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4212A - 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4212A
CN105874212A CN201580003436.9A CN201580003436A CN105874212A CN 105874212 A CN105874212 A CN 105874212A CN 201580003436 A CN201580003436 A CN 201580003436A CN 105874212 A CN105874212 A CN 105874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dividing plate
blade
stream
rad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4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庭彰宏
岩本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mpress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mpress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Compressor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4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4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04D17/12Multi-stag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04D17/12Multi-stage pumps
    • F04D17/122Multi-stage pumps the individual rotor discs being, one for each stage, on a common shaft and axially spaced, e.g. conventional centrifugal multi- stage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2Surge control
    • F04D27/0207Surge control by bleeding, bypassing or recycling fluids
    • F04D27/0238Details or means for fluid reinj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44Bladed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8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 F04D29/68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84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by influencing boundary lay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fluid inj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1In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中间吸入型隔板划分形成:朝向叶轮(3)引导第一流体(G1)的导入流路(51);与导入流路(51)邻接且朝向叶轮(3)引导第二流体(G2)的中间吸入流路(62);以及与导入流路(51)及中间吸入流路(62)中的下游侧连接且内表面从与导入流路(51)连接的位置朝向轴线(O)的方向的一方侧弯曲地延伸的弯曲流路(52),并且具备:设于导入流路(51)且将第一流体(G1)整流成沿着径向的流动的整流叶片(54);以及在轴线(O)的方向上对导入流路(51)与中间吸入流路(62)进行划分的隔壁(9),隔壁(9)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c)位于比整流叶片(5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54d)靠径向内侧且比导入流路(51)与弯曲流路(52)的边界(F)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本申请基于2014年2月6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021456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离心式旋转机械的一种,例如已知有多级离心式压缩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该多级离心式压缩机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压缩机:该压缩机具备:剖面U字状部,其将被初级叶轮以及二级叶轮压缩后的工作气体排出;返回流路部,其在工作气体经过剖面U字状部之后,使工作气体与从中间级注入喷嘴吸入的中间级注入流合流并向半径方向内向流动;以及三级叶轮,其供给作为从半径方向内向朝向轴向的流的工作气体(与中间级注入流合流后的工作气体)。
中间级注入流的吸入应用于在制冷循环等中使用的压缩机,其目的在于,进行循环所需的流量的调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40755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级式离心式压缩机中,被初级叶轮以及二级叶轮压缩后的工作气体具有起因于叶轮的旋转等的回转成分。因此,该工作气体与从中间级注入喷嘴吸入的中间级注入流(以下称为中间吸入流)的流动方向不同。不考虑这种状况而在返回流路部直接使两种流合流。因此,在工作气体与中间吸入流的合流部处,流体的压力损失变大。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而考虑有如下的方案:为了抑制压力损失,在利用隔壁将工作气体以及中间吸入流分隔而使流动方向一致之后,使工作气体以及中间吸入流这两种气体合流。
但是,在多级式离心式压缩机中,需要将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的流动变更为朝向轴向的流动。这里,当要变更流动方向前使两种气体合流时,因沿着隔壁的工作气流与沿着隔壁的中间吸入流之间的流速差,而在两种气流中产生剪切力。即,在将流动方向从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的流动变更为朝向轴向的流动的弯曲流路中,弯道内侧的气体流速变快,弯道外侧的气体流速变慢,因此,两种气流的流速差变大而产生剪切力。因此,在该情况下,流体的压力损失也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其能够通过抑制因中间吸入流的合流而引起的流体的压力损失来提高运转效率。
解决方案
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发明所涉及的一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划分形成有:导入流路,其从轴线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延伸,且将第一流体朝向绕所述轴线旋转的叶轮引导;中间吸入流路,其与所述导入流路邻接,并且从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延伸,且将第二流体朝向所述叶轮引导;以及弯曲流路,其与所述导入流路以及所述中间吸入流路中的下游侧连接,并且内表面从与所述导入流路连接的位置朝向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一方侧弯曲地延伸,所述弯曲流路将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向所述叶轮引导,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具备:整流叶片,其设于所述导入流路,并且将所述第一流体整流成沿着径向的流动;以及隔壁,其在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对所述导入流路和所述中间吸入流路进行划分,所述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如下所述的位置:该位置比所述整流叶片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且比所述导入流路与所述弯曲流路的边界靠径向外侧。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之后且在将朝向径向内侧的流动变更为朝向轴向的流动之前使两种流体合流。因此,能够在降低了两种流体的速度差的状态下使这些流体合流。
另外,在上述中间吸入型隔板中也可以为,在所述整流叶片中,后缘部朝向径向内侧的端部以沿着径向的方式弯曲形成,所述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整流叶片的后缘部开始沿着径向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第一流体的流动方向整流成径向的流动之后立即与第二流体合流。即,能够在使两种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的状态下使这些流体合流。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合流所引起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上述中间吸入型隔板中也可以为,所述整流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降低了在整流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产生的第一流体的紊流的状态下,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合流。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合流所引起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上述中间吸入型隔板中也可以为,在所述中间吸入流路中设有引导叶片,该引导叶片将所述第二流体整流成沿着径向的流动,所述引导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径向上的位置与所述整流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中的任一方的流体在残留有回转成分的状态下与另一方的流体合流。因此,合流后的流体在残留有与供流体流入的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回转成分的状态下向叶轮流入,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的扬程(head rise)。因此,能够将离心式旋转机械设计得更为紧凑。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具备:上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叶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该中间吸入型隔板覆盖。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第一流体以及第二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之后且在将朝向径向内侧的流动变更为朝向轴向的流动之前使两种流体合流,然后成为朝向轴向一方侧的流动的流体向叶轮流入。因此,能够在降低了两种流体的速度差的状态下使这些流体合流。
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也可以为,具备: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最前级叶轮和在该最前级叶轮的下游侧配置的后级侧叶轮;最前级隔板,其划分形成有从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引导第一流体的入口流路,所述最前级隔板具有入口引导翼片,该入口引导翼片具有如下所述的叶片:该叶片设于所述入口流路,对所述第一流体进行整流,并且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一流体导向最前级叶轮;以及后级侧隔板,其划分形成有将从所述最前级隔板排出的所述第一流体从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回流流路,所述后级侧隔板具有回流翼片,该回流翼片具有如下所述的叶片:该叶片在所述回流流路中对从所述最前级隔板排出的所述第一流体进行整流,并且该叶片被设置为与所述入口引导翼片相同数量且相同相位,且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一流体导向后级侧叶轮,所述最前级隔板以及所述后级侧隔板中的至少一个隔板为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所述入口流路以及所述回流流路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导入流路,所述入口引导翼片以及所述回流翼片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整流叶片。
如上述结构那样设置为与入口引导翼片相同数量且相同相位。由此,由于通过入口引导翼片,所以在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同心圆周上的各位置处向径向内侧的流速产生差的流体向后段侧流通并通过后段侧隔板所具有的回流翼片时,能够将向径向内侧的流速不同的成分彼此合流的情况抑制到最小限度。
发明效果
在上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中,能够抑制因中间吸入流的合流而引起的在离心式旋转机械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损失,能够提高运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与回流翼片之间的关系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以及与轴线正交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中间吸入型隔板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的中间吸入型隔板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
图6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各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的中间吸入型隔板的沿着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各种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心式旋转机械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例如是多级离心式压缩机。该离心式旋转机械1主要具备:绕轴线O旋转的旋转轴2;多个叶轮3,它们安装于旋转轴2并利用离心力来压缩空气等流体G;以及壳体4,其将旋转轴2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划分形成有使流体G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动的流路5,且划分形成有将外部气体或抽取气体向流路5中间导入的外部气体导入流路6。
旋转轴2呈沿着轴线O延伸的圆柱状。旋转轴2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等动力源而绕轴线O进行旋转。
叶轮3在旋转轴2的轴线O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具备从初级压缩机级(最前级压缩机级)11到五级压缩机级(最终级压缩机级)15这五级压缩机级11、12、13、14、15,以使得与在轴线O的方向上排列的各叶轮3对应。
各个叶轮3构成为具有:随着朝向排出口8侧而渐渐扩径的圆盘状的轮毂;以放射状安装于轮毂且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叶片;以及以沿周向覆盖上述多个叶片的前端侧的方式安装的护罩。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叶轮3也可以是不具有护罩的开式叶轮。
壳体4形成为呈大致圆柱状的外廓。另外,壳体4具备与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各压缩机级11、12、13、14、15对应的多个隔板41、42、43、44、45,并且以贯穿中心的方式配置有旋转轴2。即,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壳体4具备与五级压缩级对应的从初级隔板(最前级隔板)41到五级隔板(最终级隔板、后级侧隔板)45这五级隔板41、42、43、44、45。
此外,在壳体4中的旋转轴2的轴线O的方向上的两端设有轴颈轴承2a,在一端设有推力轴承2b。这些轴颈轴承2a以及推力轴承2b将旋转轴2支承为能够旋转。即,旋转轴2经由轴颈轴承2a以及推力轴承2b而支承于壳体4。
在隔板41、42、43、44、45中的初级隔板41上,在轴线O的方向的一端侧划分形成有将流体G从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外部吸入(使流体G流入)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在五级隔板上划分形成有使流体G向离心式旋转机械的外部流出的排出口(流出口)8。在各个隔板41、42、43、44、45上,划分形成有将初级隔板41所划分形成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以及五级隔板45所划分形成的排出口8连通的流路5。
在隔板41、42、43、44、45上划分形成有:从旋转轴2的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导入流路51;与导入流路51中的下游侧连接且内表面从与导入流路连接的位置朝向轴线O方向的一方侧弯曲地延伸而向叶轮3引导流体G的弯曲流路52;以及将被叶轮3压缩后的流体G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引导而引导至后级侧隔板42、43、44、45的流路5的排出流路(扩散流路)53。此外,隔板41、42、43、44、45具备整流叶片54,该整流叶片54具有设于导入流路51且对从外部吸入的流体G进行整流的叶片。
导入流路51是用于将从径向外侧吸入(流入)的流体G向半径方向内侧送入的流路。在初级隔板41上,在导入流路51的上游侧连接有将流体G(第一流体:G1)从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外部向轴线O的方向的一端侧吸入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包含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的初级隔板41的导入流路51也称为“入口流路”。后级侧的隔板42、43、44、45中的导入流路也称为“回流流路”。在其他后级侧的隔板42、43、44、45的导入流路51中,流入被前级的压缩机级11、12、13、14压缩后的流体G。
弯曲流路52与导入流路51中的下游侧连接,并且内表面从与导入流路51连接的位置朝向轴线O方向的一方侧弯曲地延伸。由此,流体G的朝向径向内侧的流动转变为在轴线O方向上从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朝向排出口(流出口)8的流动(轴线O方向的一方侧的流动)。成为向轴线O方向的一方侧的流动的流体G被导向叶轮3并被压缩。
排出流路53将被叶轮3压缩后的流体G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引导,并导向后级侧的隔板42、43、44、45的流路5。
需要说明的是,五级隔板45中的排出流路53将被前级的压缩机级11、12、13、14的叶轮3压缩后的流体G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引导,并导向排出口8,这一点与其他的隔板41、42、43、44不同。
整流叶片54具有多个叶片(薄桨叶)54a。通过将叶片54a设置于导入流路51,从而将从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外部吸入(流入)的流体G或者在前级的压缩机级11、12、13、14中压缩后的流体G整流成径向内侧方向的流动。各个叶片54a中,其流动方向上的后缘部54b朝向径向内侧的端部54c以沿着径向的方式形成。
在此,“沿着径向”是指,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M与从轴线O沿放射方向延伸的线接近于平行。
设于初级隔板41的整流叶片54是能够由未图示的机构改变叶片的倾斜度的入口引导翼片I,后级侧隔板是叶片的倾斜度不变的回流翼片R。构成入口引导翼片I的叶片54a和构成回流翼片R的叶片54a可以为相同数量和相同相位。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这种结构
如图2所示,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隔板41、42、43、44、45中的至少一个隔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级隔板43)是中间吸入型隔板OG。在中间吸入型隔板OG上划分形成有:与初级隔板41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分开划分形成且将流体G从外部吸入的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以及上游侧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连接且下游侧与弯曲流路连接的中间吸入流路62。此外,中间吸入型隔板OG具有引导叶片63,该引导叶片63具有设于中间吸入流路62且对从外部(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吸入的流体G进行整流的叶片。
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被划分形成为,在轴线O的方向上的导入流路51与排出流路53之间且与壳体4(中间吸入型隔板OG)的外部连通。流体G(第二流体:G2)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被吸入至中间吸入型隔板OG。
中间吸入流路62被划分形成为,上游侧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连接且下游侧与弯曲流路52连接。中间吸入流路62被划分形成为与导入流路51邻接,中间吸入流路62和导入流路51被隔壁9划分。
隔壁9通过在轴线O的方向上将导入流路51与中间吸入流路62划分,从而使向导入流路51和中间吸入流路62这两个流路流入的流体G1、G2的流动方向一致。隔壁9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c位于比整流叶片的径向外侧的端部54d靠径向内侧且比导入流路51与弯曲流路52的边界F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隔壁9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c可以位于整流叶片54的后缘部54b开始沿着径向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这种结构。“开始沿着径向的位置”是指,桨叶体的桨叶厚度(沿着半径方向的厚度)上的中心线M与从轴线O的中心沿放射方向延伸的线平行的位置中的、相当于最靠半径方向外侧的点的位置。
引导叶片63具有多个叶片(薄桨叶)63a。通过将引导叶片63设于中间吸入流路62,从而将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吸入的流体G(第二流体:G2)整流成径向内侧方向的流动。各个叶片63a中,其流动方向上的后缘部63b朝向径向内侧的端部63c以沿着径向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叶片63的端部63c的径向上的位置位于与整流叶片54的端部54c的径向上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设置有与设于初级隔板41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不同的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因此,从初级隔板41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导入的流体G、或者从初级隔板41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导入的被后叶轮3压缩后的第一流体G1、以及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导入且流动方向与第一流体G1不同的第二流体G2进行合流。
将第一流体G1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导入流路51与将第二流体G2从径向外侧(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向径向内侧引导的中间吸入流路62被隔壁9划分。此外,以隔壁9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c位于比整流叶片5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54d靠径向内侧且比导入流路51与弯曲流路52的边界F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方式构成中间吸入型隔板OG。因此,能够在使流动方向不同的两种流体G1、G2的流动方向一致之后进行合流。
两种流体G1、G2在将流体从半径方向内侧的流动开始改变为轴线O方向的一方侧的流动的位置、即比弯曲流路52靠上游侧的位置进行合流。因此,在导入流路51流动的第一流体G1中的沿着隔壁的流动与在中间吸入流路流动的第二流体G2中的沿着隔壁的流动之间的流速差变得难以产生。
因此,能够抑制在流动方向不同的情况下的两种流体G1、G2的合流所引起的压力损失、以及速度差所造成的伴随着剪切力的压力损失。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中,隔壁9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c位于比整流叶片5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54d靠径向内侧且比导入流路51与弯曲流路52的边界F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径向内侧的端部9c位于整流叶片54的后缘部54b开始沿着径向的位置。因此,在第一流体G1的流动方向被整流为径向的流动之后,第一流体G1立即与第二流体G2合流。
因此,不仅第一流体G1的流动方向被整流为径向的流动,而且能够使第一流体G1与第二流体G2的合流所造成的压力损失成为最小限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构成入口引导翼片I的叶片54a和构成回流翼片R的叶片54a被设置为相同数量且相同相位。因此,由于通过入口引导翼片I,所以在以轴线O为中心的同心圆周上的各位置处向径向内侧的流速产生差的流体G在通过后级侧隔板42、43、44、45所具有的回流翼片R时,能够将向径向内侧的流速不同的成分在回流翼片R中进行合流的情况抑制到最小限度。
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流体G1中的、在同心圆上的流速产生差的成分彼此在回流翼片R中进行合流。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流体G1的同心圆上的因流速差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4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0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初级隔板410为中间吸入型隔板OG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初级隔板4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初级隔板41不同。即,在初级隔板410上划分形成有: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0;以及上游侧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0连接且下游侧与弯曲流路520连接的中间吸入流路620。并且具备:在轴线O的方向上划分导入流路510与中间吸入流路620的隔壁90;以及设于中间吸入流路620且对从外部(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0)吸入的流体G2进行整流的引导叶片630。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式旋转机械10设置有与设于初级隔板410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0不同的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0,因此,从初级隔板410的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70导入的流体G1与从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0导入的第二流体G2进行合流。
将第一流体G1从径向外侧(第一外部流体吸入口)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导入流路510与将第二流体G2从径向外侧(第二外部流体吸入口610)向径向内侧引导的中间吸入流路620被隔壁90划分。以使隔壁90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0c位于比整流叶片540的径向外侧的端部540d靠径向内侧且比导入流路510与弯曲流路520的边界F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方式构成初级隔板410。因此,在初级隔板410中,即便在进行流体G2的中间吸入而使两种流体G1、G2合流的情况下,能够在使流动方向不同的两种流体G1、G2的流动方向一致之后进行合流。
两种流体G1、G2在从半径方向内侧的流动开始向轴线O方向的一方侧的流动改变的位置、即比弯曲流路520靠上游侧的位置处进行合流。因此,在导入流路510流动的第一流体G1中的沿着隔壁90的流动与在中间吸入流路620流动的第二流体G2中的沿着隔壁90的流动之间的流速差变得难以产生。
因此,在初级隔板410中,即便在进行流体G2的中间吸入而使两种流体G1、G2合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两种流体G1、G2的合流所引起的压力损失、以及由速度差产生的伴随着剪切力的压力损失。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例如,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OG也可以具备径向内侧的端部541c位于比隔壁9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1c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整流叶片541。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整流叶片541不同,形成为整流叶片541的端部541c位于比隔壁91的端部91c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以使得不将第一流体G1的流动方向充分地整流为径向的流动,而成为在残留有回转成分的状态下的流动。
根据上述结构,在降低了在整流叶片541的端部541c产生的第一流体G1的紊流的状态下,使第一流体G1与第二流体G2合流。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合流所引起的压力损失。
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整流叶片541的后缘部541b无需以沿着径向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上述实施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OG也可以具备引导叶片632、633,该引导叶片632、63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632c、633c的径向上的位置位于比整流叶片542、54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542c、543c的径向上的位置靠径向外侧(图6A))或靠径向内侧(图6B)的位置。即,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引导叶片63、630不同,引导叶片632、63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632c、633c的径向上的位置位于与整流叶片542、54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542c、543c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即,引导叶片632、63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632c、633c形成于与隔壁92、9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92c、93c不同的位置。因此,不将第二流体G2的流动方向充分地整流为径向的流动,而是在残留有回转成分的流动的状态下与第一流体G1合流。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在第二流体G2与第一流体G1合流的情况下产生压力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在合流后的流体G中残留有回转成分,因此,通过流体G向后级侧的叶轮3流入,从而能够获得比上述实施方式多的扬程。因此,能够将离心式旋转机械1设计得更为紧凑。
此外,也可以采用将以上各实施方式分别组合的方式。作为将以上各实施方式分别组合的方式的一种,也可以将初级隔板41设为中间吸入型隔板OG,并且也将后级侧隔板42、43、44、45设为中间吸入型隔板OG。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心式旋转机械1的一例,对多级离心式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在压缩输送液体的流体G的多级离心泵等其他的离心式旋转机械中也能够应用上述实施方式的中间吸入型隔板OG。
工业实用性
根据上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能够抑制因中间吸入流的合流而引起的在离心式旋转机械中流动的流体的压力损失,能够提高运转效率。
附图标号说明:
2 旋转轴;
3 叶轮;
4 壳体;
9、90、91、92、93 隔壁;
41、42、43、44、45 隔板;
54、540、541、542、543 整流叶片;
63、630、632、633 引导叶片。

Claims (6)

1.一种中间吸入型隔板,其中,
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划分形成有:
导入流路,其从轴线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延伸,且将第一流体朝向绕所述轴线旋转的叶轮引导;
中间吸入流路,其与所述导入流路邻接,并且从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延伸,且将第二流体朝向所述叶轮引导;以及
弯曲流路,其与所述导入流路以及所述中间吸入流路中的下游侧连接,并且内表面从与所述导入流路连接的位置朝向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的一方侧弯曲地延伸,所述弯曲流路将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所述第二流体向所述叶轮引导,
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具备:
整流叶片,其设于所述导入流路,并且将所述第一流体整流成沿着径向的流动;以及
隔壁,其在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对所述导入流路和所述中间吸入流路进行划分,
所述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如下所述的位置:该位置比所述整流叶片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且比所述导入流路与所述弯曲流路的边界靠径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其中,
在所述整流叶片中,后缘部朝向径向内侧的端部以沿着径向的方式弯曲形成,
所述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所述整流叶片的后缘部开始沿着径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其中,
所述整流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其中,
在所述中间吸入流路中设有引导叶片,该引导叶片将所述第二流体整流成沿着径向的流动,
所述引导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径向上的位置与所述整流叶片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径向上的位置不同。
5.一种离心式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离心式旋转机械具备: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
叶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绕轴线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该中间吸入型隔板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旋转机械,其中,
所述离心式旋转机械具备:
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最前级叶轮和在该最前级叶轮的下游侧配置的后级侧叶轮;
最前级隔板,其划分形成有将第一流体从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入口流路,所述最前级隔板具有入口引导翼片,该入口引导翼片具有如下所述的叶片:该叶片设于所述入口流路,对所述第一流体进行整流,并且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一流体导向最前级叶轮;以及
后级侧隔板,其划分形成有将从所述最前级隔板排出的所述第一流体从所述轴线的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引导的回流流路,所述后级侧隔板具有回流翼片,该回流翼片具有如下所述的叶片:该叶片在所述回流流路中对从所述最前级隔板排出的所述第一流体进行整流,并且该叶片被设置为与所述入口引导翼片相同数量且相同相位,且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一流体导向后级侧叶轮,
所述最前级隔板以及所述后级侧隔板中的至少一个隔板为所述中间吸入型隔板,
所述入口流路以及所述回流流路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导入流路,
所述入口引导翼片以及所述回流翼片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整流叶片。
CN201580003436.9A 2014-02-06 2015-02-05 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Pending CN1058742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1456A JP6184018B2 (ja) 2014-02-06 2014-02-06 中間吸込型ダイアフラムおよび遠心回転機械
JP2014-021456 2014-02-06
PCT/JP2015/053217 WO2015119189A1 (ja) 2014-02-06 2015-02-05 中間吸込型ダイアフラムおよび遠心回転機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4212A true CN105874212A (zh) 2016-08-17

Family

ID=53777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436.9A Pending CN105874212A (zh) 2014-02-06 2015-02-05 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0788B2 (zh)
EP (3) EP3730799B1 (zh)
JP (1) JP6184018B2 (zh)
CN (1) CN105874212A (zh)
WO (1) WO20151191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658A (zh) * 2016-11-23 2017-03-15 滁州聚保利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压缩机用中隔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3302B (zh) * 2014-04-18 2017-04-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涡轮机
JP6653157B2 (ja) * 2015-10-30 2020-02-26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械の戻り流路形成部、遠心圧縮機械
JP2017101636A (ja) * 2015-12-04 2017-06-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JP6809793B2 (ja) * 2016-02-08 2021-01-06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遠心回転機械
JP6642189B2 (ja) 2016-03-29 2020-02-05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CN106762841B (zh) * 2016-12-05 2020-06-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流器与扩压器一体化结构及离心压缩机
IT201700007473A1 (it) * 2017-01-24 2018-07-24 Nuovo Pignone Tecnologie Srl Treno di compressione con un compressore centrifugo e impianto lng
JP7085306B2 (ja) * 2017-02-20 2022-06-16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JP6854687B2 (ja) * 2017-04-05 2021-04-07 株式会社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プロダクツ 多段流体機械
US10760587B2 (en) 2017-06-06 2020-09-01 Elliott Company Extended sculpted twisted return channel vane arrangement
JP7019446B2 (ja) * 2018-02-20 2022-02-15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BR112021006797B1 (pt) * 2018-10-10 2022-05-10 Coolbrook Oy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realizar reações químicas em um fluido do processo, uso do aparelho e arranjo
JP2021134677A (ja) 2020-02-25 2021-09-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JP2022186266A (ja) * 2021-06-04 2022-12-15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遠心圧縮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6800A (en) * 1981-06-15 1982-12-18 Hitachi Ltd Single shaft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JPH08200296A (ja) * 1995-01-30 1996-08-06 Hitachi Ltd 一軸多段遠心圧縮機
JPH09144698A (ja) * 1995-11-22 1997-06-03 Hitachi Ltd 中間吸込付き多段遠心圧縮機
JP2002327700A (ja) * 2001-04-27 2002-11-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遠心圧縮機および冷凍機
JP2012087646A (ja) * 2010-10-18 2012-05-10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多段遠心圧縮機およびそのリターンチャ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9320A (en) * 1957-04-04 1961-10-11 Sulzer Ag Multi-stage radial flow compressors
JPS4940755B1 (zh) 1972-02-09 1974-11-05
JPH066957B2 (ja) * 1986-09-19 1994-0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中間吸込付タ−ボ圧縮機
US4725196A (en) 1986-09-19 1988-02-16 Hitachi, Ltd. Single-shaft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TWI266831B (en) 2005-12-15 2006-11-21 Ind Tech Res Inst Jet channel structure of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N101410626A (zh) * 2006-03-24 2009-04-15 西门子公司 压缩机单元和冷却介质的应用
JP4940755B2 (ja) 2006-05-17 2012-05-30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ントテクノロジー 一軸多段形遠心圧縮機
JP4981557B2 (ja) 2007-07-13 2012-07-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圧縮機およびターボ冷凍機
IT1392796B1 (it) 2009-01-23 2012-03-23 Nuovo Pignone Spa Sistema reversibile di iniezione ed estrazione del gas per macchine rotative a fluido
JP2010185361A (ja) * 2009-02-12 2010-08-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遠心圧縮機
JP5405910B2 (ja) 2009-06-11 2014-0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遠心圧縮機
JP2012019601A (ja) * 2010-07-07 2012-01-26 Sony Corp 電力システム、受電装置、及び送電制御方法
JP6138433B2 (ja) 2012-07-23 2017-05-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原稿押さえ装置
JP2014152637A (ja) * 2013-02-05 2014-08-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遠心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06800A (en) * 1981-06-15 1982-12-18 Hitachi Ltd Single shaft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JPH08200296A (ja) * 1995-01-30 1996-08-06 Hitachi Ltd 一軸多段遠心圧縮機
JPH09144698A (ja) * 1995-11-22 1997-06-03 Hitachi Ltd 中間吸込付き多段遠心圧縮機
JP2002327700A (ja) * 2001-04-27 2002-11-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遠心圧縮機および冷凍機
JP2012087646A (ja) * 2010-10-18 2012-05-10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多段遠心圧縮機およびそのリターンチャネ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9658A (zh) * 2016-11-23 2017-03-15 滁州聚保利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压缩机用中隔板
CN106499658B (zh) * 2016-11-23 2018-10-12 滁州聚保利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压缩机用中隔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04017A4 (en) 2017-09-27
US20160327056A1 (en) 2016-11-10
US10400788B2 (en) 2019-09-03
EP3730798A1 (en) 2020-10-28
WO2015119189A1 (ja) 2015-08-13
EP3730799B1 (en) 2021-11-10
EP3104017A1 (en) 2016-12-14
EP3730799A1 (en) 2020-10-28
JP2015148192A (ja) 2015-08-20
EP3730798B1 (en) 2021-11-10
JP6184018B2 (ja) 2017-08-23
EP3104017B1 (en)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4212A (zh) 中间吸入型隔板以及离心式旋转机械
CN105164426B (zh) 叶轮以及流体机械
WO2018151293A1 (ja) 遠心圧縮機
CN104053911A (zh) 离心压缩机
CN105308272B (zh) 半径流入式轴流涡轮机以及涡轮增压器
ZA200900924B (en) Delivery pump
WO2013011105A3 (en) Multistage centrifugal turbomachine
CN105275834A (zh) 一种低速多级垂直剖分筒型结构的三元流离心鼓风机
KR102073766B1 (ko) 배기가스 터보차저의 레이디얼 압축기의 압축기 휠
CN102062104A (zh) 流体泵
WO2014122819A1 (ja) 遠心圧縮機
CN105518307A (zh) 离心转子
CN104100537A (zh) Lng潜液式离心泵
JP2015190383A (ja) 遠心圧縮機及び多段圧縮装置
WO2008027388B1 (en) Vacuum pumps with improved pumping channel cross sections
CN205423207U (zh) 对称布置离心压缩机
CN205136060U (zh) 一种低速多级垂直剖分筒型结构的三元流离心鼓风机
EP3364037A3 (en) Radial blower for suction hoods
US20170350410A1 (en)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JP2018141422A (ja) インペラ及び回転機械
CN106662120A (zh) 离心式压缩机
CN106662119A (zh) 用于涡轮机的改进的涡管、包括所述涡管的涡轮机和操作的方法
CN206860530U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的高密封气封系统
CN209959569U (zh) 一种离心鼓风机进气机壳的对称曲面主导叶组
CN205025778U (zh) 切线型蜗壳式低比转数屏蔽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