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4099A - 组合物和聚合物 - Google Patents

组合物和聚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4099A
CN105754099A CN201610108359.XA CN201610108359A CN105754099A CN 105754099 A CN105754099 A CN 105754099A CN 201610108359 A CN201610108359 A CN 201610108359A CN 105754099 A CN105754099 A CN 10575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sphine
phosphino
phenyl
group
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83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4099B (zh
Inventor
中村光武
远藤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575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4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4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4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2Polythioethers; Polythioether-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6Polythioethers from cyclic thioethers
    • C08G75/08Polythioethers from cyclic thioethers from thiira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其含有(A)三价磷化合物、(B)三卤化硼和(C)环硫化合物。

Description

组合物和聚合物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68235,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07月18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1280021166.0,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进入日为2013年10月30日,发明名称为“组合物和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得到的聚合物。
背景技术
环硫化合物在塑料的原料化合物、粘接剂、药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广泛的领域中使用。
环硫化合物聚合所形成的塑料具有折射率高、阿贝值高、耐热性高和强度高的特性,因此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光学材料领域中被用作性能优于以往的材料。
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性高,所以其被用作速固性比以往通常作用粘接剂环氧化合物更优异的粘接剂。
作为将环硫化合物聚合的方法之一,可以举出使用聚合催化剂的方法,并且迄今为止已提出了一些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3价有机磷化合物、含氨基的有机化合物或它们的盐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各种鎓盐作为能量线感受性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方法。另外,非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锌卟啉络合物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硫醇化合物和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盐的方法;非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使用具有锌或镉作为中心金属的金属硫醇盐化合物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8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6377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acromolecules1990,23,3887-3892.
非专利文献2:Macromolecules1999,32,4485-4487.
非专利文献3:J.Chem.Soc.C1969,2087-209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3价有机磷化合物与环硫基反应,引起脱硫反应,有时不能得到所期望的聚合物。另外,在能够最容易与环硫化合物制备成组合物的常温条件下,含有氨基的有机化合物会与环硫基发生急剧的反应,所以有时作为组合物的稳定性低。另外,由于与环硫基发生的反应激烈,所以有时会产生副反应。再者,这些盐含有卤化阴离子,而该阴离子有时会引起副反应,成为阻断所期望的聚合的原因。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鎓盐是复杂的分子,需要被设计成具有吸收特定的能量线的结构,并且制造时需要经过多段的工序,所以化合物的价格会升高。因此,所述鎓盐与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的成本必然有增高的趋势。
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锌卟啉络合物在能够最容易与环硫化合物制备成组合物的常温条件会与环硫基发生剧烈反应,所以有时作为组合物的稳定性低。另外,由于与环硫基发生的反应激烈,所以有时会引起副反应。此外,合成卟啉化合物及其络合物的方法复杂,制造时需要经过多段工序,所以化合物的价格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含有所述锌卟啉络合物的组合物的成本也必然有增高的趋势。另外,所述锌卟啉络合物含有锌原子,所以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其提供的化合物较为不利。
非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硫醇化合物和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的盐是成本低且能够容易制备的盐,所以其是有用的聚合催化剂。但是,该盐在能够最容易与环硫化合物制备组合物的常温条件会与环硫基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有时作为组合物的稳定性低。此外,该盐与环硫基发生的反应激烈,所以有时会引起副反应。
非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金属硫醇盐化合物在能够最容易与环硫化合物制备组合物的室温条件会与环硫基发生剧烈的反应,因此有时作为组合物的稳定性低。此外,该金属硫醇盐化合物与环硫基的发生的反应激烈,所以有时会发生副反应。另外,有可能由聚合物中存在的金属-硫键发生分解反应,所以存在聚合物的耐候性降低的趋势。此外,上述聚合催化剂含有金属,所以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其提供的化合物较为不利。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和由该组合物得到的聚合物,所述组合物在室温的稳定性优异,并且具有足够高的聚合性,聚合时的副反应少。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下述技术方案。
[1]一种含有下述(A)~(C)的组合物,其中,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B)三卤化硼、和
(C)环硫化合物。
[2]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醚化合物的醚基的个数为2~8。
[3]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醚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3~50。
[4]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价磷化合物是以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1】
[式中,a表示1以上的数,
R1表示碳原子数为1~33的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茂金属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33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与R2、R1与R3或R2与R3相连接或不相连,
a为2以上的时,所存在的多个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2彼此或R3彼此相连接。]
[5]如项[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式(1)中,a为1,R1、R2以及R3全部是芳香族烃基,R1、R2以及R3之中至少1个是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6]如项[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价磷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4~52。
[7]如项[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式(1)中,a为1~4。
[8]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是以下述式(2)、(3)或(4)表示的化合物。
【化2】
[式中,a、c、d和f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数,b和e各自独立地表示2以上的数,
R11和R1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3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1、R12以及R13可以相互连接,
R14和R1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5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14、R15和R15彼此可以相互连接,
R16、R17和R18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6和R18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16、R17或R18和R16或R18可以相互连接。]
[9]如项[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式(2)中,a为2时,2个酮基间的碳原子数为2~20。
[10]如项[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3~31。
[11]如项[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酮化合物的酮基的个数为1~8。
[12]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所述(B)三卤化硼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了络合物。
[13]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以下述式(5)表示的指标α为1~1000,所述指标α表示所述(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所述(B)三卤化硼的比例。
指标α=(αe+αp+αk)/αb(5)
αe:所述醚化合物的醚基的物质的量(mol)
αp:所述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物质的量(mol)
αk:所述酮化合物的酮基的物质的量(mol)
αb:所述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14]如项[13]所述的组合物,其中,αp/αb为10以下。
[15]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卤化硼是选自由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以及三溴化硼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16]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硫化合物是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17]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所述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1:100000。
[18]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硫化合物的环硫化物当量为65~700g/mol。
[19]如项[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硫化合物具有以下述式(6)、(7)、(8)或(9)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3】
[式中,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和R3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20]一种聚合物,其是将项[1]所述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
[21]一种制造聚合物的方法,其中,通过加热和/或照射能量线将项[1]所述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
[22]一种聚合物,其是将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以该聚合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乙烯基键的含量为2质量%以下。
[23]一种聚合物,其是将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以该聚合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硼原子的含量为1~6500ppm。
[24]一种聚合物,其是将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以该聚合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磷原子的含量为1~14000pp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得到的聚合物,所述组合物在室温的稳定性优异,并且具有足够高的的聚合性,聚合时的副反应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本实施方式,实施时可以在其要点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组合物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成分(A-1)”)、三价磷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成分(A-2)”)以及酮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成分(A-3)”)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以下有时称为“成分(B)”)、(C)环硫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成分(C)”)。以下对组合物所含有的(A)、(B)、(C)成分及其其他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成分(A-1):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成分(A-1)是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作为成分(A-1),可以单独使用1种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组合使用。
因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稳定性的趋势,而优选(A-1)醚化合物的醚基的个数为2以上。因在大气下制备组合物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A-1)醚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的至少一部分所形成的络合物的变质、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稳定性的趋势,所以更优选醚基的个数为3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醚基的个数为4以上。
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因此优选(A-1)醚化合物的醚基的个数为2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醚基的数为10以下。由于存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更优异的趋势,因此更优选醚基的个数为8以下。由于存在能够提高组合物的聚合性的趋势,所以特别优选醚基的个数为6以下。
由于存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优选(A-1)醚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3以上。由于存在(A-1)醚化合物的蒸汽压进一步增高、处理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为6以上。
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A-1)醚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5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0以下。由于存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所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更加优异的趋势,因此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24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2以下。
(A-1)醚化合物的结构是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结构的任意结构均可,但由于存在提高(A-1)醚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的结合力、制成组合物后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更高的趋势,所以优选为链状或环状结构。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优选(A-1)醚化合物具有环状结构。
具体列举(A-1)醚化合物时,可以举出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链状醚化合物、支链状醚化合物、环状醚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含有2个以上醚基的链状醚化合物)
作为有2个以上醚基的链状醚化合物(以下称作“链状醚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以下述式(10)表示的化合物。
【化4】
式(10)中,R40和R41各自独立地表示链状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m1表示1以上的数,并且优选为1~20。n1表示1以上的数,并且优选为1~9。
以上述式(10)表示的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甲醛二甲缩醛、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乙二醇二戊基醚、乙二醇二己基醚、乙二醇二苄基醚、二甲氧基丙烷、二乙氧基丙烷、二丙氧基丙烷、二丁氧基丙烷、二甲氧基苯基丙烷、二甲氧基丁烷、二乙氧基丁烷、二丙氧基丁烷、二丁氧基丁烷、二甲氧基苯基丁烷、二甲氧基戊烷、二乙氧基戊烷、二丙氧基戊烷、二丁氧基戊烷、二甲氧基苯基戊烷、二甲氧基己烷、二乙氧基己烷、二丙氧基己烷、二丁氧基己烷、二甲氧基苯基己烷、二甲氧基庚烷、二乙氧基庚烷、二丙氧基庚烷、二丁氧基庚烷、二甲氧基苯基庚烷、二甲氧基辛烷、二乙氧基辛烷、二丙氧基辛烷、二丁氧基辛烷、二甲氧基苯基辛烷、二甘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醇二丙基醚、二甘醇二丁基醚、二甘醇二戊基醚、二甘醇二己基醚、三甘醇二甲基醚、三甘醇二乙基醚、三甘醇二丙基醚、三甘醇二丁基醚、四甘醇二甲基醚、四甘醇二乙基醚、四甘醇二丙基醚、四甘醇二丁基醚、聚乙二醇二甲基醚、聚乙二醇二乙基醚、聚乙二醇二丙基醚、聚乙二醇二丁基醚、聚乙二醇二戊基醚、聚乙二醇二己基醚、三氧杂十一烷、三氧杂十三烷、三氧杂十七烷、三氧杂十五烷、四氧杂十二烷、四氧杂十四烷、四氧杂十六烷、1,14-二(2-萘氧基)-3,6,9,12-四氧杂十四烷、聚三亚甲基醚二醇二甲基醚、聚三亚甲基醚二醇二乙基醚、聚三亚甲基醚二醇二丙基醚、聚三亚甲基醚二醇二丁基醚、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二甲基醚、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二乙基醚、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二丙基醚、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二丁基醚。
更优选链状醚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乙二醇二己基醚、二甲氧基丙烷、二乙氧基丙烷、二丁氧基丙烷、二甲氧基丁烷、二乙氧基丁烷、二丁氧基丁烷、二甲氧基己烷、二乙氧基己烷、二丁氧基己烷、二甘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醇二丁基醚、三甘醇二甲基醚、三甘醇二乙基醚、三甘醇二丁基醚、四甘醇二甲基醚、四甘醇二乙基醚、四甘醇二丁基醚、三氧杂十一烷、三氧杂十三烷。
进一步优选链状醚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二甘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醇二丁基醚、三甘醇二甲基醚、三甘醇二乙基醚、三甘醇二丁基醚。
(含有2个以上醚基的支链状醚化合物)
作为有2个以上醚基的支链状醚化合物(以下称为“支链状醚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以下述式(11)表示的化合物。
【化5】
式(11)中,R50表示氢原子;链状、支链状、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R51、R52和R53各自独立地表示链状、支链状、环状的烃基,形成支链结构的碳原子彼此可通过脂肪族烃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的烃连接。m2表示1以上的数,并且优选为1~20;n2表示1以上的数,并且优选为1~9。
以上述式(11)表示的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丙基醚、丙二醇二丁基醚、丙二醇二戊基醚、丙二醇二己基醚、丙二醇二甲氧基苯基醚、聚丙二醇二甲基醚、聚丙二醇二乙基醚、聚丙二醇二丙基醚、聚丙二醇二丁基醚、聚丙二醇二戊基醚、聚丙二醇二己基醚、聚丙二醇二甲氧基苯基醚、
甲基二氧杂己烷、甲基二氧杂庚烷、甲基二氧杂辛烷、甲基二氧杂壬烷、甲基二氧杂癸烷、甲基二氧杂十一烷、甲基二氧杂十二烷、甲基二氧杂十三烷、甲基二氧杂十四烷、甲基二氧杂十五烷、甲基二氧杂十六烷、二甲基二氧杂己烷、二甲基二氧杂庚烷、二甲基二氧杂辛烷、二甲基二氧杂壬烷、二甲基二氧杂癸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一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二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三烷、二甲基二氧杂十四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五烷、二甲基二氧杂十六烷、三甲基二氧杂己烷、三甲基二氧杂庚烷、三甲基二氧杂辛烷、三甲基二氧杂壬烷、三甲基二氧杂癸烷、三甲基二氧杂十一烷、三甲基二氧杂十二烷、三甲基二氧杂十三烷、三甲基二氧杂十四烷、三甲基二氧杂十五烷、三甲基二氧杂十六烷、乙基二氧杂己烷、乙基二氧杂庚烷、乙基二氧杂辛烷、乙基二氧杂壬烷、乙基二氧杂癸烷、乙基二氧杂十一烷、乙基二氧杂十二烷、乙基二氧杂十三烷、乙基二氧杂十四烷、乙基二氧杂十五烷、乙基二氧杂十六烷、二乙基二氧杂己烷、二乙基二氧杂庚烷、二乙基二氧杂辛烷、二乙基二氧杂壬烷、二乙基二氧杂癸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一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二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三烷、二乙基二氧杂十四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五烷、二乙基二氧杂十六烷、三乙基二氧杂己烷、三乙基二氧杂庚烷、三乙基二氧杂辛烷、三乙基二氧杂壬烷、三乙基二氧杂癸烷、三乙基二氧杂十一烷、三乙基二氧杂十二烷、三乙基二氧杂十三烷、三乙基二氧杂十四烷、三乙基二氧杂十五烷、三乙基二氧杂十六烷、
丙基二氧杂己烷、丙基二氧杂庚烷、丙基二氧杂辛烷、丙基二氧杂壬烷、丙基二氧杂癸烷、丙基二氧杂十一烷、丙基二氧杂十二烷、丙基二氧杂十三烷、丙基二氧杂十四烷、丙基二氧杂十五烷、丙基二氧杂十六烷、二丙基二氧杂己烷、二丙基二氧杂庚烷、二丙基二氧杂辛烷、二丙基二氧杂壬烷、二丙基二氧杂癸烷、二丙基二氧杂十一烷、二丙基二氧杂十二烷、二丙基二氧杂十三烷、二丙基二氧杂十四烷、二丙基二氧杂十五烷、二丙基二氧杂十六烷、三丙基二氧杂己烷、三丙基二氧杂庚烷、三丙基二氧杂辛烷、三丙基二氧杂壬烷、三丙基二氧杂癸烷、三丙基二氧杂十一烷、三丙基二氧杂十二烷、三丙基二氧杂十三烷、三丙基二氧杂十四烷、三丙基二氧杂十五烷、三丙基二氧杂十六烷、丁基二氧杂己烷、丁基二氧杂庚烷、丁基二氧杂辛烷、丁基二氧杂壬烷、丁基二氧杂癸烷、丁基二氧杂十一烷、丁基二氧杂十二烷、丁基二氧杂十三烷、丁基二氧杂十四烷、丁基二氧杂十五烷、丁基二氧杂十六烷、二丁基二氧杂己烷、二丁基二氧杂庚烷、二丁基二氧杂辛烷、二丁基二氧杂壬烷、二丁基二氧杂癸烷、二丁基二氧杂十一烷、二丁基二氧杂十二烷、二丁基二氧杂十三烷、二丁基二氧杂十四烷、二丁基二氧杂十五烷、二丁基二氧杂十六烷、三丁基二氧杂己烷、三丁基二氧杂庚烷、三丁基二氧杂辛烷、三丁基二氧杂壬烷、三丁基二氧杂癸烷、三丁基二氧杂十一烷、三丁基二氧杂十二烷、三丁基二氧杂十三烷、三丁基二氧杂十四烷、三丁基二氧杂十五烷、三丁基二氧杂十六烷、
甲基三氧杂壬烷、甲基三氧杂癸烷、甲基三氧杂十一烷、甲基三氧杂十二烷、甲基三氧杂十三烷、甲基三氧杂十四烷、甲基三氧杂十五烷、甲基三氧杂十六烷、二甲基三氧杂壬烷、二甲基三氧杂癸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一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二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三烷、二甲基三氧杂十四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五烷、二甲基三氧杂十六烷、三甲基三氧杂壬烷、三甲基三氧杂癸烷、三甲基三氧杂十一烷三甲基三氧杂十二烷、三甲基三氧杂十三烷、三甲基三氧杂十四烷、三甲基三氧杂十五烷、三甲基三氧杂十六烷、乙基三氧杂壬烷、乙基三氧杂癸烷、乙基三氧杂十一烷、乙基三氧杂十二烷、乙基三氧杂十三烷、乙基三氧杂十四烷、乙基三氧杂十五烷、乙基三氧杂十六烷、二乙基三氧杂壬烷、二乙基三氧杂癸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一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二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三烷、二乙基三氧杂十四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五烷、二乙基三氧杂十六烷、三乙基三氧杂壬烷、三乙基三氧杂癸烷、三乙基三氧杂十一烷、三乙基三氧杂十二烷、三乙基三氧杂十三烷、三乙基三氧杂十四烷、三乙基三氧杂十五烷、三乙基三氧杂十六烷、
丙基三氧杂壬烷、丙基三氧杂癸烷、丙基三氧杂十一烷、丙基三氧杂十二烷、丙基三氧杂十三烷、丙基三氧杂十四烷、丙基三氧杂十五烷、丙基三氧杂十六烷、二丙基三氧杂壬烷、二丙基三氧杂癸烷、二丙基三氧杂十一烷、二丙基三氧杂十二烷、二丙基三氧杂十三烷、二丙基三氧杂十四烷、二丙基三氧杂十五烷、二丙基三氧杂十六烷、三丙基三氧杂壬烷、三丙基三氧杂癸烷、三丙基三氧杂十一烷、三丙基三氧杂十二烷、三丙基三氧杂十三烷、三丙基三氧杂十四烷、三丙基三氧杂十五烷、三丙基三氧杂十六烷、丁基三氧杂壬烷、丁基三氧杂癸烷、丁基三氧杂十一烷、丁基三氧杂十二烷、丁基三氧杂十三烷、丁基三氧杂十四烷、丁基三氧杂十五烷、丁基三氧杂十六烷、二丁基三氧杂壬烷、二丁基三氧杂癸烷、二丁基三氧杂十一烷、二丁基三氧杂十二烷、二丁基三氧杂十三烷、二丁基三氧杂十四烷、二丁基三氧杂十五烷、二丁基三氧杂十六烷、三丁基三氧杂壬烷、三丁基三氧杂癸烷、三丁基三氧杂十一烷、三丁基三氧杂十二烷、三丁基三氧杂十三烷、三丁基三氧杂十四烷、三丁基三氧杂十五烷、三丁基三氧杂十六烷、
甲基四氧杂十二烷、甲基四氧杂十三烷、甲基四氧杂十四烷、甲基四氧杂十五烷、甲基四氧杂十六烷、二甲基四氧杂十二烷、二甲基四氧杂十三烷、二甲基四氧杂十四烷、二甲基四氧杂十五烷、二甲基四氧杂十六烷、三甲基四氧杂十二烷、三甲基四氧杂十三烷、三甲基四氧杂十四烷、三甲基四氧杂十五烷、三甲基四氧杂十六烷、乙基四氧杂十二烷、乙基四氧杂十三烷、乙基四氧杂十四烷、乙基四氧杂十五烷、乙基四氧杂十六烷、二乙基四氧杂十二烷、二乙基四氧杂十三烷、二乙基四氧杂十四烷、二乙基四氧杂十五烷、二乙基四氧杂十六烷、三乙基四氧杂十二烷、三乙基四氧杂十三烷、三乙基四氧杂十四烷、三乙基四氧杂十五烷、三乙基四氧杂十六烷、
丙基四氧杂十二烷、丙基四氧杂十三烷、丙基四氧杂十四烷、丙基四氧杂十五烷、丙基四氧杂十六烷、二丙基四氧杂十二烷、二丙基四氧杂十三烷、二丙基四氧杂十四烷、二丙基四氧杂十五烷、二丙基四氧杂十六烷、三丙基四氧杂十二烷、三丙基四氧杂十三烷、三丙基四氧杂十四烷、三丙基四氧杂十五烷、三丙基四氧杂十六烷、丁基四氧杂十二烷、丁基四氧杂十三烷、丁基四氧杂十四烷、丁基四氧杂十五烷、丁基四氧杂十六烷、二丁基四氧杂十二烷、二丁基四氧杂十三烷、二丁基四氧杂十四烷、二丁基四氧杂十五烷、二丁基四氧杂十六烷、三丁基四氧杂十二烷、三丁基四氧杂十三烷、三丁基四氧杂十四烷、三丁基四氧杂十五烷、三丁基四氧杂十六烷。
更优选支链状醚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丁基醚、聚丙二醇二甲基醚、聚丙二醇二乙基醚、聚丙二醇二丁基醚、甲基二氧杂己烷、甲基二氧杂庚烷、甲基二氧杂辛烷、甲基二氧杂壬烷、甲基二氧杂癸烷、甲基二氧杂十一烷、甲基二氧杂十二烷、甲基二氧杂十三烷、甲基二氧杂十四烷、甲基二氧杂十五烷、甲基二氧杂十六烷、二甲基二氧杂己烷、二甲基二氧杂庚烷、二甲基二氧杂辛烷、二甲基二氧杂壬烷、二甲基二氧杂癸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一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二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三烷、二甲基二氧杂十四烷、二甲基二氧杂十五烷、二甲基二氧杂十六烷、乙基二氧杂癸烷、乙基二氧杂十一烷、乙基二氧杂十二烷、乙基二氧杂十三烷、乙基二氧杂十四烷、乙基二氧杂十五烷、乙基二氧杂十六烷、二乙基二氧杂己烷、二乙基二氧杂庚烷、二乙基二氧杂辛烷、二乙基二氧杂壬烷、二乙基二氧杂癸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一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二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三烷、二乙基二氧杂十四烷、二乙基二氧杂十五烷、二乙基二氧杂十六烷、
甲基三氧杂壬烷、甲基三氧杂癸烷、甲基三氧杂十一烷、甲基三氧杂十二烷、甲基三氧杂十三烷、甲基三氧杂十四烷、甲基三氧杂十五烷、甲基三氧杂十六烷、二甲基三氧杂壬烷、二甲基三氧杂癸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一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二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三烷、二甲基三氧杂十四烷、二甲基三氧杂十五烷、二甲基三氧杂十六烷、乙基三氧杂壬烷、乙基三氧杂癸烷、乙基三氧杂十一烷、乙基三氧杂十二烷、乙基三氧杂十三烷、乙基三氧杂十四烷、乙基三氧杂十五烷、乙基三氧杂十六烷、二乙基三氧杂壬烷、二乙基三氧杂癸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一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二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三烷、二乙基三氧杂十四烷、二乙基三氧杂十五烷、二乙基三氧杂十六烷、甲基四氧杂十二烷、甲基四氧杂十三烷、甲基四氧杂十四烷、甲基四氧杂十五烷、甲基四氧杂十六烷、二甲基四氧杂十二烷、二甲基四氧杂十三烷、二甲基四氧杂十四烷、二甲基四氧杂十五烷、二甲基四氧杂十六烷、乙基四氧杂十二烷、乙基四氧杂十三烷、乙基四氧杂十四烷、乙基四氧杂十五烷、乙基四氧杂十六烷、二乙基四氧杂十二烷、二乙基四氧杂十三烷、二乙基四氧杂十四烷、二乙基四氧杂十五烷、二乙基四氧杂十六烷。
进一步优选支链状醚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丁基醚、甲基二氧杂己烷、甲基二氧杂庚烷、甲基二氧杂辛烷、甲基二氧杂壬烷、甲基二氧杂癸烷、甲基三氧杂壬烷、甲基三氧杂癸烷、甲基四氧杂十四烷。
(含有2个以上醚基的环状醚化合物)
作为有2个以上醚基的环状醚化合物(以下称为“环状醚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以下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
【化6】
上述式(12)中,R60和R61表示氢原子;链状、支链状、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另外,形成环状结构的碳原子彼此可通过脂肪族或芳香族烃相连接。m3表示1以上的数,并且优选为1~20。n3表示2以上的数,优选为2~10。
以上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具有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1,3-二氧戊环、1,3-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甲基-1,3-二氧六环、二甲基-1,3-二氧六环、三甲基-1,3-二氧六环、四甲基-1,3-二氧六环、五甲基-1,3-二氧六环、六甲基-1,3-二氧六环、七甲基-1,3-二氧六环、八甲基-1,3-二氧六环、乙基-1,3-二氧六环、二乙基-1,3-二氧六环、三乙基-1,3-二氧六环、四乙基-1,3-二氧六环、五乙基-1,3-二氧六环、六乙基-1,3-二氧六环、七乙基-1,3-二氧六环、八乙基-1,3-二氧六环、丙基-1,3-二氧六环、二丙基-1,3-二氧六环、三丙基-1,3-二氧六环、四丙基-1,3-二氧六环、五丙基-1,3-二氧六环、六丙基-1,3-二氧六环、七丙基-1,3-二氧六环、八丙基-1,3-二氧六环、丁基-1,3-二氧六环、二丁基-1,3-二氧六环、三丁基-1,3-二氧六环、四丁基-1,3-二氧六环、五丁基-1,3-二氧六环、六丁基-1,3-二氧六环、七丁基-1,3-二氧六环、八丁基-1,3-二氧六环、
甲基-1,4-二氧六环、二甲基-1,4-二氧六环、三甲基-1,4-二氧六环、四甲基-1,4-二氧六环、五甲基-1,4-二氧六环、六甲基-1,4-二氧六环、七甲基-1,4-二氧六环、八甲基-1,4-二氧六环、乙基-1,4-二氧六环、二乙基-1,4-二氧六环、三乙基-1,4-二氧六环、四乙基-1,4-二氧六环、五乙基-1,4-二氧六环、六乙基-1,4-二氧六环、七乙基-1,4-二氧六环、八乙基-1,4-二氧六环、丙基-1,4-二氧六环、二丙基-1,4-二氧六环、三丙基-1,4-二氧六环、四丙基-1,4-二氧六环、五丙基-1,4-二氧六环、六丙基-1,4-二氧六环、七丙基-1,4-二氧六环、八丙基-1,4-二氧六环、丁基-1,4-二氧六环、二丁基-1,4-二氧六环、三丁基-1,4-二氧六环、四丁基-1,4-二氧六环、五丁基-1,4-二氧六环、六丁基-1,4-二氧六环、七丁基-1,4-二氧六环、八丁基-1,4-二氧六环、
三氧杂己环、二氧杂环庚烷、三氧杂环庚烷、二氧杂环辛烷、三氧杂环辛烷、四氧杂环辛烷、二氧杂环壬烷、三氧杂环壬烷、四氧杂环壬烷、二氧杂环癸烷、三氧杂环癸烷、四氧杂环癸烷、五氧杂环癸烷、12-冠醚-4、苯并-12-冠醚-4、二苯并-12-冠醚-4、萘并-12-冠醚-4、二萘并-12-冠醚-4、2,2’-联萘-12-冠醚-4、15-冠醚-5、苯并-15-冠醚-5、二苯并-15-冠醚-5、萘并-15-冠醚-5、二萘并-15-冠醚-5、2,3-萘并-15-冠醚-5、18-冠醚-6、苯并-18-冠醚-6、二苯并-18-冠醚-6、萘并-18-冠醚-6、二萘并-18-冠醚-6、二环己烷并-18-冠醚-6、24-冠醚-8、苯并-24-冠醚-8、二苯并-24-冠醚-8、萘并-24-冠醚-8、二萘并-24-冠醚-8、二环己烷并-24-冠醚-8、30-冠醚-10、苯并-30-冠醚-10、二苯并-30-冠醚-10、萘并-30-冠醚-10、二萘并-30-冠醚-10、二环己烷并-30-冠醚-10。
更优选环状醚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1,3-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甲基-1,3-二氧六环、二甲基-1,3-二氧六环、四甲基-1,3-二氧六环、乙基-1,3-二氧六环、二乙基-1,3-二氧六环、四乙基-1,3-二氧六环、甲基-1,4-二氧六环、二甲基-1,4-二氧六环、四甲基-1,4-二氧六环、乙基-1,4-二氧六环、二乙基-1,4-二氧六环、四乙基-1,4-二氧六环、二氧杂环庚烷、三氧杂环庚烷、二氧杂环辛烷、三氧杂环辛烷、四氧杂环辛烷、二氧杂环壬烷、三氧杂环壬烷、四氧杂环壬烷、二氧杂环癸烷、12-冠醚-4、苯并-12-冠醚-4、15-冠醚-5、苯并-15-冠醚-5、18-冠醚-6、苯并-18-冠醚-6。
进一步优选环状醚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1,3-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12-冠醚-4、苯并-12-冠醚-4、15-冠醚-5、18-冠醚-6。
(成分(A-2):三价磷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成分(A-2)是分子内含有三价磷原子的化合物。作为成分(A-2),可以单独使用1种三价磷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三价磷化合物组合使用。
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能够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A-2)三价磷化合物更优选为以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7】
式(1)中,a表示1以上的数。
R1表示碳原子数为1~33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茂金属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33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与R2、R1与R3或R2与R3可以相连接。
a为2以上的情况下,所存在的2个以上的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2彼此或R3彼此可以相连接。
上述式(1)中,列举R1、R2和R3未连接的情况下的R1、R2和R3具体例子时,可以举出下述例子。
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三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五烷基、二十六烷基、二十七烷基、二十八烷基、二十九烷基、三十烷基、三十一烷基、三十二烷基等脂肪族烃基(这些基团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取代或无取代的苯基、萘基、蒽基等芳香族烃基;以及取代或无取代的二茂铁基、二茂钒基、二茂铬基、二茂钴基、二茂镍基、二茂锆基、二茂钛基、二茂钌基、二茂铪基等的茂金属基。
式(1)中,具体列举R1与R2、R1与R3、R2与R3、R2彼此或R3彼此相连接的情况下的R1、R2和R3时,可以举出下述基团。
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戊基、亚己基、亚庚基、亚辛基、亚壬基、亚癸基、亚十一烷基、亚十二烷基、亚十三烷基、亚十四烷基、亚十五烷基、亚十六烷基、亚十七烷基、亚十八烷基、亚十九烷基、亚二十烷基、亚二十一烷基、亚二十二烷基、亚二十三烷基、亚二十四烷基、亚二十五烷基、亚二十六烷基、亚二十七烷基、亚二十八烷基、亚二十九烷基、亚三十烷基、亚三十一烷基、亚三十二烷基等脂肪族烃基(这些基团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以及取代或无取代的亚苯基、亚萘基、亚蒽基等芳香族烃基。
上述式(1)中,a为1且R1、R2、R3全部为芳香族烃基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在聚合(C)环硫化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因此,优选R1、R2和R3之中至少1个是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R1、R2和R3之中2个以上是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R1、R2、R3全部是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对于构成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的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给电子性基(例如可以举出OR基、OCOR基、NR2基、NHCOR基、烷基等,其中,R表示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吸电子性基(可以举出CF3基、CCl3基、NO2基、CN基、CHO基、COR基、CO2R基、SO2R基、SO3R基等。需要说明的是,R表示脂肪族烃基、芳香族烃基)的任意一种。
构成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的取代基是给电子性基的情况下,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是更优选的。构成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的取代基是吸电子性基的情况下,存在在聚合(C)环硫化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是更优选的。
构成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的取代基的个数为1以上。因为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在聚合(C)环硫化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更优选取代基的个数为2以上。
构成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的取代基的个数方面,由于存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构成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的取代基的个数为9以下。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降低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更优选取代基的个数为5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取代基的个数为3以下。
(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方面,由于存在在聚合(C)环硫化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优选(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以上。由于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供的趋势,所以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以上。由于存在(A-2)三价磷化合物的蒸汽压进一步提高、处理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6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9以上。
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52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4以下。由于存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更优异的趋势,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28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24以下。
由于存在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优选(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个数为1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三价磷原子的个数为2以上。
(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个数方面,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个数为8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磷原子的个数为4以下。由于存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三价磷原子的个数为3以下。
具体列举成分(A-2)时,可以举出具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具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具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几种化合物组合使用。
(具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
具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只要是含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化合物就无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上述式(1)中a为1所表示的化合物。
具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正丙基膦、三异丙基膦、三环丙基膦、三(甲基环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异丁基膦、三仲丁基膦、三叔丁基膦、三环丁基膦、三(甲基环丁基)膦、三甲基丁基膦、三(二甲基丁基)膦、三(乙基丁基)膦、三(二乙基丁基)膦、三戊基膦、三环戊基膦、三(甲基环戊基)膦、三(甲基戊基)膦、三(二甲基戊基)膦、三(乙基戊基)膦、三(二乙基戊基)膦、三己基膦、三环己基膦、三(甲基环己基)膦、三(甲基己基)膦、三(二甲基己基)膦、三(乙基己基)膦、三(二乙基戊基)膦、三庚基膦、三环庚基膦、三(甲基环庚基)膦、三(甲基庚基)膦、三(二甲基庚基)膦、三(乙基庚基)膦、三(二乙基庚基)膦、三辛基膦、三环辛基膦、三(甲基环辛基)膦、三(甲基辛基)膦、三(二甲基辛基)膦、三(乙基辛基)膦、三(二乙基辛基)膦、三壬基膦、三环壬基膦、三(甲基环壬基)膦、三(甲基壬基)膦、三(二甲基壬基)膦、三(乙基壬基)膦、三(二乙基壬基)膦、三癸基膦、三环癸基膦、三(甲基环癸基)膦、三(甲基癸基)膦、三(二甲基癸基)膦、三(乙基癸基)膦、三(二乙基癸基)膦、三(十一烷基)膦、三(甲基十一烷基)膦、三(乙基十一烷基)膦、三(十二烷基)膦、三(甲基十二烷基)膦、三(乙基十二烷基)膦、
三(十三烷基)膦、三(甲基十三烷基)膦、三(乙基十三烷基)膦、三(十四烷基)膦、三(甲基十四烷基)膦、三(乙基十四烷基)膦、三(十五烷基)膦、三(甲基十五烷基)膦、三(乙基十五烷基)膦、三(十六烷基)膦、三(甲基十六烷基)膦、三(乙基十六烷基)膦、三(十七烷基)膦、三(甲基十七烷基)膦、三(乙基十七烷基)膦、三(十八烷基)膦、三(甲基十八烷基)膦、三(乙基十八烷基)膦、三(十九烷基)膦、三(甲基十九烷基)膦、三(乙基十九烷基)膦、三(二十烷基)膦、三(二十一烷基)膦、三(二十二烷基)膦、三(二十三烷基)膦、三(二十四烷基)膦、三(二十五烷基)膦、三(二十六烷基)膦、三(二十七烷基)膦、三(二十八烷基)膦、三(二十九烷基)膦、三(三十烷基)膦、三苯基膦、三(甲基苯基)膦、三(乙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膦、三(甲氧基苯基)膦、三(二甲氨基苯基)膦、三(三氟甲基苯基)膦、三(硝基苯基)膦、三(氰基苯基)膦、三(乙酰基苯基)膦、三(氟苯基)膦、三(二甲基苯基)膦、三(二乙基苯基)膦、三[(二丙基)苯基]膦、三(二丁基苯基)膦、三(二甲氧基苯基)膦、三[二(二甲氨基)苯基]膦、三[二(三氟甲基)苯基]膦、三(二硝基苯基)膦、三(二氰基苯基)膦、三(二乙酰基苯基)膦、三(二氟苯基)膦、三(三甲基苯基)膦、三(三乙基苯基)膦、三(三丙基苯基)膦、三(三丁基苯基)膦、三(三甲氧基苯基)膦、三[三(二甲氨基)苯基]膦、三[三(三氟甲基)苯基]膦、三(三硝基苯基)膦、三(三氰基苯基)膦、三(三乙酰基苯基)膦、三(五氟苯基)膦、三苄基膦、三萘基膦、三(甲基萘基)膦、三(乙基萘基)膦、三(丙基萘基)膦、三(丁基萘基)膦、三蒽基膦;
二乙基甲基膦、二丙基甲基膦、二丁基甲基膦、二戊基甲基膦、二己基甲基膦、二环己基甲基膦、二辛基甲基膦、二苯基甲基膦、二(甲基苯基)甲基膦、二(丁基苯基)甲基膦、二(二甲基苯基)甲基膦、二(二丙基)甲基苯基膦、二(二丁基苯基)甲基膦、二(三甲基苯基)甲基膦、二(三丁基苯基)甲基膦、二萘基甲基膦、二甲基乙基膦、二丙基乙基膦、二丁基乙基膦、二戊基乙基膦、二己基乙基膦、二环己基乙基膦、二辛基乙基膦、二苯基乙基膦、二(甲基苯基)乙基膦、二(丁基苯基)乙基膦、二(二甲基苯基)乙基膦、二(二丁基苯基)乙基膦、二(三甲基苯基)乙基膦、二(三丁基苯基)乙基膦、二萘基乙基膦、二甲基丙基膦、二乙基丙基膦、二丁基丙基膦、二戊基丙基膦、二己基丙基膦、二环己基丙基膦、二辛基丙基膦、二苯基丙基膦、二(甲基苯基)丙基膦、二(丁基苯基)丙基膦、二(二甲基苯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苯基)丙基膦、二(三甲基苯基)丙基膦、二(三丁基苯基)丙基膦、二萘基丙基膦、二甲基丁基膦、二乙基丁基膦、二丙基丁基膦、二戊基丁基膦、二己基丁基膦、二环己基丁基膦、二辛基丁基膦、二苯基丁基膦、二(甲基苯基)丁基膦、二(丁基苯基)丁基膦、二(二甲基苯基)丁基膦、二(二丁基苯基)丁基膦、二(三甲基苯基)丁基膦、二(三丁基苯基)丁基膦、二萘基丁基膦、二甲基戊基膦、二乙基戊基膦、二丙基戊基膦、二丁基戊基膦、二己基戊基膦、二环己基戊基膦、二辛基戊基膦、二苯基戊基膦、二(甲基苯基)戊基膦、二(丁基苯基)戊基膦、二(二甲基苯基)戊基膦、二(二丁基苯基)戊基膦、二(三甲基苯基)戊基膦、二(三丁基苯基)戊基膦、二萘基戊基膦、
二甲基己基膦、二乙基己基膦、二丙基己基膦、二丁基己基膦、二戊基己基膦、二环己基己基膦、二辛基己基膦、二苯基己基膦、二(甲基苯基)己基膦、二(丁基苯基)己基膦、二(二甲基苯基)己基膦、二(二丁基苯基)己基膦、二(三甲基苯基)己基膦、二(三丁基苯基)己基膦、二萘基己基膦、二甲基环己基膦、二乙基环己基膦、二丙基环己基膦、二丁基环己基膦、二戊基环己基膦、二己基环己基膦、二辛基环己基膦、二苯基环己基膦、二(甲基苯基)环己基膦、二(丁基苯基)环己基膦、二(二甲基苯基)环己基膦、二(二丁基苯基)环己基膦、二(三甲基苯基)环己基膦、二(三丁基苯基)环己基膦、二萘基环己基膦、二甲基辛基膦、二乙基辛基膦、二丙基辛基膦、二异丙基辛基膦、二丁基辛基膦、二戊基辛基膦、二己基辛基膦、二环己基辛基膦、二苯基辛基膦、二(甲基苯基)辛基膦、二(丁基苯基)辛基膦、二(二甲基苯基)辛基膦、二(二丁基苯基)辛基膦、二(三甲基苯基)辛基膦、二(三丁基苯基)辛基膦、二萘基辛基膦、
二甲基苯基膦、二乙基苯基膦、二丙基苯基膦、二环丙基苯基膦、二丁基苯基膦、二戊基苯基膦、二己基苯基膦、二环己基苯基膦、二辛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苯基膦、二(丙基苯基)苯基膦、二(丁基苯基)苯基膦、
二(甲氧基苯基)苯基膦、双[(二甲氨基)苯基]苯基膦、双[(三氟甲基)苯基]苯基膦、二(硝基苯基)苯基膦、二(氰基苯基)苯基膦、二(乙酰基苯基)苯基膦、二(五氟苯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苯基)苯基膦、二(二丙基苯基)苯基膦、二(二丁基苯基)苯基膦、二(二甲氧基苯基)苯基膦、二[二(二甲氨基)苯基]苯基膦、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苯基膦、二(二硝基苯基)苯基膦、二(二氰基苯基)苯基膦、二(二乙酰基苯基)苯基膦、二(三甲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丙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丁基苯基)苯基膦、二(三甲氧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二甲氨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苯基膦、二(三硝基苯基)苯基膦、二(三氰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乙酰基苯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甲基膦、(甲基苯基)二乙基膦、(甲基苯基)二丙基膦、(甲基苯基)二环丙基膦、(甲基苯基)二丁基膦、(甲基苯基)二戊基膦、(甲基苯基)二己基膦、(甲基苯基)二环己基膦、(甲基苯基)二辛基膦、(甲基苯基)二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二甲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二丙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二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三甲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三丙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三丁基苯基)膦、(甲氧基苯基)二苯基膦、(二甲氨基)苯基二苯基膦、(三氟甲基)苯基二苯基膦、(硝基苯基)二苯基膦、(氰基苯基)二苯基膦、(乙酰基苯基)二苯基膦、(五氟苯基)二苯基膦、(二甲氧基苯基)二苯基膦、[二(二甲氨基)苯基]二苯基膦、[二(三氟甲基)苯基]二苯基膦、(二硝基苯基)二苯基膦、(二氰基苯基)二苯基膦、(二乙酰基苯基)二苯基膦、(三甲氧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二甲氨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三氟甲基)苯基]二苯基膦、(三硝基苯基)二苯基膦、(三氰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乙酰基苯基)二苯基膦、二(甲氧基苯基)(甲基苯基)膦、双[(二甲氨基)苯基](甲基苯基)膦、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硝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氰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乙酰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五氟苯基)(甲基苯基)膦、
二(二甲氧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二(二甲氨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二(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二硝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二氰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二乙酰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三甲氧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三(二甲氨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三(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三硝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三氰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三乙酰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甲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乙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丙基膦、(二甲基苯基)二环丙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膦、(二甲基苯基)二戊基膦、(二甲基苯基)二己基膦、(二甲基苯基)二环己基膦、(二甲基苯基)二辛基膦、(二甲基苯基)二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二甲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二丙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二丁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三甲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三丙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二(三丁基苯基)膦、二(甲氧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双[(二甲氨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硝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氰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乙酰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五氟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二甲氧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二(二甲氨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二(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二硝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二氰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二乙酰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
二(三甲氧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三(二甲氨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三(三氟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三硝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三氰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二(三乙酰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甲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乙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丙基膦、(三甲基苯基)二环丙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丁基膦、(三甲基苯基)二戊基膦、(三甲基苯基)二己基膦、(三甲基苯基)二环己基膦、(三甲基苯基)二辛基膦、(三甲基苯基)二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二甲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二丙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二丁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三丙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二(三丁基苯基)膦、二(甲氧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双[(二甲氨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双[(三氟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硝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氰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乙酰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五氟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二甲氧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二(二甲氨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二(三氟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二硝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二氰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二乙酰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三甲氧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三(二甲氨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三(三氟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三硝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三氰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二(三乙酰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
(三丙基苯基)二甲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乙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丙基膦、(三丙基苯基)二环丙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丁基膦、(三丙基苯基)二戊基膦、(三丙基苯基)二己基膦、(三丙基苯基)二环己基膦、(三丙基苯基)二辛基膦、(三丙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二甲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二丙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二丁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三甲基苯基)膦、(三丙基苯基)二(三丁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甲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乙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丙基膦、(三丁基苯基)二环丙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丁基膦、(三丁基苯基)二戊基膦、(三丁基苯基)二己基膦、(三丁基苯基)二环己基膦、(三丁基苯基)二辛基膦、(三丁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二甲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二丙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二丁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三甲基苯基)膦、(三丁基苯基)二(三丙基苯基)膦、
二甲基萘基膦、二乙基萘基膦、二丙基萘基膦、二环丙基萘基膦、二丁基萘基膦、二戊基萘基膦、二己基萘基膦、二环己基萘基膦、二辛基萘基膦、二苯基萘基膦、二(甲基苯基)萘基膦、二(丙基苯基)萘基膦、二(丁基苯基)萘基膦、二(二甲基苯基)萘基膦、二(二丙基苯基)萘基膦、二(二丁基苯基)萘基膦、二(三甲基苯基)萘基膦、二(三丙基苯基)萘基膦、二(三丁基苯基)萘基膦、甲基乙基丙基膦、甲基乙基丁基膦、甲基乙基戊基膦、甲基乙基戊基膦、甲基乙基己基膦、甲基乙基环己基膦、甲基乙基辛基膦、甲基乙基苯基膦、甲基乙基(甲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丙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丁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二甲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二丙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三甲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三丙基苯基)膦、甲基乙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乙基萘基膦、甲基己基环己基膦、甲基己基辛基膦、甲基己基苯基膦、甲基己基(甲基苯基)膦、甲基己基(丁基苯基)膦、甲基己基(二甲基苯基)膦、甲基己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己基(三甲基苯基)膦、甲基己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辛基膦、甲基环己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甲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丁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二甲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三甲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环己基萘基膦、
甲基苯基(甲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萘基膦、甲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甲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二甲基苯基)蒽基膦、甲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乙基戊基膦、丁基乙基己基膦、丁基乙基环己基膦、丁基乙基辛基膦、丁基乙基苯基膦、丁基乙基(甲基苯基)膦、丁基乙基(丁基苯基)膦、丁基乙基(二甲基苯基)膦、丁基乙基(二丁基苯基)膦、丁基乙基(三甲基苯基)膦、丁基乙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乙基萘基膦、乙基己基环己基膦、乙基己基辛基膦、乙基己基苯基膦、乙基己基(甲基苯基)膦、乙基己基(丁基苯基)膦、乙基己基(二甲基苯基)膦、乙基己基(二丁基苯基)膦、乙基己基(三甲基苯基)膦、乙基己基(三丁基苯基)膦、乙基己基萘基膦、乙基环己基辛基膦、乙基环己基苯基膦、乙基环己基(甲基苯基)膦、乙基环己基(丁基苯基)膦、乙基环己基(二甲基苯基)膦、乙基环己基(二丁基苯基)膦、乙基环己基(三甲基苯基)膦、乙基环己基(三丁基苯基)膦、乙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乙基苯基(丁基苯基)膦、乙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乙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乙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乙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乙基苯基萘基膦、乙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乙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乙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乙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乙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乙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乙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乙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
乙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丙基己基环己基膦、丙基己基辛基膦、丙基己基苯基膦、丙基己基(甲基苯基)膦、丙基己基(丁基苯基)膦、丙基己基(二甲基苯基)膦、丙基己基(二丁基苯基)膦、丙基己基(三甲基苯基)膦、丙基己基(三丁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辛基膦、丙基环己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甲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丁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二甲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二丁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三甲基苯基)膦、丙基环己基(三丁基苯基)膦、丙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丙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丙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丙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丙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丙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丙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丙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己基环己基膦、丁基己基辛基膦、丁基己基苯基膦、丁基己基(甲基苯基)膦、丁基己基(丁基苯基)膦、丁基己基(二甲基苯基)膦、丁基己基(二丁基苯基)膦、丁基己基(三甲基苯基)膦、丁基己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辛基膦、丁基环己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甲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丁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二甲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二丁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三甲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环己基萘基膦、
丁基苯基(甲基苯基)膦、丁基苯基(丁基苯基)膦、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丁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丁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丁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丁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丁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丁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丁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甲基苯基)蒽基膦、丁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丁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丁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丁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戊基己基辛基膦、戊基己基苯基膦、戊基己基(甲基苯基)膦、戊基己基(丁基苯基)膦、戊基己基(二甲基苯基)膦、戊基己基(二丁基苯基)膦、戊基己基(三甲基苯基)膦、戊基己基(三丁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辛基膦、戊基环己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甲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丁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二甲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二丁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三甲基苯基)膦、戊基环己基(三丁基苯基)膦、戊基苯基(甲基苯基)膦、戊基苯基(丁基苯基)膦、戊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戊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戊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戊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戊基苯基萘基膦、戊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戊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戊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戊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戊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
戊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戊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戊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戊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辛基膦、己基环己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甲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丁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二甲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二丁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三甲基苯基)膦、己基环己基(三丁基苯基)膦、己基苯基(甲基苯基)膦、己基苯基(丁基苯基)膦、己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己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己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己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己基苯基萘基膦、己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己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己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己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己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己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己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己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己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甲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丁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环己基苯基萘基膦、环己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环己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环己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环己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环己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环己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环己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环己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环己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
辛基苯基(甲基苯基)膦、辛基苯基(丁基苯基)膦、辛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辛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辛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辛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辛基苯基萘基膦、辛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辛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辛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辛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辛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辛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辛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辛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辛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辛基(三丁基苯基)蒽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丙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丁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苯基(甲基苯基)苄基膦、苯基(甲基苯基)萘基膦、苯基(二甲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苯基(二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膦、苯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苯基(三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膦、苯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苯基(三甲基苯基)苄基膦、苯基(三甲基苯基)萘基膦、苯基(三丙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
(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二丙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二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萘基膦、(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苄基膦、(二甲基苯基)(三甲基苯基)萘基膦、(二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三甲基苯基)(三丙基苯基)(三丁基苯基)膦、
金刚烷基二甲基膦、金刚烷基二乙基膦、金刚烷基二丙基膦、金刚烷基二环丙基膦、金刚烷基二丁基膦、金刚烷基二戊基膦、金刚烷基二己基膦、金刚烷基二环己基膦、金刚烷基二辛基膦、金刚烷基二苯基膦、金刚烷基二(甲基苯基)膦、金刚烷基二(丁基苯基)膦、金刚烷基二(二甲基苯基)膦、金刚烷基二(二丁基苯基)膦、金刚烷基二(三甲基苯基)膦、金刚烷基二(三丁基苯基)膦、金刚烷基二苄基膦、金刚烷基二萘基膦、二金刚烷基甲基膦、二金刚烷基乙基膦、二金刚烷基丙基膦、二金刚烷基环丙基膦、二金刚烷基丁基膦、二金刚烷基戊基膦、二金刚烷基己基膦、二金刚烷基环己基膦、二金刚烷基辛基膦、二金刚烷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甲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丁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二甲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二丁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三甲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三丁基苯基)膦、二金刚烷基苄基膦、二金刚烷基萘基膦、三金刚烷基膦、2-[二(叔丁基)膦基]-1,1’-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1,1’-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2’-甲基-1,1’-联苯、
1-甲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methyl-2,5-dimethylphospholane)、1-乙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1-环己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
1-甲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丙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丁基磷杂环戊烷、
1-甲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环丙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己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环丙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
1-甲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环丙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苯基磷杂环戊烷、
1-甲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乙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丙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戊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己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环己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辛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丁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二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二丁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三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三丁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苄基-2,5-二(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甲氧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二甲氨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三氟甲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硝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氰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乙酰基苯基)磷杂环戊烷、1-甲基-2,5-二(五氟苯基)磷杂环戊烷、二环磷碱(phosphatrane)。
更优选具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是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正丙基膦、三异丙基膦、三环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异丁基膦、三仲丁基膦、三叔丁基膦、三环丁基膦、三戊基膦、三环戊基膦、三己基膦、三环己基膦、三庚基膦、三环庚基膦、三辛基膦、三环辛基膦、三苯基膦、三(甲基苯基)膦、三(甲氧基苯基)膦、三(二甲氨基苯基)膦、三(三氟甲基苯基)膦、三(氟苯基)膦、三(二甲基苯基)膦、三(二甲氧基苯基)膦、三[二(二甲氨基)苯基]膦、三[二(三氟甲基)苯基]膦、三(二氟苯基)膦、三(三甲基苯基)膦、三(三甲氧基苯基)膦、三[三(二甲氨基)苯基]膦、三[三(三氟甲基)苯基]膦、三(五氟苯基)膦、三苄基膦、二乙基甲基膦、二丙基甲基膦、二丁基甲基膦、二己基甲基膦、二环己基甲基膦、二苯基甲基膦、二甲基乙基膦、二丙基乙基膦、二丁基乙基膦、二己基乙基膦、二环己基乙基膦、二苯基乙基膦、二甲基丙基膦、二乙基丙基膦、二丁基丙基膦、二己基丙基膦、二环己基丙基膦、二苯基丙基膦、二甲基丁基膦、二乙基丁基膦、二丙基丁基膦、二戊基丁基膦、二己基丁基膦、二环己基丁基膦、二苯基丁基膦、二丁基戊基膦、二环己基戊基膦、二苯基戊基膦、二乙基环己基膦、二丁基环己基膦、二苯基环己基膦、
二甲基苯基膦、二乙基苯基膦、二丙基苯基膦、二丁基苯基膦、二己基苯基膦、二环己基苯基膦、二辛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苯基膦、二(甲氧基苯基)苯基膦、双[(二甲氨基)苯基]苯基膦、双[(三氟甲基)苯基]苯基膦、二(硝基苯基)苯基膦、二(氰基苯基)苯基膦、二(乙酰基苯基)苯基膦、二(五氟苯基)苯基膦、二(三甲氧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二甲氨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苯基膦、二(三硝基苯基)苯基膦、二(三氰基苯基)苯基膦、二(三乙酰基苯基)苯基膦、(甲氧基苯基)二苯基膦、(甲基苯基)二苯基膦、(甲氧基苯基)二苯基膦、(二甲氨基)苯基二苯基膦、(三氟甲基)苯基二苯基膦、(硝基苯基)二苯基膦、(氰基苯基)二苯基膦、(乙酰基苯基)二苯基膦、(五氟苯基)二苯基膦、(三甲氧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二甲氨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三氟甲基)苯基]二苯基膦、(三硝基苯基)二苯基膦、(三氰基苯基)二苯基膦、(三乙酰基苯基)二苯基膦、二金刚烷基丁基膦、二金刚烷基苄基膦、2-[二(叔丁基)膦基]-1,1’-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1,1’-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2’-甲基-1,1’-联苯、
进一步优选具有1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是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三乙基膦、三正丙基膦、三异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异丁基膦、三叔丁基膦、三环戊基膦、三环己基膦、三辛基膦、三(甲基苯基)膦、三(甲氧基苯基)膦、三(三氟甲基苯基)膦、三(氟苯基)膦、三(二甲基苯基)膦、三(二甲氧基苯基)膦、三[二(三氟甲基)苯基]膦、三(五氟苯基)膦、二丁基甲基膦、二环己基乙基膦、二丙基丁基膦、二环己基丁基膦、二丁基戊基膦、二丁基环己基膦、二环己基苯基膦、2-(二环己基膦基)-1,1’-联苯、2-(二环己基膦基)-2’-甲基-1,1’-联苯。
(具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
作为具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只要是含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化合物就无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上述式(1)中a为2所表示的化合物。
具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在聚合(C)环硫化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二(二甲基膦基)甲烷、二(二乙基膦基)甲烷、二(二丙基膦基)甲烷、二(二丁基膦基)甲烷、二(二戊基膦基)甲烷、二(二己基膦基)甲烷、二(二环己基膦基)甲烷、二(二庚基膦基)甲烷、二(二辛基膦基)甲烷、二(二苯基膦基)甲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甲烷、二(二苄基膦基)甲烷、二(二萘基膦基)甲烷、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硝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氰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五氟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三甲氧基苯基)膦基]甲烷、双{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膦基}甲烷、二(二甲基膦基)乙烷、二(二乙基膦基)乙烷、二(二丙基膦基)乙烷、二(二丁基膦基)乙烷、二(二环丁基膦基)乙烷、二(二戊基膦基)乙烷、二(二己基膦基)乙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乙烷、二(二庚基膦基)乙烷、二(二辛基膦基)乙烷、二(二苯基膦基)乙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乙烷、二(二苄基膦基)乙烷、二(二萘基膦基)乙烷、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硝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氰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五氟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三甲氧基苯基)膦基]乙烷、双{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乙烷、
二(二甲基膦基)丙烷、二(二乙基膦基)丙烷、二(二丙基膦基)丙烷、二(二丁基膦基)丙烷、二(二环丁基膦基)丙烷、二(二戊基膦基)丙烷、二(二己基膦基)丙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丙烷、二(二庚基膦基)丙烷、二(二辛基膦基)丙烷、二(二苯基膦基)丙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丙烷、二(二苄基膦基)丙烷、二(二萘基膦基)丙烷、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硝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氰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五氟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三甲氧基苯基)膦基]丙烷、双{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丙烷、二(二甲基膦基)丁烷、二(二乙基膦基)丁烷、二(二丙基膦基)丁烷、二(二丁基膦基)丁烷、二(二环丁基膦基)丁烷、二(二戊基膦基)丁烷、二(二己基膦基)丁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丁烷、二(二庚基膦基)丁烷、二(二辛基膦基)丁烷、二(二苯基膦基)丁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丁烷、二(二苄基膦基)丁烷、二(二萘基膦基)丁烷、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硝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氰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五氟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三甲氧基苯基)膦基]丁烷、双{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丁烷、
二(二甲基膦基)戊烷、二(二乙基膦基)戊烷、二(二丙基膦基)戊烷、二(二丁基膦基)戊烷、二(二环丁基膦基)戊烷、二(二戊基膦基)戊烷、二(二己基膦基)戊烷、二(二环己基膦基)戊烷、二(二庚基膦基)戊烷、二(二辛基膦基)戊烷、二(二苯基膦基)戊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戊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戊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戊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戊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戊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戊烷、二(二苄基膦基)戊烷、二(二萘基膦基)戊烷、二(二甲基膦基)环戊烷、二(二乙基膦基)环戊烷、二(二丙基膦基)环戊烷、二(二丁基膦基)环戊烷、二(二环丁基膦基)环戊烷、二(二戊基膦基)环戊烷、二(二己基膦基)环戊烷、二(二环己基膦基)环戊烷、二(二庚基膦基)环戊烷、二(二辛基膦基)环戊烷、二(二苯基膦基)环戊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环戊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环戊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环戊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环戊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环戊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环戊烷、二(二苄基膦基)环戊烷、二(二萘基膦基)环戊烷、
二(二甲基膦基)己烷、二(二乙基膦基)己烷、二(二丙基膦基)己烷、二(二丁基膦基)己烷、二(二环丁基膦基)己烷、二(二戊基膦基)己烷、二(二己基膦基)己烷、二(二环己基膦基)己烷、二(二庚基膦基)己烷、、二(二辛基膦基)己烷、二(二苯基膦基)己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己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己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己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己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己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己烷、二(二苄基膦基)己烷、二(二萘基膦基)己烷、二(二甲基膦基)环己烷、二(二乙基膦基)环己烷、二(二丙基膦基)环己烷、二(二丁基膦基)环己烷、二(二环丁基膦基)环己烷、二(二戊基膦基)环己烷、二(二己基膦基)环己烷、二(二环己基膦基)环己烷、二(二庚基膦基)环己烷、二(二辛基膦基)环己烷、二(二苯基膦基)环己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二(二苄基膦基)环己烷、二(二萘基膦基)环己烷、
二(二甲基膦基)辛烷、二(二乙基膦基)辛烷、二(二丙基膦基)辛烷、二(二丁基膦基)辛烷、二(二环丁基膦基)辛烷、二(二戊基膦基)辛烷、二(二己基膦基)辛烷、二(二环己基膦基)辛烷、二(二庚基膦基)辛烷、二(二辛基膦基)辛烷、二(二苯基膦基)辛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辛烷、双[二(丁基苯基)膦基]辛烷、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辛烷、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辛烷、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辛烷、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辛烷、二(二苄基膦基)辛烷、二(二萘基膦基)辛烷、二(二甲基膦基)苯、二(二乙基膦基)苯、二(二丙基膦基)苯、二(二丁基膦基)苯、二(二环丁基膦基)苯、二(二戊基膦基)苯、二(二己基膦基)苯、二(二环己基膦基)苯、二(二庚基膦基)苯、二(二辛基膦基)苯、二(二苯基膦基)苯、双[二(甲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丁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苯、二(二苄基膦基)苯、二(二萘基膦基)苯、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苯、双[二(硝基苯基)膦基]苯、双[二(氰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五氟苯基)膦基]苯、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三甲氧基苯基)膦基]苯、双{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膦基}苯、
二(二甲基膦基)萘、二(二乙基膦基)萘、二(二丙基膦基)萘、二(二丁基膦基)萘、二(二环丁基膦基)萘、二(二戊基膦基)萘、二(二己基膦基)萘、二(二环己基膦基)萘、二(二庚基膦基)萘、二(二辛基膦基)萘、二(二苯基膦基)萘、双[二(甲基苯基)膦基]萘、双[二(丁基苯基)膦基]萘、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萘、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萘、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萘、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萘、二(二苄基膦基)萘、二(二萘基膦基)萘、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铁、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铁、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铁、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铁、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铁、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铁、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铁、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铁、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铁、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硝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氰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五氟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三甲氧基苯基)膦基]二茂铁、双{二[三(三氟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铁、
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钒、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钒、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钒、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钒、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钒、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钒、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钒、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钒、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钒、二(二环辛基膦基)二茂钒、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钒、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钒、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钒、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钒、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钒、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钒、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钒、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钒、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钒、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铬、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铬、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铬、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铬、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铬、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铬、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铬、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铬、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铬、二(二环辛基膦基)二茂铬、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铬、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铬、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铬、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铬、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铬、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铬、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铬、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铬、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铬、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钴、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钴、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钴、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钴、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钴、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钴、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钴、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钴、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钴、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钴、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钴、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钴、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钴、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钴、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钴、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钴、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钴、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钴、
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镍、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镍、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镍、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镍、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镍、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镍、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镍、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镍、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镍、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镍、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镍、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镍、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镍、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镍、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镍、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镍、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镍、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镍、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锆、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锆、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锆、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锆、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锆、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锆、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锆、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锆、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锆、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锆、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锆、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锆、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锆、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锆、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锆、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锆、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锆、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锆、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钛、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钛、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钛、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钛、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钛、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钛、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钛、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钛、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钛、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钛、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钛、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钛、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钛、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钛、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钛、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钛、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钛、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钛、
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钌、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钌、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钌、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钌、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钌、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钌、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钌、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钌、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钌、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钌、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钌、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钌、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钌、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钌、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钌、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钌、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钌、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钌、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铪、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铪、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铪、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铪、二(二戊基膦基)二茂铪、二(二己基膦基)二茂铪、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铪、二(二庚基膦基)二茂铪、二(二辛基膦基)二茂铪、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铪、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铪、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铪、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铪、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铪、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二茂铪、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二茂铪、二(二苄基膦基)二茂铪、二(二萘基膦基)二茂铪、
2,2’-二(二甲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乙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丙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丁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戊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己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环己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庚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辛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丁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苄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萘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硝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氰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五氟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三(二甲氧基苯基)膦基]-1,1’-联苯、2,2’-双{三[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1,1’-联苯、
2,2’-二(二甲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乙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丙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丁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戊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己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环己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庚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辛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丁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二丁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三丁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苄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萘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二甲氨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硝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氰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乙酰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五氟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二甲氧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三(二甲氧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三[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
二(磷杂环戊烷基)甲烷(bis(phospholano)methane)、二(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磷杂环戊烷基)苯、二(磷杂环戊烷基)萘、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
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
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环戊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环戊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
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苯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戊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己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庚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辛烷、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萘、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钛、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铬、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钴、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镍、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锆、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钌、二(二萘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铪、1,1’-甲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乙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丙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丁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戊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环戊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己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环己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辛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甲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二甲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三甲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丁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
1,1’-二丁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三丁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甲氧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二甲氨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三氟甲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硝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氰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乙酰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五氟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二甲氧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二(三氟甲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三甲氧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三(三氟甲基)苯基-2,2’-二磷杂环戊烷。
更优选具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二(二甲基膦基)甲烷、二(二乙基膦基)甲烷、二(二丁基膦基)甲烷、二(二环己基膦基)甲烷、二(二苯基膦基)甲烷、双[二(甲基苯基)膦基]甲烷、二(二甲基膦基)乙烷、二(二乙基膦基)乙烷、二(二丁基膦基)乙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乙烷、二(二苯基膦基)乙烷、二(二甲基膦基)丙烷、二(二乙基膦基)丙烷、二(二丁基膦基)丙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丙烷、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二甲基膦基)丁烷、二(二乙基膦基)丁烷、二(二丁基膦基)丁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丁烷、二(二苯基膦基)丁烷、二(二甲基膦基)环己烷、二(二乙基膦基)环己烷、二(二丁基膦基)环己烷、二(二环己基膦基)环己烷、二(二苯基膦基)环己烷、二(二甲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乙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铁、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铁、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2,2’-二(二甲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乙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丁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环己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苯基膦基)-1,1’-联苯、2,2’-二(二甲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乙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丁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环己基膦基)-1,1’-联萘、2,2’-二(二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三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
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丁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甲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丙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丁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环己烷、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环己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1,1’-甲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乙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丁基-2,2’-二磷杂环戊烷、1,1’-环己基-2,2’-二磷杂环戊烷。
进一步优选具有2个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二(二环己基膦基)甲烷、二(二甲基膦基)乙烷、二(二乙基膦基)乙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乙烷、二(二苯基膦基)乙烷、二(二环己基膦基)丙烷、二(二苯基膦基)丙烷、二(二苯基膦基)环己烷、二(二丙基膦基)二茂铁、二(二丁基膦基)二茂铁、二(二环己基膦基)二茂铁、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乙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苯、二(二丙基磷杂环戊烷基)二茂铁、1,1’-丁基-2,2’-二磷杂环戊烷。
(具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
具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只要是含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化合物就无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上述式(1)中a为3以上所表示的化合物。
具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在聚合(C)环硫化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二(二甲基膦基甲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甲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甲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甲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甲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甲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甲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膦基乙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乙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乙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乙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乙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乙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乙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膦基丙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丙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丙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丙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丙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丙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丙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膦基丁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丁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丁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丁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丁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丁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丁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膦基己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己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己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己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己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己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己基)苯基膦、
二(二甲基膦基环己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环己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环己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环己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环己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环己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环己基)苯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丙烷、三(二乙基膦基)丙烷、三(二丙基膦基)丙烷、三(二丁基膦基)丙烷、三(二己基膦基)丙烷、三(二环己基膦基)丙烷、三(二苯基膦基)丙烷、三[二(甲基苯基)膦基]丙烷、三[二(丁基苯基)膦基]丙烷、三[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丙烷、三[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丙烷、三[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丙烷、三[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丙烷、三(二甲基膦基)丁烷、三(二乙基膦基)丁烷、三(二丙基膦基)丁烷、三(二丁基膦基)丁烷、三(二己基膦基)丁烷、三(二环己基膦基)丁烷、三(二苯基膦基)丁烷、三[二(甲基苯基)膦基]丁烷、三[二(丁基苯基)膦基]丁烷、三[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丁烷、三[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丁烷、三[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丁烷、三[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丁烷、三(二甲基膦基)己烷、三(二乙基膦基)己烷、三(二丙基膦基)己烷、三(二丁基膦基)己烷、三(二己基膦基)己烷、三(二环己基膦基)己烷、三(二苯基膦基)己烷、三[二(甲基苯基)膦基]己烷、三[二(丁基苯基)膦基]己烷、三[二(二甲基苯基)膦基]己烷、三[二(二丁基苯基)膦基]己烷、三[二(三甲基苯基)膦基]己烷、三[二(三丁基苯基)膦基]己烷、
三(二甲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乙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丙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丁基膦基)环己烷、三(二己基膦基)环己烷、三(二环己基膦基)环己烷、三(二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二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二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三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三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三(二甲基膦基甲基)膦、三(二乙基膦基甲基)膦、三(二丙基膦基甲基)膦、三(二丁基膦基甲基)膦、三(二己基膦基甲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甲基)膦、三(二苯基膦基甲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乙基)膦、三(二己基膦基乙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乙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乙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丙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丙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丙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丙基)膦、三(二己基膦基丙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丙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丙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丁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丁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丁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丁基)膦、三(二己基膦基丁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丁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丁基)膦、三(二甲基膦基己基)膦、三(二乙基膦基己基)膦、三(二丙基膦基己基)膦、三(二丁基膦基己基)膦、三(二己基膦基己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己基)膦、三(二苯基膦基己基)膦、
三(二甲基膦基环己基)膦、三(二乙基膦基环己基)膦、三(二丙基膦基环己基)膦、三(二丁基膦基环己基)膦、三(二己基膦基环己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环己基)膦、三(二苯基膦基环己基)膦、四(二甲基膦基)丁烷、四(二乙基膦基)丁烷、四(二丙基膦基)丁烷、四(二丁基膦基)丁烷、四(二己基膦基)丁烷、四(二环己基膦基)丁烷、四(二苯基膦基)丁烷、四[二(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四[二(丁基苯基)膦基]丁烷、四[二(二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四[二(二丁基苯基)膦基]丁烷、四[二(三甲基苯基)膦基]丁烷、四[二(三丁基苯基)膦基]丁烷、四(二甲基膦基)己烷、四(二乙基膦基)己烷、四(二丙基膦基)己烷、四(二丁基膦基)己烷、四(二己基膦基)己烷、四(二环己基膦基)己烷、四(二苯基膦基)己烷、四[二(甲基苯基)膦基]己烷、四[二(丁基苯基)膦基]己烷、四[二(二甲基苯基)膦基]己烷、四[二(二丁基苯基)膦基]己烷、四[二(三甲基苯基)膦基]己烷、四[二(三丁基苯基)膦基]己烷、四(二甲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乙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丙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丁基膦基)环己烷、四(二己基膦基)环己烷、四(二环己基膦基)环己烷、四(二苯基膦基)环己烷、四[二(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二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二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三甲基苯基)膦基]环己烷、四[二(三丁基苯基)膦基]环己烷。
更优选具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二(二甲基膦基乙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乙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乙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乙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乙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乙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乙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膦基丙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丙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丙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丙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丙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丙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丙基)苯基膦、二(二甲基膦基丁基)甲基膦、二(二乙基膦基丁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丁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丁基)丁基膦、二(二己基膦基丁基)己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丁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丁基)苯基膦、
三(二甲基膦基甲基)膦、三(二乙基膦基甲基)膦、三(二丙基膦基甲基)膦、三(二丁基膦基甲基)膦、三(二己基膦基甲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甲基)膦、三(二苯基膦基甲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乙基)膦、三(二己基膦基乙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乙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乙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丙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丙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丙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丙基)膦、三(二己基膦基丙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丙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丙基)膦、三(二甲基膦基丁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丁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丁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丁基)膦、三(二己基膦基丁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丁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丁基)膦。
进一步优选具有3个以上三价磷原子的三价磷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二(二乙基膦基乙基)乙基膦、二(二丙基膦基乙基)丙基膦、二(二丁基膦基乙基)丁基膦、二(二环己基膦基乙基)环己基膦、二(二苯基膦基乙基)苯基膦、三(二乙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丙基膦基乙基)膦、三(二丁基膦基乙基)膦、三(二环己基膦基乙基)膦、三(二苯基膦基乙基)膦。
(成分(A-3):酮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成分(A-3)是在分子内含有1个以上酮基的酮化合物。作为成分(A-3),可以单独使用1种酮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酮化合物组合使用。
由于存在下述趋势,所以(A-3)酮化合物优选以下述式(2)、(3)、或者(4)表示的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化8】
式(2)~(4)中,a、c、d和f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数,b和e各自独立地表示2以上的数。
R11和R12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3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20的链状、支链状、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1、R12以及R13可以相互连接。
R14和R15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5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R14、R15和R15彼此可以相连接。
R16、R17和R18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6和R18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R16、R17或R18与R16或R18可以相互连接。
上述式(3)表示上述式(2)中a为2以上且不存在R12的情况。
式(2)中,a为1、R11为CH3、R12为CH2、R13为H时,表示丙酮。另外,式(2)中,a为2、R11为CH3、R12为CH2CH2、R13为H时,表示2,5-庚二酮。另外,式(2)中,a为3、R11为CH3、R12为CH2、R13为H时,表示2,4,6-庚三酮。
式(3)中,b为2、c为1、R14为CH3、R15为CH3时,表示2,3-丁二酮。
由于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A-3)酮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3以上,所述趋势包括: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和/或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由于存在蒸汽压增高、处理性提高的趋势,所以更优选碳原子数为4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6以上。
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A-3)酮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31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为20以下。由于存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为14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2以下。
由于存在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优选(A-3)酮化合物的酮基的个数为1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酮基的个数为2以上。
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A-3)酮化合物的酮基的个数为8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酮基的个数为6以下。由于存在在制备组合物时能够抑制未溶解物的残留、得到的组合物的均匀性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酮基的个数为4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酮基的个数为3以下。
具体列举(A)酮化合物时,可以举出单官能酮化合物、2官能酮化合物、多官能酮化合物、聚酮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单官能酮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单官能酮化合物只要是具有1个酮基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
单官能酮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丙酮、2-丁酮、甲基丁酮、二甲基丁酮、2-戊酮、3-戊酮、甲基戊酮、二甲基戊酮、2-己酮、3-己酮、甲基己酮、乙基己酮、二甲基己酮、丙基己酮、异丙基己酮、乙基甲基己酮、乙基二甲基己酮、2-庚酮、3-庚酮、4-庚酮、甲基庚酮、乙基庚酮、二甲基庚酮、丙基庚酮、异丙基庚酮、乙基甲基庚酮、2-辛酮、3-辛酮、4-辛酮、甲基辛酮、乙基辛酮、二甲基辛酮、2-壬酮、3-壬酮、4-壬酮、5-壬酮、甲基壬酮、2-癸酮、3-癸酮、4-癸酮、5-癸酮、2-十一烷酮、3-十一烷酮、4-十一烷酮、5-十一烷酮、6-十一烷酮、2-十二烷酮、3-十二烷酮、4-十二烷酮、5-十二烷酮、6-十二烷酮、2-十三烷酮、3-十三烷酮、4-十三烷酮、5-十三烷酮、6-十三烷酮、7-十三烷酮、二乙基十三烷酮、2-十四烷酮、3-十四烷酮、4-十四烷酮、5-十四烷酮、6-十四烷酮、7-十四烷酮、1-[1,1’-联苯]-4-基-2-环己烷乙酮、1-(4’-甲基[1,1’-联苯]-4-基)-1-十八烷酮、
苯乙酮、甲基苯乙酮、乙基苯乙酮、苯丙酮、甲基苯丙酮、乙基苯丙酮、苯丁酮、甲基苯丁酮、乙基苯丁酮、苯异丁酮、甲基苯异丁酮、乙基苯异丁酮、叔丁基苯基酮、叔丁基甲基苯基酮、叔丁基-乙基苯基酮、仲丁基苯基酮、仲丁基-甲基苯基酮、仲丁基-乙基苯基酮、苯戊酮、甲基苯戊酮、乙基苯戊酮、异戊基苯基酮、异戊基(甲基苯基)酮、异戊基(乙基苯基)酮、新戊基苯基酮、新戊基(甲基苯基)酮、新戊基(乙基苯基)酮、苯己酮、甲基苯己酮、乙基苯己酮、苯庚酮、甲基苯庚酮、乙基苯庚酮、苯辛酮、甲基苯辛酮、乙基苯辛酮、苯壬酮、甲基苯壬酮、乙基苯壬酮、苯癸酮、甲基苯癸酮、乙基苯癸酮、十一苯酮、甲基十一苯酮、乙基十一苯基酮、十二苯酮、甲基十二苯酮、乙基十二苯酮
萘乙酮、甲基萘乙酮、萘丙酮、甲基萘丙酮、叔丁基萘基酮、叔丁基-(甲基萘基)酮、仲丁基萘基酮、仲丁基-(甲基萘基)酮、异丁萘酮、甲基异丁萘酮、丁萘酮、甲基丁萘酮、戊萘酮、甲基戊萘酮、异戊基萘基酮、异戊基(甲基萘基)酮、新戊基萘基酮、新戊基(甲基萘基)酮、己萘酮、甲基己萘酮、庚萘酮、甲基庚萘酮、辛萘酮、甲基辛萘酮、壬萘酮、甲基壬萘酮、癸萘酮、甲基癸萘酮、十一萘酮、甲基十一萘酮、十二萘酮、甲基十二萘酮、萘基苯基酮、乙酰菲、乙酰蒽、乙酰芘、苯并[a]芴酮、4H-环五[def]菲-4-酮、5-乙酰基-1,2-二氢萘嵌戊烯、3,3,5,5,8,8-五甲基八氢-2(1H)-萘酮、
环丙酮、甲基环丙酮、二甲基环丙酮、三甲基环丙酮、四甲基环丙酮、乙基环丙酮、二乙基环丙酮、三乙基环丙酮、四乙基环丙酮、苯基环丙酮、二苯基环丙酮、三苯基环丙酮、四苯基环丙酮、乙基甲基环丙酮、二乙基甲基环丙酮、四乙基环丙酮、二乙基二甲基环丙酮、环丁酮、甲基环丁酮、乙基环丁酮、苯基环丁酮、二甲基环丁酮、三甲基环丁酮、四甲基环丁酮、五甲基环丁酮、六甲基环丁酮、二乙基环丁酮、三乙基环丁酮、三乙基环丁酮、四乙基环丁酮、五乙基环丁酮、六乙基环丁酮、二苯基环丁酮、三苯基环丁酮、四苯基环丁酮、五苯基环丁酮、六苯基环丁酮、环戊酮、甲基环戊酮、乙基环戊酮、苯基环戊酮、二甲基环戊酮、三甲基环戊酮、四甲基环戊酮、五甲基环戊酮、六甲基环戊酮、七甲基环戊酮、二乙基环戊酮、三乙基环戊酮、四乙基环戊酮、五乙基环戊酮、六乙基环戊酮、七乙基环戊酮、八乙基环戊酮、二苯基环戊酮、三苯基环戊酮、四苯基环戊酮、五苯基环戊酮、六苯基环戊酮、七苯基环戊酮、八苯基环戊酮、
环己酮、甲基环己酮、二甲基环己酮、三甲基环己酮、四甲基环己酮、五甲基环己酮、六甲基环己酮、七甲基环己酮、八甲基环己酮、九甲基环己酮、十甲基环己酮、乙基环己酮、二乙基环己酮、三乙基环己酮、四乙基环己酮、五乙基环己酮、六乙基环己酮、七乙基环己酮、八乙基环己酮、九乙基环己酮、十乙基环己酮、苯基环己酮、二苯基环己酮、三苯基环己酮、四苯基环己酮、五苯基环己酮、六苯基环己酮、七苯基环己酮、八苯基环己酮、九苯基环己酮、十苯基环己酮、环庚酮、丙基环己酮、丁基环己酮、戊基环己酮、己基环己酮、甲基环庚酮、二甲基环庚酮、乙基环庚酮、二乙基环庚酮、苯基环庚酮、二苯基环庚酮、环辛酮、甲基环辛酮、二甲基环辛酮、乙基环辛酮、二乙基环辛酮、苯基环辛酮、二苯基环辛酮、环壬酮、甲基环壬酮、二甲基环壬酮、乙基环壬酮、二乙基环壬酮、苯基环壬酮、二苯基环壬酮、环癸酮、甲基环癸酮、二甲基环癸酮、乙基环癸酮、二乙基环癸酮、苯基环癸酮、二苯基环癸酮、环十一烷酮、环十二烷酮、环十三烷酮、环十四烷酮、萘烷酮、金刚烷酮、金刚烷基甲基酮、降冰片酮、双环[2.2.2.]辛烷-1-酮。
更优选单官能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丙酮、2-丁酮、甲基丁酮、二甲基丁酮、2-戊酮、3-戊酮、甲基戊酮、2-己酮、3-己酮、2-庚酮、3-庚酮、4-庚酮、2-辛酮、3-辛酮、4-辛酮、2-壬酮、3-壬酮、4-壬酮、5-壬酮、2-癸酮、3-癸酮、4-癸酮、5-癸酮、2-十一烷酮、3-十一烷酮、4-十一烷酮、5-十一烷酮、6-十一烷酮、2-十二烷酮、3-十二烷酮、4-十二烷酮、5-十二烷酮、6-十二烷酮、2-十三烷酮、3-十三烷酮、4-十三烷酮、5-十三烷酮、6-十三烷酮、7-十三烷酮、二乙基十三烷酮、2-十四烷酮、3-十四烷酮、4-十四烷酮、5-十四烷酮、6-十四烷酮、7-十四烷酮、1-[1,1’-联苯]-4-基-2-环己烷乙酮、1-(4’-甲基[1,1’-联苯]-4-基)-1-十八烷酮、苯乙酮、苯丙酮、苯丁酮、苯异丁酮、叔丁基苯基酮、苯戊酮、异戊基苯基酮、新戊基苯基酮、苯己酮、苯庚酮、苯辛酮、苯壬酮、苯癸酮、十一苯酮、十二苯酮、
萘乙酮、萘丙酮、叔丁基萘基酮、叔丁基萘基酮、异丁萘酮、萘丁酮、戊萘酮、异戊基萘基酮、新戊基萘基酮、己萘酮、庚萘酮、辛萘酮、萘基苯基酮、乙酰菲、乙酰蒽、苯并[a]芴酮、4H-环五[def]菲-4-酮、5-乙酰基-1,2-二氢萘嵌戊烯、3,3,5,5,8,8-五甲基八氢-2(1H)-萘酮、环丙酮、环丁酮、环戊酮、环己酮、环庚酮、丁基环己酮、环辛酮、环壬酮、环癸酮、环十一烷酮、环十二烷酮、环十三烷酮、环十四烷酮、萘烷酮、金刚烷酮、金刚烷基甲基酮、降冰片酮、双环[2.2.2.]辛烷-1-酮。
进一步优选单官能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二甲基丁酮、甲基戊酮、2-己酮、3-己酮、3-庚酮、2-辛酮、3-辛酮、2-壬酮、3-壬酮、5-壬酮、2-癸酮、2-十一烷酮、6-十一烷酮、2-十二烷酮、5-十二烷酮、2-十三烷酮、7-十三烷酮、二乙基十三烷酮、苯乙酮、苯丙酮、苯丁酮、苯异丁酮、叔丁基苯基酮、苯戊酮、异戊基苯基酮、新戊基苯基酮、苯己酮、苯庚酮、苯辛酮、苯壬酮、苯癸酮、十一苯酮、十二苯酮、萘乙酮、萘基苯基酮、乙酰菲、环己酮、丁基环己酮、环辛酮、环壬酮、环癸酮、环十二烷酮、双环[2.2.2.]辛烷-1-酮。
(2官能酮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2官能酮化合物只要是具有2个酮基且该酮基互不相邻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
2官能酮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2,4-戊烷二酮、甲基-2,4-戊烷二酮、二甲基-2,4-戊烷二酮、乙基-2,4-戊烷二酮、二乙基-2,4-戊烷二酮、乙基甲基-2,4-戊烷二酮、2,4-己烷二酮、甲基-2,4-己烷二酮、二甲基-2,4-己烷二酮、乙基-2,4-己烷二酮、二乙基-2,4-己烷二酮、乙基甲基-2,4-己烷二酮、乙基二甲基-2,4-己烷二酮、二乙基甲基-2,4-己烷二酮、二乙基二甲基-2,4-己烷二酮、2,5-己烷二酮、甲基-2,5-己烷二酮、乙基-2,5-己烷二酮、二甲基-2,5-己烷二酮、乙基甲基-2,5-己烷二酮、二乙基-2,5-己烷二酮、三甲基-2,5-己烷二酮、乙基二甲基-2,5-己烷二酮、二乙基甲基-2,5-己烷二酮、三乙基-2,5-己烷二酮、四甲基-2,5-己烷二酮、乙基三甲基-2,5-己烷二酮、二乙基二甲基-2,5-己烷二酮、三乙基甲基-2,5-己烷二酮、四乙基-2,5-己烷二酮、2,4-庚烷二酮、2,5-庚烷二酮、2,6-庚烷二酮、3,5-庚烷二酮、二甲基-2,4-庚烷二酮、乙基甲基-2,4-庚烷二酮、二乙基-2,4-庚烷二酮、二甲基-2,5-庚烷二酮、乙基甲基-2,5-庚烷二酮、二乙基-2,5-庚烷二酮、甲基-3,5-庚烷二酮、乙基-3,5-庚烷二酮、二甲基-3,5-庚烷二酮、乙基甲基-3,5-庚烷二酮、二乙基-3,5-庚烷二酮、2,4-辛烷二酮、甲基-2,4-辛烷二酮、乙基-2,4-辛烷二酮、二甲基-2,4-辛烷二酮、乙基甲基-2,4-辛烷二酮、二乙基-2,4-辛烷二酮、
2,5-辛烷二酮、甲基-2,5-辛烷二酮、二甲基-2,5-辛烷二酮、乙基甲基-2,5-辛烷二酮、二乙基-2,5-辛烷二酮、2,6-辛烷二酮、甲基-2,6-辛烷二酮、乙基-2,6-辛烷二酮、二甲基-2,6-辛烷二酮、乙基甲基-2,6-辛烷二酮、二乙基-2,6-辛烷二酮、2,7-辛烷二酮、甲基-2,7-辛烷二酮、乙基-2,7-辛烷二酮、二甲基-2,7-辛烷二酮、乙基甲基-2,7-辛烷二酮、二乙基-2,7-辛烷二酮、3,5-辛烷二酮、甲基-3,5-辛烷二酮、乙基-3,5-辛烷二酮、二甲基-3,5-辛烷二酮、乙基甲基-3,5-辛烷二酮、二乙基-3,5-辛烷二酮、3,6-辛烷二酮、甲基-3,6-辛烷二酮、乙基-3,6-辛烷二酮、二甲基-3,6-辛烷二酮、乙基甲基-3,6-辛烷二酮、二乙基-3,6-辛烷二酮、2,4-壬烷二酮、2,5-壬烷二酮、2,6-壬烷二酮、2,7-壬烷二酮、2,8-壬烷二酮、3,5-壬烷二酮、3,6-壬烷二酮、3,7-壬烷二酮、3,8-壬烷二酮、4,6-壬烷二酮、4,7-壬烷二酮、2,4-癸烷二酮、2,5-癸烷二酮、2,6-癸烷二酮、2,7-癸烷二酮、2,8-癸烷二酮、2,9-癸烷二酮、3,5-癸烷二酮、3,6-癸烷二酮、3,7-癸烷二酮、3,8-癸烷二酮、4,6-癸烷二酮、4,7-癸烷二酮、2,4-十一烷二酮、2,5-十一烷二酮、2,6-十一烷二酮、2,7-十一烷二酮、2,8-十一烷二酮、2,9-十一烷二酮、2,10-十一烷二酮、3,5-十一烷二酮、3,6-十一烷二酮、3,7-十一烷二酮、3,8-十一烷二酮、3,9-十一烷二酮、4,6-十一烷二酮、4,7-十一烷二酮、4,8-十一烷二酮、5,7-十一烷二酮、1,3-环丁烷二酮、甲基-1,3-环丁烷二酮、二甲基-1,3-环丁烷二酮、三甲基-1,3-环丁烷二酮、四甲基环丁烷二酮、乙基甲基-1,3-环丁烷二酮、二乙基甲基-1,3-环丁烷二酮、三乙基甲基-1,3-环丁烷二酮、乙基-1,3-环丁烷二酮、二乙基-1,3-环丁烷二酮、三乙基-1,3-环丁烷二酮、四乙基-1,3-环丁烷二酮、
1,3-环戊烷二酮、甲基-1,3-环戊烷二酮、乙基-1,3-环戊烷二酮、二甲基-1,3-环戊烷二酮、乙基-2-甲基-1,3-环戊烷二酮、乙基甲基-1,3-环戊烷二酮、二乙基-1,3-环戊烷二酮、三甲基-1,3-环戊烷二酮、四甲基-1,3-环戊烷二酮、五甲基-1,3-环戊烷二酮、六甲基-1,3-环戊烷二酮、三乙基-1,3-环戊烷二酮、四乙基-1,3-环戊烷二酮、五乙基-1,3-环戊烷二酮、六乙基-1,3-环戊烷二酮、1,3-环己烷二酮、甲基-1,3-环己烷二酮、乙基-1,3-环己烷二酮、二甲基-1,3-环己烷二酮、乙基甲基-1,3-环己烷二酮、二乙基-1,3-环己烷二酮、三甲基-1,3-环己烷二酮、四甲基-1,3-环己烷二酮、五甲基-1,3-环己烷二酮、六甲基-1,3-环己烷二酮、七甲基-1,3-环己烷二酮、八甲基-1,3-环己烷二酮、三乙基-1,3-环己烷二酮、四乙基-1,3-环己烷二酮、五乙基-1,3-环己烷二酮、六乙基-1,3-环己烷二酮、七乙基-1,3-环己烷二酮、八乙基-1,3-环己烷二酮、1,4-环己烷二酮、甲基-1,4-环己烷二酮、乙基-1,4-环己烷二酮、二甲基-1,4-环己烷二酮、乙基甲基-1,4-环己烷二酮、二乙基-1,4-环己烷二酮、三甲基-1,4-环己烷二酮、四甲基-1,4-环己烷二酮、五甲基-1,4-环己烷二酮、六甲基-1,4-环己烷二酮、七甲基-1,4-环己烷二酮、八甲基-1,4-环己烷二酮、三乙基-1,4-环己烷二酮、四乙基-1,4-环己烷二酮、五乙基-1,4-环己烷二酮、六乙基-1,4-环己烷二酮、七乙基-1,4-环己烷二酮、八乙基-1,4-环己烷二酮、
1,3-环庚烷二酮、甲基-1,3-环庚烷二酮、乙基-1,3-环庚烷二酮、二甲基-1,3-环庚烷二酮、乙基-2-甲基-1,3-环庚烷二酮、乙基甲基-1,3-环庚烷二酮、二乙基-1,3-环庚烷二酮、1,4-环庚烷二酮、甲基-1,4-环庚烷二酮、乙基-1,4-环庚烷二酮、二甲基-1,4-环庚烷二酮、乙基甲基-1,4-环庚烷二酮、二乙基-1,4-环庚烷二酮、1,3-环辛烷二酮、甲基-1,3-环辛烷二酮、乙基-1,3-环辛烷二酮、二甲基-1,3-环辛烷二酮、乙基甲基-1,3-环辛烷二酮、二乙基-1,3-环辛烷二酮、1,4-环辛烷二酮、甲基-1,4-环辛烷二酮、乙基-1,4-环辛烷二酮、二甲基-1,4-环辛烷二酮、乙基甲基-1,4-环辛烷二酮、二乙基-1,4-环辛烷二酮、1,5-环辛烷二酮、甲基-1,5-环辛烷二酮、乙基-1,5-环辛烷二酮、二甲基-1,5-环辛烷二酮、乙基甲基-1,5-环辛烷二酮、二乙基-1,5-环辛烷二酮、1,3-环壬烷二酮、甲基-1,3-环壬烷二酮、乙基-1,3-环壬烷二酮、1,4-环壬烷二酮、甲基-1,4-环壬烷二酮、乙基-1,4-环壬烷二酮、1,5-环壬烷二酮、甲基-1,5-环壬烷二酮、乙基-1,5-环壬烷二酮、1,3-环癸烷二酮、甲基-1,3-环癸烷二酮、乙基-1,3-环癸烷二酮、1,4-环癸烷二酮、甲基-1,4-环癸烷二酮、乙基-1,4-环癸烷二酮、1,5-环癸烷二酮、甲基-1,5-环癸烷二酮、1,6-环癸烷二酮、甲基-1,6-环癸烷二酮、乙基-1,6-环癸烷二酮、
1,3-环十一烷二酮、1,4-环十一烷二酮、1,5-环十一烷二酮、1,6-环十一烷二酮、1,3-环十二烷二酮、1,4-环十二烷二酮、1,5-环十二烷二酮、1,6-环十二烷二酮、1,7-环十二烷二酮、1,3-环十三烷二酮、1,4-环十三烷二酮、1,5-环十三烷二酮、1,6-环十三烷二酮、1,7-环十三烷二酮、1,3-环十四烷二酮、1,4-环十四烷二酮、1,5-环十四烷二酮、1,6-环十四烷二酮、1,7-环十四烷二酮、1,8-环十四烷二酮、1-[4-(4-丙酰苄基)苯基-1-丙酮、2-苯甲酰基环己酮、3-苯甲酰基环己酮、4-苯甲酰基环己酮、双环[2,2,1]庚烷-2,5-二酮、双环[2,2,1]庚烷-2,6-二酮、双环[2,2,1]庚烷-2,7-二酮、双环[2,2,2]辛烷-2,5-二酮、双环[2,2,2]辛烷-2,6-二酮、八氢-1,3-萘二酮、八氢-1,4-萘二酮、八氢-1,5-萘二酮、八氢-1,6-萘二酮、八氢-1,7-萘二酮、八氢-1,8-萘二酮、2-乙酰基环丙酮、2-乙酰基-环戊酮、3-乙酰基-环戊酮、2-乙酰基环己酮、3-乙酰基环己酮、4-乙酰基环己酮、二苯基-1,6-己烷二酮。
更优选2官能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4-戊烷二酮、甲基-2,4-戊烷二酮、2,4-己烷二酮、2,5-己烷二酮、2,4-庚烷二酮、2,5-庚烷二酮、2,6-庚烷二酮、3,5-庚烷二酮、2,4-辛烷二酮、2,5-辛烷二酮、2,6-辛烷二酮、2,7-辛烷二酮、3,5-辛烷二酮、3,6-辛烷二酮、2,4-壬烷二酮、2,5-壬烷二酮、2,6-壬烷二酮、2,7-壬烷二酮、2,8-壬烷二酮、3,5-壬烷二酮、3,6-壬烷二酮、3,7-壬烷二酮、3,8-壬烷二酮、4,6-壬烷二酮、4,7-壬烷二酮、2,4-癸烷二酮、2,5-癸烷二酮、2,6-癸烷二酮、2,7-癸烷二酮、2,8-癸烷二酮、2,9-癸烷二酮、3,5-癸烷二酮、3,6-癸烷二酮、3,7-癸烷二酮、3,8-癸烷二酮、4,6-癸烷二酮、4,7-癸烷二酮、2,4-十一烷二酮、2,5-十一烷二酮、2,6-十一烷二酮、2,7-十一烷二酮、2,8-十一烷二酮、2,9-十一烷二酮、2,10-十一烷二酮、3,5-十一烷二酮、3,6-十一烷二酮、3,7-十一烷二酮、3,8-十一烷二酮、3,9-十一烷二酮、4,6-十一烷二酮、4,7-十一烷二酮、4,8-十一烷二酮、5,7-十一烷二酮、1,3-环丁烷二酮、四甲基环丁烷二酮、1,3-环戊烷二酮、1,3-环己烷二酮、1,4-环己烷二酮、1,3-环庚烷二酮、1,4-环庚烷二酮、1,3-环辛烷二酮、1,4-环辛烷二酮、1,5-环辛烷二酮、1,3-环壬烷二酮、1,4-环壬烷二酮、1,5-环壬烷二酮、1,6-环癸烷二酮、1,3-环十一烷二酮、1,4-环十一烷二酮、1,5-环十一烷二酮、1,6-环十一烷二酮、1,3-环十二烷二酮、1,4-环十二烷二酮、1,5-环十二烷二酮、1,6-环十二烷二酮、1,7-环十二烷二酮、1-[4-(4-丙酰苄基)苯基-1-丙酮、2-苯甲酰基环己酮、3-苯甲酰基环己酮、4-苯甲酰基环己酮、双环[2,2,1]庚烷-2,5-二酮、双环[2,2,1]庚烷-2,6-二酮、双环[2,2,1]庚烷-2,7-二酮、八氢-1,3-萘二酮、八氢-1,4-萘二酮、八氢-1,5-萘二酮、八氢-1,6-萘二酮、八氢-1,7-萘二酮、八氢-1,8-萘二酮、2-乙酰基-环戊酮、2-乙酰基环己酮、二苯基-1,6-己烷二酮。
进一步优选2官能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5-己烷二酮、3,9-十一烷二酮、1,4-环己烷二酮、1,4-环辛烷二酮、双环[2,2,1]庚烷-2,5-二酮、八氢-1,4-萘二酮、八氢-1,5-萘二酮、二苯基-1,6-己烷二酮。
(多官能酮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多官能酮化合物只要是具有3个以上酮基且该酮基互不相邻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
多官能酮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2,4,6-庚烷三酮、2,4,6-辛烷三酮、2,5,7-辛烷三酮、1,5-二苯基-1,3,5-戊烷三酮、1,6-二苯基-1,3,5-己烷三酮、1,3,6-己烷三酮、1,6-二苯基-1,3,6-己烷三酮、1,7-二苯基-1,3,5-庚烷三酮、1,7-二苯基-1,3,6-庚烷三酮、1,7-二苯基-1,4,6-庚烷三酮、1,7-二苯基-2,4,6-庚烷三酮、1,7-二苯基-1,3,5,7-庚烷四酮、1,8-二苯基-1,3,5-辛烷三酮、1,3,6-辛烷三酮、1,8-二苯基-1,3,6-辛烷三酮、1,3,7辛烷三酮、1,8-二苯基-1,3,7-辛烷三酮、1,3,8-辛烷三酮、1,8-二苯基-1,3,8-辛烷三酮、1,8-二苯基-1,4,6-辛烷三酮、1,4,7-辛烷三酮、1,8-二苯基-1,4,7-辛烷三酮、1,4,8-辛烷三酮、1,8-二苯基-1,4,8-辛烷三酮、1,8-二苯基-1,5,7-辛烷三酮、1,5,8-辛烷三酮、1,8-二苯基-1,5,8-辛烷三酮、1,8-二苯基-1,6,8-辛烷三酮、1,8-二苯基-2,4,6-辛烷三酮、2,4,7-辛烷三酮、1,8-二苯基-2,4,7-辛烷三酮、1,8-二苯基-1,3,4,7-辛烷四酮、1,8-二苯基-1,3,4,8-辛烷四酮、1,8-二苯基-1,3,5,7-辛烷四酮、1,8-二苯基-1,3,5,8-辛烷四酮、1,8-二苯基-1,4,6,8-辛烷四酮、
1,5-二萘基-1,3,5-戊烷三酮、1,6-二萘基-1,3,5-己烷三酮、1,6-二萘基-1,3,6-己烷三酮、1,7-二萘基-1,3,5-庚烷三酮、1,7-二萘基-1,3,6-庚烷三酮、1,7-二萘基-1,3,7-庚烷三酮、1,7-二萘基-1,4,6-庚烷三酮、1,7-二萘基-1,4,7-庚烷三酮、1,7-二萘基-1,5,7-庚烷三酮、1,7-二萘基-2,4,6-庚烷三酮、1,7-二萘基-1,3,5,7-庚烷四酮、1,8-二萘基-1,3,5-辛烷三酮、1,8-二萘基-1,3,6-辛烷三酮、1,8-二萘基-1,3,7辛烷三酮、1,8-二萘基-1,3,8-辛烷三酮、1,8-二萘基-1,4,6-辛烷三酮、1,8-二萘基-1,4,7-辛烷三酮、1,8-二萘基-1,4,8-辛烷三酮、1,8-二萘基-1,5,7-辛烷三酮、1,8-二萘基-1,5,8-辛烷三酮、1,8-二萘基-1,6,8-辛烷三酮、1,8-二萘基-2,4,6-辛烷三酮、1,8-二萘基-2,4,7-辛烷三酮、1,8-二萘基-1,3,5,7-辛烷四酮、1,8-二萘基-1,3,5,8-辛烷四酮、1,8-二萘基-1,4,6,8-辛烷四酮、1,8-二萘基-2,4,5,7-辛烷四酮、
1,3,5-环己烷三酮、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乙基-1,3,5-环己烷三酮、二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乙基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二乙基-1,3,5-环己烷三酮、三甲基-1,3,5-环己烷三酮、四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五甲基-1,3,5-环己烷三酮、六甲基-1,3,5-环己烷三酮、1,3,5-环庚烷三酮、甲基-1,3,5-环庚烷三酮、乙基-1,3,5-环庚烷三酮、1,3,5-环辛烷三酮、甲基-1,3,5-环辛烷三酮、乙基-1,3,5-环辛烷三酮、1,3,6-环辛烷三酮、甲基-1,3,6-环辛烷三酮、乙基-1,3,6-环辛烷三酮、乙酰基-2,4-戊烷二酮、二乙酰基-2,4-戊烷二酮、乙酰基-2,4-己烷二酮、二乙酰基-2,4-己烷二酮、乙酰基-2,5-己烷二酮、二乙酰基-2,5-己烷二酮、三乙酰基-2,5-己烷二酮、四乙酰基-2,5-己烷二酮、
乙酰基-2,4-庚烷二酮、二乙酰基-2,4-庚烷二酮、乙酰基-2,5-庚烷二酮、二乙酰基-2,5-庚烷二酮、三乙酰基-2,5-庚烷二酮、四乙酰基-2,5-庚烷二酮、乙酰基-2,6-庚烷二酮、二乙酰基-2,6-庚烷二酮、三乙酰基-2,6-庚烷二酮、四乙酰基-2,6-庚烷二酮、五乙酰基-2,6-庚烷二酮、六乙酰基-2,6-庚烷二酮、乙酰基-3,5-庚烷二酮、二乙酰基-3,5-庚烷二酮、乙酰基-2,4-辛烷二酮、二乙酰基-2,4-辛烷二酮、乙酰基-2,5-辛烷二酮、二乙酰基-2,5-辛烷二酮、三乙酰基-2,5-辛烷二酮、四乙酰基-2,5-辛烷二酮、乙酰基-2,6-辛烷二酮、二乙酰基-2,6-辛烷二酮、三乙酰基-2,6-辛烷二酮、四乙酰基-2,6-辛烷二酮、五乙酰基-2,6-辛烷二酮、2,6-辛烷二酮、乙酰基-2,7-辛烷二酮、二乙酰基-2,7-辛烷二酮、三乙酰基-2,7-辛烷二酮、四乙酰基-2,7-辛烷二酮、五乙酰基-2,7-辛烷二酮、六乙酰基-2,7-辛烷二酮、七乙酰基-2,7-辛烷二酮、乙酰基-3,5-辛烷二酮、二乙酰基-3,5-辛烷二酮、三乙酰基-3,6-辛烷二酮、四乙酰基-3,6-辛烷二酮、二乙酰基环丙酮、三乙酰基环丙酮、四乙酰基环丙酮、乙酰基-1,3-环丁烷二酮、二乙酰基-1,3-环丁烷二酮、三乙酰基-2,4-环丁烷二酮、四乙酰基-1,3-环丁烷二酮、
二乙酰基环戊酮、三乙酰基环戊酮、四乙酰基环戊酮、五乙酰基环戊酮、六乙酰基环戊酮、七乙酰基环戊酮、八乙酰基环戊酮、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二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三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四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五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六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二乙酰基环己酮、三乙酰基环己酮、四乙酰基环己酮、五乙酰基环己酮、六乙酰基环己酮、七乙酰基环己酮、八乙酰基环己酮、二苯甲酰基环己酮、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二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三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四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五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六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二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三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四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五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六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二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三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四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五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六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
更优选多官能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4,6-庚烷三酮、2,4,6-辛烷三酮、1,5-二苯基-1,3,5-戊烷三酮、1,6-二苯基-1,3,5-己烷三酮、1,3,6-己烷三酮、1,6-二苯基-1,3,6-己烷三酮、1,7-二苯基-1,3,5,7-庚烷四酮、1,5-二萘基-1,3,5-戊烷三酮、1,6-二萘基-1,3,5-己烷三酮、1,6-二萘基-1,3,6-己烷三酮、1,7-二萘基-1,3,5,7-庚烷四酮、1,3,5-环己烷三酮、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乙基-1,3,5-环己烷三酮、二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乙基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二乙基-1,3,5-环己烷三酮、三甲基-1,3,5-环己烷三酮、四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五甲基-1,3,5-环己烷三酮、六甲基-1,3,5-环己烷三酮、1,3,5-环庚烷三酮、1,3,5-环辛烷三酮、1,3,6-环辛烷三酮、乙酰基-2,4-戊烷二酮、二乙酰基-2,4-戊烷二酮、乙酰基-2,4-己烷二酮、二乙酰基-2,4-己烷二酮、乙酰基-2,5-己烷二酮、二乙酰基-2,5-己烷二酮、三乙酰基-2,5-己烷二酮、四乙酰基-2,5-己烷二酮、二乙酰基环己酮、三乙酰基环己酮、四乙酰基环己酮、二苯甲酰基环己酮、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二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二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二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
进一步优选多官能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4,6-庚烷三酮、1,5-二苯基-1,3,5-戊烷三酮、1,7-二苯基-1,3,5,7-庚烷四酮、1,3,5-环己烷三酮、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二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三甲基-1,3,5-环己烷三酮、四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五甲基-1,3,5-环己烷三酮、六甲基-1,3,5-环己烷三酮、乙酰基-2,4-戊烷二酮、二乙酰基-2,4-戊烷二酮、乙酰基-2,5-己烷二酮、二乙酰基-2,5-己烷二酮、二乙酰基环己酮、二苯甲酰基环己酮、乙酰基-1,3-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4-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3,5-环己烷三酮。
(聚酮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聚酮化合物只要是具有2个以上酮基且具有酮基彼此相邻的结构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
聚酮化合物中,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下述趋势而优选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所述趋势包括:能够进一步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
2,3-丁烷二酮、2,3-戊烷二酮、2,3-己烷二酮、甲基-2,3-己烷二酮、乙基-2,3-己烷二酮、二甲基-2,3-己烷二酮、3,4-己烷二酮、2,3-庚烷二酮、3,4-庚烷二酮、甲基-2,3-庚烷二酮、乙基-2,3-庚烷二酮、二甲基-2,3-庚烷二酮、乙基甲基-2,3-庚烷二酮、二乙基-2,3-庚烷二酮、甲基-3,4-庚烷二酮、二甲基-3,4-庚烷二酮、乙基甲基-3,4-庚烷二酮、乙基-3,4-庚烷二酮、二乙基-3,4-庚烷二酮、2,3-辛烷二酮、甲基-2,3-辛烷二酮、乙基-2,3-辛烷二酮、二甲基-2,3-辛烷二酮、乙基甲基-2,3-辛烷二酮、二乙基-2,3-辛烷二酮、3,4-辛烷二酮、甲基-3,4-辛烷二酮、乙基-3,4-辛烷二酮、二甲基-3,4-辛烷二酮、乙基甲基-3,4-辛烷二酮、二乙基-3,4-辛烷二酮、4,5-辛烷二酮、甲基-4,5-辛烷二酮、乙基-4,5-辛烷二酮、二甲基-4,5-辛烷二酮、乙基甲基-4,5-辛烷二酮、二乙基-4,5-辛烷二酮、2,3-壬烷二酮、3,4-壬烷二酮、4,5-壬烷二酮、2,3-癸烷二酮、3,4-癸烷二酮、4,5-癸烷二酮、5,6-癸烷二酮、
1,2-环丁烷二酮、甲基-1,2-环丁烷二酮、二甲基-1,2-环丁烷二酮、三甲基-1,2-环丁烷二酮、四甲基-1,2-环丁烷二酮、乙基-1,2-环丁烷二酮、二乙基-1,2-环丁烷二酮、三乙基-1,2-环丁烷二酮、四乙基-1,2-环丁烷二酮、乙基甲基-1,2-环丁烷二酮、二乙基甲基-1,2-环丁烷二酮、三乙基甲基-1,2-环丁烷二酮、1,2-环戊烷二酮、甲基-1,2-环戊烷二酮、乙基-1,2-环戊烷二酮、二甲基-1,2-环戊烷二酮、乙基甲基-1,2-环戊烷二酮、二乙基-1,2-环戊烷二酮、三甲基-1,2-环戊烷二酮、二乙基甲基-1,2-环戊烷二酮、三乙基-1,2-环戊烷二酮、四甲基-1,2-环戊烷二酮、五甲基-1,2-环戊烷二酮、六甲基-1,2-环戊烷二酮、四乙基-1,2-环戊烷二酮、五乙基-1,2-环戊烷二酮、六乙基-1,2-环戊烷二酮、1,2-环己烷二酮、甲基-1,2-环己烷二酮、乙基-1,2-环己烷二酮、二甲基-1,2-环己烷二酮、乙基甲基-1,2-环己烷二酮、二乙基-1,2-环己烷二酮、三甲基-1,2-环己烷二酮、四甲基-1,2-环己烷二酮、七甲基-1,2-环己烷二酮、六甲基-1,2-环己烷二酮、七甲基-1,2-环己烷二酮、八甲基-1,2-环己烷二酮、三乙基-1,2-环己烷二酮、四乙基-1,2-环己烷二酮、七乙基-1,2-环己烷二酮、六乙基-1,2-环己烷二酮、七乙基-1,2-环己烷二酮、八乙基-1,2-环己烷二酮、
1,2-环庚烷二酮、甲基-1,2-环庚烷二酮、乙基-1,2-环庚烷二酮、二甲基-1,2-环庚烷二酮、乙基甲基-1,2-环庚烷二酮、二乙基-1,2-环庚烷二酮、1,2-环辛烷二酮、甲基-1,2-环辛烷二酮、乙基-1,2-环辛烷二酮、二甲基-1,2-环辛烷二酮、乙基甲基-1,2-环辛烷二酮、二乙基-1,2-环辛烷二酮、1,2-环壬烷二酮、甲基-1,2-环壬烷二酮、乙基-1,2-环壬烷二酮、1,2-环癸烷二酮、甲基-1,2-环癸烷二酮、乙基-1,2-环癸烷二酮、1,2-环十一烷二酮、1,2-环十二烷二酮、1,2-环十三烷二酮、1,2-环十四烷二酮、双环[2,2,1]庚烷-2,3-二酮、双环[2,2,2]辛烷-2,3-二酮、八氢-1,2-萘二酮、2,3,4-戊烷三酮、2,3,4-己烷三酮、2,3,5-己烷三酮、2,3,4,5-己烷四酮、2,3,4-庚烷三酮、2,3,5-庚烷三酮、2,3,6-庚烷三酮、2,4,5-庚烷三酮、2,5,6-庚烷三酮、3,4,5-庚烷三酮、2,3,4,5-庚烷四酮、2,3,4,6-庚烷四酮、2,3,4,5,6-庚烷五酮、2,3,4-辛烷三酮、2,3,5-辛烷三酮、2,3,6-辛烷三酮、2,3,7-辛烷三酮、2,4,5-辛烷三酮、2,4,7-辛烷三酮、2,5,6-辛烷三酮、3,4,5-辛烷三酮、3,4,6-辛烷三酮、3,5,6-辛烷三酮、
二苯基-1,2,3-丙烷三酮、二苯基-1,2,3-丁烷三酮、二苯基-1,2,4-丁烷三酮、二苯基-1,2,3,4-丁烷四酮、二苯基-1,2,3-戊烷三酮、二苯基-1,2,4-戊烷三酮、二苯基-1,2,5-戊烷三酮、二苯基-2,3,4-戊烷三酮、二苯基-1,2,3,4-戊烷四酮、二苯基-1,2,3,5-戊烷四酮、二苯基-1,2,3,4,5-戊烷五酮、二苯基-1,2,3-己烷三酮、二苯基-1,2,4-己烷三酮、二苯基-1,2,5-己烷三酮、二苯基-1,2,6-己烷三酮、二苯基-1,3,4-己烷三酮、二苯基-1,4,5-己烷三酮、二苯基-2,3,4-己烷三酮、二苯基-2,3,5-己烷三酮、二苯基-1,2,3,4-己烷四酮、二苯基-1,2,3,5-己烷四酮、二苯基-1,2,3,6-己烷四酮、二苯基-2,3,4,5-己烷四酮、
二苯基-1,2,3,4,5-己烷五酮、二苯基-1,2,3,4,6-己烷五酮、二苯基-1,2,3,4,5,6-己烷六酮、二苯基-1,2,3-庚烷三酮、二苯基-1,2,4-庚烷三酮、二苯基-1,2,5-庚烷三酮、二苯基-1,2,6-庚烷三酮、二苯基-1,3,4-庚烷三酮、二苯基-1,4,5-庚烷三酮、二苯基-1,5,6-庚烷三酮、二苯基-1,2,7-庚烷三酮、二苯基-2,3,4-庚烷三酮、二苯基-2,3,5-庚烷三酮、二苯基-2,3,6-庚烷三酮、二苯基-2,3,7-庚烷三酮、二苯基-2,4,5-庚烷三酮、二苯基-2,5,6-庚烷三酮、二苯基-3,4,5-庚烷三酮、二苯基-1,2,3,4-庚烷四酮、二苯基-1,2,3,5-庚烷四酮、二苯基-1,2,3,6-庚烷四酮、二苯基-1,2,3,7-庚烷四酮、二苯基-2,3,4,5-庚烷四酮、二苯基-2,3,4,6-庚烷四酮、
二苯基-1,2,3-辛烷三酮、二苯基-1,2,4-辛烷三酮、二苯基-1,2,5-辛烷三酮、二苯基-1,2,6-辛烷三酮、二苯基-1,2,7-辛烷三酮、二苯基-1,2,8-辛烷三酮、二苯基-1,3,4-辛烷三酮、二苯基-1,4,5-辛烷三酮、二苯基-1,5,6-辛烷三酮、二苯基-1,6,7-辛烷三酮、二苯基-2,3,4-辛烷三酮、二苯基-2,3,5-辛烷三酮、二苯基-2,3,6-辛烷三酮、二苯基-2,3,7-辛烷三酮、二苯基-2,4,5-辛烷三酮、二苯基-2,5,6-辛烷三酮、二苯基-3,4,5-辛烷三酮、二苯基-3,4,6-辛烷三酮、二苯基-1,2,3,4-辛烷四酮、二苯基-1,2,3,5-辛烷四酮、二苯基-1,2,3,6-辛烷四酮、二苯基-1,2,3,7-辛烷四酮、二苯基-1,2,3,8-辛烷四酮、二苯基-1,3,4,5-辛烷四酮、二苯基-1,3,4,6-辛烷四酮、二苯基-1,3,5,6-辛烷四酮、二苯基-1,4,5,6-辛烷四酮、二苯基-1,4,5,7-辛烷四酮、二苯基-1,4,5,8-辛烷四酮、二苯基-1,4,6,7-辛烷四酮、二苯基-1,5,6,7-辛烷四酮、二苯基-1,5,6,8-辛烷四酮、二苯基-2,3,4,5-辛烷四酮、二苯基-2,3,4,6-辛烷四酮、二苯基-2,3,4,7-辛烷四酮、二苯基-2,4,5,6-辛烷四酮、二苯基-2,4,5,7-辛烷四酮、二苯基-3,4,5,6-辛烷四酮、
二萘基-1,2,3-丙烷三酮、二萘基-1,2,3-丁烷三酮、二萘基-1,2,4-丁烷三酮、二萘基-1,2,3,4-丁烷四酮、二萘基-1,2,3-戊烷三酮、二萘基-1,2,4-戊烷三酮、二萘基-1,2,5-戊烷三酮、二萘基-1,3,4-戊烷三酮、二萘基-2,3,4-戊烷三酮、二萘基-1,2,3,4-戊烷四酮、二萘基-1,2,3,5-戊烷四酮、二萘基-1,2,3,4,5-戊烷五酮、二萘基-1,2,3-己烷三酮、二萘基-1,2,4-己烷三酮、二萘基-1,2,5-己烷三酮、二萘基-1,2,6-己烷三酮、二萘基-1,3,4-己烷三酮、二萘基-1,4,5-己烷三酮、二萘基-1,4,5-己烷三酮、二萘基-2,3,4-己烷三酮、二萘基-2,3,5-己烷三酮、二萘基-2,4,5-己烷三酮、二萘基-1,2,3,4-己烷四酮、二萘基-1,2,3,5-己烷四酮、二萘基-1,2,3,6-己烷四酮、二萘基-2,3,4,5-己烷四酮、二萘基-1,2,3,4,5-己烷五酮、二萘基-1,2,3,4,6-己烷五酮、二萘基-1,2,3,4,5,6-己烷六酮、
二萘基-1,2,3-庚烷三酮、二萘基-1,2,4-庚烷三酮、二萘基-1,2,5-庚烷三酮、二萘基-1,2,6-庚烷三酮、二萘基-1,2,7-庚烷三酮、二萘基-1,3,4-庚烷三酮、二萘基-1,4,5-庚烷三酮、二萘基-1,5,6-庚烷三酮、二萘基-2,3,4-庚烷三酮、二萘基-2,3,5-庚烷三酮、二萘基-2,3,6-庚烷三酮、二萘基-2,3,7-庚烷三酮、二萘基-2,4,5-庚烷三酮、二萘基-3,4,5-庚烷三酮、二萘基-1,2,3,4-庚烷四酮、二萘基-1,2,3,5-庚烷四酮、二萘基-1,2,3,6-庚烷四酮、二萘基-1,2,3,7-庚烷四酮、二萘基-1,3,4,5-庚烷四酮、二萘基-1,3,4,6-庚烷四酮、二萘基-1,3,4,7-庚烷四酮、二萘基-1,3,5,6-庚烷四酮、二萘基-1,4,5,6-庚烷四酮、二萘基-2,4,5,6-庚烷四酮、二萘基-2,3,4,5-庚烷四酮、二萘基-2,3,4,6-庚烷四酮、
二萘基-1,2,3-辛烷三酮、二萘基-1,2,4-辛烷三酮、二萘基-1,2,5-辛烷三酮、二萘基-1,2,6-辛烷三酮、二萘基-1,2,7-辛烷三酮、二萘基-1,2,8-辛烷三酮、二萘基-1,3,4-辛烷三酮、二萘基-1,4,5-辛烷三酮、二萘基-1,5,6-辛烷三酮、二萘基-1,6,7-辛烷三酮、二萘基-2,3,4-辛烷三酮、二萘基-2,3,5-辛烷三酮、二萘基-2,3,6-辛烷三酮、二萘基-2,3,7-辛烷三酮、二萘基-2,4,5-辛烷三酮、二萘基-2,5,6-辛烷三酮、二萘基-3,4,5-辛烷三酮、二萘基-3,4,6-辛烷三酮、二萘基-1,2,3,4-辛烷四酮、二萘基-1,2,3,5-辛烷四酮、二萘基-1,2,3,6-辛烷四酮、二萘基-1,2,3,7-辛烷四酮、二萘基-1,2,3,8-辛烷四酮、二萘基-1,3,4,5-辛烷四酮、二萘基-1,3,4,6-辛烷四酮、二萘基-1,3,4,7-辛烷四酮、二萘基-1,3,4,8-辛烷四酮、二萘基-1,3,5,6-辛烷四酮、二萘基-1,4,5,6-辛烷四酮、二萘基-1,4,5,7-辛烷四酮、二萘基-1,4,5,8-辛烷四酮、二萘基-1,4,6,7-辛烷四酮、二萘基-1,5,6,7-辛烷四酮、二萘基-1,5,6,8-辛烷四酮、二萘基-2,3,4,5-辛烷四酮、二萘基-2,3,4,6-辛烷四酮、二萘基-2,3,4,7-辛烷四酮、二萘基-2,4,5,6-辛烷四酮、二萘基-3,4,5,6-辛烷四酮、
1,2,3-环丁烷三酮、1,2,3-环戊烷三酮、甲基-1,2,3-环戊烷三酮、乙基-1,2,3-环戊烷三酮、二甲基-1,2,3-环戊烷三酮、乙基甲基-1,2,3-环戊烷三酮、二乙基-1,2,3-环戊烷三酮、三甲基-1,2,3-环戊烷三酮、四甲基-1,2,3-环戊烷三酮、三乙基-1,2,3-环戊烷三酮、四乙基-1,2,3-环戊烷三酮、1,2,4-环戊烷三酮、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乙基-1,2,4-环戊烷三酮、二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乙基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二乙基-1,2,4-环戊烷三酮、三甲基-1,2,4-环戊烷三酮、四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三乙基-1,2,4-环戊烷三酮、四乙基-1,2,4-环戊烷三酮、丁基-1,2,4-环戊烷三酮、1,2,3,4-环戊烷四酮、甲基-1,2,3,4-环戊烷四酮、乙基-1,2,3,4-环戊烷四酮、二甲基-1,2,3,4-环戊烷四酮、乙基甲基-1,2,3,4-环戊烷四酮、二乙基-1,2,3,4-环戊烷四酮、
1,2,3-环己烷三酮、甲基-1,2,3-环己烷三酮、乙基-1,2,3-环己烷三酮、二甲基-1,2,3-环己烷三酮、乙基甲基-1,2,3-环己烷三酮、二乙基-1,2,3-环己烷三酮、三甲基-1,2,3-环己烷三酮、三乙基-1,2,3-环己烷三酮、四甲基-1,2,3-环己烷三酮、五甲基-1,2,3-环己烷三酮、六甲基-1,2,3-环己烷三酮、四乙基-1,2,3-环己烷三酮、五乙基-1,2,3-环己烷三酮、六乙基-1,2,3-环己烷三酮、1,2,4-环己烷三酮、甲基-1,2,4-环己烷三酮、乙基-1,2,4-环己烷三酮、二甲基-1,2,4-环己烷三酮、乙基甲基-1,2,4-环己烷三酮、二乙基-1,2,4-环己烷三酮、三甲基-1,2,4-环己烷三酮、四甲基-1,2,4-环己烷三酮、五甲基-1,2,4-环己烷三酮、六甲基-1,2,4-环己烷三酮、三乙基-1,2,4-环己烷三酮、四乙基-1,2,4-环己烷三酮、五乙基-1,2,4-环己烷三酮、六乙基-1,2,4-环己烷三酮、
1,2,3,4-环己烷四酮、1,2,3,5-环己烷四酮、1,2,4,5-环己烷四酮、1,2,3-环庚烷三酮、甲基-1,2,3-环庚烷三酮、乙基-1,2,3-环庚烷三酮、1,2,4-环庚烷三酮、甲基-1,2,4-环庚烷三酮、乙基-1,2,4-环庚烷三酮、1,2,5-环庚烷三酮、甲基-1,2,5-环庚烷三酮、乙基-1,2,5-环庚烷三酮、1,2,3-环辛烷三酮、甲基-1,2,3-环辛烷三酮、乙基-1,2,3-环辛烷三酮、1,2,4-环辛烷三酮、甲基-1,2,4-环辛烷三酮、乙基-1,2,4-环辛烷三酮、1,2,5-环辛烷三酮、甲基-1,2,5-环辛烷三酮、乙基-1,2,5-环辛烷三酮、乙酰基-1,2-环丁烷二酮、二乙酰基-1,2-环丁烷二酮、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二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三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四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五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六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
乙酰基-1,2,3-环戊烷三酮、二乙酰基-1,2,3-环戊烷三酮、三乙酰基-1,2,3-环戊烷三酮、四乙酰基-1,2,3-环戊烷三酮、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二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三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四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二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三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四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五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六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二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三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四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五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六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二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三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四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五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六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4,5-芘二酮(pyrenedione)、5,6-屈二酮(chrysenedione)。
更优选聚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3-丁烷二酮、2,3-戊烷二酮、2,3-己烷二酮、3,4-己烷二酮、2,3-庚烷二酮、3,4-庚烷二酮、2,3-辛烷二酮、3,4-辛烷二酮、4,5-辛烷二酮、2,3-壬烷二酮、3,4-壬烷二酮、4,5-壬烷二酮、2,3-癸烷二酮、3,4-癸烷二酮、4,5-癸烷二酮、5,6-癸烷二酮、1,2-环丁烷二酮、1,2-环戊烷二酮、甲基-1,2-环戊烷二酮、二甲基-1,2-环戊烷二酮、1,2-环己烷二酮、甲基-1,2-环己烷二酮、二甲基-1,2-环己烷二酮、1,2-环庚烷二酮、1,2-环辛烷二酮、1,2-环壬烷二酮、1,2-环癸烷二酮、1,2-环十一烷二酮、1,2-环十二烷二酮、双环[2,2,1]庚烷-2,3-二酮、双环[2,2,2]辛烷-2,3-二酮、八氢-1,2-萘二酮、2,3,4-戊烷三酮、2,3,4-己烷三酮、2,3,5-己烷三酮、2,3,4,5-己烷四酮、2,3,4-庚烷三酮、2,3,5-庚烷三酮、2,3,6-庚烷三酮、2,4,5-庚烷三酮、2,5,6-庚烷三酮、3,4,5-庚烷三酮、2,3,4,5-庚烷四酮、2,3,4,6-庚烷四酮、2,3,4,5,6-庚烷五酮、2,3,4-辛烷三酮、2,3,5-辛烷三酮、2,3,6-辛烷三酮、2,3,7-辛烷三酮、2,4,5-辛烷三酮、2,4,7-辛烷三酮、2,5,6-辛烷三酮、3,4,5-辛烷三酮、3,4,6-辛烷三酮、3,5,6-辛烷三酮、
二苯基-1,2,3-丙烷三酮、二苯基-1,2,3-丁烷三酮、二苯基-1,2,4-丁烷三酮、二苯基-1,2,3,4-丁烷四酮、二苯基-1,2,3-戊烷三酮、二苯基-1,2,4-戊烷三酮、二苯基-1,2,5-戊烷三酮、二苯基-2,3,4-戊烷三酮、二苯基-1,2,3-己烷三酮、二苯基-1,2,4-己烷三酮、二苯基-1,2,5-己烷三酮、二苯基-1,2,6-己烷三酮、二苯基-1,3,4-己烷三酮、二苯基-1,4,5-己烷三酮、二苯基-2,3,4-己烷三酮、二苯基-2,3,5-己烷三酮、1,2,4-环戊烷三酮、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二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丁基-1,2,4-环戊烷三酮、1,2,3-环己烷三酮、1,2,4-环己烷三酮、1,2,3,4-环己烷四酮、1,2,3,5-环己烷四酮、1,2,4,5-环己烷四酮、1,2,3-环庚烷三酮、1,2,4-环庚烷三酮、1,2,5-环庚烷三酮、1,2,3-环辛烷三酮、1,2,4-环辛烷三酮、1,2,5-环辛烷三酮、乙酰基-1,2-环丁烷二酮、二乙酰基-1,2-环丁烷二酮、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二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乙酰基-1,2,3-环戊烷三酮、二乙酰基-1,2,3-环戊烷三酮、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二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二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二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二乙酰基-1,2,4-环己烷三酮、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4,5-芘二酮、5,6-屈二酮。
进一步优选聚酮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3-丁烷二酮、2,3-戊烷二酮、2,3-己烷二酮、3,4-己烷二酮、2,3-庚烷二酮、3,4-庚烷二酮、2,3-辛烷二酮、1,2-环丁烷二酮、1,2-环戊烷二酮、甲基-1,2-环戊烷二酮、1,2-环己烷二酮、甲基-1,2-环己烷二酮、1,2-环辛烷二酮、1,2-环癸烷二酮、2,3,4-戊烷三酮、二苯基-1,2,3-丙烷三酮、二苯基-1,2,4-戊烷三酮、1,2,4-环戊烷三酮、甲基-1,2,4-环戊烷三酮、丁基-1,2,4-环戊烷三酮、1,2,3-环己烷三酮、乙酰基-1,2-环戊烷二酮、乙酰基-1,2,4-环戊烷三酮、乙酰基-1,2-环己烷二酮、乙酰基-1,2,3-环己烷三酮、4,5-芘二酮、5,6-屈二酮。
(成分(B):三卤化硼)
本实施方式的(B)三卤化硼是由3个卤原子和1个硼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作为(B)三卤化硼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三溴化硼和三碘化硼。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由于存在路易斯酸性降低、处理性提高的趋势,所以(B)三卤化硼优选三氟化硼、三氯化硼和三溴化硼。由于存在(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的结合力提高;制成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更优选三氟化硼和三氯化硼。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三氟化硼。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络合物)时,存在下述趋势,所以是优选的。所述趋势包括: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能够进一步提高(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和/或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组合物中所含有的(B)三卤化硼的全部与(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络合物)。
(成分(C):环硫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成分(C)是具有至少1个以上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成分(C),可以单独使用1种环硫化合物,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环硫化合物组合使用。
聚合性官能团表示单体通过键合而连接形成聚合物时能够提供单体间的键合的取代基。
成分(C)可以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也可以与3元环硫醚结构一同具有通常使用的聚合性官能团。
作为通常使用的聚合性官能团,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选自环状硫醚结构、内酯结构、环状碳酸酯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环状缩醛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环状胺结构、环状亚氨基醚结构、内酰胺结构、环状硫脲结构、环状次磷酸酯结构、环状亚膦酸酯结构、环状亚磷酸酯结构、乙烯基结构、烯丙基结构、(甲基)丙烯酸结构、以及环烷烃结构。
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和通常使用的聚合性官能团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环硫化合物有时具有聚合条件不同的聚合性官能团。因此,该环硫化合物针对必须有下述工序的用途可以作为有效手段使用,所述工序通过使至少1个聚合性官能团聚合来制成半聚合物,对该半聚合物进行成型等加工后进一步使其聚合以制成完全聚合物,由此来得到所期望的物理性能。
(C)环硫化合物优选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或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且具有选自由内酯结构、环状碳酸酯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环状缩醛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环状胺结构、环状亚氨基醚结构、内酰胺结构、环状硫脲结构、环状次磷酸酯结构、环状亚膦酸酯结构以及环状亚磷酸酯结构组成的组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
这些之中,由于存在能够抑制聚合性官能团的残留的趋势,所以更优选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或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且具有选自由4元环、6元环、7元环内酯结构;5元环、6元环状碳酸酯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5元环状缩醛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3元环、4元环状胺结构;5元环、6元环状亚氨基醚结构;4元环、7元环、8元环内酰胺结构;5元环、6元环状硫脲结构;环状次磷酸酯结构;环状亚膦酸酯结构;环状亚磷酸酯结构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以上的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另外,从聚合性的控制更容易的方面出发,由于存在能够抑制聚合性官能团的残留的趋势;不需要多段的聚合工序、能够抑制作为聚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特别优选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由于环硫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蒸汽压高,存在处理容易的趋势,所以优选成分(C)环硫化物当量(WPT、g/mol)为65以上。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进行聚合时的副反应的趋势,所以更优选环硫化物当量为85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环硫化物当量为100以上。
由于存在对组合物进行聚合时能够抑制环硫基的残留的趋势,所以优选成分(C)环硫化物当量(WPT、g/mol)为700以下。由于存在由环硫化合物形成的固化物的耐热性提高的趋势,所以更优选环硫化物当量为6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环硫化物当量为500以下。
成分(C)只要是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的限制,由于容易获得并且存在能够抑制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具有以下述式(6)、(7)、(8)或(9)表示的部分结构。另外,由于存在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更优选具有以下述式(6)或(7)表示的部分结构。再者,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对组合物进行聚合时的副反应的趋势,所以特别优选具有以式(6)表示的部分结构。
【化9】
式(6)~(9)中,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和R3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具体列举成分(C)时,可以举出单官能环硫化合物、作为多酚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脂环式环硫化合物、作为各种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芳香族环硫化合物的核氢化物(核水素化物)、杂环式环硫化合物、硫代缩水甘油基酯系环硫化合物、硫代缩水甘油基胺系环硫化合物以及将卤化苯酚类进行硫代缩水甘油基化而成的环硫化合物、(含硫)多官能脂肪族环硫化合物、分子内具有环硫基的硅酮化合物、含有异种聚合性官能团的环硫化合物等。这些环硫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单官能环硫化合物)
对于单官能环硫化合物,只要其是具有1个3元环硫醚结构的化合物就无特别限定,具体可以选自环硫乙烷、环硫丙烷、1-环硫丁烷、2-环硫丁烷、丁二烯硫化物、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环丁烯硫化物、1,3-环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环硫戊烷、2-环硫戊烷、1,3-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甲基-2-丁烯硫化物、2-甲基-3-丁烯硫化物、环戊烯硫化物、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环丁烯硫化物、3-甲基-1-环丁烯硫化物、1-己烯硫化物、2-己烯硫化物、3-己烯硫化物、1,3-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环己烯硫化物、1,3-环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环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环戊烯硫化物、3-甲基-环戊烯硫化物、1-甲基-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甲基-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5-甲基-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3,4-二甲基-环丁烯硫化物、2,3-二甲基-环丁烯硫化物、1,2-二甲基-环丁烯硫化物、1,2-二甲基-1,3-环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3-二甲基-1,3-环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3,3-二甲基-1,2-硫代环氧丁烷、1-庚烯硫化物、2-庚烯硫化物、3-庚烯硫化物、1,3-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6-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庚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3,6-庚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4,6-庚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环庚烯硫化物、1-甲基-环己烯硫化物、3-甲基-环己烯硫化物、4-甲基-环己烯硫化物、1-甲基-1,3-环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1,4-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1,3,5-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2-硫代环氧-5-己烯、1,2-硫代环氧-4-乙烯基环己烯、2-降冰片烯硫化物、7-甲基-2-降冰片烯硫化物、7,7-二甲基-2-降冰片烯硫化物、2-甲基-2-降冰片烯硫化物、2,3-二甲基-2-降冰片烯硫化物、2,7-二甲基-2-降冰片烯硫化物、2,7,7-三甲基-2-降冰片烯硫化物、2,3-硫代环氧-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甲基-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3-二甲基-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5-二甲基-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6-二甲基-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3,5-三甲基-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5,6-三甲基-双环[2,2,2]辛烷、2,3-硫代环氧-2,3,5,6-四甲基-双环[2,2,2]辛烷、硫代环氧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硫代环氧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二苯乙烯硫化物、苯基硫代缩水甘油基醚、3-(2,2,3,3-四氟丙氧基)-1,2-硫代环氧丙烷、蒎烯硫化物、异戊二烯单硫化物、1,2-硫代环氧乙苯、萘硫基缩水甘油基醚、3-(2-联苯氧基)-1,2-硫代环氧丙烷、烯丙硫基缩水甘油基醚、1,1-二苯基-乙烯硫化物、硫代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硫代缩水甘油基丁酸酯、碘甲基硫杂丙环、4-(2,3-硫代环氧丙基)吗啉、硫代缩水甘油基甲基醚、2-苯基-丙烯硫化物、2,3-硫代环氧丙基-糠基醚、2,3,4,5,6-五氟苯乙烯硫化物、3-苯基硫代环氧乙烷甲酸乙酯、柠檬烯硫化物、硫代环氧琥珀酸、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丁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丁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2,3-硫代环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上述之中,由于标准状态下的蒸汽压高、容易处理并且存在作为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能够抑制聚合时的副反应的趋势,所以优选单官能环硫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环硫乙烷、环硫丙烷、1-环硫丁烷、2-环硫丁烷、丁二烯硫化物、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环丁烯硫化物、1,3-环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戊烯硫化物、2-戊烯硫化物、1,3-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甲基-2-丁烯硫化物、2-甲基-3-丁烯硫化物、环戊烯硫化物、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环丁烯硫化物、3-甲基-1-环丁烯硫化物、1-己烯硫化物、2-己烯硫化物、3-己烯硫化物、1,3-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环己烯硫化物、1,3-环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环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环戊烯硫化物、3-甲基-环戊烯硫化物、1-甲基-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甲基-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5-甲基-1,3-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3,4-二甲基-环丁烯硫化物、2,3-二甲基-环丁烯硫化物、1,2-二甲基-环丁烯硫化物、1,2-二甲基-1,3-环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3-二甲基-1,3-环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3,3-二甲基-1,2-硫代环氧丁烷、1-庚烯硫化物、2-庚烯硫化物、3-庚烯硫化物、1,3-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6-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庚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3,6-庚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4,6-庚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环庚烯硫化物、1-甲基-环己烯硫化物、3-甲基-环己烯硫化物、4-甲基-环己烯硫化物、1-甲基-1,3-环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1,4-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1,3,5-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1,2-硫代环氧-5-己烯、1,2-硫代环氧-4-乙烯基环己烯、硫代环氧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硫代环氧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二苯乙烯硫化物、苯基硫代缩水甘油基醚、3-(2,2,3,3-四氟丙氧基)-1,2-硫代环氧丙烷、蒎烯硫化物、异戊二烯单硫化物、1,2-硫代环氧乙苯、萘硫基缩水甘油基醚、3-(2-联苯氧基)-1,2-硫代环氧丙烷、烯丙硫基缩水甘油基醚、1,1-二苯基-乙烯硫化物氧化物、硫代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硫代缩水甘油基丁酸酯、碘甲基硫杂丙环、4-(2,3-硫代环氧丙基)吗啉、硫代缩水甘油基甲基醚、2-苯基-丙烯硫化物、2,3-硫代环氧丙基-糠基醚、2,3,4,5,6-五氟苯乙烯硫化物、3-苯基硫代环氧乙烷甲酸乙酯、柠檬烯硫化物、硫代环氧琥珀酸、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丁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丁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2,3-硫代环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进一步优选单官能环硫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环硫丙烷、1-环硫丁烷、2-环硫丁烷、丁二烯硫化物、丁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戊烯硫化物、2-戊烯硫化物、1,3-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2-甲基-2-丁烯硫化物、2-甲基-3-丁烯硫化物、环戊烯硫化物、1-甲基-环丁烯硫化物、3-甲基-1-环丁烯硫化物、1-己烯硫化物、2-己烯硫化物、3-己烯硫化物、1,3-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3,5-己三烯三硫代环氧化物、环己烯硫化物、1,3-环己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环戊烯硫化物、3-甲基-环戊烯硫化物、2-庚烯硫化物、3-庚烯硫化物、1,3-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4-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5-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6-庚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1-甲基-环己烯硫化物、3-甲基-环己烯硫化物、4-甲基-环己烯硫化物、1,2-硫代环氧-5-己烯、1,2-硫代环氧-4-乙烯基环己烯、二苯乙烯硫化物、苯基硫代缩水甘油基醚、3-(2,2,3,3-四氟丙氧基)-1,2-硫代环氧丙烷、蒎烯硫化物、异戊二烯单硫化物、1,2-硫代环氧乙苯、萘硫基缩水甘油基醚、3-(2-联苯氧基)-1,2-硫代环氧丙烷、烯丙硫基缩水甘油基醚、1,1-二苯基-乙烯硫化物、硫代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硫代缩水甘油基丁酸酯、碘甲基硫杂丙环、4-(2,3-硫代环氧丙基)吗啉、硫代缩水甘油基甲基醚、2-苯基-丙烯硫化物、2,3-硫代环氧丙基-糠基醚、2,3,4,5,6-五氟苯乙烯硫化物、3-苯基硫代环氧乙烷甲酸乙酯、柠檬烯硫化物、硫代环氧琥珀酸、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五甲基二硅氧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丁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硫代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丁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硫代环氧环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2,3-硫代环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2,3-硫代环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多官能环硫化合物)
对于作为多酚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具体可以从双酚A、双酚F、双酚S、4,4’-联苯酚、四甲基双酚A、二甲基双酚A、四甲基双酚F、二甲基双酚F、四甲基双酚S、二甲基双酚S、四甲基-4,4’-联苯酚、二甲基-4,4’-联苯苯酚、1-(4-羟基苯基)-2-[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基]丙烷、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羟基苯基甲烷、间苯二酚、对苯二酚、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连苯三酚、具有二异亚丙基骨架的酚类、1,1-二(4-羟基苯基)芴等具有芴骨架的酚类以及酚化聚丁二烯等多酚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中选出。
上述之中,由于容易制造且能够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所以优选作为具有双酚A骨架或双酚F骨架的酚类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
下面列举作为具有双酚骨架的酚类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的代表例。
【化10】
式中,n表示1以上的数。
(脂环式环硫化合物)
脂环式环硫化合物只要是具有脂环式环硫化物结构的环硫化合物就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具有硫化环己烯基、硫化三环癸烯基或硫化环戊烯基等的环硫化合物中选出。
作为脂环式环硫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3,4-硫代环氧环己烯基甲基-3’,4’-硫代环氧环己烯羧酸酯、3,4-硫代环氧环己基甲基-3,4-硫代环氧环己烷羧酸酯、3,4-硫代环氧环己基辛基-3,4-硫代环氧环己烷羧酸酯、2-(3,4-硫代环氧环己基-5,5-螺-3,4-硫代环氧)环己烷-间-二氧六环、二(3,4-硫代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乙烯基环己烯二硫化物、二(3,4-硫代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硫代环氧-6-甲基环己基-3,4-硫代环氧-6-甲基环己烷羧酸酯、亚甲基二(3,4-硫代环氧环己烷)、二环戊二烯二硫代环氧化物、乙二醇二(3,4-硫代环氧环己基甲基)醚、亚乙基二(3,4-硫代环氧环己烷羧酸酯)以及1,2,8,9-二硫代环氧柠檬烯。作为其他的多官能脂环式环硫化合物,可以举出2,2-二(羟甲基)-1-丁醇的1,2-环氧-4-(2-硫杂丙环基)环己烯或1,2-硫代环氧-4-(2-硫杂丙环基)环己烯加成物等。
脂环式环硫化合物的代表例如下所示。
【化11】
【化12】
(作为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
对于作为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以苯酚、甲酚类、乙基苯酚类、丁基苯酚类、辛基苯酚类、双酚A、双酚F、双酚S以及萘酚类等各种酚为原料的酚醛清漆化合物、含有苯二亚甲基骨架的苯酚酚醛清漆化合物、含有二环戊二烯骨架的苯酚酚醛清漆化合物、含有联苯骨架的苯酚酚醛清漆化合物以及含有芴骨架的苯酚酚醛清漆化合物等各种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中选出。
上述之中,由于容易制造,能够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所以优选以苯酚或甲酚类等为原料的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
作为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多官能环硫化合物的代表例如下所示。
【化13】
式中,n表示1以上的数。
(芳香族环硫化合物的核氢化物)
对于芳香族环硫化合物的核氢化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苯酚化合物(双酚A、双酚F、双酚S、4,4’-联苯酚等)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或者各种苯酚(苯酚、甲酚类、乙基苯酚类、丁基苯酚类、辛基苯酚类、双酚A、双酚F、双酚S、萘酚类等)的芳香环进行核氢化所得之物以及酚醛清漆化合物的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物的核氢化物中选出。
(杂环式环硫化合物)
对于杂环式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具有异氰脲酸环以及乙内酰脲环等杂环的杂环式环硫化合物中选出。
(硫代缩水甘油基酯系环硫化合物)
对硫代缩水甘油基酯系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由六氢化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和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等羧酸化合物衍生的环硫化合物中选出。
(硫代缩水甘油基胺系环硫化合物)
对于硫代缩水甘油基胺系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对苯胺、甲苯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二氨基二苯甲烷衍生物和二氨基甲基苯衍生物等胺进行硫代缩水甘油基化而成的环硫化合物中选出。
(对卤化苯酚类进行硫代缩水甘油基化而成的环硫化合物)
对于对卤化苯酚类进行硫代缩水甘油基化而成的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对溴化双酚A、溴化双酚F、溴化双酚S、溴化苯酚酚醛清漆、溴化甲酚酚醛清漆、氯化双酚S以及氯化双酚A等卤化苯酚类进行硫代缩水甘油基醚化而成的环硫化合物中选出。
((含硫)多官能脂肪族环硫化合物)
作为(含硫)多官能脂肪族环硫化合物,对其无特别限定,具体可以选自:1,1-二(环硫乙基)甲烷、1-(环硫乙基)-1-(β-环硫丙基)甲烷、1,1-二(β-环硫丙基)甲烷、1-(环硫乙基)-1-(β-环硫丙基)乙烷、1,2-二(β-环硫丙基乙烷、1-(环硫乙基)-3-(β-环硫丙基)丁烷、1,3-二(β-环硫丙基)丙烷、1-(环硫乙基)-4-(β-环硫丙基)戊烷、1,4-二(β-环硫丙基)丁烷、1-(环硫乙基)-5-(β-环硫丙基)己烷、1-(环硫乙基)-2-(γ-环硫丁硫基)乙烷、1-(环硫乙基)-2-[2-(γ-环硫丁硫基)乙硫基]乙烷、四(β-环硫丙基)甲烷、1,1,1-三(β-环硫丙基)丙烷、1,3-二(β-环硫丙基)-1-(β-环硫丙基)-2-丙烷、1,5-二(β-环硫丙基)-2,4-二(β-环硫丙基)-3-硫杂戊烷、1,3-二(环硫乙基)环己烷、1,4-二(环硫乙基)环己烷、1,3-二(β-环硫丙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基)环己烷、2,5-二(环硫乙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1,4-二噻烷、4-环硫乙基-1,2-环己烯硫化物、2,2-二[4-(环硫乙基)环己基]丙烷、2,2-二[4-(β-环硫丙基)环己基]丙烷、二[4-(环硫乙基)环己基]甲烷、二[4-(β-环硫丙基)环己基]甲烷、二[4-(β-环硫丙基)环己基]硫化物、二[4-(环硫乙基)环己基]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醚、二(β-环硫丙氧基)甲烷、1,2-二(β-环硫丙氧基)乙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丙烷、1,2-二(β-环硫丙氧基)丙烷、1-(β-环硫丙氧基)-2-(β-环硫丙氧基甲基)丙烷、1,4-二(β-环硫丙氧基)丁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丁烷、1-(β-环硫丙氧基)-3-(β-环硫丙氧基甲基)丁烷、1,5-二(β-环硫丙氧基)戊烷、1-(β-环硫丙氧基)-4-(β-环硫丙氧基甲基)戊烷、1,6-二(β-环硫丙氧基)己烷、1-(β-环硫丙氧基)-5-(β-环硫丙氧基甲基)己烷、1-(β-环硫丙氧基)-2-[(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乙烷、1-(β-环硫丙氧基)-2-[[2-(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乙基]氧基]乙烷、四(β-环硫丙氧基甲基)甲烷、1,1,1-三(β-环硫丙氧基甲基)丙烷、1,5-二(β-环硫丙氧基)-2-(β-环硫丙氧基甲基)-3-硫杂戊烷、1,5-二(β-环硫丙氧基)-2,4-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硫杂戊烷;
1-(β-环硫丙氧基)-2,2-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4-硫杂己烷、1,5,6-三(β-环硫丙氧基)-4-(β-环硫丙氧基甲基)-3-硫杂己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4-(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4,5-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4,4-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2,4,5-三(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2,5-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9-二(β-环硫丙氧基)-5-(β-环硫丙氧基甲基)-5-[(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甲基]-3,7-二硫杂壬烷、1,10-二(β-环硫丙氧基)-5,6-二[(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3,6,9-三硫杂癸烷、1,11-二(β-环硫丙氧基)-4,8-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β-环硫丙氧基)-5,7-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β-环硫丙氧基)-5,7-[(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β-环硫丙氧基)-4,7-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氧基)环己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环己烷、二[4-(β-环硫丙氧基)环己基]甲烷、2,2-二[4-(β-环硫丙氧基)环己基]丙烷、二[4-(β-环硫丙氧基)环己基]硫化物、2,5-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氧乙氧基甲基)-1,4-二噻烷、二(β-环硫丙基)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二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三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烷、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烷、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烷、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基)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基)二硫化物、1,2-二(β-环硫丙基硫代)乙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丙烷、1,2-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丙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丙烷、1,4-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丁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丁烷、1-(β-环硫丙基硫代)-3-(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丁烷、1,5-二(β-环硫丙基硫代)戊烷、1-(β-环硫丙基硫代)-4-(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戊烷、1,6-二(β-环硫丙基硫代)己烷、1-(β-环硫丙基硫代)-5-(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己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乙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2-(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乙基]硫]乙烷四(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甲烷、四(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基)甲烷、1,1,1-三(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丙烷、1,2,3-三(β-环硫丙基二硫代)丙烷、1,5-二(β-环硫丙基硫代)-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硫杂戊烷、1,5-二(β-环硫丙基硫代)-2,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硫杂戊烷、
1,6-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基)-2-(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硫基)-4-硫杂己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2-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4-硫杂己烷、1,5,6-三(β-环硫丙基硫代)-4-(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硫杂己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4-(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4,5-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4,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2,4,5-三(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2,5-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9-二(β-环硫丙基硫代)-5-(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5-[(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甲基]-3,7-二硫杂壬烷、1,10-二(β-环硫丙基硫代)-5,6-二[(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3,6,9-三硫杂癸烷、1,11-二(β-环硫丙基硫代)-4,8-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β-环硫丙基硫代)-5,7-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β-环硫丙基硫代)-5,7-[(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1-二(β-环硫丙基硫代)-4,7-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四[2-(β-环硫丙基硫代)乙酰基甲基]甲烷、1,1,1-三[2-(β-环硫丙基硫代)乙酰基甲基]丙烷、四[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乙酰基甲基]甲烷、1,1,1-三[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乙酰基甲基]丙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环己烷、2,5-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硫代乙硫基甲基)-1,4-二噻烷、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甲烷、2,2-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丙烷、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硫化物、2,2-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丙烷、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硫化物。
上述之中,从容易制造而能够抑制作为组合物的成本、经济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含硫)多官能脂肪族环硫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二(β-环硫丙氧基)甲烷、1,2-二(β-环硫丙氧基)乙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丙烷、1,2-二(β-环硫丙氧基)丙烷、1-(β-环硫丙氧基)-2-(β-环硫丙氧基甲基)丙烷、1,4-二(β-环硫丙氧基)丁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丁烷、1-(β-环硫丙氧基)-3-(β-环硫丙氧基甲基)丁烷、1,6-二(β-环硫丙氧基)己烷、1-(β-环硫丙氧基)-5-(β-环硫丙氧基甲基)己烷、1-(β-环硫丙氧基)-2-[(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乙烷、1-(β-环硫丙氧基)-2-[[2-(2-β-环硫丙基氧乙基)氧乙基]氧基]乙烷、四(β-环硫丙氧基甲基)甲烷、1,1,1-三(β-环硫丙氧基甲基)丙烷、1-(β-环硫丙氧基)-2,2-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4-硫杂己烷、1,5,6-三(β-环硫丙氧基)-4-(β-环硫丙氧基甲基)-3-硫杂己烷、
1,8-二(β-环硫丙氧基)-4-(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4,5-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4,4-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2,4,5-三(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氧基)-2,5-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3,6-二硫杂辛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氧基)环己烷、1,3-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环己烷、二[4-(β-环硫丙氧基)环己基]甲烷、2,2-二[4-(β-环硫丙氧基)环己基]丙烷、二[4-(β-环硫丙氧基)环己基]硫化物、2,5-二(β-环硫丙氧基甲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氧乙氧基甲基)-1,4-二噻烷、二(β-环硫丙基)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二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烷、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烷、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烷、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基)硫化物、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基)二硫化物、1,2-二(β-环硫丙基硫代)乙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丙烷、1,2-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丙烷、
1-(β-环硫丙基硫代)-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丙烷、1,4-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丁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丁烷、1-(β-环硫丙基硫代)-3-(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丁烷、1,6-二(β-环硫丙基硫代)己烷、1-(β-环硫丙基硫代)-5-(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己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乙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2-(2-β-环硫丙基硫代乙基)硫乙基]硫]乙烷四(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甲烷、四(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基)甲烷、1,1,1-三(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丙烷、1,2,3-三(β-环硫丙基二硫代)丙烷、1,6-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基)-2-(β-环硫丙基二硫代乙硫基)-4-硫杂己烷、1-(β-环硫丙基硫代)-2,2-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4-硫杂己烷、1,5,6-三(β-环硫丙基硫代)-4-(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硫杂己烷、
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4-(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4,5-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4,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2,4,5-三(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1,8-二(β-环硫丙基硫代)-2,5-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3,6-二硫杂辛烷、四[2-(β-环硫丙基硫代)乙酰基甲基]甲烷、1,1,1-三[2-(β-环硫丙基硫代)乙酰基甲基]丙烷、四[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乙酰基甲基]甲烷、1,1,1-三[2-(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乙酰基甲基]丙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烷、1,3-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环己烷、1,4-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环己烷、2,5-二(β-环硫丙基硫代甲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二硫代甲基)-1,4-二噻烷、2,5-二(β-环硫丙基硫代乙硫基甲基)-1,4-二噻烷、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甲烷、2,2-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丙烷、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硫化物、2,2-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丙烷、二[4-(β-环硫丙基硫代)环己基]硫化物。
(分子内具有环硫基的硅酮化合物)
对分子内具有环硫基的硅酮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以下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
(R70R71R72SiO1/2)a(R73R74SiO2/2)b(R75SiO3/2)c(SiO4/2)d(13)
式(13)中,a、b、c和d各自是满足a+b+c+d=1.0的数值,且0≦a/(a+b+c+d)≦1、0≦b/(a+b+c+d)≦1、0≦c/(a+b+c+d)≦1、0≦d/(a+b+c+d)<1。R70~R75之中至少1个表示含有环硫基的基团,其他的R70~R75表示直链状或者支链状的碳原子数为1~8的烃基或该烃基的氟化基团。这些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含有异种聚合性官能团的环硫化合物)
对于含有异种聚合性官能团的环硫化合物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以下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
【化14】
上述式(14)中,R80~R82表示硫杂化亦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链状、支链状、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m、n、o和p各自独立地表示1以上的数。X表示环硫基。Y表示一种聚合性官能团的情况下,表示选自环状硫醚结构、内酯结构、环状碳酸酯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环状缩醛结构及其含硫类似结构、环状胺结构、环状亚氨基醚结构、内酰胺结构、环状硫脲结构、环状次磷酸酯结构、环状亚膦酸酯结构、环状亚磷酸酯结构、乙烯基结构、烯丙基结构、(甲基)丙烯酸结构、环烷烃结构的结构。表示两种以上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情况下,表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2种结构。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所述(B)三卤化硼的混合比例可以用由下述式(5)计算出的指标α表示。
指标α=(αe+αp+αk)/αb(5)
αe:(A-1)醚化合物的醚基的物质的量(mol)
αp:(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物质的量(mol)
αk:(A-3)酮化合物的酮基的物质的量(mol)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组合物中所含有的(B)三卤化硼全部与(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络合物)并且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能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稳定性的趋势,优选指标α为1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指标α为1.5以上。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发生变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化合物的稳定性而优选指标α为2以上。
由于在将组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残留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为1000以下。在需要将组合物聚合,并将所得到的聚合物中所含有的(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去除的工序的情况下,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工序所需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为5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指标α为100以下。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仅为(A-1)醚化合物的情况下,上述式(5)以式(15)的指标α2表示。
指标α2=αe/αb(15)
αe:(A-1)醚化合物的醚基的物质的量(mol)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组合物中所含有的(B)三卤化硼全部与(A-1)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并且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2为1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指标α2为1.5以上。
(A-1)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发生变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该化合物的稳定性高,所以优选指标α2为2以上。
由于在将组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残留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2为1000以下。在需要将组合物聚合并将所得到的聚合物中所含有的(A-1)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去除的工序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工序所需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而更优选指标α2为5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指标α2为100以下。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仅为(A-2)三价磷化合物的情况下,上述式(5)以式(16)的指标α3表示。
指标α3=αe/αb(16)
αp:(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物质的量(mol)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组合物中所含有的(B)三卤化硼全部与(A-2)三价磷化合物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并且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的趋势,因此优选指标α3为1以上。
(A-2)三价磷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发生变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化合物的稳定性,优选指标α3为1.2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指标α3为1.5以上。
由于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3为10以下。在需要将组合物聚合并将得到的聚合物中所含有的(A-2)三价磷化合物去除的工序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工序所需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更优选指标α3为5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指标α3为2以下。
(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仅是(A-3)酮化合物的情况下,上述式(5)以式(17)的指标α4表示。
指标α4=αk/αb(17)
αk:(A-3)酮化合物的酮基的物质的量(mol)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组合物中所含有的(B)三卤化硼全部与(A-2)酮化合物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并且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4为1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指标α4为1.5以上。
在(A-3)酮化合物与(B)三卤化硼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发生变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该化合物的稳定性,优选指标α4为2以上。
由于在将组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残留的趋势,所以优选指标α4为1000以下。在需要将组合物聚合并将得到的聚合物中所含有的(A-3)酮化合物去除的工序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该工序所需的成本、经济性更优异的趋势,所以更优选指标α4为5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指标α4为100以下。
关于(B)三卤化硼与(C)环硫化合物的混合比例,所述(B)的物质的量(mol)与所述(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优选为1:10~1:100000。
由于在室温下制备组合物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的趋势,所以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10以上。由于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20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进一步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50以上。
由于通过(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和(C)环硫化合物的组合会长期维持所得到的透明聚合物的透明性,所以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50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更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
由于在将组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残留的趋势,所以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100000以下。由于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副反应的趋势,所以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更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200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以(B)的物质的量(mol)为1的情况下,进一步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10000以下。
(B)三卤化硼与(C)环硫化合物的混合比例还可以用下式(18)表示。
指标β=αb/αt×100(18)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αt:(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时,指标β=10。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20时,指标β=5。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50时,指标β=2。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0时,指标β=1。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200时,指标β=0.5。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0000时,指标β=0.001。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20000时,指标β=0.005。
(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000时,指标β=0.01。
作为制备组合物的方法,只要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举出将(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和(C)环硫化合物同时添加的方法;将(A)、(B)和(C)中任意选择的2种成分混合后将其添加到剩余成分中,或者向其中添加剩余成分的方法。这些之中,由于存在能稳定地制造组合物、且组合物的稳定性也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制备含有(A)和(B)的混合物后将其添加到(C)中,或者在其中添加(C)的方法。
作为制备含有(A)和(B)的混合物的方法,只要其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举出使(A)与(B)直接反应的方法;使(A)与含有(B)的化合物反应的方法等。这些之中,由于存在含有(B)的化合物的处理性得到提高、组合物的制备变得容易的趋势,所以更优选使(A)与含有(B)的化合物反应的方法。
对于制备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通常可利用的温度进行,但优选该温度为-80~100℃。制备混合物是的温度不必恒定,可以在中途进行改变。
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缩短(A)与(B)之间形成配位键所需时间的趋势,所以制备混合物时的温度优选为-80℃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制备混合物时的温度为-60℃以上。
由于原料的选择而存在原料发生凝固、妨碍由(A)和(B)通过配位键形成化合物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凝固,优选使制备混合物时的温度为原料的凝固点以上。
由(A)和(B)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不稳定的情况下,优选使制备混合物时的温度为1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制备混合物时的温度为80℃以下。
由于原料的选择而存在原料发生挥发、(A)与(B)的混合比例脱离所期望的比例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挥发,优选使制备混合物时的温度为原料的沸点以下。通过使制备混合物时的压力为大气压以上的所期望的压力来抑制原料的挥发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为制备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时的气氛,只要是通常所用的气氛就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使用大气气氛、氮气气氛以及氩气气氛等。这些之中,由于存在能够稳定地对(B)进行处理的趋势,所以优选氮气气氛以及氩气气氛。另外,由于存在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氮气气氛。
对于制备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时的压力没特别限定,通常在大气压下进行反应。但是,(A)在标准状态下的蒸汽压低而存在反应中(A)发生挥发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进行大气压以上的加压是有效的手段。
制备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时,如果(A)是固体,通过使用能够溶解(A)的化合物,可以容易地得到均匀的混合物,因此有时其是有效的手段。
能够将(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溶解的化合物只要是通常使用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正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和环辛烷等饱和烃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二乙苯、异丙基苯、萘、四氢化萘和联苯等芳香族烃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三氯丙烷、氯异丙烷、氯丁烷、氯己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和氯萘等卤化烃化合物;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十一烷醇、十二烷醇、环己醇和苯甲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丙酮、乙基甲基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己基酮、二乙基酮、乙基丁基酮、二丙基酮、二异丁基酮和环己酮等酮类;以及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己酯、乙酸辛酯、乙酸环己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和苯甲酸苄酯等酯类。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之中,由于存在对(B)三卤化硼的稳定性高、能够稳定地制备混合物的趋势,所以优选正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和环辛烷等饱和烃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三氯丙烷、氯异丙烷、氯丁烷、氯己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和氯萘等卤化烃化合物。
制备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时,如果使用能够溶解(A)的化合物或含有(B)的化合物,则有时在混合物中会含有所期望的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进行蒸馏而以蒸馏物或者蒸馏残渣的形式得到所期望的化合物。蒸馏温度、蒸馏压力可根据蒸馏所分离的化合物的沸点来适当设定。
蒸馏温度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下。通过使蒸馏温度为100℃以下,有时能够抑制由(A)和(B)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的分解。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蒸馏温度为80℃以下,进一步优选蒸馏温度为60℃以下。蒸馏温度无需恒定,可以在中途该改变蒸馏温度。
蒸馏压力可根据蒸馏温度来适当设定,蒸馏温度超过100℃时,优选采用低于大气压的压力。蒸馏压力无需恒定,可以在中途改变蒸馏压力。
对于制备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和(C)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时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通常可利用的温度进行制备,并且优选为-80~100℃。制备组合物时的温度无需恒定,可以在中途改变温度。
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时,存在原料发生凝固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优选制备组合物时的温度为-80℃以上,这是因为,此时存在由于抑制了原料的凝固或者降低了原料的粘度而更容易得到均匀的组合物的趋势。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制备组合物时的温度为-40℃以上。由于使用大型冷却设备的必要性降低,存在能够抑制制造组合物的成本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制备组合物时的温度为-20℃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0℃以上。
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时,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更容易得到均匀的组合物的趋势,所以制备组合物时的温度优选为10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制备组合物时的温度更优选为80℃以下。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组合物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调整组合物时的温度为6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40℃以下。
作为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的气氛,只要其是通常采用的气氛,则没有特别限制,通常采用大气气氛、氮气气氛以及氩气气氛等。这些之中,由于存在组合物中含有的(B)三卤化硼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的趋势,所以优选氮气气氛以及氩气气氛。另外,由于存在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氮气气氛。
作为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时的压力,对其不特别限定,通常在大气压下进行制备。但是,组合物所含有的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蒸汽压低而存在挥发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进行大气压以上的加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时,所含有的化合物中存在固体的情况下,或者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是固体的情况下,使用可溶化合物能够容易地得到均匀的组合物,所以有时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此处所称可溶化合物是指,能够将组合物所含有的化合物内的固体物质;以及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B)三卤化硼的混合物是固体的情况下的该固体溶解的化合物。
可溶化合物只要是通常使用的物质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正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和环辛烷等饱和烃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二乙苯、异丙基苯、萘、四氢化萘和联苯等芳香族烃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三氯丙烷、氯异丙烷、氯丁烷、氯己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和氯萘等卤化烃化合物;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戊醇、己醇、庚醇、辛醇、壬醇、癸醇、十一烷醇、十二烷醇、环己醇和苯甲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丙酮、乙基甲基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己基酮、二乙基酮、乙基丁基酮、二丙基酮和二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以及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己酯、乙酸辛酯、乙酸环己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和苯甲酸苄酯等酯类。所述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之中,由于对(B)三卤化硼的稳定性高,并且存在能够稳定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的趋势,优选正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和环辛烷等饱和烃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三氯丙烷、氯异丙烷、氯丁烷、氯己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和氯萘等卤化烃化合物。
制备含有(A)、(B)和(C)的组合物时,如果使用了可溶化合物,则有时在组合物中会含有所期望的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这种情况下,通过减压蒸馏法去除可溶化合物有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减压蒸馏温度优选为40℃以下,因为这样能够抑制(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并且具有含有(A)、(B)和(C)的组合物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从相同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下。减压蒸馏压力可根据减压蒸馏温度来适当设定。所述减压蒸馏温度、减压蒸馏压力无需恒定,可以在中途进行改变。
作为由含有(A)、(B)和(C)的组合物得到聚合物的方法,只要其是普通的方法,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采用通过对组合物进行加热来使聚合进行的方法和/或通过照射能量线来使聚合进行的方法。这些之中,利用加热来使聚合进行的方法在各种情况下均容易利用,并且存在通用性优异的趋势,所以是更优选的方法。另外,组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官能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得到固化物。
作为利用加热来使聚合进行从而得到聚合物时的聚合温度,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为-80~160℃。聚合温度无需恒定,可以在中途改变聚合温度。
由于存在能够利用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产生的聚合热来降低所得到的聚合物发生着色的可能性的趋势,所以聚合温度优选为160℃以下。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抑制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时的副反应的趋势,所以更优选为140℃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聚合温度进一步优选为1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0℃以下。
组合物中存在的成分(A)、(B)、(C)、由成分(A)和(B)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等的凝固可能会妨碍(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的情况下,聚合温度优选为-80℃以上。由于使用大型的冷却设备的必要性降低,并且存在能够抑制制造聚合物的成本的趋势,聚合温度更优选为-40℃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0℃以上。聚合物的聚合末端的运动性进一步提高时,存在能够进一步缩短(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时间的趋势,所以聚合温度优选为40℃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聚合温度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
作为利用加热来使聚合进行从而得到聚合物时的聚合气氛,只要是通常采用的气氛,则没有特别限制,通常采用大气气氛、氮气气氛以及氩气气氛等。这些之中,由于存在能够形成聚合时所期望的键的趋势,所以优选氮气气氛以及氩气气氛。另外,由于存在经济性优异的趋势,所以进一步优选氮气气氛。
作为利用加热来使聚合进行从而得到聚合物时的聚合压力,对其不特别限定,通常在大气压下进行反应。但是,在作为组合物所含有的成分使用标准状态下的蒸汽压低而可能挥发的化合物的情况下,进行大气压以上的加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含有(A)、(B)和(C)的组合物的粘度高或者是固体的情况下,利用非反应性化合物来降低组合物的粘度,得到实施了所期望的成型的聚合物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为非反应性化合物,只要其是通常使用的物质,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正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和环辛烷等饱和烃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二乙苯、异丙基苯、萘、四氢化萘和联苯等芳香族烃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三氯丙烷、氯化异丙烷、氯丁烷、氯己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和氯萘等卤化烃化合物;丙酮、甲基丙酮、乙基甲基酮、甲基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己基酮、二乙基酮、乙基丁基酮、二丙基酮和二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以及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己酯、乙酸辛酯、乙酸环己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丙酯、苯甲酸丁酯和苯甲酸苄酯等酯类。所述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之中,由于对(B)三卤化硼的稳定性高,且存在能够稳定地制备组合物的趋势,所以优选正戊烷、正己烷、异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和环辛烷等饱和烃化合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化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五氯乙烷、六氯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三氯丙烷、氯异丙烷、氯丁烷、氯己烷、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氯甲苯和氯萘等卤化烃化合物。
利用加热来使聚合进行从而得到聚合物时,基于使聚合反应加速的目的,添加下述的(1)~(11)的化合物作为热聚合促进剂有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或者,使用在3元环硫醚结构的基础上还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以外的其他的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组合物所含有的(C)环硫化合物的情况下,出于使其他的聚合性官能团的聚合容易进行的目的,添加下述的(1)~(11)的化合物作为热聚合促进剂有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1)乙基胺、正丙基胺、仲丙基胺、正丁基胺、仲丁基胺、异丁基胺、叔丁基胺、戊基胺、己基胺、庚基胺、辛基胺、癸基胺、十二烷基胺、十四烷基胺、1,2-二甲基己基胺、3-戊基胺、2-乙基己基胺、烯丙基胺、氨基乙醇、1-氨基丙醇、2-氨基丙醇、氨基丁醇、氨基戊醇、氨基己醇、3-乙氧基丙基胺、3-丙氧基丙基胺、3-异丙氧基丙基胺、3-丁氧基丙基胺、3-异丁氧基丙基胺、3-(2-乙基己氧基)丙基胺、氨基环戊烷、氨基环己烷、氨基降冰片烯、氨基甲基环己烷、氨基苯、苄基胺、苯乙基胺、α-苯基乙基胺、萘基胺和糠基胺等伯胺;
乙二胺、1,2-二氨基丙烷、1,3-二氨基丙烷、1,2-二氨基丁烷、1,3-二氨基丁烷、1,4-二氨基丁烷、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二甲氨基丙基胺、二乙基氨基丙基胺、双-(3-氨基丙基)醚、1,2-双-(3-氨基丙氧基)乙烷、1,3-双-(3-氨基丙氧基)-2,2’-二甲基丙烷、氨基乙基乙醇胺、1,2-双氨基环己烷、1,3-双氨基环己烷、1,4-双氨基环己烷、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3-双氨基乙基环己烷、1,4-双氨基乙基环己烷、1,3-双氨基丙基环己烷、1,4-双氨基丙基环己烷、氢化4,4’-二氨基二苯甲烷、2-氨基哌啶、4-氨基哌啶、2-氨基甲基哌啶、4-氨基甲基哌啶、2-氨基乙基哌啶、4-氨基乙基哌啶、N-氨基乙基哌啶、N-氨基丙基哌啶、N-氨基乙基吗啉、N-氨基丙基吗啉、异佛尔酮二胺、薄荷烷二胺、1,4-双氨基丙基哌嗪、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2,4-甲苯基二胺、2,6-甲苯基二胺、2,4-甲苯二胺、间氨基苄基胺、4-氯邻苯二胺、四氯对苯二亚甲基二胺、4-甲氧基-6-甲基-间苯二胺、间苯二亚甲基二胺、对苯二亚甲基二胺、1,5-萘二胺、2,6-萘二胺、联苯胺、4,4’-二(邻甲苯胺)、二茴香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2,2-(4,4’-二氨基二苯基)丙烷、4,4’-二氨基二苯基醚、4,4’-硫代二苯胺、4,4’-二氨基二苯基砜、4,4’-二氨基二甲苯基砜、亚甲基二(邻氯苯胺)、3,9-二(3-氨基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二乙烯三胺、亚氨基双丙基胺、甲基亚氨基双丙基胺、二(六亚甲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N-氨基乙基哌嗪、N-氨基丙基哌嗪、1,4-二(氨基乙基哌嗪)、1,4-二(氨基丙基哌嗪)和2,6-二氨基吡啶、二(3,4-二氨基苯基)砜等多元伯胺;
二乙基胺、二丙基胺、二正丁基胺、二仲丁基胺、二异丁基胺、二正戊基胺、二3-戊基胺、二己基胺、辛基胺、二(2-乙基己基)胺、甲基己基胺、二烯丙基胺、吡咯烷、哌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4-二甲基哌啶、2,6-二甲基哌啶、3,5-二甲基哌啶、二苯胺、N-甲基苯胺、N-乙基苯胺、二苄基胺、甲基苄基胺、二萘基胺、吡咯、二氢吲哚、吲哚和吗啉等仲胺;
N,N’-二甲基乙二胺、N,N’-二甲基-1,2-二氨基丙烷、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N,N’-二甲基-1,2-二氨基丁烷、N,N’-二甲基-1,3-二氨基丁烷、N,N’-二甲基-1,4-二氨基丁烷、N,N’-二甲基-1,5-二氨基戊烷、N,N’-二甲基-1,6-二氨基己烷、N,N’-二甲基-1,7-二氨基庚烷、N,N’-二乙基乙二胺、N,N’-二乙基-1,2-二氨基丙烷、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N,N’-二乙基-1,2-二氨基丁烷、N,N’-二乙基-1,3-二氨基丁烷、N,N’-二乙基-1,4-二氨基丁烷、N,N’-二乙基-1,6-二氨基己烷、哌嗪、2-甲基哌嗪、2,5-二甲基哌嗪、2,6-二甲基哌嗪、高哌嗪、1,1-二(4-哌啶基)甲烷、1,2-二(4-哌啶基)乙烷、1,3-二(4-哌啶基)丙烷、1,4-二(4-哌啶基)丁烷和四甲基胍等多元仲胺;
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基胺、三异丙基胺、三-1,2-二甲基丙基胺、三-3-甲氧基丙基胺、三正丁基胺、三异丁基胺、三仲丁基胺、三-戊基胺、三-3-戊基胺、三正己基胺、三正辛基胺、三-2-乙基己基胺、三-十二烷基胺、三-月桂基胺、二环己基乙基胺、环己基二乙基胺、三-环己基胺、N,N-二甲基己基胺、N-甲基二己基胺、N,N-二甲基环己基胺、N-甲基二环己基胺、N,N-二乙基乙醇胺、N,N-二甲基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苄基胺、N,N-二甲基苄基胺、二乙基苄基胺、三苯胺、N,N-二甲氨基对甲酚、N,N-二甲氨基甲基苯酚、2-(N,N-二甲氨基甲基)苯酚、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吡啶、喹啉、N-甲基吗啉、N-甲基哌啶和2-(2-二甲氨基乙氧基)-4-甲基-1,3,2-二氧杂硼烷等叔胺;
四甲基乙二胺、吡嗪、N,N’-二甲基哌嗪、N,N’-二((2-羟基)丙基)哌嗪、六亚甲基四胺、N,N,N’,N’-四甲基-1,3-丁烷胺、2-二甲氨基-2-羟基丙烷、二乙基氨基乙醇、N,N,N-三(3-二甲氨基丙基)胺、2,4,6-三(N,N-二甲氨基甲基)苯酚和七甲基异双胍等多元叔胺;
咪唑、N-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4-甲基咪唑、N-乙基咪唑、2-乙基咪唑、4-乙基咪唑、N-丁基咪唑、2-丁基咪唑、N-十一烷基咪唑、2-十一烷基咪唑、N-苯基咪唑、2-苯基咪唑、N-苄基咪唑、2-苄基咪唑、1-苄基-2-甲基咪唑、N-(2’-氰基乙基)-2-甲基咪唑、N-(2’-氰基乙基)-2-十一烷基咪唑、N-(2’-氰基乙基)-2-苯基咪唑、3,3-双-(2-乙基-4-甲基咪唑基)甲烷、烷基咪唑与异氰尿酸的加成物和烷基咪唑与甲醛缩合物等各种咪唑类;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1,5-二氮杂双环(4,3,0)壬烯-5、6-二丁基氨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7等脒类。
(2)(1)中的胺类与硼烷和三氟化硼的络合物。
(3)三甲基膦、三乙基膦、三异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正己基膦、三正辛基膦、三环己基膦、三苯基膦、三苄基膦、三(2-甲基苯基)膦、三(3-甲基苯基)膦、三(4-甲基苯基)膦、三(二乙基氨基)膦、三(4-甲基苯基)膦、二甲基苯基膦、二乙基苯基膦、二环己基苯基膦、乙基二苯基膦、二苯基环己基膦和氯二苯基膦等膦类。
(4)四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乙酸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乙基乙酸铵、四正丁基氟化铵、四正丁基氯化铵、四正丁基溴化铵、四正丁基碘化铵、四正丁基乙酸铵、四正丁基硼氢化铵、四正丁基六氟亚磷酸铵、四正丁基亚硫酸氢铵、四氟硼酸四正丁基铵、四苯基硼酸四正丁基铵、对甲苯磺酸四正丁基铵、四正己基氯化铵、四正己基溴化铵、四正己基乙酸铵、四正辛基氯化铵、四正辛基溴化铵、四正辛基乙酸铵、三甲基正辛基氯化铵、三甲基苄基氯化铵、三甲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正辛基氯化铵、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正丁基正辛基氯化铵、三正丁基苄基氟化铵、三正丁基苄基氯化铵、三正丁基苄基溴化铵、三正丁基苄基碘化铵、甲基三苯基氯化铵、甲基三苯基溴化铵、乙基三苯基氯化铵、乙基三苯基溴化铵、正丁基三苯基氯化铵、正丁基三苯基溴化铵、溴化1-甲基吡啶鎓、溴化1-乙基吡啶鎓、溴化1-正丁基吡啶鎓、溴化1-正己基吡啶鎓、溴化1-正辛基吡啶鎓、溴化1-正十二烷基吡啶鎓、溴化1-正苯基吡啶鎓、溴化1-甲基皮考啉鎓、溴化1-乙基皮考啉鎓、溴化1-正丁基皮考啉鎓、溴化1-正己基皮考啉鎓、溴化1-正辛基皮考啉鎓、溴化1-正十二烷基皮考啉鎓和溴化1-正苯基皮考啉鎓等季铵盐。
(5)四甲基氯化鏻、四甲基溴化鏻、四乙基氯化鏻、四乙基溴化鏻、四正丁基氯化鏻、四正丁基溴化鏻、四正丁基碘化鏻、四正己基溴化鏻、四正辛基溴化鏻、甲基三苯基溴化鏻、甲基三苯基碘化鏻、乙基三苯基溴化鏻、乙基三苯基碘化鏻、正丁基三苯基溴化鏻、正丁基三苯基碘化鏻、正己基三苯基溴化鏻、正辛基三苯基溴化鏻、四苯基溴化鏻、四羟基甲基氯化鏻、四羟基甲基溴化鏻、四羟基乙基氯化鏻和四羟基丁基氯化鏻等鏻盐。
(6)三甲基溴化锍、三乙基溴化锍、三正丁基氯化锍、三正丁基溴化锍、三正丁基碘化锍、四氟硼酸三正丁基锍、三正己基溴化锍、三正辛基溴化锍、三苯基氯化锍、三苯基溴化锍和三苯基碘化锍等锍盐。
(7)二苯基氯化碘、二苯基溴化碘和二苯基碘化碘等碘鎓盐。
(8)盐酸、硫酸、硝酸、磷酸、碳酸等无机酸和它们的半酯。
(9)以三氟化硼和三氟化硼的醚合物等为代表的路易斯酸。
(10)有机酸和它们的半酯。
(11)硅酸和四氟化硼酸。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利用照射能量线进行的聚合是通过照射能量线(紫外线、近紫外线、可见光及近红外线和红外线等光、以及电子线等)来生成聚合物的方法。对于能量线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光,更优选为紫外线。
对能量线的发生源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UV灯、氙灯、碳电弧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灯、钨灯、氩离子激光器、氦镉激光器、氦离子激光器、氪离子激光器、各种半导体激光器、YAG激光器、受激准分子激光、发光二极管、CRT光源、等离子体光源和电子线照射器等各种光源。
利用照射能量线进行聚合时,为了加快聚合,有时添加下述的化合物作为光聚合促进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苯偶姻类和苯偶姻烷基醚类(苯偶姻、苯偶酰、苯偶姻甲基醚和苯偶姻异丙基醚)、苯乙酮类(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和N,N-二甲氨基苯乙酮等)、蒽醌类(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1-氯蒽醌、2-戊基蒽醌和2-氨基蒽醌等)、噻吨酮类(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和2,4-二异丙硫基氧杂蒽酮等)、缩酮类(苯乙酮二甲基缩酮和苄基二甲基缩酮等)、二苯甲酮类(二苯甲酮、甲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和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氧杂蒽酮类、苯甲酸酯类(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2-(二甲氨基)乙酯等)、胺类(三乙胺和三乙醇胺等)、碘鎓盐化合物、锍盐化合物、铵盐化合物、鏻盐化合物、砷盐化合物、锑鎓盐化合物、氧鎓盐化合物、硒鎓盐化合物以及锡鎓盐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可以在含有(A)、(B)和(C)的组合物进一步含有(D)链转移剂。通过使用(D)链转移剂,得到的聚合物和固化物具有高温下长期保持时挥发分进一步减少、能够进一步抑制熔融加工进行成型时产生空孔或者进一步抑制对位于聚合物或者固化物附近的金属部件的污染和腐蚀。
作为(D)链转移剂,只要其是通常使用的物质,则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为选自环状酯化合物、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含羟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通过对(C)环硫化合物的选择,有时得到的聚合物的透明性会降低,因此,作为(D)链转移剂,更优选为选自由环状酯化合物、环状碳酸酯化合物、含羟基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由于存在能够进一步缩短(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时间的趋势,所以(D)链转移剂进一步优选为含羟基化合物。
(环状酯化合物)
环状酯化合物只要是在环状结构内具有酯基的化合物,则对其无特别限定,具体可以选自:乙-2-内酯、丙-2-内酯、丙-3-内酯、丁-2-内酯、丁-3-内酯、丁-4-内酯、3-甲基-丁-4-内酯、戊-2-内酯、戊-3-内酯、戊-4-内酯、戊-5-内酯、4-甲基-戊-4-内酯、己-2-内酯、己-3-内酯、己-4-内酯、己-5-内酯、己-6-内酯、庚-2-内酯、庚-3-内酯、庚-4-内酯、庚-5-内酯、庚-6-内酯、庚-7-内酯、辛-2-内酯、辛-3-内酯、辛-4-内酯、辛-5-内酯、辛-6-内酯、辛-7-内酯、辛-8-内酯、壬-2-内酯、壬-3-内酯、壬-4-内酯、壬-5-内酯、壬-6-内酯、壬-7-内酯、壬-8-内酯、壬-9-内酯、癸-2-内酯、癸-3-内酯、癸-4-内酯、癸-5-内酯、癸-6-内酯、癸-7-内酯、癸-8-内酯、癸-9-内酯、癸-10-内酯、
十一碳-2-内酯、十一碳-3-内酯、十一碳-4-内酯、十一碳-5-内酯、十一碳-6-内酯、十一碳-7-内酯、十一碳-8-内酯、十一碳-9-内酯、十一碳-10-内酯、十一碳-11-内酯、十二碳-2-内酯、十二碳-3-内酯、十二碳-4-内酯、十二碳-5-内酯、十二碳-6-内酯、十二碳-7-内酯、十二碳-8-内酯、十二碳-9-内酯、十二碳-10-内酯、十二碳-11-内酯、十二碳-12-内酯、十三碳-2-内酯、十三碳-3-内酯、十三碳-4-内酯、十三碳-5-内酯、十三碳-6-内酯、十三碳-7-内酯、十三碳-8-内酯、十三碳-9-内酯、十三碳-10-内酯、十三碳-11-内酯、十三碳-12-内酯、十三碳-13-内酯、十四碳-2-内酯、十四碳-3-内酯、十四碳-4-内酯、十四碳-5-内酯、十四碳-6-内酯、十四碳-7-内酯、十四碳-8-内酯、十四碳-9-内酯、十四碳-10-内酯、十四碳-11-内酯、十四碳-12-内酯、十四碳-13-内酯、十四碳-14-内酯、
十五碳-2-内酯、十五碳-3-内酯、十五碳-4-内酯、十五碳-5-内酯、十五碳-6-内酯、十五碳-7-内酯、十五碳-8-内酯、十五碳-9-内酯、十五碳-10-内酯、十五碳-11-内酯、十五碳-12-内酯、十五碳-13-内酯、十五碳-14-内酯、十五碳-15-内酯、十六碳-2-内酯、十六碳-3-内酯、十六碳-4-内酯、十六碳-5-内酯、十六碳-6-内酯、十六碳-7-内酯、十六碳-8-内酯、十六碳-9-内酯、十六碳-10-内酯、十六碳-11-内酯、十六碳-12-内酯、十六碳-13-内酯、十六碳-14-内酯、十六碳-15-内酯、十六碳-16-内酯。
上述之中,由于存在(D)链转移剂在聚合物或固化物中的残留受到抑制和/或(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时间的增长受到抑制的趋势,所以优选环状酯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丁-4-内酯、戊-4-内酯、戊-5-内酯、己-4-内酯、己-6-内酯、庚-4-内酯、庚-7-内酯、辛-4-内酯、辛-8-内酯、癸-10-内酯、十二碳-12-内酯、十四碳-14-内酯、十六碳-16-内酯。
进一步优选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丁-4-内酯、戊-4-内酯、己-4-内酯。
(环状碳酸酯化合物)
环状碳酸酯化合物只要是环状结构内具有碳酸酯基的化合物,则对其无特别限定,具体可选自: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酯、碳酸丁二酯、碳酸戊二酯、碳酸己二酯、碳酸庚二酯、碳酸辛二酯、碳酸壬二酯、碳酸癸二酯、碳酸十一烷二酯、碳酸十二烷二酯、碳酸十三烷二酯、碳酸十四烷二酯、碳酸十五烷酯、碳酸十六烷二酯、丙基-1,3-二氧戊环-2-酮、丁基-1,3-二氧戊环-2-酮、戊基-1,3-二氧戊环-2-酮、己基-1,3-二氧戊环-2-酮、环己基-1,3-二氧戊环-2-酮、1,3-二氧六环-2-酮、甲基-1,3-二氧六环-2-酮、二甲基-1,3-二氧六环-2-酮、乙基-1,3-二氧六环-2-酮、丙基-1,3-二氧六环-2-酮、丁基-1,3-二氧六环-2-酮、戊基-1,3-二氧六环-2-酮、己基-1,3-二氧六环-2-酮、环己基-1,3-二氧六环-2-酮。
上述之中,由于存在(D)链转移剂在聚合物或固化物中的残留受到抑制和/或(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时间的增长受到抑制的趋势,所以优选环状碳酸酯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酯、碳酸丁二酯、碳酸戊二酯、碳酸己二酯、丙基-1,3-二氧戊环-2-酮、丁基-1,3-二氧戊环-2-酮、1,3-二氧六环-2-酮、二甲基-1,3-二氧六环-2-酮、乙基-1,3-二氧六环-2-酮、丙基-1,3-二氧六环-2-酮、丁基-1,3-二氧六环-2-酮。
更优选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酯、碳酸丁二酯、1,3-二氧六环-2-酮、二甲基-1,3-二氧六环-2-酮。
(环状硅氧烷化合物)
环状硅氧烷化合物只要是其环状结构是由硅氧烷键形成的化合物,则对其无特别限定,具体可选自:三甲基环三硅氧烷、三乙基环三硅氧烷、三丙基环三硅氧烷、三丁基环三硅氧烷、三戊基环三硅氧烷、三己基环三硅氧烷、三庚基环三硅氧烷、三辛基环三硅氧烷、三壬基环三硅氧烷、三癸基环三硅氧烷、三苯基环三硅氧烷、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六丙基环三硅氧烷、六丁基环三硅氧烷、六戊基环三硅氧烷、六己基环三硅氧烷、六庚基环三硅氧烷、六辛基环三硅氧烷、六壬基环三硅氧烷、六癸基环三硅氧烷、六苯基环三硅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
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四乙基环四硅氧烷、四丙基环四硅氧烷、四丁基环四硅氧烷、四戊基环四硅氧烷、四己基环四硅氧烷、四庚基环四硅氧烷、四辛基环四硅氧烷、四壬基环四硅氧烷、四癸基环四硅氧烷、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八乙基环四硅氧烷、八丙基环四硅氧烷、八丁基环四硅氧烷、八戊基环四硅氧烷、八己基环四硅氧烷、八庚基环四硅氧烷、八辛基环四硅氧烷、八壬基环四硅氧烷、八癸基环四硅氧烷、八苯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
五甲基环五硅氧烷、五乙基环五硅氧烷、五丙基环五硅氧烷、五丁基环五硅氧烷、五戊基环五硅氧烷、五己基环五硅氧烷、五庚基环五硅氧烷、五辛基环五硅氧烷、五壬基环五硅氧烷、五癸基环五硅氧烷、五苯基环五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乙基环五硅氧烷、十丙基环五硅氧烷、十丁基环五硅氧烷、十戊基环五硅氧烷、十己基环五硅氧烷、十庚基环五硅氧烷、十辛基环五硅氧烷、十壬基环五硅氧烷、十癸基环五硅氧烷、十苯基环五硅氧烷、五甲基五苯基环五硅氧烷。
上述之中,由于存在(D)链转移剂在聚合物或固化物中的残留受到抑制和/或(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时间的增长受到抑制的趋势,所以优选环状硅氧烷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六乙基环三硅氧烷、六丙基环三硅氧烷、六丁基环三硅氧烷、六戊基环三硅氧烷、六己基环三硅氧烷、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八乙基环四硅氧烷、八丙基环四硅氧烷、八丁基环四硅氧烷、八戊基环四硅氧烷、八己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乙基环五硅氧烷、十丙基环五硅氧烷、十丁基环五硅氧烷、十戊基环五硅氧烷、十己基环五硅氧烷、五甲基五苯基环五硅氧烷。
进一步优选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含羟基化合物)
含羟基化合物只要是结构内具有羟基的化合物,则对其无特别限定,具体可选自: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环丙醇、甲基环丙醇、二甲基环丙醇、乙基环丙醇、丙基环丙醇、丁基环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环丁醇、甲基环丁醇、二甲基环丁醇、乙基环丁醇、丙基环丁醇、丁基环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环戊醇、甲基环戊醇、二甲基环戊醇、乙基环戊醇、丙基环戊醇、丁基环戊醇、甲基-1-丁醇、甲基-2-丁醇、二甲基-1-丁醇、二甲基-2-丁醇、乙基-1-丁醇、乙基-2-丁醇、1-己醇、2-己醇、3-己醇、环己醇、甲基环己醇、二甲基环己醇、乙基环己醇、丙基环己醇、丁基环己醇、
甲基-1-戊醇、甲基-2-戊醇、甲基-3-戊醇、二甲基-1-戊醇、二甲基-2-戊醇、二甲基-3-戊醇、乙基-1-戊醇、乙基-2-戊醇、乙基-3-戊醇、1-庚醇、2-庚醇、3-庚醇、环庚醇、甲基环庚醇、二甲基环庚醇、乙基环庚醇、甲基-1-己醇、甲基-2-己醇、甲基-3-己醇、二甲基-1-己醇、二甲基-2-己醇、乙基-1-己醇、乙基-2-己醇、乙基-3-己醇、1-辛醇、2-辛醇、3-辛醇、4-辛醇、环辛醇、甲基环辛醇、二甲基环辛醇、乙基环辛醇、壬醇、环壬醇、癸醇、环癸醇、十一烷醇、十二烷醇、十三烷醇、十四烷醇、十五烷醇、十六烷醇、
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甲基丙二醇、二甲基丙二醇、环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甲基丁二醇、二甲基丁二醇、环丁二醇、甲基环丁二醇、二甲基环丁二醇、乙基环丁二醇、丙基环丁二醇、丁基环丁二醇、1,2-戊二醇、1,3-戊二醇、1,4-戊二醇、1,5-戊二醇、甲基戊二醇、二甲基戊二醇、环戊二醇、甲基环戊二醇、二甲基环戊二醇、乙基环戊二醇、丙基环戊二醇、丁基环戊二醇、1,2-己二醇、1,3-己二醇、1,4-己二醇、1,5-己二醇、1,6-己二醇、甲基己二醇、二甲基己二醇、环己二醇、甲基环己二醇、二甲基环己二醇、乙基环己二醇、丙基环己二醇、丁基环己二醇、
1,2-庚二醇、1,3-庚二醇、1,4-庚二醇、1,5-庚二醇、1,6-庚二醇、1,7-庚二醇、环庚二醇、甲基环庚二醇、二甲基环庚二醇、1,2-辛二醇、1,3-辛二醇、1,4-辛二醇、1,5-辛二醇、1,6-辛二醇、1,7-辛二醇、1,8-辛二醇、环辛二醇、甲基环辛二醇、二甲基环辛二醇、壬二醇、环壬二醇、癸二醇、环癸二醇、十一烷二醇、十二烷二醇、十三烷二醇、十四烷二醇、十五烷二醇、十六烷二醇、
甘油、赤藓醇、木糖醇、甘露醇、庚七醇、葡萄糖、蔗糖、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五甘醇、六甘醇、八甘醇、十二甘醇、甲缩醛、PEG200、PEG300、PEG400、PEG600、PEG1000、PEG1500、PEG1540、PEG4000、PEG6000、聚碳酸酯二醇、
聚酯-8-羟基-1-乙炔双-MPA树枝状第3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聚酯-16-羟基-1-乙炔双-MPA树枝状第4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聚酯-32-羟基-1-乙炔双-MPA树枝状第5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聚酯-8-羟基-1-羧基双-MPA树枝状第3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聚酯-16-羟基-1-羧基双-MPA树枝状第4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聚酯-32-羟基-1-羧基双-MPA树枝状第5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超支化双-MPA聚酯-16-羟基,第2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超支化双-MPA聚酯-32-羟基,第3代(制品名,Aldrich社制造)。
上述之中,由于存在(D)链转移剂在聚合物或固化物中的残留受到抑制和/或(C)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时间的增长受到抑制的趋势,所以优选含羟基化合物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1-戊醇、2-戊醇、3-戊醇、环戊醇、1-己醇、2-己醇、3-己醇、环己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2-戊二醇、1,3-戊二醇、1,4-戊二醇、1,5-戊二醇、环戊二醇、1,2-己二醇、1,3-己二醇、1,4-己二醇、1,5-己二醇、1,6-己二醇、环己二醇、甘油、甲缩醛。
进一步优选为选自下述组的至少1种化合物。
2-丙醇、2-丁醇、2-戊醇、3-戊醇、环戊醇、2-己醇、3-己醇、环己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甲缩醛。
(D)链转移剂与(C)环硫化合物的混合比例方面,优选所述(D)的物质的量(mol)与所述(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1:10000。
以(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为1而(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10以上时,(D)链转移剂在聚合物或固化物中的残留得到抑制,存在在高温下长期保存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和固化物时能进一步减少挥发成分的趋势,所以这是优选的。以(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为1而(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20以上时,由(C)环硫化合物形成的固化物的机械强度存在提高的趋势,所以这是更优选的。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以(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为1时,进一步优选(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50以上。
以(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为1而(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为10000以下时,存在在高温下长期保存将(C)环硫化合物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和固化物时能进一步减少挥发成分的趋势,所以这是优选的。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以(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为1时,(C)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更优选为2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以下。含有(A)、(B)和(C)的组合物中进一步含有(D)链转移剂时,得到的聚合物和固化物存在在高温下长期保存时能够减少挥发成分的趋势,该理由尚不确定,但据认为可能是(D)链转移剂抑制了聚合物和固化物的解聚合。
(D)链转移剂与(C)环硫化合物的混合比例还可用下式(19)来表示。
指标γ=αd/αt×100(19)
α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
αt:(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
(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时,指标γ=10。
(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20时,指标γ=5。
(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50时,指标γ=2。
(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000时,指标γ=0.01。
(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2000时,指标γ=0.05。
(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与(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00时,指标γ=0.1。
作为制备含有(A)、(B)、(C)和(D)的组合物的方法,只要其是通常使用的方法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举出同时添加(A)、(B)、(C)、(D)的方法;任意选择(A)、(B)、(C)、(D)中的至少2种成分混合后,将其添加到剩余成分中和/或向其中添加剩余成分的方法。这些之中,由于存在能够稳定地制备组合物、且组合物的稳定性也优异的趋势,所以优选制备含有(A)和(B)的混合物后,将其添加到剩余成分(C)、(D)中和/或将所述剩余成分添加到所属混合物中的方法。
对于将组合物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和固化物,根据目的,其可以适当含有各种有机树脂、无机填充剂、着色剂、匀染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硅酮系化合物、反应性稀释剂、非反应性稀释剂、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等。此外,也可以将通常作为树脂用添加剂(增塑剂、阻燃剂、稳定剂、抗静电剂、耐冲击增强剂、发泡剂、抗菌·防霉剂、导电性填料、防雾剂、交联剂等)供给的物质添加到聚合物或固化物中。
对有机树脂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系树脂、聚酯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等。
作为无机填充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类(熔融破碎二氧化硅、结晶破碎二氧化硅、球状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和沉降性二氧化硅等)、碳化硅、氮化硅、氮化硼、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钡、硫酸钙、云母、滑石、粘土、酸化铝、酸化镁、酸化锆、酸化钛、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锂铝、硅酸锆、钛酸钡、玻璃纤维、碳纤维以及二硫化钼。这些之中,优选二氧化硅类、碳酸钙、酸化铝、酸化锆、酸化钛、氢氧化铝、硅酸钙和钛酸钡,进一步考虑固化物的物理性能时,更优选二氧化硅类。这些无机填充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着色剂只要是以着色为目的使用的物质,就对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酞菁、偶氮、二偶氮、喹吖啶酮、蒽醌、黄烷士酮(flavanthrone)、紫环酮、二萘嵌苯、二噁嗪、缩合偶氮和偶氮甲碱系各种有机系色素;以及酸化钛、硫酸铅、铬黄、锌黄、铬朱红、铁红、钴紫、铁蓝、群青、炭黑、铬绿、氧化铬和钴绿等无机颜料。这些着色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对匀染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由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形成的分子量为4000~12000的低聚物、环氧化大豆脂肪酸、环氧化松香醇、氢化蓖麻油、以及钛系偶联剂中选择。这些匀染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对润滑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选自固体石蜡、蜂蜡和聚乙烯蜡等烃类润滑剂;月桂酸、软质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和二十二酸等高级脂肪酸系润滑剂;硬脂酰胺、棕榈酰胺、油烯酰胺、亚甲基双硬质酰胺和亚乙基双硬质酰胺等高级脂肪酸酰胺系润滑剂;氢化蓖麻油、硬脂酸丁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和季戊四醇(单-,二,三-,或四-)硬脂酸酯等高级脂肪酸酯系润滑剂;十六烷基醇、硬脂醇、聚乙二醇和聚甘油等醇系润滑剂;作为月桂酸、软质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酸、蓖麻油酸和环烷酸等的镁、钙、镉、钡、锌和铅等的金属盐的金属皂;以及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蜂蜡和褐煤蜡等天然蜡。这些润滑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中具有对溶剂没亲和性的疏水基和对溶剂有亲和性的亲媒基(通常为亲水基)的两亲性物质。对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和氟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对硅酮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硅树脂、硅酮缩合物、硅酮部分缩合物、硅油、硅烷偶联剂、硅油以及聚硅氧烷。还可以在硅酮化合物的两末端、单末端、或者侧链导入有机基团使其改性。对硅酮系化合物的改性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氨基改性、环氧改性、脂环式环氧改性、甲醇改性、甲基丙烯酸改性、聚醚改性、巯基改性、羧基改性、苯酚改性、硅醇改性、聚醚改性、聚醚·甲氧基改性以及二醇改性。
对反应性稀释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烷基缩水甘油基醚、烷基苯酚的单缩水甘油基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链烷烃酸缩水甘油基酯、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以及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
对非反应性稀释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苯甲醇、丁基二甘醇和丙二醇单甲醚等高沸点溶剂。
对抗氧化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类抗氧化剂和胺系抗氧化剂。这些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下述的(1)~(4)。
(1)酚系抗氧化剂:例如,下述的烷基酚类、对苯二酚类、硫代烷基或硫代芳基类、双酚类、苄基化合物类、三嗪类、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β-(5-叔丁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β-(3,5-二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酰胺以及维生素类。
(1-1)烷基酚类: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叔丁基-4,6-二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6-二叔丁基-4-正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异丁基苯酚、2,6-二环戊基-4-甲基苯酚、2-(α-甲基环己基)-4,6-二甲基苯酚、2,6-二(十八烷基)-4-甲基苯酚、2,4,6-三环己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具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侧链的壬基酚类(例如2,6-二壬基-4-甲基苯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一碳烷-1’-基)苯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七碳烷-1’-基)苯酚、2,4-二甲基-6-(1’-甲基十三碳烷-1’-基)苯酚和它们的混合物、4-羟基月桂酰基苯胺、4-羟基硬质酰基苯胺、以及辛基N-(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1-2)对苯二酚类: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5-二叔戊基对苯二酚、2,6-二苯基-4-十八烷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硬脂酸酯和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己二酸酯。
(1-3)硫代烷基或硫代芳基类:2,4-二辛硫甲基-6-叔丁基苯酚、2,4-二辛硫甲基-6-甲基苯酚、2,4-二辛硫甲基-6-乙基苯酚、2,6-二(十二烷硫甲基)-4-壬基苯酚、2,2’-硫代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硫代二(4-辛基苯酚)、4,4’-硫代二(6-叔丁基-3-甲基苯酚)、4,4’-硫代二(6-叔丁基-2-甲基苯酚)、4,4’-硫代二(3,6-二仲戊基苯酚)和4,4’-二(2,6-二甲基-4-羟基苯基)二硫醚。
(1-4)双酚类:2,2’-亚甲基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二(6-叔丁基-4-乙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α-甲基环己基)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环己基苯酚)、2,2’-亚甲基二(6-壬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二(6-叔丁基-4-异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6-(α-甲基苄基)-4-壬基苯酚]、2,2’-亚甲基双[6-(α,α-二甲基苄基)-4-壬基苯酚]、4,4’-亚甲基二(2,6-二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二(6-叔丁基-2-甲基苯酚)、1,1-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丁烷、2,6-二(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4-甲基苯酚、1,1,3-三(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丁烷、1,1-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3-正十二烷基巯基丁烷、乙二醇双[3,3-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丁酸酯]、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二环戊二烯、双[2-(3’-叔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6-叔丁基-4-甲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1,1-二(3,5-二甲基-2-羟基苯基)丁烷、2,2-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二(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4-正十二烷基巯基丁烷和1,1,5,5-四(5-叔丁基-4-羟基-2-甲基苯基)戊烷。
(1-5)苄基化合物类:3,5,3’,5’-四-叔丁基-4,4’-二羟基二苄基醚、十八烷基-4-羟基-3,5-二甲基苄基巯基乙酸酯、十三烷基-4-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巯基乙酸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胺、二(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二硫代对苯二甲酸酯、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化物、异辛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巯基乙酸酯、二十八烷基-2,2-二(3,5-二叔丁基-2-羟基苄基)丙二酸酯、二十八烷基-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苄基)丙二酸酯、二(十二烷硫乙基)-2,2-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酯、双[4-(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2,2-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4,6-三甲基苯、1,4-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2,3,5,6-四甲基苯和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酚。
(1-6)三嗪类:2,4-二(辛基巯基)-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氨基)-1,3,5-三嗪、2-辛基巯基-4,6-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氨基)-1,3,5-三嗪、2-辛基巯基-4,6-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氧)-1,3,5-三嗪、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氧)-1,2,3-三嗪、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基)-1,3,5-三嗪、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六氢-1,3,5-三嗪和1,3,5-三(3,5-二环己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
(1-7)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选自甲醇、乙醇、正辛醇、异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季戊四醇、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N,N’-二(羟基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以及4-羟基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等中的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
(1-8)β-(5-叔丁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β-(5-叔丁基-4-羟基-3-甲基苯基)丙酸与选自甲醇、乙醇、正辛醇、异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季戊四醇、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N,N’-二(羟基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4-羟基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以及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中的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
(1-9)β-(3,5-二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β-(3,5-二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选自甲醇、乙醇、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季戊四醇、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N,N’-二(羟基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以及4-羟基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等中的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
(1-10)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乙酸与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乙酸与选自甲醇、乙醇、辛醇、十八烷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硫代二甘醇、二甘醇、三甘醇、季戊四醇、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N,N’-二(羟基乙基)草酰胺、3-硫杂十一烷醇、3-硫杂十五烷醇、三甲基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以及4-羟基甲基-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的一元醇或多元醇的酯。
(1-11)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酰胺:N,N’-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六亚甲基二酰胺、N,N’-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三亚甲基二酰胺、N,N’-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酰肼和N,N’-双[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草酰胺。
(1-12)维生素类: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它们的混合物、生育三烯酚、以及抗坏血酸。
(2)磷系抗氧化剂:下述的膦酸酯类、亚磷酸酯类和氧杂磷杂菲(oxaphosphaphenanthrene)类。
(2-1)膦酸酯类:二甲基-2,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十八烷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十八烷基)-5-叔丁基-4-羟基-3-甲基苄基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膦酸酯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的单乙基酯的钙盐。
(2-2)亚磷酸酯类:三辛基亚磷酸酯、三月桂基亚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亚磷酸三苯酯、三(丁氧基乙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四(十三烷基)-1,1,3-三(2-甲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丁烷二亚磷酸酯、四(C12~C15混合烷基)-4,4’-异亚丙基二苯基二亚磷酸酯、四(十三烷基)-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二亚磷酸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亚磷酸酯、三(单、二混合壬基苯基)亚磷酸酯、氢化-4,4‘-异亚丙基联苯酚聚亚磷酸酯、二(辛基苯基)-双[4,4’-亚丁基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6-己二醇二亚磷酸酯、苯基-4,4’-异亚丙基联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4,4’-异亚丙基二(2-叔丁基苯酚)]亚磷酸酯、苯基二异癸基亚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1,3-双硬质酰氧基异丙基)亚磷酸酯以及4,4’-异亚丙基二(2-叔丁基苯酚)-二(壬基苯基)亚磷酸酯。
(2-3)氧杂磷杂菲类: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8-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和8-叔丁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3)硫类抗氧化剂:下述的硫代丙酸二烷基酯类、辛硫基丙酸与多元醇的酯、月桂基硫代丙酸与多元醇的酯以及硬脂基硫代丙酸与多元醇的酯。
(3-1)硫代丙酸二烷基酯类: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寇酯以及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
(3-2)辛硫基丙酸与多元醇的酯:辛硫基丙酸与选自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和异氰脲酸三羟基乙酯等的多元醇的酯。
(3-3)月桂基硫代丙酸与多元醇的酯:月桂基硫代丙酸与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以及异氰脲酸三羟基乙酯的酯。
(3-4)硬脂基硫代丙酸与多元醇的酯:硬脂基硫代丙酸与选自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和异氰脲酸三羟基乙酯等的多元醇的酯。
(4)胺系抗氧化剂:N,N’-二异丙基对苯二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N,N’-二(1,4-二甲基戊基)对苯二胺、N,N’-二(1-乙基-3-甲基戊基)对苯二胺、N,N’-二(1-甲基庚基)对苯二胺、N,N’-二环己基对苯二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N,N’-二(2-萘基)对苯二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N-(1-甲基庚基)-N’-苯基对苯二胺、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4-(对甲苯氨磺酰基)二苯胺、N,N’-二甲基-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二苯胺、N-烯丙基二苯胺、4-异丙氧基二苯胺、N-苯基-1-萘基胺、N-(4-叔辛基苯基)-1-萘基胺、N-苯基-2-萘基胺、辛基化二苯胺(例如,p,p’-二叔辛基二苯胺)、4-正丁基氨基苯酚、4-丁酰基氨基苯酚、4-壬酰基氨基苯酚、4-十二烷酰基氨基苯酚、4-十八烷酰基氨基苯酚、二(4-甲氧基苯基)胺、2,6-二叔丁基-4-二甲氨基甲基苯酚、2,4’-二氨基二苯甲烷、4,4’-二氨基二苯甲烷、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1,2-双[(2-甲基苯基)氨基]乙烷、1,2-二(苯基氨基)丙烷、(邻甲苯基)双胍、双[4-(1’,3’-二甲基丁基)苯基]胺、叔辛基化N-苯基-1-萘基胺、单-和二烷基化叔丁基-/叔辛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壬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十二烷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异丙基/异己基二苯胺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叔丁基二苯胺的混合物、2,3-二氢-3,3-二甲基-4H-1,4-苯并噻嗪、吩噻嗪、单-和二烷基化叔丁基/叔辛基吩噻嗪类的混合物、单-和二烷基化叔辛基吩噻嗪类的混合物、N-烯丙基吩噻嗪、N,N,N’,N’-四苯基-1,4-二氨基丁-2-烯、N,N-二(2,2,6,6-四甲基哌啶-4-基)六亚甲基二胺、二(2,2,6,6-四甲基哌啶-4-基)癸二酸酯、2,2,6,6-四甲基哌啶-4-酮、以及、2,2,6,6-四甲基哌啶-4-醇。
对光稳定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选自三唑系、二苯甲酮系、酯系、丙烯酸酯系、镍系、三嗪系和草酰胺系等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系光稳定剂。这些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光稳定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下述的(1)~(8)。
(1)三唑类:2-(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5’-[2-(2-乙基己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5’-[2-(2-乙基己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3’-十二烷基-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3’-叔丁基-2’-羟基-5’-(2-异辛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苯并三唑-2-基苯酚]、2-[3’-叔丁基-5’-(2-甲氧基羰基乙基)-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与聚乙二醇300的酯交换产物、以下述式(20)表示的三唑化合物、以及2-[2’-羟基-3’-(α,α-二甲基苄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1,1,3,3-四甲基丁基)-5’-(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苯并三唑。
【化15】
上述式(20)中,R是3’-叔丁基-4’-羟基-5’-2H-苯并三唑-2-基苯基。
(2)二苯甲酮系:4-癸氧基、4-苄氧基、4,2’,4’-三羟基和2’-羟基-4,4’-二甲氧基衍生物类。
(3)酯系: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辛基苯酯、二苯甲酰基间苯二酚、二(4-叔丁基苯甲酰基)间苯二酚、苯甲酰基间苯二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八烷基酯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甲基-4,6-二叔丁基苯基酯。
(4)丙烯酸酯系: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异辛酯、α-甲酯基肉桂酸甲酯、α-氰基-β-甲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α-氰基-β-甲基对甲氧基肉桂酸丁酯、α-甲酯基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和N-(β-甲酯基-β-氰基乙烯基)-2-甲基二氢吲哚。
(5)镍系:具有或不具有正丁基胺、三乙醇胺和N-环己基二乙醇胺类的附加配位体的1:1或1:2络合物(例如,2,2’-硫代双[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的镍络合物)、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4-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磷酸的单烷基酯(例如,甲基或乙基酯)的镍盐、酮肟类的镍络合物(例如,2-羟基-4-甲基苯基十一烷基酮肟的镍络合物)、以及具有或不具有附加配位体的1-苯基-4-月桂酰-5-羟基吡唑的镍络合物。
(6)三嗪系:2,4,6-三(2-羟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嗪、2-(2,4-二羟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4-二(2-羟基-4-丙基氧化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辛氧基苯基)-4,6-二(4-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十二烷基氧化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十三烷基氧化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丁氧基丙氧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辛氧基丙氧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1,3,5-三嗪、2-[2-羟基-4-(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氧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4-甲氧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2,4,6-三[2-羟基-4-(3-丁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基]-1,3,5-三嗪、2-(2-羟基苯基)-4-(4-甲氧基苯基)-6-苯基-1,3,5-三嗪和2-{2-羟基-4-[3-(2-乙基己基-1-氧)-2-羟基丙氧基]苯基}-4,6-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
(7)草酰胺系:4,4’-二辛氧基草酰二苯胺、2,2’-二乙氧基草酰二苯胺、2,2’-二辛氧基-5,5’-二叔丁草酰二苯胺、2,2’-二(十二烷氧基)-5,5’-二叔丁草酰二苯胺、2-乙氧基-2’-乙基草酰二苯胺、N,N’-二(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2-乙氧基-5-叔丁基-2’-乙草酰二苯胺及其与2-乙氧基-2’-乙基-5,4’-二叔丁草酰二苯胺的混合物、邻和对甲氧基-二取代草酰二苯胺的混合物、以及邻和对乙氧基-二取代草酰二苯胺的混合物。
(8)受阻胺系: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二酸酯、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二(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正丁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二酸酯、1-(2-羟基乙基)-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与琥珀酸的缩合物、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六亚甲基二胺与4-叔辛基氨基-2,6-二氯-1,3,5-三嗪的线性或环式缩合物、三(2,2,6,6-四甲基-4-哌啶基)次氨基三乙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1,1’-(1,2-乙烷二基)-二(3,3,5,5-四甲基哌嗪酮)、4-苯甲酰基-2,2,6,6-四甲基哌啶、4-硬质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二(1,2,2,6,6-五甲基哌啶基)-2-正丁基-2-(2-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丙二酸酯、3-正辛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二(1-辛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二(1-辛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丁二酸酯、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六亚甲基二胺与4-吗啉代-2,6-二氯-1,3,5-三嗪的线性或环式缩合物;
2-氯-4,6-二(4-正丁基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基)-1,3,5-三嗪与1,2-二(3-氨基丙基氨基)乙烷的缩合物、2-氯-4,6-二(4-正丁基氨基-1,2,2,6,6-五甲基哌啶基)-1,3,5-三嗪与1,2-二(3-氨基丙基氨基)乙烷的缩合物、8-乙酰基-3-十二烷基-7,7,9,9-四甲基-1,3,8-三氮杂螺[4.5]癸烷-2,4-二酮、3-十二烷基-1-(2,2,6,6-四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2,5-二酮、3-十二烷基-1-(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吡咯烷-2,5-二酮、5-(2-乙基己酰基)-氧甲基-3,3,5-三甲基-2-吗啉酮、1-(2-羟基-2-甲基丙基)-4-十八酰氧基ー2,2,6,6-四甲基哌啶、1,3,5-三(N-环己基-N-(2,2,6,6-四甲基哌嗪-3-酮-4-基)氨基)均三嗪、1,3,5-三(N-环己基-N-(1,2,2,6,6-五甲基哌嗪-3-酮-4-基)氨基)均三嗪、2,4-双[(1-环己氧基-2,2,6,6-哌啶-4-基)丁基氨基]-6-氯均三嗪与N,N’-二(3-氨基丙基)乙二胺)的反应产物、4-十六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和4-硬质酰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混合物;
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六亚甲基二胺与4-环己基氨基-2,6-二氯-1,3,5-三嗪的缩合物、1,2-二(3-氨基丙基氨基)乙烷与2,4,6-三氯-1,3,5-三嗪以及4-丁基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缩合物、1,6-己烷二胺与2,4,6-三氯-1,3,5-三嗪以及N,N-二丁基胺和4-丁基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缩合物、N-(2,2,6,6-四甲基-4-哌啶基)-正十二烷基琥珀酰亚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正十二烷基琥珀酰亚胺、2-十一烷基-7,7,9,9-四甲基-1-氧杂-3,8-二氮杂-4-氧络-螺[4.5]癸烷;5-(2-乙基己酰基)氧甲基-3,3,5-三甲基-2-吗啉酮、7,7,9,9-四甲基-2-环十一烷基-1-氧杂-3,8-二氮杂-4-氧络螺-[4,5]癸烷与环氧氯丙烷的反应产物、1,1-二(1,2,2,6,6-五甲基-4-哌啶氧基羰基)-2-(4-甲氧基苯基)乙烯、N,N’-双甲酰基-N,N’-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六亚甲基二胺、4-甲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与1,2,2,6,6-五甲基-4-羟基哌啶的二酯、聚[甲基丙基-3-氧-4-(2,2,6,6-四甲基-4-哌啶基)]硅氧烷以及马来酸酸酐α-烯烃共聚物与2,2,6,6-四甲基-4-氨基哌啶或1,2,2,6,6-五甲基-4-氨基哌啶的反应产物。
由于存在高温下长期保持时的变色能得到抑制的趋势,以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将组合物中的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乙烯基键的量优选为2质量%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乙烯基键的含量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
由于能够缩短进行聚合时所用的时间,存在能够抑制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生产成本的趋势,以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将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乙烯基键的量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乙烯基键的含量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7质量%以上。
由于能够减少在高温下长期保持时的挥发成分,存在能够抑制通过熔融加工成型时空隙的产生或者能够抑制对位于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附近的金属部件的污染或腐蚀的趋势,以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将组合物中的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硼原子的含量优选为6500ppm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硼原子的含量更优选为35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0ppm以下。将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硼原子的含量为6500ppm以下时能够减少高温下长期保持时的挥发成分的理由尚不清楚,但据认为可能是由于含有硼原子的化合物挥发或者含有硼原子的化合物促进了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分解反应。
由于能够减少在高温下长期保持时的挥发成分,存在能够抑制通过熔融加工成型时空隙的产生或者能够抑制对位于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附近的金属部件的污染或腐蚀的趋势,以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将组合物中的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硼原子的含量优选为1ppm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硼原子的含量更优选5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ppm以上。将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硼原子的含量为1ppm以上时能够减少高温下长期保持时的挥发成分的理由尚不清楚,但据认为可能是由于含有硼原子的化合物与环硫基的聚合末端反应,构筑了交联结构,由此抑制了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分解反应。
由于存在能够抑制长期曝露在与太阳光类似的光时的变色的趋势,以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将组合物中的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磷原子的含量优选为14000ppm以下。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硼原子的含量更优选为85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0ppm以下,特别优选为2000ppm以下。将环硫化合物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磷原子的含量为14000ppm以下时存在能够抑制长期曝露在与太阳光类似的光时的变色的趋势的理由尚不清楚,但据认为可能是由于在光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磷自由基彼此结合,从而形成了不稳定的化合物,聚合物或者固化物发生了变质。
由于存在能够抑制长期曝露在与太阳光类似的光时的变色的趋势,以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将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磷原子的含量优选为1ppm以上。从相同的观点出发,磷原子的含量更优选为5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ppm以上。将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所含有的磷原子的含量为1ppm以上时存在能够抑制长期曝露在与太阳光类似的光时的变色的趋势的理由尚不清楚,据认为可能是由于含有磷原子的化合物对在光的作用下而在聚合物或者固化物中产生的自由基进行了补充。
对于组合物和将该组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的用途无特别限定,例如可用作电子材料(绝缘子类、交流变压器、开关机器等的铸模和电路单元、各种部件的封装材、IC·LED·半导体的周边材料[封装材料、透镜材、基板材、固晶材料、芯片涂覆材、层压板、光纤、光波导、滤光器、电子部件用的粘接剂、涂覆材、密封材料、绝缘材、光致抗蚀层、密闭材、灌封材、光盘的光透过层、层间绝缘层、导光板、抗反射膜等]、发电机、马达等的旋转机线圈、线圈浸渍、印刷配线基板、层压板、绝缘板(board)、中型绝缘子类、线圈类、连接器、端子、各种容器类、电气部件类等)、涂料(防蚀涂料、修护涂料、船舶涂布、耐腐蚀衬层、汽车·家电制品用底漆、饮料·啤酒罐、表面喷漆、挤压管涂布、普通防蚀涂布、修护涂饰、木工制品用喷漆、汽车用电沉积底漆、其他工业用电沉积涂布、饮料·啤酒罐内表面喷漆、卷材涂覆、桶·罐内面涂布、耐酸衬层、漆包线漆、绝缘涂料、汽车用底漆、各种金属制品美装兼防蚀涂布、管内外面涂布、电气部件绝缘涂布等)、复合材料(化学设备用管·罐类、航空器材料、汽车部件、各种运动用品、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等)、土木建筑材料(地板、铺装材、膜、防滑兼薄层铺装、混凝土再浇·加高堤、锚碇粘接、预浇注混凝土接合、瓷砖粘结、混凝土结构物的龟裂修补、地基的灌浆/流平、上下水道施设的防蚀·防水涂布、箱式容器的耐腐蚀层的压衬、铁结构物的防蚀涂布、建筑物外壁的胶泥(mastic)涂布等)、粘接剂(金属·玻璃·陶磁器·水泥混凝土·木材·塑料等同种或异种材质的粘接剂、汽车·铁道车辆·航空器等的组装用粘接剂、预制房用复合板制造用粘接剂等:包括单液型、双液型、片型)、航空器·汽车·塑料成型的工卡模具(压模、张拉模、匹配挤压模等树脂模、真空成型·吹塑成型用模具、母模、铸件用图案、层压工卡模具、各种检査用工卡模具等)、改性剂·稳定剂(纤维的树脂加工、聚氯乙烯用稳定剂、合成橡胶中的添加剂等)、橡胶的改性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等);等。
作为透镜材的例子,可以举出光学机器用透镜、汽车灯用透镜、眼镜透镜、CD·DVD等拾取用透镜和投影仪用透镜。
作为LED密封材料的用途,对其无特别限定,可以展开到广泛的领域,例如显示器、电光显示板、信号灯、显示器的背部照明(有机EL显示器、移动电话、移动PC等)、汽车的内外装照明、照明装饰、照明器具、手电筒等。
实施例
下面举出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只要不超出其要点,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三卤化硼-醚化合物、三卤化硼-三价磷化合物、三卤化硼-酮化合物、三卤化硼-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酮化合物所含有的络合物的检出:11B-NMR测定>
11B-NMR测定按以下步骤进行。需要说明的是,下述中举出了三卤化硼-醚化合物所含有的络合物的检测作为例子,但对于三卤化硼-三价磷化合物、三卤化硼-酮化合物、三卤化硼-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酮化合物也同样进行了实施。
(1)在试样瓶中量取10mg的三甲氧基硼(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2)在试样瓶中量取制备三卤化硼-醚化合物时使用的三卤化硼化合物10mg,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3)在试样瓶中量取制备成的三卤化硼-醚化合物10mg,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4)将上述(2)的溶液移入能插入直径的NMR管内的特殊NMR管(例如,日本精密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N-502B”等)。
(5)将上述(1)溶液移入直径的NMR管,插入上述(4)的特殊NMR管,在下述条件测定11B-NMR。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α-400型”
核种:11B
累积次数:1000次
(6)将上述(3)的溶液移入能插入直径的NMR管内的特殊NMR管(例如,日本精密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N-502B”等)。
(7)将上述(1)的溶液移入直径的NMR管,插入上述(6)的特殊NMR管,以与上述(5)相同的方法测定11B-NMR。
(8)上述(5)和(7)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中,三甲氧基硼烷的峰为18ppm,(7)所得到的峰中检测到了与(5)所得到的峰不同的峰的情况下,认为在所制备的三卤化硼-醚化合物中形成了络合物。
<环硫化物当量(WPT)的计算:1H-NMR测定>
1H-NMR测定按下述步骤进行。
(1)在试样瓶中量取10mg的试样和20mg的内标物质,进一步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内标物质:1,1,2,2-四溴乙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作“TBE”)
(2)将上述(1)的溶液移入直径的NMR管,在下述条件下进行1H-NMR测定。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α-400型”
核种:1H
累积次数:200次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按下述步骤计算出环硫化物当量。
(3)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环硫基的峰的面积值。
此处,来自环硫基的峰是指来自构成环硫基的烃上的1个氢的峰。适当选择与来自构成环硫化合物的环硫基上的氢以外的氢的峰无重叠的峰。
(4)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内标物质的峰的面积值。
(5)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环硫化物当量(g/mol)。
环硫化物当量(g/mol)=(SAMG/EPIA)×(TBEM/TBEG)×(TBEA/2)
EPIA:来自环硫基的峰的面积值
TBEA:来自TBE的2个氢的峰的面积值
TBE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TBE的重量(g)(本实施例为20mg)
TBEM:TBE的分子量
SAM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试样的重量(g)(本实施例中为10mg)
试样所含有的环硫化合物中构成环硫基的烃上的氢在1H-NMR的测定上观测到的是同一峰的情况下,可以如下变更(5)的步骤来进行计算。
(5-2)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环硫化物当量(g/mol)。
环硫化物当量(g/mol)=SAMG×(构成来自环硫基的峰的氢的个数/EPIA)×(TBEM/TBEG)×(TBEA/2)
<混合指标α的计算>
混合指标α通过下述式(5)进行计算。
指标α=(αe+αp+αk)/αb(5)
此处,
αe:(A-1)醚化合物的醚基的物质的量(mol)
αp:(A-2)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物质的量(mol)
αk:(A-3)酮化合物的酮基的物质的量(mol)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混合指标β的计算>
混合指标β通过下述式(18)进行计算。
指标β=αb/αt×100(18)
此处,
αb:(B)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αt:(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
<环硫基反应率的计算(以下称为“EA法”):1H-NMR测定>
1H-NMR测定按下述步骤进行。
(1)在试样瓶中量取10mg的试样和20mg的内标物质,进一步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内标物质:1,1,2,2-四溴乙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作“TBE”)
(2)将上述(1)的溶液移入直径的NMR管,在下述条件下进行1H-NMR测定。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α-400型”
核种:1H
累积次数:200次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按下述步骤计算出环硫基反应率。
(3)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环硫基的峰的面积值。
此处,来自环硫基的峰是指来自构成环硫基的烃上的1个氢的峰。适当选择与来自构成环硫化合物的环硫基上的氢以外的氢的峰无重叠的峰。
(4)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内标物质的峰的面积值。
(5)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环硫基反应率(%)。
环硫基反应率(%)=100-EPIA×(TBEG/TBEM)×(2/TBEA)×(REAG/SAMG)×(WPT/EPIG)×100
EPIA:来自环硫基的峰的面积值
TBEA:来自TBE的2个氢的峰的面积值
EPIG: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使用的环硫化合物的重量(g)
WPT: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使用的环硫化合物的环硫化物当量(g/mol)
REAG:聚合性组合物的重量(g)
TBE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TBE的重量(g)(本实施例为20mg)
TBEM:TBE的分子量
SAM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试样的重量(g)(本实施例中为10mg)
试样所含有的环硫化合物中构成环硫基的烃上的氢在1H-NMR的测定上观测到的是同一峰的情况下,可以如下变更(5)的步骤来进行计算。
(5-2)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环硫基反应率(%)。
环硫基反应率(%)=100-{EPIA/(构成来自环硫基的峰的氢的个数)}×(TBEG/TBEM)×(2/TBEA)×(REAG/SAMG)×(WPT/EPIG)×100
<环硫基反应率的计算(以下称作“EB法”):FT-IR测定>
EA法中试样在三氯甲烷-d中不溶解的情况下,通过EB法计算出环硫基反应率。
FT-IR测定按下述步骤进行。
(1)在玛瑙制研钵中量取2mg的试样和100mg的溴化钾(Aldrich社制造,IR级),用玛瑙制乳棒粉碎至均匀。
(2)将上述(1)的试样50mg用片剂成型器成型为圆盘状。
(3)将上述(2)的成型体设置于片剂试样夹,在下述条件下进行FT-IR测定。
傅利叶转换红外分光装置:ThermoFisherScientific社制造的“Nicolet6700型”
分解能:4cm-1
测定法:透过法
累积次数:128次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按以下步骤计算出环硫基反应率。
(4)根据FT-IR图表,计算出来自环硫基的峰的面积值。
此处,来自环硫基的峰是指来自构成环硫基的原子间的振动的峰。试样所含有的化合物中,适当选择与来自环硫基的峰以外的原子间的振动的峰无重叠的峰。
(5)将按(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环硫基反应率(%)。
环硫基反应率(%)=100-RIRA/SIRA×100
RIRA:试样测定结果得到的FT-IR图表中来自环硫基的峰面积
SIRA:对制作试样时使用的聚合前的环硫化合物进行测定所得到的FT-IR图表中的来自环硫基的峰面积
<乙烯基生成率的计算:1H-NMR测定>
1H-NMR测定按下述步骤进行。
(1)在试样瓶中量取10mg的试样和20mg的内标物质,进一步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内标物质:1,1,2,2-四溴乙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作“TBE”)
(2)将上述(1)的溶液移入直径的NMR管,在下述条件下进行1H-NMR测定。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α-400型”
核种:1H
累积次数:200次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按下述步骤计算出乙烯基生成率。
(3)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乙烯基的峰的面积值。
此处,来自乙烯基的峰是指来自构成乙烯基的烃上的1个氢的峰。适当选择与来自构成试样所含有的化合物的氢中来自乙烯基的氢以外的氢的峰无重叠的峰。
(4)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内标物质的峰的面积值。
(5)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环硫化物当量(g/mol)。
乙烯基生成率(%)=VINA×(TBEG/TBEM)×(2/TBEA)×(REAG/SAMG)×(WPT/EPIG)×100
VINA:来自乙烯基的峰的面积值
TBEA:来自TEB的2个氢的峰的面积值
EPIG: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使用的环硫化合物的重量(g)
WPT: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使用的环硫化合物的环硫化物当量(g/mol)
REAG:聚合性组合物的重量(g)
TBE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TBE的重量(g)(本实施例为20mg)
TBEM:TBE的分子量
SAM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试样的重量(g)(本实施例中为10mg)
构成乙烯基的烃上的氢在1H-NMR的测定上观测到的是同一峰的情况下,可以如下变更(5)的步骤来进行计算。
(5-2)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乙烯基生成率(%)。
乙烯基生成率(%)={VINA/(构成来自乙烯基的峰的氢的个数)}×(TBEG/TBEM)×(2/TBEA)×(REAG/SAMG)×(WPT/EPIG)×100
<稳定性评价A>
将制备的聚合性组合物的一部分装入设定在20℃的恒温器,保持1小时后,用EA法计算出环硫基反应率。
对于稳定性,环硫基反应率为10%以下的情况下,将稳定性评判为良好(“A”),5%以下的情况下,将稳定性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将稳定性评判为不良(“C”)。
<稳定性评价B>
稳定性评价A中,聚合组合物在三氯甲烷-d完全不溶解的情况下,通过EB法计算出环硫基反应率。
对于稳定性,环硫基反应率为10%以下的情况下,将稳定性评判为良好(“A”),5%以下的情况下,将稳定性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将稳定性评判为不良(“C”)。
<聚合性评价A>
通过EA法计算出得到的聚合物的环硫基反应率。
对于聚合性,环硫基反应率为90%以上的情况下,将聚合性评判为良好“A”,95%以上的情况下,将聚合性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将聚合性评判为不良(“C”)。
<聚合性评价B>
聚合性评价A中,聚合物在三氯甲烷-d完全不溶解的情况下,通过EB法计算出环硫基反应率。
对于聚合性,环硫基反应率为90%以上的情况下,将聚合性评判为良好“A”,95%以上的情况下,将聚合性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将聚合性评判为不良(“C”)。
<副反应性评价A>
计算出制备的聚合物的乙烯基生成率。
对于副反应性,乙烯基生成率为5%以下的情况下,将副反应性评判为良好(“A”),2%以下的情况下,将副反应性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将副反应性评判为不良(“C”)。
<副反应性评价B>
副反应性评价A中,聚合物在三氯甲烷-d完全不溶解的情况下,通过下述方法实施评价。
(1)将评价用试样用冷冻粉碎机制成粉体状试样。
(2)将上述(1)的粉体状试样移入直径的NMR管,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固体13C-NMR的测定。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ECA700型”
核种:13C
累积次数:16,000次
测定方法:CP/MAS法
MAS:10,000Hz
(3)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未观测到来自乙烯基的峰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观测到来自乙烯基的峰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
<总体评判>
稳定性评价、聚合性评价、副反应性评价的全部的评价中,评判为特别良好的情况以及至少1个评价中评判为良好而此外的评价中被评判为特别良好或良好的情况下,总体评判中为合格(“AA”或“A”)。对于此外的情况,全部评判为不合格(“C”)。
制造例、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原材料列于下述的(1)~(214)。
(环氧化合物)
(1)环氧化合物B:氧化乙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EO”)
·环氧当量(WPE):44g/eq.
(2)环氧化合物C:氧化丙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PO”)
·环氧当量(WPE):58g/eq.
(3)环氧化合物D:1,2-环氧丁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B”)
·环氧当量(WPE):72g/eq.
(4)环氧化合物E:1,2-环氧戊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P”)
·环氧当量(WPE):86g/eq.
(5)环氧化合物F:1,2-环氧己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H”)
·环氧当量(WPE):100g/eq.
(6)环氧化合物G:1,2-环氧庚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HP”)
·环氧当量(WPE):114g/eq.
(7)环氧化合物H:1,2-环氧辛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O”)
·环氧当量(WPE):128g/eq.
(8)环氧化合物I:1,2-环氧癸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D”)
·环氧当量(WPE):156g/eq.
(9)环氧化合物J:1,2-环氧十二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DD”)
·环氧当量(WPE):184g/eq.
(10)环氧化合物K:1,2-环氧十四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TD”)
·环氧当量(WPE):212g/eq.
(11)环氧化合物L:1,2-环氧十六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HD”)
·环氧当量(WPE):240g/eq.
(12)环氧化合物M:1,2-环氧十八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OD”)
·环氧当量(WPE):268g/eq.
(13)环氧化合物N:1,2-环氧二十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EEC”)
·环氧当量(WPE):297g/eq.
(14)环氧化合物A:苯基缩水甘油基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PGE”)
·环氧当量(WPE):150g/eq.
(15)环氧化合物O: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以下称为“Bis-A-1”)
·商品名:旭化成环氧株式会社制造的“AER”
·环氧当量(WPE):189g/eq.
(16)环氧化合物P:氢化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以下称为“氢化Bis-A”)
·商品名:日本环氧树脂社制造的“YX8000”
·环氧当量(WPE):205g/eq.
(17)环氧化合物Q: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以下称为“Bis-A-2”)
·商品名:旭化成环氧株式会社制造的“AER”
·环氧当量(WPE):480g/eq.
(18)环氧化合物R: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以下称为“Bis-A-3”)
·商品名:旭化成环氧株式会社制造的“AER”
·环氧当量(WPE):560g/eq.
(19)环氧化合物S: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以下称为“Bis-A-4”)
·商品名:旭化成环氧株式会社制造的“AER”
·环氧当量(WPE):650g/eq.
(20)环氧化合物T:环氧化环戊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5O”)
·环氧当量(WPE):84g/eq.
(21)环氧化合物U:环氧化环己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6O”)
·环氧当量(WPE):98g/eq.
(22)环氧化合物V:环氧化环庚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7O”)
·环氧当量(WPE):112g/eq.
(23)环氧化合物W:环氧化环辛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8O”)
·环氧当量(WPE):126g/eq.
(24)环氧化合物X: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以下称为“CEL”)
·商品名: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CEL2021P”
·环氧当量(WPE):131g/eq.
(25)环氧化合物Y:二(2,3-环氧丙基)二硫化物(以下称为“BEDS”)
按照日本特开2002-194083所记载的方法合成BEDS。
·环氧当量(WPE):91g/eq.
(26)环氧化合物Z:1,3-二(3-环氧丙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下称为“BGTD”)
·商品名: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LS-7970”
·环氧当量(WPE):182g/eq.
(27)环氧化合物AA:双[2-(3,4-环氧环己基)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以下称为“BCTD”)
·商品名:Gelest,Inc.“SIB1092.0”
·环氧当量(WPE):192g/eq.
(28)环氧化合物AB:1,3,5,7-四-(3-环氧丙氧基丙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称为“TGCS”)
按照Euro.Polym.J.2010,46,1545.记载的方法合成TGCS。
·环氧当量(WPE):174g/eq.
(29)环氧化合物AC:1,3,5,7-四-[2-(3,4-环氧环己基乙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称为“TCCS”)
按照日本特开2000-103859所记载的方法合成TCCS。
·环氧当量(WPE):184g/eq.
(30)环氧化合物AD:丁二烯单氧化物(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BDMO”)
·环氧当量(WPE):70g/eq.
(31)环氧化合物AE:1,2-环氧-5-己烯(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EPHE”)
·环氧当量(WPE):98g/eq.
(32)环氧化合物AF: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AGE”)
·环氧当量(WPE):114g/eq.
(33)环氧化合物AG: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EVCH”)
·环氧当量(WPE):124g/eq.
(34)环氧化合物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GLMT”)
·环氧当量:142g/eq.
(硫杂化剂)
(35)硫杂化剂:硫脲(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TU”)
(羟基化合物)
(36)羟基化合物A:1,2-丙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PG”)
(37)羟基化合物B:1,3-丙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3PG”)
(38)多价羟基化合物C:1,2-丁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2BD”)
(39)多价羟基化合物D:1,3-丁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13BD”)
(醚化合物)
(40)醚化合物A:甲醛二甲缩醛(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A”)
(41)醚化合物B:1,3-二氧六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B”)
(42)醚化合物C:1,4-二氧六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C”)
(43)醚化合物D:1,2-二甲氧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D”)
(44)醚化合物E:1,2-二乙氧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E”)
(45)醚化合物F:二甘醇二甲基醚(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F”)
(46)醚化合物G:二甘醇二乙基醚(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G”)
(47)醚化合物H:1,2-二(2-甲氧基乙氧基)乙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H”)
(48)醚化合物I:2,2-二乙基-1,4-二氧六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I”)
(49)醚化合物J:12-冠醚-4(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J”)
(50)醚化合物K:乙二醇二丁基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K”)
(51)醚化合物L:双[2-(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L”)
(52)醚化合物M:2-(四氢糠氧基)四氢吡喃(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M”)
(53)醚化合物N:15-冠醚-5(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N”)
(54)醚化合物O:二(2-丁氧基乙基)醚(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O”)
(55)醚化合物P:苯并-12-冠醚-4(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P”)
(56)醚化合物Q:18-冠醚-6(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Q”)
(57)醚化合物R:苯并-15-冠醚-5(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R”)
(58)醚化合物S:苯并-18-冠醚-6(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S”)
(59)醚化合物T:2,3-萘并-15-冠醚-5(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T”)
(60)醚化合物U:二环己烷并-18-冠醚-6(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U”)
(61)醚化合物V:二苯并-24-冠醚-8(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V”)
(62)醚化合物W:二环己烷并-24-冠醚-8(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W”)
(63)醚化合物X:二苯并-30-冠醚-10(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X”)
(64)醚化合物Y:1,14-二(2-萘氧基)-3,6,9,12-四氧杂十四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ECY”)
(65)醚化合物Z:2,2’-联萘-14-冠醚-4(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MECZ”)
(三价磷化合物)
(66)三价磷化合物A:三甲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
(67)三价磷化合物B:乙基二甲基膦(以下称为“3PCB”)
按照InorganicaChemicaActa1980,41,161-164.记载的方法合成3PCB。
(68)三价磷化合物C:二乙基甲基膦(以下称为“3PCC”)
按照InorganicaChemicaActa1980,41,161-164.记载的方法合成3PCC。
(69)三价磷化合物D:三乙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D”)
(70)三价磷化合物E:三正丙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E”)
(71)三价磷化合物F:三异丙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F”)
(72)三价磷化合物G:二叔丁基甲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G”)
(73)三价磷化合物H:叔丁基-二异丙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H”)
(74)三价磷化合物I:三正丁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I”)
(75)三价磷化合物J:三异丁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J”)
(76)三价磷化合物K:三叔丁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K”)
(77)三价磷化合物L:二叔丁基新戊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L”)
(78)三价磷化合物M:二叔丁基-环己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M”)
(79)三价磷化合物N:二环己基乙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N”)
(80)三价磷化合物O:三环戊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O”)
(81)三价磷化合物P:叔丁基-二环己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P”)
(82)三价磷化合物Q:三环己基膦(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Q”)
(83)三价磷化合物R:三正辛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R”)
(84)三价磷化合物S:二(1-金刚烷基)丁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S”)
(85)三价磷化合物T:三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T”)
(86)三价磷化合物U:二苯基(对甲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U”)
(87)三价磷化合物V:二苯基(邻甲氧基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V”)
(88)三价磷化合物W:4-(二甲氨基苯基)二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W”)
(89)三价磷化合物X:五氟苯基二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X”)
(90)三价磷化合物Y:二(邻甲氧基苯基)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Y”)
(91)三价磷化合物Z:二(五氟苯基)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Z”)
(92)三价磷化合物AA:三邻甲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A”)
(93)三价磷化合物AB:三间甲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B”)
(94)三价磷化合物AC:三对甲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C”)
(95)三价磷化合物AD:三(邻甲氧基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D”)
(96)三价磷化合物AE:三(对甲氧基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E”)
(97)三价磷化合物AF:三(2,4-二甲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F”)
(98)三价磷化合物AG:三(2,5-二甲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G”)
(99)三价磷化合物AH:三(3,5-二甲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H”)
(100)三价磷化合物AI:三(2,6-二甲氧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I”)
(101)三价磷化合物AJ:三(2,4,6-三甲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J”)
(102)三价磷化合物AK:三(2,4,6-三甲氧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K”)
(103)三价磷化合物AL:三(3-氟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L”)
(104)三价磷化合物AM:三(对氟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M”)
(105)三价磷化合物AN:三(五氟苯基)膦(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N”)
(106)三价磷化合物AO:三(4-三氟甲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O”)
(107)三价磷化合物AP:三[3,5-二(三氟甲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P”)
(108)三价磷化合物AQ:环己基二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Q”)
(109)三价磷化合物AR:二环己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R”)
(110)三价磷化合物AS:2-[二(叔丁基)膦基]-1,1’-联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S”)
(111)三价磷化合物AT:2-(二环己基膦基)-1,1’-联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T”)
(112)三价磷化合物AU:1,2-二(二甲基膦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U”)
(113)三价磷化合物AV:1,2-二(二乙基膦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V”)
(114)三价磷化合物AW:二环己基[(二环己基膦基)甲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W”)
(115)三价磷化合物AX:1,2-二(二环己基膦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X”)
(116)三价磷化合物AY:1,3-二(二环己基膦基)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Y”)
(117)三价磷化合物AZ:1,4-二(二环己基膦基)丁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AZ”)
(118)三价磷化合物BA:1,2-二(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A”)
(119)三价磷化合物BB:1,1’-叔丁基-2,2’-二磷杂环戊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B”)
(120)三价磷化合物BC:1-{2-[2,5-二乙基-1-磷杂环戊烷基]乙基}-2,5-二乙基磷杂环戊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C”)
(121)三价磷化合物BD:1-{2-[2,5-二异丙基-1-磷杂环戊烷基]乙基}-2,5-二异丙基磷杂环戊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D”)
(122)三价磷化合物BE:1,2-二(二苯基膦基)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E”)
(123)三价磷化合物BF:1,3-二(二苯基膦基)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F”)
(124)三价磷化合物BG:1,4-二(二苯基膦基)丁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G”)
(125)三价磷化合物BH:2,2’-二(二苯基膦基)-1,1’-联萘(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H”)
(126)三价磷化合物BI:2,2’-双[二(3,5-二甲苯基)膦基]-1,1’-联萘(2,2’-双[二(3,5-二甲基苯基)膦基]-1,1’-联萘)、(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I”)
(127)三价磷化合物BJ:1,1’-二(二异丙基膦基)二茂铁(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J”)
(128)三价磷化合物BK:1,1’-二(二叔丁基膦基)二茂铁(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K”)
(129)三价磷化合物BL:1,1’-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L”)
(130)三价磷化合物BM:1,1’-双[2,5-二甲基磷杂环戊烷基(ホスフォラノ)]二茂铁(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M”)
(131)三价磷化合物BN:二(2-二苯基膦基乙基)苯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N”)
(132)三价磷化合物BO:三[2-(二苯基膦基)乙基]膦(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3PCBO”)
(酮化合物)
(133)酮化合物A:丙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
(134)酮化合物B:2-丁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B”)
(135)酮化合物C:环丁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C”)
(136)酮化合物D:3-戊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D”)
(137)酮化合物E:3-甲基-2-丁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E”)
(138)酮化合物F:环戊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F”)
(139)酮化合物G:3-己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G”)
(140)酮化合物H:3,3-二甲基-2-丁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H”)
(141)酮化合物I:3-甲基-2-戊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I”)
(142)酮化合物J:环己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J”)
(143)酮化合物K:3-庚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K”)
(144)酮化合物L:3-辛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L”)
(145)酮化合物M:环辛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M”)
(146)酮化合物N:5-壬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N”)
(147)酮化合物O:环壬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O”)
(148)酮化合物P:2-癸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P”)
(149)酮化合物Q:环癸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Q”)
(150)酮化合物R:2-十一烷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R”)
(151)酮化合物S:3-十二烷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S”)
(152)酮化合物T:环十二烷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T”)
(153)酮化合物U:7-十三烷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U”)
(154)酮化合物V:3-十四烷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V”)
(155)酮化合物W:1-[1,1’-联苯]-4-基-2-环己基乙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W”)
(156)酮化合物X:1-(4’-甲基[1,1’-联苯]-4-基)-1-十八烷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X”)
(157)酮化合物Y:2,3-丁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Y”)
(158)酮化合物Z:2,3-戊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Z”)
(159)酮化合物AA:2,4-戊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A”)
(160)酮化合物AB:2,3-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B”)
(161)酮化合物AC:2,5-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C”)
(162)酮化合物AD:1,2-环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D”)
(163)酮化合物AE:1,3-环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E”)
(164)酮化合物AF:1,4-环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F”)
(165)酮化合物AG:3-甲基-1,2-环戊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G”)
(166)酮化合物AH:2,3-庚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H”)
(167)酮化合物AI:双环[2,2,1]庚烷-2,5-二酮(Al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I”)
(168)酮化合物AJ:1,4-环辛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J”)
(169)酮化合物AK:八氢-1,5-萘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K”)
(170)酮化合物AL:1,2-环癸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L”)
(171)酮化合物AM:3,9-十一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M”)
(172)酮化合物AN:1,2-环十二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N”)
(173)酮化合物AO:1,6-二苯基-1,6-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O”)
(174)酮化合物AP:2-乙酰基-1,3-环戊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P”)
(175)酮化合物AQ:1,3-二苯基-1,2,3-丙烷三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Q”)
(176)酮化合物AR:2,6-二苯甲酰基环己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R”)
(177)酮化合物AS:3,4-二乙酰基-2,5-己烷二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MKCAS”)
(三卤化硼化合物)
(178)三卤化硼化合物A:三氟化硼二甲基醚络合物(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BF3DME”)
(179)三卤化硼化合物B: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BF3DEE”)
(180)三卤化硼化合物C:三氟化硼二丁基醚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DBE”)
(181)三卤化硼化合物D:三氟化硼叔丁基甲基醚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TBME”)
(182)三卤化硼化合物E: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THF”)
(183)三卤化硼化合物F:三氟化硼甲基硫化物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DMS”)
(184)三卤化硼化合物G:三氟化硼甲醇络合物(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BF3MNOL”)
(185)三卤化硼化合物H:三氟化硼丙醇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PNOL”)
(186)三卤化硼化合物I:三氟化硼乙酸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ACOH”)
(187)三卤化硼化合物J:三氟化硼苯酚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PHNOL”)
(188)三卤化硼化合物K:三氟化硼乙基胺络合物(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F3MEA”)
(189)三卤化硼化合物L:三氟化硼哌啶络合物(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BF3PPD”)
(190)三卤化硼化合物M:三氯化硼(1.0mol/L二氯甲烷溶液)(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Cl3DCM”)
(191)三卤化硼化合物N:三溴化硼(1.0mol/L二氯甲烷溶液)(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BBr3DCM”)
(热聚合促进剂)
(192)鏻盐化合物:四正丁基溴化鏻(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TBPB”)
(193)胺化合物A:三丁基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TBA”)
(194)胺化合物B:N,N-二甲基环己基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DMCHA”)
(195)胺化合物C:N,N-二乙基乙醇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DEENA”)
(196)氯化锍化合物A:商品名“SI-25”(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S25”)
(197)氯化锍化合物B:商品名“SI-60”(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S60”)
(198)氯化锍化合物C:商品名“SI-100”(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S100”)
(199)氯化锍化合物D:商品名“SI-150”(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S150”)
(200)氯化锍化合物E:商品名“SI-180”(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S180”)
(添加化合物)
(201)添加化合物A:二氯甲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DCM”)
(202)添加化合物B:二乙基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DEE”)
(链转移剂)
(203)链转移剂A:1-丁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A”)
(204)链转移剂B:2-丁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B”)
(205)链转移剂C:乙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C”)
(206)链转移剂D:1,2-丙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D”)
(207)链转移剂E:2,3-丁二醇(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E”)
(208)链转移剂F:丁-4-内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F”)
(209)链转移剂G:戊-4-内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TRG”)
(210)链转移剂H:碳酸乙二酯(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CTRH”)
(211)链转移剂I:碳酸丙二酯(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TRI”)
(212)链转移剂J:1,3-二氧六环-2-酮(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CTRJ”)
(213)链转移剂K:六甲基环三硅氧烷(信越化学社制造,以下称为“CTRK”)
(214)链转移剂L: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信越化学社制造,以下称为“CTRL”)
(制造例1)
<环硫化合物的制造>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环硫化合物。
(1)准备:磁力搅拌器上安置装有装有水和搅拌子的水浴或装有油和搅拌子的油浴,按预定的温度进行设定,所述水浴安装有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
(2)将各原料按表1的组成比例加入到已投入了搅拌子的烧瓶中,进行混合搅拌,制成硫杂化剂溶解了的均匀的反应液。
(3)按照表2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反应。
(4)静置反应液,直至温度达到室温。
(5)向反应液中加入二乙基醚(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和超纯水(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混合搅拌后停止搅拌,静置至二乙基醚层和超纯水层发生层分离,取出二乙基醚层。
(6)向在上述(5)得到的二乙基醚层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混合搅拌。其后,停止搅拌,静置至二乙基醚层与饱和食盐水层发生层分离,仅取出二乙基醚层。
(7)向在上述(6)得到的二乙基醚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混合搅拌,通过过滤去除无水硫酸镁,得到二乙基醚层。
(8)将在上述(7)得到的二乙基醚层中所含有的低沸点化合物(包括二乙基醚)用旋转蒸发器蒸馏除去,得到含有环硫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9)将在上述(8)得到的反应产物用下述的(A)或(B)的方法提纯。
(A)参考新实验科学讲座(丸善株式会社)和化学实验手册(技报堂出版株式会社)中列举的方法进行蒸馏,由此来提纯环硫化合物。
(B)参考新实验科学讲座(丸善株式会社)和化学实验手册(技报堂出版株式会社)列举的方法,通过柱色谱进行分离,蒸馏除去所用的展开溶剂,由此来提纯环硫化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柱色谱的条件,填充剂使用硅胶60N(球状、中性)(关东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展开溶剂使用由正己烷慢慢地增加乙酸乙酯的含量的混合溶剂。
本制造例中,通过(A)方法进行提纯。
(10)计算出在上述(9)得到的环硫化合物的WPT。
(制造例2~34)
采用表1的组成比例以及表2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提纯方法,除此以外,通过与制造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了环硫化合物。
(实施例1)
<三卤化硼-醚化合物的准备>
(1)准备:在磁力搅拌器上安置装有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的水浴,向其中加入水和搅拌子。启动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按水温达到20℃来进行设定。
(2)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1)的水浴中,按照表3的组成比例将各原料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1小时。
(3)在反应容器安装减压蒸馏装置,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减压至2kPa,维持4小时。
(4)使用上述(3)得到的反应液,利用11B-NMR进行解析,由此确认到形成了络合物。
进行上述(1)~(4)的步骤,准备三卤化硼-醚化合物(以下称为“BF3-MECA”)。
<聚合性组合物的制备和聚合>
(5)以与上述(1)相同的步骤进行准备。
(6)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5)的水浴中,按照表3的组成比例将各原料添加到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来制备聚合性组合物。
(7)将上述(6)中制备的聚合性组合物按照表4的聚合条件进行聚合,从而得到聚合物。
(实施例2~360)
采用表3~32组成比例以及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聚合性组合物,得到聚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9~35、47~50、57~61、148~154、166~169、176~180、245~251、263~266、273~277、311~317、329~332、339~343中,进行评价时,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性评价和副反应性评价用试样。
将实施例1~360制备的聚合性组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7、8、15、16、17、24、25、31、32。
(比较例1~56)
按照表33、34的组成,通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比较例1~56的聚合性组合物,按照表35、36的聚合条件,得到聚合物。比较例23~29、41~44、51~55中,进行评价时,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性评价和副反应性评价用试样。将比较例1~56制备的聚合性组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35、36。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9】
【表10】
【表11】
【表12】
【表13】
【表14】
【表18】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表23】
【表27】
【表28】
【表29】
【表30】
【表33】
【表34】
如表1~36所示,可以确认到本实施方式的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和(C)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的稳定性和聚合性优异,将聚合性组合物聚合时,副反应少,通过聚合该聚合性组合物得到了聚合物。与此相对,根据使用了含有选自具有1个醚基的醚化合物、硫醚化合物、醇化合物、酸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1种化合物;三卤化硼和环硫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以及聚合环硫化合物时所用的公知的热聚合促进剂的比较例,未发现稳定性、聚合性、副反应性的评价全部满意的物质。
(实施例361)
<涂覆有聚合物的玻璃基板的准备>
(1)将实施例71得到的聚合物溶解在同重量的二氯甲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中,得到聚合物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对用于溶解聚合物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溶解聚合物且可在后续工序中去除即可。
(2)在经两面光学研磨的方型石英玻璃板(GLSciences株式会社制造,尺寸10mm×10mm、厚度1mm)上滴加上述(1)的聚合物溶液,通过棒涂机(第一理化株式会社,线规编号No.18)涂覆约41μm。
(3)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2)得到的石英玻璃板,室温、13Pa干燥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进行干燥时的温度、压力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选择聚合物溶液所含有的挥发物不急剧挥发的条件即可。本实施例中,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达到13kPa。
<玻璃基板上的聚合物的透明性维持评价>
(4)对于干燥后的石英玻璃板上的聚合物涂布部的全光线透过率,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NDH-5000W)对其进行测定(将此处得到的全光线透过率称作“TLT0”)。本实施例中,全光线透过率为86%。
(5)将干燥后的石英玻璃板在设定为温度25℃、湿度60%RH的恒温恒湿器(爱斯佩克(espec)株式会社制造,PSL-4J)中放置保持300日。
(6)对于在上述(5)得到的石英玻璃板上的聚合物涂布部的全光线透过率,与上述(4)同样地进行测定(将此处得到的全光线透过率称为“TLT300”)。
(7)TLT300为80%以上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85%以上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本实施例中,TLT300为80%,所以评判为良好。
(8)对于透明性的维持比例(以下称为“dTLT”),使用下式进行计算。
dTLT(%)=TLT300/TLT0×100
(9)透明性的维持比例为90%以上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95%以上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本实施例中,透明性的维持比例为93%,所以评判为良好。
(10)在上述(7)和(9)的评价同时被评判为特别良好的情况下以及至少1个评价中被评判为良好而此外的评价中被评判为特别良好或良好的情况下,总体评判为合格(“AA”或“A”)。此外的情况下全部作为不合格(“C”)。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TLT300为80%,评判为良好(“A”),dTLT为93%,评判为良好(“A”),两评价中均为良好,所以总体评判中评判为良好(“A”)。
(实施例362~375)
使用表37记载的实施例中得到的聚合物,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61相同的方法对涂覆有聚合物的玻璃基板进行评价。
【表37】
如表37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将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和(C)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确认到了即使长期保存其透明性的变化也少。
<聚合物中的乙烯基键含量的计算(以下称为“VA法”):1H-NMR测定>
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出聚合物中的乙烯基键含量。
(1)在试样瓶中量取10mg的聚合物和20mg的内标物质,进一步向其中加入三氯甲烷-d(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将总量调整为1g。
·内标物质:1,1,2,2-四溴乙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称为“TBE”)
(2)将上述(1)的溶液移入直径的NMR管,在下述条件下进行1H-NMR测定。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ECA700型”
核种:1H
累积次数:30000次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按下述步骤计算出乙烯基键含量。
(3)1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乙烯基的峰的面积值。
此处,来自乙烯基的峰是指来自构成乙烯基的烃上的1个氢的峰,适当选择与来自构成聚合物的乙烯基的氢以外的氢的峰无重叠的峰。
(4)根据1H-NMR图表,计算出来自内标物质的峰的面积值。
(5)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代入下式,求出乙烯基键含量(%)。
乙烯基键含量(%)=VINA×(TBEG/TBEM)×(2/TBEA)/×VINM/POLG×100
VINA:来自乙烯基的峰的面积值
VINM:乙烯基的物质的量(本实施例中为24,相当于C=C)
TBEA:来自TEB的2个氢的峰的面积值
TBE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TBE的重量(g)(本实施例为20mg)
TBEM:TBE的分子量
POLG:制备进行1H-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聚合物的重量(g)(本实施例为10mg)
<聚合物中的乙烯基键含量的计算(以下称为“VB法”):13C-NMR测定>
聚合物在三氯甲烷-d中不溶解的情况下,按以下步骤计算出聚合物中的乙烯基键含量。
(1)将聚合物1g和内标物质0.1g的混合物用冷冻粉碎机制成粉体。
·内标物质:1,1,1,2,2,2-六氯乙烷(Aldrich社制造,以下称为“HCE”)
(2)将上述(1)的试样移入直径的NMR管,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固体13C-NMR的测定。
傅利叶转换核磁共振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的“ECA700型”
核种:13C
测定方法:DD/MAS法
脉冲宽:45°
累积次数:100000次
MAS:10000Hz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按以下步骤计算出聚合物中的乙烯基键含量。
(3)根据13C-NMR图表计算出来自乙烯基的峰的面积值。
此处,来自乙烯基的峰是指来自构成乙烯基的碳的峰,适当选择与来自构成聚合物的乙烯基的碳以外的碳的峰无重叠的峰。
(4)根据13C-NMR图表计算出来自内标物质的峰的面积值。
(5)将上述(3)和(4)计算出的面积值带入下式,求出乙烯基键含量(%)。
乙烯基键含量(%)=VICA×(HCEG/HCEM)×(2/HCEA)/×VICM/POCG×100
VICA:来自乙烯基的峰的面积值
VICM:乙烯基的物质的量(本实施例中为24,相当于C=C)
HCEA:来自TEB的2个氢的峰的面积值
HCEG:制备进行13C-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HCE的重量(g)(本实施例中为0.1g)
HCEM:HCE的分子量
POCG:制备进行13C-NMR测定的溶液时使用的聚合物的重量(g)(本实施例中为1g)
<聚合物中的硼以及磷原子含量的测定:ICP测定>
ICP测定按下述步骤进行。
(1)在特氟龙(注册商标)制容器中加入聚合物和硝酸,通过加热·搅拌来进行溶解。
需要说明的是,仅用硝酸不能溶解聚合物的情况下,使用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液。
另外,仅加热不能溶解聚合物的情况下,照射微波。
如上所述,作为聚合物难以溶解的情况下能够采用的方法,实施时参考“ICP发光分析·ICP质量分析的基础与实际-装置操作用(ohmsha制造)”或“PracticalGuidetoICP-MS:ATutorialforBeginners,SecondEdition(PracticalSpectroscopy)(CRCPress社制造)”。
(2)将上述(1)得到的溶解液取出到特氟龙(注册商标)烧杯中,在加热板上使其干燥结固。
(3)向上述(2)的干固物添加硝酸和盐酸的混合液,在加热板上加热溶解。
(4)向上述(3)的溶解液中加入纯水,形成一定容量。
(5)对于上述(4)的溶液,使用ICP质量分析装置(Agilent社制造的“7500cs”)或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Agilent社制造的“730-ES”)测定聚合物中的硼以及磷原子含量。
(实施例376)
<三卤化硼-醚化合物(BF3-MECC-1)的准备>
(1)准备:在磁力搅拌器上安置装有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的水浴,向其中加入水和搅拌子。启动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按水温达到20℃来进行设定。
(2)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1)的水浴中,将1,4-二氧六环24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76质量%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1小时。
(3)在反应容器安装减压蒸馏装置,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减压至2kPa,维持4小时。
(4)使用上述(3)得到的物质,利用11B-NMR进行解析,由此确认到形成了络合物。
<组合物的制备和聚合>
(5)以与上述(1)相同的步骤进行准备。
(6)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5)的水浴中,按照表18的组成比例将各原料添加到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来制备聚合性组合物。
(7)将上述(6)中制备的聚合性组合物按照表19的聚合条件进行聚合,从而得到聚合物。
(8)通过表19的方法测定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的环硫基反应率,确认到原来的环硫化合物中的环硫基发生了聚合。
(9)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8)得到的聚合物,在100℃、13Pa干燥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进行干燥时的温度、压力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选择聚合物所含有的挥发物不急剧挥发的条件即可。本实施例中,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达到13kPa。
(10)通过表19的方法测定上述(9)得到的聚合物中的乙烯基含量。
<聚合物的耐热变色评价: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1个环硫基的情况>
(11)将上述(9)得到的聚合物在同重量的二氯甲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中溶解,得到聚合物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用于溶解聚合物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溶解聚合物且在后续工序能够去除即可。
(12)在经两面光学研磨的方型石英玻璃板(GLSciences株式会社制造,尺寸10mm×10mm、厚度1mm)上滴加上述(11)的聚合物溶液,通过棒涂机(第一理化株式会社,线规编号No.18)涂覆约41μm。
(13)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12)得到的石英玻璃板,室温、13Pa干燥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进行干燥时的温度、压力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选择聚合物溶液所含有的挥发物不急剧挥发的条件即可。本实施例中,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达到13kPa。
(14)将干燥后的石英玻璃板在设定为130℃的恒温器(爱斯佩克(espec)株式会社制造,PVHC-332)中放置保持1000小时。
(15)对于在上述(14)得到的石英玻璃板上的聚合物涂布部的黄色指数(以下称为“YI”),使用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社制造,CM-3600d)进行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YI为1。
(16)YI为10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5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本实施例中,YI为1,所以评判为特别良好。
<聚合物的耐热变色评价:作为聚合物的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的环硫基的情况>
(17)在经两面光学研磨的方型石英玻璃板(GLSciences株式会社制造,尺寸10mm×10mm、厚度1mm)上滴加上述(6)制备的组合物,通过棒涂机(第一理化株式会社,线规编号No.18)涂覆约41μm。
(18)将在上述(17)得到的石英玻璃板按表所示的聚合条件聚合,从而在石英玻璃板上得到聚合物。
(19)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18)得到的石英玻璃板,100℃、13Pa干燥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进行干燥时的温度、压力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选择聚合物内所含有的挥发物不急剧挥发的条件即可。本实施例中,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达到13kPa。
(20)将在上述(19)得到的石英玻璃板在设定为130℃的恒温器(爱斯佩克(espec)株式会社制造,PVHC-332)中放置保持1000小时。
(21)对于在上述(20)得到的石英玻璃板上的聚合物涂布部的黄色指数(以下称为“YI”),使用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社制造,CM-3600d)进行测定。
(22)YI为10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5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
(实施例377~419)
采用表38、39的组成比例以及表40、41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76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377~419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40、41。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382~388、395~403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实施例420)
三卤化硼-三价磷化合物(BF3-3PCR-1)的准备中,使用三正辛基膦72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28质量%,采用表42的组成比例、表44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76相同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421~463)
采用表42、43的组成比例以及表44、45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20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421~463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44、45。
此外,实施例426~432、439~447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实施例464)
三卤化硼-酮化合物(BF3-MKCJ-1)的准备中,使用环己酮41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59质量%,采用表46的组成比例、表48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76相同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465~507)
采用表46、47的组成比例以及表48、49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64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465~50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48、49。
此外,实施例470~476、483~491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比较例57~90)
按照表50的组成,通过与上述实施例376相同的方法制备比较例57~90的组合物,按照表51的聚合条件得到聚合物。将比较例57~79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51。对于比较例80~90,制备组合物时形成了聚合物,所以不能评价。
此外,比较例57~63、71~79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表38】
【表39】
【表40】
【表41】
【表42】
【表43】
【表44】
【表45】
【表46】
【表47】
【表48】
【表49】
【表50】
【表51】
如表38~51所示,可以确认到本实施方式的乙烯基含量为2质量%以下的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物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高,即使在高温下长期保持变色也少。
(实施例508)
<三卤化硼-醚化合物(BF3-MECC-1)的准备>
(1)准备:在磁力搅拌器上安置装有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的水浴,向其中加入水和搅拌子。启动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按水温达到20℃来进行设定。
(2)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1)的水浴中,将1,4-二氧六环24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76质量%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1小时。
(3)在反应容器安装减压蒸馏装置,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减压至2kPa,维持4小时。
(4)使用上述(3)得到的物质,利用11B-NMR进行解析,由此确认到形成了络合物。
<组合物的制备和聚合>
(5)以与上述(1)相同的步骤进行准备。
(6)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5)的水浴中,按照表52的组成比例添加到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来制备组合物。
(7)将上述(6)中制备的组合物按照表54的聚合条件进行聚合,从而得到聚合物。
(8)通过表54的方法测定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的环硫基反应率,确认到原来的环硫化合物中的环硫基发生了聚合。
(9)使用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进行ICP测定,求出聚合物中的硼原子含量。
<聚合物的耐热稳定性评价(以下称为“TA法”):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1个环硫基的情况>
(10)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50℃、13Pa干燥24小时。
(11)将在上述(10)得到的聚合物移入经干燥的玻璃制容器,测定聚合物的重量(以下称为“JGWS”)。
(12)放入恒温器((爱斯佩克(espec)株式会社制造,IPHH-202),形成氮气气氛后,使恒温器内温度为150℃,并保持1000小时。
(13)测定在上述(12)得到的聚合物的重量(以下称为“JGWF”)。
(14)通过下式计算出聚合物的重量变化(以下称为“JGW”)。
JGW(%)=100-JGWF/JGWS×100
(15)JGW为5%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2%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本实施例中,JGW为5%,因此评判为良好。
<聚合物的耐热稳定性评价(以下称为“TB法”):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的环硫基的情况>
将恒温器的器内温度设定为200℃,除此以外,与TA法同样地进行。
(实施例509~557)
采用表52、53的组成比例以及表54、55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50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509~55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54、55。
此外,实施例517~523、530~538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实施例558)
三卤化硼-三价磷化合物(BF3-3PCR-1)的准备中,使用三正辛基膦72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28质量%,采用表56的组成比例、表58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508相同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559~607)
采用表56、57的组成比例以及表58、59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55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559~60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58、59。
此外,实施例567~573、580~588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实施例608)
三卤化硼-酮化合物(BF3-MKCJ-1)的准备中,使用环己酮41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59质量%,采用表60的组成比例、表62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508相同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609~657)
采用表60、61的组成比例以及表62、63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0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609~65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62、63。
此外,实施例617~623、630~638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比较例91~127)
按照表64的组成,通过与上述实施例508相同的方法制备比较例91~127的聚合性组合物,按照表65的聚合条件得到聚合物。
将比较例91~12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65。
此外,比较例91~97、105~113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表52】
【表53】
【表54】
【表55】
【表56】
【表57】
【表58】
【表59】
【表60】
【表61】
【表62】
【表63】
【表64】
【表65】
如表52~65所示,可以确认到本实施方式的硼原子含量为1~6500ppm的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物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高,即使在高温下长期保持,其挥发分也少。
(实施例658)
<三卤化硼-三价磷化合物(BF3-3PCR-1)的准备>
(1)准备:在磁力搅拌器上安置装有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的水浴,向其中加入水和搅拌子。启动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按水温达到20℃来进行设定。
(2)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1)的水浴中,将三正辛基膦72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28质量%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1小时。
(3)在反应容器安装减压蒸馏装置,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减压至2kPa,维持4小时。
(4)使用上述(3)得到的物质,利用11B-NMR进行解析,由此确认到形成了络合物。
<组合物的制备和聚合>
(5)以与上述(1)相同的步骤进行准备。
(6)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5)的水浴中,按照表34的组成比例添加到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来制备组合物。
(7)将上述(6)中制备的组合物按照表35的聚合条件进行聚合,从而得到聚合物。
(8)通过表35的方法测定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的环硫基反应率,确认到原来的环硫化合物中的环硫基发生了聚合。
(9)使用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进行ICP测定,求出聚合物中的磷原子含量。
<聚合物的耐候性评价: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1个环硫基的情况>
(10)将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在同重量的二氯甲烷(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中溶解,得到聚合物溶液。
此外,对于用于溶解聚合物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溶解聚合物且能够在后续的工序去除即可。
(11)在经两面光学研磨的方型石英玻璃板(GLSciences株式会社制造,尺寸10mm×10mm、厚度1mm)上滴加上述(1)的聚合物溶液,通过棒涂机(第一理化株式会社,线规编号No.18)涂覆约41μm。
(12)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11)得到的石英玻璃板,在室温、13Pa干燥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干燥时的温度、压力没有特别限定,适当选择聚合物溶液所含有的挥发物不急剧挥发的条件即可。本实施例中,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达到13kPa。
(13)对于干燥后的石英玻璃板,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耐候性试验。
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造的“SX120”
试验时间:5000小时
放射照度:60W/m2
黑面板温度:63℃
湿度:50%
(14)对于在上述(13)得到的石英玻璃板上的聚合物涂布部的黄色指数(以下称为“YI”),使用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社制造,CM-3600d)进行测定。本实施例中,YI为9。
(15)YI为10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5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本实施例中,YI为9,因此评判为良好。
<聚合物的耐热变色评价: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的环硫基的情况>
(16)在经两面光学研磨的方型石英玻璃板(GLSciences株式会社制造,尺寸10mm×10mm、厚度1mm)上滴加在上述(6)制备的组合物,通过棒涂机(第一理化株式会社,线规编号No.18)涂覆约41μm。
(17)将在上述(16)得到的石英玻璃板按表所示的聚合条件聚合,从而在石英玻璃板上得到聚合物。
(18)对于在上述(17)得到的石英玻璃板,在下述的条件下进行耐候性试验。
耐候性试验机: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造的“SX120”
试验时间:5000小时
放射照度:60W/m2
黑面板温度:63℃
湿度:50%
(19)对于在上述(18)得到的石英玻璃板上的聚合物涂布部的黄色指数(以下称为“YI”),使用分光测色计(柯尼卡美能达社制造,CM-3600d)进行测定。
(20)YI为10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5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
(实施例659~707)
采用表66、67的组成比例以及表68、69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65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659~70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68、69。
此外,实施例667~673、680~688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比较例125~158)
按照表70的组成,通过与上述实施例658相同的方法制备比较例125~158的组合物,按照表71的聚合条件得到聚合物。将比较例125~147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71。对于比较例148~158,制备组合物时,形成了聚合物,所以不能评价。
此外,比较例125~131、139~147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表66】
【表67】
【表68】
【表69】
【表70】
【表71】
如表66~71所示,可以确认到本实施方式的磷原子含量为1~14000ppm的环硫化合物的聚合物对光的稳定性高,即使长期曝露在与太阳光类似的光下,其变色也少。
(实施例708)
<三卤化硼-醚化合物(BF3-MECC-1)的准备>
(1)准备:在磁力搅拌器上安置装有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的水浴,向其中加入水和搅拌子。启动投入式冷却加热单元,按水温达到20℃来进行设定。
(2)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1)的水浴中,将1,4-二氧六环24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76质量%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1小时。
(3)在反应容器安装减压蒸馏装置,慢慢地进行减压,最终减压至2kPa,维持4小时。
(4)使用上述(3)得到的物质,利用11B-NMR进行解析,由此确认到形成了络合物。
<组合物的制备和聚合>
(5)以与上述(1)相同的步骤进行准备。
(6)将气氛为氮气气氛的反应容器设置于上述(5)的水浴中,按照表72的组成比例添加到反应容器中,通过搅拌来制备组合物。(7)将上述(6)中制备的组合物按照表77的聚合条件进行聚合,从而得到聚合物。
此外,混合指标γ通过下述式(19)计算。
指标γ=αd/αt×100(19)
此处,
αd:链转移剂的物质的量(mol)
αt:(C)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
(8)通过表77的方法测定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的环硫基反应率,确认到原来的环硫化合物中的环硫基发生了聚合。
<聚合物的耐热稳定性评价(以下称为“RA法”):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1个环硫基的情况>
(9)在真空干燥器(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制造,VOS-451D,需要说明的是,真空泵使用爱发科机工(ULVACKIKO)株式会社制造的小型油旋转真空泵GCD-201X)中装入在上述(7)得到的聚合物,50℃、13Pa干燥24小时。
(10)将在上述(9)得到的聚合物移入经干燥的玻璃制容器,测定聚合物的重量(以下称为“RGWS”)。
(11)放入恒温器((爱斯佩克(espec)株式会社制造,IPHH-202),形成氮气气氛后,使恒温器内温度为180℃,并保持1000小时。
(12)测定在上述(11)得到的聚合物的重量(以下称为“RGWF”)。
(13)通过下式计算出聚合物的重量变化(以下称为“RGW”)。
RGW(%)=100-RGWF/RGWS×100
(14)RGW为5%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良好(“A”),2%以下的情况下,评判为特别良好(“AA”),此外的情况下,评判为不良(“C”)。本实施例中,RGW为1%,所以评判为特别良好。
<聚合物的耐热稳定性评价(以下称为“RB法”):作为聚合物基础的环硫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的环硫基的情况>
将恒温器的器内温度设定为250℃,除此以外,与TA法同样地进行。
(实施例709~860)
采用表72~76的组成比例以及表77~81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0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709~860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77~81。
此外,实施例738~744、751~765、772~786、793~800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实施例861)
三卤化硼-三价磷化合物(BF3-3PCR-1)的准备中,使用三正辛基膦72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28质量%,采用表82的组成比例、表87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08相同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862~1013)
采用表82~86的组成比例以及表87~91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0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862~1013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87~91。
此外,实施例891~897、904~918、925~939、946~953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实施例1014)
三卤化硼-酮化合物(BF3-MKCJ-1)的准备中,使用环己酮41质量%、三氟化硼二乙基醚络合物59质量%,采用表92的组成比例、表97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08相同的方法进行。
(实施例1015~1166)
采用表92~96的组成比例以及表97~101的聚合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708相同的方法得到聚合物。将实施例1015~1166得到的聚合物的评价结果列于表97~101。
此外,实施例1044~1050、1057~1071、1078~1092、1099~1106中,在封管的耐压瓶内准备聚合物。
【表72】
【表73】
【表74】
【表75】
【表76】
【表77】
【表78】
【表79】
【表80】
【表81】
【表82】
【表83】
【表84】
【表85】
【表86】
【表87】
【表88】
【表89】
【表90】
【表91】
【表92】
【表93】
【表94】
【表95】
【表96】
【表97】
【表98】
【表99】
【表100】
【表101】
如表77~81、87~91、97~101所示,可以确认到本实施方式的将含有(A)选自由具有2个以上醚基的醚化合物、三价磷化合物以及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B)三卤化硼、(C)环硫化合物和(D)链转移剂的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和固化物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高,即使高温下长期保持,挥发成分也少。
工业实用性
本实施方式的组合物和将该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或者固化物作为下述物质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电子材料(绝缘子类、交流变压器、开关机器等的铸模和电路单元、各种部件的封装材、IC·LED·半导体的周边材料[封装材料、透镜材、基板材、固晶材料、芯片涂覆材、层压板、光纤、光波导、滤光器、电子部件用的粘接剂、涂覆材、密封材料、绝缘材、光致抗蚀层、密封材、灌封材、光盘的光透过层、层间绝缘层、导光板、抗反射膜等]、发电机、马达等的旋转机线圈、线圈浸渍、印刷配线基板、层压板、绝缘板(board)、中型绝缘子类、线圈类、连接器、端子、各种容器类、电气部件类等)、涂料(防蚀涂料、修护涂料、船舶涂布、耐腐蚀衬层、汽车·家电制品用底漆、饮料·啤酒罐、表面喷漆、挤压管涂布、普通防蚀涂布、修护涂饰、木工制品用喷漆、汽车用电沉积底漆、其他工业用电沉积涂布、饮料·啤酒罐内表面喷漆、卷材涂覆、桶·罐内面涂布、耐酸衬层、漆包线漆、绝缘涂料、汽车用底漆、各种金属制品美装兼防蚀涂布、管内外面涂布、电气部件绝缘涂布等)、复合材料(化学设备用管·罐类、航空器材料、汽车部件、各种运动用品、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等)、土木建筑材料(地板、铺装材、膜、防滑兼薄层铺装、混凝土再浇·加高堤、锚碇粘接、预浇注混凝土接合、瓷砖粘结、混凝土结构物的龟裂修补、地基的灌浆/流平、上下水道施设的防蚀·防水涂布、箱式容器的耐腐蚀层的压衬、铁结构物的防蚀涂布、建筑物外壁的胶泥(mastic)涂布等)、粘接剂(金属·玻璃·陶磁器·水泥混凝土·木材·塑料等同种或异种材质的粘接剂、汽车·铁道车辆·航空器等的组装用粘接剂、预制房用复合板制造用粘接剂等:包括单液型、双液型、片型)、航空器·汽车·塑料成型的工卡模具(压模、张拉模、匹配挤压模等树脂模、真空成型·吹塑成型用模具、母模、铸件用图案、层压工卡模具、各种检査用工卡模具等)、改性剂·稳定剂(纤维的树脂加工、聚氯乙烯用稳定剂、合成橡胶的添加剂等)、橡胶的改性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等)。

Claims (18)

1.一种含有下述(A)~(C)的组合物,其中,
(A)三价磷化合物、
(B)三卤化硼、和
(C)环硫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价磷化合物是以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a表示1以上的数,
R1表示碳原子数为1~33的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茂金属基,
R2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33的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R1与R2、R1与R3或R2与R3相连接或不相连,
a为2以上的情况下,存在的多个R2和R3相同或不同,R2彼此或R3彼此相连接或不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式(1)中,a为1,R1、R2以及R3全部是芳香族烃基,R1、R2以及R3之中至少1个是带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价磷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为4~5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式(1)中,a为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A)三价磷化合物与所述(B)三卤化硼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了络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以下述式(5)表示的指标α为1~1000,所述指标α表示所述(A)三价磷化合物与所述(B)三卤化硼的比例,
指标α=αp/αb(5)
αp:所述三价磷化合物所含有的三价磷原子的物质的量(mol)
αb:所述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中,αp/αb为10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卤化硼是选自由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以及三溴化硼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硫化合物是仅具有3元环硫醚结构作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卤化硼的物质的量(mol)与所述环硫化合物所含有的环硫基的物质的量(mol)之比为1:10~1:10000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硫化合物的环硫化物当量为65~700g/mol。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环硫化合物具有以下述式(6)、式(7)、式(8)或式(9)表示的部分结构,
式(6)~(9)中,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R30、R31、R32、R33和R3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烃基;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香族烃基。
14.一种聚合物,其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
15.一种制造聚合物的方法,其中,通过加热和/或照射能量线来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
16.一种聚合物,其是将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以该聚合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乙烯基键的含量为2质量%以下。
17.一种聚合物,其是将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以该聚合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硼原子的含量为1ppm~6500ppm。
18.一种聚合物,其是将含有环硫化合物的组合物中的所述环硫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其中,
以该聚合物的全体质量为基准,磷原子的含量为1ppm~14000ppm。
CN201610108359.XA 2011-07-22 2012-07-18 组合物和聚合物 Active CN105754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1-161207 2011-07-22
JP2011161207 2011-07-22
JP2011184027 2011-08-25
JPJP2011-184027 2011-08-25
JPJP2011-209486 2011-09-26
JP2011209486 2011-09-26
CN201280021166.0A CN103502315B (zh) 2011-07-22 2012-07-18 组合物和聚合物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1166.0A Division CN103502315B (zh) 2011-07-22 2012-07-18 组合物和聚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4099A true CN105754099A (zh) 2016-07-13
CN105754099B CN105754099B (zh) 2018-09-18

Family

ID=4760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1166.0A Active CN103502315B (zh) 2011-07-22 2012-07-18 组合物和聚合物
CN201610108359.XA Active CN105754099B (zh) 2011-07-22 2012-07-18 组合物和聚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1166.0A Active CN103502315B (zh) 2011-07-22 2012-07-18 组合物和聚合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334371B2 (zh)
EP (1) EP2735581B1 (zh)
JP (2) JP5718466B2 (zh)
KR (1) KR101538876B1 (zh)
CN (2) CN103502315B (zh)
TW (1) TWI461417B (zh)
WO (1) WO20130151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8101B2 (ja) * 2014-09-26 2018-11-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心線及び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
JP7201344B2 (ja) * 2017-06-22 2023-01-10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脂環を有する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硬化性エピスルフィ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TWI631684B (zh) * 2017-09-05 2018-08-01 恆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介基板及其製法
KR102151855B1 (ko) * 2018-11-30 2020-09-03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공액 디엔계 및 방향족 비닐계 공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공액 디엔계 및 방향족 비닐계의 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타이어
CN113652081B (zh) * 2021-08-23 2023-03-28 湖北世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阻燃泡沫塑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4592A (ja) * 2000-04-13 2001-10-23 Hoya Corp 金属含有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51284C (zh) * 2002-06-06 2007-11-28 亨斯迈先进材料(瑞士)有限公司 可光化辐射固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75082A (zh) * 2007-03-16 2010-03-1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和由该树脂组合物获得的光学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5651A (en) * 1957-09-20 1960-12-20 Monsanto Chemicals Episulfide compounds
GB977341A (en) 1961-11-29 1964-12-09 Ciba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poxy resins
US3404158A (en) * 1964-05-18 1968-10-01 Thiokol Chemical Corp Thioglycidyl compounds
IT1195303B (it) * 1981-12-22 1988-10-12 Anic Spa Iniziatori anionici multifunzionali e loro impiego
GB8417966D0 (en) 1984-07-14 1984-08-15 Ciba Geigy Ag Polymerisation
JP3249410B2 (ja) * 1995-11-21 2002-01-21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法およびポリウレタンインテグラルスキ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法
JP3712653B2 (ja) 1998-03-13 2005-11-0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
US6255416B1 (en) * 1998-05-13 2001-07-03 Jsr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conjugated diene polymers
JP4141547B2 (ja) 1998-09-30 2008-08-27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基含有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EP1081205B1 (en) 1999-02-08 2004-11-17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s
JP2001288177A (ja) 2000-04-05 2001-10-16 Kyoeisha Chem Co Ltd フルオレン骨格を含有する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とその硬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00406B2 (ja) * 2000-04-13 2003-04-28 Hoya株式会社 光学製品
US6417322B1 (en) 2000-09-25 2002-07-09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 D'optique Episulfide base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atalyzed by an (alkoxyphenyl)phosphine,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JP4217460B2 (ja) 2002-11-06 2009-02-04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新規なルイス酸触媒
JP2005298587A (ja) 2004-04-08 2005-10-2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JP2006176716A (ja) 2004-12-24 2006-07-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回路接続用接着剤
JP2006298587A (ja) * 2005-04-21 2006-11-02 Max Co Ltd シートの給送方法及びシートの給送装置
DE102005049236A1 (de) 2005-10-14 2007-04-1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isobuten
WO2007125636A1 (ja) 2006-03-31 2007-11-08 Mitsui Chemicals, Inc. 重合性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樹脂および光学部品
JP5396716B2 (ja) * 2008-02-07 2014-01-2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得られる光学材料
JP5501710B2 (ja) 2009-09-18 2014-05-28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該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4592A (ja) * 2000-04-13 2001-10-23 Hoya Corp 金属含有エピスルフィド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51284C (zh) * 2002-06-06 2007-11-28 亨斯迈先进材料(瑞士)有限公司 可光化辐射固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75082A (zh) * 2007-03-16 2010-03-1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树脂组合物和由该树脂组合物获得的光学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1417B (zh) 2014-11-21
CN105754099B (zh) 2018-09-18
EP2735581A4 (en) 2015-09-09
JP2015110799A (ja) 2015-06-18
EP2735581A1 (en) 2014-05-28
KR20130135992A (ko) 2013-12-11
TW201311656A (zh) 2013-03-16
KR101538876B1 (ko) 2015-07-22
US20160222168A1 (en) 2016-08-04
CN103502315A (zh) 2014-01-08
CN103502315B (zh) 2016-08-17
JPWO2013015174A1 (ja) 2015-02-23
JP5718466B2 (ja) 2015-05-13
WO2013015174A1 (ja) 2013-01-31
EP2735581B1 (en) 2021-07-14
US20140121293A1 (en) 2014-05-01
US9334371B2 (en) 2016-05-10
US9738757B2 (en) 2017-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315B (zh) 组合物和聚合物
CN104610222A (zh) 制造环硫化合物的方法
JP5869500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KR102069010B1 (ko) 에폭시 수지 경화제
CN105940083B (zh) 含有离子液体的光波长转换元件及包含该光波长转换元件的物品
CN103189413A (zh) 阳离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4672433A (zh) 透明片材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和光学片材
TW201835146A (zh) 包接化合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其用途
TW200815385A (en) Acid anhydride ester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and heat-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JP5963624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ES2376550T3 (es) Compuestos polic�?clicos curables y proceso para su producción.
JP5965329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IT201800009498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preparazione di policarbonato e sistema catalitico utilizzato
JP5965309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JP5903393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JP5965328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JP5956880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JP5981268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JP5965327B2 (ja) 組成物及び重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