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157B - 在悬臂建筑配置中使用的粘滞墙耦接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在悬臂建筑配置中使用的粘滞墙耦接阻尼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37157B CN105637157B CN201480055973.3A CN201480055973A CN105637157B CN 105637157 B CN105637157 B CN 105637157B CN 201480055973 A CN201480055973 A CN 201480055973A CN 105637157 B CN105637157 B CN 1056371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 building structure
- high viscosity
- terminus
- cantilever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14—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against other dangerous influences, e.g. tornadoes, floo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Extraordinary structures, e.g. with suspended or cantilever parts supported by masts or tower-like structures enclosing elevators or stairs;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 E04B1/3408—Extraordinarily-supported small buildings
- E04B1/3412—Extraordinarily-supported small buildings mainly supported by a central column or foot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5—Anti-seismic devices with hydraulic or pneumatic damp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悬臂配置中的建筑结构,其具有建筑核心;至少一个周界柱;和至少一个悬臂梁,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建筑核心的主体部分、朝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方向远离所述建筑核心的端部、和从所述端部延伸的叶片部分。具有被连接的高粘度流体容器的至少一个阻尼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以及所述叶片部分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以将所述建筑核心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使得当所述建筑结构承受侧向载荷且所述建筑核心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移位时,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内的高粘度流体被所述叶片剪切以抑制振动,并且在所述建筑结构中提供耦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筑的阻尼系统的领域,且具体而言,涉及在包括具有阻尼效果的粘滞墙的悬臂配置中使用的耦接构件。
发明背景
悬臂式建筑构造是众所周知的,且通常在高层建筑的构造中使用。悬臂系统通过在两个结构系统(即内部核心系统和周界系统,诸如外部重力柱)之间创建函数链接而进行操作。该布置在图1a中示意性地图示。建筑核心10形成建筑的内部支撑结构,而周界柱20形成建筑的外部支撑结构。核心10和周界柱20通过刚性悬臂梁30物理连接。虽然仅示出单个悬臂梁30,但是在结构的高度上可能存在多个悬臂梁,这取决于建筑的高度。将这些两个系统组合在经组合的系统之间导致正交互,尤其在抵抗施加到建筑结构的侧向载荷上。悬臂梁30用于大幅度增加侧向载荷抵抗系统的刚度。当建筑承受侧向风或地震载荷时,内部核心期望弯曲成悬臂梁,而由垂直啮合外部重力柱的刚性悬臂梁承担,如在图1b中示出。在该配置中,必须格外注意,以确保结构构件可抵抗在侧向载荷下引入悬臂梁的较大力,以及抵抗由于重力柱和内部建筑核心的差异长期沉降而在柱与结构核心之间造成的差异垂直移动(尤其在加固的混凝土结构系统中)。这些效果在本领域中广为人知。
美国专利号7,987,639描述了已适于与悬臂配置一起使用的阻尼系统,如在图2a中图示。在该应用中,将刚性的水平悬臂构件70的一端连接到建筑核心50,而另一端连接到阻尼器40。阻尼器40进而将悬臂构件70连接到外部周界柱60。在上述专利中描述的阻尼器由粘结在随后直接锚固在水平悬臂梁以及外部重力柱中的交错结构钢板之间的粘弹性材料构成。当建筑由于侧向风或地震振动而变形时,在使剪切中的粘弹性材料变形的钢板之间引入较大的相对垂直位移,如在图2b和图2c中更详细示出。粘弹性材料的此剪切将阻尼增加到耦接的核心-悬臂-周界建筑结构。
用于悬臂布置中的阻尼的现有技术方法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周界柱和内部建筑核心的差异长期相对移动在周界柱与结构核心之间导致差异垂直移动。建筑的该移动和沉降可能导致复杂的设计需求,并且一旦核心和周界柱在不调整连接以补偿移动的情况下已相对于彼此移动,则阻尼器中的粘弹性材料层具有撕裂或不像最初设计那样进行操作的风险。也就是,核心相对于周界柱的相对位置可能与建筑被构建时的位置和阻尼器被设计的参数稍微不同。
在Ove Arup and Partn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PCT公开号WO2007045900中示出悬臂结构中的阻尼的一个其它实例,然而,该系统也未能充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也具有需要对该系统中的阻尼器进行定期或半定期维护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系统未展现出允许耦接和阻尼的粘弹性响应,并且在风和地震载荷预期带来的位移的整个宽范围内未展现出有效阻尼。
相应地,在本领域中存在于悬臂建筑配置中提供改进的阻尼的需要。
发明概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其具有:建筑核心,其从地面垂直延伸;至少一个周界柱,其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中与建筑核心隔开并界定建筑结构的外部周界;至少一个悬臂梁,其具有连接到建筑核心的主体部分、朝至少一个周界柱的方向远离建筑核心的端部、和从端部延伸的叶片部分;至少一个阻尼器,其具有连接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高粘度流体容器;其中叶片部分延伸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以将建筑核心耦接到至少一个周界柱,因此当建筑结构承受侧向载荷且建筑核心相对于至少一个周界柱移位时,高粘度流体容器内的高粘度流体被叶片剪切,以抑制建筑结构中的振动。在本发明的一个变化中,将高粘度流体容器耦接到至少一个悬臂梁,并且叶片部分例如经由中间横梁从至少一个周界柱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至少一个悬臂梁的端部比主体部分窄,使得端部的底端与主体部分的底端垂直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至少一个阻尼器被定位于靠近端部且在端部下方,且其中至少一个阻尼器被设定尺寸且另外设定维度,使得至少一个阻尼器的底端与主体部分的底端近似地共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至少一个阻尼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垂直延伸钢板,和位于界定高粘度流体容器的钢板之间的楼层表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进一步提供了遮盖物,其封闭高粘度流体容器,并具有叶片部分延伸通过的切断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进一步提供了分隔墙,其从楼层表面垂直延伸;分隔墙将高粘度流体容器划分成两个含流体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至少一个悬臂梁进一步包括额外叶片;叶片和额外叶片延伸到两个含流体部分的相应一个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悬臂梁被定位在建筑结构中一个以上的连续楼层之间;且其中悬臂梁与悬臂梁上方的楼层和悬臂梁下方的楼层中的至少一个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悬臂梁延伸通过建筑结构中的中间楼层,以在建筑结构中的三个连续楼层之间延伸。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阻尼器从悬臂梁下方的楼层延伸通过中间楼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阻尼器被进一步连接到悬臂梁下方的楼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其具有建筑核心、多个周界柱、和多个悬臂梁,使得建筑结构被布置在悬臂配置中,改进包括粘滞墙耦接阻尼器将多个悬臂梁中的至少一个耦接到多个周界柱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其具有:建筑核心,其从地面垂直延伸;至少一个周界柱,其在与地面平行的平面中从建筑核心隔开,并位于建筑结构的外部周界处;至少一个周界柱,其具有水平并朝向建筑核心延伸的中间横梁和附接到中间横梁的叶片;至少一个悬臂梁,其具有连接到建筑核心的主体部分、朝至少一个周界柱的方向远离建筑核心的端部;至少一个阻尼器,其具有连接到至少一个悬臂梁的高粘度容器;其中叶片部分延伸到高粘度流体容器,以将建筑核心耦接到至少一个周界柱,因此当建筑结构承受侧向载荷且建筑核心相对于至少一个周界柱移位时,高粘度流体容器内的高粘度流体被叶片剪切,以抑制建筑结构中的振动。
附图简述
现在将仅通过实例的方式结合附图描述实施方案,其中:
图1a和图1b是示出悬臂建筑配置的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在悬臂建筑配置中的现有技术阻尼布置。
图3示意性地示出在未变形形状和变形形状中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4是在本发明的阻尼系统中使用的粘滞墙阻尼器的详细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本发明的阻尼器和悬臂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在单层悬臂和两层悬臂中的实施方式细节。
图7示出图6b的两层配置的额外实施方式细节。
图8示出本发明的粘滞墙耦接阻尼器和悬臂组合的另一实施方案。
图9是采用本发明的悬臂和粘滞墙耦接阻尼器组合的建筑截面的顶视图。
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与并联和串联连接的力限制熔断器构件结合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13是采用单个悬臂梁中的多个粘滞墙阻尼器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14是与悬臂梁中的门道集成的本发明的粘滞阻尼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5图示可用于确保本发明的悬臂梁和叶片在建筑墙的平面内移动的可选约束系统。
图16示出图15的约束系统上的变化。
发明详述
为了减缓与悬臂建筑配置中的建筑核心和周界柱的长期沉降相关联的现有技术问题,同时仍提供充分的阻尼以抵抗侧向载荷,将有利的是,当建筑的长期沉降固定下来时,提供可适于对建筑核心与周界柱之间的改变的相对位置的做出响应的阻尼器,同时仍对结构系统提供耦接和阻尼二者。广泛地,本发明提供新颖的阻尼器和悬臂布置,这样解决了一些现有技术问题,并且可选地提供下文将详细描述的额外益处。对其它现有技术系统的改进包括解决轴向配置的阻尼器存在的疲劳问题以及在不具有轴向配置的阻尼器存在的任何顺从性问题的情况下增加阻尼的能力。因此,被解决的一些问题为:i)长期差异移动,ii)疲劳和iii)顺从性问题以及iv)较低位移处的刚度。
顺从性问题—通常轴向粘滞阻尼器具有机械组件(密封件和销),其在响应中导致顺从性问题(粘滞机制不立即啮合),且因此对于较低振幅的振动(诸如,低振幅风暴和低振幅地震),粘滞响应可能不被激活。因为耦接墙阻尼器阻尼机制通过剪切粘滞材料而立即啮合,所以阻尼响应是瞬时的且因此可用于所有类型的振动(低级别风和低级别地震振动至非常大的地震)。
疲劳问题—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对粘滞墙阻尼器进行任何维护。轴向粘滞阻尼器可能具有关于与机械组件(密封件和销)有关的疲劳的问题。
刚度—在粘滞墙的响应中存在刚度组件(特别在低振幅位移下),这在建筑对风载荷的响应中是有用的。通常,在粘滞阻尼器中不具有刚度,且如在现有技术中所述,在低位移振幅下,存在顺从性问题(即,完全无响应~粘滞或刚度)。
在这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案通常包括粘滞墙阻尼器,其被配置来代替在建筑配置中(优选地,在高层建筑配置中)将结构核心与周界柱耦接的悬臂梁。在图3a和图3b中图示了一般配置,其中单个悬臂32仅被示出用于说明性目的。形成建筑的主要支撑结构的内部建筑核心38被若干外部周界柱36包围。周界柱36可互换地被称为重力柱36。悬臂梁32被定位成使得内部核心38的动态反应耦接到周界柱36的动态反应,因此提供整体更具刚性的建筑结构。将阻尼器34置于悬臂梁32与外部周界柱36之间,以完成建筑核心38与周界柱36的耦接。阻尼器36意图在暴露于侧向载荷期间在内部核心38与外部柱36之间提供一定程度的相对垂直运动,诸如由风和地震侧向载荷引起的那些运动。图3b图示施加侧向载荷时的系统的运动。核心38经历悬臂式变形,这进而在悬臂横向32中产生旋转移动。由此在阻尼器中产生大的相对垂直位移。虽然下文更详细地描述阻尼器,但是这些垂直位移在连接到悬臂梁的钢叶片板的高粘度流体内引起阻尼移动。在本文中,阻尼器被称为粘滞墙阻尼器。
示例性粘滞墙阻尼器的一个实例在图4中示出。所图示的粘滞墙阻尼器由钢制容器42构成,钢制容器42由连接到下楼层44或支撑表面的一对垂直延伸的钢板、和呈连接到上表面的内部钢板46形式的叶片制成,在该应用中,其优选地为悬臂梁。钢制容器42由高粘度流体填充,高粘度流体在下表面和上表面相对于彼此而水平移动时被水平剪切。虽然粘滞墙阻尼器已用于其它应用,但是本文中描述的悬臂配置内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细节被申请者认为是新颖的,并提供若干意想不到的优点,如将在下文更详细列出。可提供顶部外壳,以防止高粘度流体的泄漏或溢出。在任何情况下,由Inoue等人在1998年4月21日发布的美国专利号5,740,652和由Katase等人在2000年3月14日发布的美国专利号6,037,403中描述了粘滞墙阻尼器的操作、其制造和一般特性,专这些利的每一个的内容据此通过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现在参考图5a和图5b,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粘滞墙阻尼器50被布置为悬臂梁52与周界柱56之间的耦接。该耦接将建筑核心54的响应于周界柱56的响应链接起来。为了向整个建筑结构提供预期阻尼,当叶片58附接到悬臂梁52远离建筑核心54的端部,并适于垂直伸入粘滞墙阻尼器的钢板容器中或伸出钢板容器,从而垂直剪切高粘度流体,这在施加到建筑的侧向载荷在悬臂梁52与周界柱56之间引起相对移动时,将显著水平的阻尼或耗能增加到整体建筑。还应注意,虽然大多数阻尼通过垂直剪切流体而发生,但是叶片也能够在流体内水平并旋转地移动,从而比现有技术系统更适于由施加到结构的载荷引起的相对移动的其它模式。图5b示出叶片58在阻尼器50内的相对移动。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阻尼器50整体地连接到周界柱。悬臂梁52由主横梁部分52A和端部52B构成。主横梁部分52A被设定尺寸且另外设定维度,与现有技术悬臂建筑配置的情况一样。端部52B比主横梁部分52A窄,并具有被设定尺寸以与阻尼器50的切断面近似对应的切断面。叶片58从端部52B向下延伸,并进入阻尼器50的粘滞流体中。以此方式,端部52B和阻尼器50的组合的高度近似等于悬臂梁52的主要部分52A的高度。出于本申请的目的,对术语“高度”的引用指的是与地面垂直或朝建筑的方向向上延伸的方向。
优选地,叶片58刚性地连接到端部52B,端部52B为来自自身从建筑核心54延伸的主体部分52A的刚性结构延伸部。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单层悬臂和两层悬臂中的实施方式的可选变化。为了更清楚,单层悬臂是在其中悬臂梁,且更确切地,悬臂梁的主体部分整体装配在建筑中的两个连续楼层之间的一个配置。两层悬臂延伸通过建筑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使得悬臂梁整体装配在建筑中的三个连续楼层之间。本发明预期并适用于跨越两个以上楼层的悬臂,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可能的且并装配在所需的建筑设计限制内,其中可对高粘度流体容器的尺寸做出相应适应。
在如图6a中示出的单层配置的一个可能实施方式中,将叶片连接到刚性的水平悬臂梁,并且将保持阻尼器50的流体的底部钢制密闭板附接到楼层与相应重力柱56的交汇点处的楼层。如图示,在悬臂梁52与悬臂梁52上方的楼层53之间存在垂直空间,以及在悬臂梁与悬臂梁52下方的楼层55之间存在类似的垂直空隙。
图6b示出两层实施方式,其中悬臂梁62延伸通过中间楼层64的一部分。这可能例如通过将悬臂梁62定位在每个楼层上的墙内而被挡住。阻尼器60和叶片也延伸通过的中间楼层,如图示。
图7示出两层配置的额外细节。在顶视图中,悬臂梁70与楼层上方72之间的空隙清楚可见,并且示出阻尼器到底部楼层76的连接。在底视图中,移除阻尼器以示出在上楼层72与下楼层76中的每一个之间具有垂直空隙的悬臂梁的主体部分。这确保在结构核心在侧向载荷期间旋转时不创建任何干扰,如在图7的增量视图中示出,其中使悬臂梁70垂直移位,消除楼层上方72和楼层下方76存在的干扰。这样做防止了不期望的结构损坏并允许悬臂梁70进行一定程度的移动,这通过粘滞墙阻尼器78的方式来抑制。
在本发明的变化中,粘滞墙阻尼器包括多个且优选地两个叶片。该变化在图8中图示且同样适用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案中的每一个。多个叶片板的使用在粘滞墙阻尼器中产生多个剪切平面,从而提供额外阻尼。参考图8,示出了一个横截面,其中悬臂梁80(连接到核心,但该视图中未图示)与上楼层86垂直隔开。悬臂梁80具有从其中向下延伸并进入粘滞墙阻尼器82的一对叶片88a和88b。粘滞墙阻尼器82由一对外墙87a和87b形成,连接到一起封闭其间的高粘度流体的底座。分隔墙85从底座向上延伸,以将高粘度流体空间划分成两个隔室。一对叶片88a和88b适于延伸到由分隔墙85和外墙87a和87b界定的隔室中。图8中的后续视图示出当建筑承受侧向载荷时,一对叶片88a和88b在流体腔室内的垂直位移。
图9是示出耦接建筑核心94与周界柱90之间的多个悬臂梁92的多个粘滞墙阻尼器90的顶部截面视图。在该图示中,周界柱90从建筑核心94偏离,使得一对悬臂梁92从建筑核心94的每一侧延伸。
还预期,如本文中应用到悬臂建筑配置的粘滞墙阻尼系统可与其它力限制结构系统串联或并联安装,以便控制施加在周界柱上的力。这些力限制结构系统可包括自定心耗能支撑(SCED)、防屈曲支撑(BRB)、钢板剪力墙、蝎子系统(scorpion systems)等。该实施方式的实例在图10中示出,其中力限制熔断器元件1010被示出为与本发明的粘滞墙耦接1020阻尼器平行。替代地,如在图11中示出,力限制熔断器元件1110还可串联连接。
虽然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经示出有关楼板与悬臂梁之间的差异移动的特定益处,但是类似原理可应用于实施本发明以锁定结构中的差异移动的其它源。
参考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中中间横梁1205从周界柱1210延伸以用于支撑叶片1215的目的。该实施方案中的悬臂梁1220由主体部分1225和端部1230构成,其中端部1230从悬臂梁1220靠近地面的一侧上的主体部分1225延伸。粘滞墙阻尼器1235被提供,并且合并如本文所述的粘滞墙阻尼器的特征。将粘滞墙阻尼器1235的下侧连接到悬臂梁1220的端部1230。叶片1215从中间横梁1205延伸并进入粘滞墙阻尼器1235中,且以与本文所述的其它实施方案一致的方式起作用。在图12的实施方案中,粘滞墙阻尼器连接到悬臂梁,并且叶片经由中间横梁连接到周界柱。
图13示出本发明的变化,其中每个悬臂梁1305具有一个以上(在该情况下被图示为两个)相关联的粘滞墙阻尼器1310。可关于本文所述的其它实施方案的任何一个描述实施方式的连接细节和详情。仅对悬臂梁(其针对每个粘滞墙阻尼器具有不同端部)的端部做出适应,如在图13中图示。
图14图示本发明的原理对实施方式的适应,其中粘滞墙阻尼器1405被设定尺寸并另外设定维度以被定位在形成通过悬臂梁1415的一部分的门道通道1410上方。在阻尼器与周界柱之间提供间距,以允许在包围门道通道的元件之间进行差异移动。应注意,门道通道无需如图示位于悬臂梁的末端处,并且可被定位在悬臂梁的任何一端之间。门道通道将通常如本领域中已知那样被加固,其中当门道处于所图示的位置中时,粘滞墙阻尼器被定位在门道上方,以及连接到悬臂梁(如先前所述经由叶片)且连接到周界柱。在该适应中,粘滞阻尼器的尺寸可能比之前描述的实施方案小的。
图15和图16示出本发明的两个可选变化,其中在悬臂梁与楼层上方1510和楼层下方1520之间提供上导轨1505和下导轨1507中的一个或二者。这些导轨优选地为低摩擦或无摩擦表面,其不妨碍悬臂梁(且因此叶片)的移动,而保持悬臂梁在建筑墙的平面内的移动,因此消除或动态地减少施加在系统上的任何平面外的力和/或位移。图16示出多层实施方式,其中在悬臂梁与中间楼层之间也提供了额外导轨1605。
可在实施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和变化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实现各种优点和意想不到的结果。首先,应用粘滞墙阻尼器以充当悬臂梁与周界柱之间的耦接阻尼器,使得悬臂梁将建筑核心的响应与周界柱的响应耦接。对的悬臂梁做出的适应维持悬臂连接和耦接的完整性,同时也提供了悬臂在阻尼器内的相对垂直移动。本质上,悬臂梁的一部分取代粘滞墙阻尼器。在该布置中,当附接到悬臂梁的叶片板朝垂直方向伸入阻尼器中的粘滞流体内时,发生耗能(即增加阻尼)的行为,因此在叶片板与低密闭板之间垂直剪切粘滞流体。
虽然悬臂梁和粘滞墙阻尼器的规模和尺寸将取决于特定实施方式、建筑的尺寸以及建筑对侧向载荷的敏感性,但是可阐述某些设计原理以促进最佳结果。例如,悬臂梁被优选地设定尺寸并另外设定维度以确保大多数变形发生在叶片与容器板之间。也就是,其它元件的干扰被理想地最小化,以实现全阻尼效果。此外,将叶片(优选地由钢制成)附接到悬臂梁的端部,其端部为静止、水平延伸的构件,以便平移建筑核心的运动。端部必须被设定尺寸并另外设定维度以同样传输大的垂直力。也优选的是,将流体保持在阻尼器中的密闭板附接到悬臂正下方的楼层,以及密闭板直接延伸到周界柱。总而言之,系统将允许在柱与内部结构核心之间进行慢的差异垂直移动,而不对系统施加任何额外力。当使用现有技术悬臂系统时,这通常需要大量监测和补偿。
作为悬臂梁的耦接的粘滞墙阻尼器的实施方式提供有效位置,以将阻尼增加到整体建筑结构。具体而言,其由于装配在足尺悬臂梁的原始覆盖区内而不占用任何可销售空间或建筑空间。此外,不存在任何目前已知的顺从性问题,且因此系统对于小至非常大的位移振幅是有效的。
阻尼器不承受永久性变形,因为现有技术系统依赖于粘弹性阻尼材料或其它机械交互,其中阻尼器的性能可能由于材料的静态变形而随时间降解。相应地,不需要进行任何维护。容器内的流体可被密封以防泄漏。此外,不存在任何疲劳相关问题,疲劳相关问题可能是轴向阻尼器系统内的问题。最后,在阻尼器内的叶片的原位置或默认位置不固定时,叶片和阻尼器交互容易适于建筑的长期沉降,并且可随时间而改变。例如,如果建筑的核心在建筑沉降时随时间相对于周界移动(即使移动了非常小量),则叶片仅在流体内从振动被抑制的位置移动到新的默认位置。现有技术系统不是如此适应,并且由于长期沉降而需要使阻尼器变形,从而使设计复杂且困难。
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不应由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中或实例中阐述的优选实施方案限制,而应从整体上被给出与描述一致的最宽泛解译。
Claims (18)
1.一种建筑结构,其包括:
建筑核心,其从地面垂直延伸;
至少一个周界柱,其与所述建筑核心隔开,并位于所述建筑结构的外部周界处;
至少一个悬臂梁,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建筑核心的主体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方向远离所述建筑核心的端部和从所述端部延伸的叶片部分;
至少一个阻尼器,其具有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高粘度流体容器;
其中所述叶片部分垂直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并延伸出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以将所述建筑核心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使得所述建筑结构中的永久性差异垂直变形被垂直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或延伸出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的所述叶片部分适应;且因此当所述建筑结构承受侧向载荷且所述建筑核心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移位时,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内的高粘度流体被所述叶片部分剪切,以抑制所述建筑结构中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悬臂梁的所述端部比所述主体部分窄,使得所述端部的底端与所述主体部分的底端垂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器被定位于靠近所述端部且在所述端部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垂直延伸的钢板和第二垂直延伸的钢板,和位于界定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的所述钢板之间的楼层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其进一步包括遮盖物,所述遮盖物封闭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并且具有所述叶片部分延伸通过的切断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楼层表面垂直延伸的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将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划分成两个含流体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悬臂梁进一步包括额外叶片;所述叶片部分和所述额外叶片延伸到所述两个含流体部分的相应一个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悬臂梁被定位在所述建筑结构中的至少两个连续楼层之间;且其中所述悬臂梁与所述悬臂梁上方的楼层和所述悬臂梁下方的楼层中的至少一个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阻尼器被进一步连接到所述悬臂梁下方的楼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进一步包括与至少一个粘滞墙耦接阻尼器串联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一个力限制熔断器构件。
11.一种建筑结构,其包括:
建筑核心,其从地面垂直延伸;
至少一个周界柱,其在与所述地面平行的平面内与所述建筑核心隔开,并位于所述建筑结构的外部周界处;
至少一个悬臂梁,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建筑核心的主体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方向远离所述建筑核心的端部和从所述端部延伸的叶片部分;
至少一个阻尼器,其具有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高粘度流体容器;
其中所述叶片部分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以将所述建筑核心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因此当所述建筑结构承受侧向载荷且所述建筑核心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移位时,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内的高粘度流体被所述叶片部分剪切,以抑制所述建筑结构中的振动;
其中所述悬臂梁延伸通过所述建筑结构内的中间楼层以便在所述建筑结构内的三个连续楼层之间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阻尼器从所述悬臂梁下方的楼层延伸通过所述中间楼层。
13.一种建筑结构,所述建筑结构具有建筑核心、多个周界柱和多个悬臂梁,使得所述建筑结构被布置在悬臂配置中,改进包括粘滞墙耦接阻尼器将所述多个悬臂梁中的至少一个耦接到所述多个周界柱中的至少一个,使得所述粘滞墙耦接阻尼器的叶片部分垂直延伸到并延伸出高粘度流体容器,以将所述建筑核心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使得所述建筑结构中的永久性差异垂直变形被垂直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或延伸出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的所述叶片部分适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悬臂梁被定位在所述建筑结构中至少两个连续楼层之间;且其中所述悬臂梁与所述悬臂梁上方的楼层和所述悬臂梁下方的楼层中的至少一个隔开。
15.一种建筑结构,其包括:
建筑核心,其从地面垂直延伸;
至少一个周界柱,其与所述建筑核心隔开,并位于所述建筑结构的外部周界处;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具有水平延伸并朝向所述建筑核心延伸的中间横梁和附接到所述中间横梁的叶片;
至少一个悬臂梁,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建筑核心的主体部分和在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的方向远离所述建筑核心的端部;
至少一个阻尼器,其具有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悬臂梁的高粘度流体容器;
其中所述叶片垂直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并延伸出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以将所述建筑核心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使得所述建筑结构中的永久性差异垂直变形被垂直延伸到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中或延伸出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的所述叶片适应;且因此当所述建筑结构承受侧向载荷且所述建筑核心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周界柱移位时,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内的高粘度流体被所述叶片剪切,以抑制所述建筑结构中的振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筑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垂直延伸的钢板和第二垂直延伸的钢板,和位于界定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的所述钢板之间的楼层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筑结构,其进一步包括遮盖物,所述遮盖物封闭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并具有所述叶片延伸通过的切断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筑结构,其进一步包括从楼层表面垂直延伸的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将所述高粘度流体容器划分成两个含流体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889909P | 2013-10-11 | 2013-10-11 | |
US61/889,909 | 2013-10-11 | ||
PCT/CA2014/050982 WO2015051464A1 (en) | 2013-10-11 | 2014-10-10 | Viscous wall coupling damper for use in an outrigger building configur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37157A CN105637157A (zh) | 2016-06-01 |
CN105637157B true CN105637157B (zh) | 2017-09-26 |
Family
ID=5280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55973.3A Active CN105637157B (zh) | 2013-10-11 | 2014-10-10 | 在悬臂建筑配置中使用的粘滞墙耦接阻尼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63424B2 (zh) |
EP (2) | EP3055464B1 (zh) |
JP (1) | JP6388647B2 (zh) |
CN (1) | CN105637157B (zh) |
CA (1) | CA2924617C (zh) |
MX (1) | MX2016004553A (zh) |
WO (1) | WO20150514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26048B1 (ja) * | 2013-09-25 | 2014-02-26 | 孝典 佐藤 | 制震壁構造 |
CA2984107A1 (en) | 2015-05-11 | 2016-11-17 | Lord Corporation | Damp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ollow shafts, struts, and beams with bending modes |
US10544577B2 (en) * | 2017-04-13 | 2020-01-28 | Novel Structures, LLC | Member-to-member laminar fuse connection |
WO2018191652A1 (en) | 2017-04-13 | 2018-10-18 | Novel Structures, LLC | Member-to-member laminar fuse connection |
US10400754B2 (en) | 2017-08-09 | 2019-09-0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Damping device for onshore and offshore wind turbines |
CN107761982A (zh) * | 2017-10-22 | 2018-03-06 | 潍坊科技学院 | 一种装配式外置串联防屈曲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
CN112814456B (zh) * | 2020-12-26 | 2022-02-18 | 宁波市城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构件及其吊装施工方法 |
CN112726863A (zh) * | 2021-01-05 | 2021-04-30 | 常州工学院 | 一种新型井状建筑用阻尼装置 |
US20220333369A1 (en) * | 2021-04-14 | 2022-10-20 | Durafuse Frames, Llc | Structural fuses and conn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
CN113250342A (zh) * | 2021-06-11 | 2021-08-13 | 广州市百安居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多方向位移的阻尼器、阻尼支撑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45900A1 (en) * | 2005-10-21 | 2007-04-26 | Ove Arup And Partn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 | Damping for tall structures |
CN102031751A (zh) * | 2010-12-23 | 2011-04-27 | 湖南大学 | 电涡流阻尼调节的大吨位悬臂梁式水平调谐质量阻尼器 |
CN102345333A (zh) * | 2011-10-23 | 2012-02-08 | 湖南科技大学 | 变刚度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 |
CN103015557A (zh) * | 2013-01-09 | 2013-04-03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一种碰撞屈曲耗能阻尼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87068A (ja) * | 1984-10-02 | 1986-05-02 | 住友建設株式会社 | 耐震壁 |
JPH01247666A (ja) * | 1988-03-28 | 1989-10-03 | Okumura Corp | 減衰装置 |
JP3015954U (ja) * | 1995-03-20 | 1995-09-19 | 株式会社間組 | 構造物の振動減衰装置 |
US5671569A (en) * | 1995-06-08 | 1997-09-30 | Kajima Corporation | Seismic response controlled frame of bending deformation control type |
JP3554755B2 (ja) * | 1995-06-14 | 2004-08-18 | 三井住友建設株式会社 | 制震装置の取り付け方法 |
JPH09157450A (ja) * | 1995-12-13 | 1997-06-17 | Nippon Petrochem Co Ltd | 高粘性流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振動エネルギー減衰装置 |
JPH1046865A (ja) * | 1996-07-30 | 1998-02-17 | Dynamic Design:Kk | 制震壁の固定方法 |
JP3823472B2 (ja) * | 1997-08-27 | 2006-09-20 |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制震壁 |
JP3864361B2 (ja) * | 1998-09-01 | 2006-12-27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粘性系制震壁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
JP3864363B2 (ja) * | 1998-09-02 | 2006-12-27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粘性系制震壁の取付構造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
JP4035239B2 (ja) * | 1998-10-21 | 2008-01-16 | 株式会社安井建築設計事務所 | 耐震性を付与された柱状構造物 |
EP1126101B1 (en) * | 1999-09-01 | 2004-07-21 | Shimizu Corporation |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viscosity system damping wall |
JP2003049558A (ja) * | 2001-08-07 | 2003-02-21 | Kazuhiko Kasai | 制振間柱 |
JP4622207B2 (ja) * | 2002-02-21 | 2011-02-02 |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吸振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制震構造 |
JP2004197402A (ja) * | 2002-12-18 | 2004-07-15 | Shimizu Corp | 制震構造建物 |
JP2005090579A (ja) * | 2003-09-16 | 2005-04-07 | Takanori Sato | 制振ダンパー |
CA2524547A1 (en) * | 2005-10-26 | 2007-04-26 | Constantin Christopoulos | Fork configuration damper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US20080229684A1 (en) * | 2007-03-21 | 2008-09-25 | Daewoo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 Ltd. | Hydraulic jack systems to be installed to the outrigger to perimeter column joints to automatically adjust differential column shortening and provide additional structural damping |
TR201808583T4 (tr) * | 2007-05-15 | 2018-07-23 | Christopoulos Constantin | Döküm yapısal akma sigorta. |
KR101621966B1 (ko) * | 2009-09-25 | 2016-05-17 | 파우에스엘 인터나치오날 아게 | 빌딩의 움직임을 감쇠시키는 방법 및 구조체 |
JP5941927B2 (ja) * | 2011-01-14 | 2016-06-29 | クリストポロス、コンスタンティンCHRISTOPOULOS,Constantin | 建築構造物における振動を減衰させる接続部材 |
-
2014
- 2014-10-10 CA CA2924617A patent/CA2924617C/en active Active
- 2014-10-10 CN CN201480055973.3A patent/CN105637157B/zh active Active
- 2014-10-10 EP EP14851530.7A patent/EP30554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4-10-10 JP JP2016519806A patent/JP63886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0-10 EP EP19182088.5A patent/EP356978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10-10 WO PCT/CA2014/050982 patent/WO201505146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10 US US14/511,521 patent/US91634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0-10 MX MX2016004553A patent/MX2016004553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45900A1 (en) * | 2005-10-21 | 2007-04-26 | Ove Arup And Partners International Limited | Damping for tall structures |
CN102031751A (zh) * | 2010-12-23 | 2011-04-27 | 湖南大学 | 电涡流阻尼调节的大吨位悬臂梁式水平调谐质量阻尼器 |
CN102345333A (zh) * | 2011-10-23 | 2012-02-08 | 湖南科技大学 | 变刚度变阻尼调谐质量阻尼器 |
CN103015557A (zh) * | 2013-01-09 | 2013-04-03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一种碰撞屈曲耗能阻尼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55464A1 (en) | 2016-08-17 |
EP3569787A1 (en) | 2019-11-20 |
JP6388647B2 (ja) | 2018-09-12 |
CN105637157A (zh) | 2016-06-01 |
US20150101268A1 (en) | 2015-04-16 |
WO2015051464A1 (en) | 2015-04-16 |
EP3055464A4 (en) | 2017-11-01 |
MX2016004553A (es) | 2016-11-10 |
CA2924617C (en) | 2017-02-28 |
US9163424B2 (en) | 2015-10-20 |
EP3055464B1 (en) | 2019-12-11 |
CA2924617A1 (en) | 2015-04-16 |
JP2016537528A (ja) | 2016-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37157B (zh) | 在悬臂建筑配置中使用的粘滞墙耦接阻尼器 | |
JP5173988B2 (ja) | 既設水門柱の耐震性向上構造、及び連成耐震構造物 | |
CN104453002B (zh) | 一种摇摆阻尼自复位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0622539B1 (ko) | 점성계 제진벽의 장착구조 및 그 장착방법 | |
JP2009007916A (ja) | 制振構造およびその諸元設定方法 | |
CN105940167A (zh) | 现有建筑物的加强构造体 | |
IT201800002453A1 (it) | Dispositivo antisismico | |
JP2010270474A (ja) | 制振構造 | |
TWI487655B (zh) | 走行起重機的免震支持裝置 | |
JP2012255330A (ja) | 地震時ラーメン化ダンパー及び、ダム水門柱の耐震性向上工法、橋梁の耐震性向上工法 | |
JP3828695B2 (ja) | 三階建て住宅の制震壁 | |
JP5994750B2 (ja) | 制震構造物 | |
CN208718079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排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 |
JPH08100545A (ja) | 鉄骨構造物の制振装置 | |
JPH11324392A (ja) | 制震構造物 | |
JP5682035B2 (ja) | 制振構造 | |
Ismail | New approach to seismic-resistant design and structural torsion mitigation | |
JP5183879B2 (ja) | 制振構造 | |
JP5503200B2 (ja) | ユニット建物 | |
JP2014015729A (ja) | 構造物の制振構造 | |
JP6318609B2 (ja) | 制震構造物 | |
JP6298402B2 (ja) | 部分免震構造 | |
JP7503403B2 (ja) |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 |
JP2019065635A (ja) | 制振建物 | |
JP2023146734A (ja) | 建物架構の制振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50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250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