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3628B - 集尘器 - Google Patents

集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3628B
CN106333628B CN201610537635.4A CN201610537635A CN106333628B CN 106333628 B CN106333628 B CN 106333628B CN 201610537635 A CN201610537635 A CN 201610537635A CN 106333628 B CN106333628 B CN 106333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ust collector
battery
moto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76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3628A (zh
Inventor
田原隆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293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6963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33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3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3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3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4Bags or the like; Rigid filtering receptacles; Attachment of, or closures for, bags or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4Hoses or pipes; 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47L9/242Hose or pip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36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parts which are controlled
    • A47L9/2842Suction motors or b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57User input or output elements for control, e.g. buttons, switches or displ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6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of vacuum cleaners or the accessories thereof
    • A47L9/2884Details of 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or their instal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30Arrangement of illumina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32Handles
    • A47L9/322Handles for 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32Handles
    • A47L9/327Handles for 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尘器(10),该集尘器包括集尘器主体(11)、联接软管部(40)、操作单元(50)以及带或背带(60)。集尘器主体(11)用于通过产生吸入气流(部分真空)来收集灰尘。集尘器主体(11)包括外壳(12)、马达(23)、集尘室(30)和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件(35)。带或背带(60)附接至集尘器主体(11),并且带或背带(60)为使用者设计成将集尘器主体(11)背在他或她的背部上。操作单元(50)经由外部柔性线缆(51)连接至集尘器主体(11)。操作单元(50)包括用于照亮待清洁区域的一个或更多个LED(591)以及用于控制马达(23)的操作的“开”/“关”切换装置(561)。

Description

集尘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2015-138002以及于2015年11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2015-229399的优先权,所述两个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在清洁、比如真空吸尘中使用的集尘器或真空吸尘装置(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集尘器可以用于清洁以从地板、楼梯、家具等真空地打扫灰尘和其它颗粒,并且集尘器还已知为真空吸尘器。一些集尘器(真空吸尘器)包括产生吸入气流(部分真空)的集尘器主体(罐)以及联接至集尘器主体的联接软管部(柔性软管和硬管)。这样的集尘器还已知为罐式真空吸尘器。联接软管部(硬管)的末端通常以可拆卸的方式联接至管嘴部(例如,真空吸尘附件如缝隙工具、地板管嘴、去尘刷、地板刷、管嘴等)。产生吸入气流的马达和风扇位于集尘器主体中。在集尘器主体中还设置有或限定有用于收集被吸入的灰尘的集尘室。由于内部马达、集尘室等,这样的集尘器主体对于用手提着而言通常是沉重的和累赘的。因此,已知的集尘器通常具有如在例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14-155862中示出的脚轮,该脚轮附接至集尘器主体的下部,使得集尘器主体可以被沿着地板拖动。
发明内容
集尘器主体的沉重的重量和大的尺寸可能使使用这样的集尘器(罐式真空吸尘器)的清洁是累人的和累赘的。例如,在清洁楼梯时,通常没有空间来放置集尘器主体。因此,在给楼梯进行真空吸尘的同时必须用手提着沉重的集尘器主体。鉴于这种情况下,已经作出了努力以减小集尘器主体的重量,但是重量的减小通常因必需减小内部马达的重量(并且因而减小吸入功率)而导致集尘器的吸入力减小。
本教示的一个非限制性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清洁(真空吸尘)的集尘器,该集尘器使使用者能够在无需用手提着沉重的部件(比如集尘器主体)的情况下方便地执行清洁工作(真空吸尘),且同时仍旧实现以高功率吸入作用来进行清洁(真空吸尘)。
在本教示的一个方面中,背部携带式集尘器可以包括:外壳(罐),该外壳(罐)包括马达和在马达被驱动时收集灰尘的集尘部(室);电池保持部(电池组安装件),电池保持部设置在外壳上使得电池保持部能够保持可滑动安装的动力工具电池(电池组);以及肩带(背带),肩带挎搭在使用者的双肩上以便将外壳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这样的背部携带式集尘器使得使用者能够在无需在利用高功率的马达以高功率吸入作用进行清洁(真空吸尘)时用手提着沉重的部件(罐)的情况下进行真空吸尘。
在这样的背部携带式集尘器中,电池保持部可以设置在外壳的下方部分中或者外壳的下方部分上。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可以在外壳的下部中设置有空气排出口,该空气排出口向下引导排气气流。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马达(“开”和“关”马达)的切换装置和从该切换装置延伸的(柔性)线缆,并且线缆的一个端部可以物理地连接至外壳的下部。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外壳可以具有:背面侧,该背面侧接近将外壳背在背部上的使用者的背部侧;以及正面侧,该正面侧远离将外壳背在背部上的使用者的背部侧。动力工具电池可以通过沿从外壳的正面侧至背面侧的方向滑动而被安装在电池保持部上。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可以在外壳的上部中设置有或者限定有空气吸入口,该空气吸入口构造成将包括有包含在外部空气中的灰尘和其他颗粒的外部空气输送至集尘室。在外壳的内部中且在与马达的高度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马达。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背部携带式装置或集尘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或至少一个电池组;马达,(该)马达由从至少一个电池或至少一个电池组供给的电流(电力)驱动;带(或背带),带用于将至少一个电池或至少一个电池组和马达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以及光源,该光源由从至少一个电池或至少一个电池组供给的电流(电力)点亮。光源任选地可以设置在操作单元(手动选择器单元)上,该操作单元经由(该)柔性线缆连接至外壳。在操作单元上可以设置有钩部或夹部以将操作单元钩挂或者卡夹在带或背带上,由此实现了光的免持方向,例如使用者的向前斜向下方向。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集尘器或背部携带式装置可以包括:集尘器主体(罐);以及软管部(硬管、以及任选地柔性连接软管)。软管部可以包括可手握的手柄管部(中空硬管手柄)。可以在手柄管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钩部或夹部。在这样的集尘器或背部携带式装置中,软管部可以保持钩挂或夹持到另一结构例如由使用者佩戴的带上,并且由此通过钩部而被固定。因此,软管部可以在下述情况下设置成处于固定状态:比如当使用者不希望用手提着软管部时、当软管部在未使用时被存储时等,由此使装置更便于使用者使用。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钩部或夹部可以形成为或设定形状为:使得钩部或夹部能够钩挂到其他结构(例如,带)上,从而使得软管部的吸入口侧面向下方。在这样的集尘器或背部携带式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趋于变脏的吸入口侧可以保持设置成面向下方,这从卫生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手柄管部可以形成为或设定形状为包括至少位于其中间部分处的弯曲管。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钩部(夹部)可以设置在弯曲部的外周侧并且接近弯曲部的吸入口侧。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手柄管部的弯曲部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抓握/保持、以及操作/引导手柄管部。此外,当钩部(夹部)被钩挂到使用者的腰带上时,钩部可以保持设置成与身体(躯干)间隔开,使得在吸入口侧被定向成面向下方的同时钩部不与连接软管(例如,将手柄管部流体地连接至集尘器主体的柔性软管)干涉。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集尘器或背部携带式装置可以包括:集尘器主体(罐);以及软管部(硬管、以及任选地柔性连接软管)。软管部可以包括可手握的手柄管部(中空硬管手柄),如以上所描述的。另外,可以在手柄管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膨隆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膨隆部使手柄管部的周向表面的外径膨大。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握住手柄管时,手指可以由膨隆部(多个膨隆部)支撑,并且因此,这样的设计使手柄管部对于使用者而言更易于握持。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手柄管部可以形成为或设定形状为包括至少位于其中间部分中的弯曲管,并且膨隆部(多个膨隆部)可以设置在弯曲部的吸入口侧。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手的手掌、手指(多个手指)等在使用者握住手柄管(硬管手柄)并且改变(重新引导)手柄管部的吸入口侧的取向时得到更好地支撑,由此改善了在清洁期间的易操作性。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可以通过使弯曲的外周侧部分的外径膨大以及通过使弯曲的内周侧部分的外径膨大来形成两个膨隆部。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膨隆部的外径膨大的部分设计成分别与手在手掌的位置处和食指的位置处相接触,这增强了在用手握持时的触感。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集尘器或背部携带式装置可以包括:集尘器主体(罐);以及软管部(硬管、以及任选地柔性连接软管)。软管部可以包括可手握的手柄管部(中空硬管手柄),如以上所描述的。在手柄管部的一个或更多个周向表面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平坦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平坦部(分别)设计成在手柄管部被握住时与一个或更多个手指垫(指尖)相接触。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使平坦部(多个平坦部)与手指垫相接触来保持手柄管,并且可以以使得多种使用者抓握方法得以支持的方式来确保易抓握性。
另外地或在替代方案中,手柄管部可以形成为或设定形状为包括至少位于手柄管部的中间部分中的弯曲管,并且平坦部中的两个平坦部可以分别设置在手柄管部的正交于曲率半径方向的两个相对的周向表面上。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手指在使用者通过将手掌定位在弯曲部的外周面上而握住手柄管时得到更好地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教示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的集尘器(真空吸尘器)的侧视图,该集尘器在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以侧视图示出。
图2是以直观的斜视图示出了当集尘器在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的集尘器的斜视图。
图3是示出了当集尘器在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的集尘器的正面的后视图。
图4是示出了集尘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了除尘器的下表面的仰视图。
图6是示出了肩带的与背部相接触的部分的背面视图。
图7是集尘器主体的正视图。
图8是集尘器主体的左侧视图。
图9是集尘器主体的背面视图。
图10是集尘器主体的沿着图7中的线(X)-(X)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集尘器主体的沿着图8中的线(XI)-(XI)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集尘器主体的底部斜视图。
图13是集尘器主体的底部斜视图,其中,已经移除了动力工具电池(电池组)。
图14是联接软管(硬管)的左侧视图。
图15是手柄管(中空硬管手柄)的前部斜视图。
图16是当集尘器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的集尘器的正视图,其中,手柄管已经被钩挂到腰带上。
图17是操作单元(手动选择器装置)的顶部斜视图。
图18是操作单元的俯视图。
图19是操作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20是操作单元的仰视图。
图21是操作单元的正视图。
图22是手柄管的侧视图。
图23是手柄管的俯视图。
图24是手柄管的吸入口侧的正视图。
图25是沿着图22中的线(XXV)-(XXV)截取的截面图。
图26是沿着图22中的线(XXVI)-(XXVI)截取的截面图。
图27是沿着图22中的线(XXVII)-(XX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28是沿着图22中的线(XXVIII)-(XXV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29是沿着图23中的线(XXIX)-(XXIX)截取的截面图。
图30是图26中的虚线圆部分(XXX)的放大截面图。
图31是图29中的虚线圆部分(XXXI)的放大截面图。
图32是示出了用手握持的手柄管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图33是示出了用手握持的手柄管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根据本教示的集尘器或真空吸尘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下面的代表性集尘器10的说明是基于附图中表示的方向来进行的。
首先参照图1,集尘器10可以优选地包括例如集尘器主体(或“罐”)11、联接软管部(或“硬管”,例如,伸缩硬管或可延伸的硬管)40、操作单元(或“手动选择器装置”)50、和带装备(或“背带”)60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在随后的一些附图中,为了改善插图的清晰度,可以不示出联接软管部40、操作单元50等。附图标记U表示将集尘器主体11背在他或她的背部上的使用者。集尘器主体11用于产生吸入气流(部分真空),该吸入气流(部分真空)用于收集(清扫或吸入)灰尘和其它颗粒。该集尘器主体11优选地包括例如外壳12、驱动部21、集尘室30和一个或更多个电池安装部(电池组安装件)35。外壳12是通过将后侧外壳121与前侧外壳122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内部中空空间而形成的。驱动部21安装在内部中空空间中且大致位于外壳12的下半部中。内部中空空间的位于至少大致外壳12的上半部中的部分被构造为集尘室30。另外,集尘器主体11具有在集尘器主体11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接近使用者U的背部侧的背面侧、以及在集尘器主体11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远离使用者U的背部侧的正面侧。
可以在中空的集尘室30中设置有未示出的集尘袋,或者,集尘室30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离心力将灰尘和颗粒从流入到筒状集尘室中的空气分离而构造成是“无袋”的。即,集尘室30构造为下述空间:在该空间中,通过由驱动部21产生的吸入气流(部分真空)来收集灰尘,如在图10和图11中图示的。应当指出的是,集尘室30用作根据本教示的集尘部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空气吸入口15设置在外壳12的位于集尘室30的上部的上端中。空气吸入口15在俯视图中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并且空气吸入口15提供与内部的集尘室30的流体连通。空气吸入口15设置有联接凸缘151,该联接凸缘151能够联接至联接软管部40,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空气吸入口15是外壳12(外壳12中)的开口,该开口使得能够朝向集尘室30吸入外部空气,该外部空气包括包含在其中的灰尘或颗粒。另外,在外壳12的下部中设置有排气狭缝19。排气狭缝19包括两种类型的狭缝,即:指向集尘器主体11的正面的第一排气狭缝191、以及指向位于安装在外壳12的下部上的两个动力工具电池(电池组)90之间的空间的第二排气狭缝192。排气狭缝19用作根据本教示的空气排出口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并且构造成使得排气气流可以被向下吹出。即,当集尘器10被佩戴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排气狭缝19设计成将排气气流引导成向下、特别地远离使用者的面部。
驱动部21可以包括例如无刷马达23、吸入风扇25和控制器27。无刷马达23由外壳12支承在外壳12的大致下侧半部的中央位置处。无刷马达23包括DC无刷马达,该无刷马达23旋转地驱动旋转驱动轴24。旋转驱动轴24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中。吸入风扇25附接至旋转驱动轴24。吸入风扇25由旋转驱动轴24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并且由此吸入风扇25旋转以产生吸入气流(部分真空)。吸入风扇25优选地为离心风扇,该离心风扇沿旋转驱动轴24的轴向方向在其上侧处从集尘室30吸入空气并且沿旋转驱动轴24的径向方向朝向外圆周侧排出空气。控制器27控制(例如,接通和断开)从安装在外壳12上的两个动力工具电池90供应至无刷马达23的电流(电力)。如在图11中示出的,控制器27设置在无刷马达23的左侧并且控制器27由外壳12支承成使得控制器27在其朝向上侧延伸时向左侧倾斜。
由吸入风扇25产生的吸入气流在上述集尘室30中产生负压(部分真空)。集尘室30——该集尘室30的压力已经变成负压(即低于大气压力)——通过联接至空气吸入口15的联接软管部40吸入外部空气。因而,通过吸入外部空气,集尘器主体11也通过联接软管部40吸入废物,比如灰尘和其它颗粒。此外,由吸入风扇25产生的吸入气流在无刷马达23周围穿行(接触无刷马达23和使无刷马达23冷却)并且经由上述排气狭缝19(即,第一排气狭缝191和第二排气狭缝192)而被排出至外壳12的外部。此外,外壳12的外壁形状设计成使得其在正视图中与人的上体紧密吻合。即,外壳12的大致上侧半部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相反,在外壳12的大致下侧半部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略微缩进的凹部17。另外,在外壳12的大致下侧半部的右侧和左侧上分别设置有右凹部181和左凹部182。
再次参照图10,外壳12的大致上侧半部的正面部分以枢转的方式附接有开/关盖13,该开/关盖13使得能够打开和封闭集尘室30。开/关盖13的下侧边缘131通过(未示出的)旋转轴(销)铰接,该旋转轴(销)由外壳12支承。在开/关盖13的上侧边缘132上设置有闩锁结构14。闩锁结构14包括钩部141和阴钩部142,其中,钩部141被支承成使得该钩部141可以相对于开/关盖13摆动或枢转,钩部141钩挂(接合)到阴钩部142中。阴钩部142设置成接近外壳12的上端。当钩部141被钩挂到阴钩部142上(钩挂在阴钩部142中)时,集尘室30的开/关盖13被闩锁于关闭状态下。
如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联接凸缘151包括突出部(中空凸起)152,该突出部152从联接凸缘151的背面侧突出。突出部152在后侧外壳121被安装到前侧外壳122上(与前侧外壳122相连接)时确保了联接凸缘151的适当的组装(取向)。无刷马达23容纳在马达壳体231中,该马达壳体231在左右方向上被隔开。在马达壳体231的左内周表面和右内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未示出的配对的表面,所述配对的表面以凹凸的方式彼此配对。另外,在无刷马达23的定子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未示出的配对部,该配对部以凹凸的方式与其配对部配对。配对部用于基于该配对部的相对于马达壳体231的凹/凸配对关系来确定(限定)无刷马达23的定子的上下方向位置和周向方向位置。
马达壳体231通过紧固两个上部螺钉紧固部(螺钉)232和两个下部螺钉紧固部(螺钉)233而被固定。螺钉234被拧入马达壳体231中使得螺钉234沿上下方向延伸。螺钉234固定风扇导向件251。在风扇导向件252与外壳1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第一橡胶构件252。第一橡胶构件252优选地设计成使无刷马达23和吸入风扇25的旋转振动的从风扇导向件251至外壳12的传播衰减。另外,在马达壳体231的下部与外壳12之间设置有环形的第二橡胶构件253。第二橡胶构件253优选地设计成使无刷马达23和吸入风扇25的旋转振动的从马达壳体231至外壳12的传播衰减。
在马达壳体231的正面侧设置有第一隔音构件281。此外,在马达壳体231的后面侧设置有第二隔音构件282。第一隔音构件281和第二隔音构件282优选地均具有吸音性能和声音阻断(声音反射)性能这两者。具体地,第一隔音构件281和第二隔音构件282是通过对具有吸音性能的发泡材料进行模制而形成的。另外,第一隔音构件281和第二隔音构件282还优选地阻断(向内反射)声音,使得由无刷马达23或吸入风扇25产生的声音趋于不泄漏至外壳12外部。在马达壳体231的正面侧和下方设置有第一过滤器283。另外,在马达壳体231的后面侧和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器284。第一过滤器283和第二过滤器284设计成对排气气流进行过滤,从而去除通过集尘袋泄漏的任何灰尘或颗粒,使得排气气流优选地为不含颗粒的或至少大致不含颗粒的。此外,第一过滤器283和第二过滤器284还可以通过阻碍由无刷马达23或吸入风扇25产生的声音传播至外部而起到阻断(吸收和/或反射)声音离开外壳12的作用。
后侧外壳121和前侧外壳122通过未示出的螺钉构件——该螺钉构件设置成使得其沿前后方向延伸——而经由螺钉紧固成一体。如在图11中示出的,在集尘室30的下方(底部)部分中设置有过滤器162。另外,垫圈161附接至由开/关盖13打开和封闭的开口16的周向边缘。垫圈161在开/关盖13被关闭时与开/关盖13一起形成密封。即,垫圈161增加了集尘室30内部的气密性。
如以上所指出的,电流(电力)经由控制器27而被供应至无刷马达23。控制器27包括电路板272,该电路板272容纳在控制器壳体271中。电路板272设置有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相关联的电路)、多个(例如六个)功率FET(场效应晶体管)、电容器273等。电路板272是使用树脂填料(例如,填充电路板272与控制器壳体271之间的间隙的树脂材料)与控制器壳体271成一体地模制在一起(结合至控制器壳体271)的,并且,电路板272容纳在控制器壳体271内。
控制器27控制无刷马达23的旋转。控制器27(或控制器壳体271)在上下方向上在与无刷马达23的高度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设置在外壳12内。该控制器壳体271设置成沿着由吸入风扇25产生的吸入气流的空气通道。因此,该气流在集尘器10的操作期间与控制器27相接触并且由此使控制器27冷却。无刷马达23经由供电路径29电连接至控制器27。供电路径29包括导线等。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控制器27在图示的示例中设置在左侧区域中,但是将控制器27设置在右侧区域中以缩短供电路径29也是有益的。另外,外部(柔性)线缆51通过两个螺钉32而被牢固地附接至居中插置部33,使得外部线缆51不易于与居中插置部33断开连接,甚至在线缆51经受强烈的拉伸载荷(拉力)的情况下亦是如此。
居中插置部33设置在外壳12的下部的中心处使得居中插置部33将外壳12的下部分隔成左空间和右空间。电池安装部(电池组安装件)35设置成使得电池安装部(电池组安装件)35平行于居中插置部33的左侧和右侧而对准。即,在居中插置部33的右侧设置有右电池安装部351以及在居中插置部33的左侧设置有左电池安装部352。右电池安装部351和左电池安装部352设置成使得其相对于该居中插置部33左右对称。右电池安装部351和左侧电池安装部352均包括相同的电池安装部35,即,电池安装部351和352的结构元件优选地为相同的。电池安装部35(351、352)构造成使得动力工具电池(电池组)90可安装到电池安装部35(351、352)上以及从电池安装部35(351、352)拆卸。安装在电池安装部35上的动力工具电池90可以是用作为用于动力工具如驱动器钻头、冲击驱动器、圆锯、研磨机等的电池的被广泛使用的电池(电池组)。此外,电池安装部35用作根据本教示的电池保持部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示例。
由于动力工具电池90是可滑动安装的电池(电池组),因此电池安装部(电池组安装件)35被同样构造为可滑动安装的安装部。如在图13中示出的,每个电池安装部35优选地设置有滑动导向部(导轨)36、滑动连接端子(电力和通信端子)37以及闩锁阴钩部38。滑动导向部36的形状对应于每个动力工具电池90的滑动导向部(导轨)91的形状(与每个动力工具电池90的滑动导向部(导轨)91的形状互补),从而获得滑动接合。滑动连接端子37对应于设置在动力工具电池90上的滑动连接端子(未示出)(与设置在动力工具电池90上的滑动连接端子互补)。闩锁阴钩部38设计成闩锁且以固定的方式接合动力工具电池90的对应的阳钩部93。为了安装动力工具电池90,每个动力工具电池90沿从正面至背面的方向滑动到对应的电池安装部35上。另外,为了移除动力工具电池90,每个动力工具电池90在阳钩部93的闩锁已经被释放(例如,通过按压与阳钩部93相连接的按钮)之后沿从背面至正面的方向滑动。
参照图11和图12,分别被安装在电池安装部35(351、352)上的动力工具电池90的下表面95构造成使得下表面95与居中插置部33的下表面39至少大致齐平。如果这些下表面39、95构造成以大致平面的方式延伸,则集尘器主体11可以呈竖直取向放下,使得集尘器主体11由这三个下表面支承。应当指出的是,居中插置部33设置在外壳12的中心下部中使得居中插置部33被插入(插置于)右电池安装部351与左电池安装部352之间。居中插置部33具有大致矩形的外部形状并且连续地连接至外壳12。在居中插置部33的下部上设置有凹槽34。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的操作单元50的外部线缆51从(通过)凹槽34被引出。
接下来,将参照图14至图16对用作根据本教示的软管部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的联接软管部40进行说明。联接软管部40可以包括例如连接软管(柔性软管)42和联接管嘴(硬管)43。应当指出的是,联接管嘴43可以包括例如手柄管(中空硬管手柄)80、伸缩管(延伸硬管或延伸管)47以及进气管嘴(吸入管嘴)48或其他真空吸尘附件,比如刷或缝隙工具。连接软管42优选地为被广泛地用作真空吸尘器软管的手风琴式(accordion-type)软管。连接软管42由可易于扭转和弯曲的软(柔性)树脂形成。
如在图1和图16中示出的,在连接软管42的基部端上设置有基部端连接部421。基部端连接部421构造成连接至集尘器主体11的空气吸入口15。另外,如在图14中示出的,在连接软管42的末端设置有末端连接部422。末端连接部422构造成连接至手柄管80的软管连接部81,接下来将对软管连接部81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手柄管80用作根据本教示的手柄管部(中空硬管手柄)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另外,伸缩管47可以是广泛使用的伸缩管(延伸硬管),并且进气管嘴48同样地可以是任何广泛使用的进气管嘴(真空吸尘附件)。
如在图14中示出的,手柄管80被插置于连接软管42与联接管嘴43之间,并且手柄管80具有形成为弯曲管形状的中间部分。手柄管80优选地由硬质塑料树脂制成,但是手柄管80的一部分或者整个手柄管80可以由金属制成。手柄管80在介于基部端与末端之间的其中间区域中具有平缓弯曲部。例如,手柄管80优选地包括(直的)软管连接部81、(直的)管连接部82和弯曲抓握部83,其中,(直的)软管连接部81用于在手柄管80的基部端侧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连接软管42,(直的)管连接部82用于在手柄管80的末端侧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伸缩管(延伸硬管)47,弯曲抓握部83位于手柄管80的中间区域处(即,位于直的软管连接部81与直的管连接部82之间)。软管连接部81是手柄管80的基部端部分,并且连接软管42的末端连接部422能够连接至软管连接部81。在软管连接部81的基部端中设置(限定)有基部侧开口811,如在图29中示出的。基部侧开口811的开口截面形状具有比末端连接部422的外径略大的内径,使得连接软管42的末端连接部422可以插入到基部侧开口811中。
如在图22至图23中示出的,邻近基部侧开口811设置有配对孔813。在末端连接部42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配对凸部423并且配对凸部423设计成分别与配对孔813相配对。当配对凸部423如在图29中示出的与配对孔813配对时,将末端连接部422插入到基部侧开口811中的插入得以保证。配对孔813与配对凸部423在左、右两侧上均形成一对,并且配对凸部423与配对孔813的配对可以通过向内按压(同时挤压)配对凸部423以使配对凸部423弹性地变形而被解除。此外,由于连接软管42的末端连接部422是由相对较软的(柔性的或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模制的,因此末端连接部422比优选地由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的手柄管80、伸缩管47等更容易弹性地变形。此外,当配对凸部423与配对孔813的配对被解除时,连接软管42可以从基部侧开口811中移除。
管连接部82是手柄管80的末端部分,并且进气管嘴48的基部端连接部471或伸缩管47可以连接至该末端部分。在管连接部82的末端处设置(限定)有远端侧开口821,如在图29中示出的。远端侧开口821的开口截面形状具有比基部端连接部471的外径略大的内径,使得伸缩管47的基部端连接部471可以插入到远端侧开口821中。如在图31中示出的,远端侧开口821的内周直径被设定成(设计成或形状设定成)使得远端侧开口821的内周直径沿从远端侧开口821至弯曲抓握部83的方向变得更小。因此,当伸缩管47的基部端连接部471插入穿过远端侧开口821时,基部端连接部471与远端侧开口821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加,并且由此保持将基部端连接部471插入到远端侧开口821中的插入。此外,在管连接部82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在下面进行说明的钩部(夹部)87的末端部872。远端侧开口821构成手柄管80的吸入口侧端部。
如在图22、图23和图29中示出的,弯曲抓握部83设置在位于软管连接部81与管连接部82之间的中间区域处,并且弯曲抓握部83与软管连接部81和管连接部82成一体地形成。与直线形状——末端连接部422、基部端连接部471等可以被插入到该直线形状中——不同,弯曲抓握部83具有平缓的弯曲形状。该弯曲抓握部83用作在操作(真空吸尘)期间被使用者的手握住(保持)的主要抓握(手柄)部分。例如,使用者可以通常握住或保持住弯曲抓握部83并且操纵弯曲抓握部83或使弯曲抓握部83移动,以改变用以从地板、楼梯、家具等吸尘的进气管嘴48的方向/位置。因此,包括弯曲抓握部83的手柄管80的形状优选地设计成改善使用者U的易操控性。即,与如在图24和图28中示出的远端侧开口821的开口形状和外周形状的截面环状(圆形)形状相比,改进的截面环形形状(即非圆形形状)被选择用于如在图25至图27中示出的弯曲抓握部83的外周形状。
例如,弯曲抓握部83的环形形状可以是通过经由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两个联接部835、837对位于上侧的平缓弧形部831与位于下侧的急转弧形部833进行连接而形成的。位于上侧的平缓弧形部831是通过使弧形(圆形)形状变平顺成或者变平坦成使其变为几乎平坦的程度而形成的。相反,位于下侧的急转弧形部833是通过使弧形(圆形)形状急剧变化而形成的,使得急转弧形部833的中心部分从下侧突出。在平缓弧形部831与急转弧形部833之间形成一对连续的连接部的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联接部835、837均形成为使得其具有略微呈弓形的形状。因此,当使用者U握住弯曲抓握部83时,手的手掌的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指根部(在图32中用附图标记H6表示)很可能接触位于上侧的平缓弧形部831。位于上侧的平缓弧形部831设计为这样的表面:该表面平缓地弯曲使得平缓弧形部831不会引起手疼痛。
在手柄管80的下侧,当使用者U握住弯曲抓握部83时,食指和中指容易地跨越急转弧形部833(延伸横过急转弧形部833或围绕急转弧形部833延伸)。位于下侧的急转弧形部833是急剧地弯曲的弯曲表面使得急转弧形部833提供易于抓握的脊状部。如上面所指出的,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联接部835、837连续地连接上方的平缓弧形部831和下方的急转弧形部833。此外,设置有平缓弧形部831的上侧构成了根据本教示的弯曲的外圆周侧部分,设置有急转弧形部833的下侧构成了根据本教示的弯曲的内圆周侧部分。即,弯曲抓握部83的上下方向与曲率半径方向一致,并且弯曲抓握部83的左右方向与正交于曲率半径方向的方向一致。另外,平缓弧形部831、急转弧形部833以及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联接部835、837被连续地连接并且由此构成弯曲抓握部83的周向表面。
在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联接部835、837(两个周向表面)上/中设置有平坦部84。如在图33中示出的,平坦部84形成为大致平坦的表面,使得在使用者U握住弯曲抓握部83时手指垫即指尖(多个指尖)可以与平坦部84相接触。平坦部84设置成使得左侧联接部835和右侧联接部837形成为一对。如在图22中示出的,平坦部84设置成使得它们在与其中设置有弯曲抓握部83的区域相一致的区域范围内从弯曲抓握部83的基部侧延伸至远端侧。每个平坦部84均具有大约5mm的上下宽度,并且每个平坦部84均延伸成使得其与弯曲抓握部83的弯曲形状相一致。如在图25至图27以及图30中示出的,在平坦部84的下端处设置有凸出部85,所述凸出部85朝向外侧略微凸出(即,所述凸出部85沿径向向外凸出)。凸出部85以与平坦部84延伸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延伸为平坦部84的下端边缘,使得凸出部85与弯曲抓握部83的弯曲形状相一致。如在图30中示出的,在平坦部84与凸出部85之间设置有台阶部(脊状部)841,由此使得使用者U更容易握住平坦部84。因此,通过使平坦部84更易于握住,可以改善弯曲抓握部83的易取向(操作)性,弯曲抓握部83的易抓握性等。
如可以从图25至图27的截面理解到的是,弯曲抓握部83在其弯曲的每个位置处都形成有大致相同的截面形状。即,弯曲抓握部83弯曲成使得其内周形状和外周形状在其轴向方向上被保持。如在图22和图29中示出的,在弯曲抓握部83的下端(前侧)处设置有用作根据本教示的膨隆部的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的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形成为使得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的外周表面的外径变得比弯曲抓握部83的外周表面801更大(更加膨隆)。即,手指放置部86具有比弯曲抓握部83的外周形状(外周表面801)进一步朝向上侧突出的外部形状。手指放置部86的突出沿朝向远端侧开口821的方向平顺地倾斜。因此,手指放置部86的后侧表面861具有下述形状:该形状与手柄管80的外周表面801是平顺连续的,但是相比手柄管80的外周表面801越来越大。如在图32中示出的,后侧表面861是根据使用者U握持弯曲抓握部83的方式而放置使用者的拇指的部分。
手指放置部86的后侧表面861具有与远端侧开口821的外径大致一致的左右宽度,如在图24中示出的。朝向远端侧开口821延伸的钩部(夹部)87连接至手指放置部86,如在图22中示出的。即,手指放置86与钩部87的基部端部分相重叠(大致平行于钩部87的基部端部分延伸)。钩部87设置在手柄管80的外周表面801上使得钩部87向下面向远端侧开口821。即,钩部87形成为使得其能够从上方至下方钩挂(夹持或卡夹)到由使用者U佩戴的外部周向带671等上。钩部87一直延伸到远端侧开口821,并且,手指放置部86用作钩部87的基部端部分。突出部88也形成为具有相比于弯曲抓握部83的外周形状在下侧进一步突出的外部形状。如在图29中示出的,突出部88的突出定位成比后侧表面861略微更朝向弯曲抓握部83的前侧。另外,突出部88优选地设计成突出这样的量(高度):使得在使用者U握住手柄管80时使用者U在食指上感觉到轻微的触及感。
与上述突出部88相似,在弯曲抓握部83的上侧设置有上侧突出部89,如在图22中示出的。上侧突出部89也具有相比于弯曲抓握部83的外周形状(外周表面801)在上侧进一步突出的外部形状。如在图29中示出的,上侧突出部89的突出位于软管连接部81的前侧。另外,与上述突出部88类似,上侧突出部89优选地设计成突出这样的量(高度):使得在使用者U握住弯曲抓握部83时使用者U在小指或小拇指上感觉到轻微的触及感。
构成膨隆部的钩部87(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设置在下述端部部分上:位于弯曲抓握部83的下端上的远端侧开口821设置在该端部部分上。钩部87从构成其基部端部分的手指放置部86延伸至中间部871和末端部872。中间部871倾斜(沿径向向内倾斜)成使得其靠近手柄管80的外周表面801。末端部872是远离手柄管80的外周表面801的末端端部。钩部87的包含有末端部872的部分可以弹性地变形,并且基部端部分的手指放置部86用作固定支点。如在图16中示出的,可以通过使末端部872弹性地变形成远离管连接部82来将钩部87钩挂(夹持或卡夹)到右腰带67的外部周向带671上。此外,在远端侧开口821的外周表面801上设置有止动凸出部805,该止动凸出部805远离末端部872并且与钩部87对置。当钩部87被钩挂到右腰带67的外部周向带671等上时,止动凸出部805令人满意地维持该钩挂。应当指出的是,钩部87用作根据本教示的钩部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该钩部87构造成用以钩挂(夹持)、夹持或卡夹到由使用者佩戴的带或背带上。
图32和图33图示了用于通过手H抓握手柄管80的方法的两个示例。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H1表示拇指,附图标记H2表示食指,附图标记H3表示中指,附图标记H4表示无名指,以及附图标记H5表示小指或小拇指。另外,附图标记H6表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指根,附图标记H7表示手指垫(指尖),并且附图标记H8表示手掌。应当指出的是,手H在图32中示出为在弯曲抓握部83的中间位置处握住手柄管80。然而,在其他可能的抓握方法中,弯曲抓握部83可以被握持成使得手指H2至H5中的每一个手指横跨位于弯曲抓握部83的前侧的突出部88。相反地,弯曲抓握部83可以被握持成使得手掌H8横跨位于弯曲抓握部83的后侧的上侧突出部89。在这两种抓握方法中,突出部88或上侧突出部89接触手H并且使用者U能够根据他或她的触感而容易地握住弯曲抓握部83。
现将参照图17至图21对操作单元(手动选择器装置)50进行说明。操作单元50用作根据本教示的照明装置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操作单元50可以包括例如外部线缆51和操作单元主体53。应当指出的是,操作单元主体53优选地包含用作根据本教示的光源的一个代表性示例的光源(例如,LED)。如上所述,外部线缆51从居中插置部33的凹槽34引出(例如参见图12)并且连接至操作单元主体53。因此,操作单元主体53可以设计成将使用者指令经由外部线缆51输入至控制器27。外壳54是通过使用两个螺钉545、546对下侧外壳541和上侧外壳542进行螺钉紧固进而使下侧外壳541与上侧外壳542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的。为了减少用于进行螺钉紧固的部件的数量,螺钉紧固被设置在下述两个位置处:右后位置545和左前位置546,如在图20中示出的。应当指出的是,外部线缆51用作根据本教示的柔性外部线缆(或简称为“线缆”)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
就外壳54的外部形状而言,抓握部分的形状优选地选择(设计)成便于基于手掌平均的大小而由手抓握。具体地,外壳54大致形成为具有与手掌平均的大小相匹配的前后长度的盒形形状。在外壳5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略微缩进的防滑部551。防滑部551沿或沿着前后方向设置为适当地不均匀的连续形状,从而在被使用者的手握住时减少滑动。另外,在外壳54的下表面570上设置有斜面部552以使得易于用手握持。这些斜面部552形成为这样的形状:被适当地倒圆角使得外壳54的左拐角边缘和右拐角边缘是带斜面的。
在下表面570的中央处设置有钩部(夹部)57。如在图1中示出的,钩部57也构造成使得钩部57能够被钩挂(夹持或卡夹)到例如左腰带68的外部周向带681上。如在图19和图20中示出的,钩部57与外壳54的下表面570的后端连续并且由外壳54的下表面570的后端支承。因而,在其后端处受到支承的钩部57形成为使得其朝向前侧延伸。在如此朝向前侧延伸的钩部57中,中间部571弯曲成使得中间部571接近外壳54的下表面570(朝向外壳54的下表面570向内倾斜),并且末端部572弯曲成使得末端部572远离下表面570延伸(向外展开)。在钩部57的位于下表面570与钩部57之间的内侧上设置有倾斜导向部58。倾斜导向部58设置成与距离下表面570的中心相比更靠近后端。
倾斜导向部58形成为使得倾斜导向部58从下表面570朝向钩部57突出成台阶形形状。倾斜导向部58的台阶形形状具有两个导向侧表面581、582,所述两个导向侧表面581、582倾斜成使得当所述两个导向侧表面581、582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延伸时分别从右侧和左侧接近中央。更具体地,如在图20中示出的,右导向侧表面581倾斜成使得在其从后方向前方延伸时,右导向侧表面581从右侧接近中央。左导向侧表面582倾斜成使得在其从后方向前方延伸时,左导向侧表面582从左侧接近中央。右导向侧表面581和左导向侧表面582两者在它们朝向前方延伸时在中央处彼此接近,并且右导向侧表面581和左导向侧表面582两者在居中顶点583处变为相互连续(即,一个点),这在左右方向上构成居中位置。换句话说,右导向侧表面581和左导向侧表面582优选地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侧边)的形状,但是在操作单元50被钩挂到带或背带上时可以改变所述侧边的长度和/或它们的角度关系以提供不同的照明方向(参见下文)。
右导向侧表面581和左导向侧表面582构造成使得在操作单元50的钩部57已经被钩挂到外部周向带(例如,671或681)上时右导向侧表面581和左导向侧表面582接触外部周向带671、681中的一者的带边缘(例如,672或682),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因而,当导向侧表面581、582中的一者与带边缘(例如,672或682)相接触时,导向侧表面581、582对操作单元50进行导向使得外壳54的前端在相对于腰带67、68延伸的方向倾斜向前斜向下方向上被引导。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操作单元50中,当左导向侧表面582与外部周向带681的位于左侧的带边缘682相接触时,左导向侧表面582使外壳54的前端在相对于左腰带68延伸的方向倾斜的向前斜向下方向上被引导(定向)。因此,位于操作单元50的前端上的LED(发光二极管)591的照明——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说明——可以被导向成使得照明方向沿向前斜向下方向被引导。因此,使用者U前方的路径可以被适当地照亮,并且对使用者U而言没有必要在进行真空吸尘的同时将操作单元50保持在他或她的手中,由此为集尘器10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照明装置。
在外壳54的内部安装有(未示出的)电路板。电路板根据使用者U的操作输入(输入的指令)控制光照的“开”/“关”状态,根据使用者U的操作输入(输入的指令)将“开”/“关”操作输入至集尘器主体11(即,输入至控制器27)等。电路板电连接至外部线缆51,外部线缆51从外壳54的后部延伸。另外,电路板具有操作面板56,操作面板56设置在上表面上,用于手动地输入用户指令。如在图21中示出的,在电路板的前部上设置有两个LED 591。这些LED591通过透射(透明)窗口592照明外部,透射(透明)窗口592设置在外壳54的前部上。操作面板56具有沿前后方向对准的三个按钮561、562、563,如在图18中示出的。
集尘器主体11的“开”按钮561构造为从操作面板56的前部数的第一个按钮。当按下“开”按钮561时,“开”指令从电路板经由外部线缆51输入至集尘器主体11的控制器27。“开”按钮561用作根据本教示的用于驱动(即控制、或“开”和“关”)无刷马达23的切换装置的一个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响应于接收来自操作单元50的“开”信号,控制器27通过将电力供给至无刷马达23而驱动无刷马达23。集尘器主体11的“关”按钮562构造为从操作面板56的前部数的第二个按钮。当按下“关”按钮562时,“关”指令从电路板经由外部线缆51输入至集尘器主体11的控制器27。响应于接收来自操作单元50的“关”信号,控制器27通过停止将电力供给至无刷马达23而停止对无刷马达23的驱动。光源“开”/“关”按钮563构造为从操作面板56的前部数的第三个按钮。光源“开”/“关”按钮563在光源“开”/“关”按钮563每次被按下时切换LED 591的“开”以及“关”。应当指出的是,给LED 591供电的电流可以经由外部线缆51由集尘器主体11供给。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一个或更多个电池可以容纳在外壳54的内部,并且给LED 591供电的电流可以由这些电池供给。
现将参照图1至图6、图9和图16对带装备(背带)60进行说明。带装备60可以以与被广泛用于背包(背囊)等中的带装备(背垫、右肩带、左肩带,腰带和胸带)相同的方式构造。即,带装备60可以优选地构造为附接至集尘器主体11以将集尘器主体11背负在人的背部上的带(背带)。带装备60可以包括例如背垫61、右肩带(条带)63、左肩带(条带)65、腰带67、68和胸带(条带)71。背垫61是带装备60的联接至集尘器主体11的部分。参照图9,应当指出的是,背垫61的位于集尘器主体11侧的表面可以在由阳螺钉62确定的六个位置处经由螺钉紧固至集尘器主体11。背垫61在使用者U将集尘器主体11背在他或她的背部上时接触使用者U的背部。背垫61形成为包含位于柔性布料中的缓冲材料(未示出)的双重或加衬垫结构。背垫61成一体地连接至各个带,接下来将对所述各个带进行说明。如在图8、图9和图12中示出的,在外壳12中设置有用于将这些带保持就位的带环31。
右肩带63是被设计为(构造成)挎在使用者的右肩上的带或条带,左肩带65是被设计为(构造成)挎在使用者的左肩上的带或条带。右肩带63和左肩带65形成一对,并且肩带63和65中的每一者的一端侧连接至背垫61。因此,当肩带63、65被挎在使用者U的双肩上时,集尘器主体11可以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右肩带63和左肩带65还优选地形成为包含合适的缓冲(衬垫)材料,并且右肩带63和左肩带65中的每一者的一侧(端)连接至背垫61的上端部分。另外,右肩带63和左肩带65中的每一者的另一侧(端)分别经由可调节带部64、66而连接至腰带67、68。可调节带部64、66(641、661)可以通过使用调节器72来调节位于背垫61与腰带67、68之间的对应的带的长度。此外,胸带71——该胸带71设计成防止肩带63、65在操作期间从肩膀上意外掉落——附接至右肩带63和左肩带65。胸带71构造成附接至肩带63、65以及从肩带63、65拆下,并且胸带71设置有调节带长度的调节器。
右腰带67佩戴成围绕使用者的右臀(腰)并且连接至背垫61的右下部。左腰带68佩戴成围绕使用者的左臀(腰部)并且连接至背垫61的左下部。右腰带67和左腰带68可以通过带扣69彼此紧固。带扣69还用作为用于调节带长度的调节器,并且带扣69构造成调节紧固在一起的右腰带67与左腰带68之间的长度。右腰带67和左腰带68优选地形成为包含合适的缓冲(衬垫)材料。如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D型环73在合适的位置处附接至带装备60。D型环73构造成使得钩环、钩等可以附接至D型环73。另外,在肩带63、65的外周上设置有外部周向带631、651,并且同样地在腰带67、68的外周上设置有外部周向带671、681。上述钩部57可以保持被钩挂到外部周向带631、651、671、681中的任一者上。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集尘器10,在集尘器主体11中可以安装有大功率的无刷马达23,该集尘器主体11将通过带装备60而被负载在使用者U的双肩上。即,使用者U可以在将集尘器主体11背在他或她的背部上的同时执行清洁工作(真空吸尘)。通过这样做,上述集尘器10使得使用者U能够在无需用手提着重的部件(罐)而同时使用大功率马达通过大功率吸入来进行清洁的情况下执行清洁工作。另外,上述集尘器10使得能够利用操作单元50明亮地照明黑暗的位置。因此,还可以清洁(真空清扫)黑暗的位置,并且此外,可以使用根据本申请的各种照明装置。
另外,由于电池安装部35在上述集尘器10中设置在外壳12的下方部分处或者在上述集尘器10中设置在外壳12的下方部分中,因此所安装的动力工具电池90可以被放置或者定位在外壳12的下方部分中或者外壳12的下方部分处,并且因而整个重心位置位于集尘器10的下方或下部中。由此,在集尘器10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时可以增加使用者的稳定感。另外,根据上述集尘器10,由于排气狭缝19设置在外壳12的下部中并且排气气流被向下引导,因此排气气流不吹向使用者的脸。由此,可以防止排气气流对使用者U产生的不利影响。根据上述集尘器10,由于外部线缆51连接至外壳12的下部,因此外部线缆51在外部线缆51由于重力而向下悬垂时不会缠住外壳12。如果操作单元50不钩挂到带或背带上,则这样的设计防止外部线缆51在吸尘期间成为障碍。
另外,当动力工具电池90将被安装在上述集尘器10上时,动力工具电池90从将集尘器10背在他或她的背部上的使用者U的远端侧(正面侧)滑动至近端侧(背面侧)。这种设计在使用者U仍然将集尘器10背在他或她的背部上的同时使得动力工具电池90能够被容易且方便地安装。另外,根据上述集尘器10,空气吸入口15——该空气吸入口15为进入集尘室30中的含尘空气提供连通路径——设置在外壳12的上部上。此外,由于对无刷马达23进行控制的控制器27设置在外壳12的内部中且排列在与无刷马达23相同的高度位置处,因此可以减小无刷马达23和控制器27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即,可以使集尘器主体11紧凑。
根据上述手柄管80,联接软管部40可以保持钩挂到带上并且由此由钩部87固定。通过以这种方式利用钩部87,联接软管部40可以相对于使用者U在下述情况下设置于固定的状态下:比如,在使用者U不希望用手提着联接软管部40的情况下,在联接软管部40在未使用时被存储的情况下等,由此方便了使用者U。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钩部87可以钩挂在带或背带上使得钩部87向下面向远端侧开口821。因此,易于变脏的进气管嘴48(吸入口)侧被保持设置成面向下方,这从卫生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
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弯曲抓握部83形成为弯曲管形状,并且这种弯曲使得能够确保使用者U的易抓握性。另外,钩部87设置在外周表面801的上侧并且位于最靠近远端侧开口821的一侧上。因此,例如,如果钩部87被钩挂到使用者的右腰带67的外部周向带671上,则钩部87可以保持设置成与使用者的躯干间隔开,使得在进气管嘴48(吸入口)侧被定向成面向下方时钩部87不与连接软管42相干涉。
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钩部87(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钩部87和突出部88的外径膨大——设置在手柄管80的外周面801上,因此,当使用者U用他或她的手H握住手柄管80时,手指能够由钩部87(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支撑。这样的设计使手柄管80易于由使用者握持和操作。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钩部87(手指放置部86)和突出部88设置在远端侧开口821侧,因此,手掌H8、手指H1等在使用者U握住手柄管80并改变在远端侧开口821侧的取向时被更好地支撑,由此改善了在清洁期间的易操作性。
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钩部87(手指放置部86)的外径和突出部88的外径膨大的部分在手掌H8的位置处和食指H2的位置处相接触,这增强了在用手H握持时的触感。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使用者U可以通过使平坦部84与手指HI、H2的垫H7相接触来保持手柄管80,并且可以保证易抓握性使得各种使用者抓握方法也都被支持。另外,根据上述手柄管80,手指H2至H5中的每一者在使用者U通过将手掌H8定位在弯曲部的上侧而握住手柄管80时被更好地支撑。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进行了详细地描述。该详细描述仅用于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践本教示的优选方面的进一步细节而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以上公开的附加特征和教示中的每一者可以单独地使用或者与其他特征和教示结合使用以提供改进的集尘器以及制造和操作该集尘器的方法。
例如,联接软管部40的构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根据清洁部位而视情况适应于各构造。另外,带装备60也可适应于下述构型:在该构型中,只要集尘器能够被背在使用者的身体(背部)上,即酌情对带进行补充或消除。
此外,在以上详细描述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在广义上可以不是实践本发明所必需的,而仅是用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代表性示例的教导。此外,上述代表性示例以及下面的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的各种特征可以以未具体地且明确地列举的方式组合以提供本教示的另外的有用的实施方式。
出于原始书面公开的目的以及出于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目的,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所有特征意在独立于在实施方式和/或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的组合方式而单独地且彼此独立地公开。此外,出于原始书面公开的目的以及出于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目的,多组实体的数值范围或示值用于公开每个可能的中间值或中间实体。
根据设计需求,本公开的控制器27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硬件和/或软件实现。控制器27可以使用数字存储介质如ROM、PROM、EPROM以及EEPROM、闪速存储器等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来配置而成,其中,电子可读控制信号(程序代码)存储在数字存储介质上,数字存储介质与一个或更多个可编程的硬件部件相互作用或者能够与一个或更多个可编程的硬件部件相互作用,以执行被编程的功能。
(每个)可编程硬件部件可以由处理器、计算机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单元)、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集成电路(IC)、计算机、系统芯片(SOC)、可编程逻辑元件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GPA)形成。微处理器是根据本教示的微控制器的典型部件。
数字存储介质可以因此是机器可读或计算机可读的。因而,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数据载体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电子可读控制信号,电子可读控制信号能够与可编程计算机系统或可编程硬件部件相互作用,使得在本文中描述的方法或功能中的一者被执行。示例性实施方式因而是数据载体(或数字存储介质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执行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中的一种方法的程序被记录在该数据载体上。
通常,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别是控制器27实施为程序、固件、计算机程序或包括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实施为数据,其中,程序代码或者数据是可操作的以在程序在处理器或可编程硬件部件上运行(由处理器或可编程硬件部件执行)时执行所述方法中的一种方法。程序代码或数据例如也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载体或数据载体上,比如上述任何类型的数字存储介质。程序代码或数据可以尤其是源代码、机器代码、字节码或另一中间代码。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程序在其执行期间可以实施所述方法或功能中的一者,例如,使得程序读取存储位置和/或将一个或更多个数据元写入到这些存储位置中,其中,在晶体管结构、放大器结构、或者其它电气部件、电子部件、光学部件、磁性部件或基于另外的功能或物理原理的部件中引起切换操作或其他操作。对应地,可以通过读取存储位置来捕捉、确定或者测量数据、数值、传感器值或其它程序信息。通过读取一个或更多个存储位置,程序因此可以捕捉、确定或测量尺寸、数值、变量或其他信息,以及通过在一个或更多个存储位置中进行写入而引起、诱导或者执行动作,以及控制其他装置、机器和部件,因而例如还执行空气压缩机可以被设计以执行的任何复杂过程。
虽然已经在装置或设备的背景下对本教示的一些方面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方面也表示对应的方法的描述,因而装置或设备的块或部件也被理解为对应的方法步骤或者理解为方法步骤的特征。以类似方式,已经在方法步骤的背景下描述的或作为方法步骤所描述的各方面也表示对应装置的对应块或者细节或特征的描述。
本教示的另外的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示例包括:
1.一种真空吸尘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容纳马达、吸入风扇(例如,离心式风扇)、和集尘室,所述吸入风扇由所述马达以可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集尘室构造成用以接收在所述马达驱动所述吸入风扇以在所述集尘室内产生部分真空时所吸入的灰尘和/或颗粒;
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件,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件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具有导轨的动力工具电池组;以及
背带,所述背带附接至所述外壳,并且所述背带包括两个肩带和一个腰带,所述背带构造成使使用者能够将所述外壳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
2.根据实施方式1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上,如当所述外壳被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时在所述外壳的取向中所确定的那样。
3.根据实施方式1或2的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
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限定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中,并且所述空气排出口构造成将在所述吸入风扇由所述马达驱动时由所述吸入风扇产生的排气气流向下引导。
4.根据任一前述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
“开”/“关”切换装置,所述“开”/“关”切换装置经由柔性的外部线缆(例如,经由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马达;
其中,所述线缆的一个端部物理地连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下部。
5.根据任一前述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背面侧,所述背面侧在所述真空吸尘装置被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接近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以及正面侧,所述正面侧与所述背面侧相对;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安装件构造成通过使所述动力工具电池组沿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侧向所述背面侧的方向滑动而以可滑动的方式接纳所述动力工具电池组。
6.根据任一前述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
空气吸入口,所述空气吸入口限定在所述外壳的上部中,所述空气吸入口构造成将外部空气流体地连通到所述集尘室中,外部空气包括包含在其中的任何灰尘和/或颗粒;以及/或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中并且位于与所述马达相同的高度位置处,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至所述马达并且构造成控制所述马达的操作。
7.根据任一前述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
手动选择器装置,所述手动选择器装置具有(所述)“开”/“关”切换装置和经由(所述)外部柔性线缆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光源,
其中,所述手动选择器装置任选地具有钩部或夹部,所述钩部或夹部构造成被夹持在所述背带(例如,所述腰带)上,使得所述光源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被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沿所述使用者的向前斜向下方向进行照明。
8.根据任一前述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
柔性软管,所述柔性软管具有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限定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空气吸入口的第一端,所述柔性软管与所述集尘室流体连通;以及
中空硬管手柄,所述中空硬管手柄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柔性软管的第二端;
其中,(中空)硬管比如延伸硬管或伸缩硬管的第一端任选地连接至所述中空硬管手柄,所述(中空)硬管的第二端任选地构造成安装真空吸尘附件比如地板管嘴、缝隙工具、装饰件工具、刷等。
9.根据实施方式8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硬管手柄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第一周向表面部分和具有第二外径的第二周向表面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外径。
10.根据实施方式9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周向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周向表面部分沿着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轴向方向是弯曲的;以及
所述第一周向表面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软管与所述第二周向表面部分之间。
11.根据实施方式9或10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周向表面部分包含第一凸起部分,所述第一凸起部分设置成在与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所述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二凸起部分相对置。
12.根据实施方式8至11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所述中空硬管手柄包括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定位成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由手握持时与手指垫相接触。
13.根据实施方式12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
所述中空硬管手柄沿着其轴向方向的一部分是弯曲的;
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在与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二平坦部分相对置;
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由手握持时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定位成接触拇指垫且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定位成接触食指垫;以及
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设置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弯曲部内。
14.根据实施方式8至13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周向表面上的钩部或夹部。
15.根据实施方式14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所述钩部或夹部设置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上使得所述钩部的末端被引导向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在轴向上与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联接至所述柔性软管的排气端相反。
16.根据实施方式14或15的真空吸尘装置,包括:
所述中空硬管手柄沿着其轴向方向的一部分是弯曲的;
所述钩部设置在弯曲部的外周侧;以及
所述钩部的末端设置成与距离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排气端相比更靠近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进气端。
17.根据任一前述实施方式的真空吸尘装置,其中,所述真空吸尘装置不包括所述背带。
18.一种装置,包括:
电池组;
马达,所述马达由从所述电池供给的电流驱动;
带,所述带附接至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马达,并且所述带构造成将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马达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以及
光源,所述光源由从所述电池组供给的电流供电。
19.根据实施方式18的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经由柔性线缆连接至附接至所述带的外壳的下部,所述马达容纳在所述外壳中;以及
所述光源具有钩部,所述钩部构造成夹持在所述带上使得所述光源在所述装置被佩戴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沿所述使用者的向前斜向下方向进行照明。
20.一种集尘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容纳马达和集尘室;
背带,所述背带附接至所述外壳,并且所述背带构造成使得所述外壳能够被背在使用者的背部上,所述背带包括腰带并且任选地包括一个或两个肩带(条带);
柔性软管,所述柔性软管与所述集尘室流体地连接;
中空硬管手柄,所述中空硬管手柄与所述柔性软管流体地连接;以及
钩部或夹部,所述钩部或夹部设置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周向表面上,所述钩部构造成钩挂、夹持或卡夹到所述背带上。
21.根据实施方式20的集尘器,其中,所述钩部设置在所述中空硬管手柄上使得所述钩部的末端被引导向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在轴向上与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联接至所述柔性软管的排气端相反。
22.根据实施方式20或21的集尘器,其中:
所述中空硬管手柄沿着其轴向方向的一部分是弯曲的;以及
所述钩部设置在弯曲部的外周侧上;
所述钩部的末端设置成与距离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所述排气端相比更靠近所述中空硬管手柄的所述进气端。
23.根据实施方式20、21或22的集尘器,还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经由外部柔性线缆连接至所述外壳的下部,
其中,所述光源具有钩部或夹部,所述钩部或夹部构造成钩挂、夹持或卡夹在所述背带(例如,所述腰带)上,使得所述光源在所述集尘器被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沿所述使用者的向前斜向下方向进行照明。
24.根据实施方式20至23中的任一实施方式的集尘器,还包括:
手动选择器装置,所述手动选择器装置经由(所述)外部装置连接至所述外壳的(所述)下部,所述手动选择器装置具有“开”/
“关”切换装置,所述“开”/“关”切换装置构造成控制所述马达的操作。
25.根据实施方式24的集尘器,其中,所述手动选择器装置包括用于照亮待由所述集尘器清洁的区域的(所述)光源。
附图标记说明
10 集尘器(真空吸尘器)
11 集尘器主体(背部携带式装置)
12 外壳(罐)
121 后侧外壳
122 前侧外壳
13 开/关盖
131 下侧边缘
132 上侧边缘
14 闩锁结构
141 钩部
142 阴钩部
15 空气吸入口
151 联接凸缘
152 凸形部
16 开口
161 垫圈
162 过滤器
17 正面凹部
181 右凹部
182 左凹部
19 排气狭缝(空气排出口)
191 第一排气狭缝
192 第二排气狭缝
21 驱动部
23 无刷马达
231 马达壳体
232、233 螺钉紧固部
234 螺钉
24 旋转驱动轴
25 吸入风扇
251 风扇导向件
252 第一橡胶构件
253 第二橡胶构件
27 控制器
271 控制器壳体
272 电路板
273 电容器
281 第一隔音构件
282 第二隔音构件
283 第一过滤器
284 第二过滤器
29 供电路径
30 集尘室
31 带环
32 螺钉
33 居中插置部
34 凹槽
35 电池安装部(电池保持部)
351 右电池安装部
352 左电池安装部
36 滑动导向部
37 滑动连接端子
38 阴钩部
39 下表面
40 联接软管部(软管部)
42 连接软管(柔性软管)
421 基部端连接部
422 末端连接部
423 配对凸部
43 联接管嘴
47 伸缩管(延伸硬管)
471 基部端连接部
48 进气管嘴(真空吸尘附件)
50 操作单元(照明装置—手动选择器装置)
51 外部线缆
53 操作单元主体)
54 外壳
541 下侧外壳
542 上侧外壳
545、546 螺钉
551 防滑部
552 斜面部
56 操作面板
561 “开”按钮
562 “关”按钮
563 光源“开”/“关”按钮
57 钩部
570 下表面
571 中间部
572 末端部
58 倾斜导向部
581 右导向侧表面
582 左导向侧表面
583 居中顶点
591 LED(光源)
592 透射窗口
60 带装备(背带)
61 背垫
63 右肩带
65 左肩带
64、66 可调节带部
67 右腰带
68 左腰带
631、651、671、681 外部周向带
682 带边缘
69 带扣
71 胸带
72 调节器
73 D型环
80 手柄管(手柄管部—中空硬管手柄)
801 外周表面
805 止动凸出部
81 软管连接部
811 基部侧开口
813 配对孔
82 管连接部
821 远端侧开口
83 弯曲抓握部
831 平缓弧形部
833 急转弧形部
835 左侧联接部
837 右侧联接部
84 平坦部
841 台阶部
85 凸出部
86 手指放置部(膨隆部)
861 后侧表面
87 钩部
871 中间部
872 末端部
88 突出部(膨隆部)
89 上侧突出部
90 动力工具电池
91 滑动导向部
93 阳钩部
95 下表面
U 使用者
H 手

Claims (13)

1.一种背部携带式集尘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容纳马达和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在所述马达被驱动时收集灰尘;
多个电池保持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上使得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能够保持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
肩带,所述肩带挎搭在使用者的双肩上以将所述外壳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以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配置成经由从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底面延伸的线缆对所述马达进行操作,
其中,
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之间设置有居中插置部;
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表面与保持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的每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所述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的下表面大致齐平,从而支承所述外壳使得以竖直取向进行放置,并且
所述线缆从设置在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部上的凹槽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部携带式集尘器,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中设置有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向下引导排气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部携带式集尘器,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背面侧和正面侧,所述背面侧在所述外壳被背在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上时接近所述使用者的背部侧,所述正面侧远离所述背面侧;以及
通过使所述动力工具电池沿从所述外壳的所述正面侧向所述背面侧的方向滑动来将所述动力工具电池安装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部携带式集尘器,其中,
在所述外壳的上部上设置有空气吸入口,所述空气吸入口能够吸入包括灰尘的外部空气;以及
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中且在与所述马达的高度位置相同的高度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马达。
5.一种背部携带式装置,包括:
电池;
马达,所述马达由从所述电池供给的电力驱动;
外壳,所述外壳容纳所述马达;
多个电池保持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上使得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能够保持所述电池;
带,所述带用于将所述外壳背在背部上;以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配置成经由从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底面延伸的线缆对所述马达进行操作,所述操作单元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由从所述电池经由所述线缆供给的所述电力供电,
其中,
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之间设置有居中插置部;
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表面与保持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的每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所述电池的下表面大致齐平,从而支承所述外壳使得以竖直取向进行放置,并且
所述线缆从设置在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部上的凹槽引出。
6.一种集尘器,包括:
用于集尘器主体的外壳,所述集尘器主体包括马达和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在所述马达被驱动时收集灰尘;
软管部;
多个电池保持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上使得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能够保持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以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配置成经由从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底面延伸的线缆对所述马达进行操作,
其中,
所述软管部包括可手握的手柄管部;
在所述手柄管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可钩挂的钩部;
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之间设置有居中插置部;
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表面与保持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的每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所述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的下表面大致齐平,从而支承所述外壳使得以竖直取向进行放置,并且
所述线缆从设置在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部上的凹槽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器,其中,
所述钩部形成为:使得所述钩部能够钩挂成使吸入口侧面向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集尘器,其中,
所述手柄管部形成为弯曲管形状;以及
所述钩部设置在弯曲部的外周侧和吸入口侧。
9.一种集尘器,包括:
用于集尘器主体的外壳,所述集尘器主体包括马达和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在所述马达被驱动时收集灰尘;
软管部;
多个电池保持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上使得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能够保持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以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配置成经由从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底面延伸的线缆对所述马达进行操作,
其中,
所述软管部包括可手握的手柄管部;
在所述手柄管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使所述手柄管部的所述周向表面的外径膨大的膨隆部;
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之间设置有居中插置部;
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表面与保持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的每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所述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的下表面大致齐平,从而支承所述外壳使得以竖直取向进行放置,并且
所述线缆从设置在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部上的凹槽引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尘器,其中,
所述手柄管部形成为弯曲管形状;以及
所述膨隆部设置在吸入口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集尘器,其中,
所述膨隆部是通过使弯曲的外周侧部分的外径和弯曲的内周侧部分的外径膨大而形成的。
12.一种集尘器,包括:
用于集尘器主体的外壳,所述集尘器主体包括马达和集尘部,所述集尘部在所述马达被驱动时收集灰尘;
软管部;
多个电池保持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部上使得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能够保持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以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配置成经由从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底面延伸的线缆对所述马达进行操作,
其中,
所述软管部包括可手握的手柄管部;
在所述手柄管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能够在手握住所述手柄管部时与手指垫相接触;
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之间设置有居中插置部;
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表面与保持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的每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所述滑动安装型动力工具电池的下表面大致齐平,从而支承所述外壳使得以竖直取向进行放置,并且
所述线缆从设置在所述居中插置部的下部上的凹槽引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尘器,其中,
所述手柄管部形成为弯曲管形状;以及
所述平坦部中的两个平坦部设置在所述手柄管部的所述周向表面的正交于曲率半径方向的相应两侧上。
CN201610537635.4A 2015-07-09 2016-07-08 集尘器 Active CN106333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8002 2015-07-09
JP2015138002 2015-07-09
JP2015-229399 2015-11-25
JP2015229399A JP6869635B2 (ja) 2015-07-09 2015-11-25 集塵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3628A CN106333628A (zh) 2017-01-18
CN106333628B true CN106333628B (zh) 2020-12-18

Family

ID=5758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7635.4A Active CN106333628B (zh) 2015-07-09 2016-07-08 集尘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3493B2 (zh)
CN (1) CN106333628B (zh)
DE (1) DE102016112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9635B2 (ja) 2015-07-09 2021-05-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US10531771B2 (en) * 2016-08-08 2020-01-1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cordless convertible handheld configuration
CN108221795A (zh) * 2017-12-20 2018-06-29 佛山市倍尚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便捷的道路除尘机
USD866103S1 (en) 2017-12-20 2019-11-0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Vacuum cleaner
CN110315481B (zh) * 2018-03-30 2023-07-21 株式会社牧田 集尘机
JP7210297B2 (ja) 2018-03-30 2023-01-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CN108858177A (zh) * 2018-08-01 2018-11-23 佛山市高明曦逻科技有限公司 摆动式高精度除尘软体机器人
EP3659486A1 (en) 2018-11-29 2020-06-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Vacuum cleaner having tube and hose
EP3917368A1 (en) 2019-02-01 2021-12-08 Techtronic Cordless GP Vacuum cleaner
JP7198104B2 (ja) 2019-02-06 2022-12-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クリーナ
JP7224967B2 (ja) 2019-03-05 2023-02-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アップライト集じん機
JP7330720B2 (ja) * 2019-03-05 2023-08-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背負い式集じん機
JP2020141795A (ja) * 2019-03-05 2020-09-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背負い式集じん機
JP7240206B2 (ja) * 2019-03-05 2023-03-15 株式会社マキタ 背負い式集じん機
DE102019213782A1 (de) * 2019-09-11 2021-03-11 Robert Bosch Gmbh Am Körper getragene Stauberfassungsvorrichtung
JP7369579B2 (ja) 2019-09-30 2023-10-26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ブラシ及びロボット集塵機
JP2021065463A (ja) * 2019-10-24 2021-04-3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
CN115802923A (zh) 2020-05-18 2023-03-14 阿尔弗雷德·卡赫欧洲两合公司 电池操作的背包式抽吸器具
US11978869B2 (en) * 2020-07-15 2024-05-07 Emerson Electric Co. Battery packs for battery-powered appliances and connection system for same
DE102020132594A1 (de) 2020-12-08 2022-06-09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Sauggerät mit mindestens einer Aufnahme für eine Batterie
JP2022112929A (ja) * 2021-01-22 2022-08-0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じん機
AU2022204542A1 (en) * 2021-06-29 2023-01-19 Techtronic Cordless Gp Wearable vacuum cleaner
DE102021208904A1 (de) * 2021-08-13 2023-02-16 Festool Gmbh Elektrisch betreibbares Gerät und Verfah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8820A (en) * 1965-09-13 1967-07-04 Gen Electric Illuminated floor polisher
US4594807A (en) * 1985-05-31 1986-06-17 Mcqueen Robert Crawling pest eliminator system and method
JPH0670872A (ja) 1992-08-27 1994-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JP3132256B2 (ja) 1993-08-13 2001-0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3115875B1 (ja) 1999-12-20 2000-12-11 喜代子 田野倉 可搬掃除機
US6295692B1 (en) * 2000-05-10 2001-10-02 Pro-Team, Inc. Convertible vacuum cleaner
JP4021625B2 (ja) 2001-02-01 2007-12-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集塵機及び電動工具
JP2002320573A (ja) 2001-04-25 2002-11-05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JP2002320579A (ja) 2001-04-25 2002-11-05 Hitachi Ltd 電気掃除機
US6568026B2 (en) * 2001-10-01 2003-05-27 Lawrence Michael Roy Portable back pack vacuum
US7152132B2 (en) * 2003-07-16 2006-12-19 Q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buffer util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889877B (zh) * 2003-12-08 2010-11-03 瓦克商店公司 具有再充电电池的真空装置
US7287300B2 (en) * 2004-07-09 2007-10-30 Nss Enterprises, Inc. Portable vacuum system
JP2006305248A (ja) 2005-04-27 2006-11-09 Akio Sekido 電気掃除機用l字型背負い具
US20070174992A1 (en) * 2005-09-30 2007-08-02 Murray Christopher W Quiet vacuum cleaner
JP4981392B2 (ja) 2006-09-20 2012-07-1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アダプタ、アダプタと電池パックの組み合わせ、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FR2910263B1 (fr) * 2006-12-22 2009-01-23 Seb Sa Conduit d'aspiration pour aspirateur.
DE102008040061A1 (de) * 2008-07-02 2010-01-07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JP2010178773A (ja) 2009-02-03 2010-08-19 Makita Corp ハンディクリーナ
JP2011233409A (ja) 2010-04-28 2011-11-17 Makita Corp 電気機器システム
JP5776139B2 (ja) 2010-05-26 2015-09-0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背負式作業機械及び作業機械
JP2011244780A (ja) 2010-05-31 2011-12-08 Hitachi Koki Co Ltd 背負式エンジン作業機
US20120251229A1 (en) 2011-04-01 2012-10-04 De Poan Pneumatic Corp. Latching mechanism for battery pack of electrical tool
CN202262942U (zh) * 2011-09-01 2012-06-06 黄有光 一种二合一uv吸尘器
JP5880189B2 (ja) 2012-03-22 2016-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014008303A (ja) 2012-07-02 2014-01-20 Hitachi Appliances Inc 電気掃除機
TWI498711B (zh) 2012-09-17 2015-09-01 Wistron Corp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電池卡固機構
US9456722B2 (en) * 2013-08-13 2016-10-04 Emerson Electric Co. Backpack vacuum cleaner
JP6313953B2 (ja) 2013-10-28 2018-04-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014155862A (ja) 2014-04-03 2014-08-28 Makita Corp 集塵機
US10342401B2 (en) * 2014-11-26 2019-07-09 Techtronic Industries Co. Ltd. Battery pack
JP6127077B2 (ja) 2015-02-17 2017-05-10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07085A1 (en) 2017-01-12
DE102016112420A1 (de) 2017-01-12
CN106333628A (zh) 2017-01-18
US10383493B2 (en)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3628B (zh) 集尘器
US11109725B2 (en) Dust collector
JP4811689B2 (ja) 掃除用電気器具
US20190298122A1 (en) Backpack dust extractor
CN110996739B (zh) 表面清洁设备
US11445876B2 (en) Cleaner
US20200187739A1 (en) Vacuum
JP2020110472A (ja) 電気掃除機
KR101538011B1 (ko) 바퀴가 달린 백팩형 산업용 진공청소기
JPH04364822A (ja) 電気掃除機
CN100490725C (zh) 吸入器具以及使用其的电吸尘器
JP2018015410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7021057A5 (zh)
JP5578281B2 (ja) 電気掃除機
KR100761667B1 (ko) 무배기 로봇 청소기
JP7013038B2 (ja) 袋付き電気掃除機
JP4709690B2 (ja) 電気掃除機
JP6334323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口体
CN210541302U (zh) 电动吸尘器
CN211722994U (zh) 集尘器
CN110419981B (zh) 电动吸尘器用的刷吸嘴及具备其的电动吸尘器
KR200163676Y1 (ko) 핸디형진공청소기
JP5155201B2 (ja) 電気掃除機
KR20100076133A (ko) 진공 청소기의 노즐
JP4314122B2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