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9117B - 电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9117B CN105939117B CN201610122474.2A CN201610122474A CN105939117B CN 105939117 B CN105939117 B CN 105939117B CN 201610122474 A CN201610122474 A CN 201610122474A CN 105939117 B CN105939117 B CN 1059391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s bar
- capacitor
- connection portion
- main
- connectio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converters
- B60L2240/525—Temperature of conver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多个半导体模块、主P汇流条、主N汇流条、电容器模块、输入P汇流条以及输入N汇流条。该输入N汇流条连接至DC电源。主N汇流条连接至半导体模块的负极端子以提供DC电力。电容器模块中的电容器N汇流条、滤波电容器和平滑电容器被电容器模塑树脂模塑。该电容器N汇流条连接至滤波电容器的负电极端子。输入N汇流条具有连接至电容器N汇流条的第一N连接部和连接至主N汇流条的第二N连接部。该主N汇流条被设置在该电容器模塑树脂的外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或者电力转换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半导体模块、电容器、输入汇流条、电容器汇流条等等。半导体模块将直流电力(DC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AC电力)。电容器使电力平滑。输入汇流条连接至直流电源(即,DC电源)。电容器经由电容器汇流条连接至输入汇流条。作为常规技术的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13-55840使用具有一结构的电容器模块,在该结构中,电容器和电容器汇流条组装在一起且由树脂模塑(mold)。电容器汇流条连接至主汇流条。此主汇流条连接至半导体模块以向半导体装置提供电力。
经由主汇流条提供的电力进一步经由电容器汇流条提供到输入汇流条,该电容器汇流条被模塑在电容器模块中。
然而,先前描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具有缺陷。即,因为包含直流分量(DC分量)的电力被提供到电容器汇流条,所以当电力的DC分量穿过电容器汇流条时电力的DC分量产生热能。另外,因为电容器汇流条组装到且模塑在电容器模块中,电容器汇流条中产生的热能使电容器的温度上升,时而破坏电容器模块。这导致电容器模块的劣化并且减小电容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力转换装置,能够抑制其中的电容器的温度上升。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能够执行直流电力向交流电力的电力转换。
电力转换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半导体模块、控制电路板、主P汇流条、主N汇流条、电容器模块、输入P汇流条以及输入N汇流条。半导体模块中的每一个具有内置的半导体元件、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以及控制端子。控制电路板连接至半导体模块中的每一个的控制端子。控制电路板驱动半导体模块的内置半导体元件。主P汇流条连接至半导体模块的正极端子,经由该正极端子提供直流电力。主N汇流条连接至半导体模块的负极端子,经由该负极端子提供直流电力。
电容器模块具有第一电容器、电容器P汇流条和电容器N汇流条。第一电容器、电容器P汇流条和电容器N汇流条由电容器模塑树脂来模塑。电容器P汇流条连接至第一电容器的正极端子,并且电容器N汇流条连接至第一电容器的负极端子。
输入P汇流条连接至直流电源(即,DC电源)的正极端子。
输入N汇流条连接至DC电源的负极端子。输入N汇流条具有第一N连接部和第二N连接部。第一N连接部连接至电容器N汇流条。第二N连接部连接至主N汇流条。主N汇流条设置在电容器模塑树脂的外侧,第一电容器、电容器P汇流条和电容器N汇流条利用该电容器模塑树脂来模塑。
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先前描述的改进结构,其中主N汇流条连接至输入N汇流条,不经过电容器N汇流条,其中电容器N汇流条被模塑在电容器模塑树脂中。即,主N汇流条未被模塑在电容器模塑树脂中。换而言之,主N汇流条被设置在电容器模塑树脂的外侧。此结构可防止DC电流流入电容器模块。因此,此结构防止DC电力所产生的热能传播到电容器模块中模塑在电容器模塑树脂中的电容器。这可防止电容器模块中的电容器的温度上升,且可防止对电容器的劣化和损伤。因此,本发明可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力转换装置。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借助示例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的图示;
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中的输入汇流条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中与输入汇流条模块电连接的汇流条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沿着图3中示出的线IV-IV的输入汇流条模块的横截面的图示;
图5是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中的半导体模块的正视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中的电路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在多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贯穿若干图示,相似的参考字符或数字指定相似的或等同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电力转换装置可应用到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
示例性实施例
将参考图1到图6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给出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和行为的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示意性横截面的图示。电力转换装置1将直流电力(DC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AC电力)。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多个半导体模块10、控制电路板20、主P汇流条30p、主N汇流条30n、电容器模块40、输入P汇流条5p以及输入N汇流条5n。
半导体模块10中的每一个具有内置的半导体元件11。例如,图6中示出的半导体模块10中的每一个具有一对半导体元件11。控制电路被设置在控制电路板20上。控制电路连接到半导体模块10中的每一个的控制端子13并且驱动和控制每一个内置的半导体元件11的行为。
如图1所示,主P汇流条30p连接到半导体模块10的每一个的正极端子。主N汇流条30n连接至半导体模块10的每一个的负极端子。电容器模块40、电容器P汇流条42p和电容器N汇流条42n由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在一起。电容器P汇流条42p连接至滤波电容器41的负极端子41p。电容器N汇流条42n连接至滤波电容器41的负极端子41n。
输入P汇流条5p连接至直流电源(DC电源)2的正极端子2p(见图6)。输入N汇流条5n连接至DC电源2的负极端子2n(见图6)。
输入N汇流条5n具有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N连接部51n连接至电容器N汇流条42n。第二N连接部52n连接至主N汇流条30n。主N汇流条30n被设置成从电容器模塑树脂46中突出。
现在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给出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和行为的描述。
图6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中的电路图的示意图。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图6中示出的电路。电力转换装置1将从DC电源2提供的DC电力转换为三相AC电力。由转换的三相AC电力驱动交流负载(AC负载)。
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上侧壳81,底侧壳82和盖83。上侧壳81具有顶板81a,顶板81a具有矩形形状和四侧壁板81b。垂直于顶板81a设置侧壁板。上侧壳81具有与顶板81a相对的开口部。第一存储部8a被顶板81a和侧壁板81b包围。
在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中,在方向X和方向Y上设置顶板81a。方向X垂直于方向Y,且在方向Z上设置侧壁板81b。
如图1所示,底侧壳82被设置在上侧壳81的开口部。底侧壳82具有隔板82a和四侧壁板82b。平行于顶板81a设置隔板82a。垂直于隔板82a设置侧壁板82b。第二存储部8b被隔板82a和侧壁板82b包围。
隔板82a具有垂直壁82c、第一通孔82d和第二通孔82e。在朝向上侧壳81的方向上设置垂直壁82c。隔板82a中形成第一通孔82d和第二通孔82e以沿方向Z穿透。
如图1所示,当与隔板82a相比较时,侧壁板82b的每一个朝向与上侧壳81侧相反的方向凸出。用盖83覆盖侧壁板82b的每一个的凸出的端部。第三存储部8c被隔板82a和侧壁板82b包围。
如图1所示,在第一存储部8a中设置并储存电容器模块40和反应器60。电容器模块40具有电容器壳40a。滤波电容器41、电容器P汇流条42p和电容器N汇流条42n被设置在电容器壳40a的内侧,并且在电容器壳40a中由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在一起。平滑电容器44、正极汇流条45p和负极汇流条45n被设置在电容器模块40中,并且由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在一起。
如图1所示,多个半导体模块10储存在第二存储部8b中。
图5是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中的半导体模块10之一的正视图。半导体模块10具有一结构,其中设置了两个装置,即两个内置的半导体元件11。此外,半导体模块10具有正极端子11p、负极端子11n、输出端子12和控制端子13。如图1所示,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多个半导体模块10。沿方向X交替地设置半导体模块10和多个冷却管15。即,交替地层叠半导体模块10和冷却管15以形成层积体18。通过按压部件19按压层积体18从而沿方向X将半导体模块10和冷却管15交替地粘附在一起。
冷却剂提供部16按次序向冷却管15提供冷却剂。将冷却剂从冷却管15经由冷却剂出口部17排放到电力转换装置1的外侧。冷却剂提供部16和冷却剂出口部17被设置在方向Y上。如前所述,此方向Y分别垂直于方向X和方向Z。从图1中略去方向Y。
图3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中与输入汇流条模块5电连接的汇流条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电容器P汇流条42p、电容器N汇流条42n、输入P汇流条5p、输入N汇流条5n、检测汇流条70、主P汇流条30p、主N汇流条30n、正极汇流条45p和负极汇流条45n。
如图1所示,电容器P汇流条42p连接到滤波电容器41的正电极端子41p。电容器P汇流条42p具有电容器P连接部43p。电容器N汇流条42n连接至滤波电容器41的负电极端子41n。电容器N汇流条42n具有电容器N连接部43n。
如图1所示,输入P汇流条5p具有输入P连接部50p、反应器连接部51p、第二P连接部52p以及控制电路P连接部53p。如图6所示,输入P汇流条5p的输入P连接部50p连接至DC电源2的正极2p。反应器连接部51p连接至反应器60。第二P连接部52p连接至电容器P连接部43p。控制电路P连接部53p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0。
此外,输入N汇流条5n具有电源N连接部50n、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和控制电路N连接部53n。如图6所示,输入N汇流条5n的电源N连接部50n连接至DC电源2的负极端子2n。第一N连接部51n连接至电容器N连接部43n。第二N连接部52n连接至设置在主汇流条30n中的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控制电路N连接部53n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0。
检测汇流条70具有第一P连接部71p和控制电路连接部72。第一P连接部71p连接至主P汇流条30p的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控制电路连接部72连接至控制电路板20。
如图1所示,主N汇流条30n连接至半导体模块11的负极端子11n(见图5)的每一个。此外,主N汇流条30n在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处连接至输入N汇流条5n。整个主N汇流条30n未被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
如图1所示,主P汇流条30p连接至半导体模块10的每一个的正极端子11p(见图5)并且在主P汇流条30p的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处还连接至输入P汇流条5p。主N汇流条30n和主P汇流条30p的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被设置在电容器模塑树脂46的外侧。
如图1所示,正极汇流条45p连接至平滑电容器44的正极端子44p。正极汇流条45p具有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和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连接至输入N汇流条5n。
负极汇流条45n连接至平滑电容器44的负极端子44n。负极汇流条45n具有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和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连接至输入N汇流条5n。
如图1所示,第三存储部8c容纳控制板20。驱动电路驱动半导体模块10的每一个。驱动电路被设置在控制板20上。控制电路P连接部53p、控制电路N连接部53n、控制电路连接部72和多个控制端子13连接至控制板20。
控制电路P连接部53p、控制电路N连接部53n和控制电路连接部72经由第一通孔82d凸入第三存储部8c的内侧。控制端子13经由第二通孔82e凸入第三存储部8c的内侧。
图2是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中的输入汇流条模块5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输入P汇流条5p、输入N汇流条5n和检测汇流条70被输入汇流条模塑树脂54模塑。即,模塑在一起的输入P汇流条5p、输入N汇流条5n和检测汇流条70形成输入汇流条模块5。图1示出输入汇流条模块5的示意性结构,其中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沿方向Z对齐。然而,在输入汇流条模块5的实际结构中,沿方向Y设置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第二P连接部52p、输入N连接部50n、反应器连接部51p从输入汇流条模块5中露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设备1的结构中,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被设置为彼此靠近,并且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N连接部52n被设置为彼此靠近。此外,沿着方向Y依次设置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
如图2所示,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形成带状形状。与此相似,如图3所示,电容器N连接部43n、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电容器P连接部43p、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和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形成带状形状。
第一N连接部51n通过螺栓(未示出)紧固到电容器N连接部43n。类似地,第二P连接部52p通过螺栓(未示出)紧固到电容器P连接部43p。
另一方面,依次设置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和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且通过螺栓(未示出)将它们紧固到第二N连接部52n。
类似地,依次设置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和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且通过螺栓(未示出)将它们紧固到第一P连接部71p。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中的每一个沿方向X延伸。在与方向X垂直的方向Y上设置这些部分51n、52n、71p和52p。
图4是示出沿着图3中示出的线IV-IV的输入汇流条模块5的横截面的图示。如图4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在横截面上具有以下改进的结构,该横截面垂直于延伸方向(即,方向X)且平行于设置方向(即,方向Y)。
第一N连接部51n在电容器N连接部43n处连接至电容器N汇流条42n,且在第一N连接部51n的相反侧处设置电容器N连接部43n的表面431n。
类似地,在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处连接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主N汇流条30n和第二N连接部52n。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的表面461n设置在第二N连接部52n的相反侧处。
此外,在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处连接第一P连接部71p、主P汇流条30p和正极汇流条45p。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的表面461p设置在第一P连接部71p的相反侧处。
此外,第二P连接部52p在电容器P连接部43p处连接至电容器P汇流条42p。与第二P连接部52p相对地设置电容器P连接部43p的表面431p。
即,如图4所示,电容器N连接部431n的每一个、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的表面461n、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的表面461p,以及
电容器P连接部43p的表面431p设置在虚直线L上,该虚直线L由长划双短划线指示。
如前详细地描述且在图1到图5中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等同于(即形成)图6中示出的电路。图6示意性地示出输入汇流条模块5、电容器模块40、主P汇流条30p和主N汇流条30n。
现在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给出电力转换装置1的效果和行为的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改进的结构,其中主N汇流条30n连接到输入N汇流条5n,不经过电容器模塑树脂46中模塑的电容器N汇流条42n。即,主N汇流条30n未被模塑在电容器模塑树脂46中。此改进的结构可防止DC电流流入电容器模块40。因此,此结构防止由DC电力产生的热能朝向电容器模块40中的模塑在电容器模塑树脂46中的作为第一电容器的滤波电容器41和作为第二电容器的平滑电容器44的传播。此改进的结构有可能防止电容器(诸如电容器模块40中的滤波电容器41和平滑电容器)的温度上升。因此,此结构可防止滤波电容器41和平滑电容器44被损坏,并且向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提供高可靠性。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改进的结构,其中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被设置为彼此靠近。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的每一个形成在输入N汇流条5n中且具有相同的电势。因此,不需要在它们之间使用和设置任何绝缘,并且有可能形成具有小间隙的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如与常规结构相比较,此结构有可能使电力转换装置1的整个尺寸小型化,其中第一N连接部51n与第二N连接部52n通过连接部件电分离。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中,形成且彼此分离地设置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并不限于此结构。还可接受将第一N连接部51n与第二N连接部52n组装在一起。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改进的结构,其中具有连接至主P汇流条30p的第一P连接部71p的检测汇流条70连接至主P汇流条30p,并且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N连接部52n被设置为彼此邻近。此结构使得有可能减小第一P连接部71p与第二N连接部52n之间产生的电感。此结构可减少噪声的产生。
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中,输入P汇流条5p、输入N汇流条5n和检测汇流条70由输入汇流条模塑树脂54模塑并且形成输入汇流条模块5。此结构使得有可能操作输入汇流条模塑树脂54所模塑的单个组件,并且改进电力装欢装置1的生产期间的工作效率。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作为第二电容器的平滑电容器44、正极汇流条45p和负极汇流条45n。正极汇流条45p连接至平滑电容器44和第一P连接部71p。负极汇流条45n连接至平滑电容器44和第二N连接部52n。
此外,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中的每一个沿着相同的方向X延伸,该方向X垂直于方向Y,沿着该方向Y设置了这些部分51n、52n、71p和52p。
如图4所示且如前所述,在垂直于延伸方向(在第一方向X中)且平行于设置方向(在第二方向Y)的横截面中,电容器N连接部43n的表面431n、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的表面461n、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的表面461p和电容器P连接部43p的表面431p中的每一个被设置在虚直线L上,该虚直线由长划双短划线指示。
当在制造过程中每一个汇流条连接至第一N连接部51n、第二N连接部52n、第一P连接部71p和第二P连接部52p中的每一个时,先前描述的改进结构可改进工作效率。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有作为第一电容器的滤波电容器41和作为第二电容器的平滑电容器44。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并不限于此结构。例如,可接受仅使用作为第一电容器的平滑电容器而不使用第二电容器。在此修改的结构中,连接至作为第一电容器的此平滑电容器的负极汇流条45n的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连接至第一N连接部51n,且连接至作为第一电容器的此平滑电容器的正极汇流条45p的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连接至第二P连接部52p。此结构不需要(即具有)反应器连接部51p和检测汇流条70。
在此修改的结构中,主N汇流条30n连接至输入N汇流条5n,不经过由电容器模塑树脂46所模塑的负极汇流条45n。此外,因为主N汇流条30n未被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所以此修改的结构可具有根据先前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的相同效果和行为。
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结构中,检测汇流条70被输入汇流条模塑树脂54模塑。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并不限于此结构。例如,可接受使用未被输入汇流条模塑树脂54模塑的检测汇流条70。
如先前详细地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1及其修改可抑制电容中的每一个的温度上升。这有可能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电力转换装置1。
尽管已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根据本公开的总体技术开发对那些细节的各种修改和替代。因此,所公开的特定设置意味着仅仅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和它的全部等同物的全部宽度给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
一个或多个半导体模块(10),每个半导体模块包括内置的半导体元件(11)、正极端子(11p)、负极端子(11n)和控制端子(13);
控制电路板(20),连接至所述半导体模块(10)的控制端子(13),且能够驱动所述内置的半导体元件(11);
主P汇流条(30p),连接至所述半导体模块(10)的正极端子(11p),直流电力经由所述正极端子来提供;
主N汇流条(30n),连接至所述半导体模块(10)的负极端子(11n),所述直流电力经由所述负极端子来提供;
电容器模块(40),包括第一电容器(41)、电容器P汇流条(42p)和电容器N汇流条(42n),所述第一电容器(41)、所述电容器P汇流条(42p)和所述电容器N汇流条(42n)被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所述电容器P汇流条(42p)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器(41)的正极端子(41p),并且所述电容器N汇流条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器(41)的负极端子(41n);
输入P汇流条(5p),连接至直流电源(2)的正极端子(2p);以及
输入N汇流条(5n),连接至直流电源(2)的负极端子(2n),所述输入N汇流条(5n)包括第一N连接部(51n)和第二N连接部(52n),所述第一N连接部(51n)连接至所述电容器N汇流条(42n),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连接至所述主N汇流条(30n),并且所述主N汇流条(30n)被设置在所述电容器模塑树脂(46)的外侧,利用所述电容器模塑树脂(46)模塑所述第一电容器(41)、所述电容器P汇流条(42p)和所述电容器N汇流条(42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连接部(51n)和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被设置为彼此邻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主P汇流条(30p)和所述控制电路板(20)的检测汇流条(70),
其中,所述检测汇流条(70)包括连接至所述主P汇流条(30p)的第一P连接部(71p),以及
所述第一P连接部(71p)和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被设置为彼此邻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P汇流条(5p)、所述输入N汇流条(5n)和所述检测汇流条(70)被输入汇流条模塑树脂(54)模塑并且形成输入汇流条模块(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电容器(44);
正极汇流条(45p),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述第一P连接部(71p);以及
负极汇流条(45n),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
其中,所述第一N连接部(51n)、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所述第一P连接部(71p)和所述第二P连接部(52p)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并且设置在第二方向(Y)上,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以及
所述第一N连接部(51n)在电容器N连接部(43n)处连接至所述电容器N汇流条(42n),且在所述第一N连接部(51n)的相反侧处设置所述电容器N连接部(43n)的表面(431n),
在主N汇流条连接部(31n)处连接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所述主N汇流条(30n)和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并且在所述第二N连接部(52n)的相反侧处设置所述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的表面(461n),
在主P汇流条连接部(31p)处连接所述第一P连接部(71p)、所述主P汇流条(30p)和所述正极汇流条(45p),并且在所述第一P连接部(71p)的相反侧处设置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的表面(461p),
所述第二P连接部(52p)在电容器P连接部(43p)处连接至所述电容器P汇流条(42p),且与所述第二P连接部(52p)相反地设置所述电容器P连接部(43p)的表面(431p),
其中,
所述电容器N连接部(43n)的表面(431n)、
所述负极汇流条连接部(46n)的表面(461n)、
所述正极汇流条连接部(46p)的表面(461p)、以及
所述电容器P连接部(43p)的表面(431p)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横截面中的虚直线(L)上,所述横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45232A JP6398800B2 (ja) | 2015-03-06 | 2015-03-06 | 電力変換装置 |
JP2015-045232 | 2015-03-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9117A CN105939117A (zh) | 2016-09-14 |
CN105939117B true CN105939117B (zh) | 2019-06-14 |
Family
ID=56738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22474.2A Active CN105939117B (zh) | 2015-03-06 | 2016-03-04 | 电力转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50155B2 (zh) |
JP (1) | JP6398800B2 (zh) |
CN (1) | CN105939117B (zh) |
DE (1) | DE1020161037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97714B2 (ja) * | 2017-05-30 | 2019-10-3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冷凍装置 |
JP7124402B2 (ja) * | 2018-04-10 | 2022-08-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2020013834A (ja) * | 2018-07-13 | 2020-01-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コンデンサ装置 |
JP7151582B2 (ja) * | 2019-03-26 | 2022-10-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7151614B2 (ja) * | 2019-04-26 | 2022-10-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7234845B2 (ja) * | 2019-07-26 | 2023-03-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コンデンサユニット |
JP2024048871A (ja) * | 2022-09-28 | 2024-04-0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出力電位切替回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29094A (ja) * | 2006-07-20 | 2008-02-07 | Hitachi Ltd | 電力変換装置 |
CN102835013A (zh) * | 2010-04-01 | 2012-12-19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 |
CN102948064A (zh) * | 2010-06-21 | 2013-02-27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3026A3 (en) * | 2002-04-26 | 2004-09-01 | Denso Corporation | Invertor integrated motor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
JP5273457B2 (ja) | 2008-11-14 | 2013-08-2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高圧検出用コネクタ付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5403089B2 (ja) | 2011-05-26 | 2014-01-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5506740B2 (ja) * | 2011-05-31 | 2014-05-28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 |
JP5344013B2 (ja) | 2011-09-06 | 2013-11-2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5808630B2 (ja) * | 2011-09-28 | 2015-11-10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Srモータ用制御装置 |
JP5747857B2 (ja) * | 2012-04-06 | 2015-07-1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5700022B2 (ja) * | 2012-10-29 | 2015-04-1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JP5821890B2 (ja) * | 2013-04-17 | 2015-11-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 |
CN107210680B (zh) * | 2015-01-19 | 2019-10-01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 |
-
2015
- 2015-03-06 JP JP2015045232A patent/JP639880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02 US US15/058,490 patent/US10250155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03 DE DE102016103785.0A patent/DE102016103785A1/de active Pending
- 2016-03-04 CN CN201610122474.2A patent/CN1059391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29094A (ja) * | 2006-07-20 | 2008-02-07 | Hitachi Ltd | 電力変換装置 |
CN102835013A (zh) * | 2010-04-01 | 2012-12-19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 |
CN102948064A (zh) * | 2010-06-21 | 2013-02-27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力转换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9117A (zh) | 2016-09-14 |
US10250155B2 (en) | 2019-04-02 |
JP2016165202A (ja) | 2016-09-08 |
US20160261207A1 (en) | 2016-09-08 |
DE102016103785A1 (de) | 2016-09-08 |
JP6398800B2 (ja) | 2018-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9117B (zh) | 电力转换装置 | |
CN104822239B (zh) | 电力转换器 | |
JP5821890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US9362040B2 (en) | Coldplate with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mponents for cooling thereof | |
JP5991345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4396627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032149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232315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CN107710586B (zh) | 电力转换装置 | |
CN110417279B (zh) | 电力转换装置 | |
JP2018042424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12105369A (ja) |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 |
JP5900260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5964715B2 (ja) | 電気機器ケース及び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 |
JP6354712B2 (ja) | 電力制御装置 | |
JP2013074722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459648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743857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05341693A (ja) | 電力制御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のユニットケース | |
JP2017017999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CN110895990A (zh) | 电容器装置 | |
JP2014082840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16220341A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451379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20156206A (ja) | 電力変換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