使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进行旋转。此时,如果图3所示的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被强力拧紧,则有时调节筒部件40被紧紧地夹在转轴颈部32b与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之间而无法转动,因此,只要根据需要松缓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的拧入即可。应予说明,该调节筒部件40的旋转还可以在使皮带14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的状态下进行。
如果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进行旋转,则调节外周面46相对于基准轴XB的倾斜发生变化。例如,在图3所示的截面中,调节外周面46相对于基准轴XB沿着上下方向倾斜,但是,如果从该状态使调节筒部件40绕转轴32旋转1/4圈(90°),则在图3所示的截面内,调节外周面46相对于基准轴XB是平行的,调节外周面46的倾斜方向为与图3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
将从图4(a)的状态使调节筒部件40绕转轴32旋转1/4圈的结果示于图4(b)。如果调节外周面46的倾斜因调节筒部件40的旋转而发生变化,则被支撑于调节外周面46上的轴承38及从动皮带轮36的倾斜也发生变化。例如如果在图4(a)的状态下向铅直方向上下倾斜的调节外周面46在图4(b)的状态下成为向前后方向倾斜的姿态,则轴承38和从动皮带轮36也向前后方向倾斜。因此,从动皮带轮36的从动旋转轴XD的方向向前后方向发生变化。如果该从动旋转轴XD的方向的变化消除了图4(a)所示的从动旋转轴XD相对于基准轴XB的前后方向倾斜,则如图4(b)所示,从动旋转轴XD与基准轴XB变成一致。如果在从动旋转轴XD与基准轴XB一致的状态下使皮带14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则皮带14的左右位置向从动皮带轮36的中央变化。确认皮带14的左右位置处于从动皮带轮36的中央之后,完成蛇行调整,将六角扳手49从调节用孔48中拔出,在松缓了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的拧入的情况下,重新拧入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
在此,为了简化说明,在使调节筒部件40旋转90°时,假定从动旋转轴XD正好与基准轴XB一致,但是,由于调节外周面46相对于基准轴XB的倾斜、进而从动旋转轴XD相对于基准轴XB的倾斜可以根据调节筒部件40的旋转角度连续地变化,因此,在实际的蛇行调整作业中,只要在使皮带14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的状态下尝试各种变更调节筒部件40的旋转角度,找到皮带14来到从动皮带轮36的中央的适当旋转角度即可。
<张力调整>
在输送机装置10中,在卷绕在从动皮带轮36上的皮带14的张力处于不理想的状态、例如松或者过紧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张力调整作业。
如图3所示,转轴32通过多根转轴安装螺栓19安装在机架11上,但是,该转轴安装螺栓19穿过的螺栓通孔19a和转轴柄部32d穿过的转轴通孔11b为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因此,如果松缓转轴安装螺栓19在螺栓用螺孔19b中的拧入,则转轴32能够在螺栓通孔19a及转轴通孔11b的范围内沿着前后方向进行移动。
因此,如果在松缓了转轴安装螺栓19的状态下转动贯穿转轴柄部32d而沿着前后方向的延伸张力调节用螺栓18,则与张力调节用螺栓18旋合的转轴32沿着张力调节用螺栓18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被支撑于转轴32(借助调节筒部件40及轴承38)的从动皮带轮36也与转轴32一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此,图1所示的从动皮带轮36接近或者远离驱动皮带轮26。亦即,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发生变化。关于卷绕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的皮带14的张力,两皮带轮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越大,该张力越强,距离越小,该张力越弱。因此,在皮带14较松的情况下,如果使从动皮带轮36远离驱动皮带轮26,则能够展开皮带14,在皮带14过紧的情况下,如果使从动皮带轮36靠近驱动皮带轮26,则能够放松皮带14。由此,能够进行将皮带14的张力调整为适当状态的张力调整。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5、图6,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机装置10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机装置10整体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5所示的2个部件、亦即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代替图2所示的调节筒部件40。
[调节筒部件片]
图5所示的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与图2的调节筒部件40同样地用于覆盖转轴32的轴周围。如图5所示,这两个部件整体呈接近圆筒型的形状,分别包括凸缘部51和筒部件主体部52。该筒部件主体部52与图2的调节筒部件40的筒部件主体部42相比,轴向(长度方向)的尺寸较短(一半左右),在凸缘部51的相反侧的轴向端部设置有后述的啮合部53,除此以外,与图2的调节筒部件40的筒部件主体部42同样地形成该筒部件主体部52。亦即,筒部件主体部52包括内周筒部54和调节外周面56,内径轴Xin的方向与外径轴Xout的方向相互不同。因此,筒部件主体部52的内周筒部54的内壁面与内径轴Xin平行,另一方面,调节外周面56的外周壁面在图5所示的截面中相对于内径轴Xin倾斜角度α(和内径轴Xin与外径轴Xout之间的角度相同)。
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是同一形状、亦即相同形状的部件。图5中,使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处于在纸面内相对于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旋转了180°的姿态,表示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啮合部53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啮合部53相对的状态。
[[啮合部]]
啮合部53形成为:在使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处于相对于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绕轴旋转了180°的姿态的情况下,啮合部53彼此啮合,筒部件主体部52彼此相合而形成圆筒状的形状。在此,使啮合部53的形状为筒部件主体部52的壁缺半周的形状。在采用这样的形状的情况下,如果在图5所示的姿态下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相对,则各啮合部53中的筒部件主体部52的壁缺失的部分(缺失部)与另一啮合部53中的筒部件主体部52的壁存在的部分(残留部)啮合。
[[凸缘部与调节用切口]]
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凸缘部51与图2的调节筒部件40的凸缘部41相同,外径大于筒部件主体部52的外径。另一方面,关于内周侧,在图中右侧的与筒部件主体部52接近的一侧成为自内周筒部54连续的面,具有与内周筒部54相同的内径,但是,在图中左侧的远离筒部件主体部52的一侧,稍微扩展。亦即,在凸缘部51的轴向一端侧(筒部件主体部52的相反侧)设置有内径比内周筒部54稍大的凸缘内台阶部51a。该凸缘内台阶部51a的内径只要与图3、图6所示的转轴32的转轴颈部32b的外径及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的外径为相同程度即可。
另外,在凸缘部51的外周部设置有调节用切口58。该调节用切口58为凸缘部51的轴向两端(筒部件主体部52侧和其相反侧这两者)的边开放的形状的矩形状切口,为在进行后述的蛇行调整作业时能够插入六角扳手等棒状部件的尺寸。例如如果插入对边尺寸4mm的六角扳手,则只要使调节用切口58的宽度为4.8mm左右即可。
<调节筒部件片的组合>
图6中,示出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与轴承38、从动皮带轮36一同安装在转轴32上的情形。图5所示的截面与图3同样地表示图1所示的输送机装置10的左侧的从动皮带轮36,成为从后方侧观察以通过转轴32的基准轴的铅直面切割从动皮带轮36得到的截面的截面图。
转轴32与图3同样地安装在机架11上。当在该转轴32上安装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时,首先,使转轴主体部32a穿过成为转轴基础部32c侧的调节筒部件片、在此为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内周筒部54。此时,预先使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凸缘部51朝向转轴基础部32c侧。因此,转轴颈部32b嵌合在凸缘部51的凸缘内台阶部51a中。
接着,将圆筒状的从动皮带轮36及嵌合在从动皮带轮36的轴孔中的轴承38(在此为轴向排列的2个球轴承)配置在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周围。亦即,使转轴主体部32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从轴承38的内圈的内侧穿过,从而,预先成为轴承38的(内圈的)内周面与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调节外周面56相接的状态。此时,在轴承38为轴向排列的2个球轴承的情况下,成为仅其中的一个(转轴基础部32c侧)的球轴承与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调节外周面56相接的状态。
然后,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筒部件主体部52从转轴主体部32a前端侧穿过轴承38及从动皮带轮36的轴孔,由此,使转轴主体部32a在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内周筒部54内穿过。此时,预先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啮合部朝向转轴基础部32c侧,由此,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啮合部53与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啮合部53相对。
并且,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中的一者(任一者均可)相对于另一者(具体而言,一者的姿态为相对于另一者的姿态绕轴向旋转了180°的姿态)旋转,使得各啮合部53彼此啮合(另一者的残留部嵌合在一者的缺失部中)。在此,如果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内周筒部54的内径与转轴主体部32a的外径一致,则在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任一者中,内周筒部54的内径轴均与基准轴XB一致。另外,在成为各啮合部53彼此啮合的姿态时一者成为相对于另一者绕轴向旋转了180°的姿态,因此,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这两者的外径轴Xout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为相同的方向。因此,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调节外周面56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调节外周面56这两者相对于基准轴XB的倾斜为相同的方向。
此时的状态为:在从动皮带轮36的轴孔内自内周侧起依次配置有转轴32、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轴承38,但是,还需要采取对策,以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等不会简单地从转轴32上脱落下来。因此,将具有与凸缘部51的凸缘内台阶部51a的内径相同程度的外径的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嵌入到凸缘内台阶部51a,使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通过设置在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上的螺栓通孔17a,并拧入设置在转轴主体部32a的前端中央的螺栓用螺孔17b中。由此,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被夹在转轴颈部32b与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之间,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以及包围它们的轴承38和从动皮带轮36不会简单地从转轴32上脱落下来。
这样完成在转轴32上安装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轴承38、从动皮带轮36之后,在从动皮带轮36的外周面上卷绕皮带14。
<蛇行调整、张力调整>
在如上那样使用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皮带14的蛇行调整。亦即,作业者在根据需要而松缓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的拧入之后,将六角扳手等棒状部件插入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调节用切口58中进行操作,由此,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相对于转轴32进行旋转。由此,调节外周面46相对于基准轴XB的倾斜发生变化,与此相伴,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的皮带14在从动皮带轮36上的左右位置也发生变化,因此,主要作业者尝试各种旋转角度,在皮带14达到期望的左右位置(例如中央)后,将棒状部件从调节用切口58中卸下,重新拧紧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即可。
在此,作业者仅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直接旋转,而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绕轴向的旋转借助啮合部53传递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因此,能够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一同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够使用张力调节用螺栓18进行皮带14的张力调整。
(各实施方式的优点)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使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旋转的简单操作,变更被支撑于调节筒部件40周围的从动皮带轮36的姿态,从而,能够调节皮带14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过程中皮带14在从动皮带轮36的外周面上的位置、亦即进行蛇行调整作业。
另外,使调节筒部件40旋转的操作仅稍微变更从动皮带轮36的姿态而不变更前后位置,因此,即便进行蛇行调整,从动皮带轮36与驱动皮带轮26的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皮带14的张力不会因蛇行调整而变化,因此,与现有的蛇行调整用的机构不同,不需要在进行蛇行调整之后重新调整张力,作业简单,省事。应予说明,通过使调节筒部件40旋转,从动皮带轮36的姿态除图4所示的向前后方向的倾斜变化以外,图3所示的向上下方向的倾斜也稍微变化,因此,有时皮带14的上表面亦即输送面也稍微倾斜,但是,如果倾斜角极小,为1°左右,则该倾斜不会妨碍输送。特别是,如果皮带14的宽度较窄,则皮带14上表面的变动不会因稍微的倾斜而较大,进而,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机装置10为2条皮带14左右排列的2个输送机,即便左右中的一条皮带14上表面具有稍微的变动,物品12也能由另一侧的皮带14支撑,因此,不会对输送机装置10的输送能力造成影响。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承担蛇行调整的部件亦即调节筒部件40设置在输送机装置10上所需要的机械空间仅为支撑从动皮带轮36的转轴32的轴周围的极小的区域。因此,不需要在输送机装置10的下方追加设置用于蛇行调整的机构,即便在低地板输送机中也能够适用第一实施方式。进而,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适用于现有的输送机装置中。在适用于现有的输送机装置的情况下,只要使调节筒部件40套在预先设置的转轴上,将已经使用的轴承替换为内径大出调节筒部件40的壁厚的量的轴承即可。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调节筒部件40设置在从动皮带轮36上,因此,能够在驱动皮带轮26从驱动源20接受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状态下使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进行旋转来进行蛇行调整。亦即,因为能够在皮带14于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时进行蛇行调整,所以不需要停止输送机装置10对物品12的输送,能够保持较高的输送机装置10的运转率。另外,皮带14向隆起加工的隆起部移动的隆起效应是发生于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进行转动过程中的现象,通过在使皮带14于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转动的状态下进行蛇行调整,能够在进行蛇行调整作业之后立刻确认皮带14是否因隆起效应正确地向期望的位置(例如从动皮带轮36周面上的左右方向中央)移动。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调节筒部件40为内径轴Xin方向与外径轴Xout方向不同的圆筒状的形状,因此,以利用车床加工容易制作的直圆柱状的部件或通常的呈圆筒的形状的部件为基础,形成倾斜方向的轴孔或者切削外周面而赋予倾斜,由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制作调节筒部件40。
另外,在调节筒部件40的凸缘部41外周面设置有调节用孔48,因此,在蛇行调整时能够利用对插入到该调节用孔48内的六角扳手49进行操作的简单方法来使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进行旋转。进而,使凸缘部41朝向皮带14及从动皮带轮36的排列方向外侧,由此,调节用孔48位于相对于输送机装置10的输送方向W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因此,进行蛇行调整的作业者能够从输送机装置10的左右方向外部接近从动皮带轮36的调节筒部件40而在调节用孔48中插入六角扳手49。因此,能够进入物品12的输送路径来进行蛇行调整,而不会妨碍物品12的输送。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为:安装有转轴32的机架11的直立面11a仅设置在转轴32的轴向一端侧的所谓的悬臂式输送机。在该悬臂式输送机中,使设置有调节用孔48的凸缘部41朝向与机架11的直立面11a相接的转轴基础部32c的相反侧,由此,在凸缘部41侧未设置机架11的直立面11a。因此,能够进行在调节用孔48中插入六角扳手49进行操作的作业,而不会受到机架11的直立面11a影响。
另外,在张力调整时,转轴32、调节筒部件40、轴承38、从动皮带轮36在保持姿态的状态下仅改变沿着输送方向W的前后位置,因此,即便进行张力调整,也是从动皮带轮36的倾斜不会发生变化地进行张力调整,既然这样,也就不需要再进行蛇行调整。亦即,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张力调整和蛇行调整。
另外,在凸缘部41侧未设置机架11的直立面11a,因此,在更换皮带14时,不需要拆解机架11。进而,因为不拆解机架11,所以在更换皮带14后,转轴32的位置仍保持在皮带14更换前的状态,更换后的皮带14的蛇行状态及张力状态与更换前相比没有多大变化。因此,皮带14更换后的蛇行调整及张力调整也很省事。亦即,在更换皮带14后,只要稍微操作张力调节用螺栓18来进行张力调整,然后,使调节筒部件40稍微旋转来进行蛇行调整即可,能够分阶段且顺利地实施伴随皮带14更换而产生的作业。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组合而产生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筒部件40同等的作用,由此,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优点同样的优点,此外,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组合得到的调节筒部件在轴向的两端具有凸缘部51。因此,使配置在转轴基础部32c侧的调节筒部件片(在此为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凸缘部51朝向转轴颈部32b。在此,如果凸缘部51的凸缘内台阶部51a的内径与转轴颈部32b的外径为相同程度,则凸缘内台阶部51a与转轴颈部32b嵌合而成为面接触的状态。应予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因筒部件主体部42的内径轴Xin方向与外径轴Xout方向不同的原因,筒部件主体部42的轴向前端部的表面不与基准轴XB垂直(自垂直倾斜角度α),因此,转轴颈部32b与筒部件主体部42前端部的接触为点接触。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因为凸缘内台阶部51a与转轴颈部32b面接触,所以为了安装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将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拧入螺栓用螺孔17b,在转轴颈部32b与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之间夹着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此时,轴向的转轴基础部32c侧产生的应力分散在凸缘内台阶部51a与转轴颈部32b的整个接触面上。因此,能够不必在意轴向应力过大地拧紧筒部件安装用螺栓17,能够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牢固地安装在转轴32上。
应予说明,即便转轴32为不具有转轴颈部32b的结构,朝向转轴基础部32c侧的凸缘部51的轴向外表面也与圆板上的转轴基础部32c相接,因此,转轴32与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接触仍为面接触。在此,优选为,凸缘部51的轴向外表面以与内径轴Xin(当在转轴32上安装有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时,与基准轴XB一致)垂直的方式形成,使得凸缘部51的轴向外表面和转轴基础部32c能够以各自的整个表面接触。
另外,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组合,使得凸缘部51配置在轴向两端,但是,如果分别以单体观察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则它们各自仅在轴向单侧具有凸缘部51。进而,用于插入棒状部件的部位是轴向两端的边开放的调节用切口58,而不是孔。因此,以使用了注入成型、铸造等模具(阴模)的制造方法制作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或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从模具中取出完成了的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或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脱模)。具体而言,只要使模具或完成品沿着轴向运动就能够脱模。进而,因为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形状相同,所以制作这些部件所需要的模具可以为一种。在对轴向两端具有凸缘的圆筒状部件进行一体成型的情况下,通常脱模困难,为了大量生产所需的成本较高,但是,如果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话,则容易脱模,并且,能够以一种模具进行制造,因此,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大量生产。因此,关于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组合,由于在轴向两端具有凸缘部51,因此,能够在转轴基础部32c侧进行面接触,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大量生产。
应予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筒部件40的轴向尺寸相比,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组合得到的轴向尺寸因为在转轴基础部32c侧也具有凸缘部51而稍微增大,但是,通过在转轴基础部32c侧(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凸缘内台阶部51a收纳转轴颈部32b,在转轴32前端侧(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凸缘内台阶部51a收纳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由此,包含筒部件安装用圆板43在内的轴向尺寸能够保持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筒部件40相同的程度。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驱动源20的驱动力直接传递到驱动轴体22及驱动皮带轮26,但是,还可以是,在驱动源20与驱动轴体22之间借助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或减速器来传递驱动力。在借助动力传递机构的情况下,还可以远离输送机装置10来配置驱动源2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皮带14作为卷绕部件,但是,它只要为能够通过在多个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来输送物品12的扁平形状的部件即可,例如还可以使用网(Net)。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皮带轮26和从动皮带轮36来支撑皮带14,但是,在因皮带14自身的重量或物品12的载荷而使得皮带14上下弯曲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用于支撑皮带的皮带支撑机构。作为皮带支撑机构的例子,可以通过将机架11的上方部及下方部水平折弯或者水平安装与机架11分体的板来设置沿着水平方向扩展的机架水平部,从而,用该机架水平部支撑皮带14。卷绕在驱动皮带轮26和从动皮带轮36上的皮带14除可以在作为输送面的上方侧移动,还可以在下方侧移动,因此,优选机架水平部也设置在上方侧和下方侧。另外,可以在机架水平部上按一定间隔配置支撑用辊,用该支撑用辊支撑皮带14。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卷绕有皮带14的旋转部件在前后方向上是2个(驱动皮带轮26和从动皮带轮36),但是,还可以设置更多的旋转部件,特别是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的距离较大的情况下,优选为,通过在驱动皮带轮26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配置被皮带14上下夹持而被动旋转的皮带轮来支撑皮带14,以使皮带14不会因物品12的重量而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2条宽度窄的皮带14左右排列的2个输送机的形式构成输送机装置10,但是,还可以是,以仅用1条宽度宽的皮带输送物品12的1个输送机的形式构成输送机装置10,或者,以3条以上皮带左右排列的多个输送机的形式构成输送机装置1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设置用调节用孔48或调节用切口58的凸缘部41、51朝向皮带14的排列方向外侧、亦即输送机装置10的左右方向外侧,但是,如果由于形成有较长的转轴颈部32b等原因,为了在输送机装置10的左右方向内侧进行使调节筒部件40在机架11的直立面11a与从动皮带轮36之间旋转的作业而具有足够间隙,进而,即便作业者从输送方向W的后方接近输送机装置10而进入左右的从动皮带轮36彼此之间也不会妨碍物品12的输送,则也可以将调节用孔48或调节用切口58配置在输送机装置10的左右方向内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通过使六角扳手49等棒状部件出入调节用孔48(第二实施方式中为调节用切口58)进行操作来使调节筒部件40旋转,但是,如果凸缘部41、51较大地暴露在轴向外侧,则作业者抓住该凸缘部41、51也能够使其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在未设置调节用孔48或调节用切口58或者未准备六角扳手49等棒状部件的时候也能够进行蛇行调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输送机装置10采用仅转轴32的轴向一端侧被支撑于机架11,另一端侧未被支撑的悬臂式输送机,但是,即使在转轴32轴向两端被支撑于支撑壳体的双支撑输送机中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在双支撑输送机的情况下,只要做到在蛇行调整时可以暂时卸下支撑壳体中覆盖从动皮带轮36的轴向一端侧的部分,或者,能够从支撑壳体外部使调节筒部件40旋转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所示,使调节筒部件40的形状为内径轴Xin方向和外径轴Xout方向不同的圆筒状,但是,调节筒部件40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在安装于转轴32时为调节外周面46相对于转轴32的基准轴XB倾斜的形状且通过使调节筒部件40相对于转轴32旋转能够变更该调节外周面46的倾斜即可。作为调节筒部件40能够采用的圆筒状以外的形状的例子,可以举出:在周向上半周(180°)为圆筒状且剩下的半周为圆锥筒状的形状(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筒部件40和通常的圆筒分别取各周向的半周组合得到的形状)、相对于圆锥台开设贯通孔而使得内径轴方向与外径轴方向不同的形状等。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及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啮合部53为筒部件主体部52的壁半周缺失的形状,残留部在彼此的缺失部啮合,但是,啮合部53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为在使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啮合部53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啮合部53啮合时,是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的调节外周面56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调节外周面56这两者相对于基准轴XB的倾斜方向相同的形状,且如果使一个调节筒部件片(在此为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旋转,则该旋转运动也传递到另一调节筒部件片(在此为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形状即可。具体而言,优选为在使第二调节筒部件片50b的姿态为相对于第一调节筒部件片50a绕轴向旋转了180°的姿态时啮合部53彼此啮合的形状。作为啮合部53的形状的另一个例子,可以举出:设置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突起和能够收纳设置在自该突起起周向偏离180°的位置上的突起的轴向切口的形状、以及倾斜切断轴向端部得到的形状等。

Claims (8)

1.一种输送机装置,包括:至少2个旋转部件,所述至少2个旋转部件分别被支撑于沿着互相平行的基准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2个基准轴体,并能够进行旋转;和卷绕部件,所述卷绕部件卷绕在多个所述旋转部件之间,通过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来使所述卷绕部件在各旋转部件之间循环运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的至少1个借助轴承被支撑于所述基准轴体而能够进行旋转,另外,具备介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基准轴体之间的调节筒部件,
所述调节筒部件包括筒部件主体部,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内周侧为所述基准轴体能够穿过的内周筒部,外周侧为能够支撑所述轴承的调节外周面,
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所述调节外周面在通过所述基准轴体的基准轴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基准轴的方向是倾斜的,通过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准轴体旋转,能够变更所述调节外周面的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机装置上设置有产生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
旋转部件的至少1个为从所述驱动源接受驱动力而进行旋转的驱动旋转部件,
旋转部件的至少1个为随着所述驱动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借助卷绕部件进行旋转的从动旋转部件,在该从动旋转部件上具备调节筒部件,
所述驱动旋转部件利用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使得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
通过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基准轴体进行旋转而变更调节外周面相对于基准轴体的基准轴的方向的倾斜,能够对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转动过程中在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调节筒部件的筒部件主体部为圆筒状的形状,
当以贯穿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调节外周面的外接圆的中心的轴为外径轴,以贯穿所述筒部件主体部的内周筒部的内切圆的中心的轴为内径轴时,
所述外径轴的方向和内径轴的方向为不同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调节筒部件的外周部设置有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
通过从外部在所述调节用孔或所述调节用切口中插入棒状部件而对该棒状部件进行操作,能够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旋转部件的基准轴体进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旋转部件与卷绕部件的多组组合并列排列,能够在将物品架设于并列排列的卷绕部件彼此之间的状态下输送物品,
在并列排列的旋转部件中,在该并列排列方向上的外侧的旋转部件具有的调节筒部件的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设置在该调节筒部件的轴向一端侧,设置有调节用孔或调节用切口的该轴向一端侧朝向旋转部件的并列排列方向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调节筒部件是将第一调节筒部件片与第二调节筒部件片进行组合得到的,
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彼此为相同形状,
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分别包括:内周筒部,旋转部件的基准轴体能够穿过所述内周筒部;和调节外周面,所述调节外周面能够支撑所述旋转部件的轴承,另外,在轴向一端侧具备凸缘部,在轴向另一端侧具备啮合部,
以如下方式形成有第一调节筒部件片和第二调节筒部件片:在使所述基准轴体穿过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的啮合部与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的啮合部啮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筒部件片的调节外周面和所述第二调节筒部件片的调节外周面这两者相对于所述基准轴体的基准轴的倾斜为相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至少1个旋转部件接近或远离其它旋转部件,能够对卷绕在旋转部件彼此之间的卷绕部件的张力进行调节。
8.一种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通过将卷绕部件卷绕在驱动旋转部件与从动旋转部件之间,随着驱动旋转部件的旋转而使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能够输送所述卷绕部件上的物品,所述驱动旋转部件被支撑于沿着驱动基准轴的方向延伸的驱动基准轴体且利用来自产生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所述从动旋转部件被支撑于沿着与所述驱动基准轴平行的从动基准轴的方向延伸的从动基准轴体且借助轴承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
使调节筒部件介于所述轴承与所述从动基准轴体之间,所述调节筒部件包括:内周筒部,所述从动基准轴体能够穿过所述内周筒部;和调节外周面,所述调节外周面能够支撑所述轴承,
在所述卷绕部件于所述驱动旋转部件与所述从动旋转部件之间进行转动的期间,使所述调节筒部件相对于所述从动基准轴体进行旋转,变更通过所述从动基准轴的截面中的所述调节外周面相对于所述从动基准轴的方向的倾斜,由此,对所述卷绕部件在所述从动旋转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CN201610726045.6A 2015-09-30 2016-08-25 输送机装置及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Active CN1065538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2371 2015-09-30
JP2015192371A JP6414530B2 (ja) 2015-09-30 2015-09-30 コンベヤ装置およびコンベヤ装置の調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3863A true CN106553863A (zh) 2017-04-05
CN106553863B CN106553863B (zh) 2019-06-21

Family

ID=5706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6045.6A Active CN106553863B (zh) 2015-09-30 2016-08-25 输送机装置及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670000B2 (zh)
EP (1) EP3150519B1 (zh)
JP (1) JP6414530B2 (zh)
CN (1) CN106553863B (zh)
AU (1) AU2016225898B2 (zh)
CA (1) CA2941184C (zh)
DK (1) DK3150519T3 (zh)
ES (1) ES2714922T3 (zh)
RU (1) RU2679744C2 (zh)
SG (1) SG10201607429RA (zh)
TW (1) TWI6482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6204A (zh) * 2017-06-02 2017-07-28 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裁断机的输送装置
CN111994560A (zh) * 2020-07-21 2020-11-27 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测试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93933A (zh) * 2020-12-30 2021-04-23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生产线
CN117157237A (zh) * 2021-04-08 2023-12-01 思科瑞普泰克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引导输送带的引导单元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4043B2 (en) * 2016-09-01 2019-12-03 Automatic Systems, Inc. Multi-strand flat top conveyor
US10427890B2 (en) 2016-09-01 2019-10-01 Automatic Systems, Inc. Multi-strand flat top conveyor
DE102018207337A1 (de) * 2018-05-09 2019-11-14 Asys Automatisierungssysteme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Substrate, Bearbeitungsvorrichtung
RU197907U1 (ru) * 2019-07-09 2020-06-0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расноя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редвижной ленточный электротранспортер
CN110282351A (zh) * 2019-07-19 2019-09-27 高邮市明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机吸塑过程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7450A (en) * 1967-12-14 1969-09-16 Roller Bearing Co Of America Eccentrically adjustable roller
EP0180106A2 (de) * 1984-10-27 1986-05-07 ELTI Apparatebau und Elektronik GmbH Steuer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eines um zwei Rollen umlaufenden endlosbandes
US5427581A (en) * 1994-08-12 1995-06-27 Belt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idler pulley
US20060027444A1 (en) * 2004-08-03 2006-02-09 Ultra Design And Engineering, Llc Fluid operated self aligning roller
US7232029B1 (en) * 2004-04-14 2007-06-19 Mantissa Corporation Cantilevered conveying belt for a sortation system
US7909159B1 (en) * 2009-08-10 2011-03-22 Honda Motor Co., Ltd. Adjustable multi-lane conveyor
WO2012045622A1 (en) * 2010-10-07 2012-04-12 Oce-Technologies B.V. Belt adjusting method and belt transport system
CN204067322U (zh) * 2013-10-16 2014-12-31 应用材料意大利有限公司 晶片输送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6860Y2 (zh) * 1972-10-16 1976-07-08
JPS5112740U (zh) * 1974-07-15 1976-01-30
US5676613A (en) * 1996-12-04 1997-10-14 Belt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tube stock idler pulley
JPH11292242A (ja) * 1998-04-09 1999-10-26 Hitachi Ltd 複数モータ駆動コンベヤの制御装置
JP3983661B2 (ja) 2002-12-27 2007-09-26 太平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張力付与装置
JP3641482B1 (ja) * 2004-05-27 2005-04-20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伝動システム
JP2010018401A (ja) * 2008-07-11 2010-01-28 Maruyasu Kikai Kk ローラ、ベルトコンベヤ、ベルト伝動装置およびローラコンベヤ
CN201538557U (zh) * 2009-09-30 2010-08-04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皮带跑偏调整装置
CN103708199A (zh) * 2012-10-08 2014-04-09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皮带运输机的皮带防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7450A (en) * 1967-12-14 1969-09-16 Roller Bearing Co Of America Eccentrically adjustable roller
EP0180106A2 (de) * 1984-10-27 1986-05-07 ELTI Apparatebau und Elektronik GmbH Steuer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eines um zwei Rollen umlaufenden endlosbandes
US5427581A (en) * 1994-08-12 1995-06-27 Belt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idler pulley
US7232029B1 (en) * 2004-04-14 2007-06-19 Mantissa Corporation Cantilevered conveying belt for a sortation system
US20060027444A1 (en) * 2004-08-03 2006-02-09 Ultra Design And Engineering, Llc Fluid operated self aligning roller
US7909159B1 (en) * 2009-08-10 2011-03-22 Honda Motor Co., Ltd. Adjustable multi-lane conveyor
WO2012045622A1 (en) * 2010-10-07 2012-04-12 Oce-Technologies B.V. Belt adjusting method and belt transport system
CN204067322U (zh) * 2013-10-16 2014-12-31 应用材料意大利有限公司 晶片输送机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6204A (zh) * 2017-06-02 2017-07-28 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裁断机的输送装置
CN106986204B (zh) * 2017-06-02 2023-06-06 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裁断机的输送装置
CN111994560A (zh) * 2020-07-21 2020-11-27 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测试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94560B (zh) * 2020-07-21 2022-03-08 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测试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93933A (zh) * 2020-12-30 2021-04-23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生产线
CN112693933B (zh) * 2020-12-30 2022-10-11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生产线
CN117157237A (zh) * 2021-04-08 2023-12-01 思科瑞普泰克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引导输送带的引导单元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88359A1 (en) 2017-03-30
TW201711939A (zh) 2017-04-01
RU2016138292A (ru) 2018-03-30
DK3150519T3 (en) 2019-04-08
RU2679744C2 (ru) 2019-02-12
EP3150519A1 (en) 2017-04-05
NZ724180A (en) 2019-01-25
JP6414530B2 (ja) 2018-10-31
RU2016138292A3 (zh) 2018-09-12
AU2016225898B2 (en) 2018-11-22
JP2017065860A (ja) 2017-04-06
CN106553863B (zh) 2019-06-21
SG10201607429RA (en) 2017-04-27
ES2714922T3 (es) 2019-05-30
EP3150519B1 (en) 2018-12-19
US9670000B2 (en) 2017-06-06
CA2941184A1 (en) 2017-03-30
TWI648208B (zh) 2019-01-21
CA2941184C (en) 2019-12-31
AU2016225898A1 (en) 2017-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3863A (zh) 输送机装置及输送机装置的调节方法
US20160114369A1 (en) Belt replacement device
CN210527972U (zh) 一种用于生产布料的可连续运行的牵拉卷取机构
CN102036565B (zh) 食品坯料的切割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71734B (zh) 一种用于生产布料的可连续运行的牵拉卷取机构
US10414110B2 (en) Pressure device for tire constituent member and tire forming apparatus
CN1330547C (zh) 形成卷轴的卷绕装置
KR101077952B1 (ko) 각캔용 진공 고속 시밍장치
CN104073930B (zh) 纺织准备机械的驱动机构
KR102510504B1 (ko) 모판픽업유닛을 갖춘 모판 이송 시스템
KR20190102552A (ko) 플로팅 씰 제조를 위한 원심주조용 금형
JP2009066818A (ja) マンドレルの搬送装置
CN206898086U (zh) 邦迪管用高频焊管机组
KR102037122B1 (ko) 롤포밍 연속성형장치
EP1780127B1 (en) Packing wheel
JP2005143499A (ja) 可変容量型貯蔵装置
JP2009278934A (ja) 食品生地の切断方法及び装置
NZ724180B (en) Conveyor Devic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Conveyor Device
KR102046542B1 (ko) 플로팅 씰 제조를 위한 원심주조장치
US2851226A (en)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winding arbor
KR102333687B1 (ko) 베어링 부품의 열처리 정렬 공급장치
JP4718048B2 (ja) 環状ベルト体の移送方法及び移送装置
CN207089782U (zh)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纸盒料仓
JP2016216162A (ja) 搬送装置における物品案内装置
CN107447357B (zh) 经编机导经装置中的纱线分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