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2587A - 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2587A
CN106232587A CN201580021750.XA CN201580021750A CN106232587A CN 106232587 A CN106232587 A CN 106232587A CN 201580021750 A CN201580021750 A CN 201580021750A CN 106232587 A CN106232587 A CN 106232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alkyl
replaced
bas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17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2587B (zh
Inventor
后河内秀树
佐佐木涉
恩田勇
恩田勇一
榊原良
赤星文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32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2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251/00
    • C07D25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251/00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3/061,2,4-Triazines
    • C07D253/0651,2,4-Triazine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53/071,2,4-Triazine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251/00
    • C07D25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251/00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3/061,2,4-Tri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e.g. chlorazanil, melam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s, e.g. 1,2-oxazines
    • A61K31/53751,4-Oxazines, e.g. morpholine
    • A61K31/53771,4-Oxazines, e.g. morpholine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timol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sulfur as the ring hetero atoms, e.g. sulthiame
    • A61K31/541Non-condensed thiazines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even-membered rings, e.g. azelastine, pentylenetetrazole
    • A61K31/5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even-membered rings, e.g. azelastine, pentylenetetrazole having at least one nitrogen and one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e.g. loxapine, staurospor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1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kidne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04Inotropic agents, i.e. stimulants of cardiac contraction; Drugs for heart fail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08Vasodilators for multiple ind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2Antihyperten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251/00
    • C07D25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251/00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3/061,2,4-Triazines
    • C07D253/0651,2,4-Triazine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9/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9/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 C07D41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7/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directly linked by a ring-member-to-ring-member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 C07D417/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5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8-azabicyclo [3.2.1] octane, 9-azabicyclo [3.3.1] nonane, or 3-oxa-9-azatricyclo [3.3.1.0<2,4>] nonane ring systems, e.g. tropane or granatane alkaloids, scopolamine; Cyclic acetals thereof
    • C07D45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8-azabicyclo [3.2.1] octane, 9-azabicyclo [3.3.1] nonane, or 3-oxa-9-azatricyclo [3.3.1.0<2,4>] nonane ring systems, e.g. tropane or granatane alkaloids, scopolamine; Cyclic acetals thereof containing not further condensed 8-azabicyclo [3.2.1] octane or 3-oxa-9-azatricyclo [3.3.1.0<2,4>] nonane ring systems, e.g. tropane; Cyclic acetal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5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uclidine or iso-quinuclidine ring systems, e.g. quinine alkaloids
    • C07D45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quinuclidine or iso-quinuclidine ring systems, e.g. quinine alkaloids containing not further condensed quinuclidine ring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8Bridg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8/08Bridg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8/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8/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8/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Diabet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醛固酮合成酶的抑制活性、在预防及/或治疗与醛固酮相关的各种疾病或症状方面有用的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制造方法、其应用、以及将所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而形成的医药组合物等。本发明涉及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式[I]中,RA为下式(A‑1)表示的基团等,式(A‑1)中,环A1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等;RB为单环式环烷基等。

Description

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其具有醛固酮合成酶(下文中也称为“Cyp11B2”)抑制作用,在预防及/或治疗与醛固酮相关的各种疾病或病状方面是有用的。
背景技术
醛固酮为盐皮质激素受体(下文中也称为“MR”)特异性配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的媒介物之一。醛固酮过去被认为是主要在肾上腺中产生、作用于肾脏的远端肾小管而对钠和水的代谢加以调节的盐皮质激素。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醛固酮在心脏、血管、脑等多种组织中产生,以及MR也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组织等中,还认识到醛固酮不仅是高血压的恶化因子,而且其是对心·血管组织显示出多种障碍性作用(心脏纤维化及坏死、儿茶酚胺的作用增强、压力感受器反应的降低等)的危险激素。
对于与醛固酮及其受体相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而言,阻断该激素的作用的手段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MR具有亲和性、阻断其受体功能的MR拮抗剂(例如埃普利酮或螺内酯)已经被应用于高血压治疗。此外,在大规模临床试验(RALES及EPHESUS)中,确认了通过MR拮抗剂与ACE抑制剂等常用治疗剂的并用,从而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由心脏疾病导致的住院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以及显著改善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非专利文献1及2)。另一方面,MR拮抗剂(例如螺内酯或埃普利酮)具有特有的严重副作用(例如高钾血症),此外,对于螺内酯而言,伴有女性化乳房、月经异常、勃起功能障碍等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因此,在对与醛固酮相关的疾病的治疗中,期望开发出上述那样的副作用少、作为医药品而言安全性更高的化合物。作为从该观点出发的替代性方案(即,用于阻断或减弱醛固酮的效果的其他方案),提出了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抑制剂。
Cyp11B2为细胞色素P450酶,作为催化从11-去氧皮质酮(即,醛固酮前体)至醛固酮的一系列反应的酶而为人们所知。Cyp11B2主要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中表达,血浆中的醛固酮受到肾上腺中的该酶活性的调节。此外,在心血管系统、肾、脂肪组织、脑等肾上腺以外的部位中也确认到了醛固酮的表达,在各器官局部产生的醛固酮与器官功能障碍有关的发现已受到关注。有报道称,Cyp11B2抑制剂在使用酶及培养细胞的研究中能抑制醛固酮的产生,在使用各种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具有抑制醛固酮产生的效果及治疗效果。此外,已确认了Cyp11B2抑制剂在高血压患者及原发性醛固酮症患者中显示出降低血浆中及尿中的醛固酮水平的作用及降压作用(非专利文献3及4)。找到阻碍醛固酮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手段是用于确立与醛固酮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的可实现性高的方案。
迄今为止,作为具有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已知有例如芳基吡啶化合物(专利文献1)、经苯并咪唑取代的吡啶化合物(专利文献2)等,但并没有关于本发明的化合物这样的1,2,4-三嗪化合物具有醛固酮合成酶抑制作用的报道。需要说明的是,下式(a)、(b)及(c)表示的1,2,4-三嗪化合物虽然已被收载于商用化合物数据库(Registry)(登录编号:1070398-58-1、1069628-74-5、1060824-77-2),但这些化合物具有何种生理活性是未知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0/130796
专利文献2:WO2012/012478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3;341:p.709-717
非专利文献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3;348:p.1309-1321
非专利文献3:医药化学当前论题(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13;313:p.1385-1401
非专利文献4:高血压症最新报告(Current Hypertension Reports),2013:p.1-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涉及具有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抑制作用的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本发明的化合物在预防及/或治疗与醛固酮相关的各种疾病或病状方面是有用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具体而言,本发明如下所述:
涉及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式[I]中,
RA表示:
(a)下式(A-1)表示的基团
(式(A-1)中,环A1表示(1)可被取代的环烷基、(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或(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
(b)下式(A-2)表示的基团
(式(A-2)中,环A2表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或可被取代的芳基,AlkA1表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者直链或支链亚链烯基,Q1表示单键、氧原子或-N(Ra1)-,Ra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表示:
(a)单环式环烷基,
(b)异吲哚啉基(isoindolinyl),
(c)下式(B-1)表示的基团
(式(B-1)中,环Ar1表示可被取代的芳基),
(d)下式(B-2)表示的基团
(式(B-2)中,RB1表示烷氧基羰基或杂芳基,k表示1~2的整数),
(e)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
(该式-N(RB2)(RB3)中,RB2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或者
RB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并且RB3表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
(f)下式(B-3)表示的脂肪族杂环基
(式(B-3)中,环B表示脂肪族杂环基,所述脂肪族杂环基除了含有式(B-3)中已示出的氮原子以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RB4表示氰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被烷酰基氨基取代的烷基、杂芳基-O-基团、或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RB5表示氢原子),
(g)下式(B-4)表示的基团
(式(B-4)中,Xa表示CR3a或N,
(i)当Xa表示CR3a时,
Xb表示CHR3b,Xc表示O或NR4c,或者
Xb表示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O、NR4c或CHR3c
(ii)当Xa表示N时,
Xb表示CHR3b或C(=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CHR3c
R3a表示氢原子、羟基、烷基、或氨基,
R3b及R3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表示:
(i)可被取代的烷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
(v)氢原子,或者,
当Xc表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所述烷基可以是被取代的),
(h)下式(B-5)表示的螺环式基
(式(B-5)中,RB8表示氢原子或烷基),或
(i)下式(B-6)表示的基团
(式(B-6)中,m表示1或2)。〕
〔其中不包括下式(a)、(b)及(c)表示的化合物:
〕〕
此外,本发明涉及与醛固酮相关的各种疾病或症状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患者施予治疗有效量的上述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此外,本发明涉及含有上述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以及化合物[I]用于制造该医药组合物的应用。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与醛固酮相关的各种疾病或症状的预防或治疗中使用的、上述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或者含有它们作为有效成分的医药组合物。此外,本发明涉及制造上述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的方法。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对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具有优异的抑制活性,因此,在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症之类的由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及/或醛固酮的过量产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及/或疾病状态、或者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方面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的各基团的定义,只要未作特别说明,则可自由组合。
本发明中,所谓烷基,表示碳原子数1~6(C1~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饱和烃基。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1~4(C1~4)的基团。具体而言,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戊基、正戊基、正己基等。特别优选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叔丁基。
所谓环烷基,表示碳原子数3~8(C3~8)的单环式饱和烃基及金刚烷基。此外,环烷基也包括构成环的2个碳原子通过亚烷基进行桥联而形成了双环的基团。具体而言,可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双环[2.2.2]辛基和金刚烷基等。
所谓环烯基,表示具有至少1个双键的碳原子数3~7(C3~7)的环状基团。具体而言,可举出环丙烯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等。
所谓烷氧基,表示上述烷基与氧键合而成的一价基团,可举出碳原子数1~6(C1~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O-,优选为碳原子数1~4(C1~4)的烷基-O-。具体而言,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叔丁氧基等。
所谓亚烷基,表示碳原子数1~6(C1~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价饱和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4(C1~4)的基团。具体而言,可举出亚甲基、亚乙基、1,3-亚丙基、1,4-亚丁基等。
所谓亚链烯基,表示具有至少1个双键的碳原子数2~6(C2~6)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二价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4(C2~4)的基团。具体而言,可举出亚乙烯基、亚丙烯基等。
所谓亚烷基二氧基,表示在亚烷基的两端分别键合有氧的二价基团,具体可举出碳原子数1~6(C1~6)的-O-亚烷基-O-,优选为碳原子数1~4(C1~4)的-O-亚烷基-O-。例如,作为苯基被亚烷基二氧基取代而成的结构,可举出下述结构。
此外,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而形成了亚烷基(这里,亚烷基可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的情况是指,例如,
这样的结构,此外,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而形成了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这里,亚烷基可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3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的情况是指,例如,
这样的结构。
所谓卤素或卤代,表示氟、氯、溴或碘。优选为氟及氯。
所谓卤代烷基,表示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上述烷基,优选为三氟甲基。
所谓烷氧基烷基,表示被1~2个烷氧基取代的上述烷基,优选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甲氧基丙基等。
所谓烷酰基,表示上述烷基与羰基键合而成的一价基团,可举出碳原子数1~6(C1~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CO-。具体而言,可举出乙酰基、丙酰基、新戊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庚酰基等。
所谓芳基,表示6~10元的芳香族烃环式基,优选为单环或双环式的芳基。具体而言,可举出苯基、萘基,特别优选为苯基。
所谓被部分氢化的芳基,表示上述芳基被部分氢化而成的基团,也包括苯基与环烷基缩合而形成的环状基团、苯基与环烯基缩合而形成的环状基团等。具体而言,可举出二氢苯基、环己烯基、茚满基、四氢萘基等。
作为可被部分氢化的芳基,优选为苯基、萘基、四氢萘基、环己烯基。
所谓杂芳基,表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4个杂原子的5~10元的芳香性杂环式基,优选为单环或双环式的杂芳基。更优选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的杂芳基。此外,其他优选为含有至少1个氮原子且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具体而言,可举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吡喃基等。
所谓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表示上述杂芳基被部分氢化而成的基团,也包括苯基与脂肪族杂环基缩合而形成的环状基团等。具体而言,可举出咪唑啉基、二氢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吡喃基、四氢咪唑并吡啶基、异吲哚啉基等。
作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举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异吲哚啉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四氢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吡喃基、二氢苯并吡喃基等,优选为噻吩基、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异喹啉基、二氢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吡喃基、及苯并噻唑基。例如,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A中的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举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异吲哚啉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吡喃基、二氢苯并吡喃基等,优选为噻吩基、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异喹啉基、二氢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吡喃基、及苯并噻唑基。
此外,在其他优选例中,作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举出异吲哚啉基。例如,作为上述通式[I]中的RB中的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举出异吲哚啉基。
所谓脂肪族杂环,表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3个杂原子的4~9元的环式基团。此外,脂肪族杂环也包括构成环的2个碳原子通过亚烷基进行桥联而形成了双环环的基团。具体而言,优选为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呋喃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homomorpholinyl)、四氢噻喃基(tetrahydrothiopyranyl)、四氢吡喃基、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氮杂双环[3.2.1]辛基、氧杂双环[3.3.1]壬基、二氮杂双环[2.2.1]庚基、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等。
进一步,作为其他优选例,可举出含有至少1个氮原子且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的4~9元脂肪族杂环。具体而言,可举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氮杂双环[3.2.1]辛基、二氮杂双环[2.2.1]庚基等。
再进一步,作为其他优选例,可举出含有选自氧原子、或氮原子中的1~2个杂原子的4~9元脂肪族杂环。具体而言,可举出氧杂环丁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及高哌啶基(homopiperidinyl)。
所谓脂肪族杂环羰基,表示羰基键合于上述脂肪族杂环上而成的基团,优选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3个杂原子的4~9元脂肪族杂环-(CO)-。特别优选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及氧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6元单环式脂肪族杂环-(CO)-。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在RA中,
上述式(A-1)表示的基团中,环A1表示的(1)可被取代的环烷基、(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及(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中,该芳基部分为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中,该杂芳基部分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
上述式(A-2)表示的基团中,环A2为(a)环烷基、或者(b)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
Q1为单键、氧原子、或-NH-;
(B)RB为:
(a)单环式环烷基,
(b)异吲哚啉基,
(c)上述式(B-1)表示的基团
(其中,环Ar1为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
(d)上述式(B-2)表示的基团
(其中,RB1表示的杂芳基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
(e)上述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
(其中,RB2表示可被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或杂芳基(其中,杂芳基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取代的烷基,或者,
RB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并且RB3表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
(f)上述式(B-3)表示的基团
(其中,环B为4~9元脂肪族杂环基,所述4~9元脂肪族杂环基除了含有上述式(B-3)中已示出的氮原子以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
RB4表示的杂芳基-O-基团中的杂芳基部分为:含有至少1个氮原子且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
(g)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其中,RB7表示的(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芳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羰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及(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羟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脂肪族杂环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芳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羰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者,
在RB7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构成该环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可以彼此于末端键合从而形成可被取代的亚烷基(其中,该亚烷基的取代基为氧代基、或烷基,并且,该亚烷基可以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3个杂原子,
RB7中,芳基为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杂芳基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4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脂肪族杂环为含有选自氧原子或氮原子中的1~2个杂原子的4~9元脂肪族杂环,或者,
在XC为NR4C,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可以是被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可以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羟基,并且,其中,脂肪族杂环为4~9元脂肪族杂环,所述4~9元脂肪族杂环除了含有RB7及R4C所键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硫原子、氧原子、或氮原子中的1个杂原子),
(h)上述式(B-5)表示的基团
(其中,RB8为氢原子),或
(i)上述式(B-6)表示的基团
(其中,m为2);
〔其中不包括下式(a)、(b)及(c)表示的化合物:
〕。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上述式(A-1)表示的基团中,环A1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或
(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
其中,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中,该芳基部分为苯基或萘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中,该杂芳基部分为噻吩基、吡啶基、吲唑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苯并噻唑基、异喹啉基、或苯并吡喃基;
上述式(A-2)表示的基团中,环A2为(a)环烷基、或(b)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
AlkA1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者直链或支链亚链烯基,
Q1为单键、氧原子、或-NH-;
上述式(B-1)表示的基团中,Ar1表示苯基;
上述式(B-2)表示的基团中,RB1表示的杂芳基中的杂芳基部分为吡嗪基;
上述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中,RB2表示可被苯基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苯基或吡啶基取代的烷基;
上述式(B-3)表示的基团中,环B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2,5-二氮杂双环[2.2.1]庚基,
RB4为选自由氰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被烷酰基氨基取代的烷基、杂芳基-O-基团(其中,杂芳基为吡啶基)、及被氨基甲酰基(其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取代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中,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v)氢原子,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可以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羟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脂肪族杂环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及杂芳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脂肪族杂环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杂芳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上述(i)~(iv)中,脂肪族杂环选自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呋喃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脂肪族杂环羰基中的脂肪族杂环选自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呋喃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或苯并吡喃基,
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异吲哚啉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四氢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吡喃基、或二氢苯并吡喃基,或者,
在Xc为NR4c,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脂肪族杂环基为选自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高吗啉基中的基团。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在RA中,
上述式(A-1)表示的基团中,环A1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或
(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
其中,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中,该芳基部分为苯基或萘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中,该杂芳基部分为噻吩基、吡啶基、吲唑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苯并噻唑基、异喹啉基、或苯并吡喃基;
上述式(A-2)表示的基团中,环A2为(a)环烷基、或(b)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
AlkA1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者直链或支链亚链烯基,
Q1为单键、氧原子、或-NH-;
(B)RB表示的基团为:
(b)异吲哚啉基;
(c)环Ar1为苯基的、上述式(B-1)表示的基团;
(d)RB1表示的杂芳基中的杂芳基部分为吡嗪基的、上述式(B-2)表示的基团;
(e)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其中,RB2表示可被苯基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苯基或吡啶基取代的烷基,或者
RB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并且RB3表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
(f)上述式(B-3)表示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
环B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2,5-二氮杂双环[2.2.1]庚基,
RB4为选自由:
被烷酰基氨基、或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
氰基;
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
吡啶基-O-基团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5为氢原子;
(g)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其中,
(i)当Xa表示CR3a时,
Xb表示CHR3b,Xc表示O或NR4c,或者
Xb表示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O、NR4c或CHR3c
(ii)当Xa表示N时,
Xb表示CHR3b或C(=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CHR3c
其中,R3a表示氢原子、羟基、烷基、或氨基,
R3b及R3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v)氢原子,或者,
当Xc表示NR4c时,RB7和R4c可以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苯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羟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烷氧基羰基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脂肪族杂环羰基、芳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及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烷基磺酰基;杂芳基;及苯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脂肪族杂环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羟基、烷氧基、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上述(i)~(iv)中,脂肪族杂环选自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噻吩基(thiolanyl)、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脂肪族杂环羰基中的脂肪族杂环选自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噻吩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或苯并吡喃基,
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异吲哚啉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四氢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吡喃基、或二氢苯并吡喃基,
在Xc为NR4c,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脂肪族杂环为选自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高吗啉基中的基团;
(h)上述式(B-5)表示的含氮螺杂环式基(式(B-5)中,RB8为氢原子或烷基);或
(i)上述式(B-6)表示的脂肪族杂环基(式(B-6)中,m为2)。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上述通式[I]中RA为可被取代的苯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上述通式[I]中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更优选地,可举出上述式(B-4)中Xa为N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作为更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
上述式(B-4)中,
Xa为N,
Xb为CH2,Xc为NH,或者Xb为NH,Xc为CH2,且
RB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作为其他更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
上述式(B-4)中,Xa为N,Xb为CHR3b或C(=O),Xc为NR4c
R3b为氢原子、或烷基,
R4c为氢原子、烷基、或环烷基,且
RB6为氢原子、或烷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进一步优选地,可举出:上述式(B-4)中,Xa为N,Xb为CHR3b或C(=O),Xc为NR4c,R3b为氢原子、或烷基,R4c为氢原子、烷基、或环烷基,且RB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上述通式[I]中RA为上述式(A-1)表示的基团、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化合物,优选上述通式[I]中RA为可被取代的苯基、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特别优选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在上述通式[I]中,RA为可被取代的苯基,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在上述式(B-4)中,Xa为N,Xb为CHR3b,Xc为NR4c,R3b为氢原子、或烷基,R4c为氢原子、烷基、或环烷基。
更优选上述式(B-4)中Xa为N、Xb为CH2、Xc为NH、RB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进而,作为其他更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在上述通式[I]中,RA为可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在上述式(B-4)中,Xa为N,Xb为CH2,Xc为NH,RB6为氢原子。
进而,作为其他更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RB7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
其中,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此外,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烯基,
(3)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4)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烷基取代的萘基,
(5)可被独立选自由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
该杂芳基部分为吡啶基、吲唑基、噻吩基、异喹啉基、苯并吡喃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或苯并噻唑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i)当Xa表示CR3a时,
Xb表示CHR3b,Xc表示O或NR4c,或者
Xb表示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O、NR4c或CHR3c
(ii)当Xa表示N时,
Xb表示CHR3b或C(=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CHR3c
其中,R3a表示氢原子、羟基、烷基、或氨基,
R3b及R3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哌嗪基、硫代吗啉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其中,(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i)当Xa表示CR3a时,
Xb表示CHR3b,Xc表示O或NR4c,或者
Xb表示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O、NR4c或CHR3c
(ii)当Xa表示N时,
Xb表示CHR3b或C(=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CHR3c
其中,R3a表示氢原子、羟基、烷基、或氨基,
R3b及R3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哌嗪基、硫代吗啉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此外,其中,(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表示N,
Xb表示CHR3b或C(=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CHR3c
其中,R3b及R3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哌嗪基、硫代吗啉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此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表示N,
Xb表示CH2,Xc表示NH,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哌嗪基、硫代吗啉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此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表示N,
Xb表示CH2,Xc表示NH,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
其中,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其中,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表示N,
Xb表示CH2,Xc表示NH,
RB6表示氢原子,
RB7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
其中,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其中,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上述式(A-1)表示的基团,
RA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烯基,
(3)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4)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烷基取代的萘基,或
(5)可被独立选自由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该杂芳基部分为吡啶基、吲唑基、噻吩基、异喹啉基、苯并吡喃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或苯并噻唑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N,Xb为CHR3b或C(=O),Xc为NR4c,R3b为氢原子、或烷基,R4c为氢原子、烷基、或环烷基,
RB6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哌嗪基、硫代吗啉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此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上述式(A-1)表示的基团,
RA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烯基,
(3)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4)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烷基取代的萘基,或
(5)可被独立选自由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该杂芳基部分为吡啶基、吲唑基、噻吩基、异喹啉基、苯并吡喃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或苯并噻唑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N,Xb为CH2,Xc为NH,
RB6为氢原子,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哌嗪基、硫代吗啉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上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此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3~7元单环式环烷基,
(2)可被烷基取代的3~7元单环式环烯基,
(3)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甲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4)可被烷基取代的萘基,
(5)四氢萘基,
(6)可被氰基或烷基取代的杂芳基(其中,该杂芳基为吡啶基、噻吩基、吲唑基、吲哚基、苯并噻唑基、或异喹啉基),或
(7)二氢苯并吡喃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并且
(i)当Xa表示CR3a时,
Xb为CHR3b,Xc为O或NR4c,或者
Xb为O,Xc为NR4c,或者
Xb为NR4b,Xc为O、NR4c或CHR3c
(ii)当Xa表示N时,
Xb为CHR3b或C(=O),Xc为NR4c,或者
Xb为NR4b,Xc为CHR3c
R3a为氢原子、羟基、烷基、或氨基,
R3b及R3c各自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为氢原子、或烷基,
RB7为:
(i)可被取代的烷基,该烷基的取代基为可被独立选自由氧代基、烷基磺酰基、羟基、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哌啶基),或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其中,环烷基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该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基选自硫代吗啉基、哌啶基、哌嗪基、或吗啉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烷基磺酰基,或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基选自氮杂环丁基、四氢呋喃基、吡咯烷基、四氢吡喃基、哌啶基、四氢噻喃基、或3-氧杂双环[3.3.1]壬基),该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吡啶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或三唑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酰基;嘧啶基;及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或
(iv)可被烷基取代的吡唑基,所述烷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A)RA为:
(1)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及卤代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2)可被氰基取代的吡啶基,或
(3)二氢苯并吡喃基;
(B)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式(B-4)中,Xa表示N,
Xb表示CH2,Xc表示NH,或者
Xb表示NH,Xc表示CH2
RB6表示氢原子;
RB7为:
(i)可被取代的烷基,该烷基的取代基为可被独立选自由氧代基、羟基、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哌啶基),或
(ii)可被取代的环己基,该环己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可被羟基取代的哌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及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或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该脂肪族杂环基选自氮杂环丁基、四氢呋喃基、吡咯烷基、四氢吡喃基、哌啶基、四氢噻喃基、或3-氧杂双环[3.3.1]壬基),该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的咪唑啉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酰基;及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或
(iv)可被烷基取代的吡唑基,所述烷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RA为可被烷基或卤代烷基取代的苯基,
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CR3a
Xb为CHR3b
R3a为氢原子,
R3b为氢原子、或羟基,
Xc为NR4c
R4c为氢原子、或烷基,
RB6为氢原子,
RB7为烷基、或可被氨基取代的环烷基,所述氨基可以是被1~2个烷基取代的。
作为另一优选方式,本发明包含下述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化合物中,
在上述通式[I]中,
RA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
RB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CR3a
Xb为NR4b
Xc为NR4c
R3a为氢原子,
R4b为氢原子、或烷基,
R4c为氢原子、或烷基,
RB6为氢原子,
RB7为烷基。
具体且非限制性地例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包含的化合物时,可举出选自下述组中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组由:
3-[4-[(顺式-3-羟基四氢呋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反式-4-(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氧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乙酰基-4-羟基哌啶-4-基)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氯苯基)-1,2,4-三嗪;
3-[4-[[(7-外型-9-内型)-9-羟基-3-氧杂双环[3.3.1]壬烷-7-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2-(甲基磺酰基氨基)乙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2-氰基-5-吡啶基)-3-[4-[[1-[(1-羟基环丙基)羰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反式-4-(4-羟基哌啶基(4-hydroxypiperidino))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R)-2-羟基丁酰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3S)-1-[(1-羟基环丙基)羰基]吡咯烷-3-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顺式-3-(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3-[4-[[1-[(4,5-二氢-1H-咪唑-2-基)甲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3-[4-[[反式-4-(乙酰胺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3-[4-[[1-(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1-羟基环丙基)羰基]氮杂环丁烷-3-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反式-4-(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氧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
3-[4-[[顺式-3-(乙酰胺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3S,4S)-4-[(顺式-3-羟基四氢吡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1-(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反式-3-羟基四氢吡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3-甲基丁酰基)氨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2R)-4-甲基吗啉-2-基)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3-[4-[[2-(1,1-二氧代硫代吗啉基)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3-[4-[[反式-4-(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哌嗪-1-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二氢苯并吡喃-5-基)-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4-氟苯基)哌嗪-1-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及
5-(2-氰基-5-吡啶基)-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组成。
本发明的化合物[I]在分子内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情况下,可以以基于该手性碳原子的复数个立体异构体(即,非对映异构体、光学异构体)的形式存在,本发明包含它们中的任意1个立体异构体及其混合物中的任何。
本发明的化合物[I]包含经同位素(例如,3H、13C、14C、15N、18F、32P、35S、125I等)等标记的化合物及氘转化体。
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具有抑制醛固酮合成酶活性的活性,因此,在预防或治疗由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及/或醛固酮的过量产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及/或疾病状态、或者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方面是有用的。作为这样的疾病,例如,可举出原发性醛固酮症(单侧性或双侧性肾上腺腺瘤、单侧性或双侧性肾上腺过度增生、醛固酮产生性肾上腺癌、单侧肾上腺性多发小结节醛固酮症、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醛固酮症、家族性醛固酮症、或异位性醛固酮产生性肿瘤等)、继发性醛固酮症(伴随起因于雌激素制剂的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假性低醛固酮症、伴有腹水的慢性肝疾病(肝硬化等)、泻药及利尿药等药物的不当使用、或者肾病综合征、巴特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或吉特曼氏综合征(Gitelman’s syndrome)而发生的高醛固酮血症等)、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症、嗜铬细胞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库欣综合征、药物诱发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症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顽固性高血压、盐皮质激素相关高血压等)、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衰竭、右心室衰竭、收缩功能衰竭、舒张功能衰竭等)、心肌病、心脏肥大(左心室肥大等)、心肌梗塞、心肌坏死病变、心肌缺血后损伤、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或血管的纤维化或重塑(伴随高血压及/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发生的心血管纤维化及重塑等)、血管再狭窄、血管壁肥厚、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肾病(糖尿病性肾病等)、低钾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视网膜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等)、肝疾病、脂质代谢异常、交感神经亢进、突发性及/或周期性水肿、头痛、焦虑症、抑郁障碍等。
特别地,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在对原发性醛固酮症、继发性醛固酮症、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硬化、肾病、或视网膜病的预防或治疗方面是有用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对Cyp11B2具有优异的抑制活性,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化合物,按照后述实验例1记载的检测方法,研究了针对人Cyp11B2的抑制活性,结果,IC50值均为100nM以下。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化合物[I]中包含对CyP11B2显示高选择性的化合物。
例如,就实施例22中记载的化合物(化学名:3-[4-[[反式-4-(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而言,人Cyp11B1抑制中的IC50值(nM)与人Cyp11B2抑制中的IC50(nM)之比为500倍以上,对Cyp11B2显示出高选择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I]可以以游离的形态供于医药用途,另外也可以以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的形态供于医药用途。作为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例如,可举出盐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或氢溴酸盐之类的无机酸盐;乙酸盐、富马酸盐、乙二酸盐、柠檬酸盐、甲磺酸盐、苯磺酸盐、甲苯磺酸盐或马来酸盐之类的有机酸盐等。
对于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而言,其分子内盐、加成物、它们的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等均被包含在内。
对于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而言,可以以单独形式、或以含有其和药理学上可容许的载体的医药组合物的形式,经口或非经口地进行施用。作为药理学上可容许的载体,只要为本领域中常用的载体即可,例如可举出稀释剂、粘合剂(糖浆、阿拉伯胶、明胶、山梨糖醇、黄蓍胶(tragacanth)、聚乙烯吡咯烷酮等)、赋形剂(乳糖、蔗糖、玉米淀粉、磷酸钾、山梨糖醇、甘氨酸等)、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聚乙二醇、二氧化硅等)、崩解剂(马铃薯淀粉)及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等。
如上所述的医药组合物的剂型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注射剂、吸入剂、栓剂等常用的医药制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的施予量根据施予方法、患者的年龄、体重、状态等而不同,非经口施予的情况下,通常每1天为0.001~10mg/kg,优选为0.01~10mg/kg。经口施予的情况下,通常每1天为0.01~100mg/kg,优选为0.1~10mg/kg。
对于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而言,根据治疗对象疾病等,可以单独使用或与1种以上的其他药物组合而使用。作为这样的药物,例如,可举出选自由下述药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所述药物为:(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阻断剂、α/β阻断剂之类的降压药;(2)噻嗪类利尿剂、髓袢利尿剂(loop diuretic)之类的利尿药;(3)硝基甘油、洋地黄(digitalis)制剂之类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4)Na通道阻断剂之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5)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之类的高脂血症药物;(6)血液凝固抑制剂、血栓溶解剂之类的抗血栓药物;(7)胰岛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抗性改善剂、胰岛素分泌促进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之类的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症治疗药物;(8)抗肥胖药;(9)化学治疗剂;及(10)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之类的免疫调节剂。
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可以例如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合成方法A1
〔式中,Rbb1表示烷基,X1表示卤素原子,X2表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环B1表示异吲哚啉基、上述式(B-3)表示的脂肪族杂环基、上述式(B-4)表示的基团、或上述式(B-5)表示的螺环式基,环A1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本发明的目标化合物[I]中,通式[Ib]表示的化合物可以例如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进行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与通式[b]表示的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或者,在有机锂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与通式[c]表示的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接着,将得到的通式[a-1]表示的化合物进行氧化,由此得到通式[Ia]表示的化合物。使得到的化合物[Ia]与通式[d]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并根据期望将产物制成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b]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亲核加成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己烷之类的脂肪族烃类、或它们的混合物。化合物[b]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为1.0~1.5当量,优选为1.2当量。该反应可以于-78℃~室温实施,优选于0℃~室温实施。
化合物[a]与化合物[c]的亲核加成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有机锂化合物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己烷之类的脂肪族烃类、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有机锂化合物,可举出正丁基锂、仲丁基锂等。化合物[c]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为1.0~2.0当量,优选为1.3~1.5当量。有机锂化合物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为1.0~2.0当量,优选为1.2~1.4当量。该反应可以于-78℃~室温实施,优选于-78~-40℃实施。
化合物[a-1]的氧化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二氧杂环己烷之类的醚类、氯仿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N-甲基吡咯烷酮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氧化剂,例如可举出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DDQ)、二氧化锰等。氧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1]为1.0~1.5当量,优选为1.2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化合物[Ia]与化合物[d]或其盐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实施。作为化合物[d]的盐,例如,可以使用盐酸盐、硫酸盐等与无机酸形成的盐。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N-甲基吡咯烷酮之类的酰胺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醇之类的醇类、二甲基亚砜、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为了促进反应,优选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所述碱,可举出二异丙基乙胺、二氮杂双环十一碳烯、碳酸钠等,优选为二异丙基乙胺。化合物[d]或其盐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Ia]为1.0~10当量,优选为2.0~7.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250℃实施,优选于150~240℃实施。
合成方法A2
〔式中,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从化合物[Ia]向化合物[Ib]的转化反应例如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首先,将化合物[Ia]进行氧化而得到通式[e]表示的化合物。使其与化合物[d]或其盐反应,并根据期望将产物制成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b]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化合物[Ia]的氧化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氯甲烷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作为氧化剂,例如可举出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高锰酸钾、Oxone(Aldrich公司制)等。氧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Ia]为2.0~3.0当量,优选为2.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化合物[e]与化合物[d]或其盐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实施。作为化合物[d]的盐,可以使用与上述合成方法A1中例举的化合物[d]的盐同样的盐。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氯仿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乙腈、或它们的混合物。为了促进反应,优选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碱,可举出二异丙基乙胺、二氮杂双环十一碳烯、碳酸钠等,优选为二异丙基乙胺。化合物[d]或其盐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e]为1.0~10当量,优选为2.0~5.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100℃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合成方法A3
〔式中,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使通式[Ib’]表示的化合物、与通式[f]表示的化合物或其盐进行缩合,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c]。
化合物[Ib’]与化合物[f]或其盐的缩合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例如在缩合剂及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化合物[f]的盐,可以使用与上述合成方法A1中的化合物[d]的盐同样的盐。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氯仿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乙腈、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缩合剂,例如可举出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o-(7-aza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 osphate)、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二异丙基乙胺之类的胺类。缩合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Ib’]为1.0~5.0当量,优选为1.2~3.0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Ib’]为0~10当量,优选为2.0~6.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100℃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合成方法B
〔式中,Raa1及Raa2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烷基,或者两者彼此于末端键合而形成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亚烷基,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b]例如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通过通式[g]表示的化合物与化合物[d]或其盐的反应,得到通式[h]表示的化合物。使其与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b]。
化合物[g]与化合物[d]或其盐的反应可以与化合物[Ia]和化合物[d]或其盐的反应同样地操作而实施。作为化合物[d]的盐,可以使用与上述合成方法A1中的化合物[d]的盐同样的盐。
化合物[h]与化合物[i]的偶联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鏻系缩合剂、钯催化剂、及水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氧杂环己烷之类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鏻系缩合剂,例如可举出三(吡咯烷基)溴化鏻六氟磷酸盐(PyBROP)、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氨基)鏻(BOP)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三乙胺之类的胺类、碳酸钠之类的碱金属碳酸盐类、磷酸钾等。作为钯催化剂,例如,可举出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四(三苯基膦)二钯、乙酸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等。作为配体,例如可举出三叔丁基膦、三苯基膦、4,5-双(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等。上述鏻系缩合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h]为1.0~2.0当量,优选为1.2~1.5当量。上述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h]为2.0~6.0当量,优选为3.0~4.0当量。化合物[i]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h]为1.0~4.0当量,优选为2.0~3.0当量。上述钯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h]为0.01~0.1当量,优选为0.05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50℃实施,优选于80~120℃实施。
合成方法C1
〔式中,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b]例如也可以通过通式[j]表示的化合物与化合物[i]的偶联反应来制造。
化合物[j]与化合物[i]的偶联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钯催化剂及碱的存在下,在配体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水、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钯催化剂,例如,可举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碳酸铯之类的碱金属碳酸盐类、磷酸钾等。作为配体,例如,可举出三(叔丁基)膦、三苯基膦之类的叔膦等。化合物[i]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j]为1.0~3.0当量,优选为1.1~1.5当量。钯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j]为0.01~0.1当量,优选为0.05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j]为2.0~6.0当量,优选为3.0~4.0当量。配体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j]为0.02~0.2当量,优选为0.1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200℃实施,优选于80~150℃实施。
合成方法C2
〔式中,X3表示卤素原子(例如,溴原子等),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b]例如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将化合物[j]转化为通式[k]表示的锡化合物。接着,与通式[l]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b]。
从化合物[j]向化合物[k]的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通过在适当的溶剂中、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双(三甲基锡)反应而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氧杂环己烷之类的醚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钯催化剂,例如,可举出四(三苯基膦)二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双(三甲基锡)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j]为1.0~3.0当量,优选为1.5~2.0当量。钯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j]为0.01~0.1当量,优选为0.03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50℃实施,优选于80~120℃实施。
化合物[k]与化合物[l]的偶联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钯催化剂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氧杂环己烷之类的醚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钯催化剂,例如,可举出四(三苯基膦)二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等。化合物[l]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k]为1.0~1.5当量,优选为1.0~1.2当量。钯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k]为0.01~0.1当量,优选为0.1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50℃实施,优选于80~120℃实施。
合成方法C3
〔式中,环A3表示可被取代的环烯基,环A4表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对于目标化合物[Id]而言,可以将通式[m]表示的化合物进行接触还原从而制造。
化合物[m]的接触还原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及催化剂的存在下,在氢气氛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甲醇之类的醇类、乙酸乙酯之类的酯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催化剂,例如,可举出钯/碳催化剂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三乙胺之类的胺类等。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m]以重量比计为0.3~1.0,优选为0.3。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m]以容积/重量比计为3~10,优选为5。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合成方法C4
〔式中,Z1表示氨基的保护基(例如,叔丁氧羰基之类的烷氧基羰基等),X4表示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等),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e]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将通式[n]表示的化合物脱保护而得到通式[o]表示的化合物。使其与通式[p]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e]。
对于从化合物[n]向化合物[o]的脱保护反应,可以根据保护基Z1的种类,通过常用的方法将该保护基除去从而实施。例如,Z1为叔丁氧羰基时,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用酸对化合物[n]进行处理,由此将该保护基除去。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乙酸乙酯之类的酯类、氯仿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甲醇之类的醇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酸,例如,可举出盐酸、三氟乙酸等。
化合物[o]与化合物[p]的取代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乙腈之类的腈类、氯仿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碳酸钠之类的碱金属碳酸盐类、三乙胺之类的有机胺类、等。化合物[p]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o]为1.0~3.0当量,优选为2.0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o]为1.0~3.0当量,优选为2.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00℃实施,优选于50~60℃实施。
合成方法C5
〔式中,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f]可以通过使化合物[o]与化合物[q]缩合而制造。
缩合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缩合剂及碱的存在下实施。关于溶剂、缩合剂、碱、反应温度等,可以合适地使用与合成方法A3同样的条件。
合成方法D
〔式中,W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X5及X6表示离去基团(例如,对甲苯磺酰基氧基等),m表示整数2或3,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g]可以通过使通式[r]表示的化合物与通式[s]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制造。
化合物[r]与化合物[s]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于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氢化钠之类的碱金属氢化物类等。化合物[s]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r]为1.0~1.2当量,优选为1.0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r]为2.0~3.0当量,优选为2.0~2.5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00℃实施,优选于80~100℃实施。
合成方法E
〔式中,AlkB1表示亚甲基,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h]可以通过化合物[e]与通式[t]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来制造。
化合物[e]与化合物[t]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于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氢化钠之类的碱金属氢化物类、正丁基锂等。化合物[t]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e]为1.0~3.0当量,优选为1.1~2.0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e]为1.0~2.0当量,优选为1.1~1.5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合成方法F1
〔式中,Rbb3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Rbb4表示烷基,X7表示反应性残基(例如,氯原子之类的卤素原子等),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i]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使化合物[Ia]与通式[u]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由此得到通式[v]表示的化合物。使化合物[v]与通式[w]表示的化合物进行磺化反应,由此,可以制造目标化合物[Ii]。
化合物[Ia]与化合物[u]或其盐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实施。作为化合物[u]的盐,例如,可以使用盐酸盐、硫酸盐等与无机酸形成的盐。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N-甲基吡咯烷酮之类的酰胺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醇之类的醇类、二甲基亚砜、水、或它们的混合物。为了促进反应,优选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所述碱,可举出二异丙基乙胺、二氮杂双环十一碳烯、碳酸钠等,优选为二异丙基乙胺。化合物[u]或其盐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Ia]为1.0~10当量,优选为2.0~7.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250℃实施,优选于150~240℃实施。
化合物[v]与化合物[w]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于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氢化钠之类的碱金属氢化物类、正丁基锂、二异丙基酰胺锂等。化合物[w]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v]为1.0~3.0当量,优选为2.0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v]为1.0~2.0当量,优选为1.5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合成方法F2
〔式中,Rbb3’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b4’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或者
Rbb3’表示经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并且Rbb4’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j]可以通过化合物[e]与通式[x]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来制造。
化合物[e]与化合物[x]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于碱的存在下实施。从化合物[x]向目标化合物[Ij]的转化反应可以与从化合物[v]向目标化合物[Ii]的转化反应同样地操作而实施。
合成方法G1
〔式中,Rbb5表示:
(1)单环式环烷基;
(2)下式:
所示的基团
(式中,环Ar1表示可被取代的芳基,AlkB1及AlkB2相同或不同,表示亚甲基,Q2’表示氧原子或单键,p及q独立地表示0或1,并且p+q为1或2);或
(3)下式:
所示的基团,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k]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使通式[y]表示的化合物与肼或其水合物反应,得到通式[z]表示的化合物。接着,使其与通式[aa]表示的化合物反应,由此,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Ik]。
化合物[y]与肼或其水合物的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之类的醇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肼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y]为1.0~1.1当量,优选为1.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
化合物[z]与化合物[aa]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乙醇之类的醇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化合物[aa]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z]为1.0~1.1当量,优选为1.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0~100℃实施,优选于60℃实施。
合成方法G2
〔式中,Rbb6表示杂芳基,Z2表示氨基的保护基(例如,叔丁氧羰基之类的烷氧基羰基等),X8表示卤素原子,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目标化合物[Il]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将通式[ab]表示的化合物脱保护,得到通式[ac]表示的化合物。接着,使得到的化合物[ac]与通式[ad]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偶联反应,由此,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Il]。
化合物[ab]的脱保护可以与化合物[n]的脱保护同样地操作而实施。
化合物[ac]与化合物[ad]的偶联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钯催化剂及碱的存在下,以及在配体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叔丁醇之类的醇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钯催化剂,例如,可举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乙酸钯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叔丁醇钠之类的碱金属醇盐、碳酸铯、磷酸钾等。作为配体,例如,可举出4,5-双(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等。化合物[ac]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b]为1.0~3.0当量,优选为1.4当量。钯催化剂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b]为0.01~0.05当量,优选为0.04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b]为1.5~3.0当量,优选为1.5当量。配体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ab]为0.03~0.3当量,优选为0.12。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50℃实施,优选于80~120℃实施。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化合物可以通过已知方法、或以下方法进行制造。
原料化合物的制造方法a
〔式中,Rbb7表示烷氧基,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前述的合成方法A3中使用的化合物[Ib’]可以例如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通过化合物[e]与化合物[5]的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6]。接着,将其进行水解,由此,可以得到化合物[Ib’]。
化合物[e]与化合物[5]的取代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氯仿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乙腈、或它们的混合物等。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化合物[5]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e]为2.0~4.0当量,优选为2.5当量。
从化合物[6]向化合物[Ib’]的水解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及水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乙醇之类的醇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氢氧化钠之类的碱金属氢氧化物类等。该反应可以于0℃~室温实施,优选于室温实施。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6]为1.0~3.0当量,优选为2.0当量。
原料化合物的制造方法b
〔式中,Z3表示氨基的保护基(例如,叔丁氧羰基之类的烷氧基羰基等),X10表示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等),其他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化合物[Ib”]可以例如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从化合物[7]除去保护基而得到化合物[8]。接着,进行该化合物[8]与化合物[9]的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10]。进而,使其进行水解反应,由此,可以得到化合物[Ib”]。
从化合物[7]除去保护基(Z3)的步骤例如可以与从化合物[n]除去的保护基的步骤同样地操作而实施。
化合物[8]与化合物[9]的取代反应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在适当的溶剂中,在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乙腈之类的腈类、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碳酸钠之类的碱金属碳酸盐类、二异丙基乙胺之类的有机胺类等。化合物[9]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8]为1.0~2.0当量,优选为1.5当量。碱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8]为2.0~4.0当量,优选为2.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00℃实施,优选于室温~60℃实施。
从化合物[10]向化合物[Ib”]的水解反应可以与从化合物[6]向化合物[Ib’]的水解反应同样地实施。
原料化合物的制造方法c
〔式中,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前述的合成方法C1及合成方法C2中使用的化合物[j]例如可以通过将化合物[h]氯化而制造。
化合物[h]向化合物[j]的氯化反应可以例如通过下述方式实施:在适当的溶剂中,在配体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使化合物[h]与氯给予体反应。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二氧杂环己烷之类的醚类、二氯甲烷之类的脂肪族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氯给予体,例如,可举出N-氯代琥珀酰亚胺(NCS)、磷酰氯等。作为配体,例如,可举出三苯基膦之类的叔膦等。氯给予体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h]为2.0~10当量,优选为3.0~5.0当量。配体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h]为2.0~10当量,优选为3.0~5.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50℃实施,优选于100℃实施。
原料化合物的制造方法d
〔式中,符号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
前述的合成方法D中使用的化合物[r]可以例如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制造。
首先,使化合物[11]与二溴甲烷反应而得到化合物[12]。使得到的化合物[12]与吗啉、及化合物[13]或其水合物进行反应,由此,可以得到化合物[r]。
化合物[11]与二溴甲烷的反应可以例如在适当的溶剂中于碱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苯之类的芳香族烃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碱,例如,可举出二异丙基酰胺锂等。该反应可以于-78~-50℃实施,优选于-78℃实施。
化合物[12]与吗啉及化合物[13]的反应可以在适当的溶剂中,在酸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只要是不阻碍该反应的溶剂即可,例如,可举出四氢呋喃之类的醚类、甲醇之类的醇类、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酸,例如,可举出乙酸等。吗啉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12]为4.0~10当量,优选为4.2当量。化合物[13]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12]为1.0~1.2当量,优选为1.0当量。酸的使用量可以相对于化合物[12]为3.0~4.0当量,优选为3.0当量。该反应可以于室温~100℃实施,优选于70℃实施。
本说明书中,THF表示四氢呋喃,DMF表示二甲基甲酰胺。
实施例
实施例1(方法A)
将化合物1(200mg)和化合物2(117mg)混悬于DMF(2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97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323mg),于室温下搅拌4天。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gradient))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S)-1-羟基-3-甲基丁烷-2-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1-甲基-1H-吲唑-5-基)-1,2,4-三嗪(158mg)。
MS(APCI)439[M+H]+
实施例2(方法B)
将化合物1(100mg)和化合物2(80mg)混悬于DMF(3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93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125mg),于室温下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滤取析出物。利用乙酸乙酯对得到的粗结晶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反式-4-(乙酰胺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二氢苯并吡喃-7-基)-1,2,4-三嗪(53mg)。
MS(ESI)480[M+H]+
实施例3~121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或2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12中记载的化合物。其中,在表中,在实施例编号上附有*的化合物表示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了处理,除其以外表示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了处理。
表1
[表1]
表2
[表2]
表3
[表3]
表4
[表4]
表5
[表5]
表6
[表6]
表7
[表7]
表8
[表8]
表9
[表9]
表10
[表10]
表11
[表11]
表12
[表12]
实施例122
(1)将化合物1(121.0mg)混悬于乙腈(3.5mL)中,加入按照国际公开公报第WO2002/030891号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化合物2(101.0mg)、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270.7mg),于室温搅拌20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并用氯仿萃取后,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2:8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88.1mg)。MS(APCI)544[M+H]+
(2)将化合物3(80.0mg)溶解于氯仿(1mL)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醇(2mL),利用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柱(Waters公司制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氨-甲醇溶液)进行处理,蒸馏除去洗脱液的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氯仿(1.5mL)中,加入乙酸(10μL)、35%福尔马林(60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95.5mg),于室温搅拌23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并搅拌5分钟。用氯仿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在减压下对得到的级分进行浓缩,使用乙酸乙酯及乙醚的混合溶剂进行溶解后,利用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处理,通过离心分离而除去上清液。利用乙醚对沉淀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后,进行干燥,由此,以二盐酸盐形式得到3-[4-[[反式-4-二甲基氨基-4-(羟基甲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30.4mg、淡黄色粉体)。
MS(APCI)472[M+H]+
实施例123
(1)将化合物1(76mg)和化合物2(70mg)混悬于DMF(2.5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78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86mg),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钾水溶液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己烷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25mg)。
MS(ESI)558[M+H]+
(2)将化合物3(70mg)溶解于乙醇(1mL)-THF(1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20μL),于室温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后,将残余物混悬于DMF(1mL)中,加入2mol/L甲胺THF溶液(110μL)和二异丙基乙胺(38μL)、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63mg),于室温下搅拌17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钾水溶液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20:80~0:10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5mg)。
MS(ESI)558[M+H]+
(3)将化合物4(545mg)溶解于氯仿(1mL)中,加入三氟乙酸(700μL),于室温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23mg)。
MS(ESI)458[M+H]+
(4)将化合物5(19mg)溶解于氯仿(1mL)中,加入37%福尔马林(100μL)和乙酸(2.5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7mg),于室温搅拌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2R,4S)-1-甲基-2-(N-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14mg)。
MS(ESI)471[M+H]+
实施例124
(1)向化合物1(1200mg)的甲醇(40mL)-三乙胺(5mL)溶液中,加入含水10%钯碳(360mg),在氢气氛下搅拌4.5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由此,以顺式:反式=7:3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黄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2(960mg)。
MS(ESI)362[M+H]+
(2)向化合物2(960mg)的DMF(9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9mL),于室温搅拌2.5小时后,再于50℃搅拌2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在冰冷却下加入碳酸钾水溶液,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碳酸钾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对溶剂进行浓缩,由此,以顺式:反式=1:9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黄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3(750mg)。
MS(ESI)262[M+H]+
(3)将化合物3(690mg)溶解于乙腈(30mL)中,加入溴乙酸乙酯(354μL)和碳酸钠(564mg),于室温搅拌18小时。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60:4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接着,利用HPLC(ChiralpakIA,己烷/2-丙醇/二乙胺=80/20/0.1,流速20mL/分钟)进行分离制备,由此,得到褐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4(470mg)。
MS(ESI)348[M+H]+
(4)将化合物4(470mg)溶解于乙醇(8mL)-THF(8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7mL),于室温搅拌2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用水溶解后,加入1mol/L盐酸(2.7mL)从而将pH调节为4。蒸馏除去溶剂,利用水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135mg)。
MS(ESI)320[M+H]+
(5)将化合物5(133mg)和化合物6(180mg)混悬于DMF(4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296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316mg),于室温下搅拌3.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碳酸钾水溶液,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接着,利用HPLC(Chiralpak IA,乙醇/THF/二乙胺=95/5/0.5,流速20mL/分钟)进行分离制备,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3-[4-[[反式-4-(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反式-4-甲基环己基)-1,2,4-三嗪(65mg)。
MS(ESI)444[M+H]+
实施例125
向化合物1(5.3g)的氯仿(22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1mL),于室温搅拌2.1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向得到的残余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用氯仿萃取4次。利用饱和食盐水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3.2g)。
MS(APCI)400[M+H]+
实施例126~130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25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3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13
[表13]
实施例131
(式中,用*标记的碳原子的取代基的立体化学形式示为反式,这并不表示绝对立体构型。)
向化合物1(85mg)的二氯甲烷(1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2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外消旋的化合物2(57mg)。
MS(APCI)434/436[M+H]+
利用循环HPLC(Recycle HPLC)(Chiralpak IA(30×250),乙醇/THF/二乙胺=90/10/0.1,流速20mL/分钟),分离制备外消旋的化合物2(45mg)的光学异构体,在减压下对包含各异构体的级分进行浓缩,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氯苯基)-3-[4-[(反式-3-氟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21mg)。
实施例131a
保留时间:7.21分钟(Chiralpak IA-3(4.6×150),乙醇/THF/二乙胺=90/10/0.1,流速0.5mL/分钟)
光学纯度100%ee
MS(APCI)434/436[M+H]+
实施例131b(实施例131a的对映异构体)
保留时间:10.12分钟
实施例132~134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3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4中记载的化合物。其中,式中,用*标记的碳原子的取代基的立体化学形式示为反式、或顺式,这并不表示绝对立体构型。
表14
[表14]
实施例135
将实施例125中记载的化合物1(107mg)和化合物2(42mg)溶解于DMF(3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94μL)、1-羟基苯并三唑(54mg)及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77mg),于室温搅拌18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处理,滤取析出物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橙色粉末形态的5-(4-氟苯基)-3-[4-[[1-((R)-2-羟基丁酰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二盐酸盐(53mg)。
MS(APCI)486[M+H]+
实施例136~145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35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5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15
[表15]
实施例146
向实施例125中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151mg)的氯仿(5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61mg)、乙酸(22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60mg),于室温搅拌14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饱和食盐水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静置2天而使结晶析出,滤取结晶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1-(2-吡啶基甲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87mg)。
MS(APCI)491[M+H]+
实施例147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46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6的化合物。
表16
[表16]
实施例148
在冰冷却下,向化合物2(398mg)的氯仿(5mL)溶液中,加入实施例125中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1,1.0g)、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795mg),搅拌30分钟。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30:70~0:10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1-[2-(叔丁基氧基羰基氨基)乙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1.02g)。
MS(APCI)543[M+H]+
实施例149
在冰冷却下,向实施例148中记载的化合物(化合物1,200mg)的氯仿(2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mL),升温至室温并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在氩气氛下,在冰冷却下,向得到的残余物的氯仿(2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153μL)及氯甲酸甲酯(57μL),升温至室温并搅拌5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4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1-[2-(甲氧基羰基氨基)乙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126mg)。
MS(APCI)501[M+H]+
实施例150
在冰冷却下,向实施例148中记载的化合物(化合物1,200mg)的氯仿(2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mL),升温至室温并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在氩气氛下,在冰冷却下,向得到的残余物的氯仿(2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153μL)及甲磺酰氯(57μL),升温至室温并搅拌5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4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1-[2-(甲基磺酰基氨基)乙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85mg)。
MS(APCI)521[M+H]+
实施例151
将实施例125中记载的化合物(化合物1,300mg)和化合物2(151mg)混悬于DMF(6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392μL),于室温搅拌13.5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3次。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洗脱液氯仿-甲醇-10%浓氨水90:9:1)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使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从乙醇-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中析出结晶,滤取结晶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1-[(4,5-二氢-1H-咪唑-2-基)甲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91mg)。
MS(APCI)482[M+H]+
实施例152~156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5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7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17
[表17]
实施例157a、实施例157b
将化合物1(297mg)和化合物2(180mg)混悬于DMF(8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265μL)、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347mg),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针对得到的残余物,利用循环HPLC(Chiralpak IF(30×250),2-丙醇/THF/二乙胺=75/25/0.1,流速20mL/分钟)进行分离制备后,在减压下对得到的级分进行浓缩,得到3-[4-[[(7-外型-9-内型)-9-羟基-3-氧杂双环[3.3.1]壬烷-7-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实施例157a、黄色固体、83mg)、及3-[4-[[(7-外型-9-外型)-9-羟基-3-氧杂双环[3.3.1]壬烷-7-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实施例157b、黄色固体、82mg)。
实施例157a
保留时间:5.41分钟(Chiralpak IF-3(4.6×150),2-丙醇/THF/二乙胺=75/25/0.1,流速0.5mL/分钟)
MS(ESI)507[M+H]+
实施例157b
保留时间:8.48分钟(Chiralpak IF-3(4.6×150),2-丙醇/THF/二乙胺=75/25/0.1,流速0.5mL/分钟)
MS(APCI)507[M+H]+
实施例158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实施例157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8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18
[表18]
实施例159a、实施例159b
将化合物1(250mg)和化合物2(144mg)溶解于DMF(7.5mL)中,加入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430mg),于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后,用水进行稀释,加入饱和碳酸钾水溶液,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50:50~0:10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4-甲基吗啉-2-基)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的外消旋体(300mg)。
接着,利用循环HPLC(Chiralpak IA(30×250),乙醇/二乙胺=100/0.1,流速20mL/分钟),分离制备上述的外消旋体的式中以*标记的碳原子的立体构型不同的两种异构体。在减压下对得到的包含各异构体的级分进行浓缩,利用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处理,通过离心分离而除去上清液。利用乙醚对沉淀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后,进行干燥,由此,以二盐酸盐形式得到5-(4-氟苯基)-3-[4-[[(4-甲基吗啉-2-基)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的两种立体异构体(实施例159a、淡黄色粉末、150mg,及实施例159b、淡黄色粉末、134mg)。
实施例159a
保留时间:10.60分钟(Chiralpak IA-3(4.6×150),乙醇/二乙胺=100/0.1,流速0.5mL/分钟)
光学纯度>99.8%ee
绝对立体构型R
MS(APCI)430[M+H]+
实施例159b
保留时间:12.63分钟(Chiralpak IA-3(4.6×150),乙醇/二乙胺=100/0.1,流速0.5mL/分钟)
光学纯度97.2%ee
绝对立体构型S
MS(APCI)430[M+H]+
实施例160~168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实施例159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19及20中记载的化合物。其中,式中,用*标记的碳原子的取代基的立体化学表述并非表示绝对立体构型。
表19
[表19]
表20
[表20]
实施例170
将化合物1(2g)和化合物2(11.6g)混悬于N-甲基吡咯烷酮(3.5mL)中,在微波反应装置(Initiator,Biotage公司制)中于235℃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65:3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乙酸乙酯-己烷(1:5)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4-氟苯基)哌嗪-1-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2.6g)。
MS(APCI)350[M+H]+
实施例171~173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170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21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21
[表21]
实施例174
向化合物1(142mg)的无水THF(2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100mg),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6.5小时。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30:70~0:10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2-甲基-4-吡啶基)哌嗪-1-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76mg)。
MS(APCI)347[M+H]+
实施例175~208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实施例174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22~25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22
[表22]
表23
[表23]
表24
[表24]
表25
[表25]
实施例209
向化合物1(100mg)的二氯甲烷(4mL)溶液中,加入含水25%间氯过氧苯甲酸(202mg),于室温搅拌15.5小时。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处理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混悬于乙腈(2mL)中,加入化合物2(106mg)和二异丙基乙胺(98μL),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后,升温至60℃,再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用水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0:10~60:4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粘性体形态的5-(3-甲基-2-萘基)-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123mg)。
MS(APCI)405[M+H]+
实施例210
(1)将化合物1(1g)和化合物2(3.4g)混悬于THF(30mL)中,在氩气氛下,在加热回流条件下搅拌1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沉淀物,用乙酸乙酯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3g)。
MS(APCI)258[M+H]+
(2)将化合物3(100mg)和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217mg)混悬于二氧杂环己烷(4mL)中,加入三乙胺(163μL),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二氯双(三苯基膦)钯(14mg)、化合物4(179mg)及碳酸钠(206mg),进一步添加水(1mL),于100℃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65:3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2-氰基-5-吡啶基)-3-(4-苯基哌嗪-1-基)-1,2,4-三嗪(22mg)。
MS(APCI)344[M+H]+
实施例211
向化合物1(60mg)和化合物2(63mg)、二氯双(三苯基膦)钯(10mg)的二氧杂环己烷(2mL)混合液中,加入2mol/L碳酸钠水溶液(1.0mL),在微波反应装置(Initiator,Biotage公司制)中于150℃搅拌15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己烷-乙酸乙酯2:1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1-甲基-1H-吲哚-2-基)-3-吗啉基-1,2,4-三嗪(50mg)。
MS(APCI)296[M+H]+
实施例212~213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21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26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26
[表26]
实施例214
(1)将化合物1(400mg)溶解于DMF(10mL)中,加入化合物2(70mg)、二异丙基乙胺(360μL)及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781mg),于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50:50~0:10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443mg)。
MS(APCI)551[M+H]+
(2)将化合物3(430mg)溶解于乙醇(8mL)-THF(2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8mL),于室温搅拌20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将残余物溶解于水中,加入1mol/L盐酸水溶液从而将pH调节为4~5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49mg)。
MS(APCI)523[M+H]+
(3)将化合物4(100mg)溶解于DMF(1.9mL)中,加入1mol/L二甲胺THF溶液(190μL)、二异丙基乙胺(70μL)及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95mg),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用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进行处理,通过离心分离而除去上清液后,进行干燥,由此,以盐酸盐形式得到5-(4-三氟甲基苯基)-3-[4-[[反式-4-(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氧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黄色粉末、83mg)。
MS(APCI)550[M+H]+
实施例215
(1)向化合物1(152mg)的二氯甲烷(2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2mL),于室温搅拌30分钟。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后,利用40%碳酸钾水溶液进行处理。利用碳酸钾使水层饱和后,用乙酸乙酯-THF混合溶剂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镁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102mg)。
MS(APCI)268[M+H]+
(2)将化合物2(30mg)和化合物3(30mg)以及碳酸钠(24mg)混悬于乙腈(3mL)中,在氩气氛下,于60℃搅拌1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2-氰基-5-吡啶基)-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20mg)。
MS(APCI)367[M+H]+
实施例216~227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实施例215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27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27
[表27]
实施例228
(1)向化合物1(177mg)的甲醇(7mL)-三乙胺(1.2mL)溶液中,加入含水10%钯碳(53mg),在氢气氛下搅拌1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氯仿70:30~40:6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87mg)。
MS(ESI)370[M+H]+
(2)向化合物2(112mg)的二氯甲烷(2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2mL),于室温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和化合物3(82mg)以及碳酸钠(64mg)混悬于乙腈(3mL)中,在氩气氛下,于65℃搅拌19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氯仿稀释后,用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粘性体形态的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苯乙基-1,2,4-三嗪(101mg)。
MS(APCI)369[M+H]+
实施例229~230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实施例228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28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28
[表28]
实施例231
(1)向化合物1(500mg)的无水DMF(3.7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1100mg),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5小时后,进一步升温至60℃并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后,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5:15~60:4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3(85mg)。
MS(APCI)390/392[M+H]+
(2)向化合物2(80mg)的氯仿(1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和化合物4(57mg)以及碳酸钠(45mg)混悬于乙腈(1.5mL)中,在氩气氛下,于60℃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0:10~60:4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橙色粘性体形态的5-(4-氯苯基)-3-[(R)-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2-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57mg)。
MS(APCI)389/391[M+H]+
实施例232
(1)向化合物1(407mg)的二氯甲烷(2.5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258mg)。
MS(APCI)310[M+H]+
(2)将化合物2(79mg)和化合物3(104mg)以及碳酸钠(56mg)混悬于乙腈(3mL)中,在氩气氛下,于75℃搅拌3.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补加化合物3(3mg),于该温度下再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利用饱和食盐水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0:10)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接着,将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用4mol/L HCl/乙酸乙酯进行处理。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醚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S)-1-(异丙基氨基甲酰基)乙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盐酸盐(27mg)。
MS(APCI)423[M+H]+
实施例233
(1)在氩气氛下将二异丙基胺(6.5mL)的无水THF(40mL)溶液冷却至-78℃,滴加1.59mol/L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6.6mL)后,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10℃,搅拌30分钟。接着,于-78℃经7分钟将反应混合物滴加至化合物1(3.6g)和二溴甲烷(7.4g)的无水THF(40mL)溶液中,在氩气氛下,于该温度下搅拌30分钟。缓缓地加入6mol/L盐酸(20mL),中止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用乙酸乙酯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淡黄色液体形态的化合物2(4.1g)。
MS(ESI)295/297[M-H]-
(2)向化合物2(4.0g)的THF(20mL)溶液中加入吗啉(5.1mL),在氩气氛下,于50℃搅拌3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除析出物,并用THF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甲醇(20mL)中,加入化合物3(1.8g)。经5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乙酸(2.3mL),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进一步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9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后,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用20%碳酸钾水溶液进行洗涤。利用无水硫酸镁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9:1~92:8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17mg)。
MS(APCI)193[M+H]+
(3)在氩气氛下向化合物4(80mg)的无水DMF(3mL)溶液中加入氢化钠(42mg),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5(173mg),于室温搅拌1天后,再于100℃搅拌1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缓缓地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环己基甲基-3-吗啉基-1,2,4-三嗪(16mg)。
MS(APCI)263[M+H]+
实施例234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233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3-吗啉基-5-苯乙基-1,2,4-三嗪。
MS(APCI)271[M+H]+
实施例235
(1)向化合物1(400mg)的N-甲基吡咯烷酮(1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2mL),在微波反应装置(Initiator,Biotage公司制)中于200℃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436mg)。
MS(APCI)277[M+H]+
(2)在氩气氛下向化合物3(50mg)的无水THF(3mL)溶液中加入氢化钠(13mg),于室温搅拌4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甲磺酰氯(34μL),于室温搅拌6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缓缓地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乙酸乙酯95:5)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黄色粘性体形态的3-[N-苄基-N-(甲基磺酰基)氨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56mg)。
MS(APCI)355[M+H]+
实施例236
在氩气氛下向化合物2(66mg)的无水DMF(1.5mL)溶液中加入氢化钠(15mg),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1(80mg),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缓缓地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65:35~45: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黄色粘性体形态的3-[N-(甲基磺酰基)-N-(2-吡啶基甲基)氨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112mg)。
MS(APCI)356[M+H]+
实施例237~238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235或236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29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29
[表29]
实施例239
在氩气氛下向苄醇(83μL)的无水THF(2mL)溶液中加入氢化钠(24mg),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1(100mg),于室温搅拌1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缓缓地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并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乙酸乙酯95:5)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3-苄基氧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67mg)。
MS(APCI)278[M+H]+
实施例240
将化合物1(2.4g)和肼水合物(510μL)的乙醇(20mL)溶液于室温搅拌7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2(1.6g),于室温搅拌15.5小时后,再于70℃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60:4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橙色固体形态的3-[1-(叔丁基氧基羰基)-哌啶-3-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1.1g)。
MS(APCI)355[M+H]+
实施例241~243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240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0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0
[表30]
实施例244
(1)向化合物1(1.1g)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4mL),于室温搅拌4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褐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752mg)。
MS(APCI)255[M+H]+
(2)将化合物2(100mg)和2-碘吡嗪(111mg)、Xantphos(27mg)及叔丁醇钠(57mg)混悬于甲苯(2mL)中,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4mg),于120℃搅拌5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60:4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褐色粘性体形态的3-[1-(嘧啶-2-基)-哌啶-3-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49mg)。
MS(APCI)333[M+H]+
实施例245
(1)向化合物1(6.1g)的甲醇(80mL)溶液中,加入肼水合物(3.9mL),在加热回流下搅拌7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搅拌1小时。滤取析出物,用乙酸乙酯洗涤,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微褐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4.2g)。
MS(APCI)152[M+H]+
(2)于室温下,对化合物2(290mg)和化合物3(330mg)的乙醇(3mL)溶液进行2小时搅拌。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铵(745mg),在微波反应装置(Initiator,Biotage公司制)中于150℃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己烷-乙醚(1:1)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3-(2-甲基-5-吡啶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21mg)。
MS(APCI)263[M+H]+
实施例246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245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3-苄基氧基甲基-5-(4-氟苯基)-1,2,4-三嗪。
MS(APCI)296[M+H]+
实施例247
将化合物1(200mg)和化合物2(168mg)溶解于DMF(4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676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491mg),于室温下搅拌21小时。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乙酸乙酯95: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3-乙基戊酰基)氨基]-1-哌啶基]-5-(4-氟苯基)-1,2,4-三嗪(224mg)。
MS(APCI)386[M+H]+
实施例248
(1)向化合物1(400mg)和二异丙基乙胺(676μL)的氯仿(12mL)溶液中,加入氯甲酸4-硝基苯酯(281mg),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356mg)。
MS(APCI)439[M+H]+
(2)向化合物2(100mg)和二异丙基乙胺(340μL)的氯仿(3mL)溶液中,加入异丙基甲胺(85mg),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用碳酸钾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二异丙基醚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氟苯基)-3-[4-(N-异丙基-N-甲基脲基)-1-哌啶基]-1,2,4-三嗪(66mg)。
MS(ESI)373[M+H]+
实施例249
将化合物1(100mg)和化合物2(89mg)混悬于乙腈(3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240μL),于室温下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添加饱和碳酸钾水溶液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氯苯基)-3-[4-[(1-甲基哌啶-4-基)氧基羰基氨基]-1-哌啶基]-1,2,4-三嗪(95mg)。
MS(APCI)431/433[M+H]+
实施例250
将化合物1(40mg)和化合物2(40mg)溶解于DMF(1.5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96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79mg),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92:8)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氯苯基)-3-[4-[1-[反式-4-(二甲基氨基)环己基]乙酰基氨基]哌嗪-1-基]-1,2,4-三嗪(48mg)。
MS(ESI)458[M+H]+
实施例251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实施例250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5-(4-氯苯基)-3-[4-[(3-甲基丁酰基)氨基]哌嗪-1-基]-1,2,4-三嗪。
MS(ESI)375/377[M+H]+
实施例252
将化合物1(120mg)和化合物2(109mg)溶解于DMF(3.4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266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193mg),于室温下搅拌16.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加入碳酸钾水溶液,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7:3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反式-4-(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羟基甲基]-1-哌啶基]-5-(4-氟苯基)-1,2,4-三嗪(110mg)。
MS(ESI)457[M+H]+
实施例253
将化合物1(200mg)和化合物2(114mg)溶解于DMF(7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500μL)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303mg),于室温下搅拌40分钟。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3次。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7:3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氯苯基)-3-[4-[(异丙基氨基)乙二酰基]哌嗪-1-基]-1,2,4-三嗪(267mg)。
MS(APCI)389[M+H]+
实施例254
向化合物1(100mg)的二氯甲烷(4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50mg)、乙酸2滴、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20mg),于室温搅拌18小时。用水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处理,由此,得到黄色粉末形态的3-[4-(3-吡啶基甲基)哌嗪-1-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二盐酸化物(120mg)。
MS(ESI)347[M+H]+
实施例255
向化合物1(100mg)的无水THF(3.6mL)溶液中,加入异氰酸环戊酯(51μL),于80℃搅拌3小时。接着,添加氯化铜(I)(36mg),于该温度下搅拌17.5小时,进一步补加异氰酸环戊酯(25μL),搅拌4.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利用经3倍稀释的浓氨水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40:6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3-[4-(N-环戊基氨基甲酰基氧基)-1-哌啶基]-5-(4-氟苯基)-1,2,4-三嗪(66mg)。
MS(ESI)386[M+H]+
实施例256
在氩气氛下向氢化钠(20mg)的无水THF(2mL)混悬液中加入化合物2(62μL),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1(100mg),于室温搅拌35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缓缓地加入水,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5-苄基氧基-3-吗啉基-1,2,4-三嗪(127mg)。
MS(APCI)273[M+H]+
实施例257
向化合物1(50mg)的无水THF(1.2mL)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65μL)和化合物2(36μL),于室温搅拌50分钟后,再于50℃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乙酸乙酯80:20)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褐色固体形态的5-(4-氯苄基)氨基-3-吗啉基-1,2,4-三嗪(42mg)。
MS(APCI)306/308[M+H]+
实施例258~262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1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1
[表30]
实施例263a及263b
(式中,用*标记的碳原子的取代基的立体化学形式示为反式,这并不表示绝对立体构型。)
将化合物1(200mg)、化合物2(74mg)及1-羟基苯并三唑(101mg)混悬于DMF(4mL)中,加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65mg),于室温搅拌15.5小时。用水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外消旋的化合物3(224mg)。
MS(APCI)447/449[M+H]+
接着,利用循环HPLC(Chiralpak IF(30×250),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二乙胺=80/20/0.1,流速20mL/分钟),分离制备作为非对映体(diastereo)混合物的化合物3(206mg)的以*标记的碳原子的立体构型不同的两种异构体,在减压下对包含各异构体的级分进行浓缩,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5-(4-氯苯基)-3-[(3R)-4-[(反式-3-羟基四氢吡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3-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实施例263a、黄色固体、86mg,及实施例263b、黄色固体、83mg)。
实施例263a
保留时间:11.28分钟(Chiralpak IF-3(4.6×150),甲基叔丁基醚/甲醇/二乙胺=80/20/0.1,流速0.5mL/分钟)
光学纯度>99.8%ee
MS(APCI)447/449[M+H]+
实施例263b(实施例263a的非对映异构体)
保留时间:13.14分钟
光学纯度99.73%ee
MS(APCI)447/449[M+H]+
在制造上述实施例化合物时,作为原料化合物及中间体,可以使用市售的试剂、或通过现有方法及以其为准的方法从这些试剂进行化学修饰而得到的化合物。此外,可以通过以下的参考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
参考例1
在氩气氛下将化合物2(2.9g)的无水THF(25mL)溶液冷却至-78℃,滴加1.64mol/L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8.6mL),于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化合物1(1.3g)的THF(15mL)溶液,于-78℃搅拌1小时。缓缓地加入10%氯化铵水溶液,中止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粗产物3)溶解于甲苯(35mL)-二氧杂环己烷(35mL)中,分批添加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2.8g)。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然后,利用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溶液、水及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2:1)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褐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2.3g)。
MS(APCI)258[M+H]+
参考例2~10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参考例1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2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2
[表32]
参考例11
在氩气氛下将化合物2(5.3mL)的无水THF(60mL)溶液冷却至-78℃,滴加1.65mol/L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29mL),于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化合物1(4.0g)的THF(20mL)溶液,于-78℃搅拌1小时。缓缓地加入10%氯化铵水溶液,中止反应后,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粗产物3)溶解于甲苯(160mL)中,分批添加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8.6g)。于室温搅拌20小时后,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利用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溶液、水及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二异丙基醚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7.5g)。
MS(APCI)274/276[M+H]+
参考例12
在氩气氛下,在冰冷却下,向化合物1(3.0g)的无水THF(250mL)溶液中滴加化合物2的0.5mol/L THF溶液(52mL)。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并搅拌15小时后,在冰冷却下缓缓地加入稀盐酸。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将反应混合物调节为中性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粗产物3溶解于甲苯(250mL)中,分批添加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6.4g)。于室温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40分钟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利用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溶液、水及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1:2)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3g)。
MS(APCI)218[M+H]+
参考例13~17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参考例12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3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3
[表33]
参考例18
向化合物1(2.3g)的二氯甲烷(45mL)溶液中,加入含水25%间氯过氧苯甲酸(4.7g)的二氯甲烷(45mL)混悬液,于室温搅拌17小时。利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处理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约1:1)的混合液并进行搅拌。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利用水、二氯甲烷对得到的结晶进行洗涤。用氯仿对滤液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与先前得到的结晶合并,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剂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在减压下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2.4g)。
MS(APCI)290[M+H]+
参考例19~32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参考例18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4及35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4
[表34]
表35
[表35]
参考例33
(1)向化合物1(1.2g)的DMF(40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1.8g),在氩气氛下于室温3天搅拌。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乙酸乙酯-己烷(1:1)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3g)。
MS(APCI)382[M+H]+
(2)将化合物3(1.3g)溶解于乙醇(15mL)-THF(15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7mL),于室温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将残余物溶解于水中后,在冰冷却下加入1mol/L盐酸水溶液,将pH调节为4~5。滤取析出物,进行水洗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3g)。
MS(APCI)354[M+H]+
参考例34~39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参考例33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6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6
[表36]
参考例40
(1)向化合物1(10g)的乙腈(200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13.5mL),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7.5小时。用水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50:50~0:10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利用乙醚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0.2g)。
MS(APCI)346[M+H]+
(2)将化合物3(10.2g)溶解于乙醇(80mL)-THF(10mL)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22mL),于室温搅拌16小时。在冰冷却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10分钟后,滤取析出物,利用THF:乙醇(1:1)的混合溶剂进行洗涤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0g)。
MS(ESI)316[M-Na]-
参考例41~45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参考例40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7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7
[表37]
参考例46
(1)向化合物1(1240mg)的氯仿(6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6mL),于室温搅拌2小时。用氯仿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在冰冷却下加入碳酸钾水溶液,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碳酸钾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对溶剂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乙腈(32mL)中,加入氯乙酸乙酯(420μL)和碳酸钠(1030mg),于65℃搅拌2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672mg)。
MS(APCI)370[M+H]+
(2)将化合物2(672mg)溶解于乙醇(10mL)-THF(10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8mL),于室温搅拌4小时。滤取析出物,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582mg)。
MS(ESI)340[M-Na]+
参考例47~48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参考例46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8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8
[表38]
参考例49
向化合物1(100mg)和化合物2(109mg)、二氯双(三苯基膦)钯(12mg)的二氧杂环己烷(3.3mL)混合液中,加入2mol/L碳酸钠水溶液(0.7mL),在微波反应装置(Initiator,Biotage公司制)中于150℃搅拌15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并进行过滤。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5:1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97mg)。
MS(APCI)384[M+H]+
参考例50~62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参考例49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39及40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39
[表39]
表40
[表40]
参考例63
对化合物1(200mg)和化合物2(169mg)、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31mg)、1mol/L三叔丁基膦的甲苯溶液(66μL)及碳酸铯(870mg)的THF(12mL)混合液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在加热回流下将反应混合物搅拌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剂对得到的结晶性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57mg)。
MS(APCI)368[M+H]+
参考例64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参考例63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41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41
[表41]
参考例65
(1)对化合物1(2.0g)的二氧杂环己烷(6mL)溶液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六甲基二锡(2.5mL)和四(三苯基膦)钯(233mg),再次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5:5~75:2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针对得到的粗产物,再次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5:5~70:30~34:66梯度洗脱)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1.3g)。
MS(APCI)426/428/430[M+H]+
(2)对化合物2(250mg)和化合物3(138mg)的二氧杂环己烷(6mL)溶液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四(三苯基膦)钯(850mg),再次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7.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10%氟化钾水溶液,于室温搅拌30分钟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92mg)。
MS(APCI)422[M+H]+
参考例66
将化合物1(1.0g)和化合物2(885mg)混悬于DMF(20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0mL)、1-羟基苯并三唑(598mg)及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848mg),于室温搅拌18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粉末形态的化合物3(1.6g)。
MS(APCI)500[M+H]+
参考例67~75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参考例66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42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42
[表42]
参考例76
(1)将化合物1(5.0g)和化合物2(19.5g)混悬于THF(175mL)中,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物,用乙酸乙酯洗涤,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6.5g)。
MS(APCI)282[M+H]+
(2)向三苯基膦(699mg)的二氧杂环己烷(22mL)溶液中,加入N-氯代琥珀酰亚胺(356mg),于室温搅拌30分钟。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3(150mg),在加热回流下搅拌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在减压下进行浓缩。用乙酸乙酯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稀释,加入三乙胺(296μL)和水,通过过滤而滤除不溶物,用乙酸乙酯进行洗涤。利用水、饱和食盐水对滤液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立即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红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46mg)。
MS(APCI)300/302[M+H]+
参考例77
(1)将化合物1(5.0g)和化合物2(9.1g)混悬于THF(180mL)中,在加热回流下搅拌20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滤取析出物,用乙酸乙酯洗涤,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5.8g)。
MS(APCI)183[M+H]+
(2)向三苯基膦(13.0g)的二氧杂环己烷(550mL)溶液中,加入N-氯代琥珀酰亚胺(6.7g),于室温搅拌30分钟。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3(3.0g),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在冰浴中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冷却,加入三乙胺(5.1mL),搅拌1小时。通过过滤而除去不溶物,用二氧杂环己烷进行洗涤后,在减压下对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立即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5:5~75:2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橙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2.5g)。
MS(APCI)201/203[M+H]+
参考例78
(1)向化合物1(500mg)和化合物2(624mg)的乙腈(6mL)混悬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1040μL),于室温搅拌14小时。用水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乙酸乙酯67:33)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409mg)。
MS(APCI)347[M+H]+
(2)将化合物3(400mg)溶解于甲醇(2.3mL)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2mL),于室温搅拌18小时。滤取析出物,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84mg)。
MS(ESI)331[M-Na]-
参考例79
(1)向化合物1(3.0g)和化合物2(2.37g)的THF(300mL)溶液中加入三乙胺(3.3mL),于室温搅拌14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DMF(100mL),进一步于室温搅拌7小时后,用水进行稀释。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65:3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29g)。
MS(APCI)374[M+H]+
(2)向化合物3(664mg)的THF(20mL)溶液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10mL),于室温搅拌1天。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淡黄色粉末形态的化合物4(599mg)。
MS(APCI)274[M+H]+
参考例80
(1)向化合物1(450mg)的乙腈(16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403mg)和二异丙基乙胺(580μ),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1小时后,升温至60℃,再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90mg)。
MS(ESI)391/393[M+H]+
(2)向化合物3(390mg)的氯仿(2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2mL),于室温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296mg)。
MS(ESI)291/293[M+H]+
参考例81
向化合物1(750mg)的THF(30mL)溶液中加入哌嗪(1.3g),在氩气氛下于室温搅拌20分钟。用乙酸乙酯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20%碳酸钾水溶液进行洗涤,利用无水硫酸镁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10%氨水甲醇97:3~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2(524mg)。
MS(APCI)256[M+H]+
参考例82~83
对于对应的原料化合物,与上述的参考例79或参考例80同样地进行处理,由此得到下述表43中记载的化合物。
表43
[表43]
参考例84
(1)将化合物1(100mg)和二异丙基乙胺(240μL)溶解于氯仿中,加入异戊酰氯(217μL),于室温搅拌3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120mg)。
MS(APCI)286[M+H]+
(2)向化合物2(120mg)的氯仿(1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74mg)。
MS(ESI)186[M+H]+
参考例85
(1)向化合物1(10mL)的水(120mL)溶液中,加入高碘酸钠(13g),于室温搅拌18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腈(180mL),滤除析出物。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向得到的残余物中加入乙腈(180mL),滤除不溶物。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水中后,加入1,3-丙酮二羧酸(17.8g)和浓盐酸(6.6mL)。接着,于室温下经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苄胺,加热至50℃并搅拌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节为9~10,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碳酸钾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9.9g)。
MS(ESI)232[M+H]+
(2)将化合物2(3.0g)溶解于甲醇(40mL)中,加入含水20%氢氧化钯碳(900mg)和二碳酸二叔丁酯(3.1g),在氢气氛下,于室温搅拌6小时。针对反应混合物,用氩气进行置换后,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0g),于室温下搅拌20小时。将氢氧化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己烷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2.6g)。
(3)将化合物3(1.0g)溶解于甲醇(10mL)中,在冰冷却下加入硼氢化钠(157mg),于该温度下搅拌1小时后,升温至室温并搅拌17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再次加入硼氢化钠(157mg),进一步于室温搅拌1天。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917mg)。
MS(APCI)244[M+H]+
(4)将化合物4(400mg)溶解于THF(16mL)中,在冰冷却下加入叠氮磷酸二苯酯(1360mg)、三苯基膦(1280mg)及2.2mol/L偶氮二羧酸二乙酯/甲苯溶液(2.3mL),升温至室温,搅拌18小时。用水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100:0~80:2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5(320mg)。
MS(APCI)269[M+H]+
(5)将化合物5(320mg)溶解于甲醇(10mL)中,加入含水10%钯碳(160mg),在氢气氛下搅拌2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6(280mg)。
MS(APCI)243[M+H]+
参考例86
(1)将按照《生物有机化学与医药化学通讯》(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Letters)第16卷(2006年)5408页中记载的方法制造的化合物1(13.6g)溶解于甲醇(80mL)中,加入5mol/L甲醇钠/甲醇溶液(16.7mL),于80℃搅拌1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醚进行稀释,加入0.5mol/L盐酸,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化合物2和3的混合物。
将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丙酮(80mL)中,加入Amberlyst 15(Aldrich,1.4g),于65℃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过滤,并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化合物3和4的混合物。接着,将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甲醇(120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20mL),于室温搅拌1小时。用1mol/L盐酸对反应混合物进行中和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甲醇,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醚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5.0g)。
MS(APCI)185[M+H]+
(2)将化合物3(2.0g)溶解于甲醇(24mL)中,加入原甲酸甲酯(8.0mL)和Amberlyst15(Aldrich,200mg),于80℃搅拌3.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过滤,并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1040mg)。
将化合物5(1040mg)溶解于甲苯(25mL)中,加入叠氮磷酸二苯酯(1490mg)和三乙胺(750μL),于80℃搅拌1小时。接着,加入苄醇(4.6mL),于80℃搅拌17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0:3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6(954mg)。
MS(APCI)336[M+H]+
(3)将化合物6(954mg)溶解于丙酮(15mL)中,加入Amberlyst 15(Aldrich,280mg),于65℃搅拌1.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过滤,并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7(833mg)。
MS(APCI)290[M+H]+
(4)将化合物7(350mg)溶解于甲醇(12mL)中,于室温下加入硼氢化钠(92mg),搅拌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铵水溶液,在减压下蒸馏除去甲醇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以顺式:反式=1:1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化合物8(无色固体、362mg)。
MS(APCI)292[M+H]+
(5)将化合物8(352mg)溶解于乙醇(12mL)中,加入含水5%钯碳(100mg),在氢气氛下搅拌4.5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乙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干燥,由此,以顺式:反式=1:1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化合物9(无色固体、180mg)。
MS(APCI)158[M+H]+
参考例87
(1)向化合物1(2.0g)的氯仿(5mL)溶液中,加入化合物2(1.24g)、乙酸(0.63mL),于室温搅拌1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并进行干燥,由此,得到褐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900mg)。
MS(APCI)296[M+H]+
(2)将化合物3(900mg)溶解于甲醇(15mL)中,在冰冷却下将硼氢化钠(340mg)分3次加入,升温至室温并搅拌17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稀释,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90mg)。
MS(APCI)298[M+H]+
(3)在冰冷却下,向化合物4(390mg)的氯仿(6.5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6.5mL),升温至室温并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201mg)。
MS(APCI)198[M+H]+
参考例88
(1)将化合物1(999.5mg)溶解于氯仿(10mL)中,在用冰水浴进行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三乙胺(650μL)和甲磺酸酐(920.2mg),于室温搅拌17小时。用氯仿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利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然后进行滤取,并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1056.1mg)。
MS(APCI)311[M+NH4]+
(2)将化合物2(501.0mg)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5.5mL)中,于室温下加入甲硫醇钠(237.9mg),搅拌15.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用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3:7~80:2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77.5mg)。
MS(APCI)146[M-C5H8O2+H]+
(3)将化合物3(70.0mg)溶解于氯仿(3mL)中,于室温下加入含水30%间氯过氧苯甲酸(168.1mg),搅拌17小时。用氯仿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用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80.0mg)。
MS(APCI)295[M+NH4]+
(4)将化合物4(78.0mg)混悬于甲醇(3mL)中,于室温下加入4mol/L氯化氢乙酸乙酯溶液(705μL),搅拌22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减压浓缩,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微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61.2mg)。
MS(APCI)178[M+H]+
参考例89
(1)将化合物1(900.0mg)混悬于氯仿(9mL)中,于室温下加入乙酸(258μL)、化合物2(1594.4mg)、三乙胺(628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432.8mg),搅拌25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于室温搅拌10分钟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2:8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265.3mg)。
MS(APCI)307[M+H]+
(2)将化合物3(1255.1mg)溶解于氯仿(13mL)中,于室温下加入三氟乙酸(13mL),搅拌16小时。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混悬于甲醇(15mL)中后,加入4mol/L氯化氢1,4-二氧杂环己烷溶液(10mL),蒸馏除去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淡褐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059.7mg)。
MS(APCI)207[M+H]+
参考例90
(1)将化合物1(5.90g)溶解于甲醇(20mL)中,在氮气氛及冰水浴冷却下,加入2mol/L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trimethylsilyldiazomethane)-己烷溶液(12.6mL)。于数小时后加入2mol/L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己烷溶液(20mL),确认到反应液的黄色着色消失后,蒸馏除去溶剂。将得到的残余物于室温放置从而使其结晶化,用己烷进行混悬洗涤后,进行滤取,并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6.50g)。
MS(ESI)272[M+H]+
(2)将化合物2(5.43g)溶解于四氢呋喃(50mL)中,在氮气氛及冰水浴冷却下,滴加3mol/L甲基溴化镁-乙醚溶液(28mL),滴加结束后,于室温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饱和氯化铵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硫酸镁进行干燥后,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5:2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2.75g)。
MS(ESI)272[M+H]+
(3)向化合物3(2.71g)中加入三氟乙酸(11.56mL),于室温搅拌10分钟。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减压浓缩,向得到的残余物中加入浓盐酸、甲醇,搅拌2分钟。进行减压浓缩后,加入乙醇、乙醚,搅拌过夜。蒸馏除去溶剂,并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43g)。
MS(APCI)172[M+H]+
参考例91
(1)将化合物1(10.0g)混悬于1,2-二氯乙烷(60mL)中,加入化合物2(3.75g)、四氢呋喃(40mL)、乙酸(2.93mL)后,加入1,2-二氯乙烷(40mL)、四氢呋喃(60m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8.67g),于室温搅拌14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于室温搅拌4小时后,用氯仿进行萃取。用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硫酸镁进行干燥,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5:5)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5.335g)。
MS(APCI)378[M+H]+
(2)将化合物2(2.50g)溶解于甲醇(80mL)和四氢呋喃(40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10%钯碳(0.80g),在常压的氢气氛下,于室温搅拌21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蒸馏除去溶剂。利用己烷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然后进行滤取,并进行真空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213g)。
MS(APCI)198[M+H]+
参考例92
(1)向化合物1(400mg)的甲醇(15mL)溶液中,加入乙烯砜(vinyl sulfone)(380μL),于室温搅拌30分钟。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利用二异丙基醚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516mg)。
MS(APCI)335[M+H]+
(2)将化合物2(516mg)溶解于乙酸乙酯(1.5mL)/甲醇(1.5mL)混合溶剂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3mL),于室温搅拌3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57mg)。
MS(APCI)235[M+H]+
参考例93
(1)在冰冷却下,向化合物1(350mg)的氯仿(14mL)混悬液中加入三乙胺(294μL)和乙酰氯(120μL),在该状态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二异丙基醚/乙酸乙酯混合溶液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328mg)。
MS(APCI)291[M+H]+
(2)将化合物2(328mg)溶解于甲醇(10mL)中,加入含水5%钯碳(65mg),在氢气氛下搅拌3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72mg)。
MS(APCI)157[M+H]+
参考例94
于室温下,向化合物1(2g)的THF(14mL)溶液中,加入原钛酸四异丙酯(tetraisopropyl orthotitanate)(2.3mL)和乙基溴化镁的1mol/L THF溶液(35mL),然后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10%氨水/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545mg)。将化合物2(545mg)溶解于氯仿(4mL)中,加入三氟乙酸(4mL),于室温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3(88mg)。
MS(ESI)171[M+H]+
参考例95
(1)将化合物1(500mg)溶解于吡啶(2mL)和乙酸酐(1mL)中,于室温搅拌1.5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410mg)。
MS(APCI)271[M+H]+
(2)将化合物2(410mg)溶解于二氧杂环己烷(4mL)中,加入4mol/L HCl二氧杂环己烷溶液(4mL),于室温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从而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60mg)。
MS(APCI)171[M+H]+
参考例96
(1)将化合物1(195mg)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4mL)中,于室温下加入碳酸钠(190mg)和碘化钠(290mg)、双(2-氯乙基)砜(190mg),然后加热至80℃。于该温度下搅拌3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水和碳酸钾水溶液。利用无水硫酸钠对由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233mg)。
MS(APCI)333[M+H]+
(2)将化合物2(233mg)溶解于二氧杂环己烷(1.5mL)中,加入4mol/L HCl二氧杂环己烷溶液(1.5mL),于室温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从而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70mg)。
1H NMR(400MHz,DMSO-d6)δ7.99(3H,brs),3.39-3.92(8H,m),2.95(1H,m),2.25(2H,brs),2.03(2H,d,J=12.4Hz),1.56(2H,brs),1.37(2H,m)
参考例97
(1)将化合物1(1g)溶解于甲苯(15mL)/甲醇(5mL)的混合溶剂中,加入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的2mol/L己烷溶液(3.5mL),于室温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1mL)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从而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2(1.06g)。
MS(APCI)258[M+H]+
(2)将化合物2(1.06g)溶解于THF(21mL)中,加入二苄胺(1.2mL)和乙酸(235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2.62g),于室温搅拌18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90:10~80:2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54mg)。将化合物3(353mg)溶解于甲醇(10mL)中,加入含水5%氢氧化钯碳(176mg),在氢气氛下搅拌3小时。将氢氧化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100:0~90:1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4(70mg)。
MS(APCI)259[M+H]+
参考例98
(1)将化合物1(3.2g)溶解于甲苯(36mL)/甲醇(12mL)混合溶剂中,加入2mol/L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的己烷溶液(11mL),于室温搅拌40分钟。加入乙酸(2.5mL)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2(3.3g)。
MS(APCI)352[M+H]+
(2)将化合物2(3.3g)溶解于甲醇(50mL)中,加入含水5%钯碳(1.0g),在氢气氛下搅拌2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3(2.5g)。
MS(APCI)262[M+H]+
(3)将化合物3(2.48g)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50mL)中,加入甲胺盐酸盐(955mg)和二异丙基乙胺(6.6mL)、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5.4g),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在减压下对溶剂进行浓缩后,向残余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1.7g)。
MS(APCI)275[M+H]+
(4)将化合物4(2.4g)溶解于THF(45mL)中,加入劳森试剂(4.0g),于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30:70~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1.7g)。
MS(APCI)291[M+H]+
(5)将化合物5(1.9g)溶解于THF(15mL)/甲醇(45mL)混合溶剂中,在冰冷却下加入氯化镍(II)六水合物(5.5g)和硼氢化钠(2.5g),然后,于室温下搅拌6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6(982mg)。
MS(APCI)229[M+H]+
(6)将化合物6(1.0g)溶解于二氧杂环己烷(10mL)中,加入4mol/L HCl二氧杂环己烷溶液(4.6mL),于室温搅拌1.5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从而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7(770mg)。
MS(APCI)129[M+H]+
参考例99
(1)向化合物1(3.0g)的THF(30mL)溶液中,在氩气氛下,在冰冷却下,加入甲基溴化镁的1mol/L THF溶液(47m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1.5小时。在冰冷却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冷却,加入水以及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75:2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545mg)。
MS(APCI)256[M+H]+
(2)将化合物2(300mg)溶解于氯仿(2mL)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165mg)。
MS(APCI)156[M+H]+
参考例100
(1)于室温下,向化合物1(1.5g)的THF(35mL)溶液中,加入原钛酸四异丙酯(1.9mL)和乙基溴化镁的1mol/L THF溶液(29mL),然后搅拌50分钟。在冰冷却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冷却,加入水后,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及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65:35~50:5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1.93g)。
MS(APCI)258[M+H]+
(2)将化合物2(1.85g)溶解于二氯甲烷(20mL)中,加入三氟乙酸(10mL),于室温搅拌4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225mg)。
MS(APCI)158[M+H]+
参考例101
(1)在冰冷却下,向化合物1(400mg)和乙醇钠(8mg)的乙醇(1mL)溶液中,加入硝基甲烷(182μL)的乙醇(1mL)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2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用氯仿萃取4次。进一步向水层中加入食盐,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无水硫酸镁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乙酸乙酯-二异丙基醚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286mg)。
MS(APCI)255[M+NH4]+
(2)在氢气氛下,将化合物2(150mg)和含水20%氢氧化钯碳(75mg)的甲醇(6mL)混悬液搅拌18小时。将钯碳过滤除去后,用甲醇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81mg)。
MS(APCI)208[M+H]+
参考例102
(1)在冰冷却下,向化合物1(857mg)的氯仿(15mL)混悬液中,加入三乙胺(832μL)和乙酸酐(454μL),在该状态下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后,用氯仿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粘性体形态的化合物2(1.03g)。
MS(APCI)257[M+H]+
(2)将化合物2(1.0g)溶解于乙酸乙酯(10mL)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10mL),于室温搅拌2小时。滤取析出物,并在减压下进行干燥,由此,得到无色粉体形态的化合物3(830mg)。
MS(APCI)157[M+H]+
参考例103
(1)向化合物1(2.5g)中加入亚硫酰氯(15.4mL),在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混悬于THF(18.5mL)中,在冰冷却下经5分钟滴加至40%甲胺水溶液(18.5mL)与氯仿(37mL)的混合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2小时后,用氯仿萃取3次。利用无水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氯仿-二异丙基醚混合溶剂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2(2.56g)。
MS(APCI)176[M+H]+
(2)将氢化铝锂(Lithium Alminum hydride)(2.22g)混悬于THF(128mL)中,于65℃经5分钟将化合物2(2.56g)(每次少量)加入,升温至80℃并搅拌5小时。在冰冷却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冷却后,缓缓地加入水(2.22mL)。接着,依次加入15%氢氧化钠水溶液(2.22mL)、水(6.66mL),于室温搅拌18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后,滤出不溶物,利用甲醇-氯仿-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进行洗涤。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2.09g)。
MS(APCI)162[M+H]+
参考例104
(1)向化合物1(1.0g)的氯仿(20mL)溶液中,加入(R)-3-羟基吡咯烷(545mg)、乙酸(270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29g),于室温搅拌20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7:3)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以顺式体与反式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化合物2(淡褐色粘性体、1.06g)。
MS(APCI)285[M+H]+
(2)将化合物2(1.05g)溶解于乙酸乙酯(10mL)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3.7mL),于室温搅拌17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20mL)后,滤取析出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由此,以顺式体与反式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化合物3(淡褐色粉体、834mg)。
MS(APCI)185[M+H]+
参考例105
(1)向化合物1(1.0g)的氯仿(20mL)溶液中,加入(S)-3-羟基吡咯烷(537mg)、乙酸(270μL)、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1.29g),于室温搅拌20小时。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反应混合物进行稀释后,用氯仿萃取2次。利用饱和食盐水对有机层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NH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7:3)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以顺式体与反式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化合物2(淡褐色粘性体、1.02g)。
MS(APCI)285[M+H]+
(2)将化合物2(1.01g)溶解于乙酸乙酯(10mL)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3.6mL),于室温搅拌17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20mL)后,滤取析出物,在减压下进行干燥,由此,以顺式体与反式体的混合物的形式得到化合物3(淡褐色粉体、796mg)。
MS(APCI)185[M+H]+
参考例106
(1)在氩气氛下,于室温下,向化合物1(200mg)的THF(3mL)溶液中,滴加1mol/L三乙基硼烷的THF溶液(2.3m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4小时后,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将残余物溶解于甲苯(2.5mL)中。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化合物2(559mg)、双(二亚苄基丙酮)钯(27mg)、4,5-双(二苯基膦基)-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27mg)、及磷酸钾(592mg),在加热回流下搅拌2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8:2~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450mg)。
MS(APCI)292[M+H]+
(2)将化合物3(126mg)溶解于二氯甲烷(1mL)中,加入三氟乙酸(1mL),于室温搅拌2.5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浓氨水100:0:0~80:18:2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66mg)。
MS(APCI)192[M+H]+
参考例107
(1)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将化合物1(344mg)和化合物2(397mg)、双(二亚苄基丙酮)钯(45mg)、2-(二环己基膦基)-2’-(二甲基氨基)联苯(Davephos、157mg)、及叔丁醇钠(288mg)的二氧杂环己烷(10mL)混合物搅拌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稀释后,滤除不溶物。在减压下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氯仿-甲醇98:2~92:8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淡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64mg)。
MS(APCI)290[M+H]+
(2)将化合物3(126mg)溶解于氯仿(3mL)-甲醇(3mL)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4.7mL),于室温搅拌18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向得到的残余物中加入40%碳酸钾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利用硫酸钠对有机层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211mg)。
MS(APCI)190[M+H]+
参考例108
(1)将化合物1(500mg)和化合物2(677mg)以及碳酸钠(529mg)混悬于乙腈(10mL)中,于60℃搅拌1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乙酸乙酯-甲醇100:0~95: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无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711mg)。
MS(APCI)300[M+H]+
(2)将化合物3(690mg)溶解于乙酸乙酯(15mL)-甲醇(2mL)中,加入4mol/L HCl乙酸乙酯溶液(12mL),于室温搅拌15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利用乙酸乙酯对残余物进行混悬洗涤,进行滤取并干燥,由此,得到无色粉体形态的化合物4(608mg)。
MS(APCI)200[M+H]+
参考例109
(1)对化合物1(300mg)和化合物2(316mg)、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92mg)、1mol/L三叔丁基膦的甲苯溶液(200μL)及氟化钾(232mg)的THF-水(10:1)(4mL)混合液进行减压脱气后,用氩进行置换。在微波反应装置(Initiator,Biotage公司制)中,将反应混合物于150℃搅拌15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后,利用水、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并进行过滤。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80:20~65:35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3(367mg)。
MS(APCI)378[M+H]+
(2)向化合物3(360mg)的氯仿(4mL)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3.6mL),于室温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用甲醇稀释后,利用强阳离子交换填充剂(PoraPak Rxn Cx,洗脱液1mol/L NH3甲醇溶液)进行处理,在减压下对洗脱液进行浓缩。将得到的残余物溶解于乙腈(8mL)中,加入氯乙酸乙酯(123μL)和碳酸钠(202mg),于60℃搅拌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用水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并进行过滤。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利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己烷-乙酸乙酯50:50~20:80梯度洗脱)对得到的残余物进行纯化,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4(315mg)。
MS(APCI)364[M+H]+
(3)将化合物4(309mg)溶解于乙醇(3mL)-THF(2mL)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1.7mL),于室温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浓缩,将残余物溶解于水中后,在冰冷却下加入1mol/L盐酸水溶液,将pH调节为3~4。滤取析出物,进行水洗并干燥,由此,得到黄色固体形态的化合物5(266mg)。
MS(APCI)336[M+H]+
实验例1(hCYP11B2抑制活性)
<实验方法>
将pcDNA3.1-人CYP11B2质粒转染进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株中,制作人CYP11B2基因的稳定表达株。
使用添加有10%牛血清、1%G418二硫酸盐溶液的Dulbecco改良Eagle-Ham培养基,在37℃、95%空气、5%CO2环境下,对该细胞进行培养并使其增殖,回收细胞。
接下来,参照Chabre等JCE&M 85(11)4060-68,2000的方法,分离得到线粒体。具体而言,使用Teflon(注册商标)Potter-Elvehjem匀浆器,将已混悬于含有250mmol/L蔗糖的5m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4)中的细胞均质化,然后,对混悬液进行离心分离(800×g,15分钟)。分取上清后,再次进行离心分离(10000×g,15分钟),获得沉淀块(pellet)(线粒体组分)。
向96孔板中注入使用含有10mmol/L KH2PO4、10mmol/L Tris、20mmol/L KCl、25mmol/L蔗糖、5mmol/L MgCl2、0.05%牛血清白蛋白的缓冲液进行了稀释的线粒体组分。添加0.5μmol/L去氧皮质酮、150μmol/L NADPH,于室温孵育1.5~2小时,使其产生醛固酮。采用HTRF(Homogeneous Time Resolved Fluorescense,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溶液中的醛固酮产生量。
根据各浓度的化合物的醛固酮产生抑制率(%),基于Logistic曲线进行非线性回归,算出IC50(nmol/L)。
<实验结果>
[表44]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I]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具有抑制醛固酮合成酶活性的活性,因此,作为用于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症之类的由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及/或醛固酮的过量产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及/或疾病状态、或者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的医药是有用的。

Claims (29)

1.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式[I]中,
RA表示:
(a)下式(A-1)表示的基团,
式(A-1)中,环A1表示(1)可被取代的环烷基、(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或(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
(b)下式(A-2)表示的基团,
式(A-2)中,环A2表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或可被取代的芳基,AlkA1表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者直链或支链亚链烯基,Q1表示单键、氧原子或-N(Ra1)-,Ra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表示:
(a)单环式环烷基;
(b)异吲哚啉基;
(c)下式(B-1)表示的基团,
式(B-1)中,环Ar1表示可被取代的芳基;
(d)下式(B-2)表示的基团,
式(B-2)中,RB1表示烷氧基羰基或杂芳基,k表示1~2的整数;
(e)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
该式-N(RB2)(RB3)中,RB2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取代的烷基,或者
RB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并且RB3表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
(f)下式(B-3)表示的脂肪族杂环基,
式(B-3)中,环B表示脂肪族杂环基,所述脂肪族杂环基除了含有式(B-3)中已示出的氮原子以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RB4表示氰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被烷酰基氨基取代的烷基、杂芳基-O-基团、或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RB5表示氢原子;
(g)下式(B-4)表示的基团,
式(B-4)中,Xa表示CR3a或N,
(i)当Xa表示CR3a时,
Xb表示CHR3b,Xc表示O或NR4c,或者
Xb表示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O、NR4c或CHR3c
(ii)当Xa表示N时,
Xb表示CHR3b或C(=O),Xc表示NR4c,或者
Xb表示NR4b,Xc表示CHR3c
R3a表示氢原子、羟基、烷基、或氨基,
R3b及R3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羟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4b及R4c各自表示独立选自由氢原子、烷基、及环烷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
RB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B7表示:
(i)可被取代的烷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
(v)氢原子,或者,
当Xc表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所述烷基可以是被取代的;
(h)下式(B-5)表示的螺环式基,
式(B-5)中,RB8表示氢原子或烷基;或
(i)下式(B-6)表示的基团,
式(B-6)中,m表示1或2,
式[I]表示的化合物不包括下式(a)、(b)及(c)表示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所述式(A-1)表示的基团中,环A1表示的(1)可被取代的环烷基、(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及(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地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中,所述芳基部分为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中,所述杂芳基部分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
所述式(A-2)表示的基团中,环A2为(a)环烷基、或者(b)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
Q1为单键、氧原子、或-NH-;
RB为:
(a)单环式环烷基;
(b)异吲哚啉基;
(c)所述式(B-1)表示的基团,其中,环Ar1为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
(d)所述式(B-2)表示的基团,其中,RB1表示的杂芳基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
(e)所述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其中,
RB2表示可被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或杂芳基取代的烷基,其中,杂芳基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2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或者,
RB2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并且RB3表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
(f)所述式(B-3)表示的基团,其中,
环B为4~9元脂肪族杂环基,所述4~9元脂肪族杂环基除了含有所述式(B-3)中已示出的氮原子以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
RB4表示的杂芳基-O-基团中的杂芳基部分为:含有至少1个氮原子且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
(g)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其中,
RB7表示的(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芳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羰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及(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羟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脂肪族杂环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芳基;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羰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者,
在RB7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构成所述环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可以彼此于末端键合从而形成可被取代的亚烷基,其中,所述亚烷基的取代基为氧代基、或烷基,此外,所述亚烷基可以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3个杂原子,
RB7中,芳基为6~10元单环或双环式芳基,杂芳基为含有独立选自由硫原子、氧原子、及氮原子组成的组中的1~4个杂原子的5~10元单环或双环式杂芳基,脂肪族杂环为含有选自氧原子或氮原子中的1~2个杂原子的4~9元脂肪族杂环,或者,
在XC为NR4C,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可以是被取代的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可以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羟基,并且,其中,脂肪族杂环为4~9元脂肪族杂环,所述4~9元脂肪族杂环除了含有RB7及R4C所键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进一步含有选自硫原子、氧原子、或氮原子中的1个杂原子;
(h)所述式(B-5)表示的基团,
其中,RB8为氢原子;或
(i)所述式(B-6)表示的基团,
其中,m为2。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所述式(A-1)表示的基团中,环A1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或
(3)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
其中,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芳基中,所述芳基部分为苯基或萘基,
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中,所述杂芳基部分为噻吩基、吡啶基、吲唑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苯并噻唑基、异喹啉基、或苯并吡喃基;
所述式(A-2)表示的基团中,环A2为(a)环烷基、或(b)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
AlkA1为直链或支链亚烷基、或者直链或支链亚链烯基,
Q1为单键、氧原子、或-NH-;
所述式(B-1)表示的基团中,Ar1表示苯基;
所述式(B-2)表示的基团中,RB1表示的杂芳基中的杂芳基部分为吡嗪基;
所述式:-N(RB2)(RB3)表示的基团中,RB2表示可被苯基取代的烷基磺酰基,并且RB3表示可被苯基或吡啶基取代的烷基;
所述式(B-3)表示的基团中,环B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2,5-二氮杂双环[2.2.1]庚基,
RB4为选自由氰基、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被烷酰基氨基取代的烷基、杂芳基-O-基团及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基团,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所述杂芳基-O-基团中,杂芳基为吡啶基;
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中,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v)氢原子,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可以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所述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所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中的杂原子,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羟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脂肪族杂环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及杂芳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脂肪族杂环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杂芳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上记(i)~(iv)中,脂肪族杂环选自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呋喃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脂肪族杂环羰基中的脂肪族杂环选自氮杂环丁基、氧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呋喃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高吗啉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奎宁环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或苯并吡喃基,
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选自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噻嗪基、三嗪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异吲哚啉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咪唑并吡啶基、四氢咪唑并吡啶基、苯并吡喃基、或二氢苯并吡喃基,或者,
在Xc为NR4c,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情况下,脂肪族杂环基为选自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高吗啉基中的基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RB为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RA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烷基,
(2)可被烷基取代的环烯基,
(3)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4)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烷基取代的萘基,
(5)可被独立选自由氰基及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
所述杂芳基部分为吡啶基、吲唑基、噻吩基、异喹啉基、苯并吡喃基、苯并呋喃基、吲哚基、或苯并噻唑基;
RB为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
RB7为(i)可被取代的烷基、(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或(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或者,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烷基是可以被羟基取代的,
其中,(i)可被取代的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苯基;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烷酰基、及烷氧基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烷基磺酰基;烷氧基;及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氧代基、烷基、烷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
其中,脂肪族杂环选自四氢苯硫基、哌啶基、硫代吗啉基、哌嗪基、或吗啉基,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所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所述基团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氧基羰基及烷基磺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三唑基、或吡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及羟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酰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可被烷基取代的氧杂环丁基羰基;烷氧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氧代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脂肪族杂环为哌啶基、或四氢吡喃基;及嘧啶基,
此外,(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氮杂环丁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四氢苯硫基、四氢噻喃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1-氮杂双环[2.2.2]辛基、8-氮杂双环[3.2.1]辛基、高吗啉基、3-氧杂双环[3.3.1]壬基、或3-氧代-9-氮杂双环[3.3.1]壬基,
(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四氢吡喃基;及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烷基磺酰基、及哒嗪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烷基,
其中,(iv)可被部分氢化且也可被取代的杂芳基的杂芳基为吡唑基、吡啶基、或咪唑并吡啶基,
当Xc为NR4c时,RB7和R4c彼此于末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同形成的可被烷基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的脂肪族杂环部分为哌嗪基、或吡咯烷基,其中,烷基可以是被羟基取代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RA为:
(1)可被烷基取代的3~7元单环式环烷基,
(2)可被烷基取代的3~7元单环式环烯基,
(3)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甲基二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4)可被烷基取代的萘基,
(5)四氢萘基,
(6)可被氰基或烷基取代的杂芳基,其中,所述杂芳基为吡啶基、噻吩基、吲唑基、吲哚基、苯并噻唑基、或异喹啉基,或
(7)二氢苯并吡喃基;
RB7为:
(i)可被取代的烷基,所述烷基的取代基为可被独立选自由氧代基、烷基磺酰基、羟基、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脂肪族杂环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哌啶基,或
(ii)可被取代的环烷基,其中,环烷基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所述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脂肪族杂环基选自硫代吗啉基、哌啶基、哌嗪基、或吗啉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及烷基磺酰基,或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脂肪族杂环基选自氮杂环丁基、四氢呋喃基、吡咯烷基、四氢吡喃基、哌啶基、四氢噻喃基、或3-氧杂双环[3.3.1]壬基,所述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羟基;氧代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基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吗啉基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且也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其中,可被部分氢化的杂芳基为吡啶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噁唑基、或三唑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酰基;嘧啶基;及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或
(iv)可被烷基取代的吡唑基,所述烷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RA为:
(1)可被独立选自由卤素原子、烷基、及卤代烷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2)可被氰基取代的吡啶基,或
(3)二氢苯并吡喃基;
RB为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
其中,式(B-4)中,Xa表示N,
Xb表示CH2,Xc表示NH,或者
Xb表示NH,Xc表示CH2
RB6表示氢原子;
RB7为:
(i)可被取代的烷基,所述烷基的取代基为可被独立选自由氧代基、羟基、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脂肪族杂环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或哌啶基,或
(ii)可被取代的环己基,所述环己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可被羟基取代的哌啶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及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或
(iii)可被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其中,所述脂肪族杂环基选自氮杂环丁基、四氢呋喃基、吡咯烷基、四氢吡喃基、哌啶基、四氢噻喃基、或3-氧杂双环[3.3.1]壬基,所述脂肪族杂环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氨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及可被烷基取代的咪唑啉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烷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酰基;及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羰基,或
(iv)可被烷基取代的吡唑基,所述烷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RA为可被烷基或卤代烷基取代的苯基,
RB为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CR3a
Xb为CHR3b
R3a为氢原子,
R3b为氢原子、或羟基,
Xc为NR4c
R4c为氢原子、或烷基,
RB6为氢原子,
RB7为烷基、或可被氨基取代的环烷基,所述氨基可以是被1~2个烷基取代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RA为可被卤素原子取代的苯基,
RB为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CR3a
Xb为NR4b
Xc为NR4c
R3a为氢原子,
R4b为氢原子、或烷基,
R4c为氢原子、或烷基,
RB6为氢原子,
RB7为烷基。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RB为所述式(B-4)表示的基团,
Xa为N,
Xb为CHR3b,并且Xc为NR4c,或者
Xb为NR4b,并且Xc为CHR3c
R3b及R3c为氢原子,
R4b及R4c为氢原子,
RB6为氢原子。
11.如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Xa为N,Xb为CHR3b或C(=O),Xc为NR4c
R3b为氢原子、或烷基,
R4c为氢原子、烷基、或环烷基。
12.如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
Xa为N,Xb为CH2,Xc为NH,
RB6为氢原子。
13.如权利要求4、5、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RA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所述基团为:卤素原子、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烷基、烷氧基、及可被1~2个卤素原子取代的亚烷基二氧基。
14.如权利要求4、5、11、12、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其中,RB7为可被取代的环烷基,
其中,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取代基为独立选自由下述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所述基团为:羟基;可被独立选自由羟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脂肪族杂环基;可以被独立选自由可被烷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及烷酰基组成的组中的1~2个基团取代的氨基;可被羟基取代的烷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的氨基甲酰基;可被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烷氧基,所述氨基甲酰基可被1~2个烷基取代;可被羟基取代的环烷基;及烷基磺酰基,或者,
所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同一个碳上的2个取代基于末端彼此键合,从而形成可被独立选自由烷基及氧代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亚烷基,其中,亚烷基可以在亚烷基链中具有1~2个独立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中的杂原子,
其中,脂肪族杂环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吗啉基、或硫代吗啉基,
此外,所述可被取代的环烷基的环烷基部分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双环[2.2.2]辛基、或金刚烷基。
15.选自下述组中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所述组由:
3-[4-[(顺式-3-羟基四氢呋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反式-4-(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氧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乙酰基-4-羟基哌啶-4-基)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氯苯基)-1,2,4-三嗪;
3-[4-[[(7-外型-9-内型)-9-羟基-3-氧杂双环[3.3.1]壬烷-7-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2-(甲基磺酰基氨基)乙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2-氰基-5-吡啶基)-3-[4-[[1-[(1-羟基环丙基)羰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反式-4-(4-羟基哌啶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R)-2-羟基丁酰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3S)-1-[(1-羟基环丙基)羰基]吡咯烷-3-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顺式-3-(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3-[4-[[1-[(4,5-二氢-1H-咪唑-2-基)甲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3-[4-[[反式-4-(乙酰胺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3-[4-[[1-(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1-羟基环丙基)羰基]氮杂环丁烷-3-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反式-4-(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氧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三氟甲基苯基)-1,2,4-三嗪;
3-[4-[[顺式-3-(乙酰胺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3S,4S)-4-[(顺式-3-羟基四氢吡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1-(N,N-二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反式-3-羟基四氢吡喃-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1H-吡唑-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氯苯基)-3-[4-[(3-甲基丁酰基)氨基]哌嗪-1-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2R)-4-甲基吗啉-2-基)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1-(N-甲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啶-4-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对甲苯基)-1,2,4-三嗪;
3-[4-[[2-(1,1-二氧代硫代吗啉基)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3-[4-[[反式-4-(二甲基氨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5-(4-氟苯基)-1,2,4-三嗪;
5-(4-氟苯基)-3-[4-[(哌嗪-1-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5-(二氢苯并吡喃-5-基)-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3-[4-(4-氟苯基)哌嗪-1-基]-5-(邻甲苯基)-1,2,4-三嗪;及
5-(2-氰基-5-吡啶基)-3-[4-(异丙基氨基甲酰基甲基)哌嗪-1-基]-1,2,4-三嗪
组成。
16.医药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作为有效成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用于预防或治疗由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及/或醛固酮的过量产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及/或疾病状态,或者用于改善这些疾病的预后。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为原发性醛固酮症、继发性醛固酮症、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肥大、心肌梗塞、心肌坏死病变、心肌缺血后损伤、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或血管的纤维化或重塑、血管再狭窄、血管壁肥厚、动脉硬化、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肾病、低钾血症、代谢综合征、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视网膜病、肝疾病、突发性及/或周期性水肿、或交感神经亢进的预防或治疗剂。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为原发性醛固酮症、继发性醛固酮症、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硬化、肾病、或视网膜病的预防或治疗剂。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原发性醛固酮症为单侧性或双侧性肾上腺腺瘤、单侧性或双侧性肾上腺过度增生、醛固酮产生性肾上腺癌、单侧肾上腺性多发小结节醛固酮症、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醛固酮症、家族性醛固酮症、或异位性醛固酮产生性肿瘤。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继发性醛固酮症为伴随起因于雌激素制剂的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假性低醛固酮症、伴有腹水的慢性肝疾病、泻药及利尿药等药物的不当使用、或者肾病综合征、巴特综合征或吉特曼氏综合征而发生的高醛固酮血症。
22.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心力衰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衰竭、右心室衰竭、收缩功能衰竭或舒张功能衰竭。
23.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肾病为糖尿病性肾病。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伴有腹水的慢性肝疾病为肝硬化。
25.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视网膜病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26.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或盐皮质激素相关高血压。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其中,继发性高血压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症、嗜铬细胞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库欣综合征、药物诱发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症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8.由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及/或醛固酮的过量产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及/或疾病状态的治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向患者施予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容许的盐。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治疗方法,其中,疾病及/或疾病状态为原发性醛固酮症、继发性醛固酮症、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肥大、心肌梗塞、心肌坏死病变、心肌缺血后损伤、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或血管的纤维化或重塑、血管再狭窄、血管壁肥厚、动脉硬化、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肾病、低钾血症、代谢综合征、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视网膜病、肝疾病、突发性及/或周期性水肿、或交感神经亢进。
CN201580021750.XA 2014-04-24 2015-04-23 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 Active CN106232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0754 2014-04-24
JP2014090754 2014-04-24
PCT/JP2015/062440 WO2015163427A1 (ja) 2014-04-24 2015-04-23 新規二置換1,2,4-トリアジン化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587A true CN106232587A (zh) 2016-12-14
CN106232587B CN106232587B (zh) 2021-04-13

Family

ID=5433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1750.XA Active CN106232587B (zh) 2014-04-24 2015-04-23 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2) US10029993B2 (zh)
EP (1) EP3135668B1 (zh)
JP (1) JP6148402B2 (zh)
KR (1) KR101921404B1 (zh)
CN (1) CN106232587B (zh)
AU (1) AU2015251030B2 (zh)
BR (1) BR112016024571B1 (zh)
CA (1) CA2946269C (zh)
DK (1) DK3135668T3 (zh)
ES (1) ES2774430T3 (zh)
HU (1) HUE048341T2 (zh)
MX (1) MX2016013908A (zh)
MY (1) MY176401A (zh)
PH (1) PH12016502103A1 (zh)
PL (1) PL3135668T3 (zh)
PT (1) PT3135668T (zh)
RU (2) RU2726410C2 (zh)
SG (1) SG11201608764QA (zh)
TW (1) TWI706939B (zh)
WO (1) WO201516342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8023A (zh) * 2017-02-16 2017-05-17 蒋晓云 一种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
CN112430632A (zh) * 2020-11-18 2021-03-02 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2-((反式)-4-氨基环己烷基)异丙醇的制备方法
CN114456126A (zh) * 2022-02-26 2022-05-10 郑州萃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76401A (en) * 2014-04-24 2020-08-05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Novel disubstituted 1,2,4-triazine compound
JP6314196B2 (ja) * 2015-10-22 2018-04-18 田辺三菱製薬株式会社 医薬組成物
US10717731B2 (en) 2015-10-23 2020-07-21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Nitrogen-containing aromatic heterocyclic compound
EP3549935A4 (en) 2016-11-30 2020-08-05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RIAZINE COMPOUNDS
KR20190129034A (ko) * 2016-12-29 2019-11-19 세레니티 테라퓨틱스 (버뮤다), 리미티드 금속효소 억제제 화합물
EP3562306A4 (en) 2016-12-29 2020-06-24 Selenity Therapeutics (Bermuda), Ltd. METALLOENZYME INHIBITOR COMPOUNDS
WO2022059700A1 (ja) 2020-09-15 2022-03-24 田辺三菱製薬株式会社 トリアジン化合物の塩、その結晶形及び製造方法
EP4373812A2 (en) * 2021-07-20 2024-05-29 Mineralys Therapeutics, Inc. Solubl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lts of disubstituted 1, 2, 4-triazine compound
WO2023139506A1 (en) * 2022-01-19 2023-07-27 Mineralys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of treating hypertension by periodic suppression of aldosterone synthase
WO2024049885A1 (en) 2022-09-02 2024-03-07 Apnimed, Inc. (Delaware)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sleep apnea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7985A1 (en) * 2006-03-01 2007-09-06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Triazine 11-beta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 inhibi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05737D0 (en) 1990-03-14 1990-05-09 Beecham Group Plc Novel compounds
PT1323710E (pt) 2000-10-06 2008-11-25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Compostos azotados com anel de cinco membros
JP2004535381A (ja) 2001-04-13 2004-11-25 バーテックス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c−JunN末端キナーゼ(JNK)および他のプロテインキナーゼのインヒビター
JP2005144565A (ja) * 2003-11-11 2005-06-09 Makino J Kk 深穴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EP1871765B1 (en) * 2005-01-26 2009-12-09 Schering Corporation 3-(indazol-5-yl)-(1,2,4)triazine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as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WO2007063934A1 (ja) 2005-12-02 2007-06-07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脂環式複素環化合物
AR072297A1 (es) 2008-06-27 2010-08-18 Novartis Ag Derivados de indol-2-il-piridin-3-ilo, composicion farmaceutica que los comprende y su uso en medicamento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enfermedades mediadas por la sintasa aldosterona.
MA33358B1 (fr) 2009-05-15 2012-06-01 Novartis Ag Arylpyridine en tant qu'inhibiteurs de l'aldostérone synthase
FR2958935B1 (fr) 2010-04-19 2012-06-22 Pf Medicament Derives d'heterocycles azotes,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humaine
EP2595482A4 (en) 2010-07-21 2013-12-25 Merck Sharp & Dohme ALDOSTERONSYNTHASEHEMMER
KR101785143B1 (ko) * 2011-09-15 2017-10-12 에프. 호프만-라 로슈 아게 다이하이드로퀴놀린-2-온 유도체
JP6382108B2 (ja) * 2011-11-30 2018-08-29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 アーゲーF. Hoffmann−La Roche Aktiengesellschaft 新規二環式ジヒドロイソキノリン−1−オン誘導体
DE102012200360A1 (de) * 2012-01-11 2013-07-11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Substituierte Triazine und ihre Verwendung
MY176401A (en) * 2014-04-24 2020-08-05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 Novel disubstituted 1,2,4-triazine compoun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7985A1 (en) * 2006-03-01 2007-09-06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Triazine 11-beta 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 inhibitor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REK HAKKI,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 whole-cell based medium throughput screening system for the discovery of human aldosterone synthase (CYP11B2) inhibitors: Old drugs disclose new applications for the therap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hyperten",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8023A (zh) * 2017-02-16 2017-05-17 蒋晓云 一种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
CN112430632A (zh) * 2020-11-18 2021-03-02 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2-((反式)-4-氨基环己烷基)异丙醇的制备方法
CN112430632B (zh) * 2020-11-18 2022-09-13 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2-((反式)-4-氨基环己烷基)异丙醇的制备方法
CN114456126A (zh) * 2022-02-26 2022-05-10 郑州萃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24571B1 (pt) 2024-01-30
RU2019119899A (ru) 2019-08-07
US20170044115A1 (en) 2017-02-16
US10029993B2 (en) 2018-07-24
CN106232587B (zh) 2021-04-13
SG11201608764QA (en) 2016-11-29
RU2693624C2 (ru) 2019-07-03
PH12016502103A1 (en) 2017-01-09
AU2015251030A1 (en) 2016-12-08
MY176401A (en) 2020-08-05
KR20160141859A (ko) 2016-12-09
RU2726410C2 (ru) 2020-07-14
CA2946269A1 (en) 2015-10-29
CA2946269C (en) 2019-07-30
TW201623260A (zh) 2016-07-01
TWI706939B (zh) 2020-10-11
MX2016013908A (es) 2017-05-23
ES2774430T3 (es) 2020-07-21
JP6148402B2 (ja) 2017-06-14
DK3135668T3 (da) 2020-03-23
WO2015163427A1 (ja) 2015-10-29
AU2015251030B2 (en) 2017-10-05
PT3135668T (pt) 2020-03-26
RU2016145737A (ru) 2018-05-25
HUE048341T2 (hu) 2020-07-28
JPWO2015163427A1 (ja) 2017-04-20
BR112016024571A2 (pt) 2017-08-15
RU2016145737A3 (zh) 2018-05-25
EP3135668A1 (en) 2017-03-01
PL3135668T3 (pl) 2020-06-15
US20180305326A1 (en) 2018-10-25
RU2019119899A3 (zh) 2019-12-24
KR101921404B1 (ko) 2018-11-22
EP3135668B1 (en) 2019-12-18
US10329263B2 (en) 2019-06-25
EP3135668A4 (en) 2018-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2587A (zh) 新型二取代1,2,4‑三嗪化合物
CN112566637B (zh) Glp-1受体激动剂及其用途
DK2805940T3 (en) PYRAZINE CARBOXAMIDE COMPOUND
CN104370828B (zh) 用作raf激酶抑制剂的嘧啶衍生物
DE69837346T2 (de) Anilidderivate,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AU2010286988B2 (en) Cannabinoid receptor modulators
CN111527078B (zh) 吡啶羰基衍生物及其作为trpc 6抑制剂的治疗用途
CN103459369B (zh) 胍化合物
AU2016293441A1 (en) Indazole and azaindazole compounds as IRAK-4 inhibitors
CN107849017A (zh) 作为magl抑制剂的1,1,1‑三氟‑3‑羟基丙‑2‑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及1,1,1‑三氟‑4‑羟基丁‑2‑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
WO2020216190A1 (zh) 一种喹唑啉化合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01675041A (zh) 用作激酶抑制剂的氨基嘧啶类化合物
JP2020525525A (ja) Rho−関連プロテインキナーゼ阻害剤、rho−関連プロテインキナーゼ阻害剤を含む医薬組成物、当該医薬組成物の調製方法及び使用
CN105073715B (zh) 二氢哒嗪‑3,5‑二酮衍生物
WO2012176763A1 (ja) 新規インダゾール誘導体
WO2016041618A1 (en) Substituted indazoles and related heterocycles
WO2006040966A1 (ja) 芳香環縮合ピリミジン誘導体
CN105209462A (zh) 磷酸二酯酶10a型的新型抑制剂化合物
CA3027416A1 (en) Heteroaromatic derivatives as nik inhibitors
AU2014234907B2 (en) Geminally substituted cyanoethylpyrazolo pyridones as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KR20220106998A (ko) 시클로알킬 우레아 유도체
WO2020168939A1 (zh) 杂环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180312B (zh) 用于治疗或预防因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的神经传导的降低所导致的紊乱的杂环化合物
TWI642668B (zh) 新穎3,4-二氫-2h-異喹啉-1-酮及2,3-二氫異吲哚-1-酮化合物
CN107072993A (zh) 含有钠依赖性磷酸转运蛋白抑制剂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