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2956B - 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2956B
CN105682956B CN201480058287.1A CN201480058287A CN105682956B CN 105682956 B CN105682956 B CN 105682956B CN 201480058287 A CN201480058287 A CN 201480058287A CN 105682956 B CN105682956 B CN 105682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at
blow
occupan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82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2956A (zh
Inventor
田中祐介
新美康彦
藤井贵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82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2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29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85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71Air directing means, e.g. blades in an air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28Electric hea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n air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座椅空调装置(10)具备空气吹出部(321),空气吹出部(321)以将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就座者吹出的方式开口。另外,座椅空调装置(10)的控制装置(26)基于由作为就座者的乘员的体型与就座姿势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向与就座者的体型或就座姿势对应的方向吹出空气。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3年10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22119,本申请参照了其公开内容并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用座椅中吹出空调风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关于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以往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由设于车辆用座椅的送风机及热交换器构成的空调装置、拍摄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就座者的相机、及控制该空调装置的控制装置。
并且,该控制装置在基于相机的图像而求出的就座者的身体的大小小于基准值的情况下,将空调装置的动作设定为通常模式。另一方面,在就座者的身体的大小在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空调装置的动作设定为与通常模式相比限制了动作输出的限制模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962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了基于就座者的身体的大小即体型,来使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空调能力变化的技术。在此,若就座者的体型、就座姿势等变化,则就座者感到舒适的吹出空气的风向也不同。因此,从提高就座者的舒适性的观点来看,能够想到向就座者吹出的吹出空气的风向能够变化的情况优于该吹出空气的风向恒定的情况。但是,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不具备变更该吹出空气的风向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对应于就座者的体型或就座姿势的方向吹出空气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
空气吹出部,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所述座椅座垫具有支承所述乘员的乘员支承部,并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
所述空气吹出部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乘员支承部的周围向该乘员侧开口,
所述控制部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该预先规定的关系被确定为,所述乘员的体重越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
空气吹出部,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所述座椅座垫具有支承所述乘员的乘员支承部,并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
所述空气吹出部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乘员支承部的周围向该乘员侧开口,
所述控制部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该预先规定的关系被确定为,在所述座椅座垫上所述乘员的大腿部的位置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
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
空气吹出部,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所述座椅座垫具有支承所述乘员的乘员支承部,并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
所述空气吹出部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乘员支承部的周围向该乘员侧开口,
所述控制部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该预先规定的关系被确定为,在所述座椅座垫上所述乘员的大腿部的位置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并且所述乘员的体重越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朝内的方向向所述朝上的方向变化。
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
空气吹出部,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构成部件,所述座椅构成部件对应于成为所述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和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的座椅座垫中的一方,
所述空气吹出部配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座椅构成部件相邻。
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中,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
空气吹出部,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构成部件,所述座椅构成部件对应于成为所述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和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的座椅座垫中的一方,
该座椅构成部件具有:具有弹性的座椅垫;覆盖该座椅垫的所述乘员侧的表面的座椅表皮;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成对地排列并将所述座椅表皮接合于所述座椅垫的表皮接合部,
所述空气吹出部设于座椅周缘部,所述座椅周缘部在所述座椅构成部件中相对于一对所述表皮接合部中的各表皮接合部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根据上述公开,通过吹出方向变更部基于由乘员的体型与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空气吹出部来变更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向与乘员的体型或就座姿势对应的方向吹出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和安装有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车辆用座椅显示得容易观察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的III-III剖视图,是座椅座垫及座椅空调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的III-III剖视图,是表示空气吹出部的空气吹出方向比图3更朝上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图3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决定空气吹出部的空气吹出方向而预先规定的吹出方向映像。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座垫及座椅空调装置的剖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和安装有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和安装有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为了决定空气吹出部的空气吹出方向而预先规定的吹出方向映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在图中附有同一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和安装有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的车辆用座椅12的概略立体图。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靠背121与座椅座垫122上分别安装有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但本发明适用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以下简称为座椅空调装置10)是安装于座椅座垫122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另外,在图1中,箭头DR1表示车辆的左右方向DR1即车辆宽度方向DR1,箭头DR2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DR2即车辆上下方向DR2,箭头DR3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DR3即车辆前后方向DR3。
图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2具备:成为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即就座者的靠背的座椅靠背121、及作为该就座者的座部发挥作用而支承就座者的臀部及大腿部14的座椅座垫122。车辆用座椅12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形成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座垫122对应于本发明的座椅构成部件。
图2是将图1的车辆用座椅12显示得容易观察的车辆用座椅12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是座椅座垫122及座椅空调装置10的剖视图。在图3中,在座椅座垫122上图示有就座者的大腿部14的截面。另外,座椅座垫122及座椅空调装置10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成为大致对称形状,因此在图3中省略了车辆宽度方向DR1上的车辆左侧一半的图示。该图示的省略在后述的图4及图7中也相同。
如图2及图3所示,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座垫122由具有弹性的发泡聚氨酯性的座椅垫122a、覆盖座椅垫122a的就座者侧的表面的座椅表皮122b构成。
座椅表皮122b以能够沿着座椅垫122a的外形形状的方式立体地缝制,并且通过悬挂构造而追随座椅垫122a的外形形状。该悬挂构造将设于座椅表皮122b的背面侧的吊线122c与埋设于座椅垫122a的插入线122d卡止,由此成为将座椅表皮122b吊入形成于座椅垫122a的表面的吊入槽122e的结构。
如图2所示,由该吊线122c及插入线122d构成的吊入部122f以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成对地排列形成的方式配置,并分别形成为沿着座椅座垫122的就座者侧的表面形状在车辆前后方向DR3上延伸。并且,如图3所示,吊入部122f作为将座椅表皮122b接合于座椅垫122a的表皮接合部发挥作用。
如图2所示,座椅座垫122的就座者侧表面由沿车辆宽度方向DR1排列的3个部位,即右侧座椅周缘部122h、左侧座椅周缘部122i、夹在上述座椅周缘部122h、122i之间的中央就座部122j构成。该2个座椅周缘部122h、122i成为隔着中央就座部122j而对称的形状。在中央就座部122j的就座者侧形成有支承该就座者即乘员的乘员支承面122k(参照图3)。即,中央就座部122j是与乘员直接接触而支承乘员的乘员支承部。
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右侧座椅周缘部122h与中央就座部122j经由一对吊入部122f中的一方而相邻,左侧座椅周缘部122i与中央就座部122j经由一对吊入部122f中的另一方而相邻。即,中央就座部122j在座椅座垫122上构成一对吊入部122f之间,座椅周缘部122h、122i在座椅座垫122上相对于一对吊入部122f分别构成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另外,座椅靠背121的构造也与上述座椅座垫122的构造相同。
如图1及图3所示,座椅空调装置10设于车辆用座椅12,在从座椅座垫122的下方到侧方的范围内设置。座椅空调装置10是吸入来自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气或车室内的空气,并将加热该空气而得到的暖风从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座椅座垫122的两侧向就座者的左右各大腿部14的表面吹出的空调装置。总之,座椅空调装置10是从车辆用座椅12周围向就座者吹出暖风的空调装置。另外,车室内空调单元16是具备蒸发器及加热器芯且配置于仪表板内的一般的空调单元,通过设于车室外的热交换器而被加热或冷却的冷媒进行循环,由此进行车室内的空调。
如图3所示,座椅空调装置10具备送风机18、热交换器20、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连接它们的通风管、及控制装置26等。送风机18是将从空气吸入口18a吸入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18b吹出的电动的离心式送风机。送风机18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6的控制信号而旋转并送风。
在送风机18的空气吸入口18a连接有吸入通风管28的一端,在该吸入通风管28的另一端配置有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该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具备:转动门221、及使该转动门221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6的控制信号而转动的促动器。
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根据转动门221的转动位置而择一地切换为第一导入状态及第二导入状态。在第一导入状态下,将作为吸入通风管28的另一端的空气吸入部28a设为能够将车室内的空气导入到吸入通风管28,另一方面切断来自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气导入。在第二导入状态下,切断来自车室内的空气导入,另一方面使来自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气能够导入到吸入通风管28。这样一来,车室内的空气或来自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气被引导到送风机18的空气吸入口18a。该来自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气是被从连接于例如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下部吹出口的配管分支的配管引导,并通过了车室内空调单元16内的蒸发器的空调风。另外,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及吸入通风管28对应于本发明的空气导入部。
热交换器20是对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例如由PTC加热器构成。详细而言,该PTC加热器由具有在规定温度电阻值急剧增加的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电阻体构成。在热交换器20与送风机18的空气吹出口18b之间设有中继通风管30,热交换器20的空气流入侧经由中继通风管30而与送风机18的空气吹出口18b连接。
在热交换器20的空气流出侧连接有吹出用通风管32,该吹出用通风管32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DR1的一方和另一方分支。吹出用通风管32中的热交换器20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车室内开放,成为空气吹出部321,该空气吹出部321将由送风机18吹送且从热交换器20引导的空气吹出。该空气吹出部321开口为将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向就座者吹出。
详细而言,空气吹出部321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与座椅座垫122相邻,并配置于该座椅座垫122的外侧。并且,空气吹出部321在中央就座部122j的周围向就座者侧开口。另外,吸入通风管28、中继通风管30、及吹出用通风管32构成例如一体地构成的树脂制的管道部件。
如图3所示,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配置于吹出用通风管32的空气吹出部321,对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该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具备:导风部件241、及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6的控制信号而使该导风部件241转动的促动器。该导风部件241是改变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导风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对应于本发明的吹出方向变更部。
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使空气从空气吹出部321向占据中央就座部122j的乘员支承面122k上方的乘员空间34吹出,根据导风部件241的转动位置而使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连续地变化。例如,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使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向图3的箭头AR0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12中的朝内的方向或向图4的箭头AR02所示的相比于箭头AR01朝上的方向变化。另外,图4与图3相同,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但表示空气吹出部321将空气向与图3不同的吹出方向吹出的状态。另外,上述乘员空间34是指占据乘员支承面122k上方的三维的范围,因此无论就座者在不在乘员支承面122k上都不变。
图3所示的控制装置26是由CPU、ROM、RAM等构成的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和其周边电路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按照预先存储于ROM等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处理。控制装置26对应于本发明的控制部。
座椅空调装置10具备一般的座椅空调装置所具有的传感器类。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具备:第一载荷传感器41、第二载荷传感器42、第三载荷传感器43、及第四载荷传感器44。上述载荷传感器41、42、43、44内置于座椅座垫122的座椅垫122a内,检测来自就座者侧的载荷即就座者产生的载荷。另外,在图1中,为了将图1显示得容易观察,载荷传感器41、42、43、44全部未图示。
图3所示的第一载荷传感器41、第二载荷传感器42、第三载荷传感器43、及第四载荷传感器44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DR1延伸的一列上依次从车辆用座椅12的座椅中心向外侧而配置。并且,以座椅中心为基准而对称地配置,因此第一载荷传感器41设有1个,第二~第四载荷传感器42、43、44分别各设有2个。
详细而言,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第一载荷传感器41配置于座椅中心,第二载荷传感器42在隔着该第一载荷传感器41的对称位置成对地配置。另外,第三载荷传感器43在隔着第一、第二载荷传感器41、42的对称位置成对地配置,第四载荷传感器44在隔着第一~第三载荷传感器41、42、43的对称位置成对地配置。此外,第一、第二载荷传感器41、42设于座椅座垫122中的中央就座部122j,第三、第四载荷传感器43、44设于座椅周缘部122h、122i。
控制装置26从载荷传感器41、42、43、44等传感器依次输入检测信号,控制装置26使送风机18、热交换器20、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及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等工作来执行各种空调控制。例如,控制装置26执行后述的图5的控制处理。
图5是表示控制装置26的控制处理的流程图。例如,座椅空调装置10在由乘员操作的未图示的座椅空调开关为接通时成为动作状态,控制装置26使送风机18开始送风并且使热交换器20开始送风空气的加热。并且,周期性地反复执行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处理。
首先,在图5的S101中,控制装置26分别从各载荷传感器41、42、43、44取得它们的检测值。S101之后进入S102。
在S102中,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即图6的吹出方向映像MAP1并基于各载荷传感器41、42、43、44的检测值,来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即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的导风部件241的方向。
图6的吹出方向映像MAP1是以如下方式实验性地预先规定的:使从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气朝向就座者的规定部位或该就座者周围的规定部位。该规定部位是在图3中从空气吹出部321观察就座者的大腿部14时的该大腿部14的顶点或该顶点周围的空间。这样地确定吹出方向映像MAP1,是为了使空调空气如图3的箭头AR01或图4的AR02那样从空气吹出部321沿着就座者的身体表面即大腿部14表面吹出。由此,空调空气的流动如图3的箭头AR011或图4的AR021那样由于附壁效应而成为沿着大腿部14表面的附壁流,容易到达车辆用座椅12的中央。
具体来说,图6的吹出方向映像MAP1以如下方式确定:就座者的体重越大或在座椅座垫122上就座者的大腿部14的位置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则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越从车辆用座椅12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
控制装置26为了识别大腿部14的位置,而预先实验性地确定载荷阈值,该载荷阈值用于对各载荷传感器41、42、43、44检测的载荷来判定大腿部14是否载乘于该载荷传感器上。并且,关于各载荷传感器41、42、43、44,若由该载荷传感器检测出的载荷为上述载荷阈值以上,则控制装置26判定载荷传感器为接通状态,若小于载荷阈值,则控制装置26判定载荷传感器为断开状态。
其判定的结果是,接通状态的载荷传感器越存在于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则控制装置26识别为就座者的大腿部14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并且,控制装置26基于该识别而在图6中选择L01~L04的关系中的任一个,作为根据就座者的体重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的关系。
具体地说明的话,例如若第二~第四载荷传感器42、43、44为断开状态,则选择L01的关系来作为决定上述空气吹出方向的关系。
另外,若第三、第四载荷传感器43、44为断开状态并且第二载荷传感器42为接通状态,则识别为与第二~第四载荷传感器42、43、44为断开状态的情况相比,大腿部14在座椅座垫122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DR1外侧。并且,选择L02的关系来作为决定上述空气吹出方向的关系。
另外,若第四载荷传感器44为断开状态并且第三载荷传感器43为接通状态,则识别为与第三、第四载荷传感器43、44为断开状态并且第二载荷传感器42为接通状态的情况相比,大腿部14位于车辆宽度方向DR1外侧。其结果是,选择L03的关系来作为决定上述空气吹出方向的关系。
另外,若第四载荷传感器44为接通状态,则识别为与第四载荷传感器44为断开状态并且第三载荷传感器43为接通状态的情况相比,大腿部14位于车辆宽度方向DR1外侧。其结果是,选择L04的关系来作为决定上述空气吹出方向的关系。
另外,当在同一体重下对L01~L04的关系相互进行比较时,由图6可知,根据L01的关系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与根据L02的关系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相比朝内。另外,根据L02的关系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与根据L03的关系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相比朝内。另外,根据L03的关系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与根据L04的关系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相比朝内。
例如,图4表示的大腿部14与图3表示的大腿部14相比在座椅座垫122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DR1外侧。并且,在图4中,大腿部14位于第四载荷传感器44上,第四载荷传感器44为接通状态,因此在该情况下选择L04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图3中,大腿部14不位于第三、第四载荷传感器43、44上,第三、第四载荷传感器43、44为断开状态,但大腿部14位于第二载荷传感器42上,第二载荷传感器42为接通状态。在该情况下,选择与L04的关系相比将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决定为朝内的L02的关系。
控制装置26当这样识别大腿部14的位置并且选择L01~L04的关系中的任一个时,同时根据载荷传感器41、42、43、44的检测值算出就座者的体重。例如,对载荷传感器41、42、43、44各自检测出的载荷进行合计而算出就座者的体重。因为就座者的体重越大,则能够推定其体型也越大,大腿部14越粗。并且,大腿部14越粗,大腿部14的高度越高越需要将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设为朝上。
控制装置26当选择L01~L04的关系中的任一个并算出就座者的体重时,根据从L01~L04的关系中选择的关系,并基于就座者的体重来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当在S102中决定了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时,接下来进入S103。
在S103中,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以使空气吹出部321以在S102中决定的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吹出空调空气。具体而言,向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的促动器输出控制信号,由此,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的导风部件241转动,以使空气吹出部321以在S102中决定的空气吹出方向吹出空调空气。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26根据作为载荷传感器41、42、43、44的检测值的各载荷求出能够推定就座者的体型的体重、大腿部14的位置即就座姿势。并且,控制装置26基于求出的体重及就座姿势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的导风部件241转动。因此,控制装置26作为基于由就座者即乘员的体型与就座姿势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的控制部发挥作用。
另外,上述图5的各步骤的处理构成实现各个功能的手段。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26基于由就座者即乘员的体型与就座姿势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吹出用通风管32的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向与乘员的体型或就座姿势对应的方向吹出空气。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图6的吹出方向映像MAP1预先规定为,从空气吹出部321吹出的空调空气朝向图3中从空气吹出部321观察就座者的大腿部14时的该大腿部14的顶点或该顶点附近的空间。因此,空调空气由于附壁效应而如图3的箭头AR011或图4的AR021那样流动,容易到达车辆用座椅12的中央。因此,能够向就座者提供充分地制暖的感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图6的吹出方向映像MAP1具体而言确定为,就座者的体重越大或在座椅座垫122上就座者的大腿部14的位置越靠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则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越从车辆用座椅12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因此,能够与就座者的体型及就座姿势对应地以容易产生附壁效应的方式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因此,即使就座者的体型或就座姿势改变,也能够维持就座者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空气吹出部321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与座椅座垫122相邻地配置。因此,空气吹出部321在就座者的大腿部14的附近,能够抑制空调空气从空气吹出部321到就座者的大腿部14之间产生的热扩散。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向就座者提供舒适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送风机18能够通过吸入通风管28吸入由车室内空调单元16进行了调温的空气,因此能够利用该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调能力来进行性座椅空调。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省略或简略化地说明。在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后也相同。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座垫122及座椅空调装置10的剖视图,是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的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吹出用通风管32不绕到座椅座垫122的侧方,吹出用通风管32不具有空气吹出部321(参照图3)。吹出用通风管32中的热交换器20侧的相反侧的端部322与从座椅座垫122的下侧形成于座椅垫122a的第一通风路122n连接。
该座椅垫122a的第一通风路122n以能够将来自热交换器20的空气向座椅表面整体输送的方式在座椅垫122a内分叉,而向座椅表皮122b开放。这样形成的第一通风路122n将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向座椅表皮122b的多个微细孔122q输送。
包括座椅座垫122的乘员支承面122k在内的座椅表皮122b是形成有多个微细孔122q的带孔眼的表皮。座椅表皮122b例如由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构成。该座椅表皮122b的微细孔122q分别是直径为1mm左右的通风孔,将由送风机18吹送并从热交换器20通过第一通风路122n而被引导的空气向就座者吹出。
另外,在座椅垫122a中形成有将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向挡板52的空气吹出部522输送的第二通风路122p。详细而言,第二通风路122p的一端与第一通风路122n连接,第二通风路122p的另一端与挡板52的挡板通风路521连接。因此,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经由第一通风路122n而向第二通风路122p流入。
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10具备挡板52。该挡板52由硬度比座椅座垫122高且具有弹性的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在挡板52上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挡板通风路521,挡板52以该挡板通风路521连接于第二通风路122p的方式从上侧即就座者侧向座椅座垫122的右侧座椅周缘部122h插入。这一点在左侧座椅周缘部122i(参照图2)中也相同。
在挡板52中,在座椅座垫122上开口的端部成为向车室内开放并吹出被从热交换器20引导的空气的空气吹出部522。即,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吹出部522分别设于右侧座椅周缘部122h与左侧座椅周缘部122i。
本实施方式的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配置于挡板52的空气吹出部522,除此以外的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相同。例如,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能够使挡板52的空气吹出部522的空气吹出方向在图7的箭头ARw的范围内变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空气吹出部522的空气吹出方向基于就座者的体型与就座姿势而变更,因此能够取得基于此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了热交换器20的暖风从多个微细孔122q吹出,同时从空气吹出部522吹出,因此能够向就座者提供较高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通风路122p与第一通风路122n连接,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经由第一通风路122n而向第二通风路122p流入,因此吹出用通风管32不需要除了第一通风路122n以外还与第二通风路122p连接,能够实现配管的简化。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与安装有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的车辆用座椅12的概略立体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空气吹出部321的配置位置不同。具体而言,空气吹出部321配置为从其空气吹出部321向就座者的小腿吹出空调空气。设于空气吹出部321的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能够使箭头AR1wd、AR2wd所示的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如箭头AR1h、AR2h那样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变化。
在向就座者的小腿背面吹空调空气的情况下,根据就座者的左右各脚的分开方式的不同而车辆宽度方向DR1上的小腿的位置较大地变化。因此,在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不适当的情况下,来自空气吹出部321的空调空气容易穿过至小腿前方,这样一来难以提供较高的舒适性。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10在座椅座垫122中具有多个载荷传感器58,控制装置26(参照图3)基于该多个载荷传感器58的各检测信号来推定就座者的就座姿势,具体来说推定小腿的位置。并且,控制装置26基于该就座者的就座姿势即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
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载荷传感器5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载荷传感器41~44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沿着车辆宽度方向DR1排列并且以座椅中心为基准而对称地配置。在图8中,载荷传感器58沿着车辆宽度方向DR1排列有2列。
并且,控制装置26按照图5的流程图执行控制处理。即,在图5的S101中,控制装置26从多个载荷传感器58分别取得它们的检测值。
在接下来的S102中,控制装置26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对载荷传感器58的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进行判定,识别为接通状态的载荷传感器58越存在于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则就座者的小腿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并且,控制装置26基于所识别出的小腿位置来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例如,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上述识别出的小腿位置越靠近外侧,则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也越朝向外侧。
在接下来的S103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以使空气吹出部321以在S102中决定的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吹出空调空气。另外,在图8中,为了将图8显示得容易观察,省略了车辆宽度方向DR1上的左侧的载荷传感器58的图示。
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26基于载荷传感器58的检测信号来识别就座者的小腿位置,并朝向所识别出的小腿位置确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因此,能够在不需要繁琐的操作的情况下,提高就座者的小腿周围的舒适性。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与安装有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10的车辆用座椅12的概略立体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设于座椅靠背121。并且,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空气吹出部321的配置位置不同。具体而言,空气吹出部321配置于座椅靠背121的上端,以使空调空气从该空气吹出部321向就座者的颈部或肩膀吹出。设于空气吹出部321的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能够使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如箭头AR3v那样在车辆上下方向DR2上变化。
在向就座者的颈部或肩膀吹空调空气时,就座者各自的肩颈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同。总之,就座者各自的坐高不同。另外,若空调空气直接接触就座者的头或脸颊,有可能损害舒适性。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座椅空调装置10在座椅靠背121中具有多个载荷传感器60,在座椅座垫122中具有用于检测就座者的体重的体重传感器62。另外,控制装置26(参照图3)根据体重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取得就座者的体重,并且基于多个载荷传感器60各自的检测信号来推定就座者的上半身的宽度。并且,控制装置26基于作为根据体重及上半身的宽度得到的就座者的坐高即就座者的体型的乘员信息,来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
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载荷传感器6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载荷传感器41~44相同,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排列有1列并且以座椅中心为基准而对称地配置。
并且,控制装置26按照图5的流程图执行控制处理。即,在图5的S101中,控制装置26从多个载荷传感器60与体重传感器62分别取得它们的检测值。
在接下来的S102中,控制装置26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对载荷传感器60的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进行判定,识别为接通状态的载荷传感器60越存在于车辆宽度方向DR1的外侧,则就座者的上半身的宽度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越宽。
并且,控制装置26按照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吹出方向映像MAP1(参照图6)的预先规定的图10的吹出方向映像MAP2,并基于上述识别出的上半身的宽度与由体重传感器62检测出的体重来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
在此,可以想到若以相同的体重进行比较,则就座者的上半身的宽度越窄,坐高越高,若以相同的上半身的宽度进行比较,则体重越大,坐高越高。因此,图10的吹出方向映像MAP2确定为,上半身的宽度越窄或体重越大,则在车辆上下方向DR2上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越朝上。
在接下来的S103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使吹出方向变更装置24变更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以使空气吹出部321以在S102中决定的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吹出空调空气。
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装置26基于载荷传感器60及体重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来推定就座者的颈部及肩膀的位置即就座者的坐高。并且,朝向所推定的颈部或肩膀的位置确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因此能够在不需要繁琐的操作的情况下,提高就座者的颈部或肩膀周围的舒适性。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S102中,基于由就座者的体型与就座姿势构成的乘员信息来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但该乘员信息也可以仅由就座者的体型与就座姿势中的一方构成。即、乘员信息表示包括就座者的体型或就座姿势在内的就座者的形态即可,在S102中也可以基于就座者的体型与就座姿势中的一方来决定空气吹出部321的空气吹出方向。
(2)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空气吹出部321、522以在车辆宽度方向DR1上成为左右一对的方式设有合计2个,但也可以仅设置这2个中的一方而不设置另一方。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识别就座者的体型及就座姿势而使用了载荷传感器41、42、43、44等。但是,也可以使用在例如车室内与车辆用座椅12分体配置的光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等。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送风机18是离心式送风机,但不限定于该形式,也可以是例如轴流式送风机。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20是例如PTC加热器,但不限定于PTC加热器等电加热器,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加热器。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座椅空调装置10是吹出暖风的空调装置,但也可以是吹出冷风的空调装置。在该情况下,热交换器20不是加热用热交换器,而是对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该冷却用热交换器由例如帕尔贴元件等构成。
(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车室内的空气或来自车室内空调单元16的空气被导入到送风机18的空气吸入口18a,但也可以是仅其任一方被导入到该空气吸入口18a。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导入空气切换装置22。
(8)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座椅表皮122b由例如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构成,但也可以是短毛绒织物等纺织品。在该情况下,纺织品的织眼作为微细孔122q发挥作用。
(9)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吹出用通风管32与第一通风路122n连接,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经由第一通风路122n而向第二通风路122p流入。但是,也可以是相反地吹出用通风管32与第二通风路122p连接,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经由第二通风路122p而向第一通风路122n流入。
(10)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座椅空调装置10设于座椅座垫122,但也可以设于座椅靠背121。在该情况下,座椅靠背121对应于本发明的座椅构成部件。
(11)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就座者的体重对例如载荷传感器41、42、43、44各自检测出的载荷进行合计而算出。但是,也可以不是单纯地进行合计,而将对该合计而得到的合计值乘以规定的系数而得到的值作为体重,也可以将对该合计值加上规定值而得到的值作为体重。
(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各步骤的处理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但也可以由硬逻辑构成。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互无关系的,除了明显不能组合的情况以外,能够适当进行组合。例如,可以将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组合,也可以将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组合。另外,也可以组合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使空调空气从形成于座椅座垫122的多个微细孔122q吹出,并且使空调空气从与座椅座垫122的外侧相邻的空气吹出部321吹出。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了是必须的情况下及认为在原理明显是必须的情况下等以外,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了的情况下及认为在原理明显是特定的数字的情况下等以外,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字。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了的情况下及认为在原理上限定为特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下等,不限定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Claims (17)

1.一种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18);
空气吹出部(321、522),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24),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26),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122),所述座椅座垫具有支承所述乘员的乘员支承部(122j),并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
所述空气吹出部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乘员支承部的周围向该乘员侧开口,
所述控制部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MAP1)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该预先规定的关系被确定为,所述乘员的体重越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热交换器(20),所述热交换器相对于所述空气吹出部设于空气流的上游侧,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空气导入部(22、28),所述空气导入部将从车室内空调单元(16)引导的空气向所述送风机的空气吸入侧导入,该车室内空调单元与所述车辆用座椅分体设置。
4.一种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18);
空气吹出部(321、522),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24),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26),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122),所述座椅座垫具有支承所述乘员的乘员支承部(122j),并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
所述空气吹出部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乘员支承部的周围向该乘员侧开口,
所述控制部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MAP1)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该预先规定的关系被确定为,在所述座椅座垫上所述乘员的大腿部(14)的位置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多个载荷传感器(41~44),所述多个载荷传感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地设于所述座椅座垫,对来自所述乘员侧的载荷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识别为,检测出预先规定的载荷阈值以上的载荷的所述载荷传感器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则所述大腿部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座垫具有:具有弹性的座椅垫(122a);覆盖该座椅垫的所述乘员侧的表面的座椅表皮(122b);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成对地排列并将所述座椅表皮接合于所述座椅垫的表皮接合部(122f),
所述多个载荷传感器的全部或一部分设于座椅周缘部(122h、122i),所述座椅周缘部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相对于一对所述表皮接合部中的各表皮接合部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热交换器(20),所述热交换器相对于所述空气吹出部设于空气流的上游侧,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空气导入部(22、28),所述空气导入部将从车室内空调单元(16)引导的空气向所述送风机的空气吸入侧导入,该车室内空调单元与所述车辆用座椅分体设置。
9.一种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18);
空气吹出部(321、522),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24),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26),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备座椅座垫(122),所述座椅座垫具有支承所述乘员的乘员支承部(122j),并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
所述空气吹出部在所述座椅座垫的乘员支承部的周围向该乘员侧开口,
所述控制部按照预先规定的关系(MAP1)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该预先规定的关系被确定为,在所述座椅座垫上所述乘员的大腿部(14)的位置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朝内的方向向朝上的方向变化,并且所述乘员的体重越大则所述吹出方向越从所述朝内的方向向所述朝上的方向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多个载荷传感器(41~44),所述多个载荷传感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地设于所述座椅座垫,对来自所述乘员侧的载荷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识别为,检测出预先规定的载荷阈值以上的载荷的所述载荷传感器越靠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则所述大腿部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座垫具有:具有弹性的座椅垫(122a);覆盖该座椅垫的所述乘员侧的表面的座椅表皮(122b);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成对地排列并将所述座椅表皮接合于所述座椅垫的表皮接合部(122f),
所述多个载荷传感器的全部或一部分设于座椅周缘部(122h、122i),所述座椅周缘部在所述座椅座垫中相对于一对所述表皮接合部中的各表皮接合部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热交换器(20),所述热交换器相对于所述空气吹出部设于空气流的上游侧,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具备空气导入部(22、28),所述空气导入部将从车室内空调单元(16)引导的空气向所述送风机的空气吸入侧导入,该车室内空调单元与所述车辆用座椅分体设置。
14.一种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18);
空气吹出部(321、522),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24),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26),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构成部件(121、122),所述座椅构成部件对应于成为所述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121)和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的座椅座垫(122)中的一方,
所述空气吹出部配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座椅构成部件相邻。
15.一种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吹送空气的送风机(18);
空气吹出部(321、522),所述空气吹出部以将该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2)的乘员吹出的方式开口;
吹出方向变更部(24),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设于所述空气吹出部,对该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进行变更;及
控制部(26),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乘员的体型和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的乘员信息来使所述吹出方向变更部变更所述吹出方向,
所述车辆用座椅具有座椅构成部件(121、122),所述座椅构成部件对应于成为所述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121)和作为所述乘员的座部发挥作用的座椅座垫(122)中的一方,
该座椅构成部件(121、122)具有:具有弹性的座椅垫(122a);覆盖该座椅垫的所述乘员侧的表面的座椅表皮(122b);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成对地排列并将所述座椅表皮接合于所述座椅垫的表皮接合部(122f),
所述空气吹出部设于座椅周缘部(122h、122i),所述座椅周缘部在所述座椅构成部件中相对于一对所述表皮接合部中的各表皮接合部而构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表皮形成有将所述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吹出的多个微细孔(122q),
在所述座椅垫中形成有第一通风路(122n)和第二通风路(122p),该第一通风路将所述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所述微细孔输送,该第二通风路将所述送风机吹送的空气向所述空气吹出部输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风路与所述第一通风路连接,
所述第一通风路及所述第二通风路形成为,所述送风机吹送的空气经由该第一通风路与该第二通风路中的一方而向另一方流入。
CN201480058287.1A 2013-10-25 2014-10-14 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2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2119A JP6201632B2 (ja) 2013-10-25 2013-10-25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3-222119 2013-10-25
PCT/JP2014/005199 WO2015059895A1 (ja) 2013-10-25 2014-10-14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2956A CN105682956A (zh) 2016-06-15
CN105682956B true CN105682956B (zh) 2017-11-14

Family

ID=5299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828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82956B (zh) 2013-10-25 2014-10-14 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9616B2 (zh)
JP (1) JP6201632B2 (zh)
CN (1) CN105682956B (zh)
DE (1) DE112014004856T5 (zh)
WO (1) WO20150598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6461A (zh) * 2020-05-12 2020-08-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33135B1 (en) * 2012-12-14 2020-04-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Vehicle-mounted heater device
JP5906502B2 (ja) * 2013-07-02 2016-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乗物用暖房システム
KR101655199B1 (ko) * 2015-02-27 2016-09-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트럭용 통풍 베드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520392B2 (ja) * 2015-05-26 2019-05-2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536174B2 (ja) * 2015-05-26 2019-07-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107921844A (zh) * 2015-09-04 2018-04-17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6358567B2 (ja) * 2016-01-26 2018-07-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静電センサを用いたシートヒータ制御装置
JP2017177832A (ja) * 2016-03-28 2017-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7178200A (ja) * 2016-03-31 2017-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662214B2 (ja) * 2016-06-23 2020-03-1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送風装置
DE102016116115A1 (de) * 2016-08-30 2018-03-0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Lüftungssystem und Lüftungsverfahr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756240B2 (ja) 2016-11-08 2020-09-1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送風装置、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CN106473488A (zh) * 2016-11-18 2017-03-08 无锡新人居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座椅
JP6794812B2 (ja) * 2016-12-12 2020-12-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調シート
WO2018150804A1 (ja) * 2017-02-15 2018-08-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DE102017210042B4 (de) * 2017-06-14 2020-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elüfteter Sitz,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Belüftung eines Sitzes
JP2019001378A (ja) * 2017-06-19 2019-01-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空調構造
JP6658679B2 (ja) * 2017-06-20 2020-03-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空調装置
US11167672B2 (en) * 2017-07-31 2021-11-09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US11034270B2 (en) * 2017-08-24 2021-06-15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Heated and cooled seat
US10532629B2 (en) * 2017-09-06 2020-01-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adiant heat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steering wheel position monitoring device
DE102017216596A1 (de) * 2017-09-19 2019-03-21 Sitech Sitztechnik Gmbh Klimasitz
JP6898821B2 (ja) * 2017-09-28 2021-07-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9084295A (ja) * 2017-11-10 2019-06-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調シート
CN108338584A (zh) * 2018-02-01 2018-07-31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可通风的加热散热节能环保椅垫
JP7020943B2 (ja) * 2018-02-02 2022-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7121257B2 (ja) * 2018-02-23 2022-08-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933991B2 (ja) * 2018-03-20 2021-09-08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9201859A (ja) * 2018-05-23 2019-11-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調シート
JP7095533B2 (ja) * 2018-09-28 2022-07-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0744915B2 (en) * 2018-10-23 2020-08-1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ntilated seat
JP7044039B2 (ja) * 2018-11-26 2022-03-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空調装置
JP7092014B2 (ja) * 2018-12-04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用気流形成装置
US11760434B2 (en) 2019-01-07 2023-09-19 Polaris Industries Inc. Recreational vehicles with heated components
US20200223292A1 (en) * 2019-01-16 2020-07-16 Lear Corporation Air filter assembly
KR20210030553A (ko) * 2019-09-09 2021-03-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CN113910857A (zh) * 2020-07-08 2022-0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整车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85478B (zh) * 2021-03-30 2022-08-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27165B1 (ko) * 2022-10-17 2023-04-28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차량용 독립 공기 조화 시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1639A (ja) * 2001-06-28 2003-01-15 Fujikura Ltd 空調制御装置
CN1550364A (zh) * 2003-05-13 2004-12-01 �����Զ�����ҵ��ʽ���� 车辆用空调
JP2006137362A (ja) * 2004-11-15 2006-06-01 Denso Corp 座席用空調装置
JP200717623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Denso Corp シート空調装置
EP1950084A1 (en) * 2007-01-23 2008-07-3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eat climate system, and seat climate control module
CN101920673A (zh) * 2009-06-10 2010-12-22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3836B2 (ja) * 1992-01-24 2003-09-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座席用空調装置
US6793016B2 (en) * 2000-01-28 2004-09-21 Denso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seat air conditioning unit
DE102005014526A1 (de) 2005-03-30 2006-10-05 Siemen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nterscheiden einer Person von einem Gegenstand auf einem Fahrzeugsitz
FR2905092B1 (fr) 2006-08-28 2009-07-0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rechauffage de la nuque de l'utilisateur d'un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 type coupe-cabriolet.
US20080256967A1 (en) * 2007-04-20 2008-10-23 Honda Motor Co., Ltd. Fitness factor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vehicle hvac system
JP4962425B2 (ja) 2008-06-17 2012-06-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10142274A (ja) * 2008-12-16 2010-07-01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1014516A1 (de) * 2010-04-06 2012-05-10 W.E.T. Automotive Systems Ag Multifunktionsprodukt
DE102011106967A1 (de) 2011-07-08 2013-01-10 Daimler Ag Sitzanlage mit einer Klimatisier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1639A (ja) * 2001-06-28 2003-01-15 Fujikura Ltd 空調制御装置
CN1550364A (zh) * 2003-05-13 2004-12-01 �����Զ�����ҵ��ʽ���� 车辆用空调
JP2006137362A (ja) * 2004-11-15 2006-06-01 Denso Corp 座席用空調装置
JP200717623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Denso Corp シート空調装置
EP1950084A1 (en) * 2007-01-23 2008-07-3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eat climate system, and seat climate control module
CN101920673A (zh) * 2009-06-10 2010-12-22 汉拏空调株式会社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6461A (zh) * 2020-05-12 2020-08-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69616B2 (en) 2020-02-25
JP6201632B2 (ja) 2017-09-27
DE112014004856T5 (de) 2016-07-07
JP2015083407A (ja) 2015-04-30
US20160272038A1 (en) 2016-09-22
WO2015059895A1 (ja) 2015-04-30
CN105682956A (zh)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2956B (zh) 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
US10252650B2 (en)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comfort system
JP604450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CN107428221A (zh) 车辆用座椅空调单元
JP53818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6674245B2 (ja) 空調機連動シート装置
US9975394B2 (en) Airflow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hicle seat
CN108698473A (zh) 座位空调装置
JP2010052494A (ja) シート送風装置
JPWO2018029797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126580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70076848A (ko) 차량용 시트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345872B1 (ko) 차량용 시트 냉난방장치 및 그 냉난방방법
JP201118976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5621695B2 (ja) 空調装置
JP6749073B2 (ja) 送風シート
US20230302871A1 (en) Vehicle seat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664316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508234B1 (ko) 차량용 시트 공조 장치
CN109747373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101648226B1 (ko) 차량 후석용 보조 냉난방장치
JP2022073922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664064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717783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4943583A (zh) 座椅气候控制总成及其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