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47187B - 盒和支承部件 - Google Patents

盒和支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47187B
CN106547187B CN201610825864.6A CN201610825864A CN106547187B CN 106547187 B CN106547187 B CN 106547187B CN 201610825864 A CN201610825864 A CN 201610825864A CN 106547187 B CN106547187 B CN 106547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developing
contact
driving
mai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58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47187A (zh
Inventor
深泽悠
宗次广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547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47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47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03G21/1871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单元的盒以及可旋转地支撑设置到盒的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支承部件,在正交于显影剂承载部件的轴线的投影面上,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同时,形成由多条直线和电触点的边缘包围的假想区域,整个定位区域设置在假想区域内。第一条件是:多条直线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位于电触点的边缘处或者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中心处。第二条件是: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中心位于多条直线的交点处或者在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第三条件是:直线中的每条直线被规定成使得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约束内,假想区域的面积最大。

Description

盒和支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还称为“成像设备”),并且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单元的盒。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使用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设备、文字处理器等。
盒是这样的装置,其中,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还称为“感光鼓”)和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处理单元(例如,显影剂承载部件(还称为“显影辊”))中的至少一者已经形成在盒中。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感光鼓和显影辊二者可以一体地形成为单个盒,或者单独地形成作为不同的盒。其中包括有感光鼓和显影辊二者的所述单个盒被称为“处理盒”。在在所述不同的盒中,包括感光鼓的装置被称为“鼓盒”,包括显影辊的装置被称为“显影盒”。术语“成像设备主单元”指的是在移除盒之后成像设备的其余部分。
常规地,成像设备已经使用这样的盒系统,其中,处理盒、鼓盒以及显影盒被可拆卸地安装至成像设备的主单元。根据这些盒系统,成像设备的维护可以通过使用者他/她自己执行,而不必依赖于现场工程师来服务,这已经明显改善了易用性。因此,这些盒系统广泛应用于成像设备中。
定位部分设置于盒中,以将盒定位在成像设备中。还提供有这样的盒,所述盒具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从成像设备供应电力的电源部分通信以及与成像设备通信以记录盒的信息,以便控制成像过程(例如,日本特开专利No.2014-119505)。
从图像质量稳定性以及减小成像设备和盒的尺寸的角度,设置到盒的处理单元和电触点(其用作与成像设备的接口部分)的定位优选高度精确。例如,盒包括感光鼓以及作为与成像设备的接口部分的多个电通信单元(诸如电触点和存储器)。
在设备主单元内,盒通过被盒升降器向上压而被定位,所述盒升降器设置到设备主单元以便将盒压抵到深侧框架的抵靠部分。设置到盒的被定位部分靠近感光鼓设置,所述被定位部分通过被向上压而抵靠深侧框架。也就是说,定位部分位于远离电触点和存储器的位置。这倾向于导致电触点和存储器在设备主单元内的位置上的较大误差。常规地,已经通过形成能够遵循盒的电触点的位置误差的机构来实现稳定的电通信。这已经通过以高的精确度管理构成盒的部分的尺寸并且在设备主单元的电触点部分处形成多个部分的单元来执行。
发明内容
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单元的盒,所述盒包括:显影剂承载部件;多个电触点,所述多个电触点中的每个电触点电连接到设备主单元;以及定位区域,在所述定位区域处,所述盒通过与所述设备主单元接触在被安装至所述设备主单元的安装方向上被定位。在正交于显影剂承载部件的轴线的投影面上,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同时,形成由多条直线和所述电触点的边缘所包围的假想区域,整个所述定位区域设置在所述假想区域内。所述第一条件是:所述多条直线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位于所述电触点的边缘处或者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条件是: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中心位于所述多条直线的交点处或者在所述多条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多条直线中的每条直线被规定成使得在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的约束内,所述假想区域的面积最大。
从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显影盒的侧视图。
图2是成像设备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3是显影盒和鼓盒的横截面图。
图4A和图4B是鼓盒的透视图。
图5是显影盒的驱动侧透视图。
图6是显影盒的非驱动侧透视图。
图7A和图7B是显影盒的驱动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8A和图8B是显影盒的非驱动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设备主单元和盒的驱动侧透视图。
图10是设备主单元和盒的非驱动侧透视图。
图11A至图11D是在将显影盒安装至设备主单元的过程中,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安装至设备主单元的显影盒的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3A至图13D是在将显影盒安装至设备主单元的过程中,非驱动侧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定位部分和接口部分的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将由激光束打印机主单元以及可拆卸地安装至激光束打印机主单元的鼓盒和显影盒示例性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鼓盒和显影盒的纵向方向是大致平行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L1和显影辊的旋转轴线L0的方向。感光鼓的旋转轴线L1和显影辊的旋转轴线L0是正交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方向。鼓盒和显影盒的横向方向是大致正交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L1和显影辊的旋转轴线L0的方向。在该实施例中,鼓盒和显影盒安装至激光束打印机主单元以及从激光束打印机主单元拆卸的方向是盒的横向方向。应注意,在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是为了参照附图,并不是限制构造。
第一实施例
将以下面的顺序进行描述。
(1)成像设备的总体描述
(2)电子照相成像过程的描述
(3)无清洁器系统的构造描述
(4)鼓盒C的构造描述
(5)显影盒B1的构造描述
(6)将显影盒B1关于设备主单元A1定位的构造描述
(7)显影盒B1接触鼓盒C/与鼓盒C分离的构造描述
(8)显影盒B1的定位部分和接口部分的描述
(1)成像设备的总体描述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于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图2是成像设备的侧视横截面说明图。图2所示的成像设备根据从外部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或类似物)通信的图像信息通过电子照相成像过程由显影剂t在记录介质2上形成图像。显影盒B1和鼓盒C被设置成可由用户附接至设备主单元A1和从设备主单元A1拆卸。记录介质2的示例包括记录纸、标签纸、OHP片材、布等。显影盒B1还具有用作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显影辊13等。鼓盒C具有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0、充电辊11等。
感光鼓10的表面通过从设备主单元A1施加的电压由充电辊11均匀地充电。然后,已经被充电的感光鼓10的表面根据图像信息由来自光学单元1的激光束L照射,并且根据图像信息在感光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下文描述的显影单元由显影剂t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显影图像。
与显影图像的形成同步地,容纳在片材进给盘4中的记录介质2被一次一张地分离和进给,并被进给辊3a和与进给辊接触的分离垫3b管制。然后,记录介质2由传送引导件3d传送至用作转印单元的转印辊6。转印辊6被推压以便与感光鼓10的表面相接触。
接下来,记录介质2通过由感光鼓10和转印辊6形成的转印夹持部6a。此时,作为显影图像的相反极性的电压被施加至转印辊6,从而将形成于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
其上已经转印有显影图像的记录介质2由传送引导件3f管制并且被传送至定影单元5。定影单元5具有驱动辊5a和定影辊5c,在所述定影辊5c中构建有加热器5b。当记录介质2通过由驱动辊5a和定影辊5c形成的夹持部5d时,热量和压力施加至记录介质2,从而将转印到记录介质2中的显影图像定影。因此,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2上。此后,记录介质2由排出辊对3g传送并且在排出单元3h处排出。
(2)电子照相成像过程的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应用于的电子照相成像过程。图3是显影盒B1和鼓盒C的横截面说明图。如图3所示,显影盒B1包括在显影剂容器16中的显影刮刀15和用作显影单元的显影辊13等。鼓盒C具有在清洁框架21中的感光鼓10、充电辊11等。
容纳在显影剂容器16的显影剂存储单元16a中的显影剂t由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剂容器16中、在由箭头X17表示的方向上旋转的显影剂传送部件17从显影剂容器16的开口16b进给到显影室16c。其中构建有磁辊12的显影辊13设置在显影剂容器16中。
具体地,显影辊13构造为包括轴部分13e和橡胶部分13d。轴部分13e是铝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细长导电筒,并且所述轴部分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由橡胶部分13d覆盖(见图7A和图7B)。橡胶部分13d覆盖轴部分13e以使得橡胶部分的外部形状与轴部分13e同轴。显影辊13通过磁辊12的磁力将显影室16c中的显影剂t吸引到显影辊13的表面。因此,显影辊13承载显影剂。也就是说,显影辊13用作在其表面上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
显影刮刀15构造为包括由金属板制成的支撑部件15a和由聚氨酯橡胶、不锈钢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弹性构件15b,并且显影刮刀15被设置成使得弹性构件15b以不变的接触压力弹性地接触显影辊13。显影辊13在旋转方向X5上的旋转管制附着到显影辊13的表面的显影剂t的量,并且将摩擦电荷施加到显影剂t。因此,显影剂层形成在显影辊13的表面上。显影辊13(电压已经从设备主单元施加至该显影辊13并且显影辊13接触感光鼓10)在旋转方向X5上的旋转将显影剂t供给至感光鼓10上的显影区域。
在例如在该实施例中的接触显影系统的情况下,维持如图3所示的显影辊13一直接触感光鼓10的状态可能使显影辊13的橡胶部分13d变形。显影辊13优选在不显影时与感光鼓10分离。
充电辊11设置为与感光鼓10的外周表面接触、由清洁框架21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朝向感光鼓10被推压。将在下文中描述详细构造。充电辊11通过从设备主单元A1施加电压而均匀地给感光鼓10的表面充电。待施加至充电辊11的电压设置为这样的值,所述值使得感光鼓10的表面与充电辊11之间的电位差等于或者大于放电起始电压。具体地,-1300V的直流电压被施加作为充电偏压。此时,感光鼓10的表面通过接触充电被均匀地充电至-700V的充电电位(暗电位)。充电辊11根据在本示例中感光鼓10的旋转来执行驱动旋转(在下文描述)。来自光学单元1的激光束L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剂t随后根据感光鼓10上的静电潜像被转印,以形成静电潜像的可视图像,从而在感光鼓10上形成显影图像。
(3)无清洁器系统的构造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示例的无清洁器系统。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所谓的无清洁器系统的示例,在所述无清洁器系统中,不设置用于从感光鼓10的表面移除残留在感光鼓10上的没有被转印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的清洁部件。
如图3所示,感光鼓10被在箭头C5的方向上旋转地驱动。当从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C5观察时,空隙部(上游空隙部11b)形成在充电夹持部11a(其是充电辊11和感光鼓10的接触部分)的上游侧上。在转印步骤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与感光鼓10一样通过在该上游空隙部11b处放电而被以负极性充电。感光鼓10的表面此时被充电至-700V。充电至负极性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由于电位差的关系(感光鼓10的表面电位=-700V,充电辊11的电位=-1300V)通过充电夹持部11a而不附着到充电辊11。
已经通过充电夹持部11a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到达激光照射位置d。转印残留显影剂t2的量不足以遮蔽光学单元的激光束L,并且因此不影响在感光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成像步骤。已经通过激光照射位置d并且处于非曝光部分(感光鼓10的不受到激光的照射的表面)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在显影夹持部13k(其是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的接触部分)处被显影辊13在静电力下回收。另一方面,在曝光部分处(感光鼓10的受到激光照射的表面)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不由静电力回收并且继续残留在感光鼓10上。仍然,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转印残留显影剂t2中的一些转印残留显影剂由于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之间的圆周速度差而由物理力回收。
残留在感光鼓10上而没有被转印到纸上的这种转印残留显影剂t2通常被回收到显影剂容器16。在显影剂容器16处被回收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与留在显影剂容器16中的显影剂t混合并且被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下面两种构造以便转印残留显影剂t2通过充电夹持部11a而不附着到充电辊11。第一种构造是这样的构造,光学静电电荷移除部件8设置在转印辊6与充电辊11之间。光学静电电荷移除部件8位于充电夹持部11a的在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箭头C5)上的上游侧处,并且执行已经通过转印夹持部6a的感光鼓10的表面电位的光学静电电荷移除,以使得能够在上游空隙部6a处执行稳定的放电。通过该光学静电电荷移除部件8,感光鼓10在充电前的电位被设置为在纵向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为大约-150V,因此,在被充电时能够执行均匀的放电,并且转印残留显影剂t2能够被均匀地以负极性充电。
第二种构造是这样的构造,相对于感光鼓10,充电辊11的驱动旋转具有预定的圆周速度差。如上所述,由于放电,几乎所有的调色剂具有负极性,但是存在一定量的没有被完全以负极性充电的转印残留显影剂t2,并且该转印残留显影剂t2可能在充电夹持部11a处附着到充电辊11。给充电辊11和感光鼓10的驱动旋转设置预定的圆周速度差使得该转印残留显影剂t2能够由感光鼓10与充电辊11之间的摩擦而被施加负极性。这用于抑制转印残留显影剂t2附着到充电辊11。充电辊齿轮69设置到充电辊11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一端,并且充电辊齿轮69与设置到感光鼓10的相同纵向方向端的驱动侧凸缘24接合。因此,充电辊11由感光鼓10的旋转驱动旋转地驱动。充电辊11的表面的圆周速度被设置为感光鼓10的表面的圆周速度的大约105%至120%。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于的鼓盒C和显影盒B1的构造。应注意,在下面的方向中,与旋转力从设备主单元A1传递到鼓盒C和显影盒B1的纵向方向相关的一侧将被称为“驱动侧”。另一侧是鼓盒C和显影盒B1的另一端并且将被称为“非驱动侧”。
(4)鼓盒C的构造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4A和图4B描述鼓盒C的构造。图4A是从非驱动侧观察鼓盒C的透视说明图。图4B是为了描绘感光鼓10和充电辊11周围已经省却了清洁框架21、鼓支承件30、鼓轴54等的透视说明图。在图4A和图4B中可以看到,鼓盒C具有感光鼓10和充电辊11。充电辊11由充电辊支承件67a和充电辊支承件67b可旋转地承载,并且由充电辊推压部件68a和充电辊推压部件68b朝向感光鼓10推压。
驱动侧凸缘24一体地固定至感光鼓10的驱动侧端部10a,并且非驱动侧凸缘28一体地固定至感光鼓10的非驱动侧端部10b。驱动侧凸缘24和非驱动侧凸缘28通过诸如型锻、粘附或类似的技术同轴地固定至感光鼓10。在清洁框架21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通过诸如螺接、粘附、压配合或类似的技术,鼓支承件30固定至驱动侧端部并且鼓轴54固定至非驱动侧端部。一体地固定至感光鼓10的驱动侧凸缘24由鼓支承件30旋转地支承,并且非驱动侧凸缘28由鼓轴54旋转地支撑。
充电辊齿轮69设置在充电辊11中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该充电辊齿轮69与驱动侧凸缘24的齿轮部分24g啮合。驱动侧凸缘24的驱动侧端部24a具有旋转力从设置主单元A1侧传递的构造(未示出)。结果,充电辊11也与感光鼓10的旋转驱动一起被旋转地驱动。如上所述,充电辊11的表面的圆周速度设置为感光鼓10的表面的圆周速度的大约105%至120%。
(5)显影盒B1的构造描述
图5是从驱动侧观察显影盒B1的透视说明图。图6是从非驱动侧观察显影盒B1的透视说明图。图7A和图7B是显影盒B1的分解视图,其中,驱动侧被分解,图7A从驱动侧并且图7B从非驱动侧,图8A和图8B是显影盒B1的分解视图,其中,非驱动侧被分解,图8A从驱动侧并且图8B从非驱动侧。
显影盒B1的总体构造
将参照图5至图8B描述与显影盒B1的总体构造相关的构造。显影辊13和显影刮刀15设置到显影盒B1。显影刮刀15具有在支撑部件15a的纵向方向上的驱动侧端部15a1和非驱动侧端部15a2,所述支撑部件15a通过螺钉51和螺钉52固定至显影剂容器16。
驱动侧显影支承件36和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设置在显影剂容器16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处。驱动侧显影支承件36和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是可旋转地支承显影辊13的轴的相应端部的支承部件。驱动侧端部13a配合到驱动侧显影支承件36的孔36a中,并且非驱动侧端部13c配合到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支撑部分46f中,以使得显影辊13被可旋转地支承。显影辊齿轮29在纵向方向上从驱动侧显影支承件36进一步向外地与显影辊13同轴地设置在显影辊13的驱动侧端部13a上,并且被接合以使得显影辊13和显影辊齿轮29能够一体地旋转。
显影盒B1的驱动侧的构造
将参照图5、图7A和图7B描述关于显影盒B1的驱动侧的构造。显影盒B1的驱动侧显影支承件36将驱动输入齿轮27可旋转地支撑在其纵向方向上的外侧处,并且驱动输入齿轮27与显影辊齿轮29啮合。联接部件180与驱动输入齿轮27同轴地设置。显影侧盖34设置在显影盒B1的驱动侧的最外端部处,以从纵向方向上的外侧覆盖驱动输入齿轮27等。联接部件180通过在显影侧盖34中的孔34a突出到纵向方向上的外侧。联接部件180构造为与设置到设备主单元A1的主单元侧驱动部件100接合,以使得旋转力被传递。
该构造使得其旋转力经由联接部件180的旋转力传递部分180c1和180c2传递到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力传递-接收部分(未示出)。结果,该构造使得输入到联接部件180的旋转力经由驱动输入齿轮27和显影辊齿轮29传递到用作旋转部件的显影辊13,并且显影辊13在旋转方向X5上围绕旋转轴线L0旋转。
联接弹簧185由扭转螺旋弹簧形成,并且联接弹簧185的定位部分185a由显影侧盖34的弹簧支撑部分34h支撑。联接弹簧185的一个端部185b固定至显影侧盖34的弹簧接合部分(未示出),并且联接弹簧185的另一端部185c与联接部件180的被引导部分180d接触。因此,在显影盒B1单独的状态下,即,在显影盒B1未安装至设备主单元A1的状态下,联接部件180的旋转轴线L2向驱动输入齿轮27的旋转轴线L3倾斜。联接部件180被保持在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联接部件180的被引导部分180d与在显影侧盖34的孔34a的一部分处的倾斜管制部分34k相接触。
驱动侧显影支承件36设置有用作杆主单元的接触/分离杆70以及用作弹性部件的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1。将在下文描述细节。
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的构造
将参照图6、图8A和图8B描述关于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的构造。存储器板47和用作暴露面的接触部分47a设置为在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端部处的接触点部分(电触点)。显影盒B1的生产批号和性能信息记载在存储器板47中,并且当在设备主单元A1处形成图像时被使用。存储器板47设置有由诸如铁或铜或类似物的金属制成的接触点部分47a,并且当执行图像形成时,该存储器板47经由接触点部分47a电连接到设备主单元A1并且执行通信。存储器板47通过诸如压配合、粘附或类似技术固定至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进一步作为在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端部处的接触点部分(电触点)设置到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在如上所述的显影辊13(电压从设备主单元A1施加至该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状态下,显影辊13旋转并且显影剂t被从感光鼓10供给至显影区域。具体地,在该构造中,作为从设备主单元A1施加的电压的偏压,-300V施加到显影辊13并且-600V施加到显影刮刀,以用于均匀的接触充电。通过与设置在设备主单元A1上的触点接触的导电树脂确保了从显影辊13到显影辊接触部分13f以及从显影刮刀15到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导电,由此,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13和显影刮刀15。接触部分47a是用于电连通的电触点,并且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是用于施加电压(电源)的电触点。
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通过双射注塑成型构造,其中,两种类型的树脂材料被一体模制。支承件基部46g(其是第一成型部件)利用绝缘的聚苯乙烯材料成型,并且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利用包括炭黑的导电聚缩醛树脂模制。因此,能够确保上面所述的导电。应注意,导电的方法、树脂材料以及成型方法可以考虑诸如强度等的功能性、成本等来进行选择,并且上面所述是非限制性的。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非驱动侧端部的触点与设备主单元A1之间的接触位置关系的细节。
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设置有用作杆主单元的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以及用作弹性部件的非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3。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6)关于设备主单元A1定位显影盒B1的构造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显影盒B1关于设备主单元A1的定位。图9是从非驱动侧观察设备主单元A1的透视说明图,并且图10是从驱动侧观察设备主单元A1的透视说明图。图11A至图11D是示出了从驱动侧观察的、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单元A1的过程的说明图。
如图10所示,显影盒B1设置有被引导部分46d,所述被引导部分46d具有在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上的定位部分46b和旋转停止部分46c。而且,如图9所示,显影侧盖34设置有被引导部分34d,所述被引导部分34d具有定位部分34b和旋转停止部分34c。在该实施例中,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定位部分46b和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分34b是将显影盒B1在安装方向(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单元的方向)上定位的部分。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旋转停止部分46c和显影侧盖34的旋转停止部分34c是在插入成像设备中时定位旋转姿态的部分。
如图10所示,驱动侧引导部件92以及与设备主单元A1内侧的显影盒B1一体移动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设置在构成设备主单元A1的外壳的驱动侧侧板90上。驱动侧引导部件92还设置有第一引导部分92a、第二引导部分92b以及第三引导部分92c。沿着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1的凹槽形成于第一引导部分92a和第二引导部分92b中,并且沿着鼓盒C的安装/拆卸路径X3的凹槽形成于第三引导部分92c中。引导部分80a设置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引导部分80a是驱动侧引导部件92的第一引导部分92a的延伸部,并且凹槽沿着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2形成。
相似地,如图9所示,在设备主单元A1的非驱动侧处,非驱动侧引导部件93和以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相同的方式移动的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设置在构成设备主单元A1的外壳的非驱动侧侧板91上。非驱动侧引导部件93还设置有第一引导部分93a和第二引导部分93b。沿着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1的凹槽形成于第一引导部分93a中,沿着鼓盒C的安装/拆卸路径X3的凹槽形成于第二引导部分93b中。引导部分81a设置到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引导部分81a是非驱动侧引导部件93的第一引导部分93a的延伸部,并且凹槽沿着显影盒B1的安装/拆卸路径X2形成。
该构造利用与设备主单元A1内的显影盒B1一体移动的摆动引导件的构造,由此,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显影盒B1的显影辊13关于鼓盒C中的感光鼓10的接触状态的接触/分离。在诸如在该实施例中的接触显影系统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保持如图3所示地使显影辊13一直与感光鼓10接触可能导致显影辊13的橡胶部分13d变形。因此,显影辊13优选在不显影时与感光鼓10分离。将在下文描述接触/分离构造。
将描述将显影盒B1安装至设备主单元A1的方法。如图9和图10所示,设备主单元A1的内部通过在打开方向D1上枢转主单元盖94而被暴露,所述主单元盖94设置在设备主单元A1的末端处以便能够被打开和关闭。此后,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支承件46的被引导部分46d与设备主单元A1的非驱动侧引导部件93的第一引导部分93a接合。而且,显影盒B1的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分34d与设备主单元A1的驱动侧引导部件92的第一引导部分92a接合。因此,显影盒B1沿着由驱动侧引导部件92的第一引导部分92a和非驱动侧引导部件93的第一引导部分93a形成的安装/拆卸路径X1插入设备主单元A1中。
沿着安装/拆卸路径X1插入设备主单元A1中的显影盒B1然后沿着安装/拆卸路径X2插入设备主单元A1中。安装/拆卸路径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引导部分80a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引导部分81a形成。
更具体地,设置到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分34d首先由设置在设备主单元A1的驱动侧引导部件92上的第一引导部分92a引导。然后,在该构造中,被引导部分34d然后随着其安装过程从第一引导部分92a被递送至引导部分80a。引导部分80a设置到设备主单元A1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
相似地,在非驱动侧处,设置到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被引导部分46d首先由设置在设备主单元A1的非驱动侧引导部件93上的第一引导部分93a引导。然后,在该构造中,被引导部分46d随着其安装过程被递送至引导部分81a。引导部分81a设置到设备主单元A1的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
显影盒B1关于摆动引导件的定位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盒B1由设备主单元A1的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的构造。应注意,驱动侧与非驱动侧之间的基本构造相同,因此,将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显影盒B1的驱动侧。图11A至图11D示出了在显影盒B1安装至设备主单元A1的过程中,显影盒B1和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状态。图11A示出了设置到显影盒B1的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分34d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第一引导部分80a引导并且显影盒B1在安装/拆卸路径X2上的状态。图11B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在该状态中,显影盒B1的安装已经进一步从图11A的状态前进,并且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分34d的定位部分34b抵靠到在点P1处设置到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驱动侧按压部件82的定位部分82a。
如图11A至图11D所示,除了定位部分82a以外,驱动侧按压部件82还具有孔82b、基座面82c以及管制部分82d。孔82b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起80c接合,并且以凸起80c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撑在凸起80c上。驱动侧加压弹簧83(其是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基座面82c接触。驱动侧加压弹簧83的另一端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基座面80d接触。因此,驱动侧按压部件82构造为接收按压力从而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起80c为中心在顺时针方向(箭头Ra1的方向)上旋转。应注意,驱动侧按压部件82的位置由其管制部分82d管制,所述管制部分82d抵靠设置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上的旋转管制部分80e。
图11C示出了显影盒B1的安装已经从图11B的状态进一步前进的状态,其中,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分34d向下按压驱动侧按压部件82。更具体地,显影侧盖34的被引导部分34d按压驱动侧按压部件82。因此,驱动侧按压部件82抵抗驱动侧加压弹簧83的按压力以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凸起80c为中心在逆时针方向(箭头Ra2的方向)上枢转。图11C示出了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分34b与驱动侧按压部件82的上边缘部分82e接触的状态。
图11D示出了显影盒B1的安装已经从图11C的状态进一步前进的状态,其中,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分34b与驱动侧按压部件82的定位部分82e接触。驱动侧按压部件82的推压力F4作用在显影侧盖34的定位部分34b上,并且定位部分34b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定位部分80f在点P3处相接触。因此,显影盒B1的驱动侧关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定位。
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定位部分46b关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定位的构造与驱动侧相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非驱动侧按压部件84以及非驱动侧加压弹簧85分别对应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驱动侧按压部件82以及驱动侧加压弹簧83设置。因此,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定位部分46b关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和固定。
将参照图1进一步详细描述。显影盒B1在安装至成像设备主单元的安装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设置到相接触的显影盒B1的定位部分46b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当显影盒B1安装到设备主单元时,定位部分46b由非驱动侧按压部件84按压,并且因此在点Fp处接收沿箭头Fy的方向的力。定位部分46b的区域(接触区域,定位区域)Uy压靠在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上。结果,定位部分46b的定位区域Uy在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相接触的状态下被定位。因此,显影盒B1朝向在安装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移动被管制。也就是说,显影盒B1处于不在安装方向上移动的状态(已经在安装方向上定位的状态)。根据上述构造,显影盒B1在驱动侧和非驱动侧处定位和固定至摆动引导件并且被定位在设备主单元内。
(7)显影盒B1接触鼓盒C/与鼓盒C分离的构造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辊13关于感光鼓10的受压状态以及其分离状态。在该实施例中,显影盒B1的显影辊13关于鼓盒C的感光鼓10的接触状态及其分离状态被选择性地控制。
如图12A至图13D所示,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关于设备主单元A1的驱动侧侧板90被支撑,以能够在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上枢转运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还关于设备主单元A1的非驱动侧侧板91被支撑,以能够在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上枢转运动。显影盒B1关于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因此,显影盒B1处于能够在设备主单元A1内在箭头N5和箭头N6的方向上作枢转运动的状态。
另外,附接至设备主单元A1的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构造为从未示出的电机接收驱动力,并且构造为能够在箭头N7和箭头N8的方向上以及在箭头NH7和箭头NH8的方向上移动。
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0具有能够与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接合的构造,并且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具有能够与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接合的构造。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均具有按压表面(第一接触表面70a和72a)和分离表面(第二接触表面70g和72g)。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0和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的相应的按压表面(第二接触表面150b和151b)和分离表面(150a和151a)作用在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的按压表面和分离表面上。因此,感光鼓10与显影辊13的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通过相应的单一部分(其是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和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可以根据需要被选择。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用于接触状态的按压机构和用于分离状态的分离机构。
用于接触状态的按压机构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了显影盒B1的接触状态(其中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接触)的说明图。对于驱动侧和非驱动侧,接触按压机构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将针对驱动侧进行描述。如图12A和图12B所示,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0的第二接触表面150b与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的第一接触表面70a相接触。因此,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处于已经抵抗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1的偏压力在图12B中的箭头N9的方向上旋转的状态。
然后,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的第三接触表面70c使得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1压缩,并且从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1接收偏压力F10a。结果,在箭头N10的方向上的力矩M10作用在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上。
此时,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0的第二接触表面150b与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的第一接触表面70a相接触。因此,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的第一接触表面70a从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0的第二接触表面150b接收力F11,以使得与力矩M10平衡的力矩作用在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0上。因此,这意味着力F11的外力作用在显影盒B1上。而且,驱动侧推压单元76设置在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的突起80h与驱动侧侧板90的突起90d之间,所述驱动侧推压单元76在箭头N12的方向上推压。因此,这意味着力F12的外力在箭头N12的方向上作用在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定位的显影盒B1上。
也就是说,显影盒B1接收在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靠近的方向(箭头N6的方向)上的力矩M6,所述力矩通过由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1产生的力F11和由驱动侧推压单元76产生的力F12产生。显影辊13的橡胶部分13d能够被该力矩M6压至以预定压力与感光鼓10接触。
如图13A和图13C所示,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的第二接触表面151b与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的第一接触表面72a相接触。以与驱动侧相同的方式,通过从非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3接收推压力FH10,在箭头NH10方向上的力矩MH10作用在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上。第一接触表面72a从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的第二接触表面151b接收力FH11,这意味着力FH11的外力作用在显影盒B1上。
而且,非驱动侧推压单元77设置在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与非驱动侧侧板91(在图13A-图13D中未示出)之间,所述非驱动侧推压单元77在箭头NH12的方向上推压,这意味着力FH12的外力在箭头NH12的方向上作用在显影盒B1上。因此,显影辊13和感光鼓10接收在箭头N6方向上的力矩M6,并且与驱动侧一起被按压至以预定压力接触。
用于分离状态的分离机构
图13B是示出了显影盒B1的分离状态(其中,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分离)的说明图。在驱动侧与非驱动侧处的分离机构具有相同构造,因此,将针对非驱动侧详细描述。
如图13B和图13D所示,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的第一接触表面151a与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的第二接触表面72g相接触。因此,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处于已经抵抗非驱动侧推压单元77的推压力在图13D中的箭头NH10的方向上旋转的状态。另外,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的第三接触表面72c从非驱动侧显影加压弹簧73接收推压力FH10。结果,在箭头NH10方向上的力矩MH10作用在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上。此时,非驱动侧驱动设备按压部件151的第一接触表面151a与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的第二接触表面72g相接触。因此,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的第二接触表面72g从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的第一接触表面151a接收力FH11,以使得与力矩MH10平衡的力矩作用在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上。因此,这意味着力FH11的外力作用在显影盒B1上。因此,显影盒B1由于在箭头N8的方向上移动的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而在箭头N5的方向上枢转。此时,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处于分离δ8的间隙的状态。
(8)显影盒B1的定位部分和接口部分的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将显影盒B1所具有的接口部分以高的精确度定位的构造。应注意,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显影盒B1所具有的接口部分是通过与设备主单元A1或鼓盒C接触或接合而起作用的功能单元(procession)。接口(针对该接口,期望特别高精确度的定位)的示例包括显影辊13、联接部件180、作为电触点的接触部分(存储器板47、显影辊接触部分13f以及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等。
从图像质量稳定性和减小成像设备和盒的尺寸的角度,显影盒B1的接口部分关于设备主单元A1和鼓盒C的定位优选高精度。例如,显影盒B1所具有的显影辊13关于鼓盒C所具有的感光鼓10的位置(其已经定位在成像设备中)被以高精度定位。因此,当形成图像时,信息能够被以高精度打印,而没有关于记录介质2的位置偏移。
而且,显影盒B1的接触部分(存储器板47、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以及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关于成像设备的电源部分以高精度定位。因此,在考虑到接触部分和电源部分的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同时,能够实现尺寸最大程度地减小,从而使得能够减小成像设备和盒的尺寸。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具有接口部分,针对该接口部分,期望高精度的定位。如图1、图8A和图8B所示,包括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以将电压施加至存储器板47、显影辊13以及显影刮刀15。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接口部分。
将针对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进行描述。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由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导电树脂一体形成。由于已经由导电树脂一体形成,因此,显影辊接触部分13f的背面部分13f1与支撑部分46f连接。另外,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背面部分15f1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2相接触。因此,显影辊13的非驱动侧端部13c可旋转地配合至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支撑部分46f确保了导电。将显影刮刀导电部分15f3与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2配合或者粘合并且在已经组装显影盒B1之后将导电树脂再注入至接触部分确保了导电性。应注意,用于导电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
将参照图9、图10和图13A描述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第一电源部分81b1与显影辊接触部分13f1之间的导电以及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第二电源部分81b2与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之间的导电。如上所述,安装在设备主单元A1内的显影盒B1由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0和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和保持。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电源部分81b1和第二电源部分81b2作为对应于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电源部分构造在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上。这些第一电源部分和第二电源部分用于将施加的电压从设备主单元A1施加至显影盒B1。
如图13A所示,当形成图像时,由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保持的显影盒B1处于显影辊13与感光鼓10相接触的接触状态下。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第一电源部分81b1和第二电源部分81b2设置有由片弹簧或类似物形成的电源触点(未示出),所述电源触点(具有弹簧性质并且设置在由虚线表示的部分处,并且朝向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突出。
因此,电力能够以稳定的方式供给至由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和保持的显影盒B1。原因在于,当形成图像时,第一电源部分81b1与显影辊接触部分13f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第二电源部分81b2与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之间的接触压力被确保。应注意,当显影盒B1被安装时,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显影辊接触部分13f与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接触范围需要考虑到零件公差等来确定,以使得能够以肯定的方式获得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的电源部分的接触。
另外,将针对与设置在面向存储器板47的接触部分47a的位置处的电源部分120的导电进行描述。如图13A所示,当形成图像时,电力从设备主单元A1的电源部分120(其设置在面向存储器板47的接触部分47a的位置处)供给,其中,存储器板47固定至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
如上所述,由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定位和保持的显影盒B1在显影盒B1的非驱动侧接触/分离杆72上受到来自非驱动侧设备按压部件151的压力并且处于接触状态。在该构造中,相对于安装显影盒B1之前的状态,接触部分47a由于该压力将设备主单元A1的电源部分120压入预定量。
电源部分120具有由金属丝弹簧或片弹簧或类似物形成并且具有弹簧性质的电源触点120A,所述电源触点120A从电源部分120突出。在显影盒B1的接触状态下,电源部分120与接触部分47a之间的接触压力由力FH12的外力确保,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的电力供给。应注意,导电方法不限于该方法。应注意,接触范围需要考虑到零件公差等来确定,以使得当显影盒B1被安装时,能够以可靠的方式获得固定至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存储器板47的接触部分47a与设备主单元A1的电源部分120的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13和电触点的接口部分被形成为确保了位置精度和尺寸公差的部件,其中,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定位部分46b作为尺寸参照。如图1、图8A和图8B所示,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的定位部分46b定位在由连接接口部分与显影辊中心13z(对于该显影辊中心13z期望高精度定位)的直线所包围的区域内。
也就是说,将定位部分46b定位在假想区域U1内使得关于成像设备侧处的接口部分的定位精度能够提高至较高的水平,其中,假想区域U1为由直线S1、S2、S3和S4以及电触点的边缘所包围的多边形形状,如图1所示。更具体地,所述部分的位置被设置成使得定位部分46b的与非驱动侧摆动引导件81相接触的整个定位区域Uy包含在假想区域U1内。
将在下文中描述将定位部分46b(定位区域Uy,见图1)定位在假想区域U1中的效果。图14是从截面方向示出了定位部分和接口部分的模拟图。在此示意性示出了四个接口部分,以与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相同的方式,对于该四个接口部分期望通过成像设备的定位部分在插入方向上高精度定位。四个接口部分代表显影辊13、存储器板47的接触部分47a、显影辊接触部分13f以及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
在图14中,接口部分Ja、Jb、Jc和Jd的中心点分别由Ta、Tb、Tc和Td表示。如果特定定位部分的中心点为T1、T2,则接口部分的外部公差范围为Ka1、Kb1、Kc1、Kd1、Ka2、Kb2、Kc2、Kd2。
接口部分Ja代表显影辊13,接口部分Jb代表存储器板47的接触部分47a,接口部分Jc代表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并且接口部分Jd代表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接口部分绘制为具有相同外直径的圆,以便于对说明书的理解。
每个接口部分形成为部分46T,并且位置尺寸通过作为尺寸参照的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和T2限定。这里,中心点T1位于大致多边形假想区域U2内,该大致多边形假想区域U2的范围已经被设置成使得由接口部分J1的中心点Ta和接口部分Jb、Jc以及Jd的外形状形成最大面积。接口部分Ja所代表的显影辊13需要具有关于中心位置的高精度,这是因为显影辊13由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配合和支撑。因此,接口部分Ja的中心位置需要以高的精度限定。接口部分Jb、Jc和Jd代表接触部分,因此,关于在成像设备处的接口部分的相对位置需要具有高精度。因此,接口部分Jb、Jc和Jd的外形范围应当以高精度设置。
由接口部分Ja的中心点Ta和接口部分Ja、Jb以及Jd的外形状(边缘)形成以具有最大面积的大致多边形假想区域设置为U2。由于上述原因,将中心点T1设置在假想区域U2内使得从中心点T1到接口部分的距离公差减小。这里,中心点T1位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从中心点T1到每个接口部分的距离R相等。为了与中心点T1对比,中心点T2已经被设置在位于假想区域U2的范围外并且靠近接口部分Ja的位置。
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4中使用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作为参照使得每个接口部分的范围公差减小并且精度提高的事实。这里描述的每个接口部分的尺寸范围公差将针对取决于从中心点T1和T2到接口部分的中心点Ta、Tb、Tc和Td的距离的距离公差来描述。中心点T1定位在与每个接口部分的中心点相距相等距离R处,并且公差取决于距离R,因此,得到相等的公差范围K1。
K1=Ka1=Kb1=Kc1=Kd1
中心点T2限定在接口部分Ja的位置附近。从中心点T2到中心点Ta的距离为距离La,从中心点T2到中心点Tb的距离为Lb,并且从中心点T2到中心点Tc的距离为Lc。将在中心点T2的情况下,到每个接口部分的距离公差Ka2、Kb2、Kc2和Kd2与从中心点T1到每个接口部分的距离公差K1进行比较,发现:
Ka2=La/R×K1
Kb2=Kc2=Lb/R×K1
Kd2=(La+R)/R×K1=(Ka2+1)×K1
因此
Tu1<Tu2
其中,连接接口的外尺寸范围的区域是Tu1和Tu2,所述Tu1用于根据T1的区域,所述Tu2用于根据T2的区域。
因此,使用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作为参照使得接口部分的位置公差能够更加高度精确,并且形成的部分46T能够在尺寸上相比于区域Tu2而言减小到区域Tu1。在成像设备处的接口部分也能够在尺寸上减小。
应注意,根据该实施例的图14示出了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与每个接口部分相距相等距离R的情况。然而,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能够通过从假想区域U2内的每个接口部分的功能、布局和成本的角度设计零件位置公差的精度来选择。也就是说,在存在关于接口部分Jd的设计布局的余地的情况下,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可以根据其余接口部分Ja、Jb和Jc(对于这些接口部分期望高精度)来确定。
另外,尽管旋转停止部分的中心点Te以与非驱动侧显影支承件46相同的方式位于假想区域U2中,通常,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与T2之间的距离越长,用于确定姿态的公差越小。也就是说,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度。因此,中心点Te优选考虑到整个部件的外尺寸以及部件功能来确定。
如上所述,定位部分的中心点T1限定在假想区域U2内,所述假想区域U2是由接口部分Ja的中心点Ta和接口部分Jb、Jc以及Jd的外形状形成以具有最大面积的范围。因此,多个接口部分的位置能够以精度定位,并且能够实现成像设备和盒的尺寸的减小以及稳定的图像质量。
回到图1,假想区域严格如下限定。显影辊、定位部分(定位区域)和多个电触点在与显影辊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上突出。在该投影面上,由多条直线(S1、S2、S3和S4)以及电触点(15f、13f和47a)的边缘形成以使得满足第一、第二和第三条件的假想区域为假想区域U1。
第一条件是:形成假想区域U1的多条直线(S1、S2、S3和S4)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位于显影辊的中心13z和电触点(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显影辊接触部分13f和接触部分47a)的边缘中的一者处。
第二条件是:显影辊的中心13z(支撑部分的中心)位于不同直线的交点处或者位于其中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显影辊的中心13z位于假想区域U1的边缘上。
第三条件是: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约束内,直线中的每条直线被规定为使得假想区域U1的面积最大。
在该实施例中,直线S1是这样的直线,所述直线S1的两端在显影辊的中心13z处和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边缘处。直线S2是这样的直线,所述直线S2的两端连接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边缘与显影辊接触部分13f的边缘。直线S3是这样的直线,所述直线S3的两端连接显影辊接触部分13f的边缘与接触部分47a的边缘。直线S4是这样的直线,所述直线S4连接接触部分47a的边缘与显影辊的中心13z。应注意,在投影面上,显影辊的中心13z与支撑部分46f的中心(见图8B)的位置相同,所述支撑部分46f与显影辊13的轴(非驱动侧端部13c)配合(接触)并且支撑所述轴。
通过电触点的边缘连接不同直线形成区域U1。显影刮刀接触部分15f的边缘连接在直线S1的边缘与直线S2的边缘之间。显影辊接触部分13f的边缘连接在直线S2的边缘与直线S3的边缘之间。接触部分47a连接在直线S3的边缘与直线S4的边缘之间。
直线S1、S2、S3和S4的两端位于这样的位置处,在所述位置,在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的约束内,假想区域U1的面积最大。定位部分46b(定位区域Uy)的全部包括在该假想区域U1内。
在该实施例中,适用于盒中的多个部件(接口部分)的位置关系已经在上文中作为将显影盒安装到设备主单元的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即使在处理盒而不是显影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单元的情况下,在各种类型的接口部分中,上述合适的位置关系也成立。也就是说,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单元的盒可以是具有感光鼓和显影辊二者的处理盒或者是具有二者中的仅显影辊这一者的显影盒。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的这种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

1.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设备主单元的盒,所述设备主单元包括感光鼓和待被接触部分,所述盒包括:
显影剂承载部件,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被构造成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鼓;
存储器;
多个电触点,所述多个电触点中的每个电触点被构造成电连接到设备主单元,所述多个电触点中的一个电触点是存储器的电触点;以及
定位部分,所述定位部分用于通过与所述设备主单元的所述待被接触部分接触而相对于所述设备主单元在被安装至所述设备主单元的安装方向上定位所述盒,
其中,当在正交于显影剂承载部件的轴线的投影面上在满足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形成由多条直线和所述多个电触点的边缘所包围的假想区域时,在所述轴线上观察时整个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假想区域内,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是:所述多条直线的端部中的每个端部位于所述多个电触点的各边缘处或者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中心处,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是: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的中心位于所述多条直线的交点处或者在所述多条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上,
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条件是:所述多条直线中的每条直线被规定成使得在所述第一条件和所述第二条件的约束内,所述假想区域的面积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还包括:
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构造为支撑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
其中,所述多个电触点和所述定位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件处。
CN201610825864.6A 2015-09-16 2016-09-14 盒和支承部件 Active CN106547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3147 2015-09-16
JP2015183147A JP6566806B2 (ja) 2015-09-16 2015-09-16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軸受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187A CN106547187A (zh) 2017-03-29
CN106547187B true CN106547187B (zh) 2020-12-11

Family

ID=5694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5864.6A Active CN106547187B (zh) 2015-09-16 2016-09-14 盒和支承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17361B2 (zh)
EP (1) EP3144739B1 (zh)
JP (1) JP6566806B2 (zh)
KR (1) KR102009069B1 (zh)
CN (1) CN106547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1450B2 (ja) * 2017-01-25 2021-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822279B2 (ja) * 2017-03-31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58032B2 (ja) * 2017-07-04 2021-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27741B2 (ja) * 2017-09-11 2022-03-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77418B2 (ja) * 2017-09-11 2021-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82643B2 (en) * 2018-11-05 2020-09-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JP7218178B2 (ja) * 2018-12-28 2023-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20160222A (ja) * 2019-03-26 2020-10-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0884353B2 (en) * 2019-05-07 2021-01-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electrical contacts
JP2022183423A (ja) * 2021-05-31 2022-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2A (zh) * 1994-04-27 1996-06-2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与成象设备
US6289189B1 (en) * 1998-12-28 2001-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ain assembly in which a cartridge coupling member is engageable with a main assembly coupling member to receive a driving force
CN101479671A (zh) * 2006-12-28 2009-07-0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3924A (ja) * 1995-07-31 1997-02-14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枠体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40063B2 (ja) * 2001-04-27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314006B2 (ja) * 2002-09-30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8247B2 (ja) * 2005-01-25 2011-02-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4257B2 (ja) * 2006-12-28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86472B1 (ko) * 2009-01-23 2016-01-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5720144B2 (ja) * 2010-08-24 2015-05-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着脱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50351B2 (ja) * 2011-07-04 2012-06-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8146B2 (ja) * 2012-08-10 2014-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16221B2 (ja) * 2012-12-13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3086181A4 (en) * 2013-12-18 2017-10-18 Apex Technology Co., Ltd. Developing box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2A (zh) * 1994-04-27 1996-06-2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与成象设备
US6289189B1 (en) * 1998-12-28 2001-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ain assembly in which a cartridge coupling member is engageable with a main assembly coupling member to receive a driving force
CN101479671A (zh) * 2006-12-28 2009-07-0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7187A (zh) 2017-03-29
JP6566806B2 (ja) 2019-08-28
EP3144739A2 (en) 2017-03-22
US9817361B2 (en) 2017-11-14
EP3144739A3 (en) 2017-06-28
EP3144739B1 (en) 2020-07-08
KR102009069B1 (ko) 2019-08-08
US20170075293A1 (en) 2017-03-16
JP2017058516A (ja) 2017-03-23
KR20170033243A (ko) 2017-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7187B (zh) 盒和支承部件
US9910401B2 (en) Cartridge and member used for cartridge
US7248810B2 (en)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463623B1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US20050220485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99403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2964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3125A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70187A1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957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8027575B (zh) 显影盒及采用此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256157B2 (en) Moving mechanism for a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reduces or removes press-contact forces on a developer carrying member
JP7454098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2597534B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821787B2 (ja)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07899B (zh)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JP2005292457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83805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065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267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24811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103578A (ja) プロセス手段の支持固定構造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3969407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204116A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9903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