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92C - 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92C
CN1054792C CN94102617A CN94102617A CN1054792C CN 1054792 C CN1054792 C CN 1054792C CN 94102617 A CN94102617 A CN 94102617A CN 94102617 A CN94102617 A CN 94102617A CN 1054792 C CN1054792 C CN 10547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ing
valve
breather valve
closure member
force trans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0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000A (zh
Inventor
J·怀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ndarex F Hodler & Cie S
Original Assignee
Fondarex F Hodler & Cie 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ndarex F Hodler & Cie S filed Critical Fondarex F Hodler & Cie S
Publication of CN1095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CCORSETS; BRASSIERES
    • A41C3/00Brassieres
    • A41C3/12Component parts
    • A41C3/122Stay means
    • A41C3/124Stay means with an articulated or bridge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14Machines with evacuated die cavity
    • B22D17/145Vent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 Forging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使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包括:一通气通道;一通气通道内的通气阀和一关闭通气阀的致动元件,致动元件包括一力传递装置,它暴露于压铸室通过通气通道流出的液态铸造材料,并机械地与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并包括一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该推进元件具有这样的工作行程,即,该行程的长度 被限制到仅为阀闭合元件所完成行程的几分之一,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除力传递装置的工作行程之外还可以沿一段行程自由地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该阀门装置包括一通气通道、一与通气通道连通并具有一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的通气阀和一用于使通气阀以开启位置变到闭合位置的致动元件。
致动元件包括一力传递元件,该力传递元件在铸造进行过程中受到从设置在压铸模中的压铸室中通过通气通道流出来的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并且当该液态铸造材料撞击该力传递元件时,该力传递元件可以在液态铸造材料传递给其的动能作用下轴向移动。该力传感元件与轴向可移的阀闭合元件机械地连接并包括一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
这种阀门装置通常安装在压铸模两个部分的其中之一上,当压铸模在其准备进行压铸的起始位置时,所说两个部分沿一分离面彼此接触。压铸模的结构设计通常是这样的,即,其中一个压铸模部分在靠近其棱边处具有一凹槽,阀门装置安装在此凹槽中,其前表面与上述的分离面平齐,这样,当两个压铸模部分装配在一起时,也就是当压铸模合模时,阀门装置的前表面可与另一压铸模部分的前表面密封地接触。阀门装置的通气通道朝向上述前表面敞开并与压铸模也朝向所说前表面敞开的通气通道连通。
阀门装置的通气通道通向大气的端部或是敞开的或是与一真空泵装置连通。在此,真空泵装置用于当液态铸造材料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充入压铸模时除去压铸模的压铸室中所包含的空气。
一通气阀装置可以防止液态铸造材料流出压铸模或流入与通气通道连通的真空泵,这呈因为该通气阀装置在通气过程一结束马上关闭。通气阀装置的关闭是由流入阀门装置的通气通道中的液态铸造材料实现的。为此,现有技术使用了一冲击力或称动压来关闭通气阀,该冲击力或称动压是流入压铸模的液态铸造材料在阀门装置内部产生的。实际上液态铸造材料以很高压力流入压铸模并在填满压铸模的压铸室后又以同样的高压和高速流入阀门装置通往通气阀的通气通道,因此为了保证通气阀在液态铸造材料到达通气阀之前关闭,就必须在一极短的时间延迟后使通气阀开始动作。最重要的是防止液态铸造材料进入通气阀的内部,因为在那种情况下,通气闭将被阻塞。
使用这种阀门的长期经验表明,如果适当地设计一个装置用于将上述动压或称冲击压力传递给通气阀的一个致动元件,则可以以极短的时间延迟(例如1微秒)使通气阀动作,这样便可以保证通气阀能可靠地工作。
瑞士专利633,208号公开了一个上述类型的通气阀门装置,它被计用于一高压压铸过程,总的说来,它工作的很好。事实上,这个阀门装置具有一其中轴线与阀门装置前表面垂直的柱塞阀,该柱塞阀包括一与通气通道连通的阀缸和一可在阀缸中移动的阀塞。阀塞具有一阀塞头,该阀塞头当阀门装置开启时,在阀塞装置的前侧处凸入通气通道,而当阀门装置关闭时,移入阀缸之中。
此外,在上述专利中,正如从沿液态铸造材料的流动方向上看,还设有一致动装置,致动装置包括塞一缸形式的力传递元件,力传递元件具有一与位于阀缸前面的通气通道部分连通的工作缸。工作缸具有一受流入通气通道的液态铸造材料作用的工作活塞。致动装置的工作缸和柱塞阀的阀缸其轴线相互平行,并且,致动装置的活塞件与阀塞是这样相连的,即,当致动装置的活塞件一旦受液态铸造材料作用而加速向后运动时,可以使阀塞具有能关闭通气阀意义的移动。
在按照上述瑞士专利633,208号的结构设计,致动装置的活塞件与阀塞或是直接相接或是通过一驱动元件相连,所说驱动元件沿着一条与阀塞运动路线相平行的路线移动。按照这种结构设计的一个变型,致动元件的活塞件以沿轴向相对于驱动元件非双向不可移动地与驱动元件连接。然而,致动装置的工作活塞移动时所遵循的路线却总是与阀塞的路线一样,实际上,  这条路线的长度为5-10毫米。现已证明,这种情况在几个方面部存在缺点。
当液态铸造材料冲击致动装置的活塞件后,这个运动的质量团(即致动装置的活塞件、驱动元件和阀塞)在移动路线的尽端处具有很高的动能,该动能在移动路线的尽端处必须通过减速的运动质量团加以吸收。刚性的止动元件可能会使整个阀门装置遭到损坏。因此需要设置适当的冲击吸收装置,但这就要求较高的费用,特别是当上述质量团块必须在短时间内减速时更是如此。必须指出的是,在这种连接中,通气阀的柱塞在其到达预定闭合位置之前具有一界定严格的移动路线,如果这个移动路线在减速过程中被增加,即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液态铸造材料都可能进入阀缸,使得通气阀的动作受到严重地干扰。甚至变得不可能动作。
另一方面,在致动装置的活塞件动作期间,致动缸的一部分缸壁受到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缸壁的这个受到直接作用的部分具有与活塞件的工作行程一样的长度。因此,进入致动缸的液态铸造材料在其凝固之后形成一个能够堵塞致动缸的柱塞。该柱塞由于较长,故很难从缸孔中除去,需要很大的力才行。结果造成两压铸模部分不能被很容易地打开并可能使致动装置的致动缸表面遭到损坏。而对于缸孔表面的快速磨蚀不管怎样都应受到重视,特别是当液态铸造材料具有侵蚀性时更应如此。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该装置不存在前面提到的缺陷。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在该装置中,由力传递元件所吸收的动能可以被减少到这样的程度,即该程度仅是以起动通气阀的闭合动作。
为了实现这些及其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它包括一通气通道,一与通气通道连通并具有一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的通气阀。
在本发明提供的阀门装置中设置有一个用于使通气阀从一开启位置移动到一闭合位置的致动装置。致动装置包括一力传递元件,该力传递元件受到在铸造过程中从设置在压铸模中的压铸室中通过前述的通气通道流出的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当所说液态铸造材料撞击该力传递元件时,它可以在液态铸造材料传递给它的动能作用下轴向移动。
该力传递元件机械地与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并包括一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该推进元件具有这样的工作行程,即,该行程的长度被限制到仅为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从其开启位置移动至其闭合位置时所完成行程的几分之一。
并且,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除了力传递元件的所述工作行程之外,还可以沿另一段行程自由地移动。最后,致动元件还具有一力传送装置,用于将液态铸造材料作用于前述力传递元件的冲击力传递给通气阀的可移动阀闭合元件。
在上述的结构设计中,动力传递元件的动能由于其较短的工作行程而可以保持在可以接收的范围内,并且可以被甚至是刚性的止动件所吸收而不会带来危害,因此这种设计可以不必设置昂贵冲击吸收装置。通气阀的闭合元件由作用于力传递元件的冲击力启动后自由地移动,直到它达到其闭合位置。由于这种自由的移动,即,由于在力传递元件和闭合元件之间沿轴向非双向的固定连接在液态铸造材料冲击力传递元件的自由前表面后被松开,因此确保了力传递元件移动路线的主要行程部分可以用于使力传递元件减速并吸收其动能。因而,这个用于对力传感元件进行减速的减速装置可以比按照现有技术的那种仅在闭合元件工作行程终端对全部运动部件进行减速的冲击吸收装置简单得多,并且闭合通气阀所需的时间也不会增加,大约在1微秒左右。
在这种设计中,当力传递元件是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提议的浮动塞并且该浮动塞可在一个与阀门装置通气通道连通的工作缸中移动时,工作缸壁受液态铸造材料作用的部分由于浮动塞的短行程而十分短。因此,在浮动塞之前最后凝固的塞柱也非常短。并且当开启这个两箱式压铸模时可以很容易地被除掉。
由于力传递元件只有很短的工作行程,因此可以使用一隔膜元件作用力传递元件,最好是,该隔膜元件遮盖阀门装置通气通道的一个开口,这样,与活塞元件受液态铸造材料相关的所有不能存在的缺点都可以被避免。
正如已经说过的那样,由于操作上的原因,需要将致动装置的力传递元件和通气阀设置在阀门装置通气通道中的不同位置,因而,在力传递元件和通气阀可移动部分之间的直接力传递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这一点,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阀门装置可以具有一个驱动板元件,该元件可轴向移动并相对于力传递元件同轴地设置,该元件的一周边部分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通气阀的柱塞元件啮合,并且当阀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时,所说驱动板元件在一弹簧元件作用下坐靠力传递元件上。
前述的致动装置还可以具有一致动元件,该元件可操作地与通气阀的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连接,在由液态铸造材料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力传递元件上时,以使该闭合元件保持在关闭的位置上。
为了减少与操作通气阀有关的部件的机械磨损,力传递元件沿轴向非双向固定地与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连接面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通气阀的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连接。
通气阀可以具有一柱塞阀元件,该元件包括有一个柱塞元件,并且力传递元件与该柱塞元件轴线平行地设置。
就实际制造力传送装置而言,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可以包括一驱动板元件,该驱动板元件可轴向移动并相对于力传递元件同轴地设置,驱动板元件的一周边部分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通气阀的柱塞元件啮合,当阀门装置处于静止位置时,该驱动板元件在一弹簧元件的作用下坐靠在力传递装置上。其中另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具有一摆杆元件,该元件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通气阀的柱塞元件啮合,并且当阀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时,该元件在一弹簧元件的作用下,压靠在力传递元件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例,致动元件具有一工作缸和一气动或液动工作活塞,该工作活塞借助于一个刚性联接元件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通气阀的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连接。
致动元件的工作缸可以具有一进口喷嘴元件,该元件具有一喷嘴孔并向前凸入到工作缸之中。其中,喷嘴孔由致动元件的工作活塞朝向前方的前表面密封并且一个弹簧元件设置在工作缸的内部用于将工作缸压靠在喷嘴孔上。
为了保证致动装置能可靠地动作以将通气阀保持在闭合位置,用于致动元件工作的液压或气压介质的压力,喷嘴孔的横截面和工作缸转闭喷嘴孔的前表面处的横截面之间的比率以及将工作活塞压靠在喷嘴孔的弹簧元件之规格是这样选择的,当控制阀位于其闭合位置时,在进口喷嘴元件中并作用在工作活塞一前表面部分上的液压或气压介质的压力不能大到足以开启控制阀元件的程度,但是,当控制阀元件已经被机械方式开启时,作用于所工作活塞整个前表面的液压或气压介质压力要大到足以使工作活塞能够关闭通气阀装置并将其保持在其闭合位置的程度。
现已确认,推进元件的工作行程大致是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从其开启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所完成行程长度的十分之一, 最好小于1毫米,更好是在0.1毫米左右时比较有利。
下面参照附图,对照本发明阀门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阀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该阀门装置中装在一两箱式压铸模的其中一个部分上,图中示出的是该两箱式压铸模的打开状态;
图2是图1所示阀门装置的壳体第一部分的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阀门装置的壳体第一部分的顶视图;
图4是构成图1所示阀门装置前部的壳体第二部分的前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阀门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压铸模处于闭合位置而阀门装置处于开启位置;
图6是一类似于图5所示的视图,但是其中的阀门装置处于闭合位置;
图7是本发明阀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8表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细节:
图9表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修改细节,是其中按照本发明阀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1至6所示的阀门装置1设置在一矩形平行六面体型的两分式壳体中,该两分式壳体由一后壳体部分2和一具有平有前表面6的前壳体部分3组成。换句话说,阀装置1的壳体沿一分离面4被分成两部分2、3,壳体2、3设置在一凹槽中而该凹槽设置在两部分压铸模的部分6中,该两部分压铸模由两个可以彼此压靠在一起的压铸模部分构成,关于这些技术内容都是现有的公知技术。阀门装置1位于压铸模部分6接触表面的外棱边处。压铸模部分6和7在附图中仅被部分示出。壳体2、3的前表面5与压铸模部分6的接触表面齐平,以便一旦压铸模6、7被合模时,前表面5以及接触面8能与另一压铸部分7的接触表面9密封地接合。
壳体2、3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纹装置固定在压铸部分6上。类似地,壳体2、3也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纹装置彼此固定在一起。
壳体部分3上具有一通气通道,它总体口由标号10表示。通气通道10朝向壳体部分3的前表面5敞开。阀装置的通气通道10将在后面将结合图4进行详细描述。与压铸模的铸造要连通的通气通道10形成了通气通道11的续延部分,通气通道11设置在压铸模部分6上并且也朝向接触表面8敞开。
阀门装置1的通气阀12是一个例如在瑞士专利说明书633,208中描述的柱塞阀。其纵轴线垂直于壳体2、3的前表面5。通气阀12由一与通气通道10连通的阀缸13以及可在该阀缸13中纵向移动的阀塞14组成。阀塞14具有一阀塞头15 ,当通气阀12开启时(如图1和5所示),阀塞头15进入在阀门装置1前侧壁上的通气通道10中,为了关闭通气阀12 ,阀塞头15被轴向置入阀缸13的内部(如图6所示)。在壳体部分3的顶部设有一通气阀12的出口通道16,该出口通道16与一图中未示的真空泵的吸管连通。一个位于阀塞14的柱形延伸尾件17之后的腔室18在壳体2中与一通向大气的通道19连通,因此,可以将例如一传感装置设置在通道19,以检测阀门装置1的工作是否正常。
为了关闭通气阀12 ,设置了一个由数个不同元件构成的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可移动的力传递装置,该装置受到以压铸模的铸造腔室中流出并通过通气通道口注入通气通道10的铸造材料的作用。前述的力传递装置机械地与通气阀12的阀塞14连接。按照本发明,该力传递装置以一个推式件的形式中装并可在一个短行程内移动,在本例中,它被设计为一种浮动塞器形成,可移动地安装在一个与通气通道10连通的工作缸21中,工作缸21的径向轴线与通气阀12的径向轴线平行。浮动塞20具有一柱形延伸尾件22,该尾件22靠近壳体2的后壁23。如果液态铸造材料缓慢地充满通气通道11并且压靠在浮动塞20上,则浮动塞20将被移动,到延伸尾件22贴靠在后壁23上为止。因此,浮动塞20的行程被限制在这样一种数量上,即该量仅为阀塞14闭合行程的几分之一,例如1/10。
为了将冲击脉冲从浮动塞20处传递给通气阀12的阀塞14,设置了一力传送装置,该装置是一驱动板24。驱动板24同轴地由装在浮动塞20上并通过一毂形部分25可滑动地安装在延伸尾部22上。驱动板24的轴向行程,其一端由在分离面4处的壳体部分3限制,其另一端由在壳体部分2中构成柱形槽(图2)的肩部26限制。浮动塞20具有凸缘28。凸缘28置于驱动板24的中心,在浮动塞20的工作行程期间与驱动板24沿轴向非双向固定地接合。驱动板24在其周向边缘的位置29处与一在阀塞14的延伸尾部17中的沟槽啮合,并且由此与阀塞14沿轴向双向固定地连接。
为了在例如一个铸造过程已经完结之后使阀门装置1返回到其图1所示的起始位置,在此提供了一个弹簧装置30 ,该装置30具有一由若干碟形弹簧组成的弹簧组31。弹簧组31位于一固定压力板32和一活动压力板33之间,并且固定压力板32和活动压力板33位于壳体部分2的一个孔34之中。活动压力板33具有一套状延伸部件35,该部件松套在驱动板24的毂形部分25上并内部支承弹簧组31的弹簧。为了能压缩弹簧组31,在此设置了两根推杆36和37。这两个推杆36和37可滑动置于在壳体部分3和驱动板24中与其相应的孔中并且贴靠在弹簧装置30的活动压力板33上。推杆36、37穿过前表面5延伸至壳体部分3之外,当将两个压铸模部分6和7放在一起使压铸模闭合时,推杆36、37由接触面9推入阀门装置1之内,此时,弹簧装置30使受到压缩(图5)。
应当注意的是,为了清楚起见,在图1、5、6中所示出的两推杆36和37处于一个共同的垂直面中,然而,事实上,正如从图4中所能看到的那样,为了能够方便通气通道10的成形和设计,推杆36和37是处于一个共同的水平平面之中。
前面提到的操纵装置进一步还包括一致动元件38,该致制元件38可操纵地与通气阀12的阀塞14连接,以便当阀塞14一旦在由浮动塞20传递的冲击脉冲力作用下被带到其闭合位置时可以将其保持在该位置。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致动元件38并不只在上述阀门装置1所有的应用场合都是一定需要的,然而,致动元件38的存在可以有助于按照本发明的阀门装置应用于多种场合。
在本例中,致动元件38由一个工作缸39和一气动或液动的工作活塞构成,二者以与通气阀12轴线平行的方式设置。工作活塞40以与阀塞14同样的方式与驱动板沿轴向双向固定地连接,即通过将驱动板24的周向边缘在与位置29相对的位置41处与一设置在工作缸40上的沟槽相啮合而与驱动板24连接。在这种连接方式中,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和通气阀12的阀塞14通过驱动板24以沿其轴线双向都不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刚性连接。
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受到一弹簧元件42的作用,而弹簧元件42在弹簧装置30处于压缩状态时,将驱动板24压靠在浮动塞20的凸缘28上并且同时将通气阀12的阀塞14保持在开启位置。在工作缸40上的气动或液动冲击一般是由一个控制阀产生的,而该控制阀是由通气阀12的阀塞14操纵的,由于在通气阀12的阀塞14和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之间是刚性连接,因此很适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用于前述控制阀的提升阀,而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恰可用作阀头。此时,致动元件38的工作缸39是有一向前凸入缸室的进口喷嘴43,而工作缸40在弹簧元件42的作用下用其朝前的表面密封喷嘴孔44。按照图1、2、3、液压或气压介质通过进口45(图2、3),通过设置在壳体部分2内部的通道46、47、48以及通过设置在壳体部分3内部的通道49、50、51供应给进口喷嘴43。
供致动元件38使用的液压或气压介质的压力、进口喷嘴43的任意横截面面积与工作缸40的横截面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于工作缸的弹簧元件42的规格是这样选择的,即,出现在进口43处并冲击作用于工作活塞40部分前表面的液压或气压介质的压力不能大到足以打开控制阀40、43的程度,但该压力同时要大到这样的程度,即当控制阀已被用机械的方式打开时,该压力能够由于其已作用于工作缸40的全部前表面而关闭通气阀12并使其保持在关闭位置。
阀门装置1的通气通道10由若干分支通道52至59和腔室60至62构成。这些分支通道和室就其本质而言,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用作收集液态铸造材料其密实液流之前的溅散部分、增加作用于浮动塞20上的冲击压力和延迟液态铸造材料流流向通气阀12。从位于通气通道10进口处的收集室60处,两个分支通道52和53通向位于推进元件的工作缸21的周围及前方处的一扩大部分63。以该扩大部分63处,另两个分支通道54和55分别通向延迟室61和62。从延迟室61和62处,又有分支通道56、58和57、59分别地通向位于通气阀12周围及前方处的另一个扩大室64。
图5示出了在开始位置的阀门装置1。此时压铸模被闭合,即,铸模部分7用其接触表面9分别与铸模部分6的接触表面8和阀门装置1的前表面相接触。由于压铸模闭合,故弹簧装置30在推杆36和37的作用下已经被压缩。但是,由于致动元件38的弹簧元件42的作用,通气阀12则仍处于其开启位置,结果是,以压铸模的铸造室中排出的空气可以沿箭头65和66的方向通过压铸模的通气通道11、阀门装置1的通气通道10和打开的通气阀12出口通道16。此时,致动元件38的控制阀40、43仍然关闭。
在压铸过程结束时,通过通气通道11以压铸模的铸造室中逃逸出的液态铸造材料进入阀门装置1的通气通道10并通过通道支路52、53(图4)流到致动装置的浮动塞26处。浮动塞20由于其前表面受到液态铸造材料巨大冲击力的作用而迅速地朝向在壳体部分之后壁23上的延伸尾部22的止动件移动。设置在浮动塞20上的凸缘28将上述的冲击力传递给驱动板24,驱动板24在浮动塞20到达其终点位置时,由于浮动塞20所传递的动能作用而离开浮动塞20的凸缘28。接着,驱动板24与通气阀12的阀塞14及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一起克服致动元件38的弹簧42上的力而被推动。由此,通气阀12由于其阀塞14移入阀缸13之中而处于其关闭位置。通气阀12的闭合移动是由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支持的,因为当工作活塞40一旦在浮动塞20的冲击力作用下发生了移动,其前表面就整个处于通过喷嘴43进入缸室39的压力介质的完全作用之下,这样,朝向闭合方向(图1中向左)的通过驱动板24传递给通气阀的阀塞14。
图6表示了当通过通气通道10以压铸模的铸造室来的液态铸造材料已经到达浮动塞附近的扩大部分63并随即(例如不到1微秒)也到达通气阀12的阀塞14附近的扩大部分64时,阀门装置1的状态。在这个“随即”的短时间内,也就是,在液态铸造材料边到达阀14附近的扩大部分64之前,通气阀12便已经关闭并且阀塞14是以前面刚刚描述的方式到达其最终闭合位置的。这样就保证了通过通道56至59流入扩大部分64的液态铸造材料不会进入通气阀12之内并进入出口通道16。
当驱动板24撞靠在压缩弹簧装置30的移动压力板33上时,致动装置便到这了其移动行程的终端。借助于致动元件38仍处于压力作用下的工作缸40,通气阀12的阀塞14由驱动板保持在其闭合位置。正如图6所能看到的那样,液态铸造材料能够进入浮动塞20的缸21中以及在前述的短时间后液态铸造材料能够进入通气阀12的缸13中的数量都非常有限,因此,当以通气通道10中除去凝固的铸造材料并不困难。
当打开压铸模时,也就是当将铸模部分6和7彼此分开时,弹簧装置由于两推杆36和37不再由铸模部分7的接触表面9定位在先前的位置而被松开。这样,在压缩弹簧组31的作用下,弹簧装置30推动驱动板24并由驱动板24推动通气阀12的阀塞14和致动元件38的工作活塞40、最后推动浮动塞20使它们返回图1所示的起始位置。同时,阀塞14的塞头15和浮动塞20的前表面将凝固的铸造材料部分推出扩大部分63和64,结果,在通气通道10中的凝固铸造材料被全部除去。此时用于致动元件38工作的控制阀40、43也再次关闭。
图7和8以略小的比例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阀门装置的一个多少有点变化的设计。按照图7和8的阀门装置71也被包含一个矩形六面体形壳体72、73中。该壳体沿一分离面74被分开成一个后壳体72和一个前壳体73,前壳体73是有一平直前表面75。阀门装置71可可以以与前面结合按照图1-6的实施例所解释的类似方式固定到一个多部分铸模(图中未示)的一个分模上。
作为一通气阀72,本实施例以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由一个柱塞阀构成,该柱塞阀包括一个与一出口通道79连通并与一通气通道77连通的阀塞缸78和一个轴向可移动并带有一柱塞头81的柱塞82。作为一推进元件,本实施例也设置有一个浮动塞82,该浮动塞的前表面也受到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该浮动塞可在一工作缸83中轴向移动并且其移动行程由设置在工作缸83中的台肩84限定。浮动塞82的尾端具有一推杆延伸部85,该部具有一推杆头86,所说的推杆头86位于后壳体72的一个槽中并且它在其非工作位置靠在前壳体73的分离平面74上。致动元件88的结构设计类似于结构附图1所述的致动元件38的结构设计,该元件88包括一个工作缸89,工作缸89中具有一受弹簧元件90作用的工作活塞91。可以理解,在静止位置上,弹簧元件90将工作活塞91压向其最右端的位置,如图7所示。工作活塞91可以受到通口通道92从进口喷嘴93处压入工作缸的中的液压或气压介质的作用。如果阀门装置在其静止位置,一在工作活塞91的前侧延伸部分94关闭喷嘴93的喷孔,因此,前侧延伸部分94可与前述的喷嘴一起构成一用于工作活塞91气压或液压工作的控制阀。
与在图1-6中所示并参照图1-6所讨论的设计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将作用于浮动塞82的冲击力传递到通气阀76的阀塞80和致动元件88的工作活塞82,不是通过一直线性移动的力传递元件(驱动板24)完成的,而是通过一摆杆95完成的,摆杆95设置在壳体72的槽87中并通过一铰接头96与摆轴97枢轴地连接,并且摆杆95在摆动的两个方向上都对通气阀76的阀塞80之延伸尾部98和致动元件88的工作活塞91进行约束地与其相连。为此,摆杆99在其一端具有一又形结构,两个叉臂99中的每一个自由端(参见图8)都分别横向地与周向沟槽100、101接合,同向沟槽100、101分别设置在前述的延伸尾部98及工作活塞91上。可以理解,由于杆95的摆动运动,这种接合要求在叉臂99和沟槽100、101之间分别具有必要的间隙才能实现。
就广义而言,按照图7和图8的阀门装置的工作方式类似于按照图1-6的阀门装置的工作方式。因此,当浮动塞82受到进入通气通道77的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时,由于浮动塞只有极其有限的行程,浮动塞便推动摆杆95,结果,通气阀76由致动元件88关闭并保持在其关闭位置。
在图9中,所示出的是按照图7和8实施例的一个变型。其中,为替代按照图8的浮动塞82而设置一个隔膜件102用作推动元件;所说的隔膜件102在阀门装置71的前表面75处遮盖通气通道的开口103并通过一环形螺母104有连接到壳体73上。在此例中,推杆元件85延伸至隔膜件102处,并且推动元件85也具有一与摆杆95配合作用的推杆头86。在壳体73中,在紧靠在隔膜件102之后处,设有一稍呈圆锥形的止动表面105,表面105将隔膜件102的行程限制到这样一种程度,即,该行程仅是由阀塞80(图7)行路的几分之一。
可以理解,上面所述的具有隔膜件的结构也可以用于图1-6的实施例中替代浮动塞20。

Claims (18)

1、一种用于使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包括:一通气通道装置,一通气阀装置,该装置与所说通气通道装置连通并具有一可轴向移动阀闭合元件;和一致动装置,该装置用于操纵所说通气阀装置从一开启位置进入到一闭合位置;在此,所说致动装置包括一力传递装置,该力传递装置在铸造进行过程中受到从设置在所说压铸模中的压铸室中通过所说通气通道装置流出来的液态铸造材料的作用,并且当所说液态铸造材料撞击该力传递装置时,该力传递装置可以在所说液态铸造材料传递给其的动能作用下轴向移动,此外,该力传递装置机械地与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本阀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的力传递装置包括一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该推进元件具有这样的工作行程,即,该行程的长度被限制到仅为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从其开启位置移动至其闭合位置时所完成行程的几分之一,而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除上述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工作行程之外还可以沿另一段行程自由地移动;此外,前述的致动装置还具有一力传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将所说液态铸造材料作用于前述力传递装置的冲击力传递给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装置还包括一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可操纵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并在传递所说液态铸造材料作用于所说力传递装置的冲击力时可以保持它已经达到的闭合位置。
3、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递装置包括一浮动塞元件,该元件可在一与所说通气通道装置连通的工作缸中轴向移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递装置包括一隔膜元件,该元件遮盖所说通气通道装置的一孔口。
5、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递装置以沿轴向非双向固定的方式与所说轴向可移动推进元件连接并且以沿轴向双向固定的方式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通气阀装置包括一具有一柱塞元件的柱塞阀装置,并且,所说的力传递装置与所说柱塞元件以轴线平行的方式设置。
7、一种如权利要求5和6的阀门装置,其持征在于,所说的力传送装置包括一驱动板元件,该元件可轴向移动并相对于所说力传递装置同轴地设置,所说驱动板元件的一周边部分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柱塞元件啮合,并且当所说阀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时,所说驱动板元件在一弹簧装置的作用下坐靠在所说力传递装置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力传送装置包括一摆杆元件,该元件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柱塞元件啮合,并且当所说阀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时,所说摆杆元件在一弹簧装置的作用下,坐靠在所说力传递装置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包括一具有一气动或液动工作活塞的工作缸,所说工作活塞借助于一个刚性连接元件沿轴向双向固定地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9或者如权利要求8或9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缸以与所说力传递装置轴线平行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说力传送装置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阀闭合元件以及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双向都不可移动的方式与其相连。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和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在所说驱动板径向相对的两侧与其可工作地连接。
12、一种如权利要求9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通过一控制阀受到液压或气压的作用,所说控制阀由所说通气阀装置的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操纵。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控制阀是一提升阀,并且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用作所说提升阀的阀头。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2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具有一进口喷嘴元件,该元件具有一喷嘴孔并向前凸入到所说工作缸之中,并且,所说喷嘴孔由所说致动元件的所说工作活塞朝向其前表面所密封,在所说的工作缸中设有一弹簧装置。用于将所说工作活塞压靠在所说喷嘴孔上。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说致动元件工作的液压或气压介质的压力,所说喷嘴孔的横截面与所说工作缸封闭所说喷嘴孔的前表面处的横截面之间的比率以及将所说工作活塞压靠在所说喷嘴孔的所说弹簧装置的规格是这样选择的,即,当所说控制阀在其闭合位置时,在所说进口喷嘴元件中并作用在所说工作活塞前表面部分上的所说液压或气压介质的压力不能大到足以开启所说控制阀元件的程度,但是,当所说控制闭元件已经被以机械的方式开启时,作用于所说工作活塞整个前表面的液压或气压介质压力要在到足以使所说工作活塞能够关闭所说通气阀装置并将其保持在其闭合位置的程度。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推进元件的工作行程大致是所说轴向可移动闭合元件从其开启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所完成行程长度的十分之一。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6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推进元件的所说工作行程小于1毫米。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推进元件的所说工作行程在0.1毫米左右。
CN94102617A 1993-02-02 1994-02-02 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547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4302798A DE4302798C1 (de) 1993-02-02 1993-02-02 Ventileinrichtung zum Entlüften von Druckgiessformen
DEP4302798.9 1993-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000A CN1095000A (zh) 1994-11-16
CN1054792C true CN1054792C (zh) 2000-07-26

Family

ID=6479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0261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54792C (zh) 1993-02-02 1994-02-02 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1) US5488985A (zh)
EP (1) EP0612573B1 (zh)
JP (1) JP3284727B2 (zh)
KR (1) KR100306452B1 (zh)
CN (1) CN1054792C (zh)
AT (1) ATE163584T1 (zh)
AU (1) AU674903B2 (zh)
CA (1) CA2114581C (zh)
CZ (1) CZ284138B6 (zh)
DE (2) DE4302798C1 (zh)
DK (1) DK0612573T3 (zh)
ES (1) ES2114671T3 (zh)
FI (1) FI100951B (zh)
HK (1) HK1003593A1 (zh)
HU (1) HU216702B (zh)
IL (1) IL108454A (zh)
LV (1) LV12087B (zh)
PL (1) PL178221B1 (zh)
RU (1) RU2082546C1 (zh)
TW (1) TW235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30276C (en) * 1991-06-27 2007-03-20 Unicast Technologies Inc. Die for use in a die casting machine
ES2198677T3 (es) * 1998-02-11 2004-02-01 V.D.S. Vacuum Diecasting Service Sa Dispositivo de valvulas, sobre todo un dispositivo de valvulas de escape de aire para la fundicion a presion.
EP0937524A1 (de) * 1998-02-19 1999-08-25 Fondarex S.A. Verfahren zum Entlüften von Druckgiessformen sowie Ventil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ATE246974T1 (de) * 1999-01-06 2003-08-15 Fondarex Sa Ventileinrichtung
IT1309221B1 (it) * 1999-07-02 2002-01-16 Edoardo Bresciani Valvola di aspirazione per scaricare aria e gas dagli stampi per lapressofusione
IT250560Y1 (it) * 2000-08-24 2003-09-24 Bresciani Edoardo Compensatore per la chiusura forzata di valvole di aspirazione instampi per la pressofusione
TW579311B (en) * 2000-09-22 2004-03-11 V D S Vacuum Diecasting Servic Diecasting valve
EP1266707A1 (de) * 2001-06-13 2002-12-18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AG Vakuumventil für eine Druckgiessmaschine
DE50208528D1 (de) * 2001-09-21 2006-12-07 Fondarex Sa Entlüftungsventileinrichtung für Giessformen
DE10327108B4 (de) * 2003-06-13 2007-10-18 Bernd Radke Ventil mit Tellerfeder
BRPI0406493A (pt) * 2004-12-30 2006-09-05 Unilever Nv dispositivo, equipamento e processo de fabricação de artigo de limpeza com uma massa fluìda e possuindo formas complexas e uso do artigo de limpeza
TWI296564B (en) * 2005-07-29 2008-05-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Gas exhausting and entering structure
DE102005039431B3 (de) * 2005-08-18 2007-01-25 InterGuss Gießereiprodukte GmbH Vorrichtung zur Verringerung der Strömungsgeschwindigkeit im Bereich eines Entlüftungskanals einer Gussform
KR100782756B1 (ko) * 2006-12-21 2007-12-0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유량 조절기가 설치된 냉간압연용 형상제어장치
CH700743A1 (de) 2009-04-06 2010-10-15 Fondarex Sa Entlüftungseinrichtung für Giessvorrichtungen.
JP2012152779A (ja) * 2011-01-25 2012-08-16 Ryobi Ltd ダイカスト用金型及びダイカスト法
EP2388088A1 (de) * 2010-05-18 2011-11-23 Georg Fischer Verwaltungs-GmbH Druckgussformteil einer Druckgussform sowie entsprechende Druckgusseinrichtung
CH705077B1 (fr) * 2011-06-09 2016-01-29 V D S Vacuum Diecasting Service S A Dispositif de vanne pour l'évacuation d'air d'un moule.
TWI473678B (zh) * 2012-03-07 2015-02-21 Univ Nat Taiwan Ocean 閥門結構
KR101551967B1 (ko) 2013-12-26 2015-09-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고효율 고진공 다이캐스팅 장치
CH710347B1 (de) 2014-11-07 2018-05-31 Fondarex Sa Ventileinrichtung zum Entlüften von Druckgiessformen.
KR101527788B1 (ko) * 2015-04-08 2015-06-12 캐스트테크(주) 다이캐스팅 금형 통기를 위한 일원화된 구조의 밸브 조립체
CN107321956B (zh) * 2016-04-29 2019-06-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压铸模具真空阀
CN106704619A (zh) * 2017-02-23 2017-05-24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气动真空阀
CH713574A1 (de) * 2017-03-16 2018-09-28 Fondarex Sa Ventileinrichtung zum Entlüften von Druckgiessformen.
CN107345574B (zh) * 2017-07-31 2023-07-25 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的型腔排气系统
CN108253181A (zh) * 2018-01-12 2018-07-06 江苏远洋阀门智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截止阀
CN108311658A (zh) * 2018-02-08 2018-07-24 山东弗泽瑞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低速压铸方法
JP7068880B2 (ja) * 2018-03-26 2022-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減圧遮断弁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480596B (zh) * 2018-05-22 2020-03-31 宁波北仑益鸣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真空阀抽气装置
KR102124618B1 (ko) 2018-09-14 2020-06-18 주식회사 상익기공 다이캐스팅금형의 가스배출장치용 벤트밸브
KR102453483B1 (ko) * 2021-01-14 2022-10-12 (주)세아메카닉스 다이캐스팅 주조기용 진공블럭 검사장치
CN112959622B (zh) * 2021-02-07 2022-11-18 杭州乐创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用品注塑模具
CN113103516B (zh) * 2021-04-13 2022-06-28 台州市黄岩云天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排气的注塑模具
DE102022114043A1 (de) 2022-06-02 2023-12-07 Fondarex Sa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und/oder Regelung eines Vakuumventils an einer Kavität eines Gießwerkzeug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618A (en) * 1972-10-05 1975-05-27 Fritz Hodler Ventilation valve for closing a ventilation duct in a casting mold
US3964539A (en) * 1974-06-21 1976-06-22 Fritz Hodler Pressure die cas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attenuating device
US4239080A (en) * 1977-11-17 1980-12-16 Fritz Hodler Diecasting venting val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25226B (de) * 1972-10-05 1975-10-10 Hodler Fritz Ing Giessvorrichtung für metall oder kunststoff
DE2433139C3 (de) * 1974-07-10 1978-03-30 Karl Schmidt Gmbh, 7107 Neckarsulm Vorrichtung zum Entlüften von Gießformen an Druckgießmaschinen
CA1154931A (en) * 1979-10-18 1983-10-11 William E. Thompson Gas vent accessory for die casting machine
DE3505554A1 (de) * 1983-08-17 1986-08-21 Ortwin Prof. Dr.-Ing. Hahn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druckgiessmaschine
JPS61266168A (ja) * 1985-05-20 1986-11-25 Toshiba Mach Co Ltd 金型の排気弁
US4722385A (en) * 1986-03-14 1988-02-02 Ryobi Ltd. Deflator for use i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JPS6393462A (ja) * 1986-05-14 1988-04-23 Ryobi Ltd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ガス抜き装置
JPS63256252A (ja) * 1987-04-10 1988-10-24 Aisan Ind Co Ltd 金型のガス抜き装置
US4787436A (en) * 1987-06-05 1988-11-29 Toshib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Gas venting device for molding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618A (en) * 1972-10-05 1975-05-27 Fritz Hodler Ventilation valve for closing a ventilation duct in a casting mold
US3964539A (en) * 1974-06-21 1976-06-22 Fritz Hodler Pressure die cas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attenuating device
US4239080A (en) * 1977-11-17 1980-12-16 Fritz Hodler Diecasting venting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12573A2 (de) 1994-08-31
FI100951B (fi) 1998-03-31
RU2082546C1 (ru) 1997-06-27
FI940460A (fi) 1994-08-03
EP0612573A3 (de) 1995-02-22
AU674903B2 (en) 1997-01-16
HU216702B (hu) 1999-08-30
PL302100A1 (en) 1994-08-08
KR950024712A (ko) 1995-09-15
HUT66978A (en) 1995-01-30
CA2114581A1 (en) 1994-08-03
JP3284727B2 (ja) 2002-05-20
FI940460A0 (fi) 1994-01-31
DE4302798C1 (de) 1994-06-16
PL178221B1 (pl) 2000-03-31
KR100306452B1 (ko) 2001-11-30
US5488985A (en) 1996-02-06
CN1095000A (zh) 1994-11-16
TW235256B (zh) 1994-12-01
DE59405330D1 (de) 1998-04-09
AU5484294A (en) 1994-08-04
LV12087A (lv) 1998-07-20
ATE163584T1 (de) 1998-03-15
HK1003593A1 (en) 1998-10-30
IL108454A (en) 1996-12-05
CA2114581C (en) 2001-07-03
DK0612573T3 (da) 1998-09-28
LV12087B (lv) 1998-09-20
JPH06277818A (ja) 1994-10-04
CZ284138B6 (cs) 1998-08-12
EP0612573B1 (de) 1998-03-04
IL108454A0 (en) 1994-04-12
ES2114671T3 (es) 1998-06-01
HU9400127D0 (en) 1994-05-30
CZ14794A3 (en) 1994-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92C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通气的阀门装置
CN1096905C (zh) 对压铸模进行排气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KR870001311B1 (ko) 금형용 가스배출장치
RU257085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продуктов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прессования, а также пресс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прессования профилей, прутков и труб
CN1025990C (zh) 合模装置
CN1032197C (zh) 模具夹紧装置
CN1125170A (zh) 具有振动装置的注射成型机
CN102979917B (zh) 一种真空截止阀、液压驱动装置及其构成的抽真空装置
CN112431816A (zh) 油液阻尼控制液压作动筒运动速度的末端缓冲装置
CN1572396A (zh) 真空铸造用模具
CN219096694U (zh) 一种汽车圆柱锥体式继动泵阀装置
US4722385A (en) Deflator for use i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1318744C (zh) 一种发动机缓速器
DE102017109716B3 (de) Metall-Druckguss-Formwerkzeug
JPH07507519A (ja) マスターシリンダー
CN200954805Y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GB2043528A (en) Mechanical toggle and fluid actuated ram for powder compacting press
CN113370952B (zh) 一种汽车圆柱锥体式继动泵阀装置及其制动方法和应用
CN110509502B (zh) 用于成型塑料提手的模具滑动机构、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
CN216692101U (zh) 一种橡胶机械用的轴承盖模型
CN1156431A (zh) 缩短行程的助力制动装置
CN2393977Y (zh) 单筒双向双速作动筒
SU804170A1 (ru) Механическа рука
RU1770035C (ru) Импульсна головка
CN117325394A (zh) 混合式的串联的闭合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726