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2801A -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2801A
CN106242801A CN201610678350.2A CN201610678350A CN106242801A CN 106242801 A CN106242801 A CN 106242801A CN 201610678350 A CN201610678350 A CN 201610678350A CN 106242801 A CN106242801 A CN 106242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rich
pleurotus eryngii
bacterium bag
ino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783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瑜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6783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2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2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2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9/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urea or urea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富硒玉米芯62‑68、棉籽壳10‑14、富硒玉米12‑14、麦麸6‑8、葵花籽壳6‑8、莲子壳6‑8、石灰粉0.8‑1.0、石膏0.5‑0.7、多菌灵0.1‑0.15、富硒鸡蛋0.5‑0.8、营养能量颗粒8‑10、中草药粉2‑4;(2)拌料;(3)装袋;(4)蒸料灭菌;(5)接种;(6)菌种培养;(7)出菇管理;(8)采收。本发明添加了富硒鸡蛋、富硒玉米芯和富硒玉米使得栽培出来的杏鲍菇富含硒和维生素,大大增强了杏鲍菇的保健功效;培养料中加入了中草药粉,减少了杏鲍菇的发病几率,提高杏鲍菇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医学资料显示,硒是动物和人体中一些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硒-P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内起着平衡氧化还原的作用,硒对人类的多种疾病都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它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对糖尿病、大骨节病、哮喘、帕金森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缺硒还可以导致各种眼疾的发生。补硒是最好的预防癌症的措施,但是硒直接服用不易被人体所吸收,最好的补硒措施是从食物中摄取硒达到补硒的目的。
杏鲍菇菌肉肥厚,脆嫩,味道鲜美,闻之有淡淡的杏仁香味,食之有鲍鱼之美,适合烹饪各种佳肴,被誉称为蚝菇王。中医认为,杏鲍菇有益气、杀虫和美容作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
由于杏鲍菇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引入栽培,杏鲍菇具有很好的富硒能力,现在一些栽培富硒杏鲍菇多是采用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使杏鲍菇中的硒含量增加,但是无机硒盐毒性较大,若长期使用含无机硒盐原料栽培的杏鲍菇,则会危害人体身体健康,若是以杏鲍菇为载体,通过有机硒制成富硒杏鲍菇将大大提高杏鲍菇的保健功效,也不会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富硒玉米芯62-68、棉籽壳10-14、富硒玉米12-14、麦麸6-8、葵花籽壳6-8、莲子壳6-8、石灰粉0.8-1.0、石膏0.5-0.7、多菌灵0.1-0.15、富硒鸡蛋0.5-0.8、营养能量颗粒8-10、中草药粉2-4;
(2)拌料,将富硒玉米芯、棉籽壳、富硒玉米、麦麸、葵花籽壳和莲子壳粉碎称重平摊,将糖溶于水后加入富硒鸡蛋均匀洒在平摊的物料上,边洒边翻料,并堆制10-12小时,再将原料中的其他组分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为50-58%;
(3)装袋,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装入直径为20-23厘米、长度为35-40厘米的菌袋中,每个菌袋装入料的重量为1800克-2000克;
(4)蒸料灭菌,将步骤(3)得到的装入菌袋的培养料放入蒸料池中,温度达到100℃,保持35-40个小时,然后停止加热,恢复到常温,取出菌袋;
(5)接种,将步骤(4)得到的装入菌袋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在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时,检查菌袋破损情况,破损的菌袋及时丢弃;
(6)菌种培养,将步骤(5)得到的接种后的培养料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湿度保持在60%-65%,每天通风换气,每隔3-5天进行一次杂菌检查和发菌状况的检查,以便及时补充接种和淘汰杂菌;
(7)出菇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米粒状菇蕾时,继续培养4-6天后把菌袋搬进出菇场进行出菇管理,并拉大昼夜温差控制在8℃-11℃,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适时通风换气;
(8)采收,待菌盖直径4-6cm,菌柄长10-12cm时,菌盖平展,菌褶初步形成,但未弹射孢子,有7-8分成熟时,采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生产出富硒鸡蛋,富硒鸡饲料包括富硒玉米62-66、豆粕15-17、麸皮19-21、磷酸氢钙1-2、草粉1-3、微量元素0.8-1.2、石粉0.9-1.3、多维素0.2-0.4、食盐0.2-0.4。
进一步的,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得到富硒有机肥料,富硒有机肥料施肥种植玉米,进而得到富硒玉米和富硒玉米芯。
进一步的,营养能量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豆粉30-33、白糖3-3.6、尿素0.3-0.5、维生素E0.3-0.5,将白糖、尿素和维生素E溶于水后加入土豆粉,造粒干燥后得到营养能量颗粒。
进一步的,中草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王枣子12-14、鱼腥草8-10、猫耳草8-10、蒲公英4-6和龙胆草4-6;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在接种前要用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封闭接种室门窗,采用25%多菌灵500倍液对接种室内喷洒消毒,消毒时间维持36-42小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前,人员及设备采用浓度为1:1000-15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接种时间不超过4小时。
进一步的,在步骤(6)中,在菌种培养前要用消毒剂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培养室地面洒石灰粉,并使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两次消毒杀菌。
进一步的,在步骤(6)中,菌袋在培养室的摆放按“井”字摆放,摆放的层数为7-8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常规栽培培养料的基础上添加了富硒鸡蛋、富硒玉米芯和富硒玉米使得栽培出来的杏鲍菇富含硒和维生素,大大增强了杏鲍菇的保健功效;培养料中加入了中草药粉,减少了杏鲍菇的发病几率,提高杏鲍菇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富硒玉米芯62、棉籽壳10、富硒玉米12、麦麸6、葵花籽壳6、莲子壳6、石灰粉0.8、石膏0.5、多菌灵0.1、富硒鸡蛋0.5、营养能量颗粒8、中草药粉2;
(2)拌料,将富硒玉米芯、棉籽壳、富硒玉米、麦麸、葵花籽壳和莲子壳粉碎称重平摊,将糖溶于水后加入富硒鸡蛋均匀洒在平摊的物料上,边洒边翻料,并堆制10小时,再将原料中的其他组分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为50%;
(3)装袋,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装入直径为20厘米、长度为35厘米的菌袋中,每个菌袋装入料的重量为1800克;
(4)蒸料灭菌,将步骤(3)得到的装入菌袋的培养料放入蒸料池中,温度达到100℃,保持35个小时,然后停止加热,恢复到常温,取出菌袋;
(5)接种,将步骤(4)得到的装入菌袋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在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时,检查菌袋破损情况,破损的菌袋及时丢弃;
(6)菌种培养,将步骤(5)得到的接种后的培养料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空气湿度保持在60%,每天通风换气,每隔3天进行一次杂菌检查和发菌状况的检查,以便及时补充接种和淘汰杂菌;
(7)出菇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米粒状菇蕾时,继续培养4天后把菌袋搬进出菇场进行出菇管理,并拉大昼夜温差控制在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适时通风换气;
(8)采收,待菌盖直径4-6cm,菌柄长10-12cm时,菌盖平展,菌褶初步形成,但未弹射孢子,有7-8分成熟时,采收。
在步骤(1)中,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生产出富硒鸡蛋,富硒鸡饲料包括富硒玉米62、豆粕15、麸皮19、磷酸氢钙1、草粉1、微量元素0.8、石粉0.9、多维素0.2、食盐0.2。
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得到富硒有机肥料,富硒有机肥料施肥种植玉米,进而得到富硒玉米和富硒玉米芯。
营养能量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豆粉30-33、白糖3-3.6、尿素0.3-0.5、维生素E0.3-0.5,将白糖、尿素和维生素E溶于水后加入土豆粉,造粒干燥后得到营养能量颗粒。
中草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王枣子12-14、鱼腥草8-10、猫耳草8-10、蒲公英4-6和龙胆草4-6;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
在步骤(5)中,在接种前要用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封闭接种室门窗,采用25%多菌灵500倍液对接种室内喷洒消毒,消毒时间维持36小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前,人员及设备采用浓度为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接种时间不超过4小时。
在步骤(6)中,在菌种培养前要用消毒剂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培养室地面洒石灰粉,并使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两次消毒杀菌。
在步骤(6)中,菌袋在培养室的摆放按“井”字摆放,摆放的层数为7-8层。
实施例2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富硒玉米芯68、棉籽壳14、富硒玉米14、麦麸8、葵花籽壳8、莲子壳8、石灰粉1.0、石膏0.7、多菌灵0.15、富硒鸡蛋0.8、营养能量颗粒10、中草药粉4;
(2)拌料,将富硒玉米芯、棉籽壳、富硒玉米、麦麸、葵花籽壳和莲子壳粉碎称重平摊,将糖溶于水后加入富硒鸡蛋均匀洒在平摊的物料上,边洒边翻料,并堆制12小时,再将原料中的其他组分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为58%;
(3)装袋,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装入直径为23厘米、长度为40厘米的菌袋中,每个菌袋装入料的重量为2000克;
(4)蒸料灭菌,将步骤(3)得到的装入菌袋的培养料放入蒸料池中,温度达到100℃,保持40个小时,然后停止加热,恢复到常温,取出菌袋;
(5)接种,将步骤(4)得到的装入菌袋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在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时,检查菌袋破损情况,破损的菌袋及时丢弃;
(6)菌种培养,将步骤(5)得到的接种后的培养料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6℃,空气湿度保持在65%,每天通风换气,每隔5天进行一次杂菌检查和发菌状况的检查,以便及时补充接种和淘汰杂菌;
(7)出菇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米粒状菇蕾时,继续培养6天后把菌袋搬进出菇场进行出菇管理,并拉大昼夜温差控制在11℃,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适时通风换气;
(8)采收,待菌盖直径4-6cm,菌柄长10-12cm时,菌盖平展,菌褶初步形成,但未弹射孢子,有7-8分成熟时,采收。
在步骤(1)中,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生产出富硒鸡蛋,富硒鸡饲料包括富硒玉米66、豆粕17、麸皮21、磷酸氢钙2、草粉3、微量元素1.2、石粉1.3、多维素0.4、食盐0.4。
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得到富硒有机肥料,富硒有机肥料施肥种植玉米,进而得到富硒玉米和富硒玉米芯。
营养能量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豆粉30-33、白糖3-3.6、尿素0.3-0.5、维生素E0.3-0.5,将白糖、尿素和维生素E溶于水后加入土豆粉,造粒干燥后得到营养能量颗粒。
中草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王枣子12-14、鱼腥草8-10、猫耳草8-10、蒲公英4-6和龙胆草4-6;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
在步骤(5)中,在接种前要用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封闭接种室门窗,采用25%多菌灵500倍液对接种室内喷洒消毒,消毒时间维持42小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前,人员及设备采用浓度为1:15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接种时间不超过4小时。
在步骤(6)中,在菌种培养前要用消毒剂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培养室地面洒石灰粉,并使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两次消毒杀菌。
在步骤(6)中,菌袋在培养室的摆放按“井”字摆放,摆放的层数为7-8层。
实施例3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富硒玉米芯66、棉籽壳12、富硒玉米13、麦麸7、葵花籽壳7、莲子壳7、石灰粉0.9、石膏0.6、多菌灵0.12、富硒鸡蛋0.7、营养能量颗粒9、中草药粉3;
(2)拌料,将富硒玉米芯、棉籽壳、富硒玉米、麦麸、葵花籽壳和莲子壳粉碎称重平摊,将糖溶于水后加入富硒鸡蛋均匀洒在平摊的物料上,边洒边翻料,并堆制11小时,再将原料中的其他组分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为55%;
(3)装袋,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装入直径为22厘米、长度为37厘米的菌袋中,每个菌袋装入料的重量为1900克;
(4)蒸料灭菌,将步骤(3)得到的装入菌袋的培养料放入蒸料池中,温度达到100℃,保持37个小时,然后停止加热,恢复到常温,取出菌袋;
(5)接种,将步骤(4)得到的装入菌袋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在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时,检查菌袋破损情况,破损的菌袋及时丢弃;
(6)菌种培养,将步骤(5)得到的接种后的培养料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空气湿度保持在63%,每天通风换气,每隔4天进行一次杂菌检查和发菌状况的检查,以便及时补充接种和淘汰杂菌;
(7)出菇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米粒状菇蕾时,继续培养5天后把菌袋搬进出菇场进行出菇管理,并拉大昼夜温差控制在9℃,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7%,适时通风换气;
(8)采收,待菌盖直径4-6cm,菌柄长10-12cm时,菌盖平展,菌褶初步形成,但未弹射孢子,有7-8分成熟时,采收。
在步骤(1)中,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生产出富硒鸡蛋,富硒鸡饲料包括富硒玉米64、豆粕16、麸皮20、磷酸氢钙1.5、草粉2、微量元素1.1、石粉1.1、多维素0.3、食盐0.3。
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得到富硒有机肥料,富硒有机肥料施肥种植玉米,进而得到富硒玉米和富硒玉米芯,有机硒的循环转化,更有利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
营养能量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豆粉30-33、白糖3-3.6、尿素0.3-0.5、维生素E0.3-0.5,将白糖、尿素和维生素E溶于水后加入土豆粉,造粒干燥后得到营养能量颗粒。
中草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王枣子12-14、鱼腥草8-10、猫耳草8-10、蒲公英4-6和龙胆草4-6;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
在步骤(5)中,在接种前要用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封闭接种室门窗,采用25%多菌灵500倍液对接种室内喷洒消毒,消毒时间维持40小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前,人员及设备采用浓度为1:12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接种时间不超过4小时。
在步骤(6)中,在菌种培养前要用消毒剂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培养室地面洒石灰粉,并使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两次消毒杀菌。
在步骤(6)中,菌袋在培养室的摆放按“井”字摆放,摆放的层数为7-8层。
接种与培养前对接种室和培养室的消毒灭菌,减少了发菌期间杂菌的污染,提高了杏鲍菇产量和质量;由于菌丝生长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和放出二氧化碳,因此,要结合室内温度、湿度调节,进行通风换气,气温高时在早晚通风。
本发明在常规栽培培养料的基础上添加了富硒鸡蛋、富硒玉米芯和富硒玉米使得栽培出来的杏鲍菇富含硒和维生素,大大增强了杏鲍菇的保健功效;培养料中加入了中草药粉,减少了杏鲍菇的发病几率,提高杏鲍菇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富硒玉米芯62-68、棉籽壳10-14、富硒玉米12-14、麦麸6-8、葵花籽壳6-8、莲子壳6-8、石灰粉0.8-1.0、石膏0.5-0.7、多菌灵0.1-0.15、富硒鸡蛋0.5-0.8、营养能量颗粒8-10、中草药粉2-4;
(2)拌料,将富硒玉米芯、棉籽壳、富硒玉米、麦麸、葵花籽壳和莲子壳粉碎称重平摊,将糖溶于水后加入富硒鸡蛋均匀洒在平摊的物料上,边洒边翻料,并堆制10-12小时,再将原料中的其他组分混合并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为50-58%;
(3)装袋,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装入直径为20-23厘米、长度为35-40厘米的菌袋中,每个菌袋装入料的重量为1800克-2000克;
(4)蒸料灭菌,将步骤(3)得到的装入菌袋的培养料放入蒸料池中,温度达到100℃,保持35-40个小时,然后停止加热,恢复到常温,取出菌袋;
(5)接种,将步骤(4)得到的装入菌袋的灭菌后的培养料在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时,检查菌袋破损情况,破损的菌袋及时丢弃;
(6)菌种培养,将步骤(5)得到的接种后的培养料放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湿度保持在60%-65%,每天通风换气,每隔3-5天进行一次杂菌检查和发菌状况的检查,以便及时补充接种和淘汰杂菌;
(7)出菇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米粒状菇蕾时,继续培养4-6天后把菌袋搬进出菇场进行出菇管理,并拉大昼夜温差控制在8℃-11℃,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适时通风换气;
(8)采收,待菌盖直径4-6cm,菌柄长10-12cm时,菌盖平展,菌褶初步形成,但未弹射孢子,有7-8分成熟时,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生产出富硒鸡蛋,富硒鸡饲料包括富硒玉米62-66、豆粕15-17、麸皮19-21、磷酸氢钙1-2、草粉1-3、微量元素0.8-1.2、石粉0.9-1.3、多维素0.2-0.4、食盐0.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富硒鸡饲料喂养的鸡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得到富硒有机肥料,富硒有机肥料施肥种植玉米,进而得到富硒玉米和富硒玉米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营养能量颗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豆粉30-33、白糖3-3.6、尿素0.3-0.5、维生素E0.3-0.5,将白糖、尿素和维生素E溶于水后加入土豆粉,造粒干燥后得到营养能量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草药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王枣子12-14、鱼腥草8-10、猫耳草8-10、蒲公英4-6和龙胆草4-6;将上述中药加入适量水煎煮、收集滤液浓缩成干燥粉末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在接种前要用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封闭接种室门窗,采用25%多菌灵500倍液对接种室内喷洒消毒,消毒时间维持36-42小时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前,人员及设备采用浓度为1:1000-15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接种时间不超过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在菌种培养前要用消毒剂对培养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培养室地面洒石灰粉,并使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两次消毒杀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菌袋在培养室的摆放按“井”字摆放,摆放的层数为7-8层。
CN201610678350.2A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6242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8350.2A CN106242801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78350.2A CN106242801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2801A true CN106242801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9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78350.2A Pending CN106242801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280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2019A (zh) * 2017-04-19 2017-07-21 和县瑞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室内高品质富硒平菇种植方法
CN107018797A (zh) * 2017-03-13 2017-08-08 湖州尚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7306670A (zh) * 2017-08-16 2017-11-03 金寨县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8012760A (zh) * 2017-12-15 2018-05-11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以玉米芯为主料制作食用菌栽培种的方法
CN113940232A (zh) * 2021-09-23 2022-01-18 郑冬 一种有机硒松茸的制备方法
CN115428695A (zh) * 2022-10-17 2022-12-06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富硒羊肚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7192A (zh) * 2008-06-05 2009-12-09 姚淑先 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3975770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刘善勇 食用菌增产防虫防杂菌组合
CN104137733A (zh) * 2014-04-23 2014-11-12 安徽大学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及成份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7192A (zh) * 2008-06-05 2009-12-09 姚淑先 中草药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4137733A (zh) * 2014-04-23 2014-11-12 安徽大学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及成份检测方法
CN103975770A (zh) * 2014-05-30 2014-08-13 刘善勇 食用菌增产防虫防杂菌组合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797A (zh) * 2017-03-13 2017-08-08 湖州尚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6962019A (zh) * 2017-04-19 2017-07-21 和县瑞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室内高品质富硒平菇种植方法
CN107306670A (zh) * 2017-08-16 2017-11-03 金寨县聚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8012760A (zh) * 2017-12-15 2018-05-11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以玉米芯为主料制作食用菌栽培种的方法
CN113940232A (zh) * 2021-09-23 2022-01-18 郑冬 一种有机硒松茸的制备方法
CN115428695A (zh) * 2022-10-17 2022-12-06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富硒羊肚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801A (zh) 一种富硒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5900690A (zh)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5272623A (zh) 一种黄皮果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636B (zh) 一种富硒鸡食品循环生产系统
CN105850510A (zh) 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5613160A (zh) 一种富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6212374A (zh) 一种绿壳蛋鸡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305134A (zh) 一种富硒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5753539A (zh) 一种富铁双孢菇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8812053A (zh) 一种室内栽培富硒大球盖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06258490A (zh) 一种富硒平菇的栽培方法
KR101383550B1 (ko) 유인균 미생물을 이용한 뼈를 튼튼하게 하고 키 성장에 도움을 주는 성장 촉진 쌀 및 그 재배방법
CN106718069A (zh)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N107417443A (zh) 一种富硒猕猴桃肥料以及猕猴桃的高产种植法
CN104380961B (zh) 一种富硒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6258491A (zh) 一种富硒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5766376A (zh) 一种富硒高钙鸡腿菇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993601A (zh) 一种利用榛子副产物栽培栗蘑的方法
CN107259329A (zh) 一种蛹虫草粗杂粮粥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95890A (zh) 一种含棕榈粕海鲜菇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海鲜菇的方法
CN103549294B (zh) 富硒小麦全芽苗海鲜饺子馅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7130A (zh) 一种黄花菜套种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CN108541657A (zh) 一种林下散养土鸡的方法
CN108308119A (zh)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
CN104817371B (zh) 一种鲜食玉米专用富硒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