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4198B -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 Google Patents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4198B
CN105984198B CN201510082121.XA CN201510082121A CN105984198B CN 105984198 B CN105984198 B CN 105984198B CN 201510082121 A CN201510082121 A CN 201510082121A CN 105984198 B CN105984198 B CN 105984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film
pressure head
anisotropic conducting
fit
cutting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21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4198A (zh
Inventor
倪宇阳
叶剑
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21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4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4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4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该ACF贴合机包括:传动机构,用于固定并控制ACF移动;切割机构,包括顶板、固定座及切刀,顶板与固定座相对设置且间隔距离可调,切刀设于固定座靠近顶板的一侧上,且切刀靠近顶板的一端的端部呈曲线状或折线状,用于切断ACF,以得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治具,具有用于放置待贴合件的承载表面及用于定位待贴合件的bonding区的定位侧;预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且间隔距离可调的第一压头及第二压头,第一压头与顶板同侧;在沿ACF移动的方向上,切割机构、定位侧及预压机构依次排列,或切割机构、预压机构及定位侧依次排列。上述ACF贴合机能用于制作具有非直线形bonding区的触控显示产品。

Description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 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nisotropicConductive Film,ACF)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外设,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触控显示屏包括触控屏和显示屏。目前触控屏有很多种结构,从最开始的GG结构,到OGS、GFF、G1F、GF2、GF,再到被认为是目前最有竞争力以及将来触摸屏发展方向的In-cell与On-cell触控技术。但无论是哪种技术,都需要一个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将触控屏与显示屏以及整个电子设备连接到一起。而将触控屏和显示屏与FPC连接并导通时,需要使用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或者膏状各向异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ACP)。
以ACF为例,构成ACF的组成主要包含导电粒子及绝缘胶材两部分,导电粒子分散于绝缘胶材中。首先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将ACF预压在FPC上。然后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下将预压有ACF的FPC与触控屏精准对位。之后将两者在加热及加压条件下压合,经一段时间后,导电粒子破裂,绝缘胶材固化,最后形成垂直导通、横向绝缘的稳定结构。ACF参与的压合过程叫做绑定(Bonding)。利用ACF将FPC与触控屏导通的区域叫做绑定区(绑定区)。目前具有触控屏的设备主要是智能手机、电脑、展示用触摸屏等。这些设备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触控屏都是方形的。这使得绑定区是简单的长条直型的,或者是分段长条形的。所以目前商品化的ACF都是比较窄的长条形的ACF。
因谷歌眼镜的亮相,“智能可穿戴设备”引起了世界范围的热潮。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作为智能终端的下一个热点,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阔。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到智能耳机,很多可穿戴设备上也都搭载有触控屏这种最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然而在这种小巧的可穿戴设备上搭载触控屏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这些可穿戴设备并不满足于方形触控屏的设计,例如智能手表的形状正在由方形向圆形转化。对于圆形屏幕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一个是显示区域是否为整圆,另一个是屏占比,即显示屏占整个表盘的比例。保持显示区域的整圆性,并且尽力提高屏占比是目前智能手表的发展趋势。而绑定区的大小与形状是决定屏占比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圆形触控屏的需求,采用带有弧形或者类似弧形绑定区,缩小绑定区面积,是一种优秀的选择。
目前制作弧形绑定区有一定的困难性。首先,比较窄的长条形的ACF并不适合做弧形的绑定。如果采用宽幅较宽的ACF将整个弧形绑定区覆盖的话又存在边缘ACF胶超出绑定区的问题,会影响之后的制程。其次,采用膏状的ACP可以获得弧形的导电粒子涂覆,但是ACP的可靠性要比ACF差,涂覆很难均匀。并且ACP目前还停留在使用20微米导电粒子的状态,不能满足很小搭接面积的导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用于制作具有非直线形绑定区的触控显示产品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包括:
传动机构,用于固定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并控制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
切割机构,包括顶板、固定座及切刀,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设置,且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所述切刀设于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上,且所述切刀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部呈曲线状或折线状,用于切断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以得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
治具,具有承载表面及与所述承载表面连接的定位侧,所述承载表面用于放置具有绑定区的待贴合件,所述定位侧用于定位待贴合件的绑定区,以使待贴合件的绑定区自所述承载表面与所述定位侧的连接处伸出至治具之外;以及
预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头及第二压头,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且当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切刀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之间时,所述第一压头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向异性导电薄膜远离所述承载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头及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向异性导电薄膜靠近所述承载表面的一侧;
其中,在沿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定位侧及所述预压机构依次排列;或者,在沿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切割机构、所述预压机构及所述定位侧依次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放卷辊、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放卷辊用于放置由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卷绕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所述第一收卷辊用于卷绕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上的第一离型膜,所述第二收卷辊用于卷绕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上的第二离型膜,所述多个滚轮用于支撑位于所述放卷辊及所述第二收卷辊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及第二离型膜,并与所述放卷辊及所述第二收卷辊配合使得各向异性导电薄膜朝向所述切刀及所述承载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顶板能朝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头固定,且所述第二压头一侧与所述定位侧接触,所述第二压头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的表面与所述承载表面齐平,以使待贴合件的绑定区与所述第二压头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压头能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二压头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具有台阶部的基座,以及配合板及两个螺纹固定件,所述台阶部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配合板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切刀插于所述配合板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两个螺纹固定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端,且每一螺纹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配合板,以使所述基座及所述配合板夹紧所述切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刀、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配合板靠近所述基座的表面均呈弧形,且所述切刀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配合板靠近所述基座的表面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头包括安装座及压头部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压头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头部分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压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头部分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连接块及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压块,所述连接块卡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及/或,所述切刀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部呈弧形,所述压头部分靠近所述第二压头的端面呈弧形。
一种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待贴合件以及上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由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卷绕形成,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包括第一离型膜、第二离型膜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二离型膜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
将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安装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撕掉第一离型膜,并使得附着于第二离型膜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朝向所述切刀;
将待贴合件放置于所述承载表面上,且待贴合件的绑定区自所述承载表面与所述定位侧连接处伸出至所述治具之外,并位于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之间;
所述切刀将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切割成大小相同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且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的形状与绑定区的形状匹配;
当一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移动至绑定区时,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将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预压于绑定区上,得到所述贴合件。
一种触控显示产品,包括贴合件,所述贴合件包括待贴合件以及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所述待贴合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形成的绑定区,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包括两条因切割形成的切割线,所述切割线呈曲线状或折线状,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的形状与所述绑定区的形状匹配,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贴于所述绑定区上,且其中一条切割线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条边靠近,另一条切割线与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条边靠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产品还包括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所述表盘包括表壳以及设于所述表壳一表面上的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呈圆形,包括呈圆形的面板部分以及位于所述面板部分外周的走线部分;
所述待贴合件为柔性电路板,所述切割线呈弧形;
所述待贴合件的绑定区位于所述走线部分上,且所述待贴合件的绑定区通过其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与所述面板部分连接,且所述两条切割线分别与所述面板部分的边缘线以及所述走线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边缘线的形状相匹配,并搭接。
由于切刀靠近顶板的一端的端部呈曲线状或折线状,从而能得到非直线形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而在沿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的方向上,切割机构、定位侧及预压机构依次排列,或者切割机构、预压机构及定位侧依次排列,从而待贴合件的绑定区的方位能很好的与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匹配。因此,上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能用于制作具有非直线形绑定区的触控显示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切割机构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薄膜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压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基于图1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制作的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
图10为一按现有方式制作的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
图11为另一按现有方式制作的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10,包括传动机构100、切割机构200、治具300及预压机构400。
提供ACF卷材500,采用上述ACF贴合机10即可在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上预压ACF胶段512。其中,ACF卷材500由ACF胶带卷绕形成,ACF胶带包括两层离型膜(分别为第一离型膜及第二离型膜)以及夹设于两层离型膜之间的ACF,ACF包括绝缘胶材及分散于绝缘胶材中的导电粒子。ACF被切断后形成胶段512。其中,图1中的510为撕掉了第一离型膜后的ACF胶带。
传动机构100用于固定ACF,并控制ACF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100包括放卷辊(图未示)、第一收卷辊(图未示)、第二收卷辊(图未示)以及多个滚轮110。
放卷辊用于放置ACF卷材500,第一收卷辊用于收卷第一离型膜,第二收卷辊用于收卷第二离型膜。多个滚轮110用于支撑位于放卷辊及第二收卷辊之间的ACF及第二离型膜,并与放卷辊及第二收卷辊配合使得ACF朝向切刀230及承载表面310。使用时,先将ACF卷材500安装于放卷辊上,其中,ACF卷材500的开始端为仅有第一离型膜与第二离型膜构成的纯膜端。再将ACF卷材500开始端的第一离型膜撕下,并卷绕于第一收卷辊上,然后将附着有ACF的第二离型膜卷绕于第二收卷辊上,其中,ACF朝向切刀。
如图1-3所示,切割机构200包括顶板210、固定座220及切刀230。顶板210与固定座220相对设置,顶板210与固定座22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切刀230设于固定座220靠近顶板210的一侧上,且切刀230靠近顶板210的一端的端部呈曲线状或折线状,用于切断离型膜(即第二离型膜)上的ACF,以得到ACF胶段512。其中,顶板210为一块钢板。
由于ACF是具有一定宽度的长条膜,从而ACF胶段512具有两条平行的边线以及两条因切割形成的切割线,其中,切割线的形状与切刀230靠近顶板210的端部的形状相同。当切刀230靠近顶板210的端部呈弧形时,同时ACF宽幅较大,而两条切割线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时,可以得到弧形的胶段512。当切刀230靠近顶板210的端部呈V字形时,同时ACF宽幅较大,而两条切割线之间的距离相对较短时,可以得到V字形的胶段512。而胶段512的形状需要与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相匹配,因此可以根据绑定区610的形状,来改变切刀230的形状,从而得到合适形状的胶段512,进而能满足各种形状的产品,得到具有特殊形状且屏占比高的触控显示产品。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220固定,顶板210能朝向或远离固定座220移动,从而将ACF压于切刀230上,进而将ACF切割成ACF胶段512。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刀230与固定座220可拆卸连接。从而能方便的更换不同的切刀230。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220包括具有台阶部的基座222,以及配合板224及两个螺纹固定件226。台阶部包括第一表面2222及与第一表面2222连接的第二表面2224。配合板224设于第一表面2222上。切刀230插于配合板224与第二表面2224之间。两个螺纹固定件226分别位于基座222的两端,且每一螺纹固定件226穿过第二表面2224及配合板224,以使基座222及配合板224夹紧切刀230。其中,螺纹固定件226为螺钉或螺栓。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刀230、第二表面2224及配合板224靠近基座222的表面均呈弧形,且切刀230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第二表面2224及配合板224靠近基座222的表面接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切刀230可以包括弧形的工作端及平面状的固定端,此时,第二表面2224及配合板224靠近基座222的表面也呈平面状。
治具300具有承载表面310及与承载表面310连接的定位侧320。承载表面310用于放置具有绑定区610的待贴合件600。定位侧320用于定位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以使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自承载表面310与定位侧320连接处伸出至治具300之外。
预压机构4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头410及第二压头420,且第一压头410与第二压头42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且当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位于顶板210与切刀230之间,并位于第一压头410与第二压头420之间时,第一压头410及顶板210位于向异性导电薄膜远离承载表面310的一侧,第二压头420及固定座220位于向异性导电薄膜靠近承载表面310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ACF移动的方向上,切割机构200、定位侧320及预压机构400依次排列。如图5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沿ACF移动的方向上,切割机构200、预压机构400及定位侧320依次排列。也即将图1所示的治具300和待贴合件600同时旋转180度,同时将切刀230旋转180度,并移动治具300和待贴合件600或者移动预压机构400使得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位于第一压头410与第二压头420之间。
在图1及图5中,假设定位侧320与预压机构400之间可以放置一块平板,该平板能沿ACF的宽度方向将ACF截成两段,也即该平板与切刀230相对设置。从而便于胶段512贴合于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上。
由于切刀230靠近顶板210的一端的端部呈曲线状或折线状,从而能得到非直线形的胶段。而在沿ACF移动的方向上,切割机构200、定位侧320及预压机构400依次排列,或者切割机构200、预压机构400及定位侧320依次排列,从而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的方位能很好的与ACF胶段512匹配。因此,上述ACF贴合机10能用于制作具有非直线形绑定区的触控显示产品。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压头420固定,第一压头410能朝向或远离第二压头420移动。其中,第二压头420为一块钢板。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压头420一侧与定位侧320接触,且第二压头420靠近第一压头410的表面与承载表面310齐平,以使待贴合件600的绑定区610与第二压头420靠近第一压头410的表面接触。
如图6-8所示,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头410包括安装座412及压头部分414。安装座412与压头部分414可拆卸连接,且压头部分414远离安装座412的一端靠近第二压头420。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412上设有安装槽4122,压头部分414包括与安装槽4122匹配的连接块4142及设于连接块4142上的压块4144,连接块4142卡设于安装槽4122中,从而实现可拆卸连接。为了使得压头部分414与安装座412更牢固的连接,还可以在安装座412的打入螺钉,并使螺钉的一端固定于连接块4142上。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头部分414靠近第二压头420的端面呈弧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头部分414为一弧形块。压头部分414靠近第二压头420的端面的形状与ACF胶段512的形状相匹配,通常与ACF胶段512的形状相同,但尺寸大于ACF胶段512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10,提供ACF卷材、待贴合件以及ACF贴合机。其中,ACF卷材由ACF胶带卷绕形成,ACF胶带包括第一离型膜、第二离型膜以及夹设于第一离型膜与第二离型膜之间的ACF。待贴合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一侧延伸形成的绑定区。
步骤S720,将ACF卷材安装于传动机构上,撕掉第一离型膜,并使得附着于第二离型膜上的ACF朝向切刀。
步骤S730,将待贴合件放置于承载表面上,且待贴合件的绑定区自承载表面与定位侧连接处伸出至治具之外,并位于第一压头与第二压头之间。也即主体部位于承载表面上,绑定区位于承载表面之外。
步骤S740,切刀将ACF切割成大小相同的ACF胶段,ACF胶段的形状与绑定区的形状匹配。其中,ACF胶段包括两条因切割形成的切割线,切割线的形状与切刀靠近顶板的一端的端部的形状相同,也即呈曲线状或折线状。
步骤S750,当一ACF胶段移动至绑定区时,第一压头与第二压头将ACF胶段预压于绑定区上,得到贴合件。其中,一条切割线与绑定区远离主体部的一条边靠近,另一条切割线与绑定区靠近主体部的一条边靠近。
待贴合件完成贴合后,在治具上更换新的待贴合件,再重复上述步骤。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割线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条切割线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产品,该触控显示产品包括上述的贴合件。
具体的,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产品还包括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20。表盘20包括表壳21以及触控显示屏22。触控显示屏22设于表壳21一表面上。触控显示屏22呈圆形,并包括呈圆形的面板部分23以及位于面板部分23外周的走线部分23a。
待贴合件为FPC,绑定区24为FPC的金手指部分。其中,绑定区24呈圆弧形,从而将切刀靠近顶板的一端的端部设计为弧形,控制相邻两条切割线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形状与绑定区的形状相同的ACF胶段。
待贴合件的绑定区24位于走线部分23a上。且待贴合件的绑定区24通过其上的ACF胶段与面板部分23连接,且两条切割线分别与面板部分23的边缘线以及走线部分23a远离面板部分23的边缘线的形状相匹配,并搭接。
触控显示屏的面板部分23与FPC的绑定区24结合。FPC在弯折区25弯折之后与触控显示屏22下面的电路板连接。
如图10所示,图10为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30。表盘30包括表壳31以及触控显示屏32。触控显示屏的面板部分33与直线形FPC的绑定区34结合。FPC在弯折区35弯折之后与触控显示屏32下面的电路板连接。采用直线形绑定区34的表盘30因为FPC的绑定区34需占用更大的空间位置,所以面板部分33的可视区变小,屏占比图9所示的圆形智能手表小很多。
如图11所示,图11为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40。表盘40包括表壳41以及触控显示屏42。触控显示屏的面板部分43与直线形FPC的绑定区44结合。FPC在弯折区45弯折之后与触控显示屏42下面的电路板连接。虽然采用非圆形显示区的方法制备出的表盘40屏占比最大,但是其绑定区44不能显示内容,用户体验效果差。
根据图9-11可知,采用上述ACF贴合方法制作与FPC的绑定区形状相同的弧形ACF胶段512,并将ACF胶段512贴合于FPC的绑定区,再通过该ACF胶段512使得FPC的绑定区与触控显示屏的面板部分连接,从而得到圆形智能手表。该圆形智能手表在保持显示区整圆性的同时,又能提高屏占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机构,用于固定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并控制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
切割机构,包括顶板、固定座及切刀,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座相对设置,且所述顶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所述切刀设于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上,且所述切刀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部呈曲线状或折线状,用于切断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以得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
治具,具有承载表面及与所述承载表面连接的定位侧,所述承载表面用于放置具有绑定区的待贴合件,所述定位侧用于定位待贴合件的绑定区,以使待贴合件的绑定区自所述承载表面与所述定位侧的连接处伸出至治具之外;以及
预压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头及第二压头,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且当各向异性导电薄膜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切刀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之间时,所述第一压头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向异性导电薄膜远离所述承载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头及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向异性导电薄膜靠近所述承载表面的一侧;
其中,在沿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切割机构、所述定位侧及所述预压机构依次排列;或者,在沿各向异性导电薄膜移动的方向上,所述切割机构、所述预压机构及所述定位侧依次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放卷辊、第一收卷辊、第二收卷辊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放卷辊用于放置由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卷绕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所述第一收卷辊用于卷绕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上的第一离型膜,所述第二收卷辊用于卷绕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上的第二离型膜,所述多个滚轮用于支撑位于所述放卷辊及所述第二收卷辊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及第二离型膜,并与所述放卷辊及所述第二收卷辊配合使得各向异性导电薄膜朝向所述切刀及所述承载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固定,所述顶板能朝向或远离所述固定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头固定,且所述第二压头一侧与所述定位侧接触,所述第二压头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的表面与所述承载表面齐平,以使待贴合件的绑定区与所述第二压头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压头能朝向或远离所述第二压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具有台阶部的基座,以及配合板及两个螺纹固定件,所述台阶部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二表面,所述配合板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切刀插于所述配合板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两个螺纹固定件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两端,且每一螺纹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配合板,以使所述基座及所述配合板夹紧所述切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配合板靠近所述基座的表面均呈弧形,且所述切刀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配合板靠近所述基座的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头包括安装座及压头部分,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压头部分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头部分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二压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压头部分包括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连接块及设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压块,所述连接块卡设于所述安装槽中;
及/或,所述切刀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部呈弧形,所述压头部分靠近所述第二压头的端面呈弧形。
10.一种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待贴合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其中,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由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卷绕形成,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带包括第一离型膜、第二离型膜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二离型膜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
将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卷材安装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撕掉第一离型膜,并使得附着于第二离型膜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朝向所述切刀;
将待贴合件放置于所述承载表面上,且待贴合件的绑定区自所述承载表面与所述定位侧连接处伸出至所述治具之外,并位于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之间;
所述切刀将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切割成大小相同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且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的形状与绑定区的形状匹配;
当一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移动至绑定区时,所述第一压头与所述第二压头将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预压于绑定区上,得到所述贴合件。
11.一种触控显示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件,所述贴合件包括待贴合件以及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所述待贴合件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延伸形成的绑定区,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包括两条因切割形成的切割线,所述切割线呈曲线状或折线状,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的形状与所述绑定区的形状匹配,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贴于所述绑定区上,且其中一条切割线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条边靠近,另一条切割线与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条边靠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显示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产品还包括圆形智能手表的表盘,所述表盘包括表壳以及设于所述表壳一表面上的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呈圆形,包括呈圆形的面板部分以及位于所述面板部分外周的走线部分;
所述待贴合件为柔性电路板,所述切割线呈弧形;
所述待贴合件的绑定区位于所述走线部分上,且所述待贴合件的绑定区通过其上的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胶段与所述面板部分连接,且所述两条切割线分别与所述面板部分的边缘线以及所述走线部分远离所述面板部分的边缘线的形状相匹配,并搭接。
CN201510082121.XA 2015-02-12 2015-02-12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Active CN105984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2121.XA CN105984198B (zh) 2015-02-12 2015-02-12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2121.XA CN105984198B (zh) 2015-02-12 2015-02-12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4198A CN105984198A (zh) 2016-10-05
CN105984198B true CN105984198B (zh) 2018-01-12

Family

ID=57042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2121.XA Active CN105984198B (zh) 2015-02-12 2015-02-12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4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5363A1 (zh) * 2017-11-20 2019-05-23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表面触控压印方法
CN111857393B (zh) * 2019-04-29 2023-07-14 星星触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屏绑定方法
CN112440546A (zh) * 2019-08-29 2021-03-05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化设备的导电布类卷材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
CN114800628A (zh) * 2021-01-18 2022-07-29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切刀及切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5972A (ja) * 1998-03-16 1999-09-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のテープ貼り装置
JP2002028981A (ja) * 2000-07-17 2002-01-29 Kamioka Kozan Engineering Kk フィルム接合装置
CN201659377U (zh) * 2010-01-26 2010-12-01 合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面板导电薄膜的机电控制曲线工艺的镭射装置
CN201666995U (zh) * 2010-01-26 2010-12-08 合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面板导电薄膜的声光调制曲线工艺的雷射装置
TW201102238A (en) * 2009-07-15 2011-01-16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Cutting tool for cutting conductive film
CN101963866A (zh) * 2010-10-25 2011-02-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及腕戴式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5972A (ja) * 1998-03-16 1999-09-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のテープ貼り装置
JP2002028981A (ja) * 2000-07-17 2002-01-29 Kamioka Kozan Engineering Kk フィルム接合装置
TW201102238A (en) * 2009-07-15 2011-01-16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Cutting tool for cutting conductive film
CN201659377U (zh) * 2010-01-26 2010-12-01 合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面板导电薄膜的机电控制曲线工艺的镭射装置
CN201666995U (zh) * 2010-01-26 2010-12-08 合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面板导电薄膜的声光调制曲线工艺的雷射装置
CN101963866A (zh) * 2010-10-25 2011-02-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及腕戴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4198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4198B (zh) 各向异性导电薄膜贴合机、贴合件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产品
CN102103428B (zh) 触控显示装置的软性电路板结合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JP7173186B2 (ja) シールド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ルドテープ
CN105138183A (zh)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03863557U (zh) 保压夹具
CN106793567A (zh) 一种刚挠性板的制作方法
KR101510294B1 (ko) 개선된 차폐적층구조를 갖는 디지타이저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438136B2 (ja) 環状導体を用いた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107454756A (zh) 一种fpc器件贴片方法、fpc组件及终端
CN205255668U (zh) 低介电性胶膜
CN202319124U (zh) 快速对位保护贴
CN205028312U (zh)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5090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686965A (zh) 双层高效电磁屏蔽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4009810U (zh) 一种终端屏幕
CN205015861U (zh)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08297502A (zh) 一种软磁材料基材的fccl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16118709U (zh) 触控装置、电子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951965A (zh) 一种金手指贴胶装置及在金手指上贴胶的方法
CN201594247U (zh) 一种低反射率触摸屏
CN205722882U (zh) 软性扁平电缆补强板改良结构
CN2046803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CN204760541U (zh) 一种混合型nfc天线
CN205332994U (zh) 表盖的检测装置
US20140120200A1 (en) Stretching and clamping device for anisotropy conductive film and clamping roller and clamping hea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0000 Huang Jia 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Co-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Co-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Huang Jia 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Co-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Co-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Huang Jia 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Co-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Co-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