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8208B - 輸送帶裝置和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輸送帶裝置和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8208B
TWI648208B TW105128694A TW105128694A TWI648208B TW I648208 B TWI648208 B TW I648208B TW 105128694 A TW105128694 A TW 105128694A TW 105128694 A TW105128694 A TW 105128694A TW I648208 B TWI648208 B TW I64820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ment
outer peripheral
tube
peripheral surface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8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1939A (zh
Inventor
Yoshihiko Fujio
藤尾義彦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11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8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82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10Arrangements of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10Arrangements of rollers
    • B65G39/12Arrangements of rollers mounted on framework
    • B65G39/16Arrangements of rollers mounted on framework for aligning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 B65H5/021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by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2Bearings, e.g. magnetic or hydrostatic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Drives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輸送帶裝置,所述輸送帶裝 置使皮帶在滑輪間轉動,減少皮帶的彎曲調整作業所耗費的勞力和時間,並且亦無須準備彎曲調整用的機構所需的大的空間。在從動滑輪36的軸承38與主軸32之間介置具有相對於主軸32的基準軸XB傾斜的調整外周面46的調整筒材40,使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而變更支持軸承38的調整外周面46的傾斜,藉此變更捲掛著皮帶14的從動滑輪36的姿勢。

Description

輸送帶裝置和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使捲掛構件在多個旋轉構件間轉動的形式的輸送帶裝置、和該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用以搬送物品的輸送帶裝置中有如下形式的裝置(所謂的帶式輸送機(belt conveyor)),即,將皮帶(belt)捲掛於多個滑輪(pulley)而使皮帶在各滑輪間轉動,藉此搬送皮帶上的物品。 該形式的輸送帶裝置中,於在滑輪彼此的配置關係的精度(例如平行精度)或滑輪自身的形狀精度(例如直徑尺寸精度)存在不均、或作為搬送對象的物品在皮帶上受到外力的情況下,有時會發生如下事態、即所謂的彎曲:滑輪外周面上的皮帶位置自滑輪外周面(圓柱側面)的中央相對於搬送方向而向左右偏移。 普通的帶式輸送機中,對滑輪的表面以外周面中央部凸起的方式實施加工(加頂加工(crown processing)),藉由利用隨著皮帶在各滑輪間進行轉動而向該凸起部分靠近的現象(加頂效果),而不易引起彎曲。而且,亦藉由提高各種構成零件的配置精度或形狀精度,儘可能地預先防止彎曲。
然而,難以完全地按照理想的精度,來形成與配置各種構成機器,且即便假如實現了高精度,滑輪或皮帶亦會在使用期間因摩擦或溫度變化等的影響而發生微小變形,因而難以長期地完全防止彎曲。
因此,有時會將在發生彎曲的情況下可修正皮帶位置而消除彎曲的彎曲調整功能,搭載於輸送帶裝置。
例如,圖7所示的輸送帶裝置90是將用以搬送物品93的皮帶92在左右排列有兩個而成的兩條輸送帶,以在左右的皮帶92彼此之間架設物品93的狀態而使皮帶92朝向搬送方向移行,由此將物品93朝向搬送方向搬送。該輸送帶裝置90中,對分別捲繞有皮帶92的左右的滑輪94進行樞軸支撐的主軸(shaft)96的兩端是被支持於框架91,該主軸96的兩端可藉由轉動把手98,分別沿物品93的搬送方向而向前後移動。
若使該主軸96的兩端均以相同量移動,則圖示的滑輪94與搬送方向相反側的未圖示的滑輪的距離發生變化,從而可調整捲繞在該兩滑輪間的皮帶92的張力。而且,若僅使主軸96的一端移動,則因滑輪94的姿勢傾斜而滑輪94上的皮帶92的移行位置發生變化,從而可進行彎曲調整。
而且,如專利文獻1記載般,有如下方法:預先將安裝著砝碼的張力滑輪配置於輸送帶裝置的下方,將皮帶亦捲繞在該張力滑輪,藉此利用砝碼的負載對皮帶賦予張力,並且使負載向該張力滑輪的兩側均等地分散,而抑制張力滑輪的上下移動的偏差,由此防止皮帶的彎曲。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21044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圖7所示的現有的方法中,在為了進行彎曲調整而僅使主軸96的一端移動的情況下,因沿著搬送方向的滑輪94的位置亦發生微小變化,故皮帶92的張力亦發生變化。而且,在調整張力時,只要使主軸96的兩端均以相同量移動,則可不變更滑輪94的姿勢而僅變更張力,但若一端側的移動量與另一端側的移動量中存在微小差異,則滑輪94的姿勢發生變化,而產生彎曲。因難以使主軸96的兩端完全以相同量移動,故進行了張力調整後亦必須首先確實地進行彎曲調整。如此,彎曲調整與張力調整彼此影響,難以僅獨立地進行彎曲調整與張力調整中的一者,必須一面注意彎曲狀態與張力狀態的兩方,一面謹慎地使主軸96的兩端移動,從而作業困難且耗費勞力和時間。 進而,因在捲掛著皮帶92的滑輪94的左右兩側設置有框架91,故在更換皮帶92時,若不將左右中的外側的框架91分解則無法將皮帶92自滑輪94取下。而且,在更換了皮帶92後,要將已分解的框架91再次組裝,因在將框架91分解的時間點要將主軸96自框架91卸下,故再次組裝後的框架91與主軸96的配置關係會恢復為框架91的組裝初始狀態。由此,即便在分解前的時間點適當地設定了彎曲狀態與張力狀態,再次組裝後必須藉由所述困難且耗費勞力和時間的作業,來重新進行彎曲調整與張力調整。因此,在圖7所示的現有的方法中,為了進行皮帶91的更換作業,需要進行框架91的分解與再次組裝,進而會耗費大量勞力和時間,如必須自框架91的組裝初始狀態起重新進行彎曲調整與張力調整。 而且,使用砝碼的方法中,因需要用以在輸送帶裝置的下方配置砝碼的空間,故無法應用於將設備的底板面附近作為搬送面而搬送物品的輸送帶裝置,即所謂的低底板輸送帶。
因此,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輸送帶裝置,能減少彎曲調整或皮帶更換作業所耗費的勞力和時間,並且亦無須準備彎曲調整用的機構所需的大的空間。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包括:至少兩個旋轉構件,分別支持於沿相互平行的基準軸的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基準軸體且能夠旋轉;以及捲掛構件,跨及多個所述旋轉構件間而捲掛,藉由使所述旋轉構件旋轉而使所述捲掛構件在各旋轉構件間轉動,所述輸送帶裝置的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構件的至少一個經由軸承而支持於所述基準軸體且能夠旋轉,而且,具備介置於所述軸承與所述基準軸體之間的調整筒材,所述調整筒材具有筒材主體部,所述筒材主體部為內周側能夠供所述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外周側為能夠支持所述軸承的調整外周面,所述筒材主體部的所述調整外周面在所述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穿過的剖面上相對於所述基準軸的方向而傾斜,藉由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所述基準軸體旋轉,而能夠變更所述調整外周面的傾斜。 根據該構成,經由軸承支持滑輪等旋轉構件的調整外周面的、相對於基準軸的方向的傾斜能夠變更,因而經由軸承支持於該調整外周面的旋轉構件的外周面的傾斜亦可變更。而且,若變更旋轉構件的外周面的傾斜,則捲掛在旋轉構件的捲掛構件的、各旋轉構件間的轉動中的旋轉構件外周面上的位置對應於變更後的傾斜而發生變化。 而且,因調整筒材介置於軸承與基準軸體之間,故調整筒材與旋轉構件能夠相互獨立地旋轉。即,即便在旋轉構件旋轉的期間使調整筒材旋轉,亦不會妨礙旋轉構件的旋轉,且亦不會停止皮帶等捲掛構件在各旋轉構件間的轉動。 此處,所謂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的方向傾斜,是指在基準軸穿過的剖面上基準軸與筒材主體部的外周面不平行。另外,基準軸穿過的剖面(以下有時簡稱作剖面)可設定為以基準軸為中心而向各個方向擴展的平面,在其中任一方向的剖面上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傾斜即可。即,即便在特定方向的剖面上調整外周面與基準軸平行,只要其他方向的剖面上調整外周面與基準軸不平行,則可以說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傾斜。而且,於在規定方向的剖面上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傾斜的情況下,若自該狀態起使調整筒材繞基準軸體旋轉,則該規定剖面內的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的傾斜角度發生變化,當成為任一旋轉角度時,在該規定剖面內有時調整外周面與基準軸會平行,但此時,在其他方向的剖面中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傾斜。所謂能夠變更調整外周面的傾斜,亦可如所述般指能夠變更在規定剖面內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所成的角度(傾斜角度),或者,指能夠變更基準軸與調整外周面傾斜的情況所表示的剖面的方向(傾斜的方向)。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除所述構成外,亦可為如下:將產生旋轉驅動力的驅動源設置於輸送帶裝置,旋轉構件的至少一個為自所述驅動源接收驅動力而旋轉的驅動旋轉構件,旋轉構件的至少一個為伴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的旋轉而經由捲掛構件旋轉的從動旋轉構件,在該從動旋轉構件具備調整筒材,所述驅動旋轉構件利用來自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而旋轉,藉此所述捲掛構件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所述從動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旋轉,而變更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的方向的傾斜,藉此能夠對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的所述捲掛構件的轉動中的、所述從動旋轉構件的外周面上的位置進行調整。 根據該構成,為了彎曲調整而使調整筒材旋轉的作業在從動旋轉構件側進行,因而可在驅動旋轉構件利用驅動力而旋轉的狀態下進行彎曲調整。即,可不停止皮帶等捲掛構件在各旋轉構件間的轉動而進行彎曲調整。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除所述構成外,亦可為如下:當調整筒材的筒材主體部為圓筒狀的形狀,並且將貫穿所述筒材主體部的調整外周面的外切圓的中心的軸作為外徑軸,將貫穿所述筒材主體部的內周筒部的內切圓的中心的軸作為內徑軸時,所述外徑軸的方向與內徑軸的方向為不同的方向。 根據該構成,可利用如下方法相對容易地製作調整筒材,即,在利用車床加工等由原材料製作圓柱型的構件後對該圓柱傾斜地開設孔,或者在製作中空的圓筒型構件後對外周面進行切削而賦予傾斜。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除所述構成外,亦可為如下:在調整筒材的外周部,設置著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藉由自外部向所述調整用孔或所述調整用切口插入棒狀構件且對該棒狀構件進行操作,而能夠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旋轉。 根據該構成,可利用將六角扳鉗等棒狀構件自外部插入至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而進行操作這一簡單方法來使調整筒材旋轉,從而可容易地進行彎曲調整。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除所述構成外,亦可為如下:旋轉構件與捲掛構件的組合的多組並列排列,能夠以在並列排列的捲掛構件彼此之間架設物品的狀態搬送物品,並列排列的旋轉構件中的、該並列的排列方向上為外側的旋轉構件所具有的調整筒材的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設置於該調整筒材的軸方向一端側,設置著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的該軸方向一端側朝向旋轉構件的並列的排列方向的外側。 根據該構成,在具有並列配置的兩根以上的窄幅的皮帶(捲掛構件)的多條輸送帶裝置中,為了進行彎曲調整而設置的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朝向輸送帶裝置整體的側方,因而可容易地進行向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插入六角扳鉗等而進行操作的作業。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除所述構成外,亦可為如下:調整筒材為將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組合而成,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彼此為相同形狀,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分別包括:能夠供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及能夠支持所述旋轉構件的軸承的調整外周面,而且,在軸方向一端側具備凸緣部,在軸方向另一端側具備嚙合部,在以所述基準軸體穿過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狀態而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的嚙合部與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嚙合部嚙合的情況下,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調整外周面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的調整外周面的兩方均以相對於所述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的傾斜為相同方向的方式,形成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 根據該構成,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組合而成的調整筒材在軸方向的兩端具有凸緣部。在基準軸體的軸方向端部設置鉛垂平面狀的基礎部(基底部)或支持基準軸體的支持框體(框架)的情況下,若將調整筒材安裝於基準軸體(主軸),則調整筒材的軸方向端部與該鉛垂平面狀的基礎部或支持框體(的表面)等接觸,但若凸緣部位於軸方向的兩端,則該接觸為面接觸。於是,即便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體的基準軸傾斜,調整筒材與基礎部或支持框體的接觸區域中的軸方向應力亦不會集中於一點,從而可防止以調整筒材為代表的各種構成構件的破損或消耗。 進而,因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分別僅在軸方向單側具有凸緣部,故在藉由射出成形或鑄造等使用了模具的製造方法製作各調整筒材片的情況下,可獲得容易自模具取出完成品(容易脫模)的形狀。而且,因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為相同形狀,故可利用一種模具來製造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由此,可藉由射出成形或鑄造等使用了模具的適於大量生產的方法而容易地製造軸方向的兩端具有凸緣的調整筒材。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除所述構成外,亦可為如下:藉由使至少一個旋轉構件相對於其他旋轉構件靠近或遠離,而能夠對捲掛在旋轉構件彼此之間的捲掛構件的張力進行調整。 根據該構成,彎曲調整藉由轉動調整筒材而進行,與此相對,張力調整藉由變更旋轉構件的位置(相對於其他旋轉構件靠近或遠離)而進行。即,彎曲調整與張力調整利用不同的操作而進行。而且,因在旋轉構件的位置變更時調整筒材的姿勢(旋轉角度)不發生變化,故即便進行張力調整,旋轉構件表面上的捲掛構件的位置亦不發生變化。因此,在不發生彎曲的狀態下進行了張力調整後,無須追加進行彎曲調整的作業。
而且,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將捲掛構件捲掛在驅動旋轉構件與從動旋轉構件之間,伴隨驅動旋轉構件的旋轉而使所述捲掛構件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藉此搬送所述捲掛構件上的物品,所述驅動旋轉構件支持於沿驅動基準軸的方向延伸的驅動基準軸體且利用來自產生旋轉驅動力的驅動源的驅動力而旋轉,所述從動旋轉構件支持於沿與所述驅動基準軸平行的從動基準軸的方向延伸的從動基準軸體且經由軸承而旋轉,所述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所述軸承與所述從動基準軸體之間介置調整筒材,所述調整筒材包括能夠供所述從動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及能夠支持所述軸承的調整外周面,於所述捲掛構件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期間,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所述從動基準軸體旋轉,而變更供所述從動基準軸穿過的剖面上的所述調整外周面相對於所述從動基準軸的方向的傾斜,藉此對所述從動旋轉構件的外周面上的所述捲掛構件的位置進行調整。 根據該構成,在捲掛構件正處於在驅動旋轉構件與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時,無須使轉動停止,而藉由使調整筒材旋轉便可進行捲掛構件的彎曲調整。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若使調整筒材相對於基準軸體旋轉,則各旋轉構件間的轉動中的旋轉構件外周面上的捲掛構件位置發生變化,因而利用使調整筒材旋轉這一操作便可進行彎曲調整的作業。該操作僅稍微變更旋轉構件的姿勢,幾乎不使沿著搬送方向的旋轉構件的位置發生變化,因而即便進行彎曲調整的作業,捲掛在旋轉構件的捲掛構件的張力亦幾乎不發生變化。因此,彎曲調整為與張力調整相獨立的作業,無須在進行彎曲調整的作業後追加進行張力調整的作業,因而作業花費的勞力和時間少。 而且,可不採用為了進行彎曲調整而一面固定基準軸體(固定於框架的主軸等)的一端的位置一面使另一端的位置向前後移動的方法,因而亦可不將輸送帶裝置的構造設為支持基準軸體的兩端的構造。由此,本發明中,可將輸送帶裝置的構造設為僅基準軸體的一端得到支持的構造,即所謂的懸臂(cantilever)輸送帶。懸臂輸送帶中,藉由一面保持基準軸體的姿勢一面僅使一端向前後移動,可不變更樞軸支撐於基準軸體的滑輪等旋轉構件的姿勢,而變更基準軸體整體的前後位置。因此,藉由使基準軸體向前後移動而變更旋轉構件的前後位置,即便進行捲掛於旋轉構件的皮帶等捲掛構件的張力調整,亦不會對彎曲狀態造成影響。即,張力調整為與彎曲調整相獨立的作業,在張力調整作業時無須注意彎曲狀態,從而作業容易且不耗費勞力和時間。 而且,只要為懸臂輸送帶,則無須在基準軸體的一端側設置用以支持基準軸體的框架,因而自一端側無須分解框架便可接近捲掛構件。因此,在更換皮帶等捲掛構件時無須分解框架,因而作業容易。進而,因不分解框架,故主軸等基準軸體的位置亦保持為捲掛構件更換前的狀態,即便更換捲掛構件,彎曲狀態及張力狀態亦與更換前無大幅變化。由此,捲掛構件更換後的彎曲調整及張力調整中亦不會耗費勞力和時間。而且,彎曲調整與張力調整為分別獨立的作業,因而在以更換捲掛構件後調整張力、之後進行彎曲調整這一方式分階段進行各作業的情況下,不會發生彎曲調整後需要再次進行張力調整等向前一階段的捲回,從而可順利地實施伴隨捲掛構件更換的一連串作業。 而且,藉由使調整筒材介置於軸承與基準軸體之間而可實現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因而用以進行彎曲調整的機構所需要的機械空間非常少。尤其若將調整筒材設置於配置在搬送路徑的一端部的旋轉構件,則無須將用以彎曲調整的機構追加地設置於輸送帶裝置下方,從而低底板輸送帶中亦可應用本發明。 而且,根據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在皮帶等捲掛構件在各旋轉構件間轉動的期間,無須停止其轉動便可進行彎曲調整,因而可確保輸送帶裝置的運轉率高。進而,在進行彎曲調整的作業時,可立即確認捲掛構件的位置是否正確地變為所期望的位置(滑輪的圓柱側面中央部等)。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圖4(a)、圖4(b),說明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的實施形態的一例。 [輸送帶裝置] 圖1是簡略地表示本實施形態中的輸送帶裝置10的概略立體圖。該輸送帶裝置10為具備兩個皮帶14(捲掛構件的一例)的兩條輸送帶,所述皮帶14用以一面支持物品12、一面沿搬送方向W搬送。物品12是以架設於兩個皮帶14間的方式而載置於兩皮帶14的上表面,藉此,物品12是以被支持於兩皮帶14上的狀態而進行搬送。以下,將物品12的搬送方向W稱作前後方向,將與搬送方向W正交的方向(兩個皮帶14的排列方向)稱作左右方向,將搬送方向W的方向的一側設為前方,另一側設為後方,以前方為基準,而如圖1中的箭頭所示進行前後左右的區分。 皮帶14分別被捲掛在沿搬送方向W的前後所設置的兩個旋轉構件、即驅動滑輪26及從動滑輪36,藉由使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旋轉,而使皮帶14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
[驅動滑輪] 驅動滑輪26是在皮帶14的轉動範圍內被配置於圖1中前方側的端部,該驅動滑輪26連結於驅動軸體22(驅動滑輪26側的基準軸體),該驅動軸體22受到來自利用馬達等而產生旋轉力的驅動源20的旋轉驅動力,而繞著基準軸進行旋轉。此處,所謂基準軸是:成為驅動滑輪26的旋轉的基準的軸,本實施形態是以水平方向(圖1中左右方向)作為基準軸的方向。 驅動軸體22是沿基準軸的方向延伸,連結於圖1中左側的驅動滑輪26與右側的驅動滑輪26的兩方。兩個驅動滑輪26的兩方是隨驅動軸體22一併旋轉,藉此進行分別捲掛在左右的驅動滑輪26的兩個皮帶14的轉動。
[從動滑輪] 從動滑輪36是在皮帶14的轉動範圍內被配置於圖1中後方側的端部,驅動滑輪26的旋轉經由皮帶14而向該從動滑輪36傳遞,藉此使從動滑輪36進行旋轉。 從動滑輪36是經由軸承38而被支持於主軸32(從動滑輪36側的基準軸體),該主軸32被安裝於框架11,該框架11是固定或穩定地配設在設備底面等。而且,軸承38與主軸32之間介置有調整筒材40。 若說明主軸32、從動滑輪36、軸承38、調整筒材40的位置關係,則圖1中向左右方向擴展的從動滑輪36的外周面(捲掛著皮帶14的面)為圓柱側面狀的形狀,在其內周側開設左右方向上貫通的軸孔。該軸孔內,自內周側起依序配置著主軸32、調整筒材40、軸承38。 若對該配置進行更詳細說明,則首先,主軸32為圖1右側的從動滑輪36用軸及左側的從動滑輪36用軸,且為相互獨立的個體,這兩個主軸32是沿共用的基準軸的方向延伸,這些主軸32的基準軸為與驅動軸體22的基準軸平行的方向。 而且,主軸32穿過後面將要詳述的調整筒材40的內周側空腔部,成為調整筒材40覆蓋主軸32的軸周圍的狀態。在該調整筒材40的外周側配置著軸承38(例如球軸承(ball bearing)或套筒軸承(sleeve bearing))。而且,在軸承38的外周側配置著從動滑輪36。 主軸32是相對於框架而固定地安裝,進而在該主軸32(及調整筒材40)與從動滑輪36之間介置軸承38,因而,即便從動滑輪36伴隨皮帶14的轉動而旋轉,主軸32及調整筒材40亦不旋轉。
[調整筒材] 覆蓋主軸32的軸周圍的調整筒材40如圖2所示,整體為接近圓筒型的形狀,具有:凸緣部41與筒材主體部42。當將圖2中的紙面左右方向設為長度方向或軸方向時,調整筒材40的長度方向一端側(圖2中左側)為凸緣部41,其他部分為筒材主體部42。 凸緣部41與筒材主體部42在以相對於長度方向垂直的面切割的情況下,剖面均為雙重圓。該雙重圓中的內側的圓(內切圓)的直徑,即內徑在凸緣部41與筒材主體部42中相等,但是,對於雙重圓中的外側的圓(外切圓)的直徑,即外徑而言,凸緣部41要大於筒材主體部42。
[[筒材主體部]] 筒材主體部42為在圓柱的長度方向(將圓形面彼此連結的方向)開設貫通孔的形狀即圓筒狀,與通常的圓筒稍微不同。此處,所謂「通常的圓筒」為如下形狀,即,對於直圓柱型的構件,開設以與其圓形底面同心且半徑小的圓為底面的直圓柱狀的長度方向貫通孔。 當對通常的圓筒與筒材主體部42的不同進行說明時,如以下般定義「內徑軸」與「外徑軸」。 -內徑軸:在構件長度方向排列多個內切圓時,貫穿所述多個內切圓的中心的軸 -外徑軸:在構件長度方向排列多個外切圓時,貫穿所述多個外切圓的中心的軸 若為通常的圓筒,則內徑軸與外徑軸為同一軸。然而,筒材主體部42中,內徑軸的方向與外徑軸的方向為不同的方向。即,如圖2所示,筒材主體部42的外徑軸Xout 相對於內徑軸Xin ,僅傾斜了角度α(例如1°)。
以下,將筒材主體部42的內周面及由該內周面包圍的空腔部稱作內周筒部44,將筒材主體部42的外周面稱作調整外周面46。內周筒部44不僅連到筒材主體部42而且連到凸緣部41的內部,調整外周面46僅指筒材主體部42的外周面,凸緣部41的外周面並非為調整外周面46。 因如所述般,外徑軸Xout 相對於內徑軸Xin 傾斜,故可稱作:以外徑軸Xout 為中心的外切圓的集合體的調整外周面46是在圖2所示的剖面(穿過內徑軸Xin 與外徑軸Xout 的兩方的剖面)中,相對於內徑軸Xin 僅傾斜了角度α(此處朝向紙面上方傾斜)。因此,筒材主體部42的壁厚(自內周面至外周面的距離)在周方向上及長度方向上並非一致,在圖2所示的剖面中,紙面下側所表示的部分為朝向前端變薄的形狀,即隨著遠離凸緣部41而壁厚減小的形狀;紙面上側所表示的部分為朝向前端變厚的形狀,即隨著遠離凸緣部41而壁厚增大的形狀。 另外,凸緣部41的外徑是以描繪以內徑軸Xin 為中心的圓形的方式形成。因此,凸緣部41的外周面是相對於調整外周面46而傾斜,其傾斜角度為角度-α。即,以與外徑軸Xout 相對於內徑軸Xin 的傾斜相同的絕對值的角度,向反方向傾斜。亦是指如下情況:若自凸緣部41的外周面觀察,則調整外周面46是僅以角度α而傾斜。 此種形狀的筒材主體部42可按照以下順序而製作,即:在製作直圓柱狀的構件後,將該直圓柱狀構件以傾斜的姿勢支持而開設貫通孔的順序;或者,在製作通常的圓筒形狀的構件後,以對其外周面賦予傾斜的方式進行切削的順序。在一併形成凸緣部41的情況下,在製作直圓柱狀的構件或通常的圓筒形狀的構件時,首先製作具有大的外徑(凸緣部41的外徑)的圓柱或圓筒,之後,對成為筒材主體部42的部分(成為凸緣部4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進行切削而減小外徑即可。而且,宜視需要對成為角的部分進行倒角加工。
[[調整用孔]] 如圖2所示,在凸緣部41形成調整用孔48。該調整用孔48為對於凸緣部41的外周面垂直開設的貫通孔,形成為後述的彎曲調整作業時可供六角扳鉗(hexagonal wrench)等棒狀構件插入的尺寸。例如,若供對邊尺寸4 mm的六角扳鉗插入,則宜將調整用孔48的內徑設為4.8 mm左右。
<繞主軸的各種構件的配置> 對成為基準軸體的主軸32,安裝了調整筒材40、軸承38、從動滑輪36的情況,是表示於圖3。圖3表示圖1所示的輸送帶裝置10的左側的從動滑輪36,且為自後方側觀察將從動滑輪36以主軸32的基準軸穿過的鉛垂面切開的剖面所得的剖視圖。 如圖3所示,主軸32是安裝於框架11的直立面11a,該框架11是固定或穩定地配設於設置面,該設置面是:設置著輸送帶裝置10的搬送設備(商品配送中心等)的底板面等。框架11的直立面11a是相對於輸送帶裝置10的左側的從動滑輪36而位於右側,相對於右側的從動滑輪36而配置於左側。即,若以輸送帶裝置10整體觀察,則框架11的直立面11a配置於兩個皮帶14及兩個從動滑輪36左右排列的排列方向的內側。 主軸32分為幾個部分,包括:圓柱狀的主軸本體部32a,穿過調整筒材40的筒材主體部42;圓板狀的主軸基礎部32c,用以將主軸本體部32a安裝於框架11;主軸頸部32b(外徑大於主軸本體部32a而小於主軸基礎部32c),將主軸本體部32a與主軸基礎部32c相連;以及圓柱狀的主軸柄部32d,在將主軸32安裝於框架11時,隔著框架11而位於主軸基礎部32c的相反側。 在將主軸32安裝於框架11時,主軸柄部32d穿過設置於框架11的主軸貫通孔11b(將後述,其為前後方向上的長的長孔),以使框架11的直立面11a與主軸基礎部32c的圓板面接觸的狀態,將主軸安裝螺栓19(此處上下使用兩根)穿過設置於框架11的直立面11a的螺栓貫通孔19a(其亦為長孔),並向設置於主軸基礎部32c的螺栓用螺孔19b旋入。此處,若框架11的直立面11a相對於底板面垂直,且主軸本體部32a的延伸的方向與主軸基礎部32c的圓板面呈直角,則主軸本體部32a的延伸的方向即主軸32的基準軸XB 的方向與底板面平行,亦即,成為水平。
要在該主軸32安裝調整筒材40,而在此之前,將軸承38(此處在軸方向上排列有兩個球軸承)嵌合於圓筒狀的從動滑輪36的軸孔,在該軸承38的內側穿過調整筒材40,成為軸承38的內周面相接於調整筒材40的調整外周面46上的狀態。向如此成為由從動滑輪36及軸承38包圍的狀態的調整筒材40的內周筒部44,穿過了主軸本體部32a。此時,使調整筒材40的凸緣部41朝向主軸基礎部32c的相反側,亦即,以輸送帶裝置10整體觀察時的皮帶14及從動滑輪36的排列方向外側。此處,若內周筒部44的內徑與主軸本體部32a的外徑一致,則筒材主體部42的內徑軸與基準軸XB 一致。
在此時間點,成為在從動滑輪36的軸孔內,自內周側起依序配置著主軸32、調整筒材40、軸承38的狀態,進而,需要採取對策,而使得調整筒材40等不會輕易地從主軸32脫落。因此,使具有與調整筒材40的凸緣部41相同程度的外徑的筒材安裝用圓板43,以堵住筒材主體部42的長度方向端部(調整筒材40的開口部)的方式而與凸緣部41接觸,使筒材安裝用螺栓17穿過設置於筒材安裝用圓板43的螺栓貫通孔17a,並向設置於主軸本體部32a的前端中央的螺栓用螺孔17b旋入。由此,調整筒材40被夾入在主軸頸部32b與筒材安裝用圓板43之間,從而,調整筒材40及包圍該調整筒材40的軸承38與從動滑輪36,不會輕易地從主軸32脫落。 在如此完成調整筒材40、軸承38、從動滑輪36對主軸32的安裝後,將皮帶14捲掛在從動滑輪36的外周面上。
<彎曲調整> 如以上所述般,將捲掛在從動滑輪36的皮帶14的、從動滑輪36的外周面上的位置調整,即進行彎曲調整時的情況,表示於圖4(a)、圖4(b)。圖4(a)表示進行彎曲調整前的狀態,皮帶14的左右位置稍微偏靠框架11。 為了進行說明,此處假定從動滑輪36傾斜為彎曲的原因。即設為,因各種構件的尺寸精度不良或經年劣化等原因,而導致成為從動滑輪36的旋轉運動的中心的從動旋轉軸XD 相對於基準軸XB 而向前後方向傾斜。 此處,只要可變更從動旋轉軸XD 的方向而與基準軸XB 一致,則在施加至從動滑輪36外周面的加頂加工(未圖示)的影響下,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的轉動中的皮帶14的左右位置,會向從動滑輪36上的中央進行變更。 在進行彎曲調整的情況下,作業人員準備用以向調整筒材40的調整用孔48插入的棒狀構件,例如六角扳鉗49。而且,如圖4(a)右側的框內所示,將該六角扳鉗49的一端側向調整用孔48插入,使另一端側繞主軸32旋轉,藉此使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此時,若圖3所示的筒材安裝用螺栓17處於被強力地旋入的狀態,則主軸頸部32b與筒材安裝用圓板43之間,調整筒材40被強力夾入而無法旋轉,因而,宜視需要,預先鬆開筒材安裝用螺栓17的旋入。另外,該調整筒材40的旋轉亦可在使皮帶14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的狀態下進行。
若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則調整外周面46相對於基準軸XB的傾斜發生變化。在例如圖3所示的剖面中,調整外周面46相對於基準軸XB向上下方向傾斜,但若將調整筒材40自該狀態繞主軸32旋轉1/4周(90°),則在圖3所示的剖面內,調整外周面46相對於基準軸XB平行,調整外周面46的傾斜方向成為與圖3的紙面垂直的方向(前後方向)。
將使調整筒材40自圖4(a)的狀態繞主軸32旋轉1/4周的結果,表示於圖4(b)。若因調整筒材40的旋轉而調整外周面46的傾斜發生變化,則被支持於調整外周面46上的軸承38及從動滑輪36的傾斜亦發生變化。例如,在圖4(a)的狀態下向鉛垂方向上下傾斜的調整外周面46若成為在圖4(b)的狀態下向前後方向傾斜的姿勢,則軸承38與從動滑輪36亦向前後方向傾斜。於是,從動滑輪36的從動旋轉軸XD的方向成為向前後方向變化。若該從動旋轉軸XD的方向的變化抵消圖4(a)所示的從動旋轉軸XD 相對於基準軸XB 的前後方向傾斜,則如圖4(b)所示,從動旋轉軸XD 與基準軸XB 成為一致。若以從動旋轉軸XD 與基準軸XB 一致的狀態使皮帶14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則皮帶14的左右位置向從動滑輪36上的中央變化。在確認到皮帶14的左右位置成為從動滑輪36上的中央後,彎曲調整完成,將六角扳鉗49自調整用孔48拔出,在鬆開筒材安裝用螺栓17的旋入的情況下,重新旋入筒材安裝用螺栓17。 此處為了簡化說明,設為在使調整筒材40旋轉90°時恰好從動旋轉軸XD 與基準軸XB 一致,但是,調整外周面46相對於基準軸XB 的傾斜、進而從動旋轉軸XD 相對於基準軸XB 的傾斜,可根據調整筒材40的旋轉角度而連續地進行變化,因而,在實際的彎曲調整作業中,在使皮帶14於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的狀態下,嘗試對調整筒材40的旋轉角度進行各種變更,尋求皮帶14處於從動滑輪36上的中央的適當的旋轉角度即可。
<張力調整> 輸送帶裝置10中,於捲掛在從動滑輪36的皮帶14的張力欠理想的狀態,例如鬆弛或過於拉伸的狀態的情況下,進行張力調整的作業。 如圖3所示,主軸32是利用多根主軸安裝螺栓19而安裝於框架11,供該主軸安裝螺栓19穿過的螺栓貫通孔19a與供主軸柄部32d穿過的主軸貫通孔11b為前後方向上的長的長孔,因而,若鬆開主軸安裝螺栓19對螺栓用螺孔19b的旋入,則主軸32能夠在螺栓貫通孔19a及主軸貫通孔11b的範圍內,向前後方向移動。 因此,在鬆開主軸安裝螺栓19的狀態下,若轉動貫穿主軸柄部32d而向前後方向延伸的張力調整用螺栓18,則與張力調整用螺栓18螺合的主軸32沿著張力調整用螺栓18向前後方向移動。於是,(經由調整筒材40及軸承38)被支持於主軸32的從動滑輪36亦隨著主軸32而一併向前後方向移動。藉此,從動滑輪36相對於圖1所示的驅動滑輪26靠近或遠離。即,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的前後方向距離發生變化。關於捲掛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的皮帶14的張力,若兩滑輪間的前後方向距離大,則增強,若所述距離減小,則減弱。因此,在皮帶14鬆弛的情況下,可使從動滑輪36遠離驅動滑輪26而拉伸皮帶14,在皮帶14過於拉伸的情況下,若使從動滑輪36靠近驅動滑輪26,則可使皮帶14鬆弛。藉此,能夠進行將皮帶14的張力調整為適當狀態的張力調整。
(第2實施形態) 其次,參照圖5、圖6,對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10的實施形態的另一例進行說明。該實施形態的輸送帶裝置10整體的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成為圖1所示的構成,但該實施形態中,代替圖2所示的調整筒材40,而使用圖5所示的兩個構件,即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
[調整筒材片] 圖5所示的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與圖2的調整筒材40同樣地用以覆蓋主軸32的軸周圍。如圖5所示,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為整體接近圓筒型的形狀,分別具有凸緣部51及筒材主體部52。該筒材主體部52除了軸方向(長度方向)的尺寸較圖2的調整筒材40的筒材主體部42短(一半左右)、及在凸緣部51的相反側的軸方向端部設置後述的嚙合部53以外,與圖2的調整筒材40的筒材主體部42同樣地形成。即,筒材主體部52具有:內周筒部54及調整外周面56,內徑軸Xin 與外徑軸Xout 為互不相同的方向。因此,筒材主體部52的內周筒部54的內壁面與內徑軸Xin 平行,另一方面,在圖5所示的剖面中,調整外周面56的外周壁面相對於內徑軸Xin 僅傾斜了角度α(與內徑軸Xin 和外徑軸Xout 之間的角度相同)。 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為相同形狀,即相等形狀的構件。圖5中表示如下狀態,即,使第2調整筒材片50b為在紙面內相對於第1調整筒材片50a旋轉180°的姿勢,且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嚙合部53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嚙合部53面對面。
[[嚙合部]] 嚙合部53是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使第2調整筒材片50b成為相對於第1調整筒材片50a繞軸旋轉180°的姿勢的情況下,相互的嚙合部53彼此嚙合,相互的筒材主體部52組合,而形成圓筒狀的形狀。此處,將嚙合部53的形狀設為筒材主體部52的壁缺少半周的形狀。在形成此種形狀的情況下,若以圖5所示的姿勢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面對面,則相互的嚙合部53中的筒材主體部52的存在壁的部分(殘存部),會嚙合於相互的嚙合部53中的筒材主體部52的壁缺損的部分(缺損部)。
[[凸緣部與調整用切口]] 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凸緣部51和圖2的調整筒材40的凸緣部41相同,外徑大於筒材主體部52。另一方面,關於內周側,在靠近圖中右側的筒材主體部52的一側,成為與內周筒部54相連的面,從而成為與內周筒部54相同的內徑,在遠離圖中左側的筒材主體部52的一側稍微變寬。即,在凸緣部51的軸方向一端側(筒材主體部52的相反側),設置著具有稍微大於內周筒部54的內徑的凸緣內階部51a。該凸緣內階部51a的內徑宜設為:與圖3、圖6所示的主軸32的主軸頸部32b的外徑、及筒材安裝用圓板43的外徑相同的程度。 而且,在凸緣部51的外周部,設置著調整用切口58。該調整用切口58為凸緣部51的軸方向兩端(筒材主體部52側及其相反側的兩方)的邊開放的形狀的矩形狀切口,形成為:後述彎曲調整作業時,可供六角扳鉗等的棒狀構件插入的尺寸。若插入例如對邊尺寸4 mm的六角扳鉗,則宜將調整用切口58的寬度設為4.8 mm左右。
<調整筒材片的組合> 圖6中表示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與軸承38、從動滑輪36一併安裝於主軸32的情況。圖5所示的剖面與圖3同樣地,表示圖1所示的輸送帶裝置10的左側的從動滑輪36,且為自後方側觀察將從動滑輪36以供主軸32的基準軸穿過的鉛垂面切開的剖面所得的剖視圖。 主軸32與圖3同樣地安裝於框架11。當要在該主軸32安裝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時,首先,向成為主軸基礎部32c側的調整筒材片,此處為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內周筒部54穿過主軸本體部32a。此時,使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凸緣部51朝向主軸基礎部32c側。於是,主軸頸部32b嵌合於凸緣部51的凸緣內階部51a。 其次,將圓筒狀的從動滑輪36及嵌合於從動滑輪36的軸孔的軸承38(此處為在軸方向上排列有兩個的球軸承)配置於第2調整筒材片50b周圍。即,在軸承38的內輪的內側穿過主軸本體部32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成為軸承38的(內輪的)內周面相接於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調整外周面56上的狀態。此時,在軸承38為在軸方向上排列有兩個球軸承的情況下,成為僅其中一方(主軸基礎部32c側)的球軸承相接於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調整外周面56上的狀態。 之後,自主軸本體部32a前端側,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筒材主體部52穿過軸承38及從動滑輪36的軸孔,藉此,主軸本體部32a穿過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內周筒部54內。此時,藉由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嚙合部朝向主軸基礎部32c側,而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嚙合部53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嚙合部53面對面。 然後,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中的一方(任一方均可)相對於另一方(具體而言,以一方的姿勢成為相對於另一方的姿勢繞軸方向旋轉180°的姿勢的方式)旋轉,而相互的嚙合部53彼此嚙合(另一方的殘存部嵌合於一方的缺損部)。此處,只要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內周筒部54的內徑與主軸本體部32a的外徑一致,則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中任一者中,內周筒部54的內徑軸均與基準軸XB 一致。而且,當成為相互的嚙合部53彼此嚙合的姿勢時,因其中一方為相對於另一方繞軸方向旋轉180°的姿勢,故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兩方的外徑軸Xout 位於同一平面內且為相同方向。由此,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調整外周面56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調整外周面56的兩方,相對於基準軸XB 的傾斜成為相同方向。
在此時間點,成為在從動滑輪36的軸孔內,自內周側起依序配置著主軸32、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軸承38的狀態,進而,需要採取對策,而使得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等不會輕易地從主軸32脫落。因此,使具有與凸緣部51的凸緣內階部51a的內徑相同程度的外徑的筒材安裝用圓板43,被嵌入至凸緣內階部51a,使筒材安裝用螺栓17穿過設置於筒材安裝用圓板43的螺栓貫通孔17a,並向設置於主軸本體部32a的前端中央的螺栓用螺孔17b旋入。由此,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被夾入在主軸頸部32b與筒材安裝用圓板43之間,從而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以及包圍這些的軸承38與從動滑輪36,不會輕易地從主軸32脫落。 在如此完成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軸承38、從動滑輪36對主軸32的安裝後,將皮帶14捲掛在從動滑輪36的外周面上。
<彎曲調整・張力調整> 如以上所述般,在使用了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本實施形態中,亦可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進行皮帶14的彎曲調整。即,作業人員視需要鬆開筒材安裝用螺栓17的旋入後,將六角扳鉗等的棒狀構件插入至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調整用切口58而進行操作,藉此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相對於主軸32旋轉。藉此,調整外周面46相對於基準軸XB 的傾斜發生變化,伴隨於此,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的皮帶14在從動滑輪36上的左右位置發生變化,因而,作業人員嘗試各種旋轉角度,在皮帶14處於所期望的左右位置(例如中央)後,將棒狀構件自調整用切口58卸下,並重新擰緊筒材安裝用螺栓17即可。 此處,作業人員直接旋轉的僅為第1調整筒材片50a, 但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繞軸方向的旋轉會經由嚙合部53而傳遞至第2調整筒材片50b,因而,可使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一併旋轉。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亦可使用張力調整用螺栓18進行皮帶14的張力調整。
(各實施形態的優點)
根據第1實施形態,利用使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的簡單操作,來變更被支持於調整筒材40周圍的從動滑輪36的姿勢,可進行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的皮帶14的轉動中的從動滑輪36的外周面上的位置的調整,即彎曲調整的作業。
而且,使調整筒材40旋轉的操作中,因僅使從動滑輪36的姿勢稍微變更,而不變更前後位置,故即便進行彎曲調整,從動滑輪36與驅動滑輪26的距離亦不會發生變化。因此,皮帶14的張力不會因彎曲調整而變化,從而與現有的彎曲調整用的機構不同,無須在進行彎曲調整後重新調整張力,從而作業花費的勞力和時間少。另外,藉由使調整筒材40旋轉,除了從動滑輪36的姿勢朝向圖4(a)、圖4(b)所示的前後方向的傾斜發生變化之外,向圖3所示的上下方向的傾斜亦稍微變化,因而,有時皮帶14的上表面即搬送面亦稍微傾斜,若傾斜角為1°左右的極小角,則其傾斜不會對搬送造成阻礙。尤其若皮帶14為窄幅,則微小傾斜中皮帶14上表面的變動亦不大,進而,第1實施形態的輸送帶裝置10為如圖1所示,皮帶14在左右排列有兩個而成的兩 條輸送帶,因而,即便在左右中的一方的皮帶14上表面有微小變動,物品12因亦由另一側的皮帶14所支持,故不會對輸送帶裝置10的搬送能力造成影響。
而且,第1實施形態中,將進行彎曲調整的構件即調整筒材40設置於輸送帶裝置10所需的機械空間,僅為繞支持從動滑輪36的主軸32的軸的極小的區域。因此,無須將用以進行彎曲調整的機構追加地設置於輸送帶裝置10的下方,在低底板輸送帶中亦可應用第1實施形態。進而,亦可對既存的輸送帶裝置應用第1實施形態。在應用於既存的輸送帶裝置的情況下,使調整筒材40被覆預先設置的主軸,將已使用的軸承替換為內徑增大了調整筒材40的壁厚量的軸承即可。
而且,因第1實施形態中將調整筒材40設置於從動滑輪36,故可在驅動滑輪26自驅動源20受到驅動力而旋轉的狀態下,使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從而進行彎曲調整。即,可在皮帶14正處於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的過程中進行彎曲調整,因而,無須使輸送帶裝置10對物品12的搬送停止,可確保輸送帶裝置10的運轉率高。而且,使皮帶14向加頂加工的凸起部移動的加頂效果是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的轉動中所產生的現象,藉由皮帶14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轉動的狀態下進行彎曲調整,而可在進行彎曲調整作業後,立即確認皮帶14是否利用加頂效果而正確地向所期望的位置(例如從動滑輪36周面上的左右方向中央)移動。
而且,第1實施形態中使用的調整筒材40,如圖2所示,成為內徑軸Xin 與外徑軸Xout 為互不相同的方向的圓筒狀的形狀,因而,以車床加工中製作容易的直圓柱狀的構件或形成通常的圓筒形狀的構件為基礎,開設傾斜方向的軸孔或對外周面進行切削以賦予傾斜,藉此可相對容易地製作調整筒材40。
而且,因在調整筒材40的凸緣部41外周面設置著調整用孔48,故可在彎曲調整時,藉由對插入至該調整用孔48的六角扳鉗49進行操作的簡單方法,來使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進而,藉由使凸緣部41朝向皮帶14及從動滑輪36的排列方向外側,而使調整用孔48位於相對於輸送帶裝置10的搬送方向W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因此,進行彎曲調整的作業人員可自輸送帶裝置10的左右方向外部接近從動滑輪36的調整筒材40,並向調整用孔48插入六角扳鉗49。因此,可進行彎曲調整而不會進入物品12的搬送路徑從而妨礙物品12的搬送。 而且,第1實施形態中為安裝著主軸32的框架11的直立面11a僅設置於主軸32的軸方向一端側的、所謂的懸臂輸送帶。該懸臂輸送帶中,將設置著調整用孔48的凸緣部41朝向與框架11的直立面11a相接的主軸基礎部32c的相反側,藉此,凸緣部41側未設置框架11的直立面11a。因此,可不妨礙框架11的直立面11a地進行向調整用孔48插入六角扳鉗49而進行操作的作業。 而且,張力調整時,主軸32、調整筒材40、軸承38、從動滑輪36以保持著姿勢的狀態,僅使沿搬送方向W的前後位置發生變化,因而即便進行張力調整,從動滑輪36的傾斜亦不發生變化,無須在進行張力調整後重新進行彎曲調整。即,可分別獨立地進行張力調整與彎曲調整。 而且,因凸緣部41側未設置框架11的直立面11a,故無須在更換皮帶14時分解框架11。進而,因不分解框架11,故更換皮帶14後,主軸32的位置亦保持為更換皮帶14前的狀態,更換後的皮帶14的彎曲狀態及張力狀態與更換前無大幅變化。由此,皮帶14更換後的彎曲調整及張力調整亦不耗費勞力和時間。即,只要在更換皮帶14後,對張力調整用螺栓18稍微進行操作而進行張力調整,然後使調整筒材40稍微旋轉而進行彎曲調整即可,從而可分階段地順利實施伴隨皮帶14的更換的作業。
根據第2實施形態,將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組合,而產生與第1實施形態的調整筒材40同等的作用,藉此,除了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的優點相同的優點之外,組合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而成的構件,在軸方向的兩端具有凸緣部51。於是,配置於主軸基礎部32c側的調整筒材片(此處為第2調整筒材片50b)使其凸緣部51朝向主軸頸部32b。此處,若凸緣部51的凸緣內階部51a的內徑與主軸頸部32b的外徑為相同程度,則凸緣內階部51a與主軸頸部32b嵌合而成為面接觸的狀態。另外,第1實施形態中,因筒材主體部42的內徑軸Xin 與外徑軸Xout 為不同的方向,筒材主體部42的軸方向前端部的面相對於基準軸XB 而並非垂直(自垂直僅傾斜角度α),因而,主軸頸部32b與筒材主體部42前端部的接觸為點接觸。第2實施形態中,因凸緣內階部51a與主軸頸部32b面接觸,故為了安裝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而將筒材安裝用螺栓17向螺栓用螺孔17b中旋入,在主軸頸部32b與筒材安裝用圓板43之間夾入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時,軸方向的主軸基礎部32c側產生的應力向凸緣內階部51a與主軸頸部32b的接觸面整體分散。由此,可不用擔心軸方向應力會過於增大而將筒材安裝用螺栓17強力地緊固,從而可將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牢固地安裝於主軸32。 另外,即便主軸32為不具有主軸頸部32b的構造,因朝向主軸基礎部32c側的凸緣部51的軸方向外表面與圓板上的主軸基礎部32c相接,故主軸32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接觸仍為面接觸。此處,理想的是,凸緣部51的軸方向外表面以相對於內徑軸Xin (在主軸32安裝第2調整筒材片50b時與基準軸XB 一致)垂直的方式形成,以使凸緣部51的軸方向外表面與主軸基礎部32c能夠以各自的面整體接觸。
而且,藉由將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組合,而將凸緣部51配置於軸方向兩端,若分別單獨觀察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則這些的每一個僅於軸方向單側具有凸緣部51。進而,用以插入棒狀構件的部位並非為孔,而成為軸方向兩端的邊開放的調整用切口58。因此,在藉由射出成形或鑄造等使用了模具(母模)的製造方法製作第1調整筒材片50a或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情況下,容易將完成的第1調整筒材片50a或第2調整筒材片50b自模具中取出(脫模)。具體而言,僅將模具或完成品沿軸方向移動便可脫模。進而,因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為相同形狀,故製造這些所需的模具為一種模具即可。在將軸方向兩端具有凸緣的圓筒狀構件一體成型的情況下,通常脫模困難且大量生產的成本高,但若為第2實施形態的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則容易脫模,並且由於利用一種模具便可製造,故可低成本且大量生產。因此,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組合因在軸方向兩端具有凸緣部51,故於主軸基礎部32c側可進行面接觸,並且可低成本且大量生產。 另外,若與第1實施形態的調整筒材40的軸方向尺寸相比,則因在主軸基礎部32c側亦具有凸緣部51,故第1調整筒材片50a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相加的軸方向尺寸稍大,在主軸基礎部32c側(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凸緣內階部51a中收容主軸頸部32b,在主軸32前端側(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凸緣內階部51a收容筒材安裝用圓板43,藉此包含筒材安裝用圓板43在內的軸方向尺寸,可保持與第1實施形態的調整筒材40相同的程度。
(變形例) 所述實施形態中,如圖1所示,將驅動源20的驅動力直接傳遞至驅動軸體22及驅動滑輪26,亦可在驅動源20與驅動軸體22之間經由齒輪等動力傳遞機構或減速器而傳遞驅動力。在經由動力傳遞機構的情況下,亦能夠將驅動源20遠離輸送帶裝置10而進行配置。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使用皮帶14作為捲掛構件,但只要為可藉由在多個旋轉構件間轉動而搬送物品12的扁平形狀者即可,例如亦可使用網體(net)。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是藉由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來支持皮帶14,在因皮帶14自身的重量或物品12的負載而導致皮帶14上下撓曲的情況下,亦可設置用以支持皮帶的皮帶支持單元。作為皮帶支持單元的示例,宜為藉由將框架11的上方部及下方部水平折曲,或水平安裝與框架11分開的板,來設置向水平方向擴展的框架水平部,從而利用該框架水平部來支持皮帶14。捲掛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的皮帶14除了在成為搬送面的上方側之外,亦在下方側移行,因而,理想的是,亦將框架水平部設於上方側與下方側。而且,亦可在框架水平部以固定間隔配置支持用輥,利用該支持用輥來支持皮帶14。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捲掛著皮帶14的旋轉構件在前後方向上為兩個(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亦可將旋轉構件設置得更多,尤其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的距離大的情況下,理想的是,在驅動滑輪26與從動滑輪36之間配置上下被皮帶14夾著而被動旋轉的滑輪,藉此來支持皮帶14,以使皮帶 14不會因物品12的重量而向上下方向撓曲。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是將輸送帶裝置10以窄幅(narrow width)的皮帶14在左右排列有兩個的兩條輸送帶的形式構成,但亦可以僅利用一個寬幅(wide width)的皮帶搬送物品12的一條輸送帶的形式構成,還可以將三個以上的皮帶左右排列而成的多條輸送帶的形式構成。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將設置著調整用孔48或調整用切口58的凸緣部41、凸緣部51朝向皮帶14的排列方向外側,即輸送帶裝置10的左右方向外側,但基於主軸頸部32b形成得長等理由,只要在輸送帶裝置10的左右方向內側,存在對於進行如下作業而言充分的間隙,即,使調整筒材40在框架11的直立面11a與從動滑輪36之間旋轉的作業,進而作業人員即便自搬送方向W的後方接近輸送帶裝置10而侵入左右的從動滑輪36彼此之間亦不會妨礙物品12的搬送,則調整用孔48或調整用切口58亦可配置於輸送帶裝置10的左右方向內側。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如圖4(a)、圖4(b)所示,是將六角扳鉗49等的棒狀構件插入至調整用孔48(若為第2實施形態則為調整用切口58)而進行操作,藉此使調整筒材40旋轉,但若凸緣部41、凸緣部51向軸方向外側大幅露出,則作業人員亦可抓住該凸緣部41、凸緣部51而使其旋轉。該情況下,在未設置調整用孔48或調整用切口58,或未準備六角扳鉗49等的棒狀構件的情況下,亦可進行彎曲調整。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使輸送帶裝置10為僅主軸32的軸方向一端側被支持於框架11、另一端側未受到支持的懸臂輸送帶,但在主軸32軸方向兩端被支持於支持框體的兩端支承輸送帶中,亦可應用本發明。在兩端支承輸送帶的情況下,支持框體中的覆蓋從動滑輪36的軸方向一端側的部分,可在彎曲調整時暫時地取下,或只要能夠自支持框體外部使調整筒材40旋轉即可。
而且,所述實施形態中,如圖2、圖3所示,使調整筒材40的形狀為內徑軸Xin 與外徑軸Xout 為不同的方向的圓筒狀,但調整筒材40的形狀不限於此,只要為在安裝於主軸32時調整外周面46相對於主軸32的基準軸XB 傾斜的形狀,且可藉由使調整筒材40相對於主軸32旋轉而變更該調整外周面46的傾斜即可。調整筒材40可取用圓筒狀以外的形狀的示例,可列舉為:在周方向上僅半周(180°)為圓筒狀、剩餘的半周為圓錐筒狀的形狀(將第1實施形態中的調整筒材40與通常的圓筒各自的半周沿周方向組合而成的形狀),或者,對於圓錐台以內徑軸與外徑軸為不同的方向的方式開設有貫通孔的形狀等。 而且,所述第2實施形態中,將第1調整筒材片50a及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嚙合部53設為:筒材主體部52的壁缺少半周的形狀,且相互的殘存部嚙合於相互的缺損部,但嚙合部53的形狀不限於此,只要為如下形狀即可,即,在將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嚙合部53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嚙合部53嚙合時,第1調整筒材片50a的調整外周面56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調整外周面56的兩者均為相對於基準軸XB 的傾斜為相同方向的形狀,且若使一方的調整筒材片(此處設為第1調整筒材片50a)旋轉,則其旋轉運動亦傳遞至另一方的調整筒材片(此處設為第2調整筒材片50b)。具體而言,理想的是,將第2調整筒材片50b的姿勢設為:相對於第1調整筒材片50a繞軸方向旋轉180°的姿勢時,相互的嚙合部53彼此嚙合的形狀。作為嚙合部53的形狀的另一例,可列舉:設置著沿軸方向延伸的突起、及設置於自該突起向周方向偏移180°的位置且能夠收容突起的軸方向切口的形狀,或將軸方向端部傾斜切斷的形狀。
10、90‧‧‧輸送帶裝置
11、91‧‧‧框架
11a‧‧‧直立面
11b‧‧‧主軸貫通孔
12、93‧‧‧物品
14、92‧‧‧皮帶
17‧‧‧筒材安裝用螺栓
17a、19a‧‧‧螺栓貫通孔
17b、19b‧‧‧螺栓用螺孔
18‧‧‧張力調整用螺栓
19‧‧‧主軸安裝螺栓
20‧‧‧驅動源
22‧‧‧驅動軸體
26‧‧‧驅動滑輪
32、96‧‧‧主軸
32a‧‧‧主軸本體部
32b‧‧‧主軸頸部
32c‧‧‧主軸基礎部
32d‧‧‧主軸柄部
36‧‧‧從動滑輪
38‧‧‧軸承
40‧‧‧調整筒材
41、51‧‧‧凸緣部
42、52‧‧‧筒材主體部
43‧‧‧筒材安裝用圓板
44、54‧‧‧內周筒部
46、56‧‧‧調整外周面
48‧‧‧調整用孔
49‧‧‧六角扳鉗
50a‧‧‧第1調整筒材片
50b‧‧‧第2調整筒材片
51a‧‧‧凸緣內階部
53‧‧‧嚙合部
58‧‧‧調整用切口
94‧‧‧滑輪
98‧‧‧把手
W‧‧‧搬送方向
XB‧‧‧基準軸
XD‧‧‧從動旋轉軸
Xin‧‧‧內徑軸
Xout‧‧‧外徑軸
α‧‧‧角度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輸送帶裝置的實施形態的一例的概略立體圖。 圖2是表示該實施形態的輸送帶裝置所具備的調整筒材的側視圖。 圖3是表示該實施形態的輸送帶裝置中的基準軸體、軸承及調整筒材的配置的剖視圖。 圖4(a)、圖4(b)是表示該實施形態的輸送帶裝置中的皮帶位置調整的情況的平面圖,圖4(a)是表示調整前的狀態的圖,圖4(b)是表示調整後的狀態的圖。 圖5是表示實施形態的另一例中使用的調整筒材片的側視圖。 圖6是表示實施形態的另一例的輸送帶裝置的基準軸體、軸承及調整筒材片的配置的剖視圖。 圖7是表示先前技術的輸送帶裝置中的彎曲調整的情況的平面圖。

Claims (7)

  1. 一種輸送帶裝置,包括:至少兩個旋轉構件,分別被支持於沿相互平行的基準軸的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基準軸體且能夠旋轉;以及捲掛構件,跨及多個所述旋轉構件間而捲掛,藉由使所述旋轉構件旋轉而使所述捲掛構件在各旋轉構件間循環運動,所述輸送帶裝置的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構件的至少一個是經由軸承而被支持於所述基準軸體且能夠旋轉,而且,具備介置於所述軸承與所述基準軸體之間的調整筒材,所述調整筒材具有筒材主體部,所述筒材主體部為內周側能夠供所述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外周側為能夠支持所述軸承的調整外周面,所述筒材主體部的所述調整外周面是在供所述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穿過的在沿包含所述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的面切割所述調整筒材的剖面上相對於所述基準軸的方向而傾斜,藉由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所述基準軸體旋轉,而能夠變更所述調整外周面的傾斜,所述調整筒材為將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組合而成,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彼此為相同形狀,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分別包括:能夠供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及能夠支持所述旋轉構件的軸承的調整外周面,而且,在軸方向一端側具備凸緣部,在軸方向另一端側具備嚙合部,在以所述基準軸體穿過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狀態,而使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的嚙合部與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嚙合部嚙合的情況下,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調整外周面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的調整外周面的兩方均以相對於所述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的傾斜為相同方向的方式,而形成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輸送帶裝置,其中,產生旋轉驅動力的驅動源設置於輸送帶裝置,旋轉構件的至少一個為自所述驅動源接收驅動力而旋轉的驅動旋轉構件,旋轉構件的至少一個為伴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的旋轉而經由捲掛構件旋轉的從動旋轉構件,在所述從動旋轉構件具備所述調整筒材,所述驅動旋轉構件利用來自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而旋轉,藉此所述捲掛構件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所述從動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旋轉,而變更調整外周面相對於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的方向的傾斜,藉此能夠對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的所述捲掛構件的轉動中的、所述從動旋轉構件的外周面上的位置進行調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輸送帶裝置,其中,當調整筒材的筒材主體部為圓筒狀的形狀,並且將貫穿所述筒材主體部的調整外周面的外切圓的中心的軸作為外徑軸,將貫穿所述筒材主體部的內周筒部的內切圓的中心的軸作為內徑軸時,所述外徑軸的方向與內徑軸的方向為不同的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輸送帶裝置,其中,在調整筒材的外周部,設置著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藉由自外部向所述調整用孔或所述調整用切口插入棒狀構件且對所述棒狀構件進行操作,而能夠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旋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輸送帶裝置,其中,旋轉構件與捲掛構件的組合的多組為並列排列,能夠以在並列排列的捲掛構件彼此之間架設物品的狀態而搬送物品,並列排列的旋轉構件中的、所述並列的排列方向上為外側的旋轉構件所具有的調整筒材的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是設置於所述調整筒材的軸方向一端側,設置著調整用孔或調整用切口的所述軸方向一端側,是朝向旋轉構件的並列的排列方向的外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輸送帶裝置,其中,藉由使至少一個旋轉構件相對於其他旋轉構件靠近或遠離,而能夠對捲掛在旋轉構件彼此之間的捲掛構件的張力進行調整。
  7. 一種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將捲掛構件捲掛在驅動旋轉構件與從動旋轉構件之間,伴隨驅動旋轉構件的旋轉而使所述捲掛構件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藉此搬送所述捲掛構件上的物品,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被支持於沿驅動基準軸的方向延伸的驅動基準軸體且利用來自產生旋轉驅動力的驅動源的驅動力而旋轉,所述從動旋轉構件被支持於沿與所述驅動基準軸平行的從動基準軸的方向延伸的從動基準軸體且經由軸承而旋轉,所述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的特徵在於:在所述軸承與所述從動基準軸體之間介置調整筒材,所述調整筒材包括:能夠供所述從動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及能夠支持所述軸承的調整外周面,於所述捲掛構件在所述驅動旋轉構件與所述從動旋轉構件之間轉動的期間,使所述調整筒材相對於所述從動基準軸體旋轉,而變更供所述從動基準軸穿過的在沿包含所述從動基準軸體的從動基準軸的面切割所述調整筒材的剖面上的所述調整外周面相對於所述從動基準軸的方向的傾斜,藉此對所述從動旋轉構件的外周面上的所述捲掛構件的位置進行調整,所述調整筒材為將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組合而成,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彼此為相同形狀,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分別包括:能夠供旋轉構件的基準軸體穿過的內周筒部,及能夠支持所述旋轉構件的軸承的調整外周面,而且,在軸方向一端側具備凸緣部,在軸方向另一端側具備嚙合部,在以所述基準軸體穿過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狀態,而使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的嚙合部與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嚙合部嚙合的情況下,所述第1調整筒材片的調整外周面與所述第2調整筒材片的調整外周面的兩方均以相對於所述基準軸體的基準軸的傾斜為相同方向的方式,而形成第1調整筒材片與第2調整筒材片。
TW105128694A 2015-09-30 2016-09-06 輸送帶裝置和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TWI648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2371A JP6414530B2 (ja) 2015-09-30 2015-09-30 コンベヤ装置およびコンベヤ装置の調節方法
JP2015-192371 2015-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939A TW201711939A (zh) 2017-04-01
TWI648208B true TWI648208B (zh) 2019-01-21

Family

ID=5706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8694A TWI648208B (zh) 2015-09-30 2016-09-06 輸送帶裝置和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9670000B2 (zh)
EP (1) EP3150519B1 (zh)
JP (1) JP6414530B2 (zh)
CN (1) CN106553863B (zh)
AU (1) AU2016225898B2 (zh)
CA (1) CA2941184C (zh)
DK (1) DK3150519T3 (zh)
ES (1) ES2714922T3 (zh)
RU (1) RU2679744C2 (zh)
SG (1) SG10201607429RA (zh)
TW (1) TWI648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4043B2 (en) * 2016-09-01 2019-12-03 Automatic Systems, Inc. Multi-strand flat top conveyor
US10427890B2 (en) 2016-09-01 2019-10-01 Automatic Systems, Inc. Multi-strand flat top conveyor
CN106986204B (zh) * 2017-06-02 2023-06-06 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裁断机的输送装置
DE102018207337A1 (de) * 2018-05-09 2019-11-14 Asys Automatisierungssysteme Gmbh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Substrate, Bearbeitungsvorrichtung
RU197907U1 (ru) * 2019-07-09 2020-06-0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расноя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редвижной ленточный электротранспортер
CN110282351A (zh) * 2019-07-19 2019-09-27 高邮市明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塑机吸塑过程中的材料转运装置及其转运方法
CN111994560B (zh) * 2020-07-21 2022-03-08 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测试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93933B (zh) * 2020-12-30 2022-10-11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输送生产线
DE102021108695B4 (de) * 2021-04-08 2022-10-27 Scrapetec Gmbh Vorrichtung mit Führungseinheit zur Führung eines Fördergurt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7450A (en) * 1967-12-14 1969-09-16 Roller Bearing Co Of America Eccentrically adjustable roller
US5427581A (en) * 1994-08-12 1995-06-27 Belt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idler pulley
US7232029B1 (en) * 2004-04-14 2007-06-19 Mantissa Corporation Cantilevered conveying belt for a sortation system
CN201538557U (zh) * 2009-09-30 2010-08-04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皮带跑偏调整装置
US7909159B1 (en) * 2009-08-10 2011-03-22 Honda Motor Co., Ltd. Adjustable multi-lane conveyor
CN103708199A (zh) * 2012-10-08 2014-04-09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皮带运输机的皮带防偏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26860Y2 (zh) * 1972-10-16 1976-07-08
JPS5112740U (zh) * 1974-07-15 1976-01-30
DE3439456A1 (de) * 1984-10-27 1986-07-17 ELTI Apparatebau und Elektronik GmbH, 6106 Erzhausen Steuer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eines um zwei rollen umlaufenden endlosbandes
US5676613A (en) * 1996-12-04 1997-10-14 Belt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tube stock idler pulley
JPH11292242A (ja) * 1998-04-09 1999-10-26 Hitachi Ltd 複数モータ駆動コンベヤの制御装置
JP3983661B2 (ja) 2002-12-27 2007-09-26 太平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張力付与装置
JP3641482B1 (ja) * 2004-05-27 2005-04-20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伝動システム
US7111724B2 (en) * 2004-08-03 2006-09-26 Ultra Design And Engineering, Llc Fluid operated self aligning roller
JP2010018401A (ja) * 2008-07-11 2010-01-28 Maruyasu Kikai Kk ローラ、ベルトコンベヤ、ベルト伝動装置およびローラコンベヤ
JP5937600B2 (ja) * 2010-10-07 2016-06-22 オセ−テクノロジーズ ビーブイ ベルト調節方法及びベルト搬送システム
EP2862819A1 (en) * 2013-10-16 2015-04-22 Applied Materials Italia S.R.L. Wafer conveyor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wafer conveyo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7450A (en) * 1967-12-14 1969-09-16 Roller Bearing Co Of America Eccentrically adjustable roller
US5427581A (en) * 1994-08-12 1995-06-27 Belt Technologies, Inc. Independently steerable idler pulley
US7232029B1 (en) * 2004-04-14 2007-06-19 Mantissa Corporation Cantilevered conveying belt for a sortation system
US7909159B1 (en) * 2009-08-10 2011-03-22 Honda Motor Co., Ltd. Adjustable multi-lane conveyor
CN201538557U (zh) * 2009-09-30 2010-08-04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皮带跑偏调整装置
CN103708199A (zh) * 2012-10-08 2014-04-09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皮带运输机的皮带防偏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14530B2 (ja) 2018-10-31
US20170088359A1 (en) 2017-03-30
AU2016225898B2 (en) 2018-11-22
EP3150519A1 (en) 2017-04-05
CN106553863B (zh) 2019-06-21
DK3150519T3 (en) 2019-04-08
RU2016138292A3 (zh) 2018-09-12
CA2941184C (en) 2019-12-31
RU2016138292A (ru) 2018-03-30
RU2679744C2 (ru) 2019-02-12
EP3150519B1 (en) 2018-12-19
CN106553863A (zh) 2017-04-05
JP2017065860A (ja) 2017-04-06
ES2714922T3 (es) 2019-05-30
US9670000B2 (en) 2017-06-06
CA2941184A1 (en) 2017-03-30
NZ724180A (en) 2019-01-25
SG10201607429RA (en) 2017-04-27
AU2016225898A1 (en) 2017-04-13
TW201711939A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8208B (zh) 輸送帶裝置和輸送帶裝置的調整方法
CN103962920B (zh) 胶辊砂带抛光机
KR100720310B1 (ko) 컨베이어 벨트 교환 및 텐션조절 장치
KR200355399Y1 (ko) 조관기용 사이드 롤러 스탠드
TWI546026B (zh) 拉鏈用連續鏈齒列成型裝置的芯線供給裝置
JP2009014139A (ja) ベルト張設装置及び搬送装置
KR20170094896A (ko) 모터 샤프트 이송장치
KR102238192B1 (ko) 텐션 조정 장치 및 텐션 조정 기구를 구비하는 반송 장치
KR200474448Y1 (ko) 교정 기계
KR101188728B1 (ko) 레이스 기계의 원사 자동 송출 장치
US20090314816A1 (en) Material Feed Device
KR101120030B1 (ko) 벨트 컨베이어 장치
NZ724180B (en) Conveyor Devic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Conveyor Device
JP2016520776A (ja) ローラー装置のための軸連結部
JP2009066818A (ja) マンドレルの搬送装置
JP2007314328A (ja) 傾斜搬送装置
JP6364276B2 (ja) ベルトカーブコンベヤ装置
JP2018157796A (ja) 食材成形装置
US8496463B2 (en) Extruder feed section with pivotable feed roll assembly
JP2004043045A (ja) 横送り搬送装置のテンション調節装置
CN216422423U (zh) 一种轴承拆卸工具
CN2087879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铣床工作台
KR100946541B1 (ko) 캡슐제조장치의 캡슐 시트 가이드 어셈블리
CN201023944Y (zh) 斗式提升机机座
TW202332562A (zh) 用於在板元件中形成槽的配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