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86A - 筒状织品连续编织法及用该法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之筒状织品 - Google Patents
筒状织品连续编织法及用该法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之筒状织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386A CN1062386A CN91108497A CN91108497A CN1062386A CN 1062386 A CN1062386 A CN 1062386A CN 91108497 A CN91108497 A CN 91108497A CN 91108497 A CN91108497 A CN 91108497A CN 1062386 A CN1062386 A CN 10623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knitting
- needle guard
- knit
- tub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在至少设有一对前后配置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可
沿其纵向移动的针床的横机中,编织两端部呈结合状
态的二片筒状织件,使其相对于该邻接端部的分界线
为线对称,将两筒状织件的应结合部分的筒状织件的
针套与另一筒状织件的针套重叠,形成新针套,向下
处理该新针套,通过顺序地反复上述工序,能在筒状
织件编织时,基本上同时编织完成筒状织件端部的结
合。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高领织衣及袖口部分等筒状织件之连续编织法及相应的织品。
通常,制做高领织衣及袖口部分等筒状织品,是通过缝合或缝纫机等方式将所编成之具有予定口径及长度的筒状高领部分和所编成之筒状的衣服前后身部分缝于一起,来缝制呈筒状的、接合于一起的织衣及袖口部分等筒状织品(所谓套头衫)的。
在上述以缝合方式缝制织衣及袖口部等筒状织品的情况下,需要将各织片上的针套一组一组有选择地编在一起,这样既费事,效率又低,而且还有遗漏针套的可能。
以缝纫机缝制筒状织品,因系将两织片之端部以重叠状合在一起,不仅会使这些部分显得过厚,看上去不漂亮,而且又会有穿着不适等问题。
而且当采用其它编制工艺时,这种多余的缝合及缝纫(机)等缝制手段将造成生产率下降并使制作成本提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编织需结合于一起的两片筒状织件时,基本上是同时地将它们的端部进行编织结合成筒状织品的连续编织法及其筒状织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筒状织品连续编成法的特点在于:所用的横向编织机设有至少一对前后配置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可沿其纵向方向移动的针床;在对已编成筒状,其端部呈待结合状的前、后织片进行两片编结时,将其中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一部分针套与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关于分界线与前者的前述针套对称的一部分针套重叠后,在这种叠合部分形成新针套。这时,新形成的针套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重叠,在这种叠合处又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再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重叠;重复进行前织片结合工序,并将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一部分针套与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关于分界线与前者的前述针套对称的一部分针套重叠后,这种叠合部分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重叠,在这种叠合处又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再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重叠;重复进行后织片结合工序。根据织片上的针套数目,可以是交替地亦或是连续地重复适当次,从而将两织件筒状地结合起来。本发明有关编织成端部为连接状之筒状织品的特点是:使用呈前后配置的至少一对针床,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可左右移动,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使用不同数目范围内的任意个编织针,编织出前织片和后织片的两侧边缘部分呈结合状的筒状织件,这种织件的前织片与前织片间、后织片与后织片间,从内侧针套到外侧针套的各个针套,在编织成的边界部分呈线对称重合状,从而可向下编织成筒状连结。
本发明的操作首先是使用的横向编织机至少设置一对呈前后配置的针床,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可左右移动,可以进行两个筒状织件的编结,这些织件的前织片和后织片的两个端部结合成筒状。
这时,编结各筒状织件时,最好设定各筒状织件接合部为基本上相同的编织线路。
而且,当到达两筒状织件接合部分时,假如其中一片为移动侧的织件,另一片为固定侧的织件,则可按与固定侧织件的分界部分线对称的方式来移动动侧织件前织片上的部分针套,使与固定侧织件前织片上的部分针套叠合,并在这部分形成新针套。
接着,新形成的针套与邻接的移动侧织件前织片的针套及固定侧织件前织片的针套重叠,在这一叠合部分又形成针套;所形成的针套再与邻接的动侧织件前织片的针套及固定侧织件前织片的针套重叠,重复进行前织片的结合工序,并与前织片的结合工序相同地进行后织片的结合工序。根据织片的针套数目,可以是交替地亦或是连续地重复适当次,从而将两织件筒状地结合起来。
然后,在已结合的终端部分做编织针套的脱散处置。
这样一来,由前织片织合工序和后织片织合工序织合的织件,可使其两端部分呈美观之编结状态。
不过,无需像上面所说的情况中的一个织件为移动侧筒状织件,另一织件为固定侧的筒状织件,若两个筒状织件均为可动织件,也能以同样方法将其织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筒状织品之连续编织法及其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的筒状结品,其中:
图1为用本发明方法编织的高领衣衫之正视图;
图2-1至图2-20表示高领与衣服的前后身结合部分的编织工序示意图;
图3系编织工序图中各符号的说明图;
图4-1至图4-35表示高领与衣服的前后身的结合编织工序示意图;
图5-1至图5-3表示编织结束时纱线端头处理工序的说明图;
图6为织件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之局部放大图;
图8及图9分别表示与图7不同的变形实例织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表示按该实施例得到的高领毛衣或针织衫1,其中衣服之前后身2与高领3之间及袖子与袖口6之间分别有接合部分4和7。本施例所用的编织机可以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64-68547所公开的为例。这种横向编织机从侧向看去有一对相对呈“八”字形前后配置的针床,这对针床的上方另设一对前后针床;各针床上设有可进退滑动的多个编织针;这四个针床的里面、后方位置处的针床可沿左右方向移动。
图2及图4是表示毛衣1的前后身2上接合高领3的主要编织路线的编织图。图中除已在图3中说明的各标号以外,英文大写字母ABCDE…表示位于下方针床上的编织针,英文小写字母abcde…表示位于上方针床上的编织针。图中左右方所记的FU、FD、BU、BD表示的意义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64-68547所载一样,即FU表示设于前面上方的针床,FD表示设于前面下方的针床,BU表示设于后面上方的针床,BD表示设于后面下方的针床。图中右侧标示的数字与字母P的组合标号,表示后面所说的针床相对于图2所示之标准位置的移动量。
图2-1至图2-20的各个路线表示接合部分附近高领3的编织程序。图4-1至图4-35的各个路线表示接合部分4的编织程序。
图2-1中间的点划线X-X(界标)左侧为以下方的前后针床将高领3编成筒状,右侧则为以下方的前后针床将衣服的前后身编成筒状。
于是,以左侧下方的前针床FD编织高领3的前织片,并以其后针床BD编织高领3的后织片,再像图6所示的那样,将两个织片对齐,形成待编织之筒状织件。同时,以右侧下方的前针床FD编织衣服前后身2的前身,而以其后针床BD编织衣服前后身2的后身。
图2-2的情况下,为形成高领3前织片的编织罗纹,可将编织衣服前后身2的后面即(衣服后身)部分的后针床BD上的喂纱导纱器9向图之右上方移动至不妨碍编织高领3前织片罗纹的位置后(所谓“拿掉”(けりかえし)),再将针床FD上的编织针A~H钩搭于针套内,并将每隔一个钩搭有针套的编织针B、D、F、H向后移至上方针床BU之编织针b、d、f、h处。
接着,如图2-3的所示,用外部导纱器喂给添纱10,将已移至针床BU的编织针b、d、f、h处的针套与留在针床FD的编织针A、C、E、G处的针套相互接起,再如2-4所示,用导纱器(未示出)喂给编织纱11,形成针套,并如图6中Ⅳ所示,编织纱11与添纱10编在一起,从而形成高领3前织片的罗纹。
图2-5的情况表示,为形成高领3后织片的编织罗纹,可将钩搭在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b、d、f、h处的针套返回至针床FD的编织针B、D、F、H处,使针床BU的编织针a~h均处于图2-1所示之空针状态。
上述图2-1至图2-5的线路示出了形成高领3前织片之编织罗纹的编织过程。
这之后,图2-9的情况系将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A~H钩搭于针套内,并将每隔一个钩搭有针套的编织针A、C、E、G处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a、c、e、g处。
接着,如图2-7所示,用外部导纱器喂给添纱10,将已移至针床FU的编织针a、c、e、g处的针套与留在针床BD的编织针B、D、F、H处的针套相互接起,再如图2-8所示,用导纱器(未示出)喂给编织纱11,形成针套,并如图6中Ⅲ所示,编织纱11与添纱10编在一起,从而形成高领3后织片的罗纹。
如图2-9所示,为了进一步形成高领3前织片的编织罗纹,可将钩搭在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a、c、e、g处的针套返回至针床BD的编织针A、C、E、G处,使针床FU的编织针a~h均处于图2-1所示之空针状态。
上述图2-6至图2-6的线路示出了形成高领3后织片之编织罗纹的编织工序。
此后即按图2-10至图2-13所示,进行图2-2至图2-5那样的编织高领3前织片罗纹的编织工序;按图2-14至图2-17所示,进行图2-6至图2-9那样的编织高领3后织片罗纹的编织工序,这种高领3织件罗纹的编织过程宜交替地重复进行。
当进行到图2-18所示之状态时,若高领3长度已达到予定的长度(自开始编织至达到接合部位的长度),则如图2-19所示将为编织高领3织片罗纹喂纱的导纱器9停在编织罗纹的范围以外。
图2-20示出,钩搭于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b、d、f、h处的针套返回针床FD的编织针B、D、F、H处。
就本实施例而言,是在编织高领3时,停止了钩搭于针床FD及针座BD的各编织针I~P编织衣服前后身2的针套的编织动作。不过,也可以同时进行高领3的编织和衣服前后身2的编织。
再有,上述前、后织片罗纹的编织过程中,使用具有弹性的添纱10,旨在防止编织罗纹部分的针套在前后侧上下针床的编织针移动变换时以及穿用时该针套发生拉长。
因此,若编织织衣的纱线本身具有足够的弹性时,就可以省去添纱10。
图4-1表示,为编织高领3针套和衣服的前后身针套,可将钩搭于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A~H上的针套移到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a~h处。
图4-2表示,在后侧下针床BD自图4-1所示之标准位置向右推移一个节距之后,将钩搭于针床BD的编织针I~P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j~q,并将针床BD、BU向左移8个节距,这个距离是这种横向编织机的最大移动量。
这时,为编织高领3的针套及衣服前后身2的针套喂纱的导纱器9、12位于衣服前后身2针套范围的左外侧。
图4-3表示,在将上述位于衣服前后身2针套范围左外侧的导纱器9、12被“踢回”(移动)高领3针套范围右外侧后,针床FU的编织针a~h上的针套被移至后侧下针床BU的编织针I~P处。
进而,如图4-4所示,将针床FD的编织针A~H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i~p上之后,针床FD、FU上编织高领3部分的编织针处于空针状态。
图4-5表示,将向高领3的针套及衣服前后身2的针套喂纱的导纱器9、12置于衣服前后身2编织范围的左外侧,之后再将后侧的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7个节距,即从图4-4所示位置向右移动1个节距,并使针床BU的编织针p上的针套叠加在针床FD的编织针I的针套上,使得高领3后织片右端的针套与衣服前后身2左端的针套呈双重重叠状态。
图4-6表示,将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向左移动6个节距,即从图4-5所示之位置再向右移动1个节距;将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j、k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下针床BU的编织针P、Q上,使高领3前织片右端的针套与衣服前后身2前织片左端的针套在编织针P处呈二重重叠状态。
图4-7表示,将停在图4-5所示位置的导纱器9、12右移,分别向针床BD之编织针P、Q及针床FD的编织针I、J喂纱,形成针套,并如图6Ⅶ所示,两个针套的左端部分呈绕结状态,从而可将高领3与衣服前后身2各一个针套一一结合在一起。
图4-8表示,将导纱器9、12向左移,再将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P、Q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j、k处。
图4-9表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7个节距,即由图4-8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并将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j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Q处后,再如图4-10所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6个节距,即由图4-9所示位置向右移动1个节距,并将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k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Q,使得编织针Q上的针套重叠。
图4-11表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7个节距,即由图4-10所示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之后再将前侧下针床FD的编织针I、J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p、q处。
在如图4-12所示那样,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6个节距,即由图4-11所示位置向右移动1个节距,并将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p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下针床FD的编织针J处之后,再如图4-13所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7个节距,即由图4-12所示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并将(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q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下针床FD的编织针J处的针套上,形成两重重叠。
图4-14表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5个节距,即由图4-13所示位置向右移动2个节距,再将后侧上针床BU的编织针o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D的编织针J处,从而在针床FD的编织针J处钩搭有三重重叠的针套。
在图4-15所表示的将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O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j处之后,再如图4-16所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6个节距,即由图4-15所示位置向右移动1个节距,并将针床BD的编织针Q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下针床FU的编织针k处。
图4-17表示,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4个节距,即由图4-16所示位置向右移动2个节距,之后将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k、l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O、P处,从而在针床BD的编织针O上钩搭有两重重叠针套。然后,再如图4-18所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5个节距,即由图4-17所示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之后将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j上的针套移至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O处,从而在针床BD的编织针O处钩搭有三重针套。
如图4-19所示那样,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左移4个节距,即由图4-18所示位置向右移1个节距,并由导纱器9、12分别向针床BD的编织针O、P及针床FD的编织针J、K喂纱,形成图6Ⅸ处及图7所示的将三重针套与相邻的针套彼此向下编织而成的所谓“双纱编结”。
采用这种“双纱编结”,可将作用在三重针套上的张力由与之相邻的针套分散掉,从而使其能充分地承受异常张力。为防止所编针套磨破同时有较大的扩展,也可采用图8所示之“单纱编结”、图9所示之“三纱编结”或更多重的“多重编结”。
而且,在针套为双重、三重重叠的情况下,可将本实例中表面上出现的向下编的针套予以加强。若改变衣服前后身2一侧的针套及高领3一侧针套的前后位置,可使这种向下编织的针套位于织衫1的里侧。
待图4-19所示编织路线结束,将高领3与衣服前后身2的每两个针套彼此结合在一起,加上图4-7所示的那个,共计各有三个针套彼此结合在一起。
如图4-20所示,将导纱器9、12向左移,把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O、P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k、l处,再经与图4-9至图4-19相同的编织过程,形成图4-21的情形,这时,高领3与衣服前后身2又各有两个针套彼此结合在一起,加上图4-19中已有的那几组,则共计各有五个针套彼此结合在一起。
随后重复进行与图4-8至图4-18所示线路相同的编织过程,则在依次到达图4-21、图4-22、图4-23、图4-24、图4-25所示编织阶段时,高领3与衣服前后身2各有两个针套i针相结合于一起。这样,如图4-25所示,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I及上针床BU的编织针i尚留有两个高领3的针套;前侧下针床FD的编织针O、P及下针床BD的编织针J、K尚留有4个衣服前后身2的针套,合计为尚留6个针套的状态。
对于这6个针套,如图4-26所示,后侧下针床BD的编织针K上的针套移至前侧上针床FU的编织针q处之后,再如图4-27所示,将后方的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右移7个节距,即由图4-26所示位置向右移动1个节距,将针床FU的编织针q上的针套移至针床BD的编织针J上的针套上,成为二重重叠。
图4-28表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右移6个节距,即由图4-27所示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之后将针床FD的编织针P上的针套移至针床BU的编织针j上。
图4-29表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右移5个节距,即由图4-28所示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之后再将针床BU的编织对j上的针套移至针床FD的编织针O上的针套上,成为二重重叠。
如图4-30所示,将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右移6个节距,即由图4-29所示位置向右移动1个节距之后,将针床BU的编织针i上的针套移至针床FD的编织针O的针套上,形成三重重叠。
如图4-31所表示的那样,将针床BD的编织针I上的针套移至针床FU的编织针o上的针套上之后,再如图4-32所示,将后侧针床BD、BU自标准位置右移5个节距,即由图4-31所示位置向左移动1个节距,并将针床FU的编织针o上的针套移至针床BD的编织针J的针套上,形成三重重叠。这样,图4-26所余6个针套已分开处于针床FD的编织针O及针床BD的编织针J上。
图4-33表示,分别钩搭于针床FD的编织针O及针床BD的编织针J上的三重针套,由图4-25所示位置的导纱器9、12喂纱,在其右端一侧实现成为缠绕状(参见图6的V部分)。
此后,如图4-34所示,后侧针床BD的编织针J处的针套移至前侧针床FD的编织针O处,并重叠于此;再如图4-35所示,在针床FD的编织针O处形成针套,并结束高领3与衣服前后身2的结合成筒状的过程。然后,如图5-1至图5-3所示,处理钩搭于针床FD的编织针O上的针套,在针床FD的编织针O处形成具有予定长度的针套后,只需自编织针O向外,使纱头钻过终端针套,拉引之,便如图6Ⅷ所示,从这里脱出针套。
经上述结合的筒状织品,其结合端的各个针套有如自然织入结合的。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前后及上下分别设有针床横向编织机,当然也可以采用仅有前后一对针床之横向编织机来实现本发明的筒状织件连续编织法以及用此法编成端部连结的筒状织品。本发明不仅可用于高领与衣服的前后身相结合、袖口与袖子相结合,当然还可用于其它筒状织件的彼此结合。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以移动后侧针床为例加以说明的。不言而喻,也可以移动前侧针床或者移动两侧针床的方式实施本发明。
还有,本发明对于需结合的筒状织件的织片结构,无论属平针编织、罗纹编织亦或圆筒形平纹编织,均可实施。
上述实施例中采用横向织机向一方(例如向左)之最大移动量为8个节距,但这个移动量之多少须以减少前后侧编织针的移动次数为好。凡具有可移动针床的横向织机均可用以实施本发明。
由上述说明可见,本发明采用不从横向织机取下,并关于分界线为对称的方式,由横向编织机编织前织片及后织片的各个针套,以基本上是同时的方式编织完成筒状织件的结合,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缝合方式把分别编成的两个筒状织件缝制起来的情况相比,本发明具有各织件的针套可以一个一个地选取,操作简单,使生产率大幅度提等优点。
而且,它还不致像缝合方式缝制那样有遗漏针套的可能,因而能稳定地生产高质量的织品。
本发明与以缝纫机将两片筒状织件缝制起来的情况相比,接合部分几乎没有变厚而是呈自然结合状态,看上去美观、漂亮,提供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且穿着舒适的织件。而且,按这种方式把由横向编织机编成的两片筒状织件结合起来,整个工序不再需要缝合及缝纫(机)等缝制过程,这就可减少制做织衣时的缝制工序。
Claims (2)
1、一种筒状织件编成端的连续编织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横向编织机设有至少一对前后配置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可沿其纵向方法移动的针床;在对已编成筒状,其端部呈待结合状的前、后织片进行两片编结时,将其中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一部分针套与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关于分界线与前者的前述针套对称的一部分针套重叠后,在这种叠合部分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重叠,在这种叠合部分又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再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前织片的针套重叠;重复进行前织片的结合工序;并将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一部分针套与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关于分界线与前者的前述针套对称的一部分针套重叠后,在这种叠合部分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重叠,在这种叠合处又形成新针套;新形成的针套再与邻接的一个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及另一筒状织件后织片的针套重叠;重复进行后织片的结合工序;根据织片上的数目,可以是交替地亦或是连续地重复适当次,从而将两织件筒状地结合起来。
2、一种筒状织品,其特征在于:使用呈前后配置的至少一对针床,其中任何一个或者两个可左右移动,在它们的长度方向上使用不同数目范围内的任意个织针,编织出前织片和后织片的两侧边缘部分呈结合状的筒状织件;这种织件的前织片与前织片间、后织片与后织片间,从内侧针套到外侧针套的各个针套,在编织成的边界部分呈线对称重合状,从而可向下编织成筒状连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251148A JP2538406B2 (ja) | 1990-09-19 | 1990-09-19 | 筒状編み地の接続編成方法及び端部が編成された状態に連結された筒状編み地 |
JP251148/90 | 1990-09-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386A true CN1062386A (zh) | 1992-07-01 |
CN1029019C CN1029019C (zh) | 1995-06-21 |
Family
ID=17218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110849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9019C (zh) | 1990-09-19 | 1991-09-18 | 筒状织品连续编织法及用该法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之筒状织品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271249A (zh) |
EP (1) | EP0504412B1 (zh) |
JP (1) | JP2538406B2 (zh) |
CN (1) | CN1029019C (zh) |
DE (1) | DE69111788T2 (zh) |
ES (1) | ES2075464T3 (zh) |
MX (1) | MX9101160A (zh) |
TR (1) | TR25307A (zh) |
WO (1) | WO1992005304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1609A (zh) * | 2009-10-20 | 2011-05-04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CN101849053B (zh) * | 2007-11-06 | 2011-11-16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二重筒状编织物的端部连接方法 |
CN103628243A (zh) * | 2012-08-23 | 2014-03-12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
CN112921477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衣物的编织方法及电脑横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71974B (it) * | 1993-03-05 | 1997-06-10 | Benetton Spa |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capo di abbigliamento completo su di una macchina rettilinea a due fronture con aghi a linguetta |
EP0616064B1 (de) * | 1993-03-16 | 1997-08-27 | H. Stoll GmbH & Co. | Verfahren zur Bildung eines Fadensicherungsknotens auf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Gestrick mit einem Fadensicherungsknoten und Verwendung einer Flachstrick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des Knotens |
KR100239333B1 (ko) * | 1994-03-29 | 2000-04-01 | 시마 마사히로 | 리브편성방법 |
US5628209A (en) * | 1994-09-01 | 1997-05-13 |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 Method of forming a knot o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
JP2706760B2 (ja) * | 1994-10-07 | 1998-01-28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成方法 |
KR100392480B1 (ko) * | 1995-04-10 | 2003-11-28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세이키 세이사쿠쇼 | 횡편기를사용한바인딩오프방법과,그방법으로바인딩오프된편성포 |
US5754431A (en) * | 1995-09-18 | 1998-05-19 |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a tubular knitted fabric using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
DE69617617T2 (de) * | 1995-12-28 | 2002-05-08 | Shima Seiki Mfg. Ltd., Wakayama | Verfahren zum Abbinden von Strickwaren, Abgebundenes Gestrick und CAD-Vorrichtung dafür |
US6116056A (en) * | 1998-02-27 | 2000-09-12 | Royal Knit, Inc. | Method of knitting an improved comfort selvage |
WO2001004398A1 (fr) * | 1999-07-13 | 2001-01-18 | Shima Seiki Mfg., Ltd. | Procede de couture d'ourlets avec une excellente aptitude a l'etirage |
US20020168488A1 (en) * | 2001-04-16 | 2002-11-14 | Gladfelter Harry F. | Knitted multi-property protective sleeve |
US6550287B1 (en) * | 2001-06-07 | 2003-04-22 | Speizman Industries, Inc. | Method of fabricating shirts from circularly knitted fabric and shirts produced thereby |
JP5753374B2 (ja) * | 2010-12-02 | 2015-07-22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地の接合方法、および編地 |
TWI585254B (zh) * | 2013-04-23 | 2017-06-01 | 島精機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 |
US9863070B2 (en) | 2014-12-08 | 2018-01-09 |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 Tubular protective sleeve with curl resistant knit end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83574A (en) * | 1966-06-07 | 1970-03-11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 |
US3668898A (en) * | 1968-09-23 | 1972-06-13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s |
US3680333A (en) * | 1969-08-26 | 1972-08-01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 and knitted garment |
US3796068A (en) * | 1971-04-08 | 1974-03-12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 |
CH565266A5 (zh) * | 1972-02-28 | 1975-08-15 | Arndt Werner | |
GB1414666A (en) * | 1972-03-15 | 1975-11-19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 |
US4048819A (en) * | 1974-04-25 | 1977-09-20 | Ridley, Spriggs And Johnson Limited | Knitted garments |
GB1580455A (en) * | 1976-08-10 | 1980-12-03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 |
GB1582254A (en) * | 1976-08-10 | 1981-01-07 | Courtaulds Ltd | Knitting method |
US4793034A (en) * | 1987-08-21 | 1988-12-27 | Stevcoknit Fabrics Co.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knit body garments |
JP2747914B2 (ja) * | 1988-09-21 | 1998-05-06 | 株式会社 島精機製作所 | 編地及び編地端部処理方法 |
JPH02229248A (ja) * | 1989-03-03 | 1990-09-12 | Shima Seiki Seisakusho:Kk |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 |
-
1990
- 1990-09-19 JP JP2251148A patent/JP25384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1
- 1991-09-18 CN CN91108497A patent/CN102901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1-09-19 ES ES91916596T patent/ES2075464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1-09-19 TR TR91/0875A patent/TR25307A/xx unknown
- 1991-09-19 WO PCT/JP1991/001246 patent/WO1992005304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1-09-19 MX MX9101160A patent/MX9101160A/es unknown
- 1991-09-19 DE DE69111788T patent/DE6911178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1-09-19 EP EP91916596A patent/EP050441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1-09-19 US US07/856,960 patent/US5271249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053B (zh) * | 2007-11-06 | 2011-11-16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二重筒状编织物的端部连接方法 |
CN102041609A (zh) * | 2009-10-20 | 2011-05-04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CN103628243A (zh) * | 2012-08-23 | 2014-03-12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
CN103628243B (zh) * | 2012-08-23 | 2015-06-17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口袋的针织衫与编织用针织机及其编织方法 |
CN112921477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衣物的编织方法及电脑横机 |
CN112921477B (zh) * | 2019-12-05 | 2022-07-12 | 智能针织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双层衣物的编织方法及电脑横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271249A (en) | 1993-12-21 |
MX9101160A (es) | 1992-05-04 |
DE69111788D1 (de) | 1995-09-07 |
TR25307A (tr) | 1993-01-01 |
ES2075464T3 (es) | 1995-10-01 |
JP2538406B2 (ja) | 1996-09-25 |
EP0504412A1 (en) | 1992-09-23 |
CN1029019C (zh) | 1995-06-21 |
WO1992005304A1 (en) | 1992-04-02 |
EP0504412B1 (en) | 1995-08-02 |
DE69111788T2 (de) | 1995-12-07 |
JPH04126852A (ja) | 1992-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19C (zh) | 筒状织品连续编织法及用该法编成的端部呈连结状之筒状织品 | |
CN1250791C (zh) |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领口的针织方法及该针织物 | |
CN100503923C (zh) | 通过添纱制造阔罗纹组织的编织方法 | |
CN101910485B (zh)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
CN112962204B (zh) | 用于提高全成型服装夹位强度的编织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 |
CN1023136C (zh) | 具有开缝部位的圆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01395313B (zh) |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 |
CN101068963A (zh) | 用横机编织的针织衣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137582A (zh) | 使用编织机结线方法和用此方法结线的织物 | |
CN1526039A (zh) | 针织衣类编织方法 | |
CN101395312B (zh) | 形成放针线圈的方法及在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端部的内侧形成放针线圈的针织物 | |
CN101096793B (zh) | 在编织终端侧具有开口部的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283866C (zh) | 关边处理的织物和关边处理方法 | |
CN1255594C (zh) | 具有分支部的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以及分支部的形成方法 | |
EP2319969A1 (en) | Knitting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and knitted fabric | |
CN1518616A (zh) | 用横机编织的带衣领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867713A (zh) | 具有突起部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具有突起部的筒状针织物 | |
CN1059938C (zh) | 罗纹组织的编织方法 | |
CN201395677Y (zh) | 一种机织针织复合结构及其专用横机纱线喂入装置 | |
KR101844739B1 (ko) |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 |
JP3406085B2 (ja) | 筒状編地の編み幅側縁部に縄柄を編成する方法 | |
CN101029427A (zh) | 生产带花纹的针织物的方法 | |
KR101356440B1 (ko) | 브이-넥 포인트를 구비하는 칼라를 부착한 니트웨어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 |
CN1678780A (zh) | 筒状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296542C (zh) | 罗纹针织部分的制造方法及其织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5 |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 ||
OR01 | Other related matters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109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5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