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0140A - 折叠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0140A
CN105830140A CN201580003222.1A CN201580003222A CN105830140A CN 105830140 A CN105830140 A CN 105830140A CN 201580003222 A CN201580003222 A CN 201580003222A CN 105830140 A CN105830140 A CN 105830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lay element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0140B (zh
Inventor
徐昊成
朴炅完
李嘉恩
郑智贤
赵时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925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6858B/zh
Priority to CN201610921076.7A priority patent/CN107092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0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0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0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式设备。本发明所公开的折叠式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被连接;移动支撑部件,用于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第三部分。

Description

折叠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柔性显示元件的折叠式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通信终端、游戏机、多媒体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拍摄装置的可携带折叠式设备(以下,移动设备)具备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元件和键盘等输入单元。大多情况下,移动设备具有可折叠为更小的尺寸的折叠结构,以实现携带的方便性。在这种形态的移动设备中,两个主体通过折叠式结构而相互连接。现有的显示元件是不可折叠的结构,因此显示元件可布置于两个主体中的某一个。因此,难以将大面积的显示元件采用到具有折叠式结构的移动设备。
随着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元件得到开发,进行着要将柔性显示元件采用到折叠式结构的移动设备的研究。在此情况下,柔性显示元件可横穿折叠式结构而布置于两个主体的整体,因此可以提供大画面。然而,即使是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元件,如果被完全弯曲(即,以成角的方式弯曲),则元件本身有可能受到破损。因此,在被折叠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的中央部将会形成具有预定的曲率的弯曲部。如果在长时间地维持折叠状态之后再次恢复展开状态,则弯曲部有可能无法以平坦的状态被展开。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元件能够被展开为平坦的状态的折叠式设备。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预定的展开角度的折叠式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的折叠式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被连接;移动支撑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三部分。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以移动至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后退而形成。
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时,所述第三部分可以被收容于由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以及所述移动支撑部件而被定义的收容空间。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以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相视地可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件可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踢位置。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以能够移动至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收容所述弯曲部的第二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可以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朝向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的移动联动而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折叠式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而且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可使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后退位置时,可允许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被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推动而被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折叠式设备还可以具备:止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支撑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以防止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隔离。
所述折叠式设备还可以包括: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
所述弹性单元可以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要展的开方向的弹性力。
所述弹性单元可以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用于维持在所述展开的位置的弹性力。
所述弹性单元可以包括: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弹性臂,配备于所述第一主体,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具备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弹性臂还可以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而且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弹性接触于所述对向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接触部可以为平面形态,而且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
所述弹性臂可以具备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最为突出的边界部,而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其借助所述边界部而被相互区分。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包括:第一基底盖,位于用于形成外观的第一基底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基底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的内部,并分别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而且所述弹性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对向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
所述弹性臂可以为板簧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
所述对向臂可以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接触到所述弹性臂,从而被弹性变形。
所述对向臂可以具有板簧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配备可以配备有磁性部件,所述第二主体配备有贴付部件,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磁性部件和所述贴付部件将会借助磁力而被贴付。
所述磁性部件可以包括:永磁体;磁屏蔽部件,包围所述永磁体的除了与所述贴付部件对向的的面以外的外观。
所述折叠式设备还可以包括:盖部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相互邻接的边缘位置。
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而转动,从而以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或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可以分别配备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的折叠式设备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被连接;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以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进行转动而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可分别配备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从而,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而彼此同步地转动。
折叠式设备还可以包括:移动支撑部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所述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三部分。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动作联动,从而移动至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了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可以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向地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
所述弹性单元可以在所述折叠的位置下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展开方向的弹性力。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弹性单元的弹性力的方向可从阻碍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至允许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
所述弹性单元可以包括: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弹性臂,配备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所述弹性臂具备:第一接触部,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倾斜,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可以是平面形态,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
所述弹性臂可以具备边界部,所述边界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突出的程度最大。
而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且借助所述边界部而彼此被区分。
所述弹性臂可以是板簧形状,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
所述对向臂可以是板簧形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与所述弹性臂接触而弹性变形。
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的折叠式设备的实施例,可以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将柔性显示元件保持平坦状态。此外,可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在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
图3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图4是柔性显示元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部的详细图。
图7是图5的B-B’剖面图。
图8a是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结构的一变形例,是示出齿轮连接结构的侧面图。
图8b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c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d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被展开状态下的以阶梯差方式错位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9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铰链单元的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铰链单元的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被展开的状态下由于柔性显示元件的弯曲部的弹性而略微成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图5的C-C'剖面图。
图13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预定的展开角度下停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a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折叠的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5b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开始被展开,从而弹性臂接触到对向臂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15c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预定的展开角度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5d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被完全展开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5是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6是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7是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8a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开始被展开,从而弹性臂接触到对向臂的初始状态的剖面图。
图18b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维持预定的展开角度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8c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完全被展开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9是示出用于将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0a是图19的F-F'剖面图,示出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支撑位置的状态。
图20b是图19的F-F'剖面图,示出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的状态。
图20c是图19的F-F'剖面图,示出移动支撑部件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
图21a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折叠的位置的状态。
图21b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的状态。
图22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图23是图21的H-H'剖面图。
图24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25是磁性部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6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7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
图28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图29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剖面图。
图30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展开的状态开始折叠,从而在形成预定的展开角度(θ)时的铰链单元和引导部件的滑动量的概略图。
图3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铰链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3是多个分节部件的连接关系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4a和图34b是分别示出铰链单元被展开的状态和被折叠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35是示出铰链单元以及引导部件和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图32的X1-X1'剖面图。
图37是表示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至展开角度(θ)时的第一杠杆的作用的图。
图38是示出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的连接关系的剖面图。
图39a和图39b是表示铰链单元被滑动时的第二杠杆的作用的图。
图40是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形成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E)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41是轨道锁定部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2是轨道锁定部件172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引导部件和铰链部件以及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概略性的平面图。
图44a是表示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铰链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图44b是表示第二引导部件和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铰链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概略性的侧面图。
图45是表示在如图43所示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展开的状态开始折叠而形成预定的展开角度(θ)时的铰链单元和第一引导部件、第二引导部件的滑动量的概略图。
图4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前表面的立体图。
图4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后表面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9是概略性地表示图48所图示的柔性显示元件部的剖面图。
图50是沿着图46中的V-V线而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剖面图。
图51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VI部分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的放大图。
图52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VII部分所表示的第二锁定部的放大图。
图53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由于磁力而相互结合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54是示出图48所表示的柔性铰链的立体图。
图55是示出表示在图50所图示的X部分的柔性铰链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6是表示折叠根据一实施例的将移动终端装置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57是示出表示在图56所图示的XII部分的柔性铰链的弯曲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折叠式设备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的相同的参照标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为了使说明更为清楚,各个构成要素的大小或厚度可能有所夸张。
<第1实施例>
图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图3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折叠式设备具备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和柔性显示元件4。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以能够转换至图2所图示的被展开的位置和图3所图示的被折叠的位置的方式相互连接。
柔性显示元件4被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可以被划分为第一主体1所支撑的第一部分4a和第二主体2所支撑的第二部分4b以及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第三部分4c。例如,柔性显示元件4可以利用粘接剂,双面胶等粘接手段而被粘接到第1主体1和第二主体2。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不会被第一主体1或第二主体2支撑。即,第三部分4c不被粘接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如图3所示,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折叠的位置时,第三部分4c将形成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部4d。据此,柔性显示元件4不会被完全弯折,而是第三部分4c将会形成弯曲部4d而被弯曲或展开,从而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被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
折叠式设备可以是诸如通信终端、游戏机、多媒体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拍摄装置的可携带的折叠式设备。此外,折叠式设备还可以是具备如下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任何的设备,即,第一主体1是支撑有柔性显示元件3的一部分4a的主体;第二主体是支撑有柔性显示元件4的一部分4b,而且可折叠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的主体。
图4是柔性显示元件4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4,柔性显示元件4可以包含:柔性显示面板41,用于显示图像;以及透明保护面板43,布置于柔性显示面板41的外侧。柔性显示面板41例如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布置于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之间的形态。用于输出光的一侧,即上部基板上可以布置有偏光板。此外,柔性显示元件4还可以包含作为输入单元的触摸面板42。触摸面板42可以布置于透明保护面板43和柔性显示面板41之间。柔性显示面板41、触摸面板42以及透明保护面板43可以通过光学透明的粘接层(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layer)而被相互粘接。此外,柔性显示元件4还可以具备多样的光学面板或光学薄膜。
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配备有用于执行基于折叠式设备的用途的功能的处理单元(未图示)以及输入输出单元(未图示)。在折叠式设备为用于欣赏图像或者音乐的多媒体终端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可以包含图像信息处理部(未图示)以及音频信息处理部(未图示)。当折叠式设备为通信终端时,处理单元可以包含通信模块。输入输出单元段可以包含图像输入输出部(未图示)和音频输入输出部(未图示)以及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未图示)。操作部也可以由集成预柔性显示元件4的触摸面板42来实现。
图5是图1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5的“A”部的详细图。图7是图5的B-B’剖面图。
参照图5,第一主体1具备第一基底盖11和第一框架12。第一基底盖11形成第一主体1的外观。第一框架12结合于第一基底盖11的内侧。第一框架12具备:第一支撑部12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a;和第一收容部122,从第一支撑部121向下形成阶梯差。第一收容部122对应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第二主体2具备第二基底盖21和第二框架22。第二基底盖21形成第二主体2的外观。第二框架22结合于第二基底盖21的内侧。第二框架22具备:第二支撑部22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第二收容部222,从第二支撑部221向下形成阶梯差。第二收容部222对应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
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如图3所示地位于被折叠的位置时相互对向,从而在其之间形成用于收容弯曲部4d的收容空间。为此,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分别具有相对于第一支撑部121和第二支撑部221而沿着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远离的方向向下方倾斜的形态。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被展开的位置转换至被折叠的位置的初期,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呈现向下方略微弯曲的倾向,然而,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具有从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221向下形成阶梯差的形态,从而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可以自然地向下弯曲。因此,可以减少在从被展开的位置转换至被折叠的位置的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4的应力,并可以减少柔性显示元件4受到破损的危险性。尽管未图示,假如第一支撑部121和第二支撑部221被延伸至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则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将不能向下方弯曲,反而可能会向上方弯曲,在此情况下,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受到破损的危险性将会上升。
参照图5和图6,图示有用于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铰链单元3。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分别以相互隔离的两个中心轴30-1、30-2为中心而进行转动。铰链单元3可以包含:连接支架31,配备有一对第一连接孔32-1、32-2;一对铰链部件34-1、34-2,贯穿分别配备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第二连接孔33-1、33-2而插入到一对第一连接孔32-1、32-2。第二连接孔33-1、33-2可以分别形成于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22的两侧壁12a、22a或者第一基底盖11和第一基础外盖基底盖21的两侧壁11a、21a。
参照图7,铰链部件34-1、34-2分别具备用于插入到第二连接孔33-1、33-2以及第一连接孔32-1、32-2的圆筒形插入部34a和具有大于插入部34a的外径的台阶部34b。插入部34b提供作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旋转中心的轴30-1、30-2。台阶部34b被支撑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内侧。在插入部34a中沿着轴方向配备有螺孔34c。在铰链部件34-1、34-2的插入部34a贯穿第二连接孔33-1、33-2而被插入到第一连接孔32-1、32-2的状态下,螺钉S从台阶部34b的相反侧紧固到螺孔34c。如此,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可以分别以铰链部件34-1、34-2的插入部34a为轴而可转动地结合于连接支架31。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以能够转换至图2所图示的被展开的位置和图3所图示的被折叠的位置的方式相互连接。
再次参照图5和图6,盖部件5遮盖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相连接的部分,以防止折叠式设备的内部空间向外部暴露。作为一例,盖部件5可具备:延伸部51,沿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相望的边缘位置13、23而延伸;侧壁部52,位于延伸部51的两端部。侧壁部52的内侧面配备有从该内侧面凹入的凹入部53。凹入部53具有能够收纳连接支架31的形状。通过使侧壁部52向外侧略微张开而使连接支架31插入到凹入部53,从而盖部件5可结合于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折叠的位置时,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边缘位置13、23彼此隔离,折叠式设备的内部有可能通过相隔离的边缘位置13、23之间的空间而暴露。为了避免折叠式设备的内部被暴露,盖部件5遮盖相隔离的边缘位置13、23之间的空间。据此,可提高折叠式设备的外观品味。
再次参照图2,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展开的状态下,盖部件5的底面5a不会比第1主体、第二主体2的底面1a、2a更突出。即,盖5的底面5a相对于第1主体、第二主体2的底面1a、2a更凹进去。如果盖部件5的底面5a为相比第1主体1、第二主体2的底面1a、2a突出的状态,则折叠式设备将会以盖部件5的底面5a为支撑点而进行跷跷板(see-saw)似的移动,因此可能会不稳定。根据如图2所示的构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展开的状态下,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底面1a、2a例如可以同时被台桌(未图示)稳定地支撑。
参照图3,对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厚度而言,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连接部(即,下述的连接单元3)一侧小于其相反侧。即,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厚度在连接单元3的附近处逐渐变小。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盖部件5的底面5a可以更为容易地实现相比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底面1a、2a不突出的结构。
用于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图6以及图7所图示的结构。图8a是示出作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结构的一变形例的齿轮连接结构的侧面图。图8b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c是图8a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d是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被展开状态下的以阶梯差方式错位的状态的侧面图。图8a至图8c所图示的齿轮连接结构可以是对图6所图示的连接结构的实施例添加齿轮的形态。
参照图8a和图8b,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分别配备有彼此相啮合的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中心分别可以位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中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形成于第一基底盖11和第二基底盖21的两侧壁11a、21a。当然,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也可形成于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22的两侧壁12a、22a。在如图6所示的铰链部件34-1、34-2贯穿第二连接孔33-1、33-2而插入到连接部件31的第一连接孔32-1、32-2的状态下,从连接支架31的一侧,螺钉S从台阶部34b的另一侧紧固到螺孔34c。如此,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分别可以以铰链部件34-1、34-2的插入部34a为轴而可转动地结合于连接支架31。尽管未在图8a以及图8b中图示,盖部件5覆盖连接部件31以及第1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例如,配备于盖部件5的侧壁部52的凹入部53可以具有能够容纳连接部件31以及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的形状。
参照图8c,第一基底盖11、21的两侧壁11a、21a可配备有从外侧面11b、21b向内侧凹入的凹入部11c、11c;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可配备于凹入部11c、21c。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铰链部件34-1、第二铰链部件34-2与连接支架31形成为一体的形态的连接部件31b。即,连接部件31b具有如图5所示的插入部34a一体地形成于连接部件31的形态。参照图8c,连接部件31b具备:支架部31b-3,位于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外侧;插入轴31b-1、31b-2,从支架部31b-3延伸并插入到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中心,即,第一连接孔33-1、33-2。使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彼此啮合地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并排地布置之后,将插入轴31b-1、31b-2分别插入到第二连接孔33-1、33-2。之后,将侧壁部52向外侧略微张开,从而使连接部件31b插入到例如凹入部(图5的53),从而可以使盖部件5结合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据此,盖部件5的侧壁部52执行避免连接支架31b向外侧脱离的阻挡作用,而且插入轴31b-1、31b-2可以维持插入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状态。此外,第一齿轮部35-1、35-2被盖部件5的侧壁部52覆盖。为此,凹入部53可以具有能够将第一齿轮部35-1、35-2也一同容纳的形状。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件31b还可以应用于如图8b所示的齿轮连接结构的实施例。
为使第一齿轮部35-1、35-2能够彼此顺利地啮合,需要维持轴间距离DS1,即,中心轴30-1、30-2之间的距离。轴间距离DS1依赖于配备于连接部件31b的插入轴31b-1、31b-2之间的距离DS2以及插入轴31b-1、31b-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之差。在制造过程中,插入轴31b-1、31b-2之间的距离DS2的公差和插入轴31b-1、31b-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的公差可能偏向使轴间距离DS2不匹配的方向发展。插入轴31b-1、31b-2的直径需要小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因此,插入轴31b-1、31b-2的直径具有(-)公差,而且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具有(+)公差。在此状态下,如果插入轴31b-1、31b-2之间的距离DS2具有(+)公差,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向长度方向L相互隔离的程度相当于插入轴31b-1、31b-2的直径与第二连接孔33-1、33-2的直径之差,而且与此对应地,第一齿轮部35-1与第二齿轮部35-2的啮合量将会减少。考虑到上述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对插入轴31b-1、31b-2之间的距离DS2赋予(-)公差。即,使插入轴31b-1、31b-2之间的距离DS2小于轴间距离DS1。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减少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沿着长度方向L的隔离量,并防止第一齿轮部35-1与第二齿轮部35-2的啮合量的减少,从而能够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顺利地折叠并展开。如上所述的构成还可以应用于图8b的齿轮连接结构中所用到的连接支架31的第一连接孔32-1、32-2之间的间隔。
对不采用第一齿轮部35-1与第二齿轮部35-2的连接结构的情况而言,在折叠的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不会以同步的方式进行旋转,因此,如图8d所示,第一主体1和第2主体在展开的状态下有可能以阶梯差方式错开。此外,即便有下述的弹性单元所提供的弹性力,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也有可能以阶梯差方式错开。如此,如果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错开,则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可能形成弯曲4e。根据如图8a所示的连接结构,由于齿轮部35-1、35-2相互啮合,因此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同步旋转。因此,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不会被错开。此外,下述的弹性单元也能够稳定的操作。
图9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铰链单元3的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9,铰链单元3具备:形成有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一对铰链部件34-1a、34-2a;用于连接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一对惰轮(idlegear)36-1、36-2。一对铰链部件34-1a、34-2a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连接支架31a可以包含一对支架31a-1、31a-2,其相互结合而形成用于容纳第一齿轮部35-1、35-2以及惰轮36-1、36-2的空间。
例如,铰链部件34-1a包含沿着中心轴30-1方向延伸的轴34d和配备于轴34d的第一齿轮部35-1。轴34d的一端部配备有插入部34e,用于插入到第一主体1(例如,配备于第一基底盖11的侧壁11a的连接孔33-1a)。连接孔33-1a和插入部34e的形状被设计成使铰链部件34-1a能够与第一主体1一同旋转。例如,参照图9,连接孔33-1a和插入部34e的截面形状是四边形。同样,铰链部件34-2a包含沿着中心轴30-2方向延伸的轴34d和配备于轴34d的第二齿轮部35-2。轴34d的一端部配备有插入部34e,用于插入到第二主体2(例如,配备于第二基底盖21的侧壁21a的连接孔33-2a)。连接孔33-2a和插入部34e的形状设计成使铰链部件34-1a能够与第一主体2一同旋转。例如,参照图9,连接孔33-2a和插入部34e的截面形状是四边形。
可以将一对铰链部件34-1a、34-2a的插入部34e贯穿支架31a-1的贯通孔31a-1a、31a-1b而分别插入到配备于侧壁11a、21a的连接孔33-1a、33-2a,并使支架31a-2与支架31a-1结合。铰链部件34-1a通过支架31a-1、31a-2的支撑孔31a-1a、31a-2a,而且铰链部件34-2a通过支架31a-1、31a-2的支撑孔31a-1b、31a-2b。据此,连接支架31a与一对铰链部件34-1a、34-2a可转动地连接。惰轮36-1、36-2可转动地支撑于一对支架31a所配备的支撑孔31a-1c、31a-2c。
图10是示出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铰链单元3的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0所示的铰链单元3与图9所图示的铰链单元3几乎相同。只不过,图9的连接支架31a被连接支架31a'替换。即,图9的具备支撑孔31a-2c的支架31a-2被具备支撑柱31a-2c'的支架31a-2'所替换。此外,惰轮36-2、36-4配备用于插入支撑柱31a-2c'的凹陷部36-5。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以能够转换至图2所图示的展开的位置和图3所图示的折叠的位置的方式得到连接。此外,第一齿轮部35-1、35-2被收容到连接支架31a内,因此能够防止涂覆在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的润滑剂向外部露出,并防止润滑剂被灰尘污染等。尽管未图示,盖部件5覆盖连接支架31a。例如,配备于盖部件5的侧壁部52的凹入部53具有能够容纳连接支架31a的形状。
如图3所示,折叠式设备在折叠的状态下被携带、保管,并仅在使用时呈现如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在被展开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由于重力而下垂,从而可能会暂时变形。此外,如果柔性显示元件4维持长时间的折叠状态,则第三部分4c可能会被永久地变形。构成柔性显示元件4的多个薄膜层借助粘接层而被相互粘接,然而根据用于构成粘接层的粘接剂的流动性,从粘接层被弯曲的状态恢复至完全展开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时间)。在该延迟时间期间内,柔性显示元件4具有要弯曲的倾向。由于上述的临时性或者永久性变形和粘接层的延迟时间等原因,即使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柔性显示元件4也可能无法完全平坦地展开,并且在欣赏显示于整个柔性显示元件4的图像时可能会受到妨碍。此外,如果柔性显示元件4没有被完全平坦地展开,则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也无法完全展开。即使用户对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施加压力而将其完全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会由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临时性或者永久性变形和粘接层的流动性所引起的复原力而再次如图11所示地略微折叠。因此,存在用户在如下状态下使用折叠式设备的不便:向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力,以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展开。
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设备,采用一种弹性单元,用于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弹性力,以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完全展开状态。弹性单元在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使彼此远离的方向或彼此展开的方向的弹性力。由于该弹性力,张力(tension)将会作用于柔性显示元件4,而且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可以被平坦地展开。在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被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弹性单元的弹性力的方向可由阻碍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为允许位置转换的方向。
作为一实施例,参照图5,弹性单元可以包含:弹性臂61,配备于第一主体1;对向臂62,与弹性臂61对向。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可位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相视的边缘位置13、23附近。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弹性臂61彼此隔离。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弹性臂61将会接触到对向臂62而被弹性变形,同时将使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的方向的弹性力施加到对向臂62。根据弹性臂61的弹性力,第二主体2被推向与第一主体1分离的方向,从而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将会被平坦地展开。
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可与第一基底盖11、第二基底盖21或第一框架12、第二框架22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22形成为一体。
图12是图5的C-C'剖面图。参照图12,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分别从第一基底盖11和第二基底盖21延伸而形成,并位于彼此对视的位置。弹性臂61配备有第一接触部61-1,该第一接触部61-1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与对向臂62的对向部62a接触。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接触部61-1和对向部62a为平面形状。第一接触部61-1相对于对向部62a而倾斜相当于D1的角度。角度D1可以被设计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使第一接触部61-1在弹性臂61被对向臂62推开而变形的状态下与对向部62并排。据此,在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第一接触部61-1和对向部62a彼此形成面接触,从而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维持展开状态。尽管图中未图示,第一接触部61-1可以是如下形态: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接触部61-1在沿着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转动方向隔离的至少两个位置上与对向部62a接触。“面接触”这一术语的含义包含如下的状态:在沿着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的转动方向相隔的至少两个位置上接触。
图13是示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预定的展开角度E下停止的状态的立体图。参照图13,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停止在折叠状态和完全展开状态之间的至少某一个位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所形成的展开角度E可以是90度和180度之间,例如,可以是90~120度这样的程度。90~120度是在以如图13所示的状态使用可折叠的设备时能够最自然地使用的展开角度E。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例如,可以在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显示键盘或输入图标等输入单元,并可以在第一部分4a显示根据通过输入单元接收的指令而反应的画面。
再次参照图12,弹性臂61还可以具备相对于第一接触部61-1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61-2。本实施例的第二接触部61-2是平面形态。第二接触部61-2以相对于对向部62a而倾斜相当于D2的角度的方式形成。第二接触部61-2与第一接触部61-1借助朝向第二主体2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1-3而被区分。角度D2可以被设计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形成展开角度E的位置时,在弹性臂61被对向臂62推开而变形的状态下,使第二接触部61-2与对向部62并排。据此,第二接触部61-2可以与对向部62面接触,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在形成展开角度E的状态下保持停止。
图14a、14b、14c、14d分别为表示如下的状态的剖面图: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的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开始展开之后,弹性臂61与对向臂62接触的初始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预定展开角度的状态;以及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展开的状态。参照图14a至图14d,对折叠或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过程进行说明。
参照图14a,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的状态下,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位于彼此隔离的位置。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被收容在收容部122、222之间。
在此状态下,如果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如图14b所示,弹性臂61与对向臂62接触。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弹性臂61将会被对向臂62推开,从而开始弹性变形。此时,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是阻碍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位置转换的方向。在此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将会转换为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展开的方向,而且,即使去除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会由于弹性力而急速地转换至具有展开角度E的位置。
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达到展开角度E,则如图14c所示,弹性臂61的第二接触部61-2将会接触于对向臂62的对向部62a。即使去除用于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也会维持展开角度E。此外,即使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进一步展开或折叠的方向的作用力,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未达到第二接触部61-2和对向部62a之间的接触完全结束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借助弹性臂61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展开角度E的状态。
在如图14c所示的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第二接触部61-2和对向部62a之间的接触结束,并且如图14d所示,第一接触部61-1与对向部62a形成面接触。在此过程中,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将会从阻碍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为允许位置转换的方向。即使去除要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会维持完全展开的状态。此外,即使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施加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方向的力,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未达到第一接触部61-1和对向部62a之间的接触完全结束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将会借助弹性臂61所提供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完全展开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弹性臂61与对向臂62弹性接触,从而向使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彼此隔离的方向施加弹性力。借助该弹性力,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将会展开为平坦状态。
通过上述的展开过程的倒序过程,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从如图12d所示的展开位置经过维持如图12c所示的展开角度E的步骤而转换至如图12a所示的折叠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弹性单元,可以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展开的状态下使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展开为平坦的状态,而且即使去除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维持在完全展开的位置,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维持在形成展开角度E的位置。此外,弹性单元可以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折叠的过程中提供朝展开的方向或折叠的方向的弹性力。因此可以容易地折叠或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
图15是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15,对向臂62可以与弹性臂61接触而弹性变形,在下文中,将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分别成为第一弹性臂61和第二弹性臂62。第一弹性臂61与如图9所示的弹性臂61相同。第二弹性臂62例如可以与第二主体2的第二框架22形成为一体。对向部62a可以具备分别与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对应的平面形态的第一对向部61-1和第二对向部61-2。第二对向部62-2与第一对向部62-1借助朝向第一主体1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2-3而被区分。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如图10所示的形成展开角度E的位置,则第二接触部61-2和第二对向部62-2彼此面接触,而且第一弹性臂61和第二弹性臂62将会弹性变形并相互推开。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完全展开的位置,则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一对向部62-1将会彼此面接触而相互推开,而且柔性显示元件4将会展开为平坦的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维持完全展开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弹性臂61、62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形成为一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图16是示出弹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16所示,具备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的板簧形态的第一弹性臂61'可以结合于第一主体1(例如,第一框架12)。此外,具备第一对向部62-1和第二对向部62-2的板簧形态的第二弹性臂62'可以结合于第二主体2(例如,第二框架22)。
作为弹性单元,对采用平面形态的接触部61-1、61-2和对向部62-1、62-2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接触部61-1、61-2或接触部61-1、61-2与对向部62-1、62-2可以是曲面形态。图17是弹性单元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参照图17,具备曲面形态的第一接触部61-1″和第二接触部61-2″的弹性臂(第一弹性臂)61″是具有弹性的板簧的形态,其结合于第一主体1(例如,第一框架21)。第一接触部61-1″、第二接触部61-2″借助朝向第二主体2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1-3″而被彼此区分。对向臂(第二弹性臂)62″具有分别与第一接触部61-1″、第二接触部61-2″对应的曲面形态的第一对向部62-1″和第二对向部62-2″,该对向臂62″是具有弹性的板簧形态,其结合于第二主体2(例如,第二框架22)。第一对向部62-1″、第二对向部62-2″借助朝向第一主体1而突出的程度最大的边界部62-3″而被彼此区分。
图18a、18b、18c分别是表示如下的状态的剖面图: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开始展开,从而弹性臂61″接触到对向臂62″的初始状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预定的角度的状态;以及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展开的状态。参照图18a至图18c,对折叠并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的状态下,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将会位于相互隔离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如果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如图18a所示,弹性臂61″将会与对向臂62″接触。在弹性臂61″开始与对向臂62″接触时,弹性臂61″可面接触于对向臂62″。据此,可以将弹性力的纵向分量F2最小化,并将横向分量F1最大化,从而即使在未采用第一齿轮部35-1、第二齿轮部35-2的连接结构下,也可以防止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如图8d所示地以阶梯差方式错开的问题。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弹性臂61″被对向臂62″推开而被弹性变形。
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达到展开角度E,则如图18b所示,第二接触部61-2″将会与第二对向部62-2″接触。因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变形所导致的弹性力的作用线L1位于低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旋转中心轴30-1、30-2的位置,因此弹性力的作用方向为要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方向,然而柔性显示元件4的刚度和弹性臂61″与对向臂62″的变形所导致的弹性力将会实现均衡,从而即使去除欲要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力,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的角度也将会维持展开角度E。即使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只要没有被展开到超过边界部61-3″、62-3″的程度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借助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展开角度E。
在如图18b所示的状态下,如果进一步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会超过边界部61-3″、62-3″,从而第一接触部61-1″将会与第一对向部62-2″接触。由于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变形而导致的弹性力的作用线L2位于比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旋转中心轴30-1、30-2的位置高的位置,因此弹性力的作用方向为欲要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方向。因此即使去除用于药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外力,也会借助由于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变形而形成的弹性力,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被展开为平坦的状态,而且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以如图18c所示地维持完全展开的状态。即使将折叠方向的作用力施加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只要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没有被折叠到超过边界部61-3″、62-3″的程度的角度,则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借助弹性臂61″和对向臂62″的弹性力而恢复至完全展开状态。
根据如图8a、图8b、图8c、图9以及图10所图示的具备第一齿轮部35-1和第二齿轮部35-2的连接结构,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彼此同步而进行旋转。因此,在折叠过程中,弹性臂(61'或61″)和对向臂(62'或62″)维持在相对于连接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旋转中心轴30-1、30-2的线的中心而对称的位置。因此,弹性臂(61'或61″)和对向臂(62'或62″)并不会彼此错开,而是彼此稳定地接触而可以沿着所期望的方向弹性变形。
再次参照图5,作为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被展开的位置时使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能够被展开成平坦的状态的其他方案或额外的方案,折叠式设备还可以具备移动支撑部件7。移动支撑部件7具备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的移动支撑部71。支撑部71例如可以位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从而部分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时,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的支撑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在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之间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转换至折叠位置,则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形成弯曲部4d的收容空间的后退位置。即,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操作联动地移动至后退位置和支撑位置。如上所述,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位置时,通过利用移动支撑部件7而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从而可以使第三部分4c平坦地展开。随着折叠式设备从折叠位置转换至展开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从后退位置上升至支撑位置,从而可以持续地接近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持续地接近并支撑”表示:在折叠式设备被折叠的过程中,移动支撑部件7持续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或者至少朝能够支撑被弯曲或展开的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的位置进行升降。
图19是示出用于将移动支撑部件7移动至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9,移动支撑部件7配备有沿着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slot)7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相视的边缘位置附近,即,与铰链部件3邻接的位置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插槽72的一对引导部73-1、73-2。例如,引导部73-1、73-2可以配备于从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22向上方延伸的肋部74-1、74-2的上端。移动支撑部件7中配备有用于将引导部73-1、73-2插入到插槽72的插入槽75。插入槽75位于插槽72的长度方向72L的中央部。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折叠的过程中,引导部件73-1、73-2沿着插槽72的长度方向72L移动,然而引导部73-1、73-2的移动轨迹并不与插入槽72重叠。因此,在引导部73-1、73-2插入到插槽72之后,在移动支撑部件7升降的过程中,引导部73-1、73-2不会通过插入槽75而从插槽72脱离。
图20a、图20b以及图20c是图19的F-F'剖面图,分别示出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支撑位置和后退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0a,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引导部73-1、73-2位于彼此最远地隔离的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后退位置。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被收容到由收容部122、222和移动支撑部件7形成的空间。
如果在图20a所图示的状态下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引导部73-1、73-2将会在插槽72内滑动而彼此接近,并且移动支撑部件7可以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上升,从而能够持续地接近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
如图20c所示,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完全被展开,则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支撑位置,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被支撑部件71稳定地支撑。
参照图20b和图20c,在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中,与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221和移动支撑部件7之间的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对应的区域在位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时并不会被其他部件支撑。即,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中的、被移动支撑部件7支撑的中央区域4c-3的两侧区域4c-1、4c-2不会被其他部件支撑。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位置时,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呈现向下侧(即,向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鼓起地弯曲的倾向。弯曲的第三部分4c的中央区域4c-3被移动支撑部件7所支撑,而且中央区域的两侧区域4c-1、4c-2被收容在凹陷的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此外,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的位置的过程中,即使移动支撑部件7的后退量小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的弯曲量,第三部分4c也可以以被收容于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的形态自然地弯曲。因此,可以解除如下的问题: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的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移动支撑部件7的后退量不足而导致第三部分4c不能向下侧鼓起地弯曲,而是向上鼓起出地弯曲。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而使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展开为平坦的状态。此外,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可以从柔性显示元件4后退,从而确保可收容弯曲部4d的空间。此外,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展开的位置转换至折叠位置时,柔性显示元件4可以自然地向下侧弯曲而形成弯曲部4d。此外,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允许第三部分4c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折叠位置转换至展开位置时也能够维持向下侧弯曲的状态。
根据如图8a、图8b、图8c、图9以及图10所示的具备第一齿轮部35-1、35-2的连接结构,在折叠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将会同步旋转。因此,在折叠过程中,移动支撑部件7也可以不倾斜而稳定地升降。此外,由于弹性单元,弹性力朝展开的方向或折叠的方向作用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因此,移动支撑部件7可以借助弹性单元的弹性力而自然地升降。
为了使移动支撑部件7在升降时不倾斜,引导部73-1、73-2和插槽73可以沿着折叠式设备的宽度方向W配备于至少两处。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73-1、73-2沿着折叠式设备的宽度方向W配备于4处。弹性单元需要至少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维持宽度方向W的均衡而采用两个弹性单元。
引导部73-1、73-2的沿着插槽73的宽度方向72W的移动受拘束,而沿着长度方向72L的移动则被允许。即,移动支撑部件7的沿着升降方向的移动被引导部73-1、73-2受拘束。因此,在移动支撑部件7进行升降时,可以不沿着升降方向晃动,从而能够稳定地升降。此外,即使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的支撑部71也不会倾斜,能够稳定且平坦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
图21a和图21b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图21a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折叠的位置的状态;图21b示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被展开的位置的状态。
参照图21a和图21b,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可转动地结合于第一支撑部121和第二支撑部221。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为了收容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而位于从柔性显示元件4后退的第一位置。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展开的位置时,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位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的第二位置。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操作联动而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根据本实施例的折叠式设备,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将会与移动支撑部件7的移动联动地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中可以设置有转动杠杆81、82,用于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将第一收容部122以及第二收容部222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转动杠杆81、82的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撑于移动支撑部件7,另一端部与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连接。
参照图21a,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位置时,移动支撑部件7位于后退位置。因此,弯曲部4d形成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而且借助弯曲部4d的弹力,收容部122、222将会位于第一位置。
在如图21a所示的状态下,如果展开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则借助上述的插槽72和引导部73-1、73-2的作用,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而接近。随着移动支撑部件7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而接近,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的铰链123、223的相反侧端部将会借助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而逐渐被抬高,并且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将会朝向柔性显示元件4而接近。
如图21b所示,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到达被展开的位置,则移动支撑部件7将会到达支撑位置,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将会被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推开,从而以铰链123、223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位于第二位置。在此状态下,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被配备于移动支撑部件7的止动件83、84所支撑,从而不会再进行转动。因此,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不会从柔性显示元件4隔离,维持在第二位置。移动支撑部件7在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之间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
在如图21b所示的状态下,如果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则移动支撑部件7开始从柔性显示元件4隔离,而且第一转动杠杆81和第二转动杠杆82也从柔性显示元件4隔离。此时,在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逐渐形成弯曲部4d,被该弯曲部4c推开,从而开始以铰链123、223为中心而朝向第一位置转动。据此,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内形成用于收容弯曲部4d的空间。如果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到达图21a所图示的位置,则移动支撑部件7到达后退位置,而且第一收容部122和第二收容部222到达第一位置。
根据上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在位于展开的位置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被移动支撑部件7以及第一收容部122、第二收容部222所支撑,因此柔性显示元件4可以被稳定地支撑。此外,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可以被展开为平坦的状态。
为了减少在折叠过程中施加于柔性显示元件4的压缩力或张力,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a以及/或者第二部分4b可以不被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受拘束。图22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侧面图。图23是图22的H-H'剖面图。参照图22,第一部分4a或第二部分4b可沿着箭头标识G1或G2的方向移动地被支撑。作为一例,参照图23,第一框架12可以具备:第一固定框架411,固定于第一基础框架11;第一移动框架412,可沿着G1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框架411。第一固定框架411可配备有导轨(guiderail)413,而且第一移动框架412可配备有插入到导轨413的引导凸起414。第一固定框架411可以配备有上述的铰链部件3的构成要素、弹性单元的构成要素以及第一收容部122。第一移动框架412可以配备有支撑部12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a。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一部分4a将作用为自由端,因此可以减少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4的压缩力或者张力。据此,在折叠过程中,可以减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三部分4c如图22的参照标号4f所表示那样凹陷或鼓起变形的倾向。
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也可以作用为自由端。为此,如图23所示,第二框架22可以具备固定于第二基础框架21的第二固定框架421和可沿着G2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固定框架421的第二移动框架422。第二固定框架421中可配备有导轨423,第二移动框架422中可配备有插入到导轨423的引导凸起424。第二固定框架421中可以配备有上述的铰链单元3的构成要素、弹性单元的构成要素以及第二收容部222。第二移动框架422中可以配备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4的第二部分4b的支撑部221。
柔性显示元件4具备弹性,因此即使如图3所示地折叠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也可以根据柔性显示元件4的弯曲部4d所要展开的复原力而不完全折叠。本实施例的折叠式设备借助磁力而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在折叠位置。图24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图。图25是磁性部件91的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24,第一主体1中设置有磁性部件91,第二主体2中设置有贴附部件92,其在折叠的位置与磁性部件91对向,从而借助磁力而贴附于磁性部件91。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位于折叠的位置时,磁性部件91和贴附部件92借助磁力而彼此贴附,据此可以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维持折叠状态,从而能够提高便携性和保管性。
参照图25,磁性部件91可以包含永磁体91a和磁屏蔽部件91b,其中,磁屏蔽部件91b包围永磁体91a的除了与贴附部件92对向的面91a-1以外的周围。磁屏蔽部件91b例如可以是强磁体。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使周围的电力线路和电子电路不受永磁体91a的磁力的影响。此外,磁屏蔽部件91b执行如磁电路的轭(Yoke)一样的功能,因此,可以将永磁体91a的磁力集中到贴附部件92侧,从而能够提高磁贴附力。
对贴附部件92而言,其只要是能够贴附于磁性部件91的材料,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贴附部件92可以是金属。此外,贴附部件92可以具有与图23所图示的磁性部件91相同的结构。
<第2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折叠过程中减少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外观品味的结构。
根据一方面的折叠式设备包括:主体,具备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柔性显示元件,被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铰链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用于可折叠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柔性的引导部件,横穿所述铰链单元而布置于所述主体,在折叠过程中被弹性弯曲的同时缓解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
所述引导部件可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和所述铰链单元的中立面之间。
所述铰链单元可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所述引导部件可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
假设ΔL2、ΔL3分别为在折叠过程中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铰链单元的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移动量,则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铰链单元与所述主体被连接成满足ΔL2/ΔL3=C2(C2为常数)的条件。
假设NS1为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NS2为引导部件的中立面、NS3为铰链部件的中立面,且d12、d23、d13分别为所述中立面NS1和所述中立面NS2之间的距离、所述中立面NS2和所述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所述中立面NS1和所述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则可以满足:d23=d13-d12=C1(C1为常数),d12/d13=ΔL2/ΔL3=C2(C2为常数),d13=C1/(1-C2)。
所述折叠式设备可以包含移动量控制单元,其用于将所述铰链单元和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成在折叠过程中所述铰链单元和所述引导部件的针对所述主体的移动量之比保持很定的值。
所述移动量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杠杆,以配备于所述铰链单元的转动轴为中心而转动,并具备第一立柱(post);第一插槽,配备于所述主体,用于使所述第一立柱插入;第二杠杆,结合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一杠杆一起进行转动,并具备第二立柱;第二插槽,配备于所述引导部件,用于使所述第二立柱插入,而且,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第一立柱为止的距离可以比从所述第一立柱到所述第二立柱为止的距离长。
假设从所述转动轴到所述第一立柱为止的距离为RA1,从所述第一立柱到所述第二立柱为止的距离为RA2,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引导部件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12,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铰链单元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13,则可以满足d12/d13=RA2/RA1。
所述铰链部件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以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所述引导部件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
所述铰链部件可以以能够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
所述铰链部件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而对称地移动。
所述铰链单元包含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而且所述引导部件包含沿着与折叠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隔离地布置的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另一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从而与所述铰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进行移动,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另一端部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从而可以与所述铰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进行移动
假设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12;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面到所述铰链单元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23,则可以满足d12=23。
根据一方面的折叠式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柔性显示元件,被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铰链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可折叠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进行相对移动地连接;移动限制单元,在折叠过程中将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铰链单元而维持对称状态。
所述铰链单元包含分别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移动限制单元可以包含:第一引导部件,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从而与所述铰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进行移动;第二引导部件,沿着与折叠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相隔而布置,其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另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从而与所述铰链单元一同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进行移动。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可沿着与折叠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相隔而布置。
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可以为能够弹性弯曲的薄片形状。
假设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中立面到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12;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二引导部件的中立面到所述铰链单元的中立面为止的距离为d23,则可以满足d12=d23。
以下,对用于达成上述的目的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6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7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侧面图。图28是图26所图示的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参照图26至图28,折叠式设备具备柔性显示元件140和铰链单元130。主体包含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柔性显示元件140被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支撑。例如,柔性显示元件140可以利用粘接剂、双面胶等粘接手段而被粘接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铰链单元130位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题120之间,并且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折叠方向为长度方向L。
折叠式设备可以是通信终端、游戏机、多媒体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摄影装置等可携带的移动设备。此外,折叠式设备可以是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能够借助铰链单元130而可折叠地连接的任何设备,其中,第一主体11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一部分4a;第二主体12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二部分4b。
柔性显示元件140可以如图4所示包含:柔性显示面板41,显示图像;透明保护面板43,布置于柔性显示面板41的外侧。此外,柔性显示元件140还可以包含作为输入单元的触摸面板42。触摸面板42可布置于透明保护面板43和柔性显示面板41之间。此外,柔性显示元件140还可以具备多样的光学面板或光学薄膜。
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配备有用于执行基于折叠式设备的用途的功能的处理单元(未图示)以及输入输出单元(未图示)。在折叠式设备为可用于欣赏图像和音乐的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可以包含图像信息处理部(未图示)以及音频信息处理部(未图示)。在折叠式设备为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处理单元可以包含通信模块。输入输出单元可以包含图像输入输出部(未图示)和音频输入输出部(未图示)以及用于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未图示)。操作部也可以用集成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触摸面板42来实现。
柔性显示元件140可以被划分为:结合于第一主体110的第一部分4a;结合于第二主体120的第二部分4b;以及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之间的第三部分4c。例如,柔性显示元件140可以利用粘接剂、双面胶等粘接手段而粘接到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02。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不固定于铰链单元130。随着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被弯曲,折叠式设备可以如图28所示地被折叠。在折叠式设备被折叠的状态下,铰链单元130位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外侧,并且形成如图28所示的具有预定的曲率的弯曲部130a。在此状态下,铰链单元130不会进一步地弯曲,并可以保护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不会被完全折叠。铰链单元130可以具有可折叠地连接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多样的结构。例如,铰链单元130可以具有由多个分节部件彼此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的链结构、弹性弯曲的结构等。
在折叠式设备从如图27所示的展开状态转换为如图28所示的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将不会改变。在平板形状的部件被弯曲的情况下,以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某一面作为边界,其内侧被压缩,外侧被伸长。作为边界的面其长度没有变化,将该面被称为中立面(neutralsurface)。根据中立面的定义,施加到中立面的横向的作用力之和为“0”。若求出作用于中立面的应力(σi)对其作用面积(A)的积分,则其结果如下:
&Sigma; i &Integral; i &sigma; i d A = 0
而且,该值为“0”的面将会是中立面。
严格地将,柔性显示元件140其中立面的长度也不会改变,但是其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长度会改变。然而,因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厚度小,因此内侧面和外侧面的长度的变化量极小。因此,将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视为没有变化。
在折叠式设备以如图28所示地折叠的状态下,柔性显示元件140位于内周侧,铰链部件130位于外周侧。因此,在折叠状态下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与铰链单元130的长度(图28的L2)比展开状态下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与铰链单元130的长度(图27的L1)长。因此,若将长度不变的柔性显示元件140为基准而进行说明,则在折叠式设备从展开状态转换至折叠状态时,位于外周侧的铰链单元130需要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沿着A2方向移动。相反,在折叠式设备从折叠状态转换至展开状态时,铰链单元130需要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沿着A1方向移动。考虑到这些情况,铰链单元130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铰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沿着A1、A2反向的移动还可以看作是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相对于铰链单元130的沿着A2、A1方向的移动。在下文中,将铰链单元13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相对移动以铰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进行移动的情形来说明。铰链单元130可以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中的某一个主体,并以固定的方式连接于另一个主体。此外,铰链单元130还可以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这两者。在下文中,对铰链单元130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这两者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9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概略性的剖面图。参照图29,在本实施例中,铰链单元130以可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作为一例,铰链单元130包含配备有第一轨道131a的连接支架131。连接支架131具备第一连接支架131-1、131-2。第一连接支架131-1和第二连接支架131-2分别位于铰链单元130的长度方向L的两侧。第一连接支架131-1与第一主体110连接,第二连接支架131-2与第二主体120连接。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第二轨道113,第二轨道113结合于第一轨道131a,以引导成使铰链单130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进行滑动。作为一例,第一轨道131a可以是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插槽形态,第二轨道113可以是插入到插槽的突起形态,与此相反的组合也可实现。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折叠式设备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铰链单元130可以沿着A1、A2方向而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进行滑动。此时,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变,因此,为折叠并展开折叠式设备,柔性显示元件140可能会根据被施加到折叠式设备的作用力而被施加应力。
参照图29,示出具有柔性的引导部件150。引导部件150横穿铰链单元130而布置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并在折叠过程中弹性弯曲,从而缓解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引导部件150是弹性弯曲的柔性薄片(sheet)形状的部件,例如,可以是金属薄板、塑料薄膜等。引导部件150可以以能够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中的某一个主体滑动地设置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例如,在铰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滑动的情况下,引导部件150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滑动。此外,在铰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滑动的情况下,引导部件150也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滑动。在折叠式设备转换为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引导部件150将会分散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即,引导部件150将会通过弹性弯曲或展开来吸收为了折叠或展开折叠式设备而施加到折叠式设备的作用力的一部分,从而减少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引导部件150沿着折叠式设备的厚度方向(T)而位于显示元件140和铰链单元130之间。严格地讲,引导部件150在厚度方向T上位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图30的NS1)和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图30的NS3)之间。引导部件150横穿铰链单元130而向第一出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侧延伸。铰链单元130可配备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50通过的插槽132。在折叠式设备转换至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为了使引导部件150能够自然地弯曲或展开,引导部件15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可以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L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作为一个示例,引导部件15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可以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的方式连接。引导部件150中配备有第三轨道151,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中配备有第四轨道114,所述三轨道151可滑动地结合于第四轨道114。作为一例,参照图4,第三轨道151可以是在引导部件150沿着在长度方向L被切开而形成的插槽形态,第四轨道114可以是插入到插槽形态的第三轨道151的突起形态。
如图29所示,柔性显示元件140位于内周侧,并朝外周侧设置有引导部件150和铰链单元130。在转换为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时,铰链单元130和引导部件150的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相对滑动量(移动量)彼此不同。
图30是表示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从展开状态开始折叠,直至形成预定的展开角度(θ)时的铰链单元130和引导部件150的滑动量的概略图。在图30中,NS1、NS2和NS3分别表示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引导部件150的中立面和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ΔL1、ΔL2、ΔL3分别表示从展开位置分别达到展开角度(θ)为止的柔性显示元件140、引导部件150和铰链单元130的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滑动量。d12、d23、d13分别表示中立面NS1和中立面NS2、中立面NS2和中立面NS3、中立面NS1金额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
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变,因此,将会满足:
ΔL1=0
ΔL2=d12×θ
ΔL3=d13×θ
其中,θ是弧度(radian)。
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柔性显示元件140不受到过大的应力,即使展开角度(θ)改变,也需要将第d13维持恒定的值。为此,在折叠过程中,d23和ΔL2/ΔL3也需要维持恒定的值。
d23=d13-d12=C1(C1是常数)……(式1)
ΔL2/ΔL3=d12/d13=C2(C2是常数)……(式2)
在满足上述的(式1)和(式2)的情况下,d13=C1/(1-C2)成立,而且d13可以维持恒定。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将不会改变,而且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和铰链单元130的长度将会自然地改变,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折叠。此外,可以借助引导部件150而减小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为满足上述的条件,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具备滑动量(移动量)控制单元,用于在折叠过程中使铰链单元130的滑动量(ΔL3)和引导部件150的滑动量ΔL2之比保持恒定。
图31是折叠式设备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31,第一主体110包含:基底盖110-1和框架110-2,其中,框架110-2结合于基底盖110-1,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一部分4a。第二主体120包括:基底盖120-1和框架120-2,其中框架120-2结合于基底盖120-1,并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二部分4b。例如,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一部分4a和第二部分4b可以借助粘接剂、双面胶等而贴附于框架110-2、120-2。
本实施例中的铰链单元130具有链结构。图32是铰链单元130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3是多个分节部件310的连接关系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4a和图34b是分别表示铰链单元130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侧面图。
参照图32和图33,铰链单元130包含:多个分节部件310,沿着长度方向L排列;多个连接部件320,按序地可转动地连接多个分节部件310。在多个分节部件310中,沿着长度方向L而位于最外廓的两个分节部件310a、310b分别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连接。多个分节部件310中配备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50通过的插槽132。
分节部件310具备上端部311和下端部312。上端部311和下端部312分别以弯曲的方向为基准而表示分节部件310的内侧和外侧的端部。分节部件310具备用于连接上端部311和下端部312的第一侧部313和第二侧部314。第一侧部313与相邻的其他分节部件310的第二侧部314对向。多个分节部件310的上端部311形成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的支撑面(图29的301)。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仅被上端部311支撑,而并非贴附于上端部311。
参照图33,对多个分节部件310可彼此转动地连接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在分节部件310-1中配备有沿着与折叠方向(即,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W延伸、沿着长度方向L相互隔离的第一贯通孔315-1、第二贯通孔316-1。与分节部件310-1邻接的分节部件310-2中配备有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且沿着长度方向相互隔离的第一贯通孔315-2、第二贯通孔316-2。分节部件310-1的第二贯通孔316-1与分节部件310-2的第一贯通孔315-2对齐。如果向第二贯通孔316-1和第一贯通孔315-2插入作为转动中心的轴状的连接部件320,则分节部件310-1、310-2可以以能够将连接部件320为中心而彼此转动的方式连接。
多个分节部件310的上端部311的长度比下端部312的长度短。因此,在折叠式设备转换为折叠状态时,多个分节部件310将会以多个连接部件320为中心而沿着上端部311彼此接近的方向转动。在折叠式设备转换为展开状态时,多个分节部件310将会以多个连接部件320为中心,沿着其上端部311彼此远离的方向进行转动。
如图34a所示,在展开状态下,彼此邻接的两个分节部件310-1、310-2的下端部311相互接触(用虚线表示)。因此,即使在展开状态施加外力F11,铰链部件130也不会向外侧弯曲。如果铰链部件130向外侧弯曲,则柔性显示元件140将会受到张力,据此,柔性显示元件140可能会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分离,或者可能会受损。上述的问题可以借助不向外侧弯曲的本实施例的铰链单元130而被防止。
在折叠状态下,相互邻接的两个分节部件310-1、310-2的上端部311将会相互接触(图34b),或者,彼此邻接的两个分节部件310-1、310-2的彼此对向的侧部(例如,与分节部件310-1的第一侧部313邻接的分节部件310-2的第二侧部314)将会相互接触。因此,即使在折叠状态下施加外力F12,铰链单元130在形成弯曲部130a的状态下也不会向内侧进一步弯曲,并维持该状态,从而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不会完全弯曲而受保护。
如上所述,铰链单元130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此外,引导部件150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图35是示出铰链单元130以及引导部件150与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5示出了铰链单元130以及引导部件150与第一主体110之间的连接关系,然而铰链单元130以及引导部件150与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关系也与此相同。图36是图32的X1-X1'剖面图。
参照图32、图35、图36,铰链单元130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配备有第一连接支架131-1、131-2。第一连接支架131-1和第二连接支架131-2分别配备有第一轨道131a。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可滑动地结合于第一轨道131a的第二轨道113。作为一个示例,第一轨道131a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而且第二轨道113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轨道113由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油浸渍塑料树脂等)来制造而结合于轨道支架113a,而且轨道支架113结合于基底盖110-1。
引导部件150配备有第三轨道151,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第四轨道114,第三轨道151可滑动地结合于所述第四轨道114。作为一例,第三轨道151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第四轨道114的截面形状为字形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L延伸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轨道151由摩擦系数较小的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油浸渍塑料树脂等)来制造而结合于轨道支架151a,而且轨道支架151a结合于引导部件150。第四轨道114可以形成于结合在基底盖110-1的轨道支架114a。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铰链单元130和引导部件150可以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
现在,对调节为使铰链单元130的滑动量ΔL3和引导部件150的滑动量ΔL2之比恒定的滑动量控制单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参照图35,图示有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第一杠杆161设置于铰链单元130,从而与铰链单元130一同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进行滑动。作为一例,第一杠杆161可滑动地连接于配备在第一连接支架131-1的转动轴161-1。第一肋部162的另一端部配备有第一立柱161-2,第一立柱161-2被插入到配备于第一主体110的第一插槽116。作为一例,第一插槽116被切开而形成于轨道支架113a、114a。
图37是表示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至展开角度θ时的第一杠杆161的作用的图。参照图37,第一立柱161-2和第一插槽116执行根据铰链单元130的滑动而转动第一杠杆161的转动部的功能。如果折叠式设备被折叠,铰链单元130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沿着长度方向L移动相当于ΔL3的距离,而且转动轴161-1也与铰链单元130一同沿着长度方向L移动相当于ΔL3的距离。第一立柱161-2被插入在配备于第一主体110的第一插槽116,因此不会沿着长度方向L移动,而是沿着第一插槽116朝宽度方向W移动。因此,第一杠杆161将会以转动轴161-1为中心进行转动。
图38是示出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面图。参照图10和图13,第二杠杆162连接到第一杠杆161。第二杠杆162被固定在第一杠杆161。即,第二杠杆162与第一杠杆161一同进行转动,并不会相对于第一杠杆161而进行相对转动。例如,第二杠杆162的一端部被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柱161-2。第二杠杆162与第一杠杆161的转动一同进行转动。第二杠杆162的另一端部配备有第二立柱162-1。第二立柱162-1被插入到配备于引导部件150的第二插槽152。作为一例,第二插槽152可以在结合有引导部件150的轨道支架151a中被切开而形成。
图39a和图39b是表示铰链单元130滑动时的第二杠杆162的作用的图。图39a和图39b分别示出在折叠式设备被展开的状态下的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的状态和折叠式设备被折叠成相当于展开角度θ的状态下的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的状态。在如图39a所示的状态下,如果折叠式设备被折叠至展开角度θ,则如图37所示,铰链单元130将会沿着长度方向滑动ΔL3的距离,而且第一杠杆161将会转动。此时,第二杠杆162也与第一杠杆161一起转动,同时第二立柱162-1将沿着长度方向L推动第二插槽152。据此,第二插槽152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相当于ΔL2的距离。结果,引导部件150也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相当于ΔL2的距离。
第一杠杆161和第二杠杆162的转动角度β相同,因此ΔL2和ΔL3将会基于转动臂的长度来被确定。第一杠杆161的转动臂的长度(即,从转动轴161-1到第一立柱161-2为止的距离)为RA1,第二杠杆162的转动臂的长度(即,从第一立柱161-2到第二立柱162-1为止的距离)为RA2。因此,为满足上述的(式2),所确定的RA1和RA2满足ΔL2/ΔL3=d12/d13=RA2/RA1。即,第一杠杆161的转动臂的长度和第二杠杆162的转动臂的长度之比与从柔性显示元件140到铰链单元130为止的距离d13和从柔性显示元件140到引导部件150为止的距离d12之比相同。严格地讲,d12是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NS1到引导部件150的中立面NS2为止的距离,而且d13是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NS1到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为止的距离。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是作为多个分节部件310的转动轴的多个连接部件320的中心轴所在的位置的面。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在折叠式设备转换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d12、d23、d13将始终保持恒定。因此,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会改变,而且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和铰链单元130的长度将会自然地改变,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折叠,而且,借助引导部件150,可以减小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折叠式设备可以被锁定在如图27所示的展开位置和如图28所示的折叠位置。此外,折叠式设备还可以如图40所示地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形成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E的状态下被锁定。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展开角度E分别为0度和180度。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式设备具备锁定单元,用于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在形成一个以上的展开角度E的状态下锁定。作为一例,锁定单元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在铰链单元130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滑动时使其停留在预定的位置并维持。参照图35,连接支架131-1配备有锁定凸台(lockingboss)171。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配备有可滑动地结合锁定凸台171的锁定轨道部件172。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轨道部件172配备于轨道支架113a。
图41是锁定轨道部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参照图41,锁定轨道部件172配备有使锁定凸台171插入而滑动的锁定轨道172-1。锁定轨道172-1是被切开而成的插槽形态,以使锁定凸台171插入而能够滑动。锁定轨道172-1可以具备第一锁定部172-1a和第二锁定部172-1b,在折叠状态下锁定凸台171位于第一锁定部172-1a,在展开状态下放置锁定凸台171位于第二锁定部172-1b。第一锁定部172-1a和第二锁定部172-1b通过连接轨道172-1c而连接。第一锁定部172-1a和第二锁定部172-1b具有能够收容锁定凸台171的形状。例如,第一锁定部172-1a和第二锁定部172-1b可以是具有与锁定凸台171的直径类似(偏小或偏大)的直径的圆筒形状。连接轨道172-1c具有使锁定凸台171能够自然地滑动的形状。例如,连接轨道172-1c的宽度W1可以稍微大于锁定凸台171的直径,以使锁定凸台171能够平滑地滑动。第一锁定部172-1a、第二锁定部172-1b和连接轨道172-1c之间可以配备用于将锁定凸台171维持在第一锁定部172-1a和第二锁定部172-1b的边界轨道172-1d、172-1e。边界轨道172-1d、172-1e具有小于锁定凸台171的直径的宽度W2。锁定轨道部件172或者至少锁定轨道172-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处于展开状态(展开角度E=180度)下,锁定凸台171位于第一锁定部172-1a。借助边界轨道172-1d,锁定凸台171被维持在第一锁定部171-1a。即,如果未施加用于折叠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预定大小以上的外力,则锁定凸台171将无法通过边界轨道172-1d,因此锁定凸台171将会维持在第一锁定部171-1a,并且在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下展开状态下得到锁定。
如果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受到外力而开始被折叠,则铰链单元130将会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而进行滑动,而且锁定凸台171也进行滑动。锁定凸台171进入到边界轨道172-1d,而且随着边界轨道172-1d弹性张开而其宽度W2变大。如果锁定凸台171通过边界轨道172-1d,则将会进入到连接轨道172-1c。随着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展开角度E逐渐变小,锁定凸台171将会进入到边界轨道172-1e。边界轨道172-1e随着借助锁定凸台171而被弹性张开,边界轨道172-1e的宽度W2将会变大。如果锁定凸台171通过边界轨道172-1e,则将会进入到第二锁定部172-1b。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达到折叠状态(展开角度E=0)而被锁定。
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从折叠状态转换为展开状态的过程是上述的过程的倒序过程。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被锁定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
锁定单元可以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锁定在预定的展开角度E。图42是锁定轨道部件172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参照图42,第一锁定部172-1a和连接轨道172-1c之间配备有第三锁定部172-1f。第三锁定部172-1f借助边界轨道172-1d而与第一锁定部172-1a连接。并借助边界轨道172-1g而连接到连接轨道172-1c。例如,第三锁定部172-1f可以对应于展开角度E=120度。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在展开状态、展开角度E=120度的状态、以及折叠状态下被锁定。
图43是表示引导部件150和铰链部件130以及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一例的概略性的平面图。图44a是表示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以及铰链部件13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概略性的侧面图。图44b是表示第二引导部件150-2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以及铰链部件13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概略性的侧面图。在图43中,柔性显示元件140被省略。此外,在图43、图44a、图44b中,铰链单元13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将会简略地表示。
参照图43,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以能够借助铰链单元130而折叠的方式得到连接。铰链单元130可沿着长度方向L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铰链单元130和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与图35以及图36所图示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外,为了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在预定的展开角度下被锁定,可以采用如图35、图41以及图42所示的锁定单元。
引导部件150包含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沿着宽度方向隔离地布置。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分别具备一端部(第一端部)150-1a、150-2a和另一端部(第二端部)150-1b、150-2b。第一端部150-1a、150-2a和第二端部150-1b、150-2b分别以铰链单元130为基准而位于两侧。即,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是从第一主体110横穿铰链单元130而延伸至第二主体120的形态。第一端部150-1a、150-2a位于第一主体110侧,第二端部150-1b、150-2b位于第二主体120侧。尽管未图示,铰链单元130中配备有用于使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通过的插槽(图29的132)。
如图44a所示,第一引导部件150-1的第一端部150-1a连接于第一主体110,第二端部150-1b连接于铰链单元130。铰链单元130具备分别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30-1和第二连接部130-2。第一引导部件150-1的第一端部150-1a和第二端部150-1b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110及铰链单元130。例如,第一端部150-1a可以与框架(图31的110-2)连接,第二端部150-1b可以与铰链单元130的第二连接部130-2(例如,连接支架131-2)连接。因此,第二端部150-1b可以与铰链单元130一同相对于第二主体120而进行滑动。
如图44b所示,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第一端部150-2a连接于铰链单元130,第二端部150-2b连接于第二主体120。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第一端部150-2a和第二端部150-2b分别与铰链单元130以及第二主体120连接。例如,第一端部150-2a可连接于铰链单元130的第一连接部(例如,连接支架131-1),而且第二端部150-2b可连接于框架(图31的120-2)。因此,第一端部150-2a与铰链单元130一同相对于第一主体110而进行滑动。
图45是表示在如图43所示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从展开状态开始被折叠而形成预定的展开角度(θ)时的铰链单元130和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滑动量的概略图。在图45中,NS1、NS2、NS3分别表示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中立面、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ΔL1、ΔL2-1、ΔL2-2、ΔL3-1、ΔL3-2分别表示从展开位置达到展开角度θ为止的、相对于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的柔性显示元件140的滑动量、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滑动量、铰链单元130的滑动量。d12、d23、d13分别表示中立面NS1与中立面NS2、中立面NS2与中立面NS3、中立面NS1与中立面NS3之间的距离。
柔性显示元件140的长度不变,因此,将会满足:
ΔL1=0
ΔL2=ΔL2-1+ΔL2-2=d12×θ
ΔL3=ΔL3-1+ΔL3-2=d13×θ
其中,θ是弧度(radian)。
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显示元件140不受到过大的应力,即使展开角度θ改变,也需要使第d13及d23保持恒定。
在折叠过程中,为了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相对于铰链单元130而保持对称关系,相对于第一主体110的铰链单元130的滑动量ΔL3-1和相对于第二主体120的铰链单元130的滑动量ΔL3-2需要相同,而且,相对于第二主体120和第一主体110的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滑动量ΔL2-1、ΔL2-2需要相同,并且,滑动量ΔL2-1、ΔL2-2应为滑动量ΔL3-1、ΔL3-2的一半。
即,
需要满足如下的关系:
ΔL3-1=ΔL3-2={d13×θ}/2
ΔL2-1=ΔL2-2={d12×θ}/2
ΔL2-1=ΔL2-2=1/2ΔL3-1=1/2ΔL3-2…(式3)。
d13=d12+d23…(式4),
若将(式4)代入到(式3)而消除d13,
则得到
d12=d23…(式5)
即,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针对柔性显示元件140的沿着厚度方向(T)的距离d12与针对铰链单元130的沿着厚度方向(T)的距离d23相同。严格地讲,d12是从柔性显示元件140的中立面NS1到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为止的中立面NS2之间的距离,d23是从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的中立面NS2到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为止的距离。铰链单元130的中立面NS3是作为多个分节部件310的转动轴的多个连接部件320的中心轴所在的位置的面。
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借助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引导部件150-2而可以减少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此外,在折叠式设备的折叠过程中,相对于铰链单元130的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的相对移动量彼此被同步,从而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可以相对于铰链单元130而保持对称状态。即,第一引导部件150-1和第二引导部件150-2执行作为移动限制单元的功能,即,在折叠过程中限制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与铰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量,从而使第一主体110和第二主体120能够相对于铰链单元130而保持对称状态。因此,在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元件140不会向某一侧过大地被拉动或推动,因此可以实现自然的折叠,并且可以减少被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140的应力。
如果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与铰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没有被彼此同步,则在折叠过程中,例如,可能在第一主体110与铰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结束之后发生第二主体120与铰链单元130的相对移动。那么,柔性显示元件140可能受到过大的张力或压缩力。此外,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E,从铰链单元130的中心3b到第一主体11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图40的L3)和从铰链单元130的中心3b到第二主体12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图40的L4)彼此不同,从而折叠式设备可能不对称,因此,如图40的4f所示,柔性显示元件140的第三部分4c可能从由铰链单元130形成的支撑面301翘起,从而降低折叠式设备的外观品味。此外,在折叠过程中,如果用4f表示的翘起现象反复发生,则第三部分4c也有可能发生永久变形。如上所述的张力和压缩力可以借助第一主体110、第二主体120与铰链单元130的同步的相对移动而得到缓解,而且,可以借助第一引导部件150-1、第二移动部件150-2而被进一步缓解。
根据上述的折叠式设备的实施例,可以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以使其在折叠过程中不被弯曲。通过在柔性显示元件和所属铰链单元之间布置可弹性弯曲的引导部件,从而可以缓解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通过使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铰链单元对称地移动,可以缓解在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并可以提高折叠式设备的外观品味。
根据上述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可以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以使其在折叠过程中不被弯曲。通过在柔性显示元件和所述铰链单元之间布置弹性弯曲的引导部件,从而在折叠过程中可以缓解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通过使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铰链单元能够对称性地移动,从而能够缓解折叠过程中施加到柔性显示元件的应力,并可以提高折叠式设备的外观品味。
<第3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折叠式设备)将各种电子部件分割地布置于与柔性显示元件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对应的区域,并在所述被分割的区域之间布置柔性铰链,从而具有提高便携性的结构,其中,所述各种电子部件是指对于形成前表面的柔性显示元件而言难以弯曲的电子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装置具有以在折叠时以预定的曲率维持柔性显示元件的弯曲的方式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具有如下的结构:坚固地维持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从而使用户能够稳定地进行触摸输入。
以下,对用于达成上述的目的的折叠式设备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前表面的立体图。图4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后表面的立体图。图4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分解立体图。图49是概略性地表示图48所图示的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剖面图。图50是沿着图46中的V-V线而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剖面图。
参照图46至图5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包含柔性(flexible)显示元件1040、第一支撑部510、第二支撑部530、第一盖510、第二盖520、柔性铰链(铰链单元)700以及通信模块900。
首先,概略性地观察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结构之后,针对各个构成依次进行详细的说明。
柔性显示元件1040具有能够整体地以维持预定的曲率的状态弯曲的弯曲自由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柔性显示元件1040在对应于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一侧的第一部分4a和对应于另一侧的第二部分4b向彼此面对的方向折叠时,位于第一部分4a以及第二部分4b之间的第三部分4c将会弯曲。在此情况下,柔性显示元件1040随着第一部分4a以及第二部分4b借助由硬性(hardness)材质制作的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而被支撑,在用户触摸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前表面时,柔性显示元件1040可不会被推向后方,从而能够稳定地实现触摸输入。
第一后盖510和第二后盖520分别结合有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并借助柔性铰链700而相互连接。在此情况下,参照图47,第一后盖510、第二后盖520与柔性铰链700一同形成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后方。即,第一盖510、第二盖520以及第一盖510、第二盖520及柔性铰链700构成形成一体的单一盖部。
第一后盖510、第二后盖520和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之间布置有充电电池(图50的200)以及主PCB(图50的210)。在此情况下,主PCB210中可以贴装有CPU(未图示)以及通信模块900等,而且通信模块900可以与天线电连接。
在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为一半的情况下,柔性铰链700可以使柔性显示单元1040的第三部分4c被弯曲成维持预定的曲率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优选地,第三部分4c的曲率保持不会对柔性显示元件1040加以物理破损的程度。
以下,对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49,柔性显示元件1040从前方沿着后方依次层叠有盖窗(透明保护面板)43、触摸面板42以及显示面板41依次叠层。
盖窗43是塑料或薄膜盖窗,如图48所示的第一部分4a以及第二部分4b所对应的盖窗43的一部分(具体为盖窗43的外廓部分)被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所支撑。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使盖窗43的外廓部分不被固定(或贴附)在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的上表面,或者使其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轻微地移动的程度固定(或贴附)在第一支撑部530和第二支撑部540的上表面531、541。这是因为,在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第三部分4c随着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折叠而弯曲的情况下,通过对盖窗43赋予自由度而使盖窗43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的变位而进行相对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发生盖窗43不能吸收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的移动而被破损的情况。这种盖窗43可以具有由软性金属网(softmetalmesh)、银纳米线(AgNW)或石墨烯(graphene)形成的图案。
触摸面板42借助光学透明粘接剂(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121而贴附于盖窗101的后表面。触摸面板42感测用户的触摸手势,并将对应的触摸输入信号传递到主PCB210。此外,在一侧贴装有用于驱动触摸面板42的驱动IC(未图示)的第一FPCB(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lexiblePrintedCurcuitBoard)电连接于触摸面板42。在此情况下,第一FPCB42-1通过第一连接器42-3而电连接于显示面板41的第二FPCB41-1。在此情况下,第一连接器42-3还可以直接连接到布置于第一支撑部530的后表面的主PCB(图50的210)。为此,优选地,第一FPCB42-1需要以比图49所图示的长度更长的长度形成,以使第一连接器42-3能够贯穿第一支撑部530的贯通孔532而电连接于主PCB210。
显示面板41借助光学透明粘接剂(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44-3而贴附于盖窗101的后表面,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贴附于触摸面板42的后表面。这种显示面板41可以是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activematrixlightemittingdiode)面板或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面板。在一侧贴装有用于驱动显示器的驱动IC(未图示)的第二FPCB41-1电连接于显示面板41。在此情况下,第二FPCB41-1在其一端具备第二连接器41-3,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部530的贯通孔532而与布置于第一支撑部530的后表面的主PCB(图50的210)电连接。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在制作第二FBCB41-1时使其具有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使第二FBCB41-1能够移动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41被说明为布置于触摸面板42的后表面,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其当然还可以叠层地布置于触摸面板42的前表面。
另外,显示面板41借助分别贴附于后表面的一侧部以及另一侧部的粘接部件44-4、44-5而贴附到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的前表面。在此情况下,粘接部件44-4、44-5可以是双面粘接胶带或具有预定的垫子(cushion)的粘接胶带,以使移动终端装置1000形成较薄的厚度。
如上所述,在显示面板41中,除了如图48所示的第三部分4c所对应的部分以外的、对应于第一部分4a以及第二部分4b的部分将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据此,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情况下,显示元件1040在第三部分4c被弯曲时,借助粘接部件44-4、44-5而使弯曲动作不受干扰,从而能够顺利地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
参照图48以及图50,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是硬性材质,为了能够稳定地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040,其各自的前表面形成为平面。
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分别沿着外侧端而相隔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结合槽K1。所述多个结合槽K1分别扣合(snap)有沿着第一盖510、第二盖520的内侧端而相隔预定间隔突出地形成的多个结合突起K2。据此,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分别可以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盖510和第二盖520。因此,可以通过从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分离第一盖510和第二盖520,对第一空间部S1和第二空间部S2装卸充电电池200、存储器(未图示)、SIM卡(未图示)等。
在第一支撑部530结合于第一盖510时,通过使第一支撑部530的后表面与所面对的第一外盖510的前表面隔离,从而形成第一空间部S1。主PCB210布置于第一空间部S1,而且可以布置有各种电子部件,例如,后面相机模块220(参照图47)和距离传感器231、照度传感器233、前面相机模块235、扬声器(未图示)等(参照图46)。
在此情况下,距离传感器231、照度传感器233、前表面相机模块235分别被布置成通过形成于第一支撑部530的第一贯通孔533而朝向盖窗43的前方,而且后面相机模块220被布置成通过第一盖510的贯通孔(图47的516)而朝向第一盖510的后方。
第二支撑部540在与第二盖520结合时,通过使第二支撑部540的后表面与所面对的第二盖520的前表面隔离,从而形成第二空间部S2。第二空间部S2可以布置充电电池200(参照图50)以及超小型麦克风230(参照图48)。在此情况下,第二盖520形成有麦克风孔231以用于使语音等声音输入到超小型麦克风230。
此外,在第二支撑部540的前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凹槽543、544,用于布置多个软键241、242,所述软键241、242用于将触摸输入信号传输到CPU以控制显示面板42。多个软键241、242是一种触摸传感器,其借助盖窗43而受保护。
另外,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分别在其彼此面对的端部形成用于使第三FPCB800(参照图55)通过的第二贯通槽535和第三贯通槽545。在此情况下,第三FPCB800可以执行如下的功能:将布置于第二空间部S2的充电电池200、超小型麦克风230以及多个软键241、242和布置于第一空间部S1的主PCB210相互电连接。
此外,第一支撑部530、第二支撑部540分别为了在形成于前表面的凹槽部537、547固定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后方而贴附有上述的粘接部件44-4、44-5。此外,所述凹槽部317、327使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后方被引入,从而防止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整体厚度增加。
第一盖510、第二盖520分别为硬性材质,其借助柔性铰链700而相互连接。
参照图48,在第一盖部510的位于前端部两侧的各个角落布置有用于支撑第一支撑部510的一对第一衬垫(packing)511、512。此外,第一盖510沿着一侧端而布置有第一控制按键513以及第二控制按键514,并在一侧段的相反侧(即,另一侧端)布置有第三控制按键515(参照图47)。第一控制按键至第三控制按键515可以被设定为控制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面的开/关(ON/OFF)、画面的亮度,或者控制扬声器(未图示)的音量等。此外,第一控制按键至第三控制按键515当然还可以以如下方式被设定:能够与具备于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存储器(未图示)的各种应用(APP)联动。
第二盖520与第一盖510相同,在位于前端部两侧的各个角落布置用于支撑第二支撑部540的一双第二衬垫521、522。此外,第二盖520在其一端形成有用于插入耳机塞孔的插入孔523,并可以在内侧面布置有多个天线(未图示)。在此情况下,天线是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其可以包括:远距离天线,可用于通过基站或接入点(AP:AccessPoint)与另一个终端进行通信;近距离天线,诸如WiFi天线以及近场通信(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天线。
参照图46,第一盖510以及第二盖520的各个前端部分别布置有可在终端装置1000被关闭时相互结合的第一锁定部610和第二锁定部620。作为一例,第一锁定部610和第二锁定部620可以借助磁力而相互结合。
图51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VI部分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的放大图。图52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VII部分所表示的第二锁定部的放大图。图53是示出图46所表示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由于磁力而相互结合的状态的放大图。
第一锁定部610可以包含:第一磁体611和第二磁体612,布置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左侧;第三磁体613以及第四磁体614,布置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右侧。参照图51,第一磁体611形成凸出的形状,以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突出。第二磁体612被凹入而形成,以从形成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插入孔510b露出。在此情况下,第二磁体612与第一磁体611不同地形成为凹入的形状。此外,布置于第一盖510的前端部510a的右侧的第三磁体613与第一磁体611相同地形成,第四磁体614与第二磁体612相同地形成。
第二锁定部620可以包含:第五磁体621和第六磁体622,布置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左侧;第七磁体623以及第八磁体624,布置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右侧。参照图52,第五磁体621形成凸出的形状,以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突出。第六磁体622被凹入,以能够向形成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插入孔520b露出。在此情况下,第六磁体622与第五磁体621不同地形成为凹入的形状。此外,布置于第二盖520的前端部520a的右侧的第七磁体623与第五磁体621相同地形成,第八磁体624与第六磁体622相同地形成。
如果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而使其相互邻接,则如上所述的第一锁定部610以及第二锁定部620将会借助在第一锁定部620的第一磁体611至第四磁体614和第二锁定部的第五磁体621至第八磁体624之间相互作用的磁性引力而相互贴附。
例如,如图53所示,通过凸状的第一磁体611贴附于凹状的第五磁体621,在形成借助磁力的结合的同时还形成相互凹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锁定部610以及第二锁定部620用多个磁体实现的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当然还可以具备彼此对应的至少一个磁体。
图54是示出图48所表示的柔性铰链700的立体图。图55是示出表示在图50所图示的X部分的柔性铰链70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56是表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的状态的侧面图。图57是示出表示在图56中的XII部分所图示的柔性铰链700的弯曲状态的放大剖面图。参照图54至图57对柔性铰链700的构成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54,柔性铰链700的外侧部710和内侧部730可以通过双重注塑成型而形成。
外侧部710可以由柔性材质(软性塑料或聚合物)形成。优选地,如上所述的外侧部710可以如图56所示地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自然弯曲,而且如图50所示,优选地,具有在不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能够使移动终端装置1000整体地维持直线的程度的硬度。
内侧部710和外侧部710在内周面形成一体,并由硬性材质(硬性塑料)来形成。内侧部710包含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其如图56所示地沿着显示元件1040被折叠的方向而以形成预定间隔的方式被布置。
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中的布置于外侧部710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的第一加固部件731以及第二加固部件732考虑到分别与第一盖510以及第二盖520之间的结合而以具有大于剩余的第三加固部件733的宽度W2的宽度W1的方式布置。
参照图55,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各个前端部支撑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第三部分4c(参照图48)的后表面。此外,各个第三加固部件733分别以后端部被插入到形成于外侧部710内周面的多个插槽710a的状态被固定。此外,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中形成有用于安置第三FPCB800的安置槽731a、732a、733a。在此情况下,第三FPCB布置于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下侧。
此外,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安置槽731a、732a、733a中可以布置有应变式传感器(straingaugesensors)810。应变式传感器810通过预定的信号配线(未图示)而连接到主PCB210,而且随着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而感测柔性铰链700的伸长变位,从而能够使CPU控制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面。即,如果随着柔性铰链700因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0而被弯曲由此感测到的柔性铰链700的伸长量减少,则应变式传感器810将用于关闭(off)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面的第一信号发送到CPU,相反,如果检测到的柔性铰链700的伸长量随着展开移动终端装置1000而增加,则可以将用于开启(on)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画面的第二信号发送到CPU。
如图56所示,将移动终端装置1000折叠而通过第一锁定部610以及第二锁定部620相互结合时,如图57所示,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相互邻接的加固部件的各个前端部将会彼此接触。据此,外侧部710以维持预定曲率的状态被弯曲。在图57中,尽管未图示第一加固部件731和第二加固部件732,但第一加固部件731和第二加固部件732的前端部将会接触到第三加固部件733的前端部。
如上所述,随着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前端部彼此接触,外侧部710将会以维持预定的曲率的状态被弯曲。在此情况下,柔性铰链700所形成的曲率可以根据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个数和设定间隔而得到调整。
优选地,柔性铰链700所具有的曲率考虑到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较佳的弯曲程度而被设定。在此,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较佳的弯曲程度表示如下的程度:在柔性显示元件1040被折叠时,不会对柔性显示元件1040形成物理破损,并且在重新展开移动终端装置1000时(参照图51),第三部分4c能够恢复为平面。
因此,柔性显示元件1040在折叠移动终端装置100的情况下,如图57所示,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后表面借助于柔性铰链700的多个加固部件731、732、733的后表面而被稳定地支撑。
通信模块900可以包含能够通过基站或接入点(AP:AccessPoint)与另一个终端进行通话的电子元件900(参照图50)(例如,LED调制解调芯片),并可以被贴装到主PCB210。此外,尽管未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图示,可以在主PCB210具备用于实现各个通信功能的芯片,以进行WiFi通信、NFC通信、蓝牙通信。
另外,本实施例是关于移动终端装置1000的实施例,然而在省略上述的通信模块900的情况下,当然还可以用于多媒体显示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将难以相对于构成前表面的柔性显示元件1040进行弯曲的充电电池200或主PCB210以及各种电子部件分割布置到与柔性显示元件1040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对应的部分4a、4b,并向能够在所述被分割的部分之间弯曲的部分4c布置柔性铰链700,从而能够增进便携性,而且如果展开折叠状态的移动终端装置1000,则可以使用大画面。
此外,在本发明中,随着借助由硬性材质形成的第一支撑部530以及第二支撑部540和内侧部730由硬性材质构成的柔性铰链700来支撑,可以通过展开移动终端装置1000而稳定地实现用户触摸输入(例如,敲击、拖动、打字等)。
本发明参考附图所图示的实施例而进行了说明,然而这仅仅局限于示例,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上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均可理解能够由本发明实现多样的变形以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因此,需要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确定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

Claims (38)

1.一种折叠式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被连接;
移动支撑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所述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三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后退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后退位置时,所述第三部分被收容于由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以及所述移动支撑部件而被定义的收容空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相视地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件,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件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踢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具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分别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并以能够移动至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第一位置和用于收容所述弯曲部的第二位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朝向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的移动联动而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包括: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支撑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
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使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后退位置时,允许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被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推动而被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还具备:止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支撑所述第一转动杠杆和第二转动杠杆以防止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从所述柔性显示元件隔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还包括:
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要展开的方向的弹性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用于维持在所述展开的位置的弹性力。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
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
弹性臂,配备于所述第一主体,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具备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而倾斜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弹性接触于所述对向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接触部为平面形态,
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具备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最为突出的边界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其借助所述边界部而被相互区分。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包括:第一基底盖,位于用于形成外观的第一基底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基底外盖和第二基底外盖的内部,并分别支撑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弹性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框架,
所述对向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
18.如权利要求13至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为板簧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
19.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对向臂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接触到所述弹性臂,从而被弹性变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对向臂具有板簧形态,结合于所述第二主体。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配备有磁性部件,所述第二主体配备有贴付部件,从而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位于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磁性部件和所述贴付部件将会借助磁力而被贴付。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磁性部件包括:永磁体;磁屏蔽部件,包围所述永磁体的除了与所述贴付部件对向的面以外的外观。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还包括:
盖部件,用于覆盖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相互邻接的边缘位置。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而转动,从而以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或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分别配备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
27.一种折叠式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元件,具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支撑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能够折叠至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弹性单元,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对所述柔性显示元件施加张力。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以分别相对于彼此隔离的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进行转动而能够折叠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分别配备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从而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而彼此同步地转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包括:
移动支撑部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所述折叠的位置转换至展开的位置时,持续地接近而支撑所述第三部分。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动作联动,从而移动至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元件的第三部分的支撑位置和为了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弯曲部而从所述支撑位置后退的后退位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移动支撑部件配备有沿着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折叠方向延伸的插槽,
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向地配备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的一对引导部,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移动至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一对引导部在所述插槽内滑动,从而所述移动支撑部件移动至所述支撑位置和所述后退位置。
32.如权利要求27至3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在所述折叠的位置下对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施加展开方向的弹性力。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展开的位置和所述折叠的位置时,所述弹性单元的弹性力的方向从阻碍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转换至允许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位置转换的方向。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对向臂,配备于所述第二主体,并具备对向部;
弹性臂,配备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的位置和展开的位置时,与所述对向臂接触而弹性变形,所述弹性臂具备:第一接触部,在所述展开的位置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倾斜,在所述折叠的位置和所述展开的位置之间的预定的展开角度下与所述对向部弹性接触。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是平面形态,
所述对向部是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面接触的平面形态。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具备边界部,所述边界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而突出的程度最大,
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为曲面形态,且借助所述边界部而彼此被区分。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弹性臂是板簧形状,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折叠式设备,其中,
所述对向臂是板簧形状,在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转换至所述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时,与所述弹性臂接触而弹性变形。
CN201580003222.1A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Active CN105830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2561.6A CN108646858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CN201610921076.7A CN107092303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20749 2014-02-21
KR20140020749 2014-02-21
KR10-2014-0127191 2014-09-23
KR1020140127191A KR101727971B1 (ko) 2014-02-21 2014-09-23 접철식 기기
PCT/KR2015/000773 WO2015126068A1 (ko) 2014-02-21 2015-01-26 접철식 기기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1076.7A Division CN107092303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CN201810492561.6A Division CN108646858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0140A true CN105830140A (zh) 2016-08-03
CN105830140B CN105830140B (zh) 2018-06-15

Family

ID=5406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2561.6A Active CN108646858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CN201610921076.7A Active CN107092303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CN201580003222.1A Active CN105830140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2561.6A Active CN108646858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CN201610921076.7A Active CN107092303B (zh) 2014-02-21 2015-01-26 折叠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5338A1 (zh)
EP (3) EP3109847B1 (zh)
JP (1) JP6629746B2 (zh)
KR (9) KR101727971B1 (zh)
CN (3) CN108646858B (zh)
AU (3) AU2015219774B2 (zh)
BR (1) BR112016019237B1 (zh)
RU (1) RU2683290C2 (zh)
WO (1) WO2015126068A1 (zh)

Cited B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1130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6875847A (zh) * 2017-03-17 2017-06-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子设备
CN107067982A (zh) * 2017-04-20 2017-08-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7748592A (zh) * 2017-11-09 2018-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
CN108055371A (zh) * 2018-01-26 2018-05-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WO2018090789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122493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8182882A (zh) * 2018-01-23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壳体组件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428408A (zh) * 2018-05-16 2018-08-21 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幕的折叠机构、可折叠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09002079A (zh) * 2018-06-27 2018-12-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9166462A (zh) * 2018-10-15 2019-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方法
WO2019011143A1 (zh) * 2017-07-12 2019-01-17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9345960A (zh) * 2018-12-12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弹簧组件
CN109451685A (zh) * 2018-11-06 2019-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9661131A (zh) * 2018-11-06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58827A (zh) * 2018-11-06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90662A (zh) * 2016-09-13 2019-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电子设备
CN109727540A (zh) * 2019-02-28 2019-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9841152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9887417A (zh) * 2019-03-25 2019-06-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体支撑装置以及可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999404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0164309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332217A (zh) * 2019-05-30 2019-10-15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10401748A (zh) * 2019-07-26 2019-11-0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以及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0494819A (zh) * 2017-04-05 2019-11-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铰接设备
CN11054442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10545337A (zh) * 2018-05-28 2019-1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599907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TWI682261B (zh) * 2017-05-19 2020-01-11 美商電子墨水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數位化及觸控感測的可折疊電光顯示器
WO2020011098A1 (zh) * 2018-07-13 2020-0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726363A (zh) * 2019-10-14 2020-0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10729A (zh) * 2020-02-28 2020-05-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26104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462632A (zh) * 2020-05-12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478988A (zh) * 2019-01-23 2020-07-3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容纳动态柔性基板和对应系统的室的铰接式电子设备
CN111683165A (zh) * 2019-03-11 2020-09-1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11726442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手动均匀翻转的柔性屏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1833731A (zh) * 2019-04-23 2020-10-27 李惠兰 具有智能笔容纳部的可折叠设备用铰链结构
CN111866234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遮蔽机构
CN112041916A (zh) * 2018-03-12 2020-12-04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12449710A (zh) * 2018-05-18 2021-03-05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防护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2901644A (zh) * 2021-02-08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96555A (zh) * 2018-12-17 2021-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折叠电池以及包括该可折叠电池的电子装置
CN113236657A (zh) * 2021-05-10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12874A (zh) * 2020-08-03 2021-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CN113724596A (zh) * 2021-08-30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及折叠结构
CN113766771A (zh) * 2017-05-02 2021-1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113917975A (zh) * 2020-07-10 2022-01-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及话筒按压部件
CN114046313A (zh) * 2021-11-25 2022-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4429734A (zh) * 2019-10-21 2022-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WO2022252271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11775015B2 (en) 2020-08-03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WO2023246246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支撑系统和折叠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5121B1 (ko) * 2014-12-30 2019-09-03 선전 로욜 테크놀로지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가변 형태를 갖는 지지 구조체 및 이러한 지지 구조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548710B (zh) * 2015-09-23 2019-09-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电子设备
KR101801357B1 (ko) * 2015-12-10 2017-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CN106917814A (zh) * 2015-12-24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CN107831830B (zh) 2015-12-29 2020-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终端
CN108683758A (zh) 2015-12-29 2018-10-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终端
KR102248593B1 (ko) * 2016-01-06 2021-05-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윈도우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DK3716005T3 (da) * 2016-01-06 2023-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ktronisk anordning med fleksibelt displayvindue
KR101820470B1 (ko) 2016-06-28 2018-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460466B1 (ko) * 2016-07-06 2022-10-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접철식 전자 장치
KR102520575B1 (ko) 2016-07-13 2023-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87504B1 (ko) * 2016-08-30 2023-01-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6838721B2 (ja) * 2016-09-01 2021-03-03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多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多軸ヒンジ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KR101838566B1 (ko) * 2016-09-08 2018-04-26 (주)코텍 곡면형 영상장치
KR20180030422A (ko) * 2016-09-15 2018-03-23 노완동 2단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표시장치
KR102628024B1 (ko) * 2016-10-07 2024-01-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KR102595230B1 (ko) * 2016-10-13 202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102542197B1 (ko) 2016-10-19 2023-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JP6507183B2 (ja) 2017-01-10 2019-04-2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0268237B2 (en) * 2017-01-26 2019-04-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7053559U (zh) 2017-01-26 2018-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283607U (zh) 2017-01-26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封装件、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274996B2 (en) * 2017-01-26 2019-04-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upling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144001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inge assemblies
WO2018193945A1 (ja) * 2017-04-17 2018-10-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13732B2 (ja) * 2017-04-27 2019-05-15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TWI632414B (zh) * 2017-05-19 2018-08-1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KR102362096B1 (ko) * 2017-05-29 2022-0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0495049Y1 (ko) * 2017-08-17 2022-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벤딩 가능한 전자 장치
KR102421304B1 (ko) 2017-09-18 2022-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지 부재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07767B1 (ko) * 2017-10-19 2022-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88965B1 (ko) * 2017-10-25 2019-06-13 알티전자 주식회사 링크 타입 폴더블 힌지 구조
CN107833522B (zh) * 2017-10-27 2019-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
KR102430043B1 (ko) * 2017-12-04 2022-08-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7777905U (zh) * 2017-12-06 2018-08-2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8322567B (zh) * 2018-02-01 2019-11-0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KR102583233B1 (ko) 2018-02-12 2023-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KR102108151B1 (ko) * 2018-02-13 2020-05-11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폴딩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JP6532972B2 (ja) * 2018-02-27 2019-06-19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0564681B2 (en) 2018-03-09 2020-02-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WO2019177427A2 (ko) * 2018-03-15 2019-09-19 유상규 디스플레이 폴딩형 휴대단말기
CN111937060A (zh) 2018-03-28 2020-11-13 奥福雷株式会社 设置有柔性显示面板的内折叠型铰链结构
KR102007426B1 (ko) * 2018-04-20 2019-08-05 알티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9210766A1 (en) 2018-05-02 2019-11-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493386B (zh) * 2018-05-14 2020-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装置
KR102085234B1 (ko) * 2018-05-28 2020-03-05 (주) 프렉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85235B1 (ko) * 2018-05-28 2020-03-05 (주) 프렉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712535A (zh) * 2018-06-28 2018-10-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CN110730255A (zh) * 2018-07-16 2020-0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终端
CN112740307A (zh) * 2018-08-09 2021-04-30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KR102482409B1 (ko) 2018-08-21 2022-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901457B2 (en) * 2018-10-15 2021-01-26 Google Llc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hinge mechanism with gear-link and slider
KR102608435B1 (ko) * 2018-11-02 2023-1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658826B (zh) * 2018-11-06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和电子设备
CN111480190B (zh) * 2018-11-23 2022-04-15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装置
EP3750026B1 (en) 2018-11-26 2024-01-03 Google LLC Flexible display with electromagnetic adjustment
KR102578842B1 (ko) * 2018-11-27 2023-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24398B1 (ko) * 2018-12-07 2023-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착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56654B1 (ko) * 2018-12-14 2023-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와 힌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081639A (ko) * 2018-12-27 2020-07-08 (주)에이유플렉스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JP6917973B2 (ja) 2018-12-28 2021-08-11 Nissha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表示装置
KR20200089376A (ko) * 2019-01-16 2020-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방법
US11023009B2 (en) 2019-02-12 2021-06-0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olding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88997B1 (ko) * 2019-02-18 2023-10-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배선 부재 고정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638661B1 (ko) 2019-02-19 2024-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를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101192A (ko) 2019-02-19 2020-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도되지 않은 사용자 입력의 수신을 방지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2587600B1 (ko) * 2019-02-19 2023-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102601837B1 (ko) 2019-02-19 2023-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09686261B (zh) * 2019-03-08 2019-12-31 江苏瑞恒中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折叠用户终端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车机
KR102642461B1 (ko) * 2019-03-11 2024-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힘 가능한 도전성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HUE062408T2 (hu) 2019-03-11 2023-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Összehajtható lemezt tartalmazó elektronikus berendezés
US10761572B1 (en) 2019-03-25 2020-09-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d device
KR102310149B1 (ko) * 2019-04-05 2021-10-08 주식회사 에스코넥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11889B1 (ko) * 2019-04-05 2022-06-23 주식회사 에스코넥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48987B1 (ko) 2019-04-09 2024-03-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회전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CN111828461A (zh) * 2019-04-18 2020-10-27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07750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10005A (zh) * 2019-04-18 2019-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折叠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20210216109A1 (en) * 2019-04-24 2021-07-15 Google Llc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having same
CN110010008A (zh) * 2019-04-26 2019-07-12 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显示设备的内折式铰链机构
KR20200125887A (ko) * 2019-04-28 2020-11-05 (주)에이유플렉스 폴더블 디바이스용 폴딩힌지
KR102375556B1 (ko) * 2019-04-30 2022-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9949707B (zh) * 2019-05-06 2021-05-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BR112021023955B1 (pt) 2019-05-31 2024-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dobrável incluindo estrutura de proteção de exibidor
KR20200138948A (ko) * 2019-06-03 2020-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힌지 구조물
KR102310158B1 (ko) * 2019-06-11 2021-10-08 주식회사 에스코넥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401743A (zh) * 2019-06-14 2019-11-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12087540B (zh) 2019-06-14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显示屏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10160888B (zh) * 2019-06-18 2022-03-29 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折叠测试装置
KR102603462B1 (ko) * 2019-07-08 2023-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12243051B (zh) * 2019-07-17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243052B (zh) * 2019-07-17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天线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KR20210011555A (ko) * 2019-07-22 2021-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KR102310162B1 (ko) * 2019-07-23 2021-10-08 주식회사 에스코넥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580854B (zh) * 2019-09-12 2021-11-0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支撑结构和折叠屏
WO2021060556A1 (ja) 2019-09-27 2021-04-01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センサ及び入力装置
CN110580858A (zh) * 2019-10-08 2019-12-17 李萌 滑板式支撑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KR20210068880A (ko) * 2019-12-02 2021-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14338864A (zh)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49068A (zh) 2020-10-31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3883156A (zh) 2020-07-01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模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5299024B (zh) * 2019-12-27 2023-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087316A (ko) * 2020-01-02 2021-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강 구조물을 가지는 전자 장치
CN111240413B (zh) * 2020-01-16 2022-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102183555B1 (ko) * 2020-02-05 2020-11-26 노란 플렉시블 표시패널의 폴더 구조
KR102641514B1 (ko) 2020-02-10 2024-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13280033B (zh) 2020-02-20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铰链、铰链组件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JP2021148953A (ja) 2020-03-19 2021-09-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210075A1 (ja) * 2020-04-14 2021-10-21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昇降式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昇降式2軸ヒンジ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KR102250196B1 (ko) * 2020-04-22 2021-05-10 주식회사 이음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435785B2 (en) * 2020-04-22 2022-09-06 Eum, Inc.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KR102250197B1 (ko) * 2020-06-29 2021-05-10 주식회사 이음 화면의 절곡부를 수용하는 폴더블 힌지장치
CN111770217A (zh) * 2020-06-08 2020-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及其电子设备
CN111681548B (zh) * 2020-06-15 2021-12-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USD1001113S1 (en) 2020-07-22 2023-10-10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99199S1 (en) 2020-07-22 2023-09-1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99200S1 (en) 2020-07-22 2023-09-1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D999198S1 (en) 2020-07-22 2023-09-19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7466191B2 (ja) * 2020-08-25 2024-04-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開閉装置を用いた端末機器
US11862047B2 (en) 2020-08-26 2024-01-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20030625A (ko) 2020-09-03 2022-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D1001114S1 (en) 2020-09-24 2023-10-10 Spigen Korea Co., Ltd. Cas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WO2022097340A1 (zh) 2020-11-06 2022-05-12
CN112382201A (zh) * 2020-11-17 2021-02-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折叠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20067764A (ko) * 2020-11-18 2022-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WO2022119360A1 (ko) * 2020-12-03 2022-06-09 (주)파인테크닉스 폴더블 구조를 갖는 휴대단말기 힌지
WO2022124425A1 (ko) * 2020-12-07 2022-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230056736A (ko) * 2020-12-07 2023-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214063552U (zh) * 2020-12-15 2021-08-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单元、铰链及柔性模组弯折装置
KR20220087659A (ko) 2020-12-17 2022-06-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구동 방법
EP4192212A4 (en) * 2021-01-27 2024-03-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SEALING ELEMENT
JP7046244B1 (ja) 2021-02-12 2022-04-0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KR20220121270A (ko) 2021-02-24 2022-09-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19474B1 (ko) * 2021-05-04 2022-07-11 (주)케이에이치바텍 폴더블 힌지장치
KR102419478B1 (ko) * 2021-05-07 2022-07-11 (주)케이에이치바텍 폴더블 힌지장치
CN113593416B (zh) * 2021-08-04 2023-02-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装置
KR20230021220A (ko) * 2021-08-04 2023-0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5811565A (zh) * 2021-09-16 2023-03-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终端
TWI785830B (zh) * 2021-10-06 2022-12-01 融程電訊股份有限公司 強固型可攜式裝置
KR102523273B1 (ko) * 2021-10-14 2023-04-21 주식회사 파인엠텍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을 이용한 폴딩식 휴대단말기의 힌지장치
KR20230103435A (ko) * 2021-12-31 2023-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KR102426412B1 (ko) * 2022-01-22 2022-07-29 주식회사 아이피엘랩스 폴더블 디바이스용 힌지장치
TWI801151B (zh) * 2022-02-25 2023-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KR102578050B1 (ko) * 2022-05-19 2023-09-14 주식회사 엠알케이 옵티컬 본딩된 v형 듀얼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803A (zh) * 2004-09-03 2006-03-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80023A (zh) * 2006-06-27 2009-07-08 诺基亚公司 具有纤细外形的折叠式移动电话
CN201733537U (zh) * 2010-08-17 2011-02-02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US20130010405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Rothkopf Fletcher 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CN103034293A (zh) * 2011-07-11 2013-04-10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
US8804324B2 (en) * 2011-06-03 2014-08-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overcent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5823B2 (en) * 2002-03-21 2004-05-18 The Stanley Works Hinge
ATE406031T1 (de) * 2004-06-04 2008-09-1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Klapp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mit einem blattfedern umfassenden gleitenden scharnier
US20070117600A1 (en) * 2005-11-21 2007-05-24 Robertson William H Jr Flexible hing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RU2318230C2 (ru) * 2006-03-27 2008-02-27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Гибкий дисплей
KR20110100936A (ko) * 2010-03-05 2011-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1148397B1 (ko) * 2010-08-17 2012-05-23 주식회사 팬택 휴대 단말기
KR101170480B1 (ko) * 2010-11-09 2012-08-02 (주) 유원컴텍 접철식 디스플레이부를 갖는 폴더형 휴대단말기
TWI416444B (zh) * 2011-03-21 2013-11-21 Wistron Corp 顯示器
US9176535B2 (en) 2011-06-03 2015-1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flexure assembly
US20120314399A1 (en) 2011-06-07 2012-1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foldable assembly
US8605421B2 (en) 2011-08-17 2013-12-10 Creator Technology B.V.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KR101346146B1 (ko) * 2011-12-23 2013-12-31 주식회사 세네카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모듈
US8837126B2 (en) * 2012-02-28 2014-09-16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101329946B1 (ko) 2012-05-14 2013-11-14 주식회사 팬택 모바일 디바이스
US8908365B2 (en) * 2012-06-25 2014-12-09 Creator Technology B.V.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continuous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s
KR101386220B1 (ko) * 2012-06-26 2014-04-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971031B2 (en) 2012-08-07 2015-03-03 Creator Technology B.V. Display system with a flexible display
KR101547640B1 (ko) * 2013-09-16 2015-08-27 (주) 프렉코 가이드부재를 갖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4803A (zh) * 2004-09-03 2006-03-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1480023A (zh) * 2006-06-27 2009-07-08 诺基亚公司 具有纤细外形的折叠式移动电话
CN201733537U (zh) * 2010-08-17 2011-02-02 恩斯迈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装置
US8804324B2 (en) * 2011-06-03 2014-08-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overcenter assembly
US20130010405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Rothkopf Fletcher 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CN103034293A (zh) * 2011-07-11 2013-04-10 聚合物视象有限公司 显示系统

Cited By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5346B2 (en) 2016-09-13 2021-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US11266033B2 (en) 2016-09-13 2022-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90662A (zh) * 2016-09-13 2019-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电子设备
CN108073227B (zh) * 2016-11-17 2020-09-04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18090789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073227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122493B (zh) * 2016-11-30 2021-06-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8122493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US11119534B2 (en) 2016-11-30 2021-09-14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6601130A (zh) * 2016-12-12 2017-04-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6601130B (zh) * 2016-12-12 2019-03-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6875847B (zh) * 2017-03-17 2019-06-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子设备
US10440842B2 (en) 2017-03-17 2019-10-08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75847A (zh) * 2017-03-17 2017-06-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子设备
CN110494819B (zh) * 2017-04-05 2023-08-0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铰接设备
CN110494819A (zh) * 2017-04-05 2019-11-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铰接设备
CN107067982A (zh) * 2017-04-20 2017-08-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13766771B (zh) * 2017-05-02 2023-06-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113766771A (zh) * 2017-05-02 2021-1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US11576272B2 (en) 2017-05-02 2023-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TWI682261B (zh) * 2017-05-19 2020-01-11 美商電子墨水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數位化及觸控感測的可折疊電光顯示器
US10778822B2 (en) 2017-07-12 2020-09-15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Hinge of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WO2019011143A1 (zh) * 2017-07-12 2019-01-17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7748592A (zh) * 2017-11-09 2018-03-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
CN109841152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US11061445B2 (en) 2017-11-28 2021-07-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9841152B (zh) * 2017-11-28 2022-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可折叠显示装置
US11747867B2 (en) 2017-11-28 2023-09-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11340663B2 (en) 2017-11-28 2022-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9994045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9994045B (zh) * 2017-12-29 2022-07-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8182882A (zh) * 2018-01-23 2018-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壳体组件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182882B (zh) * 2018-01-23 2020-06-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壳体组件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055371A (zh) * 2018-01-26 2018-05-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2041916A (zh) * 2018-03-12 2020-12-04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装置、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08428408A (zh) * 2018-05-16 2018-08-21 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幕的折叠机构、可折叠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112449710A (zh) * 2018-05-18 2021-03-05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铰链防护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0544428A (zh) * 2018-05-28 2019-12-06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10544428B (zh) * 2018-05-28 2021-08-17 伊尔姆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10545337A (zh) * 2018-05-28 2019-1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002079B (zh) * 2018-06-27 2021-07-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9002079A (zh) * 2018-06-27 2018-12-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WO2020011098A1 (zh) * 2018-07-13 2020-0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166462A (zh) * 2018-10-15 2019-0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方法
CN109166462B (zh) * 2018-10-15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方法
CN109661131A (zh) * 2018-11-06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658827A (zh) * 2018-11-06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451685A (zh) * 2018-11-06 2019-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9658827B (zh) * 2018-11-06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076499B2 (en) 2018-11-30 2021-07-27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126104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345960B (zh) * 2018-12-12 2020-07-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弹簧组件
CN109345960A (zh) * 2018-12-12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弹簧组件
CN113196555A (zh) * 2018-12-17 2021-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折叠电池以及包括该可折叠电池的电子装置
CN111478988B (zh) * 2019-01-23 2022-03-25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容纳动态柔性基板和对应系统的室的铰接式电子设备
CN111478988A (zh) * 2019-01-23 2020-07-3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容纳动态柔性基板和对应系统的室的铰接式电子设备
CN109727540A (zh) * 2019-02-28 2019-05-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683165A (zh) * 2019-03-11 2020-09-1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11683165B (zh) * 2019-03-11 2021-09-2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09887417B (zh) * 2019-03-25 2021-05-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体支撑装置以及可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09887417A (zh) * 2019-03-25 2019-06-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体支撑装置以及可折叠式柔性显示装置
CN111833731A (zh) * 2019-04-23 2020-10-27 李惠兰 具有智能笔容纳部的可折叠设备用铰链结构
CN111833731B (zh) * 2019-04-23 2022-04-08 株式会社东方国际 具有智能笔容纳部的可折叠设备用铰链结构
CN111866234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遮蔽机构
CN110164309A (zh) * 2019-05-24 2019-08-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164309B (zh) * 2019-05-24 2022-02-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332217A (zh) * 2019-05-30 2019-10-15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10401748A (zh) * 2019-07-26 2019-11-0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以及可折叠显示设备
WO2021042629A1 (zh) * 2019-09-05 2021-03-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0599907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US11409333B2 (en) 2019-09-05 2022-08-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10726363B (zh) * 2019-10-14 2021-11-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391636B2 (en) 2019-10-14 2022-07-1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CN110726363A (zh) * 2019-10-14 2020-0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4429734B (zh) * 2019-10-21 2024-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4429734A (zh) * 2019-10-21 2022-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1210729A (zh) * 2020-02-28 2020-05-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210729B (zh) * 2020-02-28 2022-08-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462632B (zh) * 2020-05-12 2022-03-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462632A (zh) * 2020-05-12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726442B (zh) * 2020-06-30 2021-06-18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手动均匀翻转的柔性屏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1726442A (zh) * 2020-06-30 2020-09-29 东莞斯蒙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手动均匀翻转的柔性屏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917975A (zh) * 2020-07-10 2022-01-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及话筒按压部件
CN113917975B (zh) * 2020-07-10 2024-03-26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便携式信息设备及话筒按压部件
CN113612874A (zh) * 2020-08-03 2021-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US11775015B2 (en) 2020-08-03 2023-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2901644A (zh) * 2021-02-08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36657A (zh) * 2021-05-10 2021-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2252271A1 (zh) * 2021-06-02 2022-1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724596A (zh) * 2021-08-30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及折叠结构
CN114046313A (zh) * 2021-11-25 2022-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4046313B (zh) * 2021-11-25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3246246A1 (zh) * 2022-06-23 2023-12-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装置、支撑系统和折叠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6858A (zh) 2018-10-12
KR20200118786A (ko) 2020-10-16
KR20190064552A (ko) 2019-06-10
KR20200037191A (ko) 2020-04-08
RU2016137482A3 (zh) 2018-07-18
BR112016019237B1 (pt) 2022-08-16
EP3683786A1 (en) 2020-07-22
KR101861348B1 (ko) 2018-06-29
BR112016019237A2 (pt) 2021-07-06
CN108646858B (zh) 2022-04-12
EP3109847A1 (en) 2016-12-28
WO2015126068A1 (ko) 2015-08-27
EP3792903A1 (en) 2021-03-17
CN107092303B (zh) 2021-06-15
RU2683290C2 (ru) 2019-03-27
AU2021201100A1 (en) 2021-03-11
AU2015219774A1 (en) 2016-10-06
AU2019204017B2 (en) 2020-11-19
KR20160032080A (ko) 2016-03-23
KR20220044706A (ko) 2022-04-11
KR101986617B1 (ko) 2019-06-07
CN105830140B (zh) 2018-06-15
CN107092303A (zh) 2017-08-25
KR20210090595A (ko) 2021-07-20
US20230185338A1 (en) 2023-06-15
KR20150099383A (ko) 2015-08-31
KR102278681B1 (ko) 2021-07-16
KR102165889B1 (ko) 2020-10-14
EP3109847A4 (en) 2017-09-20
AU2021201100B2 (en) 2022-11-17
KR102394460B1 (ko) 2022-05-06
KR101726306B1 (ko) 2017-04-12
RU2016137482A (ru) 2018-03-26
KR20170044622A (ko) 2017-04-25
AU2019204017A1 (en) 2019-06-27
JP2017510065A (ja) 2017-04-06
KR101727971B1 (ko) 2017-04-18
EP3109847B1 (en) 2020-03-04
KR20180056614A (ko) 2018-05-29
AU2015219774B2 (en) 2019-03-07
KR102097765B1 (ko) 2020-04-07
JP6629746B2 (ja) 202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140A (zh) 折叠式设备
US11567540B2 (en) Foldable device
TW202032828A (zh) 可折疊顯示裝置
WO2018055679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80176352A1 (en)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