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80337U -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80337U
CN204680337U CN201520175664.1U CN201520175664U CN204680337U CN 204680337 U CN204680337 U CN 204680337U CN 201520175664 U CN201520175664 U CN 201520175664U CN 204680337 U CN204680337 U CN 204680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edge
lcd assembly
shaped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756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756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80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80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80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屏和U型框架,其中:所述U型框架包括底面框架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所述液晶显示器设置于所述U型框架的凹槽内,所述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内侧面相贴合,且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背离所述U型框架的底面框架。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及上述液晶显示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实现增大终端的屏幕占比,减少边框宽度,提升用户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大屏化、轻薄型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美观和视野开阔,终端屏幕的窄边框变得越来越流行。
目前,大多数终端的液晶显示组件都是按照如图4所示的设计,依次叠放液晶屏411、背光板412、U型的背光铁框413和U型框架414,其中背光板两侧设置有背光胶框挡墙415,按照上述设计方式终端的屏幕边框宽度由U型的铁框413的厚度、U型框架414的厚度和背光胶框挡墙415的厚度之和决定,目前大多终端背光铁框413的厚度为0.3mm-0.5mm,大多终端的背光胶框挡墙415的厚度为0.4mm-1mm,大多终端的U型框架414的厚度为1mm左右,显然这样的设计很难适应用户当今市场对终端窄边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可以实现增大终端的屏幕占比,减少边框宽度,提升用户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组件,所述液晶显示组件包括液晶显示器和U型框架,其中:
所述U型框架包括底面框架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
所述液晶显示器设置于所述U型框架的凹槽内,所述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内侧面相贴合,且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背离所述U型框架的底面框架。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及上述液晶显示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框架的凹槽内设置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侧面框 架的内侧面相贴合,可实现终端屏幕边框宽度仅等于U型框架的厚度,减少边框宽度,提升用户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大多终端液晶显示组件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及的终端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笔记本电脑、数字音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和车载电子设备等有屏幕的设备。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大多终端液晶显示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液晶显示组件1包括液晶显示器110和U型框架120,其中:
U型框架120包括底面框架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液晶显示器110设置于所述U型框架110的凹槽内,所述液晶显示器11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120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内侧面相贴合,且所述液晶显示器110的显示面背离所述U型框架120的底面框架。
上述U型框架120有支撑、保护等作用,例如,对于手机来说可以是金属 材质、塑料材质等的手机中框,对于平板电脑来说可以是金属材质、塑料材质的平板中框。上述液晶显示器11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是相对的两个边缘。
可选的,对于一些可触控的终端,所述液晶显示组件1还可以包括触摸屏130,所述触摸屏130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110上,所述触摸屏13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120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对齐。所述触摸屏13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是相对的两个边缘。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液晶显示组件1包括液晶显示器110和U型框架120,还包括保护层140,所述保护层140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110上,所述保护层140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120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对齐。所述保护层140包括玻璃保护层、树脂保护层、塑料保护层等。
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器110包括叠放的液晶屏111和背光板112,所述液晶屏111的边缘与所述背光板112的边缘对齐。
可选的,所述液晶显示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110和所述U型框架的底面框架之间的泡棉150,所述泡棉150的边缘与所述液晶显示器110的边缘对齐。所述泡棉15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聚氨酯泡棉、导电泡棉和铝箔泡棉等。泡棉具有体积轻薄、抗压缩变形性高等特点,在液晶显示器110和U型框架120的底面框架之间设置泡棉可以解决液晶显示器110直接与U型框架120的底面框架直接接触,由于U型框架120的底面框架不够平整产生的水印的问题。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终端本体2及如图1或图2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1,其中:
终端本体2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未图示)和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未图示),液晶显示组件1中的液晶屏111和背光板112均与柔性电路板和驱动IC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液晶显示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如 下:
S101,将液晶屏和背光板二者都与终端本体的柔性线路板和驱动IC相连;
S102,对通电后的液晶显示组件进行外观电性能测试;
S103,将液晶屏和背光板贴合;
S104,在U型框架的底面框架铺设泡棉,并将泡棉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框架的内侧面相贴合;
S105,在泡棉上设置贴合的液晶屏和背光板,其中背光板和泡棉接触;
S106,在液晶屏上贴合触摸屏或保护层,将触摸屏或保护层各自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对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框架的凹槽内设置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内侧面相贴合,可实现终端屏幕边框宽度仅等于U型框架的厚度,减少边框宽度,提升用户视觉感受和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电路或元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驱动IC,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器和U型框架,其中:
所述U型框架包括底面框架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框架和第二侧面框架;
所述液晶显示器设置于所述U型框架的凹槽内,所述液晶显示器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内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内侧面相贴合,且所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背离所述U型框架的底面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叠放的液晶屏和背光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屏的边缘与所述背光板的边缘对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组件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对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组件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与所述U型框架的第一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和第二侧面框架的外侧面对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和所述U型框架的底面框架之间的泡棉,所述泡棉的边缘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边缘对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包括聚氨酯泡棉、导电泡棉、铝箔泡棉。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组件。
CN201520175664.1U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Active CN204680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5664.1U CN204680337U (zh)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5664.1U CN204680337U (zh)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80337U true CN204680337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8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75664.1U Active CN204680337U (zh) 2015-03-27 2015-03-27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80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435A (zh) * 2015-10-12 2016-02-10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435A (zh) * 2015-10-12 2016-02-10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05321435B (zh) * 2015-10-12 2019-03-12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040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n active display portion and substrate
CN102629177B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制作方法
US20200019268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870052A (zh) 触控面板
CN107121822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及一种透明光学胶层结构
CN205722615U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2615358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04679314B (zh)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203399392U (zh) 软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
CN109151122A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
CN2046803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终端
CN205983436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5787464U (zh) 一种显示屏和fpc结构
CN10906196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4362445U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形装置
KR20140005453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CN204360359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1092807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498978A (zh) 触摸屏
CN10380931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28117A (zh) 一种移动设备后盖、移动设备保护壳及移动设备
CN105717684A (zh) 带手写功能的液晶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25981A (zh)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4461206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05015861U (zh)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7

Address after: DESAY No. 9789 building,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hennan Road sign layer 17 layer (natural layer 15) No. 1702-1703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21 floor, Times Technology Building, 7028 Shennan Road, Futi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OLDEX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