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1302U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1302U
CN210541302U CN201921267020.XU CN201921267020U CN210541302U CN 210541302 U CN210541302 U CN 210541302U CN 201921267020 U CN201921267020 U CN 201921267020U CN 210541302 U CN210541302 U CN 210541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portion
vacuum cleaner
electric vacuum
housing
sup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70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市野雄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1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1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够减弱施加于对把持部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的重量感。电动吸尘器(1)具备吸尘器主体(2)、电动送风机(7)、以及壳体(15)。吸尘器主体(2)具有把持部(12)。电动送风机(7)配置于吸尘器主体(2)。在壳体(15)的内部具有作为电动送风机(7)的电源的二次电池(26)。壳体(15)与吸尘器主体(2)连接、且相对于把持部(12)而位于上方。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吸尘器,其在吸尘器主体具有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背景技术
杆(stick)式电动吸尘器在连接有延长管、吸入口体的吸尘器主体具备把持部,对把持部进行把持并对延长管、吸入口体和吸尘器主体一并进行一体操作而进行清扫。对于吸尘器主体,在把持部的下方的位置配置有电动送风机等驱动部、作为其电源的二次电池等重物,因此,使用者在清扫期间对把持部进行把持而以悬吊状态维持上述重物,从而重物的载荷容易施加于对把持部进行把持的手指。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374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其能够减弱施加于对把持部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的重量感。
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尘器主体、驱动部、以及壳体。吸尘器主体具有把持部。驱动部配置于吸尘器主体。在壳体的内部具有作为驱动部的电源的电池。壳体与吸尘器主体连接、且相对于把持部而位于上方。
根据上述结构,重量相对于把持部而向下方和上方分散,所以能够减弱施加于对把持部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的重量感。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备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由对所述把持部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支承。
优选地,所述被支承部在与所述把持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凹部。
优选地,所述壳体在接近所述把持部的方向和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离开的方向上可动地支承于所述吸尘器主体。
优选地,所述电动吸尘器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对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把持部施力。
优选地,所述电动吸尘器具备软质部件,该软质部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把持部对置的那侧。
优选地,所述把持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图1(b)是示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壳体位于把持部的上方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吸尘器、2…吸尘器主体、7…作为驱动部的电动送风机、12…把持部、15…壳体、16…被支承部、17…凹部、22…施力机构、24…软质部件、26…作为电池的二次电池、H…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图1(b)及图2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a)、图1(b)及图2中,1是电动吸尘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把持电动吸尘器1而使其执行动作,由此对地板表面上的尘埃进行清扫。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吸尘器1,列举杆式电动吸尘器为例进行说明。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说明更加明确,将电动吸尘器1的靠近使用者的端部侧设为作为电动吸尘器1的一侧的后侧并用箭头R来表示,将远离使用者的端部侧设为作为电动吸尘器1的另一侧的前侧并用箭头F来表示。另外,将相对于作为第一方向的前后方向交叉的两侧方向或宽度方向设为作为第二方向的左右方向。此外,将在由使用者把持而对下方的被清扫面进行清扫的状态下沿着铅直上下方向的方向设为作为第三方向的上下方向并用箭头U及箭头D来表示。
电动吸尘器1具备吸尘器主体2。吸尘器主体2具备吸入口3以及排气口4。吸入口3配置于吸尘器主体2的前端部。风路体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吸入口3连接。风路体5形成吸入风路。本实施方式中,风路体5具备例如延长管及吸入口体、且形成为长条状。
另外,电动吸尘器1具备作为驱动部的电动送风机7。电动送风机7配置于吸尘器主体2。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与吸入口3连通,电动送风机7的排气侧与排气口4连通。利用控制部对电动送风机7进行控制。
此外,电动吸尘器1具备集尘部10。集尘部10与电动送风机7的吸入侧和吸入口3之间连接。集尘部10使得尘埃从经由风路体5而从吸入口3吸入的含尘空气分离并使得这些尘埃汇集。本实施方式中的集尘部10例如为旋风分离式集尘装置。集尘部10能够相对于吸尘器主体2而拆装。集尘部10是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重物。应予说明,作为集尘部10,可以使用相对于内置于吸尘器主体2的集尘室等而拆装的集尘袋、过滤器等。
另外,电动吸尘器1具备把持部12。把持部12位于电动吸尘器1的后部。把持部12一体地设置于吸尘器主体2。把持部12由使用者把持,从而,使用者能够对吸尘器主体2进行把持。把持部12配置为比集尘部10更靠后方。此外,把持部12配置为比电动送风机7更靠后方。使用者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从而使得电动吸尘器1形成为如下使用姿势,即,吸尘器主体2的前部因位于比把持部12更靠前方的位置的电动送风机7、风路体5的自重而下降,从而使得吸尘器主体2的后部处于上侧、且使得前部处于下侧而对下方进行清扫。在对下方进行清扫的使用姿势下,使用者利用卡挂于把持部12的手指对吸尘器主体2进行支承。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12形成为以向上方及后方凸出的圆弧状而弯曲。把持部12在上下方向上弯曲。另外,把持部12沿着前后方向而配置。把持部12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把持部12的至少一个端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端部固定于吸尘器主体2。把持部12配置于从集尘部10的位置至吸尘器主体2的后端部的范围。
此外,优选地,在把持部12配置有由控制部设定电动吸尘器1的启动及停止的设定机构13。设定机构13可以配置于吸尘器主体2的与把持部12不同的位置。
此外,电动吸尘器1具备与吸尘器主体2分体的壳体15。壳体15与吸尘器主体2连接。另外,壳体15可以相对于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12而位于上方。该状态下,驱动部相对于把持部12而位于下方。反之,壳体15也可以相对于把持部12而位于下方,驱动部也可以相对于把持部12而位于上方。或者,壳体15可以配置成以吸尘器主体2为中心而与作为驱动部的电动送风机7倾斜地对置。壳体15具备被支承部16,该被支承部16由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来支承。此处,使用者的手是指例如从使用者的肩部至指尖的部分。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被支承部16由使用者的手H中的手腕之前的部分来支承,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由手腕至肩部的、所谓的手臂部分来支承。被支承部16在与把持部12对置的部分具有凹部17。本实施方式中的被支承部16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而具有轴向的半圆筒状,凹部17形成为以圆弧状而弯曲。即,被支承部16形成为向上方凸出的圆弧状。凹部17位于被支承部16的下部。另外,被支承部16及凹部17在整个宽度方向上以圆弧状而弯曲。本实施方式中的被支承部16形成为比把持部12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从把持部12向前方或后方伸出。
另外,优选地,壳体15可动地支承于吸尘器主体2。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5具备被轴支承部19,该被轴支承部19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吸尘器主体2。被轴支承部19突出设置于被支承部16的前部。被轴支承部19支承于在吸尘器主体2设置的连接部20。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0位于壳体15的前方。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0设置于把持部12的前端部。连接部20形成为向上方立起,壳体15的被轴支承部19支承于该连接部20的前端部。因此,壳体15能够在被支承部16接近把持部12的方向和相对于把持部12离开的方向上转动。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15的被支承部16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转动。
更优选地,壳体15被施力机构22朝向接近把持部12的方向施力。施力机构22例如采用盘簧、扭簧等。施力机构22配置于例如被轴支承部19与连接部20的连接部分。
另外,优选地,壳体15在与把持部12对置的那侧具备软质部件24。本实施方式中,软质部件24构成凹部17的与把持部12对置的那侧的外表面。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软质部件24形成为半圆筒状。软质部件24是与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直接接触的部分。软质部件24利用例如橡胶、弹性体、海绵等而形成为规定的厚度。
此外,在壳体15收容有作为电池的二次电池26。二次电池26成为电动送风机7等的电源。本实施方式中,二次电池26是具备多个电池主体27的电池组。二次电池26是具有与电动送风机7、集尘部10相同的重量或更重的重量的重物。本实施方式中,电池主体27配置于壳体15的被支承部16的内部。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主体27沿着被支承部16的轴线方向而在宽度方向上并排配置。电池主体27沿着凹部17的弯曲形状而在宽度方向上并排配置。另外,二次电池26与配线电连接。配线导入至吸尘器主体2而与电动送风机7、控制部连接。
接下来,对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的清扫动作进行说明。
例如在对地板表面等使用者下方的被清扫面进行清扫的情况下,杆式电动吸尘器1形成为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并使得吸入口3朝向下方的使用姿势,由此使得风路体5的前端朝向被清扫面。接下来,通过对设定机构13的操作而使得电动吸尘器1启动,对把持部12进行操作而使吸入口体等沿着被清扫面移动,同时,利用因电动送风机7的驱动而产生的负压将尘埃与空气一同从风路体5经由吸入口3而向集尘部10吸入。集尘部10中,使得尘埃从含尘空气分离并对其进行捕集。利用集尘部10使得尘埃分离后的空气从集尘部10排出并被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吸入至电动送风机7的空气对电动送风机7进行冷却,然后,从排气口4向吸尘器主体2的外部排出。
本实施方式中,当这样进行清扫时,将具有作为电动送风机7的电源的二次电池26的壳体15与吸尘器主体2连接,并使其相对于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12而位于上方。因此,相对于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12,电动送风机7位于下方,二次电池26位于上方。因此,重量相对于把持部12而向下方和上方分散,所以能够减弱施加于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的重量感。
另外,设置于壳体15的被支承部16由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支承,由此,能够利用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而对壳体15所具备的二次电池26的重量进行支承,从而能够减弱施加于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的重量感。
特别是在把持部12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电动吸尘器1的情况下,通常重物的载荷始终施加于使用者握持把持部12的手H的手指张开的方向,因此,电动吸尘器1的载荷大部分都施加于使用者的手H的手指,需要向手H的手指握紧的方向施力而对把持部12进行握持。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作为重物的具有二次电池26的壳体15放置于手H上,所以二次电池26的重量并未施加于手H的手指,而是形成为放置于手H上、换言之为利用手H的手背承受二次电池26的载荷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施加于手指的力,能够有效地抑制重量感。
其结果,即便长时间地使用电动吸尘器1,也能够抑制由电动吸尘器1的重物的载荷而引起的使用者的疲劳感。
在被支承部16的与把持部12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凹部17,因此,凹部17沿着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的形状,能够利用手H而稳定地对壳体15的被支承部16进行支承。在包括多个电池主体27的二次电池26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得电池主体27沿着凹部17而配置于壳体15的被支承部16,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适合于手H的形状的凹部17。
另外,在接近把持部12的方向和相对于把持部12离开的方向上将壳体15可动地支承于吸尘器主体2,从而,当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时,使得壳体15处于与把持部12分离的位置,使用者容易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并且,在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状态下,使得壳体15处于接近把持部12的位置,能够利用使用者的手H容易地对壳体15的被支承部16进行支承。此外,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的大小、厚度根据使用者而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在接近把持部12的方向和相对于把持部12离开的方向上将壳体15可动地支承于吸尘器主体2,能够使得把持部12与壳体15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应对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的大小、厚度。
此时,利用施力机构22朝向把持部12对壳体15进行施力,由此能够保持将壳体15按压于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H的状态。因此,例如在使用者扭动对把持部12进行把持的手H等情况下,也能够使得壳体15难以从手H离开。因此,使用者的手H处于利用施力机构22的作用力并借助壳体15而按压于把持部12的状态,因此,还可以不对把持部12进行握持而是用手掌推拉把持部12而对电动吸尘器1进行操作。
另外,通过在壳体15的与把持部12对置的那侧配置软质部件24,能够利用软质部件24而使得壳体15相对于支承被支承部16的手H的触碰缓和,从而能够提供即便长时间地使用而针对手H的负荷也较小的电动吸尘器1。
应予说明,上述一实施方式中,将驱动部设为电动送风机7,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以二次电池26为电源进行驱动且重量较大的任意驱动部作为对象。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其意图并非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而实施,可以在未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置换以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及主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具备吸尘器主体、驱动部以及壳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器主体具有把持部,
所述驱动部配置于所述吸尘器主体,
所述壳体在内部具有作为所述驱动部的电源的电池,与所述吸尘器主体连接、且相对于所述把持部而位于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被支承部,该被支承部由对所述把持部进行把持的使用者的手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支承部在与所述把持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接近所述把持部的方向和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离开的方向上可动地支承于所述吸尘器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接近所述把持部的方向和相对于所述把持部离开的方向上可动地支承于所述吸尘器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吸尘器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对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把持部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吸尘器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对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把持部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吸尘器具备软质部件,该软质部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把持部对置的那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CN201921267020.XU 2018-09-19 2019-08-07 电动吸尘器 Active CN2105413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5220 2018-09-19
JP2018175220A JP7104597B2 (ja) 2018-09-19 2018-09-19 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1302U true CN210541302U (zh) 2020-05-19

Family

ID=6990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7020.XU Active CN210541302U (zh) 2018-09-19 2019-08-07 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04597B2 (zh)
CN (1) CN21054130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0553B2 (ja) * 2015-06-09 2020-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44130A (ja) 2020-03-26
JP7104597B2 (ja)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2863B2 (ja) 掃除用電気器具
US10383493B2 (en) Dust collector
JP5884178B2 (ja) 真空掃除機
JP5894011B2 (ja) 掃除用器具
CN109475259B (zh) 电动吸尘器
US11109725B2 (en) Dust collector
CN110996739B (zh) 表面清洁设备
US20200187739A1 (en) Vacuum
US11877713B2 (en) Cleaner
JP2015082989A (ja) 背負式作業機
JP6863673B2 (ja) スティック型電気掃除機
US20080045127A1 (en) Comfort grip for an orbital abrasive hand tool
RU2462983C1 (ru) Сборка шланг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ылесоса 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ылесос
CN109561800B (zh) 电池供电的真空吸尘器
CN210541302U (zh) 电动吸尘器
JP6628511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110049703B (zh) 表面清洁设备
JP7200848B2 (ja) 吸込具
JP2005034175A (ja) 電気掃除機
CN110831474B (zh) 电动吸尘器
JP2008161257A (ja) 電気掃除機
JP6056377B2 (ja) 電気掃除機
JP4314122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7018172A (ja) 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2020081007A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