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1773B - 部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部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1773B
CN106061773B CN201580012631.8A CN201580012631A CN106061773B CN 106061773 B CN106061773 B CN 106061773B CN 201580012631 A CN201580012631 A CN 201580012631A CN 106061773 B CN106061773 B CN 106061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ctuator
housing
jut
hard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26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1773A (zh
Inventor
伯方俊树
重松良辅
油野晃
福冈史成
大石和彦
东谦郎
东谦一郎
间弓浩司
原田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Japan Climate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1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1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1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形成执行器壳体(31)安装部(33)的树脂材料的硬度被设定为:高于形成空调壳体(10)的树脂材料的硬度。在安装部(33)上形成有螺钉(A)的插孔和突起部(33d)。将螺钉(A)拧入空调壳体(10)的凸柱(18)中以使突起部(33d)陷入凸柱(18)。

Description

部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执行器等的构成部件安装到车用空调装置壳体上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安装在车辆上的车用空调装置具有收放换热器和各种风阀等的树脂制壳体,在壳体外表面上设有突出的凸柱,在该凸柱上安装用于转动风阀的执行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的执行器具有多个树脂制安装部,在安装部上形成有供螺钉插入的螺钉插孔。在执行器的多个安装部分别抵接壳体上的凸柱的顶端面的状态下,将螺钉插入执行器安装部的螺钉插孔中并拧入凸柱,这样一来执行器的多个部位就被紧固在壳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1950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为专利文献1中的执行器使风阀转动,所以在执行器工作时,风阀转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就会作用在执行器上。而执行器通过螺钉的固定力来承受该反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成型和装配误差,一般将螺钉插孔的内径设定得比螺钉外径大,所以当风阀转动产生的反作用力超过螺钉的固定力时,执行器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晃动,从而导致风阀无法正常工作或发出异常噪声。尤其是在为降低成本而减少固定执行器的螺钉个数的情况下,完成紧固并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这个问题将突显出来。
为此,可以想到在螺钉上设置垫圈等措施,但需要垫圈也就意味着:部件数目增多,成本增加。
还可以考虑例如在凸柱上设置对执行器进行定位的肋条,使用该肋条防止执行器晃动。然而,考虑到误差,就需要在定位用肋条和执行器之间设定一定的空隙,所以定位用肋条也无法用于防止晃动。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将一个树脂制部件紧固到另一个树脂制部件上时,避免晃动。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部件的安装结构,使用紧固部件将树脂制第二部件紧固到树脂制第一部件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供所述紧固部件拧入的拧入孔,
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所述拧入孔周围的面接触且具有供所述紧固部件插入的插孔,
形成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与形成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安装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不同,在硬度较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陷入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以以下状态被紧固:将所述紧固部件插入所述插孔后拧入所述拧入孔,所述突起部陷入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
根据该结构,将所述紧固部件插入第二部件上的安装部的插孔中并拧入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后,在硬度较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的突起部就会陷入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这样第二部件就安装在第一部件上。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一侧的突起部陷入另一侧而一体化,从而抑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
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多个所述突起部相互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拧入孔周围或所述插孔周围。
根据该结构,因为一侧的多个所述突起部陷入另一侧,所以例如插孔周围的转动力作用在第二部件上时,难以在转动方向上晃动。
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所述突起部沿所述拧入孔或所述插孔的径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因为突起部沿所述拧入孔或所述插孔的径向延伸,所以例如插孔周围的转动力作用在第二部件上时,难以在转动方向上晃动。
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基础上,
形成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安装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被设定为:高于形成所述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的树脂材料的硬度。
根据该结构,紧固部件的紧固力直接作用在第二部件上的安装部上,那么通过提高该安装部的硬度,即可抑制第二部件变形,并能确保突起部陷入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形成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与形成第二部件上的安装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不同,在硬度较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设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会陷入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避免晃动。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因为多个突起部相互分离地设置,所以能够使第二部件难以在其转动方向上晃动。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因为所述突起部沿拧入孔或插孔的径向延伸,所以能够使第二部件难以在其转动方向上晃动。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因为将形成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安装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设定为:高于形成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的树脂材料的硬度,所以能够抑制第二部件变形,并能确保第二部件上的突起部陷入第一部件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从而能够避免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车用空调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拆下风向切换用执行器后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4是安装有支架的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左视图。
图5是安装有支架的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右视图。
图6是安装在空调壳体上的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俯视图。
图7是从前侧观察到的安装在空调壳体上的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图。
图8是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右视图。
图9是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俯视图。
图10是从前侧观察到的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的图。
图11是沿图4中的XI-XI线剖开得到的剖视图。
图12是支架的右视图。
图13是支架的俯视图。
图14是从前侧观察到的支架的图。
图15是沿图12中的XV-XV线剖开得到的剖视图。
图16是在相当于沿图4中的XI-X线剖开得到的剖面中,对将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紧固在空调壳体上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17是紧固后的相当于图16的图。
图18是相当于将风向切换用执行器紧固在空调壳体上后,沿图4中的XVIII-XVIII线剖开得到的剖视图。
图19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0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21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22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23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24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0的图。
图25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26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3的图。
图27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4的图。
图28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29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30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31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32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9的图。
图33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0的图。
图34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2的图。
图35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3的图。
图36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相当于图1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发明本质的示例,并没有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其用途的意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用空调装置1的立体图。在该车用空调装置1上应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部件的安装结构,后面会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将车用空调装置1收放在仪表板(未图示)内而固定在车身(未图示)上,该仪表板设在汽车车室内前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车辆前侧简称为“前”,将车辆后侧简称为“后”,将车辆左侧简称为“左”,将车辆右侧简称为“右”。
车用空调装置1具有收放加热用换热器(未图示)、冷却用换热器(未图示)、温度调节风阀(未图示)及风向切换风阀5(仅示于图1)的空调壳体(第一部件)10。空调壳体10由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处分割开的后侧壳体11和前侧壳体12组合构成。而且,后侧壳体11由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处分割开的左侧部件11a和右侧部件11b构成。前侧壳体12由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处分割开的上侧部件12a和下侧部件12b构成。该左侧部件11a、右侧部件11b、上侧部件12a和下侧部件12b例如由在聚乙烯中添加滑石粉混合而成的树脂材料形成。
在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前侧,向左侧突出形成有风管部13。虽未图示,但该风管部13的左端部连接有送风组件的出风口。送风组件设置在空调壳体10左侧,采用一般常见的结构:可从车室内的空气(内部空气)和车室外的空气(外部空气)中选择一方进行抽吸。
空调壳体10的上壁部后侧形成有通气出风口14,该通气出风口14用于给设在仪表板上的通气管嘴(未图示)提供空调风;在空调壳体10的上壁部且在通气出风口14前侧形成有除霜器出风口15,该除霜出风口15用于给设在仪表板上的除霜器管嘴(未图示)提供空调风;在空调壳体10的后侧下部形成有暖风出风口16。
在空调壳体10内部形成有空气通道R(如图2所示),空调用空气被送入风管部13后流入该空气通道R。空气通道R下游侧与通气出风口14、除霜器出风口15和暖风出风口16相连通。在空气通道R中间设有冷却用换热器和加热用换热器。温度调节风阀收放在空调壳体10内,该温度调节风阀用于改变通过冷却用换热器的冷风和通过加热用换热器的暖风的混合比例而对空调空气进行温度调节。温度调节风阀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支承在空调壳体10上。在空调壳体10外表面上设有温度调节用执行器20,该温度调节用执行器20带动温度调节风阀进行转动。
空调风经温度调节风阀进行温度调节后,从风向切换风阀5切换到的出风口14~16吹出。风向切换风阀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轴,该转轴可转动地支承在空调壳体10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风向切换风阀5:一个对通气出风口14和除霜器出风口15进行选择性开关的风阀(图1以符号5示出)和一个对暖风出风口16进行开关的风阀(未图示)。例如可以根据这两个风向切换风阀5的转动情况而切换到多种出风模式,包括空调风仅从通气出风口14吹出的通气模式、空调风同时从除霜器出风口15和暖风出风口16吹出的除霜暖风模式等。
这两个风向切换风阀5通过连杆机构25由一个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保持联动。即,连杆机构25具有连接在除霜器侧的风向切换风阀5转轴上的第一连杆臂25a、连接在暖风侧的风向切换风阀转轴上的第二连杆臂25b及与该第一连杆臂25a和第二连杆臂25b相扣合的连接板25c。连接板25c可旋转地支承在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上。随着连接板25c的转动,第一连杆臂25a和第二连杆臂25b在规定的时机也进行规定量的转动。这样一来,这两个风向切换风阀5就联动起来,切换吹出模式。因为连杆机构25的结构已经众所周知,所以省去更加详细的说明。
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安装在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上。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6所示,在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上侧,向左侧突出设有前侧凸柱18和后侧凸柱19。前侧凸柱18贯穿连杆机构25的连接板25c且比连接板25c更向左突出。在前侧凸柱18上设有供螺钉A拧入的前侧拧入孔18a(如图16所示)。前侧拧入孔18a的口开在前侧凸柱18突出方向的顶端面上,前侧拧入孔18a沿前侧凸柱18的中心线方向向前侧凸柱18的基端侧延伸。前侧凸柱18上的前侧拧入孔18a周围的顶端面18b,在安装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之前沿上下方向大致呈平面延伸。
后侧凸柱19朝着后侧和上方与前侧凸柱18相离。与前侧凸柱18相比,后侧凸柱19从空调壳体10的左侧壁部突出的高度更短。在后侧凸柱19上设有供螺钉A拧入的后侧拧入孔19a。后侧拧入孔19a的口开在后侧凸柱19的突出方向的顶端面上,后侧拧入孔19a沿后侧凸柱19的中心线方向向后侧凸柱19的基端侧延伸。后侧凸柱19上的后侧拧入孔19a周围的顶端面19b,在安装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之前沿上下方向大致呈平面延伸。
如图2所示,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前侧直接固定在空调壳体10的前侧凸柱18上,后侧通过支架40固定在空调壳体10的后侧凸柱19上。如图8~图10所示,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具有执行器壳体(第二部件)31、内置于执行器壳体31内的马达和减速齿轮(未图示)以及输出轴32。执行器壳体31由硬度比形成空调壳体10的树脂材料更高的树脂材料制成。形成执行器壳体31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例如在聚丙烯中混合玻璃纤维而成树脂材料、聚甲醛(POM)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
执行器壳体31的形状近似于长方体。在执行器壳体31的下部前侧,一体成型有下部前侧安装部33。该下部前侧安装部33形成为从执行器壳体31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板状。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突出方向的顶端侧在上下方向的尺寸设定得比基端侧长。在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顶端侧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螺钉插孔33a,紧固部件即螺钉A(如图16等所示)插入该螺钉插孔33a。螺钉插孔33a的内径设定得比螺钉A的外径大,因此能够允许装配误差和成型误差。
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与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接触。在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与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接触的状态下,可让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螺钉插孔33a的中心线与前侧凸柱18的前侧拧入孔18a的中心线一致。
如图8所示,在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上且螺钉插孔33a周围,沿周向相互分离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设定为以下形状:在螺钉A的紧固力作用下会陷入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第一突起部33d位于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下侧,第一突起部33d由沿螺钉插孔33a的径向延伸的突条部构成。第一突起部33d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形状是:越靠近突出方向的顶端则宽度越窄的尖锐状。第二突起部33e位于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上侧,第二突起部33e由在第一突起部33d的延长线上沿螺钉插孔33a径向延伸的突条部构成。第二突起部33e的剖面形状与第一突起部33d的剖面形状相同。
在执行器壳体31的上部前侧形成有和下部前侧安装部33形状相同的突出部34。在突出部34的顶端侧形成有通孔34a。在突出部34上也形成有突起部34d、34e。
在执行器壳体31的上部后侧一体成型有与下部前侧安装部33形状相同的上侧支架嵌合部35。在上侧支架嵌合部35的顶端侧形成有通孔35a。在上侧支架嵌合部35上也形成有突起部35d、35e。
在执行器壳体31的下部后侧一体成型有与下部前侧安装部33形状相同的下侧支架嵌合部36。在下侧支架嵌合部36的顶端侧形成有通孔36a。在下侧支架嵌合部36上也形成有突起部36d、36e。上侧支架嵌合部35和下侧支架嵌合部36是与支架40相嵌合的部分。
如图12~图14所示,支架40为一体成型的部件,支架40具有紧固在后侧凸柱19上的紧固板部41、从紧固板部41的前缘部向左侧突出的竖板部42及从竖板部42的左缘部向前侧延伸的执行器侧板部43。支架40由硬度比形成空调壳体10的树脂材料更高的树脂材料形成。形成支架40的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例如在聚丙烯中混合玻璃纤维而成树脂材料、聚甲醛(POM)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
如图12所示,在支架40的紧固板部41的上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螺钉插孔45,紧固部件即螺钉A插入该螺钉插孔45。在紧固板部4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中央通孔46。在紧固板部41的下部,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下部通孔47。
在紧固板部41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右侧面)上且螺钉插孔45周围,沿周向相互分离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设定为以下形状:在螺钉A的紧固力作用下会陷入后侧凸柱19的顶端面19b。第一突起部45a位于第二突起部45b上方,第一突起部45a由沿螺钉插孔45的径向延伸的突条部构成。第一突起部45a的形状与执行器30的第一突起部33d大致相同。第二突起部45b由在第一突起部45a的延长线上沿螺钉插孔45的径向延伸的突条部构成。第二突起部45b的剖面形状与第一突起部45a的剖面形状相同。
在紧固板部41的空调壳体10侧的面上,在中央通孔46周围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6a、46b,并且在下部通孔47周围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7a、47b。
如图4、图5和图14所示,在执行器侧板部43的上部形成有上侧凹部43a,执行器壳体30的上侧支架嵌合部35嵌入该上侧凹部43a。上侧支架嵌合部35插入上侧凹部43a后,由执行器侧板部43具备的树脂的弹力在左右方向上夹紧而不会脱落。在执行器侧板部43的下部,与上侧凹部43a同样地形成有下侧凹部43b,执行器壳体30的下侧支架嵌合部36嵌入该下侧凹部43b。
接下来说明将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安装到空调壳体10上的安装步骤。首先,如图4和图5所示,将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安装到支架40上。此时,将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上侧支架嵌合部35嵌入支架40的上侧凹部43a,将下侧支架嵌合部36嵌入支架40的下侧凹部43b。这样一来,上侧支架嵌合部35和下侧支架嵌合部36便不会从上侧凹部43a和下侧凹部43b中分别脱落,从而与支架40连成一体。
然后,如图16所示,将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和支架40设置在空调壳体10的左侧,使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下部前侧安装部33接触空调壳体10的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并使支架40的紧固板部41的上侧接触空调壳体10的后侧凸柱19的顶端面19b。接着,使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螺钉插孔33a与前侧凸柱18的前侧拧入孔18a对齐,并使紧固板部41的螺钉插孔45与后侧凸柱19的后侧拧入孔19a对齐。
然后,如图17所示,将螺钉A插入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螺钉插孔33a后拧入前侧凸柱18的前侧拧入孔18a。拧紧螺钉A,下部前侧安装部33就会被紧压在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上。此时,在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螺钉插孔33a周围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因为形成下部前侧安装部33的树脂的硬度比形成前侧凸柱18的树脂的硬度高,所以如图18所示,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会使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变形并陷入顶端面18b。这样一来,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执行器壳体31就紧固在空调壳体10上。
将螺钉A插入紧固板部41的螺钉插孔45后拧入后侧凸柱19的后侧拧入孔19a。拧紧螺钉A,紧固板部41就会被紧压在后侧凸柱19的顶端面19b上。此时,因为在紧固板部41的螺钉插孔45周围形成有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并且形成紧固板部41的树脂的硬度比形成后侧凸柱19的树脂的硬度高,所以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会使后侧凸柱19的顶端面19b变形并陷入顶端面19b。这样一来,支架40就紧固在空调壳体10上。
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通过以上方式安装到空调壳体10上。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已安装到空调壳体10上的状态下,执行器壳体31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会陷入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支架40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会陷入后侧凸柱19的顶端面19b。这样一来,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和支架40便与空调壳体10连成一体,因此例如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工作中受到风向切换风阀5的反作用力作用时,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和支架40对空调壳体10不会发生位移,能够抑制晃动。
因为执行器壳体31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及支架40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沿径向延伸,所以当转动力作为反作用力作用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上时,难以在转动方向上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仅设置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中的任一方。并且,还可以仅设置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中的任一方。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执行器壳体31上形成有本发明的突起部,即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像图19~图27所示的变形例1一样,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3d、33e、33f、33g。在该变形例1中,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3d、33e、33f、33g呈放射状延伸,所以执行器壳体31更加难以晃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架40上形成有本发明的突起部,即螺钉插孔45周围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像变形例1一样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5a、45b、45c、45d。在该变形例1中,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5a、45b、45c、45d呈放射状延伸,所以支架更加难以晃动。
还可以在支架40的中央通孔46周围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6a、46b、46c、46d,在下部通孔47周围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7a、47b、47c、47d。
如图22所示,还可以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突出部34上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4d、34e、34f、34g,在上侧支架嵌合部35上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5d、35e、35f、35g,在下侧支架嵌合部36上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6d、36e、36f、36g。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执行器壳体31上形成有由突条部构成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33d、33e,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像图28~图36所示的变形例2一样,形成由点状突起组成的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3h、33i、33j、33k。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3h、33i、33j、33k以大致相等的间距分布在螺钉插孔33a周围且朝着突出方向顶端侧呈尖锐状。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3h、33i、33j、33k沿径向向外与螺钉插孔33a的周缘部分离。在该变形例2中,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3h、33i、33j、33k这四个突起部会陷入前侧凸柱18,所以执行器壳体31更加难以晃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架40上形成有由突条部构成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45a、45b,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像变形例2一样,形成由点状突起组成的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5e、45f、45g、45h。在该变形例2中,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5e、45f、45g、45h这四个突起部会陷入后侧凸柱19,所以支架40更加难以晃动。
还可以在支架40的中央通孔46周围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6e、46f、46g、46h,在下部通孔47周围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47e、47f、47g、47h。
还可以如图31所示,在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突出部34上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4h、34i、34j、34k,在上侧支架嵌合部35上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5h、35i、35j、35k,在下侧支架嵌合部36上形成第一到第四突起部36h、36i、36j、36k。
在所述变形例1、2中,突起部的个数并不限于四个,可以小于四个,也可以大于四个。突起部的形状还可以是直线状的突条部和点状突起以外的形状,例如既可以是弯曲延伸的突条部,又可以是将突条部和点状突起组合起来的形状。
例如还可以通过紧固部件将执行器30紧固安装在支架40上。此时,还可以使形成支架40和执行器壳体31中一方的树脂材料的硬度小于另一方,在硬度较高的一侧设置突起部,使该突起部陷入另一侧。第一部件相当于支架40,第二部件相当于执行器30。
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通过紧固部件将温度调节用执行器20紧固到空调壳体10上的情况。例如还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况:将用于切换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的内外空气切换风阀设置在送风组件上的情况,以及通过紧固部件将内外空气切换风阀用执行器紧固在送风组件壳体上的情况。
紧固部件A不仅可以是螺钉,例如还可以是螺栓等,紧固部件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形成风向切换用执行器30的执行器壳体31和支架40的树脂材料的硬度高于形成空调壳体10的树脂材料的硬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形成空调壳体10的树脂材料的硬度高于形成执行器壳体31和支架40的树脂材料的硬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空调壳体10的前侧凸柱18的顶端面18b和后侧凸柱19的顶端面19b上形成突起部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的所有方面都仅为示例,不能对本发明做限定性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等同范围的变形、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部件的安装结构例如可以应用于将执行器安装在空调壳体上的情况。
-符号说明-
1 车用空调装置
10 空调壳体(第一部件)
18 前侧凸柱
18a 前侧拧入孔
19 后侧凸柱
19a 后侧拧入孔
30 执行器
31 执行器壳体(第二部件)
33 下部前侧安装部
33a 螺钉插孔
33d 第一突起部
33e 第二突起部
40 支架(第二部件)
45 螺钉插孔
45a 第一突起部
45b 第二突起部
A 紧固部件

Claims (4)

1.一种部件的安装结构,通过紧固部件将树脂制的执行器壳体紧固到车用空调装置的树脂制的空调壳体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供所述紧固部件拧入的拧入孔,
在所述执行器壳体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空调壳体上的所述拧入孔周围的面接触且具有供所述紧固部件插入的插孔,
形成所述空调壳体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与形成所述执行器壳体上的安装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不同,在硬度较高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设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陷入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所述安装部以以下状态被紧固:将所述紧固部件插入所述插孔后拧入所述拧入孔,所述突起部陷入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突起部相互分离地设置在所述拧入孔周围或所述插孔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沿所述拧入孔或所述插孔的径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执行器壳体上的安装部的树脂材料的硬度被设定为:高于形成所述空调壳体上的拧入孔周围的面的树脂材料的硬度。
CN201580012631.8A 2014-06-17 2015-06-09 部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6061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4287A JP6433692B2 (ja) 2014-06-17 2014-06-17 部材の取付構造
JP2014-124287 2014-06-17
PCT/JP2015/002889 WO2015194126A1 (ja) 2014-06-17 2015-06-09 部材の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773A CN106061773A (zh) 2016-10-26
CN106061773B true CN106061773B (zh) 2018-03-16

Family

ID=54935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2631.8A Active CN106061773B (zh) 2014-06-17 2015-06-09 部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33692B2 (zh)
CN (1) CN106061773B (zh)
WO (1) WO20151941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8232B2 (ja) * 2019-06-10 2022-05-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3404A (zh) * 1986-05-07 1987-11-18 莫洛格兰姆工业公司 有可变形推进螺母盲孔紧固件和用它紧固板件的方法
CN1301925A (zh) * 1999-12-24 2001-07-04 Ykk株式会社 固定揿钮用平头钉
JP200428446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Inoac Corp 合成樹脂材の固定構造
CN1892055A (zh) * 2005-06-30 2007-01-10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树脂制镶板部件的安装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6183A (ja) * 2003-09-30 2005-04-21 Anritsu Corp 締結支持具
JP2006233856A (ja) * 2005-02-24 2006-09-07 Toyota Motor Corp 補強用カラー、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及び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4807087B2 (ja) * 2005-06-30 2011-11-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製パネル部材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JP2009001237A (ja) * 2007-06-25 2009-01-08 Denso Corp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3404A (zh) * 1986-05-07 1987-11-18 莫洛格兰姆工业公司 有可变形推进螺母盲孔紧固件和用它紧固板件的方法
CN1301925A (zh) * 1999-12-24 2001-07-04 Ykk株式会社 固定揿钮用平头钉
JP200428446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Inoac Corp 合成樹脂材の固定構造
CN1892055A (zh) * 2005-06-30 2007-01-10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树脂制镶板部件的安装构造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1773A (zh) 2016-10-26
JP2016002865A (ja) 2016-01-12
WO2015194126A1 (ja) 2015-12-23
JP6433692B2 (ja) 2018-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5019B2 (en) Roof HVAC outlet
JP2006232264A (ja) 空調ユニット
CN208069335U (zh) 一种吹脚风道结构
US6739968B1 (en) Interchangeable air vent assembly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0409872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エアダクト接続構造
JP2000355210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とステアリングメンバのアセンブリ構造
CN106061773B (zh) 部件的安装结构
US7572178B2 (en) System housing, in particular for a heating, ventilating and/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vehicle
CN108001155B (zh) 一种通用型空调蒸发箱结构
JP200620592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ドレン構造及びドレン構造用の防水シール材
CN114475522B (zh) 一种前除霜盖板、前除霜结构及汽车
CN210617786U (zh) 双空调温控装置及车辆
CN210970588U (zh) 后置空调管道总成及车辆
CN211032431U (zh) 一种隔音隔热好且结构简单的仪表板总成
CN106541801B (zh) 空调风道、空调系统及清扫车
CN206086270U (zh) 一种汽车除霜风道结构
JP2003136942A (ja) 空調装置の車両搭載構造および車両搭載方法
CN220947931U (zh) 前除霜风道布置结构
JP4362816B2 (ja) 空調ユニット
JP4560972B2 (ja) 車両の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組付方法
WO2021024514A1 (ja)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
JPH11123923A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装置用ダクト
CN2579727Y (zh) 侧风式座椅空调蒸发器
JP2005335628A (ja)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CN109760490B (zh) 风道出风口结构以及风道出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