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0378A - 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0378A
CN106210378A CN201510341710.5A CN201510341710A CN106210378A CN 106210378 A CN106210378 A CN 106210378A CN 201510341710 A CN201510341710 A CN 201510341710A CN 106210378 A CN106210378 A CN 106210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unit
conveying
original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17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10378B (zh
Inventor
相园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210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10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0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原稿读取装置包括输送原稿的输送单元、读取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检测输送的原稿的多给送的检测单元、设定单元、停止单元、以及显示单元。所述设定单元进行表示基于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是否停止原稿的输送的设定。所述停止单元在所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停止该原稿的输送。在所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原稿的输送情况下,响应于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该原稿的多给送、也不停止该原稿的输送的指令的画面。

Description

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原稿的多给送的原稿读取装置、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存在如下图像读取装置:从自动原稿给送器(ADF)输送原稿以读取原稿的图像,并且使用诸如超声波传感器等的多给送检测传感器检测在输送的原稿中发生的多给送(multi-feed)。
日本特开2008-217537号公报讨论了用于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来停止原稿的输送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显示用于使用户能够选择是恢复原稿的图像的读取还是停止原稿的图像的读取的画面。
例如,为了读取相互层叠的两个片材(例如,信封)的原稿的图像,从ADF输送原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正确地输送原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也检测到原稿片材的多给送。在原稿的输送停止之后,如果输送后续原稿以恢复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则多给送检测传感器再次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
在日本特开2008-217537号公报中讨论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每次多给送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时,图像读取装置等待用户发出恢复原稿的输送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的指令,然后恢复原稿的输送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在读取相互层叠的两个片材(例如,信封)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即使正确地输送原稿时,也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因此,用户每次都需要发出恢复原稿的输送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的指令,这是麻烦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包括:输送单元,其被构造为输送原稿;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图像;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多给送;设定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设定,所述设定表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是否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停止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以及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显示画面,其中,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第一指令的画面,所述第一指令指示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该原稿的多给送、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单元的顶视图。
图4A和图4B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画面的图。
图5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画面的图。
图6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画面的图。
图9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根据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发明,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都是用于解决本发明中的问题的方法所必须的。
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用于读取第一原稿的图像和在第一原稿之后输送的第二原稿的图像的作业。在作业的执行期间,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中断扫描。然后,在多给送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的情况下,如果从用户接收到不中断扫描的指令,则进行控制使得不由于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而中断扫描。
以下描述详情。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包括作为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也称为“原稿读取装置”)的示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2001、作为外部装置的个人计算机(PC)(计算机)2003以及传真机2004。
MFP 2001具有用于读取原稿以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功能以及用于基于生成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的打印功能(复印功能)。此外,MFP 2001还具有用于从诸如PC 2003等的外部装置接收打印作业并基于接收到的打印作业将文本或图像打印在片材上的打印功能(PC打印功能)。
即,MFP 2001用作图像读取装置之外的打印装置。以MFP 2001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示例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作为另选方案,图像读取装置可以是用于读取原稿以生成图像数据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到PC 2003的扫描器,只要扫描器具有图像读取功能即可。此外,图像读取装置可以是不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到PC 2003,而是将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与扫描器可拆装的外部存储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中的扫描器。
MFP 2001经由诸如局域网等的局域网(LAN)2005连接到PC 2003并与PC 2003进行通信。
此外,MFP 2001还经由公共线路2006连接到传真机2004并与传真机2004进行通信。
PC 2003经由诸如LAN 2005等的网络将打印作业提交给MFP 2001。然后,MFP 2001经由诸如LAN 2005等的网络对从PC 2003提交的打印作业进行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MFP 2001和PC 2003经由LAN 2005连接在一起的示例。作为另选方案,MFP 2001和PC 2003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等的广域网(WAN)连接在一起。此外,MFP 2001和PC 2003可以经由USB电缆连接在一起。此外,MFP 2001和PC 2003可以被构造为通过诸如无线保真(Wi-Fi)或蓝牙等的无线通信而相互进行通信。
PC 2003使用应用软件来生成图像数据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给MFP 2001。以PC 2003作为外部装置的示例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外部装置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智能电话等的移动信息终端、网络连接设备或外部专用装置。
MFP 2001包括控制器单元(控制单元)107、扫描器单元111、打印机单元121、网络接口(I/F)140、硬盘驱动器(HDD)150、操作单元160以及电路I/F 170。这些部件电连接,并且在彼此之间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与数据。
作为通信单元的示例的网络I/F 140是用于在与PC 2003之间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与图像数据的接口。另一方面,作为通信单元的示例的电路I/F 170是用于将控制器单元107连接到公共线路2006的接口。
控制器单元107包括作为多个功能块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1、只读存储器(ROM)102、图像处理单元103、随机存储器(RAM)104、压缩/解压缩单元108、扫描器I/F 110、打印机I/F 120以及输入/输出(I/O)控制单元130。这些部件经由总线控制器105电连接,并且在彼此之间发送和接收控制命令与数据。
CPU 101控制MFP 2001中包括的扫描器单元111、打印机单元121以及各种单元(给送单元123等)的处理和操作。
ROM 102是只读存储器并且预先存储启动序列和字体信息的程序。
RAM 104是可读写存储器,并且存储从扫描器单元111或网络I/F 140发送的图像数据、各种程序以及各种设定信息。RAM 104例如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ROM 102或HDD 150存储要由CPU 101执行的、并且需要进行如下所述的流程图的各种处理的各种控制程序。ROM 102或HDD 150还存储用于在操作单元16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各种用户接口(UI)画面的显示控制程序。CPU 101读取ROM 102或HDD 150中存储的程序,并且将读取的程序加载到RAM 104中,从而进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操作。
ROM 102或HDD 150还存储用于使CPU 101进行经由网络I/F 140从PC 2003接收到的页面描述语言(PDL)数据的解释操作,并且将PDL数据转换为光栅图像数据(位图图像数据)的程序。通过软件来对这些操作进行处理。
扫描器I/F 110是用于连接到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扫描器单元111的接口。另一方面,打印机I/F 120是用于连接到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单元121的接口。控制器单元107经由扫描器I/F 110或打印机I/F 120进行图像数据的同步异步或异步同步转换,或者对图像数据进行控制。
MFP 2001包括诸如用于存储作业的HDD 150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存储单元的示例。HDD 150存储多个数据,例如系统软件、作业的打印数据、通过以下描述的图像处理单元112被转换为红色、绿色和蓝色(RGB)信号的图像数据、以及通过以下描述的压缩/解压缩单元108压缩的图像数据。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HDD 150被描述为大容量和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可以使用诸如固态驱动器(SSD)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要非易失性存储器为大容量和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即可。
控制器单元107具有多个功能。例如,控制器单元107将扫描器单元111读取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50中。然后,控制器单元107从HDD 150读取图像数据。作为另选方案,控制器单元107将经由网络I/F 140从PC 2003接收到的打印作业存储在HDD 150中。然后,控制器单元107从HDD 150读取代码数据并将代码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
此外,控制器单元107进行用于使打印机单元121基于由此获得的图像数据在片材201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作为另选方案,控制器单元107进行用于将扫描器单元111读取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代码数据并且经由网络I/F 140将代码数据发送给PC 2003的扫描器发送功能。
扫描器单元111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12、模拟数字(A/D)转换单元113、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单元114、原稿检测传感器115、CPU116、电机控制单元117、电机118以及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此外,扫描器单元111经由I/O控制单元130的串行通信控制器131电连接。
原稿检测传感器115检测到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将来自原稿检测传感器115的检测信号经由控制器单元107的扫描器I/F110和总线控制器105发送给CPU 101。
电机118被驱动以旋转扫描器单元111的原稿给送辊204、输送辊206、大辊208、辊209、辊210、辊211、以及原稿排出辊对207。电机118还被驱动以移动扫描器单元111的曝光单元213和反射镜单元214。
描述了如下情况:CPU 101经由电机控制单元117向电机118发出旋转原稿给送辊204、输送辊206、大辊208、辊209、以及原稿排出辊对207的指令。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扫描器单元111的CPU 116可以直接向电机118发出旋转原稿给送辊204、输送辊206、大辊208、辊209、以及原稿排出辊对207的指令。
类似地,描述了如下情况:CPU 101经由电机控制单元117向电机118发出移动曝光单元213和反射镜单元214的指令。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扫描器单元111的CPU 116可以直接向电机118发出移动曝光单元213和反射镜单元214的指令。
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在输送的原稿203中发生了多给送。将来自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的检测信号经由控制器单元107的扫描器I/F 110和总线控制器105发送给CPU 101。以下将参照图2描述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的详情。
A/D转换单元113将由CCD传感器单元114读取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图像处理单元112将数字信号转换为RGB信号。RGB信号经由控制器单元107的扫描器I/F 110和总线控制器105而被暂时存储在RAM 104中。然后,在控制器单元107的CPU 101的控制下,将图像数据经由I/O控制单元130保存在HDD 150中。
当打印HDD 150中保存的图像数据时,在控制器单元107的CPU 101的控制下,将HDD 150中保存的图像数据暂时保存在RAM 104中。然后,图像处理单元103对暂时保存的图像数据进行诸如红色、绿色和蓝色到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RGB-CMYK)的颜色空间转换。然后,将得到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I/F 120发送给打印机单元121。打印机单元121包括控制与控制器单元107的通信的打印机控制单元122。打印机单元121还包括给送单元(片材保持单元)123,该给送单元123包括用于在打印中保存片材201的多个盒和手动给送托盘。此外,打印机单元121经由I/O控制单元130的串行通信控制器131电连接。
打印机单元121对存储在HDD 150中的待打印的作业进行打印处理。控制器单元107经由打印机控制单元122向打印机单元121发出打印图像数据的指令。打印机单元121将基于图像数据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和定影到从给送单元123给送的片材201上,从而使用调色剂在片材201上形成(打印)图像。下面将参照图2来描述转印和定影的详情。
压缩/解压缩单元108包括用于使用诸如联合二值图像专家组(JBIG)和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等的各种压缩方法、对RAM 104或HDD 15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处理,并且再次将图像数据存储RAM 104中的图像处理块。将压缩/解压缩单元108压缩的图像数据经由网络I/F 140发送给PC 2003。
控制器单元107经由网络I/F 140从PC 2003接收图像数据。当将经由网络I/F 14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150中时,控制器单元107使压缩/解压缩单元108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另一方面,当基于HDD 15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在片材201上打印图像时,控制器单元107使压缩/解压缩单元108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
操作单元160对应于用户接口单元的示例。如操作单元160的顶视图所示(图3),操作单元160包括显示单元301和键输入单元302。此外,操作单元160具有通过显示单元301或键输入单元302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设定的功能。操作单元160还具有通过显示单元301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功能。
显示单元301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单元)和具有附装到LCD的透明电极(或使用电容方法)的触摸屏板。在LCD上,显示操作画面,还显示MFP 2001的状态。
键输入单元302包括硬键。硬键包括例如用于发出执行作业的指令的开始键303。
图2例示了在图1中例示的扫描器单元111和打印机单元121的截面图。以下描述ADF进行读取原稿203的图像的操作(以下称为“扫描”)的情况。如果原稿检测传感器115检测到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然后根据从用户接收到进行扫描的指令,则扫描开始。
通过原稿给送辊对204和分离垫205来逐个输送原稿给送托盘上放置的原稿203。然后,通过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来逐个输送原稿203。
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在输送的原稿203中发生了多给送。多给送是指在两个或更多个原稿203中的至少一部分相互层叠的情况下输送原稿203的状态。
例如,在使用超声波的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中,上传感器发送超声波,下传感器检测超声波的变化,从而检测到多给送。然后,如果实际检测到的信号的接收强度低于使用在输送单个原稿203时的接收强度而获得的基准值,则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确定发生了多给送。以使用超声波的传感器作为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的示例,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作为另选方案,可以使用光学传感器,只要光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多给送即可。此外,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可以测量原稿203的厚度,并且使用测量数据作为基准来确定在输送的原稿203中是否发生了多给送。
输送辊206将通过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的各个原稿203发送到设备中。原稿通过检测传感器216检测到输送辊206输送的原稿203。然后,基于检测时间,确定第一原稿203的通过是否完成。
大辊208和辊209输送由输送辊206发送到设备中的原稿203,并且大辊208和辊210进一步输送原稿203。然后,在原稿与原稿玻璃212接触的同时,在原稿玻璃212与原稿导板217之间输送原稿203,并且原稿203通过跳板218。然后,大辊208和辊211进一步输送原稿203,并且原稿排出辊对207将原稿203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237。
电机118驱动旋转原稿给送辊204、输送辊206、大辊208、辊209、辊210、辊211、以及原稿排出辊对207。
原稿203越过原稿玻璃212,曝光单元213曝光与原稿玻璃212接触的原稿203的表面,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读取原稿203的图像。将得到的来自原稿203的反射光经由多个反射镜发送到反射镜单元214。然后,发送的反射光通过透镜215被会聚,并被CCD传感器单元114转换为电信号。从CCD传感器单元114输出的图像数据经过上述预定处理,然后,将得到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控制器单元107。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情况:扫描器单元111中包括的光学系统是用于将来自原稿203的反射光在CCD传感器上形成图像的缩小光学系统。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扫描器单元111中包括的光学系统可以是用于将来自原稿203的反射光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上形成图像的等倍光学系统。
描述了如下情况:当扫描器单元111进行读取原稿203的图像的操作时,扫描器单元111在使用ADF输送原稿203(称为“ADF读取”)的同时固定光学系统的位置并且读取原稿203的图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原稿220可以被放置在稿台玻璃221(原稿台)上,扫描器单元111可以固定原稿220的位置并通过电机118驱动光学系统移动(以下称为“压板读取”)来读取原稿220的图像。
现在,以下对基于传送到打印机单元121的图像数据将图像输出到片材201上的操作给出描述。
激光单元222将传送到打印机单元121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激光。然后,利用激光来照射感光鼓223至226,从而在感光鼓223至226上形成与激光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对于在感光鼓223至226上的潜像的部分,通过显影单元227至230附着调色剂。彩色打印机包括四个感光鼓以及青色、黄色、品红色和黑色四个显影单元。
此外,打印机单元121包括给送单元123。给送单元123包括盒251至254和手动给送托盘250作为片材保持单元。盒251至254具有可拉出形状并且能够保持多个片材201。另一方面,手动给送托盘250具有可插入形状并且能够保持多个片材201。打印机单元121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盒251至254以及手动给送托盘250,而仅需要包括盒251至254以及手动给送托盘250中的至少一者。将基于如下假设给出以下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包括例如四个盒251至254以及单个手动给送托盘250。
打印机单元121从盒251至254以及手动给送托盘250中的任意一者给送片材201。然后,打印机单元121将附着到感光鼓223至226的调色剂转印到给送片材201上,然后将得到的片材201输送到定影设备233。然后,打印机单元121通过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定影在片材201上。输送辊234和235将通过定影设备233的片材201排出到排出托盘236。
描述了如下情况: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是包括4个感光鼓和4个显影单元的彩色打印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本发明同样还可以适用于作为包括单个感光鼓和单个显影单元的单色打印机的MFP 2001。此外,描述了如下情况: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使用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图像打印在片材201上的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MFP 2001可以使用例如喷墨方法或其他方法(例如,热转印方法),只要该方法能够将图像打印在片材201上即可。
图4A例示了用于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中使用复印功能的执行画面400。根据用户按下了用于调用显示单元301上显示的主画面(未示出)上的复印功能的按钮,在显示单元301上显示执行画面400。
用户可以对于复印作业的执行,在执行画面400上任意设定各种设定信息(例如,倍率、片材选择和原稿的类型)。将用户设定的各种设定信息存储在HDD 150中。
此外,用户能够在执行画面400上进行关于多给送检测的设定(以下称为“多给送设定”)。将关于用户设定的多给送检测的设定信息存储在HDD 150中。根据用户按下了执行画面400上的多给送设定按钮401,在显示单元301上显示图5例示的设定画面500。
然后,用户能够在设定画面500上选择“多给送设定:开”或“多给送设定:关”作为默认多给送设定。如果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开(501),则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中断扫描。另一方面,如果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关(502),即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也使扫描继续。
如果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开(501),则在图4A例示的执行画面400上显示“设定:开”(402)。另一方面,如果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关(502),则在图4B例示的执行画面400上显示“设定:关”(403)。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用于读取第一原稿的图像和在第一原稿之后输送的第二原稿的图像的作业。在作业的执行期间,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中断扫描。然后,当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时并且如果从用户接收到不中断扫描的指令,则进行控制使得不由于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而中断扫描。
以下描述详情。
参照图6中的流程图,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中用于接收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和执行接收到的复印作业的一系列处理的详情进行描述。通过控制器单元107的CPU 101执行从ROM 102或HDD 150中读取并加载到RAM 104中的控制程序,来进行这些处理。在图4A例示的执行画面被显示在显示单元301上并且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开的状态下,图6中的一系列处理开始。
在步骤S601中,CPU 101确定是否接收到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如果CPU 101确定接收到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在步骤S601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02。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未接收到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在步骤S601中为否),则CPU 101重复S601的处理直到CPU 101确定接收到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为止。在图4A例示的执行画面400被显示在显示单元301上的状态下,根据用户按下开始键303,来接收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
在步骤S602中,CPU 101确定原稿203是否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CPU 101接收到来自原稿检测传感器115的检测信号,从而能够确定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
如果CPU 101确定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在步骤S602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03。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原稿203未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在步骤S602中为否),则图6中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在步骤S603中,CPU 101将用于指示关于原稿203的图像的读取(扫描)的一系列处理是否正常结束标记(以下称为“扫描结束标记”)的值,设定(初始化)为“假”。将扫描结束标记的值存储在HDD 150中。
如果扫描结束标记的值为“真”,则指示扫描正常结束。另一方面,如果扫描结束标记的值为“假”,则指示扫描未正常结束。例如,如果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或者如果取消了复印作业的执行,则CPU 101确定扫描未正常结束,并用“假”覆写扫描结束标记的值。
在步骤S603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0。在步骤S700中,CPU 101进行关于扫描的一系列处理。
参照图7中例示的流程图,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关于MFP 2001中的扫描(步骤S700)的一系列处理的详情进行描述。通过控制器单元107的CPU 101执行从ROM 102或HDD 150中读取并加载到RAM 104中的控制程序,来进行这些处理。
在步骤S701中,CPU 101将多给送关标记的值设定(初始化)为“假”,处理进行到步骤S702。多给送关标记是指用于指示如果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则是否要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的标记。将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存储在HDD 150中。
如果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真”,即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也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另一方面,如果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假”,则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中断扫描。
在步骤S702中,CPU 101指示扫描器单元111的控制单元(CPU 116)进行以下处理。首先,CPU 116经由电机控制单元117驱动电机118以旋转原稿给送辊204、输送辊206、大辊208、辊209、辊210、辊211以及原稿排出辊对207。然后,CPU 116使这些辊输送原稿给送托盘202上放置的原稿203。
在步骤S702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3。在步骤S703中,CPU 101指示扫描器单元111的控制单元(CPU 116)进行以下处理。当在步骤S702中输送的原稿203越过原稿玻璃212时,CPU 116使曝光单元213曝光与原稿玻璃212接触的原稿203的表面,从而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读取原稿203的图像。CPU 116使得到的来自原稿203的反射光经由多个反射镜发送到反射镜单元214。然后,CPU 116使发送的反射光会聚并使CCD传感器单元114将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
在步骤S703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4。在步骤S704中,CPU 101指示扫描器单元111的控制单元(CPU 116)进行以下处理。对于从CCD传感器单元114输出的图像数据,CPU 116使A/D转换单元11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CPU 116使图像处理单元112将数字信号转换为RGB信号。然后,CPU 116经由控制器单元107的扫描器I/F 110和总线控制器105,将RGB信号(原稿203的图像数据)传送给控制器单元107。CPU 101将传送给控制器单元107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RAM 104中。
在步骤S704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5。在步骤S705中,CPU 101确定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是否检测到在步骤S702中输送的原稿203的多给送。如果CPU 101确定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多给送(在步骤S705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另一方面,如果CPU101确定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未检测到多给送(在步骤S705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在步骤S706中,参照HDD 150中存储的设定信息,CPU 101确定多给送设定(默认)是否为开。如果CPU 101确定多给送设定(默认)为开(在步骤S706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多给送设定(默认)不为开(在步骤S706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在步骤S707中,参照HDD 150中存储的多给送关标记的值,CPU 101确定多给送关标记的值是否为“真”。如果CPU 101确定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真”(在步骤S707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在步骤S708中,CPU 101读取在步骤S704中暂时存储在RAM 104中的图像数据,经由I/O控制单元130将图像数据传送到HDD 150,并将图像数据保存在HDD 150中。
在步骤S708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9。在步骤S709中,基于原稿检测传感器115进行的检测的有无,CPU 101确定原稿203是否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如果CPU 101确定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在步骤S709中为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原稿203未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在步骤S709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0。
在步骤S710中,CPU 101用“真”覆写HDD 150中存储的扫描结束标记的值。在步骤S710的处理之后,图7中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700)结束,处理进行到图6中的步骤S604。
另一方面,参照HDD 150中存储的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如果CPU 101确定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不为“真”(在步骤S707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1。
在步骤S711中,CPU 101指示扫描器单元111的控制单元(CPU 116)中断扫描。CPU 116可以在检测到多给送的原稿203被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237之前中断扫描。作为另选方案,CPU 116也可以在检测到多给送的原稿203被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237之后中断扫描。随着扫描的中断,CPU 116停止原稿203的输送和原稿203的图像的读取,处理进行到步骤S712。
在步骤S712中,CPU 101删除在步骤S704中暂时存储在RAM 104中的图像数据,处理进行到步骤S713。
在步骤S713中,CPU 101在显示单元301上显示图8中例示的通知画面800,处理进行到步骤S714。图8中例示的通知画面800是用于提示用户将检测到多给送的原稿203与留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的其他原稿203一起再次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的画面。此外,通知画面800是用于通知用户即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多给送、也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的画面。
在步骤S714中,CPU 101确定是否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根据用户按下了通知画面800上的停止按钮801,CPU 101确定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如果CPU 101确定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714中为是),则图7中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700)结束,处理进行到图6中的步骤S604。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未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714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5。
在步骤S715中,CPU 101确定是否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根据用户按下操作单元160的开始键303,CPU101确定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作为另选方案,例如,根据用户按下了通知画面800上的恢复按钮802,CPU 101确定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
如果CPU 101确定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715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6。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未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715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14。
在步骤S716中,CPU 101用“真”覆写HDD 150中存储的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处理进行到步骤S717。
在步骤S717中,基于原稿检测传感器115进行的检测的有无,CPU101确定原稿203是否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如果CPU 101确定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在步骤S717中为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原稿203未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在步骤S717中为否),则CPU 101重复步骤S717的处理直到CPU 101确定原稿203被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为止。
以上描述是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中关于扫描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700)的详情。
在图6的步骤S604中,参照HDD 150中存储的扫描结束标记的值,CPU 101确定扫描结束标记的值是否为“真”。如果CPU 101确定扫描结束标记的值为“真”(在步骤S604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05。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扫描结束标记的值不为“真”(在步骤S604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606。
在步骤S605中,CPU 101在步骤S708中读取HDD 150中保存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经由I/O控制单元130将图像数据传送给RAM 104,并且暂时将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104中。然后,CPU 101基于RAM 104中暂时存储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指示打印机单元121进行打印处理。
在步骤S605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606。在步骤S606中,CPU 101在步骤S708中删除HDD 150中保存的原稿203的图像数据,并且图6中的一系列处理结束。
这是用于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中接收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并且执行接收到的复印作业的一系列处理的详情。
如上所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用于读取第一原稿的图像和在第一原稿之后输送的第二原稿的图像的作业。在作业的执行期间,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中断扫描。然后,当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时并且如果从用户接收到不中断扫描的指令,则进行控制使得不由于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而中断扫描。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而进行用户不期望的处理(例如,停止原稿203的输送、停止原稿203的图像的读取、或者需要接收来自用户的指令的确认画面的显示)。
如果原稿203为信封或具有便利贴的片材,即使正确地输送原稿203,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也检测多给送。这是因为信封或具有便利贴的片材具有相互层叠的两个片材。因此,在应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当扫描作为信封或具有便利贴的片材的原稿203时,即使经常检测到多给送,也能够继续扫描而无需每次检测到多给送时等待恢复扫描的指令,这是更有效的。
如果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多给送多次,则该原稿203被视为经常检测到多给送的原稿203。如上所述,例如,信封为经常检测到多给送的原稿203。
例如,作为响应,对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的次数进行计数。将用于对检测到多给送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存储在HDD 150中。可以从诸如PC 2003等的外部装置获得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的次数。然后,直到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N次(多次)为止,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来中断扫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控制,使得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N次(多次)或更多次,即使再次检测到多给送,也继续扫描而不从此点向前中断。N的值可以为MFP2001固有的预定值,或可以为用户在设定画面(未示出)上任意设定的值。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以下情况。在用于扫描第一原稿和第一原稿之后输送的第二原稿的作业的执行期间,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中断扫描。然后,当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时,如果从用户接收到不中断扫描的指令,则进行控制使得不由于检测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而中断扫描。
另一方面,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以下情况。在作业的执行期间,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中断扫描。然后,用户被允许任意选择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用户能够选择的用于恢复能够扫描的方法是“每次检测到多给送时中断扫描”、“即使检测到多给送也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以及“即使检测到多给送,也仅继续当前原稿(单个片材)的扫描”中的任意一者。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关于扫描的一系列处理(步骤S700)的一部分。
因此,参照图9,主要描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不同的处理。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类似的处理由相同的步骤编号指定,这里省略详细描述。
如图9所示,在步骤S700的处理的开始处,首先,在步骤S901中,CPU 101将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和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中的各个设定(初始化)为“假”,处理进行到步骤S702。将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和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中的各个存储在HDD 150中。
第一多给送关标记是指用于指示如果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是否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的标记。此外,第二多给送关标记是指用于指示即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是否也要仅继续当前原稿(单个片材)的扫描的标记。
如果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真”,则指示如果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则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假”,则指示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中断扫描。
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真”,则指示即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也要仅继续当前原稿(单个片材)的扫描。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假”,则指示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中断当前原稿的扫描。
此外,如图9所示,在步骤S706中,如果CPU 101确定多给送设定(默认)为开(在步骤S706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2。
在步骤S902中,CPU 101参照HDD 150中存储的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和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中的各个。然后,CPU 101确定是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还是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为“真”。如果CPU 101确定两者之中的任一者为“真”(在步骤S902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在步骤S708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903。在步骤S903中,CPU 101用“假”覆写HDD 150中存储的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处理进行到步骤S709。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两个值都不为“真”(在步骤S902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11。
此外,如图9所示,在步骤S712的处理之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904。
在步骤S904中,CPU 101在操作单元160上显示图10中例示的通知画面1000,处理进行到步骤S905。
图10中的通知画面1000是用于提示用户将检测到多给送的原稿203与留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的其他原稿203一起再次放置在原稿给送托盘202上的画面。
通知画面1000也是用于提示用户任意选择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的画面。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是“每次检测到多给送时中断扫描”(1001)、“即使检测到多给送,也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1002)、以及“即使检测到多给送,也仅继续当前原稿(单个片材)的扫描”(1003)中的任意一者。
在步骤S905中,CPU 101确定是否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步骤S905的处理对应于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图7的步骤S714。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根据用户按下图10的通知画面1000上的停止按钮1004,CPU 101确定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
如果CPU 101确定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905中为是),则图9中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并且处理进行到图6的步骤S604。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未接收到停止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905中为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6。
在步骤S906中,CPU 101确定是否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步骤S906的处理对应于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图7的步骤S715。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用户按下图10的通知画面1000上的恢复按钮1005或者按下图3的操作单元160上的开始键303,CPU 101确定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
如果CPU 101确定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906中为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7。另一方面,如果CPU 101确定未接收到恢复扫描的指令(在步骤S906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05。
在步骤S907中,CPU 101确定上述三个方法中的哪一者是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如上所述,用户在图10的通知画面1000上任意选择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
作为步骤S907的确定结果,如果CPU 101确定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为“每次检测到多给送时中断扫描”(1001),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7。作为步骤S907的确定结果,如果CPU 101确定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为“即使检测到多给送,也继续扫描直到扫描结束为止”(1002),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8。作为步骤S907的确定结果,如果CPU 101确定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为“即使检测到多给送,也仅继续当前原稿(单个片材)的扫描”(1003),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909。
在步骤S908中,CPU 101用“真”覆写HDD 150中存储的第一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处理进行到步骤S717。
在步骤S909中,CPU 101用“真”覆写HDD 150中存储的第二多给送关标记的值,处理进行到步骤S717。
这是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2001中,关于扫描的一系列处理当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7)的处理不同的处理的详情。
如上所述,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用于扫描第一原稿和在第一原稿之后输送的第二原稿的作业的执行期间,根据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中断扫描。然后,用户可以任意选择用于恢复扫描的方法。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应用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考虑要扫描的原稿203的类型和特性。然后,当检测到多给送时,例如,用户可以任意确定是否继续扫描而不等待恢复扫描的指令。这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包括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组合),但是各种变型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外。
例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情况:在原稿玻璃212上读取原稿给送托盘202上放置的原稿203的图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另选方案,本发明同样还可以应用于如下情况:在原稿玻璃221上读取原稿台上放置的原稿203的图像。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如下情况:接收到执行复印作业的指令,并执行接收到的复印作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业的执行仅需要包括输送原稿203和读取输送的原稿203的图像的操作。例如,本发明同样也可以适用于读取原稿203的图像以生成图像数据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给PC 2003的作业。
此外,基于如下假设描述了本示例性实施例:如果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关,即使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检测到原稿203的多给送也继续扫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如果多给送设定(默认)被设定为关,则关闭开关使得不接收来自多给送检测传感器119的信号。因此,未检测到原稿203本身的多给送。本发明同样也适用于这种情况。
以PC 2003作为外部装置的示例描述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作为另选方案,外部装置可以是诸如PDA或智能电话的移动信息终端、网络连接设备或外部专用装置。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MFP 2001的控制器单元107的CPU 101进行上述各种类型的控制。作为另选方案,具有与MFP 2001分立的壳体的诸如外部控制器的打印控制装置可以被构造为进行上述各种类型的控制的一部分或全部。
虽然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示例和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说明书中的特定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进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用于进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进行的方法来实现。该计算机可以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他电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例如可以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4年6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25732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9)

1.一种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包括:
输送单元,其被构造为输送原稿;
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图像;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多给送;
设定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设定,所述设定表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是否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停止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以及
显示单元,其被构造为显示画面,
其中,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第一指令的画面,所述第一指令指示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该原稿的多给送、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画面从用户接收,指示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的所述第一指令,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该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并且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该原稿的多给送,则所述停止单元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而接收到与所述第一指令不同的特定指令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所述第一原稿的输送,并且
其中,在输送所述第一原稿之后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第二原稿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则所述停止单元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所述第二原稿的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还包括:
执行单元,其被构造为执行用于使所述读取单元读取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作业,
其中,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并且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该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直到所述执行单元对所述作业的执行完成为止,并且其中,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并且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执行单元在执行所述作业之后执行的其他作业中输送的原稿的多给送的情况下,所述停止单元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所述其他作业中输送的该原稿的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还包括:
获得单元,其被构造为获得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的次数,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并且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所述次数达到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画面从用户接收,指示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的第二指令,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并且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指令而接收到与所述第二指令不同的特定指令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原稿的多给送,所述停止单元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所述第一原稿的输送,并且
其中,在输送所述第一原稿之后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第二原稿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原稿的多给送,则所述停止单元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所述第二原稿的输送。
8.一种原稿读取装置,所述原稿读取装置包括:
输送单元,其被构造为输送原稿;
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读取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图像;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多给送;
设定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设定,所述设定表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是否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通知单元,其被构造为提示用户,
其中,在所述设定单元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所述通知单元提示用户发出,指示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的指令。
9.一种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原稿读取装置具有被构造为输送原稿的输送单元、被构造为读取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图像的读取单元、以及被构造为检测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原稿的多给送的检测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设定,所述设定表示基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而是否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在所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以及
显示画面,
其中,所述显示画面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进行的设定表示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原稿的输送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第一指令的画面,所述第一指令指示即使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原稿的多给送、也不停止所述输送单元对该原稿的输送。
CN201510341710.5A 2014-06-18 2015-06-18 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210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5732 2014-06-18
JP2014125732A JP6033257B2 (ja) 2014-06-18 2014-06-18 原稿読取装置、原稿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0378A true CN106210378A (zh) 2016-12-07
CN106210378B CN106210378B (zh) 2019-05-28

Family

ID=5487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1710.5A Active CN106210378B (zh) 2014-06-18 2015-06-18 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60228B2 (zh)
JP (1) JP6033257B2 (zh)
CN (1) CN10621037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649A (zh) * 2018-10-30 2020-05-08 佳能株式会社 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85429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44907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读取装置及读取控制方法
CN112653803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8038B2 (ja) * 2014-03-31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515563B2 (ja) 2015-02-12 2019-05-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964973B2 (ja) * 2016-11-29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08610B2 (ja) * 2016-11-29 2024-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73007B2 (en) * 2017-03-29 2019-08-06 Ncr Corporation Double feed exceptions identifying system
JP2019047269A (ja) * 2017-08-31 2019-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314575B2 (ja) * 2019-04-03 2023-07-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674026B1 (en) * 2019-06-27 2020-06-02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Total information digitalization from detachable-note-adhered documents
JP7298367B2 (ja) * 2019-07-30 2023-06-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および重送検出方法
JP7258700B2 (ja) * 2019-09-13 2023-04-17 株式会社Pfu 媒体搬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35177B2 (ja) * 2020-03-31 2024-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KR20230047757A (ko) * 2021-10-01 2023-04-1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중송 감지 센서의 설정 정보에 따른 화상 형성 장치의 동작 제어
JP7472351B2 (ja) 2021-10-12 2024-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1537A (ja) * 2007-03-29 2008-11-06 Canon Electronics Inc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789828B2 (ja) * 2007-03-06 2011-10-1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システム
JP2012229065A (ja) * 2011-04-25 2012-11-22 Canon Electronics Inc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3010599A (ja) * 2011-06-29 2013-01-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67208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读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4087A (ja) * 2000-06-02 2001-12-14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デバイス不具合対処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7425001B2 (en) * 2003-07-17 2008-09-16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handl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451723B2 (ja) * 2004-06-08 2010-04-14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取扱い装置
JP4124167B2 (ja) * 2004-06-14 2008-07-2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2006321215A (ja) * 2005-01-07 2006-11-30 Ricoh Co Ltd 媒体識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574503B2 (ja) * 2005-09-09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173160B2 (ja) * 2005-12-19 2008-10-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制御方法
JP6165082B2 (ja) * 2014-02-28 2017-07-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9828B2 (ja) * 2007-03-06 2011-10-1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8271537A (ja) * 2007-03-29 2008-11-06 Canon Electronics Inc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229065A (ja) * 2011-04-25 2012-11-22 Canon Electronics Inc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3010599A (ja) * 2011-06-29 2013-01-17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67208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读取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649A (zh) * 2018-10-30 2020-05-08 佳能株式会社 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503181B2 (en) 2018-10-30 2022-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hat reads original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385429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85429B (zh) * 2018-12-28 2022-07-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44907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读取装置及读取控制方法
CN112449076B (zh) * 2019-08-29 2023-06-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读取装置及读取控制方法
CN112653803A (zh) * 2019-10-11 2021-04-1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811991B2 (en) 2019-10-11 2023-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53803B (zh) * 2019-10-11 2024-02-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05200A (ja) 2016-01-12
US9560228B2 (en) 2017-01-31
JP6033257B2 (ja) 2016-11-30
US20150373209A1 (en) 2015-12-24
CN106210378B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0378A (zh) 原稿读取装置及原稿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282378B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55327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824334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reading mistake preventing function during document reading
US2023027375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53357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6568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control method
US873050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document box for storing input data relating to execution conditions of functions executable by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6973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0088037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7249546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9927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391894B (zh) 打印装置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28232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86436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2527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966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71793B2 (ja) インストールシステム
JP2018063735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31991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232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20070793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1699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096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109566A (ja) 画像管理装置および画像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