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05232A - 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05232A CN106505232A CN201610908436.XA CN201610908436A CN106505232A CN 106505232 A CN106505232 A CN 106505232A CN 201610908436 A CN201610908436 A CN 201610908436A CN 106505232 A CN106505232 A CN 1065052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ene oxide
- film
- blocking
- polyimide
- dianhydr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39—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halogenated, e.g. sulfonate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69—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H01M8/1072—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y chemical reactions, e.g. insitu polymerisation or insitu crosslin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氨基封端的一定磺化度的含苯并咪唑基的磺化聚酰亚胺,磺化度在10%~190%之间,氨基含量在5%~40%之间。将所得的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溶于有机溶剂,在加入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量为磺化聚酰亚胺的0.1wt%~2wt%,充分搅拌反应后浇铸成膜。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能有效提升质子膜的力学性能,水解稳定性以及质子电导率。本发明所描述的方法其制备工艺可控性好,较传统的磺化聚酰亚胺膜相比,力学强度高,抗水解和氧化能力强,尺寸稳定性好,在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一种能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因其具有转化效率高、排放低、安静、安全性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质子交换膜(PEMs)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它决定着燃料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广泛使用的质子交换膜是全氟磺酸膜(Nafion®),但由于其单体合成困难,价格昂贵、气体渗透率高、低湿或高温时质子传导性能差,而限制了其发展。现阶段的质子交换膜的研究主要有全氟磺酸膜的改性和寻找全氟磺酸膜的替代品两个方向。
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低气体渗透性,这些性能都是质子交换膜所需要的性能,因而聚酰亚胺在燃料电池领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所研究的磺化聚酰亚胺质子导电材料基本上都是通过酸酐与磺化二胺单体和非磺化二胺单体共聚得到的,通过对上述三组分进行调整,可以改变磺化聚酰亚胺的结构从而得到不同性能的材料。磺化聚酰亚胺质子膜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2)每个离子团的水分子数量不取决于EW;
(3)质子传导率与膜中水含量相关性弱;
(4)聚合物链的离子部分构成单体所含离子相的内部结构,而不是水滴;
(5)膜的微结构可以是不同于Nafion®的层状。所以聚酰亚胺膜在质子交换膜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聚苯并咪唑是主链含重复苯并咪唑环的一类聚合物,具有突出的耐燃性和难燃性、能与氟系聚合物相媲美的耐药品性以及低摩擦系数、低磨损特性、低热膨胀系数等特性。聚苯并咪唑呈碱性,能够与强酸如磷酸、硫酸杂化形成一种不依赖水的酸掺杂体系传导质子,可使电池在高温低湿或无外增湿的条件下运行。因此将苯并咪唑基引入到磺化聚酰亚胺主链中,不但可以提高磺化聚酰亚胺的抗氧化稳定性、聚苯并咪唑的成膜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质子交换膜材料的使用温度,使其可以在低湿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性能。
氧化石墨烯(GO)具有两亲性,与有机膜有较好的相容性;同时它还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绝缘性以及柔韧性,可有效的提高质子膜的化学、热及机械稳定性;而且由于氧化石墨烯中C—O—C,—OH及—COOH等亲水基团能吸引质子,它对质子传输显示出超导性,对质子传输有促进作用。GO目前已用于全氟磺酸膜及非氟磺酸膜,如磺化聚醚醚酮(SPEEK)、磺化聚酰亚胺(SPI)和磷酸掺杂聚苯并咪唑(PBI)等芳香族聚合物及其他新型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醇(PVA)和聚环氧乙烷(PEO)的改性。GO的掺杂调整了高分子网络结构中形成的离子通道的大小及连通性程度,从而提高了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同时,GO的两亲性可对膜中亲水和疏水两个区域的微观结构进行调整,从而降低膜在水分子存在下的相分离,提高膜的抗甲醇渗透能力。另外其超高的比表面积可以促进GO通过范德华力、氢键等与高分子材料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膜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而且,其柔性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分子复合膜的机械稳定性。将氧化石墨烯用于质子交换膜的改性将全面提升膜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是通过控制二酐和封端二胺的比例合成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实现向磺化聚酰亚胺(SPI)类聚合物主链上引入氨基,再利用氧化石墨烯中的环氧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与封端氨基的活泼氢反应实现交联,最后通过成膜得到交联型质子交换膜。合成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的原料组成包括:
二酐1份
磺化二胺(n) 0.05~0.95份(摩尔数)
封端二胺0.95~0.05份(摩尔数)+(0.025~0.2)份(摩尔数)
制备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原料组成包括:
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 1份
氧化石墨烯 0.001~0.02份(质量数)
有机溶剂 50份(质量数)。
本发明中,正常制备聚酰亚胺,二酐与二胺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这里的0.025~0.2份(摩尔数)是为制备封端二胺而多加用作封端剂的二胺的物质的量。
本发明中,所述二酐为1,4,5,8-萘四甲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酐、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1,6,7,12-四氯-3,4,9,10-苝四甲酸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1,2,3,4-环戊四羧酸二酐、乙二胺四乙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或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SPA)等中任意一种,但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封端二胺为含苯并咪唑基的二胺,如2-(4-氨苯基)-5-苯并咪唑(APBIA)、5,6-二氨基苯并咪唑酮或2,4-二氨基-6-[2-(2-甲基-1-咪唑)乙基]-1,3,5-三嗪等中任意一种,但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磺化二胺为含有两个磺酸基团的二胺,如对联苯二胺二磺酸(BDSA)、4,4'-二氨基二苯醚-2,2'-二磺酸(ODADS)、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或5,5'-二甲基联苯二胺-2,2'-二磺酸等中的任意一种,但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液。
本发明中,所述封端磺化聚酰亚胺的特征为主链含苯并咪唑基,且磺化度及氨基含量均由合成过程中的加料比来控制。其中磺化度为10%-190%中的任意一个值,氨基含量为5到4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本发明提出的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投入二酐、磺化二胺和封端二胺,用间甲酚做溶剂,用机械搅拌在80℃反应4h,再在180℃条件下反应20h,冷却至120℃后倒入丙酮中析出粗制的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丙酮索提24h,80℃真空烘箱干燥,便可得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
(2)将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后用布氏漏斗过滤,接着称取GO加入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4h。所得溶液每40mL含聚酰亚胺0.8g,含氧化石墨烯0.0008~0.016g。
(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除气泡后,浇注入所需规格的玻璃膜框中,在烘膜机中烘干。40mL溶液用10cm×10cm的玻璃膜框,在90℃条件下烘12h,得到粗制的未酸化的交联型质子交换膜。
(4)将烘干的交联膜取出,80℃下在甲醇中浸泡3h,除去残留的有机溶剂。再在常温条件下,在1mol/m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酸化。
(5)将酸化后的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80℃烘箱中烘干,得到所需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用含苯并咪唑基的二胺作为封端剂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从而引入氨基和苯并咪唑基,再通过氨基与氧化石墨烯中环氧基和羧基的反应实现交联,引入氧化石墨烯。苯并咪唑基和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抗氧化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并仍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封端氨基含量的纯磺化聚酰亚胺和氧化石墨烯掺杂量为5%的力学性能对比,其中氨基的摩尔含量分别为5%,10%,20%和40%。力学性能测试:按GB/T 1040.2-2006标准,把膜裁成6mm宽的长方形,标线间的距离为25mm。在UTM2502万能材料试验机(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做拉伸实验,拉伸速度5 mm/min。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仅为更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在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下,本发明应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具体明示的内容。
实施例1
交联膜SPI-140-5-0.5(磺化度为140%,氨基含量为5%,GO质量分数为0.5%)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1.4609g(4.2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0.4149g(1.85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4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2
交联膜SPI-10-5-1(磺化度为10%,氨基含量为5%,GO质量分数为1.0%)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0.1043g(0.3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1.3097g(5.84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8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3
交联膜SPI-190-5-2(磺化度为190%,氨基含量为5%,GO质量分数为2.0%)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1.9826g(5.7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0.0691g(0.308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16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4
交联膜SPI-10-10-0.5(磺化度为10%,氨基含量为10%,GO质量分数为0.5%)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0.1043g(0.3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1.3422g(5.99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4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5
交联膜SPI-190-10-1.0(磺化度为190%,氨基含量为10%,GO质量分数为1.0%)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1.9826g(5.7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0.0706g(0.315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8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6
交联膜SPI-100-10-2.0(磺化度为100%,氨基含量为10%,GO质量分数为2.0%)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1.0435g(3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0.7065g(3.15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16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7
交联膜SPI-10-20-0.5(磺化度为10%,氨基含量为20%,GO质量分数为0.5%)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0.1043g(0. 3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1.4062g(6.27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4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8
交联膜SPI-60-20-1.0(磺化度为60%,氨基含量为20%,GO质量分数为1.0%)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0.6261g(1.8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1.0361g(4.62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8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9
交联膜SPI-190-20-2.0(磺化度为190%,氨基含量为20%,GO质量分数为2.0%)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1.9826g(5.7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0.0740g(0.33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16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10
交联膜SPI-10-40-0.5(磺化度为10%,氨基含量为40%,GO质量分数为0.5%)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0.1043g(0.3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1.5340g(6.84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4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11
交联膜SPI-30-40-1(磺化度为30%,氨基含量为40%,GO质量分数为1%)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0.3130g(0.9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1.3725g(6.12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08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实施例12
交联膜SPI--190-40-2(磺化度为190%,氨基含量为40%,GO质量分数为2%)的合成与制备
1)合成封端磺化聚酰亚胺所用原料的配比如下:
(1)称取1.9826g(5.7mmol)BDSA于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间甲酚和1.17mL(8.4mmol)Et3N。三口瓶右端由弯接管通入氮气,左端接回流冷凝管,再通过干燥管通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用于检验氮气流速,中间口接机械搅拌装置。转速调至120r/min,升温至80℃。
(2)称取1.6761g(6mmol)NTDA,0.0807g(0.36mmol)APBIA,1.4802g(12mmol)苯甲酸,依次加入三口瓶,补加5mL间甲酚,使固含量在16%至17%,搅拌30min。
(3)升温至80℃,保温4h。再升温至180℃,保温20h。停止反应后,冷却至110℃,然后倒入200mL丙酮中,成条状聚合物。
(4)用布氏漏斗过滤,然后用丙酮索氏提取24h。取出倒入培养皿中,在80度烘箱中干燥。
2)交联膜制备的原料配比
(1)称取0.8g聚合物加入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40mL DMSO,在90℃油浴锅中,磁力搅拌,回流冷凝。
(2)用8cm口径的布氏漏斗过滤,将滤液倒入100mL三口瓶中。
(3)在溶解聚合物的过程中,称取0.016g GO,用DMSO做分散剂,置于超声仪中分散。将过滤后的膜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将GO悬浊液倒入聚合物溶液中,常温搅拌4h。
(4)将去除气泡后的膜液倒入10cm×10cm的膜框中,在成膜设备中90℃下烘12h,待溶剂完全挥发,降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浸泡至膜自然剥离。
(5)将步骤(4)中的膜用甲醇在80℃条件下浸泡3h,除去残留的DMSO,然后转移到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质子交换使膜变为氢型;用去离子水洗去膜表面残留的盐酸至中性,在80℃烘箱中干燥。
上述实施例中,各组份原料和用量以及制备过程的参数,仅是为了描述发明而选取的代表。实际上大量的实验表明,在发明内容部分所限定的范围内,均能获得上述实施例相类似的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
Claims (7)
1.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二酐和封端二胺的比例合成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实现向磺化聚酰亚胺(SPI)类聚合物主链上引入氨基,再利用氧化石墨烯中的环氧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与封端氨基的活泼氢反应实现交联,最后通过成膜得到质子交换膜;合成氨基封端的封端磺化聚酰亚胺的原料组成包括:
二酐1份
磺化二胺(n) 0.05~0.95份(摩尔数)
封端二胺0.95~0.05份(摩尔数)+(0.025~0.2)份(摩尔数)
制备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原料组成包括:
氨基封端的封端磺化聚酰亚胺 1份
氧化石墨烯 0.001~0.02份(质量数)
有机溶剂 50份(质量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为1,4,5,8-萘四甲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酐、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环丁烷四甲酸二酐、1,6,7,12-四氯-3,4,9,10-苝四甲酸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1,2,3,4-环戊四羧酸二酐、乙二胺四乙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或2,3,3',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或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SPA)中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二胺为含苯并咪唑基的二胺,具体为:2-(4-氨苯基)-5-苯并咪唑(APBIA);5,6-二氨基苯并咪唑酮或2,4-二氨基-6-[2-(2-甲基-1-咪唑)乙基]-1,3,5-三嗪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二胺为含有两个磺酸基团的二胺,如对联苯二胺二磺酸(BDSA)、4,4'-二氨基二苯醚-2,2'-二磺酸(ODADS)、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或5,5'-二甲基联苯二胺-2,2'-二磺酸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磺化聚酰亚胺的特征为主链含苯并咪唑基,且磺化度及氨基含量均由合成过程中的加料比来控制,其中磺化度为10%-190%中的任意一个值,氨基含量为5到4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投入二酐、磺化二胺和封端二胺,用间甲酚做溶剂,用机械搅拌在80℃反应4h,再在180℃条件下反应20h,冷却至120℃后倒入丙酮中析出粗制的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丙酮索提24h,80℃真空烘箱干燥,便可得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
(2)将氨基封端的磺化聚酰亚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后用布氏漏斗过滤,接着称取GO加入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4h;
所得溶液每40mL含聚酰亚胺0.8g,含氧化石墨烯0.0008~0.016g;
(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除气泡后,浇注入所需规格的玻璃膜框中,在烘膜机中烘干;
40mL溶液用10cm×10cm的玻璃膜框,在90℃条件下烘12h,得到粗制的未酸化的交联型质子交换膜;
(4)将烘干的交联膜取出,80℃下在甲醇中浸泡3h,除去残留的有机溶剂;
再在常温条件下,在1mol/mL的HCl溶液中浸泡24h,进行酸化;
(5)将酸化后的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80℃烘箱中烘干,得到所需成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08436.XA CN106505232A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08436.XA CN106505232A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05232A true CN106505232A (zh) | 2017-03-15 |
Family
ID=58294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08436.XA Pending CN106505232A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505232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82996A (zh) * | 2017-04-21 | 2017-08-22 | 同济大学 | 氧化石墨烯交联聚酰亚胺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膜及其制备 |
CN108428918A (zh) * | 2018-04-19 | 2018-08-21 | 温州市赢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溶胶质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82883A (zh) * | 2018-06-05 | 2018-10-19 | 中南大学 | 一种氢键自交联型磺化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CN108832160A (zh) * | 2018-06-20 | 2018-11-16 | 四川大学 | 聚酰亚胺接枝磺化聚乙烯醇共聚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63308A (zh) * | 2018-08-02 | 2018-12-07 | 王琪宇 |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CN109293359A (zh) * | 2018-08-31 | 2019-02-01 | 郭舒洋 | 一种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411796A (zh) * | 2018-10-30 | 2019-03-01 | 成都市水泷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钒电池的交联型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
CN110661021A (zh) * | 2019-09-17 | 2020-01-0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燃料电池用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CN111554955A (zh) * | 2020-04-10 | 2020-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增湿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方法和膜电极及燃料电池 |
CN113201246A (zh) * | 2021-04-24 | 2021-08-03 | 深圳市撒比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电导率的光敏电子墨水 |
CN114824395A (zh) * | 2022-06-20 | 2022-07-29 | 江苏展鸣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20282A1 (en) * | 2007-03-09 | 2008-09-11 | Jang Boz Z | Highly conductive, multi-layer composite precursor composition to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 or bipolar plate |
CN102945977A (zh) * | 2012-11-09 | 2013-02-27 |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
CN103408796A (zh) * | 2013-07-23 | 2013-11-27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CN105789669A (zh) * | 2016-05-03 | 2016-07-20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膦酸掺杂交联磺化聚亚氨基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26585A (zh) * | 2016-05-26 | 2016-08-03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高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10-18 CN CN201610908436.XA patent/CN1065052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20282A1 (en) * | 2007-03-09 | 2008-09-11 | Jang Boz Z | Highly conductive, multi-layer composite precursor composition to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 or bipolar plate |
CN102945977A (zh) * | 2012-11-09 | 2013-02-27 |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
CN103408796A (zh) * | 2013-07-23 | 2013-11-27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CN105789669A (zh) * | 2016-05-03 | 2016-07-20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膦酸掺杂交联磺化聚亚氨基苯并咪唑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26585A (zh) * | 2016-05-26 | 2016-08-03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高温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82996A (zh) * | 2017-04-21 | 2017-08-22 | 同济大学 | 氧化石墨烯交联聚酰亚胺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膜及其制备 |
CN107082996B (zh) * | 2017-04-21 | 2020-03-24 | 同济大学 | 氧化石墨烯交联聚酰亚胺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膜及其制备 |
CN108428918A (zh) * | 2018-04-19 | 2018-08-21 | 温州市赢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溶胶质子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82883A (zh) * | 2018-06-05 | 2018-10-19 | 中南大学 | 一种氢键自交联型磺化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CN108832160B (zh) * | 2018-06-20 | 2020-09-11 | 四川大学 | 聚酰亚胺接枝磺化聚乙烯醇共聚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832160A (zh) * | 2018-06-20 | 2018-11-16 | 四川大学 | 聚酰亚胺接枝磺化聚乙烯醇共聚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963308A (zh) * | 2018-08-02 | 2018-12-07 | 王琪宇 | 一种新型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CN109293359A (zh) * | 2018-08-31 | 2019-02-01 | 郭舒洋 | 一种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93359B (zh) * | 2018-08-31 | 2021-01-26 | 河北长瀛六元素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411796A (zh) * | 2018-10-30 | 2019-03-01 | 成都市水泷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钒电池的交联型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
CN109411796B (zh) * | 2018-10-30 | 2021-08-27 | 重庆知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钒电池的交联型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
CN110661021A (zh) * | 2019-09-17 | 2020-01-0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燃料电池用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CN111554955A (zh) * | 2020-04-10 | 2020-08-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增湿复合质子交换膜制备方法和膜电极及燃料电池 |
CN113201246A (zh) * | 2021-04-24 | 2021-08-03 | 深圳市撒比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电导率的光敏电子墨水 |
CN114824395A (zh) * | 2022-06-20 | 2022-07-29 | 江苏展鸣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05232A (zh) | 一种氧化石墨烯交联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77232B (zh) | β‑环糊精改性介孔硅球‑聚合物杂化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45977B (zh)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制备方法 | |
CN103408796B (zh) | 一种用于甲醇燃料电池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
Gong et al. | Solution processable octa (aminophenyl) silsesquioxane covalently cross-linked sulfonated polyimides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 |
Lee et al.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onated poly (arylene ether) polyimide multiblock copolymers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 |
CN110041552B (zh) | 基于磺化芳醚型聚苯并咪唑与磺化聚倍半硅氧烷的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701847A (zh) | 复合高分子电解质膜及使用其的膜电极复合体、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 |
CN106515130B (zh) | 一种低吸水率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的无胶板材,以及该无胶板材的制备方法 | |
CN105085913B (zh) | 一种含支化结构的磺化聚酰亚胺质子导电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4183859A (zh) | 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50102927A (ko) | 폴리아미드이미드 피브리드의 제조방법 | |
CN102746511A (zh) | 耐水解磺化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098896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用芳香族磺化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 |
Zhu et al. | High-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ith dual proton transfer channels by incorporating phosphonic acid functionalized siloxane into poly (2, 6-dimethyl-1, 4-phenyleneoxide)(PPO) | |
Ito et al. | Sulfonated polyimide nanofiber framework: Evaluation of intrinsic proton conductivity and application to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s | |
CN107082996B (zh) | 氧化石墨烯交联聚酰亚胺半互穿网络型复合膜及其制备 | |
US11926707B2 (en) | Preparation method of zeolite/polyimide composite membran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
CN107619046A (zh) | 聚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功能化氧化石墨烯 | |
CN107033358A (zh) | 磺化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嵌段共聚物复合膜及其制备 | |
CN103094587A (zh) | 耐高温磺化聚酰亚胺-磷酸锆质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3601818B (zh) | 一种壳聚糖改性-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1481457B (zh) | 含磺酸基的交联聚苯并咪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32278A (zh) | 一类高透明共聚型含氟聚酰亚胺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51839A (zh) | 燃料电池用高分子微球/含氨基的磺化聚芳醚酮砜质子交换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